第10讲五年级数学数的奇偶性 廖梅桂 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数的奇偶性》教案:奇偶数的趣味游戏和应用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数的奇偶性》教案:奇偶数的趣味游戏和应用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数的奇偶性》教案:奇偶数的趣味游戏和应用》一、教学目标1.了解奇偶数的定义及应用。

2.能够正确判断一个数的奇偶性。

3.了解奇偶数的加减应用。

二、教学重点1.了解奇偶数的定义及应用。

2.掌握判断数的奇偶性的方法。

3.了解奇偶数的加减应用。

三、教学难点1.掌握奇偶数的应用。

2.能够熟练掌握判断数的奇偶性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1.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教学。

2.在课堂上设计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

五、教学流程一、导入1.自我介绍。

2.学生自我介绍。

3.口算:30+25=二、课堂讲解1.奇偶数的定义(1)定义:偶数是能够被2整除的自然数,奇数是不能被2整除的自然数。

(2)例子:1,3,5,7,9是奇数;2,4,6,8,10是偶数。

2.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1)方法:将这个数除以2,如果得到的商是一个整数,那么这个数是偶数,否则便是奇数。

(2)举例:12÷2=6,6是一个整数,所以12是偶数。

13÷2=6余1,13是奇数。

3.奇偶数的应用(1)奇数加偶数等于奇数。

(2)偶数加偶数等于偶数。

(3)奇数减偶数等于奇数。

(4)偶数减偶数等于偶数。

三、趣味游戏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掌握奇偶数的应用,教师可以设置以下游戏:1.猜数字教师给出一个数字,学生们猜测这个数字是奇数还是偶数。

如果学生猜对了,就可以得到一个小奖励。

2.数的计算教师把一些数字贴在黑板上,让学生猜这些数字是奇数还是偶数。

然后教师将两个数字相加或相减,让学生回答它们的奇偶性。

四、课堂小结1.奇偶数的定义。

2.判断一个数是否为奇偶数的方法。

3.奇偶数的加减应用。

五、课后练习1、填空:(1)5是一个______数。

(2)26是一个_____数。

(3)57是一个_____数。

(4)48减去37的差是______。

(5)87加上30的和是_____。

2、判断以下各数是奇数还是偶数:(1)38(2)99(3)64(4)13(5)20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和游戏的方式,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了奇偶数的概念和应用。

《数的奇偶性》优秀说课稿(精选5篇)

《数的奇偶性》优秀说课稿(精选5篇)

《数的奇偶性》优秀说课稿《数的奇偶性》优秀说课稿(精选5篇)“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交流和教学探讨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也是集体备课的进一步发展,而【说课稿】则是为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它不同于教案,教案只说“怎样教”,说课稿则重点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

教师在吃透教材、简析教材内容、教学目的、教学重点、难点的基础上,遵循整体构思、融为一体、综合论述的原则,分块写清,分步阐述教学内容,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数的奇偶性》优秀说课稿(精选5篇),欢迎大家分享。

《数的奇偶性》优秀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数的奇偶性》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教材在学习了数的特征的基础上,安排了多个数学活动,让学生探索和理解数的奇偶性,尝试运用“列表”和“画示意图”等解决问题的策略,发现规律,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让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中数的奇偶性变化的过程,在活动中发现数的奇偶性的变化规律,体验研究方法,提高推理能力。

二、说学情:五年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分析交流等能力。

进行小组合作和交流时,大多数学生能较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主张和见解。

绝大部分学生愿意通过自主思考,小组内和全班范围内交流的学习方式来提升自己对问题的认识。

三、说教法:为适应数学学科“实践与应用”的需求,根据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节课我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教学策略,扶放结合,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探究和发现,使他们能自主的总结规律、解决问题。

四、说学法:1、通过动手操作,运用列表法和画图法发现数的奇偶性变化规律。

2、运用观察、猜测、验证方法得出结论,探索加法中奇偶的变化的过程,在过程中发现规律。

五、说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际操作,尝试运用“列表”“画示意图”等方法发现数的奇偶性规律,并运用其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数的奇偶性》教案

《数的奇偶性》教案

《数的奇偶性》教案《数的奇偶性》教案教学内容课本第12~17页上的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归纳、猜想的研究方法,小组合作研究出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奇数= 奇数。

2.经历探索加法中数的奇偶变化过程,在活动重视学生体验探究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结合小游戏使学生体会生活中有很多事情中存在数学规律,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通过实践报告,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究加法中奇偶性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从生活中的摆渡问题,发现数的奇偶性规律。

教学难点运用数的奇偶性规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投影、杯子。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自然数包含有奇数和偶数,一个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这一节课我们要进一步认识数的奇偶性。

二、组织活动,探索新知活动一:示图(右图)小船最在南岸,从南岸驶向北岸,再从北岸驶回南岸,不断往返。

1、⑴小船摆渡11次后,船在南岸还是北岸?为什么?⑵有人说摆渡100次后,小船在北岸。

他的说法对吗?为什么?2、请任说一个摆渡的次数,学生回答在南岸还是北岸?3、请学生画示意图和列表并观察。

4、想:摆渡的次数与船所在的位置有什么关系?摆渡奇数次后,船在岸。

摆渡偶数次后,船在岸。

试一试一个杯子杯口朝上放在桌上,翻动1次,杯口朝下,反动2次杯口朝上。

翻动10次后,杯口朝,反动19次后杯口朝。

1、想一想:翻动的次数与杯口的朝向有什么关系?翻动奇数次后,杯口朝。

翻动偶数次后,杯口朝。

2、把“杯子”换成“硬币”你能提出类似的问题吗?活动二:圆中的数有什么特点?正方形中的数有什么特点?圆中的数都是偶数,正方形中的数都是奇数试一试:(投影)三、巩固练习(投影出示习题)四、总结: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和体会?五、作业1、课本第17页“试一试”的题目。

2、优化作业。

【教育资料】五年级数学教案《数的奇偶性》教学设计

【教育资料】五年级数学教案《数的奇偶性》教学设计

【教育资料】五年级数学教案《数的奇偶性》教学设计1、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归纳、猜想的研究方法,小组合作研究出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

2、经历探索加法中数的奇偶变化过程,在活动重视学生体验探究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结合小游戏使学生体会生活中有很多事情中存在数学规律,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通过实践报告,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究加法中奇偶性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从生活中的摆渡问题,发现数的奇偶性规律。

教学难点:运用数的奇偶性规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一个杯子。

学具准备:每人一枚硬币。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自然数包含有奇数和偶数,一个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这一节课我们要进一步认识数的奇偶性。

二、组织活动,探索新知。

(一)活动一:示图:小船最在南岸,从南岸驶向北岸,再从北岸驶回南岸,不断往返。

1、(1)小船摆渡11次后,船在南岸还是北岸?为什么?(2)有人说摆渡100次后,小船在北岸。

他的说法对吗?为什么?摆渡次数船所在的位置1北岸2南岸3北岸4南岸2、请任说一个摆渡的次数,学生回答在南岸还是北岸?3、请学生列表并观察。

4、想:摆渡的次数与船所在的位置有什么关系?摆渡奇数次后,船在岸。

摆渡偶数次后,船在岸。

(二)活动二:试一试1、师:一个杯子杯口朝上放在桌上,翻动1次,杯口朝下,反动2次杯口朝上。

翻动10次后,杯口朝---,反动19次后杯口朝-----。

2、师示范,生活动:摆开始状态第1次第2次第3次下上下(师示范,生活动)3、师:任说一个翻动的次数,学生抢抢抢答杯口朝上还是朝下?4、观察杯口,找规律:想一想:翻动的次数与杯口的朝向有什么关系?翻动奇数次后,杯口朝。

翻动偶数次后,杯口朝。

5、师:把杯子换成硬币你能提出类似的问题吗?6、学生你说我答,一人任说一个翻动次数,另一人判断杯口朝上还是朝下。

(三)活动三:观察下面两组数:1、出示圆内数:1218203468016522、出示方框内数1149252133710187(1)读一读:(2)说一说圆中的数有什么特点?(3)方框中的数有什么特点?3、偶数有什么特征?奇数有什么特征?(四)活动四:试一试:1、从圆中任意取出两个数相加,和是偶数。

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上册《数的奇偶性》教学设计及反思[名师]

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上册《数的奇偶性》教学设计及反思[名师]

《数的奇偶性》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内容分析1.教学主要内容:五年级数的奇偶性(活动2)研究加减法中奇偶性的变化规律。

2.教材编写特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第一单元最后一个专题活动——数的奇偶性(活动2)。

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过数的认识及四则运算。

在本单元中又认识了倍数和因数,学习了2、3、5的倍数的特征等。

通过数的奇偶性(活动1)的学习,了解到奇数和偶数在自然数序列中的排列规律。

在此基础上,数的奇偶性(活动2)的内容,主要探索加、减法中数的奇偶性的变化规律。

由于这一单元的概念较多,前后联系又很紧密,知识的抽象与严谨性十分鲜明。

因此在单元最后,安排这一专题探究活动显得十分重要,它既能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培养学生养成科学的研究态度和学习方法,拉近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使学生体会到学“活”的数学,有价值的数学的乐趣。

3.教材内容的数学核心思想:公理化与结构思想。

4.我的思考本节课主要教学数的奇偶性(活动2)的内容,通过教学,在知识方面主要引导学生研究加减运算中数的奇偶性的变化规律。

在数学方法的提升方面,通过引导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大胆猜测—方法验证—实践应用”这一研究过程,渗透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探究能力。

这节课主要采取学生自主思考与小组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形式,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交流,为学生营造一个展示思维过程与方法的平台。

本节课的内容,相对于学生的认知能力来讲,难点并不在于在运算中数的奇偶性的变化规律的掌握,而在于探索规律的过程中,贯穿于全程的数学思想的渗透与方法的运用。

能够通过本节课教学,引导学生能够有目的地、主动地运用数学思想方法,从纷繁的生活现象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并通过巧妙的论证,从而建构出规律性的知识内容,并再次在实践中检验规律这是学习过程,使学生能够在探究过程中,经历数学建模的过程,才是衡量教师数学能力和数学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也是评价学生本堂课学习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数的奇偶性》教案:奇偶性与图形的关系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数的奇偶性》教案:奇偶性与图形的关系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数的奇偶性》教案:奇偶性与图形的关系奇偶性与图形的关系一、教学目标1、知道奇、偶数的定义,并会判断奇偶性。

2、了解奇、偶数的性质。

3、掌握奇偶性与图形的关系。

二、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计算奇偶性的练习题以及图形绘制涂色板书。

2、学生准备数学作业本以及彩色笔。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面对学生,先让学生说出1、2、3、4、5、6、7、8、9、10,让学生观察数字的特点,然后询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些数字有什么规律吗?”“这些数字中有哪些是偶数,有哪些是奇数?”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同时打开学生的好奇心,为下一步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奇偶性打好基础。

2、授课(1)领会奇数和偶数的定义教师有目的地向学生介绍定义,经过讨论和观察得出:如果数字末位是偶数(0、2、4、6、8)就叫做偶数,否则叫做奇数。

例如:2是偶数, 1是奇数,0是偶数,7是奇数。

(2)掌握奇偶性的性质教师让学生猜想奇数和偶数的性质,经过讨论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奇数加一个奇数等于偶数,奇数加一个偶数等于奇数;偶数加偶数等于偶数,偶数加一个奇数等于奇数。

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验证,从而使学生掌握奇偶性的性质,进一步植入概念。

(3)掌握奇偶性与图形的关系教师介绍奇偶性与图形的关系,强调图形物品的对称性,引导学生理解。

然后请学生拿起彩色笔在黑板上涂抹不同的图形,让学生以个人为单位探索并标记奇数个体和偶数个体,并让整个班级一起判断自己涂抹的图形个体奇偶性,并形成定论。

最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加深印象。

3、巩固和拓展巩固:让学生回答基本问题,如:什么是奇偶性?有哪些规律?能否举例说明奇偶性在图形中的运用?拓展:让学生在课后自己找出生活中奇偶性与图形之间的关系,并记录在日记中。

四、作业布置让学生在作业本上抄写奇数和偶数的定义,并完成奇偶性的计算,同时请学生完成一道「奇偶性与图形的关系」的练习题,最后记得复习。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数的奇偶性》教案:奇数的特点和判断方法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数的奇偶性》教案:奇数的特点和判断方法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数的奇偶性》教案:奇数的特点和判断方法奇数的特点和判断方法一、教学目标1.掌握奇数和偶数的定义。

2.认识奇数的特点和判断方法。

3.能够灵活运用奇偶性判断数的性质。

二、教学重点掌握奇数和偶数的定义和奇数的特点和判断方法。

三、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奇偶性判断数的性质。

四、教学方法1.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究。

2.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深入理解教学内容。

3.通过小组讨论、集体讲解的方式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1.导入老师拿出一张单数和双数的卡片,并向学生介绍单数和双数的定义。

在介绍的过程中,可向学生提问,让学生看能不能发现单数和双数的奇怪之处。

2.发现问题学生从这些卡片中发现单数和双数的奇怪之处。

提醒学生,我们可以通过尝试把一个数集合里的数两两比较,可以发现奇数和偶数具有某些特点。

请同学思考能否找到奇数的特点和判断方法。

3.探究奇数的特点和判断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索,尝试把一些数字集合里的数两两比较,看看能否发现奇数的特点和判断方法。

在此过程中,老师可以采用互动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请同学回答问题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现和自主思考的能力。

探究结果如下:奇数: 1、个位数是1、3、5、7、9。

2、加零点五后去掉小数点就是整数。

偶数: 1、个位数是0、2、4、6、8。

2、加一后除以二后去掉小数点就是整数。

通过这个探究过程,让学生体会到自主探究的乐趣和快乐,更加深入的理解了奇数、偶数的特点和判断方法。

4.练习奇偶性在完成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奇数和偶数的特点和判断方法,接下来老师可以口头出一些数,要求同学通过奇偶性判断这些数的性质。

例如,老师说:4、8、12,同学们回答“偶数”;老师说:3、7、11,同学们回答“奇数”等等。

这样,便可以通过实践来检验学生是否真正彻底掌握了奇偶性,并能够灵活运用奇偶性判断数的性质。

6.作业1、自己找10个奇数和10个偶数,并写出奇数和偶数的特点。

第10讲五年级数学数的奇偶性(廖梅桂)学案

第10讲五年级数学数的奇偶性(廖梅桂)学案

精锐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学员编号:年级:课时数:学员姓名:辅导科目:学科教师:授课类型C- 奇数和偶数C- 奇偶分析T-奇偶性的应用授课日期时段教学内容1、容斥问题的原理和方法是什么?2、在1-100这100个自然数中,有约数3或能被5整除的数共多少个?解放前,在城镇的大路旁边,有时见到各种碰运气、赌输赢的小摊。

其中的一种,叫做转糖摊。

转糖摊是一个不动的圆盘,盘上画了偶数个扇形格子,对格子按顺序进行编号。

如下图。

在圆盘的中心,伸出一根可以转动的轴,轴的上端向外垂直伸出一根悬臂,悬臂端吊一根绳子,绳头上系一小铅锤,以指示格子数。

摊主在偶数格子里各放一块小糖,在奇数格子里则分别放上一些引人注目的值钱的东西。

玩时,谁付一角钱,就可拨动悬臂转动一次;等停转后,铅锤指到哪格,就根据那格的编号数,从下一格起,按格往下数这个数,数到哪一格,放在那格里的东西就归谁。

粗心大意的人常想,盘子上奇数和偶数格子各占一半。

数到偶数格得一块小糖,显然亏了;但若数到奇数格子得一支钢笔什么的,可就赚了。

花一角钱不算多,可以碰碰运气。

可奇怪的是,在玩时,老是玩的人吃亏,却不见摊主赔本。

是玩的人运气不好吗?带着这个问题进入本次课的学习。

一、专题精讲例1、1+2+3+4+…+1993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例2、在30到100中所有3的倍数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例3、有一列数:1,1,2,3,5,8,13,21,34,55,…,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个数都是前两个数的和,那么在前1000个数中,有多少个奇数?例4、算式1×2+3×4+5×6+…+99×100的得数是奇数还是偶数?例5、五个连续奇数的和是2005,求这五个奇数。

二、专题过关1、判断11+12+13+14+…+89+90是奇数还是偶数?2、判断下面算式的得数是奇数还是偶数?(500+501+502+…+597)-(251+252+…+291)。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数的奇偶性》教案:奇偶性与数的乘除运算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数的奇偶性》教案:奇偶性与数的乘除运算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数的奇偶性》教案:奇偶性与数的乘除运算奇偶性与数的乘除运算一、教学目标1.掌握奇数、偶数的概念和性质。

2.运用奇偶性质求出算式的奇偶性质。

3.理解数的奇偶性与数的乘除运算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1.奇偶性的概念和性质。

2.使用奇偶性质求解问题。

3.理解数的奇偶性与数的乘除运算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1.如何理解数的奇偶性与数的乘除运算的关系。

2.如何使用奇偶性质求解问题。

四、教学过程1.导入(1)引入问题老师拿出两个数字牌,问:“这两个数字牌的数字是什么?”同学们一看,一个是4,一个是5,有的同学说4是偶数,5是奇数,有的同学说4是大数,5是小数,是不是这样的呢?(2)概念介绍老师把这两个数字牌放到黑板上,说:“这个数字是4,这是一个偶数,这个数字是5,这是一个奇数。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偶数吗?什么是奇数呢?“在数学中,数字1,3,5,7,9……都是奇数,数字2,4,6,8……都是偶数。

偶数的特点是最低位是0,2,4,6或8,奇数的特点是最低位是1,3,5,7或9。

这个最低位就是数字的个位。

”2.活动设计(1)练习1老师让同学们找一下自己的座位号是奇数的同学,坐在左边,偶数的同学,坐在右边。

(2)练习2老师写下一个算式:23×89看看这个算式的运算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同学们可以运用奇偶性质来解决这个问题。

老师解释:如果把一个偶数和任何数相乘,结果是偶数,因为偶数的特点是最低位是0,2,4,6或8,所以相乘的结果一定是偶数。

如果一个奇数和任何数相乘,结果是奇数,因为奇数的特点是最低位是1,3,5,7或9,所以相乘的结果一定是奇数。

所以,这个算式的结果,可以用这个规律来判断。

2×9=18,一定是偶数,因为这个结果的个位数是8.由于8是偶数,所以乘数23是奇数,所以这个算式的结果是奇数。

(3)练习3老师给出一组图形,让同学们来组织这组图形。

组织完毕以后,在屏幕上现实它们分别有多少个点。

《数的奇偶性》教案

《数的奇偶性》教案

《数的奇偶性》教案
《数的奇偶性》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数的奇偶性的概念,并能够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2.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数的奇偶性的规律。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和数学思维的能力。

4.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
1.数的奇偶性的定义。

2.数的奇偶性的判断方法。

3.数的奇偶性的规律。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通过一些实例,让学生感受到数的奇偶性的存在,并引出课
题。

2.学习新课:通过讲解、示范和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数的奇偶性的概念和
判断方法。

3.巩固练习:通过小组合作、个人思考和集体讨论等方式,让学生进行实际
操作和练习,加深对数的奇偶性的理解。

4.归纳小结:通过总结和回顾,让学生加深对数的奇偶性的认识,并能够正
确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四、教学评价
1.观察学生的参与度,是否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

2.评价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思维水平,是否能够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
数。

3.评价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否能够发现数的奇偶性的规律。

4.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态度和兴趣,是否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
来。

数的奇偶性 五年级数学教案

数的奇偶性 五年级数学教案
2、预计学生会出现的方法有:列表、画示意图等
在学生向大家证明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的引导完善学生的方法,并引导发现规律。如,列表法:
摆渡次数
船所在位置
1
北岸
2南岸Leabharlann 3北岸4南岸
……
……
(1)在学生有列表法的过程中,完善表格的合理性。
(2)引导学生得出规律:表格呈现后,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3)完善规律:第一次在北岸的,那么所有的奇次数都在北岸,所有的偶次数都在南岸。
三、运用规律,应用拓展
同学之间,向同桌提出一个类似的数学问题,并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说明你的想法。




第7课时
数的奇偶性
教学目标
1、尝试运用“列表”“画示意图”等解决问题的策略发现规律,运用数的奇偶性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2、经历探索加法中数的奇偶性变化的过程,在活动中发现加法中数的奇偶性的变化规律,在活动中体验研究方法,提高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运用解决问题的策略发现数的奇偶性的规律。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自己利用一定的解决策略发现规律。
教学预设
个人设计方案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情境:小船最初在南岸,从南岸驶向北岸,再从北岸驶向南岸,不断往返。请你们猜一猜:如果小船摆渡11次后,船是在南岸还是在北岸?
2、学生猜测,并说说这样猜的想法。
二、寻找策略,发现规律
1、同学们说了自已的想法之后,到底小船是在南岸还是在北岸呢?你们能找出一种方法来向大家证明一下你的猜测是正确的吗?
(4)学生举例质疑:是否所有的奇次数或偶次数都有这样的规律呢?
(5)假如:第一次是在南岸,那么它的规律又有什么变化?引起这个变化的关健是什么?(第一次所在地)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数的奇偶性》教案:奇偶性与数的加减运算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数的奇偶性》教案:奇偶性与数的加减运算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数的奇偶性》教案:奇偶性与数的加减运算一、教学目标1.理解什么是奇数和偶数,并能够正确分类;2.掌握奇偶数的加减运算法则,能够解决相关计算问题;3.通过数的奇偶性的知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1.奇偶性的概念和特点;2.用奇偶性解决数的加减运算问题。

三、教学难点如何通过奇偶性的特点简化数的加减运算。

四、教学方法由“启发—巩固—提高”三个环节组成的循序渐进式课堂教学方法。

五、教学过程环节一:启发Step1. 营造信息气氛引导学生观察课堂教室里的物品,如桌子、凳子、笔、橡皮等,两名学生分别举出物品名称,让全班同学判断这些物品是奇数还是偶数。

Step2. 引入奇偶性概念向学生介绍奇偶性的概念,通过物品数量的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奇偶性的概念及数字奇偶性的规律。

Step3. 讨论奇偶性特征通过学生举例,展示数字奇偶性的特征,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总结奇偶性的特征,比较奇偶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环节二:巩固Step4. 练习奇偶性判定教师出几个数字,让学生根据奇偶性的特征来判断,再进一步提问,总结判断方法及规律,让学生加深记忆,并能够掌握迅速判定奇偶数的方法。

Step5. 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分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如何通过奇偶性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购买物品时的找零问题等,引导学生通过奇偶性规律进行加减法运算,让学生更加深入地学习到奇偶性的应用。

环节三:提高Step6. 拓展思维通过分小组进行游戏,让学生通过奇偶性特征来思考和解决一些相关的逻辑问题。

Step7. 教师评价对学生的理解、掌握程度进行综合评价,鼓励学生多思考和练习,加强对奇偶性的掌握。

六、课后反思通过这一课的教学,学生对于数的奇偶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能够快速判断奇偶性,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参与教学,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

《数的奇偶性》教学设计

《数的奇偶性》教学设计

《数的奇偶性》教学设计《数的奇偶性》教学设计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数的奇偶性》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数的奇偶性》教学设计1一、旧知巩固、引入课题1.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质数和合数。

大家能不能举例说一说什么是质数和合数?什么是奇数和偶数?数的奇偶性有哪些?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组内交流、回顾质数和合数的相关知识。

2.教师说明本节课的练习内容和练习目的。

(板书课题)二、师生互动、解决问题1.出示教材第16页“练习四”第一题。

(1)让学生理解题意以后,独立完成。

(2)全班反馈。

反馈时让学生说说判断的理由。

2.出示教材第16页“练习四”第二题。

让学生理解题意后独立完成,最后全班反馈。

3.出示教材第16页“练习四”第三题。

(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合作交流的方式解决问题。

(2)全班反馈。

反馈时让学生说说思考的过程。

4.出示教材第16页“练习四”第四题。

(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索。

(2)组织交流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性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3)让学生举例验证自己的发现。

三、巩固练习1.出示教材第17页练习四第7题。

四、课堂小结同学们,在本节课学习中你有什么收获?你有什么疑难问题吗?《数的奇偶性》教学设计2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能正确判断两数之和的奇偶性,并利用两数之和的奇偶性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感知两数之积的奇偶性。

(二)过程与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和已有的经验,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反思验证寻求两数之和的奇偶性的判断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探索的过程中经历“尝试、验证”的过程,体会用“数形结合”解释数学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判断两数之和的奇偶性。

小学五年级数学:数的奇偶性教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数的奇偶性教案

数的奇偶性教案五年级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归纳、猜想的研究方法,小组合作研究出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奇数= 奇数2、经历探索加法中数的奇偶变化过程, 在活动重视学生体验探究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结合小游戏使学生体会生活中有很多事情中存在数学规律,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通过实践报告,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究加法中奇偶性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和能力。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本单元最后一个专题活动——数的奇偶性,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过整数的认识,整数的四则运算,在本单元中又认识了倍数和因数,能被2、3、5 整除数的特征,奇数和偶数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

由于这一单元的概念较多,前后联系又很紧密,自然会影响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安排这一专题探究活动显得十分重要,它既能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与方法的机会,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实现互补互助,提高了学生的交往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又能在探究活动中观察、研究、讨论、验证,渗透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试探—验证”,在这一训练过程中反复强调数字检验的重要性,做到大胆猜想,科学论证,使通过活动大多数小组通过集体的努力,得出“偶数+偶数=偶数”的结论。

四、教学设计㈠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教学师:我们前面研究了自然数的特性,认识了奇数和偶数。

(出示:1,2,409,89,24,362,10389)在这些数中,哪些是奇数哪些是偶数?师:你是怎么判断的?师:下面,我们共同做一个关于奇数和偶数的游戏。

(板书:奇数和偶数,并出示圆盘指针)。

师:游戏规则是这样的,转动指针,停转后指针指几,就从下一格起数几个格,数到哪一格,就得到哪一格的奖品(教师边说边演示)。

师:谁想第一个来试一试?师:在游戏中,你们发现了什么?生:刚才这几位同学得到的都是糖,为什么得不到学习用品呢?师:问题提的真好,有思考价值。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数的奇偶性》教案:奇偶性与数的约数关系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数的奇偶性》教案:奇偶性与数的约数关系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数的奇偶性》教案:奇偶性与数的约数关系奇偶性与数的约数关系一、教学目标1.了解奇偶性的定义与判断方法。

2.掌握数的奇偶性与数的约数的关系。

3.能够完成简单的数的奇偶性及数的约数的判断题。

二、教学重难点1.奇偶性的判定。

2.奇偶性与数的约数关系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可以用数画图的方式,让学生求解1-10之间的数的奇偶性,并将奇数和偶数分别标示在板书上。

2.讲解(1)奇偶性的定义与判断方法将奇偶性的定义讲解清楚,为方便理解,可以用自然数举例说明,比如说所有2的倍数是偶数,所有不是2的倍数的数一律为奇数等等。

引导学生掌握奇偶性的判断方法,帮助学生快速准确地判断一个数的奇偶性。

(2)奇偶性与数的约数关系将奇偶性与数的约数的关系讲解清楚,奇数只能被奇数整除,偶数可被偶数和奇数整除。

通过大量的例子,让学生逐渐掌握奇偶性与数的约数的关系。

3.练习(1)奇偶性的判断让学生对十个数进行奇偶性的判断,并给予答案反馈。

(2)数的约数的判断让学生对十个数进行约数的判断,并给予答案反馈。

4.巩固让学生自己设计数的奇偶性及数的约数的题目,并进行彼此验证。

5.拓展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奇偶性与数的约数的关系,比如说汽车轮胎、蛋糕切片、电脑内存等。

四、教学手段1.多媒体教学法2.讲解法3.练习法五、教学评价1.课堂练习表现。

2.自主学习质量。

3.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六、教学建议1.学生可以通过左右推算的方式来验证自己所判断的数的奇偶性。

2.在课堂中加入一些小游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比如,看谁快速准确地判断出一个随机数的奇偶性。

3.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有关奇偶性与数的约数的关系的实际问题来深入理解该知识点。

七、教学效果1.学生在课堂上能准确快速地判断一个数的奇偶性。

2.学生掌握奇偶性与数的约数的关系,能准确地判断一个数的约数。

3.学生对奇偶性与数的约数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数的奇偶性》教案:偶数的特点和判断方法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数的奇偶性》教案:偶数的特点和判断方法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数的奇偶性》教案:偶数的特点和判断方法偶数的特点和判断方法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中的数的奇偶性部分,重要的是学习偶数的特点和判断方法。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已经能够熟练地完成加减法、乘法和除法的简单运算,对基本数学概念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掌握。

通过学习本课,孩子们将会:1.理解数的奇偶性和相关概念。

2.熟练掌握判断一个数是偶数还是奇数的方法以及偶数的特点。

3.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 能够熟练地掌握偶数的特点和判断方法。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1)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

(2) 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加强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3)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3.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喜欢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机。

(2) 培养学生勇于发问和探究的精神,积极探索各种问题。

三、教学重点1.熟练掌握偶数的特点和判断方法。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难点1.能够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2.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五、教学方法1.演示法通过相关案例、练习以及实物等形式,演示偶数的特点及判断方法,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2.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激发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3.情景教学法通过制定实际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所学知识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六、教学流程1.创设情境假设一只小猫捉住了15只老鼠,想数一下老鼠的数量,应该怎么数呢?通过这个情境,引出数的奇偶性及相关概念。

2.初步概念讲解数的奇偶性及相关概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一组数字,提问其中哪些是偶数,哪些是奇数,并提供一些小技巧,如看数字个位是否为0,2,4,6,8。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发牌方式,让学生判断手中的牌是奇数还是偶数。

3.偶数的特点及判断方法讲解偶数的特点和判断方法,提示学生判断时注意规律,通过观察面包数量以及小兔子的眼睛数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偶数的特点及判断方法。

《数的奇偶性》说课稿

《数的奇偶性》说课稿

《数的奇偶性》说课稿------红化小学崔荣军一、说教材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14-15页内容,属倍数因数单元的最后一个专题活动,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的认识、倍数和因数,能被2、、3、5整除数的特征,奇数和偶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单元安排这一专题探究活动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给学生创建一个展示自己思维过程与方法的机会。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发现并掌握数的奇偶性的变化规律,难点是应用数的奇偶性的变化规律分析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二、说教法为了使学生在积极的思考中发现并掌握数的奇偶性变化规律和突破学生应用数的奇偶性变化规律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本节课我主要设计了一下教学环节:游戏设疑---活动探究---总结规律----提升认识---拓展延伸五个教学环节。

游戏设疑阶段我主要通过抽签活动让学生初步感知两个偶数之和不可能是奇数,引起学生探究数的奇偶性的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活动探究环节我通过创设摆渡的情景引出数学问题11次后、100次后船在南岸还是北岸,使学生感到既有趣,又具有探索性和挑战性,又通过引导学生运用“画示意图”、“列表”等方法发现奇数次在北岸,偶数次在南岸的规律。

为了把数学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推向高潮,下面我又创设了三种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发现偶数与偶数之和是偶数、奇数与奇数之和是偶数,奇数与偶数之和是奇数的规律。

在学生掌握了初步探讨数奇偶性变化规律后,我又让学生运用举例的方法自主探讨奇数减奇数、奇数减偶数、偶数减偶数差是什么数,奇数乘奇数、奇数乘偶数,积是什么数的规律。

最后,为了提高学生运用奇偶数变化规律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我又设计了一道拓展延伸题,让学生在分苹果中体验数学问题的挑战性、探索性和趣味性,体验数的奇偶性变化规律在生活中的作用。

三、说学法本节课我主要向学生传授三种学习方法:1、学会画图、列表分析问题。

五年级数学:《数的奇偶性》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数的奇偶性》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数的奇偶性》教学设计
---------------------------------------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
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数的奇偶性》教学设计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五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教学目标:
1、尝试运用“列表”、“画示意图”等方法发现规律,运用数的奇偶性分析和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2、通过活动,让学生经历猜想结果,举例验证,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并在活动中发现加法中数的奇偶性的变化规律,掌握数的奇偶性特征。

3、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研究方法,提高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一次性纸杯、硬币、课件等。

教学过程环节设计:
一、创设情境,产生认知冲突。

师:同学们,有一位家住在河南岸,以摆渡为生的船夫,想请我代他向同学们提一个问题,不知同学们是否愿意帮这位船夫解决一下呢?
感谢阅读,欢迎大家下载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1999+1998-1997+1996-1995+…+2-1是奇数还是偶数?说明你的理由?
6、在1到195中所有5的倍数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
7、有20个自然数,其中奇数比偶数多,它们的总和是100。那么这20个数中至多有多少个偶数?
答案:
1、偶数;2、偶数;3、665,667,669;4、根本无法办到。因为有13个盒子,每个盒子都装单数,13个奇数的和还是奇数,要想办到,球的总数也应是奇数,36个球是偶数,所以无法实现。
解法二:由于1993÷2=996…1,所以1~1993的自然数中,有996个偶数,有997个奇数。996个偶数之和一定是偶数,997个奇数之和是奇数。
因为,偶数+奇数=奇数,所以原式之和一定是奇数。
例2、在30到100中所有3的倍数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
分析:按从小到大的次序可以写成:30,33,36,39,…,93,96,99.
5、原式=1999+(1998-1997)+(1996-1995)+…+(2-1)=1999+999,因此是偶数。
6、在1到195中,所有5的倍数按从小到大的次序可以写成5,10,15,20,…,195。其中的奇数是5,15,25,…,195.这些奇数的总个数为(195-5)÷10+1=20。因为20是一个偶数,所以在1到195中所有5的倍数的和是偶数。
其中的奇数是:33,39,45,…,93,99.
解:这些奇数的总个数为:(99-33)÷6+1=12
12个奇数的和应是偶数,因此在30到100中所有3的倍数的和是偶数。
例3、有一列数:1,1,2,3,5,8,13,21,34,55,…,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个数都是前两个数的和,那么在前1000个数中,有多少个奇数?
所以前1000个数中有偶数333个,有奇数1000-333=667(个)。
例4、算式1×2+3×4+5×6+…+99×100的得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分析:先判断各个积的奇偶性,再判断整个和的奇偶性。
解:因为每个积都是相邻两个自然数相乘,其中一个是偶数,所以每个积都是偶数,最后的得数也必是偶数。
例5、五个连续奇数的和是2005,求这五个奇数。
二、专题过关
1、判断11+12+13+14+…+89+90是奇数还是偶数?
2、判断下面算式的得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500+501+502+…+597)-(251+252+…+291)。
3、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2001,求这三个奇数。
4、有36个球,分装在13个盒子里,如果要求每个盒子只装单数个球,不准装双数个球。能办到吗?为什么?
分析:五个连续奇数中间的一个数是这五个连续奇数的平均数,可先求出中间的这个数,再求其它奇数。
解:中间的一个奇数是2005÷5=401,所以这五个连续奇数是397,399,401,403,405。
小结:小故事中的其实不是玩的人运气不好,这是摊主们运用数学原理巧设的一种骗钱的把戏。玩的人未细加思量,就吃了亏,上了当!为什么呢?道理很简单,因为: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这就是说,按照规定的数法,不管铅锤指在奇数还是偶数,最后数的总是偶数格,是怎么也数不到奇数格子上去的!如此糊弄人的把戏,这样简单的道理,事先怎么就想不到呢?可见“胸中无数”是不行的!
偶数 奇数=奇数
奇数×奇数=奇数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不可能被偶数整除。
3、注意事项:正确的理解奇数和偶数的三个最常见的性质。
一专题精讲
例1、在一次校友聚会上,久别重逢的老同学互相握手。请问:握过奇数次手的人数是奇数还是偶数?请说明理由。
分析与解:通常握手是两人的事。甲、乙两人握手,对于甲是握手1次,对于乙也是握手1次,两人握手次数的和是2。所以一群人握手,不论人数是奇数还是偶数,握手的总次数一定是偶数。
分析:根据“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及第一、第二个数都是奇数,按照这列数的组成规律知各数的奇偶性依次为:
奇,奇,偶,奇,奇,偶,奇,奇,偶,…,
即三个数为一组,其中前两个是奇数,后一个是偶数。
解:这列数的排列规律是每三个数为一组,其中前两个是奇数,后一个是偶数。
1000÷3=333……1
在圆盘的中心,伸出一根可以转动的轴,轴的上端向外垂直伸出一根悬臂,悬臂端吊一根绳子,绳头上系一小铅锤,以指示格子数。
摊主在偶数格子里各放一块小糖,在奇数格子里则分别放上一些引人注目的值钱的东西。玩时,谁付一角钱,就可拨动悬臂转动一次;等停转后,铅锤指到哪格,就根据那格的编号数,从下一格起,按格往下数这个数,数到哪一格,放在那格里的东西就归谁。粗心大意的人常想,盘子上奇数和偶数格子各占一半。数到偶数格得一块小糖,显然亏了;但若数到奇数格子得一支钢笔什么的,可就赚了。花一角钱不算多,可以碰碰运气。可奇怪的是,在玩时,老是玩的人吃亏,却不见摊主赔本。是玩的人运气不好吗?带着这个问题进入本次课的学习。
7、总和100是偶数,因此奇数的个数也是偶数,这20个数中至多有8个偶数。
三、学法提炼
1、专题特点:奇偶性的分析。
2、解题方法:奇数和偶数的三个最常见的性质。
性质1:任何一奇数一定不等于任何一个偶数。
性质2:相邻的两个自然数总是一奇一偶。
性质3:有趣的运算规律:
奇数 奇数=偶数
偶数 偶数=偶数
奇数 偶数=奇数
1、专题精讲
例1、1+2+3+4+…+1993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
分析:此题可以利用高斯求和公式直接求出和,再判别和是奇数,还是偶数。但是如果从加数的奇、偶个数考虑,利用奇偶数的性质,同样可以判断和的奇偶性。此题可以有两种解法。
解:解法一:1+2+3+…+1993= =997×1993,
由于997和1993是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原式的和是奇数。
精锐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学员编号:年级:课时数:
学员姓名:辅导科目:学科教师:
授课
类型
C-奇数和偶数
C-奇偶分析
T-奇偶性的应用
授课日期时段
教学内容
1、容斥问题的原理和方法是什么?
2、在1-100这100个自然数中,有约数3或能被5整除的数共多少个?
解放前,在城镇的大路旁边,有时见到各种碰运气、赌输赢的小摊。其中的一种,叫做转糖摊。转糖摊是一个不动的圆盘,盘上画了偶数个扇形格子,对格子按顺序进行编号。如下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