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阏与破秦之战

合集下载

智囊《制胜卷二十二》译文与赏析

智囊《制胜卷二十二》译文与赏析

智囊《制胜卷二十二》译文与赏析制胜卷二十二制胜卷二十二【原文】危事无恒,方随病设。

躁或胜寒,静或胜热。

动于九天,入于九渊①。

风雨在手②,百战无前。

集《制胜》。

【译文】兵事变化无常,犹如医生为病人开处方时,必须依据不同的病情。

急躁有时可以消解风寒,安静有时可以战胜炎热。

神龙飞舞于九天之高,入于九渊之深。

兵家论战也要像神龙一样呼风唤雨,才能百战百胜,一往无前。

因此集《制胜》卷。

【注释】①动于九天,入于九渊:神龙虽动于九天之高,也会突然入于九渊之深。

此以龙来比喻智者对急剧变化的形势的应付。

动,发动。

②风雨在手:传说神龙能兴风雨。

此仍以龙比喻智者。

赵奢智勇破秦军【原文】秦伐韩,军于阏与。

赵王问廉颇:“韩可救否?”对曰:“道远险狭,难救。

”又问乐乘,如颇言。

及问赵奢①,奢对曰:“道远险狭,譬之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

”乃遣奢将而往,去邯郸三十里,而令军中曰:“有以军事谏者,死。

”〔边批:主意已定,不欲惑乱军心也。

〕秦军军武安西,鼓噪勒兵,屋瓦皆振。

军中候有一人言急救武安,奢立斩之,坚壁留二十八日,不行,复益增垒。

〔边批:坚秦人之心。

〕秦间②来入,奢善食而遣之,间以报秦将,秦将大喜曰:“夫去国三十里而军不行,乃增垒,阏与非赵地也!”奢既遣秦间,乃卷甲而趣之,一日一夜至。

〔边批:出其不意。

〕令善射者去阏与五十里而军,军垒成,秦人闻之,悉甲而至。

军士许历请以军事谏,奢曰:“内之。

”许历曰:“秦人不意赵师至,此其来气盛,将军必厚集其阵以待之,不然必败。

”奢许诺,许历请就诛,奢曰:“胥③后令。

”至欲战,历复请谏,曰:“先据北山上者胜,后至者败。

”奢许诺,即发万人趋之,秦兵后至,争山不得上,奢纵兵击之,大破秦军,遂解阏与之围。

【译文】秦国攻打韩国时,把军队驻扎在阏与。

赵王问廉颇:“韩国能救吗?”廉颇回答说:“路途遥远,地势艰险狭隘,难以救援。

”赵王又问大臣乐乘,回答和廉颇的完全一样。

等到赵王问赵奢时,赵奢回答说:“道路确实遥远,地势也确实艰险狭隘,就好像是两只老鼠在洞穴里打斗,结果将会是勇敢者取胜。

长平之战:战国第一战神是他

长平之战:战国第一战神是他

长平之战:战国第一战神是他赵国的少年将军赵括利用心理战,打败了齐国大军,赢得了麦丘之战的胜利。

接着,他又在阏(è)与(yǔ)之战中,助父亲打赢了虎狼之师——秦国。

赢了秦国,那还了得?赵国上下把赵括就当作了新生代的军事天才,甚至有人称他为“战神”。

无奈,强中更有强中手,这位年轻的战神,在今天的故事当中,遇到了一位骨灰级的战神,这两个人之间展开了一场精彩的决战。

公元前262年,秦王派大将王龁(hé)带兵攻打赵国,与赵国老将军廉颇在长平展开了拉锯战,这场仗,整整相持了三年。

这可把赵孝成王给急坏了,两国交战,不但拼的是战力,更拼的是国力,赵国国力本不如秦国,而这三年来,赵国又遭了灾,粮食欠收了。

赵王也向别的诸侯国借过粮食,可这些诸侯国要么惧怕秦国,要么就是跟赵国历来有仇怨。

而在春秋战国时期,粮食本来就不够吃啊,其他的国家还要屯粮以养自己的军队,怎可能把珍贵的粮食借给你赵国呢?如果战争再拖下去,摆在赵国眼前的,可不仅仅是恐怖的秦兵,不仅仅是自己饥饿的战士,还有整个国家的彻底崩溃!赵王不断派人去前线催促廉颇,一定要尽快出击,速战速决。

可是老将廉颇知道:敌强我弱呀,秦军有六十万兵马,而赵国只有四十多万。

这个时候,绝不是进攻的最佳时机,他要等到秦兵出现疲惫之相,再给致命的一击。

可是,秦军什么时候才能疲惫呢?眼前的情况是秦军个个有饱饭吃,可是赵军却连口稀粥都未必喝上。

赵王很是不解:看来廉颇老矣,寡人还是派一个有血性的将军去代替老将军吧。

恰巧在这个时候,赵王听到宫里的人都在议论,说:“秦国人根本不怕廉颇,他们怕的是赵括。

”“对呀,我怎么把这个人给忘了!”赵王当即下令,派赵括去长平,接替廉颇。

这个消息一出,赵括兴奋不已:“秦赵两国已经把举国的兵力派到了长平,这是一场灭国大战,能够指挥这样一场战役,是一个军人的荣幸。

赵括到了长平,不断派出探子,打听秦兵大营的动静。

当他得知秦军粮草短缺、将士怨声载道时,马上下令主动出击,攻打秦军。

战国时期被沦为六国笑柄的阏与之战

战国时期被沦为六国笑柄的阏与之战

战国时期被沦为六国笑柄的阏与之战阏与之战发⽣在渑池之会后第九年,在此之前,秦国为了稳住赵国,主动将安国君之⼦异⼈送到赵国去做⼈质,但这依然不能化解秦赵之间多年的⽭盾。

GIF从秦国的⾓度来说,攻打赵国是有其正当理由的。

当初秦国先后占领了赵国的祁、蔺、离⽯三地,这三个城池对赵国来说⼗分重要,于是赵惠⽂王就和秦昭襄王商量,能否⽤另外三个城池将祁、蔺、离⽯三地换回来。

为表诚意,赵惠⽂王甚⾄主动将公⼦郦送到秦国做⼈质。

秦昭襄王见赵国如此坦诚,君⾂合计了⼀番,就同意了赵惠⽂王的建议,把这三座城池还给了赵国。

没想到赵国这次却不讲诚信,迟迟不肯交出作为交换的三座城池。

秦昭襄王⼤怒,便以赵国毁约为由发兵赵国。

阏与位于太⾏⼭⼭脊,地势⼗分险要。

阏与的西⾯是韩国的上党,东经武安就到达赵国的都城邯郸,对两国的意义都⼗分重⼤。

秦国进攻阏与之举意义重⼤,是其拿下楚国之后,寻求东进的重要⼀步。

秦国本想借攻打阏与之机给赵国⼀个下马威,没料到赵国⼈才济济,⾃⼰反受其害。

秦国进攻阏与的终极⽬标是攻克邯郸,灭了赵国。

秦军虽然越过了韩国,却让韩国感到了巨⼤的威胁。

唇亡齿寒,阏与⼀旦被攻克,上党也是朝不保⼣。

韩国眼见秦国来袭,却丝毫没有招架之⼒,只得求助于邻国赵国。

两国的利益此时紧密联系到了⼀起,赵国⾃然不敢怠慢。

接到韩国的求援信后,赵惠⽂王马上召集群⾂商议。

当时在场的有廉颇、乐乘、赵奢等⼈,赵惠⽂王信任廉颇,于是⾸先问他:“可救否?”廉颇想了⼀下,回答道:“道远险狭,难救。

”赵惠⽂王不⽢⼼,⼜问站在⼀旁的乐乘,得到的回答也是⼀样。

廉颇和乐乘久经沙场,都是赵国的名将,他们如此说,阏与⼀战可以说是回天⽆⼒。

就在赵惠⽂王放弃希望、准备听天由命的时候,⼀个⼈站了出来,他就是赵奢。

此时的赵奢还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物,⽽他之所以能够成长为⼀代名将,就是因为他敢在⼤将廉颇和乐乘共同给阙与下了“死亡判决书”之时,提出了“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深见解。

【春秋战国】阏与之战:一场维持了秦赵8年的战略平衡的战役

【春秋战国】阏与之战:一场维持了秦赵8年的战略平衡的战役

【春秋战国】阏与之战:一场维持了秦、赵8年的战略平衡的战役从“三家分晋”到“秦灭六国”,两千多年前的三晋大地,曾上演过一幕幕惊心动魄决定国家命运的历史大戏,是春秋战国这一重要历史时期的主要舞台。

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在央视百家讲坛讲秦始皇时,以一节“秦赵战阏与,赵奢施奇计”,专门讲述了“阏与之战”,并将阏与之战誉为“在秦赵战争史上,这场战役是赵军的一座丰碑”,正是这一战役维持了秦、赵8年的战略平衡,秦灭赵的脚步因此而迟滞。

赵国自赵献子制定中原战略,从晋阳迁往东南方向的中原腹地之后,经受了一百多年的挫折,至赵惠文王晚期,终于在中原获得千里之地,其中大部分是从齐国获取的。

这时候齐国济水以西的地区,尽为赵国所有。

如果赵国继续蚕食齐国土地,其难度徒然增加不少,战国时期造船业还不发达,渡河作战难度非常大。

况且齐国都城离济水也不远,齐国在济水东岸沿线有重兵把守。

此时赵国再把齐国作为拓地的主要对象,就显得不太明智了。

而此时的秦国,已经攻克楚国都城郢都,将韩国、魏国打得只剩下半壁江山,秦、赵大决战,不可避免的到来。

赵惠文王洞悉这点厉害关系,转而开始与齐国结盟并准备与秦国打倾国大战。

战国两百余年,此时只剩下了最后五十年,随着赵、秦两国大交锋的到来,战国马上就要进入最璀璨、最惨烈的赵、秦大对决!公元前274年,赵惠文王将一年前将军廉颇攻克的,魏国几城这座城池归还给魏国,与魏国结盟,并一道攻打投入秦国怀抱的韩国。

韩国是三晋当中最弱的一个,赵、魏任何一国它都不是对手,何况赵、魏同时出兵。

不过韩国也没有坐以待毙,韩国被秦国打得被迫与秦国结盟,那么这个时候韩国当让要向大哥秦国求援了。

而赵、魏两国攻打韩国,其本意也不是打三晋兄弟,而是挑战秦国在中原的权威。

此次攻打韩国,是赵氏家族立国以来,第一次主动对秦国进行军事试探,赵惠文王打的不是秦国,而是拿秦国的小弟韩国开刀,试探秦国的反应。

赵国此番并未派出赵奢、廉颇这样的一线猛将,而是派了将军贾偃,与魏国将军芒卯一起,统领了超过二十万的兵力,联兵进攻韩国的华阳。

阏与之战

阏与之战

阏与之战“阏与之战”被人忽略的精妙一提到“阏与之战”,人们马上就会得出结论,这是“狭路相逢勇者胜”的著名战例。

其实这是上了主人翁赵奢的当。

前几天一个朋友到山西和顺县公干,饭桌上和县领导闲聊,县财政局的局长赵世芳上班当着财神爷,下班研究当地历史文化,而且很是有点成就。

赵局长最近写了一篇关于“阏与之战”的文章,其中提到我的《真秦始皇》,我的那位朋友便一个电话打给了我,当时和赵局长聊了几句,他又把他的文章捎来给我,说是请我指点,其实不敢当。

我认真拜读了赵先生的文章,赵先生的文章主要是论证“阏与之战”的发生地,就是他所在的山西省和顺县。

赵先生的文章写得很好,气韵贯通,论证清晰,史料确凿,不输大家。

因此我们倒成了未曾谋面的朋友了。

赵先生在文章中,把“阏与之战”与“长平之战”、“阏与二战”并称为战国时期发生在山西省境内的三大战役,很有创意,也很贴切。

赵先生认为战国时期的阏与城就在今天的和顺县附近,我完全赞成。

昨天下班前打了个电话想和赵先生交流一下读后感,可惜占线。

下班之后我又不爱打电话接电话,夜深人静,不如把感想顺手写下,一并与其他爱好者交流。

我在写《真秦始皇》的时候,对阏与之战做过一些研究,由于这是发生在秦昭王时代的战事,便没有在《真秦始皇》中详写,只是在论述“秦昭王18次东渡黄河却一无所获”时,稍有提及。

后人对阏与之战的研究,不论是王立群先生把它提高到阻止了秦国东进的高度,还是小说家们添油加醋的铺陈描写,其实都没有发掘出阏与之战的精妙之处。

而把阏与之战说成是“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战例,则是一个误解。

那是和赵王一样上了赵奢的当。

我把阏与之战的精妙概括为三点:第一,赵奢“欺君”获兵权。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秦国进攻韩国,军队驻扎在阏与。

赵王召见廉颇问道:“可以去援救吗?”廉颇回答说:“路远,且艰险狭窄,很难援救。

”赵王又召见乐乘问这件事,乐乘的回答和廉颇的话一样。

赵王又召见赵奢来问,赵奢回答说:“道远地险路狭,就譬如两只老鼠在洞里争斗,勇猛者必胜。

井陉之战文言文原文翻译

井陉之战文言文原文翻译

【文言文原文】
井陉之战,赵王使赵奢为将,秦将白起率秦兵二十万,与赵奢战于井陉。

赵奢知秦兵勇猛,乃深沟高垒,坚壁清野,不与秦兵交战。

白起见赵奢不战,大怒,欲出战。

赵奢知白起欲战,遂令万人为前军,五千人为后军,以诱敌深入。

白起果中计,与赵奢战于石岭。

赵奢身先士卒,士卒用命,大败秦兵。

秦兵死者无数,白起收余众,遁归咸阳。

赵奢既胜,还军邯郸,赵王大悦,封赵奢为马服君。

秦兵丧胆,不敢复与赵战。

自是之后,赵国威震天下,诸侯皆服。

【翻译】
井陉之战,赵王派遣赵奢担任将领,秦国将领白起率领二十万秦军,在井陉与赵奢展开战斗。

赵奢了解到秦军勇猛,于是深挖战壕,筑高壁垒,坚守阵地,清除四周的敌军,不与秦军正面交战。

白起见赵奢不主动出击,十分愤怒,意图出战。

赵奢知道白起想要出战,于是命令一万人作为先锋,五千人作为后援,以此诱使敌人深入。

白起果然中计,与赵奢在石岭展开激战。

赵奢亲自率领士兵,士兵们英勇奋战,大败秦军。

秦军死伤无数,白起收集剩余的兵力,逃回咸阳。

赵奢战胜后,率军返回邯郸,赵王非常高兴,封赵奢为马服君。

秦军丧气,不敢再与赵国交战。

自此之后,赵国威震天下,各诸侯国纷纷臣服。

井陉之战,赵奢凭借智谋和勇敢,成功地击败了秦军,为赵国赢得了尊严和荣誉。

这场战役不仅展示了赵奢的军事才能,也反映了战国时期战争的残酷和复杂。

在历史的舞台上,井陉之战成为了赵国崛起的一个重要节点。

战国十大武将排行

战国十大武将排行

战国十大武将排名战国七雄合纵连横,常年征战,大小战争数不胜数。

也催生了许多著名的历史名将,今天根据史料及个人观点,排出战国十大名将。

第十位、赵奢赵奢是战国时期赵国名将,他是唯一一个由文官转为武将的名将。

赵惠文王十九年,赵奢伐齐,攻取麦丘(今山东商河西北)。

公元前270年,秦赵两国围绕着上党郡的归属而爆发的一场大战,史称“阏与之战”。

秦国包围了赵国的重镇阏与。

赵奢率军救赵,出奇计,隐蔽作战企图,麻痹敌人,促其骄傲轻敌。

然后出其不意,突然发动攻击,打赢了一场原本无法取胜的战争。

通过这次胜利,赵奢一战成名,被赵惠文王提拔为与廉颇蔺相如平起平坐的高级官员,阏与之战也是秦国商鞅变法后第一次在大规模野战中被击败。

唐朝建中三年,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赵奢被列入庙享。

宋代宣和五年,设古代七十二位名将庙享,赵奢也位列其中。

第九位、匡章匡章是战国时期齐国名将,他原本是孟子的学生,齐威王末年,成为齐军将领。

匡章作为齐国大将,历仕齐威王至齐闵王三世,是齐国霸业的奠基者。

虽然匡章打的仗不多,但都是改变战国格局的名役。

齐秦桑丘之战,正逢秦国商鞅变法和齐国邹忌变法完成。

匡章运用间谍战术打得秦惠文王自称西藩之臣,此后二十年齐秦二国再无交兵。

齐国灭燕之战,齐宣王六年,匡章利用燕国人心离散的机会,北上三十天灭掉燕国,此战过后燕国丧失绝大多数领土。

齐楚垂沙之战,在垂沙之战中,匡章利用地形战略,南下大破楚军精锐,将战国最大的楚国区域分割成数块。

齐秦函谷关之战,齐闵王五年,匡章率军大破巅峰时期的秦国,攻入函谷关,秦昭王慌忙割地以求和。

成为了战国唯一攻入秦国函谷关的将领。

第八名、田单田单是战国时期齐国名将,田单原本只是齐国的一个城管,此前并无卓著功绩。

公园284年,燕国联合战国五雄攻伐齐国。

连克齐国70余城,几近灭国。

齐国仅剩莒县(今山东省莒县)和即墨(今山东省平度市)两座齐国孤城未能攻克,田单率族人以铁皮护车轴逃至即墨,后临危受命,被推举为城守。

阏与之战简介

阏与之战简介

阏与之战简介阏与之战的过程看上去并不复杂,然而简练的语言却包含着一段出奇制胜的战争谋略。

阙与之战秦国的战败,让秦国向东兼并的兵锋也因之受到一次挫折。

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阏与之战简介,希望你喜欢。

阏与之战分析中文名称:阏与之战参战部队:赵国秦国战争结果:赵国获胜时间:公元前269年地点:阏与人物:赵奢胡阳赵惠文王廉颇阏与之战详情阏与之战中,秦军在围困阏与的同时,已经作了防止赵军出兵救援的准备。

他们发兵一支,向东直插武安(今河北武安县西南),以成犄角之势,牵制赵军行动。

赵奢侦知秦军这一部署,从邯郸出发才30里就下令安营扎寨,命令军中加固营垒,在营区周围修筑了许多屏障,故意做出毫无进取的姿态。

并且命令部队说:“有以军事谏者死。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军中有一人建议火速去救武安,赵奢立即把他杀掉了。

这样,一直过了28天,而且再次增筑营垒。

秦军派遣间谍进入赵军驻地侦察,赵奢以好饭食招待后把他放走。

间谍把赵军的情况报告给秦军将领,秦将非常高兴,秦将认为:赵军“夫去国30里而军不行,乃增垒,阏与非赵地也。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随之,放松了警惕。

在送走秦军间谍以后,赵奢突然作出决定,集合部队,卷甲而趋,向西急进。

仅两日一夜即抵达距离阏与50里的地方。

被抛在武安的秦军听说赵奢巳至阏与,如梦方醒,慌忙调集兵力奔向阏与。

由于赵军远离后方,孤军独进,形势依然十分危险。

这时,赵军中有一位名叫许历的军士,进见赵奢,说:“秦人不意赵师至此,其来气盛,必厚集其阵以待之。

不然,必败。

”赵奢曰:“请受令。

”许历曰:“请就鈇质之诛。

”赵奢曰:“胥后令邯郸。

”许历复请谏,曰:“先据北山上者胜,后至者败。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奢采纳了许历的主张,立刻发兵万人,抢占了北山制高点。

果然,秦军后至,争夺北山不得上,拥挤于山下,陷入十分被动地位。

赵军利用有利地势,居高临下,俯击秦军。

秦军大败,四散溃逃。

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阏与破秦之战

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阏与破秦之战

名将赵奢阏与破秦之战导读:赵奢是战国时期赵国名将、东方六国的八名将之一,是马姓先祖之一,也就是著名的“纸上谈兵”赵括的父亲。

赵奢曾经在阙与之战中大破秦军、与田单论兵而胜,曾亡命入燕,得到燕王信任官拜上谷手。

赵奢大约60多岁去世,葬于邯郸市区西北十五公里处的紫山。

赵奢死后,其子赵括在长平之战中被杀,赵军被坑杀40多万人。

阏与破秦秦国进攻赵国,军队驻扎在阏与(èyǔ)。

赵王召见廉颇问道:“可以去援救吗?”回答说:“道路远,而且又艰险又狭窄,很难援救。

”又召见乐乘问这件事,乐乘的回答和廉颇的话一样。

又召见赵奢来问,赵奢回答说:“道远地险路狭,就譬如两只老鼠在洞里争斗,哪个勇猛哪个得胜。

”赵王便派赵奢领兵,去救援阏与。

军队离开邯郸三十里,赵奢就在军中下令说:“有谁来为军事进谏的处以死刑。

”秦军驻扎在武安西边,秦军击鼓呐喊的练兵之声,把武安城中的屋瓦都震动了。

赵军中的一个侦察人员请求急速援救武安,赵奢立即把他斩首。

赵军坚守营垒,停留二十八天不向前进发,反而又加筑营垒。

秦军间谍潜入赵军营地,赵奢用饮食好好款待后把他遣送回去。

间谍把情况向秦军将领报告,秦将大喜,说:“离开国都三十里军队就不前进了,而且还增修营垒,阏与不会为赵国所有了。

”赵奢遣送秦军间谍之后,就令士兵卸下铁甲,快速向阏与进发。

两天一夜就到达前线,下令善射的骑兵离阏与五十里扎营。

军营筑成后,秦军知道了这一情况,立即全军赶来。

一个叫许历的军士请求就军事提出建议,赵奢说:“让他进来。

”许历说:“秦人本没想到赵军会来到这里,现在他们赶来对敌,士气很盛,将军一定要集中兵力严阵以待。

不然的话,必定要失败。

”赵奢说:“请让我接受您的指教。

”许历说:“我请求接受死刑。

”赵奢说:“等回邯郸以后的命令吧。

”许历请求再提个建议,说:“先占据北面山头的得胜,后到的失败。

”赵奢同意,立即派出一万人迅速奔上北面山头。

秦兵后到,与赵军争夺北山但攻不上去,赵奢乘势居高临下,猛击秦军。

历史趣谈:名将赵奢率兵与秦作战 抢占制高点大败秦军

历史趣谈:名将赵奢率兵与秦作战 抢占制高点大败秦军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名将赵奢率兵与秦作战抢占制高点大败秦军导语:古代兵书《百战奇略》据说是明朝开国元勋刘伯温的著作。

这本书汇集了历代的兵法精粹和战史资料,清朝谋略丛书《帷幄全书十四种》和《攻守战古代兵书《百战奇略》据说是明朝开国元勋刘伯温的著作。

这本书汇集了历代的兵法精粹和战史资料,清朝谋略丛书《帷幄全书十四种》和《攻守战略秘书七种》均收有这部著作。

这本书对影响战争胜负的天时、地利、人和三要素极为重视,很多篇章就如何利用天时、地利、人和打胜仗进行了简明扼要的论述。

《百战奇略·山战篇》指出:“凡与敌战,或居山林,或在平陆,须居高阜,恃于形势,顺于击刺,便于奔冲,以战则胜。

法曰:‘山上之战,不仰其高’。

”意思是说,陆战中若能占领制高点,“势”就形成了,既利于击刺,又利奔走冲杀。

居高临下和敌人作战,容易取胜。

反过来如果敌人在高处,对我方就不利了,所以兵法说:“山上之战,不仰其高。

”战国时,秦国讨伐韩国,韩国向赵国求救,赵王征求了几位将领的意见。

他问廉颇:“可救否?”廉颇回答说:“道远路狭,难救。

”赵王问乐乘,乐乘的意见和廉颇一样,当赵王问赵奢的时候,赵奢说出了不同的意见,他说:“道远路狭,譬如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

”赵王见赵奢很有信心战胜秦军,便派赵奢率军救韩。

赵奢按兵不动28天赵奢率军离开赵国首都邯郸三十里后,就筑起营垒,按兵不动,又向全军通令:“有以军事谏者,死。

”秦军到达赵国境内的武安,有下属觉得情况危急,向赵奢进谏,要求出兵,赵奢立即斩了他。

赵奢命令士兵加固营垒,把垒墙越筑越高,按兵不动28天。

这期间有秦国的探生活常识分享。

阏与之战

阏与之战

阏与之战
阏与之战发生于前269年,战国时代秦国攻打赵国的一场战争。

前281年,秦国攻取赵国蔺、离石、祁拔三城后,赵国以公子郚为质子,并与秦签订以焦、魏、牛狐交换蔺、离石、祁拔三城的协议,但其后赵惠文王反悔。

秦昭襄王大怒,以赵国不履行协议为由,于前269年派将军胡阳率领大军攻打赵国阏与。

赵惠文王急召廉颇、乐乘等名将询问对策,他们一致认为道路过于遥远,路狭难救,但是赵奢独排众议,表示阏与地势险狭,犹如两鼠斗于穴中,只要将士勇敢就可获胜。

赵惠文王决定让赵奢率军救援阏与。

赵奢军在离开邯郸三十里后迅即筑垒扎营,按兵不动。

并传令军中:「有敢于谈及军事者,一律斩首」,驻屯近二十八日之久,继续增强营垒防御,以隐蔽赵军的作战企图。

秦军分兵两路,一路进兵屯于武安(今河北省武安县西南)西面,击鼓吶喊,欲诱赵军援救武安,钳制赵军。

赵奢立即斩杀一名要求救援武安的士兵,不为秦军所动。

秦军派细作潜入赵国军营探听虚实,赵奢佯作不知,令属下让其任意活动,以麻痹秦军。

秦军细作把赵军情况告于胡阳。

胡阳大喜,认为赵国援军只想保住邯郸,阏与即可攻取,放松了对赵奢这支援军的戒备。

赵奢遂率领全军偃旗息鼓,疾驰两天一夜,赶到距阏与城五十里处筑垒设营。

被抛在武安的秦军才知道中计,尽快赶至阏与迎战。

赵奢采纳军士许历的建议,发兵万人抢占阏与北山的高地,占据有利地形。

当秦军后到北山时,攻山不下。

赵奢乘势居高临下,俯击秦军。

秦军不支,死伤逃散过半,大败而归,阏与之围遂解。

阏与之战后,赵奢被封为马服君,获得与廉颇、蔺相如同等的地位,又封在阏与之战立功的许历为国尉。

战国瘀与之战

战国瘀与之战

瘀与之战
赵奢是战国时期赵国名将,曾于公元前269年在瘀与之战中大败秦军。

这场战役发生在秦国进攻赵国的一次重要战役中。

当时,秦军攻打赵国的瘀与,赵王召见廉颇和乐乘,询问是否可以救援瘀与。

两人均认为道路险阻,难以救援。

然而,赵奢却认为可以救援,并请求担任统帅。

赵奢率领赵军在离瘀与五十里的地方扎营,并下令说:“有敢于谈及军事的,一律斩首。

”秦军得知后,派出间谍混入赵军,赵奢立即将其处死。

赵奢在秦军发动攻击前,下令全军隐蔽,并在秦军进攻时突然出击,大败秦军。

瘀与之战的胜利,使得赵国在战国七雄中的地位得到了提升,也为赵奢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尊重。

赵奢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的军事思想和治军方略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赵国之名将

赵国之名将

赵国名将
赵国是中国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名将众多,其中比较著名的有以下几位:
- 廉颇:赵国名将,以勇猛善战而闻名,曾率军讨伐齐国,大破燕军,与秦国交战也屡立战功。

- 李牧:赵国名将,素有“李牧死,赵国亡”之称,曾多次击败匈奴、秦国等外敌入侵。

- 赵奢:赵国名将,曾率军在阏与之战中大败秦军,被封为马服君。

- 庞煖:赵国名将,曾在垂沙之战中大败楚军,被封为武安君。

- 司马尚:赵国名将,曾在长平之战中与廉颇一同抵御秦军。

这些名将为赵国的发展和强盛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春秋时期的主要战争

春秋时期的主要战争

春秋时期的主要战争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

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这段历史时期,史称“春秋时期”。

本文是春秋时期的主要战争,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春秋时期的主要战争1,e阏与之战,是指周赧王四十六年(公元前269年),赵国名将赵奢率军于阏与(今山西和顺西),击败秦军的一次奔袭作战。

(秦昭襄王三十七年)2,长平之战,是周赧王五十三年至周赧王五十五年(一说是周赧王五十五年农历四月至九月间,又一说是周赧王五十四年年初至五十五年九月),秦国名将白起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的军队发生的战争。

赵军最终战败,秦军获胜进占长平,并且坑杀赵国40万降兵。

(前262年-前260年,秦昭襄王44年)3,桂陵之战:公元前354年(周显王十五年),魏围攻赵都邯郸,BC353年赵向齐求救。

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援救。

孙膑认为魏以精锐攻邯郸,国内空虚,于是率军围攻魏都大梁,使魏将庞涓赶回应战。

孙膑却在桂陵(今河南长垣)伏袭,打败魏军,并生擒庞涓。

孙膑在此战中避实击虚、攻其必救,创造了“围魏救赵”战法,成为两千多年来军事上诱敌就范的常用手段。

4,阴晋之战,它是指周安王于十三年(这里指的是公元前389年),秦军为夺取被魏国占领的河西地区,而动用大约超过50万的大军攻打魏国,而魏军则在名将吴起的率领下,在阴晋(今陕西华阴东)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5,马陵之战:周显王二十八年(公元前341年),魏国发兵攻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

齐国应允救援,以促韩国竭力抗魏国。

齐威王以田忌为主将,田婴,田盼为副将,孙膑为军师,运用“围魏救赵”战法,率军直趋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诱使魏军回救,以解韩国之困。

这次战役中孙膑利用庞涓的弱点,制造假象,诱其就范,使战局始终居于主动地位。

马陵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设伏歼敌的著名战例。

6,柏举之战:公元前506年(周敬王十四年),由吴王阖闾率领的3万吴国军队深入楚国,在柏举(今湖北省麻城市境内,一说湖北汉川北)击败楚军20万主力、继而占领楚国郢都。

阏与之战文言文翻译及原文

阏与之战文言文翻译及原文

阏与之战文言文翻译及原文
摘要:
一、前言
二、阏与之战背景
三、阏与之战过程
四、战争结果及影响
五、总结
正文:
一、前言
阏与之战,发生在战国时期,是赵国与秦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

本文将详细介绍阏与之战的背景、过程、结果及影响。

二、阏与之战背景
1.战国时期,赵国与秦国争霸中原。

2.阏与地处赵国西部边境,战略地位重要。

3.秦国意图占领阏与,进一步扩张势力。

三、阏与之战过程
1.赵国派出廉颇为主将,率军驻守阏与。

2.秦国派出白起为主将,发动强攻。

3.廉颇坚壁清野,利用地形与秦军周旋。

4.赵军发动突袭,成功击败秦军。

四、战争结果及影响
1.赵国成功守住阏与,击退秦军。

2.秦国未能实现占领阏与的目标,势力扩张受阻。

3.阏与之战提高了赵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了赵国在战国诸侯中的竞争力。

4.战国形势更加复杂,各国争霸加剧。

五、总结
阏与之战是战国时期赵国与秦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

在战争中,赵国凭借坚定的决心和巧妙的战略成功守住阏与,遏制了秦国的势力扩张。

历史趣谈秦赵阏与之战中的赵奢是如何赢得战争的?

历史趣谈秦赵阏与之战中的赵奢是如何赢得战争的?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秦赵阏与之战中的赵奢是如何赢得战争的?
导语:公元前270年,秦国攻赵,包围了赵国的重镇阏与(今山西和顺)。

赵将赵奢率军救赵,出奇计,终于打赢了一场原本无法取胜的战争。

阏与之战的过
公元前270年,秦国攻赵,包围了赵国的重镇阏与(今山西和顺)。

赵将赵奢率军救赵,出奇计,终于打赢了一场原本无法取胜的战争。

阏与之战的过程看上去并不复杂,然而简练的语言却包含着一段出奇制胜的战争谋略。

赵奢将军本来是要解阏与之围,却在仅离开邯郸30里之处驻军28日,并修筑工事,作出畏惧秦军、无心阏与、仅求保住都城的消极姿态;在利用敌方间谍迷惑敌军的同时,又以迅雷不及掩耳的行动率军跃进至离阏与50里之处驻扎下来。

此前为了防止部下对看似有悖常理的行军安排提出异议、干扰了军政,赵奢严令不得议论军事,这样就保证了作战意图不被泄漏;而在此时则适时地听取了部下的建议,迅速占据有利地形。

本来秦军可以以逸待劳,但当赵军行至阏与五十里之外时,秦军又希望在赵军立足未稳之时进攻赵军;但不期赵军先到一步并占据有利地形,开始变被动为主动,最终得以战胜秦军,阏与之围也就此解除。

这真像一幕情节紧张、出乎意外、并且极富节奏感的短剧。

其精妙之处在于,通过超出常规的行动来调动对方,从而打破原来的格局,别开生面,使敌来就我,而我不必就敌。

古代军事家的智慧在此真是表现得淋漓尽致、炉火纯青。

生活常识分享。

阏与之战到底有多重要?为什么赵奢打赢一场阏与之战就成了名将

阏与之战到底有多重要?为什么赵奢打赢一场阏与之战就成了名将

阏与之战到底有多重要?为什么赵奢打赢一场阏与之战就成了名将本文导读:一首先,对于赵奢来说,一生的战绩主要就是打赢了针对秦国的阏与之战。

那么,问题来了,对于阏与之战来说,到底是有什么价值和意义,促使赵奢成为战国名将呢?对此,在笔者看来,原因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阏与之战,是指周赧王四十六年(公元前269年),赵国名将赵奢率军于阏与(今山西和顺),击败秦军的一次奔袭作战。

在阏与之战之前,秦国大军几乎是战无不胜,很少在正面战场吃到败仗。

比如在公元前273年的华阳之战,白起率军击败了魏国和赵国的联军,导致魏国和赵国都损失惨重。

二至于白起指挥的伊阙之战、鄢郢之战等战役,更是让山东六国为之胆寒,乃至出现了秦军不可战胜的错觉。

正是因为此前秦军的接连胜利,才凸显出赵奢在阏与之战击败秦军的重要意义,也即鼓舞了山东六国和秦军作战的信心,打破了秦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更为关键的是,公元前270年,秦国攻赵,包围了赵国的重镇阏与(今山西和顺)。

赵将赵奢率军救赵,出奇计,终于打赢了一场原本无法取胜的战争。

也即在阏与之战前,赵国上下都认为无法救援阏与,所以赵奢的胜利,让廉颇等名将都感到不可思议。

三另一方面,阏与之战之所以能让赵奢一战成名,也是因为这个地方对于赵国太重要了。

在战国七雄中,赵国的疆域主要包括太原盆地和华北平原,中间横亘着太行山,从晋阳到邯郸只有两条路,都要经过阏与,即今山西省和顺县一带。

由此,对于赵国来说,如果重镇阏与(今山西和顺)被秦国攻占的话,那么,赵国的疆域就会被秦军一分为二。

在此基础上,秦军就可以逐步蚕食赵国在山西省一带的疆域了。

尤其是赵国曾经的都城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一带),很可能会被秦军攻占,这也是赵国上下都不能接受的后果。

四最后,所以,赵奢打赢了阏与之战,保住了重镇阏与(今山西和顺),也就确保了赵国半壁江山的安全,可谓意义十分重大。

根据《战国策》、《史记》等史料的记载,赵奢在阏与之战中利用有利地势,居高临下,俯击秦军。

[春秋战国军事]公元前269年:赵败秦于阏与阏与之战

[春秋战国军事]公元前269年:赵败秦于阏与阏与之战

[春秋战国军事]公元前269年:赵败秦于阏与阏与之战阏与(今山西和顺)本属韩国,后归赵国。

周赧王三十二至三十三年(前283至前282)秦昭王攻占赵国离石等三城。

赵派公子郚入秦为人质,请求用焦等三城换回所失三城,秦昭王允诺了。

但后来赵惠文王认为离石等三城邻近秦国,即便换回,也难长守,因此不愿再换。

秦昭王大怒,于是在周赧王四十六年(前269)派中更(秦爵十三级)卫人胡阳率军伐赵,越过韩国上党郡(今山西和顺以南、沁河以东地区),进围赵国的险要之邑阏与。

面对敌强我弱之势,赵奢率军行离邯郸30里,严令坚壁驻屯。

当时秦军驻扎在赵国武安(今属河北)以西,“鼓噪勒兵”,武安危在旦夕。

赵奢排除干扰,不为所动,坚壁达28日之久。

等到秦军懈怠,突然卷甲急行军,两天一夜赶至阏与。

赵奢采纳军士许历的建议,离阏与五里结成坚固的阵势,以避秦军锐气。

随后发兵万人抢占北山,居高临下攻击秦军。

秦军大败,弃甲而逃。

赵奢大破秦军,解除了阏与之围。

赵惠文王因此赐封赵奢为马服君(马服山在今河北邯郸西北,因以为号),提升许历为国尉。

赵奢由此与廉颇、蔺相如爵位相当。

这一时期的历史舞台上,以黄河、太行山、吕梁山为背景,以秦、赵、韩、魏四国为主角,以秦与赵、韩、魏三国的战争为剧情,先后上演了最为精彩的“阏与之战”(公元前270年)、“长平之战”(公元前262年)和“再战阏与”(公元前236年)三大战役。

与“晋阳之战”“长平之战”相比,“阏与之战”没有引起我省史家的高度重视,甚至还有一些人在争论阏与是不是现在的山西和顺。

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在央视百家讲坛讲秦始皇时,以一节“秦赵战阏与,赵奢施奇计”,专门讲述了“阏与之战”,并将阏与之战誉为“在秦赵战争史上,这场战役是赵军的一座丰碑”,正是这一战役维持了秦、赵8年的战略平衡,秦灭赵的脚步因此而迟滞。

程步先生的《真秦始皇》一书中,更是以十几幅地图一次又一次地标示出阏与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

阏与到底在哪里?《辞海》:阏与(yu-),古邑名。

赵奢的封神之战——阙与之战背后隐藏的“神操作”

赵奢的封神之战——阙与之战背后隐藏的“神操作”

赵奢的封神之战——阙与之战背后隐藏的“神操作”开篇声明:本文为笔者原创图文,欢迎关注@九州历史杂谈带给你别的平台所没有的历史哲思。

熟悉春秋战国史的朋友,一定知道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

此人早期在赵国并不怎么出名,原本只是掌管税赋的文官,并非典型的军事将领,和当世赵国名将廉颇、乐乘相比完全无法相提并论。

直到秦赵爆发“阙与之战”,他才得以一战扬名天下,因功受封马服君,并与廉颇、蔺相如平起平坐,被后世尊为战国时期东方六国八大名将之一。

九州配图:马服君赵奢一说到“阙与之战”,人们立刻就会想到著名的“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典故,认定此战就是“遭遇战”的经典战例,甚至有人将它与“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等战例等同,其实是读史不细,被赵奢谈兵之“勇”的表象所“蒙蔽”了。

笔者看来,“阙与之战”确实有“勇”的成分,不过不是字面意义上“狭路相逢”的匹夫之“勇”,而是战略层面的“大勇”。

最关键的一点在于,赵奢在“勇战”的表象下实际上演绎出了一系列“谋战”的精妙。

后人对赵奢本人以及“阏与之战”的研究,无论是王立群等史学家、著名学者,亦或是对其添油加醋、铺陈描述的小说家们,其实都没有提炼总结出此战背后的精妙之处。

而如果把“阙与之战”定义为“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战例,未免显得过于认识简单和低阶了。

因此,我把阙与之战隐藏在背后的“谋战”精妙总结为如下三点:•一是巧论“兵势”,获得兵权;•二是兵行“诡道”,将秦军骗下山;•三是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占取地利迫阙与。

在分析这三点之前,我们来先回顾一下此战发生的前情背景和基本过程。

秦伐韩,军于阏与。

韩求救于赵,赵王召廉颇而问曰:“可救不?”对曰:“道远险狭,难救。

”又召乐乘而问焉,乐乘对如廉颇言。

又召问赵奢,奢对曰:“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

”王乃令赵奢将,救之。

——《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秦昭襄王时期,秦国采用范雎的“远交近攻”的策略,准备先对身处中原腹地且又国力最弱的“软柿子”韩国下手。

阏与之战的背景介绍

阏与之战的背景介绍

阏与之战的背景介绍阏与之战发生在阏与,也就是如今的山西和顺一带,作战双方是秦国和赵国。

阏与之战背景正是战争纷乱的战国末期,由于通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实力逐渐增强,并且成为七大诸侯国中的霸主。

战国时期,诸侯国间互相攻伐,有时也有会互换被占领的城池,秦昭襄王与赵惠文王的一次交易就成了阏与之战背景。

赵惠文王希望从秦昭襄王手里骗回蔺、离石和祁三座城池,然后集结军队与秦军决战。

于是赵惠文王拿出焦、黎、牛狐作为诱饵要求换回那三座已被秦军攻克的赵国城池,虽然赵惠文王割出的三座城池都是一些小城,但是战略位置上对秦国来说却比那三座大城池重要得多,秦昭襄王非常爽快的答应了。

但是枝节横生,赵惠文王收复城池后,却不将焦、黎、牛狐三座城池归还,惹的秦昭襄王大怒,于是派胡阳领兵攻打赵国。

胡阳领兵剑走偏锋,没有从边境发兵,而是率军十万横穿韩国,直击邯郸的门户阏与,使赵国陷入危局,阏与之战就此展开。

阏与之战背景是在战国末期诸侯国互相攻伐的大背景下展开的。

阏与之战的小背景只涉及到秦赵两国,在互换失陷城池的基础上,以赵惠文王的违约为导火索激发两国的矛盾,展开大战。

阏与之战中包含了诸多军事思想,比如示敌以弱出其不意抢占高地等,是军事史上非常典型的一课。

阏与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以少胜多的奇袭作战,在军事历史当中也是一场重要的战役。

阏与之战交战双方是赵国和秦国。

东周末年战国后期,秦国是各诸侯国的霸主,实力强胜,大有一扫六合之势。

攻打赵国时,围攻阏与。

这里是赵国重镇,地理位置重要,而且秦军领兵十万,对于赵国来说难以战胜,秦赵两国作为阏与之战交战双方在这里展开了一次斗智斗勇。

历史上有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其中秦赵两国就是七雄之中的实力较强的两个强大诸侯国。

秦国攻打赵国是统一七国的转折点,因为赵国是除了秦国以外最为强大的诸侯国,赵国灭则其余七国就没有了与秦国反抗的资本,在地理位置上秦国也与赵国接壤,作战方便。

所以秦国一直想要灭掉赵国。

赵国在抵抗过程中,最著名的一次胜利就是阏与之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将赵奢阏与破秦之战
导读:赵奢是战国时期赵国名将、东方六国的八名将之一,是马姓先祖之一,也就是著名的“纸上谈兵”赵括的父亲。

赵奢曾经在阙与之战中大破秦军、与田单论兵而胜,曾亡命入燕,得到燕王信任官拜上谷手。

赵奢大约60多岁去世,葬于邯郸市区西北十五公里处的紫山。

赵奢死后,其子赵括在长平之战中被杀,赵军被坑杀40多万人。

阏与破秦
秦国进攻赵国,军队驻扎在阏与(èyǔ)。

赵王召见廉颇问道:“可以去援救吗?”回答说:“道路远,而且又艰险又狭窄,很难援救。

”又召见乐乘问这件事,乐乘的回答和廉颇的话一样。

又召见赵奢来问,赵奢回答说:“道远地险路狭,就譬如两只老鼠在洞里争斗,哪个勇猛哪个得胜。

”赵王便派赵奢领兵,去救援阏与。

军队离开邯郸三十里,赵奢就在军中下令说:“有谁来为军事进谏的处以死刑。

”秦军驻扎在武安西边,秦军击鼓呐喊的练兵之声,把武安城中的屋瓦都震动了。

赵军中的一个侦察人员请求急速援救武安,赵奢立即把他斩首。

赵军坚守营垒,停留二十八天不向前进发,反而又加筑营垒。

秦军间谍潜入赵军营地,赵奢用饮食好好款待后把他遣送回去。

间谍把情况向秦军将领报告,秦将大喜,说:“离开国都三十里军队就不前进了,而且还增修营垒,阏与不会为赵国所有了。


赵奢遣送秦军间谍之后,就令士兵卸下铁甲,快速向阏与进发。

两天一夜就到达前线,下令善射的骑兵离阏与五十里扎营。

军营筑成后,秦军知道了这一情况,立即全军赶来。

一个叫许历的军士请求就军事提出建议,赵奢说:“让他进来。

”许历说:“秦人本没想到赵军会来到这里,现在他们赶来对敌,士气很盛,将军一定要集中兵力严阵以待。

不然的话,必定要失败。

”赵奢说:“请让我接受您的指教。

”许历说:“我请求接受死刑。

”赵奢说:“等回邯郸以后的命令吧。

”许历请求再提个建议,说:“先占据北面山头的得胜,后到的失败。

”赵奢同意,立即派出
一万人迅速奔上北面山头。

秦兵后到,与赵军争夺北山但攻不上去,赵奢乘势居高临下,猛击秦军。

阏与守军也出城配合夹击秦军。

秦军不支,死伤逃散过半,大败而归,阏与之围遂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