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初一语文第6单元第30课《塞翁失马》优秀说课稿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 阅读 30 寓言四则 塞翁失马》优质课教案_4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  阅读  30 寓言四则  塞翁失马》优质课教案_4

寓言两则教案知识目标1、积累词语。

理解“智、亦云、亡、吊、何遽、居、将、十九”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领悟所蕴含的道理。

3、能力目标1.学习阅读寓言的方法。

2.从不同角度灵活理解寓意,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3.揣摩、理解寓言故事巧妙、合理的想像,通过续编或自编进行想像思维训练。

德育目标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寓意,培养健全人格。

教学重点诵读;教给学生“通过品味关键词语理解寓言含义”的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经验,选定角度灵活理解寓意。

教学方法1.自读与点拨相结合。

所选两则寓言故事精短,构思新巧,且很富趣味,通过艺术地设计提问,把学生引入故事情境,激活学生的联想想像思维,深入理解寓言的内容和感受人生哲理。

3.探究拓展法。

通过再补充两则现代寓言,启发学生归纳寓意的方法。

教学过程[教学要点]对于《智子疑邻》《塞翁失马》两则古代寓言,提供关键字词提示以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文意。

自读《智子疑邻》,掌握不能因人废言的寓意;研读《塞翁失马》理解寓言中福与祸的相互转化,并探讨归纳寓意的方法。

[教学步骤]一、检查复习回顾前面两则寓言的寓意,并说明归纳寓意的角度。

二、指导自读《智子疑邻》1.资料助读2.放多媒课件,学生欣赏画面,感知寓言。

3.自由诵读,教师提示下列字词:(1)智子疑邻:智,聪明,这里意思是“以……为聪明”。

赞赏儿子聪明,怀疑隔壁老人(偷盗)。

(2)不筑:修补。

(3)暮而果大亡其财:暮,晚上。

果,果然。

亡,丢失。

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

4.请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口头把故事译成通畅的现代汉语。

思考:因“天雨”而导致“墙坏”,因“墙坏”而致失盗,对此儿子和邻人之父都有相同预见,而宋国富人却“智子疑邻”,这说明了什么道理?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明确:(1)从富人的角度(2)从邻人的角度5.请学生设想一下,邻人之父知道自己成了怀疑对象,会有怎样的反应?为寓言写一个合情合理的续编。

三、师生共同研读《塞翁失马》1.资料助读2.听读录音,注意下列字词。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30《寓言四则》塞翁失马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30《寓言四则》塞翁失马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 放声自由朗读课文
复述课文
分组合作讨论探究寓 言的寓意
四、三读—— 想道理、明寓 意
2、 《塞翁失马》 的故事对你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结合自身经历谈谈自己的看法。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1) .对待生活, 我们应当积极乐观, 不应消极悲观。 (2).要因势利导,变祸为福;要创造条件,把坏事 变成好事。 (3) .现实生活中, 身处顺境时, 我们不要沾沾自喜; 身处逆境时,我们不要气馁。 五、四读——整体把握、加深理解。 结合自身经历谈谈自 理解课文的意思与寓意后,再读课文,自由读——指 己的看法 读——齐读。 六、课堂小结: 1.再次出示目标。 2.学生谈收获。
3.教师总结。 七、布置作业,积累巩固 出示课件六: 1.搜集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2.把生活中你所经历或看到的“塞翁失马”的故事 写下来,200 字左右。
谈收获。
五、四读—— 整体把握、加 深理解。 六、课堂小 结: 七、布置作业 板书设 计 塞翁失马 焉知非福 失马————得马————折髀————相保 (祸) (福) (祸) (福) 寓意:福祸得失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初中阶段是学习文言文的起始阶段,特别是初一学生接触文言文较少,缺乏阅 读文言文的能力,因此兴趣和信心在很大程度上是学好文言文的重要因素。初一学 生喜欢表现自己,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好争辩。如果采用传统的文言文讲析方法, 势必会磨灭他们初步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达不到学习的效果。因此,把自主、合作、 探究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降低难度,多与前面学习过的文言文知识相联系,教给 学生掌握学习古诗文的一些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减轻学生学习文言 文的畏难心理,双向互动地学习课文,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调动学习兴趣。
以跛(bǒ)之故 堕(duò)而折(shé)其髀(bì) (二)老师范读课文,注意词句的停顿要根据意思划 分。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 其 马/ 将 胡 骏马 /而 归。 丁壮者/皆/引弦/而战。 此/ 何 遽/ 不 为 福乎? (三)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句读。 (四)通文意:翻译课文。 1.自主学习, 初步感知。 (要求学生对照文中的注解, 仔细阅读全文,理解文意,并标划出不理解的词句) 2.质疑问难,集体探讨。(要求学生把在自主学习中 遇到的词句上的疑问提出来,师生共同探讨解决) 3. 译读重点,加深理解。(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强调 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注意翻译积累要与以前学过的 文言词语相联系。) (1)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靠近)(擅长) (2)马无故亡而入胡(丢失) 联系延伸:亡:亡羊补牢(丢失) 暮而果大亡其财(丢失) (3)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经过)(带领) (4)人皆吊之(安慰)(他,代塞翁) 联系延伸:之:下车引之(他,代元方) 诲女知之乎(代这个道理) 其邻人之父亦云(助词,的) (5)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老汉)(就) (是) 联系延伸:为:以虫蚁为兽(当做、作为)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被) 可以为师矣(成为) (6)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多)(爱 好)(掉、摔) (7)胡人大入塞,丁壮引弦而战(大举)(拉) (8)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因为)(缘故)(保 全) 联系延伸:以:徐喷以烟(用) 以丛草为林(把) 以假乱真(拿、用) 联系延伸:故:温故而知新(旧的知识) 马无故亡而入胡(原因、缘故) 故时有物外之趣(所以) (9)死者十九(十分之九,绝大部分) 4.翻译课文:连词成句,教师点拨纠正。 5.总结方法,分享收获。(要求学生总结翻译这篇 文言文时的方法并与大家交流分享) (1)把单音节词变成双音节词,也就是把一个字变 成两个字(如“近”可以理解为“靠近”,“善”可 以理解为“善于、擅长”。) (2)补充句子中省略的成分(如“马无故入胡”之 前可以加一个成分“他的”)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 阅读 30 寓言四则 塞翁失马》优质课教案_0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  阅读  30 寓言四则  塞翁失马》优质课教案_0
2.自读体会。
3.朗读展示。
教师范读,比诵读视频能直观,更具感染力,有效将学生带入情境,培养文言文语感。
教师,激光笔,电视机PPT。
7’00—17’00
探究
学习
1.指导学生解释文言词语,翻译句子,利用上网探究学习重难点词语。
2.老师引领学习为主,学生探究学习为主。
1.利用PPT学习文言词语,翻译句子;
3.利用电视多媒体,为学生过程性学习结果的交流展示提供了必要条件,实现过程中的相互交流。同时,还为课堂教学评价与及时反馈提供了有效的支持,在课堂检测环节,使老师能及时了解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掌握情况,以便及时调整下一节课的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环境软硬件要求及搭建环境情况
1.信息工具:电视多媒体电视机。
2.网络支持:互联网、交互式网络教学环境。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上网搜索作者的相关信息,并提炼概括,从而培养学生搜索信息和提炼概括信息的能力。
2.通过指导学生诵读课文,培养学生读文言文的语感。
3.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工具上网探究学习,解释文言词语、翻译句子,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重要文言词语,掌握文言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
1.利用电视多媒体等多种信息技术手段教学,具有形象直观、内容丰富、动态呈现、信息容量大等特点,它们所提供的各种文本、图片、视频等信息,能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兴趣的激发、丰富的知识,这样能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热情与参与度,使学生爱上语文课。
2.在电视多媒体辅助语文课程学习,遇到重要或有困难的文言词语,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激发学生学习古汉语热情。
3.软件工具:“Draw Free”、“古汉语常用词典”、“说文解字”、“象形文字”、“新华字典”等。

塞翁失马

塞翁失马

《塞翁失马》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节教材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的最后一课,这是一篇寓言故事。

编者的目的主要是想通过对文言文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同时通过对故事情节的分析,能从中悟出寓言的寓意,最终能联系生活实际,达到学以致用。

二、说教学目标《新课标》提出:7—9年级的学生诵读古诗文,要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

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心理、智力发展水平以及他们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与技能目标反复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了解寓言的特点2. 过程与方法目标感悟寓言所揭示的深刻道理,培养发散思维的能力。

3.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从寓言中学会辩证的看待祸福得失等做人、思维的方法由于本课既是文言又是寓言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多角度理解寓言的寓意,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及发散思维的能力。

因为七年级学生正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我把教学难点确定为:对“祸福相倚”的认识,即在一定条件下好事可以变成坏事,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的哲学思想的理会。

并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积极地人生态度。

三、说教法和学法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精心读书,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不断实现自我构建,学会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

美国教育家杜威也说过,教育不是一种告知和被告知的过程,而是一个学生主动建设的过程。

为此,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法:创设情境法、朗读探究法、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感悟法,指导学生自学法,同时将运用多媒体教学法及想象体验法作为辅助教学法。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朗读法、勾画圈点法、主体思维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四、说教学过程为了让教法和学法得到充分体现,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从以下五个环节展开:一:导入新课。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 阅读 30 寓言四则 塞翁失马》优质课教案_6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  阅读  30 寓言四则  塞翁失马》优质课教案_6

《塞翁失马》教案教学目标:1.朗读并背诵课文,注意字音与停顿。

2.了解文学常识,积累文言字词。

3.理解寓意并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教学重点:1.朗读并背诵课文,注意字音与停顿。

2.了解文学常识,积累文言字词。

教学难点:理解寓意并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由《伊索寓言》导入到中国的传统寓言故事二、介绍相关文学常识三、检查预习情况朗读的字音和停顿四、学生根据课文注释翻译全文,老师适时点拨重难点字词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人皆吊之..不为.福乎.?”..,其父..曰:“此何遽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五、概括故事情节,分析寓意故事情节:失马——得马——折髀——相保寓意:祸福得失,相互转化六、合作研讨1.面对“失马”“得马”“折髀”等一系列事情,众人又是“吊”,又是“贺”,但“塞翁”能够心平气和地对待,可以看出“塞翁”是个什么样的人?2.你是否也有过类似“塞翁失马”的经历?请你联系自己的学习体验,谈谈这则寓言可以给我们哪些启示。

七、总结全文很多成语就出自寓言故事,同学们根据寓意,能想到哪些成语?因祸得福祸福相倚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意思是祸与福互相依存,可以互相转化。

八、布置作业1.背诵《塞翁失马》2.识记文中重点字词含义3.积累相关成语和语句板书设计:①失马——坏事——好事②得马——好事——坏事③失髀——坏事——好事④相保——好事——?教学反思:1.《塞翁失马》是一篇寓言故事,同时又是一篇文言文,所以在设计教学目标时,两者兼顾2.上课整体环环相扣,内容逐层加深,师生配合较好3.比较遗憾的是:合作探究部分因为时间有限,所以学生们探讨的比较浅,没有较深入的加入自己的理解。

初中课文塞翁失马说课教案

初中课文塞翁失马说课教案

初中课文塞翁失马说课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1 理解课文《塞翁失马》的故事情节和寓意。

1.2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成语和典故。

2. 过程与方法:2.1 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合作能力。

2.2 学会通过故事寓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 培养学生的乐观主义精神,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

3.2 培养学生的品德,如诚实、善良、宽容等。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塞翁失马》的故事情节和寓意。

2.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成语和典故。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2. 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培养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准备:1. 课文《塞翁失马》的文本。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幸福?什么是坏事?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

二、阅读理解(15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塞翁失马》。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

三、讨论与思考(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思考课文中塞翁失马的故事寓意。

2. 各组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讨论结果。

四、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展示相关案例,如“塞翁失马”的故事在其他情境下的应用。

2. 学生分析案例,思考如何运用“塞翁失马”的思维解决问题。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学生运用“塞翁失马”的思维,分析一个生活中的问题,并写下解题过程和感悟。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理解课文《塞翁失马》的故事情节和寓意,并能够运用课文中的成语和典故。

同时,学生应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培养乐观主义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能力,通过讨论、案例分析和课后作业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

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塞翁失马》说课稿(教师招聘面试可用)

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塞翁失马》说课稿(教师招聘面试可用)

2023年人教版七年級语文上册《塞翁失马》说课稿(教师招聘面试可用)一、说教材:《塞翁失马》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的最后一课,这是一篇文言寓言故事。

编者目的主要是想通过对文言文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同时通过对故事情节的分析,能从中悟出寓言的寓意,最终能联系生活实际,达到学以致用。

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翻译《塞翁失马》,积累文言词语3、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寓意。

4、学会在生活中体验与感受寓言所阐明的哲理。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并强调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以加强学生诵读文言和疏通文义的能力,并为以后学习文言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重点、难点1、翻译《塞翁失马》,积累文言词语。

2、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 用自己的话概括寓言的寓意。

四、教学方法:激发兴趣,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师引导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这是一篇文言寓言故事,根据教材特点,我由复习文言文的特点(即:简洁,典雅)和学习方法(即:熟读成诵,用心感悟,积累词汇)导入,从而引出课题。

(二)、简介寓言特点因为本课的体裁是寓言,通过集体了解寓言的特点,并引导学生回顾以前所学过的寓言故事,使学生明白,寓言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一个故事寓意一个意味深长的道理。

同时使学生明白,学习寓言就是从一个故事中悟出一个道理。

(三)、简介作者及作品(四)、揭示题意,听故事激发学习兴趣《塞翁失马》,即,边塞的老人丢失了马。

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想老人丢失马后的心情(伤心),那么文中的老人丢失马后心情又是怎样的呢,接着,播放视频《塞翁失马》,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五)、学习课文(教学时重点强调学习文言寓言的方法)1.读准字音,熟读成诵(1).范读,强调字音。

(2).多种方式朗读。

设计目的:培养学生对文言的语感,并能在读中初步感悟文义。

2、用心感悟,见文知义(疏通文义)(1).尝试翻译字词。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30寓言四则塞翁失马》word教案 (1)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30寓言四则塞翁失马》word教案 (1)

塞翁失马
课后反思
《塞翁失马》是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则寓言故事,寓言往往在一个短小的故事中寄予了一个深刻的哲理。

如何带领
学生透过表面浅显的故事理解背后的寓意是寓言教学的重点和
难点。

同时,我又应该考虑到初一学生的实际情况。

初一的学
生刚接触文言文,对于一些文言字词的理解能力较为薄弱,所
以我在在教学过程中落实一些重点字词,方便学生理解文章内
容,也为今后学习文言文打下基础。

基于以上几点,我确定了
一下几个教学目标:
1、积累重要的文言字词,包括亡、将、吊、贺、十九等。

2、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把握故事情节。

3、难点是理解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并深刻理解必须在
一定条件下好与坏才能相互转化,拓展时学生紧密结合实际生
活学习。

课后,通过和部分学生的交流,再细细回忆本堂课的整体教学情况,品味其中的得与失,有以下几点需要自己在今后的
教学中需要注意:
1、课堂讨论一定要找到学生思维的激活点,问题确实有讨论的价值,使学生感到有表达的需要,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欲望,不能带有盲目性,问题不能太琐碎,讨论不能过于频繁,要目的明确,突出重点。

2、课堂上自己要锤炼语言,用心与学生交流,用情去感动学生,倾听学生思维跳跃的美妙,珍惜学生思考时发散的每一点火花,这样才能让学生真切体会到语文丰富的情感,欣赏到语文的特有的魅力。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30寓言四则塞翁失马》word教案 (2)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30寓言四则塞翁失马》word教案 (2)

30《塞翁失马》
一.课标分析
1、本节课注重朗读,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积累一定的文言词语和成语。

2、整体感知故事内容,理解寓言寓意。

3、了解我国古代寓言,提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教材分析:
《塞翁失马》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第六单元中的一篇寓言,这则寓言是一篇浅显的文言文。

因此,我根据文言文的特点和初一学生的学情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总体思路如下:读——译——析——悟。

首先采用歌曲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会祖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语言文字的魅力。

又采用多种方式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其次,采用自主探究加同桌合作的方法引导学生阅读原文,疏通文意,辅以教师提问反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引导;接着,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分析课文情节,即失马(祸)——将马(福)——折髀(祸)——相保(福),进而感知这则寓言的寓意:祸福在一定条件下市可以互相转化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最后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谈谈学了这则寓言的感受,并进行语言积累。

三.学情分析:
本班大部分学生应该对本课内容很感兴趣,因为是学生喜欢的寓言故事,浅显易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体会寓意。

只是在联系实际谈启示时学生的思路比较窄。

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的能力,多角度理解寓言的寓意。

塞翁失马精选说课稿

塞翁失马精选说课稿

篇一:《塞翁失马》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我说课的题目是《塞翁失马》。

它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则寓言。

主要是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来说明“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的道理。

因为它用一连
串的事实来说明祸与福之间的相互转化:“马无故亡而入胡”是祸,待“其马将胡骏
马而归”就转为福了;后其子又“堕而折其髀”又转为祸了,最后又因其子髀折,得
以“父子相保”又再次转化为福,如此循环往复地阐述了福与祸的对立统一关系,所
以动人也吸引人。

1、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我国的当代语文教改也
都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法和少教多学、当堂训练。

在本课教学中,教学环节的设计就为了落实这一点,引导学生自学,教会学生学习。

2、语文学习要与时俱进。

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方面。

本课利用课文朗读、故事视频都是探索高效课堂的尝试,使形、情、境、理熔于一炉,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强度,增大信息密度,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并把教师的“导”与学生的“探”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此来提高学习效率。

3、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正确地深入地看待问题,并且能发表自己
独特的意见和见解,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按照以上思路,我在本课教学中,主要运用以下几种教法:
1、朗读法。

通过查工具书,基本读准字音,在朗诵中初步理解文意。

2、探究法。

要求学生对每个问题能有自己的主见,并能充分表达并有所质疑。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 阅读 30 寓言四则 塞翁失马》优质课教案_5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  阅读  30 寓言四则  塞翁失马》优质课教案_5

第三课时塞翁失马一、初读----读准确,读通畅。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朗读中不添字,不漏字,每一个字都读准确。

2、说说不认识或字形需要注意的字、词。

3、学生大声朗读课文。

4、听个别读。

二、疏通文意,掌握故事情节。

1、疏通文意:对照课文下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小组合作学习,如有不懂的问题可提出来,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解决。

2、解释下列词语、句子意义:马无故亡(逃跑)而入胡人皆吊(安慰)之居(经过)数月其马将(带领)胡骏马而归其子好(喜欢)骑死者十九(十分之九,绝大部分)3、翻译寓言,复述故事。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三、研读-----提问题,探寓意。

1、分组讨论探究。

教师引导:从寓言故事情节的发展来看,从塞翁及众人对这件事的态度来看,从坏事和好事之间的关系来看。

(1)从寓言故事情节的发展来看:福祸得失的一系列变化说明了什么道理?答案: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

福与祸、得与失、好与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因此应当用辩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从“塞翁”“众人”的态度来看:(塞翁沉着冷静,静观事情的变化)面对一系列的变化,塞翁为什么能处变不惊?引导:紧紧抓住“塞翁”那三句话来思考。

答案:因为“塞翁”是一个“善术者,能推测人事的吉凶祸福。

他洞悉人间世事的变化之玄机,懂得祸福相依,且能转而相生的道理。

(3)在“塞翁”看来,坏事能变成好事,好事能变成坏事,难道是不需要一定条件就可以转化的吗?答案:转化是需要一定条件的。

1、寓意总结。

坏事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变成好事,好事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以变成坏事,世上的任何事物在一定条件下都是可以转化的。

(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老子: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

【最新精品】人教初中语文七上《30寓言四则塞翁失马》word教案 (2)】

【最新精品】人教初中语文七上《30寓言四则塞翁失马》word教案 (2)】

30《塞翁失马》
一.课标分析
1、本节课注重朗读,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积累一定的文言词语和成语。

2、整体感知故事内容,理解寓言寓意。

3、了解我国古代寓言,提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教材分析:
《塞翁失马》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第六单元中的一篇寓言,这则寓言是一篇浅显的文言文。

因此,我根据文言文的特点和初一学生的学情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总体思路如下:读——译——析——悟。

首先采用歌曲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会祖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语言文字的魅力。

又采用多种方式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其次,采用自主探究加同桌合作的方法引导学生阅读原文,疏通文意,辅以教师提问反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引导;接着,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分析课文情节,即失马(祸)——将马(福)——折髀(祸)——相保(福),进而感知这则寓言的寓意:祸福在一定条件下市可以互相转化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最后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谈谈学了这则寓言的感受,并进行语言积累。

三.学情分析:
本班大部分学生应该对本课内容很感兴趣,因为是学生喜欢的寓言故事,浅显易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体会寓意。

只是在联系实际谈启示时学生的思路比较窄。

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的能力,多角度理解寓言的寓意。

人教初中语文七上《30寓言四则塞翁失马》word教案 (3)

人教初中语文七上《30寓言四则塞翁失马》word教案 (3)

30《塞翁失马》导入课题一首龙文唱出了祖国文化的内蕴,唱出了语言文字的魅力。

你能从这样几幅图片中读出什么故事呢?(老师投影幻灯片2,让学生说说故事的名称)大家说的真好,请大家观察一下这样几则故事有什么共同特征呢?(都是中国的寓言故事)1、(了解寓言)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者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带有讽刺和劝诫的作用。

幻灯片32、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代的寓言故事《塞翁失马》,看看这个寓言假托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寄寓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给予我们怎样的启示?幻灯片4一、了解文学常识这篇寓言出自《淮南子》,哪位同学能来介绍一下这部文学巨著?1、学生介绍,补充3、老师投影资料,一位同学读幻灯片5三、初读课文,感知文意1、个别展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途径。

这篇课文同学们自主学习过了,现在,老师想请大家展示下朗读的风采。

)[要求] :幻灯片6朗读时姿势端正,双手拿书,声音洪亮,读音准确,停顿合理,1 )一生读 2)评价2、强调字音、停顿(过渡语:读的真好,不知大家能否读的准确呢?老师觉得还要注意这样几点,请看大屏幕)(播放幻灯片7、8)字音(给加点字注音)近塞上之人()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引弦而战()此独以跛之故()读一读(三个句子的停顿)3.自读,4、全班齐读(幻灯片9)四、再读课文:疏通文意,感知内容1.通文意:对照注释疏通文意,在自读的基础上,小组合作学习。

如有不懂的问题可提出来,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解决。

(幻灯片10)1)自己再次疏通,小组解疑 2)全班交流,质疑解疑3)检查,投影幻灯片11(注意,在解释词语的过程中,让大家翻译句子)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人皆吊之()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 ( )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丁壮者引弦而战。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塞翁失马》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我说课的题目是《塞翁失马》。

它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则寓言。

主要是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来说明“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的道理。

因为它用一连串的事实来说明祸与福之间的相互转化:“马无故亡而入胡”是祸,待“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就转为福了;后其子又“堕而折其髀”又转为祸了,最后又因其子髀折,得以“父子相保”又再次转化为福,如此循环往复地阐述了福与祸的对立统一关系,所以动人也吸引人,也因此,在导入这环节中,我也以讲故事的形式导入,以便激发学生的兴趣。

因为本文虽是一则寓言,但也是一篇文言文。

《新课标》提出:7—9年级的学生诵读古诗文,要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

因此就有必要地需要提醒学生应掌握基本的文言实词、虚词,并能借助工具书初步理解文意,这也是该课教学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注重培养的是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通过讲故事,同桌讨论质疑等形式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而能从故事中去深入理解文章的寓意,也就是祸福可以相互转换,并且能联系实际去正确地看待问题,这一点对初一的农村学生而言是有点难度的。

在教学思路和理念上我遵循以下几点:
1、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我国的当代教育家魏书生等人的教学论都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法。

在本课教学中,引导学生自学(比如:自己疏通文意、查工具书等)都体现了这点,我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习。

2、语文学习要与时俱进。

引导学生充分正确地看待问题,并且能发表自己独特的意见和见解,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比如“你是如何看待好事与坏事的?”
按照以上思路,我在本课教学中,主要运用以下几种教法:
1、朗读法。

通过查工具书,基本读准字音,在朗诵中初步理解文意。

2、探究法。

要求学生对每个问题能有自己的主见,并能充分表达并有所质疑。

3、启发式。

通过讲故事形式,以事实来启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并能联系实际生活,启发学生看待问题应有正确的辩证的心态。

在一节课内完成目标,因而我的教学步骤是这样设计的:
一、导入。

(以故事来导入):
有一天,小王在上班途中,无意中看到前面一人掉了皮包。

他很是欣喜,急忙上前捡起来,一看,一叠厚厚的,看上去全是100元大钞,便赶紧揣入怀中。

就在他准备走的时候,被后面的人叫住,且以“见者有份”为理由也要分一份。

这时的小王已经沉浸在意外之财的喜悦中,无暇细想,就给他点吧,堵他的嘴。

于是将自己身上仅有的
几百块给了那人,便急忙回家。

一到家便急忙打开一看,拆开来,除上下几张是钱外,其余全部是白纸,那仅有的几张也全是伪钞。

然后我就这个故事引入——其实,捡到钱本是件高兴的事,但是对于小王来说是不是件好事呢?(学生多数答“不是”)。

那么我们看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是否就绝对呢?我们先一起看看边塞的老头儿丢失了马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这样就引起了学生往下读的兴趣。

二、读。

先给两分钟时间让学生略读课文,再抽学生读,同时让其余学生注意纠正错音,并将本文的易混字“堕”与“坠”,多音字“将”、“塞”、“折”与“好”字的几钟读音以及难字如“跛”板书在黑板上,加以区别;然后老师再范读,便于学生在注意音的同时,也应注意文言文的节奏,最后是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做到熟读。

三、析。

1)、3—5分钟,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
2)、同桌同学相互讨论解决疑问(这也体现了自主合作精神);
3)、抽学生复述故事(讲故事),并评说。

我再给予评析的标准:a、普通话标准,声音响亮。

b、口齿清楚,表达流畅。

c、态度自然大方。

d、讲得具体、生动、形象。

(有了这个参考,学生就容易评说)
4)、质疑。

对于不能理解的字词,经同桌合作讨论后仍没有解决的可当堂提问,由全班同学共同完成,我就适当点拔,如“居”作
“过了”解释。

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又培养了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悟。

(通过问题设计的形式)
1)、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各抒己见)师再小结:a、“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b、祸与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板书)2)、后来,从这个故事中引申了一个成语叫什么?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五、拓展延伸:
课文中的老头因丢失马最终却能因祸得福;而我在课前给同学们讲“小王捡钱”的故事,小王因捡钱而失了钱。

那么,在我们生活中,你认为好事(坏事)能变成坏事(好事)吗?你应该用怎样的心态来对待呢?(可讨论)联系实际。

——辩证地看。

六、板书设计:
跛bǒ—髀bì塞翁失马
将jiàng——jiāng√
塞sè——sāi——sài√
好hǎi——hào√对立
折zhē——shé祸———————————福堕duò坠zhuì统一
(辩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