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四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机制

合集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校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没有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出 等文化娱乐活动吸引学生投入到实践中,调动其积极性和主
发,明确协同育人的理念。各育人主体之间由于条件所限,往 动性,寓教于乐,自觉、自愿接受、体会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
往不能进行有效沟通,降低了从整体上、全局上的协同育人 治教育工作者可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
Hale Waihona Puke 果和质量。教育的目的和任务的不同,教育者应采取多种要素协同育
人,建立起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纽带,取得事半功倍的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协同育人机制的主 育人效果。
要内容
课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
采用各种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让学
(一)树立协同育人理念。思想政治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 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例如,可通过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增
分属不同党建部门、行政部门和院系,其成员和领导只重视 容,实现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多向互动。实践教学法是思想政
自己所负责范围内工作,工作中相互独立,彼此目标不一致, 治理论教育的关键环节,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联系割裂,无法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学生日常管理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根据教学内容、目标和学生身心发展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438(2017)12-0105-03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协同理论的关联性
20 世纪 70 年代初期,原西德斯图加特大学的物理学教 授哈肯创建了协同学理论。他提出:“协同就是系统中各个子 系统的相互协调的、合作的、同步的联合作用或集体行为。协 同是系统整体性和相关性的内在表现,自组织系统的演化动 力来自系统内部的两种相互作用:竞争和协同。”[1]大量子系 统在系统中相互作用产生协同效应,使系统内各要素从无序 到有序,产生具备新功能的有机系统。协同理论亦称“协同 学”或“协和学”,其核心思想是“协同导致有序”。

“四位一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机制的探索

“四位一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机制的探索

“四位一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机制的探索作者:杨松然来源:《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8年第9期【摘要】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介体和教育环体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传统四要素。

主体协同性、客体中心性、介体可靠性和环体支撑性是“四位一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机制的主要内涵。

这一机制是实现思想政治全过程教育、建设思想政治价值共同体、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知行合一,以及拓展思想政治知识网络的有力保障,有利于形成带着温度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

【关键词】四位一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是新形势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关键”。

高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和心理咨询教师等队伍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力量,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是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

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就必须增强亲和力,提升工作针对性。

教育主体(掌握教育内容的教育者)、教育客体(受教育者)、教育介体(方法、路径,具有能动性、自主性、自组织性)、教育环体(支撑条件)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传统四要素。

因此,增强亲和力和提升针对性需要构建教育主体、客体、介体、环体“四位一体”的思想政治工作促进机制,让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成为联结学校和学生的可靠纽带。

1. 增强主体协同性,实现思想政治全过程教育如何挖掘育人要素,完善育人机制,强化实施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目标和内容系统化、系列化,有效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使精神内核得以延续传承、不断深化升华。

一是形成部门联动机制。

相关单位联合开展教育工作研讨会,探讨在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如何更好整合合力,从供给侧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提供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教育。

四位一体协同育人体系

四位一体协同育人体系

四位一体协同育人体系
四位一体协同育人体系是指以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为四个方面的协同育人体系。

德育是指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精神。

通过学校的教育和学生的家庭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价值观。

智育是指培养学生的智力和创新能力。

学校通过科学和合理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使学生成为具有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体育是指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通过体育锻炼和课堂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体魄和体质,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和生活方式,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竞技精神。

美育是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修养。

通过艺术教育和文化教育,培养学生对美的认识和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素质,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和艺术修养。

四位一体协同育人体系是一种综合性的育人模式,通过协同育人的方式,全面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素质,使其成为具有健全人格和全面发展的人才。

这种体系注重个性发展与整体培养的双重关系,注重知识传授与德育教育的有机结合,注重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融合,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全面而丰富的条件。

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机制

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机制

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机制近年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高校教育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作为大学生的精神家园,大学要承担起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使命。

为了更好地推进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我校建立了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机制。

本文将从机制的背景、目标和实施效果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机制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大学生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然而,一些大学生在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时缺乏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仅影响到他们的个人发展,也影响到社会的进步。

因此,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备受广泛关注。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我校决定建立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机制。

二、机制目标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机制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具体而言,该机制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1.强化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

通过优化课程设置,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推动大思政课程的深入开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思想政治理论。

2.加强课内外协同育人。

通过与社会各界的合作,打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壁垒,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社会资源,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3.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除了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该机制还将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评估,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

三、机制实施效果实施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机制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首先,在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方面,教师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学生更加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思考,提高了教学效果。

其次,在课内外协同育人方面,学生参与了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增强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同时,学校与社会各界的合作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和社会资源,丰富了他们的大学生活。

最后,在评价体系方面,学校采用了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为他们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支持和指导。

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机制在我校得到了有效的实施和推广,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双减”背景下家校社政四位一体共育机制研究报告

“双减”背景下家校社政四位一体共育机制研究报告

“双减”背景下家校社政四位一体共育机制研究报告摘要:面对家校社政协同育人机制不够健全现状,坚持问题导向,破解家庭教育缺少专业指导、红色家风资源利用不高难题,在双减背景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规定,紧紧围绕“政府主导、学校主责、社区主参、家长学生主体”工作原则,整合“政府关心、学校培育、社会关爱、家长养育”四方面资源,整体构建红色家风进校园“贵竹”体系,按照一个模式、六类课程、一个中心的整体架构整体推进,一个模式即“135”家校社政四位一体共育模式;六类课程即六类红色家风进校园课程,一个中心指以学生体验为中心。

着力提升家庭、学生、社会和政府四位一体育人水平,推进学校积极主导、家庭主动尽责、社会有效支持、政府部门联动的四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成才观,实现护航学生健康成长的目标。

关键词:四位一体;协同育人;“135”共育模式;红色家风课程一、背景及界定(一)当前家校社政协同育人的现实状况与党中央的要求相差较远家庭教育工作是父母、学生、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的职责,家庭教育工作进行的怎么样,都关乎儿童终生发展,也关乎千家万户的所有权利,都关乎我们中华民族建设和人类的未来。

二零二一年七月,国家"双减"的优惠政策开始执行,二零二一年10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开始实施,将带动整个社会更加重视家庭、家教、家风,促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健康发展,积极培育德智育体美劳全能健康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项目实施中,我们已发现了目标不清晰、协调机构不完善、基本条件保障措施不够落实等明显问题。

家校联合共育的范围扩展至社区、政府共育,从角色定位、人才培养和资源整合等领域都应更加深入、协调、完善。

(二)家庭教育缺乏科学系统的指导。

因为父母一般没有正确系统的家教方法和有效的教育方式,而且父母往往重"育"轻"教",重"分数"轻"能力",因此盲目依靠小学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情况也非常常见,造成了不少父母的家教成效不佳、不尽人意,有的甚至出现了事与愿违的结果。

三全育人视域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机制建设

三全育人视域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机制建设

三全育人视域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机制建设作者:周强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8年第46期摘要: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主要包括导师、辅导员、研究生秘书和研究生党组织。

在“三全育人”指导下,从组织体系建设、制度建设和协同育人体系建设三个维度,发挥四大主体的协同育人作用,探索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建立。

关键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要途径,是国家实施人才强国发展战略的重要要素。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全育人”是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简称。

“三全育人”要求高校所有教职员工参与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工作中来,育人过程涵盖学生在校期间的全部时间,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到学风建设、评奖评优、党团组织建设、社会实践活动等各方面。

因此,在“三全育人”视域下,如何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创新性,构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机制,可从以下着手。

一、创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体系1.加强领导体制建设习近平强调,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

在高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抓好学校、职能部门及学院三个层面。

学校层面要统一思想,领导高度重视;学生工作部与研究生院等行政职能部门要做好协调沟通、理清各自职责;学校赋予学院更多自主权,鼓励学院自主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学院层面应明确思路,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要加强与分管研究生工作的领导沟通,加强与研究生导师沟通,加强与学院党政主要负责人沟通,健全协同育人的领导体制。

2.加强教工队伍建设(1)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

导师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占据首要地位,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尤其重要,主要从导师制度保障、考核和激励方面开展建设。

首先,制定研究生导师对研究生学习生活等各环节的指导内容,使研究生导师的指导工作有据可依;明确研究生寻求指导途径;为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开展提供物质和经费保障。

以协同育人工作机制提升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水平

以协同育人工作机制提升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水平

以协同育人工作机制提升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水平作者:杨春婧房瑀人来源:《科技风》2020年第17期摘要:辅导员和导师在研究生培养工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针对工作中存在导师与辅导员沟通不充分、工作职责不清晰等问题,提出构建研究生多方协同育人机制。

协同育人机制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方针、健全研究生培养机制、解决研究生思政教育问题、增强育人效果、提高育人质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研究生导师;辅导员;协同育人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和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使得研究生层次呈现多样化,研究生教育培养工作中产生的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研究生辅导员是研究生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工作效果与工作水平影响到研究生培养质量、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发展。

由于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较短,造成我国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稍显薄弱。

所以,我国高校应加快推进研究生辅导员队伍能力建设。

1 研究生特点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研究生辅导员,首先要掌握研究生的特点,在工作中要转变本科生式的管理理念。

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具有考评不同、生源构成复杂、分散性与流动性、心理问题突出等特点,客观上给研究生学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考评标准不同:在研究生阶段,更加注重学生的科研学术成果,如是否参与项目课题、是否发表论文及论文的影响因子、是否申请专利、是否参与科技竞赛获奖、是否参与学术会议等;生源构成复杂:研究生阶段的学生构成呈现多样性,不但有应届毕业生,也有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的在职生和委培生,造成同班同学中年龄层次、社会阅历、专业背景、思想价值取向等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在辅导员日常工作中,要认识到研究生的差异,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分散性与流动性:研究生的培养计划是导师根据研究方向所制定的,上课地点不同,学习环境上呈现分散化,研究生经常外出进行课题调研、项目合作、专业实习等,造成流动性普遍较大,集体学习活动相对较少,导致学生出现利己主义,集体观念淡薄,班委会、研究生学生会、党团支部等学生组织的功能也被弱化;心理问题突出:近年来在研究生中出现的师生间矛盾凸显,师生关系弱化、雇佣关系显著,甚至导致学生高强度的精神压力和身体负担,此外,部分研究生面临着婚恋家庭和事业等多重压力,心理问题突出,这要求改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对被动和滞后的特点,注意特殊群体学生的动态。

宜宾学院农林与食品工程学部:“研训创服”四位一体打造协同育人新模式

宜宾学院农林与食品工程学部:“研训创服”四位一体打造协同育人新模式

宜宾学院农林与食品工程学部:“研训创服”四位一体?打造协同育人新模式发布时间:2021-12-27T01:15:53.102Z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10月20期作者:郭鹏[导读] 近年来,宜宾学院农林与食品工程学部以“党建育人”为核心,构建起“研训创服”四位一体实践协同育人模式。

郭鹏宜宾学院农林与食品工程学部四川宜宾 644000近年来,宜宾学院农林与食品工程学部以“党建育人”为核心,构建起“研训创服”四位一体实践协同育人模式。

该模式是党建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在实践教育层面的成果体现,是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号召,引导学生依托学科和专业知识的具体实践。

学部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投身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等社会实践及服务工作,主动服务于党和国家重大战略布局,成为厚植“三农”情怀、扎根基层、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时代高素质专业人才。

(一)强化党建引领,全面浸润人才培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四川省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和“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培育项目和“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建设为契机,狠抓师德师风建设,聚人心、凝人力,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努力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和贯彻党的决定、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的“三力四强”(即具有“创新力、凝聚力、战斗力”,“党建工作强、教学工作强、科学研究强、社会服务强”)党建工作标杆院系。

2021年,学部党总支在学生中推行的“党性实践积分制度”作为党建精品案例获得学校党委“七一”表彰。

(二)夯实两大平台,推进实践协同育人1.建好思政平台,实现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以“寓见”微思政辅导员工作室为基地,将学生支部书记、专职辅导员、优秀兼职辅导员和本科生专业导师等纳入工作室成员队伍,不断提升思政队伍的思想引领作用,打造、培育具有学部特色的党建品牌。

目前,工作室共计开展党建业务培训60人次,举办党建工作交流论坛8次。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四位一体”的创新模式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四位一体”的创新模式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四位一体”的创新模式作者:石筠来源:《文教资料》2020年第22期摘 ; 要:目前一些大学生的思想理念呈现多元化状态。

高校必须针对实际情况,秉承因材施教的思政教育理念,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四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全面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體质量。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四位一体 ; 培养模式一、引言“四位一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机制的主要内涵,是教育主体的协同性、教育客体的中心性、教育介体的可靠性、教育环体的支撑性。

当前高校针对大学生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进一步创新和完善“四位一体”的教育模式,积极寻求更具多元化和更具高效性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让大学生群体接受更高质量的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

二、为大学生营造出浓厚的思政教育氛围大学生正确价值理念的培养不是单独依靠思政课程教学就可以完成好的,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和渲染,让大学生时刻处于思政教育的浓厚氛围当中,依靠环境和氛围转变大学生的价值理念。

关于高校为大学生营造浓厚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积极组织开展实践教育活动。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只停留在教的层面,要引导大学生付诸实践,通过自己的言与行感知和感受。

因此,高校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尽可能多地组织和开展各类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弥补传统教学模式下思政教学的不足,鼓励大学生走进社会,亲身感受,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在实践中逐步提高思想政治素养和水平。

举例说明:高校可以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周边的教育资源,联合社会主体建立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尽可能丰富和创新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和内容,让大学生们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实践活动当中,真正感受正确价值理念的引导力量。

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感召力量和模范作用,以榜样人物为核心激发大学生的实践参与意识,让大学生们感受到榜样人物伟大的精神力量,通过实际行动引发大学生与榜样人物的情感共鸣与思想共鸣。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机制的构建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机制的构建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机制的构建作者:李成龙来源:《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3年第4期李成龙(东华大学党委办公室,上海200051)作者简介:李成龙(1977—),男,辽宁沈阳人,东华大学党委办公室副主任,副教授,博士.基金项目:本文为2010年度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阳光计划课题“培养机制改革下研究生德育工作系统协同性研究”(编号102YG18)的研究成果之一.摘要:面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一系列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构建教育主体协调、教育内容整合、教育载体配合和教育模式结合的协同机制是增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增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要从教育总体目标和任务出发,加强顶层设计和顶层推动,进一步优化组织结构,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营造协同工作的文化氛围。

关键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机制中图分类号: G643�1文献标识码: A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

近年来,各高校在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仍相对薄弱,教育的针对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和复杂性的特点,需要多视角的规划设计,更需要有计划、有步骤、相互呼应的推动和落实。

因此,构建由教育主体、内容、载体和模式协同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对于解决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突出问题,全面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的现实依据近年来,随着世情和国情的深刻变化,以及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一系列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这需要高校进一步厘清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各类要素的关系,加强各类要素的协同,增强系统的整合能力,进而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1.在目标导向层面上,协同有利于实现统一的、多层次的目标体系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所以必须协同,而且能够协同,最重要的是在于实现共同的目标。

研究生思政工作协同育人的微观实现路径

研究生思政工作协同育人的微观实现路径

研究生思政工作协同育人的微观实现路径作者:王芹来源:《学习月刊》 2019年第5期王芹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是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需要,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

近年来,我国的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相对薄弱环节,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本文拟从高校院系学生思政的微观视角出发,探讨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之路。

一、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协同育人的必要性(一)国家“三全育人”教育理念落实落细的需要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是知识体系教育同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曾指出:“高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随后中共中央、国务院以及教育部相继出台系列文件,聚焦实现“三全育人”。

教育部更是启动了“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要求“聚焦短板弱项,坚持把破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作为目标指向,从宏观、中观、微观各个层面,着力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打通‘三全育人’最后一公里”。

就具体的执行主体而言,不少学校实行了校院(系)两级管理体制,院系成为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承担者”。

在微观层面深入挖掘育人元素和育人逻辑,构建一体化的育人体系,成为落实国家“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重中之重。

(二)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关键总体上看,我国高校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状况是积极、健康、向上的。

但在一些研究生身上,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理想信念模糊、集体观念淡薄、学术道德失范、知行不一等问题。

特别是当研究生面临学业、就业、经济、婚恋等实际困难及压力时,更是需要加强教育和引导,仅靠思政课教师和导师的教育以及辅导员的日常管理是远远不够的。

从院系这一微观视角剖析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协同育人的现实困境与成因,系统梳理和挖掘院系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明晰各育人主体的角色和职责,探索思想政治工作协同育人的多维实现路径,不仅有利于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而且有利于建立院系一体化育人体系,形成层层传递的自育、互育链条,使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真正适应和满足学生成长诉求、时代发展要求、社会进步需求。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研究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研究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研究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证,它承担着启迪学生思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使命。

如何在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构建协同育人机制,是当前高校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加强组织体系建设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有科学的组织体系作为支撑。

在推动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时,高校可以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统筹协调各部门的工作,打破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

通过完善建设专职教师队伍,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增强工作的连贯性和协同性。

另外,加大对特定学生群体的关怀力度,比如关注困难学生、关注创新创业人才等,构建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育人机制。

二、完善育人服务体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实现个性化与集体化相结合。

在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中,高校可以建立学生发展档案,记录学生的思想、成绩、实践活动等信息,为掌握学生的情况提供便利。

此外,学校可以开设社团、实践基地以及心理健康中心等,提供各类服务,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机会。

三、推行全员参与机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形成多元参与的良好氛围。

在构建协同育人机制时,高校可以倡导全员参与,让每一位教职员工都能够积极参与思政工作。

这可以通过举办教师培训、表彰先进、建设交流平台等来实现。

此外,高校还可建立学生代表制度,让学生在学校决策中担当一定的角色,使他们直接参与到学校治理之中。

四、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营造宽松、开放的学术氛围。

在构建协同育人机制时,高校可以加强对自由讨论的支持和鼓励。

同时,高校也应该加强对宣传媒体的引导,提高媒体对正确价值观的宣传力度,倡导健康的网络文化,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

五、强化评估监督机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估监督机制。

在构建协同育人机制时,高校可以设计科学的评估指标,对各项工作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价。

并建立健全学生培养质量监控机制,加强与不同高校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学习。

构建新时代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协同育人机制

构建新时代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协同育人机制

2022年1月第3期Jan. 2022No.3教育教学论坛EDUCATION AND TEACHING FORUM构建新时代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协同育人机制王洪璐,王忠海(武汉大学 健康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摘 要]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根基,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在新时代背景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与困境,构建新时代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协同育人机制至关重要。

通过阐述构建新时代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协同育人机制的重要意义和现实困境,从改革育人机制、强化理想信念、汇聚育人力量、融合育人阵地四个方面,对构建新时代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协同育人机制的实现路径进行了研究,进而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局面。

[关键词]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基金项目] 2020年度武汉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研究生教育质量预警机制的构建研究”(YJSJY2020-14)[作者简介] 王洪璐(1995—),女,新疆伊犁人,硕士,武汉大学健康学院辅导员,助教,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王忠海(1972—),男,湖北襄阳人,博士,武汉大学健康学院党委副书记,讲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03-0161-04 [收稿日期] 2021-07-23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国家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人才建设之基、科研创新之基,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制高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

这要求高校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构建“大思政”格局,形成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协同育人机制,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研究生培养和管理的各个方面,贯穿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做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素质培养紧密结合,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人才[2]。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一、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分析当前,因为我国各高校研究生培养规模、办学特点和办学传统的不同,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组织机构设置、队伍建设保障等多个方面存有多样性。

1.一级管理模式。

研究生人数在1000人左右规模的高校,多数采取对全校研究生集中管理的模式,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一级管理模式。

这种管理模式一般具有四个特点:第一,管理机构学院化。

一般会独立成立研究生学院,同时成立研究生党委,比照其他各二级学院的建制与功能,统一负责全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其日常管理。

第二,研究生特征多样化。

全校的研究生不论培养类别、培养方向、培养方式全部在研究生党委的统一领导下。

第三,思想教育同步化。

由研究生党委统一安排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与日常教育管理,活动比较好统一展开。

第四,辅导员队伍专职化。

学校根据研究生人数和规模,按照一定比例配备专职研究生辅导员,其辅导员身份、待遇、任务以及职业发展方向非常清晰。

这种管理模式能够打破各专业和学院之间的界限,方便研究生党委全面掌控研究生的思想状况,研究生辅导员能够有针对性地展开工作,如党团建设、班级管理,以及和研究生工作、学习、生活等密切相关的内容,集合水准高,易于管理。

其缺点主要体现在随着高校研究生数量持续增加,仅依靠研究生党委的负责人和少数几个专职辅导员,很难深入展开思想教育活动。

同时,因为与研究生学科方向关系松散,与学科、导师分离,不利于把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也不利于研究生与本专科生的交流与沟通。

2.二级管理模式。

当前,随着国家研究生培养规模的持续扩大,绝大多数高校开始将全校研究生按照学科方向,比照本专科生管理模式,分别归属到各相关学院实行管理,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二级管理模式。

在学校设立职能部门,统筹协调全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院系具体执行对研究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

因为不同高校研究生在全校学生人数中的比例差别较大,加之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统与特点不一样,这种二级管理模式也有多种表现形式。

浅谈合力育人机制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构建

浅谈合力育人机制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构建

文化视野浅谈合力育人机制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构建程春兰 同济大学摘要:以满足研究生成长成才为导向,以促进学生德才兼备和全面发展为目标,结合学生成长规律,在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基础上构建合力育人的机制,通过整合各种德育资源,形成全员、全面、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对学生实施有效教育,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逐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推进高级人才的培养工作。

关键词:合力育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构建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01-0403-02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和事业发展新局面。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研究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在其参与的教学科研活动、社会活动、人际交往等之中受到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影响,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

在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基础上构建合力育人的机制,通过整合各种德育资源、要素、途径等,形成全员、全面、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对学生实施有效教育,助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是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逐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推进高级人才的培养工作的必然要求。

一、育人合力的构成与整合(一)发掘内外要素,构建育人合力整体的、和谐的、优化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状态是一切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及其效果产生各种影响的内外部因素之间关系及结构的总和。

学校德育合力的形成就是把教师、学生和教育环境三者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组织、调控、优化德育内外要素和实践活动,使其发挥育人的最佳效能[1]。

第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调动研究生导师、辅导员、班主任、行政管理人员、教辅、后勤人员等各方面协同作用的发挥,将思想政治教育分层开展、具体落实到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构建路径探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构建路径探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构建路径探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

为了更好地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目标,必须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学术教育和实践教育的有机结合。

这样的协同育人机制构建路径是值得探讨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需要建立在正确的育人理念基础上。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宗旨,以德育为中心,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体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复兴为使命,以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养为重点,推动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只有树立正确的育人理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才能够有针对性,有目标性,有成效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需要建立在科学的课程设置和教学体系基础上。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注重课程设置的科学性,构建课程核心体系,形成德育、知育、体育、美育、劳育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开放性、交叉性、综合性的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注重教学体系的科学性,以立德树人为主线,以课程为纽带,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积极开展创新教学活动,不断丰富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载体,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

只有建立科学的课程设置和教学体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才能够多样化,有特色化,有实效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需要建立在多元的育人渠道和途径基础上。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注重构建多元的育人渠道,开展多种形式的育人活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多元化,包括开展学科竞赛、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文化艺术、体育健身等各类育人活动,拓展学生的育人途径,丰富学生的育人体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效果。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注重构建多元的育人途径,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心理辅导、学风建设、课外指导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调动学生在学习、生活、社交、就业等方面的参与主体地位,构建多元的育人途径,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互动,增强育人的社会氛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四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机制
作者:杨磊周强
来源:《中文信息》2018年第08期
摘要: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研究生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加强新时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围绕研究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充分研究生导师、研究生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和研究生党团组织的育人作用,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实现三全育人。

关键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8-0-01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研究生教育的重中之重,它贯穿研究生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教学体系建设、科学研究和教育管理等全过程。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任务。

”[1高校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所有工作的中心环节,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中心,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的首要责任人作用、研究生辅导员的主体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研究生党团组织的主阵地作用,打破传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限,协同创新,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新局面。

一、以研究生導师为首要责任人,强化科研育人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0]11号)指出“导师负有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责任。

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

教师队伍素质直接决定着大学办学能力和水平。

”[2]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老师是‘吐辞为经、举足为法’,一言一行都给学生以极大影响。

”[3]研究生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首要责任人,要勇于担起教书和育人的双重职责,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挖掘学术研究的育人要素,培养研究生良好学风和学术道德规范
研究生导师要充分挖掘教学、科研中的育人要素。

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科学研究结合起来,在学术指导、科研能力培养方面锤炼研究生克服困难、面对挫折、经受考验的能力,帮助研究生树立正确的学术思想、端正学术态度、激发学术热情,培养研究生良好的学风和学术道德规范,从而提升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2.加强导师师德师风建设,做好品德垂范
“教育者先受教育”。

研究生导师不仅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高水平的科学研究能力和人文素养,还应具备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

高校应为研究生导师提供不断学习和研究的平台,开展研究生导师的师德师风教育培训,加强导师师德师风监督,定期进行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的优秀导师选拔工作,不断提高导师的育人水平。

二、以研究生辅导员为主体,加强管理和服务育人
1.遵循研究生思想特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
研究生辅导员应充分认识到研究生群体的特点,正确认识研究生的学业压力、就业压力,结合实际情况,采用研究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创新工作途径,开展互联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两微一端的宣传功能,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教育的新阵地。

2.将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提升管理育人质量
研究生辅导员应全面掌握研究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及时发现他们的实际问题,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排忧解难。

加强思想引领的同时,创新管理方式,围绕研究生的学习、科研和生活,尽可能为研究生提供方便和健全的管理和服务,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和创业服务,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三、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促进教学育人
1.遵循“三大规律”,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要求,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遵循教育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

[4]严格遵循“三大规律”,首先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求真务实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建设。

其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加强学科建设,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性、实践性和教育性。

2.创新课堂模式,发挥教学育人功能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课堂教学为核心,结合第二课堂,融入文化课堂,突破传统教学的壁垒,创新多样的课堂模式,建立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全方位育人的思想理论大课堂。

同时,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翻转课堂”和“慕课”,以学生为中心,实现教学相长。

四、筑牢研究生党团组织的主阵地,推进实践育人
1.加强研究生党建工作,提升思想觉悟
研究生党支部是发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织。

学校应加强研究生基层党组织建设,积极探索符合研究生特点的党组织生活形式。

使党员教育与研究生实际需求相结合、与研究生学术科研相结合、与研究生成长成才相结合,引导研究生加强党性修养,提升思想政治觉悟。

2.丰富研究生团学组织活动,搭建实践育人平台
高校应积极开展特色鲜明的实践活动,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为研究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思想引领和组织保障。

通过开展丰富的研究生团学组织活动,充分发挥研究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在实践活动和科研活动中,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从而促进自我教育意识的培养和能力提升。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坚持“立德树人”为核心,充分整合研究生导师、研究生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和研究生党团组织的育人合力,构建“四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机制,推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格局的实现。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6.
[2]《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0]11号).
[3]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讲话,2018.
[4]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2017.
[5]徐刚,马莹.试析当下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几个着力点[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06).
作者简介:杨磊(1987-),女,四川达州,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教育与管理。

*通讯作者:周强(1986-),男,四川达州,西华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研究生思想教育与管理科,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教育与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