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贫困大学生心理特点分析及教育管理对策的中英文对照
贫困大学生论文: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分析及对策
贫困大学生论文: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分析及对策[摘要] 高校贫困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不仅承受着经济压力,同时也更容易出现“心理贫困”的现象。
高校不仅要在经济上给予其帮助,更要对他们进行“心理扶贫”。
本文从共性的角度,对贫困生的心理现象进行剖析,并寻求更好的预防和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 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心理扶贫一、“心理贫困”的定义1.何为“心理贫困”湖北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谢桂阳给出了以下定义:心理贫困,就是指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贫困,从而产生一系列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上的变化。
2.贫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谢桂阳教授曾对湖北大学185名贫困生和271名非贫困生进行过心理测试,结果表明,同年龄的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个性特征和行为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他们更为敏感、拘谨;在心理健康状况上,他们心理健康水平过低——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性、精神病性的得分明显高于非贫困生。
无独有偶,宁夏大学学生工作部和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对在校贫困大学生进行的一次心理调查结果也表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堪忧:在217名被调查的贫困大学生中,有73.27%的贫困生对生活状况不满意、64.51%的贫困生体会不到生活的幸福,还有52.53%的贫困生存在抑郁状态或抑郁倾向。
从以上调查结果不难看出,相对于其他学生,贫困学生在人格和心理健康上更容易陷入“心理贫困”中,更容易罹患各种心理疾病。
二、贫困生“心理贫困”的表现1.性格问题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公布的《中国贫困高考生调查报告》指出,在北京高校中,60%的贫困生对自己的经济状况感到“羞愧难当”;22.5%的贫困生感到很自卑,不愿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并抗拒师生善意的同情。
自卑、敏感、脆弱是一部分贫困生最普遍的心态。
在这种心态下,会出现三种行为表现:一是通过优异的学习成绩来补偿因贫困带来的心理自卑;二是在盲目的攀比中产生无助感,自愧不如别人;三是逃避离群,仇视社会和他人,在心理极端脆弱的状态下容易采取极端方式对待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贫困大学生心理特点及应对策略
贫困大学生心理特点及应对策略【摘要】贫困大学生在面对经济困难的还面临着心理压力和挑战。
本文结合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包括自卑感、焦虑情绪、自责等。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应对策略,包括建立积极心态、寻求心理辅导服务、加强社会支持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这些策略能够帮助贫困大学生更好地应对压力,提高心理抗压能力,同时有利于提升学习和生活质量。
在未来研究方向上,可以进一步深入了解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探索更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为他们的心理健康和整体发展提供更多帮助。
通过合理的心理支持和引导,有助于激发贫困大学生的潜能,实现个人价值和自身发展。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心理特点、应对策略、积极心态、心理辅导、社会支持、人生观、总结、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贫困大学生是指在经济条件相对困难的情况下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群体。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贫困家庭的孩子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但他们面临着诸多心理困境和挑战。
贫困大学生在面对学业压力、人际关系、自我认知等方面往往表现出特定的心理特点。
贫困大学生常常感到自卑和自怨,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比其他同学更加努力才能够获得同样的成就。
他们可能会对自己的家庭背景感到羞耻,认为自己不如他人。
贫困大学生容易产生消极情绪,比如焦虑、沮丧、无助等,因为他们经常面临着经济困难和社会压力,缺乏安全感和信心。
贫困大学生可能存在人际关系问题,由于家庭环境和经济条件的限制,他们缺乏社交资源,易感受孤独和失落。
了解和关注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并提供相应的应对策略对于他们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接下来将从建立积极心态、寻求心理辅导服务、加强社会支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帮助贫困大学生在心理上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的挑战。
至此结束。
1.2 问题意义问题意义:贫困大学生是当前社会中一个脆弱群体,他们面临着来自物质和心理层面的双重困境。
在大学求学过程中,贫困生往往承受着经济压力、学业压力和社会压力等多重挑战,其心理状态容易受到影响。
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育干预word精品文档5页
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育干预学习困难(Learn Difficulties)是指非智力因素引起的学生学习成绩明显落后的现象。
目前,这一概念尚不统一,又称为学习无能(Learn Disabilities)、学习障碍(Learn Disorder)、学习技能发育障碍(Academic Skill Development Disorder)等。
据调查,存在学习困难的学生的比例是比较高的。
国外报道学龄儿童有3-28%存在某种程度和方式的学习困难问题,国内报道学龄儿童学习困难的检出率为17.4%。
面对这些学习困难学生,不同学科从不同的角度揭示其原因和规律,但往往只涉及学困生的某个具体方面的特点,而没有从深层次的心理上做全面的分析。
其实,学困生的问题绝不仅仅存在于功课学习和认知能力上,他们在注意、行为、同伴关系等方面同样有着很多的困难。
因此,做好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工作应建立在对他们心理状态的整体把握上。
一.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特点不同类型、不同年龄和不同原因导致的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特点可能不同。
但综合起来可以分为神经心理、认知心理、社会性发展和心理健康等方面。
这从美国学习困难联合会(简称NJCLD)1988年对学习困难所下的定义中也能体现出来:学习困难是多种异源性失调,表现为听、说、读、写、推理和数学能力的获得和使用过程中存在明显障碍,并伴随自我调节、社会知觉和社会交往等方面的问题。
(一)神经心理特点有研究表明,学习困难学生在多数复杂功能的神经心理测验中的成绩和脑功能指数值明显低于非学习困难学生。
在进一步分析各测验成绩的分布特征后发现,学习困难学生在言语理解、解决问题与推理和长时记忆等方面的能力受损。
(二)认知心理特点认知过程是个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对信息进行输入、储存、加工、提取的过程,其具体形式表现为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
而学习困难的学生不能有效地对外界信息进行认知,因此,难以与外部环境构成动态的平衡关系。
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分析与教育管理对策的思考
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分析与教育管理对策的思考作者:吕璞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4年第14期摘要贫困大学生是近年来高等学校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在高校学生总数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因此了解和掌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是高等学校教育管理中重要的一环。
本文阐述了贫困大学生心理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贫困学生心理特征的成因,提出相应的教育管理对策。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教育管理对策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1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贫困使大学生内心产生了一种挫折感,从而导致自卑、过分敏感、焦虑、抑郁、自我封闭等一系列心理问题,对他们的学习、生活、性格等诸方面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从而成为“物质”与“心理”双重贫困学生。
2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造成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的因素是多样,如社会环境的影响、家庭环境影响、高校教育的缺乏、自身心理素质的软弱等。
作为贫困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者,本文着重从学校教育与学生自身素质方面进行分析。
(1)学校教育的影响:大学校园内的同学会、同学生日等名目繁多的聚会越来越多,这些不良的校园文化氛围对贫困生来说无疑困难很大。
另外,高校教育工作者和贫困生的精神世界进行沟通和交流得较少,对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心理健康咨询分析涉足也较少。
(2)自身心理素质的影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影响他们心理健康的主要内因。
不少贫困生自我评价偏低,自我认同的偏差往往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使他们在思索自身与他人及社会的关系时,难以正确认知。
3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教育管理对策3.1学校角度3.1.1关心贫困大学生的物质需求,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1)加大对贫困生的经济资助。
要解决心理问题,主要解决经济贫困问题。
目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贫困大学生资助政策,旨在不让一个大学生因贫困而辍学。
因此各大高校应完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及各项管理制度,充分、有效地利用好国家、省的相关救助贫困大学生的政策,进一步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及各项管理制度。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NANCHANG COLL EGE OF EDUCAT I ON第24卷第4期Vo.l24No.42009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刘金丽(河南师范大学公共事务学院 河南新乡 453007)摘 要:贫困大学生由于其家庭经济条件的原因,给他们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和生活压力,从而导致各种不良的心理特征,如自卑、焦虑、嫉妒等。
他们不仅需要外界的经济帮助,更需要心理上的关怀,因此采取积极的心理应对措施是非常必要的,高校作为其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应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力度,帮助贫困生走出心理困境。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 自卑 心理咨询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757(2009)04-0057-03在中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同时,高校贫困生的比例也逐年上升,贫困生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众多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贫困大学生相对于一般大学生,表现出更多的心理问题。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成才,而且关系到学校育人目标的实现和社会秩序的稳定。
一、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一)自卑心理和封闭心理自卑是一个人对自己的不满、鄙视等否定的感情,是对个体的得失、荣辱看重过于强烈的一种心理体验。
生活困难对部分贫困生造成了重大的心理挫折,丧失挑战的勇气和信心,在心理上采取逃避、退缩的应对方式, 这种由自卑而产生的丧失自信和情绪消沉、意志薄弱、孤僻、抑郁等情绪,在遇到挫折和重大生活事件时,常常会酿成过激行为。
[1]贫困生往往因其自卑心理, 平时不敢正视别人,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所以不与别人交往或交往很少,更不与老师对话,不愿参与集体活动。
[2]他们担心自己的衣着和拮据的消费让人看不起,得不到他人的尊重,更不愿意让老师和同学知道自己的贫穷和困难,担心别人不能理解自己而自我封闭起来。
(二)嫉妒心理嫉妒是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人而产生的一种痛苦或不满自责的情绪体验。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教育措施
贫困大学生的教育管理一直是各高校的关注热点,怎样才能让他们像正常学生一样健康学习是学校和各科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在这里,相对于其他教师而言,心理学教师就有其一定的学科优势,他们可以根据相关的心理学原理对这些学生心理进行分析,掌握他们的心理变化,从而正确的对待他们的学习问题,指导他们通过自身的改变来融入集体生活,适应社会发展。
通过本人多年的教学研究发现,贫困的学生一般具有这几点心理特征:自卑、没有安全感、排外、心理年龄相对成熟。
而这些特点的形成一般都与青春期时受到的家庭环境和社会因素影响有关。
相对落后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生活状态,使他们不得不选择快速成熟。
然而,大学时期的贫困生因为面临着更广大的群体生活,学习压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的欠缺使他们中的多数都更加感到自卑,从而加重自己的心理枷锁,躲在阴暗的角落,不愿与人交往,久而久之就造成了所谓的心理疾病,这种贫困生被称为“双困生”,即物质贫困和心理贫困的双重贫困。
这严重导致了他们的性格孤僻性,甚至出现认知和行为的偏差。
虽然国家和学校都会给与他们较大的物质帮助,但对于这些双重贫困生而言,那只是杯水车薪。
我们不仅要给予他们经济上的帮助,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给予雪中送炭般的关怀与帮助。
本文通过作者对贫困生的心理特点分析,归纳出以下几点对贫困大学生的教育管理措施,以求来改变当前本校的贫困生教育现状。
一、加强贫困生的心理教育力度俗话说:穷人不穷志。
除了在物质生活上的资助外,我们也要特别注意对他们的心理教育,扶正他们的志向,改变他们的人生思想理念。
特别是对于那些双困生,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我们心理学教师,可以温和的和他们交谈,给他们讲解心理特点形成的原因,哪些是非健康心理,哪些心理具有非正常发展的趋势。
此外,可以将这些人组织起来,成立一个心理协会。
各会员之间因为有同样的成长经历,会更容易接受对方,产生心理的共鸣。
可以经常组织协会的交流活动,社会爱心活动,让他们感到集体的温暖和自己对社会的作用,从而树立自信,将自己的个人志向与社会贡献关联起来,把克服困难当成人生成长的一种磨练,敢于面对事实,创造未来。
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教育措施
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教育措施【摘要】贫困大学生在心理上常常表现出自卑感、孤独感和压力感,这些心理特点会影响他们的学业和生活。
教育措施至关重要。
提升自尊心、加强团体支持和减轻学习压力是帮助他们走出困境的有效手段。
心理健康教育对贫困大学生至关重要,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调适心态、应对困难,从而提升学业成绩和生活质量。
对贫困大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和支持,是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实现自我发展的必要举措。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心理特点、自卑感、孤独感、压力感、教育措施、提升自尊心、团体支持、减轻学习压力、心理健康教育、帮助。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贫困大学生是指在经济上处于困难境地的大学生群体,他们通常由于家庭经济条件不佳或个人能力有限无法获得足够的经济支持,导致在学习和生活方面处于不利地位。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常常受到贫困的影响,表现出一系列特点和问题。
研究表明,贫困大学生往往存在较高的自卑感。
他们可能因为家庭经济拮据而感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觉得无法融入大学生活,缺乏自信和自尊心。
他们也常常感到孤独,缺乏社会支持和团体认同感,容易出现心理孤立和社交障碍。
由于经济压力和学业压力的叠加,贫困大学生还承受着沉重的压力感,容易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了解贫困大学生心理特点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特殊群体的需求和困境,为他们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育支持和帮助。
在接下来的研究中,我们将重点探讨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相应的教育措施,以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学业发展。
1.2 研究意义研究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教育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贫困大学生在面对经济困难的也常常承受着心理压力,容易产生自卑感、孤独感和压力感,这些心理问题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发展。
针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制定相应的教育措施,可以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提高学习成绩和自我发展能力。
通过研究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可以引起社会的关注,促进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对贫困大学生的关爱和支持,从而实现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目标。
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探析及对策
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探析及对策近年来,随着高校改革的逐步深入,贫困大学生人数也逐步增多,他们的心理问题也日益突出。
从阐述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为解决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提出了一些基本意见和建议。
标签:贫困大学生;心理特点;对策1高校贫困大学生的现状1994年以来,教育部在总结招收“自费生”和“委培生”经验的基础上,对高等教育实行了“并轨”招生、交费上学、双向选择就业等重大改革,一个由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分担高教培养成本的机制已逐步形成。
伴随着交费上学,使一部分来自贫困地区的贫困大学生上学出现困难,加之近年来高校扩招,又进一步增大了贫困大学生群体。
据统计,目前在我国一般高等院校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约占15%-30%,特别困难的学生超过10%。
在这种经济困难、后顾之忧没有解决的情况下,他们难以安心学习,于是产生了许多的心理问题,进而导致言行上的非正常表现,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带来了困难和新的难题。
2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作为同龄人,成长在大学校园的同一屋檐下,由于家庭经济的贫困,使贫困大学生在个性特征上与非贫困大学生表现出很大的差异。
贫困生的心理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生活上的自卑与依赖心理贫困生由于经济拮据,经常要为生活犯愁,这与那些吃穿无忧的学生形成巨大的反差。
面对这种反差,其心理上所产生的刺激是巨大的,使他们产生心理不平衡,久而久之,他们情绪低落,对前途悲观失望。
有些学生总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觉得世界很不公平,缺乏战胜贫困的信心和勇气。
2.2人际交往上的自我封闭心理有些贫困生由于经济上的原因不能融入到集体中去,把自己当作“另类”看待。
对同学与老师的好意总摆脱不了被施舍的感觉,在心灵深处设置了一道屏障,于是有意无意与同学疏远,尽量少参加班级活动,不愿与同学和老师交往。
在人际交往中,他们不希望被人特殊对待,从而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
但理智与现实却不容他们拒绝和脱离他人,这种矛盾的心理,往往驱使他们走向自我封闭、孤僻甚至心理畸形。
浅析贫困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
文化与教育儘輝筆战浅析贫困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郭瑜摘要:随着各个领域不断地发展,各行各业精英之间的竞争强度也逐渐加剧,在学习和就业的压力逼迫下,家境贫寒的大学生们从而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问题。
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根源是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双重影响,为了帮助贫困大学生避免心理问题对学业的影响,学校要尽力在心理教育方面进行完善,而贫困大学生自己也要保持着积极改变的意识.本篇文章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探究,并给予有效的改善对策。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心理干预大学校园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域,学生们的性格各不相同,但是贫困生这种特殊的弱势群体在校园中却一直保持着安静的态度。
根据相关的调查可以了解到,在大 学校园中贫困学生在学生中占有着将近30%的人数,而特困生也有着10%左右的人数。
并且伴随着对学习和就业的担忧,部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因为经济和压力的影响出现问题。
给予贫困大学生适当的心理辅导是不可忽略的,经过对心理问题的深究,实施具有方向性的帮扶措施。
一、贫困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一)自卑心理自卑心理的产生是源于对自身实力、品质和思想等方面的不自信。
而贫困大学生会因为自身家庭的经济拮据生成自卑心理。
并且部分特困学生困难到吃饭问题都没法保证,提高生活品质是不会考虑到的问题,也就间接地导致贫困生在大学生活中体会到与其他学生的不同之处,生活水平差距过大也使得他们与其他学生没有共同的话题和爱好,融入不了学生群体。
贫困大学生产生自卑心态之后,就会想要获得他人的认同,会格外的重视他人对待自己的态度,敏感于其他学生的眼光和话语,但是过分的重视会导致贫困大学生对他人的话语和态度有着错误的理解。
在他人一句轻描淡写的话语中,贫困生会苦思冥想他们的意思,在思想和心理上加重负担。
贫困大学生过分的自我否定会导致他们只会意识到自己的缺点,对自身的优点视而不见,在融入其他学生的谈话时也会格外的注重自己的话语,担心他们的嘲笑。
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对策分析
K e X u e F a Z h a n g ☆科学发展☆作者简介:周红梅(1980-),女,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人格心理学。
贫困大学生是指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教育费用或支付教育费用很困难的学生。
近年来,高校贫困生这一特殊群体引起社会、政府、高校的极大关注,纷纷采取相应措施予以经济资助,但是贫困大学生不仅是经济上的弱势群体,更多的是由经济贫困所带来心理落差,因而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本文试从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入手,分析心理健康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而提出应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策略。
一、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许多研究发现贫困大学生相对于非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更差,如梁芹生采用SCL-90研究贫困与非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发现,二者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上存有显著差异,前者得分明显高于后者[1]。
陈琴也有研究发现,贫困生SCL-90总分及10个因子得分均高于非贫困生,并且除偏执因子外,其它9个因子及SCL-90总分均显著高于非贫困生,其中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精神病性等6个因子及症状总分上差异非常显著[2]。
下面,我们分析一下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具体表现。
1.自卑高校贫困生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来自老、少、边、穷地区,由于特殊的成长环境的限制,他们知识面比较狭窄,在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上与非贫困生相比都会有所不同。
他们常会因为在集体生活中相互比较而出现自卑,如在文体活动方面,看到其他同学多才多艺,而自己却无“一技之长”,唯一擅长的就是学习,可是在学习方面,发现周围的同学都是“学习高手”,相比之下,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另外一部分贫困生是由于特殊原因,如天灾人祸致使家庭困难无力支付教育费用,这部分学生由于在生活消费上比不上其他同学而自卑。
阿德勒认为,[3]自卑是人类所具有的一种普遍且正常的现象,关键是我们要能与自卑相抗争,追求优越,如果我们因自卑而产生一种无助感,那就是自卑情结,而这又会加深个体的自卑感,使个体表现出悲观、失望、逃避等情绪和行为,而一些贫困大学生所具有的就是这种自卑情结,而且他们还会因为过度的自卑而表现出较强的自尊心,具有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在选择解决贫困的措施时,他们宁愿贷款、勤工俭学,而不愿接受社会、个人的资助,认为后者是施舍、怜悯。
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教育对策
完全否定 自己, 从而对 自己丧失信心 , 自我认 识消极 , 甚 至认 为 自 己处处 比别人差 。高 自尊相
关, 他们极力维 护 自己的 自尊 , 从 而掩饰 内心极度的 自卑和无奈 。 1 . 4 性格上的偏执 、 偏激倾 向 由于贫 困生长期处 于 自卑 和悲观的消极状态 中, 慢慢 地就会 形成性格上 的偏执心态 , 他们往往会钻牛角尖 , 认 死理 , 思想上走
2 . 2 加强对贫 困生 的人生观 、 价值 观教 育 在调 查 中, 我们发现并不 是所有 的贫 困生都 存在心理 问题 , 即经济贫 困未必导致心理贫 困, 关键 在于个体 的内部认知和心理 素质 , 在 于个 人如何应对贫 困 、 看 待贫困 。高 中教育基本 上还是 以应试教育为主导 , 重视升学率 , 忽视 了学生的人生观 、 价值观及 其它 方面 的教育 。扶贫先 扶志 , 在努 力解决 他们经 济 困难 的同 时, 我们应该 有针对性地对贫 困生进行人生 观和价值观 的教育 , 通过宣传一些贫困生艰苦奋斗取得成功的先进事迹 , 树立榜样的 力量 , 使其从 内心认识到贫穷并 不可怕 , 从而树立 战胜 困难 的信 心和远大的理想 , 以 自己的努力 去改变 自己的命运 。 2 - 3 关心贫 困生的物质需求 , 帮助贫 困生解决经济 困难 解决 贫困生 问题 , 应在生 活上多关心他们 , 尽可能地 提供经 济援助 , 以便 为他 们创造一个充满 尊重 、 信任和积极进取 的成长 环境 。如果不 解决其 经济贫 困 , 单纯地 解决其 心理 问题 , 其 效 果不会好。高校要充分 、 有效地利用 国家 、 省市有关 资助政策 , 完 善“ 奖、 助、 贷、 补、 减、 免” 的贫 困生资助体 系和各项管理制度 。要 坚持公平 、 公开 、 公正原则 , 从 家庭 收入 、 个人消费和 同学评 议三 方面综合考 虑 , 深 入细致地做好贫 困生 的界定工作 , 要定期对 界 定结果 进行 复核 , 实行 动态管 理[ 4 1 。要增加 勤工 助学机会 , 使 他 们通过 自己的双手创造财 富 , 顺利 完成学业 , 形成积极进取 的人 格。加强舆论宣传 , 争取社会爱心人士 的捐赠 。 贫困生心理问题 的解 决是 一个 长期 的过程 , 需要社会 、 学校 、 家庭各方 面的共同努力 , 同样也需要 贫 困生 自己的努 力 , 正确认 知贫困 , 加强 自身修养 , 以优异 的成绩 回报社会 。
试论高校社团对贫困大学生心理的调适作用中英文对照
试论高校社团对贫困大学生心理的调适作用中英文对照Try to talk about college society for poor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function of contrast in bothChinese and English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贫困大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这些学生成为了高校中较为特殊的一个群体,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消极心理。
本文简要分析了高校贫困大学生存在的几种消极心理状态。
结合高校社团的优势,探讨了高校社团对贫困大学生的消极心理的调适作用。
In recent years, as a result of college expansion, the number of poor college students more and more, the students become the relatively special a group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re exist serious negative psychological. This paper briefly analyses the exist several negative psychological state of poor college students. Combined with the advantage of the university community, probes into the university community to poor college students' negative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关键词】社团贫困大学生心理调适【key words 】community poor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adjustment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贫困大学生的数量也不断增多。
浅议贫困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疏导的方法.dot
浅议贫困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疏导的方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涉及大学生切身利益的各项改革措施的实行,大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日益纷繁复杂,他们面临的学习、就业、经济和情感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不可避免地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急需疏导和调节。
而贫困大学生中有各种心理问题的学生比例明显高于其他普通大学生,因此,认真作好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贫困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特点1.自卑心理。
在这种心理状态下,会出现:一是通过刻苦功读,以优异的学习成绩来补偿因生活的贫困带来的心理上的自卑;二是在盲目的攀比中产生无助感,认为自己先天不如别人;三是退缩、逃避、离群或悲观厌世或仇视社会和他人,在心理极端脆弱的状态下,少数情绪控制能力差的学生甚至会站在学校、社会、他人的对立面,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2.焦虑心理。
贫困大学生在求学过程中,往往承载着家庭和个人对未来更多、更高的期望,他们希望通过发奋成才来彻底改变自己、家庭的贫困境遇和现实命运。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现实问题是难以通过他们自身的努力和拼搏得到解决;同时他们每年还要应付对贫困生来说高昂的学杂费和生活费,加之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社会竞争剧烈,一些社会的不公平导致了贫困生发展机遇的不平等性,造成贫困大学生心理失衡,这样容易产生对个人生存和未来生活危机的持续焦虑心理。
表现为行为的无所适从、无法正确评价和认识自己。
3.沮丧心理。
由于自卑和焦虑,贫困大学生很容易产生封闭和沮丧心理,进而怨天尤人,自暴自弃,在学生和生活中情绪低落,意志消沉,遇到一些小小的挫折就感到困难重重,过度否定自我,过分夸大自身不利因素,从而丧失学习的热情和兴趣、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4.虚荣心理。
有些学生对自己的贫困和寒酸感到羞愧,在行为方式上出现与自己条件不相符,甚至是相反的举动,极力“包装”自己,这种自欺欺人的心理,往往会导致其更大的心理压力和痛苦。
试论和谐校园建设视野下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探析 中英文对照
试论和谐校园建设视野下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探析中英文对照English control of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poor students in the view of Harmonious Campus Construction本文在阐述心理和谐内涵厦价值的基础上,分析了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的特点有其产生的原因,从加大经济扶持力度,引导认知贫困、营造优良文化环境和提高自身修养等方面提出了促进贫困大学生心理和谐的对策。
In this paper, based on expounding the connotation of psychological harmony, value,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sychological poverty of poor college students have their reasons, from increased economic support, and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impoverished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armony of the guide, create a good cultural environment cognition of poverty and improve their self-cultivation.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和谐校园建设;心理和谐Keywords: poor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armony; harmonious campus construction;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提出这一命题,是对我们党强调的以人为本理念内涵的进一步丰富。
将这一命题应用到高等学校的和谐校园建设工作中,要求我们注重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和谐,特别要关注高校中的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促使他们从心理贫困走向心理和谐,保证他们在同一片蓝天下健康成长。
贫困大学生心理状况分析及解决对策研究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Poverty - struck
University Students
作者: 孙亚蜀
作者机构: 绵阳师范学院,四川绵阳621000
出版物刊名: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页码: 134-136页
主题词: 贫困生 对策 心理 研究
摘要:从1997年高等教育全面收费,1999年全国高校扩招以来,到现在我国高等教育已跨入大众化阶段,但随之而来的是高校贫困生数量也日益增加。
我们发现绝大部分贫困生既物质贫困,又心理贫困。
怎样使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顺利完成大学学业,已刻不容缓地摆在我们面前。
笔者经长期研究,结合对某大学贫困生的调查、分析,就目前贫困大学生心理状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摘要:由于我国各地经济发展代写论文的不平衡和高等教育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日见凸显。
研究和解决贫困大学生的这些心理问题,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对策一、贫困大学生心理障碍成因的分析(一)自卑与自尊的心理冲突自卑是人的一种不良自我意识,是一种自己轻视自己,认为自己不如别人的惭愧、羞怯、畏缩,甚至心灰意冷的情绪。
自卑是贫困生最典型的心理特征,也是贫困生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根源,其它方面的心理问题都是从自卑开始的。
自卑感强的学生往往自我认识不足,过低估计自己,只看到自己的短处和劣势,而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
在与别人比较时,总拿自己的短处与他人的长处比,越比越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这样就形成了消极的自我评价。
另一方面,有的贫困生自尊心又极强,他们宁愿贷款、勤工俭学,也不愿接受社会、个人的资助,不愿欠人情债。
(二)焦虑与抑郁心理的困扰焦虑是由心理冲突或挫折引起的复杂情绪反应,是在日常生活中,因预感到困难将要到来或有祸事降临,感到没有把握、无能为力而又无法有效地加以预防和解决,从而产生的一种担心、紧张的情绪。
贫困生不仅为学费和生活费发愁,还要担心父母由于多年辛苦积劳成疾的身体,同时害怕因学业差而对不起父母的一片苦心。
所有这些,使得贫困生精神压力大,形成紧张、不安、忧虑、恐惧的情绪状态,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等现象,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抑郁是一种感受到自己无力应付外界压力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常伴有厌恶、痛苦、羞愧和自卑等多种情绪体验。
贫困大学生大多来自边远贫困地区,他们试图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取得优异的成绩,为自己的将来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然而,他们又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压力,使他们感到痛苦万分。
(三)渴望人际交往与自我封闭的冲突孤独是指个体因主观上感到受人排斥和否定而产生的情感,是个体违背主观愿望,被动地独立于群体之外而产生的离群的心理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贫困大学生心理特点分析及教育管理对策的中英文对照On th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Needy College Student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educational managementin Chinese and English贫困生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其独特性,通过对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卡特尔16PF测量结果的对比分析,归纳出贫困大学生的人格特点。
根据人格理论分析了贫困生人格的成因:生活状态落后.见识有限;缺乏安全感与归属感;成熟动机强烈,提出相应的教育管理对策。
Th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students has its uniqueness, through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the poor students and non-poor students Cattell 16PF measurement results, summed up the personality of poor college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 personality theory to analyze the causes of poor students personality: life behind. Knowledge is limited; the lack of a sense of security and belonging; mature strong motivation, proposed the corresponding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of education.论文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心理特点;教育管理对策Keywords: poor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贫困大学生是近年来为社会广为关注的一个弱势群体,由于家庭贫困,他们来自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心理压力较大,其心理疾病发生率远远高于普通学生.从而出现了因经济贫困导致的“心理贫困”的“双困生”。
由于心理能量不足,贫困生容易产生认知、情绪、意志行动等心理过程的一系列不良反应.从而导致心理健康水平下降、学习生活效率降低、社会功能受损等负性变化,严重影响了其学业的顺利完成和人格的健康发展。
近年来,国家和学校已经建立了一整套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在经济上给予了贫困生很大的帮助,但在我们工作中仍能感受到贫困生精神状态的低落。
因此针对贫困生的特点,不仅要提供必要的经济帮助,而且要研究贫困生的心理特点,对其进行精神扶贫,帮助贫困学生摆脱精神压力。
Poor college students are a social vulnerable groups is widely concerned in recent years, due to poor families, they come from learning, life and interpersonal aspects of the psychological pressure, the psychological disease rate is much higher than ordinary students. Thus appeared due to economic poverty caused by " psychological poverty " to "double their students ". Due to lack of mental energy, a series of adverse reaction of poor students cognitive, emotional, easy to produce psychological process will action. Which leads to mental health level, reduce the learning efficiency, reduced life social function is damaged and other negative change, seriously affected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school and the successful completion of personality. In recent years, the state and the school has established a set of the subsidy system for poor students in economy, gave great help poor students, but can still feel poor students mental state is low in our work. Therefore, in view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overty students, not only to provide the necessary help the economy, but also to study th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edy students, spiritual poverty alleviation to it, to help poor students get rid of stress.一、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调查分析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poor college students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a ) the investigation object and method笔者从九江市四所本、专科院校各个年级的学生中按照随机抽样原则抽取400名贫困生(月个人消费总额低于九江市居民最低生活标准)和40O名非贫困生,利用卡特尔16种人格测验量表fl6PF1进行统一测试.发放问卷各400份,回收问卷贫困生368份和非贫困生392份,问卷有效性分别为92%和98%。
数据统计采用W_IZ心理测验与统计软件和SPSS软件包。
Author from Jiujiang four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of all ag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inciple of random sampling from 400 poor students ( monthly total personal consumption is lower than the minimum living standard of residents in Jiujiang ) and 40O non-impoverished students, with Cattell 16 personality scale fl6PF1 unified test. The questionnaire 400 copies of questionnaires, poverty 368 students and non-poor students questionnaire 392, effective was 92% and 98% respectively. Data were analyzed by W_IZ psychological test and statistics software and the SPSS software package.(二)调查结果统计分析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of the survey ( two )1.贫困生与非贫困生人格因素比较贫困生与非贫困生16PF值如图l所示1 poor students and non-poor students personality factors of poor students and non-poor students 16PF value as shown in Figure L从图l中的数据比较可以看出.贫困生在有恒性(G)、忧虑性(O)、独立性(Q2)、自律性(Q3)四个方面分值高于非贫困生,而在聪慧性(B)、稳定性(C)、兴奋性(F)、敢为性(H)、世故性(N)、实验性(Q1)六个方面分值贫困生低于非贫困生。
通过统计分析。
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聪慧性(B)和敢为性(H)两个方面差异显著.其显著性小于0.05,而在兴奋性(F)方面显著性明显,其值小于0.01.表明贫困生较朴实,做事审慎、保守,甚至有退缩倾向。
As can be seen from figure l data comparison. Poor students in the constant ( G ), anxiety ( O ), independence ( Q2 ), autonomy ( Q3 ) four aspects scores than poor students, and in the intelligence ( B ), stability ( C ), ( F ), excitatory dare to (H ), the world of ( N ), experimental ( Q1 ) six aspects of poor students is lower than the non-poor students score. Through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Poor students and non-poor students in intelligence ( B ) and dare to (H ) differences in two aspects. It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0.05, while in the excitatory ( F ) has significantly, its value is less than 0.01. showed poor students more simple, work careful, conservative, or even withdrawal intention.2.贫困生与非贫困生次级人格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