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Glaisher-Kinkelin常数A的类似常数B的渐近展开

合集下载

《固体物理学》房晓勇习题参考解答

《固体物理学》房晓勇习题参考解答

考虑平衡条件 (
dU mA nB ) r0 = 0 ,得 m = n ,那么(5)式可化为 dV r0 r0
(
d 2U 1 N ) = 2⋅ 2 V0 dV 9V0 2
⎡ m2 A n2 B ⎤ 1 N ⎢− m + n ⎥ = 2 ⋅ r0 ⎦ 9V0 2 ⎣ r0
⎡ mA nB ⎤ ⎢−m m + n n ⎥ r0 r0 ⎦ ⎣
mi
1
2 2 n12 + n2 + n3
) (
=
mi
2 2 n12 + n2 + n3
)
12
雷纳德-琼斯参数
A6 = ∑ A6,i = ∑
i =1 i =1 N N
N
N
( (
mi
2 2 + n3 n12 + n2
)
A12 = ∑ A12,i = ∑
i =1 i =1
mi
2 2 + n3 n12 + n2
N 个原子组成的晶体
1/ 6
σ σ ⎤ ⎡ U (r ) = 2 N ε ⎢ A12 ( )12 − A6 ( ) 6 ⎥ ……(8) R R ⎦ ⎣
⎛ 2A ⎞ 得到平衡时原子间距 R0 = ⎜ 12 ⎟ σ ⎝ A6 ⎠
平衡时总的相互作用势能
1/ 6
U0 = −N
ε A62
2 A12 2 R0 ,所以 3

3

因为 m=12,n=6,查表(P53,表 2-3)知体心立方 A6 = 12.25 , A12 = 9.11
K=
12 mnε A6 3 12 × 6 × 12.252 × 3 ε 89.84ε = = 3 3 3 24 A12 R0 24 × 9.11 R0 R0 5/ 2

固体物理学中的近似方法

固体物理学中的近似方法

目录1、晶格振动和晶体热熔理论中的近似方法1.1格波的讨论1.2简正振动1.3长波近似2、能带理论中的近似方法2.1能带理论的基本假设2.2近自由电子近似2.3紧束缚近似2.4能带计算的近似方法1.1格波的讨论原子链的振动----一维布拉菲格子的情形(简谐近似)晶体中的原子并不是在各自的平衡位置上固定不动,而是为绕其平衡位置作振动。

晶体中各原子的振动是相互联系的。

用格波表述原子的各种振动模式,当原子间相互作用微弱时,原子的振动可近似为相互独立的简谐振动,这里的格波为平面简谐波,讨论的是简谐近似。

具体如下:考虑由一系列质量为m 的原子构成的一维原子链。

设平衡时原子间距为a 。

(如图一)由于热运动,原子离开各自的平衡位置,由此由于受到原子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恢复力,各原子具有返回平衡位置的趋势。

下面讨论在原子间相互作用下,原子所受恢复力与相对位移的关系。

设在平衡位置r=na 时,两个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势能为U(na),产生相对位移后,相互作用势能变为U(na δ+)。

将U(na δ+)在平衡位置附近用泰勒级数展开,可得()2221()2nana d d U U na U na dr dr δδδ⎛⎫⎛⎫+=+++⎪ ⎪⎝⎭⎝⎭U (1)当振动很微弱时,δ很小,势能展式中只保留到2δ项,则第n+1个原子的恢复力近似为21,12()()n nna n n dU d Uf x x d drδβδβδ++=-=-=-=-- (2)图片1 一维原子链的振动式中 22()na d Udrβ= β称为恢复力常数,相当于弹性系数。

除受到第n+1个原子的作用力外,原子n 还受到第n-1个原子的作用力,其表达式为(),11n n n n f x x β--=- (3)公式编号右对齐如果仅考虑相邻原子的相互作用,则第n 个原子所受到的总作用力为()1,,1112n n n n n n n f f f x x x β+-+-=-=-+-第n 个原子的运动方程可以写为()21122nn n n d x m x x x dtβ+-=--- ()1,2,n N = (4) 对于每一个原子,都有一个类似式(4)的运动方程,方程的数目和原子数相同。

现代控制工程题目及解答.答案

现代控制工程题目及解答.答案

1.简述现代控制理论和经典控制理论的区别.答:经典控制理论是以传递函数为基础的一种控制理论,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是建立在某种近似的和试探的基础上,控制对象一般是单输入单输出、线性定常系统;对多输入多输出系统、时变系统、非线性系统等则无能为力。

主要的分析方法有频率特性分析法、根轨迹分析法、描述函数法、相平面法、波波夫法等。

控制策略仅限于反馈控制、PID控制等。

这种控制不能实现最优控制。

现代控制理论是建立在状态空间上的一种分析方法,它的数学模型主要是状态方程,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是精确的。

控制对象可以是单输入单输出控制系统也可以是多输入多输出控制系统,可以是线性定常控制系统也可以是非线性时变控制系统,可以是连续控制系统也可以是离散和数字控制系统。

主要的控制策略有极点配置、状态反馈、输出反馈等。

现代控制可以得到最优控制。

2.简述用经典控制理论方法分析与设计控制系统的方法,并说明每一种方法的主要思想。

答:1:建立数学模型2:写出传递函数3:用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的方法来判断系统的稳定性等。

以及对其进行系统的校正和反馈。

频域响应法、根轨迹法根轨迹法的主要思想为:通过使开环传函数等于-1的s值必须满足系统的特征方程来控制开环零点和极点的变化,使系统的响应满足系统的性能指标。

频域响应法的主要思想为:通过计算相位裕量、增益裕量、谐振峰值、增益交界频率、谐振频率、带宽和静态误差常数来描述瞬态响应特性,首先调整开环增益,以满足稳态精度的要求;然后画出开环系统的幅值曲线和相角曲线。

如果相位裕量和增益裕量提出的性能指标不能满足,则改变开环传递函数的适当的校正装置便可以确定下来。

最后还需要满足其他要求,则在彼此不产生矛盾的条件下应力图满足这些要求。

3.什么是传递函数?什么是状态方程答:传递函数:在零起始条件下,线型定常系统输出象函数X0(s)与输入象函数X i(s)之比。

描述系统状态变量间或状态变量与输入变量间关系的一个一阶微分方程组(连续系统)或一阶差分方程组(离散系统)称为状态方程。

夫兰克—赫兹实验

夫兰克—赫兹实验

Franck-Hertz实验根据光谱分析等建立起来的玻尔原子结构模型指出原子的核外电子只能量子化的长存于各稳定能态E n(n=1,2,…,),它只能选择性地吸收外界给予的量子化的能量差值(E n-E k),从而处于被激发的状态;或电子从激发态选择性地释放量子化的能量E n-E k=hγnk,回到能量较低的状态,同时放出频率为hγnk 的光子。

其中h为普朗克常数。

1914年,德国科学家夫兰克(J.Franck)和赫兹(G.Hertz)用慢电子与稀薄气体原子碰撞的方法,使原子从低能级激发到高能级。

并通过对电子与原子碰撞时能量交换的研究,直接证明了原子内部能量的量子化。

夫兰克和赫兹的这项工作获得了1925年度的Nobel物理学奖金。

夫兰克——赫兹实验仪重复了上述电子轰击原子的实验,通过具有一定能量的电子与原子相碰撞进行能量交换,使原子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直接观测到原子内部能量发生跃变时,吸收或发射的能量为某一定值,从而证明了原子能级的存在及波尔理论的正确性。

一、实验要求1.通过测氩原子第一激发电位,了解Franck和Hertz在研究原子内部能量量子化方面所采用的实验方法。

2.了解电子和原子碰撞和能量交换过程的微观图像。

二、实验仪器FH—1A Franck-Hertz实验仪、示波器等。

三、工作原理充氩四极Franck-Hertz实验原理图如图2.1所示图2.1 Franck-Hertz实验原理图电子与原子的碰撞过程可以用一下方程描述:E V M v m MV v m e e ∆+'+'=+22222/12/12/12/1(2.1)式中: m e ——原子质量;M ——电子质量;v ——电子碰撞前的速度;v ’——电子碰撞后的速度;V ——原子碰撞前的速度;V ’——原子碰撞后的速度;ΔE ——原子碰撞后内能的变化量。

按照波尔原子能级理论,ΔE=0 弹性碰撞; (2.2)ΔE=E 1-E 0 非弹性碰撞;式中: E 0 ——原子基态能量; E 1——原子第一激发态能量。

s n a k e 算 法 总 结 ( 2 0 2 0 )

s n a k e 算 法 总 结 ( 2 0 2 0 )

图像分割-传统方法所谓图像分割指的是根据灰度、颜色、纹理和形状等特征把图像划分成若干互不交迭的区域,并使这些特征在同一区域内呈现出相似性,而在不同区域间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多数的图像分割算法均是基于灰度值的不连续和相似的性质。

1、基于阈值的分割方法阈值法的基本思想是基于图像的灰度特征来计算一个或多个灰度阈值,并将图像中每个像素的灰度值与阈值相比较,最后将像素根据比较结果分到合适的类别中。

因此,该类方法最为关键的一步就是按照某个准则函数来求解最佳灰度阈值。

固定阈值分割:固定某像素值为分割点。

直方图双峰法:Prewitt 等人于六十年代中期提出的直方图双峰法(也称 mode 法) 是典型的全局单阈值分割方法。

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假设图像中有明显的目标和背景,则其灰度直方图呈双峰分布,当灰度级直方图具有双峰特性时,选取两峰之间的谷对应的灰度级作为阈值。

如果背景的灰度值在整个图像中可以合理地看作为恒定,而且所有物体与背景都具有几乎相同的对比度,那么,选择一个正确的、固定的全局阈值会有较好的效果.算法实现:找到第一个峰值和第二个峰值,再找到第一和第二个峰值之间的谷值,谷值就是那个阀值了。

迭代阈值图像分割:1.统计图像灰度直方图,求出图象的最大灰度值和最小灰度值,分别记为ZMAX和ZMIN,令初始阈值T0=(ZMAX+ZMIN)-2;2.根据阈值TK将图象分割为前景和背景,计算小于TO所有灰度的均值ZO,和大于TO的所有灰度的均值ZB。

3.求出新阈值TK+1=(ZO+ZB)-2;4.若TK==TK+1,则所得即为阈值;否则转2,迭代计算。

自适应阈值图像分割: 有时候物体和背景的对比度在图像中不是处处一样的,普通阈值分割难以起作用。

这时候可以根据图像的局部特征分别采用不同的阈值进行分割。

只要我们将图像分为几个区域,分别选择阈值,或动态地根据一定邻域范围选择每点处的阈值,从而进行图像分割。

大津法 OTSU (最大类间方差法):日本学者大津在1979年提出的自适应阈值确定方法。

laplace渐近定理

laplace渐近定理

laplace渐近定理Laplace渐近定理Laplace渐近定理(Laplace's method)是一种用于求解含有大参数的极限积分的近似方法。

它由法国数学家皮埃尔-西蒙·拉普拉斯在18世纪末提出,并被广泛应用于统计学、物理学和工程学等领域。

在数学中,我们经常遇到求解形如以下形式的积分:\[I(\lambda)=\int_{a}^{b}f(x)e^{\lambda g(x)}dx\]其中\(\lambda\)是一个大参数,\(f(x)\)和\(g(x)\)是已知函数。

如果我们能够找到一个函数\(x_0\),使得在积分区间内,\(g(x)\)在\(x_0\)处达到极大值,并且\(g''(x_0)\neq 0\),那么Laplace 渐近定理告诉我们,当\(\lambda\)趋向于无穷大时,上述积分的主要贡献来自于\(x_0\)附近的区域。

简单来说,Laplace渐近定理通过近似计算极值点附近的积分值,大大简化了复杂积分的求解过程。

为了更好地理解Laplace渐近定理,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例子。

考虑求解众所周知的高斯积分:\[I=\int_{-\infty}^{\infty}e^{-x^2}dx\]我们将高斯函数写成指数形式:\[e^{-x^2}=e^{-\lambda g(x)}\]其中\(\lambda=1\),\(g(x)=x^2\)。

显然,当\(g(x)\)达到极大值时,即\(x=0\),我们可以将积分近似为:\[I\approx\int_{-\infty}^{\infty}e^{-\lambda g(x)}dx=e^{-\lambda g(0)}\int_{-\infty}^{\infty}dx=e^0\sqrt{\frac{\pi}{\lambda}}=\sqrt{\pi} \]这就是高斯积分的近似解,与精确解非常接近。

通过Laplace渐近定理,我们成功地将复杂的积分化简为一个简单的表达式。

【学生卷】台州市高中物理选修三第四章《原子结构和波粒二象性》知识点复习(专题培优)

【学生卷】台州市高中物理选修三第四章《原子结构和波粒二象性》知识点复习(专题培优)

一、选择题1.对图中的甲、乙、丙、丁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图甲中,卢瑟福通过分析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发现了质子和中子B .图乙是一束单色光进入平行玻璃砖后传播的示意图,当入射角i 逐渐增大到某一值后不会再有光线从bb ′面射出C .图丙是用干涉法检测工件表面平整程度时得到的干涉图样,弯曲的干涉条纹说明被检测的平面在此处是凸起的D .图丁中的M 、N 是偏振片,P 是光屏,当M 固定不动缓慢转动N 时,光屏P 上的光亮度将发生变化,此现象表明光是横波2.如图所示,氢原子在不同能级间发生a 、b 、c 三种跃迁时,释放光子的波长分别是λa 、λb 、λc ,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 .λb =λa +λcB .b c a b c λλλλλ=+C .a c b a c λλλλλ=+D .a b c a b λλλλλ=+ 3.关于下列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A处能观察到少量的闪光点B.乙图中用弧光灯照射原来就带电的锌板时,发现验电器的张角变大,则锌板原来带负电C.丙图中的泊松亮斑说明光具有波动性D.丁图,当两分子间距由等于r0开始增大,它们间的分子力先减小后增大4.如图,当电键K断开时,用光子能量为2.5eV的一束光照射阴极P,发现电流表读数不为零。

合上电键,调节滑线变阻器,发现当电压表读数小于0.60V时,电流表读数仍不为零;当电压表读数大于或等于0.60V时,电流表读数为零。

由此可知阴极材料的逸出功为()A.1.9eV B.0.6eV C.2.5eV D.3.1eV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光的频率越低,粒子性越显著B.光波不同于宏观概念中的那种连续的波,它是表明大量光子运动规律的一种概率波C.物质波理论告诉我们,任何运动的微观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D.在光的单缝衍射实验中,狭缝变窄,光子动量的不确定量变大6.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四个能级,其中E1为基态,若氢原子A处于激发态E2,氢原子B 处于激发态E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A可能辐射出3种频率的光子B.原子B最多能辐射出2种频率的光子C.原子A能够吸收原子B发出的光子并跃迁到能级E4D.原子B能够吸收原子A发出的光子并跃迁到能级E47.物理学史的学习是物理学习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下列关于物理学史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汤姆孙通过研究阴极射线实验,发现了电子B.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的分析,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C.爱因斯坦发现了光电效应,并提出了光量子理论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D.巴耳末根据氢原子光谱分析,总结出了氢原子光谱可见光区波长公式8.在光电效应实验中,某同学用同一光电管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得到了三条光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甲光、乙光、丙光),如图所示.则可判断出()A.丙光的频率大于乙光的频率B.甲光的频率大于乙光的频率C.乙光对应的截止频率大于丙光的截止频率D.甲光对应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于丙光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9.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A.普朗克指出微观粒子的动量越大,其对应的波长就越短B.爱因斯坦最早发现光电效应现象,并提出了光电效应方程C.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但并没有准确测出其电量D.查德威克用α粒子轰击Be,发现了质子10.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一群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在向较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能向外发出几种频率的光子,用这些光照射逸出功为2.49eV的金属钠有几种能使其产生光电效应()A .6、3B .6、4C .4、3D .4、411.用氢原子发出的光照射某种金属进行光电效应实验,当用频率为1ν的光照射时,遏止电压的大小为U 1,当用频率为2ν的光照射时,遏止电压的大小为U 2。

固体光学第二章2

固体光学第二章2

T( ) ω在ω=0时,响应函数
T( ) ω 在ω= 0处有奇点。要解决此问题,可定义一个新函数
ω ' T (ω ' ) f (ω ' ) = ω '− ω r
T (ω ' ) = Ne
2
/mε
(2.52)
0
− ω ' 2 − i ωγ
其中函数ωT(ω)在上半复平面包括实轴是解析的,而且当 时收敛,因此可以对其直接使用KK公式,得
♠ n 同ε一样,在ω的上半复平面无极点。
T (ω ) n −1 →1/ ω2 →0 n ♠ 当时 ω → ∞ , → 1 + 2 ,因而 , 是收敛的;其次n的奇偶关系也与ε相同。因此可以直接
写出 n 和κ之间的KK关系
n (ω r ) − 1 =
2
+∞
π

P
r

0
ω ' κ (ω ' ) dω ' 2 2 ω ' −ω
因为根据定义n≥0,κ≥0。
(2.59)
其中r是ω的解析函数,除非n = nr + iκ = -1,但这不可能,
ω → ∞, κ → 0, n → 1 , 所以 r →0。 r r r r E r = rE i , 没有 Ei , 则没有 E r , 因此 r 是一个线性响应函数,
因为 满 足 KK 变换的条件。 反射光谱R(ω)易测,r0(ω)=[R(ω)]1/2 。 如果 θ 能通过 r0变换得到,测R(ω), 即可求 t 和 n , κ 等。 R , 分析lnr = lnr + iθ 的解析性。 因r(ω)解析,ln r(ω)无极点。 当
λj与吸收强度Aj分别为

WKB 近似

WKB 近似

WKB 近似数学概念一般而言,WKB 近似专门计算一种特殊微分方程的近似解。

这种特殊微分方程的最高阶导数项目的系数是一个微小参数。

给予一个微分方程,形式为。

将这据理思考过的猜想代入微分方程。

然后约去相同指数函数因子。

又取的极限。

这样,就可以从开始,一个一个的解析这渐近级数的每一个项目。

通常,的渐近级数会发散(不收敛)。

当大于某值后,一般项目会开始增加。

因此,WKB 近似法造成的最小误差,约是最后包括项目的数量级。

数学例子设想一个二阶齐次线性微分方程;其中,。

猜想解答的形式为。

将猜想代入微分方程,可以得到。

取的极限,最重要的项目是。

我们可以察觉,必须与成比例。

设定,则的零次幂项目给出。

检查的一次幂项目给出。

;其中,是任意常数。

我们现在有一对近似解(因为可以是正值或负值)。

一般的一阶 WKB 近似解是这一对近似解的线性组合:。

检查的更高幂项目 () 可以给出:。

薛定谔方程的近似解解析一个量子系统的薛定谔方程,WKB 近似涉及以下步骤:;其中,是约化普朗克常数,是质量,是坐标,是位势,是能量,是波函数。

稍加编排,重写为。

(1)假设波函数的形式为另外一个函数的指数(函数与作用量有很亲密的关系):。

代入方程 (1) ,;(2)其中,表示随着的导数。

可以分为实值部分与虚值部分。

设定两个函数与:。

注意到波函数的波幅是,相位是。

将的代表式代入方程 (2) ,分别匹配实值部分、虚值部分,可以得到两个方程:,(3)。

(4)半经典近似将与展开为的幂级数:,。

将两个幂级数代入方程 (3) 与 (4)。

的零次幂项目给出:,。

假若波幅变化地足够慢于相位(),那么,我们可以设定,。

只有当的时候,这方程才成立。

经典运动只会允许这种状况发生。

更精确一点,的一次幂项目给出:,。

所以,,。

波函数的波幅是。

定义动量,则波函数的近似为;(5)其中,和是常数,是一个任意参考点的坐标。

换到另一方面,假若相位变化地足够慢于波幅(),那么,我们可以设定,。

高中化学竞赛题:原子结构

高中化学竞赛题:原子结构

中学化学竞赛试题资源库——原子结构A组1.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决定了A 原子的质量数B 核外电子数C 核电荷数D 核内中子数2.元素的种类和原子的种类A 前者大B 后者大C 相等D 不能确定Cl中左上角的“35”代表3.符号3517A 元素的质量数B 同位素的质量数C 元素的平均原子量D 元素的近似原子量4.核内质子数不同,核外电子数相同的两种微粒,它们可能是A 同种元素的两种离子B 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C 不同元素的离子D 不同元素的原子5.核外电子数相等的两个原子,它们之间的关系是A 质量数一定相等B 互称为同位素C 一定是同种原子D 分别组成的单质,物理性质一定相等6.用化学方法不能实现的是A 生成一种新分子B 生成一种新离子C 生成一种新核素D 生成一种新单质7.两种微粒的质子数和电子数都相等,它们不可能是A 一种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B 一种单质分子和一种化合物分子C 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D 一种原子和一种分子8.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曾经起到很大作用。

他的学说中,包含有下述三个论点: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②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③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

从现代的观点看,你认为这三个论点中,不确切的是A 只有③B 只有①、③C 只有②、③D 有①、②、③9.下列关于原子的几种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 18O与19F具有相同的中子数B 16O与17O具有相同的电子数C 12C与13C具有相同的质量数D 15N与14N具有相同的质子数10.下列有关原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B 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C 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D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11.下列有关阳离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①阳离子都是由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而形成的②非金属原子也能形成阳离子③合阳离子的物质一定含有阴离子④阳离子都是稳定结构,不会再失去电子A ①②④B ②③④C ①②③D ①③④12.元素R核电荷数为16,原子的质量数32,则R离子应包含A 16e-、16Z、16NB 18e-、16Z、16NC 18e-、18Z、16ND 16e-、16Z、18N13.若用x代表一个中性原子中核外的电子数,y代表此原子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z代表此原子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则对23490Th的原子来说A x=90 y=90 z=234B x=90 y=90 z=144C x=144 y=144 z=90D x=234 y=234 z=32414.分析发现,某陨石中含有半衰期极短的镁的一种放射性同位素28Mg,该同位素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是A 12B 14C 16D 1815.居里夫人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22688Ra),该元素含有的中子数为A 88B 138C 226D 31416.我国首座秦山核电站所用的核燃料是铀-235的氧化物话23592UO2,1mol此氧化物所含有的中子数目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A 143倍B 243倍C 151倍D 159倍17.我国科学工作者在世界上首次发现铂的一种新同位素20278P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0278Pt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2 B 20278Pt的原子质量为202C 铂元素的质量数为202D 20278Pt的原子核内有124个中子18.据最新报道,放射性同位素钬16667Ho可有效地治疗肝癌。

山西省运城市(新版)2024高考数学部编版测试(培优卷)完整试卷

山西省运城市(新版)2024高考数学部编版测试(培优卷)完整试卷

山西省运城市(新版)2024高考数学部编版测试(培优卷)完整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共8题)第(1)题阅读右边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若输入x的值为1,则输出S的值为( )A.64B.73C.512D.585第(2)题如图,该几何体为两个底面半径为1,高为1的相同的圆锥形成的组合体,设它的体积为,它的内切球的体积为,则()A.B.C.D.第(3)题已知O为平面点角坐标系的原点,点,B为圆上动点,记经过A、B的直线为l,以O为圆心与l相切的圆的面积为,经过O、A、B三点的圆的面积为,则的最大值为()A.B.C.D.第(4)题已知集合,则()A.B.C.D.第(5)题复数的实部是()A.1B.-1C.0D.第(6)题已知集合,,则()A.B.C.D.第(7)题在中,角,,所对的边分别为,,,若,,成等差数列,,则()A.B.C.D.第(8)题苏格拉数学家科林.麦克考林(Colin Maclaurin)研究出了著名的Maclauin级数展开式,其中一个为,据此展开式,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的输出结果约为()A.2B.1C.0.5D.0.25二、多选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共3题)第(1)题设a,b为两个正数,定义a,b的算术平均数为,几何平均数为.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美国数学家D.H. Lehmer提出了“Lehmer均值”,即,其中p为有理数.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B.C.D.第(2)题在一个圆锥中,D为圆锥的顶点,O为圆锥底面圆的圆心,P为线段DO的中点,AE为底面圆的直径,是底面圆的内接正三角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E∥平面PACB.PA⊥平面PBCC.在圆锥侧面上,点A到DB中点的最短距离为D.记直线DO与过点P的平面α所成的角为θ,当时,平面α与圆锥侧面的交线为椭圆第(3)题已知函数,其中常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函数的定义域为B.当,时,函数有两个极值点C.不存在实数和m,使得函数恰好只有一个极值点D.若,则“”是“函数是增函数”的充分不必要条件三、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共3题)第(1)题函数的图象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__________.第(2)题数列满足,,则前40项和为________.第(3)题如图,一个圆柱内接于圆锥,且圆柱的底面圆半径是圆锥底面圆半径的一半,则该圆柱与圆锥的体积的比值为__________.四、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最后一题17分,共77分 (共5题)第(1)题(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极坐标系中,设圆经过点,圆心是直线与极轴的交点,求圆的极坐标方程.第(2)题已知函数,其中.(1)若,求函数的单调区间;(2)若对任意,,不等式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第(3)题已知的三个角所对的边分别为,面积为为.若且(1)求角;(2)设为的中点,且的平分线交于点,求线段的长.第(4)题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比都大于3,则称这个数列为“型数列”.(1)若数列满足,判断是否为“型数列”,并说明理由;(2)已知正项数列为“型数列”,,数列满足,,是等比数列,公比为正整数,且不是“型数列”,求数列的通项公式.第(5)题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人们通过手机、互联网、电视等方式观看十九大盛况.某调查网站从通过电视端口或端口观看十九大的观众中随机选出200人,经统计这200人中通过电视端口观看的人数与通过端口观看的人数之比为.将这200人按年龄分成五组:第1组,第2组,第3组,第4组,第5组,其中统计通过电视端口观看的观众得到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1)求的值.(2)把年龄在第1、2、3组的观众称青少年组,年龄在第4、5组的观众称为中老年组,若选出的200人中通过端口观看的中老年人有12人,请完成下面列联表,并判断能否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1的前提下认为观看十九大的方式与年龄有关?通过端口观看十九大通过电视端口观看十九大合计青少年中老年合计附:(其中)0.100.050.0250.0100.0050.0012.7063.8415.0246.6357.87910.828。

固溶体晶格参数的测定原理及应用

固溶体晶格参数的测定原理及应用

例 题
精品课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精品课件!
对于立方晶系:
d
a
2 2 2
H K L 2d sin a

2 sin
H K L
2 2
2
在给定实验条件下,入射线波长可以给出510-6Å 的精确数值,因此点阵常数的计算归结为两个任 务:
衍射峰干涉指数HKL的标定; 衍射峰位角的精确测定。
点阵常数的测量精度取决于衍射峰位角的误差。
固溶度与晶格常数间关系
Vegard 定律 固溶体的点阵常数与成分成直线关系 点阵常数随化学成份的变化而发生微小的变 化,通常在10-4Å数量级以下,需要进行精确 测定
布拉格方程及其理解
指数相同的晶面平行(相邻) 波程差等于波长整数倍时干涉、加强 干涉加强条件为下式 过M点分别向入射线和反射线作垂线,则MP之前和MQ之后两束射线的 光程相同,它们的程差为=PM2+QM2=2dsinθ。当光程差等于波长的整 数倍时,相邻原子面散射波干涉加强,即干涉加强条件为:
2d sin n
布拉格方程及其理解
= 2d sin (1) 求微分 = 2d sin + 2d cos (2) (2)/(1) 得: / = d/d + ctg 不考虑波长误差,则 d/d = -ctg 当90,ctg0, 若恒定,则越大,计算得出的d误差越小 面间距的相对误差不仅取决于衍射线位置的测量误差,并且还 与衍射线位置 有关,愈接近90°时,所得的面间距相对误 差愈小。 (1)选高角度衍射线 (2)尽可能减小角的测量误差
外推法计算点阵常数的精确值
由测试衍射峰位角计 算得到的点阵常数观 察值与测量误差的关 系式可表示为:

瑞利金斯公式

瑞利金斯公式

理想模型
我们把能够全部吸收外来一切电磁辐射的物体 称为绝对黑体,简称黑体(black body)。
黑体只是一种理想的模型,碳黑能够很好地吸 收外来的电磁波,可以近似地看成黑体。一个 开小孔的不透光空腔几乎可以全部吸收外来的 电磁波,可作为黑体来进行观测和实验。
黑体发射出来的电磁辐射称为黑体辐射,单位 时间内单位面积黑体辐射的能量(辐出度)记为 MB(T),其中在频率 附近的单位频率间隔内 的能量(单色辐出度)记为MB( ,T) 。
当黑体的热力学温度T升高时,与单色辐出度MB( ,T) 的最大值相对应的频率 m以同样的比例向高频方向移 动,即 m T 。
理论说明
为了说明上述实验结果 ,人们进行了理论研究。 在热平衡的条件下,小孔的单色辐出度MB( ,T)
应该与空腔内的能量密度u( ,T) 成正比。
维恩公式(Wien formula)
归纳与猜想
在得知上述理论与实验的矛盾之后,德国物理学 家普朗克(Max Planck,1858-1947年)坚信实践 第一的观点,认为理论仅仅在符合实际时才是正 确的。
维恩公式仅在高频部分是正确的,而瑞利-金斯 公式仅在低频部分才正确,一个在全频范围内都 正确的公式应该以瑞利-金斯公式为低频极限, 而以维恩辐射定律为高频极限,即
1)斯特藩-玻耳兹曼定律 (Stefan-Boltzmann law)
黑体的辐出度(即图19-2中曲线与横坐标轴所围的面 积)与黑体的热力学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即
MB(T) = T4
其中比例系数 = 5.670 10 8 W m 2 K 4,称为
斯特藩常量(Stefan constant)。
2)维恩位移定律 (Wien displacement law)

夫兰克一赫兹实验

夫兰克一赫兹实验

夫兰克一赫兹实验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N.Bohr)提出了一个氢原子模型,并指出原子存在能级。

该模型在预言氢光谱的观察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功。

根据玻尔的原子理论,原子光谱中的每根谱线表示原子从某一个较高能态向另一个较低能态跃迁时的辐射。

1914年,德国物理学家夫兰克(J.Franck)和赫兹(G.Hertz)对勒纳用来测量电离电位的实验装置作了改进,他们同样采取慢电子(几个到几十个电子伏特)与单元素气体原子碰撞的办法,但着重观察碰撞后电子发生什么变化(勒纳则观察碰撞后离子流的情况)。

通过实验测量,电子和原子碰撞时会交换某一定值的能量,且可以使原子从低能级激发到高能级。

直接证明了原子发生跃变时吸收和发射的能量是分立的、不连续的,证明了原子能级的存在,从而证明了玻尔理论的正确。

由而获得了19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夫兰克一赫兹实验至今仍是探索原子结构的重要手段之一,实验中用的“拒斥电压”筛去小能量电子的方法,己成为广泛应用的实验技术。

【实验目的】通过测定氩原子等元素的第一激发电位(即中肯电位),证明原子能级的存在。

【实验原理】1.关于激发电位:玻尔提出的原子理论指出:(1)原子只能较长地停留在一些稳定状态(简称为定态)。

原子在这些状态时,不发射或吸收能量:各定态有一定的能量,其数值是彼此分隔的。

原子的能量不论通过什么方式发生改变,它只能从一个定态跃迁到另一个定态。

(2)原子从一个定态跃迁到另一个定态而发射或吸收辐射时,辐射频率是一定的。

如果用E m 和E n分别代表有关两定态的能量的话,辐射的频率ν决定于如下关系:h ν=E m -E n (1-2-1)式中,普朗克常数h = 6.63 ×10-34J·sec为了使原子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可以通过具有一定能量的电子与原子相碰撞进行能量交换的办法来实现。

设初速度为零的电子在电位差为U0的加速电场作用下,获得能量eU0。

当具有这种能量的电子与稀薄气体的原子(比如十几个乇的氩原子)发生碰撞时,就会发生能量交换。

相似律

相似律
式中u, t,,…为各物理量与其特征量的比值,是无量纲数。
Hale Waihona Puke 模型试验的模型试验是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经常采用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手段。其首要任务在于如何满足相似律以确立 模型与实体的相似性。飞行器、船舰等的风洞、水池试验主要是探求实际运动中物体所将承受的周围流体的作用 力。因此,要求模型周围的流场与实体周围的流场完全相似。首先要选定长度比,制成比例模型,使固体边界几 何相似;再选择速度比等以保证一些无量纲参数相同。在控制方程未能建立和解出的情况下,这些做为判断相似 性的无量纲相似准数还可按x定理(见量纲分析)确定。例如,船舰设计目标之一是寻求阻力最小的船形。船舶阻 力包括摩擦阻力和兴波阻力两部分。前者指船体水下表面所承受的水流摩擦力;后者则因船前水面壅高、船后水 面涡陷形成纵向压差所致,所耗能量由波浪给以扩散。船波起伏,重力成为限制水面升降的恢复力,直接影响运 动,故不能忽略。可见总阻力的大小F取决于船长l、船速v、密度ρ、动力粘性系数μ以及单位质量的重力值g,
流动
相似律的研究有两种不同途径:运用量纲分析和从流动的控制方程出发,两者都可得到同一结论。
根据量纲分析,某一流动问题中所要研究的无量纲参量f必然同问题中的其他无量纲参量存在下列关系:
式中α、b、…为边界(包括物体)的特征尺度;x、y、z为空间点的坐标;t为时间;L、T为特征长度和待 征时间;x1、x2、…、xn为无量纲相似参数。函数Φ的具体形式由实验或理论分析确定。由此可见,对两个几何 梠似的流动系统(a/L,b/L,…相等)只要相似参数x1,x2,…,xn相等,在时间空间相似点 (t/T,x/L,y/L,z/L)上,两系统的无量纲参量必然相等,即这两个流动系统是力学相似的。称为相似准数。由 于在相似准数相等的条件下,因变量之间存在着直接的换算关系,因此工程中广泛使用与实物相似的模型进行实 验,以取得工程设计中所需的各种数据或探求具体工程技术问题中有关物理量间的定性关系。

贵州省六盘水市2024高三冲刺(高考数学)苏教版模拟(拓展卷)完整试卷

贵州省六盘水市2024高三冲刺(高考数学)苏教版模拟(拓展卷)完整试卷

贵州省六盘水市2024高三冲刺(高考数学)苏教版模拟(拓展卷)完整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共8题)第(1)题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的图象大致是()A.B.C.D.第(2)题已知正项等比数列中,,为的前n项和,,则()A.7B.9C.15D.20第(3)题设S n是公差为d(d≠0)的无穷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则下列命题错误的是A.若d<0,则数列{S n}有最大项B.若数列{S n}有最大项,则d<0C.若数列{S n}是递增数列,则对任意的n N*,均有S n>0D.若对任意的n N*,均有S n>0,则数列{S n}是递增数列第(4)题已知,则m,n的关系为()A.B.C.D.第(5)题已知定义在R上的函数,设,,,则a,b,c的大小关系是()A.B.C.D.第(6)题若,,则()A.B.C.D.第(7)题比尔-朗伯定律是一条有关光吸收的物理定律,常用来描述光在透明介质中传播时的衰减规律,其数学表达式可写为,其中和表示光在穿过介质前、后的强度(单位:lx),x是光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单位:m),其中k是取决于介质特性的常数.若某处湖面的阳光强度为,对于此湖中的水取,则此湖中20m深处的阳光强度约为(参考数据:)()A.1500 lx B.2000 lx C.3000 lx D.4000 lx第(8)题若函数在上单调递增,则的取值范围为()A.B.C.D.二、多选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共3题)第(1)题设z,,是复数,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若,则B.若,则C .若,则D.若,则第(2)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组数据、、、、、、、、、的第百分位数为B.若随机变量,且,则C .若随机变量,则方差D.若将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都加上一个相同的正数,则平均数和方差都会发生变化第(3)题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从51个个体中抽取2个个体,则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都是B.数据36,28,22,24,22,78,32,26,20,22的第80百分位数为34C.随机变量,若,则D .已知随机变量,若,则三、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共3题)第(1)题已知数列满足,,表示不超过的最大整数(如,记,数列的前项和为).①若数列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则__________;②若数列是公比为的等比数列,则__________.第(2)题过抛物线的焦点的直线与相交于两点,且两点在准线上的射影分别为,,则_____________.第(3)题已知抛物线C:()的焦点为F,M为抛物线的准线上一点,且M的纵坐标为,N是直线MF与抛物线的一个交点,若,则______.四、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最后一题17分,共77分 (共5题)第(1)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椭圆,过右焦点作两条互相垂直的弦AB,CD,设AB,CD中点分别为,.(1)写出椭圆右焦点的坐标及该椭圆的离心率;(2)证明:直线MN必过定点,并求出此定点坐标;(3)若弦AB,CD的斜率均存在,求面积的最大值.第(2)题已知函数.(1)若,求曲线在点处的切线的方程;(2)若不等式对任意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第(3)题以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为极点,轴的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已知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倾斜角为的直线过点,点的极坐标为.(1)求曲线的普通方程和直线的参数方程;(2)若与交于,两点,且点为的中点,求点的直角坐标.第(4)题如图,已知直线交抛物线于、两点(点在点左侧),过线段(两端点除外)上的任意一点作直线,使得直线与抛物线在点处的切线平行,设直线与抛物线交于、两点.(1)记直线、的斜率分别为、,证明:;(2)若,求的面积.第(5)题已知曲线E:的左右焦点为,,P是曲线E上一动点(1)求的周长;(2)过的直线与曲线E交于AB两点,且,求直线AB的斜率;(3)若存在过点的两条直线和与曲线E都只有一个公共点,且,求h的值.。

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宜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物理试题(原卷版)

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宜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物理试题(原卷版)

江西省宜丰中学2023-2024(下)高二6月月考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 下列四幅图分别对应四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 图甲中铀238的半衰期是45亿年,经过45亿年,10个铀238必定有5个发生衰变B. 图乙中氘核的比结合能小于氦核的比结合能C. 图丙中一个氢原子从n =4的能级向基态跃迁时,最多可以放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D. 图丁中为光电效应实验,用不同光照射某金属得到的关系图,则a 光频率最高2. 每种原子都有自己的特征谱线,所以运用光谱分析可以鉴别物质和进行深入研究.氢原子光谱中巴耳末系的谱线波长公式为:,n =3、4、5…,E 1为氢原子基态能量,h 为普朗克常量,c 为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锂离子Li +的光谱中某个线系的波长可归纳成一个公式:,m =9、12、15...,为锂离子Li +基态能量,经研究发现这个线系光谱与氢原子巴耳末系光谱完全相同.由此可以推算出锂离子Li +基态能量与氢原子基态能量的比值为( )A. 3B. 6C. 9D. 123. 自然界中很多具有放射性的原子核,需要发生一系列的衰变才能达到稳定状态。

如图所示,某原子核X 经过多次衰变后变成原子核Y ,则( )I U -1221112E hc n λ-⎛⎫=- ⎪⎝⎭1221116E hc m λ'-⎛⎫=- ⎪⎝⎭'1EA. 原子核X 的比结合能大于原子核Y 的比结合能,因而原子核X 不稳定B. 原子核X 变成原子核Y ,需要经过8次衰变和6次衰变C. 20个原子核X 经过一个半衰期后,还有10个未发生衰变D. 衰变的实质是4. 2023年11月6日,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在山东石岛湾并网发电,这标志着我国在高温气冷堆核电技术领域领先全球。

当前广泛应用的第三代核电站主要利用铀()裂变产能,铀()的一种典型裂变产物是钡()和氪()。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有92个中子,143个质子B. 铀原子核的结合能大于钡原子核的结合能C. 重核裂变成中等大小的核,核的比结合能减小D. 上述裂变反应方程为:5. 如图所示是描述原子核核子平均质量与原子序数Z 的关系曲线,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将原子核A 分解为原子核B 、C 吸收能量B. 将原子核D 、E 结合成原子核F 吸收能量C. 将原子核A 分解为原子核B 、F 一定释放能量的αββ110101H n e →+23592U 23592U 14456Ba 8936Kr 23592U 23592U 14456Ba 23514489192563602→++U Ba Kr nmD. 将原子核F 、C 结合成原子核B 一定释放能量6. 如图甲是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原理图,用不同频率的光照射同一光电管的阴极K 时,得到遏止电压。

固体物理知识题指导

固体物理知识题指导

固体物理知识题指导固体物理习题指导第一章晶体的结构第二章晶体的结合第三章晶格振动与晶体热学性质第四章晶体的缺陷第五章能带第六章自由电子论和电子的输运性质第一章晶体的结构思考题1. 1. 以堆积模型计算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同体积的体心和面心立方晶体中的原子数之比. [解答]设原子的半径为R , 体心立方晶胞的空间对角线为4R , 晶胞的边长为3/4R , 晶胞的体积为()33/4R , 一个晶胞包含两个原子, 一个原子占的体积为()2/3/43R ,单位体积晶体中的原子数为()33/4/2R ; 面心立方晶胞的边长为2/4R , 晶胞的体积为()32/4R , 一个晶胞包含四个原子, 一个原子占的体积为()4/2/43R , 单位体积晶体中的原子数为()32/4/4R . 因此, 同体积的体心和面心立方晶体中的原子数之比为2/323=0.272.2. 2. 解理面是面指数低的晶面还是指数高的晶面?为什么? [解答]晶体容易沿解理面劈裂,说明平行于解理面的原子层之间的结合力弱,即平行解理面的原子层的间距大. 因为面间距大的晶面族的指数低, 所以解理面是面指数低的晶面.3. 3. 基矢为=1a i a , =2a aj , =3a ()k j i ++2a 的晶体为何种结构? 若=3a ()k j +2a+i 23a , 又为何种结构? 为什么? [解答]有已知条件, 可计算出晶体的原胞的体积23321a ==a a a Ω.由原胞的体积推断, 晶体结构为体心立方. 按照本章习题14, 我们可以构造新的矢量=-=13a a u 2a()k j i ++-, =-=23a a v 2a()k j i +-,=-+=321a a a w 2a()k j i -+.w v u ,,对应体心立方结构. 根据14题可以验证, w v u ,,满足选作基矢的充分条件.可见基矢为=1a i a ,=2a aj , =3a ()k j i ++2a的晶体为体心立方结构.若=3a ()k j +2a+i 23a ,则晶体的原胞的体积23321a Ω==a a a ,该晶体仍为体心立方结构. 4. 4. 若321l l l R 与hkl R 平行, hkl R 是否是321l l l R的整数倍? 以体心立方和面心立方结构证明之.[解答] 若321l l l R 与hkl R 平行, hkl R 一定是321l l l R的整数倍. 对体心立方结构, 由(1.2)式可知32a a a +=,13a a b +=, 21a a c +=,hkl R =h a +k b +l c =(k+l )+1a (l+h )+2a (h+k )3a =p 321l l l R =p (l 11a +l 22a +l 33a ), 其中p 是(k+l )、(l+h )和(h+k )的公约(整)数.对于面心立方结构, 由(1.3)式可知,321a a a a ++-=, =b 321a a a +-, =c 321a a a -+,hkl R =h a +k b +l c =(-h+k+l )1a +(h-k+l )2a +(h+k-l )3a =p ’321l l l R = p ’(l 11a +l 22a +l 33a ),其中p ’是(-h+k+l )、(-k+h+l )和(h-k+l )的公约(整)数.5. 晶面指数为(123)的晶面ABC 是离原点O 最近的晶面,OA 、OB 和OC 分别与基矢1a 、2a 和3a 重合,除O 点外,OA 、OB 和OC 上是否有格点?若ABC 面的指数为(234),情况又如何? [解答]晶面族(123)截1a 、2a 和3a 分别为1、2、3等份,ABC 面是离原点O 最近的晶面,OA 的长度等于1a 的长度,OB 的长度等于2a 的长度的1/2,OC 的长度等于3a 的长度的1/3,所以只有A 点是格点. 若ABC 面的指数为(234)的晶面族, 则A 、B 和C 都不是格点.6. 6. 验证晶面(102),(111)和(012)是否属于同一晶带. 若是同一晶带, 其带轴方向的晶列指数是什么?[解答]由习题12可知,若(102),(111)和(012)属于同一晶带, 则由它们构成的行列式的值必定为0.可以验证210111012=0,说明(102),(111)和(012)属于同一晶带.晶带中任两晶面的交线的方向即是带轴的方向. 由习题13可知, 带轴方向晶列[l 1l 2l 3]的取值为l 1=1101 =1, l 2=1120=2, l 3=1112=1.7.带轴为[001]的晶带各晶面,其面指数有何特点? [解答]带轴为[001]的晶带各晶面平行于[001]方向,即各晶面平行于晶胞坐标系的c 轴或原胞坐标系的3a 轴,各晶面的面指数形为(hk0)或(h 1h 20), 即第三个数字一定为0. 8. 8. 与晶列[l 1l 2l 3]垂直的倒格面的面指数是什么? [解答] 正格子与倒格子互为倒格子. 正格子晶面(h 1h 2h 3)与倒格式=h K h 11b +h 22b +h 33b 垂直, 则倒格晶面(l 1l 2l 3)与正格矢=l R l 11a + l 22a + l 33a 正交. 即晶列[l 1l 2l 3]与倒格面(l 1l 2l 3) 垂直. 9. 9. 在结晶学中, 晶胞是按晶体的什么特性选取的? [解答]在结晶学中, 晶胞选取的原则是既要考虑晶体结构的周期性又要考虑晶体的宏观对称性.10. 10.六角密积属何种晶系? 一个晶胞包含几个原子?[解答]六角密积属六角晶系, 一个晶胞(平行六面体)包含两个原子.11. 11.体心立方元素晶体, [111]方向上的结晶学周期为多大? 实际周期为多大? [解答]结晶学的晶胞,其基矢为c b a , ,,只考虑由格矢=R h a +k b +l c 构成的格点. 因此, 体心立方元素晶体[111]方向上的结晶学周期为a 3, 但实际周期为a 3/2.12. 12.面心立方元素晶体中最小的晶列周期为多大? 该晶列在哪些晶面内? [解答]周期最小的晶列一定在原子面密度最大的晶面内. 若以密堆积模型, 则原子面密度最大的晶面就是密排面. 由图1.9可知密勒指数(111)[可以证明原胞坐标系中的面指数也为(111)]是一个密排面晶面族, 最小的晶列周期为2/2a . 根据同族晶面族的性质, 周期最小的晶列处于{111}面内. 13. 在晶体衍射中,为什么不能用可见光? [解答]晶体中原子间距的数量级为1010-米,要使原子晶格成为光波的衍射光栅,光波的波长应小于1010-米.但可见光的波长为7.6?4.0710-?米, 是晶体中原子间距的1000倍. 因此, 在晶体衍射中,不能用可见光.14. 高指数的晶面族与低指数的晶面族相比, 对于同级衍射, 哪一晶面族衍射光弱? 为什么?[解答]对于同级衍射, 高指数的晶面族衍射光弱, 低指数的晶面族衍射光强. 低指数的晶面族面间距大, 晶面上的原子密度大, 这样的晶面对射线的反射(衍射)作用强. 相反, 高指数的晶面族面间距小, 晶面上的原子密度小, 这样的晶面对射线的反射(衍射)作用弱. 另外, 由布拉格反射公式λθn sin 2=hkl d 可知, 面间距hkl d 大的晶面, 对应一个小的光的掠射角θ. 面间距hkl d 小的晶面, 对应一个大的光的掠射角θ. θ越大, 光的透射能力就越强, 反射能力就越弱.15. 温度升高时, 衍射角如何变化? X 光波长变化时, 衍射角如何变化? [解答]温度升高时, 由于热膨胀, 面间距hkl d 逐渐变大. 由布拉格反射公式λθn sin 2=hkl d可知, 对应同一级衍射, 当X 光波长不变时, 面间距hkl d 逐渐变大, 衍射角θ逐渐变小.所以温度升高, 衍射角变小.当温度不变, X 光波长变大时, 对于同一晶面族, 衍射角θ随之变大.16. 面心立方元素晶体, 密勒指数(100)和(110)面, 原胞坐标系中的一级衍射, 分别对应晶胞坐标系中的几级衍射?[解答]对于面心立方元素晶体, 对应密勒指数(100)的原胞坐标系的面指数可由(1.34)式求得为(111), p ’=1.由(1.33)式可知, hkl h K K 2=; 由(1.16)和(1.18)两式可知, 2/321hkl h h h d d =; 再由(1.26)和(1.27)两式可知,n ’=2n . 即对于面心立方元素晶体, 对应密勒指数(100)晶面族的原胞坐标系中的一级衍射, 对应晶胞坐标系中的二级衍射.对于面心立方元素晶体, 对应密勒指数(110)的原胞坐标系的面指数可由(1.34)式求得为(001), p ’=2.由(1.33)式可知, hkl h K K =; 由(1.16)和(1.18)两式可知, hkl h h h d d =321; 再由(1.26)和(1.27)两式可知, n ’=n , 即对于面心立方元素晶体, 对应密勒指数(110)晶面族的原胞坐标系中的一级衍射, 对应晶胞坐标系中的一级衍射.17. 由KCl 的衍射强度与衍射面的关系, 说明KCl 的衍射条件与简立方元素晶体的衍射条件等效.[解答]Cl 与K 是原子序数相邻的两个元素, 当Cl 原子俘获K 原子最外层的一个电子结合成典型的离子晶体后, -Cl 与+K的最外壳层都为满壳层, 原子核外的电子数和壳层数都相同, 它们的离子散射因子都相同. 因此, 对X 光衍射来说, 可把-Cl 与+K 看成同一种原子. KCl 与NaCl 结构相同, 因此, 对X 光衍射来说, KCl 的衍射条件与简立方元素晶体等效.由KCl 的衍射强度与衍射面的关系也能说明KCl 的衍射条件与简立方元素晶体的衍射条件等效. 一个KCl 晶胞包含4个+K 离子和4个-Cl 离子,它们的坐标+K :(000)(02121)(21021)(21210) -Cl :(0021)(0210)(21)(212121)由(1.45)式可求得衍射强度I hkl 与衍射面(hkl )的关系I hkl ={+K f[1+cos ++++++)](cos )(cos )(h l n l k n k h n πππ)]}(cos cos cos cos [-Cl l k h n nl nk nh f +++++ππππ由于+K f 等于-Cl f , 所以由上式可得出衍射面指数nl nk nh , ,全为偶数时, 衍射强度才极大. 衍射面指数的平方和222)()()(nl nk nh ++: 4, 8, 12, 16, 20, 24…. 以上诸式中的n 由λθ=++sin )()()(2222nl nk nh a决定. 如果从X 光衍射的角度把KCl 看成简立方元素晶体, 则其晶格常数为='a 2/a , 布拉格反射公式化为λθ=++sin )'()'()'('2222l n k n h n a显然'2n n =, 衍射面指数平方和22)'()'()'(l n k n h n ++: 1, 2, 3, 4, 5, 6…. 这正是简立方元素晶体的衍射规律.18. 金刚石和硅、锗的几何结构因子有何异同? [解答]取几何结构因子的(1.44)表达式)(21j j j lw kv hu n i tj j hkl ef F ++=∑=π,其中u j ,v j ,w j 是任一个晶胞内,第j 个原子的位置矢量在c b a , ,轴上投影的系数. 金刚石和硅、锗具有相同的结构, 尽管它们的c b a , ,大小不相同, 但第j 个原子的位置矢量在c b a , ,轴上投影的系数相同. 如果认为晶胞内各个原子的散射因子jf 都一样, 则几何结构因子化为∑=++=tj lw kv hu n i hkl j j j ef F 1)(2π.在这种情况下金刚石和硅、锗的几何结构因子的求和部分相同. 由于金刚石和硅、锗原子中的电子数和分布不同, 几何结构因子中的原子散射因子f 不会相同.19. 旋转单晶法中, 将胶片卷成以转轴为轴的圆筒, 胶片上的感光线是否等间距? [解答]旋转单晶法中, 将胶片卷成以转轴为轴的圆筒, 衍射线构成了一个个圆锥面. 如果胶片上的感光线如图所示是等间距,tgR md m =.其中R 是圆筒半径, d 是假设等间距的感光线间距, ?是各个圆锥面与垂直于转轴的平面的夹角. 由该关系式可得sin2221R d m R md m +=,即m ?sin 与整数m 不成正比. 但可以证明222sin l k h a mp m ++=λ.即m ?sin 与整数m 成正比(参见本章习题23). 也就是说, 旋转单晶法中, 将胶片卷成以转轴为轴的圆筒, 胶片上的感光线不是等间距的.20. 如图1.33所示, 哪一个衍射环感光最重? 为什么?[解答]最小衍射环感光最重. 由布拉格反射公式θnλ2=dsinhkl可知, 对应掠射角θ最小的晶面族具有最大的面间距. 面间距最大的晶面上的原子密度最大, 这样的晶面对射线的反射(衍射)作用最强. 最小衍射环对应最小的掠射角,它的感光最重.第二章晶体的结合思考题1.是否有与库仑力无关的晶体结合类型?[解答]共价结合中, 电子虽然不能脱离电负性大的原子, 但靠近的两个电负性大的原子可以各出一个电子, 形成电子共享的形式, 即这一对电子的主要活动范围处于两个原子之间, 通过库仑力, 把两个原子连接起来. 离子晶体中, 正离子与负离子的吸引力就是库仑力. 金属结合中, 原子实依靠原子实与电子云间的库仑力紧紧地吸引着. 分子结合中, 是电偶极矩把原本分离的原子结合成了晶体. 电偶极矩的作用力实际就是库仑力. 氢键结合中, 氢先与电负性大的原子形成共价结合后, 氢核与负电中心不在重合, 迫使它通过库仑力再与另一个电负性大的原子结合. 可见, 所有晶体结合类型都与库仑力有关.2.如何理解库仑力是原子结合的动力?[解答]晶体结合中, 原子间的排斥力是短程力, 在原子吸引靠近的过程中, 把原本分离的原子拉近的动力只能是长程力, 这个长程吸引力就是库仑力. 所以, 库仑力是原子结合的动力.3.晶体的结合能, 晶体的内能, 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势能有何区别?[解答]自由粒子结合成晶体过程中释放出的能量, 或者把晶体拆散成一个个自由粒子所需要的能量, 称为晶体的结合能.原子的动能与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势能之和为晶体的内能.在0K时, 原子还存在零点振动能. 但零点振动能与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势能的绝对值相比小得多. 所以, 在0K时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势能的绝对值近似等于晶体的结合能.4.原子间的排斥作用取决于什么原因?[解答]相邻的原子靠得很近, 以至于它们内层闭合壳层的电子云发生重叠时, 相邻的原子间便产生巨大排斥力. 也就是说, 原子间的排斥作用来自相邻原子内层闭合壳层电子云的重叠.5.原子间的排斥作用和吸引作用有何关系? 起主导的范围是什么?[解答]在原子由分散无规的中性原子结合成规则排列的晶体过程中, 吸引力起到了主要作用. 在吸引力的作用下, 原子间的距离缩小到一定程度, 原子间才出现排斥力. 当排斥力与吸引力相等时, 晶体达到稳定结合状态. 可见, 晶体要达到稳定结合状态, 吸引力与排斥力缺一不可. 设此时相邻原子间的距离为0r, 当相邻原子间的距离r>0r时, 吸引力起主导作用; 当相邻原子间的距离r<0r时, 排斥力起主导作用.6.共价结合为什么有“饱和性”和“方向性”?[解答]设N为一个原子的价电子数目, 对于IV A、V A、VI A、VII A族元素,价电子壳层一共有8个量子态, 最多能接纳(8- N)个电子, 形成(8- N)个共价键. 这就是共价结合的“饱和性”.共价键的形成只在特定的方向上, 这些方向是配对电子波函数的对称轴方向, 在这个方向上交迭的电子云密度最大. 这就是共价结合的“方向性”.7.共价结合, 两原子电子云交迭产生吸引, 而原子靠近时, 电子云交迭会产生巨大的排斥力, 如何解释?[解答]共价结合, 形成共价键的配对电子, 它们的自旋方向相反, 这两个电子的电子云交迭使得体系的能量降低, 结构稳定. 但当原子靠得很近时, 原子内部满壳层电子的电子云交迭, 量子态相同的电子产生巨大的排斥力, 使得系统的能量急剧增大.8.试解释一个中性原子吸收一个电子一定要放出能量的现象.[解答]当一个中性原子吸收一个电子变成负离子, 这个电子能稳定的进入原子的壳层中, 这个电子与原子核的库仑吸引能的绝对值一定大于它与其它电子的排斥能. 但这个电子与原子核的库仑吸引能是一负值. 也就是说, 当中性原子吸收一个电子变成负离子后, 这个离子的能量要低于中性原子原子的能量. 因此, 一个中性原子吸收一个电子一定要放出能量.9.如何理解电负性可用电离能加亲和能来表征?[解答]使原子失去一个电子所需要的能量称为原子的电离能, 电离能的大小可用来度量原子对价电子的束缚强弱. 一个中性原子获得一个电子成为负离子所释放出来的能量称为电子亲和能. 放出来的能量越多, 这个负离子的能量越低, 说明中性原子与这个电子的结合越稳定. 也就是说, 亲和能的大小也可用来度量原子对电子的束缚强弱. 原子的电负性大小是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大小的度量. 用电离能加亲和能来表征原子的电负性是符合电负性的定义的.10.为什么许多金属为密积结构?[解答]金属结合中, 受到最小能量原理的约束, 要求原子实与共有电子电子云间的库仑能要尽可能的低(绝对值尽可能的大). 原子实越紧凑, 原子实与共有电子电子云靠得就越紧密, 库仑能就越低. 所以, 许多金属的结构为密积结构. 11.何为杂化轨道?[解答]为了解释金刚石中碳原子具有4个等同的共价键, 1931年泡林(Pauling)和斯莱特(Slater)提出了杂化轨道理论. 碳原子有4个价电子, 它们分别对应s 2?、xyp 2?、zp 2?量子态, 在构成共价键时, 它们组成了4个新的量子态).(21),(21),(21),(2122221222212222122221z y x z y x z y x z y x p p p s p p p s p p p s p p p s ψψψψ+--=-+-=--+=+++=,4个电子分别占据1ψ、2ψ、3ψ、4ψ新轨道,在四面体顶角方向(参见图1.18)形成4个共价键. 12.你认为固体的弹性强弱主要由排斥作用决定呢, 还是吸引作用决定?[解答]如上图所示, 0r 附近的力曲线越陡, 当施加一定外力, 固体的形变就越小. 0r 附近力曲线的斜率决定了固体的弹性性质. 而0r 附近力曲线的斜率主要取决于排斥力. 因此, 固体的弹性强弱主要由排斥作用决定.13.固体呈现宏观弹性的微观本质是什么?固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发生形变, 外力撤消后形变消失的性质称为固体的弹性. 设无外力时相邻原子间的距离为0r , 当相邻原子间的距离r >0r 时, 吸引力起主导作用; 当相邻原子间的距离r <0r 时, 排斥力起主导作用. 当固体受挤压时, r <0r , 原子间的排斥力抗击着这一形变. 当固体受拉伸时, r >0r , 原子间的吸引力抗击着这一形变. 因此, 固体呈现宏观弹性的微观本质是原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这种作用力既包含着吸引力, 又包含着排斥力.14.你是如何理解弹性的, 当施加一定力, 形变大的弹性强呢, 还是形变小的强?[解答]对于弹性形变, 相邻原子间的距离在0r 附近变化. 令r r r ?+=0, 则有).1(),1()1()(0000000r rnr r r rmr r rr r r r n n m m m m m -≈-≈+=+=-------因为0/r r ?是相对形变, 弹性力学称为应变, 并计作S , 所以原子间的作用力.)(000000S r Bn r Am r BnS r AmS r B r A r B r A f n m n m n m n m -=-++-=+-=c r Bnr Am n m =-00,cS f =.可见, 当施加一定力, 形变S 大的固体c 小, 形变S 小的固体c 大. 固体的弹性是固体的属性, 它与外力和形变无关. 弹性常数c 是固体的属性, 它的大小可作为固体弹性强弱的度量. 因此, 当施加一定力, 形变大的弹性弱, 形变小的强. 从这种意义上说, 金刚石的弹性最强.15.拉伸一长棒, 任一横截面上的应力是什么方向? 压缩时, 又是什么方向?[解答]如上图所示, 在长棒中取一横截面, 长棒被拉伸时, 从截面的右边看, 应力向右, 但从截面的左边看, 应力向左. 压缩时, 如下图所示, 应力方向与拉伸时正相反. 可见, 应力方向依赖于所取截面的外法线矢量的方向.16.固体中某一面积元两边的应力有何关系?[解答以上题为例, 在长棒中平行于横截面取一很薄的体积元, 拉伸时体积元两边受的应力如图所示.压缩时体积元两边受的应力如下图所示.当体积元无限薄, 体积元将变成面积元. 从以上两图可以看出, 面积元两边的应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17.沿某立方晶体一晶轴取一细长棒做拉伸实验, 忽略宽度和厚度的形变, 由此能否测出弹性劲度常数11c ?[解答]立方晶体c b a , ,轴是等价的, 设长棒方向为x (a , 或b , 或c )轴方向, 做拉伸实验时若忽略宽度和厚度的形变, 则只有应力1T 应变1S 不为0, 其它应力应变分量都为0. 由(2.55)可得 1111S c T =. 设长棒的横截面积为A , 长度为L , 拉伸力为F , 伸长量为L ?, 则有: L L S A F T / ,/11?==. 于是, L A FL c ?/11=. 18.若把上题等价成弹簧的形变, 弹簧受的力kx F -=, k 与11c 有何关系?[解答]上题中长棒受的力L c L AF ?11=,长棒的伸长量L ?即是弹簧的伸长量x . 因此,.11c L A k =可见, 弹簧的弹性系数k 与弹性劲度常数的量纲是不同的.19.固体中的应力与理想流体中的压强有何关系?[解答]固体受挤压时, 固体中的正应力321 , ,T T T 与理想流体中的压强是等价的, 但654 , ,T T T 不同于理想流体中的压强概念. 因为压强的作用力与所考虑截面垂直, 而654 , ,T T T 与所考虑截面平行. 也就是说, 理想流体中不存在与所考虑截面平行的作用力. 这是因为理想流体分子间的距离比固体原子间距大得多, 流层与流层分子间不存在切向作用力.20.固体中的弹性波与理想流体中的传播的波有何差异? 为什么?[解答]理想流体中只能传播纵波. 固体中不仅能传播纵波, 还能传播切变波. 这是因为理想流体分子间距离大, 分子间不存在切向作用力, 只存在纵向作用力;而固体原子间距离小, 原子间不仅存在纵向作用力, 还存在切向作用力.第三章晶格振动与晶体热学性质思考题1. 相距为不是晶格常数倍数的两个同种原子, 其最大振幅是否相同?[解答]以同种原子构成的一维双原子分子链为例, 相距为不是晶格常数倍数的两个同种原子, 设一个原子的振幅A, 另一个原子振幅B, 由本教科书的(3.16)可得两原子振幅之比iqa e m A B -+-+=21221ββωββ (1)其中m 原子的质量. 由本教科书的(3.20)和(3.21)两式可得声学波和光学波的频率分别为+--+=2/12221212122sin )(411)(qa m A ββββββω, (2)+-++=2/12221212122sin )(411)(qa m O ββββββω. (3)将(2)(3)两式分别代入(1)式, 得声学波和光学波的振幅之比分别为iqae qa A B -+????????? ??+-+=212/1222121212sin )(41)(ββββββββ, (4)iqae qa A B -+????????? ??+-+-=212/1222121212sin )(41)(ββββββββ. (5)由于 )cos -(12)()sin ()cos (212212222121qa qa qa e iqa βββββββββ-+=++=+-=2/1222121212sin )(41)(????????? ??+-+qa ββββββ,则由(4)(5)两式可得, 1=A B. 即对于同种原子构成的一维双原子分子链, 相距为不是晶格常数倍数的两个原子, 不论是声学波还是光学波, 其最大振幅是相同的. 2. 引入玻恩卡门条件的理由是什么?[解答](1) (1) 方便于求解原子运动方程.由本教科书的(3.4)式可知, 除了原子链两端的两个原子外, 其它任一个原子的运动都与相邻的两个原子的运动相关. 即除了原子链两端的两个原子外, 其它原子的运动方程构成了个联立方程组. 但原子链两端的两个原子只有一个相邻原子, 其运动方程仅与一个相邻原子的运动相关, 运动方程与其它原子的运动方程迥然不同. 与其它原子的运动方程不同的这两个方程, 给整个联立方程组的求解带来了很大的困难.(2) (2) 与实验结果吻合得较好.对于原子的自由运动, 边界上的原子与其它原子一样, 无时无刻不在运动. 对于有N 个原子构成的的原子链, 硬性假定0 ,01==N u u 的边界条件是不符合事实的. 其实不论什么边界条件都与事实不符. 但为了求解近似解, 必须选取一个边界条件. 晶格振动谱的实验测定是对晶格振动理论的最有力验证(参见本教科书§3.2与§3.4). 玻恩卡门条件是晶格振动理论的前提条件. 实验测得的振动谱与理论相符的事实说明, 玻恩卡门周期性边界条件是目前较好的一个边界条件.3. 什么叫简正振动模式?简正振动数目、格波数目或格波振动模式数目是否是一回事?[解答]为了使问题既简化又能抓住主要矛盾,在分析讨论晶格振动时,将原子间互作用力的泰勒级数中的非线形项忽略掉的近似称为简谐近似. 在简谐近似下, 由N 个原子构成的晶体的晶格振动, 可等效成3N 个独立的谐振子的振动. 每个谐振子的振动模式称为简正振动模式, 它对应着所有的原子都以该模式的频率做振动, 它是晶格振动模式中最简单最基本的振动方式. 原子的振动, 或者说格波振动通常是这3N 个简正振动模式的线形迭加.简正振动数目、格波数目或格波振动模式数目是一回事, 这个数目等于晶体中所有原子的自由度数之和, 即等于3N .4. 长光学支格波与长声学支格波本质上有何差别?[解答]长光学支格波的特征是每个原胞内的不同原子做相对振动, 振动频率较高, 它包含了晶格振动频率最高的振动模式. 长声学支格波的特征是原胞内的不同原子没有相对位移, 原胞做整体运动, 振动频率较低, 它包含了晶格振动频率最低的振动模式, 波速是一常数. 任何晶体都存在声学支格波, 但简单晶格(非复式格子)晶体不存在光学支格波. 5. 晶体中声子数目是否守恒?[解答]频率为i ω的格波的(平均) 声子数为11)(/-=T k i B i e n ωω ,即每一个格波的声子数都与温度有关, 因此, 晶体中声子数目不守恒, 它是温度的变量.按照德拜模型, 晶体中的声子数目N ’为ωνπωωωωωωωd 2311d )()('0322/0-==DB i D pcT k V e D n N .作变量代换T k x B ω =,Θ-=Tx pB c D e x x T k V N /02332331d 23'νπ .其中D Θ是德拜温度. 高温时, x e x+≈1Tk V N pDB c 3322343'νπΘ =,即高温时, 晶体中的声子数目与温度成正比. 低温时, ∞→)/(T D Θ,3133323102332330233233)2(23)d (231d 23'T n k V x e x T k V e x x Tk V N n p B c n nxp B c x pB c ∑∑??∞=∞=∞-∞==-=νπνπνπ ,即低温时, 晶体中的声子数目与T 3成正比.6. 温度一定,一个光学波的声子数目多呢, 还是声学波的声子数目多?[解答]频率为ω的格波的(平均) 声子数为11)(/-=T k B e n ωω .因为光学波的频率O ω比声学波的频率A ω高, (1/-Tk B O eω )大于(1/-T k B A e ω ), 所以在温度一定情况下, 一个光学波的声子数目少于一个声学波的声子数目.7. 对同一个振动模式, 温度高时的声子数目多呢, 还是温度低时的声子数目多?[解答]设温度T H >T L , 由于(1/-HB T k e ω )小于(1/-L B T k e ω ), 所以温度高时的声子数目多于温度低时的声子数目.8. 高温时, 频率为ω的格波的声子数目与温度有何关系?[解答]温度很高时, 1/-≈ωω 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pen Access
nd th th
Abstract
In this paper, by the Bernoulli numbers and the exponential complete Bell polynomials, we establish one general asymptotic expansion related to the similar constant B of Glaisher-Kinkelin constant A and the function 11 22 nn .
A = lim
1 2 n
H (n) n
n2 n 1 n2 + + − 2 2 12 4
n→∞

(1.1)
e
其中, H ( n ) = 1 2 n 为超阶乘函数。最近,根据 Euler-Maclaurin 公式,Chen [1]给出了下列关于超阶 乘函数和 Glaisher-Kinkelin 常数 A 的渐近展开:
1 1 57 3 + − + . 1 − 2 3 600 n 720000 529200 n n
1
1
1 2 n
n2
~ B⋅n
n3 n 2 n + + 3 2 6
⋅e

n3 n + 9 12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11501081),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 目(项目编号:S20161202605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基金(DC201502050405)。
k
r ,即要使下列等式成立:
k− j
Yk ( β1 , β 2 , , β k ) = k!
∑ ( −1)
j =0
k − 1 k− j h αj . k − j
当我们定义 yk = Yk ( β1 , β 2 , , β k ) 时,上式可以写成:
yk = k!
∑ ( −1)
n ≥1.
(1.8)
2. 定理及证明
2.1. 定理
令 h, r 为实数, r ≠ 0 ,并定义 β k = 数 B 的渐近展开:
2 2 2 2rk ! Bk +3 ,则我们有下列关于 11 22 n n 和常 ( k + 1)( k + 2 )( k + 3)( k + 4 )
11 22 n n ~ B ⋅ n
(2.1)
k −1 k − 1 在式(2.1.1)中,当 k = 0 时, y0 = 1 ;当 k ≥ 1 时, yk = ∑ βk − j y j . j j =0
2.2. 证明
令 Mn =
11 22 n n n
n3 n 2 n + + 3 2 6
2
2
2
⋅e

n3 n + 9 12
1
1 2 n ~ A⋅ n
1 2 n
n2 n 1 n2 + + − 2 2 12 4
e
∞ α k ∑ k = 0 ( n + h )k
2
r .
(1.3)
最近,我们发现,Chen [1]还建立了以下关于 11 22 n n 和常数 B 的渐近展开:
2
2
1 2 n
12
22
n2
~ B⋅n
n3 n 2 n n3 n + + − + 3 2 6 9 12
e
∞ 2 Bk +3 1 exp ∑ , n→∞ k k =1 ( k + 1)( k + 2 )( k + 3)( k + 4 ) n
(1.4)
其中, B 为 Glaisher-Kinkelin 常数 A 的类似常数。 以上知识给了我们一个启发,我们希望通过 Bernoulli 数和指数型完全贝尔多项式去推导出关于 Glaisher-Kinkelin 常数 A 的类似常数 B 和 11 22 n n 的渐近展开:
The Asymptotic Expansion Related to the Similar Constant B of Glaisher-Kinkelin Constant A
Chaomin Tang*, Hongmei Liu, Yunxiao Shi, Guiqing Shi
School of Science, Dalia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Received: Nov. 2 , 2016; accepted: Nov. 18 , 2016; published: Nov. 24 , 2016 Copyright © 2016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licenses/by/4.0/
1 k− j k − 1 k− j k = ∑ ∑ ( −1) h αj k k 0= = k − j j 0 n
.
648
唐超敏 等
1
要证: 1 2 n
12
22
n2
~ B⋅n
n3 n 2 n + + 3 2 6
⋅e

n3 n + 9 12
∞ αk ∑ k =0 ( n + h ) k
,由(1.6)以及 β k 的定义,我们可以将式(1.4)改写为:
r
∞ 2 B +3 ⋅ r 1 Mn ~ exp ∑ ( k + 1)( k + 2k)( B k + 3)( k + 4 ) n k k =1

k 1 ∞ ∞ Y ( β , β , , β ) 1 k k 1 2 n = exp = , n→∞ ∑ β k ∑ k k ! ! nk = = k k 1 0
其中, yk 满足(1.8),定理得证。 通过指数型完全 Bell 多项式 Yn 的定义(1.6)我们可以容易地计算出 α k 。下面我们列出 α k 的前几项:
r ( 98hr − 176400h 2 − 11400 ) r ( r − 3600h ) r 1, α1 = , α2 = , α3 = α0 = − . 1800 6480000 317520000
其中,当 k = 0 时, α 0 = 1 ;当 k ≥ 1 时,
2
2
2
n3 n 2 n + + 3 2 6
⋅e

n3 n + 9 12
∞ α k ∑ k =0 ( n + h ) k
r ,
1
αk =
yk k −1 k− j k − 1 k− j − ∑ ( −1) h αj , k ! j =0 k − j
j =0
k −1
k− j
k − 1 k− j h αj . k − j
通过以上等式,我们得到一个唯一解 (α k )k ≥0 ,而且 (α k )k ≥0 有如下递推关系:
= = k 0; α 0 1, yk k −1 k− j k − 1 k− j k ≥ 1. α k = k ! − ∑ ( −1) k − j h α j , j =0
n2 n 1 n2 + + − 2 12 4
1122 n n ~ A ⋅ n 2
其中, Bn 为 Bernoulli 数。
e
− Bk +2 1 ∞ exp ∑ , n→∞, k 1 2 + + k k k n )( ) k =1 (
(1.2)
在式(1.2)的基础上,Wang and Liu [2]对超阶乘函数和 Glaisher-Kinkelin 常数推导出以下一般渐近展 开:


2 2 2
在本文中,通过Bernoulli数和指数型完全Bell多项式,我们建立了关于Glaisher-Kinkelin常数A的类似 常数B和 11 22 nn 的渐近展开式。
关键词
Glaisher-Kinkelin常数A,类似常数B,渐近展开
1. 引言
Glaisher-Kinkelin 常数 A = 1.2824271291... 被定义为:
*
通讯作者。
文章引用: 唐超敏, 刘红梅, 史云霄, 石桂庆. 关于 Glaisher-Kinkelin 常数 A 的类似常数 B 的渐近展开[J]. 应用数学进 展, 2016, 5(4): 646-650. /10.12677/aam.2016.54075
唐超敏 等
将 h 和 r 取特殊值,我们可以得到一系列有关 Glaisher-Kinkelin 常数 A 的类似常数 B 和 11 22 n n 的 渐近展开。下面我们举出几个例子。
2 2 2
3. 例子
令 h = 0 , r 分别取 1,2,3,当 n → ∞ 时,我们有:
n3 n 2 n + + 3 2 6 n3 n + 9 12
2 2 2
Keywords
Glaisher-Kinkelin Constant A, Similar Constant B, Asymptotic Expansion
关于Glaisher-Kinkelin常数A的类似常数B的 渐近展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