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第九册第四课备课教案

合集下载

国标苏教版第九册语文教案设计

国标苏教版第九册语文教案设计

全册教材简析1、主题单元。

“园丁之歌”“自然的奥秘”“故事集锦”“无私奉献”“祖国各地”“百折不挠”“走进名著”高林生老师说解读教材是一种上有课标,下有学生,中间有文本的活动。

感觉这种说法很是精妙。

因此,下面的所有教材解读都必须要沿着这条思想的轨迹前行。

2、本阶段的训练重点主要有以下几个:1.提高默读速度,学会浏览。

2.体会词句的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

3.揣摩表达顺序,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4.学会阅读叙事性作品、诗歌和说明性文章。

3、篇章分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九)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读书做笔记,二是学会使用工具书读书做笔记是一个很好的学习习惯,这个习惯我目前也在使用,它可以起到博闻强识的作用。

从教材的编排来看,做读书笔记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写读后感,二是做读书摘抄。

我平时给学生做的摘抄比较多,一般是先阅读后摘抄的再复习运用的。

我感觉引导学生做摘抄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摘抄与学生平时语文学习的紧密结合性。

不能平时摘抄归摘抄,语文学习归语文学习,这样不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要让学生的语文摘抄直接服务于学生的语文学习。

2、注重对学生摘抄的评价。

学生辛苦做了摘抄教师该如何评价?首先要确立评价的目的,那是引导学生感受摘抄的妙处的。

所以,评价要注重启发引导的功能!读后感教师可以与课外阅读辅导结合起来搞,让学生真正能够读透书本。

学会使用工具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那么多的工具书,然后开展一些查字典的比赛。

记得我初中时候老师开展了一次查字典比赛到今天我还记得。

第一单元教材的编排没有看出很严密的体系,教材倒有一种复习前面内容的意向在这里面。

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尽量把教材教得有体系一些。

《师恩难忘》我觉得这篇课文的教学应该抓“难忘”二字,什么难忘?师恩。

师恩为什么那么难忘呢?主要是老师编了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来教育我,让“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

田老师的声音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的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

苏教版小语第9册第四单元教案

苏教版小语第9册第四单元教案
当学生谈及到父爱或母爱时,相机引出课题,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篇著名作家父子之间发生的故事。
2、板书课题:《14、高尔基和儿子》(师有意留出空白,将“他的”二字不写,让学生补充),同时让学生体会《我和妈妈》与《我和我的妈妈》两个题目的不同之处,然后再谈谈上述两个题目的不同之处。
3、让学生谈一谈和高尔基有关的话题。诸如:高尔基的名言等。
(1)生活中你给过别人东西吗?(学生自由谈,引导学生说出给予后的心情)
(2)老师谈自己的一个有关“给予”的感人故事。
(3)送同学们一句老师珍藏已久的话:给予是一种快乐(投影出示)。
二、练学,走进课文,解读“给予”。
(一)儿子的“给予”。
1、好好读读课文,文中的“给”指的是什么?(指名读相关内容:第三自然段)
二、查学课文,扫除字词障碍,了解故事梗概
1、初读课文,
(1)出示要求:
a、画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序号。
b、借助后面生字表上的拼音,读准字音。
c、读顺句子。对于比较难读的长句子要反复读几遍,做到不添字不漏字,直到读通为止。
d、读通全文。把课文多读几遍,想想每一个自然段说了什么事。
(2)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
A、指名逐段试读课文。
学生读,教师作如下引导:
提醒学生注意字生字词的读音(轻声、前后鼻音,平翘舌音)。
大屏幕出示生字(略)
三、思学,总体领略高尔基与儿子之间的“爱”
1、请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做评委。
2、学生读,大家评论。
指读好长句子。
来到爸爸身边以后,他顾不上休息,一直在忙着栽种各种各样的花草。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情朗读,体会父子情深和高尔基的真爱;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给予”的内涵。
难点:理解信中最后两段话的含义。初步懂得人生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四单元表格式备课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四单元表格式备课
课时
2
总课时
49
上课时间
教学
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4、教育学生初步懂得人生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重点
难点
理解高尔基信中最后两段话的意思
教具
学具
板书设计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栽花赏花子爱父
写信教子父爱子
预习
要求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3、学习第4自然段。
(1)指名朗读。(2)(明确:儿子种的花全都开了)(3)(色:姹紫嫣红;味:阵阵芳香、引来一只只蜜蜂)(4)写作指导及训练,学会课文的写法。(同学们平时作文时应学会观察,从不同角度去描写事物,这样就会使文章增色。)(5)试背诵。
4、学习第5自然段
(1)指名朗读。(2)(明确:“心里说不出的高兴”,“说不出”极言高兴,不仅仅是高兴,还有对远方儿子深深的思念之情,他把“盛开的花朵”比作“儿子红扑扑的脸庞”,由此可见)(3)试背诵。
3、上节课同学们还提了很多问题没有解决,这节课上我们就把这些问题都消灭了。
二、精读感悟
(一)、细读第1段:
1、齐读第1段。你从第1段中读出了什么?是从什么地方读出来呢?
2、引导朗读以下的句子,感受人们悲痛不舍的心情:
3、师:“崭新的历史”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课文中说“今天将完成他人生的最后一个篇章”?最后一个篇章又指的是什么?
2、生字我们解决了,那词语你行吗?(点击词语)练读、指读、齐读
(定格在邓小平画面)
四、跟读课文,渲染感情
1、同学们读得真不错,一下子就把这些生字词给解决了。现在请大家听课文录音朗读,用心好好感受,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放录音磁带)

苏教版第九册语文教学计划

苏教版第九册语文教学计划

苏教版第九册语文教学计划第一篇:苏教版第九册语文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从“着眼于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着力于促进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提高,为他们全面素质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的宗旨出发,本学期在语文教学中继续:1、培养习惯,打好基础2、强调积累,注重渗透3、力求简约,循序渐进二、学情分析本班本学期有40人,其中男生18人,女生22人。

其中插班生人。

从总体情况来看,学生整体水平比较薄弱,无论是行为习惯,还是学习基础都比较好,这学期主要扩大他们的阅读量,而在书写、理解、阅读能力方面还要加强的有:等同学要加强书写习惯的培养;等人要加强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对于新生帮助他们能尽快适应这里的学习环境,能与其他学生统一行动,同时取得进步。

三、教材分析本册课本着眼于儿童全面素质的培养,着力于加强小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能力的训练,为他们全面素质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册课本主要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九)”、“课文”、“习作”和“练习”组成。

全册课本共安排了7个单元。

课文分精读、略读两种。

右上角有△者为略读课文,意在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阅读,不列入考试范围。

每单元安排“习作”1篇,共7篇。

每单元安排“练习”1个,共7个。

每篇课文后面的作业题一般安排了如下内容:一是朗读、背诵、默读、复述等常规训练,意在继续让学生认认真真读读书,培养语感,增加其规范化语言的积累。

二是要求学生用钢笔描红,继续以每课要求会写的生字为内容,提供钢笔书写的样字,让显示扎扎实实地练好写字基本功。

三是读抄常用词语,巩固复习所学生字新词,增加词语积累。

四是阅读训练,包括联系语境理解词语、句子;学习分析自然段、逻辑段;学习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等,意在继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五是根据课文特点相机安排的“小练笔”,让学生从句式、段式、立意、写法等方面进行局部仿写练习。

习作教材每课均包括例文、习作要点讨论和作业三部分。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四单元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四单元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四单元教案(表格式)(二)
(2009-09-06 18:46:37)
转载
标签:
教育
教案首页
课题用计算器计算
教学
课时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简单了解数的产生过程,对人类发展进程中所出现
的计算工具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简单了解一些计算工具计
数的方法,接受数学事实的教育。

过程与方法
认识计算器面板上的按键名称和功能,学会用计算器进行
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探索简单的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

通过对计算器的运用,体验它的有用性,培养学生的辨证
思维能力。

重点认识计算器面板上的按键名称和功能,学会用计算器进行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探索一些简单的规律。

难点认识计算器面板上的按键名称和功能,学会用计算器进行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探索一些简单的规律。

课前
准备
多媒体课件板



教案续页
教案续页
教案首页
教案续页
教案续页。

9年级U9第四课时教案.doc

9年级U9第四课时教案.doc

Unit9 When was it invented?Period4 (SectionB3a-4b)♦【教学内容】《Go for it!》教材九年级,Unit9 Period4 (SectionB3a-4b)♦【设计思路】由“My beverage"引出新单词——呈现3a图片猜测课文内容引出部分词汇——阅读文章并回答问题给出文章的支架模仿磁带跟读“Shen Nong^ s(ory”复述故事仿写“From pie plate to disk”----------------------- "Who is the best invento^?^^进行拓展。

♦【教学目标】一、语言技能目标1.能阅读含有被动语态的简短文章。

2.能简单介绍发明物的历史。

3.能根据给定的框架进行短文仿写,简单介绍发明物的历史。

二、语言知识目标1.能够灵活运用被动语态的肯定句与疑问句形式。

2.能用被动语态来描述发明物的历史。

三、情感态度目标1.了解茶叶的发明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飞盘的发明,了解西方文化,增强跨文化意识。

3.通过自己的小发明,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读懂介绍发明物历史的文章。

2.运用被动语态的句子,根据范文进行仿写,简单介绍发明物的历史。

二、教学难点灵活运用被动语态的句子进行范文仿写,简单介绍发明物的历史。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配套磁带;录音机♦【教学步骤】Step 1 warming up and presentationShow them a glass of beverage made by myself and ask them these questions .1.What is it?Present "beverage" "mixture".2.How does it taste ?3.How does it smell ?What,s in it ?Present u produce9\u pleasanf\4.Can you guess how I invented it ?Present "by accidenf\(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品尝老师自己制作的饮料来进行猜测同时呈现新词汇,既有趣有直观,印象深刻。

苏教版语文第九册第四单元备课Microsoft Office Word 97-2003 文档

苏教版语文第九册第四单元备课Microsoft Office Word 97-2003 文档

苏教版语文第九册教案第四单元单元分析:第四单元三篇课文分别讲述了三个人物:邓小平、高尔基、恩科西。

《在大海中永生》这篇课文一切景语皆情语,要让学生从这些语言中体会我们对邓小平的深切怀念。

对课后作业第四题感到这道题目出得不好。

要让学生理解邓小平就有必要补充关于邓小平的相关资料,我个人觉得可以在“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向……”为什么作者要这么写,显然是邓小平的足迹遍布祖国大地,世界角落……《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表明的是一个道理“给”永远比“拿”愉快。

课后作业第三题其实是读书积累做摘抄。

《爱滋病小斗士》这是一篇新的课文。

这里所隐含的主题其实是很深远的,是世界性的。

目前,世界人民正面临着这样一个重大的问题。

这是一个灾难,对于这场灾难,每个人的表现是不一样的。

其实教师可以以这篇课文为突破,引导学生浏览一组课文,关于人类面对具有世界性灾难的表现。

《习作四》是写一写自己的心理话,教师应注意保护学生的隐私。

平时教学中有很多的缺憾之处,教师也可以写一写对学生的歉意,对教学的缺憾。

练习四中的语文与生活是关于错别字的练习,教师可以把学生在作文中的错别字全部梳理出来,让学生订正。

诵读与积累》的内容可以放在教学《成语故事》后进行。

《小小新闻发布会》应该在每天早晨引导学生进行,帮助学生扩充视野。

单元目标:1.缅怀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

2.理解高尔基信中最后两段话的含义。

学生初步懂得人生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3.学会默读课文,围绕中心问题认真思考,科学认识艾滋病,关爱艾滋病患。

4.弄清板报稿与平时的记叙文的区别,让学生按照板报稿的格式,写清要写的要素,并做到内容具体,语言简洁。

5.知道一词多义现象,并能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判别词义。

6.能把表示“一定”意思的肯定句,改写成“非……不可”的双重否定句式。

7.能把句子中残缺的部分补充完整。

8.能用摘录法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单元教学重点:1.感悟课文揭示的道理。

苏教版语文第九册第四单元导学案(教案备课)16、音乐之都维也纳

苏教版语文第九册第四单元导学案(教案备课)16、音乐之都维也纳
(2)每一自然段的结构怎样?用浪线划出每一自然段的中心句。
(3)反复朗读自己感兴趣的段落,并在小组内交流读后的感受。
(4)自主学习时间:8分钟。
1.学生自主学习。
2.学生展示。
(1)第二至四自然段是从古典音乐的摇篮、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一天也离不开音乐三个方面来具体体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
金色大厅也见证了中国民乐走向世界的历程。自1998年中国民乐乐团第一次在此演出并引起巨大反响,受到热烈欢迎,中国民乐已经开始在世界广泛传播,成为西方上层社会素质和品位的表现。
预习
设计
1.自学生字新词,练习正确美观的书写,完成《习字册》。
2.阅读《新阅读 新习作》之《音乐之都维也纳助读》,《一课一练》知识窗及芳草地。
导学:
小组推荐学生展示,通过答案的比较进行指导。
第四板块:精读第一部分
任务驱动
导学: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这段清新的文字,想象当地如画的风景,体会作者对音乐之都的向往与热爱。
第五板块:布置作业
喜欢上音乐课的同学请举手?喜欢听音乐的同学请举手?看来啊,大家都喜欢音乐,音乐是世界上最富生命力的语言。有一座以音乐著称的城市,它到处飘荡着优美的旋律,你们知道是那座城市吗?
●预习作业1:课文朗读
1.小组选择喜欢的方式合作朗读课文。
2.小组朗读展示。
3.在教师指导下练读。
4.自由练读。
第三板块:整体感知(13分钟)
【学习单1】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找出本文的中心句,用“——”划出。
(2)课文是从几方面来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
(3)交流你们在预习时是怎么分段,段落大意是什么?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自学时间:5分钟。

苏教版语文第九册第四单元导学案(教案备课) 练习4

苏教版语文第九册第四单元导学案(教案备课)  练习4
2.交流:透过这些雅号,你知道了什么?
第三板块:浏览资料,介绍世界名城。(20分钟)
1.小组交流。
2.筛选信息,抓住名城的特点来有条理地介绍。
4.小组互相介绍。
5.全班交流。
进一步明确本次口语练习的要求:学会在介绍时有条理、有选择、有重点地叙述。
第四板块:写好钢笔字(7分钟)
花都——巴黎
在众多的世界名城中,法国首都巴黎以其深厚的文化和独特的风采,享有“花都“之誉。巴黎是那么的令人陶醉,它一定会吸引你的眼球。这个“花”并不是鲜花的意思,而是指“浪漫之都”。这个城市的建筑物各形其异,街市繁华,市内到处是琳琅满目的商品和美不胜收的园林,因此在各国名城之中,它享有世界“花都”之誉。“花都”这个称谓比较贴切,暗含了这座城市的多样性。也是真正的鲜花之都。当然,称之为“花都”毫不为过,无论是在餐桌上、阳台上、院落中,还是在橱窗前、街道旁、人们的怀抱里,满眼都是盛开的鲜花,空气中弥漫着醉人的芳香。而那些五彩缤纷的花店和花团锦簇的公园,更是让人流连忘返。
教学
资源
教材开发:“介绍世界名城”中相关的图片,可指导学生认真观察,结合搜集到的资料,进行介绍和欣赏。
相关材料:
对称的古都——北京
在直升飞机上鸟瞰北京,人们惊奇地发现,景山犹如一个人像,五官俱全,左右对称。古老的北京城是一座对称的城市。它以故宫为中心,从永定门、前门、天安门、午门、神武门、景山到地安门、钟楼、鼓楼和安定门,组成了一条中轴线。东四、西四等南北平行的大街,同一条条东西向的胡同纵横交错,分列在中轴线的两旁。因为对称,北京的道路也就很好辨认。许多象征封建时代帝王权力的重要建筑,也都整齐对称地分布在中轴线的周围。如明、清两代帝王祭天祭地的天坛和地坛,筑在轴线的南北两端的东侧;天安门的东边,有着皇室的太庙(现已改建为劳动人民文化宫),它的西边,都是祭神祈谷的社稷坛(现已辟为中山公园)。这种对称的格局在故宫的宫殿建筑上表现得尤为明显。紫禁城内部,不仅殿堂建筑此起彼落,互相对应,甚至连道旁的石兽石栏,城边的角楼,屋脊上的雕刻,也都成双配对,相映成趣。整齐对称,构成了北京城市建筑上的独特风格和宏伟的气势,给人以稳重、博大、端庄的感觉。

Unit9第四课时教案

Unit9第四课时教案

Unit 9 When was it invented?Period 4Knowledge Objects:Reading (3a)WritingpairworkAbility Objects:Train students’ reading and writing abilityLanguage goalsWords & expressionsinvent, scoop, adjustable, operate, mistake, thin, sprinkle, sweet, salty, crispy, sour, discover, annoying, special, ancient, legend, boil, fire, nearby, remain, notice, produce, pleasant, throw, thousand, century, taste, smell, create, divide, shootKey sentencesWho invented them?They were invented in 1863.Ability goalsEnable th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and use the new words of this unit.Emotion & attitude goalsEnable the students to be aware of different inventions around them.Strategy goalsEnable the students to use what they know to explain new words.Teaching important pointsUnderstand and use the new words and phrases.Teaching procedures and ways3a Reading and answeringNow let’s read to find out who invented tea. While you read, circle all the linking words and underline all the useful expressions.Who invented tea?Do you know that tea, the most popular drink in the world(after water), was invented by accident? Although tea was n’t brought to the Western world until 1610, this beverage was discovered over three thousand years before that. According to an ancient Chinese legend, the emperor Shen Nongdiscovered tea when he was boiling drinking water over an open fire. Some leaves from a nearby bush fell into the water and remained there for some time. The emperor noticed that the leaves in the water produced a pleasant smell. Later he decided to taste the hot mixture. It was quite delicious. And in this way, one of the world’s favorite drinks was invented.After you read, answer the 4 questions following the article.1. What is the article about?It is about the invention of tea.was it invented?It was invented over three thousand years before 1610.was it invented by?It was invented by Shen Nong.4. How was it invented?The emperor Shen Nong noticed that the leaves from a nearby bush in the water produced a pleasant smell. He tasted the hot mixture. It was quite delicious.Blackboard DesignUnit 9 When was it invented3b Writing an articleOn page 72 you will find notes in the box on the left. Write an article using the notes about the invention of the flying disk.From pie plate to flying diskA baker named William Russel Frisbie, of Warren, Connecticut, and later of Bridgeport, came up with a clever marketing idea back in the 1870s. He put the family name in relief on the bottom of th e light tin pans in which his company’s homemade pies were sold. The pans were reusable, but every time a housewife started to bake a pie in one, she would see the name Frisbie and, it was hoped, think, "How much easier to buy one". Eventually Mr. Frisbi e’s pies were sold throughout much of Connecticut, including New Haven.There, sometime in the 1940s, Yale students began sailing the pie tins through the air and catching them. A decade later, out in California, a flying-saucer enthusiast named Walter Frederick Morrison designed a saucer-like disk for playing catch. It was produced by a company named Wham-O. On a promotional tour of college campuses, the president of Wham-O encountered the pie-plate-tossing craze at Yale. And so the flying saucer from California was renamed after the pie plate from Connecticut. Of course the name was changed from Frisbie to Frisbee to avoid any legal problems.4a Thinking and inventionWe all have things that we don’t liking doing. Why not think of an invention that could help you. Write the details of your invention in the chart on page 72.ProblemLearning EnglishNew inventionA machine that translates English into ChineseUseThe machine “sees” the written English, and shows the translation.The machine “hears” t he spoken English, and repeats it in Chinese.Price100 yuan each4b Doing pairworkIn pairs ask each other questions about inventions, and try to sell your invention to your partner.You may begin as is shown in the box on page 72.A:This special pen was invented by Zheng Jie. It has three colorsand it is used for learning English.B: How is it special?A: When the red color is turned on, the pen reads out English as it ismoved along the line.B: When about the black color?A:When the black color is turned on, the pen finds out the structure of the sentences as it is moved along the line.B: When about the yellow color?A: When the yellow color is turned on, the pen shows the formation and meaning of the word as it is moved along the line.B: Wonderful! Where can I get one?A: I am the shop owner selling this kind of pen.…Closing down by talking about inventionInvention: abacus in c3000 BCInvention: abacusFunction: A counting device: a mechanical device for making calculations consisting of a frame mounted with rods along which beads or balls are movedNationality: ChineseInvention: Coca-Cola in 1886Definition: noun / trademarkFunction: Popular carbonated soft drink colored usually with caramel and flavored usually with extracts from kola nuts and sweetenersTrademark: U.S. issued 1893Inventor: John Stith PembertonCriteria; First to invent. Entrepreneur.Birth: July 8, 1831 in Rome, GeorgiaDeath: August 16, 1888 in Columbus, GeorgiaNationality: AmericanBlackboard designUnit 9 When was it invented?3b:The flying disk was invented by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1950s. they used a metal pie plate from a bakery in Bridgeport, Connecticut. Students are the bakery’s pies them threw the pie plates. Today, there are flying dish clubs, magazines and a festival.Umbrella: about 4,000 years ago in Assyria, China and EgyptBinoculars: 1854 Ignatio Porro in ItalyCamera: 1827 by Joseph Nicephore Niepce who took the first pictureBicycle: 1880s in EnglishExercise改正下列句子1. This house built 100 years ag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Football plays in most countries of the world. ____________________3. Why did the letter send to the wrong address? ____________________4. A garage is a place where cars repair. ____________________5. Where are you born? ____________________6. How many languages are speaking in Switzerland? ____________________7. Somebody broke into our house but nothing stolen. ____________________8. When was invented the bicycle? ____________________。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四单元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四单元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四单元教案(表格式)(二)(___09-06 18:46:37)转载标签:教育教案首页课题用计算器计算教学课时第四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简单了解数的产生过程,对人类发展进程中所出现的计算工具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简单了解一些计算工具计数的方法,接受数学事实的教育。

过程与方法认识计算器面板上的按键名称和功能,学会用计算器进行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探索简单的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计算器的运用,体验它的有用性,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

重点认识计算器面板上的按键名称和功能,学会用计算器进行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探索一些简单的规律。

难点认识计算器面板上的按键名称和功能,学会用计算器进行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探索一些简单的规律。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板书设计教案续页教案续页教案首页教案续页教案续页《力在那里》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够搜集事例,感受到生活中的力无处不在。

2.通过一系列活动,探究力对物体运动和形状的影响,知道力有大小和方向。

知识与技能1.知道力的普遍存。

2.知道力对物体运动状态和物体形状的影响,力有大小和方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到力的普遍存在。

2.喜欢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并从中体验和感受到乐趣。

3.乐于与人合作。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力有大小和方向。

难点:体验力的普遍存在。

教学准备棋子、小车、珠子、尺子、铅笔、橡皮筋、矿泉水瓶。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1.(出示扳手腕图片)提问:同学们,他们在做什么?(扳手腕)2.谈话:你知道怎么扳手腕吗?3.学生说明扳手腕的游戏规则。

4.全班学生分两队,每队各派3个代表上台比赛扳手腕,其他学生为各自的代表加油。

[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认识力的大小和方向:他为什么能赢?(力气大)相反的,为什么他会失败呢?(力气小)这说明了力有什么特点?(力有大小)2.提问:仅仅力气大就一定能够取胜吗?如果这样扳手腕能不能取胜呢?(请两位学生上台让他们都向同一个方向扳手腕)3.提问:这又说明了力还有什么特点?(力有方向)4.提问:扳手腕时力在哪里呢?(请两学生示范扳手腕时,一个学生握的是对方的手肘)请学生来指一指两种情况力在哪里。

苏教版第九册《练习4》教学设计

苏教版第九册《练习4》教学设计

苏教版第九册《练习4》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改正错别字,并能在了解词义的来源的基础上,指出什么缘故会写错别字。

2.读背八个成语,学习通过成语词典了解成语故事。

教学重点:学习改正错别字,并能在了解词义的来源的基础上,指出什么缘故会写错别字。

教学难点:读背八个成语,学习通过成语词典了解成语故事。

教学过程: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1.教学第一部分。

(1)创设情境:小芳正在做作业,爸爸指出她写的“兰球”字写错了,小芳不服气,爸爸说出了篮球的“篮”字的来源。

(2)学生读这段文字。

摸索:爸爸说的是否有道理?(3)指名回答问题并说出道理。

(4)教师介绍“兰、篮、蓝”的来源2.教学第二部分。

(1)学生读四个句子,找找有无错别字。

(2)学生试着改句中的错别字。

(3)师生共同改正错别字。

让学生说出理由。

(4)教师小结。

错误的缘故:不了解词义的来源而出错。

3.教学第三部分。

(1)学生读这四个成语。

教师指出这几个词语都有错别字。

(2)学生指出其中的错误,并摸索什么缘故会出错。

(3)指名改正错别字,说出理由。

(因为不了解词义的来源而写错了的)(4)教师拓展: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注意词义的来源,把语文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养成时时学,处处学的好适应。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积存)1.熟记词语。

(1)出示词语,请同学自由认读。

(2)全班交流,教师范读,指导读准字音。

(3)同桌讨论每条成语的大致意思。

(4)学生练说这些成语的意思。

(让学生明白每个成语都有一个警世劝诫的哲理)(5)通过读讲成语故事,引导学生学习查成语词典。

(6)学生练习背诵。

2.反馈。

(1)指名读。

(2)集体练读。

(3)集体齐背。

(4)指名背。

板书设计:练习4金碧辉煌卧薪尝胆首屈一指川流不息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写好钢笔字。

处理好笔画繁简相差较大的字在一起时的位置和大小。

2、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写好钢笔字。

处理好笔画繁简相差较大的字在一起时的位置和大小。

苏教版第九册语文教学计划

苏教版第九册语文教学计划
1
师恩难忘
2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
2
陶校长的演讲
2
读课文,背诵?古诗两首?;理解
3
古诗两首
2
诗句中的词语,说说古诗的大概
练习1
2
意思。
难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
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4
去翻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2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5
装满昆虫的衣袋
2
课文,背诵有关段落。
6
变色龙
2
难点: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
教 学 措 施
1、抓好默读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默读习惯。养成“三到〞的好习惯:“眼到〞──字字入目,词词过心,能够敏锐地扑捉到关键词句;“心到〞──瞻前顾后,潜心会文,深入思考,探究发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手到〞──圈画截取,标记批注,摘记评价等。
2、建构“三维一体〞的阅读教学思路,即“内容探究、形式学习、方法渗透〞。
2
理解成语故事包含的意思。
12
伊索寓言
2
能从寓意中获得教益。
练习3
2
13
在大海上永生
2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
14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2
地朗读课文,背诵有关段落。
15
艾滋病小斗士
2
难点:口语交际:“小小新闻发
练习4
2
布会〞,培养学生从小关心国内
外大事和周围发的事的良好习
惯,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16
XX奇松
苏教版第九册语文教学方案
原有情况分析〔双基掌握程度、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习惯等〕
四年级年度质量调研-------优生率70,及格率95, 情况根本正常。大局部学生对课文中根底的字词掌握得较好,但在阅读理解上存在着一些问题:没有很好地掌握理解词语的方法〔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根据语境〕,并且学会运用。阅读中不能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入情入境,触摸文中人物的内心,加深体验和理解,加强记忆和积累,缺乏语感。习作中根据表达意图选择安排材料的能力不强,特别是主次不清,表达描写等根本功比拟薄弱。语言比拟平淡,缺少真情实感。从中可以看出学生还没有学会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捕捉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最有意思的事物和感受;还没有大量阅读,丰富词汇,为写作积累必要的语言材料。 少数学生书写潦草,良好的写字习惯还没有养成。

【最新苏教版语文教案】第九册全册含教学计划) (1).doc

【最新苏教版语文教案】第九册全册含教学计划) (1).doc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5)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创设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中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从而达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6、学习方式:
①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
☆教学调整☆
教材编写时,考虑了高年级数学教学的知识量比中年级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我意识比中年级强。教材适当调整了编写体例,设置了例题、试一试、练一练、练习、整理与练习等栏目与版块。
3、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
①通过合理的分类,并借助直观,让学生体会正负数与0的关系。
②要借助直线上的点,使学生初步体会负数的大小。
第九单元统计
本单元教学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是在学生已经较好地掌握了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安排的。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复式统计表与复式条形统计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特点。要具体指导学生认识复式统计表。要具体指导确定直条高度的方法。结合本地、本班实际,组织实际调查活动。适当组织综合应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复式统计表与复式条形图的价值。
4、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小数的乘法和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小数加减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乘法和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的道理,准确计算,引导梳理适合学生自主解决的实际问题。
5、教学方法: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第五单元找规律
本单元把常见的、有固定周期规律的现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发现具体现象里的周期规律、对现象的后续发展情况作出判断、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教学活动,激发探索兴趣、培养探索精神。要鼓励学生画图列举寻找规律。选择合适的时机,突出用除法计算的价值。要指导学生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策略。恰当把握要求,减轻学生负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第九册第四课备课教案
课题:《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通过诵读,想象,品味语言文字,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3、读中感悟诗歌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教学重点:
1、通过多种形式的读,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2、领悟诗歌表达特点,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3、理解“打开”的含义,明白自然与课本的共同点,体验大自然的绚丽多姿。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齐读诗歌。

2、分层并概括每一层的意思。

一(1)写可爱的祖国召唤孩子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二(2-5)写只要我们勇于探索,善于发现,大自然会给我们以丰富的馈赠的。

三(6)进一步号召孩子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二、这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现代诗歌,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①反复。

②押韵。

③拟人手法。

我们在读一些文章时,会发现有些文章中的动物、花草们会说话,会跳舞,或者有些应该是用来形容人的动作、表情的词语,却用在动物、花草、山水等身上。

这些与我们在实际生活中看到的情景不一样,但我们又不觉得那些词语、那些句子用错了,反而会觉得这些句子写得很有趣。

这是为什么呢?
这其实是一种很常用的表达方法,它叫拟人。

像课文第三、四小节中的“联欢相聚”以及“青山”水”说的话,用的就是拟人的表达方法。

在习作时,我们适当地运用拟人的表达方法,可以让我们的习作
更生动,更形象,更有趣。

三、品读课文:
1、听老师范读课文。

2、学习第一节:
(1)、指名读第一节,这节写了谁去召唤谁呢?(是祖国召唤孩子们,是作者在召唤孩子们。


(2)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出祖国对孩子们的召唤呢?(深情地呼唤、深深地期待的语气来读这一节)
(3)、自由读。

(要读出深情地呼唤、深深地期待的语气,体现出作者对孩子们的关心与期盼。


(4)、指名读,加深理解。

3、学习第二至五小节:
过渡:在第一节,作者深情地召唤孩子们去打开大自然的绿色宝库,那么,我们该怎样做,才能打开大自然的绿色宝库呢?
(1)、自由读第二至五小节,思考并讨论:怎样做,才能打开大自然的绿色宝库呢?
(2)、小组讨论,并做好交流记录。

(3)、交流汇报:
A、首先要用明亮的眼睛去看,去发现。

去看那大自然的神奇与秀美。

挺拔的翠竹、苍劲的松柏、果园丰收的场面、和那人们在田野里辛勤耕耘的场面……都是那么美丽!练习用赞美的语气,朗读第二节。

B、我们不仅要仔细发现,还要用心去听。

听大自然那动听的声音。

读第
三、四节,结合插图,理解“温馨” “浩瀚”胸襟”并想象大自然充满的奇趣。

C大自然的美丽真是无处不在,它值得我们不断地去发现,去赞美。

深情地朗读第五节。

理解“明媚”
(4)、根据板书,小结。

(5)、感情朗读第二至五小节。

4、学习第六节:
(1)、指名朗读,思考这一节主要讲的什么?
(2)、这一部分总结全诗,激发我们去打开“大自然”这迷人的课本,照应诗歌第一部分,思想情感进一步升华,语调可热烈、高昂些。

(3)、自由练读,齐读。

四、总结全文: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这首诗紧扣文题,一气呵成,在描绘大自然绚丽多姿景色的同时,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五、作业:
1、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2、收集描绘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诗歌。

板书设计:
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发现翠竹、松柏
描绘果园、沃野
与鸣禽野花联欢
与青山绿水相聚启迪:热爱、探索大自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