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教学准备
导学案




一、复习回顾。
集体回顾上节课内容要点。二 Nhomakorabea新课导入。
情景或故事导入。
三、出示课题。
四、出示目标。
5、指导阅读,整体感知。
一、自主学习
1.公元前4000年代末,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文字,属于最早的文字,稍晚一点的埃及人创造了文字,属于真正的文字。
2.《》是古代希腊不朽的文学作品,同时也是一部西方最早的,相传是所编,包括和两部作品。索福克里斯代表作是《》《》,《》描写了人与命运的抗争,表达人虽无法摆脱命运的力量,但在命运面前可以为自己争得尊严的思想。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又名《》真实地反映了中古时代中近东国家的社会国家。
A.楔形文字B.象形文字C.线形文字D.甲骨文
设计意图:
步骤一:巩固旧知,强化和理解已学知识,为进一步学习做好铺垫。
步骤二:激发兴趣、转移注意力,引导学生关注新的学习内容。
步骤三:明确本节学习主题,猜想学习要点,激发学习欲望。
步骤四:明确学习任务,把握学习要点,专注要学习的内容。
步骤五: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归纳概括和知识信息提炼能力,总结阅读技巧。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在认知结构上能够对文明的概念不是很清楚,仅仅停留在知识文化上。在认知能力上能够自我学习、阅读、查阅、归纳、概括。在情感态度上是非观趋于成熟,能够明确和判断是非对错。因此本节提倡学生自学为主、教师适当引导,在合作交流上完成学习任务。
学习
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了解古代欧亚非地区的典型文化成就,认识到世界很多地区和民族都曾创造了辉煌的文明,这些文明是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人类文明是在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共同推动下发展、前进的。

北师版八年级历史教案优秀5篇

北师版八年级历史教案优秀5篇

北师版八班级历史教案优秀5篇北师版八班级历史教案优秀5篇老师需要在教学前明确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从而更好地把握知识。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北师版八班级历史教案,假如大家喜欢可以共享给身边的伴侣。

北师版八班级历史教案(精选篇1)学习目标:1.了解:波斯帝国的形成与希波战争2.知道: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与帝国的建立3.叙述: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4.正确分析:古代世界主要战争的两面性作用5.学会: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乐观维护人类和平的愿望,并能对战争的后果做出比较客观的价值判定。

学习重点: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学习难点:如何辩证熟悉罗马帝国扩张的影响。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阅读教材,解决下面的问题。

1.公元前世纪,古代伊朗以人为中心形成波斯帝国,波斯帝国频繁地出征和扩张。

前5世纪中期,波斯帝国次出征希腊,史称。

希波战争,赢得战争的胜利。

2.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的国强大起来,公元前4世纪后期,继王位,他足迹远达,建立地跨三洲亚历山大帝国,定都。

3.任罗马帝国皇帝后,多次发动侵略战争,帝国疆域不断扩大,到世纪疆域达到规模,东起,西临,南抵,北达,地跨三洲,成为内湖。

4.罗马扩张与制服一方面布满着,另一方面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阔地区。

(二)合作探究:1、我的问题(自学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在学习小组内讨论)2、我们的问题(学习小组讨论中不能解决的问题集中提出来向全班同学推举)3、老师的问题①我们现在运动会中的马拉松运动出现在那一个战争中?②亚历山大东征和罗马的疆域(三)拓展延长①怎样才能正确评价亚历山大东征和罗马的制服②观察下面《罗马帝国疆域图》,回答问题(1)据图,说一说2世纪时罗马帝国疆域所到达的地方。

(2)图中的人物是谁?他在罗马历有什么样的地位?(3)从罗马帝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分析它对文化融合的促进作用。

(四)系统总结一、希波战争二、亚历山大东征三.罗马扩张1.背景:1.背景:1.背景:2.时间:2.时间:2.时间:3.经过3.过程:3.结果:4.结果:4.帝国疆域:5.影响:5.罗马扩张的影响(五)巩固训练1.罗马为了取得地中海霸权,曾经和谁展开长期争霸a.埃及人b.印度人c.迦太基人d.波斯人2.下列最早建立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是a.埃及帝国b.亚历山大帝国c.阿拉伯帝国d.罗马帝国3.古代雅典人设置“马拉松长跑”是为了纪念哪次战争中的英雄a.特洛伊战争b.希波战争c.伯罗奔尼撒战争d.罗马的扩张战争4.使罗马进入帝国时期的人物是a.凯撒b.安东尼c.屋大维d.斯巴达克5.有关古代世界战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古代世界战争大多规模大,范围广b.希波战争进行了三次,最后波斯人取得胜利。

2024年北师大八年级历史教案设计实用

2024年北师大八年级历史教案设计实用

2024年北师大八年级历史教案设计实用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北师大八年级历史课程中的重点知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历史的情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北师大八年级历史课程中的核心知识点,如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等。

2.教学难点: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分析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请大家简要回顾一下。

2.知识梳理(1)自主学习: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阅读本节课的相关内容,梳理出本节课的知识要点。

(2)课堂分享:请同学们分享自己梳理的知识要点,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3.案例分析(1)展示案例:教师展示一个与课程相关的历史案例,如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

(2)小组讨论: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案例,分析案例中的历史背景、历史意义等。

4.问题探究(1)提出问题:教师提出一个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如“请分析某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

(2)小组讨论:请同学们分组讨论问题,查阅资料,形成自己的观点。

5.实践活动(1)分组讨论: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如何通过历史知识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6.课堂小结四、课后作业1.巩固练习: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拓展阅读:阅读相关历史书籍或文章,提高历史素养。

3.实践活动:结合所学知识,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实践能力。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理解历史事件的历史意义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分析历史人物的贡献和局限性。

3.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和重要时间节点。

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案北师大版

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案北师大版

八年级下册历史全套教案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八年级下册历史的基本内容,掌握重要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

(2)通过学习,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图片、地图、视频等,生动展示历史事件。

(2)开展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历史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2)学会正确认识历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2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3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4课: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第三单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5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6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拓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重要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

(2)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过程。

(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成就。

2. 教学难点:(1)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和发展。

四、教学方法1. 运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历史图片、地图、视频等,生动形象地展示历史事件。

2. 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精神和历史思维。

3.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单元测试:进行单元测试,了解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内容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和深化第7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和深化第8课:全面深化改革第五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第9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第10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蓝图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和深化的重要成就。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教案5篇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教案5篇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教案5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进行教化培育,以现有的经验、学识推敲于人,为其解释各种现象、问题或行为,以增长能力经验。

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小编带来的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教案1教学目标清政府的“新政”和“预备立宪”;镇南关起义;安庆绍兴起义;黄花岗起义;四川保路运动。

四川保路运动是收回利权运动的进一步发展,是武昌起义的前奏。

使学生认识到清朝政府的灭亡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一次次革命党人的起义冲击就是在敲响清朝政府的丧钟,从而使学生认识清朝灭亡的历史必然性。

通过对清政政府的“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实施背景和具体措施以及实施效果的分析,证明其是为了挽救清朝覆灭的一场骗局。

通过对革命党人领导的各地武装起义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加速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革命党人“为天下人谋永福”,甘愿牺牲的献身精神,和在法庭上、刑场上表现的崇高气节,体现了中华民族为-封建专制统治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的品质。

以英雄事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

教学建议地位分析本节课上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下接武昌起义的发生,是承前启后的一节。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并制定了政治纲领决定以暴力革命-清朝统治,革命党人举行了一系列的反清起义。

1911年的收回利权和四川的保路运动为辛亥革命创造了有利时机。

重点分析:黄花岗起义和保路运动是本节课的重点。

黄花岗起义是同盟会成立以后规模的武装起义。

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但革命党人的勇敢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

四川保路运动的高涨和武昌起义的发动,都是广州黄花岗起义的继续和发展。

由于清政府于1911年宣布的“铁路国有”政策不仅侵夺了绅商的利益,也直接危害广大劳动人民的切身利益,四川人民掀起了群众性的保路运动。

保路运动后来发展成为武装起义,清政府派湖北新军前往镇压四川保路运动,造成武汉地区的兵力空虚,给武昌起义的成功创造了有利条件。

北师大版历史八下第8课《铸起共和国钢铁长城》word教案1

北师大版历史八下第8课《铸起共和国钢铁长城》word教案1

第8课铸起共和国钢铁长城课程标准:1、知道“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等标志性成果。

2、了解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建立的史实。

3、以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建功立业立和发展为例,说明科技强军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能说出“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的时间和意义。

2、了解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建立的基本史实。

3、知道我国“三位一体”的核战略力量的组成部分。

二、过程与方法:1、利用课程资源,参观当地的国防教育基地,写观后感,拓展自已的知识,提高文字表达能力。

2、编制“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表格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的历史,认识科技强军的重要性。

2、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两弹一星”的伟业,是新中国建设成就的重要象征,也是人类文明史上一个勇攀高峰的空前壮举,是中华民族的荣耀与骄傲。

为此做出卓越贡献的老一代科学家留下了无尽的精神财富,“两弹一星”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科学精神的集中体现,它在我国的科学史上谱写了一曲民族正气歌。

教学方法:提问法、讨论法、讲述法、归纳法教学过程:一、导入:请一位学生谈谈你对原子弹、导弹、氢弹等的初步认识,从而进入本课:第8课铸起共和国钢铁长城先引导学生学习本课的导言二、新课:(一)、戈壁升起磨菇云由学生自学本节,谈谈原子弹、导弹、氢弹第一次爆炸的时间。

后由教师简单讲述本节,让学生认识到我国研制这些的重要性及用途。

并让学生学习《伴你读历史》中的一则材料:霹雳惊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二)、“东方红”卫星遨游太空引导学生看完本节。

认识一下“东方红”一号卫星升空的一些情节,及卫星对我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重要性。

由教师讲述本节主要内容,然后引导学生学习《伴你读历史》的一则材料:“东方红一号”---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诞生(三)、倚天神剑显国威1、新中国的海军:1949、42、新中国的空军:1949、113、地地战略导弹部队:1966、7、14、“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A、地地战略导弹部队B、海军潜地战略导弹部队C、空军战略轰炸机部队5、导弹部队建立的历史意义。

北师大版历史八下第8课《铸起共和国钢铁长城》word教案

北师大版历史八下第8课《铸起共和国钢铁长城》word教案

北师大版历史八下第8课《铸起共和国钢铁长城》word教案〖课程标准〗明白“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

了解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建立的史实以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建立和进展为例,说明科技强军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的时刻和意义。

明白得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建立的史实。

明白我国“三位一体”的核战略力量。

过程与方法利用图书馆、互联网查询有关“两弹一星”的资料,自己制作课件,学习查找和收集材料的方法。

收集有关伊拉克战争的图片,制作课件,并谈谈自己的感受,提高动手和表达能力。

通过讨论??学习与人合作共同学习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建立和进展的历史,认识科技强军的重要性。

通过分析国防建设与战争、和平的关系,认识建设强大国防的重要性。

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两弹一星”的伟业,是中华民族的荣耀与自豪。

通过对伊拉克战争的认识,培养热爱和平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明白“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

认识科技强军的重要性。

难点使学生明白得什么是“两弹一星”的精神,能分析出国防建设与战争、和平的关系。

〖教学预备〗1. 提早布置学生通过书刊、互联网搜集有关“两弹一星”的资料和中国军事进展资料,搜集有关伊拉克战争的图片。

2. 教师依照学生搜集的资料,指导学生进行分类和整理。

3. 指导学生将资料制作成课件。

4. 教师将相关内容制作成课件。

〖教学方法〗1. 利用多媒体,通过录像、图片制造情境,让学生感受。

2. 学生参与教学,展现课件并讲解。

3. 启发、讨论、辩论穿插于教学。

〖教学过程〗导入师:(课件展现:伊拉克战争中,受伤的小男孩在哭喊)同学们,认识画面上的男孩吗?生:这是美伊战争中,在美国对伊拉克的轰炸中,一个受伤的小男孩哭着喊他的爸爸。

师:那个小男孩的眼泪和正在进行的美伊战争,牵动着全世界人的心。

关于这场正在进行的战争,我们还不能去评判谁是谁非,今天就让我们的十位同学用事实来告诉我们:战争是什么?生:(共有十名学生,从自己搜集的美伊战争图片中,选出给自己触动最大的图片制作成课件。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2课《对外开放》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2课《对外开放》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2课《对外开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2课》讲述了我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的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过程。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对外开放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贸易的发展,以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等重要历史事件。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以及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我国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以及文化大革命等历史事件。

他们对于我国近现代史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对外开放的历史过程和具体实践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去了解和认识对外开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对外开放的政策、措施和过程,认识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对外开放的政策、措施和过程,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2.教学难点:对外开放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经济特区的建立,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等重要历史事件的具体情况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教学法:以具体的历史事件为例,分析对外开放的政策、措施和过程。

3.讨论教学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历史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历史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设计好教学问题和讨论话题。

3.准备好PPT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我国改革开放前的经济形势和民生状况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国需要对外开放?对外开放对我国有什么意义?2.呈现(10分钟)介绍我国对外开放的政策、措施和过程。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8课 铸起共和国钢铁长城教案 北师大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8课 铸起共和国钢铁长城教案 北师大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
观看图片、视频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议一议:我国空间技术的发展取得了哪些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自学后回答:
1.地地战略导弹部队1966
2.海军潜地战略导弹部队1949
3.空军战略轰炸机1949
意义:现代化建设科技强军
观看视频《战略导弹部队》
说一说:我国的战略核力量由哪几部分组成?
请谈一谈什么是“两弹一星”精神?
播放视频歌曲《长城长》
检查背诵
播放视频《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展示图片《两弹元勋》
引导自学一:两弹一星名称时间意义第一颗原子弹
标志着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掌握了技术,打破了西方的垄断;跨进了世
界核先进国家的行列。
第一颗导弹
实现和的成功结合。
第一颗氢弹
成为了世界上第个能够自
己研制氢弹的国家。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标志着中国人民成功掌握了
的空间技术;成为第个能够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也标志着中国在领域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问题研讨:
(1)原子弹、导弹核武器、氢弹的研制成功,对我国有何意义?在国际上有何影响?
(2)现在许多国家都想拥有核武器,为什么?
(3)围绕核武器,国际纷争不断,你知道哪些?
铸起共和国钢铁长城
教学
目标
教学重点
知道“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认识科技强军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理解什么是“两弹一星”的精神,能分析出国防建设与战争、和平的关系。
课前准备
准备视频材料
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复备栏
情境导入
自学指导一
合作共研
自学指导二
合作共研

北师大版(2023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学案

北师大版(2023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学案

北师大版(2023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学案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一课:中华帝国的建立与统一- 研究目标:了解中华帝国的建立和统一过程,掌握关键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 教学重点:秦始皇统一中国、焚书坑儒、修筑长城、刺杀秦始皇。

- 研究活动:- 阅读课本第一课的内容,重点记忆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过程。

- 分组讨论焚书坑儒对古代中国的影响。

- 观看相关视频,了解修筑长城的目的和意义。

- 编写一份短篇小说,描述一个刺杀秦始皇的故事情节。

第二课:封建社会的特点与等级- 研究目标:了解封建社会的特点和等级制度,理解封建制度对社会的影响。

- 教学重点:封建社会的等级、封建社会的特点、地位禁忌。

- 研究活动:- 阅读课本第二课的内容,理解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运作方式。

- 分析封建制度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展开小组讨论。

- 设计一个封建社会地位禁忌的图表,展示不同阶层的禁忌规定。

- 选择一个封建社会的职业,写一篇短文描述该职业的特点和权力。

第三课:中华帝国的疆域与海洋- 研究目标:了解中华帝国的疆域扩展和海洋活动,认识中华帝国的地理边界。

- 教学重点:中华帝国的疆域扩展、海洋活动、丝绸之路。

- 研究活动:- 阅读课本第三课的内容,重点记忆中华帝国的疆域扩展方式。

- 分组讨论中华帝国的海洋活动对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 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琴棋书画在交流中的作用。

- 设计一个海上贸易的模拟游戏,让同学们体验丝绸之路的商业交流。

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的变革第四课:近代中国的开埠与白银贸易...(以此类推,继续编写下面的内容)。

(完整版)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完整版)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完整版)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教学计

目标
本教学计划旨在帮助八年级学生全面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批判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
单元一:复篇
- 复上册研究内容,巩固基本的历史知识。

单元二:中国古代文明探秘
1. 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
- 介绍黄河流域的文明
- 探讨长江流域的文明
2.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 研究封建制度的演变
- 理解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
3. 文化与科技的繁荣
- 了解古代文化成就
- 探索科技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单元三:帝国的辉煌与覆灭
1. 来自西方的挑战
- 讲解列强入侵的历史背景
- 研究中西方交流的影响
2. 清朝的衰落与康乾盛世
- 探究社会问题对清朝的影响
- 了解康熙、乾隆时期的政治与文化发展
3. 中国近代的史诗
- 回顾百年战争
- 研究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和影响
单元四:近代变革与全球视野
1. 求索知识的探索
- 讲解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 研究反帝爱国运动的影响
2. 文化发展与转型
- 探讨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冲击
- 了解五四运动后的文艺复兴
3. 革命与建设
- 研究中国的成立和革命斗争
- 了解国共合作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
教学方法
- 讲授与互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展示
- 使用多媒体资源进行教学辅助
教学评估
- 期中和期末考试
- 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
- 完成单元作业和项目展示
参考资料
1.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
2. 中国历史教学资源网。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计划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计划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计划目标本教学计划的目标是帮助八年级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培养其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提升其研究兴趣和研究动力。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大秦帝国的崛起本单元旨在介绍秦朝的建立和发展,以及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教学内容包括:- 秦始皇统一中国- 秦朝的政治制度和军事发展- 秦朝对文化和艺术的影响- 秦朝的灭亡和评价第二单元:罗马帝国的辉煌本单元旨在介绍古罗马的兴衰和对世界的影响。

教学内容包括:- 古罗马的起源和共和制度- 罗马帝国的扩张和治理- 罗马帝国的文化和科技成就- 西罗马帝国的衰落和东罗马帝国的延续第三单元:和的传播本单元旨在介绍和的起源、发展和传播。

教学内容包括:- 的和教义- 的创始和核心思想- 在印度和亚洲其他地区的传播- 对文化、艺术和社会的影响第四单元:蒙古帝国的崛起本单元旨在介绍蒙古帝国的兴起和对世界的影响。

教学内容包括:- 成吉思汗的生平和征服- 蒙古帝国的政治制度和军事战略- 蒙古帝国的疆域扩张和管理- 蒙古帝国的衰落和评价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讲授:通过教师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

- 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和班级讨论,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 观摩:通过观看相关视频和图片,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

-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历史遗迹等,增加实践体验。

教学评估为了评估学生的研究情况和教学效果,我们将采用以下评估方法:-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深度。

- 小组讨论成果: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成果。

- 个人作业:布置有关历史知识和思考问题的作业,评估学生的研究情况。

- 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通过考试测试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参考资料-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教材》- 相关历史专业书籍和学术文章以上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计划》的内容安排和教学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历史并培养其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8课 铸起共和国钢铁长城教案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8课 铸起共和国钢铁长城教案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第8课铸起某某国钢铁长城教学目标1.知道“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等标志性成果。

2.了解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建立的史实。

3.以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建功立业和发展为例,说明科技强军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

认识科技强军的重要性。

难点:理解“两弹一星”精神。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课件展示:2009年国庆60周年大阅兵的相关视频资料。

教师讲述:2009年10月1日上午10点,中华人民某某国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在举行。

新中国60周年国庆阅兵,是新中国第14次阅兵,也是新世纪的第一次阅兵。

新武器、新装备、新方队,以恢弘、磅礴之势,再度震惊世界,也见证了新中国的成长和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新中国是怎样铸起某某国的钢铁长城的。

推进新课一、戈壁升起蘑菇云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新中国在国防建设方面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就。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补充:(1)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2)1966年,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3)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2.先展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图片,后播放影视资料“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3.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学生回答后,教师综合:我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打破核垄断,反对核威胁,最终目的是消灭核武器,保卫祖国的独立和安全,维护世界和平。

4.出示我国氢弹和导弹爆炸试验图,引导学生回顾思考问题:想一想我国原子弹、导弹、氢弹的研制成功对我国有何深远影响?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原子弹、导弹和氢弹的研制成功,是中国人民自力更生的辉煌成就,集中代表了我国当时科学技术达到先进水平,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二、“东方红”卫星遨游太空1.教师出示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和我国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图片并讲述:1970年4月,“长征1号”运载火箭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顺利送入太空,标志着中国人民成功掌握了人造卫星的空间技术。

北师版八年级历史教案模板

北师版八年级历史教案模板

北师版八年级历史教案模板北师版八年级历史教案模板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北师版八年级历史教案模板,欢迎阅读与收藏。

北师版八年级历史教案模板1一、课程标准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实。

1、新中国的建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实现了我国各民族的空前团结和国家的高度统一。

2、我国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结果。

3、认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课程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知道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2、掌握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和意义;3、了解少数民族的发展状况,知道西部大开发给少数民族带来的新气象;(二)过程与方法:1、组织学生收集和整理有关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的资料,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的学习方法;2、通过学习教材中的插图,使学生学会从历史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的,分析历史史实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2、通过对孔繁森事迹的了解,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三、重点与难点1、重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1)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2、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四、课前准备(一)教师准备:1、收集有关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图片和影像资料;2、制作多媒体课件;(二)学生准备:1、收集有关少数民族民俗文化资料;分小组介绍民俗文化;2、学唱民歌;4、说说孔繁森的故事五、教学方法1、教师教法:谈话法、讨论法;活动法;2、学生学法:学会探究式学习(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五十六个民族的分布)1、看谁懂得多。

交流各自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2、民歌竟猜:1、2、3议一议3、我国一共有多少个少数民族?多少个省级民族自治区?4、小讨论: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5、说说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有何意义?(二)各民族共同发展看谁懂得多?看教材P54和你自己了解的情况,谈谈今天各族人民共同发展的新鲜事。

北师大初中历史八下《第8课 铸起共和国钢铁长城》word教案 (8)

北师大初中历史八下《第8课 铸起共和国钢铁长城》word教案 (8)



发动了伊拉克战争。

个过程来看,一个国家、
国的
神州六号,
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
4月
兵已形成了核导弹与常规导
本教案设计突破了以往历史课的传统框架,代之以一个生动形象的、充满生机的历史课堂。

课堂属于全体学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平台。

学生在教学的准备阶段就已经作为主人参与了教学设计?收集整理与该课相关的资料。

在学生对课内知识和当前时事的分析讨论的过程中,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熏陶,并由此生成出强军、强国思想。

这还可以转化为部分学生的梦想,甚至成为他们一生追求的理想。

总之,将课堂还给学生,课堂就成了促进学生发展的平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走向社会主义之路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课程标准: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知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主要内容。

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体会人民当家做主的喜悦心情,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了解西藏解放的具体过程。

通过“人民解放军在进军西藏时为什么要采取"政治重于军事,补给重于战斗"的方针”的讨论,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收集新中国成立的史料,学会收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方法。

课前指导学生搜集有关国旗、国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成等小故事,采访亲历过那个年代的人们,把搜集到的故事在课堂上进行讲述,以宣染课堂气氛,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更进一步地了解我们的祖国,激发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国家的强盛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

教学方法:导读法、讨论法、讲述法、归纳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提问:你们熟悉的国庆节是什么时侯?答:10月1日。

大家知道,10月1日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接下来我们来学习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请同学们先看本课的导言。

二、新课:(一)、筹建新中国本目主要叙述了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所做的准备工作。

首先引导学生先看完本节,由老师列出问题: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2、参加政协会议的有哪些人?这说明了什么?3、《共同纲领》的性质及主要内容?4、大会还做出了哪些决定?学生掌握后,教师可参照教室里面的国旗、国徽、国歌进行介绍。

说一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成立新中国做了哪些准备工作?(二)、开国大典学生可先阅读一遍,然后看一段《开国大典》,享受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全国人民的心境。

1、提问: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谈一谈:请学生谈谈“当毛泽东亲自按动电钮、五星红旗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缓缓升起”的心情?3、答一答:说一说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三)、西藏和平解放由教师讲述:1、解放西藏时,我们采取的是和平解放的方针。

2、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

活动建议:观看有关开国大典的影视片,同学们相互交流,谈谈你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幕是什么?第2课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课程标准: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新中国为巩固政权而进行的斗争,提高从整体上把握历史脉络的能力。

2、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了解土地改革进行的大体情况。

3、正确理解进行土地改革的重要意义以及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4、了解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原因以及抗美援朝的简单经过,分析抗美援朝斗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讨论,加强对土地改革意义的认识。

2、讲述抗美援朝的有关故事,增强对材料的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收集、整理、讲述抗美援朝的英雄事迹,阅读反映这一时期历史的文章,观看有关的影片,深刻体会志愿军战士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他们不愧为“最可爱的人”。

教学方法:引导法,讨论法、讲述法、启发法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节课学了《开国大典》,大家知道新中国虽然宣告成立了,但还面临许多严峻的困难。

为粉碎敌人的进攻,保护我们所取得的革命面果,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新生的政权。

从而引入新课:第2课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二、新课:(一)、稳定物价之战由学生自学,教师稍微讲解,认识到新中国建立后中国是一个千疮百孔,一穷二白的真实情况。

(二)、农民的翻身解放由教师讲述。

主要讲清三个问题:1、进行土地改革的必要性。

2、土地改革的经过。

3、土地改革的意义。

讨论:你是怎样理解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三)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先引导学生阅读本节,了解朝鲜的由来。

1、抗美援朝提问:1、中国为什么要组织军队入朝作战?2、为什么说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组织学生讨论,形成正确的认识:美帝国主义的进攻已经威胁到了新中国的安全,中国出兵是近不得已,既是为了支援朝鲜的反侵略斗争,也是为了巩固政权,维护人民的利益,是一场正义的战争。

2、抗美援朝过程:由教师讲述,并引用几个英雄事迹插入讲解,从而反映志愿军作战的艰苦与残酷,同时展现志愿军战士团结友爱、以苦为乐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讨论:为什么我们把志愿军战士称为“最可爱的人”?结合课后的“材料阅读”,与学生共同分析抗美援朝胜利的伟大意义。

(四)畅所欲言:通过本课的学习,请学生谈一谈自已的感受,如何在自已的学习和生活中向志愿军学习,从而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思想认识。

有空请学生阅读《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文章第3课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课程标准: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简述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1954年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和平共处原则的主要内容。

2、简述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

二、过程与方法:1、在对1954年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学习中,利用分析归纳和判断的逻辑方法,使学生认识到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通过分析比较周恩来在万隆会议的外交政策,了解周恩来高超的外交艺术,逐步培养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提高对历史的理解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1954年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艰苦奋斗、不懈努力的结果,认识到依法治国的必然性,认识到从专制到法制,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不断强化民主法制意识。

教学方法:启发法、问题教学法、讨论法、讲述法教学过程:一、引入:请学生学习本课的导言。

进而引入新课:第3课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二、新课:(一)、新中国第一部宪法首先请学生阅读本节,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什么?2、说一说,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一部什么类型的宪法?它确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学生考虑回答后,教师讲解有关于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第一课的一些内容相对比。

并结合本目中课文中的“想一想”与“每课一得”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宪法是我国根本大法。

它规定了国家性质(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它是一部有别于以往资产阶级类型的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表现在它的民主性上: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还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当今社会的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结合近代史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争取民主与法制的奋斗历程,使学生认识到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的艰辛历程,理解民主和法制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断强化民主法制意识。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此目可用问题教学法,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阅读本目,了解本目有关内容。

思考:1、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的国际环境如何?答: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的遏制的封锁,许多国家对新中国缺乏了解,心存疑惧。

2、我国为什么要开展外交活动,其目的是什么?答:打破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遏制,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有利的国际条件。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什么?它最早是什么时侯提出来的?它与以往的帝国主义外交政策有何不同?答: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1953年12月公正、合理、平等、互利。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发表产生了什么影响?答: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对国际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周恩来与万隆会议本节可以引导学生自学,然后教师讲述。

评论:你如何评价周恩来的外交?总结:本课主要向我们讲述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确定,为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奠定基础,也说明了我国已从人治走向法制,从专制走向法制的具体过程。

从万隆会议体现我国的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从而打开了国际封锁的外交局面。

第4课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课程标准: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知道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过渡时期的含义和过泄劲时期总路线的内容。

2、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3、知道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

二、过程与方法:绘制知识线索图。

在教师的指导下,绘制本课的知识线索图,加深对本课知识内在联系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我党创造性开辟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意义。

2、感受社会主义制度来之不易,进一步认识到应该为社会主义祖国的发展做出自已应有的贡献。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讨论法、讲述法、归纳法教学过程:一、导入:请学生阅读本节的导言,引入新课。

二、新课:(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总结: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物质基础;实现社会主义改造,又是完成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必然条件。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是解决所有制问题,即把生产资料的私有制逐步改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2、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关系:第一次五年计划是实现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重大步骤,是国家根据过渡时期而编制的。

提问:为什么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对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只是提建立初步基础?(二)、“三大改造”高速进行本节由学生自学归纳。

教师讲解:三大改造的途径不同、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时间、存在的不足及其意义。

提问:1、为什么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基本建立?2、我国社会主义还是不是初级阶段,为什么?通过解决以上两题,可以得出:三大改造的完成,基本上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公有制形式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所以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过渡时期是指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时期,既然实现了这种转变,那么过渡时期就当然结束了,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这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

总结:党领导我们在建国初期,艰苦创业,不断创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毕竟我们在探索一条前人所未走过的路,难免存在不足,这也正说明前进的道路充满挑战和机遇。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一定会实现这一目标。

同学们是新世纪的主人,重任在肩,我们应该勤奋学习,胸怀大志,为实现祖国的美好未来而努力。

第二单元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6课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课程标准: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