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乐陵一中高中地理第四章章末整合新人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人教版地理必修3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地理必修3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地理必修3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人教版地理必修3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三角洲为例
1.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背景及地理条件
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①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②工业内部,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⑵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最先改革开放的地区,给予许多优惠政策,使珠*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

⑶良好的区位条件: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发挥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的优势,就近接受港澳产业的扩散,利用港澳贸易渠道,大量出口商品。

⑷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2.工业化城市化推进的阶段
⑴工业化的推进:①第一阶段:1979-1990年,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这一阶段的主导产业。

②第二阶段:1990年以后,高技术产业产业逐渐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成为主导产业。

3.问题与对策
⑴产业升级面临困境(与长三角相比产业基础、科技实力、人才队伍和市场腹地都处于劣势)--产业结构调整: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不发达,以产业基础较好的广州市为基地,发展汽车、钢铁、石化、造船等原材料工业与装备制造业,以此推动产业升级。

⑵城市建设相对落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落后,缺少分工合作)--构建大珠*三角洲城市群:构建以广州、深圳、*为核心的大珠*三角洲城市群。

⑶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雨、水质型缺水、噪声等)--加强规划与管理。

⑷城中村:城市郊区出现的已经转变为以从事工商业为主的村落。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4章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4章

第4章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一、发展区域农业的一般步骤1.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区位、市场等各种因素——确定区域农业的大方向2.根据区域内部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

如: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东北地区该区自然地域完整,农业生态类型多样,生产部门齐全二、地理条件1.范围: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2.地位: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

3.地理条件分析⑴气候条件——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

①气候条件制约着一个区域农业的生产品种、耕作制度和生产季节等。

②东北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

雨热同季。

热量和水分条件基本上可满足一年一熟作物的需求,但是农作物生长容易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

⑵地形、土壤条件①地形条件往往影响区域农业生产的类型。

②一般来说,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而山地丘陵地区适宜发展林牧业。

③土壤肥沃——广泛分布黑土、黑钙土,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

⑶社会、经济条件①工业特别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如亚麻纺织、毛纺织、乳品加工等对原料的需求,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②东北地区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农产品、农业种植技术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为拉动本区发展外向型农业提供了重要机遇。

③人口密度小,人均耕地多。

利于农业经营规模化,且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

四、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 1.目前在全国的地位:全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 2.商品率:商品率达60%以上,其中三江平原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3.东北商品粮基地的特点(与我国其他商品粮基地相比): 大规模专业化生产的突出特点。

⑴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农场经营规模大,有利于推广先进技术,实现机械化生产(图4.9)。

东北地区成为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五、农业发展方向 1.存在问题:水土流失和黑土退化严重,土地沙化、盐碱化和草场退化加剧,自然灾害频繁,以及环境污染等2.发展方向:⑴原则: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人手,坚持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相结合,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3册 第四章 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 第一节 走向生态文明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3册 第四章 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 第一节 走向生态文明
低碳出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骑自行车、步行;严格垃圾分类,
色化
促进资源节约和回收利用;少用或不用一次性消费品,如一次性
餐具、购物袋、纸质贺卡等
4 |什么是清洁生产?
尘土飞扬、机械轰鸣是人们对混凝土搅拌站的固有印象,但在山西朔州某混凝土 搅拌有限公司,材料从运输到生产均采用全封闭模式,有效减少扬尘、降低噪音。 混凝土搅拌每天会产生大量废料,这些废料该如何处理,成了困扰企业的一大难 题。为此,该公司从降耗增效的角度出发,加大环保投入力度,引进新设备,着手废物 利用。如砂石分离器,它的作用是将每天生产产生的废料回收后,进行砂、石分离, 剩下的水泥经过水的冲洗,排放到四级沉淀池中,经过四次沉淀,最后一个池子的水 已经可以再次回收利用到砂石分离机中。如此反复循环,既节约运行成本,又大大 减少了生产废物的排放。此外,该公司还增加了布袋防尘器、抑尘剂、洗车平台 等环保设备,绿色环保的清洁生产理念贯穿混凝土生产全过程。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采集渔猎时代没有环境问题。 ( ) 提示:采集渔猎时代虽然环境对人类的制约作用较强,但也会存在环境问题。 2.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受制于技术条件。 ( ) 提示: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受技术条件和人地关系思想的共同影响。 3.在古代中国,已经出现了因地制宜、保护环境的思想。 ( ) 4.人地关系处在不断的演变中。 ( ) 5.人类既要保护自然也需要开发利用自然。 ( ) 6.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可以完全避免。 ( ) 提示:只能减弱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产生的不利影响,不能完全避免资源短缺和环 境问题。
进行清洁生产的原因 污染严重,环境问题突出;传统的末端治理效果不理想;高消耗是造成工业污染严重 的主要原因之一;清洁生产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想模式。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3册 第四章 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 章末整合提升4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3册 第四章 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 章末整合提升4
第四章 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 环境战略与行动
章末整合提升
地理 选择性必修3 配人教版
第四章 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
知识·体系构建
知识 ·体系构建
考向 ·链接高考
地理 选择性必修3 配人教版
第四章 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
知识 ·体系构建
考向 ·链接高考
地理 选择性必修3 配人教版
知识 ·体系构建
考向 ·链接高考
地理 选择性必修3 配人教版
第四章 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
第2题,南堤滨海步道公园紧邻永定新河,在河流丰水期时,河水流入 湖泊,湖泊可以暂时储存河水;河流枯水期时,湖泊水流入河流,对河 流径流具有调节作用。湖泊水流动速度慢,下渗量多,会增加地下径流 量。湖泊的存在增加了水域面积,蒸发量增加。第3题,中新天津生态 城建在盐碱荒滩上,土壤含盐量高,不利于树木成活;堆土形成的高 地,其土壤在雨水的淋洗作用下,含盐量降低,有利于树木的成活。
知识 ·体系构建
考向 ·链接高考
地理 选择性必修3 配人教版
第四章 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
【真题展示】 (2020年天津高考地理)中新天津生态城是在盐碱荒滩上建设起来的 一座新城。下面为四幅能反映生态城发展特色的景观照片。读图,完成 第1~3题。
动漫产业园区 智能公交站 南堤滨海步道公园 太阳能发电设施
知识 ·体系人教版
第四章 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
2.南堤滨海步道公园紧邻永定新河,园内湖泊对当地水循环的影
响是
()
A.调节地表径流量
B.减少地下径流量
C.减少水的下渗量
D.减少地表水蒸发
3.中新天津生态城的林地大多分布在堆土形成的高地上,主要是

山东省德州市乐陵一中高二地理人教版必修三教学案:第一节《地球与地图》(第三、四课时)

山东省德州市乐陵一中高二地理人教版必修三教学案:第一节《地球与地图》(第三、四课时)

第三、四课时【考点模拟演练】一、选择题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的经纬网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A在B的______方向()A.东北B.西北C.东南D.西南2.一架飞机从A点出发,以1 100千米/小时的速度向北飞越北极点后继续沿经线圈飞行,8小时后到达的地理位置是()A.40°N,100°WB.50°N,90°EC.40°N,100°ED.50°N,90°W【解析】1选B,2选B。

第1题,根据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可判断A在B的西北方向。

第2题,飞机从A点(50°N,90°W)出发,以每小时飞越纬度10°的速度沿经线圈飞行,8小时约飞越了纬度80°,从50°N到90°N飞了40°,过北极点后沿90°E经线,再飞40°,到达50°N。

读右图,回答3--5题。

3.图中河流的流向为()A 东北流向西南B东南流向西北C 西北流向东南D 西南流向东北4.如上图中等压线为一闭合等压线的部分,则图示地区()A气流以上升运动为主 B大部分地区天气晴朗C可能有台风 D应该是亚洲高压中心5.若此图所示为我国某地区,则关于图中河流叙述正确的是()A此时正处于汛期B径流季节变化大C冰期可能长达半年D为两岸的甜菜种植提供灌溉水源【解析】第3题选C,第4题选B,第5题选B。

第3题,虽然图中只有一条等高线,但我们可推测该地等高线是向数值大的方向弯曲,这个位置是河谷,河流自西北向东南方向流。

如果此处的弯曲是由数值大的向数值小的方向弯曲,则该处是山岭脊,就不可能发育河流了。

第4题若图中等压线为一闭合等压线的部分,则该图为高压过境,因而天气晴朗。

第5题,如果该地是我国某地,依据1月零度等温线可知,它位于淮河以北的华北地区,河流的径流季节变化大。

(2011·海淀模拟)某地一批户外运动爱好者计划在南北长10千米、东西宽5千米的指定山区进行野外生存训练。

高中地理人教版全国必修3第四章本章整合课件

高中地理人教版全国必修3第四章本章整合课件

(5)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来解决两地区能源紧张的问题?
-16-
本章整合
专题一 专题二
知识网络
专题突破
解析:本题以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示意图为背景材料, 综合考查了两地区经济发展的区位因素及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可从位置、地形、交通、劳动力等方面分析影响其发展的共同因 素。随着两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耕地、能源紧张以及 生态破坏成为它们面临的共同问题。
-4-
本章整合
专题一 专题二
知识网络
专题突破
4.农业发展方向的分析 农业发展方向要符合生态农业特点,要追求效益最大化,应该把 符合当地实际的特色产业作为发展重点。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加 以分析,在以上原则基础上,找准重点发展的方向。
-5-
本章整合
知识网络
专题一 专题二
【例题1】 读我国某省级行政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知识网络
专题突破
解析:第(1)题,图示省级行政区是我国安徽省,甲河是淮河,是我国 一条非常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第(2)题,A县地处山区,水土流失严重, 同时注意从表中数据分析危害大的原因。第(3)题,促进A县农业可 持续发展的措施要因地制宜,走发展立体农业、开发优势资源和开 发利用新能源等道路。
-9-
专题突破
-6-
本章整合
知识网络
专题突破
专题一 专题二
(1)比较图示省级行政区甲河以南和以北地区自然条件与农业生 产的差异。
甲河以北地区
甲河以南地区
气候类型
地形类型
耕地类型
人口/万人
土地面 土层厚 2006 年粮 积/km2 度/m 食产量/104t
A县
65
黄土高
原某县

高中地理人教必修3课件 第4章整合提升

高中地理人教必修3课件 第4章整合提升
成才之路 ·地理
人教版 ·必修3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四章
本章整合提升
1
知识网络归纳
3
高考真题演练
2
重点规律整合
4
学习效果检测
知识网络归纳
气候 A.________________ 地形、土壤 B.________________ 耕作农业区 C.________________ 平原区 D.________________ 国际国内背景 E.________________ 城市建设落后 F.________________ 产业结构调整 G.________________ 加强规划与管理 H.________________
重点规律整合
一、分析我国某些区域特色农业形成的条件
一个区域的农业,必须依托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社会经
济条件等诸多因素而发展。在诸多因素中,还有主导性因素, 这是促使其形成特色农业的关键。 区域 特色农业 形成条件 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邻近港、澳、台地区, 水热充足, 市场广阔;港口、铁 自然条件优 路、航空等交通便利; 越 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高
高考真题演练
(2015· 浙江 )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三江平原草甸、沼
泽大多已被利用。下图为三江平原部分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示意
图。完成1~2题。
1.根据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可推断出( A.甲地海拔较高
)
B.丙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乙地
C.丁地地势低平 D.丁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甲地
【答案】
【解析】
名称
发展条件
存在问题
发展方向
①工业历史悠久, 长江 工业基础雄厚;② 三角 雄厚的技术力量; 洲地 ③统一的电网;④ 区 发达的水、陆、空 交通运输 ①毗邻港澳,靠近 珠江 东南亚,多侨乡, 三角 可以利用外资发展 洲地 工业;②水、陆运 区 输便利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第一节走向生态文明pptx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第一节走向生态文明pptx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度、低能耗、经济性于一体的节能建筑(如图)。之所以称其为被动屋,
是因为它不需要主动向外界索取能源,更没有传统意义上的空调和暖气,
基本上依靠被动收集的热量就可以使屋内一年四季保持舒适的温度。在
理想状态下,被动屋正常运作时,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合适的材料,只靠
人体和室内电器余热,就能保持室温25 ℃左右,大幅降低冬季采暖与
D.征服自然
)
4.下列最能诠释“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主题的是
A.全面封山育林,保护生态环境
B.发展生态旅游和特色产业
C.大力开发水能,发展水产养殖业
D.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答案】3.C 4.D
(
)
【解析】第3题,2022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为“共建清洁美丽
世界”,其体现了人地和谐思想,C项正确。第4题,“共建清洁美丽
(3)地位:我国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
生态文明
局,明确建设 ____________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小提醒]未来社会是生态文明社会,现代正处在从工业文明向生态
文明转型的阶段,其主导产业是绿色产业。
二、生态文明下的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和谐共生
1.生态文明的体现:人与自然 ______________的资源与环境安
人地关系
和 ____________思想。
2.不同历史时期的人地关系
社会发展阶段
生产力水平
人与环境的关系
依赖
采集渔猎时代 生产力低下且发展缓慢
农业社会时期
工业社会时期
现代
生产力
人类与环境的对抗性明显增强,
环境遭到破坏
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
空前增强

山东省德州市乐陵一中高二地理人教版必修三导学案第四章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

山东省德州市乐陵一中高二地理人教版必修三导学案第四章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

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使用时间:课时:2 审核人:教学目的:1.了解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2.分析导致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诸多因素,并通过比较,认识到对外开放政策是其中的关键因素。

3.比较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的两个主要阶段,归纳出不同时期的主要发展特点,并能够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工业化进程对城市化的巨大推动。

4.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并尝试评价目前的一些调整措施和发展方向。

【自学探究】一、城市化与工业化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二、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仅次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密集区。

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的原因?*(即其背景和条件)1、2、3、4、【例1】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两大工业区。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速度很快。

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崛起,许多外资企业由珠江三角洲向长江三角洲迁移。

读下图,回答问题:1.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两地区的国际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国的比重有何变化?2.试从珠江三角洲区位条件的变化与长江三角洲区位条件的优势两方面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

3.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比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A.产业基础良好 B.毗邻港澳和东南亚地区 C.腹地范围广阔 D.技术水平高三、对比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进程:【例2】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第二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1985年后,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入第二阶段B.珠江三角洲过去的政策优势更加明显C.劳动力导向型产业仍是这一地区发展的主导产业D.经济迅速发展,劳动工资水平的提高,导致珠江三角洲地区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逐渐丧失四、问题与对策【例3】以下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降水量减少,出现水质性缺水 B.大规模植树造林,森林面积不断扩大C.汽车数量迅速增加,造成严重的酸雨问题 D.城市建设大量占用农田,使耕地数量锐减7.下图分别是我国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示意图,读后回答问题。

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4.3河流

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4.3河流

2016-2017学年高一必修一预习学案使用时间12月学案编号24 班级:姓名:第四章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预习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流水侵蚀地貌的形成过程,理解河谷的形成过程。

2.了解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理解冲积平原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形成过程.3.理解洪积扇、河漫滩、三角洲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学习重点与难点】河流侵蚀的不同类型及其区别;河谷的形成过程;三角洲的形成原因。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协作探究图文分析【知识梳理】(一)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河流地貌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地貌之一。

按照成因,可以将河流地貌分为地貌和地貌,它们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与作用有关。

1、河流侵蚀地貌(1)形成: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地表物质而形成。

(2)发育阶段及特点2.河流堆积地貌(1)形成:被河流____________的物质,在河流____________的情况下堆积而成。

(2)冲积平原的类型①:发育于山前,由不断扩大,彼此相互联合而成。

②河漫滩平原:发育于由多个被废弃的连接而成。

③:河流,泥沙堆积而成。

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河流对聚落形成的作用(1)提供充足的____________。

(2)方便对外联系和____________。

(3)提供丰富的____________。

2.河流对聚落规模的影响耕地破碎地区:乡村的规模。

耕地连片的地区:乡村。

3.河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平原低地:聚落一般____________分布。

(2)山区河谷中:聚落一般分布在____________向____________过渡的地带。

【预习自测】1.在河口处形成的三角洲地貌主要是由于()A.流水侵蚀作用B.流水切割作用C.流水沉积作用D.流水搬运作用2.长江三峡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河流的溯源侵蚀B.河流的下蚀C.河流的侧蚀D.河流的溶蚀3.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其中凹岸侵蚀属于()A.溯源侵蚀B.下蚀C.侧蚀D.垂直地面的侵蚀4.河流的溯源侵蚀、下蚀、侧蚀对河谷的影响依次是()A伸长、加深、展宽B展宽、加深、伸长C伸长、展宽、加深D展宽、伸长、加深2016-2017学年高一必修一探究学案使用时间12月学案编号24 班级:姓名:探究学案一、合作探究探究1怎样理解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山东省德州市乐陵一中高中地理第四章章末检测新人教版必修3

山东省德州市乐陵一中高中地理第四章章末检测新人教版必修3

第四章章末检测(第二课时)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读“我国某主要地形区的经纬度范围示意图”,回答1~2题。

1.下列叙述中,为该地形区地理特征的是( )A.有“水乡”之称B.是世界三大肥沃黑土区之一C.由黄河、淮河、海河的泥沙冲积而成D.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2.该地区最具特色的农产品是( )A.小米、春小麦 B.大豆、甜菜C.春小麦、玉米 D.大豆、大米读“局部地区水系图”,回答3~5题。

3.甲地的自然带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亚寒带针叶林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4.乙地的农业生产主要是发展( )A.水田种植业 B.旱地耕作业C.草原畜牧业 D.山地畜牧业5.甲、乙两地自然带呈现出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C.山地垂直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因素阅读下面日记:“今天天气真冷,强劲的西北风直灌脖子,不化的积雪把大片挤得出油的千里沃野深深地埋住,看来还得一两个月这些积雪才能融化,流入江河。

温度计的读数降到零下20℃以下,比往年1月的平均气温(-20℃)还低。

可是高高井架旁的钻井工人,为了增产石油,个个忙得脸上正冒着热气。

”据此回答6~8题。

6.日记中描写的油田可能是( )A.辽河油田 B.胜利油田 C.华北油田 D.大庆油田7.“千里沃野”指的是黑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 )A.草木的生生死死,积累了丰富的有机质B.火山喷发的火山灰风化形成C.流水侵蚀带来肥沃的土壤堆积而成D.农民年年施用粪肥培育而成8.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最大优势和不足分别是( )A.位于暖温带,夏季高温多雨,但春旱严重B.位于中温带,耕地面积广大,但水资源不足C.平原辽阔,土壤肥沃,但热量不足D.土壤肥沃,光热充足,但水资源匮乏下图为“江苏省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图”。

读图回答9~10题。

9.图中曲线标注的序号与文字说明,对应正确的是( )①——城市人口比重②——第二产业产值比重③——第三产业产值比重④——第一产业产值比重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10.图示曲线反映了( )①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增长的速度最快②20世纪9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③1990年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超过第一产业④城市人口增长与第二产业发展同步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

人教版高二地理必修3第四章知识点-精选教学文档

人教版高二地理必修3第四章知识点-精选教学文档

人教版高二地理必修3第四章知识点为了帮助大家巩固复习,查字典地理网为大家提供人教版高二地理必修3第四章知识点,供大家参考使用!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1、东北地区地理条件(1)气候条件:大部分位于湿润、半湿润的温带季风气候区,热量和水分基本可满足一年一熟作物需要,但不利条件是容易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

(2)地形、土壤条件: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农业生产。

(3)社会、经济条件:①工业: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农牧兴工、共促农牧②交通: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发展外向型农业。

③开发时间较晚,人口密度较低,有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

2、主要地形:三山脉(小兴安岭、大兴安岭、长白山)、三平原(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

3、农业布局特点:耕作农业区:主要分布在三大平原地区。

林业和特产区: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

畜牧业区: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是重要的羊、牛、马牧畜生产基地。

畜种:呼伦贝尔市三河地区:三河牛、三河马;松嫩平原西部:东北红牛。

4、东北商品粮基地生产特点:①大规模机械化生产②地区专业化生产5、农业发展方向:平原区: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西部草原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

山区农业:实现由原料型生产向原料及产品加工并举的转变。

6、东北建设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是:自然条件:雨热同期,光照充足,平原广阔、土壤肥沃。

社会经济条件:人均耕地面积大,机械化程度高,交通便利,对外联系方便,市场需求大。

7、东北商品粮基地发展潜力较大的原因: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粮食商品率高;目前单位面积产量不高,随着科技和农业投入的增加,粮食的单产和总量将有较大幅度的提升;有一些宜农荒地可供开垦;(为什么长江三角洲地区商品粮基地潜力下降:由于人口稠密,每年净增人口多;城市、工交建设等建设用地不断增加,耕地面积将会有所下降;目前单产已较高,增产潜力已较小。

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高中地理选修3学案:第四章旅游开发与保护

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高中地理选修3学案:第四章旅游开发与保护

2015级高二地理导学案旅游地理4编写:朱文霞审核:程林国班级姓名:使用时间第四章旅游开发与保护(两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案例研究,初步了解旅游规划与旅游景区规划的主要内容和实际做法。

2.了解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

【学习重难点】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学习方法】自主小组合作【自学】四、旅游开发与保护1。

旅游规划①旅游规划的基本内容:________,其他基础设施,________,其他旅游设施和服务②旅游景区规划设计2。

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①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对社会环境的破坏②旅游_________旅游容量:饱和容量旅游容量:最佳容量③旅游环境保护重要措施:环境立法和有关政策、法规的制订有力措施: 区普及环境保护教育禁止计划、施工中的破坏旅游环境的各种工程提倡“”旅游【自研自悟】(2015•山东卷)44。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的四川省某景区平均海拔4800多米,景区游客数量季节差异明显.下图为该景区某年各月游客数量比重饼状图.(1)分析该景区7、8月游客数量明显不同于其他月份的原因。

(6分)(2)说明游客数量季节差异明显可能对当地旅游业造成的不利影响.(4分)【自练自提】1。

完成练习册对应练习2.(福建省上杭县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初考试)(10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高德地图显示2015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国内十大自驾拥堵景区拥堵程度排序。

分析黄金周期间景区拥堵可能产生的主要问题,并为解决景区车辆拥堵问题提出应对措施。

(10分)3.(湖南省师大附中、长沙一中、长郡中学、雅礼中学2016届高三四校联考)(10分)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随着人们出游率的增高,“华山天下险”逐渐被“华山天下堵”所替代,如何认识与解决华山旅游拥堵问题引人关注。

下图为华山东、西进山线路示意图。

山东省德州市乐陵一中高二地理人教版必修三教学案:第一节《地球与地图》(第二课时)

山东省德州市乐陵一中高二地理人教版必修三教学案:第一节《地球与地图》(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二、常见地形图的综合判读和应用(一)判断气候特征(1)判断不同山脉坡向的降水: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阳坡气温高,蒸发强,阴坡气温低,蒸发弱等。

(2)海拔高气温低,海拔低气温高。

(3)盆地不易散热,易引起空气的滞留。

(二)判断水文水系特征(1)由山谷的分布,判断河流的位置和流向。

山谷处的等高线凸向高处,河流总是由高处流向低处,且落差大,流速急。

(2)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为河流分水岭。

(三)确定农业发展方向如坡度的陡坡不适合修建水平梯田,山地、丘陵发展林牧业,平原地区发展耕作业。

(四)确定城市规划和交通建设如:公路、铁路通过坡度平缓的地区,沿山谷或河谷布局的城市地域形态为分散疏松式等。

(五)根据地形因素确定区位选择1、选点2、选线3、选面【例题】读我国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2~3题。

2.甲成为图中区域规模最大的村落和集市,最主要的条件是( )A.地处河流上游,水质良好B.周围地貌多样,风景优美C.地形平坦开阔,交通方便D.背靠丘陵缓坡,滑坡很少3.地质队员发现乙处有金矿出露,考虑流水的侵蚀、搬运作用,能找到沙金(沉积物中的细小金粒)的地方是( )A. aB. bC. cD. d【答案】2 C 3 D【解析】2 选项A 不符合实际,此处是山谷但是没有河流出现,即使有河流,也不是因为地处河流上游(此处是下游)或水质好而形成聚落的,所以A 错误;同理地貌多样,风景优美和滑坡少也不是此处聚落形成的主导因素,B, D 选项错误;地形平坦开阔,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则是聚落形成的主导因素,答案是C 。

3 解题关健在于分析出从乙到d 连线上是山谷地形,根据水携带泥沙的重力流向作用,在d 处可以找到金沙,所以选项D 正确。

a 和b 在乙的背侧,c 在河流的支游(知果有河流的话),所以A 、B 、C 选项都错误。

【感悟高考真题】(2010·北京文综·T3)下图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省级行政中心图层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

山东省德州市乐陵一中高二地理人教版必修三教学案:第四章章末整合

山东省德州市乐陵一中高二地理人教版必修三教学案:第四章章末整合

章末整合(第一课时)专题一东北地区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1.东北区自然资源特点与评价(1)气候温和,雨量适中。

(2)农业资源丰富,质量好。

①土地资源。

山地和平原兼有,各占一半,②森林资源。

东北区是我国主要的森林分布地带和重点林区,蕴藏着丰富的森林资源,位居我国三大林区之首。

③天然草地资源。

本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东西两侧的呼伦贝尔盟、兴安盟、哲里木盟、赤峰市北部和松嫩平原西部。

呼伦贝尔草原和科尔沁草原是目前亚欧大陆保存较好的三大优良草场之一。

(3)水资源分布不均。

东北区水资源的特点是东丰西欠,北多南少,总量属中等,人均占有量少,相当于全国人均值的72.5%。

(4)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

东北区矿种比较齐全,已发现有120个矿种,已探明总量的有100余种。

其中储量居全国前三位的达45种。

2.东北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东北区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一定要考虑到生态环境的保护。

那种认为“土地资源丰富,可以随意开发利用”的观点是错误的。

东北土地资源的开发还要特别注意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湿地在调节气候、蓄洪防洪、促淤造陆、降解污染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还是重要的动物栖息地,又可提供粮食、肉类、水产、药材等物质资源。

湿地资源遭破坏,会带来水环境污染、加重土壤沙化和盐碱化面积扩大、生物多样性资源急剧减少等问题,影响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因此,今后的农业发展特别是粮食生产,不能靠垦殖湿地以扩大耕地规模来实现,对现有湿地资源要进行全面规划、合理建设、有效保护,实施有利于保护湿地、改造农业生态条件的农业综合开发。

3.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们就应该按WTO规则行事了。

如果在加入WTO前,甚至这之后我们还没有作好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那么这必然给我们的生产和经济带来巨大的冲击。

“东北现象”就是一个典型的写照。

东北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长期以来,东北的大豆、小麦、玉米,甚至甜菜亚麻等农产品,行销全国,可谓“皇帝女儿不愁嫁”。

山东省德州市乐陵一中高二地理人教版必修三教学案:世界地理——西欧

山东省德州市乐陵一中高二地理人教版必修三教学案:世界地理——西欧

世界地理——西欧
一【课标要求】
1、西欧的位置、范围及主要区位特征;英、法、徳的地理特征
2、熟悉区域分析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二【重难点突破】
1、区域位置:
2、分析本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在上图中填充重要地理事物)
3、分析人口、城市、交通分布特点及原因。

4、分析本区域经济发展状况。

5、分析本区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6、本区典型特征有哪些?
四【限时训练】
分析下图所示国家的区域特
征:
五【日作业】 (基础作业)
(2008年宁夏卷)
图3示意某国部分
地区的地形(a)和人
口密度(b )。

读图3,
完成2~4题。

2、M 、N 、P 、Q 四
地中,降水量最多
的是
A 、M 地
B 、N 地
C 、P 地
D 、Q 地
3、影响L 地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 、地形
B 、纬度位置
C 、洋流
D 、距海远近
4、图示地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 、商品谷物农业
B 、乳畜业
C 、大牧场放牧业
D 、游牧业
(拓展作业)
分析下图所示国家的区域特征:
六【课后反馈】
本节内容还存在那些疑惑;希望得到怎样的帮助。

山东省德州市乐陵一中高二地理人教版必修三教学案:第一节《地球与地图》(第一课时)

山东省德州市乐陵一中高二地理人教版必修三教学案:第一节《地球与地图》(第一课时)

第一节地球与地图【高考目标导航】【基础知识梳理】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大小:极半径6357公里、赤道半径6378公里、平均半径6371公里。

3、其他常用数据:赤道的自转线速度——1670千米/小时;30°纬线自转线速度——1447千米/小时;60°纬线自转线速度——837千米/小时二、地球仪1、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指示东西方向;纬度:以赤道为00,向南北两极度量到900,北极点为900N,南极点为900S。

3、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也称为子午线,指示南北方向;经度:人们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为0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由此向东西各分作1800,以东的1800属于东经,以西的1800属于西经。

2、经线和纬线的特点对比:三、地图的三要素1、地图上的方向:(1)一般地图: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右东左西;(2)指向标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3)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与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

3、地图上的图例与注记:“泰山▲、1532.7”中“▲”属于图例,“泰山、1532. 7”为注记。

四、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1、高度的表示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2、等高线:地图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

3、等高线的特点:呈闭合的曲线。

4、地形剖面图:沿地表某一直线方向上的垂直剖面。

反映断面的高低起伏状况。

【要点透析】一、经纬线的主要应用1.定“方向”理论依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方格状经纬网图①确定南北方向在南北半球的两点,北半球在北,南半球在南;同在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北;同在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章末整合(第一课时)
专题一东北地区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
1.东北区自然资源特点与评价
(1)气候温和,雨量适中。

(2)农业资源丰富,质量好。

①土地资源。

山地和平原兼有,各占一半,②森林资源。

东北区是我国主要的森林分布地带和重点林区,蕴藏着丰富的森林资源,位居我国三大林区之首。

③天然草地资源。

本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东西两侧的呼伦贝尔盟、兴安盟、哲里木盟、赤峰市北部和松嫩平原西部。

呼伦贝尔草原和科尔沁草原是目前亚欧大陆保存较好的三大优良草场之一。

(3)水资源分布不均。

东北区水资源的特点是东丰西欠,北多南少,总量属中等,人均占有量少,相当于全国人均值的72.5%。

(4)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

东北区矿种比较齐全,已发现有120个矿种,已探明总量的有100余种。

其中储量居全国前三位的达45种。

2.东北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
东北区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一定要考虑到生态环境的保护。

那种认为“土地资源丰富,可以随意开发利用”的观点是错误的。

东北土地资源的开发还要特别注意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湿地在调节气候、蓄洪防洪、促淤造陆、降解污染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还是重要的动物栖息地,又可提供粮食、肉类、水产、药材等物质资源。

湿地资源遭破坏,会带来水环境污染、加重土壤沙化和盐碱化面积扩大、生物多样性资源急剧减少等问题,影响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因此,今后的农业发展特别是粮食生产,不能靠垦殖湿地以扩大耕地规模来实现,对现有湿地资源要进行全面规划、合理建设、有效保护,实施有利于保护湿地、改造农业生态条件的农业综合开发。

3.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们就应该按WTO规则行事了。

如果在加入WTO前,甚至这之后我们还没有作好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那么这必然给我们的生产和经济带来巨大的冲击。

“东北现象”就是一个典型的写照。

东北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长期以来,东北的大豆、小麦、玉米,甚至甜菜亚麻等农产品,行销全国,可谓“皇帝女儿不愁嫁”。

然而,面临加入世贸组织,东北的农产品却一下子不吃香了。

曾给东北农民带来丰厚收入的“金豆子”,近年来,价格一直下滑,由1996年的2.2元/千克下降到2001年的1.6元/千克,而且还在逐步丢失国内的许多市场。

我国农民种的商品粮与市场真正的商品还差多远?这要切实转变观念:一是要为了销(市场)而种,而不应该为了种而种,为此,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迫在眉睫。

二是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比简单地增加农产品的数量更易提高生产效率。

关于东北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双项)( )
A.东北平原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境内,地势北高南低
B.夏季热量充足,日照时间长,能够满足水稻生长所需的热量
C.是我国冬小麦、甜菜、大豆、玉米等农作物最大的生产基地
D.冬季气候寒冷、土地冻结对来年春天农业生产作物播种和生产有利
答案BD
解析东北平原位于黑、吉、辽三省,由于东北地区呈马蹄形,其西、北、东三面分别被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地环绕,中部是广阔的东北平原,地势应该是四周高,中部低;地处我国东部季风区,热量和水分配合较好,可满足水稻的生长,但由于冬季寒冷,冬小麦无法越冬,是我国春小麦、甜菜、大豆、玉米等农作物最大的生产基地;冬季气候寒冷,有利于杀死病虫害,冻土层可阻滞地表水下渗,对春天农业生产作物播种和生产有利。

专题二我国的主要工业基地比较
利的铁路、公路、近海
物聚集而成。

读“广州市1954~2004年灰霾天数分布图”,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年代以后,广州市的灰霾天数显著增加,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0年代后期,经过治理广州市灰霾天数明显减少。

但2000年以后,灰霾天数再次
上升,这与数量的增长有关。

(3)导致珠江三角洲地区易出现灰霾天气的自然因素有(多选)( )
A.珠江三角洲地区三面靠山,一面临海,气流不易扩散
B.冬季北方来的冷空气受南岭阻挡,风力较弱
C.珠江三角洲上空易出现逆温层
D.珠江三角洲地区降水丰富,空气湿度大
答案(1)80 工业(经济)发展迅速,能源消耗量大,向大气排放的污染物增多(2)
汽车(3)ABC
解析本题以近几十年珠江三角洲出现的“灰霾”这种常见天气为切入点进行命题。


霾发生的原因主要有经济的发展、能源的大量消耗以及汽车数量的增加等社会经济因素,再
加上地形和气候等自然因素。

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中国第三个区域经济合作板块——环渤海经济圈正加速崛起。

阅读有关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环渤海经济圈狭义上指从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经济带,同时也延伸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及内蒙古中东部地区。

材料二首都钢铁公司(简称首钢)将迁出北京城区,在曹妃甸岛建设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钢铁厂。

新址曹妃甸岛与陆地之间有150平方千米的滩涂可利用。

曹妃甸是我国少有的不需要人工开挖航道的大型深水港,能停靠25万吨级船舶。

(1)环渤海区域包括我国沿海工业地带中的工业区、工业区和山东半岛地区。

(2)该区域有我国最大的盐场,其成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港口A是,该港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外贸口岸。

分析A港建设的区位优势与不足:
自然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社会经济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劣势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交通运输、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分析首钢迁址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08年奥运会成功的举行,北京在改善城市环境方面所做的工作有(多选)( )
A.将部分污染性企业迁出市中心 B.加强宣传,提高市民英语水平
C.扩大绿地面积 D.加强投资,改善居民就业环境
E.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
答案(1)京津唐辽中南(2)长芦沙岸、泥岸;雨期短,春季至初夏气候干旱、风力大、蒸发量大(3)天津地势平坦,为港口设施建设提供了较好的空间条件经济发达,在北方港口拥有广大的经济腹地位于海河入海口,港口经常淤积
(4)交通运输:曹妃甸岛地处渤海湾,拥有大型深水港,交通便利;土地利用:150平方千米的滩涂开发利用;环境保护:远离城市,有利于保护首都环境(5)ACE 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环渤海区域所包括的范围。

(2)盐场形成的区位条件要求地势平坦,晴天多,风力大,蒸发量大的临海区域;而长芦盐场这些条件都较好。

(3)评价一个港口的区位条件主要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个方面。

天津港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较为优越;天津港自然条件中港口的水域条件较差,水浅,易淤积。

(4)首钢迁址曹妃甸主要因为曹妃甸有优良港口、广阔土地资源和减轻了对北京市的污染。

(5)改善北京市环境方面的措施主要包括企业搬迁、扩大绿地面积和加强城市规划、建卫星城。

因此答案为AC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