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美学

合集下载

艺术美学的历史发展

艺术美学的历史发展

艺术美学的历史发展艺术美学是一门研究艺术与美的哲学学科,关注艺术作品的美感和审美价值。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经过漫长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现代艺术美学的基本框架。

本文将从古希腊时期出发,探讨艺术美学的历史发展。

古希腊时期是艺术美学研究的起点。

在古希腊,人们开始关注艺术的美,研究艺术的本质和价值。

柏拉图认为艺术是一种模仿现实的创造活动,而美是超越现实的理念存在。

他强调艺术的目的应当是追求真理和道德,而不仅仅是追求形式上的美感。

亚里士多德则从艺术的功能出发,认为艺术通过情感和认知共鸣,能够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世界。

中世纪时期,基督教的宗教观念主导了欧洲的艺术美学。

人们追求将信仰与艺术结合,通过艺术作品传达上帝的意旨。

这种以宗教为中心的艺术美学强调以神圣为目标的审美体验,将美与神圣紧密联系在一起。

建筑、绘画和音乐作品都承载了宗教意味,传递着信仰的内涵。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古希腊和罗马文化的热衷重新唤起了对艺术美学的关注。

这个时期的艺术美学开始注重个体的观感和体验,追求对艺术作品的主观情感共鸣。

莱昂纳多·达·芬奇提出了“真、善、美”的观念,认为艺术应当追求综合的美感。

这个时期的艺术美学也逐渐形成了一些基本原则,如比例、对称和透视等。

18世纪的启蒙时代,艺术美学开始注重理性和客观性。

康德认为艺术具有自身的目的和规律,通过审美判断来寻求普遍的美感。

他提出了“纯粹审美观”和“审美反身性”的概念,将审美判断放在主观和客观之间的关系中进行考量。

这个时期的艺术美学开创了以美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为核心的新的研究方向。

现代艺术美学在20世纪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通过对艺术作品自身特点的深入研究,人们开始关注艺术的创新和突破,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艺术美学理论。

例如,表现主义强调艺术作品对情感的直接表达,超现实主义探索潜意识和梦境世界,结构主义关注艺术作品的符号系统。

现代艺术美学呈现出多元化和多样化的趋势,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审美标准和艺术形式。

艺术美学

艺术美学

什么是形态?一、形态的含义(一)从形态的横向构成来看,形态是“形”与“态”的组合。

“形”指形状,它是由事物的边界线即轮廓所围合成的呈现形式,包括外轮廓和内轮廓。

“态”是事物的内在发展方式,它与物体在空间中占有的地位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从形态的纵向层次来看,形态是由材料层、形式层和意蕴层三个层次构成的。

材料层是设计品的物质基础。

形式层是针对意蕴层而言的,专指形态的外部呈现形式,也就是我们的视觉和触觉接触到的物象。

它包括外形式和内形式。

意蕴层意蕴层深藏于形态内部,是整个形态的核心层。

它是在长期的社会文化发展进程中积淀的具有稳定性的意义。

二、形态的分类(一)按照形态与人类知觉关系的紧密程度划分,可分为现实形态、理念形态和纯粹形态。

现实形态是直接作用于人们视觉和触觉的实际存在的形态。

它是现实世界中占有一定空间的实体。

理念形态则是在现实形态的基础上抽象提炼出的形态。

它只存在于人类的经验和思维中,不能被人感知,也不具有实在性。

纯粹形态是为了使只存在于头脑中无法感知的理念形态获得视觉的可感性,可以借助一定符号系统将之表现出来的形态。

(二)按照形态的空间存在形式不同,可分为平面形态和立体形态。

平面形态是在二维空间中作平面延伸的形态。

立体形态则是在三维空间甚至四维空间中作纵深发展的形态。

(三)按照形态的来源,可分为自然形态和人为形态。

自然形态是不为人类意志所转移的自然界中的客观存在物。

人为形态是经过人类的改造和加工,成为人类意识产物的再生形态(四)根据产品整体形态构成的方式来划分,有构筑型和塑造型两种形态。

构筑型是指在三维空间里展开其构成部分的形态,一般是抽象形态。

塑造型形态通过制胚、烘结、铸造、注塑等成型方式,形成较为整体的形态。

艺术是意识形态,也是生产形态。

任何艺术,它的本质特征是审美的、创造性的意识形态;也是审美的、创造性的生产形态。

艺术,是人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工具,借助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技巧,在精神与物质材料、心灵与审美对象相互作用,相互结合的情况下,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创造性劳动。

九大美学标准

九大美学标准

九大美学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括色彩、造型、质感、空间、比例、平衡、对称、对比和协调等九个方面。

这些标准在艺术设计和美学的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1. 色彩:色彩是艺术设计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它能够影响人们的情绪和感受。

九大美学标准中的色彩标准要求色彩的选择和搭配要符合主题和设计目的,同时要具有和谐和平衡感。

2. 造型:造型是指艺术作品的形状、结构和线条等。

九大美学标准中的造型标准要求造型要符合形式美法则,具有简洁、流畅、动态和平衡等特点。

3. 质感:质感是指艺术作品的表面质地和纹理。

九大美学标准中的质感标准要求质感要符合设计目的和主题,同时要具有真实感和触感。

4. 空间:空间是指艺术作品所占用的空间和空间感。

九大美学标准中的空间标准要求空间要具有层次感和深度感,同时要符合设计目的和主题。

5. 比例:比例是指艺术作品各部分之间的相对大小关系。

九大美学标准中的比例标准要求比例要符合形式美法则,具有和谐和平衡感。

6. 平衡:平衡是指艺术作品各部分之间的相对重量关系。

九大美学标准中的平衡标准要求平衡要符合设计目的和主题,同时要具有稳定感和安全感。

7. 对称:对称是指艺术作品各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九大美学标准中的对称标准要求对称要符合形式美法则,具有简洁和和谐感。

8. 对比:对比是指艺术作品中各元素之间的差异和对比关系。

九大美学标准中的对比标准要求对比要符合设计目的和主题,同时要具有鲜明感和生动感。

9. 协调:协调是指艺术作品各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整体效果。

九大美学标准中的协调标准要求协调要符合设计目的和主题,同时要具有和谐感和整体感。

这些九大美学标准在艺术设计和美学的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它们可以帮助设计师创造出更加美观、和谐和有意义的作品。

艺术美学

艺术美学

第二讲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 第四节
美是什么 美的本质 社会美 自然美
第一节
美是什么
“美”这个词的含义是什么? 1 从字源学看,
根据《说文解字》:羊大则美,认为羊长的很肥大就“美”。这 说明,美与感性存在,与满足人的感性需要和享受有直接关系。 另一种看法是羊人为美。从原始艺术、图腾舞蹈的材料看,人戴 羊头跳舞才是“美”字的起源,“美”字与“舞”字与“巫”字最早 是同一个字。这说明,“美”与原始的巫术礼仪活动有关,具有某种 社会含义在内。
第二节 哲学美学
现代西方在哲学 美学上的理论苍白, 并不能证明美的哲学 已经终结,也许恰好 是相反的证明,任何 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科 学研究替代不了美的 哲学思辨。
第二节 哲学美学
美的哲学所要处理、探寻的问题,深刻的涉及了人类生存的基本价值、结 构等一系列根本问题,涉及了随时代而发展变化的人类学的历史本体论。有人 说,哲学可以列一个表,那么这个表便是:
第三节
人类学本体论的美学
人类学本体论的哲学探讨
由这个角度谈美,主题便不是审美对象的精细描述,而将是美的 本质的直观把握。由这个角度去谈美感,主题便不是审美经验的科学 解剖,而将是提出陶冶性情、塑造人性、建立新感性;由这个角度去 谈艺术,主题便不是词语分析、批评原理或艺术历史,而将是使艺术 本体归结为心理本体,艺术本体论变而为人性情感作为本体的生成扩 展的哲学。
第三节
人类学本体论的美学
本体论哲学研究面临的问题
人类对物质的要求,比如手表,一块就行了,并不需要戴三块。吃穿用等 物质需求都有一定的限度,比较起来容易满足。但精神的追求却不是这样,它 常常是无限的。特别是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以后,人们的物质生活比较好了, 那什么是生活的目的和人生的意义呢?再过一两百年,也许能在世界范围内基 本和逐渐解决物质匮乏、吃饱穿暖的问题,于是人类往何处去? 即人类命运问题,个体寻觅其存在意义问题,等等,也就变得更为突出了。 人被一个自己创造出来并生存于其中的庞大的机器包围着、控制着。什么是真 正的自己呢 ?

艺术美学书籍

艺术美学书籍

艺术美学书籍
艺术美学是一个关于艺术的哲学分支,涉及到艺术的本质、美的概念和艺术作品的价值。

下面是几本值得一读的艺术美学书籍:
1.《艺术的起源》(作者:恩斯特·卡西尔)
这本书主要探讨了艺术的起源和发展,以及艺术与人类进化的关系。

它强调了艺术行为的基本本质和艺术作品的基本特征,可以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艺术的本质和意义。

2.《艺术的语言》(作者:纳尔逊·古德曼)
这是一本经典的艺术哲学著作,讨论了艺术作品的语言和符号系统,以及艺术作品的语言和真实性的关系。

通过分析艺术作品的语言和符号系统,这本书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艺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3.《艺术与意义》(作者:托马斯·莫尔)
这是一本探讨艺术与意义关系的书籍,深入分析了艺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它强调了艺术作品的个性和独特性,以及艺术作品对人类生活和文化的影响。

这本书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艺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4.《艺术的存在方式》(作者:马丁·海德格尔)
这本书主要讨论了艺术与人类存在方式的关系,强调了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和价值。

通过分析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这本书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艺术作品的内在价值和意义。

5.《艺术哲学导论》(作者:图伦·斯特莱托)
这是一本介绍艺术哲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的书籍,包括美学、艺术
史、艺术哲学等方面的知识。

这本书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艺术的本质和意义,深入探讨艺术与人类文化和生活的关系。

艺术美学的学习体会

艺术美学的学习体会

艺术美学的学习体会艺术美学是研究艺术美的理论学科,通过学习艺术美学,我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得到了提升。

以下是我在学习艺术美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

首先,艺术美学教会我如何欣赏艺术作品。

在学习艺术美学之前,我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主要停留在表面层面,只看作品的外在形式,而忽略了其中所蕴含的深层意义和情感。

艺术美学告诉我,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内心世界的表达,是情感和思想的载体。

因此,在欣赏艺术作品时,我应该通过审美的角度去理解作品背后的意义和情感,并尽量用自己的想象力去感受作品所传达的信息。

通过学习艺术美学,我学会了用更加深入的方式来欣赏艺术作品,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得到了提高。

其次,艺术美学教会我如何分析艺术作品。

在以往的欣赏中,我通常只对作品的外在形式进行简单的描述,而忽略了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容和艺术手法。

而在学习艺术美学的过程中,我学会了更加深入的分析艺术作品。

例如,我学会了分析作品的主题和意义,从作品所揭示的思想和感情中寻找线索,并通过艺术手法、结构和色彩等方面的分析来揭示作品的艺术特点。

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深入分析,我能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美学价值,从而对作品的欣赏也更加深入和全面。

此外,艺术美学教会我尊重多样性和个人差异。

艺术是个人创造的产物,每个艺术家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表达方式。

通过学习艺术美学,我明白了艺术的多样性和个性化。

不同的艺术家可能有不同的审美追求和表达方式,不同的观众也会对同一件艺术作品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艺术美学教会我要尊重每个人对艺术的独立看法,并学会从不同的观点出发去欣赏和理解艺术作品。

这种尊重多样性和个人差异的态度不仅在艺术欣赏中有着重要意义,也可以应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总的来说,通过学习艺术美学,我对艺术的认识和欣赏能力得到了提升。

艺术美学教会我用更加深入的方式去欣赏艺术作品,通过分析作品的主题和意义,以及艺术手法和结构等方面的分析,来理解作品的内涵和美学价值。

同时,艺术美学也教会我尊重多样性和个人差异,在欣赏艺术作品时要尊重每个人对艺术的独立看法。

第一章艺术美学原理

第一章艺术美学原理
图 1-2
三、情感体验 艺术美是创作主体投之以生命所创造的美, 因而洋溢着强烈而真挚 的情感体验。 可以说, 情感的真挚与真诚, 是艺术魅力的最重要的源泉。 无论是创作还是欣赏,如果不动 感情、缺乏体验,就很难创造出 真正的艺术作品、获得真正的审 美享受。又如,我国青海玉树大 地震发生后,无数摄影艺术作品 很快见诸报纸、网络,透过那一 ,正是由于每一
一、要确立高尚的审美理想与审美趣味 审美理想是指人向往和追求的美的最高境界。审美趣味是指人从 一定审美需要出发,对各种审美对象所产生的主观情趣、态度、兴味 和追求。由于人所处的主客观环境的不同,使不同人的审美理想与审 美趣味在程度上有广狭、深浅之分,在性质上有健康与消极、高尚与 鄙下之分,由此,对于艺术美的判断往往会截然相反。所以,艺术家 要创作真正优秀的作品,就要树立高尚的审美理想与审美趣味;欣赏 者要判别美丑与是非,也是如此。我们一定要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审 美理想和健康、高尚的审美趣味,不断提升自身对高雅艺术的欣赏能 力,不要陷入庸俗艺术之中,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和发挥艺术美 育的作用。
四、典型集中 毛泽东对艺术美与现实美作了比较,他精辟地指出: “虽然两者都 是美, 但是艺术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 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 ”艺术美既然是现实 美的加工形式,那么必然较之现实美更典型、更精美。如果把现实美比 做一块璞石,那么,艺术美就是经过雕琢的美玉。现实美虽然有生动、 丰富的优点,但这种自然形态的美是分散的、零碎的、粗糙的、原始的, 而且往往具有偶然性。艺术美则是艺术家对现实生活中的素材加以选 择、提炼、加工、制作的结果,所以较之现实美更加集中、更加典型、 更具普遍性。

1-4
作为典型形象的“这个” ,不仅是“个别” ,而且还是“普遍” ,是 包含着丰富本质内容的“普遍” 。由此,无论西洋画还是中国画,无论 音乐还是舞蹈,都离不开典型化过程。音乐作为一种表情艺术,似乎比 较特殊,其实也不例外。总之,没有典型集中,任何作品都收不到“以 一当十”的艺术效果;任何真正美的、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作品,都是艺 术家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艺术典型化的要求创作出来的具有典型意义 的作品。

艺术美学

艺术美学

1.美学研究哪些方面?研究方法是什么?(一)美学是研究美的本质的理论;(二)美学是研究审美关系,审美活动与审美经验的理论;(三)美学的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研究方法:自下而上的归纳法和自上而下的分析法2.简要分析艺术的特性。

(1)情感性。

艺术需要激情,需要艺术家投入丰富的感情,用形象与情感的思维的火花和各种艺术形式感染人,让人能够在情感的世界中周游获得美的享受。

(2)审美性。

物质生活用品以实用性为主旨;艺术品,尤其是纯艺术属于精神生活用品必须具备一定的审美性。

艺术的审美性是多层次,多角度的,归结起来是形式与内容两类。

(3)独创性。

从无到有,创造事物。

对事物深思熟虑,多次反复重复。

对复杂事物加以综合,整理,归纳,找到共同深藏内核的规律性,提出新观点,进而发明创造新事物。

3.美,到底是什么?从生活经验中得到:美,先是一种形式,是外在的,可视可感的,美是一个很大的文化课题,一切好的,健康的,正面的,向上的,和谐的,有序的等都可以说是美,也就是说人类的文明史,实质上就是一部发现美,追求美和创造美德历史。

美既是现实的存在物,也是一种理想,它涵盖了现实与理想两个方面的因素。

美同时还是一个追求过程,一种行为动作。

美也是智慧。

同时美也是自由。

4.美,分几大类?简要分析之。

美分为三大类。

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

(1)自然美是产生和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美,指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及其关系所呈现出来的美。

是客观的,外在的,视觉的,与人的意志与理想无关,而与人的感官知觉相联系。

(2)社会美。

除自然美之外,人类生活的一切都可归纳到社会美的研究范畴。

它包括个人生活于社会生活诸多方面美的因素及人对美的审美与追求,如,人体美,行为美,语言美,实践美等。

(3)艺术美。

狭义方面的美是指艺术美和形式美,生活中通常所说的美主要是指艺术美,艺术美主要分为个关于客观性与主观性两个方面。

5.美感与美有什么区别?美感,就是人对美的感觉之意,狭义美感是指一个人在生活中遇到看到听到周边的人及一切有形无形的事与物而产生的好感乐感快感,统称为美感。

艺术美学的学习体会范文

艺术美学的学习体会范文

艺术美学的学习体会范文艺术美学是一门研究艺术的哲学学科,通过对艺术作品、艺术经验和艺术理论的研究,旨在揭示艺术的本质和特点,探索艺术对人类生活的价值和意义。

在学习艺术美学这门课程期间,我对艺术的认知和理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也积累了一些学习体会。

首先,在学习艺术美学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放下对艺术的先入之见和主观偏好。

艺术作品的价值和美学品质往往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体。

艺术美学的研究需要我们超越个人情感和审美偏好,用理性的眼光去分析和评价艺术作品。

我们需要学会从艺术作品本身的内在特点、艺术家的创作意图、社会文化背景等多个维度来解读和理解艺术作品。

只有通过客观的研究和分析,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也才能够更深入地探索艺术的内涵和意义。

其次,学习艺术美学需要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艺术作品往往不仅仅是纸面上的色彩和线条,更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的表达方式。

在欣赏艺术作品时,我们需要有耐心、有深度地观察,去发现艺术作品中蕴含的细节和含义。

同时,我们也需要思考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和所要表达的信息,以及这些信息对于我们个人和社会的启示和影响。

通过不断观察和思考,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艺术作品,并培养出独立思考和创造力。

再次,学习艺术美学需要与历史和文化的知识相结合。

艺术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反映了特定时代和特定文化的价值观和审美标准。

在学习艺术美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和研究不同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作品和艺术理论,以便更好地把握艺术作品的特点和价值。

同时,了解历史和文化的知识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和社会背景,从而更加准确地解读和评价艺术作品。

最后,学习艺术美学还需要通过实践来进行。

理论知识只是我们对艺术的认识和理解的基础,而真正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的最好方式是通过实践。

我们可以通过参观艺术展览、观看艺术表演、参与艺术创作等方式来丰富自己的艺术经验和感受。

通过实践,我们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艺术的魅力,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艺术的内涵和意义。

根据艺术美学原则简述艺术的五大类别

根据艺术美学原则简述艺术的五大类别

根据艺术美学原则简述艺术的五大类别艺术是一种多样化的表达形式,通过艺术作品可以传递情感、思想和美感。

根据艺术美学原则,艺术可以被归类为五大类别,分别是绘画、音乐、舞蹈、戏剧和文学。

每一种类别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绘画是一种以色彩、线条和形状为主要表现元素的艺术形式。

绘画通过绘制画面或图像来表达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和观点。

不同的绘画风格,如写实主义、抽象、印象派等,都展示了不同的艺术美学原则。

写实主义追求真实和精确的描绘,抽象艺术则注重表现抽象的概念和情感。

音乐是通过声音和乐曲来表达情感和美感的艺术形式。

音乐可以通过乐器演奏、歌曲演唱或电子合成等方式来传达艺术家的情感和理念。

音乐的元素包括旋律、和声、节奏和音色等,通过这些元素的组合和运用,艺术家能够创造出不同风格和风格的音乐作品。

舞蹈是一种以身体动作和姿势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

舞蹈可以通过舞者的肢体语言和动作来传达情感、故事和美感。

不同的舞蹈风格,如古典芭蕾、现代舞和街舞,都具有独特的动作语言和表现形式,通过这些形式艺术家能够表达出他们想要传递的意义和情感。

戏剧是一种通过表演、对话和舞台布景来表达故事和情感的艺术形式。

戏剧通过演员的表演来诠释角色和情节,通过舞台布景、服装和化妆等元素来创造出具体的舞台效果。

戏剧作品可以通过悲剧、喜剧、历史剧和现代剧等不同的形式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主题。

文学是一种通过文字和语言表达思想、故事和情感的艺术形式。

文学可以通过诗歌、小说、散文和戏剧等不同的文学体裁来表达不同的主题和情感。

文学作品通过语言的运用和结构的安排来传达艺术家的意图和思想,通过阅读和解读,读者能够感受到其中的美感和情感。

通过艺术美学原则,将艺术作品归类为绘画、音乐、舞蹈、戏剧和文学五大类别,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

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其独特之处,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和元素的运用,艺术家能够创造出丰富多样的艺术作品,让我们能够在欣赏中感受到美的力量和情感的共鸣。

艺术美学

艺术美学

《艺术美学》课程复习思考指南第一章导论1、艺术美学的概念是什么?艺术美学是研究艺术美与艺术审美问题的学科,其核心在于研究人与艺术之间的审美活动关系。

2、关于美的本质可以归纳为哪些主要观点?美到底是什么,美学史并无明确而统一的解释。

历史上有关美的本质的看法可以归纳成以下代表性的主张。

第一种,认为美是事物的客观属性。

第二种,认为美是事物的主观属性。

第三种,认为美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5、如何理解美是一种境界?境界是中国传统艺术与美学史中的重要范畴,是以无功利性的情感判断为基础而建立的特殊的价值存在。

对此可作如下理解:第一,境界是一种价值存在。

境界美是人与对象之间的审美活动所形成的情感价值关系,它既不是单纯的主观精神现象,也不是单纯的客体事物本身。

第二,境界是以清澈澄明的情感判断为基础而形成的。

人的情感是人作为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征,必然影响到人与对象世界所建立的任何价值判断活动。

情感本身存在功利性与非功利性的差异。

如人对自然山水、艺术作品的审美,可以抛开情感功利性,并不需要审美对象还报自己一份同样的情感。

另外,审美中所涉及的情感判断也是积极的,不是消极的。

情感的清澈澄明本身就表示情感判断的积极趋向而不是消极性。

第三,境界是感性与理智的融合,具有强烈的超越性、穿越性。

第四,境界具有内化与外化相结合的自由精神与行为特质,具有鲜明的实践活动特质。

6、如何理解审美境界的实践特征?以情感判断为基础的审美活动引人达到审美境界。

在此境界状态中,人既有深化内心、自省吾身的内化活动,也有表现自我、抒发自我的外化活动。

前者属于精神的沉思与自省,它引人自省、自律,达到人格的完善。

后者包括精神、性情、行为举止的表达与外露,会引人抒发、歌吟,产生艺术化、审美化的作品与行为方式。

艺术创作就是一种将自身内在的情感、精神外化、抒发出来的实际活动。

中国传统文人的放浪形骸,自由的诗词表达,写意的山水花鸟表现,酣畅的文字书写,往往与这种审美性质的精神境界直接相通,从而构成了内在的人格修养与外在的艺术表现相统一的特殊的中国文学艺术与审美境界,以致许多人无比羡慕其中深藏着的自由品质。

艺术美学

艺术美学

1()被称为“现代舞之母”。

(1.0分)A、伊莎多拉露丝B、邓肯C、布朗D、魏格曼我的答案:B2“食之美”是一个()的判断。

(1.0分)•A、精神美••B、物质美••C、综合美••D、个体美•我的答案:C3卢梭提出的二元世界最根本的对立是()。

(1.0分)•A、上帝之臣与世俗之臣的对立••B、僧侣与世俗人的对立••C、教皇与皇帝的二元对立••D、灵魂与肉体的二元对立•我的答案:A4()在中世纪被称为“自由的艺术”。

(1.0分)•A、诗歌和音乐••B、绘画和音乐••C、建筑和音乐••D、绘画和诗歌•我的答案:A5波兰人()提出了日心说。

(1.0分)•A、哥白尼••B、布鲁诺••C、伽利略••D、尼采•我的答案:A6()不属于“三教九流”中的“三教”。

(1.0分)•A、基督••B、儒••C、释••D、道•我的答案:A7()照相机被发明。

(1.0分)•A、1859年••B、1869年••C、1839年••D、1849年•我的答案:C8法国启蒙思想运动发展脉络中的阶段不包括()。

(1.0分)•A、准备••B、矛盾••C、掀起••D、高潮•我的答案:B9()是关于设计描述的错误选项。

(1.0分)•A、设计是一个涉及社会学和伦理学的行业••B、设计单指的是视觉的含义••C、设计在理论层面主要是社会学和伦理学的解读••D、大设计的时代在中国还远未到来•我的答案:B10现实主义的特征不包括()。

(1.0分)•A、真实性••B、典型性••C、公众性••D、人民性•我的答案:C11()通过考证得出“Art”一词来源于中古拉丁语。

(1.0分)•A、普希金••B、罗宾乔治科林伍德••C、屠格涅夫••D、尼采•我的答案:B12()不属于“下九流”的范畴。

(1.0分)•A、媒婆••B、师爷••C、举子••D、盗•我的答案:C13()位被誉为“现代艺术的守护神”。

(1.0分)•A、米开朗基罗••B、库尔贝••C、杜尚••D、洛克•我的答案:C14古希腊的文化精神与美学分析上,()社会对希腊文化的发展有决定意义。

艺术美学3.11

艺术美学3.11

艺术美学一1、中外美学史上关于美学研究对象有哪几种观点?你是怎么认识的?答:西方美学史上的观点:柏拉图认为美学就是关于美的科学;亚里斯多德侧重于艺术理论的研究;鲍母嘉通主张美学的对象就是美,美学就是感性学;康德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美,美就是善(知、情、意,理解力、理性力和判断力);黑格尔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是美的艺术;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是艺术的一般规律。

当代中国美学界的观点:朱光潜、马奇等认为美学研究的对象是艺术,美学就是关于艺术的科学;洪毅然认为美学就是研究美的科学;蒋孔阳认为应该把美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

李泽厚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美感经验。

2、研究艺术美学的基本方法是什么?答:艺术美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划分为两类:基本方法和学科方法。

第一类基本方法有归纳和演绎,实证和思辨,自上而下的方法和自下而上的方法,科学主义的方法和人本主义的方法等。

第二类学科方法有心理学方法、社会学方、发生学方法等。

3、艺术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答:鲍姆嘉通把美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感性认识的完善,简单说就是美本身。

康德把美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善。

黑格尔认为美学研究对象就是美的艺术,认为"美是理念的的感性显现”。

车尔尼雪夫斯基十分强调对现实美的研究,提出了"美是生活”的著名论断。

概括来讲,艺术美学的研究对象是艺术的美学本质、审美经验、艺术特征。

以艺术的美学本质为基础,以审美经验为中心,研究艺术的美、美感、艺术特征和艺术鉴赏的内在联系和一般规律。

4、西方美学史上主要有哪几种美的本质论?答:1、从客体对象的自然属性探讨美的本质。

如毕达哥拉斯就把全理或理想的数量关系,物体的和谐与比例关系作为美的本质价值。

2、从审美主体意识领域来探讨美的本质,美是对象形式(表象)联系主体心理功能即想象力和悟性的和谐活动而引起的愉快,主观情感是美的本质。

;3、从审美主客体的关系上探讨美的本质。

一切能在我们的心里引起对关系的知觉的,就是美的。

艺术美学

艺术美学

《艺术美学》复习纲要一、名词解释(共30分,10题,每题3分)1.美学美学是研究美、美感、审美活动和美的创造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关于美的问题包括美的普遍本质,美的根源、特征、形态及美的主客观统一性等;美感问题包括美感的性质、特征及影响美感产生与发展的客观因素与心理因素等;审美活动规律包括审美经验与审美意识的形成、美育的有效实施等,美的创造活动规律包括提高审美主体的对美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包括人们如何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各种艺术创作,在生活中创造美等。

2.美学思想美学思想是人类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对人类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的哲学概括。

人类早期的美学思想散见于古代大量的文论、画论、书论、乐论及哲学、历史等著作中。

这些不具备系统的理论体系的美学思想往往凝聚、结晶为某些美学范畴和美学命题,是美学产生的基础,但还不是作为独立学科的美学。

3. 美美指审美活动建构起来的、能激发主体美感的审美对象及其所呈现出来的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它是人与世界一体圆融、有限与无限和谐统一的自由人生境界的对象化和感性显现。

4.美感美感指审美活动中与审美对象同时建构起来的审美主体所呈现出来的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它体现为主体直观到了这种超越现实功利、伦理、认识的自由人生境界、体验到了人与世界的存在意义而产生的自由感、幸福感和愉悦感。

5.审美形态审美形态是指人对不同样态的美即审美对象的归类和描述,它是审美活动中当下生成的自由人生境界的对象化、感性表现形式和具体存在状态。

6.审美体验审美体验就是主体在具体审美活动中被具有某种独特性质的客体对象所深深吸引,情不自禁地对之进行领悟、体味、咀嚼,以至于陶醉其中,心灵受到摇荡和震撼的一种独特的精神状态。

7.审美趣味审美趣味是个人在审美活动和审美评价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爱好和倾向。

能力或鉴赏力是审美趣味的内在方面,而兴趣和品位则是审美趣味的外在表现。

8.审美活动无功利审美活动无功利是说审美活动并不以某一有限目的为目的。

艺术的美学原则五大类

艺术的美学原则五大类

艺术的美学原则五大类
1. 美的形式原则:美的形式原则强调艺术中对形式的处理和运用。

这包括美术中的色彩、线条、构图、比例等元素和音乐中的节奏、旋律、音高、和声等元素,以及文学中的字句、结构、语言和风格等元素。

2. 精神内涵原则:精神内涵原则主要强调艺术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和文化内涵。

对于文学作品来说,就是作品所包含的历史、哲学、文化、宗教等方面的知识和价值观念。

3. 社会反映原则:社会反映原则主要强调艺术与社会、人类生活之间的联系。

艺术应该反映社会现实和人类生活的种种状况,以及对此进行分析和思考,进而表达和传递出一定的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

4. 纪实真实原则:纪实真实原则主要强调艺术作品应该忠实地描写真实的世界,而非虚构出完全不可能存在的情节。

这也是许多纪实文学作品和纪录电影遵循的原则。

5. 美的情趣原则:美的情趣原则主要强调艺术作品所体现的愉悦、忧伤、悲喜、爱恨等情感,以及它们对观众产生的情感反应。

艺术作品应该具有真实感和感性的情趣,这样才能令观众产生情感共鸣和体验。

艺术美学与审美能力

艺术美学与审美能力

艺术美学与审美能力艺术美学与审美能力是人们在欣赏和创造艺术作品时所涉及的一种综合能力。

它包括对艺术作品的欣赏、理解、评价和创作等方面。

艺术美学与审美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人文素养和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艺术美学的概念艺术美学是研究艺术作品的审美特性和审美经验的学科。

它关注艺术作品的形式、内容、风格、表现手法等方面,探讨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和文化意义。

艺术美学旨在揭示艺术作品的审美规律和审美现象,为人们欣赏和评价艺术作品提供理论指导。

二、审美能力的构成1.感知能力:指人们对艺术作品的形式和内容进行感知和识别的能力。

包括对色彩、线条、形状、音响、图像等感官要素的敏感度和辨识度。

2.理解能力:指人们对艺术作品的意义和内涵进行理解和解读的能力。

包括对艺术作品的主题、情节、情感、象征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解码。

3.评价能力:指人们对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进行评价和判断的能力。

包括对艺术作品的技巧、风格、创意等方面进行评估和比较。

4.创造力:指人们在艺术创作和审美活动中表现出的创新能力和想象力。

包括对艺术作品进行改写、组合、重构等创造性操作,以及产生新的审美意象和观念。

三、艺术美学与审美能力的重要性1.培养综合素质:艺术美学与审美能力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审美素养,培养人文精神、创新思维和审美情感。

2.提高人文素养:艺术美学与审美能力使人们更加关注人类文化、历史和传统,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3.增强创造力:艺术美学与审美能力激发人们的创新意识和想象力,有助于在各个领域中提出独特的见解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4.陶冶情操:艺术美学与审美能力使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产生共鸣,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

四、培养艺术美学与审美能力的途径1.学习艺术理论知识:了解艺术的基本概念、流派、技法等,为欣赏和创作艺术作品提供理论基础。

2.欣赏艺术作品:通过欣赏不同类型和风格的艺术作品,提高对艺术美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3.参与艺术实践活动:参与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实践活动,提高自身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

艺术美学教案文本

艺术美学教案文本

艺术美学教案文本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艺术美学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 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感知能力和欣赏能力。

3. 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艺术美学的定义和特点2. 艺术作品的分类和审美标准3. 艺术欣赏的方法和技巧4. 艺术创作的基本原则和技巧5. 艺术美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艺术美学的概念、原理和知识点。

2. 示范法:展示艺术作品,分析作品的审美特点。

3.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和欣赏实践。

4. 讨论法:组织学生探讨艺术作品的欣赏方法和审美价值。

四、教学准备1. 教材:艺术美学教材或相关资料。

2. 教具:投影仪、电脑、幻灯片、艺术作品图片等。

3. 材料:绘画、摄影、手工制作等艺术创作工具和材料。

五、教学评价1. 考核学生对艺术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程度。

2. 评估学生在艺术欣赏和实践过程中的表现。

3. 考察学生对艺术作品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六、教学进程1. 教学安排: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课程安排:第1-8课时:艺术美学的定义和特点第9-16课时:艺术作品的分类和审美标准第17-24课时:艺术欣赏的方法和技巧第25-32课时:艺术创作的基本原则和技巧七、教学案例1. 案例一:《蒙娜丽莎》的艺术美学分析讲解达芬奇的绘画技巧和艺术风格。

分析作品中的线条、色彩、光影等审美要素。

探讨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2. 案例二:《高山流水》的音乐美学解读讲解古琴音乐的特点和美学内涵。

分析曲调、节奏、音色等音乐要素。

探讨作品在表达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感方面的作用。

八、教学实践1. 实践一:绘画创作引导学生运用线条、色彩、构图等绘画元素进行创作。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具有个人风格的艺术作品。

2. 实践二:摄影欣赏与评价组织学生欣赏摄影作品,分析作品的构图、光线、色彩等特点。

引导学生从审美角度评价作品的优劣。

九、课程拓展1. 组织艺术美学讲座:邀请艺术家、美学专家进行讲座,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

艺术美学包含的具体范畴

艺术美学包含的具体范畴

艺术美学包含的具体范畴
1、艺术创作美学:研究艺术创作的规律、原则和方法,包括艺术
家的创作动机、创作过程、创作形式、创作技巧等方面。

2、艺术形态美学:研究不同艺术形态的美学特征和规律,包括绘
画、音乐、诗歌、戏剧、电影等方面。

3、艺术欣赏美学:研究艺术欣赏的规律和美感体验,包括观众的
审美心理、审美感受、审美判断等方面。

4、艺术价值美学:研究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和社会功能,包括艺
术的审美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等方面。

5、艺术批评美学:研究艺术批评的规律和方法,包括批评家的审
美标准、批评方式、批评语言等方面。

6、艺术文化美学:研究艺术与文化、社会、历史之间的关系和互
动,包括艺术的文化意义、社会功能、历史发展等方面。

艺术美学

艺术美学

艺术美学1.《富春山居图》黄公望;《芙蓉锦鸡图》宋徽宗/赵佶;《自由引导人民》德拉克洛瓦2.康定斯基是从形式和形式的构成的角度提出艺术学的任务的。

3.“美学之父”鲍姆加登:美学是感性学。

“艺术学之父”康拉德费德勒:美学和艺术学是不同的两门学科。

4.艺术观就是人们对于艺术整体的一般性观点和看法。

5.艺术定义:①艺术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

②艺术是表现人类情感概念的符号。

③艺术是艺术家的白日梦,是特殊的心理补偿形式。

④艺术是人学。

6.以艺术定义艺术:①艺术是模仿。

②艺术是创作(亚里士多德《诗学》制作学问③艺术是创造。

④艺术是表现。

⑤艺术是游戏。

7.“文学是人学”—钱谷融。

8.艺术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

9.中国古代诗论;“诗言志”、“诗缘情”10.情感性是艺术更深刻的特点,艺术的思想性是附丽于情感性的。

因为艺术既不是演绎思想,又不是纯粹的思想。

11.马克思艺术批评创作中把个性消融在原则中的倾向,反对把人物变成时代精神的传声筒。

(马克思批评的是席勒)歌德曾批评席勒从哲学研究出发进行创作,是自讨苦吃。

12.郑板桥:眼、胸、手中之竹.13.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黑格尔14.艺术作品美感层次:悦耳悦目、怡神悦性、境界提升。

15.“愤世说”—司马迁16.唐韩愈—“不平则鸣”,宋欧阳修—“诗穷而后工”。

17.孟子—“知人论世说”18.美当代美学家艾布拉姆斯认为一个完整的艺术活动过程包括:宇宙、作者、作品、读者。

19. 实践论—艺术掌握世界的方式(动力学说)。

20.艺术批评是一种理论见之于作品的评价性话语行为。

21.视觉、听觉—审美感觉。

22.以作者、文本、读者、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为中心的四种阐释模式。

23.以读者为中心的阐释理论:接受美学、哲学阐释学、解构主义。

24.要确立科学的现代艺术观必须具备清醒的历史意识、自审意识、超越意识。

25.丹纳的名族、环境、时代三要素决定论。

26.艺术观教育是艺术教育中的核心问题,但却是我们艺术教育中的薄弱环节。

艺术美学课程

艺术美学课程

艺术美学课程
艺术美学是一门涵盖博大精深的课程,也是一门复杂而又优美的课程,它不仅仅是一种审美的视角,也是一种深入的思考,涉及到艺术创作的角度,以及它们之间的表达和关系。

本文以艺术美学课程为主题,进行深度分析,探究它所涵盖的范围、核心理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首先,艺术美学课程涵盖的范围十分广泛。

它不仅仅包含对艺术创作本身的系统性研究,还包括对艺术作品的形式、结构、设计、技术等的分析研究。

此外,它还涉及到艺术历史、艺术理论等,而这些都是人们在今天更好地理解艺术创作与艺术美学之间关系的必备基
础知识。

其次,艺术美学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以艺术审美视角思考世界。

这是一种能够帮助人们对世界复杂现象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的方式,它不仅能够让我们更好地欣赏艺术作品,还能够向我们展示如何通过审美的思考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最后,艺术美学课程还能够帮助人们理解艺术创作与艺术美学之间的密切关系。

艺术创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回应,而艺术美学则是对此进行审视和思考的一种方式,这就是为什么艺术美学课程涉及到艺术创作和艺术美学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总而言之,艺术美学是一门重要且发展迅速的课程,它不仅涵盖了广泛的范围,而且也提供了一种能够深入思考世界以及理解艺术创作与艺术美学之间关系的方式。

学习艺术美学课程,不但能够让我们
更加深入的去欣赏艺术,也能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格式塔美学的代表人物,基本观点;对自己专业的启发格式塔心理学其实就是一种反对元素分析而强调整体组织的心理学理论体系。

主要代表人物:韦特海默,考夫卡,阿恩海姆等基本特征:格式塔心理学极端强调格式塔现象的独特性和重要性。

基本的特点是坚决反对元素分析,大力强调整体组织。

这个学派的一个基本论点就是“部分相加并不等于整体”。

把物理学中的“场”引进“心理学”领域,这是格式塔心理学的一个主要特征,也是这一流派的主要理论贡献。

格式塔心理学美学就是注重用格式塔心理学的手段和方法解释审美现象。

阿恩海姆是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的最杰出的代表,他的一系列理论都标志着这一理论流派已进入了成熟的阶段。

阿恩海姆的观点1、知觉“知觉”的简化原则。

艺术理应是知觉的产物,或者说,艺术应是在知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谁要对艺术进行分析研究,那他首先就应该从对知觉结构的分析研究下手。

“知觉的概念”知觉不是一种对客观事物的简单的直观性感知,相反,它也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那种所谓的艺术意义上的知觉,则是体现为在某种具体的审美态度制约下的知觉活动。

我们也可以称之为审美知觉。

格式塔心理学美学要求艺术家在其创作时,要求艺术欣赏在其艺术鉴赏时必须以审美知觉的原则进行。

例如,中国画和西洋画,尽管两者的风格和反映的对象不同,但它们都代表着这两种不同风格画的艺术创造者的知觉层面。

中国古代画家一般钟情山水,花草中鸟,其艺术透视角度往往定向于素朴无华的大自然。

而西方,自文艺复兴后,更加注重“人体”这个主题。

2、艺术表现理论物理场和心理场(把物理学中的“场”引入心理学领域)、同形同构、整体论:格式塔心理学将物理学中的“场”引入心理学领域,这是格式塔心理学的一个主要特征,也是这一流派的主要理论贡献。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物理场与心理场是相对应的关系,相同的物理场产生相同的心理场,相反的,不同的的物理场产生不同的心理场,即物理形状与心里感觉是一致的。

一切心理现象都与一切物理现象一样是一种完整的格式塔。

人有心理场,物理场与心理场的交互作用便形成了一种“心理——物理场”,正是从这个意义上,作为主体的知觉也是一个“场”,也是一个完整的格式塔。

由于物理场中蕴含着某种动力结构,故作为主体的意识经验也同样存在着与之类似的动力结构,正是由于这种心理现象与物理现象存在着同形(场)同构(动力结构)的关系,所以,主体能对物理对象作出整体性的反映。

同形同构(异质同构):凡是引起大脑的相同皮质的过程的事物,尽管性质上截然不同,但是就力的结构而言是相同的,这就是同形同构或异质同构。

同形同构是形状相同关注形,异质同构关注的是本质。

(三)、“力”的表现:物理上的力形成心理上的力,心理上的力通过物理形状加以表现。

一定的物理属性或刺激会激起相应的生理反抗,从而进一步达到相应的心理效应。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一切知觉对象都是一种力的结构,一切艺术形象统统都是“力的结构”,格式塔心理学美学把审美创造看作是一种力的创造,把美的欣赏看做是对力的欣赏,把审美体验看作是一种力的体验。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力是区分一切事物的根本区别,形状,色彩的不同是表面现象。

对自己专业的启发:(一)、我们做设计要把握整体性,把握不同地域、不同空间的整体。

而不能只抓住局部,用局部拼接来达到整体的效果,这样的设计没有生命也没有灵魂,就不具备“格式塔特质”。

(二)、用不同的物理场创造不同的心理场,从而创造不同的空间感受。

比如做室内设计的时候,办公空间的需要宽敞、明亮,做设计的时候就要做符合人们心里要求,给人宽敞、明亮的感觉。

(三)、注意形的把握。

做设计的时候要懂得用形状表现内心,同时内心的需要代表着形状。

比如要表现轻快的感觉,做设计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优美的曲线来表现;要表现痛苦和不满,可以用反复连续的锐角曲折;表现平稳,可以用平行直线。

2、结构主义的代表人物,基本观点对自己专业的启发一、结构主义的基本论点:结构主义美学是结构主义哲学在美学领域中的运用、延伸和发展,结构主义美学相信理性、追求真理、追求整体性、对现实社会与政治生活失去热情。

(一)、索绪尔的论点:(1)区分了语言和言语,从而确立了现代语言学的对象:语言系统。

言语:是语言的个体方面,表现于特殊言语行为的具体心理的和社会的现实之中。

是天生的、自发的。

语言:是语言的社会部门,是个体既不能创造语言,又不能修正语言,它是独立于个体说话之外的一个稳定系统。

是逻辑关系。

(2)创立了一系列描述与建构语言系统的概念。

强调符号并简单地是一件事物的名称,而且是联系音响表象与概念的一个复杂整体。

音响表象是能指,比如由“树”联想到不在的感觉;概念是所指,比如由“树”联想到灌木、树苗。

他认为语言是一种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

例如矫老师课堂上举的表示友好的例子,各个国家的方法都不同,有的握手,有的鞠躬等,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表达意向却是一样的。

(3)提出了组合与聚合一对概念,对描述语言系统十分重要。

组合:语言符号按时间顺序横向排列,每一部分都在前后成分形成对立中显示出意义。

聚合:是各词项的关联或联想关系。

(二)、乔姆斯基的论点:对深层结构的注重,从结构上理解意义,指出语言有两个结构层次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

表层结构:语言的语法结构,属句子的形式方面,是可感知的。

深层结构:语言的句法结构,属句子的意义方面,是不可直接感知的。

他认为各民族之间语言的深层结构是相同的,不同的只是表层结构。

例如汉语和英语能互相翻译,是因为它的深层结构一样,只不过表层结构不同。

(三)、列维—斯特劳斯的论点:他从现代语言学吸取了结构观点和方法,运用于人类的研究领域,使之成为一种普遍的哲学观点和方法。

人类社会中,与在语言中一样,潜藏着某种支配表面现象的深层结构。

(四)、巴尔特的论点主要体现在其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用语言学的观点和方法来阐述他对对资产阶级文化的批判性观点。

认为写作不应该是为达到一种隐秘目的而使用的工具的载体,而在于写作活动本身。

(2)第二阶段:(语言)符号的阶段。

认为文化系统都是依赖语言而存在的;“真正的语言”不是自然的语言,不是语言学家们研究的那种语言,而是第二性语言,并且提出“含蓄意指”的概念,包含三个成分:能指,表达方面;所指,内容方面;意指,即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

含蓄意指不可能将直接意指的信息全部吸收,因此具有多义性。

(3)第三阶段:文本理论。

认为文本是一种意指系统,具有能指的作用。

二、解构主义美学的基本论点:解构主义又称后结构主义,是结构主义的继续和反叛,后结构主义者强调文学与文化、社会意识的联系,试图从文学语言形式本身揭示出它的历史文化性质。

后结构主义美学以德里达的解构主义为代表,根本出发点是对“逻各斯中心论”的批判,反对“逻各斯中心论”(德里达称之为“语音中心论”),要求的书写服从言语、言语服从语言、语言服从存在的这种“粗暴的等级观念”,倡导颠覆这种等级制度(这里的等级制度类似于现象学的“悬置”),认为这些都是可以推翻的、颠覆的,要突破既有的东西。

解构意为分解、翻掘和揭示,是一种文本阅读方法,把阅读看作是一种写作活动。

否认有恒定的结构和明确的意义,否认语言有明确的指称功能,否认作者有权威,否认理性、科学和法则。

解构主义的批评理论集中体现在以下三点:缓别:指差异(即“不同于”、“与......不同”,主要诉诸空间)和延缓(“推迟”、“延迟”、“耽误”,主要诉诸时间)。

播撒:是缓别的扩展,由于文本存在着差异和间隔,因而造成延缓,所以信息的传达不是直接的、一次性的呈现。

如同播种,每个地方都撒一点,不形成中心地带。

踪迹:认为文本和写作不提供既定的解构和明确的意义,而只是提供了我们借以追寻意义的一系列“踪迹”。

三、对自己专业的启发:(一)、我们做设计应该把握一致性的的东西,把握结构,把握人类的深层结构的一致性,我们有些共同的东西,有一致性的东西在全世界都是通用的,这些就可以把握并运用到我们的设计中。

(二)、要把设计的语言符号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的应用相结合。

(三)、我们还要打破一些过去既定的东西,重新解构事物,做设计要敢于大胆创新,舍弃一些普遍认定的东西,解构出新的东西。

3、精神分析美学的代表人物,基本观点对自己专业的启发精神分析学说又称佛洛依德主义,将无意识这一问题作为自己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的中心。

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概念“俄狄浦斯情结”佛洛依德三大结构论:心理结构论、人格结构论、生命本能论。

结构本能论分为“无意识”、“前意识”“意识”无意识是心理结构的基础和心理活动的动力源泉,意识则是心理结构的外表部分,它是暂时的,脆弱的和相对的,在意识和无意识之间还存在一个前意识领域,即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过渡领域。

人格结构论,即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本我没有组织,没有统一的意志,它具有动作性。

自我承担了复现外在世界以及因之保护本我的任务,体现出理性以及理解性。

超我是道德化了的自我,是人格中最高层次,包括“良心“和”道德“具有利他性。

生命本能论分为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两大系统。

生的本能是身体内部促进生长,抵抗死亡的建设性的力;死的本能是身体内部的保守的、惰性的因素,要求回到事物的初始状态、引向死亡的力。

性本能冲动(里比多)是无意识的基础和动力,它被压抑而成为俄狄浦斯情结,和与被压抑的性冲动有关的一切经验一起组成一个深广的无意识领域。

卡尔。

古斯塔夫。

荣格,瑞士心理学家、哲学家和美学家。

荣格虽然是佛洛依德的得意门生,可荣格对于佛洛依德的观点却有相当程度的保留。

最终因观点上的分歧与佛洛依德分道扬镳,创立了自己的“分析心理学,在许多方面修正和发展了佛洛依德的学说。

荣格与佛洛依德的根本分歧理论表现在对无意识的理解上。

基本观点:荣格把无意识分为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或多或少属于表层的无意识无疑含有个人特性,”称之为个人无意识,在所有人身上都是相同的,因此它组成了一种超个性的心理基础,并且普遍的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身上,称之为集体无意识。

荣格的集体无意识是先天生成的,与生俱来的,它具有超越时空,甚至超越人类的特性。

集体无意识的内容是“原型”荣格认为,生活中有多少种典型环境,就有多少原型,主要有四个;人格面具,阿尼玛和阿尼姆斯、阴影和身性。

艺术的本质就是要表现人类的原始经验(潜伏在心底的东西),只有通过艺术幻觉,借助于象征,使它呈现在人类面前。

心理类型分为内倾和外倾。

内倾:自我和主观放在对象和客观过程之上,主体比对象价值更高。

外倾:主体屈服于客观对象,客观对象获得更高价值。

对自己专业的启发4、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基本观点对自己专业的启发就现代西方诸美学流派而言,接受美学实际上应当被称之为“接受理论”渊源:俄国形成主义,布拉格结构主义,解释学理论,现象学美学。

姚思的基本观点:(1)从文学史入手提出挑战,文学(或者是更抽象的,艺术)必须通过读者(欣赏者)才能实际发挥作用是题中应有之义;虽然说文学作品本身不会随着历史的推移而发生变化,但是读者本身确实历史的、又是具体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