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理报酬激励强度的综合评价研究
国有企业经理人长期激励问题综述
国有企业经理人长期激励问题综述国有企业经理人长期激励问题一直是引起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
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市场化进程中,在经营管理上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其中,国有企业经理人长期激励问题成为制约其经营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
本文将从国有企业经理人长期激励问题的现状、挑战和应对措施三个方面进行综述。
一、现状1. 薪酬体系过于僵化国有企业薪酬体系过于僵化,薪酬架构不合理,福利待遇过高,导致国有企业经理人工资水平高而不实,随着经营管理上的深化,国有企业经理人薪酬差距加大,无法有效激励企业经理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影响了国有企业的竞争力。
2. 绩效考核体系不完善国有企业绩效考核体系不完善,评价指标过于简单、模糊,往往只注重短期业绩,而忽略了可持续的绩效提升。
与此同时,由于国有企业管理上的特殊性,企业经理人的工作表现只考虑了财务表现,忽视了企业与社会的关系和责任。
3. 激励机制不够灵活国有企业激励机制不够灵活,固定薪酬制度导致经理人缺乏长期发展的动力,也让企业难以从竞争中获益。
此外,激励机制与实际业务的创新和创造未能很好地结合,新业务的收益无法得到合理的分配,经理人缺乏积极性和参与性。
二、挑战1. 人才流失由于国有企业经理人长期受薪酬桎梏,在市场化竞争中难以获得足够的激励,长期下来,企业经理人难以获得符合其贡献和价值的回报,时间一长,存在人才流失的风险。
2. 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国有企业经理人缺乏积极主动性,对于长远发展缺乏清晰的规划和控制,这会影响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由于国有企业缺乏创新能力,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的转变,长期来看,也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3. 影响企业治理国有企业经理人长期激励问题会影响企业治理,造成内部控制的失灵,引发经营风险,给企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
三、应对措施1. 建立市场化的薪酬体系应该实施灵活、市场化的薪酬体系,逐步取消固定薪酬制度,引入长期激励机制,建立综合考核评价体系,根据企业经营业绩、财务表现、社会责任、资产管理等方面进行为经理人的薪酬激励。
职业经理人薪酬激励问题及对策研究
机制设计理论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就是激励问题, 策上的支持。尽管这些新的薪酬支付模式在我国的实
它要求机制设计者利用某些合理的规则或安排, 来诱 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总的看来, 职业经理人薪酬
2. 职业经理人评价机制不科学, 考核体系不健全
汉国资的延期支付计划, 北京国企的期股模式等。国
评价标准的选定直接决定着评价的效果。绩效评
家 对 相 关 的 制 度 , 比 如 绩 效 考 评 、 年 薪 制 等 也 有 了 政 价 标 准 主 要 有 两 种 , 一 是 会 计 基 准 (accounting- based
使具有私人信息的个人按照自身利益而做出的行为符 激励环境还不够优化, 无论是在企业的外部还是在企
合既定的目标。职业经理人是拥有特殊人力资本, 精 业的内部都存在许多问题, 阻碍着职业经理人薪酬激
通企业经营管理之道而缺少资本, 为企业进行价值创 励的有效实施。
造, 在企业管理中充当重要角色的管理者。在委托人 ( 机制设计者) 的监督下工作, 但有可能为了自身利益 最大化而隐瞒个人信息, 从而增加了代理成本, 为了 降低代理人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这就要求委托人 站在代理人的角度, 从其需求和期望出发, 并结合自 身利益目标, 做出合理的制度安排, 达到“ 激励相容” 的目的。实证研究已经表明, 物质激励对个人生产率 的提 高 影 响 最 大 , 达 到 了 30% , 而 其 他 的 激励 方 法 仅 有 8% ~16% 。[1]因 此 , 如 何 设 计 合 理 的 薪 酬 激 励 机 制 , 对职业经理人进行有效的激励是企业所有者面临的重 要任务。
关于报酬与激励机制
关于报酬与激励机制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三项重要功能是,吸引和留住具有相当技术和能力的员工;做到人尽其才;使员工的工作目标和公司保持一致(亦即提高员工的主动性)。
报酬机制以一种复杂的方式极大地影响到这三种功能的实现。
因此,是经理人员所必须重点理解的部分。
本文简要说明,在评价一个公司的报酬机制时,所应该考虑的内容。
有关报酬的三项基本因素1、报酬水平分析报酬时,一个最有效的方法是将报酬分成三个基本要点。
第一是理想中的报酬水平,亦即一个员工所得到的所有报酬的总价值,包括精神奖励和物质收入。
报酬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公司能够吸引到员工之技术水平和能力高低。
在很大程度上,工人是按照报酬的高低,来选择进入这一家公司或另外一家公司。
报酬水平也是人力资源成本中最大的一部分。
公司会经常进行工资水平调研,以确认本公司所给方的报酬是否具有竞争力。
最后,公司的相对报酬高低的最好测定标准,是看求职者的质量和多寡,以及人员流动的频繁程度。
一个理想的报酬机制应该是建立在公司的人工成本和公司所能够吸引到的工人水平之平衡之上的。
2、报酬的组成报酬的第二个基本要点是其组成,即把报酬分为工资和其它利益。
在分析报酬构成时,有两点值得注意。
其一是某一种构成方式对某一类人的吸引力更大。
例如,UPS公司给员工提供学费,由于这一点,能够吸引到年轻、有能力、起码受过高中教育,又有一定抱负的人手。
如果公司发现,更需要某一种特殊的阶层,公司即可通过调整报酬结构,来吸引并留住这一类员工。
公司需要考虑的另外一点是,提供某种利益所需要花费的成本是大还是小,这种利益对员工的价值是大还是小。
公司往往可以用比员工自己来获得更为优惠的价格来获取某种利益,比如健康保险。
如果员工发现,某种利益对于自身的价值来讲,比公司付出的成本要高,并且通过公司去获得这种利益,比自己单独去获得要划算,公司就应该提供这种利益,而不应该给员工发现金。
另一方面,如果不考虑让员工自由决定获取那一种利益,那么,员工希望不用现金支付的那一部分利益就没有多大意义。
经理报酬激励研究综述与展望
加而增加 , 回报波动较大的公 司的经理报酬也较高 , 股票 报酬业绩敏感性会更低( gaw lIa wc ,99 。2企业战略与经理报酬。 A gra ̄Sm i 19 )( ) f k 企 业战略会影响经理报酬 。 因为多元化使得经理更 自利 , 经理也有更多权利来制定 自己的报酬。 采取多元化战略的企业倾向于对经理使用高 水平 、 长期报酬组合(a dr a et ,98 。 u p lmi (0 2发现经营分散化能解释 l. 的红利方差。 Sn es r ne 19 )R p ̄ S t 2 0 ) 和C p r l h 1 畅 在使用财务杠杆的公司巾, 经理报酬不仅起到协调经理激励与股东利益的作用 , 而且是最小化债务代理成本的预先保证机制。on o n 19 ) { Jh 和Jh (93 指f采用可转换债 I 券融资的公司比直接债务融资的公司有较高的报酬业绩敏感性。adr和G re t (9 8发现国际化战略会导致经理报酬水平的提高 Sn es apne 19 ) r
( ) 二 经理报 酬激 励影 响 因素 总体 上看 , 因素 一定 程度 上能 解释 经理 报酬激 励 , 存在 实证证 据结 论 不一 致 和解 释力 不令 人 经济 但是 一
满意等问题 , 因此研究者试图寻求公司治理结构、 经理权威 、 组织层级、 社会 比较 、 政治管制 、 口相似性等非经济因素来解释经理报酬。 人 关
一
、
经理 报酬研 究 的路 径演 变
( )经理报酬研究理论基础 有关经理报酬的理论基础要追溯到代理理论。早期大量文献对经理报酬和业绩关系进行了实证研 一 究, 结果表明企业业绩并不能充分说明经理报酬的决定 Jne , up y 19 )对此有大量 的解释, esn M rh ,9 0 。 包括不同的数据收集方式 、 同的统 不 计技巧 、 、 、 样本 时期 控制变量 、 统计检验方法( o e— ei,9 2 , G m z M j 19 )但解释并不能令人满意。 a 因而, 一些学者建议寻找代理理论框架以外的 因素来解释经理报酬( s G m z M j , 8 ; ne , up y 19 )此后 , i o e— e a1 9 J sn M rh ,9 0 。 , i 9 e 研究开始关注除业绩 以外的其他 因素 , 发现经理报酬水平受
投资经理的绩效评价与薪酬激励
投资经理的绩效评价与薪酬激励投资经理是金融行业中非常重要的职位之一。
他们负责管理和投资客户的资金,以实现最大化的回报。
然而,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投资经理的工作并不容易。
因此,如何评价他们的绩效并提供适当的薪酬激励成为了一个关键问题。
绩效评价是评估投资经理工作表现的一种方法。
传统的绩效评价方法主要基于投资回报率和投资组合的风险调整收益。
然而,这些方法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投资回报率可能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而非完全取决于投资经理的能力。
其次,风险调整收益只考虑了投资组合的风险,而没有考虑到投资经理的主动管理能力。
因此,需要综合考虑更多的因素来评价投资经理的绩效。
一种可能的方法是基于基准指数的相对绩效评价。
基准指数是一个代表市场平均表现的指标,如标普500指数。
通过比较投资经理的投资回报率与基准指数的回报率,可以评估其相对绩效。
如果投资经理的回报率高于基准指数,说明他们的投资策略取得了超额回报,表现良好。
相反,如果回报率低于基准指数,可能需要重新评估投资策略或者考虑更换投资经理。
除了相对绩效评价,还可以考虑一些其他的因素。
例如,投资经理的风险管理能力、投资组合的分散性、投资决策的准确性等。
这些因素可以通过定量和定性的方法进行评估,以提供更全面的绩效评价。
绩效评价之后,薪酬激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薪酬激励是通过提供有吸引力的薪水和奖金来激励投资经理取得良好的绩效。
然而,薪酬激励也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如何确定合适的薪酬水平是一个关键问题。
薪酬水平应该能够吸引和留住优秀的投资经理,同时又不能过高以至于对公司的财务状况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市场行情、公司的财务状况以及投资经理的绩效评价来确定薪酬水平。
其次,如何设计薪酬结构也是一个挑战。
薪酬结构应该能够激励投资经理取得良好的绩效,并与公司的长期目标相一致。
一种可能的方法是将薪酬分为基本工资和绩效奖金两部分。
基本工资可以提供稳定的收入,而绩效奖金则根据绩效评价结果进行调整。
经理人员的薪酬与激励
14
金融系统与实体经济
资金盈余部门
个人或家庭 资金
公司组织 政府
国外投资机构
收益 风险
股票
债券
商业票据
金融 市场
资金短缺部门
资金 个人或家庭
收益 风险
股票
公司组织 政府
国外投资机构
债券
商业票据
15
股票期权
期权是根本的金融衍生工具之一,可分为 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两种根本类型
5
鼓励相容的合约设计
地主与佃农的故事 经理的投入与产出 一个简单的公式:C=f〔O,X〕 f---薪酬函数 O---可观察的产出水平; X---不可控因素
6
地主与佃农
地主
佃农
薪酬
土壤
土地产出 佃农努力程度
气候
7
经理人员薪酬鼓励的根本原那么
市场原那么 公司自身开展阶段匹配原那么 与业绩挂钩原那么 沟通协商原那么
2006年1月,国资委公布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外〕 股权鼓励试行方法?
于此同时,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股权鼓励管理方法? 2006年末,?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鼓励
试行方法?出台 33
股权鼓励实施情况
?管理方法?出台后的一年多时间,先后有54家上市 公司推出了股权鼓励方案
191家上市公司表示要在适当时机推出股权鼓励方案 2007年初,管理层紧急叫停了股权鼓励的一切尝试,
开展上市公司专项治理活动 2007年底,中粮地产、中化国际同时公布股权鼓励
方案,掀起新一轮的股权鼓励浪潮 2021年1月24日,尚福林在?中国资本市场开展报告?
中明确指出要建立股权鼓励机制的规章制度,推动市 场化并购重组
国有企业经营者最优报酬激励机制之研究
国有企业经营者最优报酬激励机制之研究一、研究背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报酬激励这个方面入手。
报酬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合理的薪酬体系和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绩效。
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建立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最优报酬激励机制,不仅可以提高经营者的工作积极性,还可以促进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1. 国有企业经营者的重要作用在国有企业中,经营者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他们是企业的领头人,负责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组织实施各项经营计划,并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进行全面管理。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优秀的经营者,国有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首先国有企业经营者具有决策权,他们需要根据市场变化和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经营目标和计划,为企业的发展指明方向。
这就要求他们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丰富的经验和高超的领导能力,以便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把握住机遇,化解风险。
其次国有企业经营者是企业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他们需要对企业的各个部门进行有效协调,确保各项业务高效运转。
这就要求他们具备卓越的组织协调能力和严格的管理风格,以便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形成强大的合力。
再次国有企业经营者是企业的宣传者和形象代表,他们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向外界传递企业的良好形象和价值观,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这就要求他们具备出色的沟通能力和良好的公关技巧,以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国有企业经营者是企业的道德楷模,他们需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为全体员工树立榜样。
这就要求他们具备高度的道德品质和职业操守,以便赢得员工的信任和尊敬,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
国有企业经营者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他们的决策、组织、宣传和管理能力,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因此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激发经营者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对于提高国有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2. 国有企业经营者报酬激励机制的现状和问题话说回来咱们国有企业的经营者们,他们的待遇和激励机制也是让人揪心。
经理报酬激励强度的综合评价研究
Ab t a t W e a m o bu l p a e a u to t d o n ge e u r to y u i uli i e i na s r c : i t id u n v l a i n me ho fma a rr m ne a i n b sng m td m nso l
XU — i Lip ng,LI Yu U e,DENG n — e Yo g m i
( c o lo sn s mi it a in,Hu a i e st S h o fBu i e sAd n s r t o n n Un v r i y,Ch n s a 4 0 7 , i a a g h 1 0 9 Ch n )
q a t id i d x s I wi e o r a e p t v l a e t e s r n t fma a e e n r to n l t d c r — u n i e n e e . t l b f e t h l o e a u t h t e g h o n g rr mu e a i n i i e o f l g s n p n e r m l a o n ie to s Ac o d n o t e r s ls i c n i e r m u e a i n c n b i i e n o a is f o a l r u d d r c i n . — c r i g t h e u t , n e tv e n r to a e d v d d i t t r e t p s n u f in ,mo e a e a d e c s i e h e y e :i s fi e t c d r t n x e sv .Th n we t s e h o p r t o e n n es r c u e c a — e e t d t e c r o a eg v r a c t u t r h r a t r tc fl t d c mp n e t if r n y e f n e tv n e st .Fi a l c e i is o i e o a i swih d fe e tt p so c n i e i t n iy s s i nl y,weg v o er c mm e — ies m e o n d t n o ma et e e e u i er m u e a i n s s e mo ee u l n r fii n ,a d h p h t twi m— a i s t k h x c t e n r t y t m r q a d mo ee fce t n o et a l i o v o a i l
经理声誉考虑、任务关联性和长期报酬激励的效果研究
短 种 声 誉 考 虑 , 对 经 理 的 报 酬 激 励 就 可 以 减 少 , 者 说 , 具 体 地 细 分 为 当期 ( 期 )激 励 即经 理 报 酬 或 者 好 处 和 则 或 即使 没 有 将 经 理 报 酬 同 企 业 业 绩 挂 钩 , 经 理 也 将 努 力 企 业 当期 业 绩 挂 钩 部 分 和 长期 (未 来 )报 酬 激 励 即 经 理
最 大 化 , 而 不 是 当期 业 绩 最 大 化 。 同 时 本 文 对 经 理 努 力
是市 场 做 出 的 ,而 是 上 级 领 导 做 出的 。 总 的看 来 , 这 方
成 本 函 数 的 假 设 有 重 大 改 进 :给 出 了经 理 长 期 和 短 期 努 面 的 研 究 多 数 认 为 ,应 通 过 声 誉 机 制 激 励 经 营 者 为 企 业
国 内 研 究 主 要 有 两 种 :一 种 认 为 , 我 国 国 有 企 业 经
前 业 绩 , 报 酬 激 励 其 提 高 未 来 业 绩 ;在 多任 务 委 托 代 理 营 者 激 励 机 制 中 的 一 个 问 题 是 , 没 有 经 理 人 市 场 , 因 而 2 模 型 框 架 下 , 本 文 研 究 了声 誉 和 长 期 报 酬 对 经 理 提 高 未 就 没 有 经 理 声 誉 激 励 机 制 。 ’ 另 一 种 观 点 认 为 , 我 国 的
努 力 行 为 选 择 有 重 要 的 影 响 , 要 激 励 经 理 提 高 企 业 长 期 营 一 定 时 期 后 企 业 业 绩 和 企 业 初 始 业 绩 的 差 额 , 此 差 额 业 绩 , 应 该 减 少 经 理 长 期 努 力 的 成 本 或 者 弱 化 当期 激 励 。 决 定 经 理 以 后 的 收 益 。 这 方 面 研 究 一 致 的 结 论 是 , 由 于
经理人的激励报酬机制研究
经理人的激励报酬机制研究本文构建了静态激励模型、动态激励模型以及基于相对业绩比较的动态激励模型,并对它们进行了分析比较,证明了动态激励模型相对于静态激励模型具有帕累托效率改进,基于相对业绩比较的动态激励模型又比前两个模型具有帕累托效率改进。
标签:静态激励动态激励相对业绩比较委托代理关系普遍存在于经济社会中,两权分离的企业,其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关系就是典型的委托代理关系。
因为经营者并不会完全按照所有者所希望的那样采取行动,所以对经营者的激励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
一、模型的建立实行委托代理制的企业,所有者追求的目标与经营者追求的目标往往是不一致的。
所有者可以通过激励与监督等办法来缩小所有者与经营者目标的差异。
最优的激励机制设计需要考虑所有者和经营者双方的利益,也就是需要满足以下条件:激励相容约束,即经营者总是选择自己效用最大化的行为,所有者希望经营者采取的行动都只能通过经营者效用最大化的行动来实现;参与约束,是指经营者从激励合同中得到的期望效用不能低于不接受契约时能得到的最大期望效用(即保留效用);效用最大化,即所有者付予经营者报酬后所获得的纯效用,不能低于采取任何其他契约所获得的纯效用。
为了便于分析和说明问题,我们先引入一些假设:假设所有者是风险中性的,经营者是风险规避的。
所有者设计线性的激励报酬合约;根据风险态度和效用函数的关系,假设所有者的效用函数为:ν(w)=w,经营者的效用函数为U=-e-ρw,其中:w为实际收入,ρ为经营者的风险规避度量,即Arrow-Pratt绝对风险规避度;假设经营者的努力变量a是一维的,a∈A(A表示经营者所有努力水平的集合),产出函数取如下线性形式:π=a+θ+ε,其中θ与ε是相互独立的正态分布随机变量,θ表示经营者的经营能力(假定不随时间变化),其均值为θ0,方差为σ2θ。
ε表示外生的不确定因素,其均值为0,方差为σ2ε。
经营者的努力成本为为努力成本系数,b越大,同样的努力带来的负效用越大。
经理报酬激励强度的综合评价探讨
经理报酬激励强度的综合评价探讨随着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经理报酬激励成为越来越多企业考虑的重要问题。
经理报酬激励可以激发经理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其责任感、提高企业绩效和市场竞争力。
然而,如何综合评价经理报酬激励强度,以达到有效的激励效果,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经理报酬激励的主要类型经理报酬激励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现金激励:即为经理提供薪水、奖金、津贴等现金报酬,是最常见的经理报酬激励方式。
2.股权激励:即为经理提供公司股票、期权等激励方式。
这种激励方式将经理的经济利益与公司利益联系在一起,激励效果更为明显。
3.福利激励:即为经理提供各种工资福利,如医疗保险、退休金、健身房等,以提高经理整体生活水平。
二、经理报酬激励强度的综合评价经理报酬激励的强度不仅取决于激励方式,还与激励种类、金额、时效性等多个因素有关。
因此,如何综合评价经理报酬激励强度也是很重要的。
1.考虑激励方式不同的激励方式有不同的效果,需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激励方式。
目前,股权激励在一些公司得到了广泛应用。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股票、期权等激励方式不仅可以激励经理,而且可以吸引投资者。
2.考虑激励种类经理报酬激励可以分为正激励和负激励两种。
正激励是鼓励经理积极工作的方式,负激励则是处罚经理不良行为的方式。
为了使企业绩效和经理绩效同步提升,应将正激励占据主导地位,但负激励也不能忽视。
3.考虑金额问题不同的经理报酬激励方式所达到的报酬总额是不同的,应根据企业的情况确定合适的经理报酬激励总额。
同时,经理报酬应适当增长,以保持永续性的激励效果。
4.考虑时效性经理报酬激励必须有时限,经理完成激励任务后应及时得到报酬。
同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也需要时间,应综合考虑建立机制的时间限制。
三、结论经理报酬激励的综合评价需要综合考虑激励方式、激励种类、报酬总额和时效问题等因素。
针对不同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最合适的经理报酬激励方案,并不断优化激励机制,以达到更好的激励效果和经营绩效。
经理报酬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经济学分析
经理报酬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经济学分析经理报酬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经济学分析引言在当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环境下,企业的绩效成为衡量企业发展和经营成功的重要指标之一。
而企业的绩效往往依赖于企业管理层的决策和执行能力。
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吸引并激励高管理层的绩效,给予适当的报酬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企业经理报酬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并评估这种关系对企业的影响。
一、经理报酬经理报酬是企业向管理层提供的经济回报,旨在激励管理层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企业的绩效。
经理报酬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固定薪酬、奖金、股权激励等。
企业在设定经理报酬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理报酬的水平与管理层的责任和风险成比例;二是经理报酬的构成要有一定的灵活性,以激励管理层长期持续地为企业创造价值;三是经理报酬要与企业绩效挂钩,以确保激励机制的有效性。
二、企业绩效企业绩效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实现的业绩和目标的总体表现。
它可以从多个角度和指标进行评估,包括财务绩效、市场绩效、创新绩效等。
企业绩效的提高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基础,也是经理报酬的重要依据。
只有企业实现了良好的绩效,才能为管理层提供适当的回报,激励其发挥才能和能力。
三、经理报酬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一)激励作用适当的经理报酬可以激励管理层持续努力,增加创新、提高管理效率,从而推动企业绩效的提升。
首先,经理报酬可以增加管理层的工作动力,使其对企业的成功有更深的归属感。
其次,经理报酬的正确设置可以帮助企业吸引和留住优秀的管理人才,为企业发展提供持续的人力资源保障。
最后,经理报酬与绩效挂钩的机制可以有效地约束管理层的行为,防止激励机制被滥用。
(二)风险控制适当的经理报酬也可以帮助企业控制风险,并避免不利的行为或决策。
经理报酬的构成可以考虑引入股权激励,使管理层直接参与企业的风险和回报。
这种方式能够使管理层更加审慎地进行决策,提高对企业的长远利益的考虑和把握。
同时,经理报酬与企业绩效挂钩的机制也可以约束管理层的行为,防止出现违反企业利益的行为,进一步降低企业的风险。
内部控制与经理人薪酬激励有效性研究
内 部 控 制
G
哟 删
蒙嘲 励霭
口高 丽阳 冯 均科 (西北 大学经济管理 学院 陕西西安 710127) ◇中 图分 类 号 :F233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2—5812(2018)04—0036—04
摘要 :有效的公司高管薪酬激励是企业一项重要的内部治理机制。文章以2()13—2叭5年我国上市
二 、理 论 分 析 与 研 究 假 设 的 提 出 由 于 美 国最 大 能 源 公 司 安 然 公 司 的 倒 闭 和 世 通 会 计 丑 闻 的暴 露 ,美 国 出台 了 《萨 班斯 法 案》(SOX法 案 ),自此 引 发 了 全 球 对 公 司 内 部 控 制 的关 注 .尤 其 是 在 理 论 界 也 掀 起 了 一 股 研 究 内部 控 制 的 热 潮 。 近 几 年 来 ,对 于 内 部 控 制 的研 究 主要 可 分 为三 个 方 面 :内部 控 制 的影 响 因 素研 究 、 内 部 控 制 信 息 披 露 研 究 以 及 企 业 内 部 控 制 质 量 优 劣 的 经 济 后 果 研 究 在 关于 企业 内部 控制 质 量优 劣 的 经济 后 果 研 究 中 .主 要 有 以下 三种 不 同研究 角度 :(1)企业 内部 控制 与 会计 信息 质量 的关 系 。现有 研究 发现 ,企 业 内部控 制 质量 越高 ,盈余 管 理 活 动 会 受 到 抑 制 ,财 务 报 告 越 真 实 可 靠 。 (2)企 业 内 控 质 量 与 筹 资成 本 的 关 系 。 Kim 等 (2009),陈 汉 文 、周 中胜 (2014)的研 究 发 现 ,公 司 的债 务 成 本 、股 权 成 本 会 因 为 内部 控 制 的 缺 陷 而 增 加 。 (3)企 业 内 部 控 制 与 公 司 价 值 的 关 系 , 对 于 这 二 者 的 关 系 ,学 者 并 未 达 成 共 识 。 Rezaee等 (2006) 的 研 究 证 明 ,在 SOX 法 案 实 施 之 后 ,公 司 的 股 价 均 有 所 上 升 ,公 司 的价值 得 到 了提 升 ,肖华 、张 国清 (2013)的研 究 也 支 持 了这 个 结论 ,但是 Engel等 (2007)的研 究 则 认 为 实 施 内 部 控 制 会 使 公 司 成 本 大 大 增 加 ,从 而 百 接 减 少 了 公 司 的 价 值 。由 此 可 见 ,虽 然 研 究 企 、I 实 施 内 部 控 制 经 济 后 果 的 文 献 较多 .但 是涉及 企 业 内部控 制质 量 与经 营活 动效 率 和效 果 的 研 究 并 不 多 见 。
上市公司经理人报酬激励强度研究的开题报告
上市公司经理人报酬激励强度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经理人报酬激励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企业吸引和留住高温人才的重要手段。
在上市公司中,经理人报酬激励尤为重要,对经理人的业绩表现、创新能力、责任感等方面均有影响。
因此,研究上市公司经理人报酬激励强度,对于此领域的深入了解,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促进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同时也可指导政策制定,促进经济发展。
二、研究现状及问题目前,国内外对上市公司经理人报酬激励强度的研究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方面,对于考虑不同类型公司、行业和规模的经理人报酬激励强度研究较为局限;另一方面,对于上市公司经理人报酬激励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理及其内在关系的深入探究还有待加强。
三、研究目标及内容本研究将以我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的经理人报酬数据为基础,采用定量研究方法,主要研究目标为:(1)探究上市公司经理人报酬激励强度变化的情况;(2)分析不同类型公司、行业和规模的经理人报酬激励强度差异;(3)分析经理人报酬激励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理及其内在关系。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 收集分析我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的经理人报酬数据,探究上市公司经理人报酬激励强度变化的情况。
2. 通过对不同类型公司、行业和规模的经理人报酬激励强度的比较,分析其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3. 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建立经理人报酬激励与企业绩效的面板数据模型,分析经理人报酬激励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及其内在机理。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定量研究方法,主要使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包括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差异模型等。
同时,为了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及准确性,还将使用SPSS、Eviews等专业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
五、文献综述国内外已经涌现了大量的研究,开创了上市公司经理人报酬激励强度方面的探索。
在国外,Becker et al. (2015)发现高管持股比例和公司价值的正相关性较强,Lee et al. (2015)表示,在控制了其他变量后,CEO 绩效奖励与公司业绩正相关。
谈高校企业经理报酬激励问题——基于代理理论的思考与研究
一、前言高等院校利用自身人才资源和科学技术优势创办的校办企业,是一种把教学、科研、生产协调发展的一体化新型组织形式(高建军,1999)。
伴随“校办企业”的逐渐成长壮大,企业内外各种各样的矛盾也日趋激化并日益显现,下文将就高校和下属企业经理之间的代理与激励问题展开研究。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1.有关高校企业经理报酬激励的实践探索及存在问题高校(校办)企业①在我国企业改革改制进程中先后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扩大企业自主权,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的经济责任制和承包经营责任制,90年代中期以来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公司制改革,以及近年来大力推进的公司股份制改革。
在此过程中,如何有效调动经理②经营管理绩效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高校企业也曾针对经理报酬激励问题进行过多方面的探索。
但效果一直不尽人意,经理尽职经营企业的驱动力依旧不足。
2008年7月,在广东省高校科技产业规范化建设管理工作培训会议上,佛山代表反映,如硬性去除高校企业经理事业编制身份划归社会管理,鉴于目前社会企业员工退休养老金与高校退休人员的工资福利收益存在一定差距,较高的机会成本预期会导致企业现任经理要求离职回高校工作,说明该地区高校企业经理退休(长期)收益激励不足;广州代表反映,部分高校企业经理仍参照事业编制人员标准进行薪酬管理,其货币报酬按照原校内职务或职称级别等量发放,而并非执行企业本身的薪酬政策规定,甚至还低于下属(合同制)职员的报酬收益,说明该类高校企业对经理的薪酬激励政策脱离于企业正常运作框架。
以上发言极具代表性,值得深思。
总的来说,绝大部分高校企业对经理的激励机制依然相对落后,有关制度规范尚未完善,措施办法还不到位。
与社会企业相比,高校企业在经理报酬激励问题上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或不足:一是报酬结构简单,以财政工资为主,基础货币报酬量过低,且具有事业化、“大锅饭”性质。
二是激励期限较短,普遍采用单一的短期货币激励措施,如:“财政工资加业绩奖金”等,缺乏长期性。
经理报酬激励强度的综合评价研究
经理报酬激励强度的综合评价研究徐莉萍刘越邓永梅(湖南大学会计学院410079)【摘要】本文旨在建立一个运用多维度定量指标判断经理报酬激励强度的评价方法,有利于全面认识各上市公司经理报酬的激励程度。
根据评价结果把经理报酬激励强度分为激励不足、适中、过度,并实证研究不同激励强度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特征,进而提出改进经理报酬激励公平和效率的有效手段,提高对不同类型企业高管薪酬管理的针对性。
【关键词】公司治理结构经理报酬激励强度效率指标公平指标自中国平安2007年年报公布了董事长马明哲逾6000万的年薪后,高管薪酬就处于舆论的中心。
《2009年中国上市公司100强公司治理评价》①报告中指出中国百强上市公司高管报酬2007~2008年度进一步呈现了超大幅度的跃升趋势。
在全体高管人数增长18.63%的情况下,全体高管成员(包括董事和监事)的报酬总额增长幅度却高达111.23%。
全体董事会成员的平均报酬水平为46.92万元,比上一年度的27.03万元增长了73.58%。
伴随着高管薪酬的节节攀升,企业的盈利能力却逐年下降。
相关统计显示,沪深两市披露2008年年报的1624家上市公司,整体盈利能力同比下降21.71%。
面对日益膨胀的高管高薪,2009年4月和9月,政府连颁两部“限薪令”,可见高管薪酬已经到了不可不管的地步。
高管薪酬不只是一个公司的“家务事”,而且与社会息息相关。
一个高管,尤其是国企高管的高薪达到普通人难以接受的程度时,势必引起社会心理的失衡,刺痛社会公平的神经。
在上述背景下,本文立足于解决两个问题:第一,打破当前定性判断高管薪酬激励过度与激励不足的方法,建立一个定量判断高管薪酬激励强度的评价方法。
第二,采用这一评价方法,能合理确定高管薪酬激励强度的边界,为政府监管高管薪酬提供依据。
一、文献回顾及理论分析(一)文献回顾在对高管薪酬设计的“效率性原则”产生影响的因素研究中,部分学者考察了高管薪酬水平与公司业绩的相关性,如:Murphy(1990)[1]、Rosen(1992) [2]等认为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并不相关。
试论经理报酬激励机制
试论经理报酬激励机制【摘要】:有效的报酬激励机制, 能协调经理与股东的目标, 使经理努力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文章拟对经理报酬激励机制的原理、经理报酬激励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影响经理报酬激励的主要因素作简单的论述。
最后简单论述经理股票期权在中国的应用。
【关键词】:报酬激励机制;代理关系;经理股票期权现代代理理论研究表明, 在两权分离的情况下, 经理对企业经营成败负有主要责任, 而经理报酬的设计对他们的行为有直接影响。
并且, 两权分离的程度越高, 激励性报酬在缩小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差异并降低监督成本方面的作用就越重要。
因此, 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的报酬制度设计的好坏, 是整个企业运行的关键。
现代企业实质是”若干契约”的结合[1]。
其基本特征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企业由众多股东所有, 但股东往往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 而是委托专门的经理人员进行管理。
在委托代理关系下, 委托人(股东)与代理人(经理)所追求的目标是不同的。
股东追求的目标是公司财富最大化(或价值最大化)。
而经理作为经济理性人, 追求的则是报酬、闲暇, 并避免承担不必要的风险。
如果他们只能获得固定的薪水, 他们就没有动力为公司的价值最大化而努力, 而是一有机会就背弃当初签约时所做出的关于投入精力、技能和知识的保证, 产生偷懒行为, 甚至可能做出危害股东利益的行为,即出现”道德风险”。
而由于社会分工和高昂的监督成本, 股东无法准确监督经理的行为。
为了避免道德风险, 降低代理成本, 委托人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而经理报酬激励机制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
”激励方案的目的是使委托人(股东)和代理人(经理)具有共同利益”[2] 。
对此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经理占有部分剩余。
通过分解剩余索取权, 委托人将剩余索取权部分地转让给代理人, 使代理人的收益与企业的绩效相对应。
这样,对委托人而言, 尽管从静态上讲, 由于剩余索取权的分割和部分转让, 使其部分利益受损, 但这是降低代理成本的最优方法, 而且从动态上讲, 由于代理人获得了部分剩余索取权,其积极性提高了, 可以增加整个企业的绩效, 这样可以使委托人的损失从企业绩效的提高中得到补偿。
经理人员的长期激励性报酬
我国上市公司股群激励法律制度探析一、股权激励制度概述1、股权激励的定义现在学术界对股权激励的定义比较多,这里只介绍一种得到较多认可的定义。
股权激励(Stockholder's rights drive)是一种通过经营者获得公司股权形式给予企业经营者一定的经济权利,使他们能够以股东的身份参与企业决策﹑分享利润﹑承担风险,从而勤勉尽责地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服务的一种激励方法。
中国证监会2005年12月颁布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中第二条规定:“本办法所称股权激励是指上市公司以本公司股票为标的,对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员工进行的长期性激励。
”委托代理理论a认为,在现代公司中所有权和经营权是分离的,企业可以看做是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之间的合同网络,所有者和经理人实际上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股东是委托人,董事及经理人是代理人。
股东将部分或者全部的企业经营权授予经理人,但是掌握企业经营权的经理由于目标函数和价值追求和股东不一致,股东追求企业资产保值、增值,希望能以最少的社会资本投入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从而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而作为经营者的经理人由于不具有产权,不参与企业利益分配,因而,经理人始终是其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追求者。
这样就会导致其偷懒、管理腐败、在职消费、和短期行为等经理人道德风险。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就有过这样的论述:在钱财的处理上,股份公司的董事为他人尽力,而私人合伙公司的成员则纯粹是为自己打算。
可见,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就有可能使公司经理人以损害股东利益为代价而追求自身的利益。
因此,为了防范经理人对股东潜在的损害,调动经理人的积极性,将经理人和股东的利益捆绑起来打造利益共同体就显得很有必要。
股权激励制度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了。
2、股权激励制度的法律涵义2005年12月31日中国证监会公布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第三条对股权激励在法律上作了明确界定:“股权激励是指上市公司以本公司股票为标的,对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员工进行的长期性激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理报酬激励强度的综合评价研究徐莉萍刘越邓永梅(湖南大学会计学院410079)【摘要】本文旨在建立一个运用多维度定量指标判断经理报酬激励强度的评价方法,有利于全面认识各上市公司经理报酬的激励程度。
根据评价结果把经理报酬激励强度分为激励不足、适中、过度,并实证研究不同激励强度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特征,进而提出改进经理报酬激励公平和效率的有效手段,提高对不同类型企业高管薪酬管理的针对性。
【关键词】公司治理结构经理报酬激励强度效率指标公平指标自中国平安2007年年报公布了董事长马明哲逾6000万的年薪后,高管薪酬就处于舆论的中心。
《2009年中国上市公司100强公司治理评价》①报告中指出中国百强上市公司高管报酬2007~2008年度进一步呈现了超大幅度的跃升趋势。
在全体高管人数增长18.63%的情况下,全体高管成员(包括董事和监事)的报酬总额增长幅度却高达111.23%。
全体董事会成员的平均报酬水平为46.92万元,比上一年度的27.03万元增长了73.58%。
伴随着高管薪酬的节节攀升,企业的盈利能力却逐年下降。
相关统计显示,沪深两市披露2008年年报的1624家上市公司,整体盈利能力同比下降21.71%。
面对日益膨胀的高管高薪,2009年4月和9月,政府连颁两部“限薪令”,可见高管薪酬已经到了不可不管的地步。
高管薪酬不只是一个公司的“家务事”,而且与社会息息相关。
一个高管,尤其是国企高管的高薪达到普通人难以接受的程度时,势必引起社会心理的失衡,刺痛社会公平的神经。
在上述背景下,本文立足于解决两个问题:第一,打破当前定性判断高管薪酬激励过度与激励不足的方法,建立一个定量判断高管薪酬激励强度的评价方法。
第二,采用这一评价方法,能合理确定高管薪酬激励强度的边界,为政府监管高管薪酬提供依据。
一、文献回顾及理论分析(一)文献回顾在对高管薪酬设计的“效率性原则”产生影响的因素研究中,部分学者考察了高管薪酬水平与公司业绩的相关性,如:Murphy(1990)[1]、Rosen(1992) [2]等认为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并不相关。
但是BrianG .M.M ain,Alistair Bruce和Trevor Buck (1996) [3]等更多学者研究发现,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深入,资本市场的发展与成熟,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逐步提高。
近年来,我国对高管薪酬激励的研究也逐渐升温。
不成熟的资本市场下,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往往是不相关的 (魏刚[4],2000;李增泉[5],2000)。
但随着资本市场的成熟,两者的相关性得到了提升(张晖明[6],2002;杜兴强[7],2007)。
而Firth等人2006年证明了两者的相关性主要取决于产权性质,发现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控股的上市公司中,薪酬与业绩不相关;但在私有产权或国有企业控制的上市公司中,高管薪酬受到了股东财富或会计盈余的影响[8]。
另一部分学者则考察了高管薪酬水平与公司规模的相关性,早在1959年,Baumol 就提出企业最大化是企业规模而不是利润的假说②;Basu Sharma和Anthony(2000)对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公司进行研究,发现管理人员的薪酬更多的决定于公司收入增长而不是利润增长[9]。
堪新民与刘善敏(2003)、李琦(2003)、杜胜利与翟艳玲(2005)等国内学者研究发现,我国企业规模对高管薪酬的决定有重要影响。
在对高管薪酬设计的“公平性原则”产生影响的因素研究中, 过去的研究中已出现了少量从企业内部平均、行业平均、区域平均等方面评价高管薪酬的文献。
Deutsch(1985)的①2009年4月23日,风险咨询和内部审计专业机构甫瀚公司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所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国家行政学院领导人员考试测评研究中心共同发布了《2009年中国上市公司100强公司治理评价》报告。
该专项研究是对中国上市公司按市值(截至2008年6月30日)排名的前100家样本公司进行调查和分析。
②因为时间久远并没有找到原文,此观点已得到高管薪酬研究者的普遍认可。
Baumol W. Business hehavior , value and growth .New York,1959研究发现过大的薪酬差距会不利于组织合作,影响组织业绩[10];Cappoli和Sherer(1990)[11]的研究发现,过大的薪酬差距往往与更大的不满情绪和更差的工作质量相联系。
Gibbons和Murphy(1990)发现CEO 薪酬的变化与行业或市场绩效明显负相关[12]。
但现实中这种对薪酬差距的不满情绪并没有引起实务界的重视,过去的薪酬契约设计中鲜有考虑到公平性。
薪酬差距并不必然引起人们对收入分配的不满,如果薪酬差距是由劳动贡献、知识能力等原因产生,当然会得到企业员工、行业内部、整个社会的认可。
但如果差距是由于公司治理、内部人控制、薪酬委员会不作为等原因造成,则必然得不到利益相关者的认同。
一些学者注意到公司治理结构对高管薪酬的设计具有决定性影响。
股东大会选举出董事会,董事会再选聘管理层并确定其薪酬,被认为是现代企业管理层激励机制运行的基本模式。
在该模式下,董事会完全控制和决定高管的薪酬契约,由此可能制定出符合股东利益最大化的最优薪酬契约(詹森和麦克林,1976;Holmstrom,1979)。
而随着公司治理结构的失效, Bebchuk,Fried and Walker(2002)与Bebchuk and Fried(2003)发现经理人对自身报酬的制定有着相当的影响力,这些影响力可能来自较弱的董事会、市场监管、分散的股权结构、对股票及股票的相机处理 [13-14]。
Brickley (1985)实证研究结果证明机构大股东的存在导致较低水平的CEO薪酬和CEO总报酬中高比例的长期激励[15]。
国内学者周建波、孙菊生(2003)也发现在公司治理机制弱化的公司,经营者存在利用股权激励机制为自己牟利掠夺股东利益的行为[16]。
林俊清等(2003)研究高管团队薪酬差距时发现,内部董事比例大小和薪酬差距成正比,从而得出CEO存在“专断薪酬”的现象[17]。
通过以上的综述发现,过去的学者们主要从现象上,从效率的单一视角研究高管薪酬。
一方面,这是由于代理人的行为很难观察,委托人已经养成了通过提高代理人报酬来降低代理成本以保证自己利益的习惯,而忽视了委托人对代理人的报酬激励是否过度?高管薪酬是否存在合理的边界?另一方面,学者们鲜有意识到通过加强监督,即通过对公司治理结构的调整实现制度上的根本保证,以达到合理配置高管激励与监督治理成本的目的。
目前,国内外学者还没有一套确定企业高管薪酬激励强度是否合理的定量评价方法。
本项研究打破过去仅从效率视角研究高管薪酬,创新提出从效率性与公平性双重视角设计经理报酬强度的定量评价指标,并寻找高管薪酬激励过度与激励不足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特征,为薪酬委员会的有效、理性决策提供支持。
(二)理论分析高管薪酬激励强度的评价指标设计原则是薪酬管理或控制的重要依据。
一方面,高管薪酬的制定必须具有激励性,激发上市公司高管不断地提高公司绩效;另一方面,高管薪酬的制定又必须兼具公平性,考虑到社会公平、行业公平、企业内部公平因素,了解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薪酬水平,避免他们之间薪酬差距过大所带来的效率损失。
分配公正的概念建立在Adams(1965)公平理论(equity theory)和Leventhal的公正判断理论(justice judgment model)基础之上。
公平理论着重于个人对分配不公正的反应;公正判断理论主要侧重于个人在进行公正判断时所采用的标准。
公平(Equity)是个人产出与投入之比与他人相等时的一种主观感受,公平感是影响组织成员关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18]。
柏培文(2008)运用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计算国有M公司员工和管理层的投入产出比,探讨M公司内部收入分配的公平性问题。
研究表明,人并非为“自利”行为,有公平偏好[19]。
因此,我们不仅要顾及企业内部员工对分配不公正的反应;而且还要关心企业外部广大社会成员对分配不公正的反应。
社会收入差距是微观企业收入分配的客观反映,企业收入分配涉及到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各个方面,企业分配应当考虑社会的公平和稳定。
Jensen和Merphy(1990)提出衡量高管薪酬激励强度的标准不是绝对报酬额,而是相对报酬的思想。
借鉴该思想,采用赋权数的综合性指标来构建一个高管薪酬激励强度的评价指标体系,见图1。
效率指标和公平指标同等重要,分别赋值50%、50%。
在效率指标中,公司业绩是被广泛认为是经理报酬的重要决定因素;企业规模与高管管理工作的复杂性紧密相关,由于不同的工作复杂性要求高管们在经营管理中不同程度的人力资本付出,公司规模成为仅次于公司业绩的第二大衡量管理者薪酬水平的指标;Index1和Index2分别赋值30%、20%。
在公平指标中,经理与职工报酬的差距比管理层内部的薪酬差距更能表达薪酬的公平性;行业和地区的经理报酬①差异受生产环境、历史原因、国家政策的影响,反映评价经理作者认为,采用效率与公平二个维度、五个主要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评价我国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激励强度。
进而,将总样本量按高管薪酬激励强度分为激励不足、激励适中、激励过度三种类型。
然后,按以上分类再能开展激励强度不同的公司特征的实证研究,以期提出可行的高管薪酬管理的政策建议。
二、研究设计(一)高管薪酬激励强度评价指标体系的运用1.样本及数据本文选取2003~2007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并对样本进行了以下处理:①由于ST和*ST企业面临退市的危险,部分处于停产和改制的状态,不具备研究价值,剔除此类样本。
②为使样本具有可比性,剔除年度内经理变更的样本。
③剔除未详细披露经理报酬及模型中其他变量情况的公司。
④对数据库的部分样本数据进行了手工检验和更正。
研究中的数据主要取自CSMAR数据库,部分数据来源于上市公司年报。
研究中使用了SPSS、EXCEL 等统计软件。
2.我国高管薪酬激励强度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对高管薪酬激励强度指标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样本公司经理报酬激励强度评价指标呈正态分布;样本公司为实现经营目标所需付出的激励成本递减,单位薪酬创造的价值由03年的103元增长到2007年的567元,即经理报酬业绩敏感度在提高,增加经理报酬对提高公司业绩起到重要作用;随着样本公司规模的扩大并没有同时成比例的增加经理的报酬,03年到07年样本企业经理报酬规模比整体上呈下降趋势,由于大规模企业经营活动、组织结构的复杂性,经理相应要获得更高的报酬,所以,可能存在经理报酬激励不足;经理、职工的薪酬差距逐年扩大,03年经理职工报酬比最高为50,07年比值扩大到150,平均来看,03年经理职工报酬比约为5,07年约为10,日益扩大的薪酬差距说明可能存在经理报酬激励过度;不同行业经理报酬的差异显著,在1404个样本中,经理报酬最低的只占行业平均水平的5%,经理报酬最高的达行业平均水平的26倍;进一步对地区报酬比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经理报酬呈现地区差异,东部地区经理平均报酬是中西部地区的2倍,东部地区经理的报酬最高达2285万元,是其它地区的1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