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七下第18课 思想文化导学案

合集下载

7下学案第18-1课

7下学案第18-1课

活动单导学案七下第18课多彩的情绪课时1 情绪的多重世界班级姓名一、学习目标:1.明白情绪是人的心理活动的“窗口”。

2.知道喜、怒、哀、惧是情绪的四种基本类型,不同的情绪会给个人或社会带来不同的后果。

3.认识人生丰富的情感世界,尊重他人关注他人的情绪感受,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情绪状态。

二、活动内容:活动一:大家来看情绪万花筒——得到夸奖:高兴遭到无理取闹:愤怒产生误会:遗憾或难过成绩退步:害怕想一想平时学习生活中产生过什么样的情绪感受?活动二:喜、怒、哀、惧四种情绪的词语,看谁说得多。

喜:眉开眼笑……怒:怒发冲冠……哀:悲痛欲绝……惧:闻风丧胆……活动三:用动作姿势来表现喜、怒、哀、惧四种不同的情绪。

游戏的规则是:全班分成四个方阵,每方阵上两位同学,一个人面对着大屏幕,看到屏幕上闪过的成语以后要立即通过语言描述或动作表演让另一个背对屏幕的同学猜出这些成语,不会的可以跳过猜下一个,但不得说出任何与该成语相同的字,每方阵时间为2分钟。

抽签确定“喜”、“怒”、“哀”、“惧””四个词中的任意一个,看看哪个组猜得又快又准确!活动四:大家都来讲一讲——我最开心的事情……我最生气的事情……我最难受的事情……我最害怕的事情……交流近几天的情绪表现。

通过本课学习,我的感悟是:三、当堂检测:单项选择题1、“牢骚太盛防肠断”说明了()A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不能发牢骚 B消极情绪影响人的身体健康C发牢骚会使人肠断 D消极情绪是不允许存在的2、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可以转化。

下列成语中包含这一道理的是( )A得意忘形 B受宠若惊 C怒发冲冠 D乐极生悲简答题:3、材料一:1980年8月11日,一长途汽车依靠在贵州一山区车站,司机正在车顶帮乘客装行李。

刹车突然失灵,客车滑向路边山崖,司机及车上40多名乘客不知所措,眼看就要命断山崖。

这时,一个小孩蹦到驾驶座踩住了刹车并露着稚气的微笑。

小孩的镇定和果断行动挽救了一车不知所措的成年乘客。

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十八课项目一导学案

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十八课项目一导学案

第十八课第一项目《行为不同结果不同》教学案设计安站陆房中学张太峰【课程标准】体验行为和后果的联系,知道每种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后果,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一、教与学目标1、能理解并正确表述行为与结果之间的联系。

2、能举例说明不同行为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3、增强责任意识,学会自觉约束自己行为。

二、教与学重点:行为和结果的关系三、教与学难点:不同行为有不同结果四、教法与学法设计:自主合作探究、案例分析、归纳总结、训练等方法。

五、教与学过程:课堂序曲:时政播报1、值日组长播报本周发生的国内、国际大事,请你在下面作简要记录。

2、请你立足学科知识,谈谈对以上时政大事感受。

(可针对一件或多件时政来谈)(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情景设置:在历经近9天的紧张救援之后,山西王家岭“3·28”矿难终于在5日清明节这天出现奇迹:继凌晨第一批幸存者9人被救出之后,随后又有多名被困工人成功升井,到当天下午两时许,已有115名被困人员在这起透水事故中升井,救援重点转向余下的39名被困人员。

而就在前一天下午举行的事故救援第8次新闻发布会上,山西省安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刘政德还指出,井下情况比较复杂,“搜救难度非常大”。

当时投入事故救援人员已超过3000人。

思考并回答:1.在3000多救援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结果如何?2.如果对事故救援不及时或救援不力,结果会怎样?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引入课题。

(二)整体感知信息搜索1、快速阅读教材正文部分,说出本节课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对教材中的结论、基本理论观点标划在教材上。

2、阅读速度较快的同学完成综合能力训练“网络填空”部分,先自己填一遍,然后核对教材。

3、学生代表发言,相互补充。

(三)自主探究交流共享学习任务一:1.学生小刚经常和同学一起参加环保公益活动。

2.刘明经常违反纪律,老师多次教育,他仍我行我素。

3.赵新和父母商量,决定从自己的零花钱中省出一部分,帮助经济上有困难的同学。

思考:上述行为分别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对他人和自己有什么影响?各组代表发言,谈这些行为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及影响。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8课 思想文化(第1课时)教案 华东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8课 思想文化(第1课时)教案 华东师大版

第18课思想文化教学目标:1、能说出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道教产生的时间,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表述佛教传入的路线,培养学生识图及抽象概括能力;2、能说出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3、能说出秦汉时期雕塑文化的杰出代表——秦始皇兵马俑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一颗明珠。

通过展示有关的图片、资料想象秦始皇兵马俑的阵势和当初设计的原因,培养对雕塑艺术的鉴赏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过程与方法1、运用比较法了解佛教、道教对中国古代文化所产生的影响;2、通过学习并运用教科书中的有关内容,以及通过其它途径了解到的有关司马光的信息,讨论“为什么司马光能写出这样一部史学巨著”?并说出从中受到的启示和感想;3、通过观察教科书以及教师提供的图片、资料,描述秦始皇兵马俑的阵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道教的兴起,学会运用科学的态度认识和看待宗教;2、通过小组讨论“司马光为什么能写出《资治通鉴》”使学生养成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交流学习的品质;通过对司马光写《资治通鉴》精神的学习,初步培养严谨治学的学习态度和实事求是的治史态度;3、通过学习和想象秦始皇地下军阵,感受秦朝的威武,同时认识到这是中国人民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对史马光《资治通鉴》的学习,培养严谨治学的态度。

难点教育学生以科学的态度认识和看待宗教。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设置悬念,提出问题,激励点拔。

师:佛教起源于什么地区?又是什么时候传入我国的?(要求学生阅读第一目第一段,然后回答问题)生: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西汉末年传入我国。

师:回答的一点没错,这说明佛教是外来的(板书佛教东来、起源、时间等要点)2、投影佛教东来路线图。

师:现在请同学们看这幅投影图,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一下佛教东来的路线。

(指导学生如何运用图例,培养学生识图能力)生:通过观察、讨论明确:天竺——西域——(长安——洛阳)师:谁再来概括一下呢?生:丝绸之路3、出示佛像,学生观察。

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8课《清朝建立与前朝的繁盛》说课稿

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8课《清朝建立与前朝的繁盛》说课稿

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8课《清朝建立与前朝的繁盛》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8课《清朝建立与前朝的繁盛》主要讲述了清朝的建立及其前期的繁荣。

本节课内容紧密联系学生已学知识,通过分析清朝的建立背景、主要成就和原因,使学生对清朝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教材以问题探究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元朝的兴衰,对我国历史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清朝建立与前朝繁盛方面的知识较为薄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审视问题,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清朝的建立背景、主要成就及其原因;掌握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清朝的建立背景、主要成就及其原因;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

2.教学难点:清朝建立的原因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探究、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地图、文献资料等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清朝的历史场景。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一首清朝时期的宫廷乐曲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境。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清朝的建立背景、主要成就及其原因。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分享讨论成果。

4.课堂讲解:结合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清朝的建立背景、主要成就及其原因,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5.案例分析:分析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让学生从中体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6.总结提升: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清朝前期繁荣的原因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华东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8课 国民党统治的危机》优质课教学设计_0

华东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8课 国民党统治的危机》优质课教学设计_0

第十八课国民党统治的危机〖教学立意〗抗战胜利后人民盼望和平民主建国,但国民党违背人民的意愿,变大接收为“大劫收”;继而为拖延时间部署内战,玩弄假和谈真备战的反动伎俩,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不久又撕毁协定全面进攻解放区;金圆券的发行使国民党的经济陷入崩溃的边缘,这个切表明:国民党的统治出现了严重危机,最终导致了国民党政权的跨台。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1945年中共中央派毛泽东与周恩来、王若飞到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国共双方签订“双十协定”。

(2)了解“大接收”实际上成为“大劫收”,由“劫收”引发的腐败日益严重,埋下了国民党最终失败的祸根。

因为国民党滥发纸币,法币和随后发行的金圆券急速贬值,财政金融完全破产。

(3)理解重庆谈判顺应了抗日战争胜利后人民渴望和平的要求,但因为国民党以谈判为战争手段,缺乏诚意,谈判没有能够阻止内战的爆发。

2、过程与方法:(1)教师提供文字较为浅显的史料,学生研读并提取相关历史信息,初步学会“论从史出”的方法。

(2)通过漫画、民谣等解读,懂得漫画、民谣也是我们获得历史信息的重要手段。

(3)引导学生分析国民党统治产生危机的根本原因,概括危机的集体表现,学习归纳信息推导结论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国民党官员在抗日战争胜利后通过各种方式对百姓巧取豪夺,以致最后丧失民心,让学生明白“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2)通过革命领袖毛泽东等人为了顺应人民和平民主建国的希望,不畏艰险,亲临重庆的事实,使学生感受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利益的高尚情操与人格魅力。

〖教学分析〗1、重点:重庆谈判2、难点:国民党统治危机的表现〖教学过程〗环节1:导入。

一起朗读一首抗战胜利后在原沦陷区广为传唱的民谣(PPT,老师强调抗战胜利后)提问“中央指的是什么?”(国民党或国民政府)民谣从来就是人民心声的自然流露,透过民谣我们能够找寻历史的信息。

提问:这首民谣反映了原沦陷区百姓对国民党的什么态度?(失望或希望变失望甚至绝望)说明了什么?(国民党的统治出现了危机)出示课题设计意图:首先是通过通俗易懂的民谣引起学生兴趣和注意;其次使学生知道民谣是人民心声的自然流露,透过民谣能够找寻历史的信息,实行史学思想的渗透。

华东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8课 国民党统治的危机》优质课教学设计_3

华东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8课 国民党统治的危机》优质课教学设计_3

第18课国民党统治的危机教学主旨:知道战后老百姓希望和平、民主、富强,但国民党倒行逆施,统治陷入危机,失去民心;与此同时,共产党顺应民心;从而理解“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培养要求中华民族内部团结,爱好和平的情感。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在接受日伪资产的同时,利用职权大肆掠夺人民财富,以至逐渐失去民心;知道共产党人为了争取和平民主建国飞抵重庆与国民党谈判,达成协议;了解蒋介石撕毁决议,全面进攻解放区;知道国民党因为坚持内战而引起财政赤字,了解国民党解决财政赤字的方式。

(1)通过学习,学会根据留存的文字、影像等资料提取历史信息;(2)学习分析处理相关图表,提取隐含的历史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明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培养要求中华民族内部团结,爱好和平的情感。

(2)感受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利益的高尚情操与人格魅力。

二、重点与难点重点:国民党统治危机发生的原因。

难点:国民党统治危机的表现。

三、教学技术和学习资源应用PPT、《百年中国》视频四、教学设计五、板书设计人民的愿望国民党的做法‖“大劫收”‖国经济和平敲诈勒索民‖政民富强滥发纸币“金圆劵”危心‖权党发展生产力尽‖动统民主假谈判,真备战,机失‖摇治政治……签订双十协定‖单方面撕毁协定‖六、作业与评价材料:国民党中央机关报《中央日报》主笔陶希圣私下说:“想用软的一套手法把共产党吃掉,谈何容易!不过现在动大手术也不是时候,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好做。

”问题:1.材料中所指的国民党和共产党的谈判是谈判,签订了《》。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促成谈判的因素有哪些?国共双方对此谈判的态度。

参考答案:1.重庆谈判。

《双十协定》2.人民渴望和平。

共产党:积极参加谈判,争取和平建国;国民党:表面上积极邀请共产党谈判,实质上没有和平的诚心。

学生如能进一步展开,用史实具体分析国共的态度则更佳。

最新精选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8课 思想文化巩固辅导五十八

最新精选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8课 思想文化巩固辅导五十八

最新精选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8课思想文化巩固辅导五十八第1题【单选题】《荷兰史诗》、《战争与和平》、《红楼梦》,这三部文学作品在史学上的共同价值是( )A、反映了所在国一定时期的社会图景B、揭示了封建制即将没落的历史趋势C、展现了所在国波澜壮阔的战争场景D、再现了世界史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宋朝“创新和文化繁盛”的是( )A、出现了最早的纸币B、火药开始用于军事C、发明了活字印刷术D、形成了词创作的繁荣局面【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与中国指南针和火药传入欧洲有关的是( )A、西域人B、伊朗人C、印度人D、阿拉伯人【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被许多朝代不断整修,成为世界上的一大奇迹的建筑是( )A、大运河B、都江堰C、长城D、赵州桥【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人物中,曾翻译过西方科技著作的是( )A、玄奘B、鉴真C、徐光启D、宋应星【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我国古代文化名人辈出、科技成就斐然。

以下组合正确的是( )A、司马迁——《资治通鉴》B、李时珍——《本草纲目》C、曹雪芹——《西游记》D、杜甫——《蜀道难》【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唐朝诗人孟郊的著名诗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里的“线”绝不可能是( )①麻线②丝线③棉线④尼龙线A、①②B、③④C、④①D、②③【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北宋发明活字印刷术,所用活字是( )A、木活字B、陶活字C、铅活字D、铁活字【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我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隋唐时期,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诗集B、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C、北宋时期,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D、南宋时期,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18.《思想文化》导学案.doc

18.《思想文化》导学案.doc

导学案备课时间:2013年5月15日二次备课(三) 聚焦目标三阅读课本P93——4页内容,了解佛教的主要道义,在中国广 泛传播的原因及影响: 1.主要道义:年级七学科历史 课型学习内容 第3单元第18课 课 题思想文化 主备审阅使用人学习目标 1. 识记《资治通鉴》的作者、体例、内容、特点及地位2. 比较《资治通鉴》与《史记》的异同3. 了解佛教的主要道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及影响4. 了解道教的思想来源、主要道义、发展过程及影响重点难点 《资治通鉴》的史学价值 教师寄语一分耕耘,一份收获,要想得到超人的收获,就必 须付出超人的代价一、 新课导入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记载了黄帝至汉武帝3000多年的历史,被鲁迅称赞为“史学之绝 唱,无韵之离骚”,到了宋朝,史学研究又有了新的发展,北宋史 学家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二、 自主学习 (一) 聚焦目标一 1. 史学研究在宋代又有了新的发展,北宋史学家( )费时19年,主持修编了《 》。

2. 《》因“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得宋神宗作序赐名。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资治通鉴》是一部 (体例),记述了从—到—1300多年的历史(内容),全书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特点),被视为与《 》并列的史学名著(地位)。

作者 时期 体例 内容 特点 地位《史记》《资治通鉴》A青城山B九华山C少林寺D五台山5.明代画家丁云鹏所做的《三教图》,反映了儒、佛、道三家合一的情二次备课六、拓展探究佛教传入中国后,要想在中国立足,就必须经过一定的改教学反思。

第18课第一框《行为不同,结果不同》导学案.doc

第18课第一框《行为不同,结果不同》导学案.doc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第18课第一框《行为不同,结果不同》导学案☆同学们,老师相信你们个个都是最棒的。

☆快速浏览学习目标和学习重点难点。

(一)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责任意识,对自己行为负责2、能力:①培养判断和控制能力,能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努力避免不良行为带来的消极后果。

②学会在尊重他人权利的同时,自觉履行自己的义务。

3、知识:理解行为不同后果不同,知道如何做•个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人。

(二)学习重点:如何做一个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人。

学习难点:行为不同结果不同☆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带着问题看教材要求:1、快速阅读课本每一则材料,弄明白它后面的问题。

2、细读、慢读课本大字部分,并划出你认为重要的句子。

3、积极讨论出示的问题,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敢说敢问,形成组内统…的意见。

派代表展示。

同学们,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缺乏自信即是人失败的原因。

相信自己,我能行!看问题:讨论下列行为分别会产生的结果:初一学生小明经常和同学一起到社会福利院去福利院帮助孤寡老人,刘明对老师的批评采取无所谓的态度,依旧经常迟到。

赵明和父母商量,决定从自己的零花钱中节省出一部分,帮助经济有困难的同学。

归纳1、为什么每…种行为都会产生和淀的结果?看教材91页的资料,讨论:人的行为与后果之间的关系归纳2、为什么行为不同后果不同?结合92页的资料,议一议:小华和小强如果能事先预见到自己行为的后果,将会是一种什么结局?想•想:在日常生活中,在做事之前,自己是否都能对行为可能产生的话后果作出判断? 归纳问题:3、填一填:“我”今天扮演的角色和可能我的责任扮演的角色“我”明天扮演的角色和可能扮演的角色归纳问题:4、☆交流展示(我的舞台我展示)(相信自己,我能行)(一)组内交流(二)组间评价(三)展示交流☆体验与感悟实事求是,自我反思1、自己有过做错事的经历吗?采取了一种什么态度?2、对自己造成了怎样的影响?3、当时你是怎样对待自己的过错的?生活领域我的责任在家庭生活中在学校生活中在公共生活中☆共享收获•同学们,第18课你学到了什么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梳理的第十八课的知识点。

华东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8课 国民党统治的危机》优质课教学设计_1

华东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8课 国民党统治的危机》优质课教学设计_1

导入:人心的话题。

设计意图:通过个例,了解解读漫画的三步骤:1、掌握图文信息;2、分析漫画含义;3、结合史实说明。

通过漫画解读当时国民党接收日伪地区的场景。

设计意图:通过基本史实和国民党接收大员的个例,表现国民党人心充满欲望、权力、自私的本质。

环节三:三封电报引发的争论。

设计意图:通过解读发表在《中央日报》三则电报,了解1945年,国民党首领蒋介石迫切邀请中共领导人毛泽东来重庆会晤。

环节四:小组讨论——要不要去重庆,去重庆了做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国民党真正的意图,判断毛泽东是否会前往重庆。

从而彰显出共产党的英雄气概。

通过了解共产党在重庆谈判的所作所为,窥见中共的智慧决策。

环节五:国统区的经济
设计意图:通过感受国统区地区币制改革和物价水平,感受国统区经济崩溃。

环节六:小结
设计意图:总结国民党已经痛失人心,国民党出现政治危机、经济崩溃,国民统治再难维系。

第18课《紫藤萝瀑布》导学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18课《紫藤萝瀑布》导学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紫藤萝瀑布》导学案【学情目标】1.通读课文,理清思路,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2.品味优美语言,学习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

3.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怎样由花儿自衰而盛,而感悟到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的。

【重、难点】1.重点: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品味优美语言,学习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

2.难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怎样由花儿自衰而盛,而感悟到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的。

分析: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宜放低要求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以“学法指导”作铺垫,在朗读课文、感知文意、品味语言、学用修辞的基础上,让学生逐层渐进地理解文本中“人”“景”“情”之间的关系,进而领会作品的思想内涵。

【自主学习过程】一、朗读课文,积累生字难词方法指导:1.初读文章,用笔圈画出生字难词,借助工具书查找字音词义,作好笔记,有意识地识记和积累典范的语言。

2.学习朗读课文,注意把握好语调、语速、语气、节奏、停顿等,做到文从字顺,有感情地诵读。

学习实践:1.默读课文,积累生字难词迸(bèng)溅(jiàn)、船舱(cāng)、一穗(suì)、忍俊不禁(jīn)、伶(líng)仃(dīng)、伫(zhù)立、盘虬(qiú)卧龙、酒酿( niàng)、绽(zhàn)开、沉淀(diàn)、仙露琼( qióng)浆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二、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自学方法指导:阅读一篇文章,首先要从整体上予以把握。

比如从文章的结构线索、行文思路、主体内容、感情脉络等某一方面切入来理清文章思路,理解主要内容。

学习实践:用短横线画出下面的这些句子,说说你从中的发现。

1.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2.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3.我凑上去,想摘一朵……4.我只是伫立凝望……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5.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6.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7.……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师大版初一历史(下)第18使用时间:2010-5-14 编制张成武
审核人责任人
第18课思想文化
班级:组别: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
【认定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
1、知识识记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佛教的传播及主要教义;道教的兴盛及主要教义。

2、能力培养
(1)通过对佛教、道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深远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佛教与道教的同异比较,培养学生概括比较的能力。

3、情感教育和价值观
(1)佛教的传播与道教的兴盛,一方面适应了统治阶层的需要,另一方面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宗教问题要全面、辨证地分析。

(2)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读史不仅使人明了历史兴替,而且使人提高文化素质。

我们要正确看待传统文化遗产。

【预习检测】(请认真阅读本课内容,自主完成下列知识梳理)
1.北宋史学家费时19年,主持编写,这是一
部通史,记述了从到的历史,被视为与并列的史学名著。

2.东汉后期形成,到东晋、南北朝,道教的理论和组织形式日益完备,唐宋时期政府出于统治目的,推行道教,道教讲
求、。

【共同探究】(不依附、不从众,让独立思考成为习惯)
1.
2.
【拓展练习】(让我想一想,请相信我,我肯定会做出来的!)
1.《资治通鉴》的主持编写人是()
A.司马迁
B.司马睿
C.司马光
D.司马炎
2.著名的历史著作《资治通鉴》是一部()
A.纪传体通史
B.编年体通史
C.纪传体断代史
D.编年体断代史3.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A.佛教B.道教C.基督教D.伊斯兰教
4.连连看——谁有信心连结
玉皇大帝
佛教如来佛
八仙
太上老君
道教孙悟空
菩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