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管理会计

合集下载

《管理会计学》第3章 本-量-利分析(人大5 孙茂竹 146页)

《管理会计学》第3章 本-量-利分析(人大5 孙茂竹 146页)

固定成本
盈利区间 销售量
传统式盈亏临界图
上图直观而形象地描述了这种关系, 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销售 单价不变的情况下,也就是说盈亏临界点 是既定的,销售量越大,实现的利润也就 越多(当销售量超过盈亏临界点时),或者 是亏损越少(当销售量不足盈亏临界点时); 反之则利润越少或亏损越大。这是盈亏临 界图中的基本关系。
(2)在总成本既定的情况下,盈亏临界 点的位置随销售单价的变动而逆向变动: 销售单价越高(表现在坐标图中就是销售 收入线的斜率越大),盈亏临界点就越低; 反之,盈亏临界点就越高。
(3)在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既定的 情况下,盈亏临界点的位置随固定成本总 额的变动而同向变动:固定成本越大(表现 在坐标图中就是总成本线与纵轴的交点越 高),盈亏临界点就越高;反之,盈亏临界 点就越低。
企业的决策人员需要知道利润对 哪些因素的变化比较敏感,而对哪些 因素的变化不太敏感,以便分清主次, 抓住重点,确保目标利润的实现。
敏感系数
=目标值变动百分比/因素值变动百分比
固定成本的敏感系数=-
固定成本 利润
利润
单位变动成本的敏感系数=- 单位变动成本 销售量
销售价格的敏感系数=
销售价格 销售量 利润
例3-5
例3-5
固定成本变动的盈亏临界图
单位变动成本变动对盈亏临界点的影响
单位变动成本的增加会导致盈亏 临界点的升高,单位变动成本的减 少会导致盈亏临界点的降低。
例3-6
例3-6
单位变动成本变动的盈亏临界图
销售价格变动对盈亏临界点的影响
销售价格的上升会导致盈亏临界 点的降低,销售价格的下降会导致盈 亏临界点的升高。

管理会计第三章本量利分析

管理会计第三章本量利分析

第一节 本-量-利关系
(四)贡献毛益及相关指标 (三)变动成本率
概念:变动成本总额占产品销售收入总额的百分比; 或单位变动成本与单价百分比。
意义:每一元销售收入所耗用的变动成本份额。
公式: 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总额/销售收入总额×100% =单位变动成本/单价×100%
与贡献毛益率(CMR) 关系: CMR=1-变动成本率 变动成本率=1-CMR
意义在于:
第一节 本-量-利关系
(一)本-量-利分析的含义
企业运营的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取得利润,而利 润是售价、销量、成本及销售组合等因素相互作用
的结果。
本量利分析就是研究这些因素在利润形成过程中的 作用及其内部规律,从而能够进行有效的管理决策, 如项目决策、利润规划、预算编制、经营决策的制 定等。以便优化管理者的决策管理与控制。
缺点:
• 不能反映贡献边际
第二节 盈亏临界点分析
(二)盈亏临界点分析
2、贡献式本量利关系图
贡献式本量利关系图是一种将固定成本置于 变动成本线之上,能直观地反映贡献边际、固 定成本及利润之间关系的图形 。
金额(元)
第二节 盈亏临界点分析
(二)盈亏临界点分析
销售收入线
保本点
区 利 盈
贡献毛益
总成本线
第一节 本-量-利关系
(四)贡献毛益及相关指标 (二)贡献毛益率(CMR) 概念:贡献毛益总额占产品销售收入总额的百分比;或单位
贡献毛益占产品单价的百分比。 意义:每一元销售收入所能提供的贡献毛益份额。
公式: 贡献毛益率=贡献毛益总额/销售收入总额×100% =单位贡献毛益/单价×100%
CMR=TCM/(SP×V)×100% =CM/SP×100%

管理会计课件第3章-变动成本法

管理会计课件第3章-变动成本法

应用实例
本节课将以生产制造业为例,介绍变动成本法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以及一个具体案例的计算过程。
实际应用
在实际生产中,通过变动成本法可以更加精准地计 算单位产品成本,为企业寻求提高生产效益提供有 力的决策支持。
案例分析
对于一件产品的生产,变动成本法将材料成本、人 工成本和制造费用作为可变成本,基于实际生产量 计算单位产品成本。从而可以得出具体的生产成本 和利润。
管理会计课件第3章-变动 成本法
本课件主要介绍管理会计的常用成本计算方法之一——变动成本法。通过本 课件的学习,您将了解到:变动成本法的基本原理、计算方法、应用实例, 以及优缺点分析。让我们开始吧!
概述
什么是变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的应用范围?变动成本法的基本原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您将了解到 这些问题的答案。
小结
本课件介绍了管理会计中的一种重要成本计算方法——变动成本法的概述、 计算方法、应用实例和优缺点分析。通过本次学习,您将能够更好地掌握该 方法,并且在实际的管理决策中灵活应用。
优缺点分析
本节课将重点分析变动成本法相对于其他成本计算方法的优缺点。
1 优点
通常被应用于固定成本相对较低、生产产品相对单一的企业。运算相对简单,能够更加 准确地跟踪产品成本,为企业制定正确的定价和决策提供支持。
2 不足之处
对于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固定成本无法很好地实现分摊。只考虑实际产量的计算方式 局限于企业生产的规模较小的产品。
定义
变动成本法是一种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它将制造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 作为可变成本,以产品的实际产量作为分母计算单位产品的成本。
应用范围
适用于生产较为单一的成品,或特定的批量生产,且成本因素比较明确的企业。如制造业、加工业 等。

管理会计__第3章_本量利分析

管理会计__第3章_本量利分析
❖ 解:x0=a/(s-b)=50000/(5030)=2500(件)
❖ 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额 =2500×50=125000(元)
❖ 2.图示法(P67)
❖ (1)基本式盈亏平衡图
❖ 依赖模型: y1=px y3=a
❖ 其中: p-单价
y2=bx y4=(p-b)x-a
b-单位变动成本
x-业务量
a-固定成本
$100,000
$80,000
$60,000
$40,000
$20,000
$$-
$(20,00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0,000)
$(60,000)
$(80,000) $(100,000)
盈亏平衡点
12
3 456
78
单一产品下量利式盈亏临界图
变动成本。 ❖ 2.相关范围及线性假设
成本的固定性与变动性体现在特定期间、特定业务 量范围内。 ❖ (1)固定成本不变假设:平行于横轴的一条直线
❖ (2)变动成本与业务量呈完全线性关系假设:通过原 点的一条直线,斜率是单位变动成本或变动成本率。
❖ (3)单位售价在相关范围内保持不变,销售收入同业 务量呈完全线性假设:通过原点的一条直线,斜率是销
❖ (2)贡献毛益式盈亏平衡图
❖ 依赖模型: y1=px y3=a
其中: p-单价 本
y2=bx y4=(p-b)x-a b-单位变动成
x-业务量
a-固定成本
❖ 特点:绘制后显示,固定成本在变动成本之上, 可以较为清晰地反映贡献毛益的形成过程。
贡献毛益模式的盈亏平衡图
450,000 400,000 350,000 300,000 250,000 200,000

《管理会计》第三章_本量利分析

《管理会计》第三章_本量利分析
=安全边际额×边际贡献率
2019/11/25
22
保本、保利分析
2.安全边际率:指安全边际量与实际(预计)销售量的比例, 也可以指安全边际额与实际(预计)销售额的比例,它是一个 相对量,用来评价不同企业的经营安全程度。
公式:
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量实际或预计的销售量)×100% =(安全边际额实际或预计的销售额)×100%
① 标准式保本图
② 边际贡献式保本图
(2)利量图
2019/11/25
14
保本、保利分析
(三) 多品种保本点的确定
1.加权平均法:
综合边际贡献率=(某产品的边际贡献率该产品销售比重) 综合保本销售额=固定成本总额综合边际贡献率 某产品的保本销售额=综合保本销售额该产品销售比重 某产品的保本销售量=某产品的保本销售额该产品的单价 【例3-3】
2019/11/25
px
bx
Tcm
a
P
边际贡献率+变动成本率=1
px-bx bx
+
=1
Px
px
BACK 【例3-1】
9
本量利分析的概述
四、本量利分析的评价
本量利分析是建立在一些假设条件之上的,使得 本量利分析存在一定的缺陷。
因此,本量利分析对企业管理者来说,只适用于 短期的计划和预测,它的分析结果不是十分精确, 一般只能作为决策的参考依据,不能完全代替管 理者的判断和经验。
p a bx P x
3.单位变动成本=单价-(固定成本+利润)销售量
b px a P x
4.固定成本=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利润
a=px-bx-P

管理会计实务-第3章变动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

管理会计实务-第3章变动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

(3)变动成本法不能适应长期决策的需要。
变动成本法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基础,以相关 范围内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固定不变为 前提条件,这在短期内是成立的。但从长期 来看,由于企业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产品固 定成本会逐年上升,由于技术不断进步,产 品单位变动成本就会不断下降。而长期决策 涉及的时间长,必然要突破相关范围的限制。 因此,变动成本法不能适应长期决策的需要。
重点掌握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下产生利润差额的原 因及利润的转换方法。
【技能目标】 能够熟练掌握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
能够熟练掌握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下利润的转换方 法。
第一节 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
一、 变动成本法 变动成本法是指在成本计算过程中,以成本性态分析
为前提条件,将变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 容,将固定生产成本及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并 按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计量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
传统式损益确定程序则是指在利润计算过程中,首先用销 售收入补偿本期实现销售产品的销货成本,从而确定销售毛利, 然后再用销售毛利补偿其期间成本以确定当期税前利润的过程。
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不同
税前利润计算方法不同 损益表编制格式不同
计算出的税前利润有可能不同
1、税前利润计算方法不同。
二、变动成本法的应用
1.关于变动成本法应用的不同设想 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有其各自优点和不
足,而从某种意义上讲,双方的不足之处可 以通过对方来弥补。到目前为止,关于变动 成本法的应用,有3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是采用“双轨制”,即在完全成本法 的核算资料之外,另外设置一套变动成本法的核 算系统,提供两套平行的成本核算资料,以分别 满足不同的需要。

管理会计 第3章

管理会计 第3章





已知:甲企业组织三种产品的生产经营, 20×6年全厂预计发生固定成本300 000万元,各种产品的预计销量、单价、 单位变动成本等的计划资料如下页表所 示。 要求: (1)计算综合贡献毛益率; (2)测算20×6年该企业的综合 保本额; (3)画保本点图
甲企业计划资料
金额单位:万元
项目
10% 10000 22 220000 120000 100000 45.5% 60000 132000 40000

10000 20 200000 120000 80000 40% 60000 150000 20000

10% 10000 18 180000 120000 60000 33.3% 60000 180000 0
3、单位保本点图
金额
BE
0
售量
4、现金保本点图



收入:非现金收入 现金收入 画保本点图 成本:现金成本 非现金成本 强调现金在经营中的重要性
有关因素变动的影响

可通过数学公式和图示进行分析 1、单价 2、单位变动成本 3、固定成本 (售量) 4、品种结构 5、多重因素同时变动

保本点图
利润 盈利区
BE 亏损 安全边际
销售量(件)
亏损区
3.2 确定条件下的CVP分析(仅指线性)

在售价、产销数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等因 素确定的前提条件下研究成本、业务量、利润之间 的依存关系称为确定条件下的本·量·利分析
数学分析方法

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利润

用字母表示,公式如下: sx bx a P

管理会计.第三章++本量利分析

管理会计.第三章++本量利分析

一、本量利概述本量利关系是指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三者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本量利分析就是对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三者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所进行的分析。

本量利分析的目的在于通过分析短期内产品销售量、销售价格、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以及产品结构等因素的变化对利润的影响为企业管理人员提供预测、决策等方面的信息。

(一)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1) 销售价格固定假设售价为常数,其前提条件是产品处于成熟期,售价比较稳定。

(2) 成本是线性的假设总成本函数是一元线性方程。

•(3) 产销平衡• 假设在制造企业,存货水平保持不变,则产量等于销量,可以实现产销平衡。

•(4) 销售组合固定• 销售组合是企业销售的各种产品所组成的比例关系。

销售组合固定是假定在一个生产多种产品的企业,各种产品的销售量占全部产品销售量的比重不变。

(二)本量利关系的基本公式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销售价格╳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假设销售价格为p,销售量为x ,固定成本总额为a ,单位变动成本为b,利润为P ,则公式可以表述为:P = px-bx - a = (p - b)x - a注意:上述公式中的利润在我国指营业利润,在西方国家指“息税前利润”,即未扣减所得税和利息之前的利润。

(三)边际贡献及相关指标的计算1.边际贡献的概念边际贡献,也称贡献毛益或创利额,是指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后的余额。

边际贡献的绝对数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单位概念,称为单位边际贡献(用CM表示),它是指产品的销售价格减去单位变动成本后的余额。

反映的是每一个单位产品的创利能力,也就是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销售可提供的创利额。

边际贡献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总额概念,称为边际贡献总额(用TCM表示),一般就简称边际贡献,它是指产品的销售收入总额减去变动成本总额后的余额。

边际贡献也常用相对数,即边际贡献率来表现。

边际贡献率是指边际贡献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百分比,或单位边际贡献占销售价格的百分比。

《管理会计》第三章作业答案

《管理会计》第三章作业答案

《管理会计》第三章变动成本法作业题一、判断题1、按照变动成本法的解释,期间成本中只包括固定成本。

(F )2、生产成本中的直接成本就是变动成本,间接成本就是固定成本。

(F )3、当存货量不为零时,按变动成本法确定的存货成本必然小于完全成本法下的存货成本。

(T )4、在相关范围内,不论各期产量是否相等,只要销售量相等,其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各期营业利润都必然相等。

(F )5、在确定企业的成本时,完全成本法要考虑所有的成本,而变动成本法只考虑变动成本。

(F )6、在一般情况下,两种成本法分期营业利润差额的性质收到产销平衡关系的影响。

(F)7、变动成本法认为期间成本中只包括固定成本。

(F)8、我国的制造成本法实际上就是西方的完全成本法。

(T)9、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入利润表的期间费用,虽然形式上不同,但实质上相同。

(F )10、当产销绝对平衡时,按变动成本法确定的存货成本必然等于完全成本法下的存货成本。

(T )11、在任何条件下,广义营业利润差额的性质都与产销平衡关系有关。

(F)12、无论哪种成本计算法,对非生产成本都作为期间成本处理,必须在发生的当期全额计入利润表;所不同的只是计入利润表的位置或补偿的顺序上有差别。

(T )13、以成本计算规范性的不同为标志,可将成本计算分为业务成本计算、责任成本计算和质量成本计算。

(F)14、我国所称的吸收成本法实际上就是西方的直接成本法。

(F )15、变动成本法的理论前提是产品成本只包括变动生产成本,固定生产成本必须作为期间成本处理。

(T )16、在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下出现不为零的利润差额,只有可能性,没有必然性。

(T )17、导致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这两种方法分期营业利润出现狭义差额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们对固定性生产成本的处理采取了不同的方式。

(F )18、在应用变动成本法的多种设想中,能同时兼顾企业内部管理和对外报告要求的方法被称为双轨制。

(F )19、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之间最本质的区别就是两者所提供的信息的用途不同。

第三章 变动成本法 《管理会计》PPT课件

第三章  变动成本法 《管理会计》PPT课件
2.变动成本法的缺点 (1)不符合传统的成本概念 (2)成本计算不精确 (3)不适应长期决策的需要
3.2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
3.2.4算程序和公式:
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毛利
销售毛利-期间成本=税前利润
式中:
销售收入=单价×销售量
销售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生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

存期货初量×
上期单位产 品完全成本
+
生本产期量×
3.1变动成本法概述
亦称直接成本法,是指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基础,

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将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变动


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

造费用,下同)计入产品成本,而将固定制造

费用和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在当期边际贡
献中扣减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3.1变动成本法概述
3.1.2变动成本法的理论依据 变动成本法下的产品成本只包括变动生产成本,而将
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不 直接人工 同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变动制造费用
期间成本的构成内容不 同
固定销售及管理费用 变动销售及管理费用
固定制造费用 固定销售及管理费用 变动销售及管理费用
期末存货水平不同
固定制造费用在本期销货和期末 固定制造费用在边际贡献中一次
存货之间进行分配
扣除
税前利润的计算程序和 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毛利
无论期末是否有存货,均不影响期末存货成本水平,而是 在当期实现的边际贡献中全部一次性扣除。
在完全成本法下,固定制造费用需计入产品成本。如 果期末存货不为零,则固定制造费用需要在本期销货和期 末存货之间进行分配,其中一部分固定制造费用转化为本 期的销售成本抵减本期的利润,而另一部分固定制造费用 被期末存货吸收而递延至下期。因此,这必然导致二者在 销售成本与期末存货成本水平的不同。

管理会计第三章变动成本法(DM)

管理会计第三章变动成本法(DM)
固定性制造费用是为保持一定的经
营条件而发生的,也就是同形成企 业正常生产能力相联系,产品在生
产过程中不仅要消耗一定的直接材 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 同时要消耗一定的生产能力。
一、变动成本法概述
1、变动成本法的概念
变动成本法是一种将直接 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 制造费用作为产品成本, 将固定性制造费用作为期 间成本的成本计算方法。
期间费用
9000元
直接材 料
直接人 工
10000元 3000元
变动制 1000元
造费用
固定制 2000元
造费用
管理费 4000元

销售费 3000元

合计:23000元
完全成本法
产品成本
单1位60成00本元 =16000/50 =320元/件
期间费用
7000元
二、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 比较
3、存货成本不同
产品成本中不仅包含了变动成 本,也包括了固定成本。这种产品 成本的计算方法,我们称之为全部 成本法或吸收成本法、完全成本法 。
完全成本法--内容
直接材料 产品成本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固定和变动)
管理费用 期间费用 销售费用
财务费用
3
完全成本法--理论依据
凡是同产品生产有关的成本都应计
入产品成本。
一、变动成本法概述
2、变动成本法的理论依据 首先,变动成本是产品直
接形成的基础。 其次,固定性制造费用,
只能作为期间成本,从当期的 销售收入中一次性扣除。
一、变动成本法概述
2、变动成本法的理论依据
第三,固定成本作为期间 成本处理,而不直接计入产品 生产成本,使会计核算更趋于 公平合理。

管理会计学 第三章

管理会计学 第三章

实现目标利 润的销售量=
税后目标利润 +固定成本 1-所得税税率
单位产品贡献毛益
实现目标利
税后目标利润 +固定成本 1-所得税税率
润的销售额=
贡献毛益率
3.2.2 实现目标利润分析
例题3-7:设某企业生产和销售单一产品,产品单价为5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25元,固定成本为50000元。 如目标利润定为40000元。
管理 会计学
第3章 本-量-利分析
财经学院 代婷
第三章 本-量-利分析
目录
CONTENTS
3.1 本量利分析基本假设 3.2 本量利分析 3.3 本量利分析扩展
3.1
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
3.1.1 相关范围假设
• 期间假设:成本性态以及以此为基础的本— 量—利分析是基于一定期间之内开展分析的。
假设单位变动成本不 本—量—利分析中,通 变,或者说假设变动 常假设销售价格为一 成本总额呈完全线性。个常数,这样销售收入
与销售数量之间就呈
现一种完全线性关系。
3.1.3 产销平衡假设
产销平衡
• 本—量—利分析的核 心是分析业务量作为 驱动因素如何引起成 本和利润的变化。而 在分析业务量的变化 时,对应着产量和销 量两种指标,而且产 销不平衡以及由此出 现的存货问题会将分 析引向一系列复杂的 情形。为简化问题, 基本的本—量—利分 析假定产销平衡,即 产量与销量相等。
➢ 每个敏感系数都只是放开了一个变量的 假设,其他假设仍然遵循。
3.2.3 本—量—利关系中的敏感性分析
➢有关因素临界值的确定
• 敏感性分析的目的就是确定能引起这种质变的各因素变化的临界值。简单来 说,就是求取达到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和单价的最小允许值以及单位变动成本 和固定成本的最大允许值。所以,这种方法也称为最大最小法。

管理会计 第三章本-量-利分析

管理会计 第三章本-量-利分析
管理会计
第三章 本-量-利分析
A公司 B公司
销售变动率为(130000-100000)÷ 100000 ×100 %=30%
销售变动率=30%
A公司 变动后的税前利润=130000-78000-30000=22000 息税前变动率=(22000-100000) ÷ 100000=120%
B公司 变动后的税前利润=130000-39000-60000=31000 息税前变动率=(31000-100000) ÷ 100000=210%
每月固定成本 F=1200+500X3+1000+400+142=4242(元)
保本销售数量=4242/(3-0.8)/30=65(碗) 2、若每月要实现3000利润,每天需要卖碗抄手多 少碗? 解: 每天需要的碗数=(3000+4242)/30/(3-0.8)=110 (碗)
管理会计
第三章 本-量-利分析 3、如果所得税率20%,要实现税后利润3000元,每天 需要卖多少碗抄手? 解:[3000/(1-20%)+4242]/30/2.2=121(碗)
第三章 本-量-利分析
备注:若目标利润设立为税后利润 因为:税后利润=税前利润×(1-税率)
所以:
税后利润
税前利润= 1-税率
固定成本总额+ 税后利润
目标利润点销量=
1-税率
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总额+ 税后利润
目标利润点销售收入=
1-税率
边际贡献率
管理会计
第三章 本-量-利分析
图式分析 A、基本图式
管理会计
第三章 本-量-利分析
具体计算步骤: 1、全部产品的总销售金额 全部产品的总销售金额= ∑每种产品的销售金额×该种产品的 销售数量 2、每种产品的销售比重 每种产品的销售比重= 每种产品的销售金额

管理会计学 第三章

管理会计学 第三章
22
(三)产销平衡假设
存货会“吸收”一定量的成本。因此如 果产销不平衡,当期发生的成本与当期实际 结转的成本就会不一致。
本 量 利 分 析
(四)销售结构不变假设
在多品种情况下计算综合保本点
(五)单一成本动因假设
假设产量(销量)是影响成本高低的唯
23
二、本量利分析中的敏感性分析问题
敏感性分析: 研究的是基本前提的变化对某一结果产生 的影响。本量利分析中主要揭示有关因素变化 对保本点及利润的影响。
1
销售成本 = 销售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 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 则有一般表示式:
利润 = 销售量×销售单价-销售量
×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本 量 利 分 析
= 销售量×(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
= 销售量×单位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 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2
第一节
保本点的基本原理
可以得到:
销售量 = ————————— 单位边际贡献
4
固定成本+利润
利润为零,所达到的销售量即就是保 本销售量:
固定成本
保本销售量 = ———————— 单位边际贡献
本 量 利 分 析
= ———————————
固定成本
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5
可进一步推导出保本销售额 :
保本销售额 = 销售单价×保本销售量 固定成本
25
3、销售单价的变动
销售单价与保本点存在反方向的变化关系, 但不成反比。
4、产品销售结构的变化
结论:
本 量 利 分 析
如果边际贡献率高的产品所占的比重上升,
相应地边际贡献率低的产品所占的比重下降,

管理会计第三章作业(有答案)

管理会计第三章作业(有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采用变动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时,不包括下列(D)A.直接材料B.直接人工C。

制造费用D。

固定性制造费用2。

变动成本法的基本原则是将期间成本全部作为当期费用来处理。

其主要依据在于(D)A。

期间成本是不可控的,不应分配计入特定产品的成本B。

期间成本一般数量不大,若将其计入产品成本,会得不偿失C。

期间成本的分配是主观,会导致错误的管理决策D。

无论是否生产,期间成本都会发生,所以将其分配计入产品成本,将当期经营活动的成本递延是不合适的3。

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都包括(D)A.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直接费用B。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C.固定性生产成本D.变动性生产成本4。

某厂生产乙产品,当月生产6000件,每件直接材料20元,直接工资14元,变动性制造费用12元,全月发生的固定性制造费用12000元.用完全成本法计算的乙产品单位产品成本为(A)A.48元B.46元C.34元D.36元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完全成本法的存货计价必然高于变动成本法的存货计价B。

变动成本法下,本期生产并销售的产品成本中不包含固定性制造费用,但本期生产未销售的产品成本中则负担了一部分制造费用C。

由于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定义的产品成本不同,因此,两种方法计算的销售成本必然不同,从而两种方法计算的税前利润必然是不同的D.变动成本法下,当期扣除的固定性制造费用与产品销售量有关6。

在下面哪种情况下,按完全成本法所确定的净收益大于按变动成本所确定的净收益?(B)A。

本期生产量小于销售量B.本期生产量大于销售量C。

本期生产量等于销售量D。

期末存货量小于期初存货量7。

下列有关变动成本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A。

能够提供各种产品盈利能力的资料,有利于管理人员的决策分析B.便于分清各部门的经济责任,有利于成本控制C。

便于正确进行不同期间的业绩评价D。

大大增加了成本核算的复杂程度和工作量8。

如果完全成本法的期末存货成本比期初存货成本多20000元,而变动成本法的期末存货成本比期初存货成本多8000元,则可断定两种成本法的广义营业利润之差为(B)。

管理会计学第3章教材习题解析

管理会计学第3章教材习题解析

第三章教材习题解析一、思考题1.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有哪些?说明它们的具体含义。

答: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主要包括:(1)相关范围假设,即本—量—利分析中对成本性态的划分都是在一定的相关范围之内的。

相关范围假设同时又包含了“期间”假设和“业务量”假设两层含义。

(2)模型线性假设。

具体包括:固定成本不变假设;变动成本与业务量呈完全线性关系假设;销售收入与销售数量呈完全线性关系假设。

(3)产销平衡假设。

由于本—量—利分析中的“量”指的是销售数量而非生产数量,在销售价格不变的情况下,这个量也就是销售收入。

本—量—利分析的核心是分析收入与成本之间的对比关系。

但产量这一业务量的变动无论是对固定成本还是变动成本都可能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当然也会影响到收入与成本之间的对比关系。

所以从销售数量的角度进行本—量—利分析时,就必须假定产销关系平衡。

(4)品种结构不变假设。

本假设是指在一个多品种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中,各种产品的销售收入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不会发生变化。

上述假设的背后都暗藏着一个共同的假设,就是:假设企业的全部成本可以合理地或者说比较准确地分解为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

2.盈亏临界点分析在企业经营决策中有什么作用?试结合具体实例进行分析。

答:盈亏临界点又叫盈亏分歧点、保本点等,是指企业的经营规模(销售量)刚好使企业达到不盈不亏的状态。

盈亏临界点分析就是根据成本、销售收入、利润等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预测企业在怎样的情况下达到不盈不亏的状态。

盈亏临界点分析所提供的信息,对于企业合理计划和有效控制经营过程极为有用,如预测成本、收入、利润和预计售价、销量、成本水平的变动对利润的影响,等等。

应该指出的是,盈亏临界点分析是在研究成本、销售收入与利润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除了销售量因素外,销售价格、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诸因素的变动,同时可以使企业达到不盈不亏的状态,只不过在进行盈亏临界点分析时,某一因素与其他因素之间表现为互为因果关系。

管理会计第三章

管理会计第三章

管理会计第三章管理会计第三章本量利分析3.1本量利分析概述3.1.1本量利分析的含义本量利分析是对成本、业务量、利润三者关系进⾏分析的简称。

他是通过研究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三者间的依存关系,从⽽对⽣产经营活动进⾏预测、规划、决策和控制提供信息的⼀种定量分析法。

3.1.2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成本性态分析的假定该假定要求要求企业所发⽣的全本成本可以按其性态确定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并且变动成本与业务量成正⽐例变动,固定成本保持不变,就要求各成本要素的价格、⽣产效率、规模登都不发⽣变化。

⼆、销售收⼊完全变动的假定要求销售收⼊必须随业务量的变化⽽变化,两者之间保持线性关系,因此,产品的销售单价必须保持不变。

三、同⼀业务量的假定假定销售收⼊与总成本都以同⼀个业务量作为共同基础进⾏计算。

假设要求企业的产品都能售出,或者原有存货⽔平没有显著变化。

只有这样才能使变动成本法下的当期销售收⼊与当期所发⽣的所有变动和固定费⽤相配⽐。

四、产品产销结构稳定的假定在产销多种产品的情况下,盈亏平衡点会受到多种产品边际贡献率和产品产销结构的影响,只有在产品产销结构不变的基础上进⾏的盈亏平衡分析才是有效的。

【边际贡献是指销售收⼊减去变动成本后的余额,常常被⼈们通俗地称作⽑利。

】3.1.3本量利分析的基本模型利润(P)=销售收⼊-总成本=销售收⼊-(变动成本+固定成本)=px-(a+bx)=单位售价*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位固定成本*销售量)=(单价-单位固定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p-b)x-a固定成本(a)、单位变动成本(b)、产量或销售量(x)、单价(p)、销售收⼊(px)、利润(P)3.1.4边际贡献及相关指标1、边际贡献,也称作贡献⽑益、贡献边际、边际利润或创⽴额,是指销售收⼊减去其变动成以后的⾦额。

三种表现形式:A、单位边际贡献(cm),是指某商品单位销售单价减去该商品的单位变动成本以后的差额,反应的是单位产品的盈利能⼒。

《管理会计》第三章练习题及答案

《管理会计》第三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在变动成本法中,产品成本是指()。

A.制造费用B.生产成本C.变动生产成本D.变动成本2、在变动成本法下,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等于()。

A.销售毛利B.税后利润C.税前利润D.贡献边际3.如果本期销售量比上期增加,则可断定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本期营业利润()。

A.一定本期等于上期B.本期应当大于上期C.本期应当小于上期D.本期可能等于上期4.如果完全成本法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大于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则两种方法营业利润的差额()。

A.一定等于零B.可能等于零C.一定大于零D.一定小于零5、在变动成本法下,固定性制造费用应当列作()。

A.非生产成本B.期间成本C.产品成本D.直接成本6、下列项目中,不能列入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的是()。

A.直接材料B.直接人工C.变动性制造费用D.固定性制造费用7、已知2000年某企业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为13 500元,假定2001年销量与2000年相同,产品单价及成本水平都不变,但产量有所提高。

则该年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

A.必然大于13 500元B.必然等于13 500元C.必然小于13 500元D.可能等于13 500元8、如果某企业连续三年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分别为10 000元、12 000元和11 000元。

则下列表述中唯一正确的是()。

A.第三年的销量最小B.第二年的销量最大C.第一年的产量比第二年少D.第二年的产量比第三年多9、从数额上看,广义营业利润差额应当等于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

A.期末存货成本与期初存货成本中的固定生产成本之差B.期末与期初的存货量之差C.利润超过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的部分D.生产成本与销货成本之差10.如果某期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为5 000元,该期产量为2 000件,销售量为1 000件,期初存货为零,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2 000元,则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为()A.0元B.1 000元C.5 000元D.6 000元11、如果完全成本法的期末存货成本比期初存货成本多10000元,而变动成本法的期末存货成本比期初存货成本多4000元,则可断定两种成本法的营业利润之差为()A.14 000元B.10 000元C.6 000元D.4 000元12、下列各项中,能反映变动成本法局限性的说法是()A.导致企业盲目生产B.不利于成本控制C.不利于短期决策D.不符合传统的成本观念13、用变动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时,对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处理时()A.不将其作为费用B.将其作为期间费用,全额列入利润表C.将其作为期间费用,部分列入利润表D.在每单位产品间分摊1、C2、D3、B4、C5、B6、D7、B8、B 9、A 10、D 11、C 12、D 13、B二、多项选择题:1、在完全成本法下,期间费用包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预测分析概述
• • • • • 预测分析的内涵 预测分析的分类 预测分析的方法 预测分析的基本程序 预测分析的原则
一、预测分析的内涵
• 预测(Forecast)是指用科学的方法预计、推断 事物发展的必然性或可能性的行为,即根据过去 和现在预计未来,由已知推断未知的过程。 • 经营预测,是指企业根据现有的经济条件和掌握 的历史资料以及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对生产经 营活动的未来发展趋势和状况进行的预计和测算。 • 管理会计中的预测分析,是指运用专门的方法进 行经营预测的过程。
Q 331 27.58 a=
Qt 181 0.32 b= t 572
2
n
12
则 Q=27.58+0.32t (2)20×7年1月份的t值=11+1×2=13 20×7年1月份预测销量 =27.58+0.32×13=31.74(吨) (3)20×7年2月份的t值=11+2×2=15 20×7年2月份预测销量 =27.58+0.32×15=32.38(吨)
2
修正的时间序列回归法
如果按照时间序列的特点对t值进行 修正,使Σt=0,则a、b回归系数的计算 公式简化为:
a=

n
Q
b=

Qt t2
【例】趋势外推分析法在销售量预测中的应 用——修正的时间序列回归法
已知:仍按例5-1中的销量资料。 要求:(1)按修正的直线回归法建立销量预测模型; (2)预测20×7年1月份的销量; (3)预测20×7年2月份的销量。 解:(1)依题意整理和计算有关数据如表5—7所示。
已知: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20×6年1~12月 份销量资料(单位:吨)如表所示。
月份 销量 (Qt)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5 23 26 29 24 28 30 27 25 29 32 33
要求:按算术平均法预测20×7年1月份的 销售量(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解:分子= 25+23+26+29+24+28+30+27+25+29+32 +33=331(吨),分母n=12 20×7年1月份预测销售量= =27.58(吨)
通常依据 销售增长 率判断产 品寿命周 期
产品寿命周期分析法
在萌芽期,可采用判断分析法进行预测; 在成长期可采用因果法或修正的时间序列回归 法进行预测;成熟期最好采用平均法。
【例】产品寿命周期分析法在销售量预测 中的应用
• 已知:20×2年某企业对其生产的某产品销 售情况进行调查。该产品已试销1年,截止 年底在本市已拥有12 000个用户,本市共有 居民1 200 000户。据悉20×3年外地从本市 订货该产品4 000台,本市从外地订货该类 产品2 800台。假定该产品寿命周期的试销 期为1~4年,产品普及率为0.1~5%,该厂 的市场占有率为65%。 • 要求:按产品寿命周期分析法预测该厂 20×3年销售量。
=
(Q W ) 2242 28.74(吨) 78 W
t
(2)在饱和权数加权平均法下,期数为3, 令W1=0.2,W2=0.3,W3=0.5
20×7年1月的预测销售量 =29×0.2+32×0.3+33×0.5=31.9(吨)
指数平滑法
此法是特殊的加权平 均法
平滑 前期预 (Q) 1 ( ) 销售量 系数 际销售量 系数 测销售量
2 2
0.9969
• 因为相关系数趋近于1,表明x与y之间基 本正相关,可以建立回归模型。
6 37190 2830 78 b 0.02 2 2 2 n x ( x) 6 1379900-2830 n xy x y
y b x 78 0.02 2830 1.28 a
因果预测分析法的程序: ●确定影响销量的主要因素 ●确定销量y与xi之间的数量关系,建立因 果预测模型 ●据未来有关自变量xi变动情况,预测销 售量
因果预测分析法——直线回归分析法
未经过修正的回归系数 a、b的计算公式: Q-b t a=
n
b= n Qt- t Q n t 2
t

预测
平滑
前期实
取值0.3~ 0.7之间
【例】趋势外推分析法在销售量预测 中的应用——平滑指数法
已知:仍按例5-1中的销量资料。 要求:(1)用平滑指数法预测20×6年1~12 月销售量; (2)预测20×7年1月份的销售量。
解:(1)依题意,编制平滑指数法计算表如表所示:
月份 t 1 2 3 4 5 6 销售量观 测值 Qt 25 23 26 29 24 28 平滑指数 α 0.3 0.3 0.3 0.3 0.3 前期实销 售量 Q t -1 25 23 26 29 24 1-平滑指数 前期预销 (1-α) 售量 Q t-1 0.7 0.7 0.7 0.7 0.7 25.00 25.00 24.40 24.88 26.12 预测销售 量
• 1 705=(2 086+1 686+1 343)/3
四、销售预测的定量分析方法
• 趋势预测分析法 • 因果预测分析法
趋势预测分析法
算术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
【例3-1】
平滑指数法
算术平均法
预测
销售量
各期实际销售量 (Q)

计算期数
【例3-1】趋势外推分析法在销售量预测 中的应用——算术平均法
29
32
0.7
0.7
26.58
27.31
27.31
28.71
(2)20×7年1月份的预测销售量= 0.3×33+(1-0.3)×28.71=30(吨)
指数平滑法
进行近期预测或销量波动较大时的预 测,应采用较大的平滑系数;进行长期预 测或销量波动较小时的预测,可采用较小 的平滑系数。
因果预测分析法的程序及应用
• 解:(1)在自然权数加权平均法下 Σ(Qt· Wt)= 25×1+23×2+26×3+29×4+24×5+28×6+ 30×7+27×8+25×9+29×10+32×11 +33×12=2 242
(1 n)n (1 12) 12 78 2 2
t t
• 20×7年1月的预测销售量
二、预测分析的分类
• 按预测的对象分类
销售预测 利润预测 成本预测 资金需要量预测
• 按预测的时间分类
短期预测 中期预测 长期预测
三、预测分析的方法
趋势预测分析法
算术平均法 移动平均法 趋势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 指数平滑法 修正的时间序列 回归分析法 本量利分析法
定量分析法
预 测 分 析 方 法 定性分析法
计算表
月份
1 2 3 4 5 6
销售量Q
25 23 26 29 24 28
修正的t
-11 -9 -7 -5 -3 -1
tQ
-275 -207 -182 -145 -72 -28
t2
121 81 49 25 9 1
7
8 9 10
30
27 25 29
1
3 5 7
+30
+81 +125 +203
1
9 25 49
一、销售预测分析的影响因素
• 外界因素:需求动向 经济变动 同业竞争对象 政府、消费者团体的动向 • 内部因素:营销策略 销售策略 销售人员 生产状况
二、销售预测分析的程序
• 确定预测目标 • 收集和分析资料
三、定性分析方法
• 判断分析法:集合意见法 专家意见法(德尔菲法)
【例】德尔菲法的应用
11
12 n=12
32
33 ΣQ=331
9
11 Σt=0
+288
+363 ΣtQ=181
81
121 Σt2=572
【例】因果预测分析法在销售量预 测中的应用——回归分析法
已知:A企业通过调查发现,甲产品 的销售量与当地居民人均月收入有关,已 知本地区连续6年的历史资料如下表所示, 该企业生产甲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为25%, 假设2007年居民人均月收入为700元。
第三章 预测分析
• • • • •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预测分析概述 销售预测分析 成本预测分析 利润预测分析 资金需要量预测分析
本章重点: –销量的定量预测方法及其适用范围 –利润预测技术 本章难点: –各种销量预测方法的适用条件 –平均法、平滑指数法和修正的时间序列回归法的具体 应用 –经营杠杆系数在利润预测中的应用 –利润灵敏度分析公式的应用
n 6
甲产品的销售量预测模型为: y=1.28+0.02x
(2) 2007年本地区甲产品的预测销售量 =1.28+0.02×700 =15.28(吨)
(3) 2007年A企业甲产品的预测销售量 =15.28×25% =3.82(吨)
产品寿命周期分析法
产品寿命周期各阶段 ☆萌芽期 ☆成长期 ☆成熟期 ☆衰退期
x2
122 500
160 000 184 900 250 000 302 500 360 000
y2
100
121 144 196 255 256 ∑y2 =1 042∑x2 = 1ຫໍສະໝຸດ 379 900计算相关系数r
r
6 37910 2830 78 (6 1379900 2830 ) (6 1042 78 )
331 12
加权平均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