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住尘香花已尽——寄易安

合集下载

易安,风住沉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易安,风住沉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易安,风住沉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发布时间:2023-02-22T05:50:00.634Z 来源:《中国教师》2022年10月19期作者:张婉君[导读] 易安,是你的号,并不妩媚,还有种刚强的味道张婉君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平通羌族乡清漪江九年一贯制中学易安,是你的号,并不妩媚,还有种刚强的味道。

反是清照,皎月清照,三分柔和,七分寒凉。

今生缘起“如花美春,似水流年”红尘多少情人,经历了聚散,看淡了岁月才能深解这句话。

元宵佳节,共赏花灯,也不知前世多少次回眸,换来了他们此生的邂边。

“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

”他费尽心思,以梦为由以示心有所属,奈何党派之争成了两人间的沟壑,父命难玮,他亦无计可施而那入骨的相思却如长梦般,索绕心头,本就僵持的局面被徽宗那"建中靖国”的年号打破了。

赵廷之请人向李府送去了草书,李格非视其为掌上明珠,心底并不愿女儿嫁给赵廷之之子,但他知道,她爱他,爱到骨子里。

宋徽泉的政策,赵廷之的成全,李格非的准许,让这对有情人终成卷属。

或许,这便是缘分的可爱之处,亦是可怨之处。

相知相安“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躺躬车马前;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奈何宣海中人,参了朝政之事,动了富贵之思,再想全身而退总是太迟,蔡京东山再起,这让赵廷之措不及防。

大观元年五月赵廷之死了,七月赵家余下之人又被诬陷。

徽宗大怒,收回了赏赐的官位,他亦被关进了天牢,后因无修正证被放,数载淫花,终归白衣。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他与她隐居归来堂,弃了汴京繁华想在淡泊中度过余生,而那累人的浮名,不要也罢。

他与她安居此处十余年,十余年来,她与心爱之人读书斗茶,共著金石,藏阅古籍文物;十余年来,他们聚多离少。

听风赏雨,思情不减;十余年来,外面的世界依旧动荡不安,青州古城却依然安稳寂静。

归来堂中有万卷藏书,炉中有煎好的新茶,茶几上有艳丽的鲜花,堂前翰里飘香数里,人生最美的,莫过子和一志趣相投之人,度一书一茶的岁月。

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①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②载不动,许多愁。

【注释】①双溪:水名,在今浙江金华。

②舴艋舟:小船。

“舴艋”亦作“蚱蜢”。

【译文】风停尘香花谢尽,天晚懒梳头。

人非昨日人,风景还依旧,万事全休!这般心绪,未等开口泪先流。

听说双溪春光好,也想驾船游。

只怕双溪的蚱蜢小舟,载不动许许多多愁! (平慧善译)【集评】明·董其昌:“物是人非,睹物宁不伤感。

”(《便读草堂诗余》卷三) 明·吴从先:“景物尚如旧,人情不似初,言之於邑,不觉泪下。

”(《草堂诗余隽》卷二)明·沈际飞:“与‘载取愁归去’相反,与‘遮不断愁来路’、‘流不到楚江东’相似,分帜词坛,孰辨雄雌。

”(《草堂诗余正集》卷一)清·王士祯:“‘载不动,许多愁’与‘载取暮愁归去’、‘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正可互观。

”(《花草蒙拾》)清·吴衡照:“易安《武陵春》,其作於祭湖州以后欤,悲深婉笃,犹令人感伉俪之重。

叶文庄乃谓:‘语言文字,诚所谓不祥之具,遗讥千古者矣。

’不察之论也。

”(《莲子居词话》卷二)清·陈廷焯:“易安《武陵春》后半阕云:‘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又凄婉又径直。

观此,益信无再适张汝舟事。

即风人:‘岂不尔思,畏人之多言’意也。

投綦公一启,后人伪撰,以诬易安耳。

”(《白雨斋词话》卷二)近代·梁启超:“按此盖感愤时事之作。

”(《艺衡馆词选》乙卷引)【赏析】这首词作於绍兴五年(1135)。

历代词评家往往把此词与李清照再适张汝舟事联系起来,明叶盛甚至有“文叔不幸有此女,德夫不幸有此妇。

其语言文字,所谓不详之具,遗讥千古者矣”之论(见《水东日记》卷二十一)。

李清照再嫁与否的是是非非,其实与本词关系不大。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原文、赏析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原文、赏析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出自宋代李清照的《武陵春·春晚》原文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

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创作背景:这首词是公元1135年(宋高宗绍兴五年)李清照避难浙江金华时所作。

其时金兵进犯,丈夫既已病故,家藏的金石文物也散失殆尽,作者孑然一身,在连天烽火中飘泊流寓,历尽世路崎岖和人生坎坷,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

译文风停了,花儿已凋落殆尽,只有尘土还带有花的香气。

抬头看看,日已高,却仍无心梳洗打扮。

事物依旧在,人不似往昔了,一切事情都已经完结。

想要倾诉自己的感慨,还未开口,眼泪先流下来。

听说双溪春景尚好,我也打算泛舟前去。

只恐怕双溪蚱蜢般的小船,怕是载不动我内心沉重的忧愁啊!注释武陵春:词牌名,又作“武林春”、“花想容”,双调小令。

双调四十八字,上下阕各四句三平韵。

这首词为变格。

尘香:落花触地,尘土也沾染上落花的香气。

花:一作“春”。

日晚:一作“日落”,一作“日晓”。

梳头:古代的妇女习惯,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是梳妆打扮。

物是人非:事物依旧在,人不似往昔了。

先:一作“珠”,沈际飞《本草堂诗余》注:“一作珠,误”。

《崇祯历城县志》作“欲泪先流”,误删“语”字。

说:一作“道”。

“尚好”:一作“向好”。

双溪:水名,在浙江金华,是唐宋时有名的风光佳丽的游览胜地。

有东港、南港两水汇于金华城南,故曰“双溪”。

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的作品赏析

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的作品赏析

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的作品赏析导读:一、作品原文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白话译文:恼人的风雨停歇了,枝头的花朵落尽了,只有沾花的尘土犹自散发出微微的香气。

抬头看看,日已高,却仍无心梳洗打扮。

春去夏来,花开花谢,亘古如斯,唯有伤心的人、痛心的事,令我愁肠百结,一想到这些,还没有开口我就泪如雨下。

听人说双溪的春色还不错,那我就去那里划划船,姑且散散心吧。

唉,我真担心啊,双溪那叶单薄的小船,怕是载不动我内心沉重的忧愁啊!二、写作背景这首词是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年)李清照避难浙江金华时所作。

黄盛璋《李清照事迹考辨》:“词意写的是暮春三月景象,当做于绍兴五年三月。

”又《赵明诚李清照夫妇年谱》:“绍兴五年乙卯,金人犯滁州,围亳州。

壬午,伪齐犯安丰,韩世忠游击金人于大仪镇,败之。

乙丑,金人困承州,又围濠州,高宗如平江。

”李清照《打马图》序云:“今年十月朔,闻淮上警报,浙江之人,自东走西,自南走北,居山林者谋入城市,居城市者谋入山林,旁午络绎,莫不失所。

易安居士自临安泝江,涉严滩之险,抵金华,卜居陈氏邸。

”其时金兵进犯,丈夫既已病故,家藏的金石文物也散失殆尽,作者孑然一身,在连天烽火中飘泊流寓,历尽世路崎岖和人生坎坷,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

三、作品赏析整体赏析这首《武陵春》是作者中年孀居后所作,非一般的闺情闺怨词所能比。

这首词借暮春之景,写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

全词一长三叹,语言优美,意境,有言尽而意不尽之美。

这首词继承了传统的词的作法,采用了类似后来戏曲中的代言体,以第一人称的口吻,用深沉忧郁的旋律,塑造了一个孤苦凄凉环中流荡无依的才女形象。

这首词简炼含蓄,足见李清照炼字造句之功力。

其中“风住尘香花已尽”一句已达至境:既点出此前风吹雨打、落红成阵的情景,又绘出现今雨过天晴,落花已化为尘土的韵味;既写出了作者雨天不得出外的苦闷,又写出了她惜春自伤的感慨,真可谓意味无穷尽。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译文及注释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译文及注释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译文及注释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译文恼人的风雨停歇了,枝头的花朵落尽了,只有沾花的尘土犹自散发出微微的香气。

抬头看看,日已高,却仍无心梳洗打扮。

春去夏来,花开花谢,亘古如斯,唯有伤心的人、痛心的事,令我愁肠百结,一想到这些,还没有开口我就泪如雨下。

听人说双溪的春色还不错,那我就去那里划划船,姑且散散心吧。

唉,我真担心啊,双溪那叶单薄的小船,怕是载不动我内心沉重的忧愁啊!注释⑴此词在《词杂俎本·漱玉词》、《类编草堂诗余》、《汇选历代名贤词府全集》、《文体明辨》、《古今名媛汇诗》、《词的》、《啸余集》、《古今女史》、《古今词统》、《古今诗余醉》、《历城县志》、《花镜隽声》、《见山亭古今词选》、《诗余神髓》、《古今图书集成》、《同情词集选》题作“春晚”,《彤管遗编》、《彤管摘奇》、《名媛玑隽》题作“暮春”,《词学筌蹄》题作“春暮”,《词汇》题作“春晓”,《词鹄》调作“武陵春第二体”。

赵万里辑《漱玉词》云:“至正本《草堂诗余》前集上如梦令后接引此阕,不注撰人。

玩意境颇似李作,姑存之。

”(案明成化本、荆聚本、陈钟秀本、杨金本《草堂诗余》前集卷上,此首俱无撰人,与至正本同),《古今断肠词选》卷二又误以此首为马洪所作。

⑵“尘香”,落花触地,尘土也沾染上落花的香气。

“花已尽”,《词谱》、清万树《词律》作“春已尽”。

⑶“日晚”,《花草粹编》作“日落”,《词谱》、《词汇》、清万树《词律》作“日晓”。

⑷“物是人非”,事物依旧在,人不似往昔了。

三国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节同时异,物是人非,我劳如何?”宋贺铸《雨中花》:“人非物是,半晌鸾肠易断,宝勒空回。

”⑸“泪先”,《彤管遗编》、《彤管摘奇》作“泪珠”,沈际飞《本草堂诗余》注:“一作珠,误”。

《崇祯历城县志》作“欲泪先流”,误删“语”字。

⑹“闻说”,清叶申芗辑《天籁轩词选》作“闻道”。

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的作品赏析

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的作品赏析

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的作品赏析一、作品原文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白话译文:恼人的风雨停歇了,枝头的花朵落尽了,只有沾花的尘土犹自散发出微微的香气。

抬头看看,日已高,却仍无心梳洗打扮。

春去夏来,花开花谢,亘古如斯,唯有伤心的人、痛心的事,令我愁肠百结,一想到这些,还没有开口我就泪如雨下。

听人说双溪的春色还不错,那我就去那里划划船,姑且散散心吧。

唉,我真担心啊,双溪那叶单薄的小船,怕是载不动我内心沉重的忧愁啊!二、写作背景这首词是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年)李清照避难浙江金华时所作。

黄盛璋《李清照事迹考辨》:“词意写的是暮春三月景象,当做于绍兴五年三月。

”又《赵明诚李清照夫妇年谱》:“绍兴五年乙卯,金人犯滁州,围亳州。

壬午,伪齐犯安丰,韩世忠游击金人于大仪镇,败之。

乙丑,金人困承州,又围濠州,高宗如平江。

”李清照《打马图》序云:“今年十月朔,闻淮上警报,浙江之人,自东走西,自南走北,居山林者谋入城市,居城市者谋入山林,旁午络绎,莫不失所。

易安居士自临安泝江,涉严滩之险,抵金华,卜居陈氏邸。

”其时金兵进犯,丈夫既已病故,家藏的金石文物也散失殆尽,作者孑然一身,在连天烽火中飘泊流寓,历尽世路崎岖和人生坎坷,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

三、作品赏析整体赏析这首《武陵春》是作者中年孀居后所作,非一般的闺情闺怨词所能比。

这首词借暮春之景,写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

全词一长三叹,语言优美,意境,有言尽而意不尽之美。

这首词继承了传统的词的作法,采用了类似后来戏曲中的代言体,以第一人称的口吻,用深沉忧郁的旋律,塑造了一个孤苦凄凉环中流荡无依的才女形象。

这首词简炼含蓄,足见李清照炼字造句之功力。

其中“风住尘香花已尽”一句已达至境:既点出此前风吹雨打、落红成阵的情景,又绘出现今雨过天晴,落花已化为尘土的韵味;既写出了作者雨天不得出外的苦闷,又写出了她惜春自伤的感慨,真可谓意味无穷尽。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阅读翻译赏析_作者李清照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阅读翻译赏析_作者李清照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阅读*翻译赏析_作者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李清照。

其全诗如下: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译文]春风停息,百花落尽,花朵化作了香尘,天*已晚还懒于梳头。

风物依旧是原样,但人已经不同,一切事情都完了,想要诉说苦衷,眼泪早已先落下。

听说双溪春光还好,也打算坐只轻舟去观赏。

只是恐怕漂浮在双溪上的小船,载不动许多忧愁。

[鉴赏]首句写当前所见,本是风狂花尽,一片凄清,但却避免了从正面描写风之狂暴、花之狼藉,而只用“风住尘香”四字来表明这一场小小灾难的后果,则狂风摧花,落红满地,均在其中,出笔极为蕴藉。

而且在风没有停息之时,花片纷飞,落红如雨,虽极不堪,尚有残花可见;风住之后,花已沾泥,人践马踏,化为尘土,所余痕迹,但有尘香,则春光竟一扫而空,更无所有,就更为不堪了。

所以,“风住尘香”四字,不但含蓄,而且由于含蓄,反而扩大了容量,使人从中体会到更为丰富的感情。

次句写由于所见如彼,故所为如此。

日*已高,头犹未梳,虽与<凤凰台上忆****>中“起来慵自梳头”语意全同,但那是生离之愁,这是死别之恨,深浅自别。

三、四两句,由含蓄而转为纵笔直写,点明一切悲苦,由来都是“物是人非”。

而这种“物是人非”,又决不是偶然的、个别的、轻微的变化,而是一种极为广泛的、剧烈的、带有根本*的、重大的变化,无穷的事情、无尽的痛苦,都在其中,故以“事事休”概括。

这,真是“一部十七史,从何说起”?所以正要想说,眼泪已经直流了。

前两句,含蓄;后两句,真率。

含蓄,是由于此情无处可诉;真率,则由于虽明知无处可诉,而仍然不得不诉。

故似若相反,而实则相成。

全词充满“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痛苦。

表现了她的故国之思。

构思新颖,想象丰富。

通过暮春景物勾出内心活动,以舴艋舟载不动愁的艺术形象来表达悲愁之多。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李清照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李清照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李清照宋词注释翻译赏析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凄凉的景象:风停了,尘土中带有落花的香气,花朵已经凋谢。

日色已晚,作者却懒得梳妆打扮。

这些描写烘托出了作者内心的寂寞和悲伤。

“物是人非事事休”,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

曾经的美好时光已经不再,而如今的一切都变得陌生和不如意。

“欲语泪先流”,这一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无奈,她想要倾诉却又不知从何说起,只能默默地流泪。

下阕中,“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表达了作者想要出去散心的想法。

然而,“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句词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忧愁。

双溪的小船虽然能够承载她的身体,但却无法承载她内心的忧愁。

这种无法言说的痛苦和无奈,使得作者更加感到孤独和凄凉。

整首词通过对暮春时节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无奈和对过去的怀念。

她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内心的痛苦和忧愁,使读者能够深刻地感受到她的情感世界。

同时,这首词也反映了李清照在南渡后的生活经历和心境变化,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在翻译这首词时,为了更准确地传达其意境和情感,我采用了以下的翻译方法:风停了,尘土中带有落花的香气,花朵已经凋谢。

日色已晚,我却懒得梳妆打扮。

曾经的美好时光已经不再,而如今的一切都变得陌生和不如意。

想要倾诉却又不知从何说起,只能默默地流泪。

听说双溪的春天景色还不错,我也打算去那里划划船,姑且散散心。

只是担心双溪的小船,载不动我内心沉重的忧愁。

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写,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在翻译过程中,我尽力保留了原词的意境和情感,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这首词的魅力。

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的注释及译文

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的注释及译文

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的注释及译文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的注释及译文《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借暮春之景,写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塑造了一个孤苦凄凉环中流荡无一的才女形象。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的注释及译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作品原文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二、注释及译文词句注释⑴武陵春:词牌名。

此词在《诗词杂俎本·漱玉词》、《类编草堂诗余》、《汇选历代名贤词府全集》、《文体明辨》、《古今名媛汇诗》、《词的》、《啸余集》、《古今女史》、《古今词统》、《古今诗余醉》、《历城县志》、《花镜隽声》、《见山亭古今词选》、《诗余神髓》、《古今图书集成》、《同情词集选》题作“春晚”,《彤管遗编》、《彤管摘奇》、《名媛玑隽》题作“暮春”,《词学筌蹄》题作“春暮”,《词汇》题作“春晓”,《词鹄》调作“武陵春第二体”。

赵万里辑《漱玉词》云:“至正本《草堂诗余》前集上如梦令后接引此阕,不注撰人。

玩意境颇似李作,姑存之。

”(案明成化本、荆聚本、陈钟秀本、杨金本《草堂诗余》前集卷上,此首俱无撰人,与至正本同),《古今断肠词选》卷二又误以此首为马洪所作。

⑵尘香:落花触地,尘土也沾染上落花的香气。

花已尽:《词谱》、清万树《词律》作“春已尽”。

⑶日晚:《花草粹编》作“日落”,《词谱》、《词汇》、清万树《词律》作“日晓”。

⑷物是人非:事物依旧在,人不似往昔了。

三国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节同时异,物是人非,我劳如何?”宋贺铸《雨中花》:“人非物是,半晌鸾肠易断,宝勒空回。

”⑸泪先:《彤管遗编》、《彤管摘奇》作“泪珠”,沈际飞《本草堂诗余》注:“一作珠,误”。

《崇祯历城县志》作“欲泪先流”,误删“语”字。

⑹闻说:清叶申芗辑《天籁轩词选》作“闻道”。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赏析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赏析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赏析《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所创作的一首词。

此词上片极言眼前暮春景物的不堪入目和心情的凄苦之极;下片则进一步表现其悲愁之深重,并以舴艋舟载不动愁的新颖艺术手法来表达悲愁之多。

全词充满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痛苦和对故国故人的忧思,写得新颖奇巧,深沉哀婉,自然贴切,丝毫无矫揉造作之嫌,饶有特色。

此词借暮春之景,写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塑造了一个孤苦凄凉环中流荡无一的才女形象。

作品译文恼人的风雨停歇了,枝头的花朵落尽了,只有沾花的尘土犹自散发出微微的香气。

抬头看看,日已高,却仍无心梳洗打扮。

春去夏来,花开花谢,亘古如斯,唯有伤心的人、痛心的事,令我愁肠百结,一想到这些,还没有开口我就泪如雨下。

听人说双溪的春色还不错,那我就去那里划划船,姑且散散心吧。

唉,我真担心啊,双溪那叶单薄的小船,怕是载不动我内心沉重的忧愁啊!创作背景这首词是公元1135年(宋高宗绍兴五年)李清照避难浙江金华时所作。

黄盛璋《李清照事迹考辨》:“词意写的是暮春三月景象,当做于绍兴五年三月。

”又《赵明诚李清照夫妇年谱》:“绍兴五年乙卯,金人犯滁州,围亳州。

壬午,伪齐犯安丰,韩世忠游击金人于大仪镇,败之。

乙丑,金人困承州,又围濠州,高宗如平江。

”李清照《打马图》序云:“今年十月朔,闻淮上警报,浙江之人,自东走西,自南走北,居山林者谋入城市,居城市者谋入山林,旁午络绎,莫不失所。

易安居士自临安泝江,涉严滩之险,抵金华,卜居陈氏邸。

”其时金兵进犯,丈夫既已病故,家藏的金石文物也散失殆尽,作者孑然一身,在连天烽火中飘泊流寓,历尽世路崎岖和人生坎坷,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

作品鉴赏这首《武陵春》是作者中年孀居后所作,非一般的闺情闺怨词所能比。

这首词借暮春之景,写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

全词一长三叹,语言优美,意境,有言尽而意不尽之美。

这首词继承了传统的词的作法,采用了类似后来戏曲中的代言体,以第一人称的口吻,用深沉忧郁的旋律,塑造了一个孤苦凄凉环中流荡无依的才女形象。

李清照《声声慢》赏析

李清照《声声慢》赏析

李清照《声声慢》赏析轻拂中华历史的尘烟纱缦,咀嚼古往今来的悲怀愁情,三千年古代文学史长河中,特立独行,登峰造极的沧海愁人,恐怕当数宋代的女词人李清照了。

然而要解读李清照的一腔愁绪,却发现又是怎一个「愁」字了得?通览易安之词,充斥了太多太多的爱恨情愁!国愁,家愁,情愁,把一个临水照花的乱世美神给折磨得颜色憔悴,花容渐损。

心灵的寂寞,国家的颓败,爱情的失落,使李清照的身心倍感孤独。

环顾女界无同类,再看左右无相知!长夜如磐,风雨如晦,把酒问天,相知有谁?无奈只好「黄花伴西风」!只好「独抱浓愁无好梦」,只好「谁怜憔悴更凋零」。

李清照一出生就生活在一个名门望族里,官宦门第及政治活动的濡染,使她眼界开阔,气质高贵。

而文学艺术的熏陶,又使她深切细微地感知生活,体验美感。

文化的汁液将她浇灌得外美如花,内秀如竹。

驾驭诗词格律她如斗草、荡秋千般随意自如,品评史实人物,她又胸有块垒,大气如虹。

当李清照满载着闺中少女所能得到的一切幸福,步入爱河时,她又演绎了一部传颂千古的爱情经典。

李清照的爱情从一开始就跌在蜜罐里,就站在山顶上,就住在水晶宫里。

夫婿赵明诚是一位翩翩少年,两人是文学知己,情投意合。

除了一般文人诗词琴棋的雅兴外,还有更相投的事业结合点——金石研究。

在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封建时代,他俩能有这样的爱情结局,真是天赐良缘,百里挑一了。

这个美妙的爱情故事,经李清照妙笔生花的深情润色,成了中国人千余年来的精神享受。

且看这首《醉花阴重阳》: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是夫婿赵明诚在外地时,李清照给他的一首相思词。

彻骨的爱恋,痴痴的思念,借秋风黄花表现得淋漓尽致。

史载赵明诚收到这首词后,先为情所感,后为词的艺术所激,发誓要写一首超过妻子的词。

他闭门谢客,三日得词五十首,将李词杂于其间请友人评点,不料友人说只有三句最好:「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武陵春,是词牌名;风住尘香花已尽,是宋代词人李清照《武陵春》一词的第一句。

全词如下: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首词的意思是:风停尘香花谢尽,天晚懒梳头。

人非昨日人,风景还依旧,万事全休!这般心绪,未等开口泪先流。

听说双溪春光好,也想驾船游。

只怕双溪的蚱蜢小舟,载不动许许多多愁!《武陵春》一词是宋高宗绍兴五年,也就是公元1135年,作者李清照避乱金华时所作。

北宋沦亡后,作者随着宋室南渡,举家南逃,在逃难中丈夫不幸病逝,经过几年颠沛流离,到金华时,形单影只,心情悲痛,境况凄凉。

这首词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的。

词的上片写残春景色和当时的凄楚情怀。

“风住尘香花已尽”,是词人所见的暮春景象。

一阵狂风过后,百花凋残,只有尘土中还留有一点落花的余香,大好春光已一扫而空,无处寻觅。

词人南渡以后,四处飘零,备尝艰辛,现在面对一派凋零冷落的景象,深深触动愁怀。

因此,“日晚倦梳头”。

太阳老高了,还懒得梳妆,形象地表现词人无限伤春之情和心灰意懒之态。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风物都还依旧,可是人事皆非,国破、家亡、夫死,一切全都完了。

“事事休”几字把国家、人民和个人的巨大哀痛全都概括在其中,心情沉痛已极。

因此,每提及此,话还没说出口,眼泪已先长流。

内心悲痛之情,倾泻无余。

词的下片李清照虚拟了想去双溪荡舟的愿望:“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双溪是唐宋时人们游览的风景区,听说那里还留有几分春意,于是想借游春以消愁。

但“双溪春尚好”只是“闻说”,“泛轻舟”只是“也拟”,这都只不过是一瞬间的意念罢了,实际上词人已无心绪出游。

因此结尾时笔锋又一转:“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舟小愁重,承载不了,最终又陷在无穷的悲愁之中。

最后两句不说自己没有兴致去泛舟,而说恐怕船小载不动自己的忧愁,形象地表现出愁情的深重。

物是人非事事休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审美赏析

物是人非事事休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审美赏析

物是人非事事休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审美赏析李清照的《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是宋高宗绍兴五年的时候,词人避难浙江金华时所作。

当年词人已经是五十三岁了,可是正处在国破家亡之中。

那时候,李清照的丈夫死了,多年收藏的古书文物散失大半,自己也漂泊异乡,无依无靠。

于是,在情极悲苦之中,写下了这首词作。

全词如下: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词人首先写道:“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风住尘香”即风停了,尘土里带有落花的香气。

“尘香”就是落花化为尘土,而芳香犹在。

这与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也有“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意思是一样的。

也就是说,春风停息,百花落尽,花朵化作了香尘。

这两句的意思是,春风停息,百花落尽,花朵化作了香尘,天不早了,也许太阳高挂,还懒于梳头。

这是词人写自己所见。

在这里,词人特别写了风停之后,花已沾泥,化为尘土,所余痕迹,但有尘香,是有一定寓意的。

可以说,词人以花喻人,含蓄地表现了花儿虽然遭受摧残,但本质没有改变——也许这里暗示了词人对丈夫的深沉的爱是那样深,那样执,永不改变。

所以,才有“日晚倦梳头”的表现。

按照古代的妇女的习惯,一起床,第一件事应该就是梳妆打扮。

而到了“日晚”即太阳升起来很久了,还没有“梳头”。

古代妇女梳妆打扮,也许就是“女为悦己者容”吧。

比如,温庭筠的《望江南》中写道:“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苹洲。

”词人在《凤凰台上忆吹箫》中也写道:“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

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而今的词人,丈夫去世,世道艰难,生活极度困难,哪有心思梳头。

一个“倦”字,道出了词人酸心的苦楚以及生离之愁,死别之恨。

接着写道:“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李清照《武陵春·春晚》诗词译文和赏析

李清照《武陵春·春晚》诗词译文和赏析

李清照《武陵春·春晚》诗词译文和赏析《武陵春·春晚》借暮春之景,写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塑造了一个孤苦凄凉环境中流荡无依的才女形象。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些关于李清照《武陵春·春晚》的诗词译文和赏析,作为参考,希望你喜欢。

《武陵春·春晚》诗词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武陵春·春晚》诗词译文风停了,尘土中带有落花的香气,百花落尽,花朵化作了香尘,日色已晚还懒于梳头。

风物依旧是原样,但人已经不同,一切事情都完了,想要诉说苦衷,眼泪早已先落下。

听说双溪春光还好,也打算坐只轻舟前往观赏。

只是恐怕漂浮在双溪上的小船,载不动我的许多忧愁。

注释1.风住尘香:风停了,尘土中带有落花的香气。

2.物是人非:景物依旧,人事已变。

此暗指丈夫已死。

3.双溪:浙江武义东阳两江水流至金华,并入婺江,两水合流处叫双溪。

4.拟:打算。

5.舴艋舟:一种形似舴艋的小船。

《武陵春·春晚》诗词赏析这首词简炼含蓄,足见李清照炼字造句之功力。

其中“风住尘香花已尽”一句已达至境:既点出此前风吹雨打、落红成阵的情景,又绘出现今雨过天晴,落花已化为尘土的韵味;既写出了作者雨天不得出外的苦闷,又写出了她惜春自伤的感慨,真可谓意味无穷尽。

这首词由表及里,从外到内,步步深入,层层开掘,上半阕侧重于外形,下半阕多偏重于内心。

“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是描摹人物的外部动作和神态。

这里所写的“日晚倦梳头”,是另外一种心境。

这时她因金人南下,几经丧乱,志同道合的丈夫赵明诚早已逝世,自己只身流落金华,眼前所见的是一年一度的春景,睹物思人,物是人非,不禁悲从中来,感到万事皆休,无穷索寞。

因此她日高方起,懒于梳理。

“欲语泪先流”,写得鲜明而又深刻。

这里李清照写泪,先以“欲语”作为铺垫,然后让泪夺眶而出,简单五个字,下语看似平易,用意却无比精深,把那种难以控制的满腹忧愁一下子倾泻出来,感人肺腑、动人心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住尘香花已尽——寄易安
早年略带小资情调的几笔,总有番别样的风味,一丝的少女情怀,几多感慨。

晚年那带有迷离凄凉的文字,委婉低诉,却也有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如此大气磅礴的千古名句-我相信一流的才女,即使隔了千年时光,心智也是有共通的,身上流落的气息韵致,像老房子里留下的檀香木衣柜,总是高大沉厚
的样式,何时打开来,都弥漫着淡淡香味,有恍惚相识的感觉。

难道就是为了让易安词再添一点沉郁雄浑之气,添一点忧时忧民的慨伤,
就一定要这个女人,随着小朝廷南渡,在人世间颠沛流离,孤独终老?如果是
真的,那老天真是残酷。

但是她熬住了。

虽然,丈夫故去,亲人离散;虽然,国破山河破,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她毕竟是熬住了。

而且,任是自身这样潦倒,仍念念不忘
国恨。

别人元宵佳节赏灯时,她一面怀念追忆昔日的风光,一面又不由得因这
末世里的繁华而大起悲意。

因这浮华实在是人们沉溺不醒的明证。

她不会被尘
世的惊涛骇浪湮灭,家破人亡的哀痛不会将她摧毁;浮生浮世,她最后会不会
拔节而出。

毕竟上下千年的岁月,这样出色的女文人,除了易安,再没有第二个了。

-英雄美人,原也是想着迎合时代的,只是迎合不上,必要饱经忧患。

-原来,需等到风住尘香花已尽,才可以看到最后的风清月朗,花好月圆。

无论在哪里,待走完沧桑人世,终会相聚。

浮花浪蕊的人生,哪那么容易
就断了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