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谈易安居士是谁写的 易安居士是李清照的号
李清照生平简介
![李清照生平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4e293427aeaad1f347933fc6.png)
李清照生平简介生平简介李清照(1081—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属山东)人。
父李格非,为元祐后四学士之一,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
崇宁元年(1102),徽宗以绍述神宗为名,任蔡京、赵挺之为左右相,立元祐党人碑,以司马光等百二十人为“奸党”,其父列名党籍,清照以诗上挺之。
崇宁二年(1103),明诚出仕,矢志撰述以访求、著录古代金石文字为职志的《金石录》一书。
大观元年(1107),蔡京复相,挺之卒。
蔡京以挺之为元祐大臣所荐,为庇元祐“奸党”,追夺所赠官。
明诚、清照夫妇因此屏居青州(今山东益都)乡里十年。
宣和二年(1120)蔡京致仕后,明诚起知莱州(今山东掖县),此后又自莱移淄。
靖康之难后。
明诚奔母丧南下,知江宁府,清照载书至建康。
建炎三年,赵明诚卒。
离京自建康出走浙中,清照随亦入浙,经台、嵊、黄岩,从御舟海道至温州,复至越州,衢州,于绍兴二年(1132)赴杭州。
绍兴四年,作《金石录后序》。
绍兴中,以《金石录》表上于朝。
卒年约七十馀。
善属文,于诗尤工。
《宋史。
艺文志》著录《易安居士文集》七卷,俱不传。
清照创词“别是一家”之说,其词创为“易安体”,为宋词一家。
词集名《漱玉集》,今本皆为后人所辑。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
她生于神宗元丰七年二月初五日(公元1084年3月13日),卒于高宗绍兴二十五年四月初十日(公元1155年5月12日)。
她出生于书香门第。
早期生活优裕。
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基础。
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共同从事学术研究。
志趣相投,生活美满。
金兵入据中原后,流落南方,赵明诚病死,李清照境遇孤苦。
一生经历了表面繁华、危机四伏的北宋末年和动乱不已、偏安江左的南宋初年。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精。
她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
李清照生平简介
![李清照生平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5c0fee41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1c.png)
李清照生平简介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女词人。
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
最有才华的女人,生于名宦之家,幼时过目不忘,出语惊人,博览群书。
齐鲁壮丽的山川涵育了清照的创作灵性,少女时代即名噪一时,崭露峥嵘。
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
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词》和《易安居士文集》,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
李清照她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画,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
1127年靖康之变后,她与赵明诚避乱江南,丧失了珍藏的大部分文物。
后来赵明诚病死,她独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在凄苦孤寂中度过了晚年。
她的《声声慢》就创建在此时,所以诗中从开头的几对复词,可以看出她的悲伤。
她是一位在诗、词、文、赋都有成就的作家,但最擅长、最有名的是词。
她早年曾做《词论》,主张“词,别是一家”,注重词体协音律、重铺叙、有情致的特点。
李清照本来已因丈夫外出而有所牵挂,如今面对这样一个荷残席冷、万物萧疏的景象,免不了触景生情,其思夫之情必然更加萦绕胸怀,内心之苦是不言而喻的。
她究竟想如何来消除这愁闷呢?下两句就是这样引出来的: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就是说,我轻轻地解开了绸罗的裙子,换上便装,独自划着小船去游玩吧。
她之所以要“独上兰舟”,正是想借泛舟以消愁,并非闲情逸致的游玩。
其实,“独上兰舟”以消愁,不过是象“举杯消愁愁更愁”一样,过去也许双双泛舟,今天独自一人,眼前的情景,只能勾引起往事,怎能排遣得了呢?不过,李清照毕竟跟一般的女性不同,她不把自己的这种愁苦归咎于对方的离别,反而设想对方也会思念着自己。
历史趣谈: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李清照个人简介
![历史趣谈: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李清照个人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eb9316f781c758f5f61f6766.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李清照个人简介导语: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
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
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
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家世背景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的家庭。
父亲李格非是济南历下人,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
藏书甚富,善属文,工于词章。
现存于曲阜孔林思堂之东斋的北墙南起第一方石碣刻,上面写有:“提点刑狱、历下李格非,崇宁元年(1102年)正月二十八日率褐、过、迥、逅、远、迈,恭拜林冢下。
”母亲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很有文学修养。
秉承家学李清照自幼生活在文学氛围十分浓厚的家庭里,耳濡目染,家学熏陶,加之聪慧颖悟,才华过人,所以“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王灼《碧鸡漫志》),曾受到当时的文坛名家、苏轼的大弟子晁补之(字无咎)的大力称赞。
朱弁《风月堂诗话》卷上说,李清照“善属文,于诗尤工,晁无咎多对士大夫称之”。
《说郛》第四十六卷生活常识分享。
李清照的号
![李清照的号](https://img.taocdn.com/s3/m/31cf105f3b3567ec102d8a8c.png)
李清照的号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南宋女词人,济南章丘人,婉约派代表词人。
有《易安居士文集》等著作传世。
纪念馆座落在泉城——山东济南大明湖畔。
代表作有《声声慢》、《一剪梅》、《如梦令》、《夏日绝句》等。
人物简介李清照[1]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
她生于神宗元丰七年二月初五日(公元1084年3月13日),卒于高宗绍兴二十五年四月初十日(公元1155年5月12日)。
她出生于书香门第。
早期生活优裕。
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
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共同从事学术研究。
志趣相投,生活美满。
金兵入据中原后,流落南方,赵明诚病死,李清照境遇孤苦。
一生经历了表面繁华、危机四伏的北宋末年和动乱不已、偏安江左的南宋初年。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精诗词。
她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
她的词分前期和后期。
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多描写爱情生活、自然景物,韵调优美。
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等。
后期多慨叹身世,怀乡忆旧,情调悲伤。
如《声声慢·寻寻觅觅》。
她的人格像她的作品一样令人崇敬。
她既有巾帼之淑贤,更兼须眉之刚毅;既有常人愤世之感慨,又具崇高的爱国情怀。
她不仅有卓越的才华,渊博的学识,而且有高远的理想,豪迈的抱负。
她在文学领域里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
在同代人中,她的诗歌、散文和词学理论都能高标一帜、卓尔不凡。
而她毕生用力最勤,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则是词的创作。
她的词作在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在词坛中独树一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易安体”。
她不追求砌丽的藻饰,而是提炼富有表现力的“寻常语度八音律”,用白描的手法来表现对周围事物的敏锐感触,刻画细腻、微妙的心理活动,表达丰富多样的感情体验,塑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
诗人李清照生平简介
![诗人李清照生平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4f727510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b5.png)
诗人李清照生平简介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
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生平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的家庭。
父亲李格非是济南历下人,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
藏书甚富,善属文,工于词章。
现存于曲阜孔林思堂之东斋的北墙南起第一方石碣刻,上面写有:“提点刑狱、历下李格非,崇宁元年(1102年)正月二十八日率褐、过、迥、逅、远、迈,恭拜林冢下。
”母亲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很有文学修养。
李清照一生经历可以宋室南迁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由于家庭的原因,特别是父亲李格非的影响,李清照少年时代便工诗善词。
李清照的成长,与她所处的自然环境也是分不开的。
李清照幼年,大部分时间是在风景如画,人文荟萃的家乡历城渡过的。
大约在她五六岁时,因父亲李格非作了京官,她便也随父母迁居东京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
她是在东京长大的。
那时候,北宋统治阶级享乐成风,东京表面上仍极繁荣。
李清照作为一个士大夫阶层的大家闺秀,由于封建礼教的禁锢,不可能像男子一样走出家门。
接触整个社会。
但她毕竟出身于城市,不像乡村地主家里的女子那样闭塞。
她不仅可以划着小船,嬉戏于藕花深处,而且可以跟着家人到东京街头,观赏奇巧的花灯和繁华的街景、这一切,陶冶了她的性情。
丰富了她的精神生活。
李清照爱好自然的性格和描摹的自然的能力,说明了她曾经受过故乡山东的涵育。
而她在爱情描写上的"毫无顾忌",显示了都市社会风气和文学气氛对她的熏染。
李清照
![李清照](https://img.taocdn.com/s3/m/5f10076948d7c1c708a14586.png)
李清照: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
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生平家世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的家庭。
父亲李格非是济南历下人,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
藏书甚富,善属文,工于词章。
现存于曲阜孔林思堂之东斋的北墙南起第一方石碣刻,上面写有:“提点刑狱、历下李格非,崇宁元年(1102年)正月二十八日率褐、过、迥...创作风格李清照工诗善文,更擅长词。
李清照词,人称“易安词”、“漱玉词”,以其号与集而得名。
《易安集》、《漱玉集》,宋人早有著录。
其词流传至今的,据今人所辑约有45首,另存疑10余首。
她的《漱玉词》既男性亦为之惊叹。
她不但有高深的文学修养,而且有大胆的创造精神。
从总的情况看,她的创作内容因...主要作品李清照的文集在当时就曾刻印行世。
《直斋书录解题》载《漱玉集》1卷,“别本”分5卷。
黄升《花庵词选》称有《漱玉词》3卷。
《宋史·艺文志》载有《易安居士文集》7卷、《易安词》6卷。
都久已不传。
现存的诗文及词集是后人所辑。
四印斋本有《漱玉词》1卷,李文编的《漱玉集》5卷,辑录...评价总体评价李清照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少有的女作家,其作品中所体现的爱国思想,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历史的角度李清照的爱国思想,代表了中国古代广大妇女追求男女平等、关心国事、热爱祖国的一个侧面,让后人从中看到了中国古代女性情感世界的另一面。
而且,她还在众多爱国作家中为女性争得了一...相关纪念宋代女词人李清照,被誉为“词国皇后”,曾“词压江南,文盖塞北”。
李清照历史资料
![李清照历史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891cc17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d6.png)
李清照历史资料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
宋代(两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下面由店铺带领大家简单了解一下。
李清照——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
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李清照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横亘在北宋和南宋之间的“靖康之变”改变了整个国家的命运,也改变了无数个人的命运。
“靖康之变”发生后,难以计数的北方人背井离乡,辗转逃难到东南丘陵地带。
颠沛流离、风餐露宿的人群中就有日后被推崇为宋朝第一女词人的李清照和她的丈夫、金石学家赵明诚。
李清照的前半生是锦衣玉食、吟诗颂词的安逸人生。
她的许多闺房诗词以感情细腻、辞藻清丽而闻名一时。
这一方面得自家传。
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就是当时齐、鲁一带知名学者,官至礼部员外郎。
李清照自幼聪慧,在父亲的培养熏陶之下,工诗词,能文章,善画墨竹,字也写得非常好;另外一方面,美满的爱情和家庭为李清照的创作提供了优越的环境。
建中元年(公元1101年),18岁的李清照嫁给了赵明诚。
李清照简介
![李清照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e3a096ca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3e.png)
李清照简介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字易安,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
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早期生活优裕,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
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
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创作风格李清照工诗善文,更擅长词。
李清照词,人称“易安词”、“漱玉词”,以其号与集而得名。
《易安集》、《漱玉集》,宋人早有着录。
其词流传至今的,据今人所辑约有45首,另存疑10余首。
她的《漱玉词》既男性亦为之惊叹。
她不但有高深的文学修养,而且有大胆的创造精神。
从总的情况看,她的创作内容因她在北宋和南宋时期生活的变化而呈现出前后期不同的特点。
前期: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
后期: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
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孤独,惆怅。
家世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的家庭。
父亲李格非是济南历下人,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
藏书甚富,善属文,工于词章。
现存于曲阜孔林思堂之东斋的北墙南起第一方石碣刻,上面写有:“提点刑狱、历下李格非,崇宁元年(1102年)正月二十八日率褐、过、迥、逅、远、迈,恭拜林冢下。
”母亲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很有文学修养。
秉承家学李清照自幼生活在文学氛围十分浓厚的家庭里,耳濡目染,家学熏陶,加之聪慧颖悟,才华过人,所以“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王灼《碧鸡漫志》),曾受到当时的文坛名家、苏轼的大弟子晁补之(字无咎)的大力称赞。
【诗词文化】李清照的雅称别号及其由来溯源
![【诗词文化】李清照的雅称别号及其由来溯源](https://img.taocdn.com/s3/m/850e11f5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ba.png)
【诗词文化】李清照的雅称别号及其由来溯源文/乐奀李清照(公元1084~1151?),宋朝人氏,山东济南章丘人,北宋因靖康之难而灭亡后,南逃奔波偷安于临安等地。
李清照是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堪称是中国历史十大女强人之一。
李清照和古代的众多女性一样,只有名没有字,但她有好多雅称别号,易安居士是她的号,婉约宗主、正宗第一、藕花之神、藕神、博家之祖、李三瘦等都是她的别称。
那么,这么雅称别号都是怎么来的呢?1.易安居士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是当时有名的学者兼散文作家;母亲是状元王拱辰的孙女,好写文章。
李清照18岁时和太学生赵明诚结婚。
婚后,夫妻俩情投意合,如胶似漆,感情笃深,“夫如擅朋友之胜”,常投诗报词,时相唱和。
而且,两人均喜欢收集金石,是当时著名的金石家。
公元1127年,北方女真族金兵攻破北宋都成汴京,徽、钦父子二皇帝连同3000余赵氏宗族同时被俘,北宋亡;在外勤王的康王赵构成漏网之鱼而得以仓皇南逃建立南宋,是为高宗。
建炎元年,金兵渡过黄河,面对金兵,李清照只好和丈夫分别渡淮南奔。
在混乱的局势中,赵明诚接受了湖州太守的任命。
但他在赴任途中中暑染病,死于建康(今南京)。
夫妻二人收藏的金石字画也都流失,李清照只身奔波于临安(今杭州)、越州(今绍兴)、台州和金华一带,饱尝了国破家亡的凄苦生活。
后来,她随胞弟迁到了陪都临安,才定居下来。
李清照独身漂泊江南,目睹了国破家亡的清照“虽处忧患穷困而志不屈”,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晚年,她殚精竭虑,编撰《金石录》,完成丈夫未竟之功。
南逃颠沛和流离失所,备受逃亡之苦中又使李清照经历丈夫去世和他们苦心收藏的珍贵金石书画散失殆尽,在一次次打击面前,她盼望局势平稳、生活安定。
因仰慕陶渊明,取其《归去来兮辞》一文中的“审容膝之易安”而自号为“易安居士”,并为自己的住处题名为“易安室”,故人又称她为李易安,后人把她独具一格的词体称作“易安体”。
易安居士文集
![易安居士文集](https://img.taocdn.com/s3/m/a6d3f0ce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8e.png)
易安居士文集易安居士文集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女词人。
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
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
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辞海》1989年版)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
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
(沈去矜)清照以一妇人,而词格乃抗轶周柳,虽篇帙无多,固不能不宝而存之,为词家一大宗矣。
(《四库提要》)李易安作重阳《醉花阴》词,函致赵明诚云云。
明诚自愧勿如。
乃忘寝食,三日夜得十五阕,杂易安作以示陆德夫。
德夫玩之再三曰:“只有‘莫道不销魂’三句绝佳。
”正易安作也。
(《词苑丛谈》)李易安词,独辟门径,居然可观,其源自淮海、大晟,而铸语则多生造,妇人有此,可谓奇矣。
(《白雨斋词话》)易安佳句,如《一剪梅》起七字云:“红藕香残玉簟秋”,精秀特绝,真不食人间烟火者。
(同上书)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点绛唇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此首一作无名氏词,见《花草粹编》卷一)浣溪沙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沈醉意先融,疏钟己应晚来风。
李清照的简介
![李清照的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2e1881d0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d6.png)
李清照的简介李清照的简介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
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李清照的简介,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李清照中文名称:李清照又名:易安居士李易安性别:女生卒年: 1084~1155?国别:中国正式发表小说诗歌文学作品:一剪梅生平简介宋代女词人。
自号易安居士。
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
父格非,官至礼部员外郎、京东路提点刑狱。
出自韩琦门下,又曾以文章受知于苏轼,学识渊博,尤用意于经学,在齐、鲁一带颇负盛名。
后被罢官。
平生著述较多,现仅存《洛阳名园记》一卷。
母王氏,是状元王拱辰孙女(《宋史·李格非传》),一说为汉国公王准孙女(庄绰《鸡肋编》),也知书善文。
生平李清照一生经历可以宋室南迁为界,分作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李清照早年随父住在汴京、洛阳,受过较好的文化教养。
她工书,能文,兼通音律,“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王灼《碧鸡漫志》)。
在元符三年(1100)左右,写有《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受到当时人们的好评。
建中靖国元年(1101)18岁时,与吏部侍郎赵挺之幼子赵明诚结婚。
明诚当时21岁,在太学当学生,喜好收蓄前代石刻。
婚后不久,新党蔡京当政,赵挺之升任尚书右丞。
他们极力打击旧党。
李格非时为提点京东刑狱,竟因在党籍而被罢官。
李清照当时曾献诗给赵挺之试图救援其父,诗中有“炙手可热心可寒”的话,可见在她婚后李家曾经遭到政治上的不幸,她对赵挺之的行事是有所不满的。
约在崇宁二年(1103),赵明诚开始出仕,曾任鸿胪少卿。
他们夫妻志同道合,“有饭蔬衣练,穷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金石录后序》)。
经他们的搜求寻访,日积月累,其所藏蓄的亡诗逸史、古今名人书画和古器物,逐渐增多。
大观元年(1107),赵挺之死于京师,赵家随即也遭受了政治上的灾祸。
李清照简介
![李清照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310917ad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10.png)
李清照简介李清照简介李清照是中华诗史上杰出的女作家。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李清照简介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南宋女词人,济南章丘人,婉约派代表词人。
父李格非,为元祐后四学士之一,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
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
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官至礼部员外郎,藏书甚富,善属文,工于词章。
母亲是状元王拱宸孙女,很有文学修养。
由于家庭的影响,特别是父亲李格非的影响,她少年时代便工诗善词。
她曾作《如梦令》,描述她少女时代在济南的欢乐生活:“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中原沦陷后,与丈夫南流,过着颠沛流离、凄凉愁苦的生活。
明诚病死,境遇孤苦。
幼承家学,早有才名。
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的李清照,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文有李清照,武有秦良玉。
”早年生活安定,词作多写相思之情;金兵入侵后,遭遇国家巨变,词作多感慨身世飘零。
她的诗文感时咏史,与词风迥异。
她还擅长书画,兼通音律。
现存诗文及词为后人所辑,有《漱玉词》等。
主张“词,当别具一家也”。
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名字被用作外太空环形山的女性。
李清照 - 生平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
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官至礼部员外郎,藏书甚富,善属文,工于词章。
母亲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很有文学修养。
由于家庭的影响,特别是父亲李格非的影响,她少年时代便工诗善词。
崇宁元年(1102),徽宗以绍述神宗为名,任蔡京、赵挺之为左右相,立元祐党人碑,以司马光等百二十人为“奸党”,其父列名党籍,清照以诗上挺之。
十八岁时,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
赵父是当时有名的政治家,官右丞相。
婚后,她把整个身心都放在文学艺术的深造和金石文字的收集研究上。
她同赵明诚互相砥砺,进行词的创作,技法日臻成熟。
一年重阳节,李清照作了那首著名的《醉花阴》,寄给在外作官的丈夫:“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易安居士
![易安居士](https://img.taocdn.com/s3/m/d691c182bceb19e8b8f6ba49.png)
如 梦 令
常 记 溪 亭 日 暮 ,
沉 醉 不 知 归 路 。
兴 尽 晚 回 舟 ,
误 入 藕 花 深 处 。
争 渡 , 争 渡 ,
惊 起 一 滩 鸥 鹭 。
李清照前半生是幸福的,虽然由于 赵明诚出仕做官两人有时会有短时间的 分别,但这种小别却造就了李清照更多 的灵感。丰富的情感渗透着对丈夫的思 念,使李清照这一时期的词作很大一部 分是以思夫为主要内容。 其早期作品《一剪梅》(红藕香残 玉簟秋)用极其细腻的笔触将对丈夫的 思念之情寄于南飞的大雁、感情真挚深 沉、格调清新明朗,具有很强的艺术感 染力。尤其是著名相思词作《醉花阴》 一词更能全面地说明她这一时期的词作 境界。
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赵明诚病逝 于建康,李清照得此消息悲痛欲绝。祸不 单行,此时又有“赵家通敌”的遥传,国 破家亡、夫妇永诀、流言四起诸多不幸齐 加李清照于一身,悲惨之状可想而知。
绍兴二年(1132年),李清照再嫁张 汝舟,不久离异,但后世对此事颇有争议。 李清照晚年生活情况缺乏资料记载, 但仍在从事着文学创作活动。她一生无儿 无女,孤苦而终。约卒于绍兴二十五年 (1155年)。
五、李清照的词在融入了国家兴亡的深悲巨痛的 同时又不失婉约词的本色。
六、李清照词的词善于用典。这得益于李清照渊 博的学识。
李清照的词精心提 炼民间口语,将口语生 动活泼的气息带进了诗 词之中。
李清照的这一特点应是受了苏轼词通俗特点的 影响,全词无生涩词语,使人一看就懂。使读 者很容易体会到词人的内心感受。她的词清新 明朗、入口即化、 易于理解。善于熔炼极其平 常的语言来描写平常的景物,造成极高妙的艺 术意境而不见斧凿之痕。
我国南宋时期著名女 词人, 是婉约派的代表词人 之一, 对宋词的历史有着杰 出的贡献。
李清照资料
![李清照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be097dd50e2524de4187e00.png)
中文名:李清照外文名:L iqingzhao 别名:易安居士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济南出生日期:1084年3月13日逝世日期:1155年5月12日职业:诗人、词人主要成就:诗词创作、诗词理论代表作品:《声声慢·寻寻觅觅》《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夏日绝句》等性别:女配偶:赵明诚,张汝舟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的家庭。
父亲李格非是济南历下人,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
藏书甚富,善属文,工于词章。
现存于曲阜孔林思堂之东斋的北墙南起第一方石碣刻,上面写有:“提点刑狱、历下李格非,崇宁元年(1102年)正月二十八日率褐、过、迥、逅、远、迈,恭拜林冢下。
”母亲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很有文学修养。
《一剪梅》:原文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注释①“裳”,古音cháng,古人穿的下衣。
也泛指衣服。
②玉簟:音diàn,光华如玉的精美竹席。
③雁字:指雁群飞时排成“一”或“人”形。
相传雁能传书。
词牌一剪梅亦称“腊梅香”。
得名于周邦彦词中的“一剪梅花万样娇”。
双调六十字,前后阕句句用平韵,一韵到底。
八个四字句一般都用对仗。
有一体只须前后阕的一、三、六句用韵。
可以宋室南迁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译文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脱换下薄纱罗裙,独自泛一叶兰舟。
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花,自在地飘零,水,自在地漂流,一种离别的相思,你与我,牵动起两处的闲愁。
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历史趣谈:细数中国古代十大才女:谁是历史上十大才女之首
![历史趣谈:细数中国古代十大才女:谁是历史上十大才女之首](https://img.taocdn.com/s3/m/3499f6c7a58da0116c1749d6.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细数中国古代十大才女:谁是历史上十大才女之首导语:No 1 词国俊杰李清照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山东省济南章丘人。
婉约词派代表No.1 词国俊杰——李清照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山东省济南章丘人。
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她出生于书香门第。
早期生活优裕。
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
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共同从事学术研究。
志趣相投,生活美满,一年重阳节,李清照作了那首著名的《醉花阴》,寄给在外当官的丈夫:“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秋闺的寂寞与闺人的惆怅跃然纸上。
据《嫏环记》载,赵明诚接到后,叹赏不已,又不甘下风,就闭门谢客,废寝忘食,三日三夜,写出五十阙词。
他把李清照的这首词也杂入其间,请友人陆德夫品评。
陆德夫把玩再三,说:“只三句绝佳。
”赵问是哪三句,陆答:“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金兵入据中原后,流落南方,赵明诚病死,李清照境遇孤苦。
一生生活常识分享。
康震李清照
![康震李清照](https://img.taocdn.com/s3/m/20bd196d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54.png)
康震李清照康震李清照,是中国宋代著名的文学家、词人和女性思想家。
她以其才华横溢和对爱情的独特见解而闻名于世。
康震李清照的作品广为流传,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介绍康震李清照的生平和其对中国文学的贡献。
生平康震李清照,字易安,号易安居士,浙江绍兴人。
康震李清照生于宋哲宗宣和三年(1131年),卒于宋海宁世宗绍熙二年(1208年),享年七十八岁。
康震李清照的父亲是康熙,母亲是李渔,两人都是文学家。
她从小酷爱文学,精通诗词歌赋,才华出众。
康震李清照自幼聪明好学,机智聪慧,立志要成为一位才情卓越的女性。
康震李清照的一生曲折离奇。
她的丈夫康震早逝,她被迫寡居。
后来,她再婚给了一个不幸福的婚姻。
康震李清照在她的作品中表达了对婚姻的思考和对女性身份的探索。
她的词作以抒发个人思想和情感出色,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文学评论有着深远的影响。
康震李清照不仅是一位杰出的作家,也是一位重要的文化思想家。
她的作品中充满了对人生和情感的思考和反思。
她倡导婚姻平等和女性自立,对当时的社会观念和传统价值提出了质疑。
她的思想观点对后世的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深远的影响。
文学贡献康震李清照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对情感的深刻描述而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她的作品主要以词为主,其词作情感细腻,境界高远,婉约清丽,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康震李清照的作品范围广泛,涉及爱情、友情、家庭和社会等方面。
她的词作多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借以表达对生活和人生的感悟。
她善于运用寥寥数语,以及对自然景物的描绘,给人以耐人寻味的美感。
康震李清照的作品风格优美、流畅,词牌选材新颖,词意深刻。
她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同时也表达了她自身的思考和情感。
她的作品流传至今,并广泛被演唱、传诵和研究。
康震李清照的作品集中展现了她对人性的关怀和对爱情的理解。
她以自己的经历和情感,将内心的真实感受融入到她的作品中,使作品充满了人情味和生活的真实感。
她既是一个词人,也是一个深情的游子。
关于李清照是什么居士介绍
![关于李清照是什么居士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aacf3c0b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86.png)
关于李清照是什么居士介绍李清照,是我国少有的才女之一,被称为易安居士,那这位文人居士都有什么经历,关于她的思想有哪些?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到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文学居士李清照生平经历李清照,号易安居士,齐州人,宋代时期著名的婉约派女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公元1084年,其父李格非进士出身,是苏轼的学生,而其母亲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颇有文学修养。
李清照就是长在这样一户爱好文学艺术的家庭,从小耳濡目染,加上她本人聪慧,又才华过人,故其少时便能写问作诗,且破得苏轼的大弟子晁补之的赞赏,其《如梦令》一词更是轰动京师。
公元1101年,十八岁的李清照嫁给了二十一岁的赵明诚为妻,二人文学艺术有着浓烈的兴趣,婚后的生活虽然清贫,但高雅和谐,充满幸福。
然而好景不长,二人成婚的第二年,李家被卷入了朝廷内部党争,李格非被罢官,不得不回到原籍明水,而李清照也受到牵连,被迫与赵明诚分开。
后二人虽团聚,但因朝廷动荡,金兵入侵,二人的生活变得颠沛流离。
赵明诚去世后,李清照曾改嫁张汝舟,但张汝舟觊觎她的珍贵收藏,然她的财务早年已大部分流失,令张汝舟非常失望,遂对她谩骂,甚至拳脚相加。
后李清照发现了张汝舟的罪行,将其告发,自己却因此被判三年徒刑,好在得到綦崇礼等人的营救,九日后获救。
公元1156年,李清照去世,终年七十三岁。
文学居士李清照的思想有哪些李清照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对宋词有着巨大贡献的人物。
在她的词作中,一般人们习惯根据她的经历,将她的词分成两部分来解读。
第一部分,李清照嫁给赵明诚,她的词作主要是写闺怨为主。
第二部分,她经历了靖康之变和丈夫离世,词风转变成为对国事的感慨。
综合她一生的作品来看,李清照的思想主要分成以下几个方面:一、热爱生活和自然。
在李清照前期的作品中,有许多对自然美景的描写,在这个时期,李清照的生活幸福,条件相对来说比较优越,所以她在这时的作品,充满了对大自然美景的向往和生活的憧憬。
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唯幼安称首,指的是谁?
![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唯幼安称首,指的是谁?](https://img.taocdn.com/s3/m/376d83c1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84.png)
xtwlzq请微博专家回答检举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唯幼安称⾸,指的是谁?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唯幼安称⾸,指的是谁?mikiyoki1.易安是李清照: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济南章丘县⼈。
⽗李格⾮为元佑四学⼠之⼀,母王⽒,亦善属⽂。
李清照⼗⼋岁适赵明诚――赵挺之季⼦。
赵挺之时任吏部侍郎,李格⾮为礼部员外郎,后李格⾮列⼊元佑党籍,赵挺之则官⾄尚书左丞。
宋徽宗⼤观元年(1107)赵挺之罢相,五⽇后卒,此后李清照与赵明诚屏居青州(今⼭东益州)长达⼗年,共同校勘⾦⽯古物,尽得其乐。
靖康之便后赵明诚起复知江宁府,宋⾼宗建炎三年(1129)赴建康途中染疾⾝亡。
李清照⾃此孤苦⽆依,漂⽆定所,晚年来往于⾦华、临安两地,境况甚为凄凉,在乱世中⽬睹了⼭河破碎,朝廷苟且偷安的李清照抑郁⽽终。
李清照少年即以诗名动京师,"才⼒华瞻,逼近前辈"(宋·王灼《碧鸡漫志》卷⼆)。
适赵明诚后对赵明诚的⼀往情深是其词创作的强⼤内驱⼒,这时的李清照常害相思之苦,词作中笼罩着化不开的离愁别绪;靖康之变后,赵明诚病卒,国破家亡使李清照的词作带上了极悲凄的⾊彩,其词"沉哀⼊⾻,有泪彻泉"。
李清照词集名《漱⽟词》(⼀称《漱⽟集》),各本辑录卷数不⼀,⼤多亡佚。
清·王鹏运辑《漱⽟词》,凡五⼗⾸,为近代李清照词辑本之祖。
后有王仲闻《李清照集校注》,黄墨⾕《重辑李清照》,王延梯《漱⽟词注》等。
李清照另著有《词论》⼀篇,提出"词别是⼀家"之说,影响颇⼤。
她的词风格灵秀隽逸,跌宕有致,被后⼈誉为婉约之宗。
2.幼安是⾟弃疾:⾟弃疾(1140-1207),南宋词⼈。
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东济南)⼈。
出⽣时,⼭东已为⾦兵所占。
⼆⼗⼀岁参加抗⾦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
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
李清照
![李清照](https://img.taocdn.com/s3/m/536b6db9fd0a79563c1e72ae.png)
生活与创作情况
李清照一生经历可以宋室南迁为界,分作前后两个时期。 李清照一生经历可以宋室南迁为界,分作前后两个时期。
(一) 前期生活 稳定、欢乐。 稳定、欢乐。
少女
父亲官至礼部员 外郎, 外郎,早期生活 优裕。 优裕。
一 位 爽 性 女 孩 的 自 像 ! 画
活 泼 而 富 词的开头用七组叠字(14字)构成了三句 为李清照赢得了了极高的声誉, 话,为李清照赢得了了极高的声誉,被人 们称赞为“造句新警” 创意出奇” 们称赞为“造句新警”、“创意出奇”。
寻寻觅觅
动作
精神恍惚、 (精神恍惚、 若有所失 的寻觅状态) 的寻觅状态)
冷冷清清
处境
(孤独寂寞) 孤独寂寞)
凄凄惨惨戚戚
内心
(命运的悲惨 与心情的悲痛) 与心情的悲痛)
一连用十四个叠字, 富有音韵美; 一连用十四个叠字, 富有音韵美; 层进式地揭示出词人的内心世界; 层进式地揭示出词人的内心世界; 为全词定下哀婉凄凉愁苦的感情基调。 哀婉凄凉愁苦的感情基调 为全词定下哀婉凄凉愁苦的感情基调。
轻烟袅袅、 晚风送寒、黄花零落、 轻烟袅袅、天气初凉和菊 晚风送寒、黄花零落、北 花吐蕊时清新 寂静意境 雁南飞的凄惨 悲凉意境 清新、 凄惨、 花吐蕊时清新、寂静意境 雁南飞的凄惨、悲凉意境
离别相思之愁
国破、家亡、夫死后 国破、家亡、 浓重的悲痛与哀愁
拓展延伸
《武陵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武陵春》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出 身
父亲李格非(著名学者), 父亲李格非(著名学者), 李格非 以文章受知于苏轼,母亲王 以文章受知于苏轼,母亲王 出身名门,知书能文。 氏出身名门,知书能文。李 清照自少便有诗名。 清照自少便有诗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易安居士是谁写的易安居士是李清照的号
导语:易安居士是谁写的,易安居士是李清照的号,说李清照大家肯定不陌生了吧,上学的时候都学过她写的诗词,基本都是要求背诵的,相信大家都背诵
易安居士是谁写的,易安居士是李清照的号,说李清照大家肯定不陌生了吧,上学的时候都学过她写的诗词,基本都是要求背诵的,相信大家都背诵过,何况是一名女词人,更让人印象深刻,因为大部分诗人都是男的,让你说几个男诗人,肯定不费工夫的说出十个八个的,但让你说出几个女诗人,没那么容易,但李清照肯定是让你第一个想起来的吧。
易安居士是谁写的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婉约派的代表,诗词理论颇佳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晚景颇为凄凉,朱彧《萍洲可谈》说她:“不终晚节,流落以死,天独厚其才而啬其遇,惜哉。
”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亦载:“然无检操,晚节流落江湖间以卒。
”
陆游《夫人孙氏墓志铭》“夫人幼有淑质。
故赵建康明诚之配李氏,以文辞名家,欲以其学传夫人。
时夫人始十余岁,谢不可,曰:‘才藻非女子事也。
’”。
孙氏南宋绍熙四年(1193年)卒,卒年五十三,她十岁时即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
由此可知,李清照当卒于1151年之后。
《宋史·艺文志》中说她有《易安居士文集》七卷、《易安词》八卷,但已经遗失。
现有《漱玉词》辑本,现存约五十首左右。
易安居士的生平
1084年,李清照诞生于北宋齐州章丘(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明水镇。
李清照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
父亲李格非精通经史,长
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