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检测作业指导书.
千分尺校验作业指导书
千分尺校验作业指导书标题:千分尺校验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千分尺是一种常用的精密测量工具,准确的校验是保证其精度和可靠性的关键。
本文将详细介绍千分尺校验的作业指导书,帮助读者正确进行千分尺的校验工作。
一、准备工作1.1 确认校验设备:首先要确保准备好适用于千分尺校验的标准设备,如外径千分尺校验仪、平行度检测仪等。
1.2 检查千分尺状态:在进行校验前,需要检查千分尺的外观是否完好,刻度是否清晰,零位是否准确。
1.3 确定校验环境:选择一个安静、干净、无振动的环境进行校验,以确保准确度和稳定性。
二、零位校验2.1 调零操作:将千分尺放置在平稳的水平面上,轻轻旋转刻度盘至零位,确保指针指向零刻度。
2.2 检查零位误差:使用标准设备进行零位校验,记录零位误差值,如果误差超出规定范围,需进行调整。
2.3 调整零位:根据零位误差值,通过调整千分尺的零位调节螺钉,使其指针准确指向零刻度。
三、量程校验3.1 确定量程范围:根据千分尺的量程规格,选择适当的标准设备进行量程校验。
3.2 逐步校验:依次将千分尺移动至不同位置,使用标准设备进行校验,记录各位置的读数。
3.3 检查误差:比对校验结果与标准值,计算各位置的误差值,确保在规定范围内。
四、平行度校验4.1 定位千分尺:将千分尺固定在校验仪上,确保其平行度正确。
4.2 进行校验:使用平行度检测仪进行校验,记录平行度误差值。
4.3 调整平行度:根据平行度误差值,通过调整千分尺的固定方式或位置,使其平行度达到要求。
五、记录和报告5.1 记录数据:将各项校验结果准确记录在校验记录表中,包括零位误差、量程误差、平行度误差等。
5.2 制作报告:根据记录的数据,制作详细的校验报告,包括校验日期、校验人员、校验结果等内容。
5.3 存档备查:将校验记录和报告进行存档,以备日后查阅和追溯。
总结:千分尺校验是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工作,正确的校验作业指导书能够帮助操作人员规范操作、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千分尺的准确度和稳定性。
计量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计量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一、前言。
计量标准化是指依据国际、国家或行业标准,对计量活动进行规范和管理的过程。
它是保证计量结果准确可靠、具有国际通用性和可比性的重要手段。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帮助相关人员了解计量标准化的重要性、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以便更好地进行计量工作。
二、计量标准化的重要性。
1. 保障计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促进国际贸易和合作。
2. 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3. 促进技术创新和科学研究,推动行业发展。
三、计量标准化的操作流程。
1. 制定计量标准,根据国际、国家或行业标准,制定适用于具体计量活动的标准。
2. 实施计量标准,按照标准要求,进行计量活动并记录相关数据。
3. 检验计量结果,对计量结果进行检验,确保符合标准要求。
4. 审核和认证,由专业机构对计量活动进行审核和认证,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
5. 维护和更新,定期维护计量设备,更新计量标准,保持计量活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计量标准化的注意事项。
1. 严格遵守标准要求,不得随意更改或篡改计量数据。
2. 定期对计量设备进行校准和检验,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3. 严格控制计量环境,避免外部因素对计量结果的影响。
4. 培训和管理计量人员,确保其具备专业技能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5. 定期进行内部和外部审核,及时发现和纠正计量活动中的问题。
五、结语。
计量标准化是保证计量结果准确可靠、具有国际通用性和可比性的重要手段,对于促进国际贸易和合作、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推动技术创新和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作业指导书能够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了解和实施计量标准化,促进计量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计量岗位作业指导书
计量岗位作业指导书一、工作职责岗位名称:计量员所属部门:质量技术部 /副经理直接上级:质量技术部经理工作职责:在部门经理的直接领导下,负责各车间、部门的计量保证工作。
包括车间生产用设备,计量 1.器具、实验室用仪器仪表等,并做好校准情况记录。
做好计量记录台帐、标准的整理及质量记录的保管工作。
2.做好计量标准文件的保管,现场设备的及时计量校准工作,并做好记录。
3.编写年度周检计划、内校计划、外校计划等,根据校准计划实施校准工作。
4. 5.负责证书及记录的保存及归档,负责在第三方机构或内部验厂时出具设备校准证明。
负责定期的设备校准工作,并及时组织调动相关部门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的情况下进行计量准6.备工作。
做好设备定期校准计划、以及内校(三个月)可根据各部门车间实际使用情况及计量器具周7.)适当调整周期、外校(半年、一年)台账,能够保证在校准合格周期内实90%检合格率(大于等于施计量校准工作。
负责公司计量精细化的改制工作,学习外界精细化校准方案。
为公司节省校准费用。
8. 9. 完成领导交给的其他任务。
页10 共页1 第.二、工作任务1 概况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实施细则》,参考有关工作计量器具检定规程,结合我公司工作计量器具的使用情况,实施计量校准工作。
2 文件编写撰写计量器具检定(校准)作业指导书。
监视测量设备管理规定监视测量设备校对规程注: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公司内工作计量器具非强制性检定(校准)的操作过程。
3 器具使用对标准计量器具(企业标准计量器具)实施依据性的使用。
(1).建立标准计量器具档案、台账、计量计划表。
(2).标准计量器具以及其标准可溯源至国家标准计量器具。
(3).标准计量器具集中存放于科技部计量检定室(一般只在检定室内使用)。
4 计量过程细则(1)规范建立公司工作计量台账、档案。
(2)依据检定(校准)周期,向各部门、车间单位按时下达检定(校准)计划,相关单位负责把被检器具送至检定室,由计量检定人员按编排计划及时完成周期检定(校准)任务。
千分尺作业指导书
千分尺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千分尺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工具,广泛应用于工程、创造、建造等领域。
为了确保使用千分尺的准确性和操作规范性,制定一份千分尺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详细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匡助操作人员正确使用千分尺进行测量。
二、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a. 确保千分尺的精度符合要求,如需要进行校准,请参考千分尺校准方法。
b. 清洁千分尺的测量面和刻度尺,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c. 确保工作环境干燥、整洁,避免灰尘和杂物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2. 测量准备:a.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千分尺,确保其量程覆盖所需测量范围。
b. 将千分尺放置在平稳的工作台上,确保其稳定性。
3. 测量操作:a. 使用千分尺测量前,先将刻度尺清零,并确保刻度尺的位置正确。
b. 将被测量物体放置在千分尺的测量面上,确保其与测量面接触密切。
c. 轻轻旋转千分尺的滚轮,直到测量面与被测量物体之间产生轻微的阻力感。
d. 读取刻度尺上的数值,并记录下来。
4. 测量结果处理:a. 根据实际需求,将测量结果进行四舍五入或者截取,确保精确到所需的位数。
b. 将测量结果与规定的标准进行比较,判断其是否符合要求。
c. 如有需要,可以将测量结果进行记录和归档,以备后续参考。
5. 清洁和保养:a. 测量结束后,及时清洁千分尺的测量面和刻度尺,避免灰尘和污物对其造成损坏或者影响测量准确性。
b. 定期对千分尺进行保养,如润滑滚轮、检查刻度尺的磨损情况等,确保其正常工作。
三、注意事项1. 使用千分尺前,必须确保操作人员已经接受过相关的培训和指导,熟悉千分尺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2. 在使用千分尺进行测量时,要保持手部稳定,避免手抖或者晃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3. 测量时要注意被测量物体与千分尺测量面的接触密切,避免产生空隙或者松动,影响测量准确性。
4. 在读取刻度尺上的数值时,要保持视线垂直于刻度尺,避免产生视觉偏差。
5. 测量结束后,要及时清洁千分尺,避免灰尘和污物对其造成损坏或者影响测量准确性。
计量 作业指导书
计量作业指导书计量学作业指导书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完成计量学作业,本文提供了一份详细的指导书。
以下是具体步骤:Step 1: 阅读并理解作业题目在开始作业之前,首先需要认真阅读并理解作业题目的要求。
如果有任何疑惑,可以向老师或助教提出问题以确保明确作业要求。
Step 2: 收集数据和文献根据作业要求,收集相关的数据和文献。
数据可以来自公共数据集或者是自己搜集的数据,而文献则可以来自课本、论文以及其它相关资料。
确保数据和文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Step 3: 数据预处理对于收集到的数据,可能存在一些误差或者异常值,需要对其进行预处理,来保证数据质量。
常见的数据预处理方法包括删除异常值、缺失值填补、数据标准化等。
Step 4: 模型构建根据作业要求和收集到的数据,确定所需的模型类型并进行构建。
例如,可以使用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或者是协整分析等方法来建立模型。
Step 5: 模型评价在建立模型之后,需要对其进行评价。
评价方法包括残差分析、模型符合度检验、预测精度检验等。
Step 6: 结果分析基于模型评价的结果,对模型的结果进行分析。
可以通过图表、文字等方式来呈现分析结果。
Step 7: 结论撰写最后,将模型的结果和结论进行撰写。
结论应该清晰、简练,突出本次研究的重点和所得到的结论。
以上就是计量学作业的具体步骤,希望对同学们在完成作业时有所帮助。
需要注意的是,完成计量学作业需要耐心和细致,同时也需要灵活的思维和分析能力。
如果在完成作业过程中遇到困难,可以随时向老师、助教或同学寻求帮助。
工作计量器具检定(校准)作业指导书
工作计量器具检定(校准)作业指导书一.概述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实施细则》,参考有关工作计量器具检定规程,结合我公司工作计量器具的使用情况,编写了永兴钢铁公司工作计量器具检定(校准)作业指导书。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公司内工作计量器具非强制性检定(校准)的操作过程。
二.标准计量器具(企业标准计量器具)1.标准计量器具覆盖率≥80%(见标准器具传递表)。
2.建立标准计量器具档案、台账、履历表。
3.标准计量器具可溯源至国家标准计量器具。
4.标准计量器具集中存放于科技部计量检定室(一般只在检定室内使用)。
三.工作计量器具1.规范建立公司工作计量器具台账、档案。
2.依据检定(校准)周期,向公司二级单位按时下达检定(校准)计划,相关单位负责把被检器具送至检定室,由计量检定人员按编排计划完成周期检定(校准)任务。
3.按周期检定要求应做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因正常生产等客观原因不能拆卸的,应根据情况及时进行现场检定。
四.工作计量器具检定(校准)规范1.工作计量器具检定(校准),必须由合格检定员实施。
2.工作计量器具检定(校准)方法,应首选本公司制定的《计量器具检定校准方法》。
3.检定(校准)过程中必须使用法定计量单位,检定(校准)记录应字体公正、清晰、准确,书写规范。
五.工作计量器具检定(校准)操作程序1.被检工作计量器具进入检定场所(检定室),在新的环境中应停放30分钟后才能进行操作。
2.确认被检工作计量器具的名称、规格,熟知其工作性能和相关技术要求。
3.按照公司《计量器具检定校准方法》,参考对应的产品使用说明书接线,检查无误后方能送电,预热15分钟后再进行下一步操作。
4.检定(校准)项目应根据公司所编《计量器具检定校准方法》逐一进行。
5.检定(校准)结果处理:填写校验记录、校准结果、证书或通知书,并对检定校准合格的器具粘贴合格证。
6.校准结束后,要把标准器具放置回原处,并认真填写履历表,做好校准收尾工作。
六.工作计量器具检定(校准)的技术要求1.标准计量器具选用原则1)标准计量器具的测量范围应满足被检工作计量器具的要求。
计量与检测作业指导书
计量与检测作业指导书第1章计量与检测基础 (4)1.1 计量的概念与分类 (4)1.1.1 计量的概念 (4)1.1.2 计量的分类 (4)1.2 检测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4)1.2.1 检测的基本原理 (4)1.2.2 检测的方法 (4)第2章计量单位与量值传递 (5)2.1 计量单位制 (5)2.1.1 国际单位制 (5)2.1.2 我国的计量单位制 (5)2.2 量值传递与溯源 (5)2.2.1 量值传递 (5)2.2.2 量值溯源 (5)2.3 计量检定与校准 (5)2.3.1 计量检定 (6)2.3.2 计量校准 (6)2.3.3 计量检定与校准的区别 (6)2.3.4 计量检定与校准的联系 (6)第3章计量器具及其使用 (6)3.1 计量器具的选用与维护 (6)3.1.1 计量器具的选用 (6)3.1.2 计量器具的维护 (6)3.2 常用计量器具的结构与原理 (7)3.2.1 电流表 (7)3.2.2 电压表 (7)3.2.3 万用表 (7)3.2.4 示波器 (7)3.3 计量器具的误差分析 (7)3.3.1 系统误差 (7)3.3.2 随机误差 (8)3.3.3 粗大误差 (8)第4章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8)4.1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8)4.1.1 传感器概述 (8)4.1.2 传感器原理 (8)4.1.3 传感器应用 (8)4.2 检测信号的转换与处理 (9)4.2.1 信号转换 (9)4.2.2 信号处理 (9)4.3 检测系统的功能评价 (9)4.3.1 精度 (9)4.3.2 灵敏度 (9)4.3.3 稳定性和可靠性 (9)4.3.4 响应速度和频带宽度 (9)4.3.5 抗干扰能力 (9)4.3.6 量程和分辨率 (9)第5章长度计量与检测 (10)5.1 长度计量基本概念 (10)5.1.1 长度单位 (10)5.1.2 长度计量标准 (10)5.1.3 长度计量方法 (10)5.2 长度测量方法与仪器 (10)5.2.1 直接测量法 (10)5.2.2 间接测量法 (10)5.2.3 长度测量仪器 (10)5.3 长度测量误差分析 (10)5.3.1 系统误差 (10)5.3.2 随机误差 (11)5.3.3 减小误差的方法 (11)第6章力学计量与检测 (11)6.1 力学计量基本概念 (11)6.1.1 力学量 (11)6.1.2 力学计量 (11)6.1.3 力学计量单位 (11)6.2 力学量测量方法与仪器 (11)6.2.1 测量方法 (11)6.2.2 测量仪器 (12)6.3 力学测量误差分析 (12)6.3.1 系统误差 (12)6.3.2 随机误差 (12)6.3.3 误差处理方法 (12)6.3.4 误差传递与合成 (12)第7章热工计量与检测 (12)7.1 热工计量基本概念 (12)7.1.1 热量 (12)7.1.2 温度 (13)7.1.3 热流 (13)7.2 热工量测量方法与仪器 (13)7.2.1 热量测量 (13)7.2.2 温度测量 (13)7.2.3 热流测量 (13)7.3 热工测量误差分析 (14)第8章电磁计量与检测 (14)8.1 电磁计量基本概念 (14)8.1.1 电磁量定义及单位制 (14)8.1.2 电磁计量的重要性 (14)8.2 电磁量测量方法与仪器 (14)8.2.1 电流测量 (15)8.2.2 电压测量 (15)8.2.3 电阻测量 (15)8.2.4 磁场测量 (15)8.3 电磁测量误差分析 (15)8.3.1 系统误差 (15)8.3.2 随机误差 (15)8.3.3 粗大误差 (15)8.3.4 电磁干扰误差 (15)第9章光学计量与检测 (15)9.1 光学计量基本概念 (16)9.1.1 光的传播 (16)9.1.2 反射与折射 (16)9.1.3 衍射与干涉 (16)9.1.4 偏振 (16)9.2 光学量测量方法与仪器 (16)9.2.1 几何量测量 (16)9.2.2 光学量测量 (16)9.2.3 光学子系统测量 (16)9.3 光学测量误差分析 (17)9.3.1 光源波动 (17)9.3.2 仪器误差 (17)9.3.3 环境因素 (17)9.3.4 人为因素 (17)9.3.5 光学系统误差 (17)第10章计量与检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17)10.1 数据处理基本方法 (17)10.1.1 数据收集与整理 (17)10.1.2 数据表示与记录 (17)10.1.3 数据校验与审核 (18)10.2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18)10.2.1 测量不确定度的概念 (18)10.2.2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 (18)10.2.3 测量不确定度的表示与报告 (18)10.3 计量与检测数据的统计分析与应用 (18)10.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18)10.3.2 假设检验 (18)10.3.3 方差分析 (18)10.3.4 相关性分析 (18)10.3.5 回归分析 (18)10.3.6 数据可视化 (19)第1章计量与检测基础1.1 计量的概念与分类计量作为科学技术领域中的重要分支,主要涉及对物理量的测定和量值传递。
标准化与计量检测作业指导书
标准化与计量检测作业指导书第1章引言 (3)1.1 范围 (3)1.2 参考文献 (4)1.3 定义与术语 (4)第2章标准化基础知识 (4)2.1 标准化概念 (4)2.1.1 定义与内涵 (4)2.1.2 标准化分类 (5)2.2 标准化体系 (5)2.2.1 标准化体系概念 (5)2.2.2 标准化体系结构 (5)2.3 标准化制定与实施 (5)2.3.1 标准制定 (5)2.3.2 标准实施 (6)第3章计量检测基本原理 (6)3.1 计量概念 (6)3.2 计量单位制 (6)3.3 计量检测方法 (7)第4章计量检测设备管理 (7)4.1 设备选型与采购 (7)4.1.1 设备选型原则 (7)4.1.2 设备选型流程 (7)4.1.3 设备采购 (7)4.2 设备校准与验证 (7)4.2.1 校准概述 (7)4.2.2 校准周期 (7)4.2.3 校准方法 (8)4.2.4 校准结果判定 (8)4.2.5 设备验证 (8)4.3 设备维护与保养 (8)4.3.1 设备维护 (8)4.3.2 设备保养 (8)4.3.3 设备故障处理 (8)4.3.4 备品备件管理 (8)第5章计量检测误差分析 (8)5.1 误差来源与分类 (8)5.1.1 误差来源 (8)5.1.2 误差分类 (8)5.2 误差评价与处理 (9)5.2.1 误差评价 (9)5.2.2 误差处理 (9)5.3 提高检测准确性的措施 (9)5.3.1 选用高精度设备 (9)5.3.2 改善检测环境 (9)5.3.3 提高操作者技能 (9)5.3.4 优化检测方法 (9)5.3.5 严格质量控制 (9)第6章计量检测数据处理 (9)6.1 数据收集与记录 (10)6.1.1 数据收集 (10)6.1.2 数据记录 (10)6.2 数据分析与处理 (10)6.2.1 数据分析 (10)6.2.2 数据处理 (10)6.3 数据报告与存储 (11)6.3.1 数据报告 (11)6.3.2 数据存储 (11)第7章计量检测质量保证 (11)7.1 质量控制体系 (11)7.1.1 质量控制原则 (11)7.1.2 质量控制组织结构 (11)7.1.3 质量控制流程 (11)7.1.4 质量控制文件 (11)7.2 质量控制方法 (11)7.2.1 检测设备校准 (11)7.2.2 检测方法验证 (12)7.2.3 检测过程监控 (12)7.2.4 数据分析与处理 (12)7.3 质量改进措施 (12)7.3.1 不合格品控制 (12)7.3.2 内部审核与纠正措施 (12)7.3.3 持续改进 (12)7.3.4 培训与技能提升 (12)第8章计量检测实验室管理 (12)8.1 实验室组织与人员 (12)8.1.1 组织结构 (12)8.1.2 人员配置 (12)8.1.3 岗位职责 (12)8.2 实验室环境与设施 (13)8.2.1 实验室环境 (13)8.2.2 设施与设备 (13)8.2.3 检测方法与标准 (13)8.3 实验室安全管理 (13)8.3.1 安全制度 (13)8.3.2 危险源识别与评估 (13)8.3.3 安全防护 (13)8.3.4 消防安全 (13)8.3.5 药品与试剂管理 (13)第9章计量检测标准方法 (13)9.1 标准制定与修订 (13)9.1.1 标准制定 (13)9.1.2 标准修订 (14)9.2 标准内容与结构 (14)9.2.1 标准内容 (14)9.2.2 标准结构 (14)9.3 标准应用与实施 (14)9.3.1 标准应用 (14)9.3.2 标准实施 (14)第10章计量检测发展趋势与展望 (14)10.1 国际计量检测发展趋势 (14)10.1.1 国际计量体系演变 (14)10.1.2 新型计量技术发展动态 (15)10.1.3 国际计量检测标准化进程 (15)10.1.4 国际计量检测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5)10.2 我国计量检测现状与挑战 (15)10.2.1 我国计量检测体系概述 (15)10.2.2 我国计量检测行业现状分析 (15)10.2.3 我国计量检测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15)10.2.4 提高我国计量检测能力的策略与措施 (15)10.3 计量检测技术展望与应用前景 (15)10.3.1 计量检测技术发展趋势 (15)10.3.1.1 量子计量技术 (15)10.3.1.2 非接触式测量技术 (15)10.3.1.3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计量检测中的应用 (15)10.3.2 计量检测技术在行业中的应用前景 (15)10.3.2.1 高精度测量技术在精密制造领域的应用 (15)10.3.2.2 在能源、环保等领域的计量检测应用 (15)10.3.2.3 新兴领域计量检测技术需求与发展方向 (15)10.3.3 计量检测技术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与作用 (15)10.3.3.1 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支撑作用 (15)10.3.3.2 服务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计量检测需求 (15)10.3.3.3 计量检测在国家安全、贸易、民生等方面的应用 (15)第1章引言1.1 范围本章主要阐述标题标准化与计量检测作业指导书的目的、适用范围以及内容概述。
计量作业指导书
计量作业指导书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计量作业指导书(1)储油罐液位高度测量(人工测量)a.停止使用与油罐相连的加油机,抄写停机时累计泵码数。
b.卸油后,待稳油15min后方可计量。
c.将量油尺尺带用棉纱擦净。
d.从固定测量点将量油尺垂直徐徐放入油罐,尺铊接触油面时应缓慢,以免破坏静止的油面。
e.当量油尺铊接近罐底时(约20cm)应放慢速度,不得冲击罐底。
f.手感尺铊触底,就迅速将尺垂直向上提起,避免倾斜摆动,使液面发生波动。
g.卷尺提起后,应迅速观察油面浸湿线高度,读出油面高度;先读小数,后读大数,读数时尺带不应平放或倒放,以防油面变化。
h.测量结果应精确到毫米,每次测量至少两次,两次相差不大于1mm,取小的读数,超过时应重测。
i.每次测量的最后结果应记入测量记量表中。
(2)油罐车液面高度测量(人工测量)a.用于人工计量的停车场地,必须坚实平整,坡不大于0.5度。
b.油面平稳后再进行计量。
c.具体计量程序同储油缺罐液面高度测量。
(3)储油罐罐底水高测量a.水的高度不超过300mm时应使用检水尺;水的高度超过300mm时应使用量油尺。
b.测量时,在量油尺或检水尺上涂抹一层薄的试水膏。
c.从固定测量点将量油尺垂直徐徐放入油罐,尺铊接触油面时应缓慢,以免破坏静止的油面。
d.尺铊或检水尺触底时,应静置3~5s后提尺。
e.卷尺提起后,应迅速读取试水膏变色处的毫米读数;读取时检水尺不应平放或侧置。
f.遇水、油界面不清晰、不平直,应重新按程序测量。
g.水高超出50mm,应及时报告站长,分析原因并进行处理。
h.每次测量的最后结果应记入测量记录表中。
(4)油品温度测量a.温度测量应在油品高度测量之后进行。
b.测量时将温度计装入保温盒。
c.将温度计置于油面高度的1/2处测量油温,浸没时间不少于5min。
d.提取温度计时要迅速,温度计离开油点到读数时的时间不应超过10s;读数时应使温度计垂直,不让盒内液体洒出,视线应垂直于温度计,先读大数。
计量工作业指导书
计量工作业指导书计量工作是指根据法定计量单位和计量法规进行各类物理量的测量、检测和校准工作,以提供准确可靠的计量结果,保障产品质量和贸易公平,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计量工作涉及的范围广泛,包括工业生产、科学研究、医疗卫生、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各个领域。
为了保证计量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一份详细的工作指导书对计量工作进行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一、工作目标和原则1. 目标:准确、可靠、规范地完成计量工作,为各个领域提供准确的计量结果,保障产品质量和贸易公平。
2. 原则:依法进行计量工作,遵守计量法规,保证计量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采取合理的计量方法和仪器设备,确保计量结果的准确性;严格遵守计量工作的操作规程,不得随意篡改数据和记录;保障计量仪器设备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保养。
二、工作流程和内容1. 计划与准备:确定计量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包括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工作时间和工作人员等。
根据工作计划准备所需的计量仪器设备和标准样品,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2. 采样与准备:根据计量要求进行采样,并对样品进行相关处理和准备工作,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可测性。
3. 测量与检测:根据计量要求和标准方法,采用合适的仪器设备对样品进行测量和检测工作。
注意操作规程和方法的准确性,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数据处理和分析:对测量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包括数据的整理和记录,计量结果的统计和分析,判断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结果报告和评估:根据测量结果,编制详细的测量报告,包括测量方法、测量结果和评估结论等,确保报告的准确、可靠和透明。
对测量结果进行评估和审核,确保结果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三、质量控制和风险管理1. 质量控制: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设立计量工作的质量目标和指标,制定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措施,对计量工作进行评估和审核,及时纠正和改进计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计量工作的质量和可靠性。
千分尺校验作业指导书
千分尺校验作业指导书标题:千分尺校验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千分尺是一种用于测量长度的精密工具,通常用于工业创造和实验室研究中。
为了确保千分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定期进行校验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千分尺校验的作业指导书,匡助读者正确进行千分尺的校验工作。
一、准备工作1.1 确认校验设备:首先需要确认使用的校验设备是否符合标准,例如量具卡尺、外径千分尺等。
1.2 清洁千分尺:在进行校验之前,应当确保千分尺表面干净整洁,无油污或者杂质。
1.3 环境条件:校验千分尺时,应选择一个温度稳定、无震动的环境,以确保校验结果的准确性。
二、校验步骤2.1 零位校验:将千分尺放置在平整水平的台面上,使用校验设备对千分尺进行零位校验。
2.2 读数校验:使用标准量具对千分尺进行不同长度的读数校验,记录每次测量结果。
2.3 计算误差:根据校验结果计算千分尺的误差值,包括零位误差和读数误差。
三、调整校准3.1 调整零位:如果发现千分尺存在零位误差,可通过调整千分尺的零位来进行校准。
3.2 调整读数:对于读数误差较大的情况,可能需要进行更复杂的调整,如调整千分尺的刻度或者内部机械结构。
3.3 重复校验:在调整校准后,应当再次进行校验,确保千分尺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四、记录和报告4.1 记录数据:在校验过程中,应当详细记录每次测量的数据、校准过程和结果。
4.2 生成报告:根据记录的数据,生成一份完整的校验报告,包括千分尺的型号、校验日期、校准结果等信息。
4.3 存档备份:将校验报告存档备份,以备日后查阅和追溯。
五、定期维护5.1 定期检查:定期对千分尺进行检查,确保其外观和功能正常。
5.2 定期校验:按照规定的周期,定期对千分尺进行校验,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5.3 定期维护:定期对千分尺进行维护保养,延长其使用寿命并提高测量精度。
结论:通过正确的千分尺校验作业指导书,可以确保千分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希翼读者能够按照本文的指导进行千分尺的校验工作,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计量检定作业指导书
1目的为使计量检定工作有所依循,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范围凡本公司使用计量、卡具的检定作业,均适用。
3作业内容●热工仪表3.1技术标准:3.1.1 UJ33A型直流电位差计使用说明。
3.1.2 ZX25A直流电阻器使用说明。
3.1.3双路可跟踪直流稳定电源使用说明。
3.1.4 SFX-4000校验信号发生器使用说明。
3.1.5数字温度指示调节仪执行JJG617-1996标准。
3.2检定项目和检定方法:3.2.1检定项目3.2.2仪表指示部分的检定3.2.2.1外观检查,用目力观察,在基本误差和设定点误差的检定过程中观察。
3.2.2.2绝缘电阻的检定仪表电源开关处于接通位置,将各电路本身端钮短路,对于供电电源为(50~500)V范围内的仪表,必须采用额定直流电压为500V的绝缘电阻表(供电电源小于50V的仪表采用额定直流电压为100V的绝缘电阻表)按规定的部位进行测量。
测量时,应稳定5 s,读取绝缘电阻值。
3.2.2.3绝缘强度的检定仪表电源开关处于接通位置,将各电路本身端钮短路,按规定的部位在耐电压仪上进行测量。
测量时实验电压应从零开始增加,在(5~10) s内平滑均匀地升至试验电压规定值(误差不大于10%),保持1 min 后,平滑均匀地降低电压至零,切断试验电源。
注:为保护仪表在试验时不被击穿损坏,可使用具有报警电流设定的耐电压试验仪,设定值一般为10mA。
使用该仪器时,以是否报警作为判断绝缘强度合格与否的依据。
3.2.2.4基本误差的检定a)按规定接线具有热电偶参考端温度自动补偿的仪表,检定时所用的标准器和接线如图1所示图1b)不具有热电偶参考温度自动补偿的仪表(包括直流电压输入的仪表),检定时所用的标准器和接线图如2图所示:图2c)输入为直流电流信号的仪表,检定时所用的标准器和接线如图3所示:图3d)与热电阻配合使用的仪表,包括与电阻型传感器配合使用的仪表,检定时所用的标准器和接线如图4所示:(R为连接导线的阻值)3.2.2.5通电预热和调整接通电源后,按生产厂家规定的时间预热,如果没有明确规定,一般预热15min。
计量工作业指导书
计量工作业指导书一、引言计量工作是企业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产品和过程的测量和评估,可以提高产品质量、消除缺陷、减少浪费,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本指导书旨在为企业的计量工作提供基本指导原则和操作流程。
二、计量工作的原则和目标1. 准确性:计量工作要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不能产生显著误差。
2. 可追溯性:测量结果应该可以追溯到国际或国家标准,确保测量的可靠性。
3. 及时性:计量工作应该及时进行,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4. 经济性:计量工作应该尽量减少成本和资源消耗。
5. 公平性:计量工作应该公平、公正、透明。
三、计量工作的流程与环节计量工作一般包括以下流程和环节:1. 计量需求确认:明确需要进行计量的对象、要求和目的。
2. 计量方案设计:设计合适的计量方案,包括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仪器设备,确定测量频次和样品数量等。
3. 仪器设备采购和管理:根据计量方案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仪器设备,并进行采购、验收和管理。
4. 样品采集和准备:根据计量方案的要求,进行样品的采集和准备工作。
5. 测量操作:按照计量方案的要求,进行测量操作,注意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
6. 数据处理和分析:对测量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7. 结果报告和记录:编写测量结果的报告和记录,包括测量结果、所用方法和设备、操作过程和结果分析等。
8. 计量结果的应用:根据测量结果,进行相应的决策、改进措施和管理控制。
四、计量工作的关键点和注意事项1. 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仪器设备:根据计量目的和需要,选择适合的测量方法和仪器设备,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定期进行仪器设备的校准和维护: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样品的代表性和准备:确保采集的样品具有代表性,并按照计量方案的要求进行样品的准备工作。
4. 操作人员的培训和资质认证:对参与计量工作的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和质量意识,并进行相应的资质认证。
电能计量装置现场检验_作业指导书-范本模板
电能计量装置现场检验作业指导书国家电网公司生产运营部目录一、总则 ·········································································1. 适应范围······································································2。
计量作业指导书
专业的论文在线写作平台
计量作业指导书
(1)储油罐液位高度测量(人工测量)
a.停止使用与油罐相连的加油机,抄写停机时累计泵码数。
b.卸油后,待稳油15min后方可计量。
c.将量油尺尺带用棉纱擦净。
d.从固定测量点将量油尺垂直徐徐放入油罐,尺铊接触油面时应缓慢,以免破坏静止的油面。
e.当量油尺铊接近罐底时(约20cm)应放慢速度,不得冲击罐底。
f.手感尺铊触底,就迅速将尺垂直向上提起,避免倾斜摆动,使液面发生波动。
g.卷尺提起后,应迅速观察油面浸湿线高度,读出油面高度;先读小数,后读大数,读数时尺带不应平放或倒放,以防油面变化。
h.测量结果应精确到毫米,每次测量至少两次,两次相差不大于1mm,取小的读数,超过时应重测。
i.每次测量的最后结果应记入测量记量表中。
(2)油罐车液面高度测量(人工测量)
a.用于人工计量的停车场地,必须坚实平整,坡不大于
0.5度。
b.油面平稳后再进行计量。
c.具体计量程序同储油缺罐液面高度测量。
(3)储油罐罐底水高测量
a.水的高度不超过300mm时应使用检水尺;水的高度超。
计量检测器具内校作业指导书
5.1校准条件:温度(20±5)0C;温度不超过80%RH。
5.2序号、校准项目、校准设备、判定标准
5.3外观4.1
5.4各部分相互作用4.2
5.5数字显示器的示值稳定性
5.6示值误差量块(31798)
6、校准方法:
6.1外观:目力观察
6.2各部分相互作用:目力观察和手动试验
6.3数字显示器的示值稳定性:在测量范围内任意位置紧固尺框,观察1小时内示值的变化不超过规定值。
4.1.2检测工具上必须有制造厂名或商标、分度值和出厂编号。
4.1.3使用中和修理后的检测工具,允许有不影响使用准确度的外观缺陷。
4.2各部分相互作用:
4.2.1尺框沿尺身移动应手感平隐,不应有阴滞或松动现象。数字显示应清晰、完整,无黑斑和闪跳现象。各按钮功能稳定、工作可靠。
4.2.2螺钉的作用应可靠,微动装置的空程,新制造的应不超过1/4转,使用中和修理后的应有不超过1/2转。
4.3数字显示器的示值稳定性:1小时内不超过0.01(单位)。
4.4检测工具示值误差
4.4.1通用卡尺类
测量范围分度值(分辨力)
0.01mm,0.02mm,0.05mm,0.10mm
允许误差
0mm-150mm±0.02mm;±0.05mm,±0.10mm
>150mm-200mm±0.03mm
>200mm-300mm±0.04mm±0.08mm
计量检测器具内校作业指导书
1、目的:
规范公司内校流程,为内校人员提供作业依据。
2、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分度值(游标类和表类)或分辨力(数字类)为0.01mm;0.02mm;0.05mm和0.10mm,测量上限至2000mm通用测量工具的校准。
计量与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计量与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第1章引言 (3)1.1 范围 (3)1.2 目的 (3)1.3 适用对象 (4)第2章计量基础知识 (4)2.1 计量概念 (4)2.2 计量单位制 (4)2.3 计量器具与设备 (5)第3章标准化基本概念 (5)3.1 标准化定义 (5)3.2 标准化分类 (5)3.3 标准化过程 (6)第4章计量管理体系 (6)4.1 计量管理体系概述 (6)4.1.1 计量管理体系的概念 (6)4.1.2 计量管理体系的目的与作用 (6)4.1.3 计量管理体系的基本要素 (6)4.2 计量管理体系建立 (6)4.2.1 制定计量政策 (6)4.2.2 建立计量组织结构 (7)4.2.3 制定计量程序 (7)4.2.4 配置计量设备 (7)4.2.5 培训与能力提升 (7)4.2.6 计量管理体系文件化 (7)4.3 计量管理体系运行与维护 (7)4.3.1 计量设备管理 (7)4.3.2 计量过程控制 (7)4.3.3 计量结果追溯 (7)4.3.4 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 (7)4.3.5 持续改进 (7)4.3.6 外部沟通与交流 (8)第5章计量检测设备管理 (8)5.1 计量检测设备选择 (8)5.1.1 设备选型原则 (8)5.1.2 设备选型流程 (8)5.2 计量检测设备校准 (8)5.2.1 校准目的 (8)5.2.2 校准周期 (8)5.2.3 校准方法 (8)5.2.4 校准实施 (9)5.3 计量检测设备期间核查 (9)5.3.2 核查周期 (9)5.3.3 核查方法 (9)5.3.4 核查实施 (9)第6章计量数据处理 (9)6.1 数据采集与记录 (9)6.1.1 采集方法 (9)6.1.2 采集设备 (9)6.1.3 记录要求 (10)6.2 数据处理与分析 (10)6.2.1 数据整理 (10)6.2.2 数据分析 (10)6.2.3 数据可视化 (10)6.3 数据有效性判断 (10)6.3.1 数据准确性判断 (10)6.3.2 数据一致性判断 (10)6.3.3 数据完整性判断 (10)6.3.4 数据合理性判断 (10)第7章计量不确定度评定 (10)7.1 不确定度基本概念 (10)7.1.1 不确定度的定义 (10)7.1.2 不确定度的分类 (11)7.1.3 不确定度的表示方法 (11)7.2 计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 (11)7.2.1 A类评定方法 (11)7.2.2 B类评定方法 (11)7.2.3 合成不确定度 (11)7.3 计量不确定度报告 (12)7.3.1 报告内容 (12)7.3.2 报告格式 (12)7.3.3 报告编制要求 (12)第8章标准化文件编制 (12)8.1 标准化文件概述 (12)8.2 编制程序与要求 (13)8.2.1 编制程序 (13)8.2.2 编制要求 (13)8.3 标准化文件审查与发布 (13)8.3.1 审查 (13)8.3.2 发布 (13)第9章标准化实施与监督 (14)9.1 标准化实施 (14)9.1.1 标准化实施原则 (14)9.1.2 标准化实施流程 (14)9.1.3 标准化实施要点 (14)9.2.1 监督检查机制 (14)9.2.2 监督检查内容 (14)9.2.3 监督检查方法 (14)9.2.4 监督检查结果处理 (14)9.3 标准化改进 (14)9.3.1 改进原则 (14)9.3.2 改进流程 (15)9.3.3 改进措施 (15)9.3.4 改进效果评价 (15)第10章计量与标准化持续改进 (15)10.1 改进策略与目标 (15)10.1.1 确立改进方向:依据现有计量与标准化管理体系,识别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明确持续改进的方向。
计量检测作业指导书
计量检测作业指导书计量检测作业指导书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将掌握一些基本计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学会如何正确地取材、操作仪器、测量数据和计算结果,并理解几个物理量的基本概念和定义。
二、实验设备与器材计量检测实验室里提供的仪器和设备:1、数字示波器;2、计算机;3、万用表;4、热电偶;5、光学显微镜;6、薄膜厚度计;7、加热器;8、称量器;9、温度传感器;10、光度计。
三、实验内容本次实验内容如下:1、数字示波器的使用方法:(1)数字示波器就是一种电子测试仪器,它可以让测量的信号以数字形式显示出来,能够更加清晰地观察波形和数据。
学生将学会数字示波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比如通电、校准和测量等。
(2)数字示波器一般有多个通道,需要选择相应的通道来测量电信号。
例如,测量交流电流,需要选择相应的交流通道;测量直流电流,则选取相应的直流通道。
(3)为了使示波器的数据更加准确,需要进行校准。
学生将学会如何使用示波器自带的校准功能,以确保测试到的数据的可靠性。
2、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光学显微镜主要是用来观察小尺寸物体的工具。
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光学显微镜、调整放大倍数和焦距、观察物体的颜色和形态等。
(2)在使用光学显微镜时,需要注意焦距是否正确,以避免图像虚化或者失真。
另外,显微镜的条线和光线也需要进行校准,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3、薄膜厚度计的使用方法:(1)薄膜厚度计主要用来测量各种物质的薄膜厚度。
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薄膜厚度计、如何校准及如何取得准确的测试结果。
(2)在使用薄膜厚度计时,需要注意测量的位置和厚度。
同时,需要将厚度计与标准的标准薄膜片之间进行校准,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4、光度计的使用方法:(1)光度计主要用来测量光的强度和颜色。
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光度计和如何校准、设置以及获取准确的测试结果。
(2)在使用光度计时,需要注意光线的方向和颜色,以避免干扰测试结果。
同时,需要将光度计与标准的光源进行校准,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总则为测试人员的重要测量作业活动提供具体的指导。
具有标准度、稳定性、量程、分辩力等计量特性的所有公司计量检测设备,均纳入本作业指导书的管理范围。
1. 定义1.1计量检测设备所有(工作)计量器具、计量标准、标准物质、以及进行测量所需的辅助设备和规范。
该术语包括测试和检验过程中使用的以及校准使用的计量检测设备。
1.2测量:以确定量值为目的的一组操作。
2. 指导书基本内容2.1对于公司大型、精密计量检测设备,如一米测长机、直角尺检定仪、二等活塞式压力计等〈详见测量设备项目清单〉,本着就地就近原则,送上级政府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校准、检定。
不能送检的企业最高计量标准,请上级政府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派人检定。
2.2对于一般工作用计量器具,在公司计量室建标项目条件下,可自行开展检定业务。
2.3 对于公司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等大型测量设备、测量仪表、如50t汽车衡、20t 地中衡、制氧设备上的氧压表,执行强度检定。
〈详见测量设备项目清单〉3. 检测对象:钢卷尺检定3.1所属计量标准名称:钢卷尺标准装置3.2 所依据的检定规程及其代号:JJG4-1999钢卷尺 JJG5-86布卷尺3.3开展的检定项目:0-50m钢卷尺 5-50m布卷尺3.4检定条件3.4.1检定I级钢卷尺时应为20±5︒C3.4.2检定Ⅱ级钢卷尺时应为20±8︒C3.4.3钢卷尺检定时的张紧力为50N(如需要时,张紧力可为100N,但必须在检定书上标明)3.4.4钢卷尺的检定项目和检定工具列于表1 表13.4.5示值误差要求:1.在标准条件下,对任意两线纹之间的示值允许误差,按不同准确度等级由下列公式计算:Ⅰ级∆=±(0.1+0.1L)mmⅡ级∆=±(0.3±0.2L)mm式中:L是以米为单位的长度,当长度不是米的整倍数时,取最接近的较大的整“米”数。
2. 使用中的Ⅰ级钢卷尺,经检定不符合Ⅰ级标准要求时,允许降级使用。
3. 钢卷尺各项示值允许误差是在温度20︒C,张紧力50N情况下的数值。
(如果使用中的温度与标准温度相差较大时,应对钢卷尺的示值进行修正)3.4.6检定方法1> 钢卷尺示值误差的检定,是将钢卷尺的尺带平铺在摩擦力很小的水平台面上(一般不超过4N)和标准钢卷尺进行比较(标准钢卷尺的示值误差应小于被检钢卷尺示值误差的1/5)。
2> 全长不足3米的钢卷尺,受检段应不少于3段。
3> 如被检钢卷尺的全长大于检定台的长度时,可用分段法进行检定,其全长误差为各段误差的代数和。
3.4.7检定结果的处理和检定周期1>经检定符合本规程各条规定的钢卷尺,应加盖相应等级的印记并开具检定证书,不合格者,应予降级或作废处理。
2>使用中的钢卷尺的检定周期,最长不得超过一年。
3.4.8附钢卷尺检定记录表。
4. 检测对象:游标卡尺检定4.1 所属计量标准名称:检定游标量具标准器组。
4.2所依据的检定规程及其代号:JJG30-92。
4.3 游标卡尺的检定项目和主要检定工具列于下表1表14.4 检定条件4.4.1检定卡尺的室内温度对分度值0.02 mm的卡尺为20±3︒C,对分度值0.05和0.1mm 的卡尺为20±5︒C。
4.4.2检定前,受检卡尺和量块一同放置于检定室内的金属板或木桌上,其平衡温度的时间不少于表2的规定。
表2要求:1>应不超过表3的规定表3(mm)尺,不少于均匀分布3点,如300mm的卡尺,其受检点为101.3、201.6、291.9mm或101.2、201.5、291.8mm;对于尺寸范围大于300mm的卡尺,不少于均匀分布6点,如0-500mm的卡尺,其受检点为80、161.3、240、321.6、400、491.9或80、161.2、240、321.5、400、491.8mm,受检点的分布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可以适当增加点位。
4.4.4检定结果的处理1>经检定符合本规程要求的,发给检定证书,不符合本规程要求的,发给检定结果通知书。
2>检定周期可根据使用的具体情况确定,但最长不超过1年。
4.4.5附游标卡尺检定记录表5. 检测对象:深度游标卡尺的检定5.1所属计量标准名称:检定游标量具标准器组5.2所依据的检定规程及其代号:JJG32-875.3深度尺的检定项目及主要检定工具列于表1 表15.4检定条件5.4.1 检定室内温度为20±5︒C。
5.4.2 检定前,被检深度尺和量块的平衡温度时间不少于表2的规定。
要求1>应不大于表3的规定表3(mm)用6等或3级量块检定,检定点按表4选用。
表4(mm)5.4.4 检定结果处理和检定周期1> 经检定符合本规程要求的,发给检定证书,不符合本规程要求的,发给检定结果通知书。
2> 检定周期可根据使用的具体情况确定,最长不超过一年。
5.4.5附深度卡尺检定记录表6. 测量对象:高度游标卡尺检定6.1 所属计量标准名称:检定游标量具标准器组6.2所依据的检定规程及其代号:JJG31-19996.4 检定条件6.4.1检定室内温度应为20±5︒C6.4.2检定前,被检高度尺和量块的平衡温度时间不少于表2的规定。
表26.4.3要求:1>应不大于表3的规定。
表32>4选用。
表46.4.4a.经检定符合本作业指导书要求的,发给检定证书;不符合要求的,发给检定结果通知书。
b.检定周期可根据使用的具体情况确定,最长不超过一年。
c. 附高度尺检定记录表。
7. 检测对象:百分表检定7.1所属计量标准名称:检定指示量具标准器组7.2所依据的检定规程及其代号:JJG34-19967.3百分表的检定项目和检定工具列于表1表17.4检定条件7.4.1检定百分表的室内温度应在20±10︒C范围内。
7.4.2检定前受检百分表在室内平衡温度的时间一般不少于两小时。
7.5示值误差7.5.1要求:百分表的示值误差不得超过表2的规定。
表2用百分表检定仪检定(符合JJG201-80检定规程的要求)7.6 检定结果的处理7.6.1 凡经检定符合本规程要求的百分表发给合格证书,使用中和修理后的百分表其工作行程的示值误差0-3mm不大于20μm;0-5mm不大于25μm ;0-10mm不大于30μm ;任意1mm示值误差不大于18μm ;示值变动性不大于5μm ,允许继续使用,并在检定证书上加以注明。
7.6.2 不符合本作业指导书要求的,发给检定结果通知书。
7.6.3 百分表的检定周期,可根据具体使用情况确定。
8. 测量对象:千分表检定8.1所属计量标准名称:检定指示量具标准器组8.2所依据的检定规程及其代号:JJG34-19968.3 千分表的检定项目和检定工具列于表1 表18.4 示值误差8.4.1要求:千分表的示值误差在工作行程范围内不大于5 微米,在任意0.2毫米范围内不大于3微米。
8.4.2 检定方法:将千分表垂直或水平(表盘向上)夹持在千分表检定仪上,并使仪器和被检表都对准零位,依次每隔50个分度检定一点,检完全行程各点后,以最后一点的示值作为反向检定的起点示值在每隔50个分度检定一次,依次检定反行程各点,在检定过程中,除了在到达测杆行程终点时,中途不得改变测杆的移动方向,也不应对受检表和检具做任何调整,以全行程中各受检点正反向误差最大最小值的代数差作为该表的工作行程范围的示值误差,每0.2毫米范围内最大最小的代数差作该表的任意0.2毫米范围内的示值误差。
8.5 检定结果的处理8.5.1检定结果符合本作业指导书要求的千分表发给合格证书,其中任一项不符合要求的作不合格处理。
8.5.2使用中和修理后的千分表其工作行程范围内示值误差不大于6微米,任意0.2毫米范围内示值误差不大于4微米,回程误差不大于2.5微米,示值变化不大于0.5微米,其它各项要求符合本作业指导书各条规定的,允许使用并应在证明书上注明上述各项误差值。
8.5.3千分表的检定周期可根据具体使用情况确定。
9. 测量对象:刻度直角钢尺检定9.1所属计量标准名称:直角尺检定装置9.2所依据的检定规程及其代号:JJG7-869.3刻度直角钢尺的规格有:150、200、250、300、400、500(mm)9.4刻度直角尺的检定项目及主要检定工具列于表1 表19.5检定条件9.5.1刻度直角钢尺在室内常温下检定。
9.5.2 被检尺与标准尺在室内平衡温度的时间不得少于1h。
9.6检定方法9.6.1刻度的示值误差:用三等标准金属线纹尺和2级平板检定,将刻度直尺钢尺与标准尺置于平板上,使被检刻度尺的零位线与标准尺的零位线对准,在第一毫米分度和任一毫米、厘米分度(各至2个)检定,其任意刻线间的误差不得超过表2的规定。
表2(mm)9.7.1经检定符合本作业指导书要求的刻度直角钢尺,允许使用,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不允许使用或作报废处理。
9.7.2 刻度直角钢尺的检定周期,根据具体使用情况确定。
10. 测量对象:角度规检定10.1 所属计量标准名称:角度规检定装置10.2 所依据的检定规程及其代号:JJG33-7910.3 开展的检定项目:0-360︒角度规10.4检定条件10.4.1检定室的温度应保持稳定,受检角度规工具应放在检定室内金属平板上。
10.4.2 平衡温度不少于1小时。
10.5角度规的受检项目和检定工具列于表1 表110.6 示值误差10.6.1要求分度值为2 的角度规,示值误差不应超过±2 。
10.6.2要求分度值为5 的角度规和光学角度规,示值误差均不应超过±5 。
10.7 检定方法10.7.1检定示值误差时用2级角度块与测量面均匀接触,当制动器松开与坚固时各检定一次,可借助放大镜进行读数。
10.7.2对于分度值为5 的角度规,也可用偏差为±1 的专用角度规进行检定。
10.8检定结果的处理10.8.1经检定符合本作业指导书要求的角度规,填发合格证书,不符合本作业指导书的角度规,应进行修理或禁止使用。
10.8.2角度规的检定周期,根据使用的具体情况确定。
11. 测量对象:钢直尺的检定11.1所属计量标准名称:三等线纹米尺标准装置。
11.2 所依据的检定规程及其代号:JJG1-1999。
11.3钢直尺的检定项目和主要检定工具列于下表1 表111.4 检定条件11.4.1 检定室内温度应在20±8︒C范围内。
11.4.2被检尺及检定工具在室内平衡温度时间不少于2h。
11.5示值误差11.5.1要求:全长、厘米分度、毫米分度、半毫米分度及任一线纹到尺的工作端边或末端线纹的示值误差不应超过表2、表3的规定。
表22000mm以下规格的钢直尺,全长示值误差的检定系将三等标准金属线纹尺与被检尺分别放在木置钢直尺检定工作台的主台板上进行检定,其全长累计误差不得超过表2所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