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实验室作业指导书
计量岗位作业指导书
计量岗位作业指导书一、工作职责岗位名称:计量员所属部门:质量技术部 /副经理直接上级:质量技术部经理工作职责:在部门经理的直接领导下,负责各车间、部门的计量保证工作。
包括车间生产用设备,计量 1.器具、实验室用仪器仪表等,并做好校准情况记录。
做好计量记录台帐、标准的整理及质量记录的保管工作。
2.做好计量标准文件的保管,现场设备的及时计量校准工作,并做好记录。
3.编写年度周检计划、内校计划、外校计划等,根据校准计划实施校准工作。
4. 5.负责证书及记录的保存及归档,负责在第三方机构或内部验厂时出具设备校准证明。
负责定期的设备校准工作,并及时组织调动相关部门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的情况下进行计量准6.备工作。
做好设备定期校准计划、以及内校(三个月)可根据各部门车间实际使用情况及计量器具周7.)适当调整周期、外校(半年、一年)台账,能够保证在校准合格周期内实90%检合格率(大于等于施计量校准工作。
负责公司计量精细化的改制工作,学习外界精细化校准方案。
为公司节省校准费用。
8. 9. 完成领导交给的其他任务。
页10 共页1 第.二、工作任务1 概况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实施细则》,参考有关工作计量器具检定规程,结合我公司工作计量器具的使用情况,实施计量校准工作。
2 文件编写撰写计量器具检定(校准)作业指导书。
监视测量设备管理规定监视测量设备校对规程注: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公司内工作计量器具非强制性检定(校准)的操作过程。
3 器具使用对标准计量器具(企业标准计量器具)实施依据性的使用。
(1).建立标准计量器具档案、台账、计量计划表。
(2).标准计量器具以及其标准可溯源至国家标准计量器具。
(3).标准计量器具集中存放于科技部计量检定室(一般只在检定室内使用)。
4 计量过程细则(1)规范建立公司工作计量台账、档案。
(2)依据检定(校准)周期,向各部门、车间单位按时下达检定(校准)计划,相关单位负责把被检器具送至检定室,由计量检定人员按编排计划及时完成周期检定(校准)任务。
实验室作业指导书
实验室作业指导书化验室管理制度1 每次实验须进行培养的材料,应标明时间与组别,认真及时做好实验记录,对于当时不能得到结果而需要连续观察的实验,则须记下每次观察的现象和结果,以便分析2 实验室内应保持整洁肃静3 实验时小心子细,全部操作应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万一遇有盛菌试管或者瓶子不慎打破皮肤损伤或者菌液吸入口中等意处情况时,应及时处理,切勿迟延4 使用酸碱时一定要按操作要求进行5 实验过程中,切勿使乙醇乙醚丙酮等易燃物品接近火源如遇火险,应先关掉火源,再用湿布或者沙土掩盖灭火必要时用灭火器6 使用显微镜或者其他贵重仪器时,要求细心操作,特殊爱护对消耗材料和物品等要力求节约,用完后放回原处7 每次实验完毕后,必须把所用仪器抹净放妥,将实验室收拾整齐,擦净案面, 如有菌液污染桌面或者其他地方,可用百分之三来苏尔液或者百分之五石炭酸液覆盖半小时后擦去,如系芽孢杆菌,应适当延长消毒时间凡带菌之工具(如吸管玻璃棒等)在洗涤前须浸泡在百分之三来苏尔液中进行消毒8 禁止使用化验室内任何器皿盛装食品9 禁止在化验室内吃东西和吸烟10 遵守用电规章11 每日工作先后应认真检查水电煤气门窗等的安全12 做检验记录,认真填写检验结果报告,对检验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有关领导或者负责人汇报,以便指导生产化验室职责1 做灭菌效果检验记录,协助生产制订一套合理的消毒灭菌方案,确保生产卫生2 对采购原料辅料进行验收,确保不合格的产品不投入使用或者生产加工3 做好水质余氯水质微生物的检测,以免不洁净的水污染食品4 对生产所用的工器具案面工人所用的围裙套袖生产车间的空气更衣室的空气内包装物进行严格的检测,以免这些表面对产品造成污染5 每天对成品和半成品进行严格的检测,做好检验记录,认真填写检验结果报告,对检验工作中发现铁问题及时向有关领导或者负责人汇报,以便指导生产6 负责检验检测实验设备的校准,维护和控制,严格控制保证各项测试数据的正确可靠可信7 贯彻国家企业待业标准,提高产品的技术检测水平8 接受上级部门的业务指导和培训,提高产品的技术检测水平9 整理保存化验室的各种检测记录,保证其完整性正确性及可追溯性10 协助经理对各部门进行质量审核并验证其整改效果化验室取样技术要求化验室取样技术要求总的是无菌操作无菌是指取样过程中避免因操作而致的人为污染一:检验前的准备工作盛样品的容器在最初进入加工区之前应当被预先标识,如样品号取样日期取样人等人员取样用的服装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以包证采集者没有污染到产品或者食品二:取样工具设备包括取样用的干冰或者湿水取样用的盒子或者制冷皿灭菌容器取样工具灭菌手套无菌棉拭子灭菌全包装袋子都有必须事前落实好,确保无菌,以免在采集过程中污染食品三:取样场所及样品的性状一)成品半成品原料及辅料的取样1:样品为半固体或者单冻时1)取样地点为无菌车间和冷库时,先用75%酒精把手原内包装剪刀消毒,用酒精灯灼烧剪再用灭菌的内包装袋反手取样品,再用封口机封口即可,如果样品为虾蟹可包装两层2)如果在露天或者非无菌环境时取样全过程要在酒精灯下操作,其它操作要求同1)2:样品为块冻时1)取样地点为冷库或者无菌车间时,用75%的酒精把手锯进行消毒,再把锯在酒精灯下灼烧,然后在无菌的案面上取下待检样,放入灭菌的内包装中封口2)如果在露天或者非无菌环境时取样全过程要在酒精灯下操作其它操作要求同1)3:样品为流体时1)取样地点为冷库或者无菌车间时先用75%的酒精把勺子剪刀原包装进行消毒,再把勺子在洒精灯下灼烧,凉后剪开原包装,用勺子取所需的样品入无菌袋内封口2)当取样地点为露天或者非无菌环境时,全取样过程要在酒精下进行,其他方法同1)二)在无菌车间取水样时,要先用75%的酒精擦试水龙头,再用酒精灯灼烧水龙头,打开水龙放水5 秒后,用事先准备好的无菌瓶子取水样无菌室操作程序及要求1 接种检样前要做以下准备工作:1)将台面地面消毒(千分之三的来苏尔),再清洁2)将所有要用的灭菌玻璃器皿灭菌培养基等摆放好3)要备好酒精灯酒精棉球(75%95%)定量吸球等4)准备完毕打开紫外线灯,消毒30 分钟2 带检样进入无菌室,换鞋更衣戴帽进入后不可随便进出手用75%酒精消毒后再进行样品的称量均质操作等操作接种时要用吸耳球吸样,不可用口直接吸若无均质器则用灭菌剪刀(擦拭95%酒精后通过灼烧消毒)最大可能的将样品剪碎做样时在旁边要放有一条沾有消毒水的毛巾,当样液不当心溅出时可以即时擦拭做样时要把标识清晰:测样的编号稀释倍数,以免发生化验室事故工作完毕后对台面地面进行消毒(千分之三来苏尔),再清洁打扫完毕后打开紫外线灯灭菌30 分钟化验室洗涮消毒灭菌操作要求1 没用过的玻璃器皿有清洗后要用弱酸浸泡30 分钟,再用洗洁精清洗干净2 玻璃器皿洗干净时在表面既无应有水珠滴下,也不应该有水流流下,而应是形成一层透明水膜3 用过的所有带菌的工器具能灭菌的都应放入菌锅中12130 分钟灭菌后再清洗干净不能高压灭菌的应先用500PPM 的次氯酸钠浸泡4 小时后再清洗干净4 洗净后的玻璃器皿用牛皮纸所好后放入干燥灭菌箱中1602 小时灭菌备用5 培养基灭菌应注意含糖的培养基与不含糖的培养基不能一同灭菌,含糖的培养基11520 分钟灭菌,不含糖的培养基12115-20 分钟灭菌6 有些培养基不能高温灭菌,只能煮沸灭菌,有些培养基成份不能加热,要在50-60 时加入,一定要注意7 高压灭菌锅在使用前要先加水,水位达到三个小支架处即可,使用时要先排汽,当热汽平行排出时才可关闭排汽阀进行灭菌,灭菌完毕后,要等压力达到0 时,打开排汽阀排汽后开锅检验记录的填写的要求1 要认真正确的填写各种表格2 表格的使用格式要与检验方法相吻合,如水质表面样品的检验等不能使用成品检验的表格3 每项检验都应有原始检验记录,且应保存在实验室,向厂内有关部门报告时,可用检验报告单一个项目检验数个样品时,在报告单上可列出最低数和最高数向检验检疫部门提供结果报告时同样报告单要表述准确,报告单与原始记录的检验结果应一致4 要有取样记录,对样品编号要有描述5 记录不能有过多涂改,检验人审核人要签字检验注意事项1 培养基要配制要严格按照要求配制2 显微镜的使用:观察前可先将被检物用革兰氏染色法染色,干燥后在玻璃片上滴一滴香柏油,用油镜观察,使用要先用擦镜纸擦掉香柏油,再用擦镜纸沾少许二甲苯擦净,并随即用干净的擦镜纸擦去残留的二甲苯3 高压灭菌锅的使用一定要按要求操作,以免灭菌不充分,或者损坏设备,或者发生危(wei)险事故4 当有可疑菌落需进一步验证时,操作一定要心,操作完毕后要反复洗手,用50PPM 的消毒液擦拭案面地面,半小时后再用清水擦洗干净,在操作过程中不要用手动头脸等地方,以免致病菌散播5 不能在化验室吃东西,以免被致病菌侵入不合格产品的控制对检测出的不合格产品化验室应协同有关部门(不合格品发生的车间和部门) 进行评价和处理,对未分析原因查清责任并提出纠正措施的不合格产品均不得随便处置如发现不合格产品,首先应查找原因,然后根据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纠正措施不合格产品含各个环节浮现的不合格品对不合格品采取的控制步骤为:判定记录标识隔离处理不合格产品的处置方法有:返工拒收长期冷冻改做他用销毁1 进行返工,以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2 对原料拒绝接受3 对于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大肠杆菌略有超标的产品冷冻六个月以上,使其符合要求4 对于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大肠杆菌超标严重,以及检出其他致病菌的产品则要销毁造成产品不合格的原因及处理措施:1 产品原料本身所带有的,拒收原料2 辅料不合格,拒收辅料3 车间密封不好,密封好车间4 表面样品消毒不彻底,如因消毒时间不够的要加长消毒时间,如因气温升高,则要降温的同时缩短消毒间隔时间5 工人入厕后消毒不彻底,则要加强工人的卫生观念和卫生班的监督力度6 污染产品则要对水进行处理或者更换水源。
实验室作业指导书
第一部分试验设备操作规程1.1 水泥净浆稠度凝结时间测定仪操作规程1、标准稠度测定:拌合结束后,立即将拌制好的水泥净浆装入已置于玻璃板上的试模中,用小刀插捣,轻轻振动数次,刮去多余的净浆,抹平后迅速将试模和底板移到维卡仪上,并将其中心定在试杆下,降低试杆直至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1~2S后,突然放松,使试杆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净浆中。
在试杆停止沉入或释放试杆30S时,记录试杆距底板之间的距离,升起试杆后,立即擦净,整个操作应在搅拌后1.5min内完成,以试杆沉入净浆底板6min±1min的水泥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
其拌合用水量为该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P),按水泥质量的百分比计。
2、凝结时间测定:(1)调整凝结时间测定仪的试杆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对准零点。
(2)将标准稠度净浆一次装满试模,振动数次刮平,立即放入湿气养护箱内。
记录水泥全部加入水中的时间作为凝结时间的起始时间。
(3)初凝时间的测定:试件在标养箱内养护至加水后30min进行第一次测定。
测定时,从标养箱中取出试模放到试针下,使试针与净浆面接触,拧紧螺丝1~2S后突然放松,试针垂直自由沉入净浆。
观察试针停止下沉或释放试针30S时指针的读数,当试针沉至距底板4±1mm时,为水泥达到初凝状态。
由水泥全部加入水中至初凝状态的时间为水泥的初凝时间,用“min”表示。
(4)终凝时间的测定:在完成初凝时间测定后,立即将试模连同浆体以平整的方式从玻璃板取下,翻转180度,直径大端向上,小端向下放在玻璃板上,再放入标养箱养护。
临近终凝时,每隔15min测定一次,当试针沉入试体0.5mm时,即环形附件开始不能在试体留下痕迹时,为水泥达到终凝状态,用“min”表示。
1.2 水泥安定性试验沸煮箱操作规程1、按要求在沸煮箱内加水(深180毫米)。
2、检查控制器电源开关位置:“电源”开关打在“关”,“程控/手动升温”开关打在“程控”;“停止/工作”开关打在“停止”。
作业指导书(设备期间核查)
对于ZC3、ZBL-S220、GTJ-U200型回弹仪,则在钢砧上的平均率定回弹值应为80±2;对于ZC5型回弹仪,则在钢砧上的平均率定回弹值应为74±2.若不在此范围内,则对回弹仪进行常规保养,在中心导杆上抹上一层薄薄的钟表油(或20号机油),若还不合格,则需重新检定、校准。
武汉经海检测工程有限公司
实验室的管理体系文件由《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计划、记录及表格》等四个层次的文件构成。《质量手册》是纲领性文件,《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是支持性文件,《计划、记录及表格》是证实性文件。
为规范实验室的检测程序和行为,进一步检测水平,保证检测试验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客观反映建设工程质量,促进检测行业健康稳定发展,组织编制了《作业指导书》(设备期间核查)A/0版。
温度均匀度
温度均匀度:
式中: ——温度均匀度,℃
——各测点第i次测得的最高温度,℃
——各测点第i次测得的最高温度,℃
n ——测定次数
=
技术要求
温度均匀度:2℃
温度波动度
温度波动度: =±( )/2
式中: ——温度波动度,℃
——中心点n次测量的最高温度
——中心点n次测量的最低温度
=
技术要求
温度波动度:±1℃
武汉经海检测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负责人:
二○一六年三月一日
修 改 表
文件编号
修改条款
修改日期
修改人
批准人
JH-QJZD-001
万能试验机的期间核查
1、目的
为使仪器设备在两次校准、检定期间,保持校准、检定状态的可信度,保持测量数据的准确可靠,特制订本指导书。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的万能试验机及拉力试验机的期间核查。
作业指导书实验室操作规程
作业指导书实验室操作规程作为AI语言模型,我将按照你的要求创作约1500字的中文文章,主题是《作业指导书实验室操作规程》。
在写作过程中,我会遵守前面提到的指导原则来确保文章的质量。
请注意,由于篇幅限制,以下内容只是其中一部分,具体的内容可以根据你的需求进行修改和补充。
作业指导书实验室操作规程引言:作为实验室操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指导书在保证实验安全,提高实验效率和质量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旨在总结作业指导书实验室操作规程的基本要点,并提出一些建议,以便实验室人员能够更好地编制和使用作业指导书,确保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原则1.明确实验目的和要求:作业指导书应明确阐述实验目的和要求,以便实验人员清晰了解实验的目标,并在操作过程中能够正确执行。
2.详细描述操作步骤:作业指导书应提供详细的操作步骤,包括所需仪器设备、试剂材料、操作流程等,并注意逐步讲解,确保实验人员能够按照指导书进行操作。
3.安全注意事项:作业指导书应特别强调实验室操作的安全性,明确提醒实验人员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正确使用实验设备,遵循操作规范等,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4.预防与应对操作中的常见问题:作业指导书应列出实验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供预防和应对的方法,以便实验人员能够及时解决遇到的困难。
5.实验结果处理和分析:作业指导书应指导实验人员对实验结果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记录数据、计算结果、绘制图表等,以便对实验结果进行科学评价。
二、作业指导书的使用建议1.提前阅读和准备:实验人员在进行实验前应提前阅读作业指导书内容,并准备所需仪器设备、试剂材料等,以便在操作时能够熟悉操作流程和所需材料。
2.按照指导书严格操作:实验人员在进行实验时应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的操作流程进行,不得随意变动或省略操作步骤,以免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3.注意实验室安全:实验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始终保持实验室安全意识,佩戴个人防护装备,正确使用实验设备,严禁违反实验室规章制度,确保实验安全。
计量与检测作业指导书
计量与检测作业指导书第1章计量与检测基础 (4)1.1 计量的概念与分类 (4)1.1.1 计量的概念 (4)1.1.2 计量的分类 (4)1.2 检测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4)1.2.1 检测的基本原理 (4)1.2.2 检测的方法 (4)第2章计量单位与量值传递 (5)2.1 计量单位制 (5)2.1.1 国际单位制 (5)2.1.2 我国的计量单位制 (5)2.2 量值传递与溯源 (5)2.2.1 量值传递 (5)2.2.2 量值溯源 (5)2.3 计量检定与校准 (5)2.3.1 计量检定 (6)2.3.2 计量校准 (6)2.3.3 计量检定与校准的区别 (6)2.3.4 计量检定与校准的联系 (6)第3章计量器具及其使用 (6)3.1 计量器具的选用与维护 (6)3.1.1 计量器具的选用 (6)3.1.2 计量器具的维护 (6)3.2 常用计量器具的结构与原理 (7)3.2.1 电流表 (7)3.2.2 电压表 (7)3.2.3 万用表 (7)3.2.4 示波器 (7)3.3 计量器具的误差分析 (7)3.3.1 系统误差 (7)3.3.2 随机误差 (8)3.3.3 粗大误差 (8)第4章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8)4.1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8)4.1.1 传感器概述 (8)4.1.2 传感器原理 (8)4.1.3 传感器应用 (8)4.2 检测信号的转换与处理 (9)4.2.1 信号转换 (9)4.2.2 信号处理 (9)4.3 检测系统的功能评价 (9)4.3.1 精度 (9)4.3.2 灵敏度 (9)4.3.3 稳定性和可靠性 (9)4.3.4 响应速度和频带宽度 (9)4.3.5 抗干扰能力 (9)4.3.6 量程和分辨率 (9)第5章长度计量与检测 (10)5.1 长度计量基本概念 (10)5.1.1 长度单位 (10)5.1.2 长度计量标准 (10)5.1.3 长度计量方法 (10)5.2 长度测量方法与仪器 (10)5.2.1 直接测量法 (10)5.2.2 间接测量法 (10)5.2.3 长度测量仪器 (10)5.3 长度测量误差分析 (10)5.3.1 系统误差 (10)5.3.2 随机误差 (11)5.3.3 减小误差的方法 (11)第6章力学计量与检测 (11)6.1 力学计量基本概念 (11)6.1.1 力学量 (11)6.1.2 力学计量 (11)6.1.3 力学计量单位 (11)6.2 力学量测量方法与仪器 (11)6.2.1 测量方法 (11)6.2.2 测量仪器 (12)6.3 力学测量误差分析 (12)6.3.1 系统误差 (12)6.3.2 随机误差 (12)6.3.3 误差处理方法 (12)6.3.4 误差传递与合成 (12)第7章热工计量与检测 (12)7.1 热工计量基本概念 (12)7.1.1 热量 (12)7.1.2 温度 (13)7.1.3 热流 (13)7.2 热工量测量方法与仪器 (13)7.2.1 热量测量 (13)7.2.2 温度测量 (13)7.2.3 热流测量 (13)7.3 热工测量误差分析 (14)第8章电磁计量与检测 (14)8.1 电磁计量基本概念 (14)8.1.1 电磁量定义及单位制 (14)8.1.2 电磁计量的重要性 (14)8.2 电磁量测量方法与仪器 (14)8.2.1 电流测量 (15)8.2.2 电压测量 (15)8.2.3 电阻测量 (15)8.2.4 磁场测量 (15)8.3 电磁测量误差分析 (15)8.3.1 系统误差 (15)8.3.2 随机误差 (15)8.3.3 粗大误差 (15)8.3.4 电磁干扰误差 (15)第9章光学计量与检测 (15)9.1 光学计量基本概念 (16)9.1.1 光的传播 (16)9.1.2 反射与折射 (16)9.1.3 衍射与干涉 (16)9.1.4 偏振 (16)9.2 光学量测量方法与仪器 (16)9.2.1 几何量测量 (16)9.2.2 光学量测量 (16)9.2.3 光学子系统测量 (16)9.3 光学测量误差分析 (17)9.3.1 光源波动 (17)9.3.2 仪器误差 (17)9.3.3 环境因素 (17)9.3.4 人为因素 (17)9.3.5 光学系统误差 (17)第10章计量与检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17)10.1 数据处理基本方法 (17)10.1.1 数据收集与整理 (17)10.1.2 数据表示与记录 (17)10.1.3 数据校验与审核 (18)10.2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18)10.2.1 测量不确定度的概念 (18)10.2.2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 (18)10.2.3 测量不确定度的表示与报告 (18)10.3 计量与检测数据的统计分析与应用 (18)10.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18)10.3.2 假设检验 (18)10.3.3 方差分析 (18)10.3.4 相关性分析 (18)10.3.5 回归分析 (18)10.3.6 数据可视化 (19)第1章计量与检测基础1.1 计量的概念与分类计量作为科学技术领域中的重要分支,主要涉及对物理量的测定和量值传递。
标准化与计量检测作业指导书
标准化与计量检测作业指导书第1章引言 (3)1.1 范围 (3)1.2 参考文献 (4)1.3 定义与术语 (4)第2章标准化基础知识 (4)2.1 标准化概念 (4)2.1.1 定义与内涵 (4)2.1.2 标准化分类 (5)2.2 标准化体系 (5)2.2.1 标准化体系概念 (5)2.2.2 标准化体系结构 (5)2.3 标准化制定与实施 (5)2.3.1 标准制定 (5)2.3.2 标准实施 (6)第3章计量检测基本原理 (6)3.1 计量概念 (6)3.2 计量单位制 (6)3.3 计量检测方法 (7)第4章计量检测设备管理 (7)4.1 设备选型与采购 (7)4.1.1 设备选型原则 (7)4.1.2 设备选型流程 (7)4.1.3 设备采购 (7)4.2 设备校准与验证 (7)4.2.1 校准概述 (7)4.2.2 校准周期 (7)4.2.3 校准方法 (8)4.2.4 校准结果判定 (8)4.2.5 设备验证 (8)4.3 设备维护与保养 (8)4.3.1 设备维护 (8)4.3.2 设备保养 (8)4.3.3 设备故障处理 (8)4.3.4 备品备件管理 (8)第5章计量检测误差分析 (8)5.1 误差来源与分类 (8)5.1.1 误差来源 (8)5.1.2 误差分类 (8)5.2 误差评价与处理 (9)5.2.1 误差评价 (9)5.2.2 误差处理 (9)5.3 提高检测准确性的措施 (9)5.3.1 选用高精度设备 (9)5.3.2 改善检测环境 (9)5.3.3 提高操作者技能 (9)5.3.4 优化检测方法 (9)5.3.5 严格质量控制 (9)第6章计量检测数据处理 (9)6.1 数据收集与记录 (10)6.1.1 数据收集 (10)6.1.2 数据记录 (10)6.2 数据分析与处理 (10)6.2.1 数据分析 (10)6.2.2 数据处理 (10)6.3 数据报告与存储 (11)6.3.1 数据报告 (11)6.3.2 数据存储 (11)第7章计量检测质量保证 (11)7.1 质量控制体系 (11)7.1.1 质量控制原则 (11)7.1.2 质量控制组织结构 (11)7.1.3 质量控制流程 (11)7.1.4 质量控制文件 (11)7.2 质量控制方法 (11)7.2.1 检测设备校准 (11)7.2.2 检测方法验证 (12)7.2.3 检测过程监控 (12)7.2.4 数据分析与处理 (12)7.3 质量改进措施 (12)7.3.1 不合格品控制 (12)7.3.2 内部审核与纠正措施 (12)7.3.3 持续改进 (12)7.3.4 培训与技能提升 (12)第8章计量检测实验室管理 (12)8.1 实验室组织与人员 (12)8.1.1 组织结构 (12)8.1.2 人员配置 (12)8.1.3 岗位职责 (12)8.2 实验室环境与设施 (13)8.2.1 实验室环境 (13)8.2.2 设施与设备 (13)8.2.3 检测方法与标准 (13)8.3 实验室安全管理 (13)8.3.1 安全制度 (13)8.3.2 危险源识别与评估 (13)8.3.3 安全防护 (13)8.3.4 消防安全 (13)8.3.5 药品与试剂管理 (13)第9章计量检测标准方法 (13)9.1 标准制定与修订 (13)9.1.1 标准制定 (13)9.1.2 标准修订 (14)9.2 标准内容与结构 (14)9.2.1 标准内容 (14)9.2.2 标准结构 (14)9.3 标准应用与实施 (14)9.3.1 标准应用 (14)9.3.2 标准实施 (14)第10章计量检测发展趋势与展望 (14)10.1 国际计量检测发展趋势 (14)10.1.1 国际计量体系演变 (14)10.1.2 新型计量技术发展动态 (15)10.1.3 国际计量检测标准化进程 (15)10.1.4 国际计量检测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5)10.2 我国计量检测现状与挑战 (15)10.2.1 我国计量检测体系概述 (15)10.2.2 我国计量检测行业现状分析 (15)10.2.3 我国计量检测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15)10.2.4 提高我国计量检测能力的策略与措施 (15)10.3 计量检测技术展望与应用前景 (15)10.3.1 计量检测技术发展趋势 (15)10.3.1.1 量子计量技术 (15)10.3.1.2 非接触式测量技术 (15)10.3.1.3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计量检测中的应用 (15)10.3.2 计量检测技术在行业中的应用前景 (15)10.3.2.1 高精度测量技术在精密制造领域的应用 (15)10.3.2.2 在能源、环保等领域的计量检测应用 (15)10.3.2.3 新兴领域计量检测技术需求与发展方向 (15)10.3.3 计量检测技术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与作用 (15)10.3.3.1 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支撑作用 (15)10.3.3.2 服务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计量检测需求 (15)10.3.3.3 计量检测在国家安全、贸易、民生等方面的应用 (15)第1章引言1.1 范围本章主要阐述标题标准化与计量检测作业指导书的目的、适用范围以及内容概述。
作业指导书实验室操作指导与安全规范
作业指导书实验室操作指导与安全规范尊敬的读者,欢迎阅读本次的作业指导书,本指导书为您提供实验室操作指导与安全规范,以确保您在实验室中的工作安全与高效。
请您详细阅读并严格遵守以下规定。
第一部分:实验室操作指导1. 实验室设备使用规范1.1 使用前务必仔细阅读设备操作手册,并按照要求正确使用设备。
1.2 严禁随意更改或修理设备,如有需要,请及时向实验室管理员报告。
1.3 使用完毕后,请将设备恢复到原始状态,并保持设备及周围环境的整洁。
2. 实验室材料存放规范2.1 实验材料应按照分类和标签进行妥善存放,确保易取易存,并减少交叉污染的风险。
2.2 液体储存时,请按照安全规范选择合适的容器,并储存于指定的区域。
2.3 实验结束后,请清理并归位使用的材料,并确保存放区域的整洁。
3. 实验室操作流程规范3.1 在进行任何实验之前,请认真阅读相应实验的操作步骤,熟悉实验流程。
3.2 实验操作过程中,请严格按照步骤进行,避免随意改动或省略任何步骤。
3.3 操作结束后,请进行实验数据的记录和整理,并及时清理实验工作区域。
第二部分:实验室安全规范1. 个人防护1.1 进入实验室前,务必穿戴符合安全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实验服、安全眼镜、手套等。
1.2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严禁穿戴长发、宽松衣物或饰品等,以免被机器设备纠缠导致意外伤害。
1.3 使用有毒或腐蚀性物质时,请佩戴特定的防护装备,并确保操作区域通风良好。
2. 安全设施使用2.1 实验室应配备灭火器、紧急喷淋器等安全设施,请熟悉其位置,并了解正确使用方法。
2.2 在实验中如遇火灾、泄漏等突发情况,请立即采取适当的应急措施,并报告实验室管理员。
3. 废弃物处理3.1 废弃物应按照规定的分类进行处理,包括化学品废弃物、生物废弃物等。
3.2 废弃物处理时,请参照相关规定,进行正确的包装和标记,并交由专门机构进行处理。
4. 实验室进出管理4.1 进入实验室前,请确认您具有合法的资格和相应的培训。
试验室作业指导书
试验室作业指导书1、检验原始记录填写及数据更改的规定作业指导书文件代号第版第次修订共2 页标题:检验原始记录填写及数据更改的规定实施日期1、目的为使每份检验原始记录客观、真实、规范、完整,在相同条件下均能复现,特制订本规定。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站检验原始记录填写及数据更改。
3、职责检验人员应严格执行本规定,质量监督员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4、原始记录的填写要求4.1、原始记录必须记录在经审批符合本站规定的记录表格中,不得临时使用其它纸张代替。
4.2、原始记录可用蓝色或黑色钢笔、签字笔、圆珠笔填写,不得用铅笔填写。
4.3、原始观测记录应在检验活动中及时记录,不允许追记。
4.4、原始记录内所有文字、数字、签名都应字迹工整、清晰、排列整齐,不允许任意涂改、填写时一般不越过边框底线。
4.5、原始记录内的数据、有效文字、单位、符号的填写应符合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和国家法定计量单位,不得出现以“0”代替“0.0”及“0.00”等类似的错误。
4.6、每份原始记录应包含足够的信息,以识别影响不确定度的各种因素。
在需要时按这些信息可保证检定、校准和检测的再次复现,因此:(1)、原始记录的信息一般应等于或多于报告上的信息,即报告上给出的信息(涉及到本站的地址、声明、授权、搠源性的说明除外),包括建议、其它说明等,原始记录上均应有响应的记录。
(2)、原始记录的通用信息部分均应逐栏如实填写不许空白,不作填写要求的栏目应画上一根长斜线杠掉或用文字说明。
5、原始记录的填写说明5.1、通用信息栏目(1)、技术依据可以只填写代号,但企业说明书等就注明技术指标。
(2)、一栏内有两个内容的(如温度、湿度、型号、规格)可写完一个内容后空一格接着写另一内容或用“/”分隔。
(3)、报告上填写了检测日期的原始记录也应有记录。
(4)、其它说明。
可填写分包、检验的主要建议、方法偏离、例外等内容。
(5)、每份记录必须有检验人员和复核人员的亲笔签名以作确认。
实验室作业指导书
实验室作业指导书实验室作业指导书【最新资料,⽬WORD⽂档,可编辑修改】第⼀部分:化验室⼿册⼀、组织机构及职责⼆、实验室设施与环境三、化验仪器药品的管理控制四、检验样品的管理五、化验室记录清单第⼆部分实验室检验规程⼀、概况(⼀)质量⽅针及⽬标(⼆)执⾏标准(三)⼈员构成情况(四)主要监视和测量装置情况(五)主要检验项⽬及周期⼆、职责和权限三、⼯作要求四、考核制度(⼀)考核表(⼆)⼯作分⼯表(三)记录五、安全操作规程(⼀)防⽕(⼆)灭⽕(三)防爆(四)防毒(五)防风六、设备仪器操作规程(1)722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2)分析天平操作规程(3)PH计操作规程(4)冰箱操作规程(5)⼲燥箱操作规程(6)⽔浴锅操作规程(7)浊度仪操作规程(8)蒸馏⽔操作规程(9)超声波洗涤操作规程(10)显微镜操作规程七、溶液配制及标定(1)氢氧化钠溶液配制及标定(2)盐酸溶液配制及标定(3)硫酸溶液配制及标定(4)硫代硫酸钠溶液配制及标定(5)碘溶液配制及标定(6)x 溶液配制及标定(9)配置溶液的⼀般要求⼋.样品试验⽅法第三部分⾷品安全管理⼀、⾷品安全管理⼈员制度⼆、⾷品安全检查制度三、原料采购制度四、从业⼈员健康管理制度五、从业⼈员个⼈卫⽣制度六、仓库卫⽣岗位责任制第四部分检验的基本知识⼀、⾷品检验的基础知识⼆、检验试剂的要求三、检验器⽫的要求四、检验的⼀般步骤五、检验的⼀般要求六、实验室安全防护知识七、实验室安全⽤电知识企业标准QB/LHH6406□□⼝□⼝第六部分检验⽅法第七部分校验仪器记录化验室⼿册引⾔吴忠兰花花实业有限公司成⽴于2010 年10 ⽉,占地164 亩,检验科化验室⾯积2058 平⽅⽶,微⽣物、理化实验室现有技术⼈员4 名,微⽣物实验室负责⽣产加⼯环境、原辅材料购进、使⽤,⽣产各环节半成品、成品的微⽣物监测,严格按照化验规划化验,确保达标,理化实验室负责理化指标(⾷品添加剂、营养成份)的检测,确保公司的“猛豹“合格率达到100% ,编制说明检验科化验室作为吴忠兰花花实业有限公司的检验机构,在控制原料质量、产品质量及⽣产车间卫⽣状况⽅⾯起着重要作⽤。
实验室sop标准作业指导书
实验室sop标准作业指导书实验室SOP标准作业指导书是为实验室工作人员提供操作指导和安全规范的文件。
以下是一个实验室SOP标准作业指导书的示例:1. 实验室安全要求:- 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并了解实验室的紧急撤离计划和应急措施。
- 使用实验室设备和化学品前必须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实验室服装、安全眼镜、手套和面罩。
- 在实验室工作期间,应保持实验台面整洁,确保通道畅通,防止火灾和意外发生。
- 每个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了解实验室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并按照操作指南进行操作。
- 实验室设备和化学品必须妥善存放,标注清晰,避免混淆和误用。
2. 实验室设备操作规范:- 所有实验室设备必须在正常运行状态下使用,并且必须按照操作手册中的说明进行操作。
- 每次使用设备前,必须检查设备的状态和安全性能,并确保设备无损坏。
- 在使用设备期间,要保持注意力集中,避免分心和不慎操作导致事故发生。
- 在实验室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下,应立即停止使用设备,并向实验室负责人报告。
3. 化学品操作规范:- 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在使用化学品前必须仔细阅读化学品的安全数据表,并按照其中的安全操作规范进行操作。
- 使用化学品时应戴上手套和面罩,并确保实验室通风良好。
- 在处理化学品时,必须使用适当的工具和容器,并且不得混合不同的化学品。
- 使用化学品后,必须将容器密封良好,并及时清理工作区,避免残留物的危害和交叉污染。
4. 废弃物处理规范:- 废弃物必须分类储存,包括固体废弃物、液体废弃物和化学废弃物,并按照相关的法规和规定进行处理。
- 废弃液体必须储存在密封容器中,并标清容器内液体的性质和危害等级。
- 废弃物储存区域必须保持整洁,并定期清理和消毒。
以上是一个实验室SOP标准作业指导书的示例,具体内容可以根据实验室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定制。
实验室作业指导书模板
一、前言实验室作业指导书是实验室进行各项实验操作的基本依据,为确保实验顺利进行,特制定本指导书。
本指导书适用于实验室所有实验人员,旨在规范实验操作流程,提高实验质量和安全系数。
二、实验目的1. 确保实验人员掌握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
2. 培养实验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
3. 提高实验数据准确性。
4. 确保实验过程安全、环保。
三、实验原理(一)实验名称(二)实验原理(三)实验原理图示四、实验器材与试剂1. 实验器材:(1)主要器材:仪器名称、规格、数量(2)辅助器材:仪器名称、规格、数量2. 实验试剂:(1)主要试剂:试剂名称、规格、数量(2)辅助试剂:试剂名称、规格、数量五、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完好。
(2)熟悉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
(3)穿戴实验服、手套等防护用品。
2. 实验操作(1)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注意观察现象。
(2)记录实验数据,包括时间、温度、浓度等。
(3)如遇异常情况,立即停止实验,并向实验指导老师报告。
3. 实验结束(1)整理实验器材,确保实验台面清洁。
(2)回收实验试剂,按照规定进行处理。
(3)填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步骤、数据、结论等。
六、实验注意事项1. 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确保实验过程安全。
2. 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及时记录数据。
3. 实验过程中,如遇异常情况,立即停止实验,并向实验指导老师报告。
4. 不得擅自更改实验参数和步骤。
5. 实验结束后,及时清理实验器材和试剂。
七、实验报告要求1. 实验报告应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步骤、数据、结论等。
2. 实验报告应规范书写,字迹清晰。
3. 实验报告应在规定时间内提交。
八、附则1. 本指导书适用于实验室所有实验人员。
2. 实验人员应认真学习本指导书,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3. 实验室负责人负责监督本指导书的实施。
4. 本指导书由实验室负责解释和修订。
注:以上模板仅供参考,具体实验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实验室作业指导书
实验室作业指导书序言1、实验室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不低于50%;水泥试样、拌合水、仪器和用具的温度应与实验室一致。
2、湿气养护箱的温度为20℃±1℃,相对湿度不低于90%。
一、普通干混砂浆1、稠度试验本方法适用于确定砂浆的配合比或施工过程中控制砂浆的稠度。
A、稠度试验应使用下列仪器:a、砂浆稠度仪:应由试锥、容器和支座三部分组成。
试锥应由钢材或铜材制成,试锥高度应为145mm,锥底直径应为75mm,试锥连同滑杆的质量应为300±2g;盛浆容器应由钢板制成,筒高应为180mm,锥底内径应为150mm;支座应包括底座、支架及刻度显示三个部分,应由铸铁、钢或其他金属制成;b、钢制捣棒:直径为10mm,长度为350mm,端部磨圆;c 、秒表。
B、稠度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a、应先采用少量润滑油轻擦滑杆,再将滑杆上多余的油用吸油纸擦净,使滑杆能自由滑动;b、应先采用湿布擦净盛浆容器和试锥表面,再将砂浆拌合物一次装入容器;砂浆表面宜低于容器口10mm,用捣棒自容器中心向边缘均匀地插捣25次,然后轻轻的浆容器摇动或敲击5~6下,使砂浆表面平整,随后将容器置于稠度测定仪的底座上;c、拧开制动螺丝,向下移动滑杆,当试锥尖端与砂浆表面刚接触时,应拧紧制动螺丝,使齿条侧杆下端刚接触滑杆上端,并将指针对准零点上;d、拧开制动螺丝,同时计时间,10s是立即拧紧螺丝,将齿条侧杆下端接触滑杆上端,从刻度盘上读出下沉深度(精确至1mm),即为砂浆的稠度值;e、盛浆容器内的砂浆,只允许测定一次稠度,重复测定时,应重新取样测定。
C、稠度试验结果应按下列要求确定:a、同盘砂浆应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并应精确至1mm;b、当两次实验值之差大于10mm时,应重新取样测定。
2、表观密度试验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砂浆拌合物捣实后得单位体积质量,以确定每立方米砂浆拌合物中各组成材料的实际用量。
A、表观密度试验应使用下列仪器:a、容量筒:应由金属制成,内径应为108mm,净高应为109mm,筒壁厚应为2~5mm,容积应为1L;b、天平:称量应为5kg,感量应为5g;c、钢制捣棒:直径为10mm,长度为350mm,端部磨圆:d、振动台:振幅应为0.5 ±0.05mm,频率应为50 ±3Hz;e、秒表。
实验室安全作业指导书
标题实验室安全作业指导书批准人发布日期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本所实验室人员身体健康、设备和财产安全运行,保证检验工作有效地正常进行,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第二条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实验室的有机实验、有毒物质、强酸强碱、易燃易爆物、用电等安全操作、生物安全等,适用于本院全体工作人员。
第三条实验室主任全面负责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是本室防火、防盗、防爆、防意外事故的安全管理工作第一责任人,实验室各分管领导系第二责任人。
第四条质控室、质量监督员应对实验室的安全作业情况进行监督。
第五条实验人员应规范操作,确保安全。
第二章安全作业指导第六条通用安全作业要求1.检验人员应认真学习安全知识,树立安全意识,必须达到“四懂”,即:懂基本实验原理,懂基本操作要领,懂基本仪器原理,懂基本安全知识。
2.凡进入实验室人员需穿长袖实验服或防护服,按需要佩戴防护眼镜(如进行化学实验、有危险的机械操作等),涉及化学和高温实验时,不得佩戴隐形眼镜。
3.严禁试剂入口,如需以鼻鉴别试剂时,须将溶剂瓶远离,用手轻轻扇动,稍闻其气味,严禁鼻子接近瓶口。
4.特殊场所按需佩戴安全帽、防护帽,无长发散露在外的现象。
按需要佩戴防护手套(涉及不同的有害化学物质、病原微生物、高温和低温等),并正确选择不同种类和材质的手套5.废液应先进行无害处理,不准直接倒入下水系统。
6.化验室必须配备消防器材,放置在显眼、合理位置,并定期检查保养,保持整洁。
7.使用高压、燃气、电热设备、易燃易爆药品时操作人员不得离开。
8.有毒、易燃、易爆药品试剂应设专库专人保管,控制实验室内加锁存放。
9.对过期、变质、报废的试剂处理要有记录;对经培养后的长菌平皿要杀菌处理,不得污染环境。
10.化验室所用化学试剂必须有专人负责保管,并实行专柜加锁保存管理,领用需登记,禁止任何无关人员擅自随意拿取使用。
要有明确且规范的实验记录。
11.非实验区(如电梯、办公室、休息室、会议室、餐厅等)无穿戴实验服、实验手套等现象。
作业指导书(检测组)
作业指导书(检测组)作业指导书(检测组)引言概述:作业指导书(检测组)是在实验室中进行实验或检测时的重要参考资料,它包含了实验或检测的目的、步骤、仪器使用方法、数据处理等内容,能够帮助实验人员顺利完成实验或检测工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作业指导书(检测组)的重要性以及其具体内容。
一、目的和背景1.1 确定实验或检测的目的:作业指导书(检测组)首先要明确实验或检测的目的,即要达到什么样的结果。
1.2 确定实验或检测的背景:作业指导书(检测组)还需要说明实验或检测的背景知识,以便实验人员了解实验或检测的重要性和意义。
1.3 确定实验或检测的依据:作业指导书(检测组)还应该列出实验或检测的依据,即实验或检测所遵循的规范和标准。
二、实验或检测步骤2.1 详细列出实验或检测的步骤:作业指导书(检测组)需要清晰地列出实验或检测的各个步骤,包括操作顺序、操作方法等。
2.2 强调实验或检测的注意事项:作业指导书(检测组)应该特别强调实验或检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以避免操作失误或实验失败。
2.3 提供实验或检测的示例:作业指导书(检测组)可以提供一些实验或检测的示例,以帮助实验人员更好地理解操作步骤。
三、仪器使用方法3.1 介绍实验或检测所需的仪器:作业指导书(检测组)需要介绍实验或检测所需的仪器,包括名称、功能、使用方法等。
3.2 详细说明仪器的操作步骤:作业指导书(检测组)应该详细说明每个仪器的操作步骤,以确保实验人员正确地操作仪器。
3.3 强调仪器的维护和保养:作业指导书(检测组)还应该强调仪器的维护和保养方法,以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
四、数据处理4.1 说明数据的采集方法:作业指导书(检测组)需要说明数据的采集方法,包括采集的时间、频率等。
4.2 介绍数据的处理方法:作业指导书(检测组)应该介绍数据的处理方法,包括数据的整理、分析等。
4.3 提供数据处理的示例:作业指导书(检测组)可以提供一些数据处理的示例,以帮助实验人员更好地理解数据处理的步骤。
计量器具自校作业指导书
计量器具自校作业指导书文件版本:A 修改次数:0 文件编号:一、移液管1. 目的保证计量仪器的有效使用,确保产品实现过程的质量。
2. 合用范围本公司常用玻璃量器:0.5 mL、1 mL、5mL、10mL、25mL、50mL 和100mL 移液管。
3. 校准依据3.1 JJG196—20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3.2 JJF1059—1999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4. 职责质量控制部负责本规程的实施。
5. 校准方法5.1 校准项目表 1标称总容量/mL1.外观2.容量允许 A差/mL B 3.水流出时间/s0.5±0.025±0.0505-121±0.008±0.0155-125±0.025±0.05015-3010 25符合要求50±0.05±0.1025-40100±0.10±0.1630-45方法目视电子天平秒表±0.05±0.1015-30±0.10±0.2015-305.2 校准条件与设备5.2.1 校准条件5.2.2 温度:校准环境温度25±1℃,室内温度变化不超过2℃/h,水温与室温之差不超过2℃。
5.2.3 校准所用介质:蒸馏水。
5.2.4 所用设备5.2.4.1 0.0001g 电子天平5.2.4.2 0~100℃温度计、秒表5.2.4.3 锥形瓶5.3 校准过程5.3.1 外观要求5.3.1.1 量器应具有厂名或者商标,标准温度,用法标记,标称总容量,准确度等标志。
5.3.1.2 量器无影响计量读数的缺陷,包括集密的气线(气泡),破气线(气泡),擦伤,铁屑和明显的直棱线。
5.3.1.3 分度线应清晰完整,平直均匀,且与器轴相垂直相邻两分度线中心距离应大于 1mm。
5.3.2 容量允差(衡量法)5.3.2.1 校准点:0.5 mL:0~0.5 mL 1 mL:0~1 mL 5 mL:0~5 mL 10 mL:0~10 mL25 mL:0~25 mL 50 mL:0~50 mL 100 mL:0~100 mL5.3.2.2 校准方法5.3.2.2.1 清洗:将移液管用重铬酸钾洗液清洗后,应无挂水珠,晾干或者烘干,备用。
实验室安全作业指导书
实验室安全作业指导书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技术品质部实验室的有机实验、有毒物质、强酸强碱、易燃易爆物、用电等安全操作。
本标准适用于技术品质部所有实验人员。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版本(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版本(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3 术语和定义无术语和定义,保留本条款的目的是为了保持标准结构的一致性,便于今后的修订。
4 职责4.1 技术品质部主管和安保员对实验室的作业情况进行监督。
4.2 实验人员确保操作正确,确保安全。
5 安全作业指导5.1 通用安全作业要求5.1.1 实验人员必须达到“四懂”,即:懂基本实验原理,懂基本操作要领,懂基本仪器原理,懂基本安全知识。
5.1.2 严禁试剂入口。
如需以鼻鉴别试剂时,须将溶剂瓶远离,用手轻轻扇动,稍闻其气味,严禁鼻子接近瓶口。
5.1.3 废液应先行无害处理,不准直接倒入下水系统。
5.1.4 严禁食具和化验器具混放在一起或互相挪用。
5.2 有机实验室安全作业指导5.2.1 实验前应对实验进行充分准备,充分应熟悉实验中的各种试剂的理化性质、腐蚀性、毒性、危险性,并正确预测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并采取措施提前预防和化解各种危险因素。
实验应尽量使用无毒或低毒、无腐蚀的试剂。
设计实验时,实验的路线、方法要尽量满足环保、安全的要求,尽量避免高污染、高毒性、易燃、易爆的实验路线和方案。
5.2.2 进入有机实验室后,首先开灯,然后开启实验室通风系统,确保实验室通风良好。
所有有机实验,应在通风橱或通风良好的中间试验台上进行;特别是有毒、腐蚀性和有异味物质的实验,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操作。
实验正常进行时,应将通风柜门拉下至合理位置。
使用有毒、腐蚀性和有异味试剂时,必须戴手套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量实验室作业指导书
计量实验室作业指导书目录
ZY01 计量标准操作程序
ZY02 计量标准测量重复性考核实施细则
ZY03 计量标准测量稳定性考核实施细则
ZY04 测量不确定度的验证
ZY05 仪器设备使用维护规范
ZY06 期间核查实施细则
1.目的
对使用计量标准的操作进行规范化要求。
2.实用范围
使用计量标准器具。
3.依据文件
计量标准的使用维护说明书及有关标准规范要求。
4.操作前的准备
4.1 使用标准的准备
4.1.1使用标准应符合检定依据要求。
4.1.2 使用标准应在检定周期内,且标准器具应保持干净无破损。
4.2 使用标准量具的准备。
4.2.1使用标准量具应放在固定无振动的台面上,其平衡时间应符合使用说明要求。
4.2.2使用标准量具不得受震动.气流及其它强磁场的影响。
4.2.3使用标准量具前应用符合说明要求的清洗剂作清洗处理。
4.3 使用标准的文件、资料、记录、证书准备。
4.3.1准备使用标准的使用说明、指南及技术手册。
4.3.2准备使用标准的证书及原始记录。
4.4 使用标准的环境条件及记录。
4.4.1检查温度湿度是否符合使用标准的要求。
4.4.2以目力察看标准外观质量和各部分相互作用是否符合要求、合格。
5.使用步骤
5.1填写原始记录的基本信息如计量标准名称、部门、型号规格、生产厂家、出厂编
号等。
5.2记录使用标准各点的测量数据,数据应真实有效,且符合要求规定。
5.3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意外情况,应在使用记录的备注栏注明意外情况及处理结果。
6.使用标准后作业
6.1对标准的状态定期检查,并填写好使用记录,做好标准的日常维护和清洁护理。
6.2对数据的修改应符合规定要求,记录数据值应和计量标准量具基本
一致,给出使用的结果及不确定度表示。
6.3完善使用记录,并签上使用人员的亲笔签名,填写使用日期。
7.其它事项
7.1计量标准的检定周期一般为一年,须按期送到有关职能部门进行检定,使用频繁
的应适当缩短检定周期。
7.2对检定不合格的计量标准不能够使用。
8.计量标准的维护保养:
8.1使用标准应尽量远离振源和磁源,应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8.2暂不使用的标准必须放在盒内加上合格标识放在洁净而无明显温度波动的房间。
8.3计量标准不应赤手拿取,应带上手套拿取,标准应轻拿轻放。
8.4计量标准应保持清洁使用完后应定期用清洁剂清洗干净,涂上防锈油,分别按序排
放,不能混放。
8.5使用标准时应先将标准表面用柔软清洁的真丝绸布擦净。
8.6标准的使用说明书,检定证书应放标准盒内,必须按周期检定,无检定证书或其合
格印记的操作一律不准使用。
1.目的
计量标准测量重复性考核规范化.
2.实用范围
计量标准测量重复性工作的实施.
3.依据文件
JJF1033-2008《计量标准考核规范》及有关规范要求
4.计量标准的测量重复性考核
4.1选一稳定的被测对象.
4.2在相同的地点、环境条件下,由同一个人,用同一种方法,由同一台计量标准器具.
4.3在短时间内用被考核的计量标准重复测量n次(n应尽可能大)得到n个观测值yi,i=1,2……n其平均值为y.
4.4计量标准的测量重复性通常用观测值的实验标准差S(y)来表示
4.5计量标准重复性为:
n
S(y) = ∑ (yi-y)2
i=1
n-1
4.6所得重复性应不大于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中所采用的重复性数据.
4.7若考核得到的重复性数据比不确定度评定中所采用的数据大,则应重新对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
4.8若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中无相应的数据,则所得到的重复性S(y)至少应小于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y).
1.目的
计量标准测量稳定性考核规范化
2.实用范围
计量标准测量稳定性工作的实施
3.依据文件
JJF1033-2008《计量标准考核规范》及有关规范要求
4.计量标准的测量稳定性考核
4.1选一稳定性好的被测对象.
4.2每隔一段时间(大于一个月).
4.3用该计量标准进行一组n次的测量,取其算数平均值y.
4.4共观测m组(m≥4)
4.5取m组测量结果中的最大值和最大值之差,作为计量标准在该时间段内的稳定性.
4.6计量标准的稳定性小于计量标准的扩展不确定度(K=2)或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
4.7计量标准应有历年的稳定性考核记录.
1. 目的
对测量不确定度合理性进行验证 2.实用范围
对测量不确定度验证实施。
3.依据文件
JJF1033-2008《计量标准考核规范》及有关规范要求。
4.测量不确定度的验证
4.1测量不确定性的验证可以通过几种方法进行。
4.1.1传递比较法
4.1.1.1用计量标准测量稳定性的被测对象。
4.1.1.2将该被测对象用一套更高级的计量标准进行测量。
4.1.1.3用被考核计量标准和高一级计量标准进行测量时的扩展不确定度(K=2)分别为V 和V O ,
它们的测量结果分别为Y 和Yo ,则应满足:
Y-Y O ≤ U 2+U O 2 当U O ≤U/3成立时,可以忽略U O 的影响,此时上式成为: Y-Y O ≤U
4.1.2多台(套)比较法
4.1.2.1若无法得到高一级的计量标准时.
4.1.2.2采用3台(套)或3台(套)以上具有相同准确度等级的计量标准. 4.1.2.3对同一稳定的被测对象进行测量.
4.1.2.4若Y 为由被考核计量标准得到的测量结果,而多台(套)计量标准得到的测量结果的平均值Y,则应满足: Y-Y ≤ n-1/n U 式中,U 为被考核计量标准的扩展不确定度. 4.1.3两台(套)比对法
4.1.3.1如果没有多台(套)相同准确度等级的计量标准. 4.1.3.2也可以采用同等级的两台(套)计量标准进行比对.
4.1.3.3若两台(套)计量标准的测量结果分别为Y 1和Y 2. 4.1.3.4它们的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U 1和U 2.
4.1.3.5两台(套)计量标准的量值不是由同一台(套)高一级计量标准所传递的,则应满足: Y 1-Y 2 ≤ U 12+U 22
4.1.3.6若两台(套)计量标准的量值具有相关性,但其相关性不大,则可忽略其相关性,否则应考虑两者之间的相关性.
4.1.3.7若要对两台(套)具有相同最大允许误差的仪器进行比对,则可用两台(套)仪器分别测量同一稳定的测量对象,若得到的测量结果分别为Y 1和Y 2。
4.1.3.8假定仪器的测量结果满足均匀分布,故两者的由仪器误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均为
a/ 3 ,a 为仪器允许误差限的绝对值.
4.1.3.9若其他影响均可以忽略,并取K=2,故两者的扩展不确定度U 1=U 2=2a/ 3
于是比对结果应满足: Y 1-Y 2= U 12+U 22= 2 .2a/ 3 即 Y 1-Y 2 ≤1.63a.
4.2计量标准的测量不确定度验证,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用以上任何一种方法.
1.目的
对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行修护.
2.实用范围
所有的仪器设备.
3.仪器设备的修护保养
3.1使用标准应尽量远离振源和磁源,应避免阳光直接照射、避免上潮。
3.2暂不使用的标准必须放在盒内加上合格标识放在洁净而无明显温度波动的房间。
3.3计量标准不应赤手拿取,应带上手套拿取,标准应轻拿轻放。
3.4计量标准应保持清洁,使用完后应定期用清洁剂清洗干净,涂上防锈油,分别按序排放,
不能混放。
3.5使用标准时应先将标准表面用柔软清洁的真丝绸布擦净。
3.6标准的使用说明书、检定证书应放标准盒内,必须按周期检定,无检定证书或其合格印
记的操作一律不准使用。
3.7仪器设备应由专人分管,由专人保管,用专用工具箱存放。
定期对其进行保修。
3.8仪器设备应加以标识,分别存放。
1.目的
为验证计量标准在两个检定周期间的准确性.
2.实用范围:
所有的计量标准器具.
3.依据文件
JJF1033-2008《计量标准考核规范》及有关规范要求.
4.期间核查的实施
4.1在上一个检定周期至下一个检定周期间,为保证计量标准的准确性,必须随时开展期间
核查.
4.2同台(套)比较法
4.2.1选一个稳定性极好的被测对象。
4.2.2用计量标准器,隔一段时间(随意),在相同环境条件下,由同一个人,对该被测对象进
行一组测量,测得值为Y。
4.2.3两个检定周期内可以测得n组测量数据Y
1、Y
2
、…..Y
n。
4.2.4计量标准测量值Y
1=Y
2
=…..Y
n
4.3两台(套)比较法
4.3.1选一个高级或同精度等级的计量标准,对一稳定的被测对象测量,测得一组数据Y
1。
4.3.2用计量标准对该被测对象测量,测得一组数据Y
2。
4.3.3测量值Y
1=Y
2
.
4.3.4用此法,过一段时间再进行一组测量,测得值也应相等。
4.4期间核查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