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第十三章 创伤(外科学第七版)
外科学第七版pdf
外科学第七版pdf简介《外科学第七版》是一本全面介绍外科学知识的权威教材。
本书对临床外科学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介绍,是外科医生、外科学学习者以及相关专业人士的必备参考资料。
内容概述本书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外科学基础知识:介绍外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包括外科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内容,帮助读者建立起扎实的基础知识。
2.普通外科学:介绍了各类普通疾病的外科治疗方法,包括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乳腺疾病、甲状腺疾病、肝胆胰脾疾病、血管疾病等内容。
3.骨科学:介绍了骨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包括骨折、关节疾病、骨肿瘤、骨髓炎等内容。
4.烧伤学:介绍了烧伤的急救处理和后续治疗等内容。
5.胸心外科学:介绍了胸部和心脏疾病的外科治疗方法,包括胸壁疾病、肺部疾病、食管疾病、心脏疾病等内容。
6.神经外科学:介绍了神经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包括颅脑外伤、脑血管疾病、脊髓疾病、周围神经疾病等内容。
7.泌尿外科学:介绍了泌尿系统疾病的外科治疗方法,包括肾脏疾病、膀胱疾病、前列腺疾病、尿道疾病等内容。
8.儿科外科学:介绍了儿科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包括先天性畸形、腹部疾病、胎儿外科疾病等内容。
特点1.全面性:《外科学第七版》涵盖了外科学的所有主要领域,包括普通外科学、骨科学、烧伤学、胸心外科学、神经外科学、泌尿外科学、儿科外科学等,为读者提供了全面的知识体系。
2.系统性:本书以系统的方式组织外科学知识,每个章节都有明确的主题和逻辑顺序,便于读者学习和理解。
3.实用性:《外科学第七版》着重介绍了各种外科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为临床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同时,书中还附有丰富的临床案例和手术操作技巧,帮助读者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4.更新性:本书是第七版,对于近年来外科学领域的新进展和研究成果进行了及时的更新,保证了内容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使用方法《外科学第七版》以PDF格式发布,读者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使用:1.电子阅读器:可以下载PDF文件,在支持PDF格式的电子阅读器上进行阅读。
第十三章 烧伤、冷伤
(一)临床表现
• IV°冻伤 伤及肌肉、骨骼等组织,甚至肢体干性坏疽。 对复温无反应,感染后变成湿性坏疽,中毒症状严重。治 愈后多留有功能障碍或残废。 • 全身冻伤始起有寒战、苍白、发绀、疲乏、无力等表现; 继而出现肢体僵硬、麻木、幻觉;继之神志模糊甚至昏迷 。严重者可心律失常、心跳呼吸骤停。
(二)治疗
2.防治感染
坚持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 局部:正确处理创面,祛除感染灶 全身: 合理使用抗生素(广谱抗生素) 全身支持疗法 维持内环境稳定,及时纠正休克 污染重或有深度烧伤者,应注射TAT
3.营养支持
①补充足够热量; ②摄入高蛋白、低脂肪、含纤维素的食物。 ③必要时静脉高营养; ④适量输全血、血浆或清蛋白。
二.化学烧伤
化学烧伤以强酸类、强碱类或磷等化学物质致伤为 多见。
1.损害特点
损害进行性加重
2.急救要点
• 宜用大量清水连续冲洗 • 中和剂因发生化学反应,可能加重烧伤,不主张 使用
第三节
冷 伤
• 低温寒冷引起机体的损伤,统称为冷伤。依损伤 的性质冻伤可分为冻结性损伤与非冻结性损伤两 类。
一、非冻结性冷伤
5.焦痂的处理
• 影响呼吸、血运的焦痂应立即纵行切开 • 去痂方法: 切痂、削痂、剥痂
6.植皮
• 植皮:消治休克 • 补什么?(液体种类) • 补多少?(液体用量) • 如何补?
(1)液体的种类
• 晶体液: 平衡盐溶液:首选,能纠酸又避免高氯血症 等渗盐水 等渗碱性溶液:用于血红蛋白尿或酸中毒时 • 胶体液 血浆、白蛋白:首选,以纠正低蛋白血症 全血:用于深度烧伤伴有贫血时 右旋糖酐、代血浆:用量不宜超过1500ml
1、急救 ①快速复温,使用38~42℃恒温水浸泡伤肢,冻僵 者全身浸泡。15~30分钟后,使体温迅速提高而 接近正常,指端甲床潮红且有温感。 ②如无复温条件,可利用常人腋窝、胸腹部。 ③快速复温后,应在22~25℃室内继续保暖,卧床 休息。 ④不能口服者可静脉输入加温至37℃的葡萄糖液, 能量合剂等,并防治休克。⑤对心跳呼吸骤停要 施行复苏术。
外科学教学大纲
外科学教学大纲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1.了解外科学的发展史和范畴、现况和我国外科方面的成就。
2.树立学习外科学的正确观点和方法。
【教学内容】外科学的范围,它和其它学科的关系。
重点强调外科工作者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理论和基础知识,而且要有较强的临床实践及操作技能,21世纪外科学发展的方向及对外科医师的基本要求。
第二章外科领域的分子生物学【教学内容】1 .讲述基因的结构和功能、疾病的分子诊断、临床新型生物治疗手段和外科领域分子生物学的临床应用。
2 .复习生物化学基础课内容:基因的结构和功能。
3 .简介新型分子诊断技术的种类和肿瘤标记物检测方法和分类。
4 .重点讲解基因治疗的内容和方法、介绍生物学应答调节剂疗法。
5 .讲解外科领域分子生物学临床应用的思路:外科疾病的。
第四章外科病人的体液失调【目的要求】1.熟悉各型缺水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方法。
2.掌握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方法。
3.熟悉低钙血症和高钙血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方法。
4.熟悉代谢性酸中毒和碱中毒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5.熟悉体液酸碱平衡失调的综合防治方法。
【教学内容】高渗性、低渗性缺水的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方法。
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的原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低钙血症和高钙血症的原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代谢性酸中毒和代谢性碱中毒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的综合防治原则、步骤和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
【自学内容】体液在机体的分布。
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的概念。
缺水和缺钠的关系。
血液中镁、磷含量异常对机体的影响。
血气分析在诊断酸碱平衡失调中的价值。
第六章休克【目的要求】1.熟悉外科休克的病因和病理生理变化。
2.熟悉休克的临床表现。
3.掌握外科休克病人的诊断和治疗。
【教学内容】1.外科休克发生的原因和基本病理生理变化;2.休克的诊断和治疗方法;3.观察休克病的一些指标;4.失血性休克、损伤性休克和感染性休克的病理变化特点。
最新外科学(第7版)15099ppt课件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内科学系 2007年11月
成都七中高2015级课内文言文 挖空训练(必修4)
2014年04月
•
11.廉颇蔺相如列传
•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 赵将,伐齐,大破( 使动,使……破 )之,取 阳晋,拜(用一定的礼节授予某种名位或官职 )
为上卿,以(凭借 )勇气闻于诸侯。
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凭借)秦之强而 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 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靠近)汤镬。 唯(希望,用在句首)大王与群臣孰( 通 “熟”,仔细)计议之。”
•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名作动,发出无可奈何 的声音 )。左右或欲引(牵,拉)相如去(离
开),秦王因(于是,就)曰:“今杀相如, 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趁机) 而厚遇(招待,款待)之,使归赵。赵王岂 (难道)以(因为)一璧之故(原因)欺秦 邪?”卒廷见相如,毕(使动,使…结束)礼而 归(使动,使…归)之。
•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进献,呈献 )秦王。秦王大喜,传以( 连词,来)示
(给……看)美人及左右,左右(侍从 )皆呼 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于是)前
(名作动,走上前)曰:“璧有瑕,请指示 (指……,给……看)(于)王。”王授璧。相如 因( 趁机)持璧却( 使动,使…退却) 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 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 全)召
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 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 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名作动, 安置住宿)相如广成传。
• 相如度(估计,揣度)秦王虽( 即使)斋, 决(必定)负(违背)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 衣(名作动,穿)褐,怀(名作动,怀揣)其 璧,从径道亡(逃走),归璧于赵。
外科学第七版名词解释[1]
1、腹外疝:由腹腔内的脏器或组织连同腹膜壁层,经腹壁薄弱点或空隙,向体表突出所致。
2、直疝三角:外侧边是腹壁下动脉,内侧边为腹直肌外侧缘,底边为腹股沟韧带。
3、早期胃癌:胃癌仅限于粘膜或粘膜下层者,无论病灶大小或有无淋巴结转移,均为~。
4、小胃癌:癌灶直径在10mm以下的早期胃癌。
5、微小胃癌:癌灶直径在5mm以下的早期胃癌。
5、一点癌:癌灶直径在1mm以下的早期胃癌。
6、麦氏点:沿盲肠的三条结肠带向顶端追踪可寻到阑尾基底部。
其体表投影约在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界处,称为~。
7、肝蒂:包含有门静脉、肝动脉、淋巴管、淋巴结和神经。
8、第一肝门:门静脉、肝动脉和肝总管在肝脏面横沟各自分出左、右干进入肝实质内,称为~。
9、Glisson纤维鞘:门静脉、肝动脉和肝胆管的管道分布大体上相一致,且被其共同包裹,称为~。
10、第二肝门:三条主要的肝静脉在肝后上方的静脉窝进入下腔静脉,称~。
11、第三肝门:肝的小部分血液经数支肝短静脉流入肝后方的下腔静脉,称~。
12、胆囊三角(Calot三角):胆囊管、肝总管、肝下缘所构成的三角区。
13、Mirizzi综合征:是特殊类型的胆囊结石,形成的解剖因素是胆囊管与肝总管伴行过长或者胆囊管与胆总管汇合位置过低,持续嵌顿于胆囊颈部的和较大的胆囊管结石压迫肝总管,引起肝总管狭窄;反复的炎症发作更导致胆囊肝总管瘘管,胆囊管消失、结石部分或全部堵塞肝总管。
临床特点是反复发作胆囊炎及胆管炎,明显的梗阻性黄疸。
胆道影像学检查可见胆囊或增大、肝总管扩张、胆总管正常。
14、Charcot三联征:见于肝外胆管结石,为腹痛、寒战高热、黄疸。
15、Reynolds五联征:见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腹痛、寒战高热、黄疸、休克、神经中枢系统受抑制。
16、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
按病理分类可分为水肿性和出血坏死性。
17、解剖复位:骨折段通过复位,恢复了正常的解剖关系,对位(两骨折端的接触面)和对线(两骨折段在纵轴上的关系)完全良好时,称~。
外科学本科大纲
外科学教学大纲前言外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门重要学科。
由于其内容涉及各种外科疾病的病因、病理变化、诊断和防治等各方面知识,因此在学习外科学之前必须充分掌握以往已学过的医学基础课的内容,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病理解剖学、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和免疫学等。
这是学好外科学的基本条件。
通过外科学的教学,学生应能掌握外科常见病的诊治知识,并学会外科基本手术操作。
手术虽然是外科治疗中的一个重要手段,但不能以为外科就等于手术。
应该全面地学习外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外科学的具体内容包括:外科基础、外科常见疾病和外科手术学。
外科基础是阐述无菌术、外科休克,感染、营养以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基本理论和技能。
外科常见病则是介绍其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防治原则和手术适应证等。
外科手术学主要是培养学生具备严格的无菌概念和进行基本手术操作的训练。
大纲的要求分别列为“掌握”(必须深刻理解、记忆)、“熟悉”(要理解其概念及意义)和“了解”三十层次,学生则按此要求进行学习。
外科学的教学过程,包括课堂讲授和临床示教两方面。
讲授内容以常见病、多发病为重点,也要介绍一些国内外医学的新成就,以了解现代医学的新动态。
授课时注重基础与临床结合、理论与实际结合,充分利用病例示范讨论、大体标本及影像资料、以及录像或电影等电化教具,使授课既生动、具体,又能突出重点。
除授课内容外,教材中的其他内容则作为学生自学之用。
临床示教是临床学科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形式。
学生把已往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对病人的病情作出分析、讨论,并提出诊治意见。
从而验证学习的效果。
本大纲主要供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使用。
总学时为144,其中课堂讲授96学时,实验及示教学48时。
理论部分主要以吴在德主编(外科学)(第七版)为主要教材,我院编写的(外科基本操作实习指导)作为学生参加动物实验外科学之用,适当增加黄家驷主编的外科学'有关内容和临床印发的英文资料。
外科学总论教学大纲
临床专业《外科学总论》教学大纲(2010)课程编号:01020010课程名称:外科学总论学分:3总学时:56学时理论课学时:30学时实验课学时:26学时先修课程要求: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人体解剖学适应专业:临床医学五年制教材:1、外科学,吴在德、吴肇汉主编. 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参考教材:2、克氏外科学.王植炳主编.第十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任务外科学总论作为外科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实践的桥梁,其范畴包括外科各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各项基本技能操作。
学习外科学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观,贯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通过对外科学总论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世界外科发展史,熟悉现代外科学的范畴及其分类,熟悉和掌握外科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学生进入临床外科学习、进行外科领域的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大纲是根据吴在德等主编的《外科学》全国统编教材(第7版)编写。
二、课程基本要求1、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1)掌握常见外科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预防和治疗原则。
(2)掌握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外科营养、输血、围手术期处理、外科休克、感染(一般及特异性感染)、损伤、烧伤的有关理论知识及临床表现特征和诊治原则。
(3)掌握常见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及病理特点,根据临床表现做出诊断并拟定治疗原则。
(4)掌握麻醉前准备,用药、生理指标检测和麻醉管理级常见麻醉并发症的原因和处理。
(5)熟悉外科多系统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的诊断要点和防治原则及器官移植的一般知识。
(6)了解麻醉发展概况和常用方法。
(7)了解重症监测和心肺复苏的基本方法。
2、基本技能(1)树立无菌观念,掌握吸收、穿无菌衣、戴无菌手套的方法。
(2)掌握手术进行中的无菌原则及手术人员和手术区的准备(3)掌握外科基本技能如清创、换药、脓肿切开引流、胃肠减压、导尿等。
(4)掌握人工呼吸、心脏按摩法及常用的创伤急救包扎及搬运等方法。
外科学第七版
外科学第七版引言外科学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外科手术和其他非手术治疗方法来治疗疾病、病变和创伤。
外科学第七版是外科学领域的一本重要教材,为临床医生、外科学研究人员和学生提供了深入了解外科学的知识和技术。
第一章:外科学的历史与发展第七版的外科学教材首先介绍了外科学的历史与发展。
通过回顾外科学的演变过程,读者可以了解到外科手术从古代到现代的发展历程,了解各个时期外科学所面临的挑战和取得的成就。
同时,本章还介绍了世界各地的外科学发展现状和趋势,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局的视野。
第二章:外科病理学外科病理学是外科学的基础,也是外科手术的前提。
本章主要介绍了外科病理学的基本概念、病变类型和诊断方法。
读者将了解到不同疾病在组织学上的表现形式以及如何通过组织学检查来确定病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
此外,本章还介绍了一些常见疾病的外科病理学特点,为读者培养临床思维和诊断能力提供了重要的基础知识。
第三章:外科手术技术外科手术技术是外科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本章介绍了常用的外科手术技术和器械,如手术切口的选择与处理、手术缝合技术、腹腔镜技术等。
读者将了解到不同手术技术的适应症、手术步骤和操作要点,掌握正确的操作技巧是外科医生必备的能力。
第四章:外科并发症与风险管理尽管外科手术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治疗作用,但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
本章主要介绍了外科手术常见的并发症和风险管理措施。
读者将了解到如何预防和处理术后感染、出血、伤口裂开等并发症,以及术前术后的检测和监护手段,提高外科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第五章:创伤外科学创伤外科学是外科学中一个重要的专业领域,研究创伤和创伤后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
本章介绍了创伤的分类、创伤评估和处理原则,以及不同部位和类型创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读者将了解到创伤外科学的独特挑战和处理技巧,为应对意外事故和创伤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结论外科学第七版是一本全面、系统的外科学教材,涵盖了外科学的各个方面。
通过阅读和学习本教材,读者可以掌握外科学的核心知识和技术,提高临床思维和操作能力。
外科学模拟试卷二十三(腹部创伤)
外科学模拟试卷二十三(腹部创伤)第一篇:外科学模拟试卷二十三(腹部创伤)外科学模拟试卷二十三普通外科(四)[A1型题] 151.女,29岁,被汽车撞伤后,诉腹痛、乏力30分钟。
体查:结膜苍白,血压8/6kPa(60/45mmHg),脉搏120次/分,腹肌稍紧张,全腹压痛,轻反跳痛。
右下腹腔穿刺抽出0.5mkl不凝固血液。
最合适的治疗是: A.胃肠减压 B.积极抗休克 C.输血D.抗休在同时迅速剖腹探查 E.注射广谱抗生素(D)152.男,35岁,左下腹被拖拉机压伤后4天入院,入院时有弥漫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
经积极抗休克治疗后,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内有黄色脓液及粪便,降结肠下段有一0.5cm大小的穿孔,有粪便溢出。
下列术式哪项最妥当?A.降结肠修补B.左半结肠切除C.降结肠穿孔处切除端端吻合 D.降结肠外置E.穿孔处修补、横结肠造口(E)153.男,28岁,汽车司机,因车祸腹部被汽车方向盘撞伤后腹痛3小时入院,伴有呕吐。
体查:痛苦表情,血压16/10kPa (115/75mmHg),脉搏98次/分,腹平,腹肌紧张,全腹压痛及反跳痛明显。
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肝破裂B.肠系膜大血管损伤 C.胰腺损伤 D.腹内空腔脏器损伤 E.腹膜后巨大血肿(D)154.上腹部损伤后,出现右上腹及背部疼痛,呕吐物为血性,X 线检查发现腹膜后积气。
应怀疑:A.肝或胆囊破裂B.右半结肠损伤 C.右肾损伤 D.胃损伤 E.十二指肠损伤(E)155.男,40岁,因驾车腹部被汽车方向盘撞伤后出现上腹痛。
体查:痛苦表情,血压16/10kPa(115/75mmHg),脉搏98次/分,腹稍胀,全腹有压痛、反跳痛、肌紧张,以上腹为甚,肠鸣音消失,肝浊音界存在,肝区叩击痛(±)、腹部移动性浊音(-)。
血象:WBC15×109/L,N0.9。
腹腔穿刺抽获淡红色稍浊液体,镜检:红细胞+,白细胞+,脓球少量。
穿刺液淀粉酶500u(素氏)。
七年制西医外科学笔记——创伤战伤
2、不利创伤修复的因素: 感染、异物、血运障碍、局部制动不够、 全身因素(营养不良、皮质激素、放射 线)。 (四)创伤的诊断 病史(致伤原因、症状、既往史) 体检(全身情况、突出体征、开放伤口) 辅助检查和注意事项 (五)创伤的治疗 1、急救(抢救性命、修复组织器官、恢 复生理功能)
优先抢救急症 急救事项: 急救事项:
三、战伤救治原则和火线急救 (一)战伤救治原则 1、战伤分级救治: 战术后方:连、营、团、师各级救护单位。 战役后方:军、兵种和战区医院。 战略后方:战略后方军队和地方医院
2、伤员分类 (伤类、伤部、伤型、伤情、 伤势) 3、救治工作的基本要求 (先抢后救、全面验伤、连续监护、早期 手术、防治并发症) (二)火线急救 1、通气(指抠口咽法、击背法、垂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腹法、托颌牵舌法) 2、止血(指压、包扎、填塞、止血带)
3、包扎(绷带、三角巾) 4、固定(骨折附近关节固定) 5、搬运(背、夹、拖、抬、架)
(1)积极、镇定、有序。 (2)组织协作。 (3)防止抢救中再损伤。 (4)防止医源性损害 (溶血、药物过敏、肺水肿)。
(二)治疗 (局部制动、镇静止痛、感染防治、休克防 治、支持疗法、开放性和闭合性创伤的处 理) 二、浅部软组织创伤 (-)挫伤 (二)小刺伤 (三)浅部切割伤(小伤口处理、一般伤口 处理、感染伤口处理)
创伤和战伤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外科教研室 郑泽棠教授
教学目的: 了解创伤病理、修复过程。 了解不利创伤修复 的因素。 熟悉创伤的急救和治疗。 掌握创伤分类、救治原则。 掌握浅部切割伤的处理。
一、创伤概论 (-)创伤分类 创伤分类: (-)创伤分类:按原因、部位、器官、 皮肤完整性、伤性区分。 创伤病理: (二)创伤病理: 创伤性炎症:出血、中性细胞、巨噬细胞 全身性反应:肾上腺素↑、免疫功能↓ 并发症:感染、休克 (三)创伤的修复 1、组织修复过程 (纤维蛋白填充、细胞增生、组织塑形)
外科学-第十二章 创伤-第十三章 烧伤、冻伤、蛇咬伤、犬咬伤、虫蛰伤
(一)按致伤机制
挫伤 擦伤 刺伤 切割伤 挤压伤 撞击伤 火器伤
一、创伤分类
外科学(第9版)
(二)按受伤部位
头部伤 颌面部伤 颈部伤 胸(背)部伤 腹(腰)部伤 骨盆伤 脊柱脊髓伤 四肢伤 多发伤
一、创伤分类
外科学(第9版)
一、创伤分类
(三)按伤后皮肤或黏膜完整性
闭合伤—挫伤、挤压伤、扭伤、震荡伤、关节脱位和半脱位、 闭合性骨折、闭合性内脏伤等。 开放伤—擦伤、撕裂伤、切割伤、砍伤、刺伤。
外科学(第9版)
一、创伤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诊断
(三)辅助检查
1. 实验室检查:常规检查,电解质检查 2. 穿刺和导管检查 3. 影像学检查:X线平片、MRI、CT
外科学(第9版)
一、创伤的诊断
(四)创伤检查的注意事项
1. 首先抢救危重情况(窒息、大出血、心搏骤停等) 2. 检查步骤尽量简捷,勿因检查而加重损伤 3. 重视症状明显的部位 4. 接收批量伤员时,不可忽视异常安静的病人 5. 密切观察,争取尽早确诊 6. 生命体征相对平稳,进行影像学检查
1. 受伤情况:致伤原因 受伤的时间和地点 受伤时的体位
2. 伤后表现及其演变过程
3. 伤前情况
外科学(第9版)
一、创伤的诊断
(二)体格检查
1. 初步检查(初次评估):一般按照“ABCDEF”的顺序进行检查。
2.详细检查(二次评估):可按照“CRASH PLAN”的检诊程序,心脏(C)、呼 吸(R)、腹部(A)、脊柱(S)、头部(H)、骨盆(P)、肢体(L)、动脉 (A)、检诊程序神经(N) 。 3. 伤口检查:伤口形状、大小、边缘、深度及污染情况、出血的性状、外露组织、 异物存留及伤道位置等。
外科学第七版
外科学第七版简介外科学是一门医学专业,研究和治疗人体各种外科病症的学科。
本文档将对外科学第七版进行介绍,包括其内容、特点和重要性。
内容外科学第七版是外科学的经典教材之一,由多位外科学专家合作编写而成。
该教材内容全面,包括以下方面的知识:1.外科手术:介绍了各种常见的外科手术操作流程和技术,如切除术、切开术、缝合术等。
同时还介绍了术前准备、术中操作注意事项以及术后护理等内容。
2.外科疾病:详细介绍了各种常见外科疾病,包括创伤、肿瘤、器官衰竭、感染等。
对每种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了系统的讲解。
3.外科技术:介绍了目前外科学领域的前沿技术和新兴技术,包括微创技术、机器人辅助手术、介入手术等。
探讨了这些技术的优点、应用范围以及可能的风险与挑战。
4.外科团队合作:强调外科手术的团队合作精神,介绍了外科团队各个成员的角色和职责。
同时还提出了外科团队领导者的素质要求和团队建设的方法。
特点外科学第七版具有以下特点:1.更新全面:第七版对外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更新,包括手术技术的改进、疾病诊治的新方法等。
确保读者能够获取到最新的外科学知识。
2.系统化教学:教材内容按照系统化的分类和组织方式进行编写,使得读者能够较为清晰地了解各个外科专业领域的知识。
同时,每个知识点都有详细的解释和示意图,有助于读者理解和运用。
3.实践性强:除了理论知识的介绍,教材还提供了大量的临床实例和案例分析,帮助读者将理论应用到实际情况中,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4.多角度讲解:教材作者是多位外科学专家,他们从各自的研究和实践经验出发,对每个知识点进行了多个角度的讲解,使得读者能够全面理解和掌握。
重要性外科学第七版在医学教育和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1.教育指导:作为教学教材,该版教材提供了外科学的全面知识,为医学院校培养外科医生提供了重要的教育指导。
2.临床实践:临床医生可以通过该教材快速了解最新的外科学知识,为患者提供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13第十三章创伤(外科学第七版)
第十三章创伤创伤是指机械性致伤因素作用于人体所造成的组织结构完整性的破坏或功能障碍。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不少疾病已逐步得到有效控制,但创伤却有增无减,而且已成为继心脏疾病、恶性肿瘤和脑血管疾病之后的第四位死亡原因。
所以,创伤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医务人员更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本章将简要介绍有关创伤的基础知识,重点是创伤的共性规律和救治原则,至于各部位创伤的诊断和治疗可参见相关章节。
此外,战伤是一种特殊的创伤,属于创伤的范畴。
战伤虽有其自身特点,但在许多方面与创伤都有共性或相似性,故在此也作一扼要介绍。
第一节创伤概论一、概念和分类创伤的分类是为了尽快对伤员作出正确的诊断,以便使伤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提高救治工作的有效性和时效性,同时也有利于日后的资料分析和经验总结,使创伤基础理论研究和救治水平不断提高和发展。
分类方法较多,常用的有以下几种;1.按致伤因素分类可分为烧伤、冷伤、挤压伤、刃器伤、火器伤、冲击伤、毒剂伤、核放射伤及多种因素所致的复合伤(combined injuries)等。
2.按受伤部位分类一般分为颅脑伤、颌面部伤、颈部伤、胸(背)部伤、腹(腰)部伤、骨盆伤、脊柱脊髓伤、四肢伤和多发伤等.诊治时需进一步明确受伤的组织和器官,如软组织损伤、骨折、脱位或内脏破裂等。
3.按伤后皮肤完整性分类皮肤保持完整无开放性伤口者称闭合伤(closed injury),如挫伤(contusion)、挤压伤(crush injury)、扭伤(sprain)、震荡伤(concussion)、关节脱位和半脱位、闭合性骨折和闭合性内脏伤等。
有皮肤破损者称开放伤(opened injury),如擦伤(abrasion)、撕裂伤(laceration)、切割伤、砍伤和刺伤等。
在开放伤中,又可根据伤道类型再分为贯通伤(既有入口又有出口者)、盲管伤(只有入口没有出口者)、切线伤(致伤物沿体表切线方向擦过所致的构槽状损伤)、反跳伤(入口和出口在同一点)。
外科学(总论)_王柏群_第十三章创伤和战伤PPT课件
4、创伤检查的注意事项 1).发现危重情况必须立即抢救 2).检查步骤尽量简捷 3).重视症状明显部位 4).不可忽视异常安静的病人 5).一时性难以诊断清楚的损伤
应密切观察
二、创伤的处理
1、急救 1).复苏 2).通气 3).止血 4).包扎 5).固定 6).搬运
2、进一步救治 1).判断伤情 2).呼吸支持 3).循环支持 4).镇静止痛和心理治
擦伤,表浅的小刺伤和小切割伤,可 用非手术治疗。其它的开放性创伤均需手 术处理。
7、康复治疗 包括物理治疗和功能练习,特别是对
骨折和神经损伤更有必要。
二、病理 (一)、局部反应 主要表现为炎症反应 (二)、全身反应 是一种非特异性应激反应 1、神经内分泌系统变化:共同 调节全身各器官功能和代谢,动 员机体的代偿能力,以对抗致伤 因素的损伤作用。
3、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
1)局部
2)全身
(四)、创伤并发症
1、感染
2、休克
3、脂肪栓塞综合症
4、应激性溃疡
第一节 创伤概念
一、概念和分类 广义,指机械、物理、化学或生物等
因素造成的机体损伤。 狭义,指机械性致伤因素作用于机体
所造成组织结构完整性破坏或功能障碍。 1、按致伤因素分类 烧伤、冷伤、挤压伤、刀器伤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按受伤部位分类 颅脑伤、颌面部伤、颈部伤等
3、按伤后皮肤完整性分类 闭合伤、开放性
4、按伤情轻重分类 轻、中、重伤
5、凝血功能障碍
第二节 创伤的诊断与治疗
一、创伤的诊断 1、受伤史 1).受伤情况 2).伤后表现及其演变过程 3).伤前情况
2、体格检查 1).全身情况的检查 2).根据受伤史或某处突出的体征,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章创伤创伤是指机械性致伤因素作用于人体所造成的组织结构完整性的破坏或功能障碍。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不少疾病已逐步得到有效控制,但创伤却有增无减,而且已成为继心脏疾病、恶性肿瘤和脑血管疾病之后的第四位死亡原因。
所以,创伤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医务人员更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本章将简要介绍有关创伤的基础知识,重点是创伤的共性规律和救治原则,至于各部位创伤的诊断和治疗可参见相关章节。
此外,战伤是一种特殊的创伤,属于创伤的范畴。
战伤虽有其自身特点,但在许多方面与创伤都有共性或相似性,故在此也作一扼要介绍。
第一节创伤概论一、概念和分类创伤的分类是为了尽快对伤员作出正确的诊断,以便使伤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提高救治工作的有效性和时效性,同时也有利于日后的资料分析和经验总结,使创伤基础理论研究和救治水平不断提高和发展。
分类方法较多,常用的有以下几种;1.按致伤因素分类可分为烧伤、冷伤、挤压伤、刃器伤、火器伤、冲击伤、毒剂伤、核放射伤及多种因素所致的复合伤(combined injuries)等。
2.按受伤部位分类一般分为颅脑伤、颌面部伤、颈部伤、胸(背)部伤、腹(腰)部伤、骨盆伤、脊柱脊髓伤、四肢伤和多发伤等。
诊治时需进一步明确受伤的组织和器官,如软组织损伤、骨折、脱位或内脏破裂等。
3.按伤后皮肤完整性分类皮肤保持完整无开放性伤口者称闭合伤(closed injury),如挫伤(contusion)、挤压伤(crush injury)、扭伤(sprain)、震荡伤(concussion)、关节脱位和半脱位、闭合性骨折和闭合性内脏伤等。
有皮肤破损者称开放伤(opened injury),如擦伤(abrasion)、撕裂伤(laceration)、切割伤、砍伤和刺伤等。
在开放伤中,又可根据伤道类型再分为贯通伤(既有入口又有出口者)、盲管伤(只有入口没有出口者)、切线伤(致伤物沿体表切线方向擦过所致的构槽状损伤)、反跳伤(入口和出口在同一点)。
一般而言,开放伤易发伤口感染,但某些闭合性伤如肠破裂等也可造成严重的感染。
4.按伤情轻重分类一般分为轻、中、重伤。
轻伤主要是局部软组织伤,暂时失去作业能力,但仍可坚持工作,无生命危险,或只需小手术者;中等伤主要是广泛软组织伤、上下肢开放骨折、肢体挤压伤、机械性呼吸道阻塞、创伤性截肢及一般的腹腔脏器伤等,丧失作业能力和生活能力,需手术,但一般无生命危险;重伤指危及生命或治愈后有严重残疾者。
创伤评分是一种相对量化的分类方法,是以计分的形式估计创伤的严重程度。
一般用量化和权重处理的方法,选择生命体征、解剖部位的损伤严重度和其他指标(如年龄、既往疾病、生化指标等)作为参数,经数学计算而得,并以分值大小反映伤员伤情的轻重。
创伤评分在国内外临床实践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其目的是估计损伤的严重程度,指导合理的治疗,评价治疗效果,还可用于创伤流行病学研究和比较不同救治单位的治疗水平等。
创伤评分的方法较多,可分为院前评分和院内评分两类,分别用于自受伤到医院确定性诊断前和医院内伤员伤情严重程度的判断。
常用的主要有院前指数(prehospital index,PHI)、创伤指数(trauma index, TI)、简明损伤定级(abbreviated injury scale, AIS)和损伤严重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 ISS)等。
二、病理在致伤因素的作用下,机体迅速产生各种局部和全身性防御性反应,目的是维持机体自身内环境的稳定。
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往往同时存在,但不同的损伤,机体的反应也不相同。
如局部软组织轻微损伤,一般以局部反应为主,全身反应较轻或持续时间短;而严重的局部损伤,特别是战伤,局部组织损伤较重,且往往有坏死组织存在,此时,不仅局部反应重,全身反应也较明显且持续时间也长,两者还可相互加重以形成恶性循环。
所以,对局部伤口的早期正确处理将有利于全身反应的减轻,并可促进局部反应的消退。
伤后局部和全身反应是机体稳定自身内环境的需要,但过度的反应往往可对机体造成损害,需在治疗中加以调整。
(一)局部反应创伤和战伤的局部反应是由于组织结构破坏,或细胞变性坏死、微循环障碍,或病原微生物入侵及异物存留等所致。
主要表现为局部炎症反应,其基本病理过程与一般炎症相同。
局部反应的轻重与致伤因素的种类、作用时间、组织损害程度和性质,以及污染轻重和是否有异物存留等有关。
对创伤,特别是战伤,由于局部组织细胞损伤较重,多存在组织结构破坏及邻近组织细胞严重变性坏死,加之伤口常有污染、异物存留、局部微循环障碍、缺血缺氧及各种化学物质生成而造成的继发性损伤,从而使局部炎症反应更为严重,血管通透性及渗出更加明显,局部炎症细胞浸润更为显著,炎症持续时间可能更长,对全身的影响将更大。
创伤性炎症反应是非特异性的防御反应,有利于清除坏死组织、杀灭细菌及组织修复。
(二)全身反应是指致伤因素作用于人体后引起的一系列神经内分泌活动增强并由此而引发的各种功能和代谢改变的过程,是一种非特异性应激反应。
其表现呈一综合性的复杂过程,不仅包括神经内分泌系统和物质能量代谢,还涉及凝血系统、免疫系统、重要的生命器官和一些炎症介质及细胞因子等。
1.神经内分泌系统变化伤后机体的应激反应首先表现为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改变,它起着调节各组织器官功能与物质代谢间相互关系的主导作用。
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和交感神经一肾上腺髓质轴产生大量的儿茶酚胺、肾上腺皮质激素、抗利尿激素、生长激素和胰高血糖素;同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也被激活。
上述三个系统相互协调,共同调节全身各器官功能和代谢,动员机体的代偿能力,以对抗致伤因素的损害作用。
2.代谢变化由于神经内分泌系统的作用,伤后机体总体上处于一种分解代谢的状态,表现为基础代谢率增高,能量消耗增加,糖、蛋白质、脂肪分解加速,糖异生增加。
3.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主要有局部和全身两个方面。
局部因素中伤口感染是最常见的原因。
细菌感染可损害细胞和基质,导致局部炎症持久不易消退,甚至形成化脓性病灶等,均不利于组织修复及创伤愈合。
损伤范围大、坏死组织多,或有异物存留的伤口,伤缘往往不能直接对合,且被新生细胞和基质连接阻隔,必然影响修复。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使组织缺血缺氧,或由于采取的措施不当(如局部制动不足,包扎或缝合过紧等)造成组织继发性损伤也不利于愈合。
全身因素主要有营养不良(蛋白质、维生素、铁、铜、锌等微量元素缺乏或代谢异常)、大量使用细胞增生抑制剂(如皮质激素等)、免疫功能低下及全身性严重并发症(如多器官功能不全)等。
因此,在创伤处理时,应重视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并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纠正。
(四)创伤并发症严重创伤后,由于组织或器官损伤,局部及全身器官功能和代谢紊乱,易发生较多的并发症,可影响伤员的伤情及病程的发展和预后。
故对创伤并发症应有足够的警惕性,要密切观察,早期诊断,积极采取措施预防和处理。
常见的并发症有以下几种;1.感染开放性创伤一般都有污染,如果污染严重,处理不及时或不当,加之免疫功能降低,很容易发生感染。
闭合性创伤如累及消化道或呼吸道,也容易发生感染。
初期可为局部感染,重者可迅速扩散成全身感染。
特别是广泛软组织损伤,伤道较深,并有大量坏死组织存在,且污染较重者,还应注意发生厌氧菌(破伤风或气性坏疽)感染的可能。
2.休克早期常为失血性休克,晚期由于感染发生可导致脓毒症,甚至感染性休克。
3.脂肪栓塞综合征常见于多发性骨折,主要病变部位是肺,可造成肺通气功能障碍甚至呼吸功能不全。
4.应激性溃疡发生率较高,多见于胃、十二指肠,小肠和食管也可发生。
溃疡可为多发性,有的面积较大,且可深至浆膜层,可发生大出血或穿孔。
5.凝血功能障碍主要是由于凝血物质消耗、缺乏,抗凝系统活跃,从而易造成出血倾向。
6.器官功能障碍与一般的外科疾病相比,创伤有其特殊性,即创伤时多伴有组织的严重损伤,存在大量的坏死组织,可造成机体严重而持久的炎症反应,加之休克、应激、免疫功能紊乱及全身因素的作用,容易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严重内脏并发症。
此外,由于缺血缺氧、毒性产物、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的作用,还可发生心脏和肝脏功能损害。
第二节创伤的诊断与治疗一、创伤的诊断诊断创伤主要是明确损伤的部位、性质、程度、全身性变化及并发症,特别是原发损伤部位相邻或远处内脏器官是否损伤及其程度。
因此,需要详细地了解受伤史,仔细地全身检查,并借助辅助诊断措施等才能得出全面、正确的诊断。
各部位组织器官的各种不同损伤,将在有关章节中分别阐述,本节仅介绍创伤诊断的基本方法。
(一)受伤史详细的受伤史对了解损伤机制和估计伤情发展有重要价值。
若伤员因昏迷等原因不能自述,应在救治的同时向现场目击者、护送人员及/或家属了解,并详细记录。
主要应了解受伤的经过、症状及既往疾病情况等。
1.受伤情况首先是了解致伤原因,可明确创伤类型、性质和程度。
如刺伤,虽伤口较小,但可伤及深部血管、神经或内脏器官;坠落伤不仅可造成软组织伤,还可导致一处或多处骨折,甚至内脏损伤。
应了解受伤的时间和地点。
对暴力作用致伤,还应了解暴力的大小、着力部位、作用方式(直接或间接)及作用持续时间等。
受伤时的体位对诊断也有帮助,如坠落时的首先着地部位。
枪弹伤时,受伤时的体位对判断伤道走行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2.伤后表现及其演变过程不同部位创伤,伤后表现不尽相同。
如神经系统损伤,应了解是否有意识丧失、持续时间及肢体瘫痪等;胸部损伤是否有呼吸困难、咳嗽及咯血等;对腹部创伤应了解最先疼痛的部位,疼痛的程度和性质及疼痛范围扩大等情况。
疼痛部位有指示受伤部位或继发损伤的诊断意义。
对开放性损伤失血较多者,应询问大致的失血量、失血速度及口渴情况。
此外,还应了解伤后的处理情况,包括现场急救,所用药物及采取的措施等,如使用止血带者,应计算使用时间。
3.伤前情况注意伤员是否饮酒,这对判断意识情况有重要意义。
了解有无其他相关疾病,如高血压史者,应根据原有血压水平评估伤后的血压变化。
若病人原有糖尿病、肝硬化、慢性尿毒症、血液病等,或长期使用皮质激素类、细胞毒性类药物等,伤后就较易并发感染或延迟愈合,应作为诊治时的参考。
对药物过敏史也应了解。
(二)体格检查首先应从整体上观察伤员状态,判断伤员的一般情况,区分伤情轻重对生命体征平稳者,可作进一步仔细检查;伤情较重者,可先着手急救,在抢救中逐步检查。
1.全身情况的检查可采取临床的一般检查步骤,应注意伤员的精神(心理)状态,适当劝慰以缓解其紧张情绪,取得医患间的合作。
注意呼吸、脉搏、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以及意识状态、面容、体位姿势等。
如发现下列任何一项或多项表现,必须进一步深入检查;体温过低、意识失常、呼吸急促或困难、脉搏微弱、脉率过快或失律、收缩压或脉压过低、面色苍白或口唇、肢端发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