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第二单元:解决问题一(李明翔)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小数乘法》(解决问题(一))教案冀教版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小数乘法》(解决问题(一))教学建议冀教版《解决问题(一)》教学建议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解决现实问题和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小数简便运算的过程。
2、能解答有关小数乘法的简单问题,能应用整数乘法运算定律进行小数简便运算。
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建议:◆购物问题1、教师由超市购物付钱的特点引出例1,让学生了解李阿姨计划买的食品、价格和要解决的问题。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计算。
2、交流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要给学生充分交流不同算法的机会,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组织教学。
聪聪的算法如果出现,给予表扬,并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样计算。
然后比较求2千克牛肉和2千克鱼的价钱的分步算式和综合算式,说一说符合什么运算定律。
使学生了解,两个分步算式可以写成46.4×2+23.6×2,两种计算方法符合乘法分配律。
接着教师说明: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运算。
如果学生没出现聪聪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进行比较、总结。
◆试一试鼓励学生试着用简便算法计算“试一试”中各题。
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分别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答案:1 70.825 120◆练一练第1题,先让学生弄清题中信息和问题,再独立完成。
答案:整月订奶比零买一个月便宜1.2元;一年按12个月算便宜14.4元,按365天算便宜23.9元。
第2题,先让学生了解题中的信息和问题,再独立完成。
答案:17元。
第3题,先让学生理解“定价:24.5元(含4张照片)”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加印50张”等,再自己解答问题。
交流时,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答案:154.5元。
第4题,第4小题可用简便算法。
答案:10.88 0.40475 37◆模拟购物1、让学生读题,先了解问题的背景及表格中的数据,可以让学生算一算对应千克数的价钱对不对。
2、提出售货员的问题,让学生认真观察表格、发现它的妙处。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小数乘法说课教学课件
第 10 页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0.04×(3.8×2.5)
7.69×101
=0.04×2.5×3.8
=7.69×(100+1)
=0.1×3.8
=769+7.69
=0.38
=776.69
第二单元
第6课
0.125×72 =0.125×8×9 =1×9 =9
第 11 页
3.列式计算。 (1)一个修路队每天修路0.45千米,18天修路多少千米? 0.45×18=8.1(千米) (2)一种日记本的单价是2.38元,买15本要付多少元钱? 2.38×15=35.7(元)
第二单元
第6课
第 12 页
END
第二单元
第6课
c
感谢观看 下节课再会
第 13 页
方程
解方程
冀教版 数学 五年级 上册
1.通过学习初步掌握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步骤,会解稍复杂 的方程。 2.体验用列方程解决问题的优越性,能够根据题目特点选择合适 的方法解决问题。 3.利用情境教学,把解决问题融入一种故事情境,通过本节课的 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应用价值的意识。
解:3.5x=0.7 x=0.2
42+3x=150
解:3x=108 x=36
2 解方程。 2x÷7=6
解:2x=42 x=21
7x-2x=140
解:5x=140 x=28
9.3x+5.7x=4.5
解:15x=4.5 x=0.3
3 列方程并求解。
(1)一个数的4倍比73多135,这个数是多少?
解:设这个数是x,那么它的4倍是4x。 4x-73=135 4x=208 x=52
第6课
第一种方法:先算出牛肉和鱼各用了多少钱: 46.4×2=92.8(元) 23.6×2=47.2(元) 42+92.8+47.2=182(元) 第二种方法:因为牛肉和鱼都是2千克,所以还可以这样做: (46.4+23.6)×2 =70×2 =140(元) 140+42=182(元)
冀教版5年级数学上2单元第6课时 解决问题(1)
(46.+140=182(元)
探究新知 试一试
整数的运算定律, 同样适用于小数 运算。
4×0.5×0.25×2
7.08×2.7+7.08×7.3
1.25×25.5×8
3.5×24+1.5×24
课堂小结 解决问题(一) 1.结合具体情境,可以列乘加、乘减算式解决实 际问题。 2.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运 算顺序相同,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有括号 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五年级数学上册(JJ)
教学课件
冀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第二单 元
小数乘法
解决问题(1)
第 6 课时
探究新知 李阿姨计划买1袋面粉、2千克牛肉、2千克鱼, 1 她带了200元钱,够吗?
先算出买牛肉 和鱼各用多少 元钱……
因为牛肉和鱼都是2千 克……
46.4×2=92.8(元) 23.6×2=47.2(元) 42+92.8+47.2=182 (元) 李阿姨带的钱够
2024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2单元《小数乘法》(解决问题(一))教学课件
李阿姨计划买1袋面粉、2千克牛肉,2 千克鱼,她带了200元钱,够吗?
综合算式
46.4×2+23.6×2+42 =92.8+47.2+42 =182(元)
182 < 200 所以够。
李阿姨计划买1袋面粉、2千克牛肉,2 千克鱼,她带了200元钱,够吗?
方法二:先算出1千克牛肉和1千克鱼共用多少钱,再算 出买面粉、牛肉、鱼共用多少钱,最后同200元比较。
=0.648-0.248 =0.4
(4.3-0.5)×0.125
=3.8×0.125 =(3+0.8)×0.125
5.2×3.7+4.8×3.7 =(5.2+4.8)×3.7
=10×3.7
=(3×0.125)+(0.8×0.125)=37
=0.375+0.1
=0.475
想一想:怎样计算呢?
李阿姨计划买1袋面粉、2千克牛肉,2 千克鱼,她带了200元钱,够吗?
方法一:先算出买牛肉和鱼各用多少钱,再算出 买面粉、牛肉、鱼共用多少钱,最后同200元比较。
分步计算
46.4×2= 92.8(元) 23.6×2= 47.2(元)
42+92.8+47.2=182(元)
182 < 200 所以够。
(9-3)×1.5+8 =6×1.5+8 =9+8=17(元) 答:下车时应付费17元。
3.拍全班合影照片一共要付多少元钱?
2.6×50+24ຫໍສະໝຸດ 5 =130+24.5 =154.5(元) 答:一共要付154.5元。
4.
(12.5+1.1)×0.8
4.32×0.15-0.248
=12.5×0.8+1.1×0.8 =10+8.8 =18.8
练一练
1.丽丽家每天需要2袋奶,整月订比零买一个月 (一个月按30天计算)便宜多少元?一年呢?
2018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解决问题(一)
解决问题(一)一.教学内容:解决问题(一)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2页的教学内容,包括例11及相关练习。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连除问题的基本结构,掌握“双归一”问题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解答。
能力目标: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情感目标:获取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体验。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分析解答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掌握“双归一”问题的解答方法。
四.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投影仪五.教学过程(一)知识链接1、口算。
0.18÷9 3.6÷0.4 1÷0.5 7.2÷1.27.2÷0.72 1÷0.25 4.8÷0.6 3÷0.52、张燕家养了3头奶牛,每天产奶31.5千克,每头奶牛每天产奶多少千克?3、张燕家每头奶牛一周产奶73.5千克,每头奶牛每天产奶多少千克?独立列式解答后,比较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出示例11:张燕家养的3头奶牛上周的产奶量是220.5千克,每头奶牛一天产奶多少千克?(1)仔细读题,已知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
(2)与刚才两题比较又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3)想一想,可以先算什么?怎样分步解答?2、小组交流各自的解法,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3、指名有代表性的算法板书在黑板上。
220.5÷3=73.5(千克) 220.5÷7=31.5(千克)73.5÷7=10.5(千克) 31.5÷3=10.5(千克)请同学说一说每道算式求的是什么?4、观察对比: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的地方?(三)展示交流小组代表上台展示小组的学习成果,其他学生共同评价质疑。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小结。
(四)当堂检测1、完成教科书第32页的“做一做”。
(1)先让学生自己独立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好】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解决问题一导学案
解决问题(一)组别:姓名:学习目标1、能正确运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2、培养、观察、分析的能力。
3、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运用能力的培养难点:分析、归纳的方法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行程问题的三个量分别是:路程、时间、速度,请你写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式()×()=()()÷()=()()÷()=()2、购物问题的三个量分别是:总价、()、(),它们之间的关系式有:()×()=()()÷()=()()÷()=()3、工程问题的三个量分别是:()、()、(),它们之间的关系式有:()×()=()()÷()=()()÷()=()4、产量问题中的三个量分别是:()、()、(),它们之间的关系式有:()×()=()()÷()=()()÷()=()5、以上数量关系中,都有一个总量、数量和一份量,例如行程问题中,总量就是路程,表示数量的是时间,表示一份量的是速度。
总量、数量和一份量之间都有以下关系:()×()=()()÷()=()()÷()=()二、合作探究1、阅读课本32页例1,这是一个()问题,相当于已知()和(),求(),这道题题应用的数量关系是:()○()=()。
2、这道题一步能解决吗?如果不能,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根据你的思路列出算式并计算4、还有其它思路吗?还可以先算:再算:列式计算:自我检测1、列竖式计算144÷3.6 1.56÷0.13 14.82÷9.882、面粉厂用14吨小麦加工成12.1吨面粉,平均1吨小麦加工多少吨面粉(得数保留两位小数)3、田爷爷的报摊昨天卖报纸共收入230元,已知周报每份1.5元,晚报每份0.5元。
田爷爷昨天卖出周报85份,晚报卖出了多少份?。
五年级数学第二单元: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李明翔)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设计课题: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备课教师:李明翔课标要求: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教学内容: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人教版第九册第二单元《小数除法》中29页的内容)学习目标:通过例题学习,能借助计算器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教学重点:能用计算器计算,探索发现规律,并能应用探索出的规律进行一些小数乘除法的计算。
教学难点:经历探索发现规律的过程,体验数学知识的奥秘和魅力预习提纲:1、看一看课本29页2、想一想,小数除法你是怎样计算的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1、同学们,你们知道计算器有什么好处吗?计算器有这么多好处,它还有一个特别的功能,就是帮助我们发现规律。
(板书课题)2、检查预习情况。
3、引入新课:二、出示学习目标三、出示自学指导自学指导自学课本第29页例10,思考并完成下列问题1、发现规律。
(1)出示例题,完成计算。
①教师板书,学生用计算器独立计算。
1÷11=0.0909…2÷11=0.1818…3÷11=②汇报答案。
猜一猜,4÷11=?2、观察发现规律①自己观察,独立发现。
②同桌交流,互相借鉴。
③集体交流,完善提高。
3、完成教材31页7题(1)出示习题,引导学生观察算式的特点。
1234.5679×9=1234.5679×18=1234.5679×27=……(2)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3)交流发现规律、运用规律的过程四、标杆题(1)6÷11=8÷11=7÷11=5÷11=()÷()=0.8181…10÷11自己用计算器算一算,小组交流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反思】:一个非0的自然数除以11,商的循环节是被除数的9倍五、类比题(1)11÷11 12÷11 13÷11 36÷11【反思】:[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进行观察、分析、比较,发现规律。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 小数乘法 解决问题(一)
第6课时解决问题(一)教学内容:教材16---17页简便运算教学提示:本节教学内容从知识上讲没有新内容,重点是将整数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教学时可以直接告诉学生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与整数计算的顺序相同,通过观察分析类推出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小数乘法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运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分析小数乘法的混合算式,在掌握整数乘法运算定律的基础上,推广到小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并加以灵活也能用。
注重实效和合作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乘法结合律、分配律。
难点:乘法分配律在小数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答题纸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课件出示教材16页情境图,引导学生读文字并认真观察示意图,了解其中的数学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
生:图中有三种食品:面粉、牛肉、鱼。
生:1袋面粉42元;1千克牛肉13.4元;1千克鱼16.6元。
生:李阿姨计划买一袋面粉、2千克牛肉、2千克鱼。
生4:李阿姨带了100元钱,让我们帮她算一算,够不够。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看图、读题,通过具体情境引出本节教学内容,激兴趣。
发学生学习。
二、探究新知。
师:出示问题“李阿姨买这几样食品带200元钱够不够”的问题。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解决的问题,你们能自己解答吗?试一试。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情况。
全班交流。
首先让学生充分表达不同解决问题思路和方法的机会。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计算的结果是多少?生:(1)分步计算。
先算出买牛肉和鱼各用多少钱,再求一共花多少钱。
46.4×2=92.8(元)23.6×2=47.2(元) 42+92.8+47.2=182(元)182元<200元,所以李阿姨带的钱够。
生:(2)我是这样想的,因为牛肉和鱼都是2千克,所以,列一个算式,先算出牛肉和鱼各2千克一共花多少钱。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2.2 解决问题 北京版
解决问题(进一法和去尾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第39页的例题10。
教学目标: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能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教学难点: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进一法”、“去尾法”或“四舍五入法”。
教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雨燕是长距离飞行最快的鸟,一只雨燕3小时可飞行510千米,一只信鸽每小时可飞行74千米。
雨燕飞行的速度大约是信鸽的多少倍? (得数保留一位小数)请学生找出题目中的关键词,分析解题思路。
二、自主尝试,感悟算理1、教授教科书第39页的例题10的第(1)小题。
(1)出示题目:小强妈妈要将2.5千克的香油分装在一些玻璃瓶里,每瓶最多可盛0.4千克,需要准备几个瓶?(先让学生自己独立审题,分析题目再列式解答,组内交流想法。
)2.5÷0.4=6.25(个)答:需要准备6.25个瓶。
(因为6个瓶子只能装2.4千克香油,还有0.1千克香油,需要多一个瓶子装,所以要准备7个瓶子才能装完。
)(2)老师:像这样的题目,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进一法”来求出商的近似值。
方法就是在保留整数时,无论十分位上的数是多少,一律往整数部分进一。
(板书:进一法)(3)示范教学:2.5÷0.4=6.25(个)≈7(个)答:需要准备7个瓶。
进行进一法练习:工地上有125.6吨货物,用一辆载重是8吨的汽车来运,几次可以全部运完?2、教授教科书第39页例题10的第(2)小题。
(1)出示题目:王阿姨用一根25米长的红丝带包装礼盒,每个礼盒要用1.5米长的丝带,这些红丝带可以包装几个礼盒?(2)学生独立审题,分析题目,列式解答。
25÷1.5=16.66···(个)(3)提问:①礼盒数能够用小数来表示吗?②如果用整数表示,根据“四舍五入法”或“进一法”保留整数,那么这些红丝带可以包装几个礼盒?(4)想一想:包装17个礼盒,丝带够吗?为什么?四人小组讨论,再向全班汇报:(因为1.5×16=24(米)包装16个礼盒24米剩下的1米丝带不够包一个礼盒,所以我认为只能包装16个礼盒。
【同步配套】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2.6 解决问题一 冀教版
乘法交换律:
a×b=b×a
乘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分配律: a×(b+c)=a×b+b×c
完成课后“练一练” 第1、2、3、4题。
感谢观看
正解: 8.5×99
=8.5×(100-1) =8.5×100-8.5×1 =850-8.5 =841.5
练一练: 1、王老师要为幼儿园买香蕉、苹果各16千克。她带了15元, 王老师带的钱够吗?
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
方法一:分别计算香蕉、 苹果的总价,然后相加
(1) 5.6×16+3.8×16 =89.6+60.8 =150.4(元)
乘法分配律: a×(b+c)=a×b+b×c
25×95×4 =25×4×95 =100×95 =9500
4×48+6×48 =(4+6)×48 =10×48 =480
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
1、4×0.5×0.25×2 2、1.25×25.5×8 3、3.5×24+1.5×24 4、7.08×2.7+7.08×7.3
1、
4×0.5×0.25×2 =(4×0.25)×(0.5×2)
(运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1×1
=1
2、 1.25×25.5×8 =1.25×8×25.5 =10×25.5 =255
(运用乘法结合律)
3、 3.5×24+1.5×24 =(3.5+1.5)×24 =120
4、 7.08×2.7+7.08×7.3 =7.08×(2.7+7.3) =70.8
(运用乘法分配律) (运用乘法分配律)
下面的计算对吗?不对的请改正。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解决问题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解决问题捧当完小2013年10月15日授课教师:腊成光教学内容:解决问题(用“进一法”、“去尾法”解决问题),P33,例12教学目标:1、通过对不同生活情境的分析与思考,体会近似值的生活意义,并能够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进一法”或“去尾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在对生活实际问题的讨论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
3、通过对不同生活情境的分析比较,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并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感受近似值的现实意义,结合生活实际恰当地选择“进一法”、“去尾法”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一)口算除法(小黑板出示)4.5÷9 3.6÷4 0.72÷8 0.32÷2 0.48÷33.5÷0.5 2.7÷0.3 5.6÷0.7 6.3÷0.3 2÷0.5(二)笔算除法6.3÷14 12.6÷0.28(个别板演——集体订正——纠错)二、“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一)出示问题:买12个苹果花了19.4元。
一个苹果大约多少钱?(二)学生独立解答学生出现4种答案:1、=1.61666……2、≈1.623、≈1.64、≈2(三)同桌讨论:答案精确到哪一位?为什么?(四)明确: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根据需要,取结果的近似值。
(五)说明取商的近似数时用了什么方法。
——四舍五入法。
三、“进一法”求商的近似数“将2.5千克香油分装在一些玻璃瓶里,每个玻璃瓶可以装0.4千克。
需要准备几个瓶子?“(一)学生独立思考,理解题意列式解答。
(二)指名板演。
学生出现3种答案:1、6个2、7个3、6.25个(三)针对不同答案集体讨论:你觉得哪个答案合适?(6个还是7个?)为什么?同时明确横式上答案的写法。
(要求同学们充分发表意见,明确瓶子的个数取整数,按四舍五入法应舍去25,但实际6个瓶子不够用,因此瓶子的个数比计算结果多1个。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第二单元-解决问题1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
答: 雨燕飞行的速度大约是信鸽的 2.3倍。
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运用学过 的小数除法知识解决了一些生活中的 实际问题。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 不仅要通过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而 且要学会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 问题,学好本领,创造一个更加美好 的社会!
张燕家养的3头奶牛上周的产奶量是 220.5千克,每头奶牛一天产奶多少千克?
1头奶牛?7天产奶多少千克
3头奶牛7天产奶220.5千克
220.5÷3=73.5(千克) 73.5÷7=10.5(千克)
张燕家养的3头奶牛上周的产奶量是
220.5千克,每头奶牛一天产奶多少千克?
方法一:
方法二:
220.5÷7÷3
= 45.08÷14
= 3.22 3.22千克。
一头大象重5.1吨,一头黄牛重0.35吨,这 头大象的体重是黄牛的多少倍? (结果保留两位 小数)
5.1÷0.35≈14.57 答:这头大象的体重大约是黄牛的 14.57 倍。
雨燕是长距离飞行最快的鸟。一只雨燕3小 时可以飞行510千米,一只信鸽每小时可飞行74 千米。雨燕飞行的速度大约是信鸽的多少倍?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小毅家上个月的用水量是14.5吨,每吨 水的价格是2.50元。小毅家有4口人,平均 每人付水费多少元?
可以先算出一 共要付多少元。
14.5×2.50=36.25(元) 36.25÷4 ≈9.06 (元)
小毅家上个月的用水量是14.5吨,每吨
水的价格是2.50元。小毅家有4口人,平均
每人付水费多少元?
方法一: 14.5×2.50÷4 = 36.25÷4 ≈ 9.06 (元)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课件】二、5解决问题1
5.2×3.7+4.8×3.7 =(5.2+4.8)×3.7 =10×3.7
=(3×0.125)+(0.8×0.125)=37 =0.375+0.1 =0.475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新 的收获?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3.拍全班合影照片一共要付多少元钱?
2.6×50+24.5=130+24.5=154.5(元 )
答:一共要付154.5元。
巩固练习
4.(12.5+1.1)×0.8
4.32×0.15-0.248
=12.5×0.8+1.1×0.8 =0.648-0.248
=10+8.8
=0.4
=18.8
(4.3-0.5)×0.125 =3.8×0.125 =(3+0.8)×0.125
先算出1千克牛肉和1千克鱼共用多少钱再算出买面粉牛肉鱼共用多少钱最后同200元比较
第二单元 小数乘法
解决问题
探索新知
李阿姨计划买1袋面粉、2千克牛肉, 2千克鱼,她带了200元钱,够吗?
想一想:怎样计算呢?
探索新知
李阿姨计划买1袋面粉、2千克牛肉, 2千克鱼,她带了200元钱,够吗?
方法一:先算出买牛肉和鱼各用多少钱,再算出 买面粉、牛肉、鱼共用多少钱,最后同200元比较
=7.08×(2.7+7.3)
=7.08×10
=70.8
巩固练习
1.25×25.5×8
=1.25×8×25.5
=10×25.5 =255
3.5×24+1.5×24
=(3.5+1.5)×24 =5×24 =120
巩固练习
1.丽丽家每天需要2袋奶,整月订比零买一个 月(一个月按30天计算)便宜多少元?一年呢 ?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2.2 解决问题 北京版 (1)
3、教师耐心细心倾听学生的发言,捕捉发言中的信息,进行充分的肯定与及时的评价。
4、通过举例子进一步使“进一法”和“去尾法”与生活相连,进行分析与比较,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小组讨论: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这些红丝带到底可以包装几个礼盒?并说明理由。全班交流。
5、师生总结去尾法:像这样的题目,我们要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采用“去尾法”来求出商的近似值。方法是在保留整数时,无论十分位数上的数是多少,一律去掉。(板书:去尾法)
6、举例: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也要用到“去尾法”?
8、师归纳: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求需要多少容器、布袋、车辆等物品的数量时,根据需要,求得的结果要用“进一法”取整数。
【设计意图:将小组共同的认识成果转化为全班共有,激励创新,拓展思维。呈现学生的不同解法,让学生在体验到探究乐趣后,享受成功的快乐。形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验成功,发现问题的良性循环。让学生学会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又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走向更广阔的空间。】【解决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课标分析指出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学情分析中指出学生有可能受思维定式的影响,机械地使用“四舍五入法”去取商的近似数。所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能区分“去尾法”和“进一法”求商的近似值与“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之间的不同与联系,能结合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进一法”或“去尾法”。
教材分析
这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除法及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的基础上学习的。例10是根据实际需要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教材分别安排了两道小题进行教学。由于这两道题算出的结果都是小数,而需要准备的瓶子和包装的礼品盒都必须是整数,因此都要取这些计算结果的近似值。在取近似值时,不能机械地使用“四舍五入法”,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舍”还是“入”。一方面是在进一步巩固商,另一方面也是在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也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价值。通过这两题的练习,从而让学生对取商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和特殊方法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因此,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很重要。它将为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小数除法运算的理解以及今后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做好准备。
【同步配套】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6 解决问题一 冀教版
【同步配套】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6 解决问题一冀教版教学内容:将乘法运算定律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教学目标:结合具体实例,经历自主解决现实问题和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小数简便运算的过程;能解答有关小数乘法的简单问题,能应用整数乘法运算定律进行小数简便运算;积极参加数学活动,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体验数学的实用价值。
教学重点:自主解决现实问题和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小数简便运算教学难点: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教学方法:利用知识举例、分析的实际操作来分解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乘法运算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课型:新授课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趣味引入师:在日常生活中,当遇到实际问题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展示图片)李阿姨计划买1袋面粉、2千克牛肉、2千克鱼,她带了200元钱,够吗?我们应该怎么办呢?(点一名同学回答问题)师:我们可以运用乘法运算定律来达到我们的计算。
新知讲解:课件呈现教材中的示意图师:我们来观察几种方法,你发现了什么?(红字部分为自己添加内容以便对本节课内容更好的讲解。
)展示图片师:提出问题,议一议:观察上述两种方法,你想到了什么?(让学生自由讨论时间,主要是发现乘法运算定律在现实中运用。
)如果学生回答的不全,及时补充。
师:将复习引入和课本讲解内容结合。
乘法交换律: a×b=b×a乘法结合律: a×(b×c)=(a×b)×c乘法分配律: a×(b+c)=a×b+b×c师:试一试。
解决下面问题(重点内容)师:计算下列式子,如何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计算。
师:总结,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中,一定要学会运用乘法运算的定律。
课堂练习师:同学们,我们来用刚学到的知识,解决下面这个问题(点两名同学分别回答问题)师:我们再来做几个练习。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2 解决问题(1)_北京版
教学目标:使学生会根据实际需要求“商的近似值”,提高学生比较、分析、判断的能力。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
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
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教学重点:学会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
“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
“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
“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
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
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
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教学难点: 会根据实际需要求商的近似值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
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
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
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
在观察过程中指导。
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决问题一》教学设计
课题:连除应用题
备课教师:李明翔
课标要求:会解决有关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连除应用题(数学第九册P32例11)
学习目标:1、通过例题学习,学会分析问题中数量之间的关系
2、会正确解答连除问题题
教学重点: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和算理。
教学难点:被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时,如果位数不够,要在被除数末尾用0补足的方法。
预习提纲:1、看一看课本32页例11
2、想一想,小数除法你是怎样计算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复习旧知:
0.384÷2.4 2.34÷0.65 4÷0.125
2、检查预习情况。
3、引入课题
同学们喜欢奶牛吗?(展示32页例11情境图),奶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鲜嫩的牛奶,真是伟大啊!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数学问题呢?(平均每头奶牛一天产奶多少千克?)今天我们来研究解解问题的方法?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出示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
自学课本第32页例11,思考并完成下列问题
1、想一想,可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你们会解答吗?
3、小组讨论,汇报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每一种解决问题方法的每一步求的
是什么?)
四、标杆题
阳光小区一单元12户人家,上半年用水1188吨。
平均每户每月用水多少吨?
1、与同桌说说你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试一试:列式解答。
【反思】:根据信息和问题,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解决。
五、类比题
32页做一做
【反思】在刚才的解决过程中,你觉得解决问题时要注意什么?
六、拓展题
小亮家3个月用水60.9吨。
陈红家半年用水90吨。
1、小亮家每月用水量是陈红家的多少倍?
2、小亮家每月的用水量比陈红家每月的用水量多多少吨?
3、按前3个月的用水量来计算,小亮爸爸存了500元水费,够支付一年的水费
吗?
七、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是怎样学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