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政策专题-农村社会政策概况
社会政策概论ppt课件
3.对于社会政策概念的理解 (1)从概念上,社会政策中的“社会”一词是狭义的用法。不是指整个社会生活中的 所有领域,而是指其中某些特定的领域。 社会政策直接与社会中的人们的具体生活有 关,具有非经济的特征(一般不直接促进经济发展或整个社会物质财富的增多,而是 为了通过更加公平地分配各种资源而满足大多数人尤其是下层群体的各种需求,以增 加社会的整合与稳定),一般只限于国内事务。最基本的目标是满足社会成员的基本 需求、维护社会公平、解决社会问题、保持社会的稳定和提高社会生活质量等。 (2)从政府公共政策实践的角度,社会政策是政府向社会成员提供社会服务与实施 社会管理的政策体系。从政策实践上看,政府的社会政策首先旨在向广大的社会成员, 尤其是其中的困难群体提供各种社会服务。 社会政策与社会管理有关,在工业化社会以前,各国政府一般只靠国家机器的“专政” 和在文化领域的“教化”去管理社会。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德国社会保险制度建立, 标志着政府开始通过一定的社会政策,通过向人们提供各种必要的服务来达到社会管 理的目的。 (3)从运行规则看,社会政策属于福利性原则的领域。 社会福利(Social Welfare),福利的三种常用含义。首先,从最一般意义上看,是指 人们社会生活的一种良好的状态和总体上的利益,包含富裕、幸福、平等等人们追求 的价值目标,或者说凡是对于人或社会有效用的东西都可以看成是福利。其次,是指 一种按照实际需要进行的财富分配方式,是与当代社会中与按劳分配和按资分配并列 的三大分配方式之一。最后,指对特殊社会成员提供的特殊服务的方式。 4.社会政策的实质 社会政策的实质是政府的社会福利事务领域中的干预行为。即在原来的社会福利制度 体系中实施干预:通过在社会福利事务上建立必要的强制性规则,以引导社会福利体 系的良性方向发展,并通过各种社会服务方面的投入必要的公共资源,以满足民众需 3 要。“干预”与“包揽”不一样,后者是政府为民众的社,会福利需求负完全的责任
《形势与政策》--乡村振兴
《形势与政策》--乡村振兴引言概述:
乡村振兴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也是国家政策的重点之一。
在当前形势下,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实现乡村振兴。
一、乡村振兴的重要性
1.1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1.2 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1.3 提升农民生活水平
二、乡村振兴的政策支持
2.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2.2 加强政策扶持
2.3 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
三、乡村振兴的关键任务
3.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3.2 推动农业现代化
3.3 发展乡村旅游业
四、乡村振兴的实施路径
4.1 引导农民就业创业
4.2 发展农村电商
4.3 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五、乡村振兴的未来展望
5.1 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5.2 打造宜居宜业乡村
5.3 推动乡村振兴迈向新阶段
结论:
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只有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和创新,才能实现我国乡村振兴的目标,为建设美丽乡村、实现全面小康贡献力量。
社会政策对农村发展的影响
社会政策对农村发展的影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农村发展逐渐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社会政策作为政府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的总称,对农村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探讨社会政策对农村发展的影响。
首先,社会政策对农村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是实现农村发展的基石,也是培养农村人才的重要途径。
通过完善农村教育政策,政府可以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改善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问题。
此外,政府还可以推行农村教育扶贫政策,为贫困地区的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提高他们的学习水平和竞争力。
通过这些措施,不仅可以提高农村学生的综合素质,还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其次,社会政策对农村医疗的改善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农村地区的医疗资源相对不足,医疗条件较为艰苦,这导致了农村群众在健康保障方面面临较大的困难。
通过实施农村医疗政策,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医疗资源的投入,提高农村医疗设施和人才水平。
此外,政府还可以推行农村大病保险,为农村居民提供医疗费用的保障。
这些政策的实施不仅可以改善农村医疗条件,还可以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促进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
再次,社会政策对农村社会保障的建设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相对薄弱,农村居民的养老、医疗、失业等风险防范机制不完善。
通过建立健全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政府可以实现对农村居民的全方位保障和扶助。
比如推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为农村老人提供养老金的补贴;推行农村失业保险制度,为农村失业人员提供失业津贴和再就业培训。
这样一来,农村居民在面临各种风险时可以得到及时的帮助和支持,增加了他们未来发展的保障感,也为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发展提供了保障。
综上所述,社会政策对农村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通过优化农村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政府可以改善农村的发展环境,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通过社会政策的实施,农村居民可以获得更多的机会和保障,激发其发展潜力和创造力,促进农村经济的稳定增长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社会政策的研究内容
社会政策的研究内容社会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为解决社会问题或实现特定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
这些政策涉及到各个领域,包括经济、教育、健康、劳工和福利等。
社会政策的研究内容广泛且多样,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社会保障政策研究:社会保障政策是指国家为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而实施的政策。
研究社会保障政策的内容包括社会保险制度、社会福利服务、社会救助制度等方面。
研究者可以分析政策的实施效果,评估社会保障体系的可持续性和公平性,提出改善政策的建议。
2. 教育政策研究:教育政策是指国家为提供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而实施的政策。
研究教育政策的内容包括教育经费分配、教育改革、教师培训与评估等方面。
研究者可以评估政策的执行效果,探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原因,提出促进教育公平的措施。
3. 就业政策研究:就业政策是指国家为促进就业增长、提高就业质量而实施的政策。
研究就业政策的内容包括劳动力市场分析、培训和再培训政策、职业发展支持等方面。
研究者可以分析就业政策对就业市场的影响,评估政策的效果,提出改进措施。
4. 健康政策研究:健康政策是指国家为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保障人民健康权益而实施的政策。
研究健康政策的内容包括医疗服务体系、公共卫生政策和健康教育等方面。
研究者可以探究政策对健康状况的影响,评估医疗资源分配的合理性,提出改进健康政策的建议。
5. 社会福利政策研究:社会福利政策是指国家为提供社会福利服务、减少社会不平等而实施的政策。
研究社会福利政策的内容包括福利金融支持、老年人护理、残疾人福利等方面。
研究者可以评估福利政策的覆盖面和效果,提出完善福利体系的建议。
6. 环境政策研究:环境政策是指国家为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而实施的政策。
研究环境政策的内容包括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污染治理、资源利用等方面。
研究者可以分析政策对环境的影响,评估政策的可行性和效果,提出改善环境政策的建议。
在社会政策的研究中,研究者不仅需要了解国家制定的政策,还需要分析政策的实施效果,评估政策的合理性和效果,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社会政策的研究内容
社会政策的研究内容社会政策是研究社会问题和社会发展的学科,旨在通过政府的干预和调节来解决社会问题。
社会政策研究内容丰富多样,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社会政策研究内容。
1. 社会福利:社会福利政策是社会政策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关注社会如何提供保障和支持给弱势群体和社会弱势群体。
例如,研究福利制度的设计和实施,福利资源的配置和分配,以及福利改革等。
社会保障、社会福利项目、贫困救助、医疗保健和养老保险等都是社会福利研究的重点。
2. 社会不平等:社会不平等是社会政策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它关注社会中不同群体之间的经济和社会差距,并寻找缩小这些差距的方式和途径。
研究内容包括收入分配不平等、社会流动性、贫富差距、教育机会不平等等。
3. 教育政策:教育政策是社会政策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它关注教育资源的配置和分配、教育改革、教育机会的公平性等。
研究内容包括教育质量评估、教育机会平等研究、职业教育等。
4. 城市发展和住房政策:城市化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城市发展和住房政策成为社会政策研究的重点之一。
研究内容包括城市规划、土地利用、城市交通、城市社区建设,以及住房政策、住房保障等。
5. 就业与劳动政策:就业问题是社会政策重点研究内容之一。
研究内容包括劳动市场的状况与发展、劳动力供需匹配、就业歧视与公平等。
同时也研究劳动力培训、劳动力转移、劳动关系等劳动政策。
6. 健康和医疗政策:健康和医疗政策是社会政策的重要领域之一。
研究内容包括医疗资源配置、远程医疗、职业病防治等,也包括公共卫生、疾病预防、残疾人服务等。
7. 儿童保护和家庭政策:儿童保护和家庭政策是社会政策研究的重要内容。
研究内容包括儿童权益保护、儿童福利与关爱、家庭政策、家庭暴力防治等。
8. 生育与老龄化政策: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研究生育与老龄化政策成为社会政策的重要内容。
研究内容包括出生率、人口结构、养老保障、长期护理等。
以上仅是社会政策研究的一部分内容,社会政策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
社会政策
社会政策——《反贫困政策以农村老年人为例》班级:社会工作12-1班姓名:潘记华反贫困政策以农村老年人为例《中国的社会保障状况和政策白皮书》指出,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老龄化速度在逐步加快,老年人口比重在不断加大。
关注老年人、特别是农村特困老年人的生存状况,探索研究目前经济发展水平下的农村特困老年人的救助问题,是各级政府老龄工作的重点。
结合第六次人口普查相关数据,基本掌握了农村特困老人群体的生存状况,并就这一群体救助中的问题进行了思考,提出了一些对策。
一、农村特困老年人的界定及其群体现状农村特困老年人是指生活在当地特困线以下的60岁以上的老年人,他们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
由于我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较大,加之致困原因等个体上的差异,对农村特困老年人很难界定一个具体标准。
这次调查,通过对农村28万人口中的2.7万老年人的抽样分析,同乡村干部座谈和入户走访,基本掌握了农村特困老人群体的基本状况。
1、特困老人比例高。
我市农村总人口378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约38万,特困老人高达8.98%,这些老人93.17%集中在60---79岁年龄段。
调查显示,越是贫困地区,特困老年人的比例越高。
2、自身救助能力低。
特困老人除年龄、身体等因素制约外,由于受历史烙印和传统观念的影响,文化程度普遍低下。
据统计,农村老人文盲占58.8%,小学占29.4%;初、高中以上只占9.2%。
其中特困老人文化程度更低,普遍缺乏自我保障意识。
由于自身的生存条件所限,农村特困老人普遍没有谋生之道,不可能为自己存钱养老,也无力为自己存钱养老,步入老年后,主要靠亲朋接济和社会救助。
3、“空巢”家庭和孤寡特困老人多。
调查发现,由于多种原因,现在农村三世、四世同堂很难寻觅。
抽样数据反映,农村有近六万户的独居老人,而特困老人90%以上处于独居状况。
4、维系生存的收入来源不稳定。
调查显示,农村特困老年人中纳入五保供养的占4.35%,享受其他社会救济的占17.63%,无任何社会救济的占76%。
社会政策
一般认为,社会政策(Social Policies)的概念最早是1873年由德国经济学家创立的“德国社会政策学会”提出来的,他们认为:社会政策是“依立法和行政的手段,以排除分配过程中的弊害的国家政策”,“一切政策应使其社会政策化,国家当保护劳动者”。
★社会政策的产生:社会政策最早是从一些欧洲发达国家发展起来的,同早期的社会问题有密切的关系,并同社会立法的实践牢固地结合在一起。
在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经济时代,由于受到传统意识形态的束缚,国家关注的重点一直在政治政策和经济政策领域,社会政策这个领域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在中国,社会政策是一个近几年才引起广泛关注的问题。
马歇尔的社会政策观:“‘社会政策’不是一个有确定含义的专门的术语。
它指的是与政府有关的政策,这些政策涉及向公民提供服务或收入的行动,通过这些行动对公民的福利有直接的结果。
因此,其核心由社会保险、公共救助、健康和福利服务、住房政策等组成。
”简括马歇尔的解释,社会政策即是通过政府供给对公民福利有直接结果的政策。
蒂特马斯的社会政策观:蒂特马斯认为社会政策“关切着某种共同的人类需求和问题”。
社会政策的研究范围与社会服务、社会福利涉及的范围基本相同,主要关注的是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在市场机制之外通过人类组织来满足的一些人类需求。
蒂特马斯还指出社会政策不仅仅是指的政府供给,而是更广泛的社会供给。
蒂特马斯认为社会政策本身是以一定的价值观念为基础的,所以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的政党、政府会制定不同的社会政策。
社会政策的目标就是增进公民的社会福利,需要研究的就是怎样更好的执行这种政策。
后来这被称为社会行政的传统,社会行政为自己设定的任务是为理性的政府和有效的行政提供工具。
20世纪社会政策公开宣称的目标就是福利。
”社会政策研究发展趋势:就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社会政策研究发展趋势看,社会政策研究更关注对穷人和无权者的关注,更强调社会责任,更注重社会整合、阻止疏离。
社会政策的主要内容
社会政策的主要内容
社会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社会保障: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旨在提供经济和社会保障,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权益。
2. 教育政策:确保全民受教育并获得公平的教育机会,提高教育质量和覆盖范围,促进人力资源的发展。
3. 就业政策:通过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就业平等和提供就业培训等措施,实现全面就业和劳动者权益保护。
4. 医疗卫生政策: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建设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发展医疗保健人才,提高医疗水平和医疗资源的分配。
5. 住房政策:提供安全、卫生、适宜的住房条件,改善居住环境,解决住房困难,确保人民的基本居住权。
6. 福利政策:提供社会救助和福利,帮助贫困人口、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获得基本生活保障。
7. 犯罪和安全政策:维护社会治安,打击犯罪行为,确保公民人身和财产安全。
8. 儿童保护政策: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提供儿童福利和教育保障,防止和打击儿童虐待、性侵等问题。
9. 社会关怀政策: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心理支持、社会关怀和服务,实现社会的公平和和谐发展。
10. 退休制度政策:建立和完善退休制度,保障退休人员的生活,提供养老金和其他福利。
以上只是社会政策的一些主要内容,具体内容可以根据不同国家、地区和时期的需求和发展情况而有所变化。
社会政策概论重点
1. 政策的基本特征:是制度化的行动体系;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具有明确的具体内容;是规则体系与行动体系的结合。
2. 社会政策的实质:政府在社会福利事务领域中的干预行动。
3.社会政策与社会行政的区别:1.绝大部分的社会政策一般都是由政府行政机构或其委托的机构来组织实施,因此社会行政系统可看成是社会政策的执行系统。
2.政府行政机构在社会政策制定过程中常常起到关键作用。
4.我国社会政策转型期的特点:1.更加注重社会分工,政策目标从“少数人先富起来”转变为全社会“共同富裕”,强调共同建设,共同享有;2.更加注重协调发展,政策主体从注重经济发展的GDP提高转变为重视经济协调发展,自然与人的和谐发展;3.更加重视“三农问题”,城乡政策从“重城轻乡”转变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三农问题”从“基础地位”到“首要位置”,再到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4.更加重视民生问题,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福利水成为一切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
5.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社交需要,4.尊重需要,5.自我实现需要。
6. 社会需要的内容和层次:1.社会的整合:指一个社会的各个部分之间保持联结的状态。
(最低层次的需要)2.维持一定的秩序:有序的社会是人们在行动上具有一致性的社会。
3.社会稳定及和谐:4.社会需要:包括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
7. 社会问题的特点:1.客观性:社会问题的存在是一种客观现象,它独立于人们的意志之外,其产生与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人们可以减轻社会问题的危害程度,却不能彻底地解决社会问题。
2.主观性:对社会问题的认识和界定具有主观性。
3.社会性:表现在社会问题的产生原因、内容和形式、后果、责任和解决的方法与过程具有社会性。
4.过程性: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上会存在特定的社会问题。
5.普遍性、持久性、群体性、变异性、周期性。
8. 当代社会问题的主要方面:社会不平等问题;贫困问题;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问题;环境、资源与生态恶化问题;犯罪与其他越轨行为问题;社会歧视问题;健康与疾病问题;居住环境问题;其他各种社会问题。
社会政策重点(精简)
一、名词解释1、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政府或社会公共权威机构为有效管理社会、处理公共事务和解决社会问题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
2、社会政策的内涵社会政策是指政府或其他组织在一定社会价值的指导下,为了达到其社会目标而采取的各种社会性行动的总和。
3、社会政策主体1、社会政策的主体是指发起或参与社会政策行动过程的行动者。
2、社会政策主体的不同角色(1)社会政策行动的责任者(2)社会政策行动的组织者(3)资源提供者(4)社会服务的直接提供者3、社会政策主体的不同层次(1)责任层次(2)角色层次(3)公共行政层次4、社会政策对象1、社会政策对象也是指社会政策行动的接受者。
2、社会政策对象的分类:(1)一般性对象和专门的对象社会政策的一般性对象,是指社会政策指向社会中的普通民众。
社会政策的专门对象是指社会中需要某些专门化社会服务的群体。
(2)按照社会政策行动的运作方式看,社会政策的对象可以分为普遍性对象和特殊服务对象。
普遍性对象,是指在社会政策行动中不考虑个人需求的差异,而向全社会或某些专门群体中的所有成员都提供无差异的福利服务。
特殊服务对象是指在社会政策行动有针对性地帮助社会中某些具有特殊困难的个体成员。
5、社会政策资源1、社会政策的资源,即指维持社会政策行动所需要的各种物质条件。
2、社会政策资源的形式(1)资金性资源是指直接投入资金,或者投入可以换算成资金的物资。
(2)非资金性资源,一般是指不能换算成资金的投入项目,例如志愿者服务等。
6、社会政策运行机制1、含义:即指社会政策行动各个环节运行的基本方式。
包括社会政策主体的组织方式、资源调动机制、受益者选择机制、以及社会服务传递机制等各个方面。
2、社会政策运行机制的重要性A.通过有效的运行机制可以规范社会政策行动中各个行动者的行为。
B.通过合理的运行机制可以兼顾社会政策行动公平与效率的目标。
C.通过合理的运行机制可以兼顾公共服务方式与个人自由选择。
7、价值价值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作出不同点界定和划分。
社会政策
名词解释:政策:是指政府、政党或其他组织为实现其目标而制定的各种规则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和。
行政:政府机构在其职权范围内代表国家所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和。
计划:实质是国家对经济与社会的宏观干预。
公共政策:政府或公共权威机构为有效管理社会、处理公共事务和解决社会问题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
社会福利:是在公共资金的支持下向社会成员无偿或低偿提供物质或服务产品的制度和过程。
社会政策:是政府或其他组织在一定社会价值的指导下,为了达到其社会目标而采取的各种社会性行动的总和。
社会政策过程:是指社会政策从制定形成到实施实现的过程,它是各方行动者围绕着政策规定的确立和实施而展开的互动过程。
社会政策基本要素:社会政策主体、对象、文本、资源、运行。
社会政策主体:行动的发起者、参与者服务的提供者社会政策对象:政策所指向的人群,社会政策行动的接受者社会政策文本:是以文字的形式表示出来的,关于政策的明确而系统的记载和呈现。
是政策实施的基本依据。
社会政策资源:维持社会政策行动所需要的各种物质条件。
(人、财、物、组织)社会政策运行:指社会政策行动各个环节运行的基本方式。
广义:主体的组织方式、资源调动机制、受益者选择机制、社会服务传递机制等。
狭义:社会服务传递机制。
指政府的社会政策资金如何转化为一定的服务方式而传递到受益者。
包括服务传递过程中的组织安排、资金运行方式、资金使用和服务活动中的各种规范等方面。
筹集基本资源、组织政策实施、建立支持体系、传递社会福利。
社会政策功能:满足人的需要,解决社会问题。
人的需要:在特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每个人都必须得到满足的需要。
社会问题:社会病态论:违背社会道德的现象。
生物社会论:生理因素造成。
社会解组论:社会变迁导致的社会失控。
文化失调论:由文化变化速度不同导致的混乱。
越轨论:社会期待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差距。
冲突理论:价值矛盾和冲突造成的社会后果。
人格论和心理失调论:人格或心理失调的外在表现。
《社会政策概论》课件
社会政策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社会不平等问题
人口老龄化问题
贫富差距、城乡差距、性别差距等社会不 平等问题依然存在,对社会政策的制定和 实施提出了挑战。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如何满足老年人 的养老需求成为社会政策需要关注的重要 问题。
移民问题
公共服务的提供问题
随着全球移民数量的增加,如何处理移民 的社会融入、权益保障等问题成为社会政 策面临的挑战。
社会政策与公共政策的关系
社会政策是公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满足社会需求,解决社 会问题,促进社会公平和福利。
社会政策的范围
包括教育、医疗、养老、住房、就业等方面的政策,涵盖了从微观 到宏观的社会各个领域。
社会政策的目的和功能
01
02
03
目的
社会政策的目的是提高社 会福利,促进社会公平和 稳定,保障人民的生存和 发展权益。
生等方面的政策。
社会管理政策
涉及社会稳定和安全等 方面的政策,如户籍管
理、社区管理等。
社会政策与经济、政治、文化的关系
社会政策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有效的社会政策可以促进经 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社会政策与政治制度密切相关 ,不同的政治制度下会有不同 的社会政策。
社会政策与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会有不同 的社会政策。
住房政策
总结词
住房政策旨在解决公民的住房问题,提供安 全、舒适、负担得起的住房条件。
详细描述
住房政策包括保障性住房、商品房政策等多 个方面。保障性住房政策是为低收入家庭提 供住房保障,如公租房、廉租房等;商品房 政策则是为了满足不同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 ,规范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同时,政府还会 出台相关政策来调控房价,保障公民的住房 权益。
社会政策复习资料
社会政策复习资料社会政策复习资料社会政策是指政府为了解决社会问题,保障公民权益,促进社会发展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政策。
它涉及到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等多个领域,对于一个国家的社会稳定和公平发展至关重要。
下面将对社会政策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复习。
一、社会保障政策社会保障政策是指国家为了保障公民基本生活需求和社会安全而制定的政策。
其中包括社会保险制度、社会救助制度和社会福利制度。
1. 社会保险制度:社会保险是指通过支付保险费的方式,为参保人提供医疗、养老、失业、工伤和生育等方面的保障。
常见的社会保险制度包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
这些保险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公民在面临风险和困境时能够得到合理的保障和救助。
2. 社会救助制度:社会救助是指国家为了帮助那些生活困难、无法自给自足的人群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和救助。
社会救助制度包括低保制度、特困人员救助制度等。
这些制度的目的是减轻贫困人口的经济压力,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
3. 社会福利制度:社会福利是指国家为了提升公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而提供的一系列服务和福利。
社会福利制度包括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政策和服务。
通过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健全的医疗体系和良好的住房条件,国家可以提高公民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
二、教育政策教育政策是指国家为了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公平性而制定的政策。
教育政策涉及到教育体制改革、教育经费投入、教育资源配置等方面。
1. 教育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是指国家对教育机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进行的一系列改革。
通过改革教育体制,可以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教育经费投入:教育经费投入是指国家对教育事业的财政支持。
教育经费的投入直接关系到教育资源的配置和教育公平性。
国家应该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3. 教育资源配置:教育资源的配置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的分配和利用。
应该合理配置教师、教材、教学设施等教育资源,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平等的教育机会。
社会政策新农保
• 《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指导意见》(以下 简称《指导意见》),决定2009年在全国选择10%的县 (市、区、旗)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 农保)试点,以后逐步扩大试点,全国普遍实施,2020 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并明确了各级 财政对新农保的补助政策。
不保贫” 4.农保资金的增值有限
制度的缺陷
5.各地农村养老保险政策差别大,为将来 的制度衔接和统筹层次的提高增加了 难度
6.同一地区中享受到的集体补贴存在不 小差距
7.城乡养老保险衔接难
8.受传统观念和错误思想的影响,农民 参保意识不高
对策
1.合理提高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保障水 平,提高农民参保兴趣及参保范围
2.完善立法工作 3.基金的管理、使用和运营 4.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监督机制
5.建立切合农村实际的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制 度
讨论
• 新农保提倡因地制宜,但是各地新 农保政策差别大又为将来的制度衔 接和统筹层次的提高增加了难度, 大家怎么看?
发展原因
历史原因
有关社会公平
老龄化问题
现行
家庭
养老
现实原因
制度Biblioteka 养老 功能问题削弱
土地养老能力衰退
运行优势
制度本身
可持续性 强
覆盖面广
便携性强
运行优势
实行者 和受益
者
有利于社 会公平、 社会稳定
扩大内需
农村老年 人老有所
养
减轻年轻 人负担
制度的缺陷
1.基金管理不健全 2.现行制度与实际不符 3.我国目前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保富
社会政策
第一章社会政策的基本范畴1.公共政策:政府或社会公共权威机构为有效管理社会、处理公共事务和解决社会问题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
其基本特点是:1)公共性。
公共政策是面对社会公众,与社会中的公共事务有关的政策,而不是处理政府或其他组织的内部事务。
2)权威性。
公共政策要由具有公共权威的组织来制定。
3)价值性。
公共政策反映了政府的价值目标,决策者在制定公共政策的过程中首先要对各种政策行动的价值优先性做出判断,然后以此为基础来决定公共政策的走向。
4)群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公共政策的目标具有社会一致性的一面,公共政策的走向往往与某些群体的利益密切相关。
2.公共政策的主要领域各国政府比较重要的政策类别主要有国防政策、外交政策、经济政策、环境政策等几大类。
3.社会政策的定义与实质社会政策:首先,从概念上看,它不是指整个社会生活中的所有领域,而是指其中某些特定的领域;其次,从政府公共政策实施的角度看,社会政策是政府向社会成员提供社会服务和实施社会管理的政策体系;最后,从运行原则上看,社会政策属于福利性原则的领域。
根据以上分析,将社会政策定义为,政府或其他组织在一定社会价值的指导下,为了达到其社会目标而采取的各种福利性社会服务行动的总和。
社会政策的实质是政府在社会福利事务领域中的干预行动。
3.社会政策的主要领域:社会保障政策、公共医疗政策、公共住房政策、公共教育政策、劳动就业政策、社会福利政策、针对专门人群的社会政策体系、社会政策的其他内容第二章社会政策实践的历史发展1.1601 年伊丽莎白济贫法及其影响内容: 1)要求全国普遍设立收容贫民的济贫院,强调对贫民实施救济是每个济贫区的责任,并通过委任贫民救济官的方式建立起全国范围的地方救济行政体系;2)建立征税机构以满足济贫资金筹集所需,并确认了从富裕的地区征税补贴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方式;3)对有劳动能力的强健贫民通过提供劳动场所的方式促其自立;4)对失依儿童,以及孤儿院收养、家庭补助、家庭寄养等方式进行抚养。
农村社会工作调研内容
农村社会工作调研内容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工作研究,对农村社会进行调研具有广泛的实践意义,同时也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农村社会工作涉及到诸多方面,包括农村居民的生活状况、社会服务需求、政策落实情况等。
本文将以农村社会工作为主题,对农村社会的状况进行调研,以期为农村社会工作的改进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调研目的1. 了解农村社会的整体状况,掌握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健康状况、教育状况等关键指标;2. 分析农村社会的问题和需求,探索提供农村社会服务的机会和挑战;3. 考察政策和项目在农村社会中的实际执行情况,评估其效果和影响。
二、调研内容1. 农村社会基本情况调查农村人口数量、年龄结构、家庭结构、教育程度、就业情况等方面的基本信息,以全面了解农村社会的整体状况。
2. 农村社会需求调查农村居民对于医疗服务、教育资源、社会保障、就业机会等方面的需求和满意度,以分析农村社会存在的问题和短板。
3. 农村社会服务调查农村地区的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情况,了解其工作范围、方法和成效,以评估农村社会服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4. 农村社会政策调查政府在农村社会工作领域的政策和项目执行情况,以评估政策和项目对农村社会的实际影响和效果。
5. 农村社会环境调查农村社区的文化、传统、道德观念以及现代化进程对农村社会的影响,以促进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的良性融合。
三、调研方法1. 问卷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针对农村社区居民进行调查,获取大量数据和信息。
2. 访谈调研对农村社会工作者、相关政府官员、志愿者以及农村居民进行深入访谈,获取有关农村社会工作的细致信息和真实感受。
3. 实地调研到农村社区实地调研,观察农村社区的实际情况,了解农村社会工作的特点和需求。
四、调研结果分析1. 数据统计和整理对采集的大量数据进行统计和整理,形成直观的数据报告和图表,以便于分析和展示。
2. 问题分析和解决方案根据调研结果,分析农村社会存在的问题和需求,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改进建议。
《社会政策第四章》
社会问题分类
• 它们对个人或社会造成了物质和精神损害。 • 它们触犯了社会里一些权力集团的价值观或准
则。 • 它们持续很长时间。 • 由于处于不同的社会地位的群体会做出不同评
判,对它们的解决方案往往多种多样,因而在 解决问题上难以达成一致。
出台社会政策
第一节社会政策的概念
• 1873年,德国的一批经济学教授们为求解决德 国当时的劳动问题,组织了“德国社会政策学 会”,此即社会政策名词的由来。 瓦格纳是该会的三大主干人物之一,他于1891 年发表社会政策、财政政策、租税政策的论文 时说:“所谓社会问题,就是分配上的不公平 。……所谓社会政策,就是要把分配过程范围 内的各种弊害,采取立法及行政手段,以争取 公平为目的而加以清除的国家政策。” 他第 一个给予社会政策科学的概念。
• 3、社会政策的基本目标 • 社会政策学认为,在社会领域中,有6项公民权利是国
家必须予以保障或满足的,这就是:生存权、健康权 、居住权、受教育权、工作权和资产形成权。对广大 民众而言,上述6个方面的基本需求又是不可或缺的。 以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来对这6项社会权利进行考 量,可以发现,社会权利所涉及到的人的需求都处于 “生理的需求”和“安全的需求”这两个较低的层次 上。需求层次越低,就越接近人的自然属性。要确保 社会领域的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需要政府和社会给 予制度性的保证和有效的社会支持,这就是社会政策 追求的基本目标。
《社会政策第四章》
第一章社会政策概述
• 一、异常群体社会问题 • 1、自杀问题 • 2、精神疾病问题 • 二、越轨群体社会问题 • 1、吸毒问题 • 2、卖淫问题 • 3、青少年犯罪问题 • 三、弱势群体社会问题 • 1、残疾人问题 • 2、老年人问题 • 3、婚姻家庭问题 • 4、不良青少年问题 • 5、失业问题 • 6、贫困问题
《社会政策概论》课件
社会政策的未来展望
展望社会政策的未来发展, 描绘可能的进步和挑战。
感谢与参考文献
表达对参与者的感谢,并列 出参考资料和研究来源。
《社会政策概论》PPT课 件
在这个《社会政策概论》课件中,我们将探讨社会政策的概念、理论基础、 形式和层次结构、特点和评价、发展和趋势以及实践。让我们一起了解社会 政策的意义、背景和重要性。
社会政策的意义和背景
社会政策的概念和定义
解析社会政策的基本概念和定义,为后续内容奠定基础。
社会政策的意义和背景
社会政策实践
社会政策实践的主体
介绍参与社会政策制定和实施 的各个主体,如政府、社会组 织和个人等。
社会政策实践的内容
探讨社会政策实践的具体内容, 包括政策制定、实施和监测等。
社会政策的落实和改 革
分析社会政策的落实情况和需 要改革的问题,为未来发展提 供启示。
结语
社会政策的重要性
总结社会政策在社会发展中 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社会政策的特点和评价
社会政策的特点
探讨社会政策的主要特征,了解其多样性和适应性。
社会政策的评价标准
介绍评价社会政策有效性和公平性的标准。
社会政策的发展和趋势
1
社会政策的发展历程
回顾社会政策的历史演进,了解其发展过程和重要节点。
2
社会政策的发展趋势
探讨社会政策的未来发展方向,预测其可能的变化和挑战。
解析社会保障作为社会政策的一种形式,以 及其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2 社会救助
探讨社会救助作为社会政策的另一种形式, 以及其应对社会问题的力量。
3 社会服务
4 社会保障与社会政策的关系
介绍社会服务作为社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良好
从1990年到2015年,五岁 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千分 可能难以 率):1990年为49, 实现 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 2001年为39 三分之二 婴儿死亡率(千分率): 1990年为38,2001年为 31
良好
千年发展目标 目标5:改善生育健康 发展目标6:从1990年到 2015年,生育母亲死亡 率下降四分之三
农村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比 进展顺利 例从1990年的31.3%下降 到2000年的11.5%
很好
到2015年饥饿人口数量减 从1990年的16%下降到2000 进展顺利 年的9% 少一半 目标2普及初等教育 到2015年所有的儿童都要 初等教育净入学率为93% 接受完整的初等教育 进展顺利
很好
良好
千年发展目标
• 从2001年秋季开始,财政部、教育部联合对中西部农 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试行免费提供教 科书。从2004年秋开始,国家在部分贫困地区开始实 施两免一补政策,既对贫困地区的学生免杂费、免书本 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国家每年拿出1亿元,作为家 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的补助。为保证助学金制度的顺利 实施,国务院要求各级政府都要建立助学金专款。此外, 中央财政2002年安排2亿元,2003年安排4亿元用于 向未完成“普九”任务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 中西部农村地区贫困中小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
权威性和稳定性居中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 度 新型合作医疗制度
权威性和稳定性最弱,村村通工程 但实施最快,效果最 直接
项目或工程类
农村社会政策的具体形式
• • • • 国际公约(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公约) 国内法 行政决策和文件 项目或工程
国际公约
• 二战后发展迅速 – 调整对象和范围扩大
• 联合国从51个发展到190多个
问题—经费投入
• 1985年世界各国教育投入占GDP比重的平均水平是5.2%,发达国 家平均水平是5.5%,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是4.5%,而当年我国财 政性教育投入只占2.3%。当时,中国政府定的目标达到4%。但 直到今天这一目标还没实现,我们的比例还只有3.3% 。
对策
• 两免一补:由中央政府提供教科书经费,省级政府提供书 费和杂费 • 全部实行免费义务教育政策
学校数量
问题二—教育公平
93% of total primary schools 84% of total middle schools
Primary
middle
学生数量
占全国小学 86%
占全国初中 83%
小学1.05亿人
初中5566万人
教师数量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 2007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 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 建设现代化农业 – 2007年中国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 – 中国发展农村小额贷款 试点多种所有制金融组织 – 中国增加农村清洁能源投入 鼓励发展循环生态农业
农村社会政策体系
• 义务教育及人力资源开发相关政策 – 两免一补政策 – 一费制 – 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 – 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 –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 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
• 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 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 –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 各项支农政策 – 继续加大“两减免、三补贴”等政策实施力度。 – 切实加强对粮食主产区的支持 – 建立稳定增长的支农资金渠道 – 等
• 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的若干意见》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 民主
一费制
• 从2001年开始在部分贫困地区的学校试“一费制”收 费办法,即对学杂费、书本费由中央有关部门规定一个 最高收费限额,除此之外,不再向学生收取任何其它费 用。通常做法是在严格核定杂费、课本费和作业本费标 准的基础上,由省级人民政府确定一个收费总额,然后 一次性统一向学生收取的收费办法。
两免一补政策
中国实现情况
进展评价
支持环境
进展顺利 生育母亲死亡率(每十万): 1990年为88.9,2001年为33 在医院用新法接生的儿童所 占比例:1990年为50.6%, 2001年为89%
良好
Hale Waihona Puke 目标6:与艾滋病、疟疾和其他疾病作斗争 到2015年能控制艾滋病 的传播 到2015年减少疟疾和其 他主要疾病的发生率 2001年艾滋病感染和发病率 进展顺利 大约为0.11%,病例数为79 万 疟疾发病率(每十万人): 可能难以 2000年为1 实现 结核病发病率(每十万人) :2001年为107 良好
国际公约的类型
• 全球性多边国际公约 – UN, WB, WTO – 联合国宣言,WTO农业协议…… – 缓贫和环境 • 区域性多边国际公约 – 欧盟 – 东盟 • 双边国际公约 – 中德、中英等
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
千年发展目标 中国实现情况 进展评价 支持环境 目标1:消除极端贫困和饥饿
到2015年日均收入少于1 美元的极端贫困人口 数量减少一半
很好
目标8:建立全球合作关系 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发展 中国家的债务问题 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必要的 药品 分享新技术,尤其是信息 和通讯带来的利益 --
农村社会政策概况
• 总的原则: – 多予少取放活
• 指导文件 – 中央一号文件
• • • •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 2004年1月,中央下发《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 若干政策的意见》,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的第六个一号文件。 – 一是以保护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利益为出发点,提出支持 粮食主产区、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有效政策。 – 二是提出了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的新举措。 – 三是提出要加快土地征用制度改革,严格区分公益性用地和 经营性用地,明确界定政府土地征用权和征用范围。 – 四是加大了财政支农的力度。 – 五是分别从农业内部、农村内部和农村外部三个层次提出促 进农民扩大就业和增加收入的有关政策。 – 六是出台的政策中农民可以直接得到实惠的政策是降低农业 税税率、取消农业特产税和对农民实行直补。
良好
千年发展目标
目标7:促进环境可持续 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整合 到国家政策和发展活动中 去,保护环境资源 到2015年不能获得安全饮 用水的人口数量减少一半
中国实现情况
进展评价
支持环境
良好
森林覆盖率从1990年的 进展顺利 15.6%上升到2001年的17.5% 碳的排放量:1990年2.1吨, 1999年2.3 吨 农村获得安全饮水人口比例: 进展顺利 1990年为60%,2000年为 66% 城市获得安全饮水人口比例 :1990年为99%,2000年为 94% 所有的债务(占出口产品和服务 -的比例):1990年为10.6%, 2001年为4.2%获得药品的人口 比例:1999年为80-94% 电话线和程控交换机(每100人 拥有量):1990年为0.6,2001 年为24.8
• 基础设施相关政策 – 农村公路建设(村村通公路工程) – 村村通电视广播政策 – 农村电网改造
• 专项扶贫政策 – 整村推进 – 劳动力输出转移培训 – 龙头企业扶贫
• 人口计生相关政策 – 户籍制度改革 – 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制度
教育政策
• 中国普及农村义务教育与消除贫困 – 2004年上海国际扶贫大会案例研究报告
79% of the total
全国1167万人
农村929万人
教育投入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77%
23% 城市 农村
2002年全国教育投入5800亿
90.00%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00% 农村 城市
社会政策专题 中国农村社会政策概况
左停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主要内容
• 农村社会政策概述 • 我国社会政策概况 • 我国社会政策的主要内容
农村社会政策的特点
• 农村社会政策必须具有 广泛的适应性和较大的能动空 间 • 农村社会政策信息传递过程相对困难和复杂
• 农村社会政策对于农民生计的影响大
问题—经费投入
• 从2001年始,农村教育开始走向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截至2003年5 月底,94%的县、市、区将农村中小学人事管理权限上收到县,初 步实现了从“农村教育农民办”到“农村教育政府办”的根本性变 革。 • 但情况仍没有根本好转。中西部农村中5%—10%的儿童没有机会进 入小学,15%—30%的儿童无法接受初中教育 。
中国实现情况
进展评价
支持环境
目标3:促进性别平等和赋权给妇女
到2005年,消除初中等教 初等教育中女童和男童之比:进展顺利 1990年为86%,2001年 育中的性别不平等 为92% 良好
到2015年消除所有教育中 中等教育中女童和男童之比:可能难以 2001年为83% 的性别不平等 实现
目标4:减少婴幼儿死亡率
• 我国县级财政普遍困难。据国家统计局调查,2002年,全国财 政收支倒挂县占73%,这就意味着大部分县级财政的收入只能够 发“人头费”。
问题—经费投入
• 从目前的投入构成来看,县级以下财政“小马拉大车”,负担了 最为沉重的教育包袱。 • 在2004年“全国教育厅局长论坛”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冯之 浚透露,现在农村教育投资中,只有8%由中央财政支出,另外 92%则由各级地方财政支出,其中大部分由县级以下财政支出。 而另一个未被证实的数字是,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支出,78%由乡 镇负担,9%左右由市财政负担,省财政负担11%,中央政府负担 不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