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简述题知识点

合集下载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中学知识点整理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中学知识点整理

老师资格证《综合素质》中学知识点整理一、素质教育观的定义和内涵素质教育观是与应试教育观相对的一种教育观。

是把教育活动目的指向“素质” ——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观。

素质教育观认为,教育活动应当指向人的整体的、全面的素质开展,使人的整体品质、全面素质得到提升。

即先天的生理素质及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开展起来的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的全面开展。

(1) 素质教育以进步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3)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开展的教育(4)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开展的教育(5)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理论才能为重点的教育二、国家施行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1、面向全体2、促进学生全面开展3、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理论才能的培养4、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开展5、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开展三、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一) 深化教育改革,为施行素质教育创造条件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六项详细目的: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根底知识与根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构造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开展的需求。

表达课程构造的平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 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开展的联络,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历,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根底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施行过于强调承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才能、获取新知识的才能、分析^p 和解决问题的才能以及交流与合作的才能。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开展、老师进步和改良教学理论的功能。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

第一章教师职业理念第一节教育观(一)素质教育概述1.素质教育的内涵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教育部(原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它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的同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素质教育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

2.素质教育的特点(1)全体性素质教育是面向每一个受教育者、以每一个受教育者为对象的教育,它面向每一个学生,旨在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素质教育既不是精英教育.也不是精品教育,它是大众化的教育。

它要面向每一位适龄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在他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都在他天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展。

素质教育的全体性要求学校及教师关心每一位学生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不能因种族、家庭、经济、智力及教育者主观好恶等因素的影响,将一部分学生排除在素质教育之外。

坚持素质教育的“全体性”的主要意义在于:第一,保证使接受教育成为每一个人的权利和义务。

接受教育是每一个儿童最重要、最根本的权利。

第二,保证整个民族的文化素养在最低可接受水平之上,杜绝新文盲的产生,中小学教育应为提高全体人民的基本素质服务,推进国家经济发展与民主建设。

第三,为贯彻社会主义“机会均等”原则,为每个人的继续发展提供最公平的前提条件。

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为未来的合格公民奠定素养基础。

(2)基础性素质教育是一种注重打基础的教育。

正因为素质是反映人的身心发展水平最基本的特征和品质,并制约着人的意识、态度和行为,所以素质培养必须从最基本的基础方面做起。

应当指出,素质教育是立足于从本质的方面去影响人、培养人,注重引起人的深层变化、基本特征和品质的形成,而不是追求那些表面的、形式的变化。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的知识点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的知识点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重点知识汇总一、教育观(一)素质教育观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二)新课改的教学观1. 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二、学生观(一)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1.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4.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

(二)学生是独特的人1.学生是完整的人;2.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3.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1.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3.学生是责权主体。

三、教师观(一)教师角色的转变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2.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3.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二)教师行为转变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与赞赏;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4. 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四、教育法律法规(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条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黄金考点汇编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黄金考点汇编

必背考点汇编第一章职业理念考点1: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口诀】提素个性创两全。

考点2: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核心目标)(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①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②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①评价主体的多元化;②评价内容的综合化;③评价过程的动态化;④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考点3: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的常见误区(1)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尖子生”。

(2)素质教育就是学生什么都学,什么都学好。

(3)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学生刻苦学习。

(4)素质教育就是多开展课外活动,多上文体课。

(5)素质教育就是不要考试,特别是不要百分制考试。

(6)素质教育会影响升学率。

考点4:“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内涵(1)“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人。

(2)“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独特的人。

(3)“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口诀】两独一发。

考点5:教师职业的劳动特征(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

(2)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

(3)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

(4)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

(5)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

考点6: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1.教师角色的转变【口诀:三者一开放】(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3)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中学教资综合素质简答题知识点

中学教资综合素质简答题知识点

中学教资综合素质简答题知识点一、知识概述《中学教资综合素质简答题知识点》①基本定义:这些知识点是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科目考试简答题会涉及到的内容,涵盖教育理念、教师职业操守、文学文化素养等多方面内容。

②重要程度:在中学教资考试中占比较大,如果简答题失分多,很可能导致这一科考不过。

就像在一场游戏里,这是必须要攻克的一大关。

③前置知识:需要有中学教育的基本概念知识,以及一些基本的历史、文学、艺术等常见知识。

比如你得知道唐朝大概的历史时期吧,不然遇到关于唐朝诗人的简答题就懵了。

④应用价值:实际应用场景很多,即便不考试,对从事教育行业的人来说,也是提升自身素养的关键知识。

比如在给学生讲文化知识的时候就用到了文学文化素养方面的知识。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综合素质这科里不同模块的知识都会涉及到简答题,例如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法律法规等。

这些模块像拼图一样构成了综合素质的整个知识体系,简答题知识点就散落在这各个部分里。

②关联知识:和大题知识点有联系,有些简答题知识点可能延伸一下就是大题的考点。

还与选择题的一些知识点相关,它们可能存在部分重叠,就像同一窝的小动物,虽然不完全一样,但有相似之处。

③重难点分析:重难点要看不同人的基础了。

对缺乏历史文化知识的人来说,文学文化素养方面的简答题知识点就难。

但我觉得教育法律法规里那些复杂条文相关的简答题也是挺难的,关键在于理解条文和实际应用。

这些条文如同外语里的复杂语法,一不小心就弄错。

④考点分析:在考试中占的分值比重不小,考查方式就是直接出题目让你简答,一般不会拐弯抹角,比如直接问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三、详细讲解【理论概念类】①概念辨析:-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就是教师在教学等一系列工作中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的集合。

像关爱学生,这可不是简单地对学生好一点,而是从心里去尊重、爱护每一个学生,关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等各方面的成长。

- 素质教育内涵:以提高人的素质为根本宗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中学教师资格证是国家规定的具有中学教师资格的必备证书,而其中的《综合素质》知识点则是考核教师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围绕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展开讨论,帮助考生更好地了解考试内容和备考重点。

首先,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包括教育理论基础、教学设计、课程评价、教师职业道德等内容。

教育理论基础主要涉及到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考生需要掌握相关知识,理解学生的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

教学设计是教师备课的重要环节,考生需要学会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

课程评价是教学的必要环节,考生需要了解各种评价方法和技巧,能够客观有效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师职业道德是中学教师的基本准则,考生需要具备高尚的师德修养,遵守职业操守,为学生成长成才负责任。

其次,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还包括教育法规政策、学科专业知识、教学方法与技能等内容。

教育法规政策是中学教师必须了解的法律知识,考生需要熟悉教育相关法规政策,确保自己的教学活动符合法律规定。

学科专业知识是中学教师的基本功,考生需要深入学习所教授学科的知识,保持学科专业素养。

教学方法与技能是中学教师的必备技能,考生需要掌握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提高教学效果。

最后,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还包括教学实践、教育管理、个人发展等内容。

教学实践是中学教师的重要任务,考生需要加强实习教学,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教育管理是中学教师的管理能力,考生需要了解学校管理制度,提升管理技能,为学校发展做出贡献。

个人发展是中学教师的生涯规划,考生需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不断学习进步,实现个人职业目标。

综上所述,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涵盖了丰富的内容,考生应全面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为未来的教师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希望考生能够认真对待考试,取得优异成绩,成为优秀的中学教师。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1.教育学基本理论:-教育的基本概念、内容、任务、原则等-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教育学的学派及其主要观点-教育规律与教育方法2.教育评价与学习评价:-学习评价的基本概念、原则与方法-学习评价的形式、效度和信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方法与实施-学生发展情况的评价与分析3.教育管理与领导:-学校管理的任务、原则与方法-教育领导的基本要素与流派-学校制度与组织的管理4.中学教育的特点与任务:-中学教育的基本特点及其与初中、高中的区别-中学教育与德育、学科教育的关系-师德师风与中学教育5.课程与教学:-课程的基本概念、类型与结构-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教学评价的方法与实施-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与方法6.学科教育:-学科的特点与目标-学科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科教学的方法与技巧-学科教材的选择与使用7.学生健康与安全教育:-学生人身安全教育与自我保护能力培养-学生网络安全与信息素养培养8.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与实施-教师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与适用9.教材研究与教学实践:-教材编写与选用的原则与方法-教学实践的基本原则与方法-教学实践的规划、操作与总结10.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应用-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影响与作用-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技巧与方法以上是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的一部分,考试内容还包括教师职业素养、教学设计与评价案例分析等。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需要深入理解这些知识点,多做题目和模拟试题,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简述题知识点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简述题知识点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简述题知识点素质教育的提出: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第三次全教会中提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特点:全体性、全面性、基础性、发展性、主体性。

②培养学生的社会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素质教育的内容: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

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各种基本素质的和谐发展,即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的全面提高。

面向全体学生:贯彻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就是不能只重视少数“尖子”学生,而应该把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素质作为教育所追求的目标。

因材施教: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实施因材施教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

①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⑤社区型教师(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师在社会中的作用不断扩大,教师已不仅仅限于学校和教室,而是成为社区的一员。

)教师劳动的特点:复杂性、创造性、示范性、长期性、间接性。

教师劳动的价值:社会价值(精神价值)、自我价值(物质价值)。

教师职业道德的修养:①爱国守法②爱岗敬业③关爱学生④教书育人⑤为人师表⑥终身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①爱国守法②爱岗敬业③关爱学生④教书育人⑤为人师表⑥终身学习教师职业行为规范:①语言规范②仪表规范③举止规范④交往规范。

素质教育最早是在1993年,由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

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学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考点汇编

中学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考点汇编

必背考点汇编第一章职业理念考点1:教育观(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考点2:“以人为本”的学生观①“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人;身心发展有规律,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有能力克服问题不断发展。

②“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完整的人,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

③“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学生在教育活动在处于主体地位;学生的行为和认识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

考点3:教师观1.教师角色的转变:【口诀:三者一开放】(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教师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2.教学行为的转变:(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民主、互动、教学相长(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与终身学习发展(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第二章教育法律法规考点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第十四条【管理制度】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领导和管理教育工作。

2.第三十一条【教育机构的管理体制】校长具备条件:①具有国籍②在中国境内定居③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聘任。

3.第三十二条【教育机构的法人条件】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具备法人条件的,自批准设立或者登记注册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

4.第四十三条【受教育者的权利】对于学校处分不服,向行政部门提起申诉。

(申诉——行政部门)对学校、教师侵犯人身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依法诉讼。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
一、综合素质的概念
综合素质是指人的身心素质、学习能力、工作能力、技术能力、普适
能力、社会能力、学习习惯、道德修养、审美观念、智力水平等为一体的
全面发展,它是个体在不同背景下表现出的心理特质、行为能力和社会能力,也是一般性的能力和特性的总和,它是一种独特、丰富且具备发展潜
力的心理特质,是一种现代人的教育目标。

二、综合素质的种类
综合素质可以分为身心素质、学习能力、工作能力、技术能力、普适
能力、社会能力、学习习惯、道德修养、审美观念、智力水平等九大方面。

1、身心素质
身心素质是首要的,只有身体健康才能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身体素
质是人的精神发展过程中基本的物质基础,需要注重营养摄入,科学安排
运动训练,合理安排身体休息时间;精神素质指的是每个人获取知识、理
解情感、表达自我的能力,因此要加强这方面的学习,提升自身的素质,
提高解决问题的思路、效率和能力。

2、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指的是学习的效率和效果,主要包括思考能力、记忆能力、
分析能力、比较能力、联想能力、理解能力及实践能力。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简述题知识点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简述题知识点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简述题知识点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综合素质一、现代“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学生观是指对学生的本质属性及其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体现和遵从了学生的本质属性,将学生视为发展中的人,尊重个体的独特性,并切实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学生放置在发展的主体位置,真正地体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1)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4)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2.学生是发展的主体(1)学生是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地位的人(2)学生是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需求的人(3)学生是教育活动中具有主动发展可能性的人3.学生是完整的人,要将学生作为整体来看待(1)人是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性的统一体(2)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性各方面也有具体的完整构成4.学生是独特的人(1)人的全面发展,不是不同方面的平均发展(2)人的全面发展,不是所有的人按平均水平发展(重视人的个性发展)(3)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4)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二、教师观1.教师观的含义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所谓“教师观”就是教师的教育观念,是教师对其职业的特点、责任、教师角色以及科学履行职责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等方面的认识教师即研究者,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2.传统的教师角色一般说来,教师职业角色主要有:传道者角色;授业解惑者角色;管理者角色;示范者角色;朋友角色;研究者角色。

3.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角色【教师要注重自己在新教育背景下的角色转换,将自己看作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中学教师综合素质考试知识点归纳

中学教师综合素质考试知识点归纳

中学教师综合素质考试知识点归纳一、教育理论知识教育学原理:包括教育的定义、目的、任务和功能,教育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关系等。

课程与教学理论:涵盖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知识,以及教育心理学、教育统计学等相关理论。

教育法律法规:涉及教育法律、教育政策、教育伦理等方面的知识,如《教育法》、《教师法》等。

二、教育教学能力教学设计:能够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需求,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

课堂教学:具备良好的课堂教学能力,包括板书设计、语言表达、课堂组织等。

教学评价:能够运用多种评价工具和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有效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

三、专业知识与技能学科专业知识:具备扎实的学科专业基础,能够准确把握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

教育技术能力: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提高教学效果。

跨学科知识:具备一定的跨学科知识,能够将不同学科的知识相互融合,拓宽教学视野。

四、教师职业道德与素养职业道德: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心理素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应对工作压力和挫折,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沟通与协作: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能够与同事、学生和家长建立良好的关系。

五、教育实践与创新能力教育实践:积极参与教育实践活动,如教学实习、课题研究等,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创新能力: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育心理与学生发展教育心理学: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教育心理学原理指导教学实践。

学生发展指导: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潜能挖掘,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支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中学教师综合素质考试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广泛,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教育教学能力、专业知识与技能、教师职业道德与素养、教育实践与创新能力以及教育心理与学生发展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为了顺利通过考试,考生需要全面复习相关知识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中学知识点整理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中学知识点整理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中学知识点整理
中学教师综合素质考试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教育理论与教育心理学:包括教育学的基本概念、教育目标、教育原则、教育方法、教育规律、教育规范等;教育心理学相关的知识,如学习理论、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
理和方法等。

2. 教育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包括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和内容、教育法律法规在
教育实践中的应用等;教师职业道德相关的知识,如教师职业道德准则、师德师风建
设等。

3. 教育经济与管理:包括教育经济的基本原理、教育经济的基本概念、教育资源配置、教育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等。

4. 学科教学知识:包括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学习评价与成绩
评定等。

5.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与教育信息技术:包括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步骤、教
育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等。

6. 教育问题研究:包括教育问题的基本概念、教育问题的主要特点和影响因素等。

7. 教育改革与发展:包括教育改革的理论基础、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实施策略等。

以上只是对综合素质考试中学知识点的简要归纳,具体考点可能会根据各地教师资格
证考试的要求有所不同。

建议参考教师资格证考试指南和相关教材进行学习和复习。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第一章职业理念第一节教育观一、素质教育观1、定义:素质教育观是与应试教育观相对的一种教育观,是把教育活动目的指向“素质”——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观。

2、内涵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我国把教育、科技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发展教育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先导性的作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受教育机会平等是国家法律规定的一项基本教育方针。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全面发展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部分,不等于平均的全面发展,而是和谐的全面发展。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从差异出发,以人的个性发展为目标,实质上是一种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创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对知识经济向人才培养提出挑战的回应。

3、外延素质教育不是对特定阶段、特定学校提出的要求,而是对各级各类学校提出的要求。

二、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1.面向全体学生。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鼓励学生主动探索、主动思考,鼓励学生存疑、求疑,在教学中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5.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三、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一)深化教育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

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两基),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

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加大教育改革是开展素质教育的条件。

二)优化结构,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

1.更师的教育观念。

教师的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条件,教师的教育观念对教师教育行为具有指导作用。

2.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

初中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黄金知识150点

初中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黄金知识150点

全国教师资格证统一考试中学《综合素质》考前 150点1.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①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②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③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④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⑤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⑥培养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素质教育的基本特点:全体性;全面性;基础性;发展性;未来性;开放性。

3.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中小)中观层面上——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具体目标):①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核心目标)②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③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④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⑤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⑥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国家、地方、学校)。

4.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幼儿)①深化教育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②提高园长与教师队伍的水平(1)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实施启发教学(2)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3)强化教师在职进修制度,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待遇,优化学校管理③将教育目的落实到教学之中,开展多种活动和游戏,实施素质教育④教学内容要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⑤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5.新课改的教学观:①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②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③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④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6.“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内涵:①学生是发展的人(1)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②学生是独特的人(1)学生是完整的人;(2)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3)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差异。

③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1)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3)学生是责权的主体。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一、教育理论与教育法律法规知识:1.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教育的定义、教育的目标、教育的对象、教育的内容等。

2.主要的教育学派及其代表人物:自由教育学派、行为主义教育学派、认知心理学派、教育人文主义派等。

3.中小学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法、中小学教师法、义务教育法、中小学教育质量监测条例等。

二、教育心理学知识:1.知觉与注意:感觉、知觉、注意的定义、特点、发展规律及影响因素。

2.记忆与思维:记忆的过程、遗忘规律、思维的类型与特点、创造性思维等。

3.学习与教学:学习的概念、类型、方法、条件、学习的规律和过程、教学设计及教学方法。

三、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知识:1.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教育技术的定义、教育技术的分类、教育技术与教学设计的关系等。

2.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教学目标的确定、不同类型的教学设计等。

3.信息技术的应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教育软件应用等。

四、教育与社会知识:1.现代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全球化与教育的挑战、教育公平与教育差异等。

2.中外著名教育思想家及其主要学说:孔子、庄子、罗素、居里夫人等。

3.现代教育与发展:新课程、素质教育、学校管理等。

五、教育评价与研究方法:1.教育评价基本概念与方法:评价的定义、评价的主要方法、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等。

2.教育研究方法与常用工具: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常用的研究工具和技术等。

3.教育统计与测量:教育统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教育测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等。

以上只是《综合素质》部分的一些知识点,可能还有其他相关内容。

考生应在备考过程中,结合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掌握教育法律法规和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加强对教育与社会发展及教育评价与研究方法等问题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第一章职业理念第一节教育观一、素质教育观1定义:素质教育观是与应试教育观相对的一种教育观,是把教育活动目的指向“素质”一一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观。

2、内涵(1)素质教育以提咼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我国把教育、科技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发展教育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先导性的作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受教育机会平等是国家法律规定的一项基本教育方针。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全面发展,这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部分。

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的全面发展,而是和谐的全面发展。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教育。

从差异出发,以人的个性发展为目标,实质上是一种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对知识经济向人才培养提出挑战的回应。

3、外延素质教育不是对特定阶段、特定学校提出的要求,而是对各级各类学校提出的要求。

**二、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1•面向全体学生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4•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鼓励学生主动探索、主动思考,鼓励学生存疑、求疑、在教学中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5.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三、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一)深化教育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

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加大教育改革是开展素质教育的条件。

(二)优化结构,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

1.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师的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条件,教师的教育观念对教师教育行为具有指导作用。

2.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重点整理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重点整理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重点整理以人为本”是一种教育理念,强调学生是教育的中心和主体,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和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

具体包括:〔1〕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2〕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心学生的成长〔4〕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研究资源和机会〔5〕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培养。

第二章:教育法律法规第一节、教育法律法规汇编及解读1、教育法律法规的重要性:教育法律法规是教育管理的基础和保障,是规范教育行为、维护教育权益、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法律文件。

2、教育法律法规的体系:包括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

3、教育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1〕教育目标和任务〔2〕教育管理体制和职责〔3〕教育行政许可和监督〔4〕教育经费保障和使用〔5〕学生权利和义务〔6〕教师权利和义务〔7〕教育质量监测和评估〔8〕教育纪律和处分。

4、教育法律法规的实施方式:〔1〕宣传教育法律法规〔2〕建立健全教育法律法规执行机制〔3〕加强教育法律法规监督和检查。

第二节、教师权利和义务1、教师权利:〔1〕教育教学自主权〔2〕人身权利〔3〕劳动权利〔4〕知识产权〔5〕社会保障权利〔6〕其他权利。

2、教师义务:〔1〕遵守教育法律法规〔2〕维护学校和教育行业形象〔3〕履行教育教学职责〔4〕关心学生全面发展〔5〕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6〕其他义务。

第三章:教师职业操守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1、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和工作中应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职业操守,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尊重学生、保护学生、严格管理等方面。

2、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形象和职业声誉的体现,是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

3、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途径:〔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2〕建立健全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机制〔3〕营造尊重教师、关心教育的社会氛围。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简述题知识点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简述题知识点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简述题知识点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综合素质这一科目可是有不少让人头疼的简述题知识点。

今天咱就来好好唠唠,把这些知识点给捋清楚。

先来说说教育观。

这可是个大重点,就拿我之前在学校实习的经历来说吧。

我记得当时在一个班级里,有个老师的教育方式就特别有意思。

他不是那种一味追求成绩,只盯着分数看的老师。

他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鼓励大家参加各种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

比如学校组织的科技小发明比赛,他积极动员班上的同学参加,还亲自指导。

有个平时成绩不太好但动手能力特别强的学生,在这次比赛中脱颖而出,做出了一个特别有创意的小发明,获得了一等奖。

这位老师常说:“咱不能把孩子都培养成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得让他们各展所长,全面发展。

”这就是现代的教育观,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再讲讲学生观。

学生可是教育的主体,得尊重他们的个性和差异。

我在实习的时候就遇到过这么个事儿。

有个学生性格特别内向,平时在课堂上都不怎么发言。

但我发现他在画画方面很有天赋,每次美术课他都特别投入,作品也很出色。

于是我就跟他的班主任建议,多给他一些展示画画作品的机会,还鼓励他参加学校的美术比赛。

慢慢地,这个孩子变得自信多了,在其他科目上的表现也有了进步。

这让我深刻体会到,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我们得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帮助他们实现自身的价值。

然后是教师观。

教师可不是简单的教书匠,得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我实习的时候,有位资深的老师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她上课从不照本宣科,而是引导学生自己思考问题,小组讨论,然后再总结归纳。

她还经常组织课外的学习活动,比如参观博物馆、图书馆什么的。

她总说:“我不能把知识硬塞给学生,得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这样才能真正掌握。

”这就是新时代教师应该有的角色转变,从传授者变成引导者和促进者。

接着说教学观。

教学可不能是死板的灌输,得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素质
一、现代“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学生观是指对学生的本质属性及其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体现和遵从了学生的本质属性,将学生视为发展中的人,尊重个体的独特性,并切实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学生放置在发展的主体位置,真正地体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
(1)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
(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4)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
2.学生是发展的主体
(1)学生是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地位的人
(2)学生是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需求的人
(3)学生是教育活动中具有主动发展可能性的人
3.学生是完整的人,要将学生作为整体来看待
(1)人是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性的统一体
(2)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性各方面也有具体的完整构成
4.学生是独特的人
(1)人的全面发展,不是不同方面的平均发展
(2)人的全面发展,不是所有的人按平均水平发展(重视人的个性发展)
(3)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4)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二、教师观
1.教师观的含义
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所谓“教师观”就是教师的教育观念,是教师对其职业的特点、责任、教师角色以及科学履行职责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等方面的认识
教师即研究者,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2.传统的教师角色
一般说来,教师职业角色主要有:传道者角色;授业解惑者角色;管理者角色;示范者角色;朋友角色;研究者角色。

3.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角色
【教师要注重自己在新教育背景下的角色转换,将自己看作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1)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是教师角色特征中的核心特征。

首先,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

其次,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2)教师从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教师要形成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了解和掌握各个层次的课程知识,提高和增强课程建设能力,锻炼并形成课程开发的能力,培养课程评价的能力。

(3)教师要从“教书匠”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实践者
教师即研究者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
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
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4)教师要从学校教师转变为社区型开放的教师
新课程特别强调学校与社区的互动,重视挖掘社区的教育资源。

教师是整个社区教育、科学、文化事
业的共建者,是社区的一员。

4.新课改对教师提出的师德高品位、专业高学识、能力多方面以及终身学习的教师观的要求
(1)师德高品位。

教师的师德修养是建立在教帅个人良好道德品质基础上的职业道德修养,体现了社会对
教师职业的道德要求,不仅规定了教师的职业行为,也成为教师向学生示范道德规范的基础。


(2)专业高学识、能力多方面。

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是从事教学活动的基础,是从事教师职业的前
提条件,直接影响着教师对课程和教学内容的理解、掌握和选择,关系到“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

(3)终身学习。

终身学习是指社会每个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持
续的学习过程。

终身学习是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是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的途径,教师通过终身学习,可以累
积知识,提高教学水平,提高其在教学中的探究创新精神。

三、《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主要内容及解读
新《规范》的亮点:(1)“保护学生安全”首次纳入新规(2)“终身学习”被单独提出
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2.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计为人梯,乐于奉献。

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
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不得敷衍塞责。

3.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4.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
进学生全面发展。

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

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
同事,尊重家长。

作风正派,廉洁奉公。

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6.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
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四、教育观
(一)素质教育观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二)新课改的教学观
(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五、教师职业理念=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