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育版物理八下5.3《内能》word导学案
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二学期- 5.3 内能-学案设计(无答案)
内能【学习目标】1.了解内能的概念,知道内能的单位是焦耳。
2.知道物体温度改变时内能也要随之改变。
3.知道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4.知道热量的概念。
【学习重点】1.内能以及内能改变与温度改变的关系。
2.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
【学习难点】内能与温度变化的关系。
【学习过程】一、内能1.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而构成物质的每一个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运动的分子也具有_____能。
2.弹簧受到拉伸或压缩时发生形变,从而使弹簧具有弹性势能;而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也存在引力或斥力,因此分子间还存在_______能。
结论:(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_____能与分子________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内能的单位是_______,用字母_______表示。
(3)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二、内能跟温度的关系物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物体内分子运动速度越大,分子动能就越_______,物体内能也就越______。
结论:温度越高,物体内能_________。
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内能__________。
三、物体内能的改变1.热传递改变内能(1)使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低温物体温度________,高温物体温度________,这个过程叫做热传递。
(2)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内能_______,低温物体内能__________。
(3)热传递发生的条件:物体间__________(存在,不存在)温度差。
(4)什么是热量?训练2.100℃水的热量大于30℃水的热量对吗?训练3.例举两个热传递改变内能的现象。
2.做功改变内能(1)生活体验:用铁锤敲打铁钉,铁钉变热温度升高,铁钉的内能__________(增加,减少)。
结论:做功_________(能,不能)改变内能。
(2)1)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____________(增加,减少)。
2)物体对外做功,自身内能______________(增加,减少)。
沪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第五章5.3 内能课程教学设计
5.3 内能一、教学任务分析1.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学习内能,内能和生活、生产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学习本节内容需要以机械能、分子动理论的相关知识为基础,同时也是学习热机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必要基础。
本节课包括两个知识点:内能及其影响因素;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本节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强化“做中学”的意识,通过实验知道做功和热传递能改变内能,感悟观察、比较、归类的科学方法,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2. 学情分析初二的学生正处在青少年时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生活体验,对生活中的热现象有一定的认识,但基本上停留在感知阶段。
至于内能概念、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及如何改变物体的内能,还没有进行过科学的探究,缺乏进一步的认识与理解,还迫切需要教师的帮助和启发。
因此,本设计在教学中采用“做中学”互动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知道内能及其影响因素,改变物体的内能的两种方式。
2.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如何改变物体的内能的过程,感受比较、归类的科学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习热情,感悟合作学习的快乐,体会物理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四、教学资源1. 演示实验器材:试管(试管夹)、铁架台、自制做功演示仪、做功铁丝、酒精灯2. 学生实验器材:铁丝、烧杯、热水、锤子(木板垫)、砂纸3. 课件:自制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设计思路本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以情景和活动引发学生猜想,引起探究的兴趣,然后通过实验探究和比较、归类的过程,体验“从做中学”的乐趣和探究物理规律的科学方法,初步认识内能及相关概念。
本设计要突出的重点和突破的难点是内能概念的形成过程及如何改变物体的内能。
方法是:首先通过加热试管烧水的实验,创设问题“飞出的塞子具有什么能?这些能量又是哪里来的?”,引发学生思考,通过对分子动理论及机械能的知识回顾,通过类比,引入内能。
沪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第五章5.3内能学案设计
《内能》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内能的概念。
(2)知道物体的内能与温度等因素有关。
(3)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与实验,关注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感受比较、归纳、分析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运用物理知识解释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激发自身的成就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难点: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学习过程一、课前复习:1.机械能:机械能包括和物体动能定义:;影响因素和重力势能定义:;影响因素和弹性势能定义:;影响因素2.分子动理论:(1)(2)(3)二、新课教学1.内能定义物体的内能是指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的总和。
内能的单位_______哪些物体存在内能?请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冰山具有内能吗?_____;静止的篮球具有内能吗?______。
总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影响内能的因素(1)质量相同的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哪杯水内能大?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_____,所有分子动能______,内能______; 温度降低,分子热运动_____,所有分子动能______,内能______; 结论:内能与物体的_______有关(2)质量相同的0ºC 的水和0 ºC 的冰,_______内能大(3)温度相同的一杯水与一滴水,_______内能大结论:内能还与物体的________ 、 _______有关。
对于同一个物体而言,_______是物体内能的标志。
练一练:(1).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B . 温度越高的物体,内能越多C . 20℃的水一定比80℃的水内能小D . 0℃的物体的内能也为0E . 放在地面上静止的物体,它不具有任何形式的能(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B .一定质量的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小C . 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D .物体的速度增加,内能一定增加(3)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 .0℃的冰可从0℃的水中吸热B .100℃水的内能比0℃水的内能大C . 水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D . 物体的内能不会为零3 如何改变物体的内能?(1)明确要改变物体的内能可以通过改变物体的________来实现(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
沪教版(上海)物理 八年级下册 5.3 内能 (第2课时 内能的改变)导学案(学生版教师版)
课题:5.3内能(改变内能的方法)复习:1、分子由于热运动而具有的能叫。
组成物体的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当把物体拉伸或压缩时都要用。
由于分子之间的而具有的能叫。
2、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内总和。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和有关。
3、物体的机械能包括物体的和。
这两种形式的能都与物体的有关,所以可以通过改变物体的方法改变物体的机械能。
这两种形式的能之间也可以。
其中物体的动能又与物体的有关,物体的重力势能又与物体的有关,所以又可通过改变物体或者来改变物体的机械能,而这时物体能的改变往往伴随着物体的。
且机械能与其它形式能的转化也是通过来实现的。
想一想:怎样改变物体的内能呢?导学二:改变内能的方式(阅读课本P41改变内能的方式,完成下列问题)1、由于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和有关。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改变物体的、、和来物体的内能。
对一杯水来说可以通过倒掉一部分的方法使其内能快速。
2、对某一物体来说,如果其质量不变,温度可以使分子运动增加其内能,使其温度可以通过和两种方法。
如:将一段铁丝放在火上烤通过方式可以使铁丝变热,内能增加;用手将铁丝反复弯折,通过也可以使弯折部分温度,内能增大。
这两种方式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的。
即通过传递10焦的热量或做10焦的功对物体内能的改变是。
(录像: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3、下列情况内能改变且属于热传递的是,属于做功的是A 太阳将冰晒化B锯木头,木头和锯都会变热 C 一杯热水慢慢变凉D 拉弯的弓把箭射出去E 双手摩擦给手取暖F 用力将石块抛出F 钻木取火G 用嘴对手呵气给手取暖H 用冰块冷却食物I 烧水4、热传递是能的,高温物体热量,温度,内能;低温物体热量,温度,内能。
5、做功使物体内能改变是能和能之间的。
摩擦做功使冰块熔化是将能转化为能。
航天飞机和火箭靠燃气的能转化为能飞上太空。
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内能,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
6、.温度是指物体的;.内能是与分子热运动有关的;.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的的多少。
沪教课标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 热与能 5.3 内能》优质课教学设计
《内能》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分子动理论的基础上建立内能概念。
在热传递、做功的基础上,研究物体内能的变化,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并从效果、内能形式的变化上区别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的异同。
八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物理知识,且已学习分子动理论相关知识,但绝大部分学生思维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而内能又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
本节课通过复习分子动理论、类比机械能概念,促动学生对内能概念的理解。
在“影响内能大小因素”的学习中,根据概念合理猜测影响因素,提升学生理论分析水平。
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知道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内能的概念,知道任何一个物体都具有内能,知道物体的内能与温度等因素相关。
2、通过学生实验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且两种方法是等效的。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类比机械能的方法,建立内能的概念。
2、通过改变物体内能的多种方法,提升学生的分析归纳水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用热传递和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会应用相关知识解释一些现象。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改变内能的方式
难点:用类比的方法建立内能概念;将改变内能的方式归纳为两种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铁丝、砂纸、空气压缩引火仪、气球
五、教学过程。
沪教版(上海)八年级物理下5.3内能教学设计
a.实验演示:通过压缩空气实验,让学生感受内能的增加与温度升高的关系。
b.图示讲解:利用图示展示物体内能的转化与守恒,让学生形成清晰的认识。
c.案例分析:讨论热水袋取暖、冰箱制冷等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内能的转化与守恒。
3.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如讨论热水袋取暖、冰箱制冷等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内能的转化与守恒。
4.设计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在讨论和探究中掌握物体内能的计算方法,以及做功与热传递的区别。例如,分组讨论不同情况下物体内能的变化,然后进行汇报和交流。
5.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理想气体的内能计算及内能变化规律。如分析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引导学生掌握等压变化、等温变化等过程中的内能变化。
沪教版(上海)八年级物理下5.3内能教学设计
一、掌握内能与温度、热量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内能的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学习物体内能的转化与守恒,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基本原理,掌握物体内能的计算方法。
3.掌握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能够分析实际例子中内能的改变过程。
2.学生思考: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热量的理解,以及热量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3.教学过渡: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引出内能的概念,指出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内能的概念、内能与温度、热量之间的关系,物体内能的转化与守恒,做功与热传递,理想气体的内能计算及内能变化规律。
4.学习理想气体的内能计算,了解等压变化、等温变化等过程中内能的变化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物体内能的变化,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下册-5.3 内能 教案
内能教学设计执教:一、教学任务分析《内能》是初中物理第五章第三节的内容,是热学基础知识,也是后续学习热机和知识点串联的基础。
本节内容是在分子动理论和机械能的知识基础上,通过类比建立内能概念的。
在热现象、热传递、做功的基础上,研究物体内能的变化,通过自主活动,讨论、归纳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并从效果、能的形式变化与否上区别改变物体内能两种方式的异同。
教材通过对比、结合学生日常生活等多种形式,从宏观的机械能拓展到内能,再从物体分子热运动的角度帮助学生理解内能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讨论内能的改变,进而引出热量的概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分子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了解内能和热量的概念,还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主导,具备初步抽象思维能力,需要在亲身体验,直觉验证的基础上,构建新知。
学生虽然已经学习过机械能和分子动理论的内容,但是分子内能属于微观世界的能量,比较抽象,把两者结合起来运用类比的方法概括出物体内能的概念,还是需要一定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初步运用类比方法的能力。
借用Flash动画,实物模型回忆起机械能和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并进行类比,概括出物体内能的概念就比较容易接受。
课堂上通过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分析、归纳、类比等方式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使学生充分感受已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在研究新问题中的应用。
然后学生又运用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来设计实验,感受生活与物理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内能的含义。
(2)知道物体的内能与温度等因素有关。
(3)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进入分子世界以及类比宏观物体的动能与势能的方法,建立内能的概念。
(2)通过观察与实验,关注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感受比较、归纳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探究改变物体内能方式的实验中,增强团队协作意识;(2)通过了解内能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以致用的意识,通过了解内能的利与弊,学会辩证看待问题。
2020-2021学年沪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第5章5.3 内能教学设计
5.3 内能教学任务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微课自学知道了内能概念的基础上,探究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学习本节课需要储备的知识有:热现象、热传递、做功。
本节课研究物体内能的变化,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并从效果、能的形式的变化与否上区别改变物体内能两种方式的异同。
八年级学生具有的热量、热传递、分子动理论的知识基础,但在本章前并未详细探究过内能这类微观概念。
虽然学生已经学习了分子动理论的相关知识,但大多数学生思维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感性认识和逻辑思维比较缺乏。
本节课通过视频微课、网络练习反馈,知道内能的概念。
课中通过交流分享环节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内能的概念,并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实验归纳得出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使学生充分感受已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在研究新问题中的应用。
然后学生又运用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热现象,感受生活与物理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做功和热传递;2.知道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时的异同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改变铁丝内能”方式的过程,感受比较、归类的科学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改变铁丝内能”方式的过程和小组间分享交流的环节,提高团队合作意识,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2. 教学难点:知道物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小四、教学资源1.学生实验器材:铁丝、砂纸、酒精灯、热水、气球2.教师演示器材:电子温度计、气球五、教学设计思路本设计内容为: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
本设计的基本思路是:通过课前微课视频学习内能的概念和影响内能的因素,在线练习,根据错题解析进行反思。
课中汇报反馈,内化知识。
通过结合自学内容对内能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物体内能变化情况,继而过渡到探究如何改变物体内能的大小。
本设计要突出的重点是: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方法是:以“如何改变铁丝温度”实验为基础,通过讨论、归纳得出热传递和做功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下册-5.3 内能 教案
给我一个支点,可以撬起整个地球。
——阿基米德5.3 内能一、教学任务分析1、教材分析《内能》是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热与能》第3节内容。
本节内容是在热现象的基础上,建立内能概念,研究物体内能的变化,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在章节中的地位:不仅是机械能和分子动理论和热现象学习的延伸也是后续学习热机的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内能概念比较抽象,在《上海市中学物理课程标准》(试行稿)中将“内能”学习水平定为知道级,知道物体内能,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2、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二学生知识层面:学生已经学习了能量、机械能,分子动理论的相关知识,能够利用物体是否做功来判断物体是否具有能量。
但是对于微观概念的理解能力还不是很强,这里采用微观粒子和宏观物体类比的方法,降低难度帮助学生理解。
能力层面:初二的学生好奇心强,本节课设计了一些活动帮助学生形成探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关注物理观念的,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体的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2)知道物体的内能与温度等因素有关。
(3)知道改变物体的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与实验,关注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感受比较、归纳、综合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经历小组合作和班级交流的学习过程,感悟合作学习的愉悦;(2)通过运用物理知识解释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激发自身的成就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难点: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四、教学资源1、学生实验器材(每四人一套):铁丝、火柴、布条、蜡烛、砂纸等。
2、演示实验器材:铁架台、试管、酒精灯等。
3、PPT幻灯片、分子模拟flash、自制DIS装置等。
五.教学设计思路本设计的基本思路是:内能的知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许多热现象的本质,同时也为后面《热机》的内容打下基础。
内能的概念比较抽象,要突破这一难点,除了通过一些实例的情景分析,本节课中也加入了适当的flash 动画模拟来更直观表现分子的运动情况,帮助学生理解。
沪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第五章5.3 内能_教学设计
5.3 内能一、教材任务分析本节教材是八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三节,教学内容包括内能的概念,影响内能的大小的因素,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内能的概念。
运用类比的方法让学生体会从宏观的物体运动到微观的分子运动,提出疑问引发学生思考,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改变物体的内能的两种方法。
通过形象的实验使学生体验到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或减少。
培养学生实验观察能力和归纳实验得出结论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道内能的概念,通过类比的方法建立内能的概念。
(2)知道物体的内能与温度等因素有关。
(3)知道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实验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感受总结归纳的科学方法。
(4)知道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做功的实质是内能与其他形式能的相互转化,经历热传递和做功的物理过程分析感受这两种方法的异同。
(5)通过对身边有关物体内能改变过程的举例,感受物理和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学习物理的奥妙与乐趣。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难点:理解内能的概念。
四、教学资源铁丝、火柴、砂纸、烧杯、热水、电子温度计、大号塑料瓶、气球,自制PPT。
五、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内能的概念、影响内能的因素和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三部分内容。
本节课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以实验和实例分析为基础,以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点拨为基本方法。
本节课设计要突出的重点是:内能的概念、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方法是:通过学生设计实验、动手操作,分析归纳实验现象,从而归纳出结论。
本节课课要突破的难点是:内能的概念。
方法是:通过类比方法使学生学会知识迁移,得出内能的概念。
本设计通过学生自主活动,激发学习兴趣,真正感受到主动参与、亲身体验的乐趣,然后通过实验、讨论过程,使学生充分感受科学方法的应用,并逐步养成勤于思考、善于交流、乐于合作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六、教学流程1.教学流程图2、教学流程图说明情景Ⅰ播放暖瓶塞跳起的视频活动Ⅰ通过对实例的类比分析,得出内能的概念活动Ⅱ通过对实例的类比分析,得出影响内能的因素活动Ⅲ学生实验:探究改变铁丝内能的方法,归纳得出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热传递和做功活动Ⅳ学生实验:对气球吹气并放气,感受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活动Ⅴ利用自制器材对物体做功,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温度升高,内能增加,对外做功,温度计示数降低,内能减小七、板书设计八、作业布置课本41页和校本内能(一) 九、教学过程(一)播放瓶塞跳起视频引入(二)新课:1.类比方法得出内能的概念§5.3内能分子动能总和分子势能定义内能影响因素改变方式温度体积状态热传递:物体间内能发生转移做功:内能与其他形式能相互转化等效的。
沪教版(上海)物理 八年级下册 5.2 热量 比热容 5.3 内能(第1课时)导学案(学生版教师版)
课题:5.2 热量比热容 5.3 内能(第一课时)复习:分子动理论告诉我们一切物体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扩散现象说明构成物体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固体和液体既能保持一定的体积不飞散开又不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而这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由于受力而在位置改变时具有的能叫势能,这两者都叫物体的机械能。
导入:分子运动是否也有能量?是什么能量呢?堂导学一:内能(阅读课本P41内能,完成下列问题)1、由分子动理论可知,组成物体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而且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热运动越剧烈。
分子由于热运动而具有的动能叫分子动能。
组成物体的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当把物体拉伸或压缩时都要用力。
由于分子之间的存在相互作用力而具有的势能叫分子势能。
2、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质量大的同种物体比质量小的物体所含物质分子多,同样情况下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总和大,物体的内能就大。
所以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10千克的10℃的水要比20千克的10℃的水内能小。
内能的单位是焦。
一根火柴棒完全燃烧大约可放出1400焦的热量。
3、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要使质量相同的某种物质内能增加,可以使它升高温度使其分子动能增加,所以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使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就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就减小。
1千克的10℃的水的内能要比1千克60℃的水的内能小。
4、物体的内能还与物体的体积和状态有关,如质量相同的0℃的冰要变成0℃的水需要加热,所以质量相同的0℃的冰要比0℃的水内能小。
5、总之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温度、体积和状态有关。
且物体的质量越大、温度越高,物体的内能越大。
课堂导学二:热传递热量(阅读课本P37热传递热量,完成下列问题)1、晒太阳取暖,用火烧开水,冰块给物体降温,这些现象都是热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现象,这种现象叫热传递。
沪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第5章5.3内能课程教学设计
内能一、教课任务剖析本节内容是学生在继学习温度、热量、比热容等热学观点以后,从能量角度进一步学习热学。
在热现象的根基上,成立内能的观点,在热传达、做功的根基上,研究物体内能的变化,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并从成效、能的形式的变化与否上差别改变物体内能两种方式的异同。
同时,为后续学习热机做铺垫,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本节涵盖了功和能的知识,能力方面要求具备必定的察看实验能力和概括综合能力,并具备必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在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要求拥有团队精神,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
二、学情剖析本节以前学生已经对机械能(动能、势能)有所熟习,知道影响动能、势能大小的要素,而且对分子动理论有所认识,这些都是学习本节内容的根基。
所执教班级大部分学生仍是以形象思想为主,感性认识比较贫乏。
当波及到内能这种微观观点时,因为内能与物体内分子的运动及互相作用相关,看不见、摸不着,且波及要素好多,因此学生会感觉到很抽象、难以理解。
以熟习的生活例子,将内能与动能、势能进行类比,成立内能观点。
经过实验、沟通议论等门路,列举出改变内能的各样方法,并进行归类,知道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估计教课目的可以完成。
三、教课方案思路本节课要讲内能和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等两局部内容。
方案以实例、实验为根基,运用多媒体手段,指引学生经过回想分子动理论引出分子动能,又经过类比机械能成立内能的观点。
再依据扩散实验中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强烈的事实,得出物体的内能跟温度的关系。
经过创建新的情形、提出新的问题,指引学生认识同一物体的内能会发生变化,既而转入研究怎样改变物体的内能。
本节课要突出的要点是:改变内能的方式。
方法是学生经过自主研究活动,议论、概括得出热传达和做功是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本设计要打破的难点是:内能观点的成立。
方法是回想以前学习的宏观物体拥有的动能、势能,类比于微观世界的分子热运动及互相作用,得出内能的观点。
本节课教课方案经过演示“纸帽发射器〞实验,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上海教育版物理八下5.3《内能》word教案
物理备课大师教课课题教课任务剖析学情剖析教课目的教课要点和难点教课资源板书设计教课方案思路 【全免费】5.3 内能《内能》是初中物理第五章第三节的内容,是热学基础知识。
本节内容是在分子动理论和机械能的知识基础上,成立内能看法的。
在热现象、热传达、做功的基础上,研究物体内能的变化,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并从成效、能的形式变化与否上差别改变物体内能两种方式的异同。
本节内容是后续学习热机的基础。
学生已经学习过机械能和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可是印象不深刻,运用扩散实验,回想起分子动理论的内容,运用类比的方法归纳出物体内能的看法,经过察看、剖析、归纳出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
本节课的主旨是经过类比的方法学习微观的物理知识,联合已学知识剖析、归纳、学习新知识,并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本课时要修业生具备初步运用类比法学习物理知识、剖析物理现象、归纳物理结论的能力。
1、知识与技术(1)知道内能的含义。
(2)知道物体的内能与温度等要素有关。
(3)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2、过程与方法经过察看与实验,关注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感觉比较、归类、综合的科学方法。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经过分组实验,加强团结协作意识。
要点: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难点:对内能的理解。
要点点:内能是能的一种形式,与机械能是有区其他,全部物体都有内能。
1、学生实验器械:火柴、打火机、桌面2、演示实验器械:水、试管、打火机、铁架台、酒精灯、试管夹、墨水、弹簧、小球、压缩气体装置3、演示 PPT 幻灯片、 Flash 课件。
5.3内能一、物体内全部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全部物体都拥有内能二、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温度内能;温度,内能。
还与物体的体积和状态有关。
三、热传达 ( 转移 )等效改变物体内能做功(转变 )1、本设计的依照和原由:本设计的内容包含内能、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等两部分内容。
本设计的基本思路是:运用多媒体手段,经过类比,成立内能的看法。
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下册-5.3 内能 教案 (1)
5.3 内能教案一、教学任务分析本节内容是上教版八年级第二学期第五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内容一共1课时完成。
本节课的内容在热现象的基础上,建立内能概念。
在热现象、热传递、做功的基础上,研究物体内能的变化,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并从效果、能的形式的变化与否上区别改变物体内能两种方式的异同。
本节所需知识涵盖了热、功、能、力等部分,同时对于分子势能的理解上比较抽象,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类比、归纳等能力,因此,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
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温度与分子运动的关系,同时也掌握了热传递,热量的相关知识。
对于热量转化为了什么种类的能量,学生必然存在着好奇心,同时除了热传递,还有什么方式可以改变这种能量?这些内容是“内能”这堂课的主要学习任务。
本节要求学生主动学习,在动手实验、概念形成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中,感受到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方法,感悟观察、实验、推理、尤其是“理想实验”对形成概念和发现规律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内能的含义。
(2)知道物体的内能与温度等因素有关。
(3)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与实验,关注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感受比较、归纳、综合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探究改变物体内能方式的实验中,提高团队合作意识,激发探究热情;(2)通过运用物理知识解释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激发自身的成就感。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难点:分子势能的理解。
四、教学资源1、学生实验器材:铁丝,砂纸,气球。
2、演示实验器材:蜡烛,打火机等。
3、自制模拟演示PPT幻灯片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问蜡烛香味,说明运动的分子具有能量,引入课题。
(二)内能1.类比运动足球由于运动而具有动能,得到分子动能定义。
2.回忆分子动理论内容,类比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例子得到分子势能。
3.翻看课本寻找内能定义和单位。
4.通过蜡烛例子,明确内能是宏观概念(三)影响内能的因素1. 比较相同杯子里温度不同的水内能的大小,分析原因2. 比较80摄氏度的一滴水和一杯水的内能大小3. 那么质量相同,温度相同,物体的内能是否就一样呢?质量相同的100度的水和水蒸气内能判断4. 通过三组对比可以总结出,影响内能的因素有哪些?(质量、温度、状态)(四)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1.学生实验:通过哪些方法,可以使铁丝的内能增加?(用力弯折,砂纸打磨,手掌传热,放入热水)2.分析用力弯折和砂纸打磨使内能增加的原理,并说明能量的变化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热与能
§ 5.3 内能
班级 姓名
环节1
1、在地上滚动的小球具有 能,运动着的分子具有 。
结论:分子因热运动而具有的动能叫做 。
2、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平衡位置距离,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具有 。
分子间的距离小于平衡位置距离,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具有 。
结论:由于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具有的势能叫做 。
环节2
1、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内所有 和 的总和。
都具有内
能,内能的单位是 。
2、内能跟物体的 有关。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越 (填“剧烈”或“缓和”), 增大;温度降低,分子运动 (填“剧烈”或“缓和”),内能 。
3、内能还跟物体的 和 有关。
4、质量相同的100℃水蒸气的内能比100℃水的内能 (填“大”或“小”)。
环节3
思考:同学们能想出哪些方法来增加铁丝的内能,使铁丝温度升高?
有哪些方式
能改变物体
的内能?
1、汤勺温度 ,主要是是通过 增加汤勺的内能。
2、阳光照耀下气温 ,主要是通过 增加空气内能。
3、热空调使得房间里温度上升,主要是通过 增加空气内能。
结论1: 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4、用砂皮纸砂铁丝:沙皮纸做功,铁丝温度 ,内能 。
5、来回搓手:手在 ,手的温度升高,内能 。
6、在一个厚壁筒里放几根火柴,用力把活塞迅速下压:活塞 , 能转化
为空气的内能,空气温度 ,点燃了火柴。
所以,外界对物体 ,物体内能增大。
思考:如果物体对外做功,那物体的内能是不是也会相应减小呢?
7、为打火机充气,罐内的气体对外 ,气体内能 ,温度 。
所以,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内能 。
结论2: 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小结: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1、 ,2、 。
他们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
图2 是 (填“等效”或“不等效”)的。
反馈练习
1. 物体的内能指的是物体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总和。
2.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⑴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
图1的情景中,属于做功改变
物体内能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序号)。
3. 在图2中,女孩在向手呵气,男孩在搓手,这两种方式都使手的内
能_______(选填“减少”、“不变”或“增加”),前者是利用________
的方式改变了手的内能,后者是利用___________的方式改变了手的内
能。
4.如图3所示,在一个厚壁筒里放一小块硝化棉,用力把活塞迅速下压,观
察到的现象是硝化棉_____________________了,这表明用力压下活塞时,玻
璃筒内的温度_________________,这是靠 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
的。
用能量的观点来分析,用这种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时,能量是在
______________能和_____________能之间相互转化的。
5. 下列四幅图中,属于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6. 关于物体内能的改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物体的内能增加;
B..外界对物体做功,温度升高,物体的内能增加;
C..物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物体内能减小;
D..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上升。
图3 C .锯木材锯子发烫 D .钻木取火 A
.双手摩擦能发热
B .
烧水时水温升高 (a )阳光照射,企鹅变暖
(b )气球喷气,气体变凉 (c )反复弯折 铁丝变热 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