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对教育有何启示

合集下载

心理发展与敏感期的感想

心理发展与敏感期的感想

心理发展与敏感期的感想心理发展与敏感期是儿童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阶段,对于孩子的未来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深入研究这一领域后,我深感其重要性和复杂性,同时也对如何更好地支持和引导孩子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首先,心理发展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婴儿期的感知和认知能力的初步发展,到幼儿期的情感、社交和道德观念的逐渐形成,再到学龄期的思维、学习和自我认知的不断提升,每一个阶段都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发展阶段不仅影响着孩子的行为表现和情感体验,更决定了他们未来的个性特质和人格倾向。

而敏感期则是心理发展过程中一个尤为关键的阶段。

在这一时期,孩子对特定的事物或活动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和专注力,这是他们内在生命力的驱使,也是他们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最佳时机。

如果家长和教育者能够细心观察并捕捉到这些敏感期的信号,就能为孩子提供一个更加适宜的成长环境,帮助他们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

然而,敏感期的出现并不总是那么明显和易于捕捉。

每个孩子的发展速度和方式都有所不同,有些孩子可能在一个方面表现出强烈的敏感期,而在其他方面则相对滞后。

这就需要家长和教育者具备足够的耐心和细心,通过长期的观察和互动,逐渐了解孩子的成长特点和需求。

同时,我也认识到在敏感期的支持和引导中,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至关重要。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喜好和特长,也有自己的成长节奏和方式。

家长和教育者应该避免将自己的期望和意愿强加给孩子,而是应该尊重他们的选择和决定,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和空间去探索和发展自己的潜能。

此外,我还认为在心理发展和敏感期的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绪和需求,学会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和解决问题,提升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自信心。

这不仅有助于孩子在敏感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潜能,还能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心理发展与敏感期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阶段,需要我们家长和教育者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支持。

艾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阶段论对儿童及青少年人格培养的启示

艾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阶段论对儿童及青少年人格培养的启示

艾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阶段论对儿童及青少年人格培养的启示艾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阶段论是著名美国心理学家艾里克·森提出的一种关于儿童个性发展的理论,他称之为“机械义务阶段理论”,它将人的生命发展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特征和影响他们的发展,它正式提出于1974年,从此它成为许多领域的基础,如儿童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职业心理学以及自我心理学等等,借助于这一理论,给出了丰富而实用的知识和材料,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儿童的发展特点和心理需求,从而更好的管理和指导它们的成长,为儿童人格培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艾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阶段论的启示,针对儿童和青少年人格培养,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点:第一,要尊重儿童和青少年由年龄不同构成的性格发展阶段。

不同阶段孩子会表现出不同的性格和表现,这都是必然的。

我们必须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发现其性格的特点和表现形式,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

第二,要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人格形成活动,并从低阶段逐步提升。

处于不同阶段的孩子有着不同的表现形态,他们对不同事物的消化和理解程度也不同,因此,采取针对性的人格形成活动以满足他们不同阶段的需求、培育他们不同年龄段的心理活动,能有效提高他们的发展水平。

第三,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儿童和青少年的问题。

通过艾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阶段论的划分,可以帮助我们弄清楚孩子在不同阶段的行为表现,从而针对性地解决孩子的问题,因为每一个孩子在不同阶段发展的情况都不相同,孩子的问题也不一样,所以要正确认识并处理孩子的问题必须采取针对性的策略。

艾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阶段论为儿童及青少年的性格培养提供了深刻的启示,从针对性的角度出发,结合孩子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施加有针对性的训练,可以有效的帮助孩子的成长发展,培养出坚强的人格特质。

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及教育规律

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及教育规律

页眉内容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及教育规律一、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广义儿童期:0-18岁)1、顺序性如:思维的发展是从知觉一>具体形象一>抽象一>辨证,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思维发展特点。

(教育启示:不要拔苗助长。

)2、阶段性、连续性每一阶段都是前一阶段发展的继续,同时又是下一阶段发展的开始;前一阶段中总包含有后一阶段的某些特征的萌芽,而后一阶段又总带有前一阶段某些特征的痕迹。

例:一二年级开始具体形象思维,但仍有幼儿期的知觉思维。

(教育启示:善于观察孩子,既要关注孩子现在的发展,又要为孩子下一步的发展创造条件。

)3、不均衡性(教育启示:关注孩子发展的关键期,如:孩子2-3岁是口头语言的关键期,4-5岁是书面语言的关键期;女孩10岁左右进入青春期,男孩12岁左右进入青春期等。

)4、稳定性、可变性教育启示:稳定性:你改变教育方法,孩子不会马上变,所以需要家长学会等待,需要耐心。

可变性:你改变教育方法,孩子早晚会有变化的,但是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有量的积累才有质的变化。

5、个别差异性每个孩子有差异:每一个孩子都不是别人的复制品,都不是另一个孩子的复制品,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

教育启示:注意认识到自己孩子的不同之处;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发挥他的特点(发挥优势,弱势也能转化成优势);不要过早的给孩子贴上标签;从内心深处真正去接纳孩子。

接纳:以孩子的生命状态为准,而不是以父母的眼光。

二、学龄前期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36岁)1、知觉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求知欲望强,好奇心强。

教育启示:家长不要去干扰孩子对各种事物的探究。

2、无意性对自我的约束和控制力不强,容易受影响。

3、3岁以后开始形成个性个性:不稳定、不明显、易受影响(教育启示:孩子在幼儿阶段的学习,就是游戏和玩,幼儿不要过多开发智力,更应关注他的感受和情绪。

)学习教育特点:1、无意学习。

(例:爸爸教孩子打扑克牌,就教会了孩子认数和加减法)2、学习内容广泛,学习对象:生活中无所不包的各种事物。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对小学教育的启示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对小学教育的启示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对小学教育的启示一、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埃里克森把人格的发展看作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一定要通过几个顺序不变的阶段。

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普遍的发展任务,这些任务都是由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间不断产生的冲突或矛盾所规定的。

如果儿童解决了冲突,完成了每一个阶段上的任务就能形成积极的个性品质,完成得不好就会形成消极的品质。

他把人格发展分为八个阶段:第一阶段,婴儿期(岁),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和克服不信任感。

儿童体验着希望的实现。

第二阶段,儿童早期(岁),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性和克服羞怯感和疑惑感,体验着意志的实现。

第三阶段,学前期(或称游戏期)(3-6岁),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取主动感,克服罪疚感,体验着目的的实现。

第四阶段,学龄期(6-12岁),主要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

第五阶段,青年期(12-18岁),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自我同一性(或称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性混乱,体验着忠诚的实现。

第六阶段,成人早期(18-25岁),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克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

第七阶段,成人中期(25-50岁),发展任务是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

第八阶段,成人后期(50岁以后直至死亡),主要是获得完善感和避免失望和厌恶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

二、埃里克森心理发展理论对小学学校教育的启示(一)多给小学生表扬与鼓励根据埃里克森的发展阶段论,小学生所面临的主要危机是“勤奋与自卑”之间的冲突。

该阶段儿童已经进入学校,第一次接受社会赋予他并期望他完成的社会任务。

为了完成这些任务,为了不落后于众多的同伴,他必须勤奋地学习,但同时又渗透着害怕失败的情绪。

这种勤奋感和自卑感的矛盾就构成了本阶段的危机。

如果儿童在学习上不断取得成就,在其他活动中也经常受到成人的奖励,她们的学习会变得越来越勤奋。

如果儿童在学习中屡遭失败,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就容易形成自卑感。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领域。

青春期是人生旅程中最为关键和动荡的阶段之一,它涉及到人的身体、心理和社会各个方面的变化和调整。

如何帮助青少年顺利度过这一阶段,培养他们的积极心理品质和适应能力,成为一个重要的教育任务。

首先,了解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对于教育者来说至关重要。

青少年时期,身体发育迅速,内分泌系统发生变化,引发荷尔蒙分泌的增加,导致情绪波动和性欲的增强。

同时,大脑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特别是前额叶皮质和大脑回路的发育,从而带来思维能力和执行功能的提升。

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往往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也更加关注自身形象和社交关系。

其次,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紧密相关。

教育对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可以为青少年提供发展的机会和挑战,促进他们的成长。

例如,教育者可以创设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鼓励青少年对知识和技能的探索和研究。

同时,教育者还可以提供社交机会和合作学习的环境,帮助青少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意识。

此外,教育者还应该重视青少年的情感培养,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和需求,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首先是自我认知的发展。

青少年时期,他们开始对自己的思维过程和个性特点有更深入的认识。

这一阶段的青少年需要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弱点,发掘自己的潜能,并树立正确的自我价值观。

教育者可以通过引导他们进行自我评估和反思,培养他们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其次是情感和社交关系的发展。

青春期是情感波动和社交关系调整的重要时期。

教育者应该帮助青少年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以及与他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协作关系。

此外,教育者还应该重视他们的友谊和亲密关系的培养,以及情感和性教育的开展。

最后,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需要注重家庭和社会的支持。

家庭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重要环境,父母应该关注孩子的成长和需求,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此外,社会也需要为青少年提供发展的机会和资源,包括教育、文化和体育活动等。

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与教育对策

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与教育对策

3、幼儿园中班幼儿的心理特点
中班幼儿已经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与班幼儿相比,中班幼儿较突出的 特点是: (1)爱玩、会玩
中班幼儿处于典型的游戏年龄阶段,是角色游戏的高峰期。 (2)思维具体形象 中班幼儿的思维可以说是典型的幼儿思维,他们较少依靠行动来思维, 但是在思维过程中,还必须依靠实物的形象来做支柱。如:谈到“花”, 他就想到了自己家的那盆花,谈到“教师”他就想到了自己班的老师, 他知道了3个苹果加上2个苹果是5个苹果,也能算出6颗糖吃了3颗,还 剩3颗。但是他还不能理解“3加2等于几,6减3等于几”的抽象含义。 (3)交往能力有所发展,能自动结伴交友。
在没有玩伴的情况下,有的孩子会假想一个同伴跟自己玩,这种情况 在3~6岁儿童中占一定比例。独生子女、智力较高的更可能有假想的 伙伴。这种情况一般到入学时会自行消失。
5、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一般成年人体验到的情绪,他们大部分已体验到了。 他们的情绪是外显的、缺少控制的,常常极度高涨。有时会出现极度 的恐惧,有时会莫明其妙地发脾气。 害怕情绪随年龄的变化也在变化,对声音、陌生人或东西、痛或身体 失去平衡等的害怕逐渐减弱,而对想像中的事物,如黑暗、动物、鬼 怪等的害怕加剧了。对讥笑、斥责、伤害等的焦虑也在增加。
(2)爱模仿 小班幼儿的独立性差,爱模仿别人。看到别人玩什么,自己也玩什么, 别人有什么,自己就要什么。在教学实践中,我依据幼儿的特点,为幼 儿树立模仿的样板。
(3)行为和动作引起思维活动。如,看到水就要玩水,看到别人玩球又 要玩球。同时他们是一边玩一边想,如果不玩了,也就不想了,即一旦 动作停止,对该动作的思维也就停止了。
(4)活泼好动。如走路爱走在不平的地方,如果一堆沙子,一定要跑 上去再跑下来或滑下来,再用手扬沙子。不要轻视幼儿的活泼好动好玩, 天才往往就出自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上。

年龄特征教育总结

年龄特征教育总结

年龄特征教育总结引言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了解不同年龄阶段的特征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至关重要。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不同的认知能力、兴趣爱好、身体发育和情绪特征。

因此,教育工作者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来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材,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对不同年龄段的特征进行概述,并探讨如何在教育中应用这些特征。

幼儿期(0-3岁)在幼儿期,孩子们的身体和神经系统正在迅速发育。

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喜欢观察、模仿和探索。

在这个阶段,教育工作者应该注重提供丰富的感官刺激和经验,通过游戏和互动来促进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幼儿更喜欢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和图像来理解事物。

因此,在教育中使用生动形象的图片和简单明了的语言进行交流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此外,幼儿对身体活动也有较高的需求,因此需要提供充足的机会让他们参与体育运动、音乐和舞蹈等活动。

学龄前期(4-6岁)学龄前期是孩子们开始接受正式教育的阶段。

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记忆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更加注重自我表达和社交互动。

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该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材料和机会,鼓励孩子们参与小组活动和合作学习。

学龄前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比较强烈,因此在教育中要注重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育工作者还应该鼓励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艺术活动来促进他们的发展。

小学阶段(7-12岁)小学阶段是孩子们认知能力进一步提升的阶段。

他们开始学习更多的学科知识,并逐渐培养出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个阶段,教育工作者应该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鼓励他们自主学习和探索。

小学生开始理解和运用逻辑推理,因此在教育中可以采用更为系统和抽象的教学方法。

同时,教育工作者还应该注重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项目来促进他们的发展。

青少年期(13-18岁)青少年期是孩子们成长和发展的关键阶段。

他们开始面对更多的责任和挑战,同时也在形成自己的身份和价值观。

简述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对教育的启示

简述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对教育的启示

简述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对教育的启示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为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教育内——任何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会给一个人的终生发展造成障碍。

它也告诉每个人你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你的心理品质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在哪个年龄段形成的,给你以反思的依据。

该理论尤其对中小学教育有着深远意义。

埃里克森的理论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其中前五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

成功而合理地解决每个阶段的危机或冲突,将使个体形成积极的人格特征,发展健全的人格。

分别是:(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2)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1.5~3岁);(3)主动感对内疚感(3~6、7岁);(4)勤奋感对自卑感(6、7~11、12岁);(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1、12~17、18岁)。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指明了每个发展阶段的任务,并给出了解决危机、完成任务的具体教育方法,有助于教师理解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所面临的冲突类型,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

1、在教育中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勤奋刻苦学习的态度,引导他们体验艰辛努力而获得好成绩后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2、对于学习落后和不足的,不能一味地批评,而要多给予鼓励。

对于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要特别注意培养自信心,引导他们使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去努力学习。

进步后一定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等。

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1、婴儿前期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成功地得到解决,就会形成希望的美德;如果危机没有得到成功地解决,就会形成胆小惧怕。

这个阶段的儿童最为孤弱,因而对成人依赖性最大,如果护理人能以慈爱和惯常的方式来满足儿童的需要,他们就会形成基本信任感。

如果他们的母亲拒绝他们需要或以非惯常的方式来满足他们的需要,儿童就会形成不信任感。

2、婴儿后期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在这个阶段中,如果儿童形成的自主性超过羞怯与疑虑,就形成意志的美德;如果危机不能成功地解决,就会形成自我疑虑。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全览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全览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一章绪论一、概念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和学习教育规律以及教学应用的科学,是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二、识记1、心理学发展史中的一些历史事件:(1)1879年,心理学之父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2)德国著名教育家福禄贝尔,最早提出系统的幼儿教育理论和推广幼儿园,被称为幼儿教育之父,代表作《人的教育》。

(3)普莱尔,德国儿童心理学家,是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

1882年,著作《儿童心理》标志着儿童心理学的正式诞生,成为儿童心理学的真正奠基人。

(4)霍尔,美国心理研究运动的创始人,有“美国儿童心理学之父”称号。

提出个体心理发展的“复演说”。

在儿童研究中发明了研究儿童的新技术——问卷法。

(5)IQ最早由施太伦提出,美国心理学家推孟在制定“斯坦福-比奈量表”中引用IQ,并加以改进。

比奈夫妇主张用精确的数量化方法研究儿童的心理发展,特别是智力发展。

(6)格赛尔,婴幼儿发展量表。

(7)华生(美),行为主义创始人,把实验法引入儿童心理学研究领域,进行了著名的儿童情绪条件反射实验。

(8)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对儿童个性及心理治疗有着重大影响。

(9)皮亚杰(瑞士),发生认知论提出者,系统的研究儿童认知发展,创造性的用弗洛伊德的“临床法”研究儿童,提出认知发展的四阶段和道德认知发展阶段(三阶段)。

(10)布鲁姆,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结构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11)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提出者,提出了及时强化的概念和强化的事件规律。

将程序教学用于教学实践。

(12)桑代克,1903年《教育心理学》被看做是西方教育心理学确立的里程碑。

(13)陈鹤琴,最早开创我国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他的《儿童心理之研究》(1925)可以说是我国第一本儿童心理学专著。

2、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以儿童心理学为经,以教育心理学为玮,把两门学科交织在一起,是一门兼跨儿童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两大领域的交叉学科。

教育学重点之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及教学启示讲解学习

教育学重点之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及教学启示讲解学习

教育学重点之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及教学启示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及教学启示我们说教育其实就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人的身心发展遵循着一定的规律,这些规律影响着教学的效果。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灵活利用好这些规律。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一)具体表现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例如:儿童的身体发展遵循着从上到下、从中间到上肢、从骨骼到肌肉的顺序发展;心理的发展遵循着从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从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的顺序发展。

这是一个不可逆也不可跨越的过程。

(二)教学启示教育工作者应按照发展的序列进行施教,做到循序渐进。

“拔苗助长”、“陵节而施”等等都是有违身心发展顺序性规律的。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一)具体表现个体的发展是一个分阶段的连续过程,前后相邻的阶段是有规律的更替的,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的过渡做准备。

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我国的心理学家将个体的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即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7岁)、童年期(6、7-11、12岁)、少年期(11、12-14、15岁)、青年期(14、15-25岁)、成年期(25-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

在每一个人生阶段都会形成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例如:将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放在同一个班级进行统一教学的行为就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规律的阶段性的特点。

(二)教学启示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决定教育工作者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在教育教学的要求、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不能搞“一刀切”,还要注意各阶段间的衔接和过渡。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一)具体表现一是:个体内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

——同一机能不同速(比如:身高、体重在初生儿与青春期阶段发展迅速,而在后续阶段发展缓慢甚至停止生长。

大学生认知心理发展主要特征及教学启示

大学生认知心理发展主要特征及教学启示

一.试述大学生认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及其在教学上的意义。

大学生是一个活跃的群体,大学阶段是社会生活领域迅速扩大的时期,是心理和生理综合作用的时期。

在整个大环境的影响下,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人格的再构成,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

18岁是法律赋予一个人公民权利的年龄,大学生虽然已脱离孩子的群体,但还不能履行成人的责任和义务,常被排斥于成人行列之外,然而大学生却自以为已经成人,言谈处事力求带有成人味道,这容易造成大学生内心矛盾、抱负水平不确定和易采取极端立场等典型的心理表现。

对于“准成人”的身份,大学生唯有努力地对新的人际关系的适应,正确认识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并通过各种社会活动完善自己,树立作为社会一员所必须具备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并付诸于社会实践。

选择职业及工作适应,恋爱及婚姻适应,成就感的获得与自我实现等,让自己在心理上逐渐成熟,顺利步入成人社会。

从心理发展看,大学生正处于青年中期,心理发展基本成熟但尚未成熟。

随着生理发育的成熟,社会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大学生特有的学习和活动方式,大学生的心理迅速走向成熟。

1.两面性心理的两面性是青年期的一般特征,大学生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容易表现出急于求成的蛮干、有勇无谋的傻干、受挫后的情绪失控、自以为是的自我中心等消极的一面。

但是,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大学生的心理也在迅速走向成熟,并且表现出积极的一面,比如他们情感丰富、精力充沛;敢想敢干、勇往直前;善于思考、敢于创新等等。

2.矛盾性大学生的心理不仅有两面性,而且发展也不平衡,容易引起矛盾冲突。

主要有: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的矛盾;独立与依赖的矛盾;交往需要与封闭孤独的矛盾;自尊自信与怯懦自卑的矛盾;强烈求知欲与识别力低的矛盾;情感与理智之间的矛盾;积极勇敢与消极退缩的矛盾;强烈的性欲望与正确处理异性关系的矛盾等。

这些冲突虽然会使大学生感到焦虑苦恼、痛苦不安,但也促使他们设法解决矛盾、促进自我发展,使心理发展更加趋于成熟。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思考题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思考题

12格的道德发展阶
段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14.试根据品德不良产生的原因,分析 如何矫正学生的不良品德?10 15.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6.试分析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
7.青春发育期早熟与晚熟对青少年心理有
什么影响? 7.试分析评价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11
8.试分析评价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观及其
对教育的启示。10 9.如何通过直观教学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 10.分析说明青少年情绪困扰的原因及对策。
11.如何理解情绪智力与情商?10
思考题
1.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对教育有何启示?10
11
2.分析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的研究意义。 3.根据青少年心理发展理论分析:“揠苗
助长”的做法为什么是错误的? 4.试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分析,在品 德教育中,为什么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榜 样 ? 5.分析青少年生理变化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请论述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及其对学前儿童教学的启示可举例说明

请论述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及其对学前儿童教学的启示可举例说明

请论述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及其对学前儿童教学的启示可举例说明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是皮亚杰提出的一种发展心理学理论,他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经历了从感知运动阶段到形式运算阶段的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特征,在每个阶段,儿童的认知能力都会有所增强,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处理环境中的信息。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对学前儿童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首先,教师应该根据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量身定制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使学前儿童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知识。

比如,在感知运动阶段,学前儿童通过观察、模仿和实践等方式获得知识,因此教师应该提供丰富的实物,让学前儿童能够动手操作,从而更好地理解知识;在形式运算阶段,学前儿童需要更多的思考和推理,因此教师应该设计多种思维训练活动,帮助学前儿童培养思维能力。

另外,教师还应该根据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引导,帮助学前儿童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比如,在感知运动阶段,学前儿童往往不能独立完成任务,因此教师应该给予适当的指导,帮助学前儿童完成任务。

皮亚杰认为的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1)成熟在于揭开新的可能性,是某些行为模式出现的必要条件。

(2)自然经验(练习和经验)是使成熟所出现的可能性变成现实的必要条件。

(3)社会性经验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但不是充分因素,要发挥作用必须建立在社会性经验被主体同化的基础上。

(4)平衡是心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通过调节同化和顺应的关系,使人的认知不断发展。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的教育意义:(1)顺序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把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是儿童认知发展不断从低级发展到高级的基本顺序,因此,教育必须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不能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而应循序渐进的进行教育。

(2)阶段性: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说明了不同时期的儿童具有不同的发展任务和发展方向,因此教育要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不能实施“一刀切”和“一锅煮”,教育要走在发展的前面,促进学生发展。

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对教育有何启示

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对教育有何启示

幼儿期(0-6岁):1.多感官体验:幼儿时期,儿童通过多感官体验来理解世界。

教育者应提供丰富的感官刺激,如触摸、看、听、尝等,以促进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2.模仿能力强:幼儿时期,儿童特别容易模仿他们所见到的行为。

教育者应树立良好的榜样,并提供积极的行为范例,以促进他们的发展和成长。

3.游戏为主导:游戏是幼儿时期学习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教育者应提供适当的游戏环境,并鼓励他们进行自由游戏,以帮助他们发展想象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想象力丰富:幼儿时期,儿童的想象力非常丰富。

教育者应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想象,同时提供适当的材料和工具,以促进他们的创造力发展。

儿童期(6-12岁):1.理解抽象概念:儿童期是儿童开始理解抽象概念的时期。

教育者应逐渐引导他们进入抽象思维,如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学校教育。

2.自我意识的增强:儿童期,儿童的自我意识增强,对自我和他人的评价越来越敏感。

教育者应鼓励他们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并提供积极的反馈和支持,以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价值观。

3.好奇心和求知欲:儿童期的儿童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育者应提供丰富的学习机会,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并以启发式的方式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4.同伴关系的重要性:儿童期的同伴关系在心理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育者应鼓励他们与同龄人互动,培养良好的社交技能和合作精神。

青年期(13-18岁):1.自我认同的探索:青年期是儿童开始探索自我认同的时期。

教育者应鼓励他们探索自己的价值观、兴趣爱好和职业目标,并提供支持和指导,以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认同。

2.追求独立和自主性:青年期的儿童开始追求独立和自主性。

教育者应提供适度的自主性和决策权,同时提供积极的反馈和支持,以促进他们的自主性发展。

3.判断和决策能力的培养:青年期的儿童开始面临更多的选择和决策。

教育者应提供培养他们判断和决策能力的机会,如参与学生领导团体、社会服务等,以帮助他们发展成为负责任的公民。

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儿童心理发展有多种方面,从出生时起,婴儿就会经历一连串的心理发展过程,主要分为五个阶段:0-2岁、3-7岁、8-11岁、12-15岁、16-18岁。

下面我们将分别对这五个年龄段的心理发展特征进行介绍:0-2岁:在这个阶段,婴儿的心理发展受到双亲积极的照顾和支持,他们会开始学习周围的环境,吸收信息,逐渐形成独立性,表现出对自己的信心、自信、自由等能力。

最重要的是,他们会开始学习与他人交往,表达自己的情感。

3-7岁:在3-7岁的阶段,孩子的心理发展最为明显,它们会学习更多的事物,不仅能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而且能够与他人更好地交往。

同时,此时孩子的表达能力也有了很大的发展,能够开始把握自己的大致意向,知道要有耐心,培养自己有自尊心和自信心。

8-11岁:开始8岁之后,孩子们不仅能够更好地把握自己有关社会的观念,还可以开始理解和接受其他人的观念,形成更稳定的社会判断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在此期间,孩子们也会对自己未来的发展和可能性产生更加具体的想法,而且可以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在社会中完成一定的任务。

12-15岁:这一阶段的孩子们正在进入青春期。

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及教育规律

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及教育规律

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及教育规律儿童心理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又关键的过程,对于孩子的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及教育规律,有助于父母和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引导孩子成长。

本文将探讨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和相应的教育规律。

首先,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之一是个体差异性。

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都是独特的,他们在智力、情感和社交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

因此,教育者应该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和能力水平,制定针对性的教育方案,以最大程度地促进他们的发展。

其次,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还包括年龄特征和阶段性发展。

心理学家将儿童发展划分为幼儿期、儿童期和青少年期等阶段。

不同阶段的儿童在认知、语言、情感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例如,在幼儿期,孩子的思维主要是操作性的,他们通过直观的感知和动作来认识世界;在儿童期,孩子的思维开始逐渐转向逻辑性思考,他们能够进行抽象思维;而在青少年期,孩子的思维更趋向于理性和系统性。

教育者应根据孩子所处的发展阶段,采用适宜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同时,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还表现为自我意识的逐步形成。

在儿童期初期,孩子对自己和外界的认知是模糊的,他们难以在行为中体现自我意识。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开始逐渐认识到自己是独立的个体,并逐步形成自我意识。

在教育中,教育者可以通过帮助儿童发展积极的自我认知和自尊心,促进他们的个体发展。

基于以上特点,儿童教育需要遵循一些规律。

首先,个别差异要求个性化教育。

不同的孩子具有不同的发展潜能和学习方式。

教育者应该根据孩子的个体差异,量身定制教育计划,帮助他们充分发展潜能。

例如,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孩子,可以提供更具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励他们不断超越自我;而对于学习困难的孩子,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供额外的辅导和支持。

其次,根据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采用相应的教育方法。

针对幼儿期的儿童,教育者可以采用游戏和亲子互动的方式,促进他们的感知和动作发展。

学生年龄特征及教育对策

学生年龄特征及教育对策

学生的年龄特征及教育对策一、年龄特征概述(一)年龄特征的含义年龄特征是指个体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不同年龄阶段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身心特征。

年龄特征是从同龄群体中普遍存在的发展事实中抽象出来的,包括生理与心理两个层面,两者彼此关联,互有影响。

(二)学生年龄特征的特点在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中,个体的年龄特征往往被具体化为学生的年龄特征。

一般说来,学生的年龄特征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学生的年龄特征是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

学生的身心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渐进的。

各发展阶段之间既存在着内在的连续性,又在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等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与前后阶段相区分的典型特征,呈现出一定阶段性。

2、学生的年龄特征是相对稳定性与可变性的统一。

其相对稳定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在生理发展方面,大脑的发育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学生的身心发展过程和水平,从而使处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相对稳定性。

在认知发展方面,学生在学习与掌握知识时必定是循序渐进的。

这就使得处于同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在学习与掌握知识的水平上大致相当。

其可变性主要表现在:随着社会、教育和生活条件的改变,学生身心发展的速度可能加快或延缓,其最终可达到的发展水平也有可能发生变化。

3、学生的年龄特征是一般性与个别性的统一。

学生的年龄特征所反映的是处在同一年龄阶段的绝大多数学生身心发展的普遍性与共性。

同时,由于先天遗传素质及后天社会生活环境、教育环境等的不同,决定了每一位学生在身心发展中必然存有一定的个体差异。

总之,学生的年龄特征,反映的是同一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它是我们开展教育工作的重要依据。

只有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并处理好学生身心发展过程中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稳定性与可变性、一般性与个别性的关系,才能处理好教育与学生发展的关系,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二、学生阶段年龄特征及教育对策一般来说,人的发展从出生到成熟大致要经历如下几个阶段:婴儿期(又称先学前期,相当于托儿所阶段)一一出生至三岁;幼儿期(又称学前期,相当于幼儿园阶段)三岁至六、七岁;童年期(又称学龄初期,相当于小学阶段)一一六、七岁至十一、十二岁;少年期(又称学龄中期,相当于初中阶段)一一十一、十二岁至十六、十七岁;青年期(称学龄晚期)一一十六、十七岁至三十岁左右。

(完整版)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对小学生教育的启示

(完整版)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对小学生教育的启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对小学生教育的启示随着经济全球化,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与国际接轨的同时,也不断朝着适合本国国情的方向发展。

可以说,已经取得了不少进步,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小学教育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比如,教学容易按部就班;部分教师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不能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等等。

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对于我们的教学有很大启示。

皮亚杰是享誉盛名的儿童心理学家,被誉为心理学史上除弗洛伊德以外的一位“巨人”。

1921年,博士毕业的皮亚杰到巴黎比奈实验室工作,他独具慧眼,在人们熟视无睹的儿童幼稚行为中,发现了儿童思维的特点和规律,提出了影响世界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理论。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可用如下图表示:从上表很容易看到,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的认知特点是不一样的。

0~2岁的孩子需要通过直觉和运动来获得经验。

2~7岁的儿童会站在自己的角度、从自己的思维出发来考虑问题,很难摆脱自我中心主义。

这个阶段的儿童的思维也是不可逆的。

7~11岁的儿童最重要的是获得了质量守恒、重量守性、对应量守恒、面积守恒、体积守恒、长度守恒等等守恒性和可逆性的概念,但是运算还是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

儿童从11、12岁开始,他们的思维不再依赖于具体的事物,而是可以进行演绎推理,思维接近成人的水平。

二、认知阶段发展理论对我国小学生教育的启示1、小学生身心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告诉我们,儿童的认知发展是连续的,按固定顺序进行,一个阶段后再经历下一个阶段,没有什么阶段会突然出现,也不会跳跃和颠倒。

前一个阶段是形成后一个阶段的基础,这对所有的儿童都一样。

即感知运动阶段是前运算阶段的基础,前运算阶段又是具体运算的基础,最后才是形式运算,不能从感知运动阶段直接跳到具体运算,也不能先形式运算,再发展到具体运算阶段。

小学生年龄段一般是7~12岁,依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主要处于具体运算阶段,也就是前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之间。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试题答案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试题答案

青少年⼼理发展与教育试题答案青少年⼼理发展与教育1.⼼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对教育有何启⽰?⼼理发展阶段是指按⼀定的标准将个体⼼理的发展划分为⼏个以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有着质的差异的确定时期。

⼼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既有相对稳定性,⼜有⼀定程度的可变性。

⼼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教育⼯作的出发点:1)针对稳定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童要有不同的要求和措施。

要求不能过⾼或过低,措施不能成⼈化和模式化。

2)针对可变性:教育不应消极适应年龄特征,应积极创造条件,⾛在发展的前⾯,以促进年龄特征在⼀定范围和程度上向更⾼层次发展。

2.分析青少年⼼理发展与教育的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青少年⼼理发展与教育的研究成果,会为哲学和⼼理科学的⼀般原理提供实际的材料和丰富的例证。

青少年⼼理发展与教育研究的各项成果,将为相关学科提供各种有⽤的材料。

2.实践意义:⼀⽅⾯,可以为初、⾼中教师提供根据青少年⼼理活动规律组织教学、开展课内活动的理论依据,提⾼教育、教学⼯作效率。

另⼀⽅⾯,青少年⼼理发展与教育知识为教师提⾼⾃⾝修养,培养⾼尚的师德,改进教学⽅法提供帮助。

3.根据青少年⼼理发展理论分析:“揠苗助长”的做法为什么是错误的?青少年⼼理发展既有相对稳定性,⼜有⼀定程度的可变性。

稳定性表现:1)⼀定年龄阶段的⼤多数⼉童总是处于⼀定的发展⽔平上,表现基本相似的⼼理特点。

⼼理发展的⽔平同年龄之间的对应关系;⼼理的发展有⼀个随年龄的增长⽽上升的趋势。

2)发展阶段的进程顺序和发展速度是相对不变的,不能超越也不能颠倒。

可变性的表现:发展阶段出现的年龄可因特殊的条件提前或延迟。

(发展速度有变化)青少年⼼理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循序渐进地促进青少年的发展,不能“揠苗助长”,否则,欲速则不达。

4.试⽤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分析,在品德教育中,为什么应为学⽣提供良好的榜样?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道德⾏为是通过学习获得的,⽽且可以改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对教育有何启示?(三)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及年龄特征1.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阶段是指按一定的标准将个体心理的发展划分为几个以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有着质的差异的确定时期。

目前见到的划分人生阶段依据的典型资料,可归为如下几类:(1)以生理发展作为划分标准例如柏曼(L.Berman)以内分泌腺作为分期标准;(2)以智力发展作为划分标准例如皮亚杰(J.Piaget,1896¡ª1980)的分段是以思维发展为基础;(3)以个性发展特征为划分标准例如艾里克森(E.H.Erikson,1907¡ª1979)对人格发展的划分;(4)以活动特点为划分标准例如艾里康宁(Д.Б.Эльконин)和达维多夫(В.В.Давидов)把心理的未成熟的心理发展按活动来分;(5)以生活事件为划分标准例如将成年期(18岁以后)以生活事例分为:成年初期(18¡ª35岁),成年中期(35¡ª55或60岁),成年晚期(55或60岁以后)。

2.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1)个体心理的年龄特征是心理发展各个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特征、典型特征、或本质特征。

(2)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既有相对稳定性,又有一定程度的可变性。

稳定性的表现、原因表现:1)一定年龄阶段的大多数儿童总是处于一定的发展水平上,表现基本相似的心理特点。

2)发展阶段的进程顺序和发展速度是相对不变的,不能超越也不能颠倒。

原因:1)社会教育条件在一定时期有相对稳定性;2)儿童掌握知识经验有一定的循序性,大多数儿童花费的时间差不多;3)生理发展有相对稳定的程序可变性的表现、原因表现:发展阶段出现的年龄可因特殊的条件提前或延迟。

(发展速度有变化)原因:1)社会教育条件的较大变化;2)指个别差异,对于特定个体在年龄特征上的变异、加速或延迟3)年龄与心理发展的关系A.年龄是心理发展的一个时间维度B.心理发展的水平同年龄之间的对应关系心理的发展有一个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

心理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都会出现本阶段可特有的典型特征,这些特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心理发展与年龄的关系不是因与果的关系。

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对教育工作的启发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稳定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要有不同的要求和措施。

要求不能过高或过低,措施不能成人化和模式化。

可变性:教育不应消极适应年龄特征,应积极创造条件,走在发展的前面,以促进年龄特征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向更高层次发展。

2.分析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的研究意义。

3.根据青少年心理发展理论分析:“揠苗助长”的做法为什么是错误的?(二)格塞尔的自然成熟理论阿诺德·格塞尔(Arnold Gesell,1880-1961)是美国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之一,也是最彻底地把胚胎学的模式应用于儿童、青少年发展的人。

他的理论来源于“双生子爬楼梯”的经典实验。

1.基本观点格塞尔认为,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都是按基因规定的顺序有规则、有顺序地进行的。

他把通过基因来控制发展过程的机制定义为成熟(maturation)。

他认为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是成熟与学习,成熟是推动儿童发展的主要动力,学习本身并不能促进发展。

关于发展的性质,格塞尔认为,成熟是从一种发展水平向另一种发展水平的突然转变。

各水平之间的行为具有不连续性。

格塞尔提出发展有五个原则:发展方向的原则相互交织的原则机能不对称的原则个体成熟的原则自我调节的原则2.关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观点他认为年龄是生物变化的一个相当精确的指标,是发展的准确界标。

其中,青少年期是儿童向成人过渡的时期,指的是从11岁到21岁这段时期,而11岁到16岁这五年尤为重要。

整个青少年期的更新、整合和均衡在不断循环周而复始地进行着,并最终使个体的心理由不成熟走向成熟。

他认为成熟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从儿童到成人的过渡时期,发展不仅是向上的,而且也是螺旋式的。

因此青少年的心理特征是一种起伏式的变化,可能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出现循环。

由于各人的结构,以及成熟次序不同,所以存在着个别差异。

同时,他也认为,年龄阶段之间的发展,会有突然的、明显的变化3.对该理论的评价格塞尔的观点在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的西方曾盛极一时,不仅对当时的儿童青少年教育产生过极大的影响,也由于他突出强调了成熟机制对青少年发展的作用,从而为研究青少年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但是,这种观点片面强调生物因素比如年龄的作用而抹煞了个别差异和环境教育在青少年心理发展中的影响显然是不正确的,或者说是不完善的。

案例当前早期教育中,有一种思想倾向认为“教育越超前越好”。

越来越多的家长提出“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他们千方百计,对孩子进行超前教育,不顾实际地让孩子上这个班,那个班,学这学那,恨不得孩子什么都会,什么都行。

认为不这样,孩子就会滞后。

某些省市的“家庭教育大纲”甚至把“超前性”作为家庭教育的一个教育原则提出来。

早期家庭教育中出现了任意超越儿童年龄阶段的教育,“超早期”进行行为能力训练,“超早期”进行智力开发。

比如,在孩子能力还很差的时候就进行某些“高难”动作的训练;刚出生几十天就教孩子练走路;在孩子两三岁时就教孩子认字、算算术;四五岁时就把小学的算术、语文课本拿来教孩子攻读;有的人甚至主张把小学要解决的问题提前到3岁,提出“0岁识字,3岁扫盲”等等。

格塞尔的同事阿弥士(L.B.Ams)曾向父母们提出以下忠告:1.不要认为你的孩子成为怎样的人完全是你的责任,你不要抓紧每一分钟去“教育”他。

2.学会欣赏孩子的成长,观察并享受每一周、每一月出现的发展新事实。

3.尊重孩子的实际水平,在尚未成熟时,要耐心等待。

4.不要老是去想“下一步应发展什么了?”应该让你和孩子一道充分体验每一个阶段的乐趣4.青春发育期早熟与晚熟对青少年心理有什么影响由于青少年所处环境、教育与文化的不同,其生理发育成熟的”步伐”迈得也不均匀,即存在着早熟与晚熟的现象。

换句话说,这种现象是青少年在发育高峰出现的时间和发育的实际速度上的差异。

这种差异最大的作用就在于,它构成了家长、老师及同龄人对他们行为的期望和评价的标准不同。

这种标准的差异,不仅对少年心理发展产生影响,而且对其社会化的进程产生影响。

一般地,早熟的个体往往受到尊敬,有威望,有地位,在学校中更容易为教师所信任。

因为他们比较懂事,符合成人的期望而被选为班级干部。

晚熟的个体常被看作是小孩子,在学校中往往不为教师和群体所重视,更多的时候是受照顾的对象,使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受到限制,缺乏自信心,依赖性强。

但早熟和晚熟对不同性别的个体的影响是不同。

具体而言,有以下几方面。

(一)早熟的男孩早熟的男孩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他们的心理体验比同龄的男孩要丰富,与正常成熟的同龄女生更接近。

因而,他们更喜欢、愿意与同龄女生交往。

二是由于他们身体上成熟,体魄健壮,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色,很容易得到同伴的敬佩、羡慕、尊重;也容易得到家长、老师早熟的男孩在心理上并不像成人认为的那样成熟,因此,他们的行为和举止往往会和成人的要求相悖的情况,由此而导致的双方矛盾、冲突也会经常发生,这样使其早熟男孩的自尊心受到伤害。

此外,早熟的男孩子有时候在智力的发展上或是人际关系上有失败的情形,这也许是寻求自我认同的过程所需付出的代价。

因此,教育者对早熟男孩的要求不能超越其年龄阶段,以成人的方式进行对待,要认识到他们童稚的方面,有效地缓解矛盾,保护其自信心的发展,逐渐使其形成良好的自我认同。

(二)早熟的女孩由于青少年期有较丰富的经验,早熟的女孩在成年期表现出较高层次的认知能力以及适应技巧。

但与早熟男孩相比,早熟女孩体会到了更多的麻烦、苦恼。

像我们知道的那样,女孩成熟本来就比男孩在时间上要早大约2年,再加上她们比正常发育的女孩又提前了1~2年。

对这种在时间上早成熟3~4年的女孩来说,会品尝到周围同伴都未曾有过的体验、感受与变化,会产生与同龄人”不同步”的感觉,因而易使她们心理焦虑、紧张与负担过重,造成自信心方面的障碍,形成不良的自我概念。

早熟的女孩同样也会受到早熟男孩的一些困扰,她们会被以大人的方式对待,在社交方面比较擅长;然而,她们进入青少年期的准备时间较短,承受较多内在的危机以及困扰。

教育者对于她们要给予更多的关注,为她们分担问题和困难,以缓解她们由于早熟带来的诸多心理问题。

(三)晚熟的男孩晚熟的男孩有很强的自卑感。

因为他们通常缺乏同龄男性的身体魅力,个子比较矮小,肌肉也欠发达,在体育活动中也没有出色表现,尤其童年孩子的稚气还时常挂在他们脸上。

所以,在与同伴交往中往往处于劣势,居于被动和次要地位。

此外,由于他们常常被人忽视,但内心又极力寻求他人的注意、重视与信任。

正因为如此,时常引起他们紧张、焦虑的情绪出现。

尤其在成人把他们看作孩子,而他们自己却希望成人把他们当作发育正常的人一样对待时,更易导致心理的不公平、痛苦与冲突,缺乏自信,在同伴中较不受欢迎。

晚熟的男孩子比起同龄的男生更为不利,他们在运动方面及与女孩子之间的关系都很不利。

因此,在同辈之中较不受到欢迎,因而造成负面的自我概念、不适当感、依赖、被拒绝以及无法控制的感觉。

5.试分析评价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6.试分析评价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观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皮亚杰认为,智慧就是适应。

他把智力的本质看作是一种适应,即在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并通过主体不断自我调节而建构,或再建心理结构的机制。

1.感觉运动阶段(0-2岁, 婴儿期)主要靠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与手的动作探索周围世界;到六个月以后,婴儿能够有目的地运用身体的动作(如口尝、手抓)去达到目的;通过探索感知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在这些活动中个体形成了一些低级的行为图式。

客体永久性:即使物体不在眼前,它也知道仍然存在。

对几个月的婴儿来说,看不见的东西是不存在的;1岁左右的婴儿对滚入床下而看不见的皮球,会继续寻找(记忆表象的形成)接近两岁的婴儿,不仅能当场模仿人或动物的动作,而且还能在事后凭记忆去模仿这些动作。

(延迟模仿deferred imitation:仅凭事后记忆就能模仿出来的能力)。

2.前运算阶段(2--7岁,学前期)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图式。

特别是由于言语的发展,促使儿童日益频繁地用表象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重现外部活动,出现了“表象性思维”。

但这一阶段的心理表象还只是静态性质的物的图像,儿童遇到问题运用思维思维是以一种直观的形式进行的,常常是不合逻辑的推理——前运算。

集中化倾向:知觉集中倾向,只反映静止的知觉状态,而忽略了过程的改变。

守恒即物体的量不随物体形状的改变而改变不可逆性:自我中心:是指儿童只注意主观的观点,不能向客观事物离中,只能考虑自己的观点,无法接受别人的观点,也不能将自己的观点与别人的观点协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