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表达鲜明、生动
高三语文二轮专题训练:语言表达鲜明、生动、连贯、得体
专题训练8 语言表达鲜明、生动、连贯、得体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中国多项科研成果的名称:探月工程叫“嫦娥”,月球车叫“玉兔”,火星车叫“祝融”,空间站叫“天宫”,中继通信卫星叫“鹊桥”,太阳检测卫星计划叫“夸父”,海空两栖无人器叫“哪吒”,暗物质粒子探测器叫“悟空”……这种颇具特色的命名形式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同。
请指出以上名称的命名规律,然后为型号“C919”国产大飞机①拟定一个名称,再用一段话简述命名理由。
(不超过150字)注:①我国首款完全按照国际先进适航标准研制的单通道大型干线客机,座级158-168座,时速可达700千米,飞行平稳安静,具有我国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
二、2022年8月,重庆持续高温,嘉陵江部分河道浅滩出现干枯。
对此,网友纷纷发帖评论,其中以下两帖获得高赞。
请从文本角度谈谈你更欣赏哪一则,并说明理由。
(1)嘉陵江:“我干了,你随意!”(2)嘉陵江:“你好,重新认识一下,我叫嘉陵工。
”三、请结合文本与自身感悟,谈谈你对“不设限”的理解,不少于50字。
“小时候戴红领巾,长大披五星红旗。
”苏翊鸣说创造新纪录就是对祖国最诚挚的感激。
8岁演电影,17岁拿世界冠军,网友口中“开挂的人生”,是他眼里的幸运:“对每一份心中所爱,都能去试一下拼一把,是这个时代给我们青年人的礼物!不设限是我们这代人的特质!”四、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某大学出版社调查近3000名青年读者后,公布了“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前10名:《红楼梦》《百年孤独》《三国演义》《追忆似水年华》《瓦尔登湖》《水浒传》《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尤利西斯》。
材料二:某著名高校图书馆借阅排行前10位的作品是:《盗墓笔记》《读者》《明朝那些事儿》《鬼吹灯》《天龙八部》《图解周易大全》《笑傲江湖》《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幻城》《倾城之恋》。
材料三:青年人阅读目的调查结果,如图:(1)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当下青年群体的阅读状况。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
• (2016年天津卷)2016年是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为纪念这位戏剧大师, 某剧院策划了系列演出活动。请为该活动拟写一条宣传语。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 ①更名并不一定能带来城市的发展。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 3.明确问题,巧推导。
• 在这一步骤中,首先要明确例句对应的原文所 出现的逻辑问题,以便在寻找其他错误时有方 向,然后再读原文,依据前面分析,巧妙推导 错误,并参照例句方式来组织答案。
• 4.回归原文,求合理。
• 至此,我们可以结合例句及原文,审视答案是 否合理。从而确定最终的准确答案。
• 11.(2017年全国卷Ⅲ)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 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 ②城市名字不够响亮并不一定会严重影响经济发展 ③更名并不一定会带来经济腾飞
• 逻辑推断题解题“4步”法
• 1.通读文段,明大意。
• 通读文段,把握住文段的话题,概括文段的大意。 在这一步中,要注意文段中具有因果关系、条件关 系、包含关系、矛盾关系等方面的句子。
• 2.看准例句,定方式。
• 这一步骤与仿用句式有相同点,要求所填写的句子 与所给例句形式上基本一致,表述方式上一致。
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
下面一段文字中,有四处用语不当,请你 指出来并加以修改,使之鲜明准确。
中国药监局发出紧急通知: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公 司生产的”亮菌甲素注射液”,在临床上出现了一 定的不良反应,已导致9人死亡。全国各医院应该查 封、扣压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公司生产的全部药品, 必须停用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公司的产品。对某些 商人只为金钱利益而不大理会患者生命的行为,我 们予以批评。对死者家属,我们表示深切的慰问。 ① 改为 ② 改为 ③ 改为 ④ 改为 【答案】 ①“一定的不良”改为”严重的”。 ②“停用”改为“停止销售使用”。③“不大理
1.语言表达命题形式主要是以 主观题的形式出现,特别是“准确、 鲜明、生动”既可以综合考查,也 可以单项考查。可以以语段压缩、 图表转述、警示语、公益广告以 及句子仿写等形式综合考查。
2.出现了命题的综合性趋势。近年 来出现了与语病考查结合的命题,在 “仿用”“句式变换”的题干里出现 “语言简明”的要求等;“连贯”多考查 语句的衔接,句子顺序调整向主观题、 选择题等多样形式并举的方向发展;“得 体”的考查多以主观表述题形式出现, 体现日常实用的特点,如串台词、写广 告语、情境对话等。
几千年来,他们注意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 然现象与气候之间的联系,并据此安排农事活动,鸟 语花香、秋山红叶都是大自然的语言。杏花开了, 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他们赶快耕地; , ; , 。
【答案】 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他们 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农民懂得 她在声声地啼叫着”阿公阿婆,割麦插 禾”。 使语言生动、形象的方法之一就是运 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在 写作内容上要注意前一句是仿照的对 象。从续写前的一句话可知仿照的对 象,“鸟语花香”,即可以接着写“花”, 也可以写“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
23
方 法 点拨
(3)恰当使用修辞手法。 语言表达生动就应该选择那些具体的、形象的、新鲜 的、内涵丰富的和能够调动人的感官体验的词语。恰 当地使用修辞手法,可以使语言更生动、准确、鲜明, 增强语势。如: 一张枯叶飘落在苏比的膝头,这是杰克· 弗洛斯特的名 片。杰克对麦迪生广场的老住户很客气,每年光临之 前,总要先打个招呼。 (欧 · 亨利《警察与赞美诗》) 语段中把“枯叶”比做“名片”,生动新颖,把冬天 拟人化,使它具有人情味,富有幽默感,正好体现出 苏比早就想好了自己的冬季寓所而并不畏惧冬天的心
14
方 法 点拨
一、使语言表达准确的方法 (1)符合特定的情境。 如: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其中“扶”“失”字用得相当准确。“扶” 字把“轻风”人格化了,形象地描绘出了清 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给人以柔美之感。 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满大地,梅花自然没有白 天那么显眼,在月光照映下,也就黯然失色 了。用一个“失”字,就勾画了月色和梅花 相互交融的情景。 15
考 点 精解
2. 语言表达连贯、鲜明,就是能够 调整语句之间的顺序,注意前后的照应 和勾连,使语意分明而确定,不含糊。
3. 语言表达生动、得体,就是语言 具有活力,能感动人;能体现语境和语 体的要求。
3
命 题 揭秘
命题角度Ⅰ 简明、连贯
(2009· 全国卷Ⅰ)下面文字中画线部分的词语,有的使 用不当,请指出并改正,使修改后的这段文字衔接自 然,语意连贯,逻辑严密。
19
方 法 点拨
(2)恰当选用句式。 在语言表达中,要注意句式的变换。一定的 句式表露一定的感情,句式变了,句意也会 产生新的变化。如用肯定的语气来表明观点, 还可以选用双重否定、反问句式来加强语气, 使自己观点的表明更加鲜明而强烈。注意整 句与散句的使用。整句形式整齐,声音和谐, 气势贯通,意义鲜明,适合于表达丰富的感 情,能给人以深刻而鲜明的印象。另外,如 能恰当地使用反问、排比、对偶,也能增强 语言的鲜明感。 20
高考语文专题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
“不大理会”改为“不顾”
答案:医学院不宜过度扩招
三、生动 典例3 明天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学校准备举办“端午节晚 会”。请你以晚会节目主持人的身份,在横线上写一段开场白。 要求:①主题鲜明,语言生动;②80字左右。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晚上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请欣赏晚会的精彩节目。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鲜明、生动的能力。“开场 白”就是在报告之前、演出之前、说正事之前、发表意见之前,先 来一番与本次开会、演出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话。如下乡文艺演出, 报幕员或领导先要介绍这次演出的单位、活动的意义等,这就是开 场白。这里指的是正式节目开始之前,主持人用来导入节目、调节 气氛、渲染观众情绪的话。主要考查考生在特定的生活情景下的实 际语言运用能力,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人文价值。 【答案】(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晚上好!)两千多年来,飘 香的端午和不朽的诗人屈原一路相伴走来,他那爱国情怀、浪漫诗 篇,已经化为民族的文化与精魂。今晚,让我们用青春的旋律、美 妙的舞姿、动人的歌声,欢度民族的传统节日。(下面请欣赏晚会
鲜明是指色彩分明,观点明确。
生动是指描绘或表达具体形象可感。
考纲考点解读
• 语言表达题主要置于第Ⅱ卷,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 既可以单项考查,也可以通过语段压缩、图表转述、 警示语、公益广告以及句子仿写等形式综合考查。
• 命题的语言材料选用贴近现实生活、贴近考生实际的 鲜活材料,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日常性和实用性。题 目将会更加突出地域特点、地域文化,体现时代特色 ,将会承担起弘扬民族文化、张扬时代主旋律、推动 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等使命。
专题18 语言表达鲜明、生动(含应用文写作等创新题型-2023年高考语文知识点过关
第5讲 语言表达鲜明、生动(含应用文写作等创新题型)
1 专项对点练
2.下面是杭州日报举办的杭州日报首届“微新闻”写作大赛 征稿启事:
140个字,能表达什么?描绘一场浪漫婚礼,讲述一次马路见 闻,勾勒一段写字楼故事,也可以谈谈你的一次经历感悟。140 字,足以讲述发生在你身边的一则新闻。从今天开始,杭州日报首 届“微新闻”写作大赛正式开赛啦!请你拿起手机,通过城市通平 台编辑140字以内的“微新闻”上传,描述身边发生的真实事件!
第5讲 语言表达鲜明、生动(含应用文写作等创新题型)
1 专项对点练
2.陕西日报社编选的“五四诗歌专号”中的诗歌题目为《五 四的火焰》《五四放歌》《做新时代的新青年》《青春凿火之人》 《五四是一种信仰》《扎根深山的青年林业人》,请为这版诗歌专 号写一则编者按。要求:语句富有表现力,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 法,不少于100个字。
第5讲 语言表达鲜明、生动(含应用文写作等创新题型)
1 专项对点练
二、应用文写作常见的“8大题型”
常见的应用文写作是近几年高考考查的一个重点,浙江卷曾考 查倡议书、书信的写作,天津卷曾考查宣传语的拟写。这一考点应 引起足够重视。
第5讲 语言表达鲜明、生动(含应用文写作等创新题型)
拟写前言
1 专项对点练
第5讲 语言表达鲜明、生动(含应用文写作等创新题型)
拟写宣传语、广告语、标语
1 专项对点练
宣传语、广告语、标语是实用性较强的应用文体,具有彰显主 题,营造气氛,制造气势等作用,它具有号召力强、富有感染力、 语言生动等特点。
第5讲 语言表达鲜明、生动(含应用文写作等创新题型)
1 专项对点练
[方法指导]
第5讲 语言表达鲜明、生动(含应用文写作等创新题型)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上面画线的甲句,有的版本为:“一个人敢做,就要敢当。”(乙 句)你认为哪句更好?请列出两条理由。
要求:①理由充分、合理;②语言表达准确、简明。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准确、简明、生动的能力。 回答本题,考生可选择自己认为更好的句子进行分析,只要言之有 理即可。分析时考生应该注意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抓住句子的关键 词语进行分析,二是对语句所用句式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进行分 析。比如认为甲句更好,可这样分析:甲句中“一件事”出现了两 次,可谓关键词,表明周朴园极为重视这“一件事”;另外,这一 句为长句,长句的语气较为缓和,这样就与前面的“严厉”形成鲜 明的对照,表现了周朴园此时较为复杂的心态。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准确、鲜明、生动
一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是对语言表达在规范的基础上提出 的进一步要求。这既是语言表达的要求,又是语言表达的效果。不 少题目对该考点均有考查。准确一般出现在与修改相关的题目中; 鲜明一般出现在拟写广告词、邀请函、辩论稿等需要表达观点态度 的题型中,以及仿写、扩写的题目中;生动主要体现在仿写、扩写 的题目中。
(示例三)大卫·科波菲尔受尽继父的毒打与折磨,饱尝童工的劳 苦与屈辱,历经世俗的狡诈与险恶。但这些不都没有改变他“永不 卑贱、永不虚伪、永不残忍”的人生信念吗?
例 3 下面是《雷雨》中的一段台词: 周朴园 (仁慈地,拿着周萍的手)你是我的长子,我不愿意当 着人谈这件事。(停,喘一口气严厉地)我听说我在外边的时候,你 这两年来在家里很不规矩。 周 萍 (更惊恐)爸,没有的事,没有,没有。 周朴园 一个人敢做一件事就要当一件事。(甲句) 周 萍 (失色)爸!
方法归纳
如何做到“准确、鲜明、生动” 一、注意“五符合”使语言表达准确 1.符合情境 选择词语要注意情境的制约,所用的词语都处在全篇或上下文 的具体语境中,只有根据特定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才能准确地表达 意思,同样的词语用于不同的语境效果也不同。
语言表达的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
语言表达的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一、准确、鲜明、生动01准确、鲜明语言表达的“准确”,指语言表达要确切符合规范;语言表达的“鲜明”,指语言表达要分明而确定,不含糊。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的基本要求是:(1)语言的运用符合汉民族的习惯,不用或尽量少用欧化的句法;(2)要符合约定俗成的语言法则;(3)要以普通话为准则,尽量少用一般人不懂的方言俚语;(4)避免文白夹杂的现象。
02生动语言表达的“生动”,指语言表达要有感染力。
使语言表达生动,除了句式灵活,善用修辞,还要追求用词的生动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1)选用具有建筑美的词语。
具有建筑美的词语,富有立体感。
它能调动读者的形象思维,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与联想,能给人一种如临其境、如见其物、如闻其声的感觉。
例如:我走出外科,听见一个内科医生在骂病人笨,那病人怯生生地说:“你们这里——墙上不是写着请用——谢谢,再见,对不起……”我暗叹一声,笑那病人的天真,孰不知这几个字是写给我们看的,意思是说在看病时不要忘了对医生说,“谢谢,再见,对不起……!”(韩寒《求医》)在这段描写中,作者并没有直接正面批评这位医生的职业道德差、思想素质低,而是把对这位医生的鄙夷、憎恶的感情寓含一“叹”一“笑”之中,极具讽刺意味和幽默感。
作者嬉笑怒骂的形象也跃然纸上。
(2)选用具有音乐美的词语。
音乐美,就是作者在写作时,利用汉字平仄的变化与音韵的和谐等声律特点,形成的一种抑扬顿挫的音律美,使文章情文并茂、音义兼美。
例如:皎月当空,清辉满地,或倚窗,或伏几,或辗转床褥,常常会涌起一股或浓或淡的乡思。
……(刘棣华《月是故乡明》)这段文字运用了近体诗创作中必用的平仄规律,使文章情文并茂、音义兼美。
“皎月”是仄声,“当空”是平声,“清辉”是平声,“满地”是仄声,平仄相应相协,形成了“仄仄平平,平平仄仄”的回环美。
又如“或倚窗”是仄仄平,“或伏几”是仄平平,同中有异。
变化多端,创造出了一种音乐美。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上课用)
2011广东23题
• 班上举行节日文化主题班会,李明同学先介绍了“元宵 节”(正月十五),接下来韩梅同学介绍“中秋节”, 这时班会主持人要说一段话,将前后两位同学的节日介 绍串联起来。请你为班会主持人写一段这样的话,要求 衔接自然、语意连贯,不少于60个字(含标点符号)。 (6分) • (1)寻找串联点(衔接点): 元宵节与中秋节 • (2)确立串词内容:主题串联(传统佳节-月圆之夜, 注意传统文化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 (3)揣摩语言形式:A、话题式排比 B、对比、对 偶、设问、引用等修辞手法等 C、情景式
2010广东题
• 某校举行由学生把所学课文改编成独幕话剧的演出晚会。 下面是这次演出的节目单; 晚会节目单 1.《孔雀东南飞》(原作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 演出:高一(2)班 2.《雷雨》(原作曹禺《雷雨》) 演出:高二(5) 班 (其他略) • 节目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常常需要在节目之间加上一 些衔接的话,以增强晚会的整体感。请你在《孔雀东南 飞》与《雷雨》之间,为主持人设计一段这样的话。要 求:所写内容与串联的节目密切相关,衔接自然,不少 于60字。
• 【答案示例】 • 感谢李明同学给我们带来了“灯火阑珊” 元宵佳节盛宴,一场元宵文化大餐。同学 们,这样的灯火阑珊,这样的月圆之夜, 你是否会想起另一个月圆的十五之夜?是 啊,天上月圆,人间月半,那一轮皎月又 挂在了中天,有请韩海同学给我们介绍八 月十五的中秋佳节。大家欢迎!
答谢词
• ⒈含义:指特定的公共礼仪场合,主人致欢迎词或欢 送词后,客人所发表的对主人的热情接待和关照表示 谢意的讲话。也指客人在举行必要的大写活动中所发 表的感谢主人的盛情款待的讲话。 • ⒉格式:称谓,向主人致以感谢之情 • ⑵主体:先用具体事例对主人所做的一切安排给予高 度评价,对主人的盛情款待的表示衷心感谢,对访问 取得的收获给予充分肯定。然后谈自己的感想和心情, 如颂扬主人的成绩和贡献,阐发访问成功的意义,讲 述对主人的美好印象。 • ⑶结尾:再次表示感谢,并对双方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表示诚挚的祝愿。
语言表达_准确、鲜明、生动
(1)“满纸荒唐言”,“谁解其中味”,绝世奇书《红楼梦》 中的诗词也是难得的艺术瑰宝。让我们走进宝山,去欣赏他 们的璀璨与绚丽吧。 (2)“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这是宝钗的思想写照,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这是黛玉的生活环境, 《红楼梦》诗词文质兼美。今天我们将对它进行专题鉴赏, 希望同学们积极发言。
备 课 组
三、能力提升专练
【解析】解答本题要把握住题目所提供的材料,自己的 看法要由此而发。本题误区在于个人认识的出发点是否 基于题目材料,另外,观点是否合理且能自圆其说。 【答案】正确引导,健康过节。 所谓“节日”,就是一 种纪念性的日子,过节就是精神的洗礼。不论是过中国 的传统节日,还是过外来的“洋节日”,都可视为文化 的折射与传播,我们应该“取其精华”,让我们的生活 更加丰富多彩,精神家园更加温馨。每一个对节日的看 法与过法的不一样,我们应该加以正确引导,让那些节 日过得更加健康,更有意义。 另可有如下观点: 1、我们要继承民族文化遗产。 2、过年,只要快乐就行。 (言之成理即可,阐述略)
高考专题复习
语言表达
准确、鲜明、生动
一、考纲解读
“准确”指用词恰当,表意准确,用 词符合情境,符合语法,合乎逻辑。
语言表达之准确、鲜明、生动
高三复习语言表达之准确、鲜明、生动【考纲阐释】准确:指语言表达要确切符合规范。
鲜明:指语言表达要分明而确定,不含糊。
生动:表达生动,指语言表达要有感染力。
使语言表达生动,除了句式灵活,善用修辞,还要追求用词的生动性。
一、准确【知识梳理】表达准确,就是在正确理解文意、句意的基础上,把握句段的关键信息、内容要点、中心思想,并按照题目的要求,使词语运用、句式选择、语气选择等方面完全符合表达目的。
包括使用语言符合特定的情境,符合特定的身份地位,正确地运用谦尊称呼,准确表达褒贬感情,准确表达喜怒哀乐的心理状态,正确使用口语、书面语,准确表达范围大小、程度深浅等。
【课堂反馈】1.【2014·安徽卷】下面文字中有三处语病和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写出相应句子的序号,并对错误加以修改。
(4分)①“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开展的调查项目,到目前为止已经开展了11次。
②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去年在全国七十多个城市进行了入户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40600份。
③在第19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该院发不了“2013年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
④报告显示,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为4.77本,与2012年的4.39本相比,增加了0.38本。
⑤报告中值得注意的是,约90%以上的人表示“看完电子书就不再买纸质书”,这一比例较上一年有所上升。
⑥报告还显示,成年国民人均电子书的阅读量有所增加,而报刊的阅读率明显减少。
序号:修改:【答案】①在“由”前加“是”。
③后一组引号改书名号。
⑤删去“以上”。
⑥“减少”改为“下降”。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
①句成分残缺,全句缺谓语。
③句后一处引用时,标点符号中的引号使用错误,即“2013年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改为《2013年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
⑤“约90%以上”中的“约”与“以上语意重复矛盾”。
⑥句“阅读率”与“减少”搭配不当。
2.【2014·重庆卷】下边一段话中有三个句子,其中一个句子有语病,请指出并针对语病进行修改。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_简明、连贯、得体
【解析】 表达鲜明,一是表现出强烈的 感情色彩,二是用词准确,三是运用恰 当的句式。
【答案】 第一段话表达更鲜明。用“震 惊”“心痛”“深恶痛绝”“不得不”等词语使得表 达更准确,情感更强烈,而反问句的运用,更加强了 语气,使语句的观点更鲜明。而第二段话则语气平淡 得多,震撼人心的效果弱了些。
❖ 广告语要求简洁、鲜明、生动、独特,将所宣传的对 象特点凸现出来。请从广告的形式、内容和效果等方 面,对“只要青春不要痘”这一广告语的妙处,作简 要评析。
❖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简明、连贯、准确、生 动。题目明确提示了答题的角度,因此难度 不大。思考时,可立足于广告凸显产品功能 和用途、迎合消费者心理的特点,从广告的 形式、内容和效果等方面分析其妙处。
❖ 【练习】 (2010年江苏南通调研)上世纪60年代,台
湾兰丽化妆公司为推出祛斑霜新产品,在电视上做了 这样一则广告:荧光屏上显示出七个醒目的大字“只 要青春不要痘”,紧接着一位妙龄少女从人群中走来, 用扇子遮住了面颊,显得十分忧伤,然后一句副标题 说明了含意——“青春是美好的,但恼人的青春痘却 令人十分扫兴,既遮不住又躲不掉”。
子,说说哪一个句子表达得更加生动,为什么?
情境:在月色下,泛舟江面,欣赏如 画夜景。
①淡黑的起伏的连山,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一轮皎洁的明月,挂在天空,凉风习习。
②一座座连绵起伏的山,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月亮挂在天边,凉风习习。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这是一段景物描写,写景 首先要抓住景物的特征,即找出所要描绘 的景物独特而又细微的地方,并用准确的 语言把它传神地描述出来,还要注意把握 色调的鲜明。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
(1)合理安排和搭配词语 ,提高语言的形象
性。
【例1】 钱。 [解析] “排”字,把人物要在人们面前摆阔 的那种悠闲自得的神态描写得活灵活现,这是 “拿”、“掏”等词语所无法达到的修辞效果。 他(孔乙己)不回答,对柜里说, “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
【例2】
修改下面的句子,使之更生动。
【广告语】微软鼠标:按捺不住,就快 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这是一道赏析题。考查考生对语言运
用生动性的鉴赏能力,要求考生从手法、效果、 特色等角度对广告语的妙处作简要评析。考生必
须抓住鼠标灵活和快的特性,再结合“按捺不
住,就快滚”的广告语,根据题干要求从手法、
例2: (2009· 浙江高考)根据语境,在下面横线处补写
妈妈说的话,要求语言表达鲜明、得体。(不超过50字)
儿子:妈妈,今天我捡到50元钱,想分五次交给老师。
妈妈:为什么不一次上交呢?
儿子:老师说过,捡到东西上交,就有一次品德加分。
我分五次交,就会有五次加分了。
妈妈:
[思路分析] 本题属于语言表达鲜明、得体方面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
“准确”指在正确理解文意、句意的基础上, 把握句段的关键信息、内容要点、中心思想,按照 题目的要求,使词语运用、句式选择、语气选择等 方面完全符合表达目的。 “鲜明”是指色彩分明,观点明确。表达的观
点要明确而不含糊,表达的色彩(感情色彩、事物
的形象色彩)要分明。简而言之,鲜明就是要明确
形、音、色。
【例4】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2、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4.(2014· 课标全国卷Ⅰ)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D ) 中国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借助算盘和口诀,通过人手指拨动算珠, 就可以完成高难度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2013年12月4日,“中国珠算”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 录。 ①即便是不识字的人也能熟练掌握 ②珠算算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③包含了珠算的所有秘密 ④蕴含了坐标几何的原理 ⑤用珠算运算,无论速度还是准确率都可以跟电子计算器媲美 ⑥珠 算口诀则是一套完整的韵味诗歌 A.②③⑥④⑤① B.⑤②③⑥④① C.⑤①②⑥③④ D.②④⑥③①⑤ 解析:本题从排序的角度考查语言的连贯。解答本题要着眼于话题“中国珠算”,围绕“中国珠算”的特
解析:本题从排序的角度考查语言的连贯。解答排序题的基本思路是:通读全部语句,明确题 目要求;试着排小组的句子或相连最紧密的句子,再把小组句子连成大组句段;把连好的语段 速读一遍,对不连贯的地方再作略微调整。对于本语段,根据联系的紧密程度,可以把⑥③、 ④①、②⑤各自放在一起形成三个意义要点,分别交代了柳树的象征意、人们的愿望、形成的 习惯,由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更进一步确定其顺序。
C
3.(2015· 江苏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自宋元至明清,清明节除了要祭扫家墓,还要在门楣、窗户上插上柳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达到人丁兴旺、身体健康的目的 ②于是在郊游踏青时 ③它便成了人类文 化中生命力的象征 ④人们企盼将这种生命力转移到自家门庭和家庭成员身上 ⑤不会忘记顺便折一些柳条回来 ⑥由于柳树最先送来春的消息并且具有旺盛 的生殖力 A.⑥③④①②⑤ B.②⑤①④⑥③C.②④⑥③①⑤ D.⑥④②⑤③①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
• “准确”是指运用词语、选择句式、选择语 准确”是指运用词语、选择句式、 准确 气等方面完全符合表达的目的。 气等方面完全符合表达的目的。 • “鲜明”是指色彩(感情色彩、事物的形象 鲜明”是指色彩(感情色彩、 色彩)分明,观点明确而不含糊。 色彩)分明,观点明确而不含糊。 • “生动”是指描绘或表达具体形象可感。 生动”是指描绘或表达具体形象可感。 • “简明”是指语言简要明白,没歧义。 简明”是指语言简要明白,没歧义。 • “连贯”是指语言表达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 连贯” 组合和衔接,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 组合和衔接,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 接和呼应自然。 接和呼应自然。 • “得体”指能够根据交际的语境恰当地使用 得体” 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 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
示例: 示例: 我们期待, 飘荡在世界上空的,不是硝烟 而是祥和的瑞云; 不是硝烟,而是祥和的瑞云 我们期待 飘荡在世界上空的 不是硝烟 而是祥和的瑞云 我们祈盼,飞翔在白云蓝天上的 不是战斗机, 而是自由的 我们祈盼 飞翔在白云蓝天上的,不是战斗机 飞翔在白云蓝天上的 不是战斗机 和平鸽。 和平鸽。
•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我的思念如深深的大海流动不息, 我的思念如深深的大海流动不息, 让海风捎去我的情,让明月带去我的心。 让海风捎去我的情,让明月带去我的心。 祝福你中秋快乐。 祝福你中秋快乐。
(4分。恰当运用修辞手法 分,两种景物 分, 分 恰当运用修辞手法2分 两种景物1分 祝福语1分 祝福语 分)
•请对广州2010亚运会会徽作形象 请对广州2010亚运会会徽作形象 请对广州2010亚运会会徽作 生动的描述 的描述, 生动的描述,并揭示其蕴含的意 要求运用比喻修辞手法。 运用比喻修辞手法 义,要求运用比喻修辞手法。不 超过100 。(4 100字 超过100字。(4分)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 广州 广州2010年亚运会会徽以柔美上升的线条, 年亚运会会徽以柔美上升的线条, 年亚运会会徽以柔美上升的线条 构成了一个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炬造型, 构成了一个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炬造型,同时 这个火炬又像屹立的五羊, 这个火炬又像屹立的五羊,构图以抽象和具 象相结合,象征着亚运会的圣火熊熊燃烧、 象相结合,象征着亚运会的圣火熊熊燃烧、 永不熄灭,也表达了广州人民的美好愿望。 永不熄灭,也表达了广州人民的美好愿望。 (4分。写出火炬、五羊的具象且运用比喻手 分 写出火炬、 法的3分 揭示象征意义1分 法的 分,揭示象征意义 分)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
如果说,书本凝聚着古往今来的知识积累,那么,树木就压缩着一去不返的逝水流年。如果说,书本是用文字承载着人类的智慧,那么树木就是用□□记录着地球的历史。因此,读书,让我们得以了解自己,了解人生;读树,让我们懂得把握现在,把握明天。所以,读树与读书一样,是大有益处的事情。 将文字中缺漏的词语填入下面的空格中。(2分) 就文中加点的两个词语能否互换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2分) 答“年轮”“纹路”“纹理”等。 不能互换。理由:①“凝聚”与“压缩”、“承载”与“记录”相互对应;②“压缩”与树木年轮的特征相符合,“承载”与“书本”、“文字”的特征相符合。
4、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4分)
“语言运用·鲜明”
1、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
考点诠释: “鲜明”是指用词造句都能明白、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不模棱两可,不含糊其辞 鲜明,是以准确为基础的。不准确,就不可能鲜明。 语言鲜明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尽量用简洁明快的短句
语言通俗明白
01
观点要明确而不含糊;
评分的标准: 6分。合理概括、表现新闻的中心事情,1分;有评论的意味,1分;能鲜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3分;字数符合要求,1分。
答案示例:
爱心社的“爱心”行动令人伤心,使 大学生茫然不知所措。
当假恶丑大行其道时,真善美就被 湮没,偶一抬头反成另类,可悲!
因怕被害而弃爱,是社会长期冷漠 的佐证,我们应该深思!
春光乍泄 暗送秋波 白发三千丈 千枝针,刺在心 苍白的日子,疲惫的风帆
适当运用口语、俗语
他在商场打滚了许多年,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修练得八面玲珑。 平时不努力,“临急抱佛脚”,以为开几个晚上夜车就可以把成绩弄上去,简直是痴人做梦。
运用灵活的句式
高中语文专题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
0
“准确、鲜明、生动”是2007年高考新课标语文考试大纲新 增的语言表达方面的内容。它既是语言表达的能力要求,也 是语言表达的效果。在高考命题中,单纯设题考查“准确、 鲜明、生动”的题目不多,一般都是与语言表达的其他考点 综合考查。在一轮复习中,考生应该理解“准确、鲜明、生 动”的内涵,掌握方法,学会综合运用。
5
3.改句子,保原意。修改病句有一个原则,保持原意,能少 改动则少改动(改得少,改得巧)。如例1中⑥处搭配不当,将 “减少”改为“下降”最好,既保持了句子的原意,又改动 的地方最少。虽然有其他改法,但是变动都比较大,容易再 次出现失误。 2.语言表达鲜明 “鲜明”是指色彩分明,观点明确。表达的观点要明确而不 含糊;表达的色彩(感情色彩、事物的形象色彩)要分明。简而 言之,鲜明就是要明确合理地表情达意。本考点一般出现在 语段压缩,修改病句,拟制广告词、邀请信,劝告勉励,请 托拒绝以及致辞、演讲稿等需要表明观点态度的题型中,或 6 出现在描绘场景、仿写扩写改写语句的试题中。
3
解题 思维 本题考查考生修改病句的能力。通过阅读语段,可知④句中 “善待实验动物的尊严”动宾搭配不当,可将“善待”改为 “ 维护 ” ,或将 “ 的尊严 ” 删去。 答案:(1)④ (2)把“善待”改为“维护”(或删去“的尊 严”)。
4
谨记三条修改病句法则 1.读句子,理句意。通读要修改的语句或语段,分析句子结 构,将每句话的句意理清楚,为判断是否有语病打好基础。 如例1中,不仅要了解语段的中心意思,更要了解每句话的含 意,把握每句话的结构。 2.查排审,找病因。这是解答修改病句题至关重要的一步。 如果找不出病句以及病因,就无法修改。寻找病因时,可以 依据六大病句类型进行逐一排查,看语句到底有无语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表达鲜明、生动
【解题技巧】
“鲜明、生动”既是语言表达的要求,也是语言表达的效果。
对“鲜明、生动”的考查,既可以是单项的,如在词语选择上进行考查,也可以是综合性的,如在语段压缩、图文转换、警示语、公益广告以及句子仿写等题型中进行综合考查。
一、考点梳理
鲜明
“鲜明”是指遣词造句都能明白、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不模棱两可,不含糊其辞。
语言表达要“鲜明”,就一定要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要注意精心选择不同色彩的词和不同语气的句子,把自己的褒贬好恶清楚明了地表达出来;要注意语言通俗明白,不生造词语,不使用冷僻词语,不随便使用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要注意尽量用简洁明快的短句,不随便使用结构复杂、晦涩难懂的长句。
这个考点一般出现在概括文意,修改病句,拟制广告词、邀请信,劝告勉励,请托拒绝以及致辞、演讲稿等需要表明观点态度的题型中,或出现在描绘场景,仿写、扩写、改写语句等题型中。
生动
生动就是指语言的表达具体、形象、可感,能充分调动人们的形象思维。
要想使语言表达生动,就要恰当使用动词、形容词,从形、声、色等方面对事物进行形象的描摹,以给人身临其境之感;运用比喻、拟人、借代、夸张等修辞手法,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和灵动性,增加语言的趣味性和幽默感。
二、答题方法
鲜明
1.恰当选用词语
要想使语言表达“鲜明”,就要恰当选用动词、形容词、副词。
多用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语。
在表达自己不同的态度与感情?r,可以通过词义的褒贬来表现。
使用感情色彩鲜明的词语可以增强语言表达的效果,那些感情色彩不鲜明的中性词,只要符合语境,同样也可以增强语言表达的鲜明特点。
2.恰当选用句式
在语言表达中,一定的句式表露一定的感情,句式变了,句意也会产生新的变化。
如可以用肯定的语气来表明观点,还可以选用双重否定、反问句式来加强语气,使自己的观点更加鲜明、强烈。
可以注意整句与散句的使用,整句形式整齐,声音和谐,气势贯通,句意鲜明,适合表达丰富的感情,能给人以深刻而鲜明的印象。
散句形式多样,整散结合,错落有致。
3.恰当运用修辞手法
恰当地使用反问、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也能增强语言的鲜明度。
生动
1.巧用词。
恰当使用动词、形容词、副词等,提高语言的表现力。
2.多描写。
从形、声、色等方面对事物进行形象的描摹,给人以亲见亲闻、身临其境之感。
3.变句式。
在语言表达中,相同的意思,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就会收到不同的表达效果。
在句式的选择中,应注意特殊句式、常用句式、长句短句、排比句、对偶句、陈述句与疑问句的使用。
各种句式交错使用,可以体现语言的情感性。
4.善修辞。
恰当地使用修辞手法,可以使语言更生动、准确、鲜明,还可以增强语势。
5.活用谚语、惯用语、歇后语等。
例如:“平时不努力,‘临时抱佛脚’,以为开几个晚上的夜车就可以把成绩弄上去,简直是白日做梦。
”与一般的表述相比,运用俗语“临时抱佛脚”和惯用语“开夜车”,显得格外生动。
【同步突击】
1.近日,一条事关文物保护的微博引起围观,有批评者认为微博语言有些“暴力”。
请你重写一条。
要求:观点鲜
明,语言得体、简明,40字左右。
一名游客在北京游故宫时,竟然在故宫大铁缸上刻下“梁齐齐到此一游”的字迹。
有位姓颜的故宫工作人员在巡视时发现后,一气之下便将照片发到微博上,并写道:“逮到你都得剁你的手!”
答:
2.电视剧《神探狄仁杰》中一句“元芳,此事你怎么看”,继“凡客体”“淘宝体”等之后盛行于网络,被网友戏称为“元芳体”。
对于这些网络语言,有人肯定,有人批评。
请写一段话表明你的观点并陈述理由,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60字。
答:
3.某校高三(6)班要召开“我的梦?中国梦”的主题班会,请你以班会主持人的身份,写一段开场白。
要求:①主题鲜明,将“我的梦?中国梦”有机结合起来;
②符合班会主持人的身份;③80字左右。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4.请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完成后面的题目。
9日17时40分,天津公安处昌黎车站派出所民警带领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郑州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2011级学生李博亚,在昌黎火车站一站台维护秩序时,突然有一男子
跳下站台跑入铁路中间。
在站台值勤的民警和李博亚发现后同时冲向该人进行拦阻。
跑在前边的李博亚不顾一切跳下站台,奋力向外拉拽。
此时1547次列车正在进站,距离该人只有十几米,列车司机发现后,立即采取紧急制动措施,但由于距离太近,李博亚和该男子均被列车撞伤,李博亚双小腿被轧断。
请对这则新闻表达你的看法。
(要求:见解独到,观点鲜明,不超过100字)
答:
5.阅读下面的一则公益广告,完成后面的问题。
公交车上。
女青年:哎,你挤什么挤,没长眼哪?
男青年:年轻轻的,怎么不说人话?
女青年:你挤着我啦,你!
男青年:怎么啦,来劲啦,是吧?
老者:得了,得了,年轻人!把心放宽就不挤啦!
这一则广告除了谈人际关系的处理之外,还从侧面反映了一个怎样的社会问题?从解决这个社会问题的角度看,你认为老者的建议能解决问题吗?
答:
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题目。
春运期间,宁波北仑区的陈杏娣老人,推着三轮车,为
春运中数千名排队买票者递上一碗碗白米粥。
一名受助者用手机拍下送粥场面,发到网上,引发网友热议。
人民网、新华网、新浪、搜狐等上百家网站纷纷转载相关新闻,陈杏娣老人被网友亲切地称为“送粥奶奶”。
请根据以上材料,撰写一段文字,赞颂陈奶奶的行为。
要求:语言生动,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含标点不超过50字。
答:
7.随着“私家车”的普及,“车尾标语”文化也越来越值得我们品味把玩。
请从下面车尾标语中任选一则,写一段鉴赏性的文字(不少于40字),并自拟一则车尾标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
①距离产生美。
②你让我也让,心宽路更宽。
鉴赏性文字:
车尾标语:
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放暑假了,小东回到了大山深处的老家。
当了一辈子木匠的爷爷带他在村里散步,看到新修建的宽阔的柏油马路,小东说:“太给力了!”了解国家为山区发展提供的优惠政策后,小东说:“因为政策给力,我们才会发展得这么快。
”爷爷说:“你左一个‘给力’,右一个‘给力’,什么是‘给力’
啊?”
若你是小东,请结合爷爷的职业,以恰当的语言给爷爷解释其中一个“给力”。
(不超过40字)
答:
9.山东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所谓“一山一水两圣人”,请你以“泰安―曲阜”旅游专线导游的身份,写一段泰安与曲阜旅游景点之间的连接词。
要求语意连贯,富有感染力。
答:
10.下面是一位企业老总与一位应聘者的对话,请你以应聘者的身份,针对老总的发问给出精彩的回答。
要求:(1)语言表达鲜明生动,(2)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3)不少于60字。
企业老总:对一位年轻的管理者来说,要做好工作,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有人说是虚心,有人说是勤奋,还有人说是务实,你认为是什么?
应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