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春季浙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学期1.1、别了,我爱的中国教案4
别了,我爱的中国教案设计
别了,我爱的中国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诗歌《别了,我爱的中国》的内容。
学生能够分析并欣赏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和离别之情。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学生通过模仿、创作等方式,提升自己的文学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诗人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怀。
学生能够理解离别与成长的必然性,学会珍惜眼前人和事。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诗歌《别了,我爱的中国》的内容和结构。
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和离别之情的表达。
2.2 教学难点诗歌中隐喻和象征手法的运用。
学生对诗歌情感的深入理解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诗人艾青的照片和简介,引出本课的主题。
教师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什么是中国吗?你们对中国的感情是怎样的?”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
3.2 诗歌朗读与理解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别了,我爱的中国》。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和内容,解释其中的隐喻和象征手法。
3.3 讨论与思考教师提出问题:“诗人为什么会说‘别了,我爱的中国’?他对中国的感情是怎样的?”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教师引导学生从个人的角度出发,思考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和离别之情。
3.4 表达与创作教师鼓励学生通过写作、绘画等方式,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和离别之情。
教师选取几位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评价,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和进步。
四、教学评价4.1 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4.2 学生对诗歌情感的深入理解和表达能力。
4.3 学生通过创作等方式展现自己的爱国情怀。
五、教学资源5.1 诗歌《别了,我爱的中国》的文本。
5.2 诗人艾青的照片和简介。
5.3 相关的背景资料和参考书籍。
六、教学步骤6.1 诗歌解析教师引导学生深入解析诗歌中的象征意义,如“东方的太阳”、“沉沉的大地”等。
分析诗人如何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对中国这片土地的眷恋和不舍。
6.2 情感共鸣教师鼓励学生分享自己与祖国的感人故事或记忆,以增进学生对诗歌情感的共鸣。
小学语文《别了我爱的中国》教案
小学语文《别了我爱的中国》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作者朱自清及其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观。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2)学会感恩,珍惜祖国给予的一切。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难点:(1)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联系自己的实际进行思考。
(2)如何将课文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观。
三、教学准备:(1)课文《别了我爱的中国》原文。
(2)生字词卡片。
(3)相关背景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朱自清及其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别了我爱的中国》,提问:“为什么作者要告别他爱的中国?”激发学生思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情感。
(2)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思考作者的情感表达。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2)各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4. 讲解与示范:(1)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朗读。
(2)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随模仿。
5. 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验。
五、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关于“我爱祖国”的作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合作交流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效果。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包括字词掌握、作文质量等方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3. 情感态度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作文等,评价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感恩之心。
小学语文《别了我爱的中国》教案
小学语文《别了我爱的中国》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别了我爱的中国》。
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体会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和离别之情。
学会使用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通过朗读和背诵,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记忆力。
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感,增强国家认同感。
培养学生的离别之情,理解离别与成长的关系。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对诗歌的欣赏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诗歌背景:介绍诗歌的作者,如李白、杜甫等,以及他们的文学地位。
介绍诗歌创作的背景和历史背景,如古代战乱、离别等。
2.2 诗歌内容:解读诗歌的歌词,解释生僻词语和古文表达。
分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如五言诗、七言诗等。
探讨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如月亮、长江等。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通过引入诗歌的作者和背景,引起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提问学生对离别和祖国的看法,引发思考。
3.2 朗读与理解: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诗歌,注意语气和节奏的把握。
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讨论诗歌的主题。
3.3 鉴赏与分析: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语言美和形式美,分析诗歌的修辞手法。
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第四章:教学评估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情况,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
通过提问和讨论,检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和解说的掌握情况。
4.2 朗读与背诵:评估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能力,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动作的准确性。
评估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如语音清晰度和语言流畅度。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写作练习:让学生根据诗歌的主题和情感,创作自己的离别诗或爱国诗。
引导学生运用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5.2 文学鉴赏:推荐其他经典的古代诗歌,让学生进行阅读和鉴赏,提高文学素养。
浙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别了,我爱的中国》教案及教学反思
浙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别了,我爱的中国》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划出课文的中心句,并凭借三次出现的中心句,领会文章中心思想,感受作者热爱祖国的深情和驱逐帝国主义、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献身的决心。
2.学会2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理解12个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5-9自然段。
教学重点:正确划找中心句,体会课文中心思想。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及背诵课文。
教案实例:一、教学准备课文的配乐录音带、句子比较灯片。
二、教学时间3课时。
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把握大意,划找中心句。
2.结合第一段学习,讨论课后第1题(1)。
(二)教学过程1.揭题导入,简介背景。
“我”是谁?课题中最重要的是哪两个字?(“别”--写作线索;“爱”--课文中心)我们离开故乡是什么感情?想想郑振铎被迫出国又会是一种什么心情?2.初读课文,整本感知。
(1)教师放配乐录音,范读课文。
听了朗读,你觉得课文贯穿始终的是作者的什么感情?(2)模仿教师,自由读全文。
哪个句子在课文中反复出现?起什么作用?(3)学习提示,划出中心句。
(4)学生质疑,激发学习兴趣。
3.学第一段,明惜别情。
(1)自由读,思考并讨论:写发生在什么地方的事?这时作者心中涌起的是什么感情?哪些看出作者对帝国主义的恨?出示灯片。
a.那是帝国主义的军舰。
b.不,那不是悬挂着我们的国旗的,那是帝国主义的军舰。
这两句有什么不同?作者为什么用后者?怎么读才能读出作者对帝国主义的仇恨?(将“不,那不是”“我们”“帝国主义”处理为重音。
)自由读--指名读--全班读。
第3自然段为什么要读得亲切些?从哪些词句看出作者对祖国的爱?在码头是和亲人的惜别情,这儿出港处,作者又是什么“别”呢?(痛别。
祖国被帝国主义侵略,悲痛万分。
)第二处中心句怎么读?集体朗读第二段,注意朗读的对比。
(2)学习第三段。
船入公海,郑振铎又想些什么?自由读第三段,思考:哪些词写作作者“不忍”离去?为什么不忍离去?既然不忍,为什么又要离去?明明是革命需要,为什么又说“我”“不负责任”“是个罪人”?出示灯片,体味用词的准确。
语文《别了我爱的中国》教学教案设计
《别了我爱的中国》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别了我爱的中国》。
(2)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3)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
(2)学会欣赏和评价诗歌的美学价值。
(3)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和离别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家园的情感。
(3)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学会珍惜友谊。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别了我爱的中国》的背诵与默写。
(2)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3)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较为深奥的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2)诗歌情感的把握和体验。
(3)诗歌美学价值的鉴赏。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音乐、图片、视频等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富有感染力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深入诗歌情感,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
3. 互动式教学法:采用小组讨论、分享心得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4.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诗歌的内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诗歌《别了我爱的中国》的原文、注释、译文等相关资料。
2. 学生准备:预习诗歌,了解诗人背景,查阅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诗人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
2. 朗读诗歌: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3.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探究诗歌内容,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4.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5. 诗歌解析:教师讲解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6.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浙教义务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别了,我爱的中国
浙教义务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别了,我爱的中国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 1. 理解和掌握课文《别了,我爱的中国》的内容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对祖国和中华文化的热爱情感; 3. 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整体结构;2.掌握生字词的意思和用法。
三、教学难点1.展示对祖国和中华文化的热爱情感;2.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和表达。
四、教学准备1.教材:浙教义务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材;2.备课资料:课文《别了,我爱的中国》的课前导入和延伸阅读材料;3.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中国的名胜古迹的图片,引起学生对祖国的思考和兴趣。
学生可以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对祖国的感受和了解。
2. 预习导入(10分钟)让学生预习课文《别了,我爱的中国》,并观看相关视频素材。
预习时,要求学生标记生字词,并思考文章的大意和主题。
3. 阅读理解(25分钟)教师呈现课文并进行整体阅读,学生跟读课文。
然后,教师提问学生关于课文内容和主旨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
问题示例: - 本文讲述的是什么故事?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文中提到的地方有哪些?你知道这些地方的故事吗? - 这篇文章给你的感触是什么?你有类似的经历吗?4. 词语学习(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课文中生字词的意思和用法,并进行示范书写。
学生通过跟读和练习,加深对这些词语的理解和记忆。
5. 课文分析(15分钟)教师针对课文的结构和语言风格进行分析和解读。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使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分析文章的段落结构和篇章脉络。
6. 拓展阅读(15分钟)提供相关阅读材料,让学生对祖国和中华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一篇文章进行阅读,并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思考和写作。
7. 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和归纳文章的主题和结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别了,我爱的中国教案设计
别了,我爱的中国教案设计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2. 帮助学生理解诗歌背景。
教学内容:1. 向学生介绍诗人雪莱以及他的作品《别了,我爱的中国》。
2. 简要介绍诗歌的背景和创作年代。
教学活动:1. 播放诗歌朗诵视频,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2. 引导学生讨论诗歌的,探讨“别了,我爱的中国”所表达的情感。
第二章:诗歌解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象和主题。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如“大海”、“太阳”、“风暴”等。
2. 探讨诗歌的主题和诗人对中国的热爱。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逐句解析诗歌,探讨意象的象征意义。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诗歌主题的理解。
第三章:诗歌创作背景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诗歌创作的背景。
2. 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知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诗人雪莱的生活背景和创作风格。
2. 探讨诗歌创作的背景和历史事件。
教学活动:1. 向学生展示诗人雪莱的生平介绍资料,让学生了解诗人的背景。
2. 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讨论,了解诗歌创作的历史背景。
第四章:诗歌的情感表达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情感表达。
2. 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析诗歌中的情感变化,如忧郁、激情、希望等。
2. 探讨诗人如何通过诗歌表达对中国和美国的态度。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情感变化,分享对诗歌情感的理解。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诗人对中国和美国的态度。
教学目标:2. 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创作热情。
教学内容:2. 提出拓展性问题和活动。
教学活动:2. 提出拓展性问题,如让学生创作自己的诗歌或进行相关主题的讨论。
第六章:诗歌的文学价值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认识到诗歌的文学价值。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析《别了,我爱的中国》的文学特点,如韵律、修辞手法等。
《别了,我爱的中国 教案》参考
《别了,我爱的中国》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别了,我爱的中国》这首诗;(2)能够分析并欣赏白莽的诗歌风格;(3)能够运用诗歌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2)通过分析诗歌的结构、韵律和语言,掌握诗歌的基本特点;(3)通过诗歌创作实践,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之情;(2)树立远大的理想,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的内容和主题;(2)诗歌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3)诗歌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的一些生僻词语和典故的理解;(2)诗歌的韵律和节奏的把握;(3)诗歌创作的实践操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诗人白莽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题目《别了,我爱的中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题;(2)学生圈点勾画出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体会诗歌的语言特点。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修辞手法和结构特点;4. 诗歌欣赏:(1)学生齐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2)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美,体会诗人的情感。
5. 诗歌创作:(1)教师布置创作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创作一首类似的诗歌;(2)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诗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3)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教师点评并鼓励。
四、课后作业1. 背诵《别了,我爱的中国》;3. 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创作一首类似的诗歌。
五、教学反思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该诗歌的理解和背诵情况;2. 学生对诗歌修辞手法的分析和运用能力;3. 学生诗歌创作的质量和创新意识;4. 学生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之情以及远大的理想。
七、教学资源1. 白莽的诗歌集;2. 关于白莽的生平介绍资料;3. 诗歌创作的相关指导书籍;4. 网络资源关于诗歌的解析和欣赏。
(六年级语文教案)别了,我爱的中国教案
在下列三题中任选一题作业。
用“即使―――也―――“宁可―――也―――”“只要―――就―――”各写一句话。
在上面三个关联句式中选两个连写。
用上三个关联句式写一段话。
一夜的工作
教学目标
1正确划出中心句,并借此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2感受周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为人民鞠躬尽瘁的崇高品质。通过朗读和片断练习,培养学生热爱总理的思想感情。正确背诵第三大段。
4正确背育课文最后4个自然段。
重点:能按照划中心句领会中心思想的方法,正确阅读并理解课文。
难点:领会“有忧有泪”,“给预”也是乐趣、幸福的感情;背诵4个自然段。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自学课文,初知大意。
2正确划找课文中心句。
教学过程
1揭题定向。
从人们爱养花说起。揭题审题:课文会写些什么?老舍写《养花》要抒发什么感情?
教学过程
1检查字词。
2深究课文。
课文中心句是什么?除了生活简朴,鞠躬尽瘁,课文中还反映了总理哪些品质?
这一夜的工作其实着什么?
课文有哪些写法值得学习?
还有什么总问题需要讨论?
3训练背诵第三段。
4读写训练。
(1)出示灯片,分层次作业。
____年3月26下午3时至27日下午时,(23小时内),身患重病的总理的时间安排表:
(3)超额题,填空:
(略)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内容,搞清结尾段与其他各段的关系,借中心句领会中心中心思想。
2运用两组关联词写句子。
教学过程
1回顾定向。
中心句是什么?中心句意思怎样在前面段落中表达出来的?
自己记读读想想,伙伴议议,搞懂问题,并会用两组关联词写句子。
浙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别了,我爱的中国》优秀教案
别了,我爱的中国【设计思想】由于本文写的是二十年代的事情,在生活实际和思想感情上与学生距离较远,遵照叶老“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的观点,紧密结合学生实际,深究教材,运用“导路求真”教学法,从整体入手,抓住具体事物和思想感情两条线索生发开去:导思路,导学路,导情感路。
用饱含热情的教学感染学生,调动起学生的感情,使学生随着老师的引导进入文章的意境之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对作者感情的领会,从中受到教育,学到知识,增长能力。
【教学目标】1、理解什么是文章的中心句,并能找出课文的中心句,同时初步学会借助中心句,正确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2、学会本课的2个生字,理解13个词语的意思。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5—9自然段。
4、感受作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感受作者热爱祖国,献身中华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1、要求学生收集作者的相关资料。
2、教师准备相关音像资料及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播放音乐《我的中国心》2、学了课文《祖国,我终于回来了》你有什么体会?3、早在1927年,著名的学者、爱国作家郑振铎先生被迫离开祖国时,怀着对祖国的无限深情,写下了一篇感人肺腑的文章《离别》。
课文《别了,我爱的中国》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4、揭示课题二、检查朗读,质疑1、选择喜欢的段落练读,指名读2、指导朗读课题,从课题中你读懂了什么?(爱别)3、你有什么疑问吗?三、体会对祖国的爱1、“我”想不想离开祖国呢?“我”在文中一句话直接回答了这个问题,请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来。
明确:“我不忍离了中国而去,更不忍在这个大时代中放弃自己应做的工作而去。
”2、“我”为什么不忍离开中国而去?默读课文(下面的环节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讲解)◆“我看着许多亲友挥着帽子,挥着手,说着“再见,再见!”我听着鞭炮劈劈啪啪地响着,我的眼眶润湿了,我的眼泪已经滴在眼镜面上,镜面模糊了。
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
”(因为在中国作者有许多的亲友)那你知道郑振铎有哪些亲友吗?她强忍着呢!以全力忍着呢!母亲也是如此,假定她们是哭了,我一定要弃了我离国的决心!一定的!这夜临别时,我告诉她们说,第二天还要来一次。
别了,我爱的中国教案设计
别了,我爱的中国教案设计第一章:导入1.1 课程背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近代中国的历史背景,以及作者林语堂对中国深厚的热爱和离别之情。
1.2 教学目标了解近代中国的历史背景。
掌握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第二章:文本解析2.1 文本内容概述《别了,我爱的中国》是林语堂在离开中国前写的一篇文章,表达了他对中国这片土地和人民的深深眷恋和离别之情。
2.2 文本分析分析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理解作者的情感变化。
找出文章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解释其作用。
讨论文章中的文化元素,如中国传统文化、风俗习惯等。
第三章:历史背景介绍3.1 近代中国的历史背景介绍近代中国的历史背景,包括鸦片战争、辛亥革命、文化大革命等重要事件。
3.2 作者林语堂的生平和思想介绍作者林语堂的生平背景,包括他的家庭、教育、职业等方面的信息,以及他的思想观点和文学成就。
第四章:小组讨论4.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文章中的主题和情感,以及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4.2 分享讨论结果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其他小组成员可以进行补充和讨论。
第五章:写作练习5.1 写作练习要求学生根据文章的内容和情感,写一篇类似的离别文章,表达他们对某个地方或人物的深深眷恋和离别之情。
5.2 分享写作成果让学生分享他们的写作成果,其他同学可以进行评价和讨论。
第六章:文化理解6.1 文化对比让学生了解林语堂在文章中提到的中国文化元素,如诗词、书法、绘画等,并对比西方文化,分析其差异和共通之处。
6.2 文化体验组织一次文化体验活动,如书法、绘画或传统音乐欣赏,让学生亲身体验中国文化的魅力。
第七章:情感共鸣7.1 情感讨论引导学生讨论自己在生活中是否有类似的离别经历,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7.2 情感表达让学生通过绘画、写作或表演等方式,表达自己对离别对象的深厚情感。
第八章:价值观探讨8.1 价值观分析讨论文章中作者所表达的价值观,如爱国情怀、家庭观念等,分析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浙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别了,我爱的中国》教案及教学反思
浙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别了,我爱的中国》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背景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主要以浙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材中的《别了,我爱的中国》为教学内容。
本课旨在通过对本文的解读,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如下:1.通过对本文的解读和分析,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2.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提高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3.通过本课的学习,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4.培养学生的语文修养和语言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本课的重点难点主要有:1.通过对生词、语法和段落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意义;2.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认同感。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首先,通过简要介绍本文的背景和作者,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本文的主题和内容,并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学习兴趣。
2、整体阅读(10分钟)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读一遍《别了,我爱的中国》,并让学生尽可能听出每句话的含义和情感色彩,从而整体掌握文章的主旨和意义。
3、分段阅读(30分钟)接下来,教师将文章按照段落进行分段阅读,重点讲解文章中的生词、语法和段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义。
在讲解每段文本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引导他们思考和探究文本中的信息和含义,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同时,通过对文本中的情感色彩、语言表达方式和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增强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和认同感。
4、课堂讨论(15分钟)在教师讲解完每段文本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谈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并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观点,鼓励学生参与到活跃的课堂氛围之中。
5、作业布置(5分钟)在课堂讨论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学生对本文的理解和掌握,并帮助他们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相对来说比较显著,学生们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都比较高。
《别了,我爱的中国 教案》参考
《别了,我爱的中国》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别了,我爱的中国》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
(2)能够分析课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排比等。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写作练习。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理解作者的情感。
(3)学会欣赏和分析课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3)培养学生对离别情境的感悟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别了,我爱的中国》的内容理解。
(2)课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的分析。
(3)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写作练习。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作者情感的变化的理解。
(2)对课文中所涉及的离别情境的感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播放《我和我的祖国》歌曲,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和祖国的关系。
(2)学生分享自己和祖国的故事,引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别了,我爱的中国》。
(2)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理解作者的情感。
3. 讨论与分析:(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
(2)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作业布置1.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自己祖国的作文。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运用程度如何,是否需要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进行课内外阅读,推荐其他描写祖国风光、历史文化的文章和书籍,如《平凡的世界》、《白鹿原》等。
2. 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自然风光、历史建筑,让他们亲身体验祖国的美好,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
《别了,我爱的中国》教案设计教学教案
《别了,我爱的中国》教案设计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和词语进行造句和写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2)通过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珍惜,培养他们的国家荣誉感。
(2)培养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敬仰和缅怀,培养他们的历史责任感。
(3)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热爱,提高他们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一些生僻词语和句子。
(2)分析课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和背景。
(2)学生齐读课文题目《别了,我爱的中国》。
2. 朗读课文(1)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教师指导朗读技巧。
(2)教师提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3. 学习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大意和结构。
(2)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4. 讨论交流(1)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各组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作业布置(1)学生回家后复习课文,熟读并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写一篇读后感,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课文内容和知识点,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2. 运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课文中的具体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3.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最新浙教版 六年级语文下册 1别了,我爱的中国 优质教案4
最新浙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1别了,我爱的中国优质教案4别了,我爱的中国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憎恨帝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2.理解课文内容,深入体会“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
”一句三次出现,分别表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学会本课生字;培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深入体会“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
”一句三次出现时分别表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1.同教学重点。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我这样不负责任地离开中国,真是一个罪人。
教学准备:幻灯片。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自学生字。
给课文划分段落,并讲读第一段。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1.同学们,从课文题目看,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2.简介时代背景:这篇课文的作者是一位著名作家,他叫郑振铎。
文章写于1927年,距离现在已经69年了。
当时的中国,正遭受着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国民党反动派不但不与帝国主义进行斗争,反而互相勾结,大肆屠杀革命者,我们的祖国处于苦难之中,处于民族存亡的危难时刻。
这时的郑振铎是一个热血的爱国青年,就在他离开祖国的时候,写下了这篇感人肺腑的文章——《别了,我爱的中国》。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自学课文,要求:1.出声地读课文,自学生字,然后再出声读一遍课文。
2.想一想,刚才老师从题目中提出的问题,自己是否能通过读书解决。
三、细读课文,分出段落1.思考:这篇课文,作者主要写了哪三部分内容?2.讨论明确。
板书:离岸告别沿途所见心中所想。
3.提问:在记叙这些内容当中,有一句话反复出现了三次,是哪一句话?请把这句话画下来。
(画后明确这句话是:“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
”)小结:“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这句话共出现了三次,那么,每一次它表达着怎样的思想感情,让我们到书中去寻找答案。
四、深入理解,体会重点1.思考:“我”想不想离开祖国呢?“我”在文中一句话直接回答了这个问题,请默读课文,找出来。
浙教版语文六下《别了,我爱的中国》word教案
别了,我爱的中国教学目标:1. 理解什么是文章的中心句,并能找出课文的中心句,同时初步学会借助中心句,正确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2. 学会本课的2个生字,理解13个词语的意思。
3.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5~9自然段。
4. 感受作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借助中心句,正确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郑振铎的生平资料,了解课文的时代背景。
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导入,简介背景。
1. “我”是谁?课题中最重要的是哪两个字?(别----写作线索;爱--------课文中心)2. 学生交流所收集的有关郑振铎的生平资料,了解课文的时代背景。
3. 我们离开故乡是一种什么感情?想想郑振铎被迫出国又会是一种什么心情?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听录音,说说你觉得课文贯穿始终的是作者的什么感情?2. 学生自由读课文,哪个句子在课文中反复出现?起什么作用?3. 学习单元提示,概括出要点:一是要在仔细阅读的基础上找出中心句,二是中心句点明了中心思想,所以找出中心句后,还要细细去阅读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划出中心句。
再读课文,学生自学课文。
4. 注意下列词语的读音:倚润湿模糊武器暂别驱诼毁灭誓言5. 按提纲自学课文,给课文分段。
(1) 船离岸时,“我”所见所闻所感是什么?(2) 船前驶时,“我”所见所想些什么?(3) 船出海时,“我”想些什么?6. 小组交流自学碰到的疑难问题。
学习课文第一部分,明惜别情。
(1)自由默读课文,思考:船渐渐地离岸了,看着送别的疒亲友,“我”产生了怎样的感情?哪些句子写出了依依惜别之情出示句子比较:A、我听着鞭炮啪啪地响着,我流泪了。
B、我听着鞭炮啪啪地响着,我的眼眶润湿了,我的眼泪已经滴在眼镜面上,镜面模糊了。
两句都在写流泪,书上为什么用第二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作者说,他“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其实他心中的感动已经说出来了,划出吐露“我”心声的那一句。
浙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别了,我爱的中国》教案教学设计
浙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别了,我爱的中国》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大声朗读文章的中心句,中心句出现三次,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并感受它受作者热爱祖国的觉悟和驱逐帝国主义、为创建中国面奋斗献身的决心。
2学会2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理解12个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正确找到中心句,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
教学困难:有感情地朗读及背诵课文。
第一课时课程目标:1初读课文,把握大意,划出中心句。
2结合学习的第一段,讲座后的第三个问题(1)。
浙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别了,我爱的中国》教案教学过程:1揭题导入,简介背景。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老师播放配乐并朗读课文。
听了朗读,你觉得课文穿始终的是作者的什么感情?(2)模仿教师,自由读全文。
哪个句子在课文中反复出现?它扮演什么角色?(3)学习技巧并在中心句子下面划线。
(4)学生提出问题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学会第一段,珍惜告别的感觉。
(1)自由阅读、思考和讨论写发生在什么地言的事?这时作者心中涌起的是什么感情?哪些句子定出了依依惜别之情?出示句子比较灯片:我听着鞭炮的噼啪声,哭了起来。
我听着着鞭炮啪啪地响着,我的眼眶润湿了,我的眼泪已经滴在眼镜面上,镜子模糊了。
两句都有写流泪,书上为什么用第二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作者说他“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事实上,他心里的感觉已经说出来了,表达“我”声音的句子已经画出来了。
(2)体会依依惜别之情,指导朗读。
语调伤感,中速舒缓,第一句要强调。
自由读dd指句读dd齐读。
4学习字词,巩固作业。
对照组单词:倚依模摸贡供(2)课后完成作业中的问题1和2以及问题5。
第二届会议的目标学习二、三段,借助中心句正确领会中心思想,体会作者感情。
教学过程:1复习回顾。
2读究课文。
(1)学习第二段。
自由读2、3自然段,思考:这两节该怎么读?为什么?哪里看出作者对帝民族主义仇恨?把灯给我看。
那是一艘帝国主义军舰。
不,那不是悬挂着我们的国旗的,那些是帝国主义的军舰。
浙教版语文六下《别了,我爱的中国》word教学实录
别了,我爱的中国(简介背景,初读课文)一、审题,揭示主线1.找出题目中心词。
“别”字告诉我们什么?“爱”字抒发了什么?2.思考:作者是乘船离开祖国的。
课文怎样写船?随着船越走越远,作者的心情怎样?(标题切入,抓住了结构、情感两条线索)二、分段,理清文脉1.默读课文,根据课后问题1给文章分段。
2.我们还能找到别的分段依据吗?(冷场)师:(提示)比如,船的位置。
生:船离岸,船向前驶,船……师:船到了哪里?(到了大海)再从内容看呢?生:第一段写亲友的送别,第二段写沿途的景物,第三段写作者的联想。
(习题引路,懂得了“作者思有路”,下面教学环节就是“遵路识斯真”)三、讲读,牵情入境第一段:离别情师:“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我”为什么感动?生:因为作者看到亲友送别的情景,听到劈劈啪啪的鞭炮声,想到自己要远离祖国。
师: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我”的感动“说不出”?生:作者没有说话,只流泪。
师:作者是一位坚强的革命志士,居然哭了,是因为他……生:(齐)太感动了。
师:作者不但泪满眶,而且一大滴一大滴滴在镜面上,甚至使镜面都模糊了,也是因为……生:(齐)他太感动了。
师:正因为他太感动了,所以……生:(齐)说不出。
师:这种离别故土、离别亲人的感情是语言不能表达的。
请同学们想象当时的情景,读出“我”的这种惜别之情。
(学生朗读)(抠住一句话,披文入情)第二段:爱国情1.比较句式:小黑板出示“沿途停着好几只灰色的白色的帝国主义的军舰”,引导学生与课文中先否定后肯定的句式进行比较,体会作者目睹帝国主义对我国领土主权的践踏,所激起的愤慨之情。
2.黄土、青草、小岛、海水、浪涛何处不有,何处不见,为什么在作者眼中这样亲切?3.通过灰、白和黄、绿、金色的色调对比,进一步体会作者爱恨交织的复杂心情,懂得爱得深才恨得切。
(指导读出不同的语气)(通过比较,读者的情感又深入了一层)第三段:奋斗情1.船驶向了大海,课文没有写景,我们能想象当时的情景吗?生:船驶向大海,作者仍然靠在船舷上,凝视着祖国的海岸线,小岛越来越小了,渐渐地看不见了。
别了我爱的中国教案设计
别了我爱的中国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别了,我爱的中国》。
(2)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掌握诗歌的基本内容,领会作者表达的爱国情怀。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学会欣赏和评价现代诗歌,培养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诗歌《别了,我爱的中国》的创作背景及基本内容。
2. 诗歌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深层含义的理解和把握。
2. 培养学生欣赏和评价现代诗歌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诗歌《别了,我爱的中国》的作者郑振铎及其作品特点。
(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题目,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歌,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诗歌的主题思想。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诗歌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4. 诗歌欣赏(1)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语言美、形式美和意象美。
(2)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背诵。
5.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2)讨论如何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践行爱国主义精神。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别了,我爱的中国》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诗歌《别了,我爱的中国》。
3. 搜集其他表现爱国主题的现代诗歌,进行欣赏和评价。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评价学生是否能正确朗读和背诵诗歌,以及是否能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和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评价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中的参与程度,以及是否能分析和评价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学生在情感教育环节中的参与程度,以及是否能激发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别了,我爱的中国
(简介背景,初读课文)
一、审题,揭示主线
1.找出题目中心词。
“别”字告诉我们什么?“爱”字抒发了什么?
2.思考:作者是乘船离开祖国的。
课文怎样写船?随着船越走越远,作者的心情怎样?
(标题切入,抓住了结构、情感两条线索)
二、分段,理清文脉
1.默读课文,根据课后问题1给文章分段。
2.我们还能找到别的分段依据吗?(冷场)
师:(提示)比如,船的位置。
生:船离岸,船向前驶,船……
师:船到了哪里?(到了大海)再从内容看呢?
生:第一段写亲友的送别,第二段写沿途的景物,第三段写作者的联想。
(习题引路,懂得了“作者思有路”,下面教学环节就是“遵路识斯真”)
三、讲读,牵情入境
第一段:离别情
师:“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我”为什么感动?
生:因为作者看到亲友送别的情景,听到劈劈啪啪的鞭炮声,想到自己要远离祖国。
师: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我”的感动“说不出”?
生:作者没有说话,只流泪。
师:作者是一位坚强的革命志士,居然哭了,是因为他……
生:(齐)太感动了。
师:作者不但泪满眶,而且一大滴一大滴滴在镜面上,甚至使镜面都模糊了,也是因为……
生:(齐)他太感动了。
师:正因为他太感动了,所以……
生:(齐)说不出。
师:这种离别故土、离别亲人的感情是语言不能表达的。
请同学们想象当时的情景,读出“我”的这种惜别之情。
(学生朗读)
(抠住一句话,披文入情)
第二段:爱国情
1.比较句式:小黑板出示“沿途停着好几只灰色的白色的帝国主义的军舰”,引导学生与课文中先否定后肯定的句式进行比较,体会作者目睹帝国主义对我国领土主权的践踏,所激起的愤慨之情。
2.黄土、青草、小岛、海水、浪涛何处不有,何处不见,为什么在作者眼中这样亲切?
3.通过灰、白和黄、绿、金色的色调对比,进一步体会作者爱恨交织的复杂心情,懂得爱得深才恨得切。
(指导读出不同的语气)
(通过比较,读者的情感又深入了一层)
第三段:奋斗情
1.船驶向了大海,课文没有写景,我们能想象当时的情景吗?
生:船驶向大海,作者仍然靠在船舷上,凝视着祖国的海岸线,小岛越来越小了,渐渐地看不见了。
展现在眼前的是波澜壮阔的大海,是海风掀起的巨浪。
师:面对浪涛汹涌的大海,作者思潮起伏,他首先想到什么?
生:他首先想到不忍离中国而去。
师:既然不忍,为什么要离开呢?
生:因为国民党反动派屠杀共产党人。
师:那么,他是为了逃避迫害而出走的啦?怪不得作者自责是罪人!(生纷纷摇头)
生:作者说他决心为中国贡献“我的身,我的心”,因此不会怕死,他出国是为了保存革命力量。
生:课文说他出国是为了求经验,求武器。
也就是要寻求马列主义真理。
生:从“暂别”、“终将”这些词可以看出他离开是暂时的,最终还是要回来战斗、工作的。
师:所以说他出国是为了救国。
2.作者的希望和誓言是什么?(从两个“更勇猛”,从“驱逐”到“毁灭”的语气由轻到重,体会作者报效祖国,愿为之献身的壮志豪情。
提示用铿锵有力、坚定高昂的语调朗读,抒发爱国志士的奋斗情感。
)
(顺着情感线索,字词句一线串通,文路学路合二为一,作者读者心灵相通。
)
四、抓眼,深化感情
1.为什么“别了”提到句首?既然说了“我爱的中国”,又为什么加一句“我全心爱着的中国”?重复时为什么还要加上“全心”一词。
2.比较三个句子文法上的差异,从中悟出作者情感的变化:
第一句:放在段的开头。
真抒离别情。
第二句;做段的结句,单独成行。
对祖国前途的关心,对壮丽山河的依恋使爱国之情升华了。
第三句:全文归结,增加感叹号。
爱国心化为奋斗志,爱国之情达到高潮。
(齐声朗读三个句子,指导第一句要读得缓慢深沉,第二句要读得亲切深情,第三句要读得坚决、激昂)
3.结束语:为了建造新中国,多少革命志士前赴后继,英勇奋斗;为了建设新中国,几多海外游子冲破阻力,纷纷归来。
他们为什么这样不畏艰难、舍身忘我?因为他们都有一颗拳拳的爱国心,都全心爱着自己的祖国!
(文眼,贯穿全篇,作者那热烈而深沉的感情凝聚其中。
抓文眼,进一步调动学生情感,有机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