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溶液章节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鲁教版)第三单元 溶液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鲁教版)第三单元 溶液

第三单元溶液第一节溶液的形成一、物质在水中的分散二、溶液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溶剂:起溶解作用的物质1.溶液的外观:澄清透明。

(溶质是以肉眼看不见的分子或离子形式分散到溶剂中的,所以溶液是澄清透明的;但是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2.溶液的特点: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3.溶质、溶剂的判断:①固体、气体溶解于液体:固体、气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②液体溶解于液体:少的是溶质,多的是溶剂;如果有水,无论多少,水是溶剂。

4.溶液的命名:“xx”(溶质)的“xx”(溶剂)溶液;如果溶剂是水,可以不说溶剂水。

氯化钠溶于水所得溶液的全称为“氯化钠的水溶液”,又可以叫做“氯化钠溶液”。

5.一些常见溶液的俗称:氯化钠溶液——食盐水氢氧化钙溶液——石灰水碘的酒精溶液——碘酒三、溶解时吸热、放热现象1.溶解时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

2.溶解时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放出热量,溶液温度升高。

3.①溶解放热,所得溶液温度升高的物质有:氢氧化钠固体、生石灰氧化钙、浓硫酸②溶解吸热,所得溶液温度降低的物质有:硝酸铵晶体③氯化钠溶于水既不吸热也不放热四、溶液的性质①常见的酸、碱、盐的水溶液具有导电性。

原因是它们溶于水要发生电离,产生能自由移动的阳离子和阴离子。

如氯化钠溶解发生电离的电离方程式为NaCl=Na++Cl-;硫酸溶解发生电离的电离方程式为H2SO4=2H++SO42-②少量溶质溶于水中,形成的稀溶液的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

③常见的有色溶液:蓝色溶液(含Cu 2+):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浅绿色溶液(含Fe 2+):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黄色溶液(含Fe 3+):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紫色溶液:石蕊溶液五、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1.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就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化学溶液知识点口诀总结

化学溶液知识点口诀总结

化学溶液知识点口诀总结
一、溶液的定义与分类
溶液是溶质和溶剂的混合物,根据溶解度可分悬浮液、溶胶、凝胶。

二、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温度升高、溶解度升;压强对溶解度影响不大。

压力升高、气体溶解度增;流速加快、溶解度增。

三、浓度的表示和计算
质量分数、溶质质量除总质量;
体积分数、溶质体积除总体积;
摩尔浓度,溶质摩尔数除溶液总体积。

四、溶液的稀释
C1V1=C2V2,浓度和体积间。

五、溶解热与溶解性
溶解热大负值,有利反应。

六、单位转换与实际问题
化学计算要学会,多少克、多少摩尔,量化学常用公式。

七、各种溶液的性质
酸碱、盐和氧化物性质,记好啦。

八、溶解过程的动力学
质量速度与浓度成正比;
反应速度与溶解有关,记得啦。

九、溶解的化学动力学
温度高、溶解快,记好啦。

十、溶液的腐蚀性
强酸强碱腐蚀力,不容忽视。

十一、溶液的电离和电导
强电解、完全离子,电导强。

弱电解、部分离子,电导弱。

十二、溶液的pH和酸碱性
pH=—lg[H3O+],碱性在7以下。

酸碱硬度和酸碱评定,判断能力要提升。

十三、溶液的稳定性
沉淀生成和溶解、重要理解。

十四、溶液的共晶点和冰点
溶解物降点,冰点降程理解清。

十五、溶液在生产中的应用
普遍用于洗涤剂制作;
生产中酸碱反应用;
电镀和冶金;
溶剂饮料加工;
药品制造和医疗。

溶液在生产中,方便使工作顺利。

以上为化学溶液知识点的口诀总结,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九年级上册化学溶液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化学溶液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化学溶液知识点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以及转化过程的学科,而溶液则是化学中一项重要的概念。

九年级上册化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溶液的基本概念、浓度计算、酸碱中和等知识点。

本文将围绕这些知识点展开讨论,探索溶液的奥秘。

一、溶液的基本概念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其中溶质是溶解度较小的物质,而溶剂则是起溶解作用的物质。

在溶液形成的过程中,溶质的分子或离子与溶剂的分子相互作用,形成一个稳定的混合体。

我们常见的溶液有固体溶液、液体溶液和气体溶液等。

二、浓度计算浓度是溶液中溶质含量的多少,通常用质量浓度和体积浓度来表示。

质量浓度是溶质在溶液中的质量与溶液总体积的比值,体积浓度是溶液中溶质的体积与溶液的体积比值。

浓度计算的方法有很多,例如质量浓度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浓度 = 溶质质量(g)/ 溶液总体积(L)而体积浓度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浓度 = 溶质体积(mL)/ 溶液体积(mL)通过浓度计算,我们可以了解到溶液的稀和浓度,帮助我们进行实验设计和化学反应的计量。

三、酸碱中和酸和碱是一类常见的化学物质,当它们在适当的条件下混合在一起,会发生酸碱中和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可以用下列化学方程式表示:酸 + 碱→ 盐 + 水这种反应是通过酸和碱的中和作用而发生的。

其中,酸和碱相互反应产生盐和水,这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化学反应。

一个重要的概念是pH值,它用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

pH值的计算是基于溶液中氢离子(H+)的浓度。

如果一个溶液的pH值小于7,则称其为酸性溶液;如果pH值大于7,则称其为碱性溶液;而当pH值等于7时,溶液被称为中性。

四、溶液的应用溶液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食盐水是一种常见的溶液,它被广泛用于烹饪中。

此外,药物的制备和口服液的配制也需要使用溶液。

在工业生产中,溶液被用于溶解某些物质以便于反应或分离。

此外,电池中的电解液也是一种溶液。

总结起来,溶液是化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溶质和溶剂的相互作用和浓度计算等知识点。

九年级 化学 第九单元 溶液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 化学 第九单元 溶液知识点总结

第九单元《溶液》知识点一、溶液的形成1、溶液(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2)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注意:a、溶液不一定无色,如CuSO4为蓝色 FeSO4为浅绿色 Fe2(SO4)3为黄色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c、溶液的质量 = 溶质的质量 + 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 + 溶剂的体积d、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碘酒中溶质是碘,溶剂是酒精。

盐酸溶质是HCl,石灰水溶质为Ca(OH)2,食盐水溶质为NaCl,氧化钙溶于水溶质为Ca(OH)2,三氧化硫溶于水溶质为H2SO4,胆矾CuSO4·5H2O溶于水溶质为CuSO4,医用酒精中溶质为C2H5OH。

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液体为溶剂2、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有水,水为溶剂液体溶于液体,无水,量多的为溶剂3,溶解时放热、吸热现象溶解吸热:如NH4NO3溶解溶解放热:如NaOH溶解、浓H2SO4溶解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如NaCl4、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再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该溶质的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

(2)判断方法:看有无不溶物或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①加水②升温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熟石灰的水溶液除外)①增加溶质②降温③蒸发溶剂饱和石灰水变成不饱和的石灰水的方法是:①加水②降温对于同一种溶质的溶液来说,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浓。

注:①Ca(OH)2和气体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②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质、蒸发溶剂(4)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①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②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③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二、溶解度1、固体的溶解度(1)溶解度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四要素:①条件:一定温度②标准:100g溶剂③状态:达到饱和④质量:单位:克(2)溶解度的含义: 20℃时NaCl的溶液度为36g含义:在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NaCl或在20℃时,NaCl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6克20℃时,易溶物质的溶解度为﹥10g , 可溶物质的溶解度1g —10g , 微溶物质的溶解度为0.01g —1g , 难溶物质的溶解度为﹤0.01g 。

(完整版)初中化学溶液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初中化学溶液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溶液知识点总结一、溶液和乳浊液1、定义: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2.溶液的特征:均一性:指溶液形成以后,溶液各部分的组成、性质完全相同。

如溶液中各部分密度、颜色等完全一样稳定性:指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长期放置,溶质不会从溶液里分离出来注意:(1)溶液的关键词:均一、稳定、混合物。

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

(2)判断某物质是否为溶液,一般看以下两点:①是否为均一、稳定的混合物;②一种物质是否溶解于另一种物质中。

(3)溶液是澄清、透明的,但不一定是无色的。

如CuSO4溶液为蓝色。

(4)一种溶液中可以含一种或多种溶质,但只有一种溶剂。

3、溶液的组成①从宏观上看,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溶剂: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②从微观上看,溶液的形成过程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均一地分散到溶剂分子之间。

③溶液、溶剂和溶质之间的量的关系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体积≠质体积+溶剂体积4、溶液中溶质、溶剂的判断①根据名称:溶液的名称一般为溶质的溶剂溶液,即溶质在前,溶剂在后,如植物油的汽油溶液中,植物油为溶质,汽油为溶剂;当溶剂为水时,水可以省略,如食盐水中食盐是溶质,水是溶剂;碘酒中碘是溶质,酒精是溶剂。

②若固、气体与液体混合,一般习惯将液体看作为溶剂,固、气体看作溶质③若是由两种液体混合组成的溶液,一般习惯上量多的作为溶剂,量少的看作溶质。

④两种液体混合且有水时,无论水多少,水一般作为溶剂•注意:a一般水溶液中不指名溶剂,如硫酸铜的溶液就是硫酸铜的水溶液,所以未指明溶剂的溶液,溶剂一般为水。

b、物质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那么在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反应后且溶于水的生成物,如将足量的锌溶于稀硫酸所得到的溶液中,溶质是反应后且溶于水的生成物,如将足量的锌溶于稀硫酸所得到的溶液中,溶质是生成物硫酸锌,而不是锌;5. 影响因素溶解的因素有:①温度②溶质颗粒大小③搅拌6.乳浊液定义:由小液滴分散在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

初中化学第九单元溶液知识点及规律总结

初中化学第九单元溶液知识点及规律总结

初中化学第九单元溶液知识点总结第一节 溶液的形成1. 溶液● 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区分溶剂和溶质固体(或气体)与液体混合——固体(或气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

液体和液体混合——质量小的为溶质,质量大的为溶剂。

如果其中一种液体是水,那么水是溶剂。

当两种物质完全反应后,新生成的物质是溶质,而析出的沉淀或产生的气体不是溶质,溶剂仍是水。

● 溶液的命名:“[溶质]的[溶剂]溶液”。

如果没有指明溶剂,我们就认为水是溶剂。

● 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

● 用洗涤剂和汽油洗衣服的区别:汽油——用汽油洗衣服时,油污能溶解在汽油里,形成溶液,随着汽油挥发油污就能被带走。

洗涤剂——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它能使油污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随水流去。

● 氢氧化钠固体、浓硫酸溶于水放热● 硝酸铵溶于水吸热● 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有的实验为了节省能源,可以采用氧化钙和水反应来提高温度。

第二节 溶解度● 不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的转化① 氢氧化钙和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

所以若把氢氧化钙和气体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在改变温度时要升高温度。

② 最可靠的方法是蒸发溶剂、加溶质、加溶剂。

⑤ 氢氧化钙不是晶体,氢氧化钙从它溶液中析出只能称作“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 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① 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② 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溶剂时溶液浓度不变。

饱和溶液不管是升温还是降温,有晶体析出则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无晶体析出,则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在一定温度和溶质相同的条件下,100g 的饱和溶液和200g 的饱和溶液,二者都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相等。

不饱和溶液 降温、恒温蒸发溶剂、加溶质升温、加溶剂 饱和溶液1. 固体的溶解度●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 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九年级化学溶液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溶液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溶液知识点溶液: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分散于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接下来为你整理了九年级化学溶液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九年级化学溶液知识点一.溶液1.溶液的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溶液的特征(1)均一性:是制溶液各部分组成、性质完全相同。

⑵稳定性:是指外界条件不变(温度、压强等),溶剂的量不变时,溶液长期放置不会分层也不会析出固体或气体。

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1,概念:⑴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溶解某种绒织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⑵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意义在于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且可以相互转化:饱和溶液降低温度或蒸发溶剂或增加溶质不饱和溶液三.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以及溶解度曲线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溶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解里的溶解度。

2.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⑴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2)温度3.溶解度曲线⑴溶解度曲线的意义:①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②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个点表示溶质在某一温度下的溶解度。

此时,溶液必定是饱和溶液。

③两条曲线的交叉点表示两种物质在该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在该温度下,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④在溶解度曲线的下方的点,表示该温度下的溶液是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⑤在溶解度曲线上方的点,表示该温度下的溶液是该物质的过饱和溶液,也就是说,在溶液中存在未溶解的溶质。

⑵溶解度曲线变化的规律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一般表现在曲线坡度比较陡,如硝酸钾;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表现在曲线的坡度比较平缓,如氯化钠;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表现在曲线的坡度下降如熟石灰。

九年级化学溶液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溶液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溶液知识点一、溶液的定义溶液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均匀、稳定的混合物。

在溶液中,一种或几种物质(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分散在另一种物质(溶剂)中。

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其组成在整个溶液中是均匀的。

二、溶液的组成1.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2. 溶剂:能够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通常是溶液中含量较多的组分。

三、溶液的分类1. 按溶质的状态分类:- 气体溶液:溶质为气体,如空气。

- 液体溶液:溶质和溶剂均为液体,如糖水。

- 固体溶液:溶质为固体,如合金。

2. 按溶液的浓度分类:- 稀溶液:溶质含量较低的溶液。

- 浓溶液:溶质含量较高的溶液。

四、溶液的性质1. 均一性:溶液各部分的组成和性质完全相同。

2. 稳定性:在一定条件下,溶液的组成和性质保持不变。

3. 透明性:大多数溶液是透明的,光线可以穿过。

4. 导电性:含有自由移动离子的溶液具有导电性。

五、溶液的浓度表示1. 质量百分比:溶质质量与溶液总质量的百分比。

2. 体积百分比:溶质体积与溶液总体积的百分比。

3. 摩尔浓度:溶质的摩尔数与溶液体积的比值。

六、溶液的制备1. 计算:根据所需浓度和体积计算溶质量和溶剂量。

2. 称量:准确称取所需的溶质。

3. 溶解:将溶质加入溶剂中,通过搅拌或加热使其完全溶解。

4. 储存:将制备好的溶液储存在适当的容器中。

七、溶液的应用1. 日常生活:如饮料、调味品等。

2. 工业生产:如化工原料、金属加工液等。

3. 医药领域:如注射液、药物制剂等。

4. 科学研究:如化学实验中的各种试剂溶液。

八、溶液的分离与提纯1. 过滤:用于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

2. 结晶:通过蒸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质结晶分离。

3. 蒸馏:利用不同组分的沸点差异进行分离。

4. 萃取:利用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进行分离。

九、溶液中的化学反应1. 酸碱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水和盐的反应。

2. 沉淀反应:两种溶液混合时生成不溶性固体的反应。

初三化学溶液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溶液知识点总结

为溶剂。
二、溶液的基本特征
①均一性 :指溶液形成以后,溶液各部分的组成、性质完全相同。如溶液
中部分的浓度、密度和颜色完全一样。
②稳定性 :外界条件不变是溶液长期放置,溶质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③是混合物 。
【规律】 溶液的判别
(1) 澄清透明不代表是无色的。
(2) 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
3.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能加快溶解,但搅拌时不可将溶液溅出。 4. 玻璃棒的作用:搅拌,加速溶解;转移固体
( 3)影响因素:温度、压强。
升高温度,气体溶解度减小;降低温度,气体溶解度增大。
增大压强,气体溶解度增大;减小压强,气体溶解度减小

【考点 8】结晶
1. 概念:热的溶液冷却后,已溶解在溶液中的溶质从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
析出,这个过程叫结晶
2. 方法:
①蒸发溶剂结晶 ,适用于固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如海水中提
中考化学溶液知识点总结
【考点 1】溶液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一、溶液的概念
1. 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
均一的、稳定 的 混合
物,叫做溶液。
2.溶液的组成:溶液是混合物,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溶液的质量
=溶质的
质量 +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体积≠溶质体积 +溶剂体积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一种溶液中的溶质可以 是一种或多种物质。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水是最常见的溶剂。汽油、酒精也可以作

3.乳化作用在生活中的应用
①洗涤:用乳化剂(洗涤剂)可以将衣服、餐具上的油污洗掉。
②生活中常用的乳化剂:肥皂、洗洁精
【技巧 】乳化作用如何判别?

九年级化学《溶液》知识点整理

九年级化学《溶液》知识点整理

九年级化学《溶液》知识点整理第一节 1、溶液⑴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⑵基本特征①均一性——指溶液中各部分的浓度和性质都相同。

②稳定性——外界条件不变(温度、压强不改变,溶剂不蒸发)时,溶质、溶剂不分层,也不会析出固体。

⑶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原因: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分散到水分子中。

⑷溶质由两部分组成——溶剂和溶质。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

注意:①常见的溶剂有水、酒精、汽油。

②溶质可以有一种或多种,但溶剂只能有一种。

③溶质和溶剂在被分散前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④溶液、溶质、溶剂的质量关系: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⑸区分溶剂和溶质●固体(或气体)与液体混合——固体(或气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

●液体和液体混合——质量小的为溶质,质量大的为溶剂。

如果其中一种液体是水,那么水是溶剂。

●当两种物质完全反应后,新生成的物质是溶质,而析出的沉淀或产生的气体不是溶质,溶剂仍是水。

(例如锌溶于稀硫酸后,所得到的溶液中的溶质是硫酸锌。

)⑹溶液的命名:“[溶质]的[溶剂]溶液”。

如果没有指明溶剂,我们就认为水是溶剂。

⑺水和酒精能以任意体积互溶。

探究水与乙醇能否互溶时,要先滴入红墨水(目的:为了显色,利于观察)。

2、悬浊液、乳浊液与乳化作用⑴悬浊液:由固体小颗粒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悬浊液。

例如钡餐(硫酸钡的悬浊液)、粉刷墙壁用的涂料、黄河水都是悬浊液。

⑵乳浊液:由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

例如在农业上,一般把不溶于水的液体农药配制成乳浊液。

⑶悬浊液和乳浊液都不是溶液,不具备均一、稳定的特征。

⑷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

用洗涤剂洗衣服时,油污没有溶解在水中,没有形成均一、稳定的溶液。

⑸用洗涤剂和汽油洗衣服的区别:汽油——用汽油洗衣服时,油污能溶解在汽油里,形成溶液,随着汽油挥发油污就能被带走。

初三化学溶液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初三化学溶液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初三化学溶液知识点总结完整版一、溶液的性质1. 溶解度:溶解度是指在给定的温度和压力下溶质质量被溶解的速率的度量。

溶解度亦称溶质的溶解度或溶质的溶解率。

溶解度越大,表明溶质越容易溶解;溶解度越小,表明溶质越不容易溶解。

一定条件下,相同物质的溶解度是一定的,是不随外界因素改变的。

2. 极性:极性是指由原子或分子组成的物质中,具有电荷不均匀分布的性质。

每个原子或分子都有一些电子充电,它们可以表示为正电荷或负电荷。

极性决定了沉淀物的稳定性,极性更强的物质的溶液的稳定性更低;极性更弱的物质的溶液的稳定性更高。

3. 气味:气味是指一定条件下溶液可以很明显地闻到的气体的气味。

气味的性质主要取决于溶质的特性,而不是溶液的性质,所以要判断溶液是苦味还是咸味,就可以闻一闻溶液的气味。

二、化学反应1. 前置反应:前置反应是指在溶液中发生前,必须准备好充分配分的物质,以促使反应发生的反应。

这类一般是可逆反应,反应产物可以再次发生反应,结果产生新的产物,多用于改变溶液的参数,如酸碱度、Ph值等。

2. 溶解反应:溶解反应是指在溶液中离子或分子被完全拆分的反应。

这种反应的特点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说不可能通过另一对反应引起游离离子或原子的重新组合,只能提供单一离子或原子。

3. 水解反应:水解反应是指某些化合物与水反应,当化合物与水反应时,会引起改变,因此得到新的有机物或无机物的反应。

这类反应一般是可逆的,可以表示为水的添加或分解的形式。

三、物质的溶解过程1. 吸收:当溶质溶解在溶剂中时,溶质与溶剂之间会发生电荷的传递,溶质的电荷会被溶剂的电荷所吸收,从而使溶质分子更加稳定、更容易进行溶解。

2. 团簇化:当溶质在溶剂中溶解时,溶解过程会随着溶剂量、温度、压强等参数的改变而改变。

当溶质质量足够时,溶质分子之间会形成团簇,从而促进溶解过程。

3. 渗入:溶质分子吸收溶剂后,会分子局部溶质分子结构发生变化,以促进其质量的渗入溶剂中,使溶质稳定溶解在溶剂中,完成溶质的溶解过程。

九年级化学溶液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化学溶液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化学溶液知识点归纳溶液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饮料、药品还是清洁剂,几乎所有我们使用的物品都是以溶液的形式存在的。

在化学学科中,溶液作为一个重要的概念,是我们必须了解的内容之一。

在九年级化学学习中,我们需要系统地归纳和掌握有关溶液的知识点。

1. 溶液的定义与特点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两部分组成的混合物。

其中,溶质是被溶解的物质,而溶剂是溶解溶质的物质。

溶液是一种均质的混合物,各组成部分的分子或离子在空间上均匀混合。

2. 溶解度与饱和度溶解度指的是溶质在特定温度和压强下能够溶解的最大量,通常以单位溶剂质量或单位溶剂体积中的溶质质量来表示。

而饱和度则是指溶液已经达到了最大溶解度,不能再溶解更多溶质的状态。

3. 溶解过程与溶解热溶解是一个动力学过程,在溶液形成的过程中,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发生相互作用和体积混合。

当溶解过程伴随着吸热现象时,我们称为吸热溶解。

反之,如果是放热现象,则称为放热溶解。

4. 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一般来说,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即温度升高有利于物质的溶解。

这是因为温度增高会增加溶剂分子的热运动速度,从而提高了分子与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力。

5. 溶解度与压力的关系溶解度与压力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气体溶解中。

亨利定律告诉我们,溶解度与气体的分压成正比关系。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汽水瓶中装满气体的情况下,随着压力的减小,汽水中的二氧化碳会析出的原因。

6. 离子溶液与电解质当溶解物质中存在能够产生离子的化合物时,就会形成离子溶液。

离子溶液通常是有电导性的,因为溶液中的离子能够带电,可以传导电流。

而非离子化合物溶解形成的溶液则称为非电解质。

7. 浓度及其计算溶液的浓度是指单位溶剂质量或单位溶液体积中溶质含量的大小。

浓度通常用质量浓度、体积浓度、百分浓度和摩尔浓度等指标加以描述和计算。

8. 溶液的稀释和溶解度曲线溶液的稀释是指通过加入溶剂来使浓度变稀的过程。

溶解度曲线则是研究某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溶解度变化规律的一种图示方法。

初中化学溶液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溶液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溶液知识点总结溶液是由溶剂和溶质组成的混合物,其中溶剂是数量较多,溶质是溶剂中溶解度较小的物质。

溶液是化学中的重要概念,下面对初中化学中关于溶液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第一部分:溶液的基本概念1. 溶质和溶剂:溶质是指在溶剂中可以溶解的物质,主要指固体、液体或气体。

溶剂是指可以溶解其他物质的液体,常见的溶剂包括水、酒精等。

2. 溶解度: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单位溶剂中溶解一定量溶质所达到的最大浓度。

溶解度与温度、压力、物质性质有关。

3. 饱和溶液:指溶解度达到最大值的溶液。

当继续向饱和溶液中加入溶质,无法再溶解,会产生沉淀。

4. 浓度:指溶液中溶质的含量或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比例。

常见的浓度表示方法有质量分数、体积分数、摩尔浓度等。

第二部分:溶液的分类1. 按溶解度分类:(1) 可溶性溶液:溶解度较大,可以溶解的溶质。

如氯化钠溶液。

(2) 不溶性溶液:溶解度极小,无法溶解的溶质。

如沉淀。

2. 按物质的电离程度分类:(1) 电离型溶液:溶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生成离子。

如盐酸溶液。

(2) 非电离型溶液:溶质在溶液中不电离,不生成离子。

如蔗糖溶液。

3. 按溶剂分类:(1) 极性溶剂:分子之间有较强极性,能溶解极性溶质。

如水。

(2) 非极性溶剂:分子之间没有或极性较小,不溶解极性溶质。

如醚类溶剂。

第三部分:溶液中的物质变化1. 溶质溶解的过程: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分子间力和离子间力。

2. 溶质电离的过程:电离型溶液中,溶质分子在溶液中解离成离子。

3. 溶质溶解速度:与溶剂的搅拌程度、溶质粒子的大小和溶质溶解度有关。

4. 溶液中溶质的平衡:饱和溶液中维持溶质浓度稳定的平衡状态。

第四部分:溶液中的热效应1. 溶解过程的吸热和放热:溶质溶解时可以吸收热量或释放热量。

2. 热溶液的稀释:溶液的稀释会引起温度的变化,可以根据热量守恒定律进行计算。

第五部分:溶液中的酸碱反应1. 溶液中的酸碱溶质:溶液中可以被水电离产生氢离子(H+)的溶质称为酸,可以被水电离产生氢氧根离子(OH-)的溶质称为碱。

九年级化学溶液知识点九年级化学下册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溶液知识点九年级化学下册知识点

1.溶液的概念:
溶液是由溶剂和溶质组成的稳定体系,其中溶剂是溶解其他物质的介质,溶质是溶解在溶剂中的物质。

常见的溶液包括水溶液、酒精溶液等。

2.溶解度和浓度: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液中所能溶解的溶质的最大量,与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和温度有关。

溶液的浓度表示溶质在溶液中的数量,常用单位有质量分数、体积分数、摩尔浓度等。

3.溶解过程:
溶解过程是指溶质离子或分子在溶剂中分散和扩散的过程。

在溶解过程中,溶质的离子或分子与溶剂分子发生相互作用,形成溶液。

4.溶解热:
溶解热是指溶液形成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当溶液形成时,溶质与溶剂之间发生相互作用,产生溶解热,从而使溶液的温度发生变化。

5.溶液的相关性质:
溶液具有与溶质和溶剂性质有关的一系列特性,如溶解度、导电性、酸碱性等。

溶解度反映了溶质在溶剂中溶解程度的大小,导电性表示溶液中是否能导电,酸碱性反映了溶液中存在的酸性或碱性物质。

6.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剂已经溶解了最大量的溶质,无法再溶解更多溶质的溶液。

当向饱和溶液继续添加溶质时,溶质会沉淀出来。

7.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指的是地球表面岩石在风、水、气候等因素作用下,被分解、溶解、磨碎,形成各种岩石碎屑和溶液。

风化作用是岩石的重要破坏作用
之一,对地球岩石圈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这些是九年级化学下册的一些重要知识点,通过掌握这些知识点,可
以更好地理解溶液的性质和相关过程,并在生活和科学实验中应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溶液”考点与知识点归纳整理(附专项练习及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溶液”考点与知识点归纳整理(附专项练习及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章“溶液”考点与知识点归纳整理(附专项练习及解析)一、思维导图二、主干知识总结1.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以用下式计算: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应该注意:①溶质的质量分数只表示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并不代表具体的溶液质量和溶质质量。

②溶质的质量分数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③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式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单位必须统一。

④计算式中溶质质量是指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质的质量,没有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质质量不能计算在内。

2.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①浓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但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但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②对溶质与溶剂均相同的溶液来说,在相同状况(同温、同压)下,饱和溶液总比不饱和溶液要浓,即溶质的质量分数要大。

3. 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区别与联系溶解度是用来表示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某溶剂中溶解性的大小。

溶质的质量分数用来表示溶液组成。

4. (实验)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氯化钠溶液的配制(1)实验回顾实验用品: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药匙、量筒(10mL、100mL)、食盐。

实验步骤:①计算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公式,计算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所需要氯化钠质量及水的质量。

②称量(量取)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倒入烧杯中,把水的密度近似地看作1g/cm3,用量筒量取相应体积的水。

③溶解把量好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用玻琉棒搅拌,加速氯化钠溶解。

④贮存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放到试剂柜中。

(2)例题解析: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常按如图操作顺序进行.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时,可能涉及以下操作:A.称量B.计算C.溶解D.装瓶贴标签.回答下列问题:用氯化钠固体和蒸馏水配制100g 5%的氯化钠溶液时,其操作顺序是______(填序号).(2)计算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______g,水______g.(3)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______.A.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B.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C.调节平衡螺母(4)配制上述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和______,其中玻璃棒在该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解析】:(1)实验室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时,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装瓶贴标签.(2)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100g×5%=5g;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所需水的质量=100g-5g=95g.(3)用托盘天平称量5g固体药品NaCl时,步骤是:调节天平平衡,在右盘上加砝码和拨动游码,然后向左边托盘添加药品直至天平平衡;称量过程中他发现指针偏左了,说明NaCl的质量大于砝码质量,应减少NaCl.(4)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在这些操作中需要的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和玻璃棒,其中属于玻璃仪器的是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量筒,玻璃棒在该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搅拌,加速固体溶解.故答案为:(1)BACD;(2)5;95;(3)B;(4)胶头滴管;搅拌,加速固体溶解.5. 关于溶液稀释或增浓的计算(1)思路:溶液稀释定律(守恒观点)溶质的质量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即m1w1=m2w2。

九年级化学第九章溶液知识点总结及习题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第九章溶液知识点总结及习题含答案

第九章溶液一、悬浊液、乳浊液和溶液1.悬浊液: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特点:固液混合物,且不稳定,易分层。

如:黄河水,豆奶,石灰浆。

2.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特点:液液不稳定混合物,易分层。

如:色拉油滴入水中经振荡后而形成的水油混合物。

3.①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特点:均一性----指溶液各部分的性质、组成完全一样,外观表现为透亮、澄清、颜色一样。

它不确定是无色,但一般透亮。

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稳定性----指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不管放置多久,溶质及溶剂都不会分层。

②溶液的组成: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留意:〔1〕溶液不确定无色,如CuSO4为蓝色FeSO4为浅绿色Fe2(SO4)3为黄色〔2〕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3〕溶液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 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 溶质的体积+ 溶剂的体积。

〔4〕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

③溶质和溶剂的推断: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可呈气、固、液三态。

溶剂:可以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一般为液体,也可以为气体。

〔1〕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液体为溶剂,固体、气体是溶质。

〔2〕液体溶于液体:有水,水为溶剂,其它为溶质;无水,量多的为溶剂,量少的为溶质。

〔3〕依据名称:溶液的名称一般为溶质的溶剂溶液,即溶质在前,溶剂在后。

〔4〕假如物质在溶解时发生了化学变更,那么在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反响后生成的能溶解的物质。

例1:以下各组中的物质混合后能形成溶液的是〔〕A.碘晶体及酒精B.硫酸钡及水C.煤油及水D.氢氧化铁及水例2、以下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确定增大B.将确定质量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确定减小C.饱和溶液不确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确定是稀溶液D.将5g某物质完全溶解于95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确定是5%例3、我们已经知道这样的事实:〔1〕食盐易溶于水,难溶于植物油;〔2〕硝酸钾易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3〕蔗糖在热水中溶解的质量比在等质量的冷水中溶解的质量多。

九年级下化学溶液知识点

九年级下化学溶液知识点

九年级下化学溶液知识点
九年级下化学溶液的知识点包括:
1. 溶液的定义: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均匀混合物。

2. 溶解度: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单位体积溶剂中能溶解的溶质的最大量。

3. 饱和溶液:溶解度达到最大值的溶液称为饱和溶液。

4. 浓度: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或体积与溶液总质量或总体积的比。

5. 质量分数: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液总质量的比。

6. 体积分数:溶液中溶质体积与溶液总体积的比。

7. 摩尔浓度:溶液中溶质物质的摩尔数与溶液的体积之比。

8. 离子浓度:溶液中离子的浓度。

9. 溶解过程:溶质分子或离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10. 溶剂的种类:常见的溶剂有水、酒精、醚等。

11. 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一般来说,固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12. 溶解度与压力的关系:固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一般与压力无关,而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随压力升高而增大。

13. 溶解热:溶解质在溶剂中溶解时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14. 溶解度曲线:描述溶解度随温度或压力变化的曲线。

15. 溶液的稀释:向已有溶剂中加入一定量的溶质,使溶液体积增加,浓度减小的过程。

这些是九年级下化学溶液的主要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溶液:①均一②稳定③混合物
各部分组成、性质完全相同,长置溶质不分离
2. 物质溶于水吸、放热现象: NaOH :T ↑,NH 4NO 3:T ↓,NaCl 不变
3. 乳化:将油分散成无数小液滴(物理变化,洗洁精洗锅)
4.
5.
①:绝大部分固体溶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以降温会减小溶解度,使快要饱和的溶液变为饱和,但需记住一个特例:Ca(OH)2,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所以对于Ca(OH)2降低温度反而会使原本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②:饱和溶液结晶有两种方法,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小的物质用蒸发溶剂的结晶方法,例如NaCl ;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的物质用冷却热饱和溶液(降温结晶)的方法结晶,例如KNO 3。

“类KNO 3”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一类物质(曲线比较陡的那一类物质) NaCl(KNO 3)、KNO 3(NaCl)分别怎么除去括号内杂质? 要NaCl 就蒸发结晶,要KNO 3就冷却热饱和溶液 6. 溶解度 s :一定□T ,100g 溶剂,饱和溶液,单位:g
q :□T ,□P 一定,1体积水,饱和,单位:相对体积
7. 溶解度曲线
8. 溶液浓度的表示:
例1:已知30℃时Ca(OH)2溶解度为0.15g ,求:
①2gCa(OH)2+100gH 2O ,最终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②2g 生石灰+100gH 2O ,恢复至30℃,~? ③2gCa(OH)2·H 2O+100gH 2O ,~?
例2:溶液稀释:“稀释前溶质质量=稀释后溶质质量” 已知:98%浓H 2SO 4,ρ1 10%稀H 2SO 4,ρ2 ①取ag 浓H 2SO 4配稀,加水多少g ? 9.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Cl 溶液:
①计算②称量、量取③溶解
用到的玻璃仪器:烧杯、量筒、玻璃棒和胶头滴管
溶液 乳浊液 悬浊液 气、液、固 液

分子、离子
许多分子集合体 许多分子集合体
静置分层 静置沉淀
思考:影响溶解度的因素?如何影响? 加溶剂、搅拌会影响物质溶解度吗?
①溶解度:甲>乙?
②除杂:甲(乙)、乙(甲)? 理由? ③M 点含义
④t ℃时,50g 水+16g 甲,饱和吗?
⑤t ℃时,甲乙两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其中溶液质量=溶剂质量(一般为H 2O 的质量)+溶质质量
误差分析?
思考:
溶于水放热的还有谁? 吸热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