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一新教材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课件:单元测试4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必修上 第四单元《本单元综合与测试》获奖说课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上 第四单元《本单元综合与测试》获奖说课课件

(六)影响中国农耕经济近代化变革的因素
影产生于战国时期,其目的在于鼓励农 耕经济的发展,以促进国家财富的积累服务于当时兼并战争的需要。 后来为历代王朝所沿用,成为古代中国的基本国策。但到封建社会 后期,它强化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阻碍了社会进步
②“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这两种政策阻碍了国内资本主义 萌芽的发展,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的大势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 的优势地位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
(3)商业繁荣: 《徐霞客游记》 商帮、市镇、白 (6)西学东渐
银普遍流通
(7)管理西藏和东 北
(4)海禁政策
(8)明末李自成农 民起义
(二)清朝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表现
清朝 163
6
184 0
政治
经济
文化
(1)兴起、建清、 入关、统一 (2)密折制 (3)军机处 (4)文字狱
(5)收复台湾 (6)打败俄国《尼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单元复习
(一)明清时期的阶段特征
政治上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表现为明朝废除宰相制度、设内 阁,清朝设军机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空前强化, 严重阻碍了新经济、新思想的发展,封建制度逐渐走 向衰落
经济上
发展与迟滞:一方面,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并出现了资本 主义萌芽,经济总量仍然处于世界前列;另一方面,重农 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严重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发 展,中国逐渐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潮流。
不 原因 同 职权 点
特点
内阁 明朝
军机处 清朝
皇帝政务负担沉重 议政王大臣会议制约皇权; 处理西北军务的需要
明成祖时参与军国 大事的商讨;明宣
宗时有了票拟权

2020-2021学年高一新教材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课件:单元测试5 第五单元

2020-2021学年高一新教材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课件:单元测试5 第五单元
历史
单元测试(五)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1.中国茶叶输英总值在 1781-1790 年间是 9626 万元,英国毛织品等 货物输华总值在 1781-1793 年间是 1687 万元,仅及中国输英货价的 1/6。 因此,英国必须以大量白银来抵付贸易差额。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英国( ) A.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 B.操控三角贸易,发展制造工业 C.协定中国关税,控制中国海关 D.推行鸦片贸易,改变贸易格局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中英贸易中,英国商品销路不畅,中国处于出超 地位,为了扭转贸易逆差,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故 D 项正确。
答案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洪杨内乱”“金田一役”指的是太平天 国运动,“曾、胡、左、李迭握朝权”“满汉权力消长”指的是汉族官僚 地位上升。由此可知,材料意在说明太平天国运动冲击了晚清传统的政治 权力结构,故 B 项正确。清政府的统治基础是地主阶级,材料未体现出地 主阶级地位的动摇,故 A 项错误;材料不是说明洋务运动的兴起,故 C 项 错误;汉族督抚势力崛起冲击了中央集权,不是“瓦解”,故 D 项错误。
解析 材料中林则徐在通令中强调,茶叶、大黄对于西方人的作用很 大,西方人没有它们无法生存,同时认为这是中国对于西方人的恩赐,体 现了他仍受到天朝上国思想的束缚,故 D 项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林则徐 主张平等商贸往来,故 A 项错误;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他只是强调茶叶、 大黄对于西方人的作用很大,并没有体现抵制西方掠夺原料的观点,故 B 项错误;材料中林则徐并没有认识到西方工业革命后要求扩大商品市场的 经济形势,故 C 项错误。
解析
8.某同学在学习太平天国运动时列了一个大事年表,请你给这个表选 个恰当的标题( )
1851 年 金田起义 1853 年 太平军北伐 1853 年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追求财富平均 1856 年 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讧 1864 年 在湘军、淮军和洋人的联合进攻下失败 A.农民阶级的抗争和局限 B.农民阶级发展资本主义 C.农民阶级的英勇与智慧 D.农民阶级抵制外来侵略

2020-2021学年高一新教材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单元测试1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

2020-2021学年高一新教材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单元测试1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

单元测试(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百家姓》是一部记录姓氏的童蒙读物。

姓氏及其附着的文化内涵以一种血缘文化的特殊形式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历史。

寻根问祖,追根溯源是人的天性。

你认为“寻根问祖”应追溯到()A.元谋人B.炎帝黄帝C.尧舜禹D.三皇五帝答案 B解析结合史实可知,我们中华民族被称为“炎黄子孙”,故选B项。

2.某学者在其所著的历史论文中先后呈现了如下的材料:“茫茫禹迹,划为九州”;“夏有乱政,而作禹刑”;“鲧作城郭”。

据此推断,这位学者所引材料,最有可能是为了说明()A.阶级的产生B.王的出现C.早期国家的诞生D.世袭制的确立答案 C解析根据“划为九州”“禹刑”可知,作为国家标志的疆域和国家机器出现了,故选C项。

A、B、D三项材料未体现,均排除。

3.通过甲骨文我们可知关于晚商描述的三个范畴:核心的有商、殷地区,即商的中心区,其次为土,有东土、西土、南土、北土,是指商的附属政权。

周边为方,或四方是指疆域之外非商政体。

由此可知商朝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A.王权制B.内外服制C.分封制D.宗法制答案 B4.下列有关西周政治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A.分封制加强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国家的统一B.宗法制有利于维护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C.井田制下,土地属于周王及各级贵族D.王位世袭制开始取代禅让制,“家天下”局面形成答案 B解析宗法制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故B项正确。

分封制下地方诸侯具有较大自主权,不利于国家统一,故A项错误;井田制规定一切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即属周王所有),故C项错误;“家天下”局面形成是在夏,故D项错误。

5.一位同学在研究先秦历史文化的时候发现了“数典忘祖”这个成语。

公元前527年晋大夫籍谈出使周王室。

宴席间,周景王问籍谈,晋何以无贡物,籍答道,晋从未受过王室的赏赐,何来贡物。

周景王就列举王室赐晋器物的旧典来,并责问籍谈,身为晋国司典的后代,怎么能“数典而忘其祖”。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上册精品课件 第四单元测评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上册精品课件 第四单元测评

A.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B.开创了因俗治边的模式
C.推动了中枢权力机构变革
D.践行了改土归流的政策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政府在维吾尔族和厄鲁特蒙古族地区既保留传统的政治
体制,也任免官员,这样因俗而治的措施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故A项正确;
早在唐朝就实行了因俗治边的模式,“开创了”表述错误,排除B项;材料是地方制度,
教士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和传播西方科技来达到传教的目的,排除B项;古代
中国夷夏观念没有发生质变,排除D项。
16. [2023江苏扬州期中]《儒林外史》楔子写王冕,正文开头特别标明故事时间为明朝
成化末年,尽管许多读者一看就知道他写的是清朝当时的现实。《红楼梦》在时间上
则采取烟雨模糊法,干脆说故事的时间无考。这主要是因为( A )
唐朝 正式公文15种,皇帝专用文种除制、诏、令、册外,新增和变动的有批答和 敕
明清 皇帝专用文种10种,新增了谕旨,有宣谕、口谕、手谕。清朝谕旨保密制度 化。臣子上奏的文种中,有一特殊公文“密疏”,可直达御前
A.适应了君权强化的趋势 C.反映了信息传递的迅捷
B.体现了印刷技术的进步 D.造成了官僚机构的膨胀
B项;材料反映的是清朝雍正帝的民族政策,而不是外交政策,排除C项;清朝是封建王朝,
这一政策根源于封建经济,排除D项。
10. [2023江苏南通期末]清朝统一新疆后,于维吾尔族和厄鲁特蒙古族地区在形式上保
留了传统的政治制度,但取消了其上层贵族在政治上的独立性,使其成为随时由中央
政府任免的官员。清朝政府的这一举措( A )
的密折制,强化了皇帝对官僚机构的控制,A项正确;材料主要是体现康熙皇帝对于官员的
控制手段,与农业发展关联不大,排除B项;消除了地方割据的可能,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单元素养评价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单元素养评价

单元素养评价(四)(第四单元)(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秦征服越族地区和张骞出使西域所产生的最深远的进步影响是:两者都( )A.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B.扩大了中央政府的管辖范围C.促进了民族融合D.扩大了铁器的使用范围2.唐朝加强对西北地区管辖的主要措施是( )①册封少数民族首领②打败少数民族的进攻③与少数民族结盟④设置行政机构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补偿训练】元朝和清朝为维护国家统一所采取的措施中,相同之处是( )①加强对西藏的管辖②抗击外来殖民侵略③加强对台湾的管辖④设专门机构管理宗教和少数民族事务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③3.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宋元时期的民族融合过程,实质上是少数民族( )A.内迁杂居的过程B.社会封建化的过程C.民俗汉化的过程D.南下开发的过程4.汉代丝绸之路形成的条件有( )①西汉丝织业的发展②张骞沟通与西域的联系③甘英沟通与大秦的联系④西域都护府的设置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5.两宋时期的对外交往比起汉唐时期的对外交往表现出的显著特点是( )A.对外交流的地域扩展到欧洲B.对外交流的物品以丝织品为主C.对外交流设有中央机构D.对外交流由以陆路为主转向以海路为主6.国际联盟在实际上失去了制止侵略、制止战争的可能性,主要是由于( )A.集体安全原则B.委任统治原则C.全体一致原则D.维护和平原则7.凡尔赛体系和华盛顿体系的相同点包括( )①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②战胜国对战败国的严厉制裁③涉及中国问题,侵犯中国主权④少数大国操纵,暂时调整了列强之间的矛盾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8.周恩来说:“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方的比较少,甚至极少。

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

”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因素是( )A.杂居融合的现实国情B.民族团结与平等的历史传统C.民族共同繁荣的经济任务D.各民族反侵略的政治需要【补偿训练】“既维护了国家主权统一,又保障了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区事务的权利;有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特点结合起来,做到因民族制宜,因地区制宜。

(人教版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四单元测试 (含答案)

(人教版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四单元测试 (含答案)

第四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洪武十四年(1381),朱元璋“命法司论囚,拟律奏闻”前,要“从翰林院、给事中及春坊正字、司直郎会议平允,然后覆奏论决”。

这一做法()A.实现了权力的相互制衡B.分化削弱了丞相权力C.解决了大臣专权的问题D.有助于促进合理决策2.明万历中后期,皇帝长期息政,内阁缺员也不及时补增,此时的内阁已经“无可为之事”,有抱负的内阁成员以启休的方式保其志节,然而对此皇帝也“不允所辞”。

这反映了明代内阁()A.对皇权具有依附性B.辅佐功能无法发挥C.权力大小极不稳定D.较少参与政治决策3.明代首辅权重,而司礼监的权力又在内阁之上,明武宗时期,刘瑾擅权,批答奏折多由宦官参与,内阁淡出,刘瑾以后,司礼监遂专掌机密,这表明明代()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B.宦官掌握决策权力C.权力制衡机制已被打破D.君主专制受到抑制4.明代赋税包含田赋、盐课和杂色收入,国际贸易税归类于杂色收入。

据统计,1570—1590年前后明代国际贸易税收仅为7万两白银,仅占杂色收入的1.86%;占田赋、盐课等在内的收入的0.22%。

这一情况带来的主要影响是()A.朝贡贸易不能持久进行B.中国逐渐放弃对海洋的经营C.政府财政负担不断加重D.民间海外文化交流受到抑制5.美国学者白彬菊认为,清代军机处的设立使军机大臣能够协助皇帝对庞大帝国的海量信息进行筛选和处理,得以将有限的资源投放到最根本和主要的地方。

由此可知,该观点认为军机处的设立()A.增强了政府政务执行力B.体现了权力运作规范化C.提高了中枢决策的效率D.促进了内廷机构外延化6.《明清宫藏闽台关系档案汇编》中记载,乾隆十八年(1753)“拨运台湾米石接济漳泉二府”;乾隆二十二年“福州、泉州等府歉收酌拨台湾仓谷接济”。

这些史料可以印证当时()A.闽台民间贸易活跃B.台湾隶属清廷管辖C.闽省自然灾害频繁D.政府赈灾体制完善7.在18、19世纪之交成书的《御制五体清文鉴》,是清朝特地撰修的一部满族、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汉族五种语言对照的分类辞书。

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必修上册(配人教版)第四单元测评

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必修上册(配人教版)第四单元测评

第四单元测评一、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1.据学者统计,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9月14日至21日,内外诸司奏事札达1 660件,共3 391事,明太祖朱元璋平均每日要处理奏章207件、411事。

他工作如此之多的制度原因是()A.中央机构效率低B.宰相制度的废除C.宦官专权的出现D.内阁制度的形成2.随着内阁制度的形成,诸司在上疏之前,对重大问题的处理一般得与内阁商议,以达成谅解。

同时,内阁与拥有执行权的六部相互配合、制衡,提高了行政质量与效率。

这反映了明朝()A.内阁拥有一定议政权B.削弱六部加强君权C.创设了集体议事制度D.分割事权相互牵制3.《明史》记载:“(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据此判断,郑和下西洋的初衷是()A.了解海外形势B.开拓贸易市场C.彰显明朝国威D.加强友好往来4.明朝洪武年间,严格海禁,“缘海之人往往私下诸番贸易香货”,某些官员也不顾禁令,进行走私活动。

上述材料意在说明()A.海禁政策名存实亡B.明朝政治黑暗腐败C.民间贸易并未断绝D.官府独占海外贸易5.下图为《明太祖实录》中的部分记载。

据此推断,明政府实行海禁政策的目的是()A.防御倭寇骚扰B.封锁日本经济C.限制海外贸易D.打击走私活动6.明朝在长城沿线的军镇辽东、大同等地开放马市,与蒙古、女真各族展开贸易。

同时,中原地区还通过茶马贸易与西藏进行经济交流。

由此可知()A.明朝为了获取优良战马开放马市B.明朝民族交融的方式以战争为主C.经济互补是民族交流的重要原因D.游牧民族在贸易中处于被动地位7.元朝设置宣政院管辖西藏等地,明朝在藏族地区设置行都指挥使司等机构管理西藏军民事务,清朝设置理藩院掌管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

这些机构的设置()A.推动了边疆地区对外开放B.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C.旨在防御西方列强的侵略D.促成了各民族风俗趋同8.一位日本学者认为:(雍正帝)虽深居大内,而于各地官僚之作为、政治、经济及社会动态,无不了如指掌……可称之为奏折政治。

高中历史第4单元单元整合课件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高中历史第4单元单元整合课件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明中期后,出现倭患。戚继光等人进行抗倭斗争,基本肃清了东南 沿海的倭寇,巩固了海防。西方侵略者开始觊觎中国,1553年葡萄牙用 欺骗手段取得澳门居住权,继而强占;明末,荷兰殖民者侵入台湾。
清朝康熙帝以武力反抗侵略,通过两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迫使沙 俄签订了第一个中俄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清初,民族英雄郑成功 收复台湾。这些反侵略斗争的胜利,保卫了祖国领土的完整,打击了西 方侵略者。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
的挑战
单元整合
体系构建•统全局 拓展深化•提素养
体系构建•统全局
拓展深化•提素养
一、明清时期的社会转型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起步、起始是指中国古代封建 社会自身经过两千多年的积累,孕育出新的社会因素,不同于以往的传 统封建社会而与未来的近代社会相同。新生的先进的社会因素代表了社 会未来,显示了社会走向,各种新因素纷纷出现的明代后期成为中国早 期近代化历程的起点。
清中期后对外政策趋向保守。其突出标志是闭关政策的实施;禁止 国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商来华。由于长期与世隔绝,中国逐渐落后于世 界潮流。
政治 经济
旧传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新因素
专制制度空前加强,封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基
建制度渐趋衰落
本奠定近现代中国的政治版图
重农抑商,小农经济仍 占主导
农耕经济高度发展;民营手工业崛 起,市场化、专业化程度加深;资 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
文化 对外
旧传统 理学束缚人性;文化专 制空前强化;传统科技 进入总结阶段
由开放逐渐走向封闭保 守,落后于世界潮流
新因素
产生早期启蒙思想;文艺大众化、 世俗化
欧洲国家与中国贸易大量增加;玉 米等高产农作物传入中国;大批传 教士来华,将一些西方自然科学知 识带入中国,“西学东渐”局面开 始出现

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同步检测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含答案)

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同步检测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含答案)

新教材高中历史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1.《商君书·垦令》中说:“重关市之赋,则农恶商,商有疑惰之心。

农恶商,商疑惰,则草必垦矣。

”据此可知商鞅意在()A.加大征收力度,增加国家收入B.分化社会阶层,稳定统治秩序C.抑制工商业以促进农业生产D.增强农商竞争推动经济发展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商鞅之所以对商人征收重税,其目的在于让更多的人去从事农业,进而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故选C项。

题干中仅是述及对商人征收重税,而没有涉及对农民征收较重的租税,排除A项;题干中商鞅主张“重关市之赋”,使农民不愿意从事商业,让商人对经商怠惰,而不是使农民和商人阶层分化,排除B项;题干中的“重关市之赋”,是让更多的人去从事农业,而不是使农民和商人进行竞争,排除D项。

答案:C2.十六国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纷纷入主中原,采取各种措施解决统治难题,如前秦统治者整顿吏治、打击豪强、尊儒重教、移民十万户入关中地区等。

北魏孝文帝为巩固北魏政权推行俸禄制、均田制、迁都洛阳、移风易俗等改革。

孝文帝的改革()A.顺应了北方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B.促使士族门阀制度逐渐产生C.削弱了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基础D.强化了关中地区的战略地位解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发生在魏晋南北朝战乱纷争的年代里,有利于北方各民族的交融,故选A项。

魏晋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的选官制度,这种选官方式促使士族门阀制度逐渐产生,而不是孝文帝改革,排除B项;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促进各民族的交融,促使其统治基础得到加强,而不是削弱,排除C项;孝文帝在改革中,把都城由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到了洛阳,使得洛阳的战略地位得到了加强,而洛阳不属于关中地区,排除D项。

答案:A3.(2022·广东佛山)北魏均田令规定,地主按其拥有奴婢和耕牛的数量可另外获得土地。

奴婢受田同农民一样,耕牛每头受田三十亩。

这一规定旨在 ( )A.保障贵族地主的利益B.根本上解决土地兼并C.平均分配土地和赋税D.提升奴婢的社会地位解析:由材料“地主按其拥有奴婢和耕牛的数量可另外获得土地”可知,拥有土地的多少很大程度上是参考拥有的奴婢和耕牛的数量,但是普通百姓掌握的奴婢和耕牛很少,因此该项内容主要是在保障贵族和地主的利益,故选A项。

高中历史(新人教版)必修上册课后习题:第四单元测评(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历史(新人教版)必修上册课后习题:第四单元测评(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四单元测评(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明初,在地方行政制度上承元制,设行省统驭郡县;洪武九年,改行省为布政使司,确立了都指挥使司、布政使司、按察使司三司并立的体制;自宣德以后,陆续向各地派驻的巡抚成为地方最高军政长官,并节制三司。

从这一历程可看出明代()A.实践了权力“制衡”理论B.地方行政发生重大变革C.重视对地方的控制D.君主专制已达到顶峰,明代在地方行政的调整都是为了维护地方政权的稳定,适应中央集权加强的需要,故C项正确;制约与均衡是指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各自分立而又相互制约和协调的原则,体现的是近代西方民主启蒙思想,明代政策调整是为实施有效管理,旨在加强中央集权,排除A项;元朝创立行省制,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生了重大变革,排除B项;清代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排除D项。

2.明成祖永乐年间,北征鞑靼、瓦剌,南征交趾,派郑和六下西洋;仁宗朱高炽即位后,果断停止北征,停罢营建工程及西洋宝船,施行“恤民之政”。

这一政策变化的主要目的是()A.缓解财政压力B.践行儒家仁政C.实行闭关政策D.推动民族交融,明成祖北征鞑靼、瓦剌,南征交趾,派遣郑和下西洋,都带来了沉重的财政负担,暂停上述活动的目的是缓解财政压力,A项正确。

3.(2021·山东潍坊高一第一学期期中)《明史·职官志》记载,“洪武三年,置惠民药局,府设提领,州县设官医。

凡军民之贫病者,给之医药”;《清史稿·圣祖本纪》记载,“丁丑,命五城粥厂再展三月,遣太医官三十员分治饥民疾疫”。

这说明明清时期()A.政府主导社会保障B.医疗保障体系完善C.传统医学发展较快D.灾异贫病发生频繁,明朝“置惠民药局,府设提领,州县设官医”、清朝“命五城粥厂再展三月,遣太医官三十员分治饥民疾疫”可知明清时期,政府在社会救济中起主导作用,故选A项;题干内容仅是述及在明清时期的社会保障中由政府主导,未涉及保障体系完备,排除B项;题干内容没有涉及传统医学发展,排除C项;题干内容中并没有涉及明清时期灾异贫病的次数,不能推断出灾异贫病发生频繁,排除D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应星《天工开物》 外国人称为“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明末的农学著作,是一部集古代农业之大成并吸收
徐光启《农政全书》 西方科技知识的农业百科全书 明朝地理名著,开辟了地理学上系统观察自然、描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答案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康乾盛世时的帝王对世界工业文明发展的历史 性大变动毫无认识,安于现状,对外紧闭国门,对内坚持重农抑商,鄙薄 科学技术,热衷于文字狱,①②④⑤正确。清朝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并非“重商主义”,③错误。故选 C 项。
解析
11.乾隆年间,诗人魏来朋在《鬻子行》中写道:“潍北(山东潍坊)
解析 答案
14.王阳明说:“尔意念着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
不得。尔只不要欺他,实实落落依着他做去,善便存,恶便去。他这里何
等稳当快乐。”其旨在强调( )
A.理在事先
B.知行合一
C.遵从良知
D.格物穷理
答案
解析 根据材料“尔只不要欺他,实实落落依着他做去,善便存,恶 便去”可得出王阳明强调做人做事要遵从内心的良知,要存善去恶,故 C 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理”与“事”的关系,且心学强调内心的作用, 故 A 项错误;材料与“知行合一”无关,材料主旨强调遵从内心的良知, 故排除 B 项;格物穷理是理学的方法,而不是心学的内容,排除 D 项。
解析
3.某学习小组开展题为“明清时期中外的交往与冲突”研究性学习, 成员们搜集了以下素材,其中符合要求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
解析 郑和下西洋是中外友好交往,①正确;清政府颁赐金瓶是加强 对藏族地区的管辖,不属于中外交往的范畴,②错误;郑成功接受荷军投 降是中外的冲突,抗倭英雄戚继光反映的是对抗外来侵略,③④正确。故 选 D 项。
历史
单元测试(四)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1.有人说:“夫以无权之官,而欲强做有权之事,则势固必败;以有
权之事,而必责于无权之官,其望更难酬,此从来阁臣之所以无完名也。”
这里的“阁臣”是指( )
A.秦朝的三公
B.唐代的三省长官
C.明代的大学士
D.清朝的军机大臣
关,故 D 项错误。
解析 答案
12.我国社会经济史学主要奠基者之一、 著名历史学家傅衣凌先生曾指出:“明清时期 (鸦片战争前),苏杭地区的工商业面向全国,呈 现了清新、活泼、开朗的气息。”结合图片和 所学,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太湖地区的丝织业始终居全国之首 B.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区域性市镇网已形成 C.该地区成为当时全国唯一的海港集聚地 D.苏杭地区的生产方式成为其他地区范本
解析
8.有学者研究发现,清代文人在作诗过程中,有一个相当清楚的隐语 系 统 存 在 。 譬 如 常 以 “ 汉 ”“ 宋 ”“ 日 ”“ 月 ” 之 类 代 指 明 代 , “秦”“金”“胡”“虏”等指清朝。这一现象出现主要说明( )
A.清代文人骚客附庸风雅 B.政治因素渗透到文化领域 C.中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D.八股取士使文人思想僵化
解析
7.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 A.统领军队,处理各种军务 B.参与决策,负责朝廷事务 C.参与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负责行政,安排地方事务
答案
解析 从机构属性而言,二者性质相同,即都是皇权的秘书侍从机构, 他们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故 C 项正确。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 都没有统领军队的权力,排除 A 项;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都有参与政务 的权力,没有决策权,B 项错误;军机处可以参加处理内政、外交,制定 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等军政要务,但没有决策权,军国大事皆由皇帝 一人裁决,排除 D 项。
A.农业生产出现衰退
B.人口变动导致粮食需求减少
C.普通农户收益锐减
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逐渐提高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经济作物种植面
积扩大,有利于推动农产品商品化发展,故 D 项正确。材料不能反映明清
江南农业生产衰退,排除 A 项;明清时期人地矛盾突出,粮食需求增加,
排除 B 项;农产品商品化有利于提高农户收入,排除 C 项。
解析
4.宣德八年(1433 年),提升安南(今越南)州土巡检李保担任州判官, 成为当地土司官。万历四十八年(1620 年),石南龙州(今四川青川等)土知府 段龙死,养子段进忠杀死段龙儿子段嘉龙,自任土知府,朝廷派兵镇压并 在此地改设流官。以下对明朝做法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因地制宜,保持西南地区稳定 B.改土归流,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C.统筹全局,推进西南社会进步 D.先设后废,扼制地方武装增长
答案
解析 材料分别介绍了刘宗周、王夫之和清代戴震的理欲观,三者均 是对统治思想的修正或批判,故选 D 项。当时理学地位并未丧失,排除 A 项;此三人并非市民阶层,排除 B 项;当时仍是农业文明,并未向近代社 会转型,排除 C 项。
解析
16.顾炎武说:“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
解析
15.明清之际,“蕺山学派”的刘宗周等从理、欲协调角度,初步反 思了理学的理欲观;王夫之更以“理高欲中”,系统地分析道德理想和物 质追求之间的关系;而清代戴震则从自然人性论和理欲论,深刻地揭露了 理学家“以理杀人”的本质。这反映了当时( )
A.理学统治地位已丧失 B.市民阶层的个性追求 C.开始向近代社会转型 D.官方哲学受到了冲击
因素,这就是( )
A.农民起义的打击
B.少数民族的入侵
C.外来国家的侵略
D.内部奸臣的篡权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四个王朝的灭亡都与农民起义有关,A
项正确。
解析 答案
6.乾隆三十八年,将秘密立储制度化。为防止意外,“又另书密封一 匣,常以随身”。并称:“建储册立,非国家之福,召乱起衅,多由于此”“不 可不立储,而尤不可显立储”。该制度( )
是原因,故 B 项错误;市民阶层兴起不是根本原因,故 C 项错误;话本和
小说通俗易懂也不是根本原因,故 D 项错误。
解析 答案
19.下列是明朝的科学巨著,对此概括准确的是( ) 是明代医药学家编著的一部药物学巨著,全面总结
李时珍《本草纲目》 了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成就 全面总结了当时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和经验,被
解析
10.马克思说: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世,
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
个“大帝国”“安于现状”的表现有( )
①帝王们对世界工业文明发展毫无认识 ②对外紧闭国门 ③对内坚
持“重商主义” ④鄙薄科学技术 ⑤热衷于文字狱
A.①③④⑤
பைடு நூலகம்
B.①②③④
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黄宗羲也说:“扶危定倾之心,吾身一日可
以未死,吾力一丝有所未尽。”这说明他们都( )
A.反对君主专制
B.以天下为己任
C.提倡公平法治
D.反对宋明理学
答案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经世致用思想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并未涉及反 对君主专制的思想主张,A 项错误;根据材料“以明道也,以救世也”“扶 危定倾之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顾炎武和黄宗羲的思想都体现了强烈 的社会责任感和经世致用的特点,是“以天下为己任”,B 项正确;材料 主旨不是提倡公平法治,C 项错误;宋明理学也强调社会责任感,且材料 也没有反映两者反对宋明理学,D 项错误。
解析
2.明代君臣冲突激烈,官员经常因不满皇帝为政而自请辞官,还多次
群体性地直接上朝抗争;皇帝好用廷杖,许多官员因建言而死于杖下。这
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A.统治阶级的政治腐败
B.君主专制的强化
C.三纲五常受到了批判
D.商品经济的发展
答案
解析 明朝废除宰相制度以后,皇帝直接面对百官,所以许多大臣可 以直接批评皇帝,另外废除宰相之后,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皇权失去制约, 皇帝可以肆意用廷杖惩罚朝臣,B 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统治阶级政治 腐败,排除 A 项;材料不能证明三纲五常受到了批判,臣子向皇帝进谏, 恰恰是忠君的表现,排除 C 项;材料这种政治现象的出现与商品经济发展 无关,排除 D 项。
解析
18.宋代话本和明清小说的艺术成就颇高,它们兴起和繁荣的根本原
因是( )
A.城市经济繁荣奠定了物质基础
B.通俗文学得到了发展
C.市民阶层兴起提供了阶级基础
D.话本和小说通俗易懂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话本和明清小说等市民文学是城市商
品经济发展和繁荣的产物,故 A 项正确。通俗文学得到了发展是表现,不
答案
解析 材料“无权之官……做有权之事”说明拥有此官职的人不是中 央的正式国家机构官吏,符合这一条件的是明代的大学士和清朝的军机大 臣,但称为“阁臣”的只有明代的大学士,C 项正确,排除 D 项。秦朝的 “三公”均是中央的正式国家机构官吏,排除 A 项;唐代的三省长官均属 于宰相,是中央的正式国家机构官吏,排除 B 项。
解析
17.明清时徽州商人富甲一方,商业的成功引发了文化消费的高涨,
长期为某个徽州商人所用的戏曲班社被外人称为“徽班”。由此可见戏曲
发展主要与下列哪个因素相关( )
A.皇帝的扶持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艺术家创新和改进
D.民间艺人口口相传
答案
解析 根据材料“明清时徽州商人富甲一方,商业的成功引发了文化 消费的高涨,长期为某个徽州商人所用的戏曲班社被外人称为‘徽班’”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晋商和徽商是著名的商帮,材料反映出 戏曲发展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关,故 B 项正确。A、C、D 三项在材料中均 无体现,故排除。
解析
9.假设某班正在开一个讨论会,内容涉及“中央册封达赖、班禅”“平 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驻藏大臣与伊犁将军”。你认为讨论会的主题 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