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与区域协调发展对策
陕西续推三大区域协调发展
解放
军 代 表 团 团 长 杨 辉 组 织 代 表 团 讨 论 《政 府 工 作报 告 》, 并
研 究修 订 陕 西 省 《国 防教 育 条 例 》提 案 。
综合交通体系 提高城镇化水 ,
平 落实促进 榆林跨越 发展 的 。
政策措施 支持延安建设进 一 。
106
_野 摹斤 哪 齐l ‘ N E W
I :s T
新区为代表的国家级开 发区经 济增长保 持在 30 % 以上 。
谈及 省政府 2 0 0 9 年工 作安排时 陕 .
过 去 的一 年 陕北地 区 生产总值 ,
1 7 21
53 亿元 ,
比上 年增长 1 g
6
0/ /0
,
固定
资产 投 资和 财政 收入 分 别增长 4 0 8 % 和
西 省 省长袁 纯清在 《政府 工 作报 告 》中指 出 要 尽 快 启动 关 中城 际 铁路 网 前 期 工
6% .
经济总量 占
全 省的 6 3 7 % 过 去 的一 年 关 中继续
。
,
保持率先 发展 态势 产 业 结构 进 一 步优 .
和 以奶业 设 施 蔬菜为 重 点 的强 势农 业
、
.
构筑 关 中率先 发展 新优 势 。
西安市代表 团的王 学东代表说 加 .
快 区 域发展
特别是
“
”
四 区两基地
建设
,
陕西续推三 大区域协调发展
口 文 /本刊记 者 张志刚 张 国政
关 中率先发 展 陕北 跨 越 发 展 陕南
、
、
突破发展 ,
这是 20 0 6 年陕西省委 、
省政
府 确定 的促进 陕西 三 大 区 域协 调 发展 的
区域经济差异与区域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差异与区域协调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区域经济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给国家乃至世界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
如何解决区域经济差异,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一直是各国政府和经济学家们思考的问题。
一、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区域经济差异是指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通常由以下因素引起:1. 地理位置:不同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地区的资源禀赋和气候条件,进而影响经济发展的水平。
比如,发达国家多分布在地球的温带和寒带,而发展中国家则多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2. 自然资源:不同的地区拥有不同的自然资源,如矿产、水资源、土地资源等,会导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3. 城市化水平:城市是经济发展的中心,高度城市化的地区比农村地区发展得更快。
4. 产业结构: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也可能导致经济发展不平衡。
例如,制造业比重超过农业的地区会比农业重心地区发展得快。
5. 技术水平:不同地区的技术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也会影响经济发展的差异。
因此,在解决区域经济差异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因素,从而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二、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方式1. 区域规划:通过区域规划,能够合理安排资源的配置,通过产业协调,促进不同地区的协同发展。
2. 经济政策:国家应该制定不同的经济政策,通过税收、财政等政策手段,引导各地区的经济发展。
3. 投资和财政支持:政府应当加大对相对贫困地区的投资和财政支持,促进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同时,要加强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为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4. 人才培养:加强人才培养,促进技术创新和知识转化,才能更好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5. 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不同地区的经验和发展模式各异,寻找适合本地区的发展模式有助于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三、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和挑战中国地域广大,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东部地区经济比重明显高于中西部,西部地区最为欠缺。
因此,中国实施了“西部开发”等重点发展战略,促进地区经济的协同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
通过政策支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地区间的发展差距 。
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通过政策支持,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 益。
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
通过政策支持,增强区域经济的竞争力,提高区域经济的综合实力 。
政策支持与保障的对策和建议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优化政策支持结构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
存在的主要问题- 区域发展不 平衡
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 距较大,一些地区经济发展相 对滞后。- 产业结构不合理
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历史原 因
一些地区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 影响,市场化程度不高,经济 发展活力不足。- 自然条件限 制
02
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对策
产业结构现状及问题
区域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及对 策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 • 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对策 • 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对策 • 人才引进与培养对策 • 政策支持与保障对策
01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
•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概述- 区域经济总量持续增长:随着国家 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区域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经济实力不 断增强。- 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 兴产业蓬勃发展,产业结构逐步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方向发展。- 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投入持续增加, 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区域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人才引进与培养的方向和目标
扩大人才总量
通过引进和培养人才,增加人才总量,满足区域 经济发展的需求。
优化人才结构
通过调整人才培养和引进的方向,优化人才结构 ,提高人才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
区域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
区域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区域经济是各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大城市为中心、发展水平相近地区的经济联系和合作加强,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经济区。
我国区域经济按地理位置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从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厦门、深圳、湛江等整个海岸线为快速发展的经济区域;第二层次是从哈尔滨、沈阳、石家庄、太原、郑州、武汉、合肥、南昌、长沙等内陆属于发展较慢的经济区域;第三层次是西部地区为发展落后的经济区域。
一、区域经济发展现状1、从东部沿海的经济发展看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已进人工业化的起飞阶段,走在全国前列。
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形成,并在WTO规则下迅速与国际市场接轨。
国民经济以年均10%--11%的速度增长,超过全国平均2个以上百分点,经济总量占全国经济总量的65%以上,人均GDP达1700美元。
这一地区形成3个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经济圈和都市圈,即以广州、深圳和珠海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环渤海经济区,这三个区域相继创造出区域发展的奇迹。
今年以来,特别是长三角和珠三角,更是高速赛跑,比翼齐飞,成为我国的制造业中心,占全国经济的权重愈来愈大。
2、从西部大开发取得的进展看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4年里,国债投资及其带动的投资达7000亿元人民币,五大标志性工程:生态环境建设、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南水北调两线工程进展顺利。
东部资本、港澳台资本和外资加快了西进步伐。
产业结构正在调整,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都出现可喜发展的势头。
各省市区内的铁路、高速公路、机场、水利、县乡道路、农村电网改造等基础设施推进很快。
重庆、成都、西安等城市建设突飞猛进。
3、从东北经济发展新机遇看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决策的出台,给解决东北问题带来了一次新机遇。
东北地区制造业的基础优势和巨大潜力,是东部沿海地区所不具备的。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现已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政策和操作方法都与西部开发不同,采取直接面对一个个企业的政策和方法,核心内容是用高新技術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传统技术,用市场化的先进管理取代传统管理模式,所需资金采取多渠道筹集方式,包括利用外资和民间资本。
陕西区域协调发展对策研究
促 进 区 域 协 调 发 展 是 陕 西 省 深 入 贯 彻落 实 科 学 发展 观 、全 面建设
乏 相 关 的 利 用 价 值 ,更 无 法 通 过 与 就 业 单 位 的 沟 通 建 立 与 该 单 位 的 长 期 合作联 系 , 今后 毕业 生 的就业 铺路 搭 桥 。 为 鉴 于 此 , 议 学 院设 置 专 门人 员 负 责 历 届 毕 业 生 的 跟 踪 工 作 , 握 建 掌 毕 业 生 的 工 作 动 态 ,长 期 建 立 与 毕 业 生 及 其 供 职 单 位 的 沟 通 联 系 , 这 样 。 可 以为 分 析 我 院 学 生 的 就 业 状 况 提 供 较 为 准 确 的 第 一 手 资 料 , 既 也 可 以掌 握 更 多 的 就 业 需 求 信 息 , 在 校 生 提 供 更 多 的 帮 助 与 支 持 。 为 5 教 学 计 划 调 整 , 学 生 求 职 提 供 便 利 。 目前 我 院 各 专 业 的 教 学 . 为
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的思路
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的思路一、区域协调发展的概念和意义二、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原因三、区域协调发展应对的对策四、加强政策衔接与政策协调五、加强合作与竞争,构建合理的开发格局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地方经济的发展已不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而是一个跨区域的联动发展过程。
在这种情况下,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就成了各省市之间共同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协调发展是指各区域之间在不影响彼此利益的前提下,相互协调联动,使得发展整体性和协调性得到优化与提高的过程,这一点对于促进国家经济的均衡发展是不可忽视的。
二、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原因面对着如此广泛和复杂的地区发展格局,区域经济之间的差距就不可避免。
发展速度快的地区需要维持其优势,而落后的地区也需要追赶防止被淘汰。
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一是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状况、产业结构的差异以及自然生态环境的不同所致;二是行政区划的藩篱难以有效逾越;三是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三、区域协调发展应对的对策1. 首先,加强地方政府建设。
政府在协调区域发展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地方建设要加强人员培训以及提高工作技术,具有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高水平人才,更利于协调各地区发展。
2. 其次,实行有效的地方分权。
针对各地区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合理的分权方案,加强政策吸引,为地方真正实现自己的优势发挥提供合适的制度性保障。
3. 第三,区域协调发展需要加强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可以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对现代科技和技术都有着非常高的追求,具有一定的技术研究能力的地方,明显比不具备这些能力的地方表现要优秀。
4. 第四,建立区域协调发展联盟。
区域联盟是各地区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中,积极开展经济社会各领域合作的一种巩固机制。
联盟的实现将有利于推进区域开放,优化地区合作布局,实现互利共赢。
5. 第五,加强对市场主体的引导和支持。
政府要看到市场力量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加强政策法规引导,支持市场主体合作。
陕西三大经济区域发展比较研究
陕西三大经济区域发展比较研究单福东(安康师范专科学校政史系,陕西安康725000)摘要:陕西的三大经济区域,即关中经济区、陕北经济区和陕南经济区,由于自然条件、开发程度等不同,有着明显的经济资源、结构和经济发展的特点。
总结建国以来陕西在三大经济区域布局上存在的问题与经验,遵循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实施陕西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促进三大经济区域的协调发展,构建陕西经济新的增长点是实现陕西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
由于地形、地貌和气候带及经济布局的差异性,陕西分为三大经济区域:关中经济区、陕北经济区和陕南经济区。
又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等原因,三大经济区的发展极不平衡。
关中经济区,面积仅占全省27%,而人口占全省60%,工农业生产、商贸、科技、高等教育等经济技术总占全省70%以上。
但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些战略性资源却又集中在陕北或陕南。
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的80%以上在陕北,水、森林、生物等资源的70%以上又分布在陕南。
这种经济的空间结构与资源的空间布局的严重失衡,是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性原因。
Studi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ree Economic Areas in Shaanxi SHAN Fudong(Politics - History Department,Ankang Teachers’College,Ankang,725000,Shaanxi,China)Abstract:The three economic areas in Shaanxi refer to Shaanxi central plain,north of Shaanxi and south of Shaanxi. Due tothe differences in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there exist distinct characters in their economic resources,structureand development respectively. To achieve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striding - forward way in Shaanxi,it is fundamental to review the problems and the experience we had on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three economic areas after the liberationof China. Of course,we shouldfollow the general rule o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make strategic adjustmenton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cities in the three areas. In this way,we can promote their balanced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the new start of economic increase.Key words:Shaanxi;three economic areas;difference;balanced development;develop in the striding - forward way.一、三大经济区域资源分布及其开发状况陕西三大经济区的资源分布差异大,而且由于地理条件、社会历史等原因,三大经济区资源开发的时间先后和程度、水平的差异也很明显。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促进措施分析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促进措施分析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问题愈发凸显。
本文将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促进措施。
一、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1.地理位置因素:地理位置直接影响了区域之间的交通和物流条件。
相对偏远地区通常面临交通不便、物流成本高的问题,而具备便捷交通条件的城市往往能够吸引更多的资源和资本。
2.自然资源禀赋: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分布差异巨大,导致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存在差异。
资源丰富的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具有明显优势,而资源匮乏地区往往面临发展瓶颈。
3.人力资源:区域之间的人口结构、教育水平以及技能结构等因素也是导致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原因。
高素质的人力资源能够为经济提供更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4.产业结构: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存在差异,一些地区具备了特定的产业优势。
发达地区通常拥有高附加值产业,而落后地区则可能主要依赖低技术含量的产业。
5.政策因素: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政策导向和扶持力度也是造成地区间经济差异的重要因素。
政府的政策支持能够有效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而政策的不平衡和不公正也会导致区域发展的不均衡。
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1.优化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提高交通运输和通信网络的发展水平,缩小地区间的交通成本差异,提高区域间的连接度。
2.培育新经济增长点:通过鼓励创新和技术进步,推动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的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经济的创新能力。
3.加强教育和人才培养: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提升人力资源素质和技能水平,为地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4.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通过制定和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强对经济落后地区的扶持和援助,推动地区间的协同发展,减少区域间的差距。
5.改革和优化政策环境:加大政府对地方的支持力度,完善政策体系,促进公平竞争,打破地方保护主义,为企业提供更加公平、稳定的市场环境。
陕西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调整与完善
1新西部 NEW WEST 2018年11月上旬刊Commemorating the 40th Anniversary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丨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C从“重点发展关中,积极开发陕南、陕北”到“重点发展关中,加快发展陕南、陕北”,再到“关中率先发展、陕北跨越发展、陕南突破发展”,最终由“十三五”规划确立为坚持“强关中、优陕北、兴陕南”的思路——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三大区域协作性增强,促进了陕西经济快速发展。
文丨李平安陕西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调整与完善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省委、省政府为了促进关中、陕北、陕南三大区域协调发展,及时制定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和变化,又多次进行了调整和完善。
20世纪80年代后期,陕西省委、省政府提出了“重点发展关中,积极开发陕南、陕北”的战略。
90年代又调整为“重点发展关中,加快发展陕南、陕北”。
当时有人形容这是“一体两翼”、“飞鸟型”战略,关中是“鸟”的肚子,陕南、陕北是“鸟”的两个翅膀。
但由于“鸟”的肚子太大,关中的生产总值占全省的73%,而两个翅膀太小,陕南、陕北分别占全省生产总值15%、11%,所以飞不起来。
同时,关中如何带动陕南、陕北发展的问题没有解决,三大区域协调发展效果不明显。
2002年9月,陕西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一线两带”建设,实现关中率先跨越发展的意见》,提出依托关中地区优势,着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带和国家关中星火产业带,使关中率先崛起,带动陕南陕北,实现全省经济快速发展。
“一线两带”建设,弥补了“重点发展关中”的不足,丰富了发展的内容。
2006年,陕西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关中率先发展、陕北跨越发展、陕南突破发展”的战略思路。
通过关中率先发展,进一步辐射,带动陕北跨越发展和陕南突破发展,使长期封闭落后的陕北陕南地区形成齐头并进,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当时强调:“加快三大区域发展,侧重点各不相同:关中主要是提升水平,保证质量;陕北关键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陕南则重在解放思想,激发活力。
如何应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
如何应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凸显。
随着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加速和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逐渐趋于饱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如何应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制定区域发展规划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首先要制定科学的区域发展规划,加强对区域发展的引导和规划。
制定区域发展规划必须遵循科学的经济发展规律,合理配置各类资源,优化区域经济结构,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均衡化。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要缩小各地区之间的差距,必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在特定地区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有针对性地引进投资,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三、加强教育和科技创新教育和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应加强对教育和科技创新的投入,培育和引进高端人才,提升该地区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四、鼓励企业投资各地区应该鼓励民营企业、外商投资等积极参与当地经济建设。
积极鼓励各地各行业内部企业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
五、推进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推进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逐步建立对地方财政的均衡支持机制,鼓励各地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优化资源配置,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均衡化。
六、完善城镇化规划城镇化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要通过完善城镇化规划,加强城镇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扶持,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提升城市化水平,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七、加强政策引导政策引导是促进各地区间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
要通过精准政策,促进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根据各地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政策措施,切实提升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
总之,要想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首先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创新理念,制定科学的区域发展规划。
在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和科技创新、企业投资、财政转移支付、城镇化规划、政策引导等方面采取务实精准的措施,积极促进各地区间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长远稳健发展。
区域经济差异的现状及其协调发展对策
区域经济差异的现状及其协调发展对策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经济差异问题备受关注。
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各种差异现象十分明显。
本文将探讨区域经济差异的现状以及提出协调发展对策。
一、区域经济差异的现状1.地理位置差异不同地区的地理位置差异直接影响到其经济发展水平。
沿海地区由于接近港口和国际贸易中心,具有较强的外部联系和区位优势,经济发展相对较快。
而内陆地区受制于地理条件,交通不便,市场相对狭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2.资源禀赋差异各地区拥有的资源禀赋不同,导致经济发展的差异。
资源丰富的地区往往能够依靠资源优势实现经济增长,而资源贫乏的地区则难以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导致经济增长缓慢。
3.政策环境差异各地区的政策环境也对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一些地方政府积极出台产业扶持政策,吸引外资和技术引进,从而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另一些地方则缺乏有效的政策引导,导致经济增长乏力。
4.人力资源差异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高素质的人才集中地区,能够更好地推动创新和技术进步,带动经济快速发展。
而缺乏高素质人才的地区则难以实现经济增长。
二、区域经济差异协调发展对策1.均衡区域发展布局国家应制定区域发展规划,通过合理的布局来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在布局上要注重发展的均衡性,将资源禀赋不同的地区纳入规划,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互补优势。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些基础设施相对欠发达的地区,应加大对交通、通信、能源等方面的投资,提高基础设施水平,缩小不同地区之间的差距。
3.优化政策环境政策环境的优化能够吸引外来投资和人才流入,推动地区经济发展。
各级政府要积极出台产业规划和扶持政策,鼓励各地区发展优势产业,提供良好的投资和创业环境。
4.加强人才培养和流动加强人才培养和流动,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水平,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各地方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人才培养基地、实施人才引进政策等方式,吸引优秀人才进入本地区,并加强与其他地区的人才交流与合作。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与解决方案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与解决方案区域经济发展是指不同地区在经济方面的发展水平和速度存在差异的现象。
在中国这样一个广阔的国土上,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普遍存在的。
本文将探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原因分析1. 地理差异地理环境的不同是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方面,沿海地区因为地理位置的优势,具有便利的交通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投资。
与此相比,内陆地区由于交通条件相对落后,资源匮乏,很难吸引到足够的投资。
2. 政策制度政策制度的差异也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国长期以来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导致了一些地区的资源配置不均衡。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一些地方政府也存在政府主导的干预现象,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3. 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教育和医疗等公共服务的不均衡也是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之一。
一方面,教育资源集中在一些发达地区,而缺乏教育资源的地区丧失了培养人才的机会。
另一方面,医疗资源的不平衡也导致了人们对于就医的选择性,一些地区的医疗设施相对落后,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二、解决方案1. 优化资源配置政府应该加大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引导和支持力度,优化资源配置。
要通过制定合理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外资和投资流向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提高其发展的竞争力。
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
政府应加大投资力度,提高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特别是加强交通和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缩小地区之间的交通和信息不平衡。
3. 改革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政府应加大对教育和医疗等公共服务的投入,建设更多的学校和医院,缩小地区之间的教育和医疗资源差异。
同时,要加强对教育和医疗服务的监管,确保其公平、有效地提供给每个地区的居民。
4. 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政府应积极推动产业的升级和转型,引导发达地区的产业向技术密集、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同时支持欠发达地区发展具有竞争力的产业,促进其经济的快速增长。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与协调问题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与协调问题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与协调问题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差异显著,这给经济社会带来了许多挑战。
本文将重点探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以及如何协调各地区经济的发展。
一、不平衡发展的原因1. 地理条件和资源禀赋差异不同地区的地理条件和资源禀赋差异造成了发展的不平衡。
一些地区因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比如能源和矿产资源,使得经济发展相对较快。
而另一些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偏远、资源匮乏等因素,导致经济相对滞后。
2. 政策导向和产业结构政府的政策导向和产业结构也是造成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有些地区通过政策扶持和优惠条件吸引外商投资,培育具有竞争力的产业。
而另一些地区则缺乏政策支持和投资,导致产业结构单一,发展受限。
3. 城市化进程和人口流动城市化进程和人口流动也是造成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之一。
一些大城市由于聚集了大量资源和人口,形成了较为发达的经济体系。
相比之下,农村地区由于人口外流,资源匮乏等原因,发展相对滞后。
二、协调发展的策略1. 政府引导和支持政府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政府应该加大对相对落后地区的资金、政策、项目支持力度,通过产业转移和科技创新等方式,推动其经济发展。
2. 跨区域合作与互补区域间的合作与互补可以促进不平衡发展的协调。
不同地区可以通过资源互补、产业合作、共享公共设施等方式,实现互利共赢,促进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
3. 教育与技术培训教育与技术培训是提高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手段。
通过加强教育资源的配置和技术培训的推广,可以提升人才素质,增加地区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从而推动经济的协调发展。
4. 建立健全的区域规划体系建立健全的区域规划体系,有助于协调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
通过合理规划和布局,引导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的有序发展,推动区域经济的协同增长。
三、案例分析中国作为一个大陆国家,也面临着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协调问题。
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区域经济使我国经济版块中的重要阵地。
因此,关注区域经济的发展自然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
抓好区域经济,才能在很大程度上带动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
本文首先围绕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入手,然后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行为为区域经济的健康长远发展代劳一些积极的思考。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对策一、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区域经济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使我国找准各个突破点,完成了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
然而,我国区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及时去解决,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
1.区域规划尚不完善,存在提升的空间目前,我国区域经济规划仍然不完善,出现一些现实问题。
比如,不同类型层次的规划却存在内容交叉或冲突的现象,导致规划缺乏针对性和明确性,不利于规划的完整落实;规划内容注重政绩效果,忽略了实用性效果,使规划成为一些部门或领导谋求政绩的工具。
2.财政转移支付机制尚不科学,仍需加以完善如今,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常会看到很多名目的专项转移支付项目,而一般性转移支付项目较少,支付规模也较小。
因此,在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经济布局调整方面还应当建立较为科学可行的机制才行。
3.公共服务资金投入有限,公共服务难以得到全面保障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每个方面每个层面都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来维持运转。
然而,一些地方政府尚未认清形势,对公共服务方面的投入较少,影响了政府公共服务的能力,使公共服务所面临的困难逐渐增多或扩大,使公共服务水平呈现低洼水平,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4.地方保护主义明显,抑制生产要素在区域之间的合理互惠目前,各地政府把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着力发展区域经济,因此,在朝向经济目标迈进的过程中,很自然的形成地方保护,致使经济效益被放置于最高位置,而严重忽略了区域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其他方面的途径的有效形成,最终不利于区域经济的良性运转。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与协调发展问题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与协调发展问题随着全球化的加深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日益明显。
一些区域取得了快速增长和繁荣,而另一些地区则落后于经济发展的步伐。
这种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给国际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首先,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导致了贫富分化的加剧。
一些发达地区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而一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乏力,人民生活水平仍然很低。
贫富分化不仅会导致社会不稳定,还会制约经济整体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因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成为当务之急。
其次,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带来了优质资源的集中效应。
一些地区凭借其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等优势,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人才流入,形成了良性循环。
然而,这也导致了资源的过度集中,造成其他地区的资源匮乏和人才流失。
许多中小城市面临着人口外流和经济衰退的威胁,这不仅阻碍了这些地区的发展,也会给社会带来不平等和不公平的问题。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还可能引发各种社会问题。
在发达地区,人民普遍享有较高的生活水平和福利待遇,而在欠发达地区,人们面临贫困和缺乏基本需求的困境。
这种不平衡的经济发展经常导致社会压力的积累,引发社会不满和冲突。
因此,协调地区经济的发展,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
为了解决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与协调发展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完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流入。
其次,要加强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资源共享和产业合作。
在全球化时代,各个地区的经济都是相互依存的,合作可以带来更大的利益。
此外,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提高地方的竞争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也至关重要。
在解决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和实现协调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政府、企业、学术界和社会组织等各个方面都应积极参与,形成合力。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各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关于陕西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其成因分析
关于陕西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其成因分析陕西省供销合作总社刘孝奇实施西部大开发之后,陕西区域经济无论在实践上还是理论上,都出现了均衡发展与非均衡发展并存的局面。
说均衡发展,是指关中、陕北、陕南三地区纵向相比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以较快的速度发展。
但发展速度又有不同,以2003年为例,西安、宝鸡、咸阳的GDP增长速度都在11%以上,而同处关中地区的渭南却仅为8.2%。
地处陕北地区的榆林、延安的增长速度在14%左右,而陕南地区的汉中、安康平均为8.5%。
随着时间的推移,发展速度的差异必将导致经济总量及经济实力上的差距。
而且差距将越拉越大。
若不采取非均衡发展的措施,发展速度较慢的市区势必将会拖全省经济发展的后腿。
区域经济差异是经济发展过程中长期和普遍存在的问题。
各种不同差异的存在自有其客观必然的一面,但若任其无节制地扩大,必然加剧地区间不平衡从而导致贫富悬殊,地区不安定等消极现象产生。
同时,差异又意味着区域个性,其中蕴含着潜在的发展优势。
善于发现优势,并把潜在优势转化为优势特色产业,使相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实现超常规发展,是区域间由失衡走向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陕西区域经济差异明显为了更准确地研究陕西区域经济问题,笔者曾用聚类分析的方法以及借用有关研究成果,将陕西传统的三大经济区域重新划分为关中、陕北、陕东和陕南四大经济板块。
关中地区包括西安、宝鸡、咸阳三市和杨陵区;陕北地区包括榆林和延安市;陕东地区包括铜川、渭南和商洛三市;陕南地区包括汉中和安康市。
这四个板块发展的实践也印证了他们具有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次发达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落后地区的明显特征。
对上述新划分的四大经济区,我们选取2003年四个地区各“占全省总人口比重(%)”、“占各市GDP总和比重(%)”、“GDP 平均增长速度(%)”、“人均GDP水平(元/人)”等项指标进行比较,以直观地反映各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差距。
从各地区占全省总GDP的份额来看:关中地区,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43.42%,GDP占各市GDP总和的64.14%;陕北地区,占全省人口14.8%,占各市GDP总和的比重为11.12%;陕东地区,占全省人口的比重为23.49%,占各市GDP总和的比重为12.22%;陕南地区,占全省人口18.29%,GDP占各市GDP总和比重为11.52%。
陕西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水平的定量测度及应对之策
第37卷第1期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l.37㊀No.12020年㊀1月JournalofGuizhouUniversity(NaturalSciences)Jan.2020收稿日期:2018-09-16ꎻ修回日期:2019-06-14基金项目:陕西省社科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资助(2019Z188)ꎻ榆林市社会科学专项资金规划项目资助(YLSKGH2019-14)作者简介:闫树熙(1982-)ꎬ男ꎬ副教授ꎬ硕士ꎬ研究方向:应用统计分析㊁统计综合评价与数据挖掘ꎬEmail:yanshuxi008@126.com.∗通讯作者:闫树熙ꎬEmail:yanshuxi008@126.com.文章编号㊀1000-5269(2020)01-0119-06DOI:10.15958/j.cnki.gdxbzrb.2020.01.20陕西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水平的定量测度及应对之策闫树熙∗ꎬ刘志强ꎬ郭利锋(榆林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ꎬ陕西榆林719000)摘㊀要:由于地理环境㊁经济基础㊁人文历史等因素的差异ꎬ长期以来ꎬ陕西省各主要区域存在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现象ꎮ运用人口加权变异系数㊁基尼系数和区位熵等三种方法ꎬ对陕西省关中㊁陕北和陕南三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水平进行了量化测度ꎮ人口加权变异系数和基尼系数的测度结果表明ꎬ陕西省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水平在反复波动后有逐步减小的趋势ꎻ区位熵方法测度结果表明ꎬ陕北地区近些年经济发展迅速ꎬ关中地区呈现出稳步上升的发展态势ꎬ陕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ꎬ陕北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ꎬ能够有效缓减陕西省各主要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ꎮ最后ꎬ结合陕西省各主要区域自身发展的特点和情况ꎬ给出了一些对策建议ꎮ关键词:区域经济ꎻ不平衡ꎻ定量测度ꎻ变异系数ꎻ区位熵中图分类号:F061.5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由于自然区位相异㊁资源不均㊁政策实施不同㊁历史发展基础迥异等诸多原因ꎬ中国各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日益明显ꎮ党的 十九大 报告也进一步指出ꎬ我国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ꎬ因此ꎬ科学分析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差异ꎬ客观研判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㊁原因及趋势ꎬ对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ꎮ目前学术界关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水平的量化测度成果已初具规模ꎬ但多数将聚焦点局限在中国东㊁中㊁西三大区域的宏观层面以及某些重点省份上ꎬ对于西部欠发达省份区域的研究较少ꎮ依据地貌特征㊁气候差异和经济的活跃程度ꎬ通常将陕西分为关中㊁陕北和陕南三大主要区域ꎬ本文就当前陕西省 三大区域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水平进行量化测度与分析ꎬ并以此给出应对发展之策ꎬ以期为陕西省区域经济的平衡充分发展提供有关量化信息和科学依据ꎮ1㊀文献综述国外学者做了大量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相关的区域经济差距㊁区域分工㊁区域联系等研究ꎮ20世纪80年代ꎬ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问题在中国引起广泛关注ꎬ1989年国内出版了第一部«区域经济学»专著ꎬ自此以后ꎬ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问题逐渐成为我国区域经济研究领域中的一个核心问题ꎮ刘书明[1]采用锡尔指标测度方法对关中 ̄天水经济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况与差异演变情况予以测评说明ꎬ并借助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对各主要产业进行产业关联分析ꎬ来说明区域经济发展状况ꎻ秦放鸣等[2]通过计量经济中人口加权变异系数和基尼系数的计算ꎬ就我国新疆自治区所属的五个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程度及其成因给予了相应的量化分析与说明ꎻ陶开[3]分别从定量和定性两个角度分析珠江流域的不平衡性ꎬ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探究了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ꎻ高新才等[4]首先采用因子分析法对西部各省份的高等教育和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行评价ꎬ然后利用等级差评定法测度了二者的平衡程度ꎬ最后通过GIS空间分析法探究了西部地区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平衡性的空间分布形态ꎻ罗杜娟[5]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保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7卷定市经济发展进行实证分析ꎬ通过聚类分析建立经济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ꎬ并对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提出对策建议ꎻ马岚岚[6]用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的23项指标进行研究ꎬ并构建了相关的指标体系ꎬ通过年度平滑权重因子对多年统计数据进行平均计算ꎬ接着利用主分量分析对指标体系降维压缩并得到了相应的经济发展评价指数ꎬ对河南省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分析对比ꎻ左振宇等[7]构建了基于ANP-ER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测度模型ꎬ结合有关数据ꎬ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㊁和谐㊁竞争和依附四个维度间的平衡性进行了实证研究ꎻ张应武等[8]基于最新研究进展ꎬ通过构建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ꎬ结合相关指标数据ꎬ运用动态因子分析法测度研究我国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情况和变化的趋势ꎬ分别从纵向和横向两个不同方面分析了我国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ꎻ高伟等[9]采用统计模型分析了江苏各区域的经济发展的收敛性和影响因素ꎬ并对江苏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效率进行测度ꎬ研究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ꎮ闫树熙等[10]采用因子分析方法ꎬ对陕西省11地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和差异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ꎬ进而给出了陕西省各区域城市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ꎮ2㊀陕西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现状分析陕西历史悠久ꎬ闻名古今ꎬ以秦淮线为准ꎬ横跨中国南北方ꎬ是连接中国东部和西部地区的重要通道ꎬ也是西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ꎮ陕西的三大自然区域由北山和秦岭划分而来ꎬ北山以北为陕北山区ꎬ秦岭以北㊁北山以南为关中地区ꎬ秦岭以南为陕南地区ꎮ表1㊀陕西省区域划分Tab.1㊀RegionaldivisionofShaanxiProvince区域地级市(区)㊀㊀㊀㊀关中西安市㊁宝鸡市㊁咸阳市㊁渭南市㊁铜川市㊁杨凌区陕北榆林市㊁延安市陕南汉中市㊁商洛市㊁安康市通过人口增长率㊁生产总值㊁财政收入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个指标统计描述和分析陕西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ꎮ2.1㊀人口增长率2000 2015年陕西省关中㊁陕北和陕南三大区域人口数增长率的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ꎮ图1㊀陕西三大区域人口增长率变化趋势Fig.1㊀ChangetrendofpopulationgrowthrateofthreeregionsinShaanxiProvince㊀㊀由图1可知ꎬ陕西各区域人口增长率基本在0~1%ꎬ2005年和2009年出现了较大的波动ꎮ2005年ꎬ关中区域的增长率高至4.85%ꎬ而陕北和陕南区域的增长率出现负值ꎬ说明2005年关中区域人口大量流入ꎬ而陕南㊁陕北区域人口有所流失ꎻ2009年ꎬ关中和陕南区域人口增长率为负值ꎬ陕南区域人口再度流失ꎬ而陕北区域的人口数量ꎬ在2005年出现下降后ꎬ一直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ꎮ2.2㊀国内生产总值2000 2015年陕西省关中㊁陕北和陕南三大区域生产总值和陕西省总生产总值的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ꎮ图2㊀陕西省三大区域国内生产总值变化趋势Fig.2㊀ChangetrendofGDPofthreeregionsinShaanxiProvince㊀㊀由图2可知ꎬ陕西经济版图中ꎬ关中经济一家独大ꎮ2009年以后ꎬ陕西经济弯道超车ꎬ增长较快ꎮ2015年ꎬ关中区域生产总值是陕北区域生产总值的3.1倍ꎬ是陕南区域生产总值的4.7倍ꎮ2000 2015年陕西省关中㊁陕北㊁陕南三大区域人均生产总值的变化趋势如图3所示ꎮ021第1期闫树熙等:陕西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水平的定量测度及应对之策图3㊀陕西三大区域人均GDP变化趋势Fig.3㊀ChangetrendofpercapitaGDPinthreeregionsofShaanxiProvince㊀㊀由图3可知ꎬ2004年前ꎬ陕西三大区域人均GDP基本相当ꎮ2005年以后ꎬ陕北区域的人均GDP大幅度增长ꎬ2013年ꎬ陕北区域人均GDP是关中的1.8倍ꎬ是陕南的3.2倍ꎬ2014年以来ꎬ国内能源价格受挫ꎬ陕北区域的人均GDP有大幅度的下滑ꎮ2.3㊀财政收入2000 2015年陕西省关中㊁陕北和陕南三大区域财政收入的变化趋势如图4所示ꎮ图4㊀陕西省三大区域财政收入变化趋势Fig.4㊀ChangetrendoffinancialrevenueofthreeregionsinShaanxiProvince㊀㊀由图4可知ꎬ2005年以来ꎬ陕西关中地区和陕北地区的财政收入大幅增长ꎬ而陕南地区缓慢小幅增长ꎮ陕北地区ꎬ凭借能源资源和能源开发ꎬ和省会所在地关中地区相媲美ꎮ2015年ꎬ关中区域的财政收入达到陕北区域的2倍ꎬ是陕南区域的9倍ꎮ2.4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00 2015年陕西省关中㊁陕北和陕南三大区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变化趋势如图5所示ꎮ由图5可知ꎬ关中区域的增长速度最快ꎬ陕北和陕南区域的增长速度缓慢ꎬ且基本相当ꎮ陕北区域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最低ꎬ与当地的国内生产图5㊀陕西省三大区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变化趋势Fig.5㊀TrendoftotalretailsalesofsocialconsumergoodsinthreeregionsofShaanxiProvince总值和财政收入的高位运行形成鲜明的对比ꎬ陕北区域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存在较大的问题ꎮ3㊀陕西区域经济不平衡水平的定量测度3.1㊀人口加权变异系数的定量测度(1)变异系数根据相关参考文献ꎬ在比较不同随机变量序列的离散差异程度时ꎬ不能仅仅依赖变量序列的标准差ꎬ根据序列特征ꎬ有时需要利用相应的对比指标ꎬ即变异系数进行分析比较[11]ꎮ变异系数(C)定义为标准差与相应均值之商ꎬ经过对比ꎬ变异系数考虑了原始序列均值对序列波动差异的影响ꎬ能够更加科学地解释不同时空序列数值的差异程度ꎬ同时也消除了两个或多个序列数值单位不同的影响ꎬ更具对比的现实意义ꎮCV的计算公式为C=SY=1Y ˑðni=1(Yi-Y )2Nꎮ(1)式中:N为所属区域个数ꎬS为序列数值的标准差ꎬYi为对应的指标数值ꎬY 为全部所属区域该指标数值的平均值ꎮ(2)人口加权变异系数用序列的加权标准差除以相应的均值ꎬ就是加权变异系数ꎬ表示为Cw=SwY=1Y ˑðni=1(Yi-Y )2ˑPiðni=1Piꎮ(2)式中:Sw为序列数值的加权标准差ꎬPi为所属区域i对应的人口数量ꎮ用人口加权后ꎬ计算得到的人口加权变异系数ꎬ测度各区域间人均水平的相对差异状况ꎬ是反映和揭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水121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7卷平的重要指标ꎮ人口加权变异系数的数值越大ꎬ说明所属各主要区域间经济发展的相对差异和不平衡程度越大ꎮ(3)测度结果通过陕西统计年鉴和陕西区域统计年鉴ꎬ采用陕西省区域年底人口数和区域生产总值数据ꎬ计算人口加权变异系数如表2ꎮ表2㊀人口加权变异系数Tab.2㊀Populationweightedcoefficientofvariation由表2可知ꎬ2000 2015年的人口变异系数呈现波动状态ꎬ2000 2004年有趋势下降ꎬ2004 2008趋势上升ꎬ且在2008年达到最高ꎬ陕西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水平达到最大ꎮ2009 2012年有平缓波动ꎬ2012年后ꎬ持续下降ꎬ直至2015年达到最低ꎬ计算结果表明ꎬ近几年陕西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水平和发展差异正在逐步缩小ꎮ3.2㊀基尼系数测度(1)基尼系数在估计收入分配不平衡的众多分析方法中ꎬ基尼系数法被较多地运用来说明一定范围内的收入分配差异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程度ꎮ基尼系数借助洛伦兹曲线来进行形式化的描述ꎬ除此之外ꎬ基尼系数还有许多算法ꎬ在己有的研究成果中ꎬ较为普遍的有四种ꎬ分别是直接计算法㊁回归曲线法㊁等分法和人口分组法ꎮ基尼系数的值介于0~1ꎬ数值越小ꎬ差异越小ꎬ反之差异越大ꎮ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在0.2以下是 高度平均 ꎬ>0.2~0.3是 相对平均 ꎬ>0.3~0.4是 比较合理 ꎬ>0.4~0.5是 差异较大 ꎬ0.5以上是 差异悬殊 ꎮ参考借鉴相关文献资源ꎬ运用人口分组法计算基尼系数ꎮ设n为样本人口所分的组数ꎬwi㊁mi和pi分别表示第i组所对应的人均收入份额㊁人均收入和人口频数(i=1ꎬ2ꎬ ꎬn)ꎬ以人均收入mi为基准ꎬ从小到大ꎬ对研究范围内的全部样本进行排序ꎬ得到基尼系数的计算公式为G=1-ðni=12Bi=1-ðni=1pi(2Qi-wi)ꎮ(3)式中:Qi=ðik=1wk为从1到i的累计收入比重ꎬBi为洛伦茨曲线右下方所对应的面积ꎮ(2)测度结果基于陕西省区域人均生产总值和年底人口数据ꎬ计算得到基尼系数如表3ꎮ表3㊀基尼系数Tab.3㊀Ginicoefficient由表3可知ꎬ2000 2008年陕西省区域发展基尼系数持续上升ꎬ表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水平在不断扩大ꎮ2009年略有下调后又持续增长ꎬ直至2012年达到最大后ꎬ又开始小幅度持续下降ꎮ测度结果与人口加权变异系数具有一致性ꎬ说明近几年来ꎬ陕西省三大区域发展不平衡水平正由高向低动态转变ꎮ3.3㊀区位熵测度(1)区位熵法为度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对不平衡程度ꎬ继续采用区位熵指标进行计算ꎮ区位熵多数情况下是用来衡量某区域要素的空间分布㊁反映某产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等ꎬ这里用区位熵测度陕西省各主要区域相对于全省平均发展水平的差异ꎬ计算公式:Di=SiRiꎮ(4)式中:Di为第i个区域的经济区位熵值ꎬSi和Ri分别为第i个区域国内生产总值和所有的人口数量在全省中的比重值ꎬDi值的大小体现出第i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ꎮ若记D为所属各主要区域221第1期闫树熙等:陕西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水平的定量测度及应对之策的经济区位熵的平均值:当Di>D时ꎬ表明第i个区域为经济发达区ꎻ当Di<D时ꎬ表明第i区域为经济发展区ꎻ当Di<1时ꎬ表明第i区域为经济滞后区ꎮ(2)测度结果根据式(4)ꎬ基于陕西省及各主要区域的相关经济运行数据ꎬ计算得到2000 2015年陕西省所属三大区域各自的经济区位熵如表4ꎮ表4㊀陕西省三大区域对应的区位熵值表Tab.4㊀LocationentropyofthreeregionsinShaanxiProvince年份关中陕北陕南均值20001.20400.91090.56320.892720011.19580.98260.53890.905720021.18431.03530.53310.917620031.16161.08840.55390.934620041.14541.18060.53690.954320051.05811.48340.53351.025020061.02161.66790.51571.068420071.01031.73580.50101.082420080.99401.82640.48711.102520091.02141.67660.49621.064720101.00151.75970.49391.085120110.98041.83180.50451.105620120.97191.84590.51911.112320130.98411.74540.55031.093320140.99811.64630.57601.073420151.04041.40320.61711.0202由表4可知:关中和陕南的区位熵值比较稳定ꎻ陕南区域在2008年之后ꎬ持续小幅增长ꎻ2004年以来ꎬ陕北区域凭借丰富的能源资源优势ꎬ持续增加领先ꎬ但不稳定ꎬ到2013年能源价格受挫后ꎬ连续下降ꎮ三大区域的区位熵值说明:关中区域在陕西省经济发展中长期处于主导和主流地位ꎬ但经济发展活跃度不够ꎻ陕北区域具有后发优势ꎬ一定程度上ꎬ带动陕西整体经济的发展ꎬ有助于全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水平的改观ꎬ但陕北依靠单一能源资源ꎬ经济发展具有不稳定性ꎻ近些年来ꎬ陕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在逐步提高ꎬ但相比而言ꎬ依然是陕西经济发展最为薄弱的区域ꎮ4㊀促进陕西区域经济平衡充分发展的对策建议基于量化测度结果ꎬ陕西省关中㊁陕北和陕南三大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水平正由以往的不稳定扩大趋势向稳定的缩小趋势好转ꎮ另外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ꎬ关中区域处于主体和主导地位ꎬ但缺乏经济发展活力ꎬ陕北地区虽有后发优势和带动作用ꎬ但发展模式单一ꎬ既不稳定又缺乏可持续性ꎬ陕南地区虽然逐年小幅度向好ꎬ但处于最弱水平ꎮ为促进陕西三大区域间的平衡充分发展ꎬ给出如下对策建议:(1)科学制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规划及政策ꎬ统领全省区域经济发展工作ꎮ根据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ꎬ结合国家整体经济形势以及新时期㊁新环境㊁新要求ꎬ科学制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规划及政策ꎬ针对不同类型区域的发展进行战略谋划ꎬ分区施策ꎬ提高生产要素在三大区域间的配置效率ꎬ为三大区域的协调和转型升级发展提供科学的制度环境ꎬ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ꎮ(2)不断缩减 三大区域 间的不平衡差距ꎬ协调区域内部共同发展ꎮ陕西经济发展重心集中在关中ꎬ而陕北波动增长ꎬ陕南底子薄发展不足ꎬ应加大统筹区域发展力度ꎬ通过关中区域的辐射带动ꎬ增加对陕北㊁陕南的支持力度ꎬ实现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和产业分工的协作互动ꎬ形成关中协同创新㊁陕北转型持续㊁陕南绿色循环的区域协调共进的发展格局ꎮ(3)依托自身优势ꎬ齐抓共进ꎬ各展其长ꎬ各区域城市应充分发挥自身的特色优势和资源优势ꎬ活力发展㊁错位发展㊁特色发展ꎬ依此整体推进陕西所辖三大区域的竞相发展ꎮ①关中区域ꎬ西咸一体化加速推进ꎬ大西安雏形初显ꎬ西安市应依托强大旅游资源㊁历史文化资源和科技㊁人才资源ꎬ全面推进西安新型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步伐ꎻ宝鸡市应依托区位㊁交通和关天经济开发区的政策优势ꎬ借助老工业基地的底子ꎬ主抓机床制造㊁重型汽车制造㊁有色金属加工制造和商贸旅游ꎬ将宝鸡建设成为关天经济区的副中心城市ꎻ铜川市凭借其在能源㊁建材㊁农副产品等方面传统优势ꎬ将铜川打造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城市ꎻ另外ꎬ借助区位地理优势ꎬ将渭南建设成为具有山水灵气的陕西东大门ꎬ将杨凌打造成为世界知名农业科技创新城市ꎬ将韩城市建设成为黄河沿岸的区域性旅游中心城市ꎮ②陕北区域ꎬ依托红色革命资源和林果产业优势ꎬ将延安打造成为人们心目中更美好的革命圣地321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7卷和享誉海内外的 果业之乡 ꎻ凭借丰富的煤㊁石油㊁天然气等能源矿产资源ꎬ榆林市已形成以煤㊁油㊁气㊁盐采掘为基础ꎬ以电力㊁化工为主导的产业体系ꎬ下一步ꎬ榆林应进一步发展装备制造㊁可再生能源㊁新材料和环保产业ꎬ还应顺势发展优质的特色农牧产业和挖掘厚重大漠风情与边塞文化ꎬ将榆林打造成为陕甘宁蒙晋交界最具影响力的城市ꎮ③陕南区域ꎬ随着西成高铁的开通ꎬ汉中市已经进入成都和西安两大国家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圈ꎬ应以装备制造㊁食品医药为支柱ꎬ加快推进汉中市陕南区域中心城市的建设工作ꎬ将汉中打造成为陕西省生态文化旅游名市ꎻ依托天然的山水优势和自然风光ꎬ安康市应发展绿色㊁循环㊁低碳的生态友好型产业ꎬ同时加快富硒食品㊁生物医药等产业的发展ꎬ将安康建设成为休闲养生的 秦巴明珠 ꎻ秦岭最美是商洛ꎬ凭借商洛在新材料㊁新能源㊁生物医药等领域的特色优势ꎬ以现代材料㊁医药和绿色食品为支柱ꎬ发展更加完善的绿色循环工业体系ꎬ将商洛市发展成为山水生态优美的西安 后花园 ꎮ参考文献:[1]刘书明.基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中-天水经济区政府合作机制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ꎬ2013:28-29.[2]秦放鸣ꎬ焦音学. 丝绸之路经济带 背景下新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水平测度及应对之策[J].新疆大学学报ꎬ2016ꎬ44(1):1-4.[3]陶开.珠江流域经济不平衡测度及其影响因素[D].昆明:云南财经大学ꎬ2015:6-8.[4]高新才ꎬ杨芳.西部地区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测度 兼论其协调性[J].西北师大学报ꎬ2016ꎬ53(2):86-91. [5]罗杜娟.保定市22个县(市)经济发展水平测度[J].河北企业ꎬ2013(7):53-54.[6]马岚岚.河南省各地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测度[J].商业经济研究ꎬ2015(10):137-139.[7]左振宇ꎬ叶春华ꎬ何建敏ꎬ等.基于ANP-ER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的测度[J].统计与决策ꎬ2012(8):123-126. [8]张应武ꎬ李董林.基于动态因子分析法的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测度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ꎬ2017(3):123-129. [9]高伟ꎬ王天驰ꎬ王晓珍.区域经济发展效率演化及其影响因素 以江苏省为例[J].企业经济ꎬ2016(10):109-114. [10]闫树熙ꎬ马佳佳.陕西省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测度与评价[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ꎬ2018ꎬ35(6):112-115. [11]周喆.中国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水平测度和成因探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ꎬ2012ꎬ34(2):20-26.[12]李子奈ꎬ潘文卿.计量经济学[M].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ꎬ2015.(责任编辑:周晓南)TheQuantitativeMeasurementoftheUnbalancedLevelofRegionalEconomicDevelopmentinShaanxiProvinceandtheCountermeasuresYANShuxiꎬLIUZhiqiangꎬGUOLifeng∗(SchoolofMathematicsandStatisticsꎬYulinUniversityꎬYulin719000ꎬChina)Abstract:Duetothedifferencesofgeographicalenvironmentꎬeconomicbasisꎬhumanhistoryandotherfactorsꎬtherehasbeenalong ̄termunbalancedandinadequateeconomicdevelopmentinthemainregionsofShaanxiProvince.ByusingthemethodsofpopulationweightedcoefficientofvariationꎬGinicoefficientandlocationentro ̄pyꎬtheunbalancedlevelofeconomicdevelopmentinGuanzhongꎬnorthernandsouthernShaanxiwasmeasured.ThemeasurementresultsofpopulationweightedcoefficientofvariationandGinicoefficientshowthattheimbal ̄ancelevelofeconomicdevelopmentamongregionsinShaanxiProvincetendstodecreasegraduallyafterrepeatedfluctuations.Themeasurementresultsoflocationentropymethodshowthatinrecentyearsꎬtheeconomicdevelop ̄mentofNorthernShaanxiProvinceisrapidꎬGuanzhongregionshowsasteadyupwardtrendofdevelopmentꎬtheeconomicdevelopmentofSouthernShaanxiregionisrelativelybackwardꎬandtherapiddevelopmentofsociale ̄conomyinNorthernShaanxiregioncaneffectivelyreducetheimbalanceofeconomicdevelopmentamongmajorregionsinShaanxiProvince.FinallyꎬcombinedwiththecharacteristicsandsituationofthedevelopmentofeachmajorregioninShaanxiProvinceꎬsomecountermeasuresandsuggestionsweregiven.Keywords:regionaleconomyꎻimbalanceꎻquantitativemeasurementꎻcoefficientofvariationꎻlocationentropy 42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状况。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能够从根本上解 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经济增长与资 源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协调社会经济与
陕西 区域 经济发展差 距 与
区域 协 调 发展 对 策
王恩胡 , 高全 成 , 红 霞 殷
( 财经学院 , 西安 西安 70 1) 110
一
、
陕 区 经 发 距 况 西 域 济 展差 概
级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建立并认真落实各 级政府 、职能部门和企业节能减排的责任
制 责 和问 制。
参考文献 :
囝
[] 1马世俊 . 中国生态 学透视 [] 京科学 H. 北
出版社 . 9 0 19.
[] 2洪大用. 代 中国环境 问题 [ . 学与 当 J教 ]
与自 然的和谐发展[] J. 阜阳师范学院学
报( 会科学版)20,2. 社 , 06 ( ) [] 晓宗. 生态文明及 生态文明社会 6徐 试论
的构建 ] . 社会政治研究, 064: 20, ) (
【 任编辑 : 辉】 责 字
1 西 域 济 展 距 演 。 革 放 来,西 济 速 展全 GP l8 的 1 亿 . 区 经 发 差 的 进 改 开 以 陕 经 快 发 .省 D由 9年 8 7 陕 7 . 0 元增 到 0 年 6 l2 长 20 的 8 _亿元, 均cP2l增加 8 6 剔 物价 动因 分别 长了 8 53 人 D由9 元 到l4 2元; 除 变 素, 增 11 和 1 。 地 速 殊,有效 除 地基 差 相对 展 指标 看, 7 2 8 陕 5嘴 1 但各 增 悬 从 剔 各 数 异的 发 率 来 l 8 o 年间 . 倍 9—0 北的 榆林 别 . ̄18 的 安、 咸阳、川依 13 .、8和 .,南的 延安、 分 是14 ., 西 宝鸡、 铜 次为 I、0 0403 8 ̄6 关中 4 14 . 8 陕 汉 中安康、 和 的 南 05 .、002 陕 跨越 展、 居中 展、南 发展 、 商洛 关中 渭 仅为 .、 8 .、 , 北 发 关中 发 陕 滞后 ” 50 0 . “ 4 4 5 的 势明 各 展 度 差异 变了 西区 经 格局, 各 经济 展 距。 三 地 态 显。 地发 速 的 改 陕 域 济 扩大了 地 发 差 从 大 带 视 看 】8 关 人 GP 79 ,N 16 , 1. 陕 及 北 低 全 平 值陕 角 ,7 中 均 D3.元 I 2 .元 1 8 1 南 陕 皆 于 省 均 , 9年 57  ̄ 66  ̄ 8 元, 4 北 低  ̄ 28 ,北 均 D达 17 超 全 平 水 7 ;中 13 ,高 平 水 最 。 ] o g 陕 人 GP 3 8 过 省 均 平 2 关 为 87 略 于 均 To 3 ̄, % 4元 平;南 均 D仅 8 3 不 全省 均 平的 半。北地 后 居上 超 南及 。 、 陕 人 GP 为 5元,及 平 水 一 陕 区 来 反 陕 关中关中陕 9 北、 南 均 D的比 从1 8 141 .变 为 0 年 25 .: 差 显 大。 陕 人 C P 值 9  ̄ .:: 7 化 20 的 .:6 1 距明 扩 7 7 1 0 8 1 35 , 2 西区 济 展 距综 评 为 准 认 西区 经 展 距, 运 指 综 . 域经 发 差 合 价。 全面 确 识陕 域 济发 差 笔者 用多 标 陕 合 度 开 进 分 借 大 17 多 内 者 用的 标 测 方法 展 一步 析。 鉴陆 道(9 等 位国 学 使 指 体系,合 区 经 9) 结 陕西 域 济 发 实际, 域 济发 水平、域 济结 区 经济 展活 区 社会 展等个方 选 展的 从区 经 展 区 经 构、域 发 力、域 发 4 面,取  ̄ jD、均 业总 值、 财 入、 产 GP 重、 产 GP 重、市化 i fGP人 工 产 人均 政收 第二 业占 D比 非农 业占 D比 城 水平、 进出 额占 D 重、均 外 人 道 长度、均 货 量、人拥 电 农村 人 纯 口 G吡 人 利用 资、均 路 人 客 运 百 有 话、 居民 均 收 入、市 人均 支 收入、均社 消 零 总 人 存款 额、人 有 数 6 指 城 居民 可 配 人 会 费品 售 额、均 余 万 拥 病床 等l 标, 个 构 出 域 济 会 展 价 标 系并 用 成 分 法 各 区 经 社 发 状 进 综 建 区 经 社 发 评 指 体 ,运 主 分 析 对 地 的 济 会 展 况 行 合 评 价。 借 s s 件 2 8 陕 l 地 ( )关 始 据 行 析 理,到 西 I 地 ( ) 助 P 软 对 o 年 西 1 市 区有 原 数 进 分 处 得 陕 省 1 市 区 S o 个 个 的 济 展 平 合 价 分 如 l示 经 发 水 综 评 得 ,表 所 。
资源环境的之间的关系,同时有利于提高
经济增长质量,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现 实需要 。 第四,强化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 作用。一是重视生态行政建设。正确引导 各级领导干部深刻认识发展与资源、环境 之间的辩证关系, 了解经济活动对生态变 化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 提高对生态质量 变化的识别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强 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二是加 强生态法制建设。~方面要修订、完善环 保法律法规, 切实解决法律法规空白 、失 当、乏力、自 相矛盾、操作性差等方面的 问题 ;另一方面, 要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 提高执法效力, 解决有法不依、 执法不严 、 违法不究、 不作为 、 乱作为的问题。特别是 要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 有效改变 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不正常现象。 三是发挥市场的杠杆作用, 建立环境经济 政策体系。温家宝总理指出, 解决环境问 题必须实现历史性转变, 即从主要用行政 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 、经 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解决环境问 题。四是积极稳妥地实行以绿色G P D 为主 要内容的核算和考评制度。抓紧建立地区 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绩效评价体系, 完善相关制度和技术手段, 开展绩效考评 并实施 目标责任管理, 将考评结果纳入各 摘
改 开 来 西 济 大 ,各 展 不 衡。目 陕 有 济 会发 水 相对 革 放以 陕 经 有较 发展但 地发 很 平 前 西既 经 社 展 平 较高、 西 发 头之 副 特 城 也 O 经 发 后、列 国 点 持 单的 作为 部 展龙 一的 省级 大 市,有5 济 展落 被 入 家重 扶 名 个 “定贫 县 , 之 城乡 间 距 。 析 西区 经 发展 距 状,寻区 发 差 国 困 ” 地区 间、 之 差 悬殊 分 陕 域 济 差 现 探 域 展 距形 成 因 制 切 可 的 略 施 有 于 变 域 济 展 平 局 ,现 省 济 调 展 原 ,定 实 行 策 措 ,助 改 区 经 发 不 衡 面实 全 经 协 发 。
要: 改革开放 以来陕西经济有较大发展 , 区域差距逐渐加大。 更是 由于体 制转型后市场机制 的循环
累积效应和政府的 区域发展政策偏 向所 致。要缩小 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 实 现区域 协调发 展, 必须发挥政府 的主导作用 , 就 加大对欠发达地 区的投资 力度 , 改善欠发达地 区交通通讯基础设施 , 增加对欠发达地 区转移支付。 同 时要发挥 欠发达地 区资源优势 , 发展特 色产业 , 提高欠发达地 区的产业 竞
研 究,98( ) 1 9 ,8.
[] 3亚里士多德. 9[] 政治- M. - 商务印书馆,
1 8 :2 . 9 3 3 8
[] 霖. 4廖洁 生态文 明建设理 论与实践[] M. 北京: 中国林业 出版社。 o : 0 2 i 3. 0 [] 5李应振. 农业文明到 生态文明: 向人 从 走
争 力 。还 应 加 强 区域 互 动合 作 , 动 区域 对 口支援 。 推 关键词 : 陕西 省 ; 区域 经 济 差 异 ; 区域 协调 发 展
中图 分 类 号 : 1 7 4 F 2 .1 文 献 标 志码 : A 文 章 编号 :o 2 7 0 ( 0 0 0 - 0 2 0 1 0 — 4 8 2 1 )9 o 8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