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下载】最新生物高二级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知识点

合集下载

【小初高学习]2016-2017学年高中生物 第二章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2.3 分解纤维素的

【小初高学习]2016-2017学年高中生物 第二章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2.3 分解纤维素的

2.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讲)一、基础知识 【知识点讲解】(一)纤维素与纤维素酶1.纤维素含C 、H 、O 三种元素,是一种多糖。

纤维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人体内没有纤维素酶,所以人体不能直接以纤维素为能源物质,但土壤中有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最终把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释放到无机环境。

2.纤维素酶 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C 1酶、C X 酶和葡萄糖苷酶,前两种酶使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第三种酶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

(二)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①原理纤维素分解菌↓⎭⎪⎬⎪⎫刚果红纤维素→红色复合物红色消失,出现透明圈 ②筛选方法:刚果红染色法,即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③培养基: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

【典型例题】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与纤维素降解产物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

研究人员在刚果红培养基平板上,筛到了几株有透明降解圈的菌落(见下图)。

图中降解圈大小与纤维素酶的 有关。

图中降解纤维素能力最强的菌株是 (填图中序号)。

【答案】量与活性 ①二、实验设计【知识点讲解】1.实验流程图土壤取样:富含纤维素的环境↓选择培养:用选择培养基培养,以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梯度稀释:制备系列稀释液↓涂布平板: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典型例题】某些农作物秸秆富含纤维素,纤维素经过水解可以形成葡萄糖,葡萄糖再经过发酵可以生产酒精。

如图是利用农作物秸秆生产酒精的大致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农作物秸秆含有丰富的纤维素,纤维素可以经过纤维素分解菌分解成葡萄糖。

人们常常从土壤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

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其实验流程是:土壤取样→选择培养→________→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挑选产生__________的菌落。

【答案】刚果红染色法梯度稀释透明圈【变式训练】下面从土壤中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步骤,正确的是( )①土壤取样②称取10 g土壤加入盛有90 mL无菌水的锥形瓶中③吸取0.1 mL进行平板涂布④依次稀释至101、102、103、104、105、106、107稀释度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②→④→③D.①→④→②→③【答案】C【解析】在分离土壤中某细菌时,应先选取土样(10 g),然后加无菌水获得土壤浸出液,并进行不同倍数稀释,最后将稀释液涂布到培养基表面进行培养,并分离和计数。

最新高中生物-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001 精品

最新高中生物-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001 精品

课题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教材内容解读要点1 纤维素与纤维素酶(1)棉花是自然界中纤维素含量最高的天然产物,木材、作物秸秆等也富含纤维素。

(2)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C1酶、C X酶和葡萄糖苷酶,前两种酶使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第三种酶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

纤维素最终被水解成葡萄糖,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营养。

要点2 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1)筛选方法刚果红染色法。

能够通过颜色反应直接对微生物进行筛选。

(2)刚果红染色法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原理刚果红是一种染料,它可以与像纤维素这样的多糖物质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和水解后的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

当我们在含有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时,刚果红能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

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刚果红-纤维素的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

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要点3 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实验流程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此步是否需要,应根据样品中目的菌株数量的多少来确定)→梯度稀释→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1)土壤采集选择富含纤维素的环境。

(2)刚果红染色法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步骤倒平板操作、制备菌悬液、涂布平板(3)刚果红染色法种类一种是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进行颜色反应,另一种是在倒平板时就加入刚果红。

要点4 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实验案例土壤中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土样采集土样采集的方法与本专题课题2类似。

土样的采集要选择富含纤维素的环境,这是因为在纤维素含量丰富的环境,通常会聚集较多的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

如果找不到合适的环境,可以将滤纸埋在土壤中,过一个月左右也会有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生长。

2.选择培养选择培养需要的仪器有:250mL锥形瓶、无菌称量瓶、药匙、1mL和10mL的移液管、天平、摇床、温度计等。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知识点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知识点
用刚果红染色,观察记录菌落周围透明圈 的大小情况
(2)①诱变组中菌落周围的透明圈与 对照组相比较大,说明诱变育种获 得了高纤维素酶产量的菌株②诱变 组中菌落周围的透明圈与对照组相 同,说明诱变育种没有使菌株发生 相关变化
③诱变组中菌落周围的透明圈与对照 组相比较小,说明诱变育种获得了低 纤维素酶产量的菌株
2、自养型微生物利用无机碳源, 异养型微生物利用有机碳源;
3、自养型微生物利用无机氮源,
异养型微生物可能利用无机氮源也可能利用有机氮源
4、有机碳源也是异养型微生物的主要能源
5一样(有机碳源)
8.有些微生物能合成纤维素酶,通过对这些微生物的研究和应用,使人们 能够利用秸秆等废弃物生产酒精,用纤维素酶处理服装面料等。纤维素酶可 以通过微生物发酵来生产,为了提高酶的产量,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利用诱 变育种的方法,获得产生纤维素酶较多的菌株。 (1)写出实验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制备含有___________的固体培养基。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微生物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功能
微生物需要的五大类营养要素物质
碳源 氮源
生长因子
无机盐 水
生长因子
概念 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 来源 酵母膏、蛋白胨、动植物组织的提取液 常见的生 长因子 维生素、氨基酸、碱基等
是否培养所有微生物的培养基中都需要 加生长因子?

分解纤维素微生物的分离方法与技巧

分解纤维素微生物的分离方法与技巧

分解纤维素微生物的分离方法与技巧绪论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纤维素是一种复杂的多糖类化合物,其有效降解对于生物质资源的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分离方法与技巧,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一、物理分离方法1. 筛选法筛选法是常用的物理分离方法之一。

通过对样品进行适当的物理处理,如研磨、过筛等,可以将纤维素微生物与其他杂质分开。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区分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2. 显微镜观察法显微镜观察法可根据微生物的形态特征进行分离。

将纤维素样品放置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识别并分离出目标微生物。

这种方法适用于微生物数量较少的情况,但需要一定的显微观察技巧。

二、化学分离方法1. 酸碱处理法酸碱处理法通过调节样品的酸碱度来分离目标微生物。

纤维素微生物对酸碱度较敏感,可以利用这一特性实现分离。

例如,可以将样品浸泡在酸性溶液中,使纤维素微生物脱离样品并转移到溶液中,然后用适当的方法将其分离收集。

2. 加热处理法加热处理法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分离方法。

纤维素微生物对高温较为敏感,通过加热样品可以使其脱离纤维素并转移到其他介质中。

例如,可以将样品加热至一定温度,使纤维素微生物被释放出来,然后采用适当的方法将其分离。

三、生物分离方法1. 生物筛选法生物筛选法是利用其他微生物对纤维素微生物的生物竞争关系来进行分离。

通过将待分离样品与其他微生物接种在同一培养基中,观察结果可以得出纤维素微生物的分离情况。

2. 培养方法培养方法是常用的生物分离方法。

可以利用纤维素微生物的特殊生长要求,构建适合其生长的培养基,从而分离目标微生物。

例如,可以选择添加纤维素作为碳源的培养基,利用纤维素微生物对碳源的特异性降解,进行分离。

结论分解纤维素微生物的分离方法与技巧多种多样,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研究目的和样品特点。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并结合其他分析手段进行综合分析。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知识梳理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知识梳理

课题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1.简述纤维素酶的种类及作用。

2.从土壤中分离出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

3.讨论这类微生物的应用价值。

一、纤维素与纤维素酶1.纤维素的化学组成纤维素是一种由________首尾相连而成的________化合物,是含量最丰富的______类物质。

纤维素能被土壤中某些微生物分解利用,这是因为它们能够产生________。

思考:草食性动物是怎样消化食物中的纤维素的?2.纤维素的分布______是自然界中纤维素含量最高的天然产物,此外,木材、作物秸秆等也富含纤维素。

3.纤维素酶的作用纤维素酶是一种______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三种组分。

它催化纤维素分解的过程如下:二、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1.筛选方法__________法。

这种方法能够通过________直接对微生物进行筛选。

2.筛选原理刚果红是一种______,它可以与像纤维素这样的多糖物质形成__________,但并不和水解后的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

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培养基中出现以__________为中心的________,我们可以通过是否产生________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三、实验设计1.土壤取样采集土样时,应选择__________的环境。

2.选择培养为了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______,确保能够从样品中分离到所需微生物,可对样品进行选择培养。

将土样加入装有______培养基的锥形瓶中,将锥形瓶固定在摇床上,在一定温度下振荡培养1~2 d,直至培养液变______。

可重复选择培养。

3.梯度稀释4.将样品涂布到______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

常用的刚果红染色法有两种,一种是先__________,再加入______进行颜色反应,另一种是在______时就加入刚果红。

5.挑选产生________的菌落,一般即为分解纤维素的菌落。

为了确定得到的是纤维素分解菌,还需要进行______________的实验,纤维素酶的发酵方法有______发酵和______发酵两种。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知识点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知识点

04
技术创新与装备升级
加强技术创新和装备升级,提 高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在工业 生产和环境治理中的应用水平 。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多指标评价
综合考虑微生物的纤维素分解能力、生长速度、产物种类和产量等 多个指标,对目标微生物进行全面评价,选择最优菌株。
交叉验证
采用不同来源的纤维素材料或不同培养条件进行交叉验证实验,以 验证目标微生物的纤维素分解能力和适应性。
03
鉴定与分类技术
形态学鉴定
显微镜观察
01
利用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观察微生物的形态、大小、结构
DNA测序技术
利用特异性引物对目标DNA片段进行PCR扩 增,以获得足够的DNA量用于后续分析。
生物信息学分析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测序数据进行处理和 分析,包括序列比对、基因注释、系统发育 分析等,以揭示微生物的物种归属和遗传特 性。
04
培养条件优化及产物分析
培养基成分选择及优化
碳源选择
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促进纤维素分解菌的生 长。
纤维素具有结晶区和非结晶区,结晶区结构紧密 ,难以被降解。
微生物种类及功能
微生物种类繁多,包括细菌、 真菌、放线菌等。
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具有不同 的生理功能,如分解有机物 、合成有机物、固氮、脱硫
等。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 参与各种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
程。
纤维素分解微生物的作用
纤维素分解微生物能够分泌纤维素酶,将纤维素降解为葡 萄糖等单糖。
纯种分离
利用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 法等手段,将富集培养后的微生 物进行纯种分离,获得单一菌落 。
初筛与复筛
通过观察菌落形态、测定纤维素 酶活性等方法进行初筛,再通过 摇瓶发酵等实验手段进行复筛, 以确认目标微生物的分解纤维素 能力。

公开课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公开课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公开课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纤维素无处不在。

从植物的细胞壁到纸张、衣物,纤维素是构成这些物质的重要成分。

然而,纤维素这种复杂的大分子物质,对于大多数生物来说,并不能直接利用。

但自然界中存在着一些特殊的微生物,它们具有分解纤维素的能力,将纤维素转化为可以被其他生物利用的物质。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要了解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首先我们得知道什么是纤维素。

纤维素是由葡萄糖分子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大分子多糖。

它具有坚韧的结构,使得其难以被一般的生物酶所分解。

那么,为什么要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呢?这是因为这些微生物在多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农业领域,它们可以加速有机废弃物的分解,提高土壤肥力;在工业上,利用这些微生物可以生产生物燃料、生物材料等;在环境保护方面,它们能够帮助处理富含纤维素的废弃物,减少环境污染。

接下来,我们看看如何分离这些神奇的微生物。

第一步,采样。

要找到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我们需要从可能存在它们的环境中进行采样。

比如,森林土壤、堆肥、反刍动物的瘤胃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在采样时,要注意尽量保持样品的原始状态,避免污染。

第二步,选择合适的培养基。

由于我们要分离的是能够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所以培养基中需要含有纤维素作为唯一的碳源。

常用的纤维素培养基有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培养基、微晶纤维素培养基等。

第三步,富集培养。

将采集到的样品接种到含有纤维素的液体培养基中,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培养。

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利用纤维素的微生物会生长繁殖,而不能利用纤维素的微生物则会逐渐被淘汰。

第四步,平板分离。

经过富集培养后,将培养液稀释并涂布在纤维素固体培养基平板上。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平板上会出现不同形态的菌落。

第五步,筛选和鉴定。

从平板上挑选出可能分解纤维素的菌落,进行进一步的筛选和鉴定。

常用的鉴定方法包括刚果红染色法。

刚果红是一种染料,它可以与纤维素结合形成红色复合物。

生物选修笔记-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汇总

生物选修笔记-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汇总

生物笔记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一、纤维素酶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至少3种组分,即G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在三种酶的共同作用下,纤维素最终被分解成葡萄糖。

二.纤维素分解的筛选在含有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时,刚果红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刚果红——纤维素的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可以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湿地被誉为地球的“肾脏”受精的标志:在卵黄膜与透明带之间有2个极体的出现受精完成的标志:雌雄原核的融合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由桑格和尼克森提出。

糖被(糖蛋白)作用:消化道和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的糖蛋白有保护和润滑作用,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密切关系。

酶本质的探索法国巴斯德提出酿酒中的发酵是由于酵母细胞的存在。

德国李比希认为引起发酵的是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但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

德国毕希纳将酵母细胞中引起发酵的物质成为酿酶。

美国萨姆纳证明脲酶是蛋白质。

唾液pH为⒍2~⒎4 胃液的pH为0.9~1.5 小肠液pH为7.6动物体内的酶pH为6.5~8.0 植物pH为4.5~6.5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1.快速繁殖花卉和蔬菜等作物。

2.拯救珍惜濒危物种。

3.结合基因工程培养作物新类型。

由碱基转录翻译成氨基酸,一般不考虑终止密码子。

克里克是第一个用实验证明遗传密码中3个碱基编码1个氨基酸的科学家。

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而染色体变异却可以。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揭示了生命现象的统一性是由于所有生物都有共同的祖先,生物的多样性是进化的结果。

河流: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的分解。

人工建造“生态屏障”、“三北防护林”有效地防风阻沙。

恢复生态学主要利用的是生物群落演替理论。

植物激素:“激素杠杆”受精过程:精子穿越放射冠和透明带,进入卵黄膜,原核形成和配子结合。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分离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分离

选择培养
比较 项目
选 择 培 养 原理 培养基类 型 目的
分解尿素的细菌
纤维素分解菌
原 鉴理 定 培 养 现 观察菌落周围是否有着色的 观察菌落周围是否出现 基 象 环带出现来鉴定尿素分解菌 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方 刚果红染色法 脲酶检测法 法
在细菌分解尿素的化学反应 中,细菌合成的脲酶将尿素 分解成了氨,氨会使培养基 的碱性增强,pH升高。在培 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如 果pH升高指示剂会变红


讨论:乙试管的滤纸条为什么会消失?甲试管的作用是 什么?
实验分析:P27的小实验是如何构成对照的?
提示: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纤维素酶的有无, 自变量的操纵方法是:在一支试管中添加 适量(1mL)的纤维素酶溶液,在另一支 试管不添加纤维素酶,但需加入等量的缓 冲液,不能加入蒸馏水,否则会影响溶液 的pH。
3、你能否设计一个对照实验,说明选 择培养基的作用. 提示:自变量为培养基的种类,即普 通培养基和选择培养基。可用牛肉膏 蛋白胨培养基与之对照,或者将纤维素 改为葡萄糖。
操作:
将土样加入装有30ml选择培养基 的锥形瓶中,将锥形瓶固定在摇床上, 在一定温度下震荡培养1~2天,直至 培养液变浑浊。也可重复选择培养。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界中纤维素 含量最高的 天然产物;
纤维素是地球上含量最丰富的多糖类物质,植 物每年产生的纤维素超过70亿吨;分布植物的 根、茎、叶中;
一、基础知识
1.纤维素
纤维素是一种由葡萄糖首尾相连而成的高 分子化合物,是含量最丰富的多糖类物质。
土壤中某些微生物能够产生纤维素酶,把 纤维素分解为葡萄糖,然后再利用。
2、选择培养 目的:
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以确 保能够从样品中分离所需要的微生物。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导学诱思】1.纤维素是类物质,是自然界中纤维素含量最高的天然产物,此外,木材、作物秸秆等也富含纤维素。

2.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和,前两种酶使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第三种酶将纤维二糖分解成。

正是在这三种酶的协同作用下,纤维素最终被水解成葡萄糖,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营养,同样,也可以为人类所利用。

3.在做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的实验过程中,如果没有摇床,可以采用何种方法代替?4.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可以用法,这种方法能够通过直接对微生物进行筛选。

在土壤中取样的方法有:①;②。

5.刚果红是一种,它可以与像纤维素这样的多糖物质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和水解后的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

6.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实验流程图如下:→→梯度稀释→→。

【课后练习】1.下面是弗来明对青霉素的早期研究过程:发现问题:在培养细菌的器具中发现一种青霉菌,在这种青霉菌的周围有没有其它细菌生存?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在液体中培养青霉菌后,考察这种液体对细菌增殖的影响。

实验结果:培养液使细菌的增殖停止。

结论:下面几项最适合作为该实验假设的是A.青霉菌与细菌之间是共生关系 B.青霉菌污染了细菌生存的环境C.青霉菌产生了对人体有益的物质D.青霉菌能产生抑制细菌增殖的物质2.培养流感病毒时,应选用A.固体培养基 B.含有多种无机盐的培养液C.活的鸡胚 D.无菌的牛肉汤4.可以使微生物细胞内蛋白质、核酸发生不可逆破坏的环境因素是A.高温 B.营养成分的变化 C.氧含量 D.温度、pH、氧的共同作用5.微生物(除病毒外)需要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并通过代谢来维持正常的生长和繁殖。

下列有关微生物营养的说法正确的是A.乳酸菌与硝化细菌所利用的碳源物质是相同的B.微生物生长中不可缺少的一些微量的无机物称为生长因子C.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浓度越高对微生物的增殖越有利D.生长因子一般是酶或核酸的组成成分,微生物本身合成这些生长因子的能力往往不足7.菌落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细菌有鞭毛 B.细菌能运动 C.培养基有琼脂D.子细胞成为群体8.在接种操作的过程中,不正确的是A.要将接种环灼烧灭菌 B.取下棉塞后要将试管口灼烧灭菌C.将接种环伸入试管内,先接触长菌多的部位 D.接种后还要将管口灭菌加塞9.高压蒸气灭菌的原理是A.高压使细菌DNA变性B.高压使细菌蛋白质凝固变性C.高温烫死细菌 D.高温使细菌DNA变性10.某种细菌每30分钟分裂一次,开始接种时为3个细胞,在对数生长期培养5个小时后,问此时有多少细胞?A.15 B.48 C.1024 D.307211.(10分)某同学在做微生物实验时,不小心把圆褐固氮菌和酵菌混在一起。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知识点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知识点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知识点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是指能够分解植物纤维素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原生动物等。

纤维素分解微生物的分离是研究纤维素降解的关键步骤之一,需要一系列技术手段和实验方法。

以下是关于纤维素分解微生物的分离的一些知识点:1.分离介质的准备:为了分离纤维素分解微生物,需要准备一定的分离介质,常用的包括CMC(羟乙基纤维素钠)、氧化纤维素、纤维素硝酸酯等。

这些介质能够提供纤维素作为微生物的唯一碳源,并通过对媒介上的纤维素降解能力的检测来筛选分解能力强的微生物。

2.样品的收集与预处理:从自然环境中收集样品,如土壤、水体、动物肠道等,作为分离纤维素分解微生物的样品。

对于不同的样品,需要进行不同的预处理步骤,如土壤样品可能需要先进行筛分、稀释等,以获取适合的微生物样品。

3.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方法:常用的方法有网状过滤法、稀释平板法、涂布法和固体培养法等。

其中网状过滤法是将含有微生物的溶液经过一系列的精细滤网,用含纤维素降解酶活性的培养基滴洒在滤膜上,等待菌落的出现。

稀释平板法是将经过适当稀释后的微生物样品均匀涂布在含有纤维素的固体培养基上,将纤维素分解菌形成的菌落分离开,纯化得到纯种纤维素分解菌株。

涂布法则是将含有微生物的溶液均匀涂布于含有纤维素的涂料上,使纤维素降解菌后来形成的菌落附着在涂料上,然后将涂料悬浮于培养基中,得到分离的纤维素降解菌株。

4.分离纯化:通过以上方法获得菌落后,需要经过反复的分离纯化步骤,包括连续经过固体培养基的孢子形成、接种至液体培养基、分几次进行稀释平板和观察等步骤,以得到单个纯菌株。

5.鉴定和筛选:通过形态学、生理学和生化学方法对分离得到的纤维素分解微生物进行鉴定和分类。

同时,通过测定其纤维素降解酶活性和产生的代谢产物,评估其纤维素分解能力和代谢途径。

此外,还可以使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如16SrRNA测序和PCR等,对分离得到的微生物进行进一步的鉴定和分类。

6.构建工程菌株: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将纤维素降解酶基因导入到高效率发酵菌中,构建高纤维素降解能力的工程菌株,用于工业生产等。

公开课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公开课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公开课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里,微生物无处不在。

它们虽然微小,却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中,能够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更是具有特殊的意义。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这一奇妙的领域。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纤维素。

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由大量的葡萄糖分子通过β-1,4 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大分子多糖。

对于大多数生物来说,纤维素难以消化利用,但一些微生物却拥有特殊的酶系统,能够将其分解为可利用的小分子物质。

那么,为什么要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呢?这有着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从工业角度来看,利用这些微生物可以实现生物质的高效转化,生产生物燃料、生物材料等。

在农业领域,它们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在环保方面,能够促进有机废弃物的降解,减少环境污染。

接下来,让我们了解一下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选择合适的样品来源是成功分离的第一步。

富含纤维素的环境往往是我们寻找目标微生物的好去处,比如森林土壤、腐朽的木材、堆肥等。

采集到样品后,需要进行预处理,以增加目标微生物的相对比例。

这可能包括物理处理,如研磨、筛分;化学处理,如酸碱处理等。

然后,就是培养基的制备。

用于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培养基通常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

刚果红染色法是常用的鉴别方法。

刚果红能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分解后,培养基中会出现透明圈,产生透明圈的菌落就可能是我们要找的目标微生物。

在分离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有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可以使样品中的微生物充分分散,便于筛选出单个菌落。

平板划线法则能通过多次划线,逐步分离出单一的微生物菌落。

获得了疑似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菌落之后,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鉴定和筛选。

这可能包括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检测,以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等。

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和分析,最终确定我们所分离得到的微生物确实具有分解纤维素的能力。

生物高二级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知识点

生物高二级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知识点

生物高二级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知识点对人类来说,生物太重要了,人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生物。

小编预备了生物高二级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知识点,期望你喜爱。

1.纤维素与纤维素酶纤维素与淀粉差不多上由葡萄糖组成的,但组成两者的葡萄糖的连接方式不同,因而使两者的形状完全不同。

纤维素是由葡萄糖分子按-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淀粉是由葡萄糖分子按-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

人类以淀粉为要紧能量来源,但完全不能消化纤维素,而反刍动物和大量的微生物则要紧以纤维素为能量来源。

这是因为,在反刍动物的瘤胃中生活着大量的能够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

微生物产生的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包括内切酶(Cx酶)、外切酶(C1酶)和葡萄糖苷酶。

内切酶作用于无定型的纤维素区域,使纤维素断裂成片段;外切酶又叫纤维二糖水解酶,它能够作用于纤维素的结晶区或小片段纤维素,从糖链末端开始切掉两个葡萄糖分子,产生纤维二糖;葡萄糖苷酶则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

2.两种刚果红染色法的比较刚果红在选择纤维素分解菌上的应用差不多有超过20年的历史,在本课题中我们给出了两种方法。

方法一是传统的方法,缺点是操作繁琐,加入刚果红溶液会使菌落之间发生混杂;其优点是如此显示出的颜色反应差不多上是纤维素分解菌的作用。

方法二的优点是操作简便,不存在菌落混杂问题,缺点是由于纤维素和琼脂、土豆汁中都含有淀粉类物质,能够使能够产生淀粉酶的微生物显现假阳性反应。

但这种只产生淀粉酶的微生物产生的透亮圈较为模糊,因为培养基中纤维素占要紧地位,因此能够与纤维素酶产生的透亮圈相区分。

方法二的另一缺点是:有些微生物具有降解色素的能力,它们在长时刻培养过程中会降解刚果红形成明显的透亮圈,与纤维素分解菌不易区分。

生物高二级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知识点就为大伙儿介绍到那个地点,期望对你有所关心。

高二生物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文档

高二生物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文档

高二生物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别生物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门类。

小编准备了高二生物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希望你喜欢。

( 一 )纤维素与纤维素酶知识要点: 1. 纤维素在生物圈的散布;2. 纤维素酶的作用。

授课建议:相关纤维素的知识,教师可以联系必修模块《分子与细胞》中多糖的知识并安排学生经过阅读进行自学,学生自学后应当可以说出纤维素的化学组成以及在生物圈中的散布情况。

对于纤维素酶的作用,教师可以参照课本的楷体字部分做演示实验。

该实验的现象显然,能使学生对纤维素酶的作用留下深刻的印象。

若是不做实验,也可以参照课本中图 2-12 来认识纤维素酶的作用。

( 二 ) 纤维素分解菌的精选知识要点: 1. 刚果红染色法 ;2. 刚果红染色法的原理。

授课建议:教材在介绍刚果红染色法以前,第一用筛子筛沙这一形象的比喻来说明精选微生物的基本思想方法。

教师还可以联合本专题课题 2 介绍选择培养基的相关内容,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认识分别微生物的基本思想。

刚果红染色法的知识难度其实不大,学生经过自学就可以理解。

实验案例土壤中纤维素分解菌的分别第1 页第1页实验的详细操作步骤以下。

1. 土样采集土样采集的方法与本专题课题 2 近似。

土样的采集要选择富含纤维素的环境,这是由于在纤维素含量丰富的环境,平常汇齐集很多的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

若是找不到合适的环境,可以将滤纸埋在土壤中,过一个月左右也会有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生长。

2.选择培养选择培养需要的仪器有: 250 mL 锥形瓶、无菌称量瓶、药匙、 1 mL和 10 mL的移液管、天平、摇床、温度计等。

培养基的制备参照课本旁栏中的比率配制。

在250 mL 锥形瓶中装入30 mL培养基,用 8 层纱布做成瓶塞,将瓶口塞紧,再在瓶塞外包裹两层包装纸( 或报纸 ) ,用线绳扎紧,在 121 ℃下高压蒸汽灭菌20 min 。

选择培养的操作:称取土样20 g ,在无菌条件下加入装有30 mL 培养基的摇瓶中。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知识点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知识点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知识点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结构成分,通常与半纤维素、果胶和木质素结合在一起,其结合方式和程度对植物源食品的质地影响很大。

你知道纤维素的微生物怎么分离的吗?下面店铺给你分享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知识点,欢迎阅读。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知识点一、纤维素与纤维素酶1.纤维素的化学组成含C、H、O三种元素,是一种多糖。

纤维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人体内没有纤维素酶,所以人体不能直接以纤维素为能源物质,但土壤中有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最终把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释放到无机环境。

2.纤维素的分布棉花是自然界中纤维素含量最高的天然产物,此外,木材、作物秸秆等也富含纤维素。

纤维素产生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地球上的植物每年产生的纤维素超过70亿吨。

研究土壤中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变化。

3.纤维素酶的组分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三种组分。

前两种酶使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第三种酶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

二、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1.方法刚果红染色法,常用的有两种,一种是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进行颜色反应,另一种是在倒平板时就加入刚果红。

2.原理(1)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的刚果红,可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

(2)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形成的纤维二糖、葡萄糖不和刚果红发生这种反应,红色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培养基中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可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三、实验设计1.实验流程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此步可省略)→梯度稀释→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

2.土壤取样采取土样时,可以选择富含纤维素的环境。

3.选择培养(1)目的: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确保能够从样品中分离得到所需要的微生物。

(2)操作方法:将土样加入装有30 mL选择培养基的锥形瓶中,将锥形瓶固定在摇床上,在一定温度下振荡培养1~2_d,直至培养液变混浊,也可重复选择培养。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知识清单(可编辑修改word版)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知识清单(可编辑修改word版)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知识清单默写一、纤维素与纤维素酶1.纤维素的化学组成:三种元素,是一种糖。

2.纤维素的分布:是自然界中纤维素含量最高的天然产物,此外,木材、作物秸秆等也富含纤维素。

3.纤维素酶的作用:纤维素酶是一种,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酶、酶酶,前两种酶使纤维素分解成,第三种酶将纤维二糖分解成。

二、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1.筛选方法:染色法。

2.筛选原理:刚果红可以与像纤维素这样的多糖物质形成,但并不和水解后的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红色复合物无法形成,出现以为中心的透明圈,我们可以通过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三、实验操作土壤中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的实验方案:土壤取样、、、、1.土壤取样:采集土样时,应选择富含的环境。

2.选择培养:(1)目的:增加的浓度,以确保能够从样品中分离到所需要的微生物。

(2)制备选择培养基:参照课本旁栏中的比例配制。

1该配方是液体培养基还是固体培养基?为什么?2这个培养基对微生物是否具有选择作用?如果具有,又是如何选择的?3如果要证明该培养基的选择培养作用可用培养基做实验。

(3)选择培养:称取土样 20 g,在无菌条件下加入装有 30 mL 培养基的锥形瓶中, 将锥形瓶固定在上,在一定温度下振荡培养1-2 d,直至培养液变。

也可重复选择培养。

(4)梯度稀释:依次将培养液稀释 101-107倍。

(5)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的培养基上。

(6)刚果红染色法:挑选产生的菌落,一般即为分解纤维素的菌落。

方法一:先,再加入刚果红进行颜色反应。

方法二:在时就加入刚果红。

四、结果分析与评价1.为了确定分离得到的是纤维素分解菌,还需要进行实验,纤维素酶的发酵方法有和。

2.纤维素酶测定方法是对纤维素酶分解滤纸等所产生的含量进行定量测定。

最新高二生物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word文档

最新高二生物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word文档

高二生物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生物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门类。

小编准备了高二生物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希望你喜欢。

(一) 纤维素与纤维素酶知识要点: 1.纤维素在生物圈的分布;2.纤维素酶的作用。

教学建议:有关纤维素的知识,教师可以联系必修模块《分子与细胞》中多糖的知识并安排学生通过阅读进行自学,学生自学后应该能够说出纤维素的化学组成以及在生物圈中的分布状况。

关于纤维素酶的作用,教师可以参照课本的楷体字部分做演示实验。

该实验的现象明显,能使学生对纤维素酶的作用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果不做实验,也可以参照课本中图2-12来了解纤维素酶的作用。

(二)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知识要点: 1.刚果红染色法;2.刚果红染色法的原理。

教学建议:教材在介绍刚果红染色法之前,首先用筛子筛沙这一形象的比喻来说明筛选微生物的基本思想方法。

教师还可以结合本专题课题2介绍选择培养基的有关内容,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认识分离微生物的基本思想。

刚果红染色法的知识难度并不大,学生通过自学就能够理解。

实验案例土壤中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土样采集土样采集的方法与本专题课题2类似。

土样的采集要选择富含纤维素的环境,这是因为在纤维素含量丰富的环境,通常会聚集较多的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

如果找不到合适的环境,可以将滤纸埋在土壤中,过一个月左右也会有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生长。

2.选择培养选择培养需要的仪器有:250 mL锥形瓶、无菌称量瓶、药匙、1 mL和10 mL的移液管、天平、摇床、温度计等。

培养基的制备参照课本旁栏中的比例配制。

在250 mL锥形瓶中装入30 mL培养基,用8层纱布做成瓶塞,将瓶口塞紧,再在瓶塞外包裹两层包装纸(或报纸),用线绳扎紧,在121 ℃下高压蒸汽灭菌20 min。

选择培养的操作:称取土样20 g,在无菌条件下加入装有30 mL培养基的摇瓶中。

将摇瓶置于摇床上,在30 ℃下振荡培养1~2 d,至培养基变混浊。

【高中生物】高二生物下册知识点: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高中生物】高二生物下册知识点: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高中生物】高二生物下册知识点: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高二第二卷生物学知识点:纤维素分解微生物的分离。

我希望你喜欢。

(1)实验原理:① 土壤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酶,包括真菌、细菌和放线菌,它们可以产生纤维素酶。

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能将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并进一步分解成葡萄糖供微生物使用。

因此,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纤维素分解菌可以很好地生长,而其他微生物不能生长。

②在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可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分解后,红色复合物不能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从而可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2)实验过程:土壤取样:采集土样时,应选择富含纤维素的环境梯度稀释:用选择性培养基培养,以增加纤维素分解细菌的浓度梯度稀释涂膜板:将样品涂在含有刚果红的固体培养基上,以鉴定纤维素分解菌挑选产生中心透明圈的菌落:产生纤维素酶的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考试技巧,从产生明显的透明圈的菌落上挑取部分细菌,并接种到纤维素分解菌的选择培养基上,在30~37℃条件下培养,可获得较纯的菌种。

两种刚果红染色方法的比较:先培养微生物,在加入刚果红在到平板时加入刚果红优点显示出的眼神反映基本上是纤维素分解菌的作用操作简便,不存在菌落混杂问题缺点操作繁琐,加入刚果红溶液会使菌落之间发生混杂(1)由于琼脂和土豆汁中都含有淀粉类物质,可以使能够产生淀粉酶的微生物出现假阳性反应(2)有些微生物具有降解色素的能力。

长期栽培后,刚果红会降解,形成明显的透明圈。

这些微生物不容易与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区分开来知识拓展:1.纤维素与纤维素酶(1)纤维素①化学本质:一种多糖。

② 分布:棉花是自然界纤维素含量最高的天然产品。

此外,木材和农作物秸秆也富含纤维素。

(2)纤维素酶① 传统上,纤维素酶分为三类: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

C1酶是最初作用于纤维素并破坏纤维素链结晶结构的酶。

CX酶是一种纤维素酶,作用于被C1酶激活的纤维素,分解-1,4-糖苷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键入文字]
最新生物高二级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知识点
对人类来说,生物太重要了,人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生物。

准备了生物高二级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知识点,希望你喜欢。

 1.纤维素与纤维素酶
 纤维素与淀粉都是由葡萄糖组成的,但组成两者的葡萄糖的连接方式不同,因而使两者的形态完全不同。

纤维素是由葡萄糖分子按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淀粉是由葡萄糖分子按α-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

 人类以淀粉为主要能量来源,但完全不能消化纤维素,而反刍动物和大量的微生物则主要以纤维素为能量来源。

这是因为,在反刍动物的瘤胃中生活着大量的可以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

微生物产生的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包括内切酶(Cx酶)、外切酶(C1酶)和葡萄糖苷酶。

内切酶作用于无定型的纤维素区域,使纤维素断裂成片段;外切酶又叫纤维二糖水解酶,它可以作用于纤维素的结晶区或小片段纤维素,从糖链末端开始切掉两个葡萄糖分子,产生纤维二糖;葡萄糖苷酶则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

 2.两种刚果红染色法的比较
 刚果红在筛选纤维素分解菌上的应用已经有超过20年的历史,在本课题中我们给出了两种方法。

方法一是传统的方法,缺点是操作繁琐,加入刚果红溶液会使菌落之间发生混杂;其优点是这样显示出的颜色反应基本上是纤维素分解菌的作用。

方法二的优点是操作简便,不存在菌落混杂问题,缺点是由于纤维素和琼脂、土豆汁中都含有淀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