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流行病学分析

合集下载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成人 10~20mg 5~15mg 25mg 0.025mg 渐增至1mg
儿童 1~5mg 1/2成人量 10~1/2成人量 0.1~0.5mg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第47页
思考题
怎样确定一个病人是否是中枢神经系统感 染? ¨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疾患? ¨脑膜或脑实质感染、脑膜脑实质感染? ¨感染可能病原体是什么? ¨怎样确定?
普通型
上呼吸道感染期 败血症期 脑膜炎期 恢复期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多与败血症期症状同时出现, 连续2-5天
发烧、感染中毒症状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颅高压症状:猛烈头痛、频 繁呕吐、视乳头水肿
脑膜刺激征:颈项强直、布 氏征和克氏征阳性
脑实质损害征象:谵妄、神 志障碍、抽搐
第17页
临 床表 现
普通型
上呼吸道感染期 败血症期 脑膜炎期 恢复期
高热及惊厥:物理降温与药品降温,及早使 用镇静剂。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第44页
预防
发觉治疗病人 亲密接触者医学观察7日。 防止被传染 搞好环境卫生,保持室内
空气流通 疫苗接种 脑膜炎球菌A群多糖菌苗。 药品预防 亲密接触者 SMZco 2g/d,
儿童 50-100mg/kg/d×3天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第45页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第25页
天幕裂孔疝:为颞叶海马回或钩回 嵌入天幕裂孔,致脑干和动眼神经 受压,表现为昏迷,同侧瞳孔散大 及光反应消失,眼球固定或外展, 对侧肢体瘫痪,也可因呼衰而死亡。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第26页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坏死性紫癜 炎性血管内血 栓形成 皮肤深部溃疡
第27页
临床表现
混合型 最严重 休克型表现 脑实质损害表现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最新版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最新版
本菌裂解可释放毒力较强的内毒素,为其致
病的重要因素。
病原学
精品课件
5
精品课件
6
流脑csf革兰染色成对排列双球菌
精品课件
7
理化特性本菌为专性需氧菌,营养要
求高,常用巧克力琼脂平板,在5%~l0 %CO2、pH7.4~7.6下最易生长。 最适宜温度为35~37℃,低于30℃或高于 50℃均不能生长。
通常在2-5日内进入恢复期。
(一)普通型
精品课件
34
4.恢复期
体温逐渐下降至正常, 皮肤淤点淤斑消失,大淤斑中央坏死部位可形 成溃疡,后结痂而愈 症状逐渐好转 神经系统检查正常 约10%病人可出现口唇疱疹
一般在1—3周内可痊愈。
(一)普通型
精品课件
35
精品课件
36
精品课件
37
(二)暴发型
多见于儿童,起病急骤,进展迅速,病 势凶险,如不及时治疗可于24小时内危 及生命,病死率高。
精品课件
13
流行病学
传染原 传播途径 易感性 流行特征
精品课件
14
传染源
带菌者和流脑病人是本病的传染源。
病人在潜伏期末期和急性期均有传染性,但病 人作为传染源的意义远不如带菌者重要。
本病隐性感染率高,感染后细菌可存在于正常 人鼻腔,不引起症状而成为带菌者,且带菌者 不易被发现,流行期间人群带菌率显著增高, 可达50%以上。
精品课件
2
概述
脑膜炎球菌病: 还可引起肺炎、心包炎、骨髓炎、关节炎
、眼炎等,统称脑膜炎球菌病。
精品课件
3
病原学
精品课件
4
脑膜炎奈瑟菌,又称脑膜炎球菌
属奈瑟菌属
形态为革兰染色阴性双球菌,菌体呈肾形或

一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情的调查及控制

一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情的调查及控制
LUY - 。 I O S egcun LN L—ig Z N i I aj X A hn —h a 。I i n 。 HA G We i x
( et fr i aeC nrl n r et n Me huCt,  ̄ o 10 1 C ia) Cne o s s ot dP e ni , i o i Meh u54 7 ,hn r De oa v o z y
刘 雅姬 , 肖胜传 , 立新 , 林 张玮
( 广东省梅州 市疾病预防控制 中心 , 梅州 547 ) 10 1
摘要 :目的
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 以了解流行性脑 脊髓膜炎 ( 流脑 ) 发生 的特点 , 评价 防控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 、 血清学调查的方法对发生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情 进行 调查 分析。结果
措施 的效果。方法
此疫情鉴定为一起 C群脑膜炎奈瑟 菌引起 的聚集性病例 , 3例病人均已接种过 A群 流脑 多糖疫苗 3— 4次 , 而未 接种
过 A群 C群流脑多糖疫苗 , C群脑膜炎奈瑟菌无免疫力 ; 相应措施后疫情得到控制 , 对 采取 没有引起流脑 流行 。结论 对 c群脑膜炎奈瑟菌所致疫情 , 采取以预防性服药 、 应急接种为主的综合控制措施 能得 到有效控制。
f r3 t i s u o a c n t d w t o p A。C Me i g c c a oy a c a i e v c i e。i a t h y h d n mmu i o o4 t me ,b tn tv c i ae i g u hr nn o o c p ls c h r a c n l d n f c e a o i t nt y
a mi it t n me ii e me g n a cn t n,s rl ai n o e t u c n e t d c t n,wh c e ef cie f r d n sr i d c n 。e re t c i ai ao v o t i z t fi ci sf ia d h a h e u ai e i o f n o o l o ih a f t r e v o c n r l h u b e k o M. o to e o tr a fEC t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例个案调查表填表说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例个案调查表填表说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例个案调查表》填表说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例个案调查表(简称流脑个案表)由调查记录部分(左栏、中栏)和计算机编码部分(右栏)组成。

调查记录部分除特别“请注明”或“其它”等需填写明确的项目外均应采用划圈的形式,由县级以上防疫站调查人员填写。

编码部分由省级监测人员根据调查记录的结果完成,主要用于计算机输入和分析。

流脑个案表共分5大项内容,在调查时第3项“临床诊断”和第4项“实验室诊断”中的资料,要与临床医生密切配合,详细查阅门诊病历或住院病历,参考首次就诊时的记录资料,并对现症病人进行复诊。

1.病例编号a.病例编号:右栏第1-6位为县级国标码,7-9位为县级单位的病例顺序编号。

国标码号根据1994年国家制定发行的国标码手册填写。

如: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发生的第1例流脑病例,其病例编号为:410102001,其中前6位是该区的国标码410102,7-9位表示该区的病例编号,001表示第1例病例。

调查者仅将病例编号填写在中栏。

b.调查日期:填写公历时间;时间不详,则填写“9999/99/99”,以下相同。

c.调查单位:如果几个单位同时参加调查,按最高一级单位填写,例如:地区与县级防疫站同时调查,则在“地区站”的编码上划圈。

2.基本情况a.病人姓名:填写在相应栏内。

b.性别:根据患者性别圈画相应数码。

c.民族:填写患者本人的民族。

计算机录入对应的民族编码(参照全国统一编码)。

“99”代表不详。

d.出生日期:按公历年、月、日填写。

如按阴历填写请注明。

e.如无出生日期或出生日期不详,则按发病时的实足年龄进行估算、填写,并在出生日期栏中填写估计出的出生日期。

f.居住情况:按表上列举的具体情况填写,“9”为不详。

g.病人详细住址:需详细填写,至少包括县区及以下的具体地址,如果病人发病时在别处,还要注明发病时的地址。

h.家长姓名:填写患者父亲或母亲的姓名。

i.家长工作单位:填写患者父亲或母亲的工作单位。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指南2020版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指南2020版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指南2020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一种由脑膜炎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发病率较高,传播迅速,严重时可致死。

三基三严考试题含答案试题库完整

三基三严考试题含答案试题库完整

三基三严考试题含答案试题库完整三基三严”知识题库(医疗)1.胸骨角两侧平对的肋骨是第2肋(选项D)。

2.有效胶体渗透压使液体回流至毛细血管内,其计算公式是血浆胶体渗透压减去组织间液胶体渗透压(选项B)。

3.血气分析结果为ph 7.32,PaCO2 30mmHg,HCO315mmol/L,该患者应诊断为代谢性酸中毒(选项A)。

4.膝关节外伤性滑膜炎关节穿刺液为粉红色液体(选项C)。

5.休克时准确的补液原则是“需多少,补多少”(选项B)。

6.病毒是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选项E)。

7.危害行为发生率最高的精神疾病是精神分裂症(选项A)。

8.霍乱属于甲类传染病(选项A)。

9.角膜溃疡不属于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选项D)。

10.洋地黄的主要适应证不包括房室传导阻滞(选项C)。

11.脉搏短细不是四周血管征(选项D)。

12.眩晕型颈椎病的最大特点是头颈旋转时眩晕(选项D)。

13.高压灭菌后物品超过14天就不能使用(选项E)。

14.张力性气胸的主要诊断依据是胸膜腔内压超过大气(选项E)。

15.目前临床上诊断药物性皮炎的主要方法是皮肤接触试验(选项D)。

16.肺炎合并心衰的诊断要点包括呼吸急促、心率加快、心音低钝、肝脏肿大等,但双肺密集中、小水泡音不是其中之一。

17.上唇痈可并发面部蜂窝织炎、眼睑炎、口炎、牙酿炎,但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是其中之一。

18.新生儿败血症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化脓性脑膜炎,而肺炎、胸膜炎、骨髓炎和肝脓肿等并发症相对较少。

19.目前妇科恶性肿瘤中,卵巢癌对妇女的威胁最大,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外阴癌和输卵管癌等相对较少。

20.临床死亡的概念应该排除瞳孔缩小,因为它并不是死亡的必要条件,而呼吸停止、脑电图静止和脉搏消失则是。

21.急性肺水肿时可听到水泡音。

22.大叶性肺炎在叩诊时可能呈现实音。

23.气胸时叩诊可能呈现鼓音。

24.肺气肿时叩诊可能呈现过清音。

25.哮喘患者可能出现哮鸣音。

26.大肠埃希菌感染的脓液通常是稠厚的、有恶臭或粪臭的。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临床表现(四)
二、暴发型 儿童多见。起病急,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治 疗可于24h内死亡,病死率高。根据临床表现可分 为以下三型: 1.休克型 表现为突起寒战,高热,头痛, 呕吐,很快出现意识障碍及惊厥,全身皮肤广泛 出现瘀点、瘀斑并迅速融合呈大片状甚至坏死。 同时迅速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冰凉、皮肤花斑、 口唇及指趾发绀、脉搏细速、血压下降或测不出、 尿量减少或无尿等感染性休克的特征表现。脑膜 刺激征多为阴性,脑脊液可无明显改变。

我国1896年发现流脑病原菌以来,曾经历过 三次大暴发:上世纪50年代、1967年和1976 年,之后由于流脑疫苗的广泛接种,未再 出现大流行
近年来在流行病学上的两个主要问题,是 菌群的变迁和耐磺胺药菌株的增加

发病机制
一、 粘附及透过黏膜



首先侵入鼻咽部,以菌毛粘附于鼻咽部黏膜 上皮细胞表面寄生 一方面受局部分泌型IgA的中和作用而减少病 菌的侵入,另一方面病菌又分泌蛋白酶切断 局部IgA重链,削弱其作用 在病菌数量多,SIgA分泌相对不足时,细菌 在鼻咽部繁殖而成为无症状带菌者 部分病菌透过黏膜屏障侵入黏膜下层,受到 IgM抗体及活化的巨噬细胞和补体的溶菌、吞 噬、杀灭作用,此过程可造成黏膜充血、水 肿、分泌征: 急起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粘 膜瘀点、瘀斑及脑膜刺激征阳性 二、潜伏期:1d至7d,一般2~3d 三、临床类型: 按病情轻重及缓急可分为四种类型。 1. 普通型 2. 暴发型(休克型;脑膜脑炎型;混合型) 3. 轻型 4. 慢性型
临床表现(二)
一、普通型 占全部病例的90%以上。按病 程发展分以下四期。 1.前驱期(上呼吸道感染期)多数病人无明 显症状,少数可有低热、咽痛、鼻塞、咳嗽、咽 部充血及分泌物增多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约持 续1~2d。 2.败血症期 患者突发寒战、高热、头痛、 全身乏力、肌肉酸痛和神志淡漠等中毒症状,幼 儿则有哭闹不安、惊厥等表现。70%以上病人可出 现皮肤、粘膜瘀点或瘀斑,初呈鲜红色,迅速增 多、扩大;病情严重者中央呈紫黑色坏死或形成 大疱。多数病人于1~2d内发展至脑膜炎期。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epidemic cerebrospinal meningitis ,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球菌引起的,以化脓性脑膜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主要临床表现为突然发热、头痛、呕吐、皮肤粘膜瘀点、瘀斑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

流脑在历史上曾是危害人类极其严重的传染病之一,由于抗菌素的应用和流脑菌苗的普遍接种,流脑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有了显著下降,但仍时常有小范围的暴发流行。

去年年底到今年春季,我国安徽等地出现了小范围的C群流脑流行,并有少数病例死亡。

回顾历史是预告未来的最好借鉴本病最早的记载是1805年日内瓦的一次小流行,由瑞士Vessieux 描述。

1年以后,在麻萨诸塞州Medfield 地区又发生一次流行,Danielson和Mann总结了流脑的实验室改变。

1811年,在康涅狄格州北部地区发行了第一部描写该病的书,书中将本病命名为“斑疹热”(spotted fever),后来也有人称其为“脑脊髓热”( cerebrospinal fever)。

1887年德国学者Weichselbaum 首先从6名脑膜炎患者脑脊液的吞噬细胞中发现了一些类似淋球菌的双球菌,当时称其为“胞内脑膜炎球菌”(diplococcus in tracellularis meningitides) ,但尚未证实这种细菌就是该病的致病菌。

直至1905年,Lingelsheim 在一次脑膜炎的流行中完全证实了Weichselbaum的发现,从此确定了脑膜炎球菌是引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原菌。

100多年来,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仍是一种重要的全球性疾病,威胁着人类,特别是儿童的健康。

流脑流行的高发地区是非洲、亚洲和南美洲。

非洲从东边的苏丹到西边的马里和几内亚是典型的地方性流行地区,被人们称为“非洲脑膜炎带”。

这一地带自1880年起就有规律地发生流脑暴发流行。

我国的第1例流脑是1896年李涛在武昌正式报告。

Epidemic Cerebrospinal Meningitis(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Epidemic Cerebrospinal Meningitis(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碳环境下生长良好
流行病学
传染源 带菌者和患者 流行期间人群带菌率可达50%以上 带菌者数量多、不易发现、作为传染源意义更大 患者从潜伏期末至发病后10日均有传染性 传播途径 咳嗽、打喷嚏借飞沫由呼吸道传播 密切接触传播(怀抱、喂奶、接吻)
流行病学
人群易感性 人对本病普遍易感 6个月至2岁婴幼儿发病率最高 感染后可产生持久免疫力(各型交叉免疫不持久 ) 流行特征 发病从前1年11月份开始 次年3、4月份达高峰 5月份开始下降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Epidemic Cerebrospinal Meningitis
教学目标
知识:流脑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流行特征 流脑的临床表现 流脑患者常见护理问题 流脑与乙脑的区别
能力:能对流脑患者进行整体护理
素养:培训细心、干练的工作风格
目录
概述 病原学 流行病学 发病机制与病理变化 临床表现 治疗要点 护理
混合型
内死亡)
轻 型(多见于流脑流行后期,病变轻微)
普通型
1.普通型
前 (上呼吸道感染期)约为1-2d,可有低热、咽痛、咳
驱 期
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血 突发或前驱期后突然寒战高热,伴头痛、肌肉酸痛、
症 期
食欲减退及精神萎靡等毒血症症状。70%-90%病人有 皮肤或黏膜瘀点或瘀斑,直径lmm-2cm。
婴幼儿流脑的特点
表现常不典型 惊厥、腹泻和咳嗽较成人多见 脑膜刺激征可缺如 前囟未闭者大多突出
老年人流脑的特点
暴发型发病率高 呼吸道感染症状多见 意识障碍明显,皮肤黏膜瘀点瘀斑发生率高 病程长,并发症及夹杂症多,预后差,病死率高 白细胞数可能不高,示病情重,机体反应差
实验室检查
( B、C群次之)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鉴别诊断(二)
( 2)、结核性脑膜炎(结脑):结核病史;
起病缓慢。结核症状;无皮肤粘膜瘀点瘀斑; 脑脊液呈毛玻璃样,以淋巴细胞为主;抗酸 染色可检出抗酸杆菌。 (3)、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夏秋季多 见;临床表现以脑实质损伤为主,无皮肤粘 膜瘀点瘀斑,罕见休克;脑脊液呈病毒样改 变;乙脑特异性IgM抗体阳性。
临床表现(三)
普通型:>90% 分四期: (3)脑膜炎期: 1、持续2-5天; 2、多与败血症期症状同时出现。除高热外, 主要是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剧烈头痛,喷射 状呕吐、烦躁不安、因神经根受刺激而出现 颈项强直,出现脑膜刺激征。

临床表现(四)
普通型:>90% 分四期: (4)恢复期:1-3周 1、体温逐渐下降至正常; 2、皮肤粘膜瘀点瘀斑消失; 3、神经系统检查正常。 4、约10%病人出现口唇疱疹。
发病机制
脑膜炎球菌内毒素更易激活凝血系统,在休克 早期便出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及继发纤溶亢 进,进一步加重微循环障碍、出血和休克。 造成多器官功能衰竭。
发病机制
细菌侵犯脑膜,进入脑脊液,释放内毒素引 起脑膜和脊髓膜化脓性炎症、颅内压增高, 出现惊厥、昏迷等症状。严重脑水肿时形成 脑疝,可迅速致死。
细菌学检查:确诊的重要方法。 1、涂片:在皮肤瘀点处刺破,挤出少量组织液 做涂片及染色。也可取脑脊液离心后做涂片染色。 细菌阳性率为60-80%。 2、培养:取血液或脑脊液。阳性率低。应在使 用抗生素前进行检测,阳性者做药物敏感试验。 阳性可以作为确诊依据。
实验室检查(二)
免疫学检测:可协助诊断;多用于抗生素治 疗后细菌学检查阴性者。 1、特异性抗原:检测病人早期血液和脑脊 液中的细菌抗原。 特点:方法灵敏,特异,快速;有助于早期 诊断。 2、脑膜炎球菌特异性抗体:阳性率可达 90%,明显高于其他方法。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epidemic cerebrospinal meningitis)简称流脑。

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

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皮肤粘膜瘀点,瘀斑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

本病于1805年由瑞士Vieusseaux描述。

1887年Weichselbaum从脑脊液中分离出脑膜炎双球菌。

我国于1896年李涛在武昌正式报告。

[病原学]脑膜炎双球菌属奈瑟氏菌属,革兰氏染色阴性,肾形,多成对排列,或四个相联。

该菌营养要求较高,用血液琼脂或巧克力培养基,在37℃、含5~10%CO2、pH7.4环境中易生长。

传代16~18小时细菌生长旺盛,抗原性最强。

本菌含自溶酶,如不及时接种易溶解死亡。

对寒冷、干燥较敏感,低于35℃、加温至50℃或一般的消毒剂处理者极易使其死亡。

根据本菌的夹膜多糖抗原的不同,通过血凝试验将本菌分为A、B、C、D、X(1916)、Y(1889)、Z、W135(319)、29E(1892)、H、I、K和L13个血清群。

以A、B、C群为多见。

脑膜炎双球菌细菌素(meningocin)又可将A群分为4型,C群分为6型;B群分为11型,其中B群2型致病力最强。

根据其脂多糖(CPS)将脑膜双球菌分为8个LPS免疫型,与致病关系尚不清楚。

近20年来欧美一些国家的流行菌群已由A群转变为B群和C群;我国的流行菌群主要是A群,B群仅占少数。

但带菌者以B、C群为主,今后是否会成为主要流行菌群,有待于密切观察。

从60年代以来,脑膜炎双球菌对磺胺的耐药现象日益普遍,尤其以C群和B群最为严重。

A群耐药情况视不同国家、地区而异但,亦有增多趋势。

我国分离到的流行菌株大多对磺胺比较敏感,故磺胺药是治疗本病的主要药物之一。

[流行病学](一)传染源是带菌者和病人。

病人从潜伏期末开始至发病10天内具有传染性。

病原菌存在于患者或带菌者的鼻咽分泌物中,借飞沫传播。

在流行期间,一家有二人以上发病者占2~4%,但人群中鼻咽部带菌率常显著增高,有时高达50%以上,人群带菌率超过20%时提示有发生流行的可能,所以带菌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更大。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2) 脑膜脑炎型的治疗
1)抗菌治疗同上 2)脱水剂治疗 20%甘露醇及高渗糖降颅内压。 3)呼吸衰竭治疗 吸氧、吸痰及降温,用呼吸兴奋剂,呼吸停止气管切开。 4)肾上腺皮质激素减轻脑水肿。
预防:
1、早期发现病人并就地治疗,密切接触者,应 医学观察7天。 2、流行期间加强卫生宣教避免大型集会。 3、疫苗注射 4、药物预防:密切接触者SMZco 1.0 Bid
3、流行性乙型脑炎 (1) 7 〜9月发病。 (2)脑实质损害为主:惊厥、昏迷、肢体瘫痪。无皮肤淤点 (3)C.S.F:澄清,细胞数<0.5X109/L以下,蛋白质可稍增高, 糖及氯化物正常。 C.S.F或血清中特异性I淤点 3)C.S.F:正常 4)粪培养
1、普通型流脑
脑膜炎球菌空气飞沫鼻咽部 大多数人为带菌状态 部分轻度上呼吸道炎症
少数人细菌入血
败血症
血脑屏障
脑脊髓膜化脓性炎症(1%)
2、暴发型流脑:由于脑膜炎球菌内毒素所引起的急性微循环障碍。 败血症 挛损伤 细菌大量释放内毒素 通透性↑ 血浆外渗 全身小血管持续痉
有效循环血量↓ 休克 脑微循环障碍
五、实验室检查
1、血Rt: WBC↑(20×109/L 〜40 ×109/L) 、N↑ (80 〜 90%),DIC时PLT计数明显减少。 2、C.S.F: 确诊的重要方法,但腰穿后易诱发脑疝, 严格掌握适应症。 先降颅压再穿刺,缓慢放液。 C.S.F 早期压力稍高,外观正常;稍后外观混浊脓性, 细胞计数升高,蛋白质升高,糖显著减少,氯化物减低。
发 病 率 /年
流脑流行的月份
三、发病机制和病理
1、发病机制和病理 免疫力强 细菌被消灭 鼻咽部→人体 细菌在鼻咽部繁殖成为无症状带菌者 免疫弱 少数:细菌从鼻咽侵入血→败血症 为皮肤黏膜出血点的暂时性菌血症, 极少 数:败血症——透过血脑屏障累 及脑脊髓膜→化脓性脑脊髓膜炎 细菌侵袭皮肤血管内皮,繁殖并释放内毒素 引起局部栓塞、 出血、坏死及细胞浸润→ 淤点和淤斑。(同样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内脏 出血) 内毒素 急性微循障碍(爆发性流脑) DIC—脑微循环障碍—脑水肿、昏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 著97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流行病学分析蒋海全(四川省渠县人民医院内四科 635200) 摘 要:目的 总结2008年以来四川省渠县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临床特征,为今后流脑防治工作积累经验。

方法 对97例流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分析采用卡方检验。

结果 患者主要集中在青少年和成人,分别为43例(占44.6%)和34例(35.4%),婴幼儿最少,仅6例(6.2%)。

临床分型以普通型为主,占72.3%,暴发型占27.7%。

死亡7例(7. 7%),共分离出49株脑膜炎奈瑟菌,培养阳性率为50.8%(49/97),其中,血培养阳性率为44.6%(43/97),脑脊液培养阳性者占31.4%(30/97)。

药物敏感结果显示,无论是C群脑膜炎奈瑟菌还是其他群,对青霉素、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等普遍敏感,而对复方磺胺甲噁唑、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等耐药率在80%以上。

血清学分类显示,高达82.8%(80/97)的患者为C群菌株感染,与其他群流脑比较,C群感染者病重,病死率高。

结论 C群脑膜炎奈瑟菌已成为目前四川省渠县流脑流行的主要菌株,C群感染者多见于青少年和成人。

治疗以青霉素、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为佳。

关键词:脑脊髓炎;奈瑟球菌,脑膜炎,血清C群;流行病学研究中图分类号:R51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28194(2008)182058203Clinica l and epidemiologica l ana lysis o f97ca ses o f epidemic cere b r ospinal men i ngitisJ I A N G H ai2qua n(Dep ar tment of Inf ectious D iseases,People′s H ospital of Q uxian County,Quxia n635200,China)A bstract:Object 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a nd epidemiological feature s of epidemic cerebrospinal me ningitis in recent8 yea rs in Quxia n Count y,a nd to guide preve ntion and c ure of this disea se.Met hods The clinical da ta of97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 h epidemic ce rebro spinal meningitis f rom2000to2008wa s ret rospectively a nalyzed,a nd Chi2square test wa s used for stati stical a nalysis.R esults The majo rity of these97patie nt s were juveniles(43case s,44.6%)and adult s(34ca ses,35.4%),while the in2 f ant patient s accounte d for a small percentage,only6.2%(6cases).In clinical classification,common type wa s do mina nt(72. 3%),followed by f ulminant type(27.7%).Seve n ca ses(7.7%)ended with deat h.Totally49strains of Neisse ria me ningitides were isolated,wit h positive c ulture rate of50.8%(49/97).The po sitive rate of blood cult ure was44.6%(43/97)and tha t of ce2 re brospinal f luid cult ure was31.4%(30/97).Dr ug susceptibility te st re sult s showed that Nei sseria meningitidis isolate s we re still highly se nsitive to pe nicillin,cef tria x o ne a nd cefota xime.Howeve r,the resistance rate s of the st rains to trimethop rim2sulfame2 thoxazole,ge ntamycin and ciprofloxacin we re all above80%.Results of serolo gical typing reveale d t hat82.8%(80/97)case s we re infected by group C Neisseria me ningitidis.There we re more severe ca ses a nd higher deat h rate in patient s inf ecte d by group C Neisseria me ningitidis.The pat hogenetic condition of group C Neisseria me ningitides infected patients was seve re,with a high case fatality.Conclusion Se rogroup C Neisse ria me ningitides has become the preponder ant strain in Quxia n County.Most of patients infected by group C are juveniles and adults.Penicillin a nd t he third gene ration cep halosporins a re still highly active against Neisse2 ria meningitidis.K ey w or ds:encephalomyelitis;Neisser′s coccus,meningitis;serogroup C;epidemiolo gic study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四川省渠县自20世纪90年代接种流脑疫苗以来,流脑发病率大幅度下降,未再发生周期性大流行,近8年流脑发病率维持在0.06/10万~17/ 10万的较低水平,病死率控制在5%以下。

但是,自2000年起四川省渠县发病率明显升高,并出现点状暴发,病死率也较以往增高。

四川省渠县人民医院自2000年1月以来,共收治流脑患者97例。

本文分析其临床及流行病学特点,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97例均为本院住院患者,男52例,女45例;年龄0.5~50岁。

13~18岁有43例,占44.6%,18岁以上有3例,占35%,~6岁仅有6例,占6%,6~3岁例,占%。

例患者中,例为在校学生,其次为酒店、商场等服务人员,共5例。

 临床诊断标准 流脑诊断及临床分型参照文献[]典型的临床表现,同时具有以下之一者诊断为流脑:(1)血、脑脊液等分离出脑膜炎奈瑟菌。

(2)血液、脑脊液中的特异性抗原阳性。

1.3 实验室检测 肉汤稀释法进行细菌培养,奈瑟菌鉴定条(AP IN H,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产品)鉴定。

应用病原菌分离、血和脑脊特异抗原检测、双份血清抗体检测等方法进行血清学分类。

2 结 果2.1 流行病学资料2.1.1 发病季节 以春季(2~4月)为主,共有48例,占49. 4%;其次为冬季(11月至次年1月份),共27例,占27.8%;夏季(5~月)6例,占6%;秋季(~月)6例,占6%。

 预防接种 列患者中有例有明确流脑疫苗接种史,占5%,其中5例接种过+群多价疫苗。

 临床资料4.40.211414.4974011.21:711.4810.4 2.1.2972121.A C2.22.2.1 临床表现 97例患者在病程中均有发热,以稽留热型者居多,体温达40℃以上。

82例患者在病程中出现头痛、呕吐等症状,占84.5%。

37例患者在入院时存在嗜睡、昏迷等,占38.1%。

73例患者在病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淤点、淤斑,占75.2%。

2.2.2 并发症 有并发症者共15例,占15.4%,表现为急性肾功能不全者6例,大片淤斑导致皮肤坏死,引起继发感染者3例,口周疱疹5例,心功能不全1例。

2.2.3 临床分型 普通型70例,占72.3%;暴发型27例,占27.7%,其中,脑膜脑炎型9例,休克型15例,混合型3例。

2.3 实验室检查2.3.1 血常规 外周血WBC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者有94例,占96.9%。

PL T低于正常者31例,占31.9%。

2.3.2 脑脊液 97例作脑脊液检查,其中,脑脊液中W BC< 1000×106/L者34例,占35.1%,(1000~5000)×106/L者59例,占60.8%,>5000×106/L者4例,占4.1%,分类中大部分为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

蛋白正常7例,增高90例,为0.5~3.7g/L,占92.8%。

糖降低80例,氯化物降低75例。

2.3.3 病原学检测 97例患者入院后均进行至少一次血培养,血培养阳性者43例,占44.6%。

97例患者进行了脑脊液培养,阳性者30例,占31.4%。

其中,血和脑脊液培养均阳性的患者18例,共分离出49株脑膜炎奈瑟菌。

共有100份涂片检查结果,其中淤点、淤斑涂片49份,阳性36份,占73.5%,脑脊液涂片51份,阳性41份,占80.4%。

2.3.4 细菌药物敏感结果 分离所得49株脑膜炎奈瑟菌。

细菌型别鉴定显示,A群4株,C群42株,未分群3株。

药物敏感试验显示,无论是C群还是其他群脑膜炎奈瑟菌对青霉素、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等敏感,而对复方磺胺甲噁唑、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左氧氧沙星耐药率都在80%以上,见表1。

表1 脑膜炎奈瑟菌和C群脑膜炎奈瑟菌的药物敏感结果比较[株数(敏感)]细菌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曲松头孢噻肟氯霉素万古霉素脑膜炎奈瑟菌30(86.7)17(13)31(90.3)31(90.3)30(73.3)8(1)C群脑膜炎奈瑟菌42(88.0)14(10)26(92.3)26(96.1)25(76.0)1(1)续表1 脑膜炎奈瑟菌和C群脑膜炎奈瑟菌的药物敏感结果比较[株数(敏感)]细菌复方磺胺甲噁唑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利福平脑膜炎奈瑟菌30(9)11(3)14(3)28(6)28(6)13(6) C群脑膜炎奈瑟菌25(3)10(2)11(2)25(8)25(5)9(5) 敏感为敏感率,<20株为具体敏感株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