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辽宁省_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

合集下载

辽宁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辽宁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辽宁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有学者在研究古代思想史时发现,他的思想用于学术,可发展为思辩哲学;用于军事可以发展为战略方针;用于政治,可以发展为斗争策略;用于生活,可以发展为生存智慧。

就连同一种副产品,也可能有不同结果。

比如“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就可能是斗争策略,也可能是自我安慰。

材料中的“他”是A.《论语》B.《道德经》C.《孟子》D.《韩非子》2.“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刑者,民之所恶也。

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邪,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

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以上言论出自A.孔子B.韩非子C.老子D.墨子3.《汉书·董仲舒传》说:“自武帝初立,魏其、武安侯为相而隆儒矣。

及仲舒对策,推明孔氏,抑黜百家。

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材孝廉,皆自仲舒发之。

”这表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要是A.董仲舒极力推动的结果B.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C.儒生孝廉有利政治清明D.汉武帝与大臣们都推崇儒学4.朱熹曾说:“为仁者,必有以胜私欲而复于礼,则事皆天理,而本心之德复全于我矣。

”他强调的是A.“理”是世界的本原B.成为“仁”者的重要性C.道德修养的重要性D.成为仁者的主要途径5.宋代的婚俗中,“娶妻不顾门第,直求资财”的风气盛行,在通婚书上要写明男女家中财产状况,嫁娶论财的表现十分明显。

在迎亲之前,男方要送花粉一类的东西“催婚”,女家要用帐幔、被褥之类的装点新房,称为“铺房”。

以下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反映了传统婚俗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B.反映了儒家思想对婚姻的影响C.根本原因是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D.体现了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6.某思想家主张:“君子之学以明其心。

其心本无昧也,而欲为之蔽,习为之害。

故去蔽与害而明复,匪自外得也。

”该思想家可能是A.孟子B.董仲舒C.王阳明D.顾炎武7.明清思想家不同于前代思想家,下列反映了其突出的时代特征的是A.黄宗羲提倡“法治”B.王夫之的唯物思想C.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D.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8.下表所列内容为中国某一时期的历史特征。

辽宁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辽宁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辽宁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

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主流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

按顺序它们分别应代表A.儒、道、墨、法B.墨、儒、法、道C.法、儒、道、墨D.道、法、墨、儒2.下列各项符合道家观点的是A.清心寡欲,顺应自然B.爱人如已,崇尚和平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善于权术,独操威柄3.如果介绍孔子,下列表述中你不会采用的是A.生活在春秋时期,儒家学派创始人B.思想核心是“仁”和“礼”C.伟大的教育家,被誉为“万世师表”D.著有《论语》产生重大影响4.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璧。

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道家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的是A.不以人助天B.制天命而用之C.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5.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为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奠定了基础。

与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相对应的排列组合是A.君子、侠客、隐士、英雄B.英雄、侠客、隐士、君子C.君子、侠客、英雄、隐士D.英雄、隐士、侠客、君子6.“大一统的封建帝国需要这样一种宗教:用统一的神权来神化君权,用祖先崇拜来巩固宗法等级制度,用‘天定’的禁欲主义清规戒律来束缚民众,用教主崇拜来管制思想……经历两次改造,儒家变为儒教,孔子抬高为被崇拜的偶像。

”使“儒家变为儒教”的两次改造指的是A.孟子主张施行“仁政”;董仲舒提出“存天理,灭人欲”B.荀子提倡“仁义”和“王道”;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C.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三纲五常”;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D.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王阳明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7.无论“焚书坑儒”,还是“罢黜百家,表彰六经”,其本质都是A.为加强中央集权制造理论B.剔除不适应当时社会需要的思想C.为削弱诸侯势力提供理论依据D.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8.秦王嬴政读韩非子的书,感叹曰:“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你认为嬴政发此感慨的最主要原因是A.韩非子认为今胜与昔,“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B.韩非子主张“法不阿贵”、“以法为本”C.韩非子主张君主专制,中央集权D.韩非子提出“富国以农”,认为耕可得以富,战可得以贵9.我们把下面三位思想家归为一类,主要是根据他们的思想主张①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天下为主”②主张“工商皆本”、强调经世致用、发展唯物思想③主张推翻帝制,建立人民主权的国家④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总清算,创立了新的思想体系A.①②③B.①②C.②③D.①②③④10.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德民”。

分校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人教版高二全册历史试题

分校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人教版高二全册历史试题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阶段测试历史学科高二年级一.选择题(共40题,每题2分)1.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这段话体现的是A.民本思想 B.仁政思想 C.礼法并重 D.礼治为先2.孔子说:“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

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A.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 B.认为自然是可以认识的C.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3.孟子指出:“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荀子认为:“筐箧已富,府库已实,而百姓贫。

夫是之谓上溢而下漏,入不可以守,出不可以战,则倾覆灭亡可立而待也。

”这表明儒家主张A.藏富于民 B.勤俭节约 C.忠孝为本 D.国富民贫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里写道:“这是一个生气勃勃、富有创造性的时代;“在这一时代里,人们写下伟大的文学、哲学和社会理论著作,这也是中国古代文明形成的时代。

”下列思想属于“这一时代”的是A.“存天理,灭人欲”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D.“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5.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说:“在东周之世,社会上即已发生一种思潮:主张节制资本,其具体办法是大事业官营;大商业和民间的借贷,亦由公家加以干涉。

”该思潮属于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6.“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引自《庄子·人间世》)下列与此主张同属于一个思想流派的是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B.“不期修古,不法常可”C.“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D.“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辽宁省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历史 Word版含答案

辽宁省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历史 Word版含答案

辽师大附中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模块考试高二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1、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是A、对现实的不满在文学艺术领域的反映B、对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美好景象的描绘C、对人民的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的赞扬D、对封建统治阶级黑暗统治的强烈谴责2、“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你自己”这句名言反映了诗人A、具有民主思想和反叛精神B、对未来充满幻想,体现乐观精神C、批判现实主义思想意识D、追求自由和个人幸福的思想3、恩格斯说这些作品“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所不知道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学到的东西多。

”这些作品的作者是A、拜伦B、巴尔扎克C、托尔斯泰D、贝克特4、下列评价与《战争与和平》不相符的是①时代的史诗②近代的《伊利亚特》③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④讽刺现代社会积弊的百科全书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5、下列表述和《等待戈多》无关的是A、作者是法国作家贝克特B、富有批判现实主义精神C、被誉为世界荒诞派戏剧史上的里程碑D、有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6、下列关于贝多芬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成功赋予器乐反映社会重大题材的使命B、确立了印象派音乐的地位C、最重要的贡献是对交响曲的发展与创新D、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先河7、贝多芬的音乐之所以洋溢着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气息,主要是由于A、古典主义音乐的影响B、启蒙思想的影响C、法国大革命的影响D、他终生追求进步和自由的精神8、在创作中强调音响和音乐,认为音乐只能提供一种暗示或心境的音乐流派是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印象派D、现代主义9、在绘画史上,现代派的特点是①采用夸张、变形与抽象的表现手法②根据自己眼睛的观察和感受,来表现色彩的变化③提供一种暗示或心境④大胆运用各种新材料A、①④B、③④C、②③D、①②10、下列选项中属于印象派艺术家的是A、拜伦和雪莱B、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C、莫奈与德彪西D、贝多芬与莫扎特11、世界上第一台电视机的发明者是A、爱迪生B、贝尔德C、贝克特D、法拉第12、哪一位被称为“电影界的莎士比亚”A、美国的格里菲斯B、卢米埃尔兄弟C、卓别林D、贝尔德13、使普通大众与艺术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的主要因素是A、电视的出现B、电影的出现C、画展的举办D、音乐会的举办14、电影、电视艺术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人类进入电气时代B、科学技术的发展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文学艺术的发展15、二战后的美国总统大选,一直是世界媒体关注的焦点。

辽宁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辽宁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辽宁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

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主张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和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

按顺序它们分别是()A.儒、道、墨、法B.墨、儒、法、道C.法、儒、道、墨D.道、法、墨、儒2.玉石具有温润、坚硬的特点,我国古代形成了独特的玉文化。

孔子提倡君子佩玉,主要是因为()A.玉非常贵重,是财富的标志B.玉饰工艺精湛,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C.玉石具有祛除疾病的功用D.玉石的特点与我国古代的道德规范相吻合3.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趋势是()A.逐渐平民化B.逐渐贵族化C.逐渐神秘化D.逐渐宗教化4.文人画是北宋以后中国画的主要艺术形式。

下列四幅图片,明显体现文人画特色的是()A B C D5.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强调人的价值,追求个性解放,反对神学迷信,主要是因为()A.新航路开辟打破了“天圆地方”学说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突出了人的作用C.宗教改革运动动摇了天主教会的地位D.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的创立6.恩格斯说:“十八世纪主要是法国人的世纪”。

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A.法国民主共和制度的确立影响深远B.启蒙运动在法国达到高潮并影响世界C.法国率先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D.法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殖民帝国7.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空前繁荣,各种文学艺术流派深刻反映社会历史现实,主要流派出现的顺序是()A.浪漫主义,古典主义,现代主义B.浪漫主义,印象主义,现实主义C.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D.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8.下列关于电影、电视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快速传播资讯B.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C.促进了人类多元化文化的发展D.主要宣传了暴力、丑闻等社会黑暗面9.近代中国思想界的“西学东渐”经历了一个由理论到实践、由照抄照搬到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发展历程。

辽宁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辽宁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辽宁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全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于1988年在巴黎聚会,讨论新世纪世界的前途,他们竟然得出——致的结论,认为在21世纪,人类如果要过上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回到250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

他们从孔子那里去寻找的“智慧”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C.“是非之心”,人皆有之D.“制天命而用之”2.老子和孔子思想主张的相似之处是A.主张体谅百姓B.主张恢复周礼C.否认”天命论”D.强调贵贱有”序”3.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

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社会背景是A.百家争鸣趋于合流B.社会长期动荡不安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D.封建制度逐步建立4.古人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强调的是祭祀祖先、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

这一主张属于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5.《唐律疏议》记载:“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

”这表明A.德礼是刑罚的本体B.刑罚是德礼的体现C.德礼相较于刑罚无足轻重D.德礼和刑罚对政教皆不可缺6.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皇太子李建成,逼父皇李渊退位,李世民违反了①孔子的“礼”②董仲舒的三纲五常③宗法制④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7.西汉初年,大臣陆贾评论秦的统治说:“事愈烦天下愈乱,法愈滋而奸淫愈炽,兵马益而敌愈多。

”这段话最根本的含义是A.严刑酷法不能保证统治的安定B.减少政事清静无为才是长治久安之道C.秦朝养兵太多反而招致灭亡D.秦朝法网严密却不能阻止民间的反抗8.江都(今扬州)王刘非是汉武帝的同父异母兄,骄横好胜。

汉武帝为教育、引导刘非,任命董仲舒为江都相。

根据所学,你认为董仲舒用以引导刘非的学说主要是A.“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B.“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C.“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D.“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9.“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思想之间的关系是A.用政治上的统一保障思想上的统一B.用君权神授的思想来巩固统一C.用思想上的统一为巩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D.儒家思想逐步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10.18世纪欧洲的启蒙学者认为:中国朝廷的目标是人民的幸福。

辽宁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辽宁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辽宁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左转·隐公三年》记载:“……故周郑交质,王子孤质于郑,郑公子忽质于周”,材料中这种周朝与郑国互换人质现象突出表明A.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政治特有交往的方式B.国与国交往的外交诚意C.国与国之间的交往缺乏互信D.宗法制度遭到严重破坏2.下面是某校高三(18)班历史课上,老师在多媒体教学中展示的一个卡片,老师要求学生把卡片补充完整,如果以下是一些同学的回答,你认为正确的是①(小明)政治作为: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国家;评价: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民族融合。

②(小红)政治作为:建立皇帝制度;评价:使皇权至高无上,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加强对全国的统治,但容易导致决策失误。

③(小亮)政治作为:建立三公九卿制度;评价:有利于辅佐皇帝处理中央事务,强化了皇权。

④(小军)政治作为:率先开创郡县制;评价: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使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3.关于中国封建专制的基本特征,史学家白钢认为:政治上的表现,一是有权就有一切,二是家长制,三是官僚政治;经济上的表现,一是以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其经济基础,二是以自然经济为基本面貌的封建生产方式,文化上推行蒙昧主义,一是天命观。

其中“有权就有一切”、“家长制”、“官僚政治”、“蒙昧主义”历史根源分别是A.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B.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C.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D.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4.元大德九年,中书省下达公文,谴责各行省应决不决、“泛滥咨禀”的做法。

然而,对“重事并创支钱粮”,仍重申“必合咨禀”的旧制。

中书省此举的真实意图是A.增强行省政务禀报的意识B.创造条件扩大地方自主权C.摆脱地方繁重政务的干扰D.中央集权与高效行政兼顾5.近代西方有说法认为,世界上传印阅读最广的书,第一是《圣经》;第二就是《民法大全》,堪称“法律圣经”。

2023-2024学年辽宁省沈阳市重点高中联合体高二(上)月考历史试卷(12月份)+答案解析(附后)

2023-2024学年辽宁省沈阳市重点高中联合体高二(上)月考历史试卷(12月份)+答案解析(附后)

2023-2024学年辽宁省沈阳市重点高中联合体高二(上)月考历史试卷(12月份)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分。

1.某学者研究指出,距今1万年左右,地球上冰期退却,气温上升,气候变暖,植物茂盛,动物大量繁衍,人类努力适应自然,进行种植和驯养活动,并过上定居生活,人类的基本生活来源更多地依赖农耕和畜养。

在这一演进过程中()①人类从食物采集者变成食物生产者②出现了社会分工、物品交换与贸易③农耕定居推动了聚落的形成④西亚居民培植出了大麦、玉米和小麦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2.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农业温室系统。

这种农业温室系统能根据实时采集到的室内温度、土壤温度、露点温度、空气湿度、叶面湿度以及光照等环境参数,自动开启或者关闭相关设备。

这种农业温室系统说明农业生产实现了( )A. 产业化B. 智能化C. 无人化D. 工业化3.远古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逐渐从依靠原始的渔猎、采集等寻找食物转变为主要依靠饲养和种植获取食物。

这种变化反映出( )A. 种植经济是农业兴起的重要标志B. 农业成为古代社会基本生产部门C. 种植经济根本改变了人类生活方式D. 农业和畜牧业成为独立生产部门4.西周时期出现“千耦其耘”的劳动场景,春秋战国出现“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的现象。

这表明( )A. 农业经营方式由集体耕作到个体农耕B. 小农经济成为古代社会基本生产模式C. 土地制度由国有制演变为地主私有制D. 精耕细作推动古代农业长期领先世界5.经考古发掘,东北至辽西,西北至甘肃、青海、新疆一带,西南至云贵边陲,当前已有五十个以上地点出土了汉代的铁农具。

据此可知,汉代( )A. 农业生产力水平有所提高B. 社会经济重心逐渐转移C. 农业生产方式发生质的变化D. 先进冶铁技术普及全国6.19世纪,一位到英国旅游的加拿大人面对煤燃烧造成的遮天蔽日的烟雾,感觉到与其家乡那种“单调的纯净”不同,这种舒服的烟雾“为空气增加了一种可靠性和营养,让你似乎能感觉到肺在咀嚼它”。

高二历史上册12月月考测试及参考答案

高二历史上册12月月考测试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题2分,共70分)1、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的相同点有()①孙中山的号召或领导②都是武装斗争③矛头指向北洋军阀④没有改变社会性质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D、②④2、1906年孙中山说:“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而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

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决无寻仇之理。

……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

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这表明当时孙中山()①正确揭示了近代中国的民族矛盾②明确反对当时流行的种族复仇思想③认为推翻清朝反动统治具有双重意义④坚持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立场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③④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这集中体现在A.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B.国民享有人身、言论、结社、迁移等自由C.按照“三权分立”原则构建政治体制D.国民享有选举及被选举的权利4、有人认为:“从实力来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秀清),却被孙文的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主题使然也。

孙中山把主题摸对了,几颗‘炸弹’一丢,满清帝国就土崩瓦解了。

”你认为文中的“主题”应该是()A.以暴力革命推翻清朝反动统治,重建汉族政权B.以暴力革命推翻清朝和帝国主义的反动统治C.以暴力革命推翻清朝反动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D.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使之与民族资产阶级一起革命5、列宁在辛亥革命后指出,孙中山的思想首先是同“防止资本主义的愿望结合在一起的”。

列宁具体指的是孙中山的()A.民生主义思想B.民权主义思想C. 民族主义思想D.6、甘地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计划”中,最能体现其自治目标的是()A.放弃英国殖民当局授予的头衔和名誉职位B.抵制英国人的立法机关和法院,建立新的裁决法庭C.抵制英货恢复手工纺织D.发动群众开展抗税斗争7、“用自我牺牲去感化敌人,用自己的爱去召唤敌人心中的爱,如果爱回到敌人的心灵,哪怕仅存有一丝,敌人顷刻软化、变敌为友,暴力就会这样被战胜。

2023-2024学年辽宁省沈阳市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辽宁省沈阳市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辽宁省沈阳市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质量检测模拟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72分)1.《尚书·牧誓》记载武王灭商“时甲子日昧爽,王至于商郊牧野”,1976年出土的西周青铜器利簋铭文称“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黄昏)夙有商(灭了商)”两则材料可以印证()A.周文王实现灭商的政治设想B.武王一天之内打败商王军队C.商纣王因其暴行而遭到失败D.武王灭商之战发生在甲子日2.汉昭、宣帝时期,涌现出一批有名的刺史,如扬州刺史黄霸,因政绩斐然,受到宣帝称赞,下诏曰:“制诏御史,其以贤良高第扬州刺史霸为颍川太守,秩比二千石,官赐车盖,特高一丈,……以彰有德”。

据此可知,当时朝廷意在()A.开创监察制度强化专制皇权B.调整地方行政制度促进社会稳定C.整顿地方吏治加强中央集权D.提高地方官员待遇抑制豪强势力3.下表为古希腊历史学家波利比乌斯对罗马共和国政治制度的分析。

他意在说明罗马共和政体君主政治最高行政长官执政官由选举产生,任期为一年贵族政治元老院决定国家内外政策,通过法律民主政治公民大会具有选举权和立法权A.有利于公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B.调动了罗马公民积极参政的热情C.体现了权力的相互配合与制衡D.推动了法律完善以防范独裁统治4.13世纪英国《大宪章》第39条规定:“任何自由人,如未经其同级贵族之依法审判,或经国法判决,皆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法律保护权、流放或加以任何其他损害。

”第40条则规定“余等不得向任何人出售、拒绝或延搁其应享之权利与公正裁判。

”这说明《大宪章》()A.督促政府践行依法行政B.蕴含了近代人权观念.C.剥夺了国王的司法权力D.有效保障了平民权益5.1937年1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决定把红色中华通讯社更名为新华通讯社,并在华北、晋绥、山东等地相继成立分社。

1940年12月,创办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可以用日语和英语广播。

同时,还在边区和国统区分别创办了《解放日报》和《新华日报》。

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二历史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二历史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历史试题说明:1.测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2.客观题涂在答题卡上,主观题答在答题纸上第Ⅰ卷(6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40题,共60分)1.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及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生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穿得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好: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A.甲——儒,乙——墨,丙——法,丁——道B.甲——道,乙——儒,丙——墨,丁——法C.甲——儒,乙——法,丙——墨,丁——道D.甲——道,乙——墨,丙——法,丁——儒2.钱穆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

”“士人政府”形成的思想条件主要是()A.法家思想的衰微B.黄老之学被推岽C.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D.程朱理学的盛行3.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

在此,朱熹()A.教诲后生弟子遵从“三纲五常”B.告诫乡亲去恶从善以“慎思明辨”C.灌输以农兴业思想以存“天理”D.劝导百姓遵循一种“理性”的生活秩序4.宋代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由此导致的社会行为现象是()A.知识分子埋头科举不问政事B.封建的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形成C.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在潜滋暗长D.农民起义受到社会的广泛谴责5.王守仁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守仁这样说的依据是()A.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B.天下惟理C.天下惟器D.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6.韩非子主张实行君主专制,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依据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正确的评价()A.都是进步思想B.前者反动后者进步C.都具有民主色彩D.都有利于专制主义统治7.中国古代虽是建筑、水利、机械、纺织大国,然而物理成就不多;作为发明造纸术、火药的国家,化学并不突出;农业技术高度发达,而生物学理论却相当薄弱。

辽宁省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

辽宁省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

辽宁省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万物的存在与否,全在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感觉到冷,有人感觉到凉爽。

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

”这段话阐述的哲学观点是A. 人生而平等B. 美德即知识C. 认识你自己D. 人是万物的尺度2.苏格拉底认为:“正义和其他一切德行都是智慧。

……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情。

”下列对这一观点分析正确的是A. 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B. 完全从个人角度和利益出发,追求功利C. 强调理性,否认绝对权威D. 认同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3.文艺复兴时期,法国作家拉伯雷鲜明地提出“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结合当时的背景,从本质上看,这种观点A. 有利于人性的解放B. 否定了宗教对人生的价值C. 忽视了道德的作用D. 是对世俗政权的公开挑战4.“十五世纪中叶到十六世纪初,意大利文艺复兴中的主要事实便是:教皇与世俗的宗教批评者之间的冲突是以容许新人的某种不敬神的精神进入僧侣统治集团为代价而得到避免。

”这反映了A. 宗教改革是文艺复兴的组成部分B. 此时期资产阶级与教会的矛盾并未激化C. 文艺复兴动摇了天主教会的权威D. 人文精神缓和了教会与世俗社会的冲突5.它(文艺复兴)只以受过教育的阶级(人数有限的城市或贵族精英)为对象;而不像路德那样,以没有受过教育的广大人民群众为对象。

因此,作为历史力量,它有明显的软弱性。

这说明文艺复兴A. 缺乏思想理性B. 反对“因信称义”C. 影响范围有限D. 属于贵族运动6.“1530年,德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只怀表,计时器真正得以‘便携’。

在此之前,它是教会的奢侈品,只出现在高大教堂的塔顶……斯特拉斯堡教堂内11米高的天文钟,每整点都有死神提着板斧出来报时,准确无误,教堂落成之际,大主教下令将热铅灌入钟表师的双眼。

辽宁省高二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段考试题(12月)(理)试卷

辽宁省高二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段考试题(12月)(理)试卷

辽宁省高二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段考试题(12月)(理)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40题;共80分)1. (2分)战国时期,“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其结果是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使原来由贵族垄断的文化学术向社会下层扩散,各个学派之间,同一学派的不同流派之间,既相互斗争又相互借鉴。

这种局面带来的效果是()A . 维护了社会新秩序,倡导了个性解放B . 开阔了视野,促进了文化的觉醒C . 各派势均力敌,社会得以安定D . 实行法治,建立起理性社会2. (2分) (2018高二下·富平期末) 孙中山答日本人:“我辈之三民主义首渊源于孟子,更基于程伊川之说。

孟子实为我等民主主义之鼻祖。

”孙中山这么说主要是因为孟子主张()A . 人性本善B . 舍生取义C . 民贵君轻D . 得道者多助3. (2分)“萧何定法律,明白又整齐;曹参接任后,遵守不偏离。

施政贵清静,百姓心欢喜。

”史称“萧规曹随”,比喻按照前任的成规办事。

反映的汉代当时的主要政治统治思想是:A . 儒家的“仁政”思想B . 法家的法治思想C . 墨家的“兼爱”思想D . 道家的黄老之学4. (2分) (2016高三下·临沂模拟) 晋国的赵氏把法律铸在鼎上公布出来,孔子认为这违反了晋国祖宗唐叔所订立的法度,使得贵贱无序,国家就不好统治了;鲁国季氏采用了周天子才能用的八佾舞,孔子说:“是可忍,孰不可忍也”,非常生气;齐国的田氏杀了齐简公,孔子认为卿大夫不该杀诸侯,要求鲁国出兵去讨伐田氏。

材料表明孔子的立场是()A . 行仁政,反对刑罚和战争B . 法先王,祖宗之法不可改变C . 重礼乐,以礼乐教化百姓D . 正其名,端正宗法等级秩序5. (2分) (2017高三上·玉山月考) 冯友兰先生在《孔子在中国历史中之地位》一文中比较孔子与苏格拉底,他认为:“苏格拉底自以为负有神圣的使命,以觉醒其国人为己任,孔子亦然。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12-13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附答案)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12-13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附答案)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2-2013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

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从公元前六世纪到公元前四世纪,是东西方哲学思想发展的熏要时期,这一时期的东西方不但涌现出了众多的思想大家,而且流派纷呈。

回答l—5题1. 儒家追求创建和谐的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思想,以下言论体现了儒家这一主张的是①“仁者爱人”②“贵贱有序”③“克己复礼”④“无为而治”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下面两幅图选自《蔡志忠漫画》,它们分别反映了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的思想主张A.法家、道家 B.儒家、道家C.墨家、儒家 D.墨家、法家3.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

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A.仁政和道德教育B.王道和民主政治C.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D.实行人治或法制4.当时儒家“民本思想”与智者学派的“人文主义”思想出现的社会背景,主要不同是A.讨论主题不同B.诞生的政治氛围不同C.价值取向不同D.所处的历史阶段不同5.某中学研究性学习课上,针对教师提出的“对比宋明理学和文艺复兴的不同之处”,某学习小组得出下列四个结论①前者以儒家道德压制个人欲求,后者提倡思想自由②前者以农耕经济为基础,后者以工业经济为基础③前者服务于官僚政治,后者服务于新兴的资产阶级④前者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后者遭到封建专制王权的压制上述观点正确的是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的发展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回答6-9题6.孔子是世界公认的文化名人,其思想主张对当今建设和谐社会仍具有积极意义的是A.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7.《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体现的忠义思想,明显来自儒家思想中的A.“仁政”学说B.“天人感应”学说C.宋明理学思想D.“经世致用”思想8.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9.李贽以“童心”或“真心”为标准,反对一切传统观念束缚、外在的教条,甚至包括无上权威的孔子在内。

辽宁省实验中学2021-2022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

辽宁省实验中学2021-2022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

辽宁省实验中学2021-2022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6)页,第Ⅱ卷第(7)页至第(8)页。

2、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涂在答题卡上,贴好条形码。

答题卡不要折叠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标号涂黑。

答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试卷答题卡收回。

1.孔子认为人生应扎根于社会现实,极力主张从道德领域解决人生及社会的一切问题。

老子强调“清静无为”,主张从自然状态出发,从宇宙中去开启人生的智慧。

两人的人生观( )A.蕴含着强烈社会责任感B.是不同时代背景的折射C.体现出思想核心的差异D.适应了统治者统治需要2、春秋战国时期,某一学派提出自然的规律是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伤害它们;圣人的行为准则是,做什么事都不跟别人争夺。

该学派( )A.主张超然于物外的逍遥B.强烈反对任人唯亲C.推崇以严刑峻法来治国D.提倡重建周朝制度3、司马谈在《论六家指要》中有精要的评论:“要曰彊(强)本节用,则人给家足之道也。

此……之所长,虽百家弗能废也。

”材料中的“……”最有可能是( )A.老子B.孟子C.墨子D.韩非4、孔子开创的儒学是一个集政治、文化、社会伦理等诸多方面为一体的庞大的思想体系,具有极大的开放性……然而董仲舒的新儒学将思想统一于儒家,不能展开自由平等的争鸣。

由此可见( )A.儒家思想的理想化B.儒学内容的思辨化C.儒学变为政治奴婢D.儒学利于士人发展5、汉武帝以后,随着儒学自上而下的大力推行和民众自下而上的主动学习,汉族民众的民族意识不断增强,其他各族人民在意识、行为、思维和价值观等方面也渐趋一致。

究其原因是,汉代儒学( )A.强调天人合一B.倡导大一统观C.宣扬君权神授D.劝君主行仁政6、《唐律》对婚姻中的法律关系作了明确规定,如:“同姓为婚者,徒三年”;为维护家族利益,丈夫可以以“七出”为由休妻,但妻子若无“七出及义绝之状”而被抛弃,或者丈夫“以妻为妾者”,则要“徒三年”。

辽宁省实验中学东戴河分校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

辽宁省实验中学东戴河分校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

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4)页,第Ⅱ卷第(5)页至第(6)页。

2、本试卷共100 分,考试时间9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 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势必自己的姓名、班级填涂在答题卡上,贴好条形码。

答题卡不要折叠2、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标号涂黑。

答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试卷答题卡回收。

1.据大臣汲黯(?——前 112 年。

西汉)揭穿,汉武帝“内多欲而外施仁义”。

他重用苛吏和财利之臣,致使不久后有人议论“秦有十失,其一尚存,治狱之吏是也”。

但汉王朝却没有重蹈秦的覆辙,主要原由是()A.汉初法律制度趋势成熟 B .酷法罩上了儒家思想的外套C.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增强 D .“文景之治” 和缓了社会矛盾2.孟子曰“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

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

”这反映出当时的儒家学说()A. 主张增强君权B.交融各家思想C.丧失主导地位D.社会影响有限3.魏晋南北朝期间,主导文化从儒学式微转变成儒、释、道三教并立;胡汉两种异质文明从矛盾渐进到兼容;地区文化从中原一脉发展成南北分明。

这表示魏晋南北朝期间()A. 中国古代文化构造表现多元化特色 B. 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并逐渐成为主流C. 道家的出生思想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同D. 少量民族南迁后民族融合趋势增强4.《江州义门陈氏宗谱·旧碑碎语家言记》中载有唐宋朝廷旌表“义门陈氏”(累世同居的大家族)家族的缘故,上曰:“义门陈氏可旌者有三:一曰齐家严肃;二曰治事详密;三曰报国急公。

”对此剖析正确的选项是)(A.唐宋经济发展推进家族权益发展 B .陈氏权益强盛稳固中央集权统治C.儒学修齐治平思想切合统治需要 D .宗法制度不停增强扩大家5.程朱理学认为:“人欲”是高出保持人之生命的欲乞降违反礼仪规范的行为,与“公理”对峙;并从而提出“存公理,灭人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万物的存在与否,全在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感觉到冷,有人感觉到凉爽。

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

”这段话阐述的哲学观点是A. 人生而平等B. 美德即知识C. 认识你自己D. 人是万物的尺度2.苏格拉底认为:“正义和其他一切德行都是智慧。

……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情。

”下列对这一观点分析正确的是A. 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B. 完全从个人角度和利益出发,追求功利C. 强调理性,否认绝对权威D. 认同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3.文艺复兴时期,法国作家拉伯雷鲜明地提出“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结合当时的背景,从本质上看,这种观点A. 有利于人性的解放B. 否定了宗教对人生的价值C. 忽视了道德的作用D. 是对世俗政权的公开挑战4.“十五世纪中叶到十六世纪初,意大利文艺复兴中的主要事实便是:教皇与世俗的宗教批评者之间的冲突是以容许新人的某种不敬神的精神进入僧侣统治集团为代价而得到避免。

”这反映了A. 宗教改革是文艺复兴的组成部分B. 此时期资产阶级与教会的矛盾并未激化C. 文艺复兴动摇了天主教会的权威D. 人文精神缓和了教会与世俗社会的冲突5.它(文艺复兴)只以受过教育的阶级(人数有限的城市或贵族精英)为对象;而不像路德那样,以没有受过教育的广大人民群众为对象。

因此,作为历史力量,它有明显的软弱性。

这说明文艺复兴A. 缺乏思想理性B. 反对“因信称义”C. 影响范围有限D. 属于贵族运动6.“1530年,德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只怀表,计时器真正得以‘便携’。

在此之前,它是教会的奢侈品,只出现在高大教堂的塔顶……斯特拉斯堡教堂内11米高的天文钟,每整点都有死神提着板斧出来报时,准确无误,教堂落成之际,大主教下令将热铅灌入钟表师的双眼。

”钟表的发展历程折射出A. 科学的发展带来技术的进步B. 文艺复兴的影响绵长深远C. 教权的桎梏逐渐被挣脱D. 工业革命的发明层出不穷7.在宗教改革运动中,人文学者伊拉斯谟虽然同路德存在争论,但也有一些与路德相同的观点。

伊拉斯谟认为,如果人们心中没有上帝,他们表面上的虔诚活动,如朝圣、立誓、守夜、禁食,仍是没有用的。

这一主张与路德的思想相似之处是A. 反对教会兜售赎罪券的欺诈行为B. 苦修不能达到救赎的目的C. 主张教随国定并实行宗教宽容D. 激励人们积极进取与发财致富8.加尔文教认为:上帝自创世纪以来,就把人分为“选民”和“弃民”,前者注定得救,后者注定沉沦,这种学说实质上A. 承认了现实生活中的等级秩序B. 为封建贵族特权辩护C. 带来世俗界上帝“弃民”的沉沦D. 推动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9.海涅把马丁·路德称为“一个由天意选中出来粉碎罗马霸权的贫苦修道士”,其主要理由是马丁·路德推行的宗教改革A. 抵御了罗马帝国的侵略扩张B. 破除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C. 突出了人的主体意识和精神D. 建立了不同以往的现代宗教10.“任何人放弃其自然自由并受制于公民社会的种种限制的唯一的方法,是同其它人协议,以谋他们彼此之间的舒适、安全和和平的生活,以便安稳的享受他们的财产并且有更大的保障来防止共同体以外任何人的侵犯,无论人数多少都可以这样做。

”材料体现的思想是A. 天赋人权B. 主权在民C. 社会契约D. 自由平等11.有学者指出:如果说文艺复兴为人文主义者们“清理了场地”,那么启蒙运动则是“大兴土木”。

这里的“大兴土木”是指A. 摧毁蒙昧和专制主义B. 建设工业文明国家C. 弘扬理性和科学思想D. 创立民主法制社会12.伏尔泰对于中国的传统儒学推崇至极。

在他心目中,奉行儒家的中国是开明的专制君主制的典范,那里有真正的信仰自由,佛教、道教、喇嘛教都可以自由传道,大家相安无事,政府只管社会风化,从不规定民间的宗教信仰。

他还说中国人是“所有人中最有理性的人”。

他推崇中国的儒学文化是因为A. 儒家思想宽容B. 中国政治制度体现了开明君主专制C. 中国古代社会的辉煌和谐D. 利用中国儒学文化批判西欧社会13.伽利略指出:“科学的真理不应在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去找。

而应该在实验中和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中去找。

”这说明了A. 伽利略否定了古代圣人的研究成果B. 伽利略论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C. 伽利略重视实验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D. 伽利略的成就为牛顿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14.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里埃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19世纪末,瑞典科学家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这些科学理论A. 解释了改良蒸汽机的工作过程B. 应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而产生C. 证明科技发展推动了社会进步D. 有利于全面认识工业化的影响15.某学者在论及西方历史上的某一文艺思潮时说:“他们或对过去充满缅怀,或对未来充满憧憬,但唯独对现实充满仇视。

”此文艺思潮应属于A. 古典主义B. 浪漫主义C. 现实主义D. 现代主义16.“人生是荒诞的,现实是令人恶心的,人们在生活中充满恐惧感、迷惘感和孤独感。

所以存在主义特别强调个体自由创造性、主观能动性,把人的意义、人的价值归结为人的自由选择与创造。

”下列作品的风格符合上述观点的是A .《自由引导人民》 B.《拾穗者》 C.《日出印象》 D.《格尔尼卡》17.20世纪初某学者在评价某一艺术时说:“它也象印刷术一样通过一种技术方法来大量复制并传播人的思想产品。

它对于人类文化所起影响之大并不亚于印刷术”。

该艺术是A. 电影艺术B. 雕刻艺术C. 绘画艺术D. 网络艺术18.电视剧《走向共和》是一部非常出色的作品,在于它保存了大部分史实的同时,以自己的角度探求了不少问题,剧中李鸿章有一句台词说“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

下列选项最符合以李鸿章为代表的一代人所行之事A. 最早在中国提出“师夷长技”B. 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 最早在中国提出进行政治改革D. “育人于学校,论政于议院”19.如图由此可知,此回忆录作为一种史料A. 仅是亲历者回忆过去发生的事情B. 与政治相关的史料价值有限C. 掺杂了亲历者撰写时的思想感情D. 涉及政治事件就会出现分歧20.维新变法时期,谭嗣同提出侧重“冲绝网罗”,抨击“纲常礼教”。

新文化运动时期,激进知识分子也对“纲常礼教”予以猛烈抨击。

由此看来他们都A. 倡导思想解放推动社会变革B. 抨击封建道德推动民主革命C. 利用传统思想进行社会改良D. 倡导民主共和反对专制统治21.“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

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

”这说明A. 新文化运动具有历史必要性B. 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C. 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D. 君主立宪制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22.孙中山遍观欧美各国,发现欧美各国存在贫富差距过大、社会革命的危险日益严重的问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孙中山在新三民主义中提出了A.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B. 中华民族自求解放C. 各民族一律平等D. 民权为一般平民共享23.孙中山认为:“(太平天国失败)最大的原因,是他们那一班人到了南京之后,就互争皇帝,闭起城来自相残杀”“那种失败,完全是由于大家想做皇帝”。

为避免这种现象的重演,孙中山主张A. 社会革命,平均地权B. 政治革命,建立民国C. 民族革命,推翻满清D. 土地革命.废除剥削24.美国学者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说:“他第一次把农民置于马克思主义革命计划的中心;他把帝国主义当做他所处时代的世界政治的关键,这甚至超过了列宁。

这些就是他学说中的孪生支柱。

”这表明毛泽东的学说A. 坚持了农民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B. 全面超越了列宁主义的价值水准C. 全盘吸收了马列主义的思想主张D. 准确把握了中国社会的特殊性质25.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五大,中国共产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这表现在①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本质②实现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③采取“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④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26.下列科技著作实现物理学史上第一次大飞跃的是A.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B. 《物种起源》C. 《人类的起源》D. 《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27.苏联1957年10月4日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4月又用火箭将宇航员尤利·加加林送入太空。

很快,美国也在空间领域获得了成功——于1962年发射了探索者I号,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十一号落在了月球上,这使得美国第一次实现了“人类的伟大飞跃”。

材料表明,科技进步的直接动力之一是A.自然科学发展 B.两极格局形成C.国际军备竞赛 D.科研成果应用28.一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一位“感动中国”当选人物,人们形容他“一个人干了两亿人的活”。

这是因为他A. 研制原子弹成功B. 对我国工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C. 培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D. 推动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29.“10月16日下午3点,在一道炫目的光芒闪过之后,随着一声巨响,新疆罗布泊升起了中国自己的蘑菇云。

无独有偶,这一天,不相信中国人的赫鲁晓夫被苏共中央宣布下台。

”材料中提到的现代中国科技成就A. 打破了美苏等国核垄断B. 为世界粮食生产做出重大贡献C. 第一颗导弹试验成功D. 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30.1957年,正当天津庆祝社会主义锣鼓喧天之际,何迟一气呵成写就了《统一病》,讽刺整个社会“穿一样的衣裳吃一样的饭,一样的思想说一样的话”。

后来在“文革”中被折磨致残的何迟躺在床上对人苦笑说:“我是自投罗网。

”这一现象实际上说明A. 人民公社化运动遇到了进步人士的抵制B. 党的社会主义建设得不到一些人的理解C. 文艺和科研领域呼唤“双百”方针的提出D. “双百”方针的贯彻受到严重干扰和破坏二、材料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31.(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文艺复兴对世界文明最伟大的贡献,还是它通过自己各方面的重大成就,昭示了一种个人主义的伦理观……只有解决了个人主义的合法性(或正当性)问题,一切阻碍个性自由发展的传统束缚……才有可能统统被冲破,以往一直受到严重抑制的个人创造潜能才有可能得到充分发挥,社会才有可能开启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进程。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二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

他提出“唯信称义”“平信徒(普通信徒)皆为教士”……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则鲜明地反映了他对民族自由含义的一种更深刻的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