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大品牌危机公关案例之九
10个公共危机案例分析
10个公共危机案例分析1、UT斯达康行贿事件:20xx年xx月31日,美国司法部和证券交易委员会发布消息称,电信设备制造商UT斯达康公司将支付300万美元罚金来和解其贿赂中国国有电信公司官员一案。
据称,UT斯达康为了商业利益,花重金邀请中国电信有关公司官员出国旅游,所到之地包括纽约、拉斯韦加斯和夏威夷,UT斯达康将官员在这些城市的旅游花销作为培训费用入账。
至今,UT斯达康方面尚没有就“行贿事件”做出正面回应。
事件点评:借助行贿的非正常手段来开展商业活动,UT斯达康的作法既违反了有关法律,也触犯了有关商业道德的底限,受到有关方面的惩罚是很自然的。
从危机公关应对的角度来看,作为纳斯达克上市公司,UT斯达康方面至少有正视问题、做出正面事件回应的勇气,以此来承担事件责任,争取获得广大公众的谅解,度过行贿事件给企业带来的难关。
2、乳业三聚氰胺“死灰复燃”:20xx年“三鹿事件”的罪魁祸首。
三聚氰胺引发了国内乳业大地震,直接重创了国内乳制品产业的健康发展。
2010年初,消失一年多的“三聚氰胺”阴影再次笼罩国内乳品市场。
近日,全国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办公室曝光上海熊猫乳业有限公司、陕西金桥乳业有限公司等5家乳制品企业相关产品三聚氰胺超标。
虽然国家有关部门对于问题产品发出紧急“通缉令”,并在第一时间内收回并销毁了问题奶粉,但却让消费者敏感的神经再度绷紧。
事件点评:受08年行业事件的影响,现在网上洋奶粉热销,而中国乳业复苏难,谁知眼下,曾经影响众多孩子健康的三聚氰胺却又死灰复燃,这种现象不得不引发企业的深思。
中国乳业正处在复苏阶段,“毒奶粉”却重出江湖。
企业为了盲目追求利润,不顾社会责任,拿孩子的健康乃至性命为儿戏。
在利润诱惑面前,将所以法律与道德准则抛之脑后,由此带来的一切严重后果,有关企业纯属纠由自取。
3、恒源祥商标侵权风波:在两年前的奥运年春节期间,因十二生肖广告倍受质疑的恒源祥,眼下又受困于“羊”商标。
20xx年8月,该商标专用人发现,恒源祥擅自在部分T恤、衬衣等服装上印有“羊”商标,遂于当年11月,将恒源祥起诉至法院索赔上千万元。
著名的企业危机公关案例
著名的企业危机公关案例著名的企业危机公关案例:1. 马自达油门卡顿事件:2010年,马自达在美国市场上销售的部分车型出现油门卡顿的问题,导致多起事故和人员伤亡。
马自达在面对危机时,一开始对问题进行了隐瞒和推诿,导致公众对其失去信任。
最终,马自达不得不召回近60万辆有问题的车辆,并向受害者及其家属赔偿。
2. 德国大众排放门事件:2015年,大众汽车因在柴油车尾气排放测试中作弊被曝光,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舆论风暴。
大众汽车在危机初期选择了不回应和不承认的策略,但这使得危机进一步升级。
最终,大众汽车不得不面临巨额罚款和声誉受损的后果,并进行了大规模的召回和更换柴油车零部件的行动。
3. 三星Note 7爆炸事件:2016年,三星电子推出的旗舰智能手机Note 7出现了电池过热导致爆炸的问题,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担忧。
三星在面对危机时采取了迅速召回产品和停产的措施,但公众对其产品的信任已经受到了严重损害,三星的市场份额也因此大幅下滑。
4. 耐克工人福利问题:1990年代,耐克公司被曝光在亚洲的工厂中存在工人福利问题,包括低工资、过长工时和不良工作环境等。
这一事件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抵制和抗议,耐克公司的形象受到了严重打击。
为了解决危机,耐克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改善工人福利的措施,并加强了供应链的监管和透明度。
5. 联邦快递包裹丢失事件:2018年,联邦快递在美国媒体曝光了多起包裹丢失和不当处理的事件,引发了公众对其服务质量和信誉的质疑。
联邦快递在危机中采取了积极回应和赔偿的措施,同时加强了包裹跟踪和安全措施以恢复公众对其的信任。
6. 谷歌泄露用户数据事件:2018年,谷歌因在社交媒体平台Google+上发生了用户数据泄露事件而受到舆论关注。
谷歌在危机中面临着用户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方面的质疑,为了应对危机,谷歌关闭了Google+平台,并加强了用户数据的保护和隐私政策。
7. 美国航空公司暴力拖人事件:2017年,美国航空公司的一起暴力拖人事件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广泛关注和愤怒。
十大危机公关案例
十大危机公关案例案例一:丰田汽车召回门事件主角:丰田汽车发生时间:2010年2月-3月危机根源:产品质量故障危机类型:产品危机关注指数:★★★★★事件过程:由于油门踏板和脚垫的安全故障,丰田自2009底开始在全球大规模召回车辆,总裁全球“巡回道歉”。
在“召回门”愈演愈烈之时,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就丰田车加速踏板等缺陷发出风险警示通告,希望消费者谨慎使用部分车型,同时在全国范围内搜集缺陷信息。
2010年3月1日,丰田汽车公司总裁丰田章男在北京举行记者会,就大规模召回事件进行说明,并向中国消费者道歉,并宣布召回丰田在中国销售的多款品牌汽车。
过去十年一直高速发展丰田公司,遇到了重大的危机打击,公司发展速度将大受影响。
危机案例评点与分析:2008年丰田全球销售额超过美国三大汽车厂商的总和,令业界惊呼:世界汽车业迎来丰田时代!谁能预料,高速发展的丰田模式竟然隐藏着巨大的缺陷——快速的扩张、对于市场份额过度追求使得丰田忽视了地企业质量生命线的严谨把控,数以百万计的丰田车存在严重的质量隐患。
2009年突然爆发的丰田“踏板门”危机事件其实就是企业过往细微质量瑕疵的集中性显现后果。
面对汹涌而来的危机,丰田的危机公关策略曾经出现重大失误,迟滞、傲慢、抓不住重点,这反映了一家全球性的制造公司危机意识的不足。
丰田公司的危机公关经历了一个从早期的“不作为”、“动作迟缓”,到后来的不得不“正面出击”、“全力布局”的过程。
随着事态的发展丰田公司也采取了不少应对措施,甚至公司总裁在美国国会的听证会上掉着眼泪表示对此事件负责,并及时跑到中国向中国消费者道歉。
然而,多数媒体并没有因此而改变对丰田的指责,“道歉来得太迟”、“道歉的态度不好”、“中美车主待遇为啥不同”等等诸多负面新闻仍然接连不断,让丰田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然而,丰田公司的处理,仍然两次错失解决危机的主导权。
但幸好丰田认识到自身的错误,重新制定危机策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召回,并积极与消费者沟通,总裁亲身现身致歉,上书政府承认错误,丰田危机方始没有越演越烈。
危机公关案例
危机公关案例近年来,随着信息传播的快速发展,企业面临各种危机事件的可能性越来越高。
在这种情况下,有效的危机公关策略和案例分析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以几个典型的危机公关案例为例,探讨企业如何应对和处理危机,以及其对企业形象和声誉的影响。
1. 爱迪生电力公司事件爱迪生电力公司是美国一家知名的能源公司,曾经面临一起严重的环境危机。
该公司在新泽西州一处工厂发生了一起致命的气体泄漏事故,导致多名员工死亡和大量居民中毒。
事故发生后,爱迪生电力公司采取了以下措施来应对危机:首先,公司迅速成立了一个危机公关团队,负责处理与媒体的关系,提供危机信息和更新。
其次,公司积极与政府和有关部门合作,进行环境修复,并补偿受害者及其家属。
最后,爱迪生电力公司通过媒体发布公开道歉信,并对公司的安全和环保措施进行全面审查和改进。
通过以上措施,爱迪生电力公司成功化解了危机,并在公众中树立了负责任的企业形象。
然而,这起危机对公司形象和声誉的影响依然存在,需要长期的时间来重建公众信任。
2. 三星Note7手机爆炸事件三星Note7手机爆炸事件是近年来备受瞩目的危机案例之一。
该款手机因电池设计缺陷导致多起火灾和人员受伤事件。
面对这一危机,三星公司采取了以下策略:首先,三星公司迅速召回了所有已售出的Note7手机,并承诺全额退款或提供新的替代产品。
其次,公司开展了深入的调查,并公开透明地向公众解释了问题的原因,并明确了改进措施。
最后,三星公司积极与消费者、合作伙伴和媒体沟通,重申其对产品安全的承诺,并向公众展示了一系列质量保证措施。
通过这些行动,三星公司成功地应对了危机,并最终恢复了品牌声誉。
然而,这起危机给公司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和市场份额的下降,提醒了企业建立有效产品质量管理和危机公关机制的重要性。
3. 谷歌数据泄露事件谷歌数据泄露事件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网络危机案例之一。
谷歌因未经用户授权,将用户的个人数据泄露给第三方公司,引发了广泛的公众争议。
最新十大经典危机公关案例分析整理
十大经典危机公关案例分析更新时间:2012-7-191、UT斯达康行贿事件2、乳业三聚氰胺“死灰复燃”3、恒源祥商标侵权风波4、蒋海松“吻别门”事件5、百度被黑事件6、谷歌“关闭门”7、茅台乔洪受贿事件:8、雪碧“汞毒门”9、强生召回与商业贿赂案10、丰田汽车召回案1、UT斯达康行贿事件:2009年12月31日,美国司法部和证券交易委员会发布消息称,电信设备制造商UT斯达康公司将支付300万美元罚金来和解其贿赂中国国有电信公司官员一案。
据称,UT斯达康为了商业利益,花重金邀请中国电信有关公司官员出国旅游,所到之地包括纽约、拉斯韦加斯和夏威夷,UT斯达康将官员在这些城市的旅游花销作为培训费用入账。
至今,UT斯达康方面尚没有就“行贿事件”做出正面回应。
事件点评:借助行贿的非正常手段来开展商业活动,UT斯达康的作法既违反了有关法律,也触犯了有关商业道德的底限,受到有关方面的惩罚是很自然的。
从危机公关应对的角度来看,作为纳斯达克上市公司,UT斯达康方面至少有正视问题、做出正面事件回应的勇气,以此来承担事件责任,争取获得广大公众的谅解,度过行贿事件给企业带来的难关。
2、乳业三聚氰胺“死灰复燃”:2008年“三鹿事件”的罪魁祸首——三聚氰胺引发了国内乳业大地震,直接重创了国内乳制品产业的健康发展。
2010年初,消失一年多的“三聚氰胺”阴影再次笼罩国内乳品市场。
近日,全国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办公室曝光上海熊猫乳业有限公司、陕西金桥乳业有限公司等5家乳制品企业相关产品三聚氰胺超标。
虽然国家有关部门对于问题产品发出紧急“通缉令”,并在第一时间内收回并销毁了问题奶粉,但却让消费者敏感的神经再度绷紧。
事件点评:受08年行业事件的影响,现在网上洋奶粉热销,而中国乳业复苏难,谁知眼下,曾经影响众多孩子健康的三聚氰胺却又死灰复燃,这种现象不得不引发企业的深思。
中国乳业正处在复苏阶段,“毒奶粉”却重出江湖。
企业为了盲目追求利润,不顾社会责任,拿孩子的健康乃至性命为儿戏。
品牌管理中的危机公关案例
品牌管理中的危机公关案例随着全球商业竞争的加剧,品牌管理已经成为企业发展中的关键要素。
有效的品牌管理能有效增强企业声誉、提升市场份额,并帮助企业建立长远的竞争优势。
然而,在品牌管理过程中,也难免会遇到危机公关事件,这些事件可能对企业形象和利益造成严重威胁。
本文将探讨几个品牌管理中的危机公关案例,旨在通过分析它们的处理方式和教训,帮助企业更好地面对类似的挑战。
案例一:Pepsi可乐广告争议Pepsi公司在2017年发布的一则广告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争议。
广告中,一名时尚女郎参加示威活动,给警察递上一听Pepsi可乐,而这一举动竟然解决了示威队伍与警方之间的紧张局势。
然而,这则广告被批评为淡化了真实的社会问题,并试图将市场产品与社会问题联系起来。
对于这一危机公关事件,Pepsi公司采取了及时的反应和处理。
他们立即删除了广告,并向受影响的群体表达了道歉。
此外,他们还开展了一系列的公众沟通活动,以确保对消费者和社会大众保持透明和诚信。
最终,Pepsi公司通过积极的危机公关回应恢复了品牌声誉并挽回了市场份额。
案例二:三星Note 7爆炸事件2016年,三星Note 7手机频繁发生电池爆炸事故,这一事件对三星的品牌形象和财务状况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三星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处理和回应这一危机,以恢复市场信任。
三星采取了一系列行动来应对此危机。
首先,他们立即召回并停产了故障手机,并向受影响的消费者提供免费更换。
此外,三星还与各大媒体和消费者群体进行了广泛的沟通,并向公众承诺进行彻底的产品调查和质量改进。
最终,虽然三星在这次危机中承受了重创,但他们的及时回应和积极处理帮助他们重建了消费者信任,并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实现了可观的市场复苏。
案例三:大众柴油车排放门大众柴油车排放门事件是近年来最知名的危机公关案例之一。
2015年,美国环保环境局指控大众在其柴油车中使用了非法的排放控制软件,以躲避排放标准。
这一指控对大众的声誉和市值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2011年十二大品牌危机公关案例之九——达芬奇造假之谜
2011年十二大品牌危机公关案例之九——达芬奇造假之谜2011年,达芬奇造假之谜曝光,成为当年十大品牌危机公关案例之一。
这一事件不仅严重损害了达芬奇的品牌形象与信誉,还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和争议。
本文将分析达芬奇造假之谜的原因、影响及其公关处理措施。
达芬奇是一家意大利高端家具制造商,以其独特的设计、精湛的工艺和高价位著名于世。
然而,2011年,一项名为“达芬奇神器”的项目展开后,公司被指控存在造假行为。
这项名为“达芬奇神器”的项目是由艺术家和设计师合作开发的一款具有超凡魅力的特制家具,其售价高达数十万美元。
然而,这一设计却被揭露为假冒的。
经过媒体的大力曝光和调查报道,达芬奇的造假之谜最终被揭开。
其被指控将一些家具单品添加了新款式和新颜色,并将其重新包装为全新的作品。
这一行为不仅误导了顾客,违反了道德准则,也让达芬奇在全球市场上失去了广泛的信任和支持。
面对这一品牌危机,达芬奇采取了一系列公关措施以帮助恢复它的声誉和信誉。
首先,公司发布了公告承认事实,并道歉向自己的客户致歉,诚挚表达了内心深处的悔意。
其次,公司成立了一个专门的调查小组,以彻底查明事实真相。
同时,公司还发布了一份详细的报告,向公众证明其真正的努力和改进。
这样的行动显然获得了公众的同情和支持。
此外,为了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达芬奇还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措施来改进其内部的生产流程和品管标准,提高透明度,并加强了对所有家具单品的质量控制。
总之,达芬奇的造假之谜是一个让品牌声誉深受损失的案例。
但由于公司及时采取的公关措施,诚恳道歉和迅速处理问题的方式,以及其显示的全方位改进计划,达芬奇重新赢得了公众的信任和支持。
所以,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公关案例,为其他品牌面临类似危机提供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另一方面,达芬奇在处理品牌危机时的成功还归功于其正确的沟通策略和严谨的危机管理计划。
在这一危机中,达芬奇选择了积极主动地与客户、员工和媒体交流,并安排相关高层领导在公开场合发表道歉声明。
危机公关十大案例
危机公关十大案例一、可口可乐危机公关1999年6月初,比利时和法国的一些中小学生饮用美国饮料可口可乐,发生了中毒。
一周后,比利时政府颁布禁令,禁止本国销售可口可乐公司生产的各种品牌的饮料。
已经拥有113年历史的可口可乐公司,遭受了历史上鲜见的重大危机。
在现代传媒十分发达的今天,企业发生的危机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而广泛地传播,其负面的作用是可想而知的。
短时间内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的影响,必将引起社会和公众的极大关注。
稍有不慎,即对企业形象和品牌信誉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其无形资产在倾刻之间贬值。
这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是致命的伤害。
二、网络危机公关案例2012年6月11日,著名主持人崔永元针对湖南省教育厅回复:不反对、不支持、不参与。
他在微博上评价湖南省教育厅:不努力、不作为、不要脸。
微博一经发出,网上几乎一片倒地跟着骂湖南省教育厅,对教育厅产生了非常不好的社会影响,而且大家非常认同崔的说法。
这无疑对湖南省教育厅是一种危机。
如果不回应,显然就是默认,使政府颜面无光;如果回应不好,便会更加糟糕,导致越抹越黑的效果。
此前红十字会所谓“临时工”的回应,弄得成了一则新笑话。
这无疑对湖南省教育厅是个考验。
再则,崔永元可以骂街,你教育厅属于政府,显然不能采用这种方式回应。
三、蒙牛OMP事件2009年2月8日,国家质检总局向内蒙古质监局发函,要求责令蒙牛停止在特仑苏牛奶中添加OMP物质,这个函件引来媒体及公众对特仑苏OMP牛奶的食用安全性提出的疑虑,部分超市主动对特仑苏牛奶下架。
一轮新的危机再次爆发。
几个月前所爆发中国奶业三聚氰胺大“地震”,让蒙牛损失巨大。
OMP危机的爆发,让蒙牛又一次被陷入舆论谴责与市场失守的双重煎熬之中。
四、多美滋:众口烁金的危机破坏力2009年02月11日,据媒体报道浙江等地48名婴儿在饮用多美滋婴儿配方奶粉后出现肾结石的症状,怀疑奶粉遭到污染,但多美滋方面发表声明予以否认。
在陷入三聚氰胺疑似风波一周之后,多美滋捧着上海质监局出具的检验报告——多美滋产品未验出含三聚氰胺,开始在全国各大主流媒体刊登大幅主题广告:真金不怕火炼!广告的内容大意为三聚氰胺的谣言已被击破,多美滋不含三聚氰胺,请消费者继续购买。
品牌危机案例
品牌危机案例
品牌危机是制造业企业或服务业企业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它可能引发消费者不信任、抵制和退订,进而影响企业的声誉和业绩。
品牌危机无处不在,不同行业和企业都有可能受到影响。
下面通过具体案例来讨论品牌危机对企业的影响和应对策略。
1.三鹿奶粉事件
2008年,由于三鹿集团生产的奶粉中含有致癌物质三聚氰胺,导致公众对该品牌产生极大不信任和抵制,三鹿集团也因此受到重创。
企业在处理品牌危机时,需要及时给出真相,赔偿消费者,并加强产品质量的控制力度。
三鹿集团案例中,该企业未能及时公开真相,赔偿消费者也不充分,导致消费者对企业失去信任,最终引发了巨额赔偿和巨大的品牌声誉损失。
2.苹果公司“降频门”事件
2017年底,苹果公司因为一则“降频门”事件,苹果公司被指
故意减慢老旧 iPhone 的速度。
事件一度引起公众的不满和抵制,消费者质疑苹果公司故意这么做是为了促进旧设备的淘汰和新设备的销售。
苹果公司在处理危机时,一开始没有做出及时的公关回应,导致公司名誉受损。
后来,苹果公司发表声明承认降频行为,所有电池更换以及扩大保修政策,希望挽回公众对苹果的信任和支持。
总之,遭遇品牌危机对企业来说是一种考验,需要妥善处理,否则将导致企业声誉受损和销售额下降等严重后果。
处理品牌
危机要及时、诚实、坦率地公开真相和对消费者的态度,赔偿消费者、整改违规行为、提高产品安全质量针对性和科学性、加强品牌形象塑造、完善危机处理预案、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等措施是企业应对品牌危机的有效手段。
始终秉持“消费者至上”的原则,才能提高品牌的信任度和忠实度,为企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中国十大企业危机公关案例
(来源:中国管理传播网)岁末年初,如果让我们回顾2007年中国企业危机公关事件的话,就不难发现:与前几年相比,在刚刚过去的2007年,更多的企业经历了危机公关之痛。
从手机、汽车、IT 到食品、服饰、超市等行业,众多企业经历了各式各样的公关危机。
接下来,就让我们从诸多危机公关案例事件中筛选十大具有代表意义的典型案例,以全面还原2007年中国企业的危机公关现状。
(以事件发生先后为序)1、LG 翻新事件LG 翻新事件起源于2006年,在2007年上半年愈演愈烈。
2007年1月,在地下翻新工厂遭曝光后,LG 声称背后有人敲诈;2月份又有媒体曝光工商局封存5台LG 疑似翻新空调,随后LG 承认更换部分产品包装;3月,湖南省消费者张洪峰披露了湖南省质量检验协会的鉴定结果,确认“其购买的五台LG 空调都是翻新机器”,5月份张洪峰通过博客再次披露了LG 空调的质量问题。
LG 翻新事件随着全国媒体的不断报道,从LG 冰箱翻新、LG 空调翻新到LG 彩电翻新,不断有新的猛料被曝光,LG 品牌一时陷入了空前的品牌危机。
点评:在系列产品的翻新事件被曝光之后,LG 方面躲躲闪闪,没有承认自己的错误,未能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再加上广大网友在网络上对LG 翻新行为的声讨,其品牌形象与企业声誉大打折扣。
由此我们也看出了,作为国际知名品牌的LG在危机公关方面的无知与短视。
2、摩托罗拉手机爆炸事件2007年6月19日在甘肃金塔县发生了全国首例手机电池爆炸致死事件,作为问题手机的制造商——摩托罗拉未能在第一时间内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在事发大约10天之后,以推卸事件责任为出发点,将这起爆炸事件的责任归节到了手机电池身上,同时在没有权威证据的前提下,宣称爆炸元凶非摩托罗拉原装电池。
这样一来,使得原本主要因用户在高温条件下的长时间错误用机导致的爆炸事件一波不平一波又起。
除了众多媒体与广大公众认清了摩托罗拉推卸事件责任的真面目外,还引发了在广东等多地的手机电池安全检查中的更大被动。
危机公关十大案例
危机公关十大案例一、可口可乐危机公关1999年6月初,比利时和法国的一些中小学生饮用美国饮料可口可乐,发生了中毒。
一周后,比利时政府颁布禁令,禁止本国销售可口可乐公司生产的各种品牌的饮料。
已经拥有113年历史的可口可乐公司,遭受了历史上鲜见的重大危机。
在现代传媒十分发达的今天,企业发生的危机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而广泛地传播,其负面的作用是可想而知的。
短时间内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的影响,必将引起社会和公众的极大关注。
稍有不慎,即对企业形象和品牌信誉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其无形资产在倾刻之间贬值。
这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是致命的伤害。
二、网络危机公关案例2012年6月11日,著名主持人崔永元针对湖南省教育厅回复:不反对、不支持、不参与。
他在微博上评价湖南省教育厅:不努力、不作为、不要脸。
微博一经发出,网上几乎一片倒地跟着骂湖南省教育厅,对教育厅产生了非常不好的社会影响,而且大家非常认同崔的说法。
这无疑对湖南省教育厅是一种危机。
如果不回应,显然就是默认,使政府颜面无光;如果回应不好,便会更加糟糕,导致越抹越黑的效果。
此前红十字会所谓“临时工”的回应,弄得成了一则新笑话。
这无疑对湖南省教育厅是个考验。
再则,崔永元可以骂街,你教育厅属于政府,显然不能采用这种方式回应。
三、蒙牛OMP事件2009年2月8日,国家质检总局向内蒙古质监局发函,要求责令蒙牛停止在特仑苏牛奶中添加OMP物质,这个函件引来媒体及公众对特仑苏OMP牛奶的食用安全性提出的疑虑,部分超市主动对特仑苏牛奶下架。
一轮新的危机再次爆发。
几个月前所爆发中国奶业三聚氰胺大“地震”,让蒙牛损失巨大。
OMP危机的爆发,让蒙牛又一次被陷入舆论谴责与市场失守的双重煎熬之中。
四、多美滋:众口烁金的危机破坏力2009年02月11日,据媒体报道浙江等地48名婴儿在饮用多美滋婴儿配方奶粉后出现肾结石的症状,怀疑奶粉遭到污染,但多美滋方面发表声明予以否认。
在陷入三聚氰胺疑似风波一周之后,多美滋捧着上海质监局出具的检验报告——多美滋产品未验出含三聚氰胺,开始在全国各大主流媒体刊登大幅主题广告:真金不怕火炼!广告的内容大意为三聚氰胺的谣言已被击破,多美滋不含三聚氰胺,请消费者继续购买。
2023年优秀危机公关案例
2023年优秀危机公关案例1. 瑞士巧克力公司遭遇食品安全危机在2023年,瑞士一家著名巧克力公司发生了食品安全问题,被曝光其产品中存在过期原料的使用。
公司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召回受影响的产品,并公开道歉。
同时,公司迅速与相关政府部门和第三方专家合作,展开全面调查,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公司还积极与媒体沟通,及时发布信息,向消费者公开透明地解释事态发展,并承诺加强质量管控,确保食品安全。
通过及时应对和积极处理危机,该巧克力公司成功恢复了消费者的信任。
2. 互联网巨头网络数据泄露事件2023年,一家知名互联网巨头公司遭遇了网络数据泄露事件,大量用户的个人信息被黑客窃取。
公司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后,立即关闭相关系统,采取紧急措施保护用户数据安全,同时展开全面调查。
公司积极与用户沟通,及时向受影响的用户道歉,并提供免费的信用监控服务,以帮助用户防范潜在的风险。
此外,公司加强了网络安全措施,并与专业机构合作进行技术升级,以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通过及时、透明地处理危机,该互联网巨头公司成功挽回了用户的信任。
3. 国际航空公司应对飞机事故2023年,一家国际航空公司发生了一起飞机事故,造成多名乘客死亡和伤亡。
公司立即成立危机应对团队,与相关政府机构和救援机构合作展开调查,并积极救助和安抚遇难者家属和伤员。
公司迅速发布声明,向公众道歉并承诺全力配合调查,同时公开透明地向媒体提供最新情况。
为了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公司加强了飞行安全培训和机务维护,并与航空监管机构共同制定更严格的安全标准。
通过及时的危机应对和积极的改善措施,该国际航空公司成功重塑了公众对其安全性的信心。
4. 全球快递公司应对员工罢工2023年,一家全球知名快递公司的员工发起了大规模罢工,导致快递服务中断,给用户带来了巨大的不便。
公司迅速成立危机管理团队,与工会进行沟通,了解员工的诉求并尽快解决问题。
公司高层积极与员工代表开展对话,妥善处理纠纷。
同时,公司加强了内部沟通和员工福利政策,提升员工满意度和工作环境。
中国十大企业危机公关案例
中国十大企业危机公关案例引言:公关危机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遭遇的可能严重损害声誉和利益的事件或情况。
中国企业在经济迅猛发展的过程中,也经历了许多危机公关事件。
本文将从十个案例中选取典型的企业危机公关案例,分析其危机原因、企业应对方式以及对公众形象的影响。
1. 三鹿奶粉事件三鹿奶粉事件是中国奶粉行业的典型危机事件,该公司2008年被曝光使用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导致数百名婴儿患上尿毒症,数名婴儿因此丧生。
这一事件暴露了企业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的问题,引发了公众对中国奶粉行业的普遍质疑。
三鹿奶粉公司在危机初期采取了隐瞒和推卸责任的方式进行危机处理,导致公众对公司的不信任和愤怒进一步加深。
最终,公司高管被判处有期徒刑,公司声誉受到了无可挽回的重创。
2. 长生生物疫苗事件长生生物疫苗事件发生在2018年,该公司生产的狂犬疫苗被发现存在质量问题,引发了公众对疫苗安全的担忧。
此次事件中,长生生物公司虚假宣传和质量控制不严的举报被曝光,导致公众对该公司的信任度急剧下降。
面对危机,长生生物公司迅速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开向社会道歉并主动召回有问题的疫苗。
然而,公司声誉受到了严重影响,也对整个疫苗行业产生了负面影响。
3. 金融机构内幕交易事件中国金融机构在过去的几年中发生了多起内幕交易事件。
这些事件在公众中引发了对金融行业的关注和质疑,对行业的声誉造成了严重影响。
面对危机,金融机构通常会采取公开道歉、解雇涉事人员、加强内部监管等措施来恢复公众信任。
然而,这些危机公关事件对金融行业形象的损害程度较大,需要长期努力来重建公众信任。
4. 菜鸟网络工资拖欠事件菜鸟网络是中国著名的物流公司,该公司曾因拖欠员工工资而被曝光,引发了公众的关注和谴责。
这一事件严重损害了菜鸟网络的声誉,影响了其与员工和消费者的关系。
菜鸟网络随后公开道歉,并加强工资发放管理和内部监管。
然而,这一事件对菜鸟网络形象的负面影响仍然存在,并需要通过改进管理和加强员工关系来重建公众信任。
2011年十二大品牌危机公关案例
2011年十二大品牌危机公关案例。
根据危机公关5S原则,著名危机公关专家、华中科技大学公共传播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游昌乔先生,对案例做如下点评:、一、家乐福“价格欺诈”事件过程家乐福集团,欧洲第一大零售商,世界第二大国际化零售连锁集团。
2011年1月中旬,据经济之声《天天315》节目连续报道家乐福玩价签戏法,价签上标低价,结账时却收高价;明明是打折,促销价却和原价相同。
家乐福超市虚假促销,被消费者质问却百般狡辩。
此次家乐福欺诈消费者的事件,引起国家发改委的高度重视,经查实,家乐福在一些城市的部分超市确实存在多种价格欺诈行为。
虽然家乐福多次发表声明,但难以挽回消费者的信心,仍有多家店关闭。
案例点评:1、承担责任原则(SHOULDER THE MATTER)虽然在事件发生之初,家乐福未做出回应,但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处罚和媒体的一再逼问下,家乐福连续发声明来对其欺诈行为向公众表达歉意,同时家乐福将给予顾客差价5倍的赔偿,并承诺按照法律程序接受处罚,在广州等城市设立“价格中心”,邀请消费者监督员从外部进行监督,使用电子标签等一系列补救措施,承担起企业应尽的责任。
项目分值:40分;评分:25分2、真诚沟通原则(SINCERITY)事件发生后,家乐福方面一直未做回应,在国家发展改革委责令处理后,才发表声明,并多次修改声明内容,这一系列举措,显得诚意不足。
在其后的诸如建立“价格中心”,邀请消费者监督的举措出台后,并没有赢得公众对期的消费信心,自2010年7月起至2011年7月,已有四家门店关闭,这很难不让人联想到与“欺诈门”的联系。
项目分值:20分;评分:5分3、速度第一原则(SPEED)1月18日起,媒体对家乐福部分超市存在虚构原价、低价招徕顾客高价结算、不履行价格承诺、误导性价格标示等多种价格欺诈行为的连续报道,同时多家媒体也争相转载此事件,但家乐福始终没有回应,并且公关部总监电话始终无法接通。
直至1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调查命令后,才先后发声明回应并推出一系列措施,即便如此,事件的影响也已经无法挽回,截止2月22日,涉案超市门店达19家,罚款总额950万元。
2004年中国十大企业危机公关案例
2004年中国十大企业危机公关案例第一篇:2004年中国十大企业危机公关案例无论对企业、行业还是消费者,危机的影响都是巨大的,一些企业正是因为危机的发生而加速了衰败和死亡。
于是危机、危机管理、危机公关等词语也变成为2004年中国经济和企业发展过程中最为引人注意、提及率亦是最高的关键词之一。
案例一:联想“裁员事件”,公司不是我的家2004年3月11日上午,联想部分员工被电话陆续叫到会议室,被告之已经被裁掉。
随后一篇原联想员工撰写的文章《裁员纪实:公司不是我的家》在网上迅速流传开来。
文章说,一些部门员工整体被裁,这恐怕是联想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裁员。
领导者战略上犯了错,却要员工承担。
不管你如何为公司卖命,当公司不需要你的时候,你曾经做的一切都不再有意义。
员工和公司的关系,就是利益关系,千万不要把公司当做家。
文章的流传在社会上引起相当大的波澜,使人们重新对联想企业文化、联想战略、甚至整个联想进行重新审视。
4月,素有“中国企业教父”之称的柳传志出面向被裁员工作出回应并道歉。
点评:现实与联想开了一个玩笑。
一篇通过互联网传播的文章对联想造成的冲击是其所不曾预料的。
通过整个“裁员事件”不难看出,对裁员缺乏有效的沟通,以及对裁员可能带来的潜在危机估计不足使联想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最直接的则是联想员工对于企业忠诚度的降低、美誉度因为遭到法律界人士质疑联想裁员过程中的“违规行为”而降低、联想文化的光环退色,等等。
作为教训,反过来,如果当初联想制定这样两组内部员工沟通计划的话,则可以顺利度过危机:一方面,针对继续留在联想的员工,告诉员工们裁员的战略目的,向现有员工表达公司对已经裁撤员工的歉意,并向公司员工明确联想的未来发展战略,公司将会通过战略调整给他们的美好预期,并再次重申将帮助被裁掉的员工,等等,这些做法可以减少裁员行为对现有员工可能造成的思想波动和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对被裁的员工要有一个比较融洽的充分沟通,同样让他们了解公司不得已而为之的背景原因,以取得他们的理解,对被裁员工为联想所做的工作表示感谢,承诺将帮助他们进行再就业,提供合理的解职补偿等。
危机公关案例汇总
危机公关案例汇总危机公关案例汇总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面临的危机也越来越多。
危机的处理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它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声誉和发展,还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危机公关案例,通过详细分析这些案例,可以为企业提供一些建议和启示。
案例一:三鹿奶粉事件2008年,中国发生了一起重大的食品安全事件,那就是三鹿奶粉事件。
这起事件暴露了三鹿公司长期以来添加有害物质、虚假宣传的问题,引发了全民对食品安全的担忧和恐慌。
在危机发生之初,三鹿公司没有及时公开事实,并试图掩盖问题。
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导致了社会的强烈不满和抵制,最终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针对这种情况,三鹿公司后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处理危机。
首先,他们公开道歉,并撤换了相关负责人。
其次,他们积极与政府、媒体和社会各界进行沟通和协商,努力恢复公众的信任。
最后,他们承诺加强质量管理,加大投入,保障产品安全。
通过这些措施,三鹿公司逐渐恢复了一定的信任和声誉。
这起事件给企业提供了几个重要的启示。
首先,企业一定要及时公开事实,不能掩盖问题。
其次,企业应该坦诚道歉,给公众一个交代。
再次,企业要积极与各方沟通和协商,争取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最后,企业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加强质量管理,确保产品的安全和质量。
案例二:马来西亚航空公司失联事件2014年3月8日,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的一架航班(MH370)在飞行途中失联,引起了全球的关注和震惊。
在危机发生之初,马航公司没有及时向公众披露相关信息,这导致了各种谣言的传播,进一步加剧了公众的恐慌和不信任。
面对这种情况,马航公司后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处理危机。
首先,他们成立了危机管理团队,专门负责处理危机事件。
其次,他们积极向公众披露相关信息,与家属和媒体保持密切联系,确保信息的准确性。
最后,他们接受了国际社会的协助和支持,共同搜寻失联航班。
通过这些措施,马航公司逐渐恢复了一定的信任和声誉。
这起事件给企业提供了几个重要的启示。
十大知名企业危机公关案例
十大知名企业危机公关案例在2003年里,我们的国家和民族经历着诸多考验和危机,比如SARS、洪水。
而作为社会的经济体——企业也不能例外,从年头至岁尾,公关危机持续不断。
面对公关危机,有的企业积极应对体现出大家风范,有的则遮遮掩掩欲盖弥彰。
其实,危机既包含“危险”也蕴涵着“机遇”。
企业危机管理与公关专家奥古斯丁更指出:“每一次危机的本身既包含导致失败的根源,也孕育着成功的种子。
发现、培育以便收获这个潜在的成功机会就是危机公关的精髓。
”鉴于长期浸淫于“危机公关”课题的跟踪研究,笔者以为有必要对2003年发生在企业界具有代表意义的危机公关案例加以汇集和总结。
我们试图通过企业与媒体、政府、社区、供应商、经销商、投资者、消费者等因素提炼和分析,并给予评价分值,形成本“十大案例”专题。
案例一:CECT手机:“中国种的狗”事件2003年2月,南京的个别消费者发现自己购买的中电通信CECT928手机屏幕上竟出现一句问候语“Hello Chow”,翻译意思是“你好,中国种的狗”,消费者随即向新闻媒体反映。
此事经媒体曝光后,立刻掀起轩然大波。
许多人认为这是对民族尊严的伤害,是对中国人的侮辱,众多此手机的用户欲向厂家讨说法。
事件发生当日,中电通信市场总监飞赴南京,并与首先发现问题的用户取得联系。
随即,中电通信公司发表公开声明:1、中电通信作为国内重要的手机供应商之一,一直以发展民族企业为己任,本着“用户至上的原则”,绝无伤害国内用户民族尊严的想法与行为;2、CECT 928是2002年8月推出的产品,以性能卓越和价格合理而赢得消费者喜爱。
“Hello Chow”是手机问候语,意为“你好,可爱的宠物狗”,是该手机人性化的开机界面;3、本着对国内购买者负责的原则,购机用户如不喜欢该界面,CECT可提供免费软件升级,并公布售后服务中心的地址和电话。
公关得分:40分理由及点评:CECT手机“HELLO CHOW”事件爆发后,中电通信市场总监即飞赴南京调节,并在第一时间与首先发现问题的用户取得联系,表现了中电通信对公关危机的重视程度和反应及时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十二大品牌危机公关案例之九——达芬奇造假之谜华中科技大学公共传播研究所、游昌乔案例主角:达芬奇家具是一些国际高端品牌家俱的经销商,1994 年,达芬奇家具在新加坡开设了首家零售店,迄今为止,达芬奇家具已扩展到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及中国主要城市(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深圳、成都、重庆、中国香港),透过与经销商的合作连续开设了7 家超级商店。
案例回放:2011年7月10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播出《达芬奇天价家具“洋品牌”身份被指造假》节目,指出记者经过了长达半年多的调查后发现,达芬奇公司销售的这些天价家具有相当一部分根本就不是意大利生产的,所用的原料也不是达芬奇公司宣称的名贵实木,旗下部分家具却是从广东东莞加工贴牌生产的,质量并不过关,产品涉嫌伪造产地,经过检测,消费者购买的达芬奇家具甚至被判定为不合格产品。
据《每周质量报告》报道,有关东莞长丰家具与达芬奇公司的多项指控,均来自长丰公司“总经理”彭杰。
7月11日,达芬奇家居官方微博对外发表声明,称在国内销售的意大利品牌家具均为在意大利生产并原装进口至国内。
同时,声明表示,达芬奇将计划于本周内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达芬奇在国内的运营以及销售情况。
但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达芬奇部分销售主管却改口称,代理的部分品牌家具是在国内生产的。
7月12日,质检总局要求沪深两地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对达芬奇家具近两年的进出口情况进行调查,执法人员在位于上海青浦的仓库内查获了部分涉嫌伪造产地的家具产品。
东莞市成立由工商、质监、检验检疫等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对东莞市长丰家具有限公司的产品质量及产销情况进行进一步调查。
广州市工商局出动执法人员检查发现,广州达芬奇家具店出售的部分进口家具目前尚不能提供合法来源手续。
7月12日,记者回访涉事的东莞长丰家具有限公司,发现工厂已经停产,一名黄姓负责人称,长丰家具厂并未给达芬奇家具公司供货。
7月13日,达芬奇家居情况介绍会在北京柏悦酒店举行。
达芬奇家居总经理潘庄秀华以及其代理的意大利、美国品牌的20位负责人都悉数到场。
在发布会进行中,消费者现场指控达芬奇产品造假,并大声谴责达芬奇发布会不具备可信度;总经理潘庄秀华则含泪讲述与长丰的“冤缘”关系与创业经历,多次声称自己压力大,愿意接受消费者的退货要求,并因情绪失控中途离场。
发布会现场有四个事实得到确认。
第一,达芬奇的产品并非全部是纯实木;第二,达芬奇家居确有与包括东莞长丰在内的中国工厂有合作;第三,自2002年,达芬奇与超过13家中国工厂合作生产弗勒登系列家具;第四,达芬奇代理的意大利家具都属于原装进口,但代理的美国品牌则并非完全产于美国,产地包括印尼,中国等等。
但对于产品质量一事,总经理潘庄秀华没有给出直接回应。
7月14日,上海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公布了对达芬奇家具的初步调查结果:今年上半年,达芬奇家具共有11批木制品和木制家具,是从国内的家具企业采购的。
采购的方式更是让人大跌眼镜:先是出口到上海保税物流区,又再进口到达芬奇上海仓库。
换句话说,家具都没有运到国外,只是在上海的保税区兜了个圈子,就成了进口的产品,被媒体戏称为保税区“一日游”。
上海工商局表示. 初步认定达芬奇家居存在涉嫌虚假宣传、部分产品不合格、多数产品不标注产地和材质这三大问题,工商部门已责令达芬奇公司停止销售不合格产品,对标志不规范的商品标签要求限期整。
7月16日,上海工商部门表示,达芬奇公司“卡布丽缇”系列家具样品经权威第三方检测,综合判定为产品“不合格”。
目前,上海工商部门已责令达芬奇公司停止销售不合格产品。
同时,广州工商局对达芬奇广州店进行立案调查. 且已掌握伪造产地的初步证据,媒体对于‘达芬奇’涉嫌伪造产地的报道基本属实。
7月17日,达芬奇家居位于杭州的专卖店由于标签标注不规范已被要求整改,该店因为消防原因已被查封。
7月17日晚,央视《每周质量报告》再次曝光达芬奇家居问题,有消费者表示达芬奇给家具产品提供了虚假的关单。
7月18日,达芬奇家居发布《致消费者的公开道歉信》,称公司已开展内部清查整顿工作,并表示正在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核实情况,将依照相关法律法规承担责任,绝不推卸。
达芬奇家居在道歉信中称,今日有关媒体对该公司部分国际品牌家具提出了质疑,主要集中在某些产品产地标注问题、质量问题以及不规范宣传问题。
但对于备受关注的退换货及赔偿问题,达芬奇家居在致歉信中并未提及。
7月18日,中国家具协会理事长朱长岭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达芬奇事件不具有普遍性,不能说国内所卖的进口家具都是以假乱真。
大家的质疑存在常识问题,其实,国际品牌可以有不同的生产地,只要标明产地即可。
产品从中国出口,再进口到中国,只要符合法律规定,是可以的。
”7月20日,达芬奇关闭了与媒体联络的热线电话,重新公布一个公共关系邮箱。
达芬奇方面表示,目前还在等待相关部门的结论,得出后会第一时间告知媒体,恳请媒体以事实为依据,不要急于得出结论。
7月25日,达芬奇公司正式开通顾客服务热线4006505867,每天早9点至晚6点将受理消费者的咨询和投诉。
承诺购买了原产于中国的家居产品的顾客,如果不满意达芬奇交付的产品,可开始致电与达芬奇联系,问题家具可以进行退货;而原来的公共关系邮箱,仍旧使用,消费者仍然可以继续发邮件到该邮箱。
7月25日,达芬奇家居总经理潘庄秀华首次接受媒体专访回应质疑。
潘庄秀华表示达芬奇公司的现状是成立法律和公关团队,等政府核查结果。
在采访中谈到“达芬奇”的血统时,潘庄秀华说,达芬奇曾找长丰生产家具叫“富尔敦”。
实际上,长丰确实是“好莱坞”的代工厂。
“达芬奇”曾委托长丰生产“富尔敦”家具,2006年就已停产。
采访中她也对公开信的质疑等给予回应。
8月2日,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透露,达芬奇家居消费者维权一案,最快将于本周向法院正式递交诉状。
据了解,目前全国已有60多名消费者在该所登记维权,其中上海地区已有20多名,涉案金额近3000万元。
8月5日,集体诉讼达芬奇公司的第一批3名消费者已将诉状递交至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正式起诉达芬奇公司涉嫌欺诈,首批诉讼请求中索赔金额共计近200万元人民币。
8月14日晚,达芬奇家居的内幕真相正在被官方逐一揭开。
记者从工商领域权威人士获知消息,上海市工商局已初步认定达芬奇家居存在涉嫌虚假宣传、部分产品不合格、多数产品不标注产地和材质这三大问题。
8月31日,沸沸扬扬的达芬奇家居“产地造假门”终于有了官方调查结论。
上海市工商局8月31日公布,经查实,达芬奇家居公司存在部分“卡布丽缇”家具质量不合格、产品标签标注和广告宣传不规范3大问题。
而伪造原产地的问题,工商表示尚未发现有造假行为。
11月21日,广东卫视《广东早晨》栏目播出“名牌家具疑出自山寨厂”的报道,称众多名牌家具其实产自顺德某无牌家具厂,成本低廉,而且使用了对人体有害的劣质化学物质。
对此,达芬奇家居发布了一则声明,称广东卫视以“虚假新闻”对其进行诬陷。
达芬奇家居表示,达芬奇家居从未在广东顺德设立分支机构,而佛山市顺德区达芬奇家具实业有限公司与其没有任何关系,并表示要追究该公司的侵权责任。
再次重申,达芬奇从未从事过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指控的造假行为,期待行政机关做出“公正的最终调查结论”。
11月23日,达芬奇已委托律师向广东卫视发出律师函,要求其纠正该虚假报道,向新闻出版行政部门投诉,追究当事记者的责任。
广东卫视反攻:“我们的报道不是虚假报道。
”对于达芬奇家居提出公开道歉的要求,该负责人表示不可理解。
“顺德质监部门给我们发来的函件中的确有名字叫做‘佛山市顺德区达芬奇家具实业有限公司’的公司,但是给我们发来律师函的却是‘达芬奇家具股份有限公司’,我们的报道中通篇没有出现过这一名词,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发来律师函。
”同时,该负责人称,所谓的“虚假报道”是达芬奇家居污蔑广东卫视,“我们的报道是客观真实的,我们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11月25日凌晨,达芬奇家居再次“突袭”,坚称广东卫视“故意以虚假新闻诬陷栽赃”达芬奇,并自称广东卫视工作人员在与其取得联系时表示:希望“和和气气”解决此事。
12月7日,达芬奇家居与媒体大战依然没有最终结果,历经两次口水大战之后,但是网民的同情分并没有因此而倒向达芬奇一方,达芬奇的“造假”嫌疑并因为没有此次的强硬态度而有所改变。
据羊城晚报所做的微调查显示,认为此次是客观报道,不是虚假新闻,占88.1%;而同情达芬奇家居,认为其受到媒体恶意栽赃的占11.9%。
12月23日,因认定“达芬奇”在产品质量、标签标注和广告宣传方面存在3项违法行为,上海市工商局向达芬奇家居股份有限公司发出行政处罚决定书,“罚单”总额133.42万元。
晚6点到7点之间,达芬奇家居通过官方微博连发3条信息,回应上海工商的处罚。
达芬奇坚称“从未造假”,并且说“不服上海市工商局的行政处罚决定,将依法对该局提起行政诉讼,追究违法行政的法律责任”。
12月24日凌晨1点,达芬奇家居微博再次更新,上传洋洋洒洒3页的公开声明,不服处罚。
今天,达芬奇家居的网站首页,也全部被公开信占据。
上海市工商局通过官方微博再次重申,判定产品不合格有据可查,对于达芬奇方面的行政诉讼将依法应诉。
2012年元旦。
由胡舒立领军的财新传媒旗下的《新世纪》周刊,以“达芬奇案中案”为题报道了达芬奇家居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达芬奇)造假风波。
总经理潘庄秀华称《每周质量报告》为虚假报道,其记者与中间人敲诈她一千多万元。
达芬奇方面偷录了与中间人及记者面谈的内容,并将其提供给媒体。
达芬奇再起风波,再度成为公众关注热点。
案例点评:根据著名危机公关专家、华中科技大学公共传播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游昌乔先生危机公关5S原则,对案例做如下点评:1、承担责任原则(SHOULDER THE MATTER):达芬奇这种一开始就矢口否认自身有问题,用逃避的态度去面对媒体的监督的做法只能换来企业信誉的受损和品牌公信力的下降。
品牌存在问题,达芬奇始终没有正面面对,依然通过搪塞的方式回应,不能直面危机,不敢承担责任,而是采取鸵鸟般的回避策略, 是达芬奇危机公关失败的主要原因。
而在第二季中,达芬奇接受《财新》杂志专访,揭露央视记者与中间人合谋敲诈,这种鱼死网破式的做法是相当危险的。
因为央视即使有问题,但并不证明达芬奇没有问题。
项目分数:40分评分:0分2、真诚沟通原则(SINCERITY):达芬奇在7月13日召开的记者发布会上,潘庄秀华一厢情愿地讲起自己的创业史,更召集与自己有切身利益关系的所谓意大利等国的家具生产商,企图以此证明其所销售具在原产地这一问题上的清白,发布会期间.潘庄秀华不接受记者提问,对消费者关心的质量问题及赔偿问题只字不提,最后哭啼离席,使得发布会最终以闹剧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