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十九内脏神经、被膜血管、脑脊液

合集下载

解剖学脑被膜、脑血管、脑脊液PPT课件

解剖学脑被膜、脑血管、脑脊液PPT课件

毛细血管网
构成
由单层内皮细胞及其外部基膜组成,内皮细胞间的连接结构较为疏松,有利于血 液和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
功能
是血液与脑组织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毛细血管网通过其渗透性和流体静压 的作用,实现血液和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为脑组织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和氧 气,并排出代谢废物和二氧化碳。
03 脑脊液循环与功能
颅内压的生理调节
通过脑脊液的生成与吸收平衡、颅内静脉压的调节以及颅内 血管的收缩与舒张等机制,维持颅内压的稳定。
颅内压升高的病理变化
当颅内压升高时,可引起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 可导致脑疝形成,危及生命。此时需及时就医,采取相应治 疗措施。
04 常见疾病与临床表现
脑被膜疾病
01
02
03
脑膜炎
挑战分析
针对脑被膜、脑血管和脑脊液的治疗方法虽然取得了一 定的进展,但仍存在疗效不佳、副作用大等问题,需要 不断改进和完善。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物。
维持颅内压稳定
蛛网膜下隙内的脑脊液对颅内 压起缓冲作用,维持颅内压的
相对稳定。
参与脑脊液循环
硬脑膜上的静脉窦参与脑脊液 的循环和吸收。
解剖位置及毗邻关系
解剖位置
脑被膜位于颅腔内,紧贴颅骨内面。
毗邻关系
脑被膜与颅骨内面、脑组织及颅内血管等结构紧密相邻。在某些部位,如颅底的硬脑膜与颅骨结合紧密,难以分 离;而在其他部位,如大脑镰和小脑幕等处,硬脑膜则与颅骨内面有较大的间隙。此外,蛛网膜下隙内还有丰富 的血管和神经通过。
脑膜炎引起的脑脊液成分改变,表现 为头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
05 诊断方法与治疗原则

脑与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ppt课件

脑与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ppt课件
车神经
海绵窦 眼神经 上颌神经
展神经
颈内动脉
海绵窦
三、脑和脊髓的被膜
硬脑膜:硬脑膜窦(海绵窦)
眼上静脉 内眦静脉 面静脉 眼下静脉 翼静脉丛 卵圆孔、破裂孔和颈动脉管的导血管 基底静脉丛 椎内静脉丛
海绵窦
脑的被膜
第一节 脑和脊髓的被膜
蛛网膜:
蛛网膜粒
椎 外 静 脉 丛
第三节 脑脊液
侧脑室
室间孔 第三脑室
中脑水管 第四脑室
脑室
第三节 脑脊液
脑脊液循环
侧脑室脉络丛分泌的脑脊液
侧脑室
室间孔
第三脑室 第三脑室脉络丛分泌的脑脊液
中脑水管 第四脑室脉络丛分泌的脑脊液
第四脑室
第四脑室的正中 孔和两个外侧孔
脊髓中央管
小脑延髓池 蛛网膜下隙
蛛网膜颗粒
硬脑膜窦
中央支 大脑中动脉
第二节 脑和脊髓的血管
脑的动脉:椎动脉
脑的血管
第二节 脑和脊髓的血管
脑的动脉:大脑动脉环 当此环的某一处发育不良或被 阻断时,可在一定程度上通过 大脑动脉环使血液重新分配和 代偿,以维持脑的血液供应。 不正常的动脉环易出现动脉瘤, 前交通动脉和大脑前动脉的连 结处是动脉瘤的好发部位。
脑与脊髓的被膜 血管及脑脊液循环
第一节 脑和脊髓的被膜
脊髓的被膜
软脊膜 脊髓蛛网膜
硬脊膜
脊髓被膜
第一节 脑和脊髓的被膜
脊髓的被膜
脊神经 脊神经前根
脊神经后根
硬脊膜: 硬脊膜与椎管内面的骨膜之间的疏松 间隙称硬膜外隙,内含疏松结缔组织、 淋巴管和静脉丛,此隙略呈负压,有 脊神经根通过。临床上进行硬膜外麻 醉,就是将药物注入此隙,以阻滞脊 神经根内的神经传导。

系统解剖学内脏神经脑脊髓被膜 - 1课件

系统解剖学内脏神经脑脊髓被膜 - 1课件
骨骼肌 一种
受意识支配
1. 交感神经
低级中枢:位于脊髓T1-L3节段的灰质的侧角内。
(节前神经元)
节前神经纤维
周围部
交感干神经节 (椎旁神经节) (每侧22-25个)
借节间支连成交感干
脊神经
交通支
节后神经元
交感神经节
节后神经元
椎前神经节
腹腔神经节 肠系膜上神经节 肠系膜下神经节 主动脉肾节
交感干 椎前神经节
(3)软脊膜
薄而富有血管,紧贴脊髓表面
齿状韧带: 位于脊神经前后根间。
齿状韧带
软脊膜
2. 脑的被膜
硬脑膜 脑蛛网膜 软脑膜
(1)、硬脑膜
由两层合成,外层为颅 骨内面骨膜,内层为脑 膜层。
内层硬(脑脑膜膜层)
外层 (骨膜层)
硬膜外血肿
颅中、后窝骨折
眶板骨折,熊猫眼
颞骨岩部骨折,脑脊液耳漏,乳突皮下瘀血。
脊髓的被膜
硬脊膜 脊髓蛛网膜
软脊膜
1. 脊髓的被膜
(1)硬脊膜
位置
上:附于枕骨大孔,与硬脑膜相延续 下:包裹马尾和终丝,末端附于尾骨 两侧:与脊神经外膜相延续
硬膜外隙:硬脊膜与椎管内面的骨膜之间的间隙。 硬脊膜
硬膜外隙
这是什么?
硬膜外隙内有脂肪、淋巴管、椎内 静脉丛,有脊神经根毗邻而行,略 成负压
颈内动脉 椎动脉
(1)颈内动脉
起至颈总动脉
4
穿颈动脉管入颅
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
贴海绵窦的内侧壁向上
颈段1
1
行程
岩段2
海绵窦段3 虹吸段
前床突上段4
易发生动脉硬化
颈内动脉分支

《人体解剖学》实验要求和报告

《人体解剖学》实验要求和报告

《人体解剖学》实验指导(供医学专科各专业用)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解剖教研室2004年8月修定编写说明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形态学学科,直观性很强。

教学活动的形式主要为课堂讲授、演示、自学、观察标本、模型、挂图及多媒体教学等多种形象化教学。

实验课是人体解剖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对人体形态结构进行独立的观察、分析、比较、描述和归纳。

以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记忆和理解。

根据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并结合我校安排的授课计划及目前的实验条件,本指导将实验内容分为二十四部分来编写,主要供临床医学专科用。

其它不同专业亦可参考或取舍使用。

由于编写时间仓促,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编者2004年8月1目录实验注意事项………………………………………………………………( 3 )实验一躯干骨…………………………………………………………( 4 )实验二上肢骨下肢骨………………………………………………( 6 )实验三颅骨…………………………………………………………( 8 )实验四躯干骨与颅骨的连接…………………………………………( 10 )实验五上肢骨及下肢骨的连接………………………………………( 12 )实验六躯干肌…………………………………………………………( 14 )实验七头颈肌四肢肌………………………………………………( 16 )实验八消化管…………………………………………………………( 21 )实验九消化腺…………………………………………………………( 24 )实验十呼吸器官………………………………………………………( 26 )实验十一泌尿器官……………………………………………………( 29 )实验十二男性生殖器官………………………………………………( 31 )实验十三女性生殖器官………………………………………………( 34 )实验十四腹膜内分泌器官………………………………………( 36 )实验十五心…………………………………………………………( 38 )实验十六动脉静脉………………………………………………( 40 )实验十七淋巴系统…………………………………………………( 43 )实验十八眼…………………………………………………………( 45 )实验十九耳…………………………………………………………( 47 )实验二十脊髓………………………………………………………( 49 )实验二十一脑………………………………………………………( 51 )实验二十二中枢神经传导路…………………………………………( 55 )实验二十三脑和脊髓的被膜及脑脊液循环…………………………( 57 )实验二十四脊神经、脑神经、内脏神经……………………………( 60 )2实验注意事项一、实验预习:1、认真阅读实验指导,明确实验要点。

系解笔记(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

系解笔记(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

教学内容: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目的要求:1.掌握脊髓、脑被膜的名称,海绵窦的位置及内容物;脑的营养动脉来源,颈内动脉和椎—基底动脉对脑的血供范围,大脑动脉环的位置、形成及意义;脑室系统的组成和位置,脑脊液的产生、循环路径和意义。

2.熟悉脊髓、脑被膜各层形成的主要结构,蛛网膜下隙和硬膜外隙的形成及临床意义,硬脑膜窦的血液流向,海绵窦的交通;颈内动脉、椎—基底动脉的主要分支名称,大脑前、中、后动脉的位置和主要供血区。

3.了解脑的静脉,脊髓的血管。

1.位置2.结构特点硬膜外隙Epidural space:硬膜外麻醉硬膜下隙Subdural space(二)脊髓蛛网膜Spinal arachnoid mater1.位置2.结构特点蛛网膜下隙Subarachnoid space:腰麻终池T erminal cistern :位于脊髓下端至第二骶椎水平,是蛛网膜下隙的扩大处,内有马尾。

(三)软脊膜Spinal pia mater1.位置2.结构特点:形成终丝filum terminale和齿状韧带denticulate ligament齿状韧带Denticulate ligament:软脊膜在脊神经前、后根间形成的结构,尖端附于硬脊膜,有固定脊髓的作用。

二、脑的被膜(一)硬脑膜Cerebral dura mater1.结构特点2.形成的结构⑴硬脑膜隔Septum of dura mater大脑镰Cerebral falx小脑幕T entorium of cerebellum小脑镰Cerebellar falx鞍膈右侧面观小脑幕Tentorium of cerebellumCerebral falx小脑幕裂孔Tentorial hiatus小脑幕切迹Tentorial incisure小脑幕切迹T entorial incisure:小脑幕的前内缘游离即形成小脑幕切迹,而压迫中脑大脑脚和动眼神经。

神经系统—脑、脊髓被膜和血管(人体解剖学课件)

神经系统—脑、脊髓被膜和血管(人体解剖学课件)
第三脑பைடு நூலகம் 第三脑室脉络丛产的脑脊液
中脑水管
第四脑室 第四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
正中孔、外侧孔
蛛网膜下腔
蛛网膜颗粒
硬脑膜窦(主要是上矢状窦)
进入血液
左右各一,延伸至半
球的各个叶内。
第三脑室
位于两侧背侧丘脑, 第三脑室 和下丘脑间的狭窄腔隙。
前方经室间孔与侧脑室 相通;
后方与中脑水管相通。
室间孔 中脑水管
第四脑室
向后与延髓池相通 向上通中脑水管 向下通延髓中央管
第四脑室
中脑水管
中央管
小脑延髓池 第四脑室正中孔
侧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
左右室间孔
脑脊液由脉络丛产生,而95%的脑脊液由侧脑室的脉 络丛产生。
脉络丛:在脑室的一定部位,软脑膜及其上的血管与 室管膜上皮共同构成脉络组织,其中有些部位血管反复分 支成丛,连同其表面的软脑膜和室管膜上皮一起突入脑室 形成脉络丛。
脑室
侧脑室
侧脑室
第三脑室
第三脑室
第四脑室
第四脑室
侧脑室
侧脑室
位于大脑半球内,

被膜血管脑脊液循环PPT课件

被膜血管脑脊液循环PPT课件
延髓池,临床上可在此进行穿刺,抽取脑脊液进行检查。
-20-
(三)软脑膜
软脑膜,薄而富有血管和神经,覆盖于脑的表面并伸入沟裂内。在 脑室的一定部位,软脑膜及其血管与该部的室管膜上皮共同构成脉 络组织。在某些部位,脉络组织的血管反复分支成丛,连同其表面 的软脑膜和室管膜上皮一起突入脑室,形成脉络丛。脉络丛是产生 脑脊液的主要结构。
-8-
二、脑的被膜
脑的被膜自外向内依次为硬脑膜、脑蛛网膜和软脑膜.
-9-
(一)硬脑膜 坚韧而有光泽,由两层合成,外层兼具颅骨内膜的作用,内层
较外层坚厚,两层之间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硬脑膜与颅盖骨连接 疏松,易于分离,当硬脑膜血管损伤时,可在硬脑膜与颅骨之间形 成硬膜外血肿。硬脑膜在颅底处则与颅骨结合紧密,故颅底骨折时, 易将硬脑膜与脑蛛网膜同时撕裂,使脑脊液外漏。如颅前窝骨折时, 脑脊液可流入鼻腔,形成鼻漏。硬脑膜在脑神经出颅处移行为神经 外膜,在枕骨大孔的边缘与硬脊膜相延续。
-10-
(一)硬脑膜
硬脑膜不仅包被在脑的表面,而且其内层折叠形成若干板状突起, 伸入脑各部之间,以便更好地保护脑。由硬脑膜形成的结构有:`
-11-
(一)硬脑膜
2.小脑幕:形似幕帐,伸入大、小脑之间。其后外侧缘附于枕骨横 1窦.沟大和脑颞镰骨:呈岩镰部刀上形缘伸,入前两内侧侧大缘脑游半离球形之成间幕的切大迹脑。纵切裂迹,与前鞍端背连之于间 鸡形冠 成,一后环端形连孔于,小称脑小幕脑的幕顶裂,孔下,缘内游有离中于脑胼通胝过体。的当上方部。颅脑病变引 起颅内压增高时,位于小脑幕切迹上方的海马旁回和钩可能受挤压 而移位至小脑幕切迹,形成小脑幕切迹疝而压迫大脑脚和动眼神经。
视束 垂体 海绵窦
颈内动脉
颈内动脉
动眼神经 滑车神经

周围神经系统-内脏神经、脑与脊髓被膜、血管、CSF

周围神经系统-内脏神经、脑与脊髓被膜、血管、CSF

2019/7/13
14
2、副交感神经
(1)分两部
中枢部:脑骶系 (低级中枢)
脑干副交感核(4对) 脊髓S2—S4副交感核
周围部:
副交感神经节 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 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2019/7/13
15
(2)副交感神经节
器官旁节:
颅部的节大有: 睫状神经节 翼腭神经节 下颌下神经节 耳神经节等
器官内节:
T1—L3 发出的节前纤维→T1—L3 脊神经前支→交感干
入交感干后的去向:
①终止于相应的椎旁 节 ②在交感干内上升或 下降止于上或下方的 椎旁节 ③穿过椎旁节形成 内脏大小神经终止椎 前节
2019/7/13
11
交感干神经节发出的节后纤维→31对脊神经
交感干神经节节后纤维的去向:
①灰交通支返回脊 神经分布于头颈 躯干和四肢的血 管汗腺竖毛肌
24
三叉N节 1
2019/7/13
三叉N脊束核
三叉丘系 三叉N脑桥核
3
25
躯干和四肢意识性本体觉和精触觉传导路
三级神经元传导。 第1级神经元 脊神经节。 第2级神经元 薄、楔束核 →× → 内侧丘系→丘脑腹 后外侧核。 第3级神经元 丘脑腹后外侧 核→丘脑中央辐射 →内囊 后肢→中央后回中上部、 旁小叶后部。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低级中枢 脊髓T1-L3侧角 (胸腰系)
神经节 椎旁节、椎前节
脑干副交感核 脊髓S2-S4副交感核
(脑骶系) 器官旁节、器官内节
节前纤维 短

节后纤维 长

分布范围 广泛
不如交感神经广泛
2019/7/13
19
传导路——神经传导通路

内脏N被膜血管脑脊液

内脏N被膜血管脑脊液
3.大脑动脉环的观察在离体的脑血管标本或模型上观察,大脑动脉环围绕在视交叉、灰结节和乳头体周围,由前交通动脉、大脑前动脉、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和大脑后动脉前后、左右相互吻合而成。观察中可能会发现动脉环的变异较多,如前、后交通动脉左、右不对称、缺如或粗大等。
(五)脊髓动脉血管的观察标本上不易观察,可借助挂图或图谱学习。注意脊髓动脉血供应的两个来源:椎动脉和节段性动脉的颈升动脉、肋间后动脉和腰动脉的脊髓支。但在它们的吻合、过渡地带,是供血较差的节段,即临床的“危险区”。
(三)脑被膜的观察在头颅标本的冠状切面和脑被膜的挂图上,先辨认头皮的结构、层次,确认颅骨。在颅骨的内层可以看到坚韧而有光泽,由两层形成的硬脑膜,在硬脑膜两层间有血管和神经走行。在离体的硬脑膜标本上观察到镰刀形的板状突起为大脑镰,新月形的横位突起为小脑幕,小脑幕的游离缘为小脑幕切迹。在某些部位硬脑膜的两层分开,形成硬脑膜窦,主要有上矢状窦、下矢状窦、窦汇、横窦、乙状窦等。大脑表面紧贴的一层富有神经及血管的脑膜是软脑膜。还可以看到脑室的室管膜、软脑膜及其间的血管,在脑室内形成脉络组织,脉络组织上的血管分支成丛,夹带着软脑膜和室管膜突入脑室形成脉络丛。硬脑膜和软脑膜之间是薄而透明的脑蛛网膜。蛛网膜和软脑膜之间是蛛网膜下隙,蛛网膜下隙的各部深度不一,扩大的地方是蛛网膜下池,如小脑延髓池等。蛛网膜以颗粒状形态突入上矢状窦内形成蛛网膜粒。
(3)在腰椎体的前外侧,腰大肌的内侧缘能看到腰交感神经节及节间支。
(4)在盆部骶骨前面骶前孔的内侧可以看到骶交感神经节和节间支。在尾骨的前面可以看到单一的奇节。
(5)在腹、盆腔的后壁可以看到腹腔丛、腹主动脉丛、上腹下丛和下腹下丛(盆丛)。好的标本,在这些内脏神经丛中,还可以看到一些椎前节。
(二)脊髓被膜的观察在脊柱的水平断面上,利用已学过的知识,先辨认椎骨的结构如椎体、椎间盘、椎弓、横突、棘突,确认椎孔。在椎孔内两椎弓板间的韧带是黄韧带,它的内面,厚而坚韧,松弛地包裹脊髓的是硬脊膜。中央呈白色的是脊髓,紧贴脊髓表面,薄而富含血管的是软脊膜。硬脊膜和软脊膜之间的是脊髓蛛网膜。同时还可以看到由脊髓两侧发出的脊神经前、后根,以及前后根之间的齿状韧带。之后仔细辨认硬膜外隙、蛛网膜下隙。在下位腰椎段横截面上,还可以看到终池、马尾。

《人体解剖学》实验要求和报告

《人体解剖学》实验要求和报告

人体解剖学》实验指导(供医学专科各专业用)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解剖教研室2004 年8 月修定编写说明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形态学学科,直观性很强。

教学活动的形式主要为课堂讲授、演示、自学、观察标本、模型、挂图及多媒体教学等多种形象化教学。

实验课是人体解剖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对人体形态结构进行独立的观察、分析、比较、描述和归纳。

以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记忆和理解。

根据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并结合我校安排的授课计划及目前的实验条件,本指导将实验内容分为二十四部分来编写,主要供临床医学专科用。

其它不同专业亦可参考或取舍使用。

由于编写时间仓促,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编者2004年8月3 )实验注意事项实验 躯干骨 实验二 上肢骨 下肢骨 实验三 颅骨实验四 躯干骨与颅骨的连接 实验五 上肢骨及下肢骨的连接实验六 躯干肌 实验七 头颈肌 四肢肌 实验八 消化管 实验九 消化腺 实验十 呼吸器官 实验十 泌尿器官 实验十二 男性生殖器官 实验十三 女性生殖器官实验十四 腹膜 内分泌器官实验十五 实验十六 动脉 静脉 实验十七 淋巴系统实验十八 实验十九 实验二十脊髓实验二十 实验二十二 中枢神经传导路实验二十三 实验二十四目录脑和脊髓的被膜及脑脊液循环 脊神经、脑神经、内脏神经10 12 14 16 21 24 26 29 31 34 36 3840 43 45 4749 5155 57 60实验注意事项一、实验预习:1、认真阅读实验指导,明确实验要点。

2、根据实验内容复习有关理论知识。

二、实验过程:1、模型或标本,尸体必须放在解剖学位置。

运用解剖学术语进行描述。

2、根据实验内容,对照课本并利用各种直观教具有序地(上下、内外、前后、左右)观察,辨认并进行描述。

3、注意分析解剖学名词的命名原则,并找出辨认的依据与周围器官或结构的关系。

4、做到四勤:勤动脑———独立思考,及时记忆。

实验二十九内脏神经、被膜血管、脑脊液

实验二十九内脏神经、被膜血管、脑脊液
椎基动脉的分支
•小脑下后、下前动脉 •迷路动脉 •小脑上动脉 •大脑后动脉
大脑动脉环 (willis环)
-19-
(二)脊髓动脉 椎动脉的分支
脊髓前、后动脉
节段性动脉 危险区
-20-
(三)脑、脊髓的静脉
大脑的静脉
大脑外静脉 大脑内静脉
大脑外静脉
大脑上静脉 大脑下静脉 大脑中静脉
-21-
大脑内静脉→大脑大静脉 下矢状窦
实验二十九 内脏神经、被膜血
管、脑脊液
澍青医专解剖教研室
实验物品
内脏神经模型1套 脑模型2套 脊髓被摸模型2个 挂图1套
目的要求
掌握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部 位,硬膜外隙、蛛网膜下隙的概念,脑脊 液的产生及其循环途径。 熟悉硬脑膜窦,颈内动脉的分支和分布, 以及椎一基底动脉的行程和分支、分布, 大脑动脉环的组成、位置和功能。 了解交感神经椎旁节的位置,交感干的 组成和分部,脑、脊髓被膜的层次、形态, 脊髓的动脉来源、供应,静脉回流的概况。
→直窦
-22-
三、脑脊液及其循环
-23-
实验作业
1.何谓硬脊膜外隙、蛛网膜下隙、大脑 动脉环、交感干? 2. 脑的动脉来源,分支和分布及大脑动脉 环的组成怎样? 3. 脑脊液的产生和循环途径如何?
实验内容
内脏神经 脑的被膜 脑的血管 脑脊液
内脏神经系统
脊神经节 内脏感觉神经
脑神经节 内脏运动神经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内脏神经的组成和分布
(一)交感神经
低级中枢: 脊髓T1~L3侧角
椎旁节:
交感干 节间支


椎前节:
19~24个
周围部
腹腔神经节 肠系

解剖学-中枢神经-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脑脊液循环

解剖学-中枢神经-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脑脊液循环
中枢神经系统
一.教学目标 1.掌握脑、脊髓各层被膜的名称、位置。 2.掌握硬脑膜的结构特点。 3.掌握蛛网膜下隙和硬膜外隙的位置及结构。 4.理解脊髓和脑的血管的分布及大脑动脉 环的组成。 4.理解脑脊液的产生与循环。
中枢神经系统
一、脊髓 二、脑 三、脑和脊髓的被膜、 血管、脑脊液循环
软膜 蛛网膜
P193图10-35
大脑中动脉
(1)脑动脉
②椎动脉: 起自锁骨下A,经枕 骨大孔入颅腔合成 基底A。上行至脑桥 上缘分为左、右大脑后A。
大脑后动脉
分布:脑干、小脑、间脑后部和大脑半球后1/3。
③大脑动脉环: 由前交通A、大脑前A、颈内A、后交通A和 两侧大脑后A,在颅底中央吻合成(围绕在 视交叉、灰结节和乳头体的周围)。
薄而透明,无血管和神经
蛛网膜与软膜之间称蛛网膜下隙。 蛛网膜下隙在某些部位扩大形成池, 称蛛网膜下池。如小脑延髓池,终池 临床上终池可在此处抽取脑脊液。
侧脑室
蛛网膜粒 上矢状窦
第三脑室 第四脑室
P192图10-33
蛛网膜粒
3、软膜
贴在脑和脊髓表面,薄而透明,血管丰富
分软脊膜和软脑膜
在脑室附近,软脑膜、毛细血管和室管膜上 皮(脑室壁上的上皮)共同突向脑室内形成 脉络丛,脑脊液由此产生。
E、脉络丛 √
大脑动脉环和大脑前中后动脉的分支:
皮质支—分布到皮质、髓质浅层 中央支—分布到髓质深部、基底核、间脑
和内囊
大脑 前动脉
后交 通支
基底动脉
P193图10-34
前交通 动脉
颈内 动脉
大脑后 动脉
椎动脉
脑底动脉环
皮质支 中央动脉
P194图10-37 大脑中动脉

18 脑、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内脏神经 (实习)

18 脑、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内脏神经 (实习)
2.坐骨神经中有无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纤维,是节前纤维还是节后纤维?其节前、节后神经元位于何处,纤维如何加入坐骨神经?
3.腰椎穿刺经何处最适宜?作硬膜外隙麻醉和腰穿麻醉在解剖学上有何不同?
4.脑脊液循环路径受阻时,可能引起什么后果?
实施情况及分析
4.脑室及脑脊液循环途径观察脑室铸型、脑的矢状切、脑的硬脑膜窦等标本,搞清脑脊液的循环途径。
四、内脏神经
1.交感神经与脊神经的关系
在椎骨、脊髓、脊神经分支的标本和模型上,寻认交感干,灰、白交通支及其与脊神经分支的关系。
2.交感干及其分支
在儿童交感神经标本上,观察:
1)交感干的位置:在脊柱的两侧观察呈串珠状的交感干,上起颅底,下端在尾骨的前面两干合并,终于一个奇神经节。每条交感干有22~24个神经节,借节间支相连。
基本教材和
主要参考书
基本教材:张传森,等主编.《模块法教学-人体系统解剖学》2012.6,人民卫生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柏树令,主编.系统解剖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2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参标本和模型的观察,使学员掌握脑的形态,并进而加深对功能的理解。掌握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的分布。
主要内容与时间安排:
3.在“整脑连蛛网膜”标本上观察蛛网膜粒的形态和位置。
二、脑和脊髓的血管及脑脊液循环
1.脑的动脉利用“脑动脉全貌”标本和脑动脉模型,观察脑底动脉环、基底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在“矢状切面脑动脉”标本上观察大脑动脉及分支。
2.利用“完整脑静脉”标本,观察大脑浅静脉和硬脑膜窦。
3.脊髓的动脉利用脊髓标本,观察前、后动脉有何不同?
1.提示本次课的主要内容,实习要求和注意事项,20分钟;2.观察标本和模型40分钟:3层被膜及其间隙,硬脑膜所形成的特殊结构;脑和脊髓的主要动脉和静脉;各脑室的形态和位置。交感干的组成、位置及脊神经的关系。交感干的分部、内脏大小神经等。3.小结20分钟。4.病例讨论20分钟。

实验32 脑和脊髓的被膜、脑室和脑脊液、脑的血管

实验32 脑和脊髓的被膜、脑室和脑脊液、脑的血管

实验32 脑和脊髓的被膜、脑室和脑脊液、脑的血管【实验目标】通过学习本教学单元的内容,学习者应当可以达到下列教学目标:1.掌握脑和脊髓被膜的层次名称,熟悉硬膜外腔、蛛网膜下腔、蛛网膜粒的位置,硬脑膜窦、终池、小脑延髓池的概念。

2.了解大脑镰、小脑幕的位置、海绵窦、上矢状窦、横窦、乙状窦和窦汇的位置及汇入。

3.掌握脑室的名称、位置,熟悉脑脊液的循环途径。

4.掌握大脑动脉环的位置、组成,熟悉颈内动脉主要分支名称,大脑中动脉的分布范围。

5.了解大脑前、后动脉的起始和分布范围等。

【实验资源】1.开颅和去椎板显示脑,脊髓被膜标本和游离硬脑膜标本。

2.脑室标本和模型。

3.脑血管标本和模型。

【实验提示】1.脑和脊髓表面的三层被膜在枕骨大孔处相互延续,因此,蛛网膜下腔相互交通。

硬脑膜由两层合并而成,所谓大脑镰和小脑幕是硬脑膜内层深入到脑的裂隙内形成。

硬脑膜外层实际上是颅骨的骨内膜。

此在实习课时可以进行验证;对着光线观察可见硬脑膜内有脑膜中动脉及其分支,但从两个面观察,该血管均被脑膜覆盖。

两层之间在某处有间隙而且内含有血液(静脉窦)。

2.脑和脊髓内的间隙来自于原始的中央管,其在颅腔内随着脑的变化而形成不规则的间隙(即脑室),但它们仍然相通。

3.在实物标本和模型上,在脑的表面可以清楚地见到脑血管,在脑的下面可以清楚地见到椎动脉系和颈内动脉系在此吻合形成的大脑动脉环。

请认真观察和仔细辨认各条动脉以及它们的分布区域。

4.在脊髓的标本和模型上观察,可见其前面和后面分别有纵行动脉,它们分别为脊髓前动脉和脊髓后动脉,均发自于左、右椎动脉发出。

5.本次实习标本容易损坏,应特别保护,观察血管切忌用力牵拉。

【实验内容】1.脑和脊髓的被膜取已开颅和去掉椎板的标本以及离体脑膜标本观察。

(1)硬膜可分为硬脑膜和硬脊膜。

1)硬脑膜和静脉窦可见贴附在颅骨内面为一层较厚的坚韧致密的膜,即为硬脑膜。

此膜外面粗糙,内面光滑。

在颞部撕开硬脑膜对着光线观察,可见位于硬脑膜两层之间的脑膜中动脉及其分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区别
1. 低级中枢的部位不同 2. 周围神经节的位置不同 3. 分布范围不同 4. 对同一器官所起的作用不同
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 及脑脊液循环
-12-
一、脑和脊髓的被膜
(一)脊髓被膜
•硬脊膜 硬膜外隙 硬膜下隙
•蛛网膜 蛛网膜下隙
•软脊膜 齿状韧带
-13-
(二)脑的被膜 •硬脑膜 •蛛网膜 •软脑膜
(2)上泌涎核
面神经
翼腭神经节下颌下 泪腺、下颌下腺、舌下腺 神经节
(3)下泌涎核 (4)迷走神经背核
舌咽神经
耳神经节
迷走神经
神经节
腮腺
颈胸脏器、腹腔的肝、 胰、脾、肾、胃、结肠 左曲以上的肠管
3. 骶部副交感神经
骶2~4副交感核 盆内脏神经
盆丛
神经节 结肠左曲以下肠 管和盆 腔脏器
盆内脏神经 盆丛
-14-
1.硬脑膜
-15-
硬脑膜形成的结构
•突起 大脑镰 小脑幕
•硬脑膜窦 上矢状窦 下矢状窦 直窦 横窦 乙状窦 海绵窦
-16-

2.蛛网膜、软脑膜
蛛网膜下隙 蛛网膜颗粒
-17-
二、脑和脊髓的血管 (一)脑的动脉 •颈内动脉系 •椎基动脉系
-18-
脑动脉的分支
颈内动脉的分支
•大脑前动脉 — 前交通支 •大脑中动脉 •后交通支 •脉络膜前动脉
交感神经纤维
节前纤维 节后纤维
(二)副交感神经
1. 组成
(1)低级中枢 脑干副交感神经核:
动眼神经副核,上、下 泌涎核,迷走神经背核
脊髓骶部: 2~4节段的骶副交感核
神经节: 器官旁节器官 内节
(2)周围部
节前纤维 节后纤维
脑神经 盆内脏神经
器官
2. 颅部副交感神经
(1)动眼神经副核
动眼神经
睫状神经节 瞳孔括约肌,睫状肌
→直窦
-22-
三、脑脊液及其循环
-23-
实验作业
1.何谓硬脊膜外隙、蛛网膜下隙、大脑 动脉环、交感干? 2. 脑的动脉来源,分支和分布及大脑动脉 环的组成怎样? 3. 脑脊液的产生和循环途径如何?
椎基动脉的分支
•小脑下后、下前动脉 •迷路动脉 •小脑上动脉 •大脑后动脉
大脑动脉环 (willis环)
-19-
(二)脊髓动脉 椎动脉的分支
脊髓前、后动脉
节段性动脉 危险区
-20-
(三)脑、脊髓的静脉
大脑的静脉
大脑外静脉 大脑内静脉
大脑外静脉
大脑上静脉 大脑下静脉 大脑中静脉
-21-
大脑内静脉→大脑大静脉 下矢状窦
实验内容
内脏神经 脑的被膜 脑的血管 脑脊液
内脏神经系统
脊神经节 内脏感觉神经
脑神经节 内脏运动神经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内脏神经的组成和分布
(一)交感神经
低级中枢: 脊髓T1~L3侧角
椎旁节:
交感干 节间支


椎前节:
19~24个
周围部
腹腔神经节 肠系
膜上神经节肠系膜下神 经节主动脉肾神经节
实验二十九 内脏神经、被膜血
管、脑脊液
澍青医专解剖教研室
实验物品
内脏神经模型1套 脑模型2套 脊髓被摸模型2个 挂图1套
目的要求
掌握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部 位,硬膜外隙、蛛网膜下隙的概念,脑脊 液的产生及其循环途径。 熟悉硬脑膜窦,颈内动脉的分支和分布, 以及椎一基底动脉的行程和分支、分布, 大脑动脉环的组成、位置和功能。 了解交感神经椎旁节的位置,交感干的 组成和分部,脑、脊髓被膜的层次、形态, 脊髓的动脉来源、供应,静脉回流的概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