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14.小说家谈小说导学案

合集下载

2024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小说家谈小说简单的故事精致的情节》教案苏教版

2024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小说家谈小说简单的故事精致的情节》教案苏教版
其次,在师生互动环节,我提出的问题是否能激发学生们的思考?学生们是否能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我发现有些学生在讨论中显得较为沉默,是否可以针对这部分学生进行更多的引导和鼓励,让他们也能积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再次,在巩固练习环节,我给出的练习题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学生们在解答过程中是否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在今后的教学中,我是否可以设计更多具有挑战性和开放性的练习题,让学生们在解答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重点题型整理
1. 小说基本特点分析题:
- 题目:请分析《红楼梦》中的人物、情节、环境等元素,并说明它们如何共同构成了这部小说的艺术魅力。
- 答案:人物:《红楼梦》中有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众多鲜明的人物形象,他们共同构成了小说的丰富人物关系。情节:小说以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通过众多情节展现了封建家族的荣辱兴衰。环境:小说描绘了贾府的豪华、大观园的美丽以及社会风貌,为故事提供了真实的背景。
- 答案:祥子三起三落的情节展示了小说主题的悲剧性。祥子的奋斗和悲剧命运反映了旧社会底层人民的艰辛生活,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剥削。
5. 小说创作方法分析题:
- 题目:请分析《草原》这篇小说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以及这些手法如何为小说的主题服务。
- 答案:《草原》运用了现实主义写作手法,通过真实描绘草原风光和藏族人民的生活,展现了小说的主题思想。作者通过对草原的热爱和对藏族人民的关怀,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民族命运的关切。
- 学生发表意见,教师引导学生从情节设置的角度进行分析。
-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情节展示人物性格和主题。
4. 巩固练习(10分钟)
- 教师给出一个小说情节片段,要求学生分析其中的人物、情节、环境等元素,并指出如何通过情节展示人物性格和主题。

江苏省盱眙县黄花塘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4课《小说家谈小说》导学案 苏教版

江苏省盱眙县黄花塘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4课《小说家谈小说》导学案 苏教版

十四.《小说家谈小说》学习目标1.把握小说《百合花》的思想内容,认识其艺术特点。

2.理解茅盾对《百合花》的评论观点。

学习重点阅读文章感悟作者的评论观点。

学习难点结合作者的观点和自己的体会,选取一个角度赏析作品,谈出自己的独特见解。

【作者简介】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

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6年毕业,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

曾参加五四新文化运动,1920年加入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参与中共筹建。

1920年开始文学活动,曾与郑振铎.叶圣陶等人一起组织文学研究会。

主编《小说月报》对我国新文化运动产生深远影响。

,倡导现实主义,翻译介绍外国文艺.对我国新文学运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建国后出任第一任文化部长,当选为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历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和第四.五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茹志鹃,曾用笔名阿如.初旭。

祖籍浙江杭州,当代著名女作家。

1925 年9月生于上海。

1943年随兄参加新四军,先在苏中公学读书,以后一直在部队文工团工作,任过演员.组长.分队长.创作组组长等职。

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5年从南京军区转业到上海,在《文艺月报》做编辑。

1960年起从事专业文学创作,是中国作协会员,中国作协上海分会理事。

1977年当选上海七届人民代表。

现为《上海文学》编委。

她的创作以短篇小说见长。

笔调清新.俊逸,情节单纯,细节丰富传神。

善于从较小的角度去反映时代本质。

【字词预习】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①颤()动②点缀()③忸怩()()④踌躇()()⑤执拗()⑥bào()歉⑦宽shù()⑧尴尬)()⑨安xiáng ()【自主学习主动探究】2.小说的主要情节是什么?小说的主题是什么?3.课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是什么身份?分别是什么性格?“我”的角色起到了什么作用?4.下列哪一项不是细节描写?()A.当我站起来要走的时候,我看见他摘下帽子,偷偷地在用毛巾拭汗。

《小说家谈小说》教学设计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共3篇

《小说家谈小说》教学设计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共3篇

《小说家谈小说》教学设计(苏教版九年级上册)共3篇《小说家谈小说》教学设计(苏教版九年级上册)1作为九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苏教版《小说家谈小说》旨在让学生在对小说进行阅读的同时,了解小说的写作和创作特点,加深对小说的理解和赏析。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达到这个目的呢?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章教学,学生应该达到以下几个目标:1.了解小说的定义和特点,掌握小说的基本结构和创作方法,培养小说的阅读习惯和鉴赏能力。

2.学会运用小说家的写作技巧和手法,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3.学会分析小说的主题和思想,理解小说对人生、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本章教学内容包括小说的定义、特点和基本结构,小说家的写作技巧和手法,小说的主题和思想,以及相关的练习和作业。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本章教学应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授课讲解法。

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演示,让学生了解小说的定义、特点和基本结构,小说家的写作技巧和手法,以及小说的主题和思想。

2.阅读分析法。

选取经典的小说作品,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和分析,从中体会小说的魅力和思想内涵。

3.讨论交流法。

教师引导学生就所学内容进行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

4.写作实践法。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小说家的写作技巧和手法进行创作和写作实践,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写作技巧。

4.课堂评价法。

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如作业评价、课堂表现评价和考试评价等,全方位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果。

四、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环节(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和讲解,引导学生了解小说的定义和特点,以及小说的重要性和意义,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

2.讲解环节(20分钟)教师通过PowerPoint和多媒体设备,讲解小说的基本结构、小说家的写作技巧和手法、小说的主题和思想等内容,注重生动形象和精炼准确。

3.阅读分析环节(30分钟)教师选取经典的小说作品,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和分析,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小说的魅力和思想内涵。

苏教版语文九上第14课《小说家谈小说》word导学案

苏教版语文九上第14课《小说家谈小说》word导学案

夹河镇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小说家谈小说》导学案主备:邓洪娥审核:语文组姓名:学习目标:1.阅读《百合花》,简述故事情节,通过指认《百合花》中细节描写,说出它的巧妙之处。

2.理解小说《百合花》的思想内容,分析小说中感人的人物形象。

3、阅读《简单的故事精致的情节》,感悟作者的评论观点。

4.结合自己的体会和作者的观点,选取一个角度来赏析作品,谈出自己的独特见解。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作家作品。

2.阅读《百合花》,简述故事情节,通过指认《百合花》中细节描写,说出它的巧妙之处。

3、理解小说《百合花》的思想内容,分析小说中感人的人物形象。

一、导入新课走近作家:我们刚刚聆听完散文家娓娓谈散文,正陶醉于《白鹭》那精巧的诗篇之中。

“白鹭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流线型的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那悠然而孤独的守望,优美而轻盈的低飞”,宛如在我们的面前。

我们玩味,我们欣赏,我们陶醉。

正在此时,我们耳边却又传来了小说家朗谈小说的声音。

这是文学泰斗茅盾先生的声音。

现在让我们跟随他老人家的脚步来步入《百合花》的文学殿堂,来共同欣赏“这一朵纯洁秀丽、色彩雅致、香气清幽、韵味深长的鲜花”(欧阳文彬),来共同体会她那清新俊逸的风格(茅盾)和传神动人的细节描写吧!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

主要代表作品有《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中篇小说《虹》;长篇小说《子夜》是其最重要的代表作品。

我们已经学过他的作品《白杨礼赞》茹志鹃:当代著名女作家,曾用笔名阿如、阿旭。

创作以短篇小说见长,笔调清新俊逸,情节单纯,细节丰富传神,善于从较小的角度去反映时代的本质,主要作品有《百合花》《静静的产院》等。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1、运用工具书略读《百合花》,给加点的字注音和拼音写汉字:撂.()半晌.()哔哔..()讷.( )忸怩..()..()憨.()执拗.()尴尬讪讪...)luǒ露()..()跌宕.()踌躇(qián诚()点zhuì()diān量()dān ge()2、了解《百合花》的大致情节,并把握故事大意及主题。

初中语文 九年级上册 第4单元 第14课 小说家谈小说学案

初中语文 九年级上册 第4单元 第14课 小说家谈小说学案

14.小说家谈小说学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小说家谈小说》[学习目的]1. 理解小说《百合花》的思想内容。

感受小说中的人性美。

2. 理解认识作者对《百合花》的评论观点。

3. 了解作者把握小说的风格进行评论的评述思路和方法。

[学习过程](一)简介1. 课文包括小说茹志娟的小说《百合花》、茅盾的评论《简单的故事,精致的情节》。

1958年,任上海《文艺月报》小说编辑的茹志鹃,利用业余时间写作了短篇小说《百合花》。

《百合花》写好以后,先后投寄过两家文艺杂志,都给退稿了。

第三次她把稿件寄给《解放军文艺》,也不能发表,负责任的编辑把小说转给了《延河》文学杂志,不久就发表了。

《百合花》是茹志鹃的成名作,也是她写小说的处女作。

但在 58 年,《百合花》的命运不佳,也可说是“生(发表)不逢时”,历经许多坎坷曲折,几乎遭灭顶之灾。

1958年 3 月,茹志鹃的丈夫王啸平在南京华东军区解放军剧院被以莫须有的罪名补划为“右派”。

此时,发表茹志鹃的《百合花》实在不是时候,她所在的工作单位掀起风浪。

一些“左”派指责这篇小说“缺乏阳刚之气”、“风格过于纤细”。

又提出批评说,茹志鹃已经“走到反党危险边缘”。

他们片面地认为,凡是革命题材,只能允许用豪放的笔法与所谓阳刚的风格,口号式的政治概念写,否则就是“反党”,作家就得入“另册”,划为“右派”。

那个时候对茹志鹃这个弱女子来说真可谓剑拔弩张,大有“围剿”之势。

茹志鹃处在危难之中,尽管有上海作协老作家王西彦仗义执言,毕竟势单力薄,难以挡得住那咄咄逼人的“左”风!正当女作家命悬于丝之际,正应验了“天无绝人之路”这句古话,将遭不幸的《百合花》,有幸被大文豪茅盾先生所赏识。

茅盾先生在 1958 年 6 月《人民文学》杂志上发表了题为《谈最近的短篇小说》一文,该文一万多字,其中以二千多字的篇幅分析、欣赏并高度评价,充分肯定了茹志鹃创作的《百合花》。

茅盾先生写道:“《百合花》可以说是结构上最细致严密,同时也是最富于节奏感的。

小说家谈小说 导学案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

小说家谈小说 导学案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

小说家谈小说导学案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十四、小说家谈小说【点拨导学】学习目标:1。

阅读评论,能读懂文章的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

2。

阅读小说,能概括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小说的思想内容。

3。

能抓住细节描写,赏析小说的艺术特色。

学习重点:1。

阅读评论,能读懂文章的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

2.能抓住细节描写,赏析小说的艺术特色。

【学习环节】第一课时一、读一读(自主学习)1、默读下面一则材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茹志鹃,女,1925年参加新四军,1955年转业到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任《文艺月报》编辑。

1958年3月,在《延河》上发表了著名作品《百合花》,标志着她艺术风格开始形成。

这篇“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曾被茅盾誉为当时最使他满意和感动的一篇作品,赞赏这篇小说具有清新俊逸的艺术风格,是“静夜的箫声”。

《百合花》是茹志鹃前期的代表作。

她写这篇小说时,正是反右斗争后不久,她的家庭成员是这场扩大化运动的受害者。

冷峻的现实生活使她“不无悲凉地思念起战时的生活,和那时的同志关系”。

她说:“战争使人不能有长谈的机会,但战争却能使人深交,有时仅几十分钟,甚至只来得及瞥一眼,便一闪而过,然而人与人之间,就在这一刹那里,便能胆肝相照,生死与共。

”所以,《百合花》是她“在匝匝忧虑之中,缅怀追念时得来的产物”。

2、速读小说(不出声,快速浏览),想一想:文章写了哪几个人物?围绕这些人物写了哪几件事?3、大声朗读,发音准确撂(liào)讷讷(nènè)忸怩(niní)憨憨(hānhān)执拗(niù)髻(ji)尴尬(gāngà)讪讪(shànshàn)瞅(chu)挟(xié)嬷嬷(mómó)砦(zhài)虔诚(qián)磕磕绊绊(kēkebanban)二、说一说(小组交流、合作探究)1.学生默读小说《百合花》讨论交流:(1)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小说的基本情节。

小说家谈小说 导学案

小说家谈小说   导学案
2、本文的主题:
小说通过护送、借被、救护和献身献被等情节的描写,塑造了通讯员、新媳妇两个人物形象,讴歌了为了崇高的信念可以献了严酷环境下年轻战士的革命精神和军民鱼水情。小说表现出的主题,有它独特的风格。通讯员和新媳妇之所以成为栩栩如生的有血有肉的形象,正是因为他们是生活在我们人,他们不一定“高、大、全”但却使我们倍感亲切动人,具有艺术的感染力。正如茹志娟同志所说:“我也相信自己作品里虽然不是‘风口浪尖’上的人物,也不是高大完美、叱咤风云的英雄,但他们都是实在的,从各自的起点迈步向前……,他们自命不凡,是一些一步一步走在革命队伍行列中的人”。
2、小结:
《过雪山草地》这首歌描写了红军战士在百困交加的情况下,翻越雪山、穿过草地的惊世壮举,表现了红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坚定的共产主义同工之美,说一说它们在写法上有哪些共同特点?
〖参考〗①都通过中心句直接表达主题;②均由两部分组成,都对红军所遇的困难作了描绘,以此衬托红军将士的高贵品质;③句式都长短交错,整齐中略有变化:都以七言为主,整齐的句式、和谐的韵脚,表现了一种壮阔的场面、宏大的气势,表现了红军从容不迫、英勇无畏的精神和乐观豪迈的情怀;都用整齐集中的三言句描绘红军所处的险恶处境,渲染了一种紧张、激烈或庄严、残酷的气氛,对红军起到了烘托作用。[不同:《过雪山草地》主要是表现自然环境的恶劣,红军饥寒交迫、生存危机之严重;《四渡赤水出奇兵》中则既表现了自然环境的恶劣,也写了敌军的凶猛攻击。]
2、两首歌词都恰当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你任选一种举例说明并谈谈其表达作用。
〖参考〗《四渡赤水出奇兵》:
①“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来水似银。”用比喻、夸张极写红军转战川黔边境所遇到的严酷的自然环境。
②“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把军民关系比作鱼水关系,说明红军和人民群众之间相互依存的深厚情谊。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14《小说家谈小说》学案 苏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14《小说家谈小说》学案 苏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14《小说家谈小说》学案苏教版一、学习交流(一)、复习《百合花》(1).课文中的主要情节是什么?(2).课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是什么身份?分别是什么性格?起到了什么作用?(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茅盾先生认为《百合花》用什么样的风格反映了一个什么样的深刻主题?主题是反映解放军的崇高精神和人民对解放军的真诚。

风格是清新俊逸2、理清文章结构。

3、这篇文章的主要评论观点是什么?(三)质疑探究1、从茅盾先生对《百合花》的分析中,你觉得如何写好小说评价?高度集中的论题,紧扣小说三要素。

茅盾先生紧紧抓住小说评论的两个核心内容——展开故事和塑造人物,同时突出小说成功的最大特点——细节描写。

写文学评论,不求对一篇作品的分析面面俱到,但求对一个问题分析透彻、到位。

有力的分析论证。

评论要有理有据,就要以作品中的实例来说话,本文在例举实例的基础上,运用小说创作的理论进行理论分析。

独到的眼光、独特的感受,有新颖独到的观点。

2、怎样理解“这篇作品说明,表现上述那样庄严的主题,除了常见的慷慨激昂的笔调,还可以有其他的风格”。

(四)拓展延伸同样表现人的崇高精神境界的庄严主题,你喜欢慷慨激昂的风格,还是像《百合花》这样清新、俊逸的风格?二、展示点评三、达标检测棉花糖(周波)那年,老家的炊烟像云朵一样悠悠地飘着。

晌午,父亲拖着一身的泥巴吭哧吭哧地走回家。

这日头!父亲心里一阵嘀咕。

“回来了?”母亲把毛巾递给父亲。

“嗯,先喝口水。

”父亲走到水缸边,用勺满满地盛了一碗凉水,咕噜一声灌进肚里。

我那时年龄小,每天屋里屋外跑。

父亲背着一大摞农具进院门时,我每次比母亲跑得快。

“丫头,又看我喝水?”父亲滴着汗珠朝我笑。

“甜吗?爹。

”我两手搭着缸沿咯咯地笑弯着头。

“甜,很甜,像吃棉花糖。

”爹又笑。

于是那天起我记住了棉花糖的滋味,做梦也想吃棉花糖。

后来我上学了,看到学校的门口有流动的商贩卖好看的棉花团一样的东西。

九年级小说家谈小说导学案

九年级小说家谈小说导学案

九年级小说家谈小说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小说的基本知识,包括小说的三要素、主题、结构等。

2、学习鉴赏小说的方法,能够从人物、情节、环境等方面分析小说。

3、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对小说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掌握小说的三要素及其在小说中的作用。

(2)学会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2、难点(1)理解小说的主题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2)能够对小说的艺术特色进行赏析。

三、知识链接1、小说的定义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2、小说的三要素(1)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是小说的核心,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来塑造。

(2)故事情节故事情节通常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是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主题的重要手段。

(3)环境描写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能烘托气氛、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性格。

四、学习过程1、自主阅读选择一篇经典小说进行自主阅读,如《故乡》《我的叔叔于勒》等。

在阅读过程中,思考以下问题:(1)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有哪些?他们有怎样的性格特点?(2)小说的故事情节是怎样的?(3)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2、小组讨论(1)将自主阅读时思考的问题与小组同学进行交流,分享自己的看法。

(2)讨论小说的主题,探讨作者通过这篇小说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课堂展示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课堂展示,向全班同学汇报小组的讨论结果。

4、方法指导(1)人物形象分析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入手,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结合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经历,理解人物的行为和思想。

(2)故事情节分析梳理故事情节的发展脉络,找出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分析情节的曲折性和合理性,思考情节对人物形象和主题的作用。

(3)环境描写分析找出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段落,区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分析环境描写对烘托气氛、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性格等方面的作用。

5、实战演练选择一篇短篇小说,运用所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和鉴赏,完成一篇读后感。

【苏教版】江苏省宜兴市红塔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14 小说家谈小说导学案

【苏教版】江苏省宜兴市红塔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14 小说家谈小说导学案

14.小说家谈小说学习内容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阅读有独特的感受》14.小说家谈小说第1学时学习目标1.掌握小说基本知识。

2.阅读《百合花》,简述故事的情节。

3.了解典型的含义,学会分析人物性格。

学习重难点1.了解小说的鉴赏常识。

2.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

导学过程感悟一、预习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①颤.()动②点缀.()③忸怩..()()④踌躇..()()⑤执拗.()⑥bào()歉⑦宽shù()⑧尴尬..()()⑨qián()诚⑩安xiáng ()二、交流三展示(1)什么是小说?小说包括哪几个要素?(2)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有哪些?(3)小说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4)按篇幅长短,小说如何分类?2.复述故事,组织对《百合花》的讨论。

(1)课文中的主要情节是什么?(2)课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是什么身份?分别是什么性格?起到了什么作用?(3)《百合花》中的百合花被子在小说中两次出现,每一次出现在哪里?当时新媳妇的态度怎样?(4)《百合花》这篇小说想表达怎样的思想主题?请简要的分析。

3.细读课文,理解归纳小通讯员和新媳妇人物的形象。

(1)小通讯员的形象:(2)新媳妇的形象:4.小说的环境描写:探讨小说中的景物描写的作用。

四、反馈1.作者以“百合花”为标题的用意何在?2.小说中,新媳妇的话语很少,作者主要是用神态描写来塑造她的形象。

把文中“借被子”和“补衣”两处有关新媳妇的神态描写全画出来并认真品味,领会神态描写的作用。

学习反思:学习内容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阅读有独特的感受》14.小说家谈小说第2学时学习目标1.小说中环境描写与对比手法的掌握。

2.阅读文章感悟作者的评论观点。

3.结合作者的观点和自己的体会,选取一个角度赏析作品,谈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感受。

学习重难点1.作者对小说的评析。

2.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

导学过程感悟一、预习1.《百合花》中,前后两次对百合花作了细节描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茅盾先生认为《百合花》用什么样的风格反映了一个什么样的深刻主题?而反映这一深刻庄严主题,在当时最常见的笔调是什么?二交流三、展示1.组织学习《简单的故事,精致的情节》(1)默读全文,理清层次结构。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4《小说家谈小说》导学案 苏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4《小说家谈小说》导学案 苏教版
小说家谈小说
十四《小说家谈小说》课堂学习活动单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简述故事的情节,了解人物形象,并了解 文章表现人物的手法。
2.结 合自己的体会,选取一个角度赏析作品,谈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感受。
【活动方案】
活 动1:默读课 文,用自己的话简要地复述小说 的情节(紧扣“简单”的特点)。
默读 课文(注意力高度集中、要迅速),一边读一边圈点勾画,然后将信息加以概括,小组挑出最佳在全班交流。
活动2:迅速浏览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通讯员”、“新媳妇”的形象,并说说自己更喜欢哪一个,为什 么?
活动3:挑选文中最能打动自己的细节描写(紧扣”精致作用。
(活动步骤:1.先快速浏览课文,在文中画出打动自己的细节描写。2.独立思考后组内交流,加以完善,准备全组在全班展示。)
活动4:认真阅读茅盾的《简单的故事精致的情节》一文,看看茅盾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评论这篇小说的。
(小组合 作朗读,然后独立在文中圈画出作者评论的重点,再加以概括。组内交流后全班展示。)
活动5
1 .再读课 文,将自己上堂课写作的点评 与 本文进行对比,谈谈自己的点评优点和不足之处。
2.通过对比你能说说茅盾先生的点评特点吗?
(活动步骤:独立完成后组内交流,推选一名代表全班展示。)
个性调整
课堂随笔: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4《小说家谈小说》备课全方案 苏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4《小说家谈小说》备课全方案 苏教版

茅盾《小说家谈小说》备课全方案新课导入抬头,白鹭“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那悠然站在小树绝顶的形象,那优美的低飞,宛如在我们眼前,我们玩味,我们欣赏;低头,赫然发现旷野上那盛开的百合花,何等清新,何等俊逸,同样让我们陶醉不已。

让我们共同欣赏小说《百合花》那传神的细节描写和感人的人物形象吧!积累整合字词积累1.生字注音点缀.(zhuì)害臊.(sào)烁(shuò)半晌.(shǎng)尴尬..(gāngà)憨(hān)2.多音字yè(哽咽)熬āo(熬心)咽 yān(咽喉)yàn(咽气)熬áo(熬夜)3.形近字烁shuò(闪烁)讷nè(木讷)铄shuò(众口铄金)纳nà(接纳)概gài(概念)慨kǎi(慷慨)溉gài(灌溉)4.词语释义害臊:害羞。

讪讪:形容不好意思,难为情的样子。

局促不安:拘谨不自然。

讷讷:形容说话迟钝。

尴尬:①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②(神色、态度)不自然。

作者介绍茅盾(1896 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

“茅盾”是他在1927年写作第一部小说《幻灭》时使用的笔名。

《幻灭》与另外两个中篇《动摇》《追求》在1930年结集为《蚀》,出版单行本,又称“《蚀》三部曲”。

他创作了长篇小说《子夜》,后陆续发表了他最具代表性的短篇小说《林家铺子》和“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1943年至1944年间创作发表了长篇小说霜叶红似二月花》等。

1949年被选为全国文联副主席和作协主席,历任全国政协常务委员、文化部长、《人民文学》主编、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茹志鹃,女,1925年生。

浙江杭州人。

参加过新四军,转业到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任《文艺月报》编辑。

1958年,发表了著名作品《百合花》,标志着她艺术风格开始形成。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4课《小说家谈小说》教案(2)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4课《小说家谈小说》教案(2)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第14课《小说家谈小说》教学目标:通过学习《百合花》中细节描写,体会细节描写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目标2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教师活动预设:读了小说之后,你觉得哪些地方写得最精彩,挑一处来说说给大家听听。

学生活动预设:学生自由朗读、讨论,找出自己认为精彩的语段与小组成员分享。

二、精读研讨教师活动预设:1.小说《百合花》中哪些前后呼应的细节刻画使你难以忘怀?结合小说内容具体分析这些细节描写对故事的展开和人物形象的塑造有什么作用?2.找出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并简要分析这些环境描写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

学生活动预设:默读,思考并交流,得出结论:1.找出文中一些前后呼应的细节描写,并分析其作用。

通讯员被门钩撕破衣服这一细节描写,前后用了四次。

通过这前后呼应的细节描写,一方面表现通讯员不顾个人安危,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的高贵品质。

另一方面表现新媳妇对通讯员的关心、痛惜。

馒头这一细节,出现两次。

抚物思人,几小时前,通讯员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如今,物存人亡,怎不让人痛心疾首。

2.找出环境描写的句子,小组讨论交流景物描写的作用。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也起着刻画主题的作用。

比如“早上下过一阵小雨……空气里也带有一股新鲜温润的香味”。

这一景物描写有色有味,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和平景象。

在一次残酷的战斗之前,我所在看到的却是这样的景象,这就巧妙地烘托了人物的心情“我”一个革命战士,不仅临危不惧,而且洋溢着乐观主义精神。

三、质疑探究教师活动预设:小说结尾,新媳妇为什么要“气汹汹”对卫生员说话?学生活动预设: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讨论:新媳妇这里的“气汹汹”并不是冲卫生员发火,而是由于自己的伤心和愧疚,是因为当初通讯员去向她借被子,她没有借,可是现在通讯员为了担架员却牺牲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想到这些,她的内心十分痛苦,所以当卫生员为难地不好将“老百姓”的被子放进棺材时,她终于控制不住情绪了。

这表现了她的善良。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看到,前后呼应的细节描写不但深刻地刻画了人物性格,而且对于体现人物的思想感情,表现主题也非常重要;同时在情节的发展中塑造人物形象,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耐人寻味。

苏教版初中语文九上第四单元第13课《小说家谈小说》优质教案(1课时6页)

苏教版初中语文九上第四单元第13课《小说家谈小说》优质教案(1课时6页)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十四课《小说家谈小说》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把握小说《百合花》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2、理解茅盾对《百合花》的评价观点,学习小说鉴赏的基本方法。

【介绍作者】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

1927年发表第一部中篇小说《幻灭》,它与相继问世的《动摇》、《追求》合称为《蚀》的三部曲,中篇小说《虹》是他的重要作品。

代表作中篇小说《林家铺子》、长篇小说《子夜》。

茹志鹃,曾用笔名阿如、初旭。

祖籍浙江杭州,当代著名女作家,著名女作家王安忆的母亲。

1943年随兄参加新四军,以后一直在部队文工团工作,任过演员、分队长、创作组组长等职。

她的创作以短篇小说见长。

笔调清新、俊逸,情节单纯,细节丰富传神。

善于从较小的角度去反映时代本质。

她的短篇小说代表作《百合花》及其他作品受到过茅盾、冰心等老一辈作家的好评。

【自学检测】1.注音宽恕()点缀()害臊()撂()木讷()憨()厚挪()步讪()笑尴尬()掂()量鹿砦()颤()动虔()诚忸怩()跌宕()2.小说常识知多少?(学生自由回答)学法指导:如何阅读小说?(一)熟悉并分析故事情节。

(二)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尤其要重点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三)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以更好地理解人物性格和作品的思想意义。

【走进文本】1、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述《百合花》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2、请你分别说一说小说中通讯员和新媳妇各有怎样的性格特点?3、你认为小说中有哪些细节描写?能说说它的作用吗参考答案:1、小说的主要情节及主题:小说描写了解放战争时期一个感人的故事,团部小通讯员为了救助伤员向新媳妇借被子,最后为了保护群众而英勇牺牲,表现了军民团结,生死与共的主题。

(护送—借被—献身—献被)开端发展高潮结局2、你最喜欢小说中的哪个人物形象,为什么?人物形象通讯员:憨厚朴实,天真纯洁,热爱生活,为了人民利益,敢于牺牲一切。

新媳妇:美丽娴静,淳朴善良,勤劳能干,深明大义,对革命队伍有着真挚的爱。

江苏省泰州市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小说家谈小说》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

江苏省泰州市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小说家谈小说》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

小说家谈小说一、学习目标1.了解小说文体特点及作者在小说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小说中百合花的象征意义。

3.理解小说的思想内容,分析其艺术特点。

4.学习阅读和鉴赏小说的基本方法。

二、学习重点:1.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把握评论的重要观点,学习小说辩论的写作方法。

3.学习在阅读中如何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并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

三、学习难点:1.理解茅盾先生对小说的评论观点。

2.学习小说鉴赏的基本方法。

四、课时安排:三课时五、课前预习:1.了解作者作品。

2.正确读出下列词语,并给加点字注音宽恕.()点缀.()害臊.()撂.()木讷.()憨.()厚挪.()步讪.()笑掂.()量鹿砦.()颤.()动执拗.()虔.()诚忸怩..()尴尬..()( ) 跌宕.()3.熟悉课文,概括《百合花》的故事情节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二、交流预习三、学法指导:如何阅读小说(一)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尤其要重点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二)熟悉并分析故事情节。

(三)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以便更好地理解人物性格和作品的意义。

(这里可适当联系本学期的小说课文的学习。

)四、整体感知1.给5分钟时间,让学生自主阅读小说,熟悉小说情节。

2.指名同学概括讲述故事内容,其余同学认真听讲并作适当的评价。

五、研习细节描写1.请同学们找出课文中的几处细节描写2.师生合作分析细节描写在推动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六、探究1.景物描写的作用2. 小组合作探讨小说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七、总结小说主题第二课时学习过程:一、导入(复习上节课导入)二、作者简介三、学习评论1.让学生迅速浏览这篇评论,熟悉其大意。

2.引导学生给课文划分层次,让学生讨论交流。

3.研习课文①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②本文作者抓住什么来评论的?③评论文的特点4. 茅盾在第三段中说“这闲闲的两笔,前后呼应”,在最后一段说“它是结构严谨,没有闲笔的短篇小说”这两处是不是前后矛盾?5.《小说家谈小说》的主题思想探究五、让学生对比自己对小说的理解,反复诵读评论文章,体会作者的独到见解,写一篇评论。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4课《小说家谈小说》教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4课《小说家谈小说》教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小组讨论」
“…这些细节描写,安排得这样的自然和巧妙,初看时不一定感觉到它的分量,
可是后来它就嵌在我们的脑子里…”
“作者善于用前后呼应的手法布置作品的细节描写,其效果是通篇一气贯串,首尾灵活。”现在:用传神的细节描写推动情节的发展,塑造有血有肉的个性鲜明的人物。
在一个静谧的夜晚,坐在温暖的家中,手捧一本小说,与书中的他共渡欢乐时光,是多么令人向往。然而,你可知道怎样去欣赏小说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谈谈小说吧。
二、整体感知
(一)阅读小说,与阅读一般的记叙文有很多相似之处,但还应注意什么?(小组讨论补充,形成答案)
参考:a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尤其要重点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b熟悉并分析故事情节。c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以更好地理解人物性格和作品的思想意义。
木讷( )憨( )厚挪( )步讪( )笑
尴尬( )掂()量 鹿砦( )颤( )动
虔( )诚忸怩( ) 跌宕( ) 执拗( )
二、从初中阶段所学小说中任选一篇,自选角度,写一篇小评论。
课堂小结
通过对这两篇文章的学习,学生了解到小说的一般特点,学会要在生活中发现常见事物和人物独特的美。同时也学到了一般评论的写作特点。学会了要在生活中调动生活积累,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
2.《百合花》的细节描写主要有哪些?在评论的第五段找出来,集体朗读。
今天我们主要来研究的是细节描写在塑造人物方面的作用。第3、4两节举了“枪桶饰物”和“衣上破洞”两个例子。先请同学们阅读一下,然后仿照着对“两个馒头”、“百合花被”这两个细节谈谈自己的看法。
「阅读」
「小组讨论」
43节:“…摸出两个馒头,朝我扬了扬,…,‘给你开饭了’!”――
「板书」
传神的细节 → 内心世界 精神风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四小说家谈小说
学习目标
1.掌握小说基本知识。

2.阅读《百合花》,简述故事的情节。

3.了解典型的含义,学会分析人物性格。

学习重难点
1.了解小说的鉴赏常识。

2.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

一、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颤.()动②点缀.()③忸怩
()()
..
④踌躇
()()⑤执拗.()⑥bào()歉⑦宽shù()..
⑧尴尬
()()⑨qián()诚⑩安xiáng ()..
二、交流
三展示
(1)什么是小说?小说包括哪几个要素?
(2)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有哪些?
(3)小说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4)按篇幅长短,小说如何分类?
2.复述故事,组织对《百合花》的讨论。

(1)课文中的主要情节是什么?
(2)课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是什么身份?分别是什么性格?起到了什么作用?
(3)《百合花》中的百合花被子在小说中两次出现,每一次出现在哪里?当时新媳妇的态度怎样?[来源:学#科#网]
(4)《百合花》这篇小说想表达怎样的思想主题?请简要的分析。

3.细读课文,理解归纳小通讯员和新媳妇人物的形象。

(1)小通讯员的形象:
(2)新媳妇的形象:
4.小说的环境描写:探讨小说中的景物描写的作用。

四、反馈
1.作者以“百合花”为标题的用意何在?
2.小说中,新媳妇的话语很少,作者主要是用神态描写来塑造她的形象。

把文中“借被子”和“补衣”两处有关新媳妇的神态描写全画出来并认真品味,领会神态描写的作用。

3.《百合花》中,前后两次对百合花作了细节描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茅盾先生认为《百合花》用什么样的风格反映了一个什么样的深刻主题?而反映这一深刻庄严主题,在当时最常见的笔调是什么?
预习
1.chàn zhuìniǔníchóu chúniù抱恕gāngà虔详
反馈1.作者把这两者结合得很好,而且尽量让读者通过故事发展的细节获得人物的印象。

2.新媳妇的话少,和她的性格有关系,也和她是“新媳妇”有关。

在借被子时反复写她笑而不言,羞涩而可爱;补军衣一节严而圣洁。

3.对百合花的描写前后呼应,而且在结尾揭示了百合花的象征意义,即百合花象征纯洁、情感。

课文这样处理,使作品的主题有了形象化的表达,形象生动又意蕴深刻,点题明旨。

4.清新、俊逸;反映解放军的崇高品质和人民爱护解放军的真诚;慷慨激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