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一日一练)2020最新七年级语文下册 16 陋室铭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部编本七年级语文下册(2020)第16课《陋室铭》练习题与答案
部编本七年级语文下册(2020)第16课《陋室铭》练习题与答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短文两篇—陋室铭》练习同步练习一(基础积累)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给加粗的字注音。
案牍()陋室()德馨()鸿儒()调()素琴2、基础知识填空。
(1)《《陋室铭》选自《》,作者是(朝代)著名诗人。
(2)铭是古代刻在器物、碑碣上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的文体。
这种文体有的特点。
(3)《陋室铭》大量使用“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样的句子,句式整齐,音韵和谐,使用的是的修辞方法。
3.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陋室铭》处处紧扣一句来写,最后画龙点睛的句子是。
(2)写陋室环境的语句是:。
(3)写室中人,突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
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有仙则名(2)有龙则灵..(3)斯是陋室(4)惟吾德馨...(5)草色入帘青(6)谈笑有鸿儒..(7)往来无白丁(8)可以调素琴...(9)阅金经(10)无丝竹之乱耳....(11)无案牍之劳形(12)无案牍之劳形...5、下列各句不属于骈句的一项是()A、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B、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D、孔子云:何陋之有?6.、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7/ 1部编本七年级语文下册(2020)第16课《陋室铭》练习题与答案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二、阅读理解题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1、翻译下列句子(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2.“何陋之有”中“之”的用法是()A、助词“的”B、代词C、动词,“往,到”D、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E、宾语提前的标志3、开头前三句,实写的是和,虚写的是和。
七年级语文下册习题 16 陋室铭 爱莲说预习案
16 陋室铭爱莲说预习案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关于“铭”和“说”的文体知识。
2、反复朗读课文,用心品味优美的文字。
3、结合课文注释或查阅工具书,翻译课文,积累重点实词。
4、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托物言志的写法,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完成目标:一、课前热身:1、了解作者:《陋室铭》选自,作者是,代文学家、哲学家,字。
《爱莲说》作者是,字,代哲学家,“”是他的谥号。
2、关于“铭”和“说”的文体知识。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或的文字,后来成为,这种文体一般都是。
“说”,古代的一种性文体,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现象抒发作者的情感,行文,篇幅。
二、打通文字关:1、结合下列加点字注音:德馨.()案牍.()蕃.()淤.泥()濯.()清涟.()亵.()玩噫.()2、声情并茂朗读课文2-3遍,读准字音,在朗读中感受语言美,将你的感受写在与大家分享。
三、疏通文意:结合注释或查阅工具书,翻译课文,并注意以下字词的意思。
有仙则名.:有龙则灵.:惟吾德馨.鸿儒白丁调.素琴金经丝竹案牍劳形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亵玩予谓.菊花之.隐逸者鲜.有闻宜.乎众矣四、内容探究:1、本文最富哲理,最能体现作者写作主旨的一句是什么?这句话是怎样引出的?2、作者笔下的陋室的环境是怎样的?请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并用一个词概括。
3、请再找出表现陋室铭不陋的句子,并用自己的话概括陋室主人交往与生活的特点。
4、文末作者用什么来证明自己的陋室不陋?5、文章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他所“托”的“物”是什么?要“言”的“志”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6、本文只有80余字,但层次清晰,试划分。
《爱莲说》1、作者在文章中除了莲之外,还提到了几种花?这几种花分别有哪些人喜欢?为什么这样写?2、作者“独爱莲”,文中写了“莲”的哪些“可爱”之处?比喻了怎样的人格和气节?3、莲有这样的品格,菊和牡丹的品格是怎样的?为什么要这样写?4、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态度?课堂小结:。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16课《陋室铭》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陋室铭〉〉导学案班级学号姓名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字词、识记文学常识。
2、朗读并背诵课文,体会文章精妙新颖的构思和语言的音韵美。
3、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及本文的主旨。
知识链接●“铭”文的特点:课文是一篇“铭”文,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修辞手法上多用比喻,对偶,排比,文句精美,句式整齐,讲究押韵,是典型的骈文。
本文除末尾句外,其余各句都押韵(文中押韵的字是:名、灵、馨、青、丁、经、形、亭),读来朗朗上口,极富音韵美。
托物言志写法:托物言志,托”借、假托的意思,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
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即借物言志,借物抒怀。
作者的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没有直接表达出来,而是通过对居室的情景的描绘体现出来,借“陋室”扬“德馨”,这是托物言志的写法。
预习题一.读顺课文,积累文学常识,掌握生字词1. 了解本文的出处及作者。
2. 查阅有关资料弄清“铭”的含义。
3.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陋室铭.()德馨.()鸿儒.()案牍.()4、理解加点词词义(1) 有龙则灵. (2) 斯.是陋室 (3) 惟.吾德馨.(4) 谈笑有鸿儒..(5)往来无白丁..之劳.形..(6)无丝竹..之乱.耳(7)无案牍5、翻译句子:(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孔子曰:“何陋之有?”6、熟读课文至背诵,默写两句自己喜欢对偶句。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指出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无丝竹之.乱耳,案牍之.劳形。
何陋之.有?2、这篇课文几乎通篇押韵、对偶,试通过朗读,体会它的音韵美。
文中押的韵是:韵脚是:3、本文又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来论述陋室不陋的?4、作者明明是称赞他自己的“陋室”,为什么开篇要写“山”和“水”?为什么要在文中提到“南阳诸葛庐”和“西蜀子云亭”?5、读过本文后,你觉得刘禹锡是一个怎样的人?三.课堂检测1.用课文原句填空:(1)全文处处紧扣“”一句来写,最后画龙点睛的句子是:表达出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怀。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6课《短文两篇—陋室铭》导学案设计(答案不全)
《陋室铭》导学案〖学习目标〗1.疏通文言语句,背诵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
3.体会作者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高尚品质。
〖学习重点〗1.疏通文言语句,理解文章内容。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学习时间〗1课时〖学习进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道:“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古往今来,有多少有志之士,面对一切艰难险阻,即使在郁郁不得志的逆境当中,也总能执着地追求自己的理想,保持高尚的节操。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纵观历史,高洁如颜回者,不胜枚举。
唐代诗人刘禹锡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陋室铭》,看看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节操和情趣。
二、预习设计及检查(一)熟悉有关资料1、题目解说陋室:简陋的屋子;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形式短小,最短者不足十字,与格言颇相似。
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
读来铿锵有力,多用托物言志的手法。
2、刘禹锡(772~843),字梦得,洛阳人。
唐代进步的思想家,又是一位有成就的文学家。
官至监察御史。
有《刘宾客集》。
被白居易称为“诗豪”。
早年与柳宗元齐名,世称为“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世称为“刘白”。
他和柳宗元辅佐王叔文执政,采取了一些革新措施,最终招致失败,受到达官权贵的排挤、打击,但始终不屈。
他一生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散文,受到同时代大诗人白居易的推崇。
3、背景资料刘禹锡因参加当时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官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
和州县令见刘禹锡是被贬下来的官员,就故意刁难。
让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没有怨言,便写一幅对联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
”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又把刘禹锡从城南门迁到城北门,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6 陋室铭预习导学案 新人教版
16.短文两篇——陋室铭一、学习目标1、准确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翻译并背诵《陋室铭》全文,掌握文言文常用实词。
3、通过学习本文,认识“铭”这种文体,理解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4、在品读中体会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
二、重点、难点1、通过朗读,掌握铭文的特点,体会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了解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2、辨析《陋室铭》中结尾引孔子的话“何陋之有”的含义,及“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言外之意;理解类比手法的运用。
三、预习案1.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和作品的有关知识。
本文作者(人名)是(朝代)著名文学家。
“铭”是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
2.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德馨.()苔.痕()鸿.儒()案牍.()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⑶斯是陋室,惟吾德馨..()⑷无丝竹..之乱耳()⑸无案牍之劳.形()4.文中提挈全篇的句子是。
5.下列各句不属于骈句的一项是()A.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B.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D.孔子云:何陋之有?6.“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中提及两个历史人物,一是三国著名政治家蜀国的,一是西汉时的文学家。
探究案一、自主探究1.译一译(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答:(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答:2.体会下列加点词在表情达意上的好处。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答:3.文中哪两句话统领全文大意?答:4.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陋室的?答:二、合作探究1.名为陋室,实则不陋。
文中哪些语句暗示了陋室不陋呢?答:2.作者说他所居的陋室就像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雄的亭子一样,这是类比,你说诸葛亮的草庐、扬雄的亭子陋吗?为什么?刘禹锡认为他的屋子也不陋,那是为什么?你能用文中的话来回答吗?答:3.“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它们与陋室有相似之处吗?作者这么写有什么作用?答:4.身居陋室,却不以为陋,是因为室主人有着高尚的品德,作者想借陋室表达他的什么情操呢?这是什么写法?答:五、拓展延伸谈谈你对刘禹锡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的看法。
【七】人教版新版七年级下册语文16《短文两篇》练习及答案
16《短文两篇》练习学校姓名座位号(一)《陋室铭》一、解释文中加点词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往来无白丁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二、翻译下列句子(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孔子云:何陋之有?三、回答问题1、《陋室铭》的主旨句是2、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描写陋室的?3、《陋室铭》描写陋室环境和居室主人的生活情景,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趣和节操?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5、文中结尾引用孔子话的作用是什么?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答题。
(共8分)(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二)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选自《论语》)注:○1回:即颜回,孔子的弟子。
○2不堪:无法忍受。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
(2分)(1)有仙则名.:(2)惟吾德馨..:2.翻译句子(2分)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用《陋室铭》中的句子填空。
(1分)“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二句,极琴心(寄托心意的琴声)之妙境;“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二句,极手谈(下围棋)之妙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句,极交友之妙境。
《陋室铭》学案(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共3篇
《陋室铭》学案(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共3篇《陋室铭》学案(部编版七年级下册)1《陋室铭》学案(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所作的一篇诗文,描写了一个陋室贫家的困苦环境,但主人公却有一颗豁达向上的心灵。
这篇诗文和我们现在的生活关系密切,教育我们在任何困难面前都要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坚持不懈地追求梦想。
学案一:朗读诵读练习通过诵读练习,可以把学生感情融入到自己所朗读的语言中,促进语言的艺术感受、陶冶情操。
在朗诵《陋室铭》时,要求学生将自己融入到诗歌的氛围中,感受到作者所追寻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领悟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和哲理,达到对读者情感的共鸣。
学案二:课内展示学生可以分组,对《陋室铭》进行深度解读,通过PPT、海报等形式进行呈现,展示自己的观点、体会和思考。
这种多角度的交流和互动有助于深化学生的理解和思考,增强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学案三:情感体验在进行情感体验时,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探究:1.思考生活中的不足,如何才能把握每一个机会,追求自己所向往的。
2.同学们共同发起一些公益项目,如义卖、捐赠等,这些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将所学的道义理念付诸行动。
学案四:作文练习通过作文练习,可以让学生对《陋室铭》中表现的精神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和领悟。
可以采用“仿写”方式,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所学道理用书写的方式表达出来。
以此进行拓展,让学生形成自己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陋室铭》的教育意义在于启发我们积极向上,不向境遇屈服,不怕困难艰苦,始终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与追求。
只有这样,才能在生活的道路上不断前行,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通过对《陋室铭》的学习和思考,我们可以了解到作者的追求和境界,并从中汲取力量,激发自己的奋发向上精神。
同时,采取多种教育手段,如课内展示、情感体验等,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领悟,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能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6《陋室铭》(导学案和答案)
16、短文两篇——《陋室铭》【学习目标】1、掌握作者的相关情况。
2、诵读课文,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3、理解传统文化固有的审美取向,理解作者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高洁的志趣。
4、背诵默写短文,培养良好的文言语感。
【学习重点】1、掌握作者的相关情。
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2、反复诵读课文到背诵默写课文,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培养良好的文言语感。
【学习难点】理解传统文化固有的审美取向,理解作者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高洁的志趣。
【学习过程】任务一: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
知识链接:写作背景。
刘禹锡因参加过当时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
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
可和州县看人下菜碟,见刘禹锡是从上面贬下来的软柿子,就故意刁难。
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无怨言,反而很高兴,还随意写下两句话,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
”和州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吩咐衙里差役把刘禹锡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
新居位于德胜河边,附近垂柳依依,环境也还可心,刘禹锡仍不计较,并见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
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
想想这位势利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2学生复习上学期学过的诗歌。
3、根据课下注解掌握“铭”的文体知识。
自学检测一:1、本文作者(),字梦得,()代文学家。
其诗风格豪健、俊朗,后人称之为“”。
我们上学期学过他的诗歌《》。
2.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或()的文字,后来演变成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是押韵的,属于古代的骈体文。
2020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16 短文两篇 学案及答案
16.短文两篇陋室铭【自主学习】1、读一读,写一写(给加横线的字注音)惟吾德馨()鸿儒()调素琴()案牍()西蜀子云亭()苔痕()2、读一读,译一译(解释下面句中加横线的词)(1)有仙则名()(2)有龙则灵()(3)斯是陋室()(4)何陋之有()(5)苔痕上阶绿()(6)草色入帘青()(7)谈笑有鸿儒()(8)往来无白丁()(9)可以调素琴()(10)无案牍之劳形()(11)惟吾德馨()()3、读一读,理一理(整体感悟课文)(1)《陋室铭》的作者是,他是代诗人,字。
题目中的“铭”是指:。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例如《陋室铭》用的就是韵,有等字在句末做韵脚,读来琅琅上口。
(2)本文紧紧扣住“陋室不陋”立意。
开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隐喻陋室具有“名”、“灵”的性质。
接着以“”一句统领全篇。
下文则用“”写室外环境之幽雅,用“”写室中人交往之雅,用“”写室中事的情趣之雅。
结尾再用“”予以强调,表达出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怀..。
4、读一读,问一问学习质疑:【课堂探究】(合作学习最有效)5、读一读,品一品。
(1)写山水对写陋室有何作用?答:《陋室铭》即开篇以山水起兴,引入正题,既显得出手不凡,也为以后的陋室歌颂功德埋下了伏笔。
从侧面烘托陋室清幽,宁静。
也表达了陋室是因室主人的德馨而出名的。
(2)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陋室的特点。
答:地方不大,但是整洁干净,有格调。
(3)作者描写室中之景、室中之人、室中之事,对写陋室有何作用?答:从三个方面来具体论述陋室不陋,即:(1)从自然环境的清幽。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2) 从交往人物的不俗。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从生活情趣的高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总之,作者描写室中之景、室中之人、室中之事,目的都在于表明“惟吾德馨”,暗示陋室不陋,这也就为下文“何陋之有”的结论提供了事实依据。
(暑期一日一练)2020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6《短文两篇》学案 新人教版
短文两篇编制教师总序号审核人学生姓名班级小组序号课题内容短文两篇学习目标1、进一步了解“铭”与“说”两种古代文体的特点。
2、积累一些文言词句,朗读、背诵并默写这两篇短文。
3、理解作者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的高洁的志趣。
学习重点1、积累一些文言词句,朗读、背诵并默写这两篇短文。
2、理解两文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学法指导朗诵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基础知识(1)结合书下注释和相关资料,掌握作家作品。
①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洛阳(今河南洛阳)人。
著名文学家,古文运动的积极参与者,进步思想家。
王安石称他为天下奇才,白居易称他为“诗豪”。
有《刘梦得文集》传世。
②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省道县)人。
曾任州县地方官,后退居庐山莲花峰下,世称“濂溪先生”。
他是宋代有名的哲学家,理学中濂洛学派的创始人,程颐、程颢都是他的学生。
著有《太极图说》、《通书》、《周子全书》。
③资料链接:铭,是古代文体名,用于述功纪行或警戒劝勉。
文辞精练、有韵,读来铿锵有力。
其体制短小,最短者不足十字,与格言颇相似。
可分两类:一类埋于地下记述死者生平事迹,叫墓志铭;一类是沿着器物之铭发展下来的述功纪行的文字,有时用于警戒勉励。
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
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
骈句,相接的两句话,字数相同,意思相对,叫做骈句。
骈句和排比句以外,统称散句。
(2)阅读文本,利用书下注释和工具书,初步感知课文。
①给下列字词注音一、预习案德馨 xīn 鸿儒hòng rú苔痕tái 案牍dú敦 dūn 颐yí蕃 fán 淤yū濯zhuó涟lián蔓màn 亵xiè逸yì鲜xiǎn 噫yī予yǔ②解释下列词语名:斯:上:鸿儒:白丁:金经:丝竹:案牍:劳形:蕃:濯:涟:蔓:枝:益:亵:鲜:宜:结合课后练习五,了解“之”的用法。
部编版2020最新七年级语文下册 16 陋室铭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陋室铭》第一课时教师寄语: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学习目标:1、了解“铭”这种文体。
2、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3、反复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知识链接1、作家作品简介本文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号宾客,世称“刘宾客”。
贞元九年进士,唐代诗人,哲学家。
作品有《刘宾客集》、《刘梦得文集》。
他和柳宗元友谊很深,人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
2、写作背景刘禹锡生活在安史之乱以后的中唐时期,关心社会现实,忧虑国计民生。
因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的权贵,被贬成安徽和州当刺史。
按当时规定,他应住衙门里的三间屋子。
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横加刁难。
先是安排他住在城南门,面江而居。
刘禹锡不但没有埋怨,反而还撰写了一幅对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
"这个举动可气坏了知县,于是他将刘禹锡的住所由城南调到城北,并把房屋从三间缩小到一间半。
新宅临河,杨柳依依,刘禹锡触景生情,又写了一幅对联:"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知县见他仍悠然自得,又把他的住房再度调到城中,而且只给他一间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
半年时间,刘禹锡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想想这县官实在是欺人太甚,于是便愤然提笔写下了《陋室铭》。
3、解题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
4、托物言志托物言志,托”借、假托的意思,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
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即借物言志,借物抒怀。
学习过程一、预习感知1、初读课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馨.()鸿.儒.() ( ) 调.素琴()案牍.()诸葛庐.()西蜀.()2、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选自,作者是,字,号,代诗人,家。
3、解题。
“陋室”指,“铭”指。
4、(1)铭这种文体一般都是押韵的,找出本文的韵脚,体会文章的音韵美。
《陋室铭》学案(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陋室铭》学案(部编版七年级下册)一.基础知识填空。
1.《陋室铭》的作者是,字,是朝人。
2.铭,一种的文体。
这种文体有的特点。
3.《陋室铭》大量使用“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样的句子,句式整齐,音韵和谐,使用的是的修辞方法。
二.解释句子加点黑体字的意思。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三.翻译句子。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何陋之有?四.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分别是之的用法:A、助词“的”B、代词C、动词,“往,到”D、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E、宾语提前的标志A.何陋之有?()B.送孟浩然之广陵()C.康肃笑而遣之()D.无丝竹之乱耳()E.牡丹,花之富贵者也()五.课内阅读。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1.找出表明中心的句子。
.文2.中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3.来陋室的有哪些人?4.室的主人的志趣有5.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描写陋室的?5.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了自己的愿望和的生活情趣。
这这篇短文采用了的写法。
6.完成下面两个问题。
①写出本文中你最喜欢的一个骈句。
②完成下面的对偶句创作。
(选做题)上句:品千古美文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类文阅读[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乙]夏玑吴县人,父尝夜坐凭窗,月阴中,见一白晰少年醉行,父曰:“谁家嗜狂药若此?”逼近叩门,乃玑也,父置不言。
16.《陋室铭》(无答案)-山西省右玉县第三中学校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预习学案1
第16课《陋室铭》(第 19 号)班级学生姓名预习时间编写人【学习目标】1、掌握作者及文体的相关情况。
2、诵读课文并疏通文意,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预习任务】自主学习1、了解刘禹锡刘禹锡,代诗人、哲学家,字。
洛阳人,唐德宗贞元九年擢进士第,授监察御史。
唐顺宗时,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以后又任连州、朗州、和州等州刺史。
后以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
和柳宗元交谊很深。
有《刘宾客集》(一称《刘梦得文集》)。
2、知识链接陋室:刘禹锡的室名,就是简陋的房子。
相传是刘禹锡在安徽和州时修建的,现在安徽和县仍保存着。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白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
3、诵读课文(1)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惟吾德馨.( ) 鸿儒.( ) 案牍.( )陋.室( ) 苔.痕( ) 西蜀.( )(2)朗读指导。
①找出文章的韵脚,韵脚要读得清晰、响亮,有延长音。
②前四句读后稍作停顿,再缓缓读出“斯是”二句,以突出文意。
③“苔痕”二句写环境,要读得有点美感,以下六句写室中生活图景,虚写的文句(“往来无白丁”“无丝竹之乱耳”)应读得轻一点,才有韵味。
④“南阳”二句读后,要作一顿,然后用肯定的语调读最后两句。
试试划分以下句子的朗读节奏: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4、细读课文,疏通文意。
教师强调重点字词。
有仙则名.: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孔子云.:何.陋之有:5、文言翻译的原则,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请按照直译法和意译法疏通文意,并指出哪些句子必须用意译法。
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要求较高,不能正确把握关键词语,就很难准确翻译出全句。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6陋室铭学案新人教版26
第16课《陋室铭》学案学习目标:1.反复读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文章。
2.疏通文意,积累实词,能准确、流畅地翻译全文。
3.概括内容,初步感知作者的志向和情操。
一、备习检测(一)文学常识:1.《陋室铭》一文选自。
作者,字,世称(朝代)、家,著有。
2.本文是在他被贬到和州做刺史时,按当时规定,他应住衙门里的三间的屋子。
可是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
半年之内让他搬家三次,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让他住进了一所非常简陋的小房子。
他在愤激之中,一气呵成,写成了《陋室铭》,并请有名的书法家柳公权刻写在碑上,竖在门外,以明心志。
(二)给下列拼音加上音调。
德馨(xin)苔痕(tai)鸿儒(ru)案牍(du)调素琴(tiao)二、预习1.熟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好语速,读对停顿。
2.结合书下注释独立翻译课文,画出仍不理解的字词句,小组交流解决。
3.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
4. 再读课文。
个人或小组朗读喜欢的段落,人数形式自定。
(提示:任选一段,任选一种方式读,比如以说书人的语气读;字正腔圆地读;抑扬顿挫地读;缓急有致地读;小组分工,层次分明地读……)三、研习(1)同学们对陋室总的印象如何?为什么?(2)作者的“德馨”表现在何处?(陋室的环境、交往、生活)(3)作者要写的是陋室,为什么开头却先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句话的修辞手法是什么?作用是什么?(4)作者列举诸葛庐,子云亭的用意是什么?这种写法叫什么?(5)结尾引用孔子的话有什么作用?四、课堂小结:文章题目为“陋室铭”,文中又说“何陋之有”,这矛盾吗?陋室不陋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五、作业: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写一篇短文。
如“教室铭”,“寝室铭”等。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16 《陋室铭》学案
16《陋室铭》学案一.基础知识填空。
1.《陋室铭》的作者是,字,是朝人。
2.铭是一种文体,开始是古代刻在器物、碑碣上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的文体,用来记叙现实、积德行善的文字,述公记行、有时也用来戒备自己或称述积德行善的文体,这种文体有的特色。
3.《陋室铭》很多运用“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样的语句,句式规整,音韵调和,运用的是的修辞办法。
二.探求下列加横线词语的意思。
1.有仙则名()2.斯是陋室()3.惟吾德馨()4.苔痕上阶绿()5.鸿儒()6.白丁()7.无丝竹之乱耳()() 8.调素琴()9.无案牍之劳形()() 10.阅金经()二.翻译语句。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谈笑有鸿儒,来往无白丁。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5、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三.填写字母“之”的用法归纳如下: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分别是A助词“的” B代词 C动词“往,到” D主谓之间撤销语句独立性 E宾语提早的标志A.何陋之有?() B.忘路之远近() C.渔人甚异之() D.具答之()E.牡丹,花之富有者也() F.君之病在肌肤()G.中心力拉崩倒之声()四.按原文默写1..找出标明中心的语句2.描绘陋室环境幽雅的语句是:3.体现室主人来往之雅的语句是:4.体现室主人情味典雅的语句是:5.作者以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五.比照阅览【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来往无白丁。
能够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乙】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百年老屋,尘泥渗(shèn)漉(lù),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余稍为修葺(qì),使不上漏。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2020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2《陋室铭》学案1(无答案)(新版)语文版
22.陋室铭【课前热身】1、查阅资料了解作者与文体①本文作者(772-842)字梦得,代著名诗人。
其诗与白居易齐名,号。
人们非常熟悉的诗句有《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名句,。
②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或的文字,后来演变成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是的。
2.、写作背景:刘禹锡因参加过当时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
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
可和州县看人下菜碟,见刘禹锡是从上面贬下来的软柿子,就故意刁难。
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无怨言,反而很高兴,还随意写下两句话,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
”和州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吩咐衙里差役把刘禹锡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
新居位于德胜河边,附近垂柳依依,环境也还可心,刘禹锡仍不计较,并见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 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
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
想想这位势利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3.学法指导: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体。
其特点:简洁、典雅。
学习的意义在于继承文化、了解历史、丰富语言。
翻译古文,主要有两个要求:正确、通顺。
正确是指内容而言,要如实表达本意,不曲解、不缺漏、不滥增;通顺,是指表达而言,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
具体翻译古文时,我们要遵循两个基本原则。
一: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文章的词、句都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之中的。
翻译古词、句,必须了解它们所处的语言环境,然后才能正确翻译。
二:直译为重,意译为辅。
直译,是依据原文的词语、句子,逐一翻译,还要求保持原句的句式和语气等。
掌握六种技法:录:凡是人名、地名、朝代、年号、官名、书名等专有名词,都可照原文抄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陋室铭》
第一课时
教师寄语: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学习目标:
1、了解“铭”这种文体。
2、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3、反复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知识链接
1、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号宾客,世称“刘宾客”。
贞元九年进士,唐代诗人,哲学家。
作品有《刘宾客集》、《刘梦得文集》。
他和柳宗元友谊很深,人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
2、写作背景
刘禹锡生活在安史之乱以后的中唐时期,关心社会现实,忧虑国计民生。
因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的权贵,被贬成安徽和州当刺史。
按当时规定,他应住衙门里的三间屋子。
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横加刁难。
先是安排他住在城南门,面江而居。
刘禹锡不但没有埋怨,反而还撰写了一幅对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
"这个举动可气坏了知县,于是他将刘禹锡的住所由城南调到城北,并把房屋从三间缩小到一间半。
新宅临河,杨柳依依,刘禹锡触景生情,又写了一幅对联:"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知县见他仍悠然自得,又把他的住房再度调到城中,而且只给他一间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
半年时间,刘禹锡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想想这县官实在是欺人太甚,于是便愤然提笔写下了《陋室铭》。
3、解题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
4、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托”借、假托的意思,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
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即借物言志,借物抒怀。
学习过程
一、预习感知
1、初读课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馨.()鸿.儒.() ( ) 调.素琴()
案牍.()诸葛庐.()西蜀.()
2、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选自,作者是,字,号,代诗人,家。
3、解题。
“陋室”指,“铭”指。
4、(1)铭这种文体一般都是押韵的,找出本文的韵脚,体会文章的音韵美。
(2)同学们在组长的带领下反复朗读课文,小组以自由的形式展示,并试着背诵。
二、合作探究
1、借助课下注释,小组通力合作,译出全文(先重申翻译要求:尽量译出每一个字;补出省略成分;通畅,准确)
2、小组展示:每个学生一句,先朗读,再口译,其他同学评判、辩误。
三、巩固运用
1、识记重点注释和译文,当堂小测。
2、本文选自,作者是,字,号,代诗人,家。
3、按课文原文填空。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
斯是陋室,。
,草色入帘青。
,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
南阳诸葛庐,。
孔子云:。
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有仙则名: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鸿儒:调素琴:劳形:
5、翻译下列句子。
(1)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学教案
第二课时
教师寄语: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学习目标:
1、理清全文结构,理解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培养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
2、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学习过程
一、复习巩固
1、本文选自,作者是,字,号,代诗人,家。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有仙则名.: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鸿儒:调.素琴:劳.形:
3、翻译下列句子。
(1)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孔子云:何陋之有?
4、按课文原文填空,小组采用自由形式背诵全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
斯是陋室,。
,草色入帘青。
,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
南阳诸葛庐,。
孔子云:。
二、合作探究
1、根据层意划分本文的层次。
第一层():以山水作类比,引出陋室。
第二层():写陋室的景、人、室。
第三层():总结全文,点明陋室不陋。
2、作者的写作对象是陋室,为什么开篇写山和水?
3、哪句话点明文章的主旨?
4、本文是从哪几方面体现“唯吾德馨”的?(用原文回答)
提示:
周围环境:特点:
往来人物:特点:
生活情趣:特点:
5、“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它们与陋室有相似之处吗?作者这么写有什么作用?
6、作者居于陋室却不嫌其陋,居于陋室却不失其雅致的生活并能充满感情地描绘陋室,可见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7、总结:作者的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没有直接表达出来,而是通过对居室的情景的描绘体现出来,这种写法就是。
三、巩固运用
1、全文的主旨句是
2、提挈全文的词语是
3、诗人通过名人自况的句子是
4、找出两组对偶句
5、写出运用类比手法引出陋室的句子
6、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
7、描写作者交往之雅
8、画龙点睛之笔
四、作业
仿照刘禹锡的《陋室铭》,自己创作一篇《 x x 铭》,题目自拟,可以参考以下题目:
《教室铭》《宿舍铭》《吾家铭》《朋友铭》《学习铭》《旅游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