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中国经济史研究述评

合集下载

中国经济史研究

中国经济史研究

中国经济史研究
中国经济史研究涵盖了中国历史上经济发展的演变过程和经济制度的变迁。

在这个研究领域中,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经济形态、商业活动以及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下面将对中国经济史研究进行简要介绍。

中国古代的经济形态主要是以农业为基础的自给自足型经济。

封建社会中,土地是经济的主要生产资料,大量人口从事农业生产,而其他职业如手工业、商业等也只是农业经济的附属品。

自秦汉时期开始,中国经济出现了突破性的发展,特别是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对外贸易的扩大和商业文化的繁荣,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研究古代经济史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经济的运作模式、商业状况以及与其他国家的交流和合作。

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国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

计划经济时期,国家通过宏观调控来规划和控制经济活动,这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市场经济的扭曲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放开市场,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推动经济的发展。

经济改革和开放的进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这一时期的经济史研究主要关注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政策制定、实施和影响。

当前,中国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面对经济增长放缓、环境污染、产能过剩等问题,中国政府正在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这一时期的经济史研究可以关注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历史经验以及实施政策的效果和影响。

总的来说,中国经济史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中国经济的历史变化和发展轨迹,还有助于我们理解经济发展的规律和方法。

通过学习经验和教训,可以提供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应对问题和制定政策的思路和建议。

近三十年来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近三十年来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近三十年来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近三十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迎来了一段高速发展期。

本篇论文就近三十年来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进行总结和回顾,分析其研究内容、方法和取得的成果。

一、研究内容的拓展和深化近三十年来,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内容得到了拓展和深化。

除了传统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工业等方面的研究之外,更多的关注点转向了社会经济中的城市化进程、区域经济发展、贸易、金融和商业网络等方面。

同时,从统计学、社会学、地理学等角度探讨实证研究,拓宽了社会经济研究的视角,为对社会经济现象的收集、分析和解释提供了更加全面、系统的基础。

二、方法手段的创新和完善近三十年来,随着学术方法的创新和发展,各种方法手段在中国社会经济史的研究中被广泛应用。

比如,档案文件的利用、民间文献的整理以及口述历史、量化分析等方法等,使得研究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社会经济史上的重大事件、变迁过程。

同时,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如GIS、网络数据挖掘等工具,为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提供了更加高效、准确的帮助。

三、取得的成果近三十年来,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取得了很多重要的成果。

在传统领域方面,农村土地制度、清代商业与贸易、民主改革与现代企业等研究课题深入挖掘中国社会经济的历史沉淀。

在新兴领域方面,城市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区域经济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丰富多彩。

同时,在方法和手段方面,数字化技术、民间文献、传统档案,以及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等领域的理论研究均贡献了前所未有的创新与发展。

总之,近三十年来,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在内容拓展、方法创新和理论深化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这些研究成就为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发展历史、促进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学术支持。

1999—2000中国经济史研究综述总论

1999—2000中国经济史研究综述总论

1999—2000中国经济史研究综述总论论文报告:1999-2000中国经济史研究综述总论一、经济政策的转型和危机应对二、外贸出口的快速增长与结构性变化三、资本市场的开放与发展四、农村经济的改革与发展五、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应用1999-2000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

在这两年时间里,中国经历了多项重大政策转型和经济危机应对,并且在信息技术、农村经济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本论文报告将围绕以上五个标题展开论述,分析当时中国的经济状况、政策变化和成就,同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深入分析。

一、经济政策的转型和危机应对在1999-2000年期间,中国政府开展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转型,力图解决当年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困境。

具体来说,政府采取的措施包括加强金融监管、控制通货膨胀、深化市场化改革、推动财税体制改革等等。

此外,政府还针对当时出现的危机做出了迅速的反应。

例如,1999年下半年,中国遭受了一次严重的洪灾,政府采取积极措施应对,全力恢复地方经济发展。

相关案例:2000年,中国推出了《企业破产法》,标志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

这项法律的实施,有效推动了破产监管和法律司法等方面的改革。

二、外贸出口的快速增长与结构性变化1999-2000年期间,中国的外贸出口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凭借开放政策和卓越的制造水平,中国在国际贸易市场占有了重要位置。

同时,外贸产品的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越来越多的高附加值产品被出口。

这一趋势的形成,也为中国后来的产业升级和转型埋下了种子。

相关案例:1999年,深圳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成立。

华为作为中国最大的通信设备制造商之一,其快速成长的同时也推动了中国制造业的升级与转型。

三、资本市场的开放与发展1999-2000年期间,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和发展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政府具体推出了一系列的资本市场开放试点政策,这些措施包括放宽QFII,引入外国资金参与A股市场交易等等。

中国经济史方面刊物

中国经济史方面刊物

中国经济史方面刊物
以下为一些关于中国经济史方面的刊物:
1. 《经济史研究》: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办的学术刊物,涵盖中国经济史的各个时期和领域,包括古代、近代和现代经济史等。

2.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主办的学术刊物,专注于中国社会经济史的研究,包括农业经济史、贸易史、产业演变等方面。

3. 《经济史研究》:由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主办的学术刊物,涵盖中国经济史的各个时期和领域,包括政治经济史、城市经济史、金融史等。

4. 《经济史评论》: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办的学术刊物,是中国经济史研究的主要期刊,出版有关中国经济史的研究成果及学术论文。

5. 《中国经济史研究》:由中国经济史研究会主办的学术刊物,着重探讨和研究中国经济史的理论、方法和案例,涉及农村经济、工业经济、财政经济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刊物提供了丰富的中国经济史研究成果和学术论文,对于理解中国经济发展历程和特点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中国经济史研究现状与出路

中国经济史研究现状与出路

中国经济史研究现状与出路论文报告:中国经济史研究现状与出路一、研究现状1. 经济史学科的发展现状中国经济学科近年来经历了快速的发展,但经济史学科却相对滞后。

因此,在经济史研究方面,我们应当深入挖掘中国经济的历史,重视中国经济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同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探索基于中国经济历史的发展模式。

2. 学术研究方法的现状中国经济史的研究方法主要分为两类,即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

实证研究有着较强的倾向性,往往缺乏理论支撑;理论分析则过于抽象,很难对于实证资料进行充分的解释。

因此,学术研究方法需要积极探寻相对完美的结合方式。

3. 研究领域的现状中国经济史研究领域相对狭窄,不同的研究学者往往关注不同的问题。

我们需要全面了解中国经济的全貌,才能在研究当中得到更为全面深入的解释,找到经济发展中的规律。

4. 研究新领域的挑战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的发展,新的研究领域不断的出现。

如何对于新的领域进行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和经济实践相结合,是中国经济史研究面临的重要挑战。

5. 跨学科研究的融合中国经济史的研究往往需要跨越不同的学科范畴,而这需要学者们具备跨学科的知识体系和思维能力。

因此,建立跨学科研究平台,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是当前经济史研究的迫切需求。

二、研究出路1. 明确研究问题为了得到更为全面的认识,中国经济史的研究应该全面深入地探究中国经济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重视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

2. 创新思路,进一步发掘经济历史的价值在研究思路中,应充分考虑到新的发展阶段和研究领域,发掘其经济历史背景和特点,以此推动学科研究的发展,为经济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3. 组织国内外学术交流组织学术会议、论坛等活动,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展开讨论交流,探索经济史研究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同时,通过国际合作,了解国外学者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看法,推动中国经济史的多角度研究。

4. 强化跨学科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应强调跨学科合作,充分利用不同的学科优势,形成跨学科融合体,以挖掘和发掘中国经济史的重要价值。

中国经济史

中国经济史

《中国经济史》教学大纲【说明】课程名称:中国经济史学时数及学分:周4×18周=72学时4学分教材:章开沅主编(专升本)《中国经济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是近年所见唯一一部《中国经济史》专门教材。

本书优点是比较简明、系统、全面,同时对于中国经济史领域的新成果有所吸收,学生可以以之作为学习参考教材使用。

但是过于简略浮泛,且未能真正说明中国经济史中重大问题,因此需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大力拓展并向纵深挖掘,同时学生亦须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

根据这种情况,教师在教案的编写上主要是根据本科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吸收采用各种现有中国经济史论着中相关内容来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题讲授。

课程的目的和任务:中国经济史是中国历史的一个分支,着重阐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演变的过程及其规律。

本课程教学目的有三:一是使学生了解中国历史上经济发展的基本概况,熟悉重要的经济制度、经济事件和事物。

二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研究中国经济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规律和特点。

三是开拓学生的理论思维和视野,通过《中国经济史》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更好的认识中国传统社会,把握中国古代政治、文化、思想、艺术、社会生活等发生、发展、演变的原因、内在关联及趋势。

有关教法的原则性建议:(1)用发展、联系、辨证的方法观察和分析中国社会经济的演变及其规律;(2)将普遍性和特殊性有机结合,注重分析不同发展阶段的具体特点及其发展变化的趋势;(3)结合本课程基本内容,将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与本人的研究心得融入其中。

【本文】绪论教学目的:使学生对中国经济史这门学科有整体性的认识。

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的启发式教学教学手段: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授课时数:2内容要点:一、中国经济史的研究对象、目的、意义。

1、经济、经济史的概念。

2、什么是中国经济史。

二、中国经济史的学科性质、研究方法1、学科性质:交叉学科、边缘学科。

中国经济史读后感

中国经济史读后感

中国经济史读后感中国经济史是一部揭示中国经济发展历程的重要著作。

通过读这本书,我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经济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所经历的起伏和变革。

在这篇读后感中,我将分享我对中国经济史的几点思考和感悟。

首先,中国经济史的研究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中国自古以来就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庞大的人口,这为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提供了基础。

然而,中国在历史上也经历过多次衰败与崛起的周期。

通过对中国经济史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模式、政策措施以及对外贸易的变化。

这些经验和教训对于当前和未来的中国经济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次,中国经济史中的一些经典案例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比如,明代初期的官僚经济、清代的经济封锁政策以及近代中国的改革开放等等。

这些案例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在面对外来压力和内部变革时的经济选择和策略。

通过研究这些案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得失和挑战。

另外,中国经济史中的一些思想和观点也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启发。

比如,“循序渐进”、“发展是硬道理”等理念,都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经济思维和发展战略。

这些思想和观点提醒我们,只有在持续稳定的发展基础上,中国才能实现社会繁荣和经济崛起。

从历史的角度审视中国经济,我也不禁思考起中国的未来发展。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正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如何在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时代中保持经济的强劲增长,如何解决由于快速发展导致的环境和社会问题等等,都需要我们从历史和现实中汲取经验教训。

中国经济史的研究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些挑战。

总的来说,通过阅读中国经济史,我不仅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有了更加清晰的思考。

中国经济史是一部启迪我们把握当下、规划未来的重要著作,我相信,只有通过对历史的深入研究和总结,我们才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推动中国经济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字数:500字)。

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现状综述(1977—1996)之一(《中国经济史研究二十年》

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现状综述(1977—1996)之一(《中国经济史研究二十年》

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现状综述(1977—1996)之一(《中国经济史研究二十年》一、1978年以来学科发展的简要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使中国经济理论的研究发生了深刻的、带有根本性的变化。

它要求中国的经济理论研究不唯上、不唯书,而是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借鉴和比较国际上的经验教训,实事求是,建设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经济史研究是经济学研究的基础。

纵观近现代杰出的经济学家,无一不对经济史有浓厚的举和扎实的功底。

马克思的《资本论》建立在对英国经济史深入探索的基础之上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应建立在中国经济史,特别是近现代中国经济史研究的基础上。

到目前为止,以严中平先生为代表的,研究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经济史已经从科研单位到高校形成了一支庞大的、硕果累累的专业队伍。

相对而言,对于中国现代经济史的研究,包括新民主主义经济史和社会主义经济史的研究,则起步迟缓,力量薄弱得多。

除了“文革”以前寥若晨星的个别著作以外,由国家予以关注、组织力量开展研究始于七十年代中叶以后。

当时国务院采纳了于光远等同志的建议,由齐燕铭同志直接领导,在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经济研究所筹建新中国经济史研究组,由赵效民同志负责。

这就是经济研究所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室的前身。

此后,在十余年的时间中,与财政部合作,开展了对新中国的前身——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经济史的研究。

抢救了一批历史文献资料,形成了一批学术资料书籍和学术专著。

其中专著如《中国革命根据地经济史》、《中国土地改革史》、《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等。

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的研究,大量的比较系统的研究始丁•八十年代中叶以后,其中主要成果有:较早出版的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编写的《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简史》,陆续出版的马洪、邓力群主编的《当代中国丛书》各个经济部门卷,中国土地改革史、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史、农业合作化史等经济史专题著作;较为详尽的有中南财经大学赵德馨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1984);下限至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讲话”的孙健撰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评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评介

A Review of The Economic Histor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作者: 刁其武
作者机构: 财政部经济科学出版社100036
出版物刊名: 当代中国史研究
页码: 109-113页
主题词: 中国人民;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落后;社会主义建设;史料;人类历史;经济史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走过半个世纪的历程,50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如白驹过隙,但对于12亿中国人民来说,这50年的历程却是一部辉煌的篇章.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在经济基础非常落后、国情极为复杂的情况下进行前无古人的事业,在前进的道路上历尽坎坷与曲折,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和辉煌的成就.由董辅扔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一书以丰富的史料,真实客观地记录了这一段伟大的历史,热情讴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对研究社会主义建设成功的经验以及挫折的教训、探求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百年中国经济史笔记

百年中国经济史笔记

在规则制定者、仲裁者和参与者都是 同一政府代理人的游戏规则下,这种自 发的私有化产生大规模的腐败。
双轨制与收入分配的关系
双轨制产生了与无效率相结合的非常不平 等的收入分配。由户籍制制度化的对农村 居民的歧视造成了城乡之间反效率的不平 等收入分配。
杨小凯通过言 明分析框架的 假设,使读者 可以自行判断 这些假设与史 实之间的关系。 作者也通过该 方法表现其对 “中国向何处 去” 的思考。
苏式计划经济的短期成功:在缺乏资本主义基础制度 时,通过模仿由资本主义制度创造的工业模式来大推 进工业化这种可能性,是1930年代和1950年代苏联式 社会主义国家能相 对成功地工 业化的理论基础, 由於忽 苏联式工业化短期内能取 略了这种可能性, 哈耶 得令人瞩目的经济增长绩 克和冯米塞斯不能 预见 效,却在长期无以为继, 到20世纪中期苏联式 经 最终先后被采用过它的各 济体制的幸存、传播和令 人瞩 国所彻底抛弃。 目的增长绩效。
阻碍原始资本主 义向工业资本主 义发展的关键因 素是清朝末年的 落後的政治经济 制度。
为什么法国的坏资本主义很快就被大革命推 翻,而清朝的坏资本主义却可以苛延残喘很长时间呢
欧洲的政治不统一创造了一种格局, 规模相近的主权国之间有激烈的制 度竞争,加上自由移民传统,统一 的基督教文化背景,使得有竞争力 的制度有机会胜出,而且会很快被创 造性地模仿。
在1958至1961年的大跃进和1966至1970年的文化大革 命期间,以及文化大革命以後,一个有效的中央计划体 制在中国已不复存在。五年计划和年度计划实际上仅是 一纸空文。毛试图创造他自己的共产主义制度,诸如人 民公社和大食堂。
主要经济政策
农村恢复1962年的包产到户试验 废止公社制度 城市试行国有企业化水 平发展加速,城乡之间移居基 本上自由。城市化的长足发展 是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之一。

—中国经济史研究述评

—中国经济史研究述评

—中国经济史研究述评一、本文概述中国经济史研究源远流长,历经数百年的发展,从最初的简单记述到如今的深入剖析,其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在不断扩展。

本文旨在全面回顾和评述中国经济史的研究现状,分析其中的主要观点、研究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文章首先对中国经济史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明确研究范围和目标。

然后,按照时间顺序,从古代到近代,再到现代,对中国经济史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揭示其演变规律和特点。

在此基础上,文章重点评述了近年来中国经济史研究的热点问题,如农村经济、城市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等,分析了这些问题的研究现状、争议焦点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文章总结了当前中国经济史研究存在的问题,如数据资料不足、研究方法单理论创新不足等,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和建议。

通过本文的评述,旨在推动中国经济史研究向更高水平发展,为深化中国经济史的理解和研究做出贡献。

二、古代中国经济史研究古代中国经济史研究一直是历史学界的重要领域,它不仅关乎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也是理解当今中国经济现象的重要参考。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研究方法的不断创新和资料的不断发掘,古代中国经济史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古代中国经济史的研究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财政、货币、赋税等。

其中,农业作为古代经济的基础,一直是研究的重点。

学者们通过对古代文献的梳理和考古资料的挖掘,对古代农业的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土地利用、水利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揭示了古代农业经济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手工业和商业的研究则更多地关注于经济结构和经济交流的变化。

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和海上贸易的兴起,古代中国的手工业和商业逐渐与世界接轨,这使得学者们开始关注于古代中国与其他文明的经济交流及其影响。

财政、货币和赋税的研究则更多地反映了古代国家的治理能力和经济政策。

通过对古代财政制度的考察,可以了解古代国家的财政收支、财政管理和财政政策,进而分析古代国家的政治经济关系。

2002-2012中国经济十年

2002-2012中国经济十年

数据表明,中国粮食总产量,在1978年改革之前 是6000多亿斤,2007年是10030亿斤,30年增产 60%以上,世界上很少有国家能做到这一点。
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 口国
2010年1月10日,海关总署宣布,在国际金融危 机背景下,2009年中国进出口额仍比肩增长,成为 全球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入世以来,我 国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从2001年的5098亿美元增 长到2010年的近3万亿美元,其中出口增长近5倍、 进口增长4.7倍。入世后对外贸易的迅猛发展,有 力支撑了中国国民经济增长,同时也给世界经济发 展增添了动力,实现了中国与世界的“共赢”。
东财11-2班
1994年12月 23日,参加 关贸总协定 中国工作组 第19次会议 的中国政府 代表团回到 北京
1999年11月15日, 中美双方在北京就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达成协议,取得了 双赢的成果。至此, 中国已同13个世贸 组织成员结束了双 边谈判,并将开始 与欧盟等23个世贸 组织成员的谈判。
2001年11月11日,中国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 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代表中国政府在中国加入 世贸组织的议定书上签字。 同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WTO,成为其 第143个成员。
从1986年7月11日中国正式递交“复关”申请到中国最终加入 WTO,历时15年,中国的“复关”与“入世”是所有多边谈判中最 漫长和最艰苦的一个谈判过程。这个谈判大致可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l986年7月,主要是酝酿和准备“复 关”事宜。 第二阶段:从1987年2月到l992年10月,主要是审议中国经贸体制。 第三阶段:从l992年10月到2001年9月,“复关”“入世”议定书内容 的实质性谈判,即双边市场准入谈判。 第四阶段:从2001年9月到2001年11月,中国“入世”法律文件的起 草、审议和批准。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金融史主要阅读文献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金融史主要阅读文献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主要参考书目民国史主要阅读文献:(通史类)1、(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1月版。

2、张宪文主编的《中华民国史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10月版.3、李新总编《中华民国史》,中华书局版。

4、张献文主编《中华民国史》(1-4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版。

5、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10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版。

第一卷《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张海鹏著第二卷《近代中国的开端(1840——1864)》,姜涛、卞修跃著第三卷《早期现代化的尝试(1865——1895)》,虞和平、谢放著第四卷《从戊戌维新到义和团(1895——1900)》,马勇著第五卷《新政、立宪与辛亥革命(1901——1912)》,张海鹏、李细珠著第六卷《民国的初建(1912——1923)》,汪朝光著第七卷《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1924——1927)》,王奇生著第八卷《内战与危机(1924——1927)》,杨奎松著第九卷《抗日战争(1937——1945)》,王建朗、曾景忠著第十卷《中国命运的决战(1945——1949)》,汪朝光著研究方法类:(美)道格拉斯·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美)黄仁宇:《中国大历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8月重印本。

(美)黄仁宇:《放宽历史的视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9月第1版。

李伯重著《理论、方法、发展趋势:中国经济史研究新探》,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版。

高德步:《经济史与经济学》,《经济学家》1998年第5期。

吴承明:《市场·近代化·经济史论》,云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6月版。

吴承明:《经济学理论与经济史研究》,《经济研究》1995年第3期。

吴承明:《经济史:历史观与方法论》,《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3期。

2002-2012中国经济十年

2002-2012中国经济十年

• 海尔是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1984年创立于中 国青岛。目前,海尔在全球建立了21个工业园, 24个制造工厂,10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 易公司,全球员工超过7万人。2010年,海尔全 球营业额实现1357亿元,品牌价值855亿元,连 续9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玩具出口国和对欧盟出口玩具 大国,2010年约占全球玩具贸易额的70%。
科学发展,成就辉煌,是回眸,更是眺望。 在这历史性的回眸中,是十年间全国各族人 民团结奋进书写的篇章;在那崭新的眺望里, 是中国这艘东方巨型航母加速启程的远 方…… 家之所望,国之所强,正在吾辈!青年之眼, 看"科学发展,成就辉煌",青年之力,更助祖 国之发展,共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辉 煌!
回忆辉煌, 展望未来
外资银行触手可及
“假如你有1万美元,会选择存在哪家银行?”十年 前问这个问题,和五年前的选项会有很大不同。
按照入世承诺,自2006年12月11日起,中国开 始取消外资银行在中国经营人民币业务的相关限制, 汇丰、渣打、花旗等在华主要外资银行一夜之间获 得了国民待遇,而普通老百姓也有了更多的选择。 但与之前担心的人们会把钱都存到外资银行去相反, 经历了“五年狂奔”的中资银行,因不断改善的服 务和灵活的信贷产品,反而得到了更多的青睐。信 用卡、按揭贷款、分期付款购物等业务方式,都成 为了老百姓新的消费习惯。
全面取消农业税
2005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 九次会议经表决决定,自次年1月1日起废止 农业税条例,这意味着9亿中国农民将依法彻 底告别延续了2600年的“皇粮国税”。废除 农业税条例,虽然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 步,但毕竟已经迈出了这具有标志性意义的 关键一步;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 农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但毕 竟已经开始破题,并向“深水区”挺进。

2002中国经济史研究述评先秦、秦汉

2002中国经济史研究述评先秦、秦汉

2002中国经济史研究述评先秦、秦汉一、标题1. 先秦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其影响2. 秦汉经济制度变革及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意义3. 先秦时期与秦汉时期的经济比较研究4. 秦朝铸币制度及其对货币经济的影响5. 秦汉商业经济的发展及其原因分析二、论文报告1. 先秦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其影响在先秦时期,中国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导,封建社会大量使用的土地制度为中心,农业技术和生产力逐渐提高,人口逐渐增加。

在这个时期,生产、交换、商业活动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制度上的变革和改革,同时也影响到政治和文化的发展。

例如:在周朝时期,设立了物价的地方,规定了一定的标准,同时还制定了某些税收,为商业交易奠定了基础。

2. 秦汉经济制度变革及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意义中国历史上最显著的经济变革来自于秦汉时期。

秦朝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是取消了商业团体,通过发展私人经济来推动经济转型。

同时,秦朝的货币改革也加强了商业交易的方便性和货币的稳定性。

汉朝时期,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使农业生产力大为提高,同时,汉朝对葫芦(贴现)让利的规定,是对商业交易的制度保障。

因此,秦汉时期的经济制度变革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3. 先秦时期与秦汉时期的经济比较研究在先秦时期,中国的商业交流常常通过豪门集团、官方商贩和私人商贩促进。

交易方式以礼物、赠品和朝觐为主,难以量化。

与之相比,在秦汉时期,货币的大量发行和交易使得商品的交换成为一种普遍的经济行为。

值得一提的是,秦汉时期商业活动的重点是在城市中心地带,城市化势头明显,城市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很大。

4. 秦朝铸币制度及其对货币经济的影响秦朝铸币制度的成立开启了中国的货币化历史。

它的重要意义在于标准化和统一化货币交换。

在这个过程中,秦朝行使中央集权的政策,统一制定货币的重量和质量,使货币良莠不分。

同时,钱谷制度的出现促进了交易的进行,提高了交易的效率,对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古代经济史的研究方法与成果评述

中国古代经济史的研究方法与成果评述

中国古代经济史的研究方法与成果评述中国古代经济史是研究中国历史上经济活动的学科。

研究中国古代经济史的方法和成果对于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基础和发展历程具有重要的价值。

本文将对中国古代经济史的研究方法和成果进行评述。

一、研究方法中国古代经济史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考古学、史料学、统计学等多种学科交叉运用的方法。

1.考古学考古学是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学科。

通过考古发掘出土文物资料的研究,可以更加全面和系统地了解古代社会的经济状况和发展历程。

如2004年在郑州发现的商代文物“郑州商代遗址”,文物中标识了当时的社会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

2.史料学史料学是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的另一个重要学科,主要通过对各类历史史料的收集、整理、研究来了解古代社会的经济活动情况。

如《资治通鉴》、《史记》等历代史书中都有大量的经济资料,通过对这些史料的研究可以得出比较客观、准确的经济史料。

3. 统计学统计学是一种比较科学和精确的研究方法,可以通过数量化的手段来描述经济现象、分析经济发展水平等。

在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中,也经常使用了统计学方法。

如1981年北京大学张守智教授基于《皇朝经世文编》、《统计通志》等史料,利用解析统计方法,对明清时期的经济人口进行测算,从而得出了一个清晰的人口发展和经济水平的统计数据。

二、主要成果目前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取得了一些比较显著的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科技、商业、交通等领域的研究在中国古代经济史的研究中,科技、商业、交通等领域的研究成果较为突出。

如黄奇帆教授曾经对中国古代农业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为南水北调工程提供了有关农业技术的宝贵建议。

同时,对于中国古代商业的研究也是经济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曾经有大量商人通过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等交通工具,进行国内外贸易,这不仅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也增进了不同国家之间的了解和交流。

2. 经济结构的研究研究中国古代经济结构的变化,对于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基础和发展历程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经济史研究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经济史研究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经济史研究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一、经济史研究的学术价值1. 揭示经济发展规律经济史研究在探究经济变革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对历史上的经济现象进行分析,揭示出经济发展的规律。

随着时间的推进,经济环境、市场供求、产业结构等因素不断变化,但规律性的经济现象却始终存在。

研究经济史能够发现并总结出这些规律,为今后的经济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 认识经济历史地位经济史研究可以让人们对经济历史的地位有更深刻的认识。

人类经济活动的历史悠久,经济史研究能够让我们更好地认识经济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基本地位以及经济变革对个体和整个社会产生的重要影响。

3. 引导经济决策经济史研究能够从历史经验中总结出对现实问题有价值的解决方案,可以为政策制定者和决策者提供一定的参考,避免重复历史的错误,进而引导经济走向更加成功的方向。

4. 提高宏观视野经济史研究具有广阔的宏观视野,能够俯瞰经济发展的整个历史进程,从而对当代经济发展的宏观方针和政策做出科学的判断和预测。

5. 拓宽研究领域经济史研究能够拓宽经济研究的学术领域,从经济学学科的传统领域出发,加入历史学、社会学、管理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的发现和研究成果,综合发掘经济研究的多元性、交叉性和复杂性,增强经济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二、经济史研究的现实意义1. 指导现代经济的发展在现代经济环境中,经济史研究的成果能够帮助决策者更好地了解历史发展的演变,从而为当下的经济问题提供合理、科学的解决方案。

例如中华民族经济研究会制订了“中国现代企业制度的演进”研究计划,从历史上现代企业制度的演进过程中挖掘经验和智慧,对促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培养和提高企业人才,推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现实意义。

2. 优化资源配置经济史研究可以对资源配置进行优化和管理,为整个社会创造更为有价值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例如,通过研究历史上的资源配置经验,发现某些资源的投资比例或使用方式,以达到最佳经济效益的目的。

中国经济史研究方法杂谈

中国经济史研究方法杂谈

中国经济史研究方法杂谈关于中国经济史研究方法杂谈一、研究方法选择与问题的设立在进行中国经济史的研究时,需要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在研究设计初期对问题进行准确的设立。

通常情况下,经济史研究方法可以分为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两类。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定量研究适合于统计数据丰富的主题,例如中国经济增长的数字化测算等;而对于某些宏观问题,如社会政治与文化的作用,往往采用定性研究。

在研究开始前,确定一些具体问题,从而判断研究的方向和深度,确立预期结果及论点。

二、史料的搜集与利用中国经济史的研究需要大量的史料搜集与利用。

如何有效地获取和利用史料是研究的重要环节。

对于相关的史料,应该进行系统的整理、分类,方便后期的检索和判断。

同时应充分利用不同资源,如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以及利用互联网等先进工具进行全面的史料搜集,以获取更加全面的史料。

三、样本的选择与分析在对中国经济史进行研究时,需要充分重视样本的选择与分析。

样本选择不当,将导致研究结果的偏颇。

在样本选择过程中,需要考虑样本的代表性、选择方式的科学性、稳定性和合理性,以及样本量的充分性等。

通过优秀的数据分析技术和适当的统计方法,充分发掘样本中的数据和信息,揭示其规律和特征,提高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四、历史分期的建立分期的建立是对历史信息进行统筹和归纳的过程,也是研究中国经济史的关键环节。

建立恰当的历史分期,有助于清晰地了解各个阶段的发展轨迹和发展特征,支持有效地识别当前的发展瓶颈和发展趋势,为研究提供更为全面、系统的框架。

五、历史事件的评价与解释历史事件的评价与解释是中国经济史研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历史事件的评价和解释,不仅仅需要对事件进行叙述和描述,更需要对事件的中心问题进行考虑和分析,对于特定事件的解释更是需要进行充分的结构性分析和细节分析,以保证分析结论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中国经济史案例一、中国商业资本的兴盛在中国古代,商业活动被视为低贱、不光彩的职业,相反,居士、书生这样的读书人才是社会的中坚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2年辽宋西夏金元经济史的研究,最引人注目的是唐宋社会变革又成为讨论的热门话题。

10月18日至21日,由中国唐史学会副会长陈明光教授牵头,厦门大学历史系和图书?]主办的“唐宋社会变迁与社会经济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市举行,会议重点讨论了1、商品经济与唐宋社会变迁的关系,2、如何借鉴西方经济学理论研究中国经济史及唐宋变革问题,3、唐宋财政制度变迁、行政制度沿革对社会经济的影响,4、唐宋之际土地关系的变化等。

11月9日-13日,浙江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所主办的“唐宋之际社会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杭州举行,会议提交的论文以唐宋社会变革为中心,涉及的论题较为广泛,既包括政治史、经济史、思想文化史、社会史、同时也包括对唐宋变革论本身的思考。

与会者普遍认为,假若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相比,唐宋之际社会变革则稍逊一筹。

另外,由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举办的“漆侠先生逝世一周年纪念大会暨国际宋史研讨会”亦对唐宋经济在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史上的地位进行了再评价。

8月3-5日由西北师大与中国宋史研究会主办“中国宋史研究会第十届年会暨唐末五代宋初西北史研讨会”,其中经济方面的论文主要讨论了区域经济开发、经营形式、城市产业形态、都市旅游和人口、商业与货币等方面的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本年度发表辽宋西夏金元经济史研究论文近百篇。

论文涉及面较广泛,其中西夏经济史研究较突出。

总论张国庆《辽代社会基层聚落组织及其功能考探》认为辽代社会基层聚落组织的形成与存在具有地域和民族的双重特征,其一,在长城以南的燕云农业耕作区,存在着承唐仿宋的州县下乡、里组织。

其二,在长城以北辽河流域农牧交错带的三大农业集中开发区内,共存着“斡鲁朵”州县下乡、里组织与皇室私人庄园的寨、堡、庄、务等自然聚落。

其三,在辽河流域的牧区及西部草原牧区,存在着“斡鲁朵”与游牧部落“石烈”下的抹里(弥里)、瓦里、得里和闸撒组织。

有辽一代各类社会基层聚落组织一直发挥着它们各自行政、生产、军事及宗教等不同方面的功能,并对辽代社会经济发展与进步起到了不可小视的作用。

(中国史研究02.2)。

杜建录《西夏经济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全面系统系统地阐述了西夏的生存环境、经济状况和以生产资料占有制为核心的经济关系,总共由六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论述了党项建国前社会经济和夏州拓跋政权奴隶制与封建制相结合的社会形态;第二部分从自然环境、气候、物产、交通、人口、民族以及周边地区社会经济状况等方面,讨论了西夏的生存环境与立国规模;第三部分论述了农牧业的发展状况与发展原因,认为农牧并举的半农半牧经济构成了西夏立国的经济基础;第四部分论述了手工业发展状况与手工工匠的身份地位;第五部分论述了货币流通、高利借贷以及国内外商业贸易;第六部分论述了赋役制度、土地关系与阶级结构,指出役在西夏经济剥削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党项贵族占有大量的土地,并役使人身依附于他们的“种地者”、“作人”、“牧人”进行生产,从而决定了西夏为封建农奴制社会,而不是封建租佃制或奴隶制社会。

马曼丽等《论成吉思汗时代蒙古社会的性质与特点》认为蒙古社会制度自10世纪后经过了早期奴隶制,但在未得到充分发展的情况下,便跃进式进入了封建领主制。

而成吉思汗蒙古国时期的社会制度是奴隶制与封建领主制两种制度并存的过渡时期。

作者还论证了蒙古社会这类跃进式发展特征与过渡时期现象是马克思未及充分论证的关于农村公社存在复杂的次生形态在东方游牧社会中的典型表现形式之一。

(内蒙古社会科学02.1)朱帮金等《蒙古国时汉人世候与蒙廷、燕京行台、达鲁花赤的关系》指出绝大多数汉人世候都忠实履行了蒙廷规定的纳质、助军、输粮、设驿、编户籍等义务。

(齐鲁学刊02.5)刘晓《试论累世同居共财在元代的发展及其特点》考察了元代有关同居共财政策的前后发展变化,并对累世同居在元代的发展状况及其特点进行了探讨。

(中国经济史研究02.1)土地政策王晓如《北宋土地政策对南宋的影响》认为北宋土地政策直接影响了南宋社会的政治和经济。

它加剧了南宋土地分配不均状况,使土地高度集中于少数人之手,改变了农民的阶级结构,使以下户农民为主体的阶级结构演变为以租佃农民为主体的阶级结构。

从而影响了国家税收,引起赋税结构的变化,加重了城市工商业劳动者的负担。

(河南大学学报02.5)征课与赋役魏峰《论衙前在北宋的转化》指出衙前在北宋中期是胥吏与乡户差役并存,以后乡户充差的比例逐步降低,到北宋末期衙前已转化为适应北宋的财政状况而发生的。

(宁夏社会科学02.6)吴志坚《大蒙古时期诸路课税所的基本职能及其“地方化”问题》认为大蒙古国时期诸路课税所的基本职能是征收课税,它不具备监察职能,不参与征收科差。

在税粮征收中所起的作用也不大。

课税所与诸王、世候关系颇为复杂,在不同地区,不同阶段,情况都有所不同。

课税所的地方化不是普遍现象。

课税属大汗,课税所隶燕京,行省在整个大蒙古国时期没有根本变化。

(内蒙古社会科学02.1)张云《元朝在西藏地方征税考》认定元朝在西藏地方征税既取决于西藏地方归附大蒙古车初期双方的约定,也取决于大蒙古国维护其统治的需要,同时也是元朝统一制度在西藏的具体体现,征税是可以确定的客观历史事实。

元朝在西藏地方征收的税种包括人丁税、地税和商税等。

(中国经济史研究02.4)。

租佃与契约王元林《[西夏光定未年借谷物契]考释》对俄国探险家克兹洛夫从我国黑水古城盗走的《西夏光定未年(1223)耶和小狗山借谷物契》进行考释,并结合《西夏天盛廿二年(1170)寡妇耶和氏室(宝?)引母子卖房地契》和《天庆十一年(1204)?@女浪粟典麦契》两种契约进行研究,从而对《西夏光定未年借谷物契》的年代、内容、行文款式以及所反映的社会经济、民族问题有了明确的认识。

(敦煌研究02.2)周绍泉《退契与元明的乡村裁判》探讨了徽州文书中保存下来元朝时代的一些退契。

透过这些退契及相关文书,发现这些退还土地文书的背后常常隐藏着诉讼纷争,而在处理这些土地纷争时,元代的社长和明代的里长、老人发挥着惊人相似的作用。

(中国史研究02.2)姚思全探讨了《宋元时期江南包佃的制度经济分析》运用制度经济学的方法分析南宋元时期的包佃制(财政问题研究02.6)。

农作物曾雄生《宋代的早稻和晚稻》《宋代的双季稻》认为宋代虽然有早稻和晚稻的名称,却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双季稻。

但这并不能否定宋代有双季稻。

宋代存在再生、间作和连作三种形式的双季稻。

另外在宋代的稻品种中,还发现了有些品种既当早稻又充晚稻的现象,也应是双季连作的结果。

宋代的连作双季稻分布虽广,但由于品种不佳,产量不高,季节和劳动力的矛盾,放牧的需要,肥水条件的限制,投入产出率低等等原因,双季稻总的种植面积并不大,在粮食生产中的作用如同凤毛麟角。

宋代的双季稻大多数是在原有的品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当时引进的早熟而耐旱的品种占城稻关系不大。

同时曾雄生还指出:旱稻、晚稻之间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构成复种关系,宋代各地都有早晚稻的分布,但所占比重各不相同。

浙西、淮南等水稻主产区以种植晚稻为主,但其它地区却出现了早稻盛行的趋势。

干旱和救饥是早稻盛行的主要原因,而太湖流域种植则很大程度上是赋税和雨水所致,(中国农史02.1;自然科学史研究02.3)李根蟠《长江下游稻麦复种制的形成与发展-―以唐宋时代为中心的讨论》认为稻麦复种制的形成与发展,不但是中国农业史上的重要问题,而且关系到对唐宋经济发展水平的总体评价。

因而作者批评了中外一些学者在稻麦复种制研究中对唐代估计过高,对宋代估计过低的倾向,对主张长江流域稻麦复种制形成和推广于唐代的各种讨论逐一予以辨析。

认为到了宋代(主要是南宋)稻麦复种制才有较大的发展成为具有相当广泛性的、比较稳定的耕作制度,而江南平原在这一发展中始终处于领选地位。

同时还讨论了宋代稻麦复种中与冬麦搭配的主要是晚稻还是早稻、唐宋稻作品种主要是晚稻还是早稻的问题,从而解开了导致对宋代稻麦复种估计偏低的认识上的两个“死结”。

(历史研究02.5)杜建录《西夏农作物考》对西夏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野菜、草籽等的分布、品种和生产作了细致的考述(国家图书馆学刊02增刊)荒政张文《季节性的济贫恤穷行政:宋朝社会救济的一般特征》《对流民的救济与安置、宋朝社会控制的实践途径》认为由于传统农业经济的季节性波动,使得宋朝的济贫恤穷行政往往呈现出季节性特征,内容主要包括春夏两季的医疗救济、冬季的饥寒救济和春季匮乏的救济。

宋代社会救济的一般特征是注重救济的实效性,而非象征性。

如果说以先秦时期为代表的社会救济传统更多属于“礼“的范畴的话,则宋朝的社会救济无疑更多地属于制度的范畴。

宋朝对流民的救济与安置举凡临时收容、长期安置、遣返回乡、恢复生产诸方面都有较为得当的措施应对,它是宋朝社会控制的重要实践途径。

两宋三百年间,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颇富成效的社会救济应该是一个重要原因。

(中国史研究02.2;西南师大学报02.2)李蔚《西夏自然灾害简论》论述了西夏的自然地理条件及其灾害产生的原因、灾害之概况、统治者防止克服灾害的措施、灾害对西夏的作用与影响诸问题。

(国家图书馆学刊02增刊)王培华等《1238-1368年华北地区煌灾的时聚性与重现期及其与太阳活动的关系》根据元代蝗灾历史记录分析了1238-1364年华北地区蝗灾的变化特点,发现元代蝗灾在各时间尺度上均呈现出显著的时聚性与周期性发生的特点,11年左右的大蝗灾发生周期和60年左右的特大蝗灾周期与太阳黑子的11年周期和61年周期相当,且大蝗灾与重大蝗灾均发生在从太阳黑子活动极大年到极小年的时段内。

(社会科学战线02.4)北宋回河王红《北宋三次回河东流失败的社会原因探讨》认为北宋治河用力勤、投入大,但三次回河东流工程皆以决而北流宣告回河失败。

这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以政治经济和军事为治河决策的唯一依据而导致治河的决策失误;回河前忽略东流堤防和河床的综合整治及不合理的规划设计或根本没有进行规划设计,水官因受到歧视,地位低下而造成治河不得其(?);因机构臃肿而造成各管理部门和各堤段之间的相互推诿和牵制;治河埽料和治河人员的混乱调度和不到位的管理;吏治腐败和监管不力,治河方略只针对黄河的水而忽视了黄河的高含沙量;为保卫京城和国家的运输大动脉而重视黄河南岸大堤和轻视北岸大堤的修筑等。

这些诸社会因子反映了北宋以人事治河和人事不振的特点,它们是三次回河失败的直接导因和催化剂。

(河南师大学报02.2)区域经济虞云国《略论宋代太湖流域的农业经济》以为两宋时期,太湖流域可耕土地的充分开垦、水利田的普遍建成,集约农业经营方式的成熟和完美,全国性粮食基地地位的确立,商业性农业的发展和经济作物种植的扩大,都标志着太湖流域农业全面而长足的发展,为当地社会经济的全方位繁荣创造了条件,使太湖地区社会经济的总体水平在南宋一跃跨入全国的先进行列,并为明清乃至近代这一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初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