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比较阅读

合集下载

专题12 文言文比较阅读-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复习

专题12 文言文比较阅读-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复习

专题12 文言文比较阅读(一)(2022春·四川乐山·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孙权劝学》(司马光)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书巢记》(陆游)陆子既老且病,犹不置读书,名其室曰书巢。

客有问曰:“今子幸有屋以居,牗户墙垣,犹之①比屋②也,而谓之巢,何?”陆子曰:“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藉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

吾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

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③,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

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

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耶?’”乃引客就观之。

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注释】①之:到。

②比屋:邻屋。

③觌(dí):相见。

1.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蒙辞以.军中多务(以:因为)B.陆子既老且病,犹不置.读书(置:放弃)C.既.入又不能出(既:已经)D.信.乎其似巢也(信:确实)2.对乙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B.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C.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D.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今子幸有屋以居,牗户墙垣,犹之比屋也,而谓之巢,何?4.甲文中提到“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请结合文本分析,甲乙两文中读书的益处有何不同。

(二)(2022春·广西南宁·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列小题。

专题07文言文比较阅读-八年级语文下期末备考专题复习(浙江专用)

专题07文言文比较阅读-八年级语文下期末备考专题复习(浙江专用)

专题07 文言文比较阅读(一)(2022春·浙江台州·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有宦闽者,携双鹦鹉归江右,两禽晨夕相依如昆季①。

宦者以一赠陈子右骅②,韩子人谷亦得其一。

陈、韩固.亲串③,过从无间,鹦鹉时互相问“哥哥好”。

未几,陈子斋中有异物搏鹦鹉死,陈子痛之甚,既除地▲瘗④之,又语人谷赋诗吊之。

诗成,人谷持告。

其家羽⑤辄腾踯架上,曰:“哥哥死!哥哥死!”伤惋不胜遂不食越日亦蜕去。

二子广乞名词,为之志述。

江右、三吴诸词人皆有作,因汇为一集,颜曰《羽声合刻》。

邓子左之为之序,序亦凄恻肆动。

物固多情如此!【乙】又吾梁山货店市肆,养鹦鹉甚惠.,东关口市肆,有“料哥”亦能言。

两店携二鸟相较。

鹦鹉歌一诗,“料哥”随和,音清越不相下。

“料哥”再挑与言,不答一字。

人问其故,曰:“彼音劣⑥我而黠胜我,开口便为所窃矣。

”臬司有爱子病笃⑦,购以娱之。

贾人⑧笼.之以献,鹦鹉悲愁不食,自歌曰:“我本山货店中鸟,不识台司衙内尊。

最是伤心怀旧主,难将巧语博新恩。

”五日,苦口求归.,乃返之山货店,垂颈气尽。

万历年间事也。

(选自《虞初新志》)【注释】①昆季:兄弟。

②陈子右骅:人名,即陈右骅。

子,尊称。

③亲串:亲戚。

④瘗(yì):埋葬。

⑤家羽:此指鹦鹉。

⑥劣:比……差,不如。

⑦病笃:病重。

⑧贾人:商人。

1.词语解释。

(1)运用表格中提供的方法,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归】①五日,苦口求归._____________②男有分,女有归.(《大道之行也》)_____________2.填入文中“▲”处的虚词,最恰当的一项是()A.于B.其C.以D.与3.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2处)伤惋不胜遂不食越日亦蜕去。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彼音劣我而黠胜我,开口便为所窃矣。

5.【甲】【乙】两文中的鹦鹉形象有何共同点?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新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课件:比较阅读10篇

新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课件:比较阅读10篇
从谢灵运以后,已不再有能欣赏这奇山妙水的人了。
(2)形如象牙,白如雪,嫩如花藕,甜如蔗霜。
(笋的)形状如象牙一样,像雪一样白,像花藕一样鲜嫩,像蔗糖一样甜。
6.【甲】文表达了陶弘景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乙】文中同样表明张岱 这一生活情趣的句子是 余读书其中,扑面临头,受用一绿,幽窗开卷,字俱碧鲜。
甲: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或“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或全句)。乙: 溪破其中出。
7.【甲】【乙】两文段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基本相同,都表达了什么样的思 想感情?
都表达了对祖国壮丽山川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译文】【乙】行了六里,渡过一条溪水,水很大。又向南,有山峰向东 环绕而下。又走二里,绕过峰下山冈的南边,于是向西寻找小径走入峡谷。 从峡谷中朝西望,重重山峰互相掩映,最高的一座山峰位于峡谷后方,有 积雪的痕迹,独自高高下垂,如一匹白绢隔断了青山,有溪水从峡谷中往 东流注,这就是清碧溪的下游。……从墓地后向西行二里,踏着峻岭登上 山崖。这座山崖高高隆起在溪流上,与对面的山崖并立前突如同门扇,上 面高耸下面陡削,溪流冲破其中流出去。
4.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峡中西望/重峰掩映/最高一峰当其后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到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2)又二里,盘峰冈之南,乃西向觅小径入峡。
又走二里,绕过峰下山冈的南边,于是向西寻找小径走入峡谷。
6.请分别写出【甲】【乙】两文中表现水流湍急的句子。
,盘峰冈之南,乃西向觅小径入峡。峡中西望重峰掩映最高
量词
独自
隔断
一峰当其后,有雪痕一派,独高垂,如匹练界青山,有溪从
溪水名

文言文比较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比较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比较阅读附答案文言文比较阅读附答案「篇一」比较阅读甲文《答谢中书书》和乙文《记承天寺夜游》,完成问题。

【甲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

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1)晓雾将歇()(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3)怀民亦未寝()(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沉鳞竞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相与步于中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填空。

(1)甲文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乙文写景的名句是__________。

(2)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绘了__________之美,乙文描写了__________之美。

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甲文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乙文则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__________的语句中。

参考答案:1.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1)消散(2)参与,这里指欣赏(3)睡觉(4)只是3.(1)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之对比阅读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之对比阅读

文言文阅读之对比阅读(2023·湖南益阳·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而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节选自《愚公移山》)【乙】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①长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忽,辄以水沃面。

往往饘粥②不充③,日昃④始食。

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朱熹《范仲淹有志于天下》【注释】①再适:改嫁。

②饘(zhān)粥:稠粥。

③充:这里是吃的意思。

④昃(zè):太阳偏西。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何苦.而不平昼夜苦.学B.指通.豫南遂大通.六经之旨C.甚矣,汝之.不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慨然有志于.天下【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发愁/刻苦;B.通向/精通;C.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到/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在;故选D。

2.对【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B.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C.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D.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朗读节奏的划分。

文言文《马说》比较阅读精选5篇(含答案)

文言文《马说》比较阅读精选5篇(含答案)

文言文《马说》比较阅读精选 5 篇(含答案)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一、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1~ 4 题。

( 12 分)【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选自韩愈《马说》)【乙】有人卖骏马者,比①三旦立市,人莫知之。

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②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③。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选自《战国策》)【注释】①比:接连着。

②还:通“环”,环绕。

③贾(gǔ):通“价”,这里指报酬。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 1)食之不能尽其材(2)一食或尽粟一石..(3)往见伯乐(4)去而顾之..2.下列加点的“而”与“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中的“ 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A.环而视之 B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C.执策而临之 D .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3.翻译下列句子。

( 4 分)(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文段中原话填空:( 2 分)【乙】文介绍这匹骏马“马价十倍”的原因的一句话是。

七年级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含答案)

七年级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含答案)

班级: 姓名: 座号:阅读文言选段, 完成下面小题。

【甲】夫君子之行,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 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 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 意与日去, 遂成枯落, 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 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乙】范文正公仲淹既贵, 常以俭约训人, 戒诸子曰: “吾贫时与汝母养吾亲, 汝母躬执爨吾亲甘旨未尝充也。

今而得厚禄, 欲以养亲, 亲不在矣。

汝母又已早世, 吾所最恨者, 忍令若曹享富贵之禄耶?”子纯仁娶妇将归, 以罗绮为帷幔, 公闻之不悦曰: “罗绮岂帷幔之物耶?吾家素清俭, 安得乱吾家法?敢持至, 当火于庭。

”(明代刘元卿撰《贤弈编·卷二·范文正公仲淹既贵》)注释: ①范文正公仲淹: 即范仲淹, “文正”是他的谥号。

②执爨(cuàn):烧火做饭。

③躬: 亲自。

④甘旨: 美味的食物⑤充: 请人代劳。

⑥恨: 遗憾。

⑦若曹: 你们。

⑧罗绮: 罗和绮, 多借指丝绸衣裳。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1)俭以养.德()(2)不能励.精()(3)未尝.充也()(4)闻之不悦.()2.下列对文中句子的断句,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汝母躬执/爨吾亲甘旨未尝/充也B.汝母躬执爨/吾亲甘旨未尝/充也C.汝母躬执爨/吾亲甘旨/未尝充也D.汝母躬执爨吾/亲甘/旨未尝充也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5分)(1)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2分)(2)今而得厚禄, 欲以养亲, 亲不在矣。

(3分)4.两篇文章中都谈到了对孩子的教育, 它们各自的侧重点是什么? (4分)班级: 姓名: 座号:阅读文言选段, 完成下面小题。

【甲】夫君子之行,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 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 险躁则不能治性。

专题06 文言文对比阅读(广东专用)(原卷版)

专题06 文言文对比阅读(广东专用)(原卷版)

专题06 文言文对比阅读(2023上·广东揭阳·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狼》)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一狼仍从./七十而从.心所欲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温故.而知新C.顾.野有麦场/三顾.茅庐D.乃.悟前狼假寐/去后乃.至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2)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乙】昌平有老妪,蓄.鸡至多,惟卖其卵。

有买鸡充馔①者,虽十倍其价不肯售。

所居依山麓,日久滋衍。

会.刈麦曝于门外,群鸡忽千百齐至,围绕啄食。

媪持杖驱之不开遍呼男女交手扑击东散西聚,莫可如何。

方喧呶②间,住屋訇然③摧圮,鸡乃俱惊飞入山去。

故邵子④曰:“禽鸟得气之先。

”至万物成毁之数,断非禽鸟所先知,何以聚族而来,脱主人于厄乎?此必有凭之者矣!(节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有删改)【注释】①馔:饮食,菜肴。

②喧呶(náo):闹嚷,争吵。

③訇(hōng)然:巨响声。

④邵子:即邵雍,北宋哲学家、易学家,有内圣外王之誉。

3.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蓄.鸡至多()(2)会.刈麦曝于门外()4.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媪持杖驱之不开遍呼男女交手扑击东散西聚5.同样是讲人与动物的故事,【甲】【乙】两文的作者对人与动物关系的思考却有所不同。

专题02 文言文对比阅读(含古诗文)【好题汇编】2024年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分类汇编

专题02 文言文对比阅读(含古诗文)【好题汇编】2024年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分类汇编

专题02 文言文对比阅读(含古诗文)(基础题+提升题+创新题三位一体)(2024上·上海闵行·九年级一模卷)阅读下面诗文,完成下面小题【甲】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乙】醉翁亭记(节选)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丙】伯父君谟,号“美髯须”。

仁宗一日属清闲之燕,偶顾.问曰:“卿髯甚美,长夜覆之于衾下乎,将置之于外乎?”君谟无以对。

归舍,暮就寝,思圣语,以髯置之内外,悉不安,递A.(君谟)把胡子放在被子的里面或外面,感觉都不安全,于是一夜不能睡着。

B.(君谟)把胡子放在被子的里面或外面,感觉都不安心,于是一夜不能睡觉。

C.(君谟)把胡子放在被子的里面或外面,都感觉不安全,于是一夜不能睡觉。

D.(君谟)把胡子放在被子的里面或外面,都感觉不安心,于是一夜不能睡着。

间”,表现了太守的思想。

5.【甲】诗“悠然见南山”一句有版本作“悠然望南山”,苏轼认为“望”不如“见”,用【丙】文的话说,“望”出于“”而“见”出于“”。

【丙】文给我们的启发是(2024上·上海浦东新·九年级一模卷)【甲】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乙】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初中文言文对比阅读答题技巧和方法

初中文言文对比阅读答题技巧和方法

初中文言文对比阅读答题技巧和方法
初中文言文对比阅读是中考语文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题型,它要求考生将两篇或两篇以上的文言文进行比较阅读,通过对比分析来解答问题。

以下是一些关于初中文言文对比阅读答题技巧和方法的建议:
1. 抓住关键词句:在对比阅读中,抓住关键词句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关键词句可能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通过对比分析这些关键词句,可以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内容和主题。

2. 关注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文言文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细节描写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在对比阅读中,要特别关注两篇文言文中的细节描写,分析它们的异同点。

3. 把握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文言文的骨架,通过把握文章结构可以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思路和主题。

在对比阅读中,要特别注意两篇文言文的结构安排,分析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4. 运用联想和想象:在对比阅读中,可以运用联想和想象来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

例如,可以将两篇文言文中的场景、人物形象等进行联想和比较,从而更好地理解它们的主题和意义。

5. 注重语言风格:语言风格是文言文的特色之一,通过比较两篇文言文的语言风格,可以更好地理解它们的主题和思想。

在对比阅读中,要特别关注两篇文言文的语言风格,分析它们的异同点。

总之,初中文言文对比阅读需要考生具备扎实的文言文基础,同时还需要有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通过以上技巧和方法,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解答这类题目。

文言文比较阅读(带答案)

文言文比较阅读(带答案)

甲文: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告子下》)乙文: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终灭吴。

(选自《史记》)24、用“/”给下面句子划出朗读节奏。

(1分)舜发于畎亩之中2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2分)①曾益其所不能( ) ②人恒过然后能改( )③吴既赦越( ) ④与百姓同其劳( )26.翻译下列句子。

(2分)女忘会稽之耻邪翻译:27.甲文首段列举古代六位贤士的事例,是为了说明的道理,文中的中心论点是。

乙文故事可以用成语来概括其主要内容。

(3分)28.品读甲乙两文,谈谈忧患意识有怎样的现实意义(2分)【答案】24、舜/发于/畎亩之中(1分)2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2分)①通“增”,增加②犯错误③赦免④劳动26、你难道已经忘记了在会稽山上所遭受的耻辱了吗(2分)27、在艰苦磨练中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意近即可) (1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分) 卧薪尝胆(1分)【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尖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部编新教材七上文言文对比阅读(附答案)

部编新教材七上文言文对比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练习(一)〖甲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文〗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真的)然。

1.解释下列加点词。

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讲论(讨论)差.可拟.(大体)(相比)因(趁,乘)竞走..取之(争相)(跑)2.翻译下列句子: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把它比作柳絮随风飘舞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看见路旁李树结了很多李子压得树枝都弯折了3.甲文中的谢太傅给你何种印象?同样是少有才名,谢道韫与王戎有何区别?谢太傅:温和敦厚开明民主,注重后辈的教育,有方法,诗礼传家。

谢道韫:诗礼传家,书香门第之才女,聪颖优雅而有创意。

王戎:聪颖,善于思考,逻辑推断能力强,有主见。

(二)〖甲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乙文〗诸葛恪字元逊,诸葛亮的兄瑾之长子也。

恪父瑾面长似驴。

翌日(第二天),孙权大会群臣,使人牵一驴入,长检其面,题曰:诸葛子瑜。

恪跪曰:“乞请笔益两字。

”因听与笔。

恪续其下曰:“之驴。

”举座欢笑。

权乃以驴赐恪。

1.解释下列加点词:期.日中(约定)太丘舍去..(舍弃)(离开)去后乃.至(才)尊君在不.(通“否”)使.人牵一驴入(派,让)举.座欢笑(全,整个)2.翻译下列句子: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不是人啊!与人相约一道出行,却扔下别人自己先走了。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陈太丘的朋友感到很惭愧,就下车来拉元方的手(想要道歉),元方头也不回地进门去了。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题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题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题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题如下:【甲】伤仲永(节选)王安石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

”【乙】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逾恭,礼逾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限划一处。

(2分)⑴余闻之也久⑵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4分)⑴即书诗四句⑵稍稍宾客其父⑶无从致书以观⑷同舍生皆被绮绣3.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或以钱币乞之或遇其叱咄B.未尝识书具尝趋百里外C.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每假借于藏书之家D.还自扬州自笔录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⑴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历届中考真题汇编:文言文比较阅读(2021-2023年)【含答案】

历届中考真题汇编:文言文比较阅读(2021-2023年)【含答案】

【答案】1.B2.A3.(1)邹忌仔细地看着他,自己认为不如徐公美。

(2)这就像秋天的蓬草。

4.示例:三次询问,邹忌询问妻、妾、客自己与徐公谁更美。

三次回答,妻、妾、客都说邹忌要比徐公美。

5.示例:甲文,齐王接纳邹忌的建议,广开言路,最终使“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启发我们要善于接纳正确的建议及时改正自身的问题。

乙文,鲁哀侯不听从劝告,最终逃亡齐国,启发我们做人不能固执己见。

【解析】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名词,这里指身高/动词,修建;B.名词,早晨/名词,早晨;C.连词,表修饰,可不译/连词,表转折,但是、却;D.结构助词,的/代词,他,指卖油翁;故选B。

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A.根据甲文“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可知,齐威王受到蒙蔽是因为“宫妇左右”偏爱大王,“朝廷之臣”惧怕大王,“四境之内”有求于大王;“原因在于身边的人都有求于他”分析有误;故选A。

3.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

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

重点词有:(1)孰:同“熟”,仔细;视:看;以为:认为;(2)是:这;犹:像;秋蓬:秋天的蓬草。

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根据甲文“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可知,这是三问,邹忌询问妻、妾、客自己与徐公谁更美;根据“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可知,这是三答,妻、妾、客都说邹忌要比徐公美;根据“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可知,这是三思,思考妻、妾、客说自己比徐公美的原因;根据“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可知,这是三比,将邹忌自己的生活经历(“妻之私”“妾之畏”“客之有求”)与威王所处的环境(“宫妇左右”之私、“朝廷之臣”之畏、“四境之内”之求)相比;根据“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可知,这是三赏,齐王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了三条赏赐的规定;根据“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可知,这是三变,展现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谏情况的变化。

培优专题11:文言文对比阅读-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原卷版)

培优专题11:文言文对比阅读-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原卷版)

文言文对比阅读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暝,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點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许几何哉?止增笑耳。

蒲松龄《狼》【乙】有富室①,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②,亦与犬相安。

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

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

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何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

乃杀之而取其革。

此事从侄虞敦言。

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③耳。

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

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纪晓岚《狼子野心》【注释】①富室:有钱人家。

①杂畜:混在一起饲养。

①逸:逃跑。

1.对下列加点词的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如何)B.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野性)C.而顷刻..道(不值得说)..两毙(一会儿)D.兽不足2.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以.刀劈狼首乃伪睡以.俟B.久之.,目似瞑犬阻之.,不使前也C.更不止于.野心矣贤于.材人远矣D.乃.杀之而取其革蒙乃.始就学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

4.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5.甲、乙两文写出了狼的什么共同特征?作者对狼分别持怎样的态度?6.请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问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有删减)【乙】世家子弟最易犯“奢”字、“傲”字。

专题04 文言文对比阅读(《学弈》对比14篇)-备战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真题分

专题04 文言文对比阅读(《学弈》对比14篇)-备战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真题分

专题04 文言文对比阅读(《学弈》对比14篇)温馨提示:文言文对比阅读是期中必考题型,一定加强对应题型的训练,根据期中范围,《学弈》是本次必考文章,希望做到会一反三!一、文言文阅读【甲】弈秋,通国之善弈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乙】溥幼好学,所读书必手①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

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

冬日手皲②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③曰:“七录”。

(七录《明史·张溥传》)注:①手:亲手。

②皲:皮肤因寒冷或干燥而破裂。

③斋:书房或学舍。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通过之善.弈者也(2)弗若..之矣(3)思援.弓而缴之(4)日沃汤.数次2.翻译下列句子(1)为是其智弗若与?(2)如是者六七始已。

3.【甲】文在写二人学弈的过程中运用了的手法,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4.古人勤奋好学的故事不胜枚举,你还能举出一个事例吗?【答案】1.(1)擅长,善于(2)不如(3)拉,引(4)热水2.(1)这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2)像这样六七遍才停止。

3.对比;学习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4.示例: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解析】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1)句意: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

善:擅长,善于;(2)句意:但后者的棋艺不如前者好。

弗若:不如;(3)句意:想要拉弓箭将它射下来。

援:拉,引;(4)句意:每天要在热水里浸泡数次。

汤:热水。

2.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

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

重点词有:(1)为:因为;是:这样;智:智力;弗若:不如;与:同“欤”,吗;(2)如是:像这样;始:才;已:停止。

3.本题考查表现手法及蕴涵的道理。

根据甲文“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可知,将专心致志学下棋的人与三心二意想拉弓射大雁的人的学棋状态与学习效果进行比较,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突出专心致志学习的人学习效果好;启发我们学习要专心,不能分心(三心二意)。

专题07:文言文比较阅读(解析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专题复习(江苏专用)

专题07:文言文比较阅读(解析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专题复习(江苏专用)

专题07 文言文比较阅读(一)(2022春·江苏镇江·八年级丹阳市第八中学校考期中)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乙】南阳刘子骥,好游山水。

尝采药至衡山,深入忘反。

见有一涧水,水南有二石囷①。

一闭一开,水深广,不得渡。

欲还失道,遇伐薪人问径,仅得还家。

或说囷中皆仙方灵药及诸杂物。

子骥欲更寻索,不复知处。

长沙醴陵县有小水,有二人乘舟取樵,见岸下土穴中水逐流出,有新斫②木片逐流下。

深山中有人迹,异之,乃相谓曰:可试入水中,看何由尔。

”一人便以笠自障,入穴。

穴才容人。

行数十步,便开明朗然,不异世间。

(选自陶渊明《搜神后记》)[注]①囷(qūn):这里指似四形谷仓的巨石。

②斫:砍伐。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

①复.行数十步( )②不足.为外人道也 ( )③尝.采药至衡 ( )④深入忘反.(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深山中有人迹,异之。

3.【乙】文中的“不异世间”与【甲】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相仿。

4.【甲】文写刘子骥“欣然规往”“未果”,【乙】文写刘子骥“欲更寻索,不复知处”。

甲乙两文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答案】1.又,再值得曾经同返,返回2.(1)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专题07:文言文比较阅读(解析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专题复习(广东专用)

专题07:文言文比较阅读(解析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专题复习(广东专用)

专题07 文言文比较阅读(一)(2022春·广东珠海·七年级珠海市文园中学校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欧阳修《卖油翁》)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尝.射于家圃( )(2)卖油翁释.担而立( )(3)尔安敢轻.吾射( )(4)康肃笑而遣.之( )2.把文中的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2)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乙)陈康肃公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①”。

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

”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技之长,岂汝先父之志邪?”遂杖之。

(选自《碎金鱼》,有改动)【注释】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

②典郡:掌管郡务。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及.守荆南回/及.鲁肃过寻阳B.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公亦以.此自矜C.岂.汝先父之志邪/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 D.遂.杖之/遂.反溯流逆上矣4.请用“/”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岡不叹服5.请根据甲、乙两文回答以下问题。

(1)甲文中卖油翁“睨之”这一神态,写出了他怎样的心理?乙文中陈尧咨的母亲为什么“杖之”?_____________(2)结合上面两篇短文,说说陈尧咨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答案】1.曾经放下轻视打发2.(1)卖油翁回答说:“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14课┃文言文比较阅读

析 此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这两句话时,
将每一个文言实词都翻译出来,连词基本可以成句。但要
重点注意“诚”是“实在”的意思,“秋”是“时候”的
意思,“愿”是“希望”的意思,“亲”是“亲近”的意 思,“隆”是“兴隆”的意思;还要注意第(2)句中前两个
亲贤远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14课┃文言文比较阅读

析 此题考查理解文意的能力。甲文第一段里有关建
议的关键词是“诚宜开张圣听”,第二段里的关键词是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第三段里的关键词是“亲贤臣,
的意思。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14课┃文言文比较阅读
2.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实在是形势危急决定存亡的关键时刻啊。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14课┃文言文比较阅读
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 分)( B ) A.不知其能千里而食 也 食 不饱,力不足 . . B.安 求其能千里也 . C.才美不外见 . D.鸣之而不能通其 意 .

又安 知天下之马也 . 请见 之 . 其 真无马邪 .
___________________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14课┃文言文比较阅读

析 此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解题步骤可以用一
个口诀来概括:通读全文,领会大意;斟酌字义,揣摩语
气;补、略通变,合情合理;字词句篇,连成一气;如无
标点,审慎断句;解释完毕,检查仔细。翻译的总原则是: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其步骤是先释义,然后串意,最后
第14课时
文言文比较阅读

文言文比较阅读从选文内容看,以写人叙事类为主, 选文侧重于忧国忧民、选贤举能、展示个性、为人处世、 伤时感怀、抒写志趣、哲学思辨等主题材料。显而易见, 在考查知识能力的同时也关注着人文精神的濡染渗透。 从选文篇幅看,以短小精悍的经典故事、名家名篇选段 为主。从选文数量看,以两个居多,偶有三个。从选文 与教材关系看,有三种组合情形:一是课内与课内组合, 二是课内与课外组合,三是课外与课外组合。一般情况 下,选取的文段之间,一是必定存在着“联系点”,课 外文段往往是课内文段的补充或延伸,在作者、文体、 主题、题材、人物形象、表达方式、表现手法、顺序等 要素中有一个或多个相同 (相近)之处;二是存在着“可 比点”,或同中存异,或异中有同。
„„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14课┃文言文比较阅读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 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 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出师表》) 【乙】 魏郑公①谏止唐太宗封禅②,曰:“今有人十年长患, 疗治且愈,此人应皮骨仅存,便欲使负米一石,日行百里,必 不可得。隋氏之乱,非止十年,陛下为之良医,疾苦虽已安, 未甚充实。告成天地,臣切有疑。”太宗不能夺③。 (节选自《容斋随笔》)
下”及循循善诱的语气,体现出他作为臣子的身份。魏徵的
话从内容上来看,他讲了一个故事;从艺术手法来看,拿病 人来说理,是把隋朝后的国家比喻成了病人,用病人背米类
比增加人民的负担。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14课┃文言文比较阅读
[参考译文]
( 乙文 ) 魏徵竭力劝阻唐太宗举行封禅大典,说: “ 现在有 这么一个人,患病十年,经过治疗,逐渐痊愈,此人应该瘦得
调整求”准确译出来。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14课┃文言文比较阅读
二、[2014·孝感] 阅读下面甲、乙两文,然后完成题目。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 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 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 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 知马也。 (韩愈《马说》)

从2014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试卷来看, 文言文比较阅 读在中考阅读中的比重较大。从选材上看,命题选材特 点是:①不同作家的同题材作品;②同一作家的不同作 品;③与同一位历史人物相关的不同作品;④主题内容 相似的不同作品。目前,比较阅读出现了两种新的走势: ①文言文与诗词曲比较阅读,如2013年湖北省荆州市试 题;②文白比较阅读,如2012年山东枣庄、湖北宜昌等 地的试题。 2014 年淮安中考文言文阅读形式为课内比 较阅读,今年则很可能由“课内比较阅读”走向“课内 与课外比较阅读”。
远小人”, 由这些关键词语的意思,分别概括出三条建议。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14课┃文言文比较阅读
4.同样是劝谏君主,诸葛亮和魏郑公的劝谏艺术有什么不同 ?(2分) 诸葛亮: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由主而次,循循善诱,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谆告诫,不失人臣身份。 魏徵劝谏不但有大勇,还有大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很讲究劝谏艺术,他生动地讲述了一个故事,综合使用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喻、类比等艺术手法来说理,很有说服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之”是代词,代指侍中、尚书、长史、参军,可以翻译
成“他们”,后一个“之”是助词,可以翻译成“的”。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14课┃文言文比较阅读
3 .甲文中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了三条建议,其中哪一条 最重要?为什么?(3分) ①广开言路(原文:诚宜开张圣听 );②赏罚严明(原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③亲贤远佞 ( 原文:亲贤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远小人 ) 。最重要的一条是“亲贤臣,远小人 ” 。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于广开言路是前提,执法公平是关键,亲贤远佞是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能否做到广开言路和严明赏罚,关键在于能否做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4课┃文言文比较阅读
真 题 例 析
一、[2014·河南] 阅读下面两文,完成题目。 【甲】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 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 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 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 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 私,使内外异法也。
析 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解释。A项“食”的意思分别
是“喂养”“吃”; B项“安”都解释为“怎么”;C项
“见”的意思分别是“通‘现’,表现”“拜见”;D项
“其”的意思分别是“它的”“加强反问语气”。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14课┃文言文比较阅读
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使它充分发挥自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才能。 ___________________ (2)穆公见之,使行求马。 秦穆公接见了九方皋,派(他)前去寻找好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4课┃文言文比较阅读


此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一词多义的能力。A项前
一个“遗”为“遗留”的意思,后一个“遗”为“留给” 的意思; B项前一个“喻”为“比喻”的意思,后一个 “喻”为“明白”的意思;C项前一个“远”为“疏远”的 意思,后一个“远”为“长远”的意思;D项都是“全、都”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14课┃文言文比较阅读

析 此题考查在对比中理解文章的表达手法的能力。题
干中“劝谏艺术”提示要从人物语言的艺术特点上分析他们 的不同之处。分析人物的语言可以从语言的内容和语言的特 色两个方面分析。诸葛亮的话从内容上来看,三段从三个方 面说明三个道理;从语言特色上来看,“先帝”“愿”“陛
___________________
(2)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这样汉朝的兴隆便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不远了。 ___________________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14课┃文言文比较阅读
【乙】 秦穆公谓伯乐曰:“子已年长矣,子姓①有可使求马 者乎? ”伯乐对曰: “臣之子皆下才也。有九方皋,其于马, 非臣之下也。可告以天下之马②,请见之。” 穆公见之,使行求马。三月而反,报曰: “已得之矣,在沙 丘。 ”穆公曰: “何马也? ”对曰: “牝③而黄。 ”使人往视 之,牡④而骊⑤。报穆公,穆公不说,召伯乐,曰: “子所荐 求马者,马色牝牡,尚弗能知,又安知天下之马也? ”伯乐曰 : “皋之所观,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 ,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马至,果天下 之马也。 (选自《九方皋相马》,有删改) [ 注 ] ①姓:指子孙。②天下之马:指天下最好的马。③牝 (pìn):母马。④牡:公马。⑤骊:纯黑色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