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不扩散机制还有多大约束力
国际关系中的核不扩散问题
国际关系中的核不扩散问题随着科技的发展,核武器作为一种具有毁灭性的武器,已经在国际关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核不扩散问题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因为它涉及到全球安全和稳定。
本文将从核不扩散问题的背景、原因、影响和解决途径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核不扩散问题的背景核不扩散是指核武器不被扩散到非核国家,以确保核武器的使用只限于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这一问题的背景源于二战后,核武器的出现使得国际安全面临新的挑战。
为了维护全球安全和稳定,国际社会达成共识,通过一系列国际条约和协议来限制核武器的扩散。
二、核不扩散问题的原因核不扩散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技术门槛:核武器需要高度精密的技术和设备,非核国家难以获得这些技术和设备。
2.政治风险:核武器的使用具有极高的政治风险,非核国家通常不愿意冒险去获取核武器。
3.军事战略:拥有核武器可以增强国家的军事战略优势,对其他国家的威胁更大。
三、核不扩散问题的影响核不扩散问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它对国际安全和稳定具有重要影响。
一旦核武器落入非核国家手中,全球安全将面临巨大威胁。
其次,核不扩散问题也对国际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在国际政治中具有更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而没有核武器的国家则处于劣势地位。
此外,核不扩散问题还对国际经济和科技发展产生了影响。
一些国家为了获取核技术而进行军备竞赛,导致资源浪费和科技发展滞后。
四、解决途径为了解决核不扩散问题,国际社会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国际社会应该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核武器扩散活动。
各国应该加强情报交流和执法合作,共同打击非法贩卖核材料和制造核武器的行为。
其次,应该加强国际监督和审查机制,确保各国遵守核不扩散条约和相关协议。
此外,应该加强国际教育和宣传工作,提高公众对核不扩散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各国之间的相互信任和合作。
最后,应该推动无核武器世界的发展,建立一个更加安全、稳定和和平的世界体系,使所有国家都能够享有平等的安全和发展机会。
国际核不扩散体系面临的挑战及发展趋势
2. 核不扩散体系中的几个困境
一方面,NPT存在的内在缺陷和不合理因素,使部分缔约国难以对条约保持完全的忠诚,非缔约国对条约也无法信服。另一方面,因核不扩散领域中国家利益和目标的分歧而产生的矛盾使核不扩散体系面临诸多困境。
第一,缔约国与非缔约国。对于非缔约国来说,尽管要承担国际社会的种种压力,但有种种好处和理由置身于核不扩散体系之外。比如,加入NPT可以得到用于和平目的的核技术对一些国家来说并没有那么迫切和重要,NPT以外的国家可以免于安全保障监督措施而进出口核材料和核设施从而在核贸易上取得某种商业优势;在有核国家进行全面和彻底的核裁军以及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之前不愿意放弃核选择。事实上,到目前为止,核武器扩散正是发生在这些非缔约国,而缔约国对此无能为力。
第二,核扩散的东北亚模式。2006年朝鲜自称进行了核试验,2009年又自称进行了第二次核试验,朝鲜半岛无核化的努力暂时宣告失败。朝鲜是第一个退出NPT的国家,目前的核地位也最不确定。朝鲜拥核无论是出于安全需要(避免被先发制人打击)和政治考虑(维护政权生存)还是外交目标(与美国关系正常化)和经济利益(取消制裁、获得援助),都与美国有关。由于韩国和日本都有一定的核能力,且都与美国结盟,因此在朝鲜核问题彻底解决之前,东北亚地区进一步核扩散的危险总是存在的。但是,东北亚也是唯一存在一个多边机制(六方会谈)致力于缓和和解决核危机的地区,六方会谈对为其他两个地区核问题的解决具有某种启示意义。
第五,权利与义务。在现有核不扩散体系中,有核国家与无核国家在权利和义务上存在不平衡和不平等。有核国家权利大于义务,无核国家义务大于权利。五个核国家合法地拥有核武器,从而在国际安全关系中处于一种优势地位,这具有质的意义,核裁军在很大程度上只具有量的影响。无核国家承担不寻求发展核武器的义务(即放弃拥有核武器的权利),得到的好处只是核国家提供核能援助的原则性承诺,也没有得到明确、具体和可靠的安全保证。这种权利和义务的不平衡和不平等影响了NPT的履约质量。
论冷战后核不扩散体制发展的回应模式
论冷战后核不扩散体制发展的回应模式核武器的扩散一直是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个问题。
核不扩散体制的形成经历了一段相当长的时期,特别是冷战结束后,随着原有国际格局的改变,核不扩散体制取得了有效的进展,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
通过分析核不扩散体制的发展和面临的压力与问题,提出了只有采取多边合作的回应模式,发挥联合国的作用,才是解决核扩散问题的唯一途径。
标签:核不扩散体制;发展;挑战;回应模式一、核不扩散体制的形成核不扩散体制,是指国际社会为了预防核战争而制定的各种各样的公约、协定和所成立的机构的总和。
其内容具体包括:第一,有关核裁军的条约,如《美苏关于销毁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等;第二,关于限制核武器空间部署及有关无核区的条约,包括《外层空间条约》等;第三,限制核武器发展的条约,包括《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等;第四,有关无核国家安全保障问题的文件;第五,国际出口控制与核查机构,包括核出口委员会、核供应集团、国际原子能机构等。
作为一种合作的模式,建立体制的宗旨是通过核军控与核裁军过程,禁止核武器的继续发展与扩散,减少现存的核武器和运载工具,从而为最终彻底消除核武器创造条件。
二战后,伴随着冷战的开始以及两个超级大国争夺霸权和军事优势的全面展开,美苏军备竞赛一浪高过一浪。
由于核武器的巨大破坏力,争夺核优势成为两超争夺全面军事优势的重点。
虽然美国也曾经试图维持自己的核垄断地位,但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苏联、英国、法国和中国都相继发展了各自的核武器,发生核战争的危险大为增加。
从此时的美苏关系来看,一方面双方既要发展和强化自己保有的核武器,另一方面又力图阻止核武器和核武器技术向其他国家扩散。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苏的核军备竞赛虽然仍在进行,但是防止核扩散问题第一次被国际社会提上了议事日程。
经过美苏多轮双边谈判以及在联合国框架内进行的多边谈判,国际社会终于在防止核扩散方面取得了有效的进展,《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以及美苏两国签定的《反导条约》及相关的限制两国进攻性战略核武器的协议等都属于进展的一部分。
核不扩散——精选推荐
核不扩散机制(Nuclear Non2p roliferation Regime)是一项结构复杂的国际安全机制,它包括一系列涉及核不扩散问题的国际条约、政策、协定以及各种多边裁军谈判会议、出口管制与核查机构。
[1]其中,《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是这一机制的核心组成部分,它规定了防止核武器横向扩散( horizontal p roliferation)的基本原则和规范,旨在通过对各国竞相发展核武器以谋求其短期个体利益的控制,来维护和促进作为各国长期共同利益的国际和平与安全。
[2]一、问题的提出由于安全问题具有高度的敏感性、竞争性和风险性,国际安全机制相较于经济、环境等低级政治领域的国际机制更加难以建立,即使建立起来也很难长久维持。
[3] 比如,19世纪的欧洲协调机制和两次世界大战间的海军军控条约虽然都为一段时间之内的多边安全合作作出了贡献,但后来其成员国遵守机制的不良状况却使它们逐渐走向消亡。
而核不扩散机制自1968年《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签署以来,不仅在国际环境的结构性变动中保持了自身的持续存在,在1995年的NPT条约审议大会上实现了无限期延长,而且在数十年时间中表现出值得肯定的机制有效性。
按照1963年美国国防部对“有核能力”的国家进行的调查,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抑制潜在的有核武器国家的增加趋势,10 年之内大约将有10多个国家可能拥有核武器及其运载工具。
据此可以推断,如果没有核不扩散机制的存在,再加上几十年间核技术的发展和传播,那么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将很可能已经达到20多个甚至更多,而不是现在的9个(如果包括朝鲜) 。
[4]核不扩散机制的有效性还表现在其成员国覆盖范围的广泛性上,目前全世界已有187个国家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仅以色列、印度、巴基斯坦三个事实上的有核武器国家和后来退出条约的朝鲜除外。
核不扩散机制自建立以来,其成员国数量虽然一直在不断扩展,但它对有核武器国家的资格却始终严格地限定在1968年以前核爆炸试验成功的五个国家,这五个有核武器国家享有无核武器国家不可享有的“特权”,无核武器国家只能“按有核武器国家说的做,但不能像它们那样做”*5+。
国际关系中的核不扩散机制
国际关系中的核不扩散机制核不扩散机制是国际关系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旨在防止核武器扩散,维护全球战略稳定和安全。
本文将从核不扩散机制的背景、现状、问题与挑战、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读者提供全面了解。
一、核不扩散机制的背景核不扩散机制起源于二战后的国际安全体系。
当时,核武器刚刚问世,其巨大的破坏力使得世界各国都感到震惊。
为了维护全球战略稳定,防止核战争再次爆发,国际社会开始探索建立一种制度,以限制核武器的扩散。
经过多年的谈判和协商,联合国于1968年通过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标志着核不扩散机制的正式确立。
二、核不扩散机制的现状目前,核不扩散机制已经发展成为国际关系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遵守。
根据NPT,所有签约国都必须承诺不发展、不获取、不接受任何形式的核武器或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同时,签约国还必须向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提供有关核武器活动的透明和不可逆转的核查措施。
在实践中,核不扩散机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方面,通过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绝大多数国家都遵守了核不扩散制度,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核武器扩散事件。
另一方面,核不扩散机制也为国际安全体系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制度基础,促进了国际关系的稳定和发展。
三、问题与挑战尽管核不扩散机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一些国家仍然存在违反核不扩散制度的行为,包括秘密发展核武器、向其他国家提供核武器技术等。
这些行为不仅违反了国际法,也严重威胁了全球战略稳定和安全。
其次,核不扩散机制面临着一些结构性问题,例如签约国的执行力度不足、透明度和监督机制不完善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核不扩散机制的有效性,也削弱了国际社会对它的信心。
此外,一些非国家行为主体,如恐怖组织等也可能成为核武器的潜在获取者,这对全球战略稳定构成了新的威胁。
因此,如何加强国际社会的合作,提高核不扩散机制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核不扩散问题与朝鲜核问题
陆地边界 20000 多公里
• 朝鲜核技术从何而来? • 朝核问题何以爆发几次大危机?
• • • • •
1950年代-1977:起步-自主发展 1980年代-1993:开始进行核武装 1995-1997:解除核冻结,制造核弹头。 2000-2006:进行核试验 6个核研究中心、2座研究堆、6座铀矿、3 座二氧化铀转化厂、1座天然铀燃料元件制 造厂、1座核电试验堆和1个核废物贮存场
宁边核能 设施图
• 1994年朝鲜“核危机”时,在朝鲜半岛 “非军事区”内的美国士兵处于高度戒备 状态。
• 美国国务院4月30日公布的《世界恐怖主义 类型:2002年》例行报告书中,再次将朝 鲜、古巴、伊朗、伊拉克、利比亚、苏丹 和叙利亚等7个国家列为“恐怖主义支援 国”。
这是卫星拍 摄的位于泰 川的核反应 堆照片
各方的利益
• • • • • • 孤立而挑衅的朝鲜 左右为难的韩国 霸道强硬的美国 包藏祸心的日本 鱼翁得利的俄国 有限介入的中国
大 国 的较量——从三 方会谈到六方会谈
六方会谈回眸
第一轮六方会谈(2003年8月27日-29日) 第二轮六方会谈(2004年2月25日-28日) 第三轮六方会谈(2004年6月23日-26日) 第四轮六方会谈 • 第一阶段(2005年7月26日-8月7日,第二阶段会 议(2005年9月13日-19日)通过了六方会谈首份 共同声明。 第五轮六方会谈 第一阶段会议(2005年11月9日-11 日)第二阶段会议(2006年12月18日-22日)第三 阶段会议(2007年2月8日-13日)通过了共同文件 《落实共同声明起步行动》。 第六轮六方会谈团长会(2007年7月18日-20日)第 二阶段(2007年9月27-10月3日),通过《落实共 同声明第二阶段行动》共同文件。
防止核扩散的两大难题——以印关核关系为例
从 15 9 8年 第 1 3届联 大正 式展 开 世 界 防止 核 扩 散进 程 开始 , 国际社 会一直 进行 着 防核扩 散 的不懈 努
数 量最 多 , 核打击 力 量 最 强 , 唯一 将 核 武 器 用 于实 战 的 国家 。 印度此 时仅 有 几 座依 靠 外援 建立 和运 行 的 ④
《 东南亚南亚研究)09年第 1 )0 2 期
No 1 M a c 2 0 . rh, 0 9
防止 核扩 散 的两大 难题
— —
以印关核关系 为例
赵 伯 乐
( 南 大 学 国 际 关 系研 究 院 , 南 昆 明 6 0 9 ) 云 云 5 0 1
摘要: 全球核不扩散面 临着 困境 , 国际社会 在 目标上 的不确定 性和体制上 的低 效性是 当今 世界核不 扩散 面临的
核 反应堆 , 距核 爆试 验 还 有很 长 的路 要走 , 其发 展水 平 远远落 在美 国后 面 。在 不平 衡 基 础 上 展 开 的核 不
力, 但是 虽然 防核 扩 散取 得 了进 展 , 是 核威 胁 所 覆 但 盖 的地 区并 没有 减少 反而增 加 了 , 扩散 的阴影非 但 核 没有 消失 , 而引起 人 们更 多 的担 心 , 困境 ” 反 “ 一词 被
做出的判断是: 加强美印关系将大大推进美国在亚洲
和全 球 的地 位 , 而美 国在两 国核合 作 上 的限制 将难 以 强化 两 国间的 合作 关 系 。美 国两 党 中的 政 策制 定 者 长期关 注 中国崛 起 , 当局 看 到 , 强 与 中 国周 边 国家 加 的关 系具有 战略制 衡方 面 的潜力 。 _( 印度一 些人 ”4 J 也作 出 了相 同 的 回应 : 印度 准备 在 亚 洲 充 当平 衡者 “
核不扩散机制
核不扩散机制一、核不扩散机制的确立与加强核不扩散机制是一个典型的国际安全机制,对维护国际安全意义重大。
但是,冷战后的不利局势使它遭逢较为严峻的挑战。
当前,核扩散问题极为严重。
特别是朝鲜悍然核试爆,使得核不扩散机制正遭遇自印巴核试验以来最为严峻的挑战。
所谓核不扩散机制是指所有国际的、国家的、双边的、多边的核不扩散法律、政策和协定的总和。
它也是为阻止核扩散而构筑的一个法律的、技术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广泛性国际网络。
其中,它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为基本目的,以不扩散概念为先导,以核武器不扩散条约为制度基石,来协调各方利益,促进国际合作。
经过多年的努力,国际社会在防止核扩散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建立了防核扩散的全球机制(如《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多边机制(如核供应国集团、桑戈委员会)、双边机制(如《战略武器限制条约》、《战略武器削减条约》),实现了一些有意义的战略核武器削减,推动了核不扩散国际共识的形成。
所以能够取得这些成就,在于各国认识到了核扩散的重大危害,相信军控与不扩散制度建设有效并且有益,而且威胁来源单一并且相对可控。
其中,《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是国际核不扩散机制初步确立的标志和法律基础。
英国、美国、苏联等59个国家于1968年7月1日分别在伦敦、华盛顿和莫斯科签署的一项国际条约,于1970年3月正式生效,为期25年。
该条约旨在防止核扩散、推动核裁军和促进和平利用核能的国际合作。
根据《核武器不扩散条约》第八条第三段和第十条第二段的有关规定,1995年核武器不扩散条约的审议和后续会议在联合国主持下于4月17日至5月12日在纽约召开,会议以协商一致的方式通过了“延长核武器不扩散条约”的决定:“条约将无限期地继续生效”。
会议还作出了其他几项决定:一是“加强条约审议进程”的决定,申明每五年召开一次关于条约执行情况和未来走向的审议会议;二是关于“核不扩散和核裁军的原则和目标”的决定,再次确认和重申了条约的原则和目标,就条约的普遍适应性、不扩散、核裁军、无核武器区、安全保障、安全保证措施、核能的和平利用等重要问题作了申述。
国际关系中的核不扩散问题
国际关系中的核不扩散问题核不扩散是指禁止或限制核武器或其他核装置的制造、获取、部署、转移或使用,以确保全球核安全与和平。
在当前的国际关系中,核不扩散是一个重要议题,对于维护全球战略稳定、保障核武器控制和国际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核不扩散的重要性源自于核武器的破坏力和全球影响。
核武器一旦失控,可能会对全人类带来无法估量的灾难。
核扩散可能会使得无核武器国家获得核武器技术或核武器部件,这将对现有国际安全体系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核不扩散是维护全球战略稳定、保障核安全与和平的重要手段。
当前国际社会对于核不扩散的共识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遵守。
然而,在实践中,核不扩散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
首先,一些国家可能出于政治、经济或军事目的,试图获取或发展核武器技术。
其次,一些国家可能存在技术泄露或扩散的风险,这将对全球核安全造成威胁。
此外,一些国家可能存在对核武器的高度依赖性,这将对全球战略稳定和国际安全造成潜在威胁。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和困难,国际社会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加强核不扩散的机制。
首先,国际社会需要加强对于无核武器国家的核安全保障和技术支持,以减少其获取核武器技术的可能性。
其次,国际社会需要加强对于有核武器国家的监督和管理,以确保其不会将核武器技术泄露或扩散给其他国家。
此外,国际社会需要加强对于核武器的控制和管理,以减少其失控和滥用的可能性。
在实践中,国际社会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核不扩散的机制。
例如,联合国安理会已经通过了一系列制裁决议,以应对那些违反核不扩散规定的国家。
此外,一些国家也加强了对于核材料和技术的监管和管理,以减少其被盗取或泄露的风险。
这些措施的实施需要各国的积极参与和合作,以确保全球战略稳定和国际安全。
总之,国际关系中的核不扩散问题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
它涉及到全球战略稳定、核安全与和平等多个方面。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和困难,国际社会需要加强对于无核武器国家和有核武器国家的监督和管理,加强对于核材料和技术的监管和管理,加强对于全球战略稳定的维护和保障。
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局限性与出路
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局限性与出路冷战结束后,由于国际战略格局和安全形势的深刻变化,在两极格局下被压制的民族矛盾、宗教矛盾、国家间战略利益的矛盾以及霸权向全球扩展的冲动等都被释放出来,造成了国际社会的局部动荡和某些全球性问题的凸显,全球性核扩散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总体来看,尽管在国际社会的努力下防止核扩散的努力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全球核扩散形势依然严峻,国际核不扩散机制受到严峻挑战。
首先,国际核不扩散机制包含着不合理、不公正和不完备的因素。
国际防扩散机制最重要的规范性文件就是《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 ,但该条约从诞生之日起就具有内在的不公正性和不完备性。
该条约的宗旨包括三个主要内容,即防止核扩散、推动核裁军和促进和平利用核能的国际合作。
这三点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具有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
但该条约把世界上的国家永久性地分成有核国家和无核国家两类,对有核武器国家和无核武器国家规定的义务不平衡:对无核国家防止核扩散的义务规定得明确而具体,但对有核国家裁减核武器的义务规定得却笼统和模糊。
该条约根本管不住美苏(俄)两个核大国和其他核国家核武器的发展甚至核军备竞赛。
目前,有核国家储存的核材料和核弹头数量惊人,一旦管理不善出现失误,将对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产生重大冲击。
据权威机构统计,截止到2007年1月,核国家保有的核弹头总数超过26 000枚,高浓缩铀1 700公吨和分离出的钚500 公吨,足够制造100 000件核武器。
①这不但使世界仍然笼罩在核战争的阴影当中,而且在具体操作层面上为制止大规模毁灭性武器扩散设置了难以逾越的障碍,是引发核扩散的一个永久性根源。
国际原子能机构在核查和执行方面授权有限,对不遵守规则的国家无能为力。
在促进和平利用核能的国际合作方面,条约只是做了原则性宣示,缺乏后续的可操作性的执行机制。
此外,条约只能约束其成员国,对于坚持不参加《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非成员国(如以色列、印度、巴基斯坦)没有任何作用,对非国家行为体更不具有任何约束力,这就使得核不扩散机制无法覆盖整个世界,而是留有漏洞。
核不扩散机制还有多大约束力
核不扩散机制还有多大约束力作者:暂无来源:《领导文萃》 2017年第23期雷墨朝鲜在2003年退出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
客观地说,这一条约对朝鲜没有法理上的约束力。
但不同于伊朗,朝鲜是新世纪唯一走向实质拥核的国家,对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打击不言而喻。
更严重的后果恐怕在于,朝鲜此举会否引发多米诺效应,刺激日本、韩国寻求核武,导致东北亚成为拥核国密度最高的区域?这是个复杂的问题,与之相关的首要问题是,目前的国际核不扩散机制,还有多大约束力?历史与现实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具毁灭性的武器,核武器的诞生就孕育着扩散的可能性。
1953年8月,苏联成功爆炸氢弹,把苏美核军备竞赛推向了新的高度。
这一年12月,时任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提出“和平利用核能”的倡议。
从本质上说,这个倡议折射了美国对核扩散的担忧,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雏形也源于此。
美国“和平利用核能”倡议的基本逻辑是,包括拥核国在内的核技术先进国家,通过向潜在的拥核国提供和平利用核能的援助,“换取”这些国家放弃发展核武器。
195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对南非、以色列、印度、巴基斯坦、日本、韩国等国,提供过核技术援助和人员培训。
与此同时,英国、法国、挪威对以色列,英国、加拿大对印度,以及苏联对社会主义阵营国家,也都提供了类似援助。
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
让美苏两个核大国意识到了核战争、核扩散的风险,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由此开始酝酿。
1968年7月1日,美国、苏联、英国等59个国家签署NPT,1970年3月正式生效。
截至2015年,NPT缔约国有190个。
但认为核不扩散机制毫无约束力,也不符合事实。
根据解密的冷战资料,西德、瑞典、阿根廷、巴西、澳大利亚、韩国、日本等多国,都曾不同程度地发展或尝试过核武计划,只不过最终放弃了。
如今“不扩散”已成为一种国际政治正确,无论是否加入NPT,这种约束都客观存在。
尽管以色列方面批评这份协议,称“对伊经济制裁本应取得更好协议,内容包括拆毁伊核设施”,特朗普近日在联大也称“如果《伊朗核框架协议》只是为伊朗最终发展核武器计划作掩护,我们就不能遵守它”,但显然,伊朗留在NPT框架内并接受国际监督,客观上迟滞了其核武研发进程。
全球化背景下核不扩散领域的国际合作
全球化背景下核不扩散领域的国际合作全球化背景下核不扩散领域的国际合作一、全球化对核控制的挑战核武器是人类核技术的发展与政治军事需要相结合的产物。
长期以来,有关国家一方面发展和完善核技术,以增强威慑力,另一方面又在限制核技术的扩散,防止核武器的不当使用给社会和自然环境带来的危害。
这种自身矛盾决定了实现核不扩散目标的不确定性。
核技术的发展以及有核国家增加的实践表明,虽然国际社会作出了一定努力,但核不扩散的目标并未达到。
在全球化时代,核不扩散的工作面临更大的挑战。
(一)核扩散的现状与威胁核扩散包括垂直扩散和横向扩散。
垂直扩散指有核国家核技术的发展,和一个国家核武器种类多样性和数量的增加。
国际地位、意识形态、民族感情、历史经验等因素决定了大国的国际战略及其差异和冲突,而核武器是五个核大国确保各自战略安全的最重要工具,故其核技术一直处于向纵深发展的态势。
[1]横向扩散则是指核技术向无核国家、无核地区及无核组织的转移,核武器出现了新的拥有者。
相对于垂直扩散,核横向扩散更加具有危险性。
自冷战开始以致结束至今,在外来援助和自身努力下,在五大国之外已有以色列、巴基斯坦、印度、朝鲜、伊朗等国家拥有核武器或核技术。
这对核不扩散的威胁是,首先,它们为维护国家安全,在必要时可能与有关国家结盟,并输出核武器;其次,由于技术的局限性,它们的核安全措施可能存在漏洞,而使得核武器或核技术外泄。
此外核恐怖主义对核不扩散构成新的威胁因素,民用核技术也存在核安全隐患。
(二)全球化对核扩散的影响全球化的内涵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的全球化,这些领域的全球化对核扩散产生着深刻影响。
1.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的核心内容,它通过贸易、资金流动、技术创新、信息网络,使各国经济在世界范围内高度交融,形成相互依赖关系。
全球化使经济资源的优化空间从一个国家扩展到全球,并在各生产因素自由流动和自由配置的基础上,为解决全球性的生态、环境、资源与贸易问题提供了方便。
国际中的核武器与核不扩散
国际中的核武器与核不扩散核武器是一种极其具有杀伤力和破坏力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它的存在威胁着国际和平与安全。
而核不扩散是国际社会努力遏制核武器传播和使用的一种方式,旨在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本文将从国际核武器的现状、核不扩散的国际机制以及防止核武器扩散的重要性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国际核武器的现状核武器的出现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由于其巨大的杀伤力和摧毁力,核武器的使用对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目前,全球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主要集中在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中国、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和朝鲜等几个国家。
这些国家在核武器方面拥有着巨大的威慑力,并且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角色。
二、核不扩散的国际机制为了遏制核武器的扩散,国际社会通过建立一系列国际机制来监督和约束核武器的传播。
其中,最为重要的国际机构是联合国,联合国通过安全理事会决议以及核不扩散条约等文件,旨在推动各国加强核不扩散合作、遵守核不扩散义务。
此外,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负责监管核能和核材料的使用,并对国家核设施进行核查,以确保核材料不被用于非和平目的。
三、防止核武器扩散的重要性防止核武器扩散对于国际社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核武器的扩散将加剧地区和全球的冲突风险,增加战争爆发的可能性。
其次,核武器扩散会破坏国际安全和稳定的平衡,加剧国际关系的紧张,进而引发军备竞赛。
此外,核武器的扩散还可能落入恐怖组织等非国家主体的手中,增加恐怖袭击的威胁。
为了实现核不扩散的目标,各国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首先,国际社会应该加强国际法的执行,通过严厉制裁违反核不扩散条约的国家。
其次,应该推动核武器国家与非核武器国家之间的对话与合作,逐步消除核武器。
此外,国际社会还应加强核安全合作,确保核材料和技术不被用于非法目的。
总之,国际核武器与核不扩散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通过建立有效的国际机制以及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我们有望实现核武器的全面禁止和核不扩散的目标,为世界和平与稳定作出贡献。
核武器使用后果及非扩散约束探讨
核武器使用后果及非扩散约束探讨核武器的使用是人类历史上最具毁灭力和后果严重的行为之一。
核武器的爆炸能够造成巨大的物理破坏力和辐射危害,对人类社会和环境造成长期而严重的影响。
因此,对核武器的合理使用和非扩散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核武器使用后果以及国际社会对核武器的非扩散约束。
核武器的使用后果无法估量,这是因为核武器爆炸所产生的破坏力极其巨大,远远超出传统武器所能比拟。
核爆炸的冲击波、火焰和辐射将在短时间内造成大片地区的毁灭,直接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除此之外,核爆炸还会导致长期的剧烈辐射和核污染,使土地、空气和水资源丧失利用价值,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持久的伤害。
核武器使用后果的导致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灾难几乎无法挽回,不仅会导致大量人的死亡与受伤,也会给幸存者带来长期的心理创伤。
因此,为了减少核武器使用后果的风险,国际社会不遗余力地进行着核武器的非扩散约束。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是最重要的国际核不扩散法律文书之一,它旨在通过限制核武器的扩散和鼓励核裁军,确保核武器的非扩散。
NPT有效地将核武器分为五个核武器国家和非核武器国家。
五个核武器国家,即美国、俄罗斯、中国、英国和法国,同意逐步核裁军,并保证不向其他国家扩散核武器。
与此同时,非核武器国家同意不开发、部署或获取核武器,并接受国际核监督机构的监督。
NPT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对核武器的非扩散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核武器的非扩散仍然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首先,核武器国家采取的核扩张政策和军备竞赛行为,使得核武器的非扩散变得更加困难。
这些国家依然保持着巨大的核武器库存,并且继续改进和现代化核武器技术,这使得其他国家对核武器的获取保持着一定的动机。
其次,核技术的和平利用和核武器的非扩散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
一些国家可能利用核技术的和平用途来隐藏核武器的研发和生产活动,这对核武器的非扩散构成威胁。
此外,一些地区的紧张局势和核军备竞赛可能导致核武器的扩散。
论核不扩散机制的缺陷
论核不扩散机制的缺陷作者:郭杰妮来源:《法制与社会》2010年第22期摘要自1968年美苏两国倡导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以来,国际社会致力于核军控和核裁军的努力就始终没有松懈。
核不扩散机制为国际安全提供重要保障的同时,也在实践中暴露出了一定缺陷。
这些缺陷中既包括核不扩散机制内部的,也包括机制外以及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而逐渐突显的,本文旨在论述这些缺陷并得出分析结论。
关键词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核不扩散机制国际安全中图分类号:D8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8-161-021945年8月6日8点14分15秒,贝蒂茨上校驾驶的B-29型轰炸机的舱门打开,“小男孩”从9900米的高空坠落,40多秒后随着一道闪光,广岛几乎所有的时钟都永远停在了这一刻。
3天后,长崎遭受到了同样的厄运。
在了解广岛、长崎的巨大灾难后,“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说:“我感到自己双手沾满了鲜血……”。
这便是核武器的威力,在核武器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使用中人类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核大战中没有胜利者”已成为各大国的普遍共识。
核武器的巨大破坏力使得世界范围内很快出现了一种共识:一个拥有核武器的世界是极其危险的,人类必须作出共同的努力,彻底消除核武器。
一、核不扩散机制的建立针对核武器的威胁,从理论上说可以有两种应对模式:一种是现实主义模式,它认为应对核武器威胁是通过发展更强大的核武器而获得的,即不断谋求核优势。
另一种是制度主义模式,它倡导建立一种“体制”,旨在通过核军控和核裁军,签订各种各样的条约、公约等双边或多边协定,减少现存的核武器数量并最终彻底消除核武器。
由此可见,第一种模式强调核军备竞赛,其实质是准备打一场核大战。
然而,无论有核国家把自己的核武器优势提高到何种程度,核战争是不能打的,因为它关乎人类自身的生死存亡。
因此,自核武器问世那天起,核不扩散、核裁军的问题就被提了出来。
权衡之下,制度主义模式——建立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可操作性显然要高出很多。
国际关系中的核不扩散机制
国际关系中的核不扩散机制核不扩散机制是国际关系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旨在防止核武器扩散,维护全球战略稳定和安全。
本文将从核不扩散机制的背景、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读者提供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一、核不扩散机制的背景核不扩散机制的产生和发展与核武器的发展和使用密切相关。
自二战以来,核武器在军事战略和战术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成为各国争夺战略优势的重要手段。
然而,核武器的巨大破坏力和威胁性使得一些国家开始担忧其扩散可能带来的全球安全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国际社会开始探索建立一种制度,以限制核武器的扩散。
二、核不扩散机制的发展核不扩散机制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从最初的政治承诺和国际合作逐步发展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多边条约。
其中,最重要的里程碑事件是1968年签署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
该条约旨在通过国际合作和法律约束,防止核武器扩散,促进和平利用核能的国际合作,并推动无核武器国家加入该条约。
截至目前,该条约已经得到191个国家的签署,其中185个国家已批准或加入。
三、核不扩散机制的现状尽管核不扩散机制在防止核武器扩散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和困境。
首先,一些国家仍然在寻求获取核武器能力,甚至已经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也存在扩散风险。
其次,一些国家存在违反核不扩散机制的行为,包括向非条约国转让核材料和技术等。
此外,一些国家对于和平利用核能的立场存在分歧,导致在相关国际组织和机制中存在一定的摩擦和争端。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和困境,国际社会不断加强核不扩散机制的监督和执行力度。
联合国安理会、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等国际组织和机构在核不扩散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同时,一些区域性组织和双边合作也在加强,例如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美日韩等地区的合作等。
这些努力有助于加强核不扩散机制的执行力度,遏制潜在的扩散风险。
四、核不扩散机制的未来趋势未来,核不扩散机制将继续面临诸多挑战和困境,但也有望取得一些积极进展。
国际关系中的核不扩散问题
国际关系中的核不扩散问题核不扩散是指核武器或其他核装置不被转让、不被制造、不被使用,以确保其只掌握在合法所有者手中。
这一概念在国际关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在处理核武器扩散问题时。
本文将探讨核不扩散的重要性、当前核不扩散体系的问题与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核不扩散的重要性核不扩散是国际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核武器具有极高的破坏力,一旦落入错误的手中,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确保核武器的安全和合法所有者的地位至关重要。
核不扩散有助于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防止核战争对全球造成灾难性影响。
二、当前核不扩散体系的问题与挑战尽管当前的核不扩散体系在历史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国际社会对核不扩散体系的监督和执行力度有待加强。
尽管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在核不扩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某些国家可能存在规避监管的行为。
其次,一些国家可能出于政治或经济原因,不愿签署核不扩散协议,这增加了核武器扩散的风险。
此外,一些国家可能拥有未申报的核设施或秘密研发核武器,这增加了核不扩散体系的脆弱性。
三、未来的发展趋势未来,随着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核不扩散体系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首先,新兴大国崛起可能会对现有国际秩序产生影响,从而影响核不扩散体系的有效性。
其次,技术进步和全球化的趋势可能会增加核武器扩散的风险,因为网络攻击、恐怖主义和其他非传统威胁可能会对核不扩散体系构成威胁。
然而,也存在着一些积极的发展趋势。
首先,国际社会在应对核武器扩散问题上日益形成共识,许多国家已经签署并遵守核不扩散协议。
其次,国际原子能机构等国际组织在核不扩散领域的监测和执法能力不断加强,为打击核武器扩散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持。
此外,一些国家已经开始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和技术手段,以加强核不扩散体系的透明度和可预测性。
这些趋势表明,核不扩散体系在应对新挑战和新威胁方面具有适应性和灵活性。
四、应对策略为了应对核不扩散体系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国际社会需要采取一系列应对策略。
国际关系中的核不扩散问题
国际关系中的核不扩散问题核不扩散是指核武器或其他核装置不被转让、生产、试验或其他方式扩散,以防止核武器落入恐怖分子或其他敌对势力手中。
核不扩散是国际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全球战略稳定、减少核冲突和核战争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核不扩散的背景、现状、原因和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核不扩散的背景核不扩散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二战期间,当时美国和苏联等国家在核武器领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
为了防止核武器落入敌对势力手中,国际社会开始建立一系列核不扩散机制,如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联合国安理会等。
这些机制的建立,为核不扩散提供了法律和政治基础。
然而,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核不扩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威胁。
一方面,一些国家在核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使得核武器扩散的风险增加;另一方面,一些国家出于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的考虑,可能试图获取核武器或其他核装置,以维护自身的安全和利益。
这些挑战和威胁的存在,使得核不扩散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二、核不扩散的现状当前,国际社会对于核不扩散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在IAEA等国际组织的推动下,一些国家已经开始建立完善的核不扩散体系,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监管和控制。
此外,一些国家还通过国际合作、政治对话和军备控制等方式,来减少核冲突和核战争的风险。
然而,当前的核不扩散现状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威胁。
首先,一些国家对于核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缺乏透明度,这可能导致核武器的秘密生产和技术泄露。
其次,一些国家可能会寻求获取核武器或其他核装置的途径,以实现自身战略目标。
此外,恐怖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和其他敌对势力也可能会利用核技术来制造或获取核武器。
这些挑战的存在,使得国际社会必须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来应对核不扩散的威胁。
三、核不扩散的原因导致核不扩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一些国家担心自身的安全和利益受到威胁,因此试图通过获取核武器或其他核装置来增强自身的军事实力。
其次,一些国家对于核技术的监管和控制不够严格,导致技术泄露或秘密生产等问题。
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第3版)章节题库(核武器问题与核裁军控制)【圣才出品】
第十二章核武器问题与核裁军控制一、概念题1.军控和裁军答:在消除核武器的问题上,有“军控”和“裁军”两个概念(在国际学术界,这两个词常常连在一起用,表述为arms control and disarmament)。
一般来说,军控不仅指减少军备,而且指更温和的措施,如冻结现有的军备水平,规定未来某种武器的最高限额,以及对某些武器的发展、使用、部署进行限制等;而裁军则是指消除军备。
在汉语里,“裁军”通常是指裁减军备,而在英语中,减少军备通常被称为“军控”而不是“裁军”。
当然,英语的表述也有“全面彻底裁军”(general and complete disarmament)的说法,似乎又表明单讲disarmament并不是完全彻底的。
就具体条约而言,完全禁止某种武器的条约,如禁止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的条约,通常被称为裁军条约,而其他的限制军备(包括减少军备)的条约,则都算是军控条约。
总之,这两个概念有区别的一面,亦有关联的一面。
由于军控与裁军两个概念常常连用,因此没有必要对它们进行太严格的区分。
2.核禁试答:核禁试是指无核武器的国家要求有核武器的国家禁止进行核武器试验。
无核武器国家要求彻底的核裁军,首要的一条就是要求核武器国家停止核试验。
这一要求实际上自核武器一出现就开始了。
1954年,印度首次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了缔结一项禁止核试验国际协议的要求。
从1957年开始,全面禁止核试验就成为联合国大会的一项议题。
然而,联合国大会通过的有关停止核试验的决议,并没有对核武器国家产生约束力。
在核禁试问题上,国际社会取得的最大成果就是《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通过。
3.核不扩散机制答:核不扩散机制是指所有国际的、国家的、双边的、多边的核不扩散法律、政策和协定的总和。
它也是为阻止核扩散而构筑的一个法律的、技术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广泛性国际网络。
其中,它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为基本目的,以不扩散概念为先导,以核武器不扩散条约为制度基石,来协调各方利益,促进国际合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不扩散机制还有多大约束力
作者:雷墨
来源:《领导文萃》2017年第23期
朝鲜在2003年退出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
客观地说,这一条约对朝鲜没有法理上的约束力。
但不同于伊朗,朝鲜是新世纪唯一走向实质拥核的国家,对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打击不言而喻。
更严重的后果恐怕在于,朝鲜此举会否引发多米诺效应,刺激日本、韩国寻求核武,导致东北亚成为拥核国密度最高的区域?这是个复杂的问题,与之相关的首要问题是,目前的国际核不扩散机制,还有多大约束力?
历史与现实
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具毁灭性的武器,核武器的诞生就孕育着扩散的可能性。
1953年8月,苏联成功爆炸氢弹,把苏美核军备竞赛推向了新的高度。
这一年12月,时任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提出“和平利用核能”的倡议。
从本质上说,这个倡议折射了美国对核扩散的担忧,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雏形也源于此。
美国“和平利用核能”倡议的基本逻辑是,包括拥核国在内的核技术先进国家,通过向潜在的拥核国提供和平利用核能的援助,“换取”这些国家放弃发展核武器。
195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对南非、以色列、印度、巴基斯坦、日本、韩国等国,提供过核技术援助和人员培训。
与此同时,英国、法国、挪威对以色列,英国、加拿大对印度,以及苏联对社会主义阵营国家,也都提供了类似援助。
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
让美苏两个核大国意识到了核战争、核扩散的风险,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由此开始酝酿。
1968年7月1日,美国、苏联、英国等59个国家签署NPT,1970年3月正式生效。
截至2015年,NPT缔约国有190个。
但认为核不扩散机制毫无约束力,也不符合事实。
根据解密的冷战资料,西德、瑞典、阿根廷、巴西、澳大利亚、韩国、日本等多国,都曾不同程度地发展或尝试过核武计划,只不过最终放弃了。
如今“不扩散”已成为一种国际政治正确,无论是否加入NPT,这种约束都客观存在。
尽管以色列方面批评这份协议,称“对伊经济制裁本应取得更好协议,内容包括拆毁伊核设施”,特朗普近日在联大也称“如果《伊朗核框架协议》只是为伊朗最终发展核武器计划作掩护,我们就不能遵守它”,但显然,伊朗留在NPT框架内并接受国际监督,客观上迟滞了其核武研发进程。
不扩散困境
“原子能的和平与战争用途,是一对连体婴”,曾获得诺贝尔奖的瑞典物理学家汉尼斯·阿尔文这句话,道出了核不扩散的现实困境。
这个困境的表现之一是,以和平利用核能为目的的核技术合作,客观上扮演了核扩散的角色。
美国得克萨斯农工大学核战略学者马修·福尔曼,通过研究1945年至2000年国家间核合作协议发现,接受核技术援助的国家,与没有接受援助的国家相比,获得核武器的可能性高360%。
核不扩散困境更为突出的表现在于,NPT在执行过程中与国际政治现实的不匹配。
该条约核心内容有三点:拥核国不向非核国转让、援助核武器及核武技术;非核国不寻求核武器但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拥核国承诺削减并最终消除核武器。
在具体执行层面,IAEA承担起了监督前两条的功能,但对于第三条即“拥核国削减并最终放弃核武器”,既没有明确的时间表,也没有具体的执行机构。
冷战结束后的历届国际《不扩散核武条约》审议大会上,拥核国遭受批评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该条约内置的“正义与公平”问题。
美国布朗大学国际关系学者妮娜·坦嫩瓦尔德曾撰文指出,核不扩散机制正义与公平问题的核心在于,它把“过渡性”的机制变成了“维持现状”机制。
也就是说,非核国家认为NPT已经变成了管理符合拥核国利益的现状维持机制。
印度提出加入NPT的前提,就是要求制定消除核武器的明确时间表。
某种程度上说,拥核国与非核国都承认NPT的过渡性特征,是该条约的“合法性”来源之一。
但现实却在给NPT制造合法性困境。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2009年的布拉格演讲,高调宣称美国将致力于打造“无核世界”,但他在执政后期却制定了投资万亿美元,升级美国核武库的庞大计划。
今年年底特朗普政府即将公布的核态势评估报告,几乎可以肯定会突显核威慑的作用。
另一核大国俄罗斯,在常规威慑力江河日下之际,不可避免将更加倚重核威慑。
在核扩散问题上的双重标准,是NPT合法性遭到侵蚀的另一原因。
2006年,美国布什政府与印度签署民用核能合作协议。
印度不是NPT缔约国,作为缔约国的美国与其签署该协议,明显违反该协议的原则。
坦嫩瓦尔德的文章分析称,这个协议破坏了“扩散有害”的核心原则,传递出“有些扩散可接受”的信息。
通过界定“好”与“坏”的扩散者,美国也在弱化处理朝核、伊核问题的道义基础。
在可预见的未来,NPT的“公平与正义”问题将继续存在。
但在坦嫩瓦尔德看来,对核不扩散机制的抱怨,并不能成为寻求核武器的理由,毕竟还有更多的国家虽然抱怨,但并没有表现出任何发展核武器的意愿。
而从另一方面来说,NPT“过渡性”的共识也应得到强化,比如通过创造一种预期,即拥核国的特权有终结的一天,来强化NPT的合法性。
对于大多数非核国家来说,核不扩散的进展,应该取决于核裁军的进展。
谁是下一个?
历史与现实表明,核不扩散机制没有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世界也没有遭遇核扩散的多米诺效应。
换句话说,一国为何寻求发展核武器,以及能否成功突破核门槛,背后的原因是多维的。
有学者从安全威胁角度,解释印度和巴基斯坦寻求核武器的原因。
但1960、1970年代阿根廷与巴西曾出现军备竞赛,最终两国却主动放弃发展核武。
有学者认为,政治民主化、经济市场化催生“核克制”,以此解释阿根廷、巴西案例,但这一解释又不适合民主的以色列。
尽管如此,对于核扩散问题,目前发展最成熟,同时也最具解释力的还是安全威胁理论。
毕竟国家寻求核武器的初始动机,无一例外都是应对安全威胁,最终放弃发展核武器,要么是外部安全威胁缓解,要么是获得了外部安全保障。
前述马修·福尔曼的研究显示,在获得核技术援助的国家中,如果面临持续性的军事冲突,那么最终突破核门槛的几率将增加750%。
美国曾对巴基斯坦提供过核技术援助,也曾力阻其发展核武,但伊斯兰堡还是造出了核武器,就是因为其面临与印度的持续军事摩擦。
以此来看,预判下一个发展核武器动机最强的国家,安全威胁是关键的分析切入点。
耶鲁大学学者努诺·蒙泰罗与亚历山大·德布斯,在《核扩散的战略逻辑》中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即那些面临“弱同盟、强威胁”的国家最可能突破核门槛。
他们以巴基斯坦为例解释,美国与巴基斯坦的“宽松同盟”,为巴发展核武提供了免遭印度预防性打击的可能性,同时又没有确保巴基斯坦安全无虞。
如果上述理论成立,那么目前韩国寻求核武器的可能性应该不大。
因为虽然韩国面临朝鲜这个“强威胁”,但韩美“强同盟”能起到实质性的对冲作用,从而弱化韩国自身核武装的动机。
日本的情况则存在微妙的不同。
与韩国相比,日本的安全利益范围更广,其战略考虑中除了朝鲜威胁,还有中国威胁。
由此推断,当日本感觉到日美同盟的保护伞,没有大到能“覆盖”其所有的安全利益时,核武装的动机就会增大。
美国南加州大学核武战略学者雅克·海曼斯,在其著作《核武扩散心理:身份、情感与外交》中,通过分析历史案例得出结论:一国寻求或放弃发展核武,主要取决于领导人的个人角色,其中“国家身份认知”发挥了关键作用。
从这个意义上说,安倍晋三首相积极推动修宪、重塑日本的国家身份,是不是在为未来日本核武装埋伏笔?虽然目前日本民意不支持核武装,但与政治领导人的政治意志相比,民意的可变性要大得多。
(摘自《南风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