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核战略变化及原因探析
浅谈美国威慑政策的演变
浅谈美国威慑政策的演变
樊 冰 湖北武汉 407 ) 30 4
( 中南 财 经 政 法 大 学哲 学 院
摘 要 :美国的威慑政策从冷战时期到后冷 战时期经历了逐步地调整。自核武器诞生以来 ,冷战时期 的美 国以核威慑 为 其威慑政策 的核心 内容,并利用核威慑充分实现其利益 目标 。冷战结束后 ,美国的威慑政策呈现 出多样化 的特点,不仅仅单 纯使用硬性的军事威慑手段,而且不断发展依靠制裁和报偿为手段 的新威慑政策。 关键词 :威慑 ;美 国威与分类
“ 威慑 ” 一术语是核时代 的产物 , 这 但威慑本身是一种 很 古老的思想。 历史上 ,国家之间的交往 中常常通 过各种 在 形 式 的 威慑 行为 来 阻 止 对 方 发动 进 攻 。 冷 战 期 间 ,威慑 理 在 论 得 到 了前 所未 有 的 发 展 , 国际 安全 与战 略 理 论研 究 中 具 在 有深远 的影响。在 2 世 纪的今天 ,威 慑理 论在学术界和 政 l 策 界仍 具 有 举足 轻重 的地 位 。 ’ ( 一)威慑 的涵义 关于威慑 的概念 ,国际关系学者们有着不同的阐述 。 亚 历 山大. 治和理查德. 乔 什莫克所认为:“ 在其最一般 的形 式 一 上 , 慑 就 是 让对 手 相 信 , 为 采 取某 种行 动 而 付 出 的代 价 威 他 或 所 冒 的风 险会 大于 收 益 。 格 伦 . 奈 德 认 为 威 慑 就 是 “ ” 斯 胡 萝 加 大 棒 ” 即 “ 方 含 蓄 或 明确 的 以制 裁 相 威胁 ,或 是 , 一 许 诺 报 偿 , 以阻 止 另 一方 做 某 事 。 ”美 国 《 国防 部 军 事及 其 有关术语词典》(9 4年英文版 )对于威 慑的定义 是:“ 18 威 慑 是使对方因俱 怕不堪设想的后果而不敢采取行动 。 威慑 是 由于使 对方受到确实存在 的难 以承 受的报复行动威胁所产 生 的一种心理状 态。 ”关于威慑的大量解释和著作大都关注 于 以惩罚相 威胁 的一面 , 而常常忽视报偿手段 。 正如杰维斯 对 威慑 理论 的批判 中强调 了报偿和 妥协在解决对抗性危机 过程中所起 的作用 。 保罗. 胡思和布鲁斯. 拉两特也重 申了这 样 一种观点: 消极意义上 的以惩罚或制 裁相威胁和积 极意义 上 的报 偿 或 劝诱 ,都是 理 胜威慑 理论 的逻 辑 组 成 部 分 。 者 作 对 这 种 观 点 持认 同态 度 , 认 为 威 慑 是 指 以强 大 的实 力为 基 并 础, 通过报复制裁 或许诺报偿等方式 ,让对方相信改变现状 的收益 比安于现状 的收益要小得多。 ( )威慑 的分 类 二 根据上述对威慑概念的理解 ,即 “ 消极 意义上的 以惩罚 或 制裁相威胁和积极意义上的报偿 或劝诱 , 都是理性威慑 理 论 的逻 辑 组 成 部 分 ” ,作 者 在 这 里将 威 慑 分 为 两 种类 型 , 即 惩罚性威慑和报偿性威慑 。 1 惩罚性威慑 。 . 惩罚性威慑是威慑 中以报复或制裁行动 威胁对方的一种形式 。 惩罚性威慑又可分为军事威慑 和非 军 事威慑 。 以武器性质 来界 定的核威慑和 常规威慑都属 于惩 罚 性威慑 中军事威慑的范畴 。 而运用经济制裁 、 政治挤 压和外 交 孤 立 等制 裁手 段 的 惩 罚 性威 慑 属 于 非 军 事 威慑 范 畴 。
美国政府核不扩散政策的变化及对国际安全的影响
政 策产生 了重要影响 。2 0 年 l 1 0 2 2月 1日白宫公布的 《 应对 大规模毁伤性武器的国家战略》 (C )报告中 ,就把 “ SW 无
赖 国家和 恐怖 主义分子”融合进一个单一的威胁I。 ] 3 、美国核不扩散政策面临的矛盾也发 生 了很 大变化 。
审议会议上成功推动了该条约 的无限期 延长 。 小布什政府上台后 ,美 国面临的核威胁 发生了根本性变
一
是 美 国核 不扩 散政 策应对 的对 象发 生 变化 ; 二是 美 国的核 不扩散政 不 扩 散 政 策 面 , 矛盾 也 发 生 了很 大 变 化 作 为 当今 世 界 唯 一 的超 级 大 国 , 的 当前 美
国核 不扩散 政 策的发展 变化 必将 给 国 际安 全 带来一 定 的挑 战 与 冲击。
中的单边主义倾 向将有所收敛 ,美国会继续寻求其他 国家在 反扩散方面和美国合作 。美国 《 打击恐怖主 义的 国家战略》 中指 出,我们将利用我们的全球伙伴关 系和 国际协议 ,做 出
作者 简介: 马为 民 ( 9 7 ) 1 6 一 ,男,吉林松原人 , 解放军外国语 学院副教授 ;研究方向: 国际政 治。
5 6
20 9年第 3 0 期
美 国政府 核 不扩 散 政 策 的变化 及 对 国际安 全 的影 响
义在反核扩散过程 中的作用 。鉴于美国单边主义反核扩散战
起
、
美 国核 不 扩散 政策 的变 化和特 征
冷战时期 ,在与前苏联争夺核优势的过程中,美国推行 的核不扩散政策主要表现为 :积极推动国际核裁军和核军备 控制 、加强核出 口控制 、对无核国家提供 “ 消极安全保证”
( 即承诺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 ) 、对无核盟国提供 “ 核保
国际局势
2011—2012
一、中美关系与 国家安全
背景:美国全球战略变化
第一阶段:二战结束——1968年之前。 美国全球战略确立和初步发展的时期。 以苏联为主要对手,以欧洲为战略重点, 以亚、非、拉美广大地区为扩张目标,以 控制西欧和 日本为重要基础,最 终达到称霸世界的目 的。
第二阶段:1968年尼克松上台——70年 代末. 美国全球战略大调整的时期。 美苏之间的力量对比不利于美国,盟 友自主性增强,陷入越战泥潭。美国全球 战略重大调整,采取守势的缓和战略。恢 复中美关系。 外交政策灵活、务实与内向,取得了 相当的成功,对后来美国对外关系的发展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美军撤离阿富汗会增加中国反恐 和打击分裂主义的压力
2011年9月美国提出 新丝绸之路计划 军事战略 经济战略
西亚
油气资源 地缘政治
中亚
反恐基地 战略要冲
南亚
联印抗中 能源通道
建立切实安全合作框架
缅甸叫停密 松水电站,实际 变成政治问题
湄公河事件凸显航道安全重要性
3、 2012年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展望
增加美国海军实力 维持美国海上优势
中国崛起的 不确定性
中美战略焦虑期
中美战略竞争加剧
实力增长必然导致军事扩张
发达国家
传统安全 地区强国
霸权国家
欠发达国家
摆脱历史宿命,避免发生激烈冲突, 非传统安全 塑造更加均衡的地区秩序
中美竞争加剧
形成多层次地区体系
2011年11月美国主导建成TPP (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积极参加东亚峰会,塑造亚太多边结构
目 标 构建美国的“太平洋世纪” 途 径
中国战略空间 借助APEC、TPP、东亚峰会
美国的《核态势审议》报告-析美国核威摄战略的变化
响 。
了美 国进 行 核 战略 调 整 的 必 要 性 。美 国所 面 临 的 安 对 , 现 在 美 国 要 面 对 多 个 目前 无 法 确 定 的 潜 在 对 而
到直接的安全威 胁和挑战 , 体形势对美 国有利 , 总 将 关 心 的 是 各 种 各 样 的 国 家 在 核 生 化 武 器 运载 领 域 不 地 区大 国 的 霸 权倾 向列 为美 国最 大 的 安 全 威 胁 和挑 断增 长 的 能 力 。 因 此 , 国 对 正 在 发 展 这 些 能 力 的 美 战 ” …布 什 在 其 当 选 总 统 前 后 的 一 系 列 活 动 中 , 。 一 些 国家 特 别 关 注 。 主要 防 务 目标 发 生 变化 。 为 了 再强 调 将 致 力 于 发 展 和 部 署 导 弹 防 御 系 统 。2 0 实 现 四个 主 要 防务 目标 , 00 即确 保 、 阻 、 止 和 击 败 , 劝 慑 年 8月 3 E , 什 接 受 共 和 党 总 统 提 名 后 发 表 的 演 并 为 实 现 这 些 目标 确 定 所 需 的能 力 。力 量 规划 的 出 l布 说 中声 称 , 如 能 当选 , 的 政 府 将 尽 早 部 署 国 家 导 发 点 同 时 也 发 生 了 变 化 。 过 去 美 国 战 略 核力 量 的 规 “ 他
维普资讯
第 6卷 第 6期 ( 第 3 总 8期 )
Vo . o. e ea . 8 1 6 N 6 G n r lNo 3
新 疆 石 油 教 育 学 院 学 报
J OUR NAL OI P ROL UM = ET E EDU T ONAL I n 丌E NJANG CA I N OF XI I
美国核战略变化及原因探析
美 国所 面 临 的核 威 胁 己发 生 实 际转 变 。 当前时 代 背景 下, 巴马 届政府都不同程度地认为,“ 奥 美国有义务在道义上领导世界” 。 对 美 国核 战略 作 出调 整 主要 是 基于 以下几 个方面 的 考虑 : 正是 由于这 种 根深 蒂 固的外 交理 念 , 国在 推行 其外 交 政 策时 , 美
章, 呼吁世界各国努力减小对核武器的依赖 , 阻止核武器扩散到 巴马在竞选过程中对选民们的承诺。 削减核武可 以减轻政府财
潜 在 的危 险分 子 手 中, 从根 本 上消 除核 武器 对整 个 世界 的威 胁 。 奥 巴马政 府上 台后 , 美 国面 临 的 核威 胁 重 新 作 出了判 断 , 为 对 认 政压力, 有助 于 美 国经济 的复 苏。 文化 思 想 因素 。 国一 向拥 有 “ 义领 导 ”的思 想 。 国历 美 道 美
示支持。 巴马政 府成 员的态度对近期核 军控领域所取得的进 奥
展 起 到 了一定积 极作 用 。
经 济 领 域 。 融 危 机 后 , 济 复 苏是 美 国接 下来 需 要解 决 金 经
长 佩 里、 参 议 院 军 事 委 员会主 席 纳 恩 四 位 重 量 级 前政 要就 联 的首要问题 , 国有必要对发展与维护核武器所需的巨额财政 前 美 名 在 《 尔 街 日报 》 表 题 为 “ 个 没 有 核 武 器 的世 界 ”的文 支 出进行 削减 。同时, 决 国 民就 业 问题 , 善 国民 生活 也 是 奥 华 发 一 解 改
军事领域 。 冷战后, 作为军事强国的中、 俄等国对美国的军 或多或少地都带有推广美国意识形态的动机 和行为 。 无论是奥
事 威 胁 目益 减 小 。 俄 之 间不 再 存 在 意 识 形 态 的对 立 , 方 矛 巴马 “ 核世 界 ”的倡 议 , 是 美 国所提 出的 “ 美 双 无 还 在核 裁 军 方 面 美 盾在 冷 战 后 大 为 缓 解 , 展 双 边 关 系 , 进 双 边 合 作 成 为 两 国 发 促
当今世界的核问题与危机
当今世界的核问题与危机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国际局势的不断变化,核问题成为当今国际安全领域的热点问题。
无论是核武器扩散还是核能源利用安全,都存在一些潜在风险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当今世界的核问题与危机,并分析影响和解决途径。
一、核武器扩散问题核武器扩散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紧迫的核问题之一。
目前在全球已经有九个国家拥有了核武器,分别是美国、俄罗斯、中国、英国、法国、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和朝鲜。
其中,美俄两国拥有的核武器数量最多,分别占世界总数的93%。
这些国家拥有核武器的原因有多种,但是主要原因是为了自卫和威慑。
然而,核武器扩散也带来了很多风险和挑战。
首先,核武器扩散会增加核战争的可能性,从而威胁全球安全。
其次,核武器技术的扩散会向恐怖主义组织和非国家行为者传递核安全威胁。
作为全球影响力最大的大国,美国一直在寻求控制和限制核武器的扩散。
例如,美国领导的“核不扩散条约”旨在遏制核武器扩散,并通过谈判和外交手段鼓励那些想要发展核能力的国家放弃发展核武器的意图。
二、核能源利用安全问题核能源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能源,但是它也存在着安全问题。
例如,核能源的生产和运输是一项非常危险的工作,而核辐射的泄漏会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
另外,核能源的利用也存在一些潜在风险和挑战。
例如,核能源开发可能导致核泄漏或核事故,从而引发环境污染和人员伤亡。
近年来,日本福岛核电站的事故是核能源开发安全问题的一个突出例证。
为了保障核能源的安全,各国采取了很多措施。
例如,多数国家都建立了独立的核能源监管机构,负责对核能源开发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管和管理。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国际机构,其目标是通过监管和检查保障核能源的安全和和平利用。
此外,一些国家也在国内采取了一些具体措施,例如通过开展核安全教育和培训、加强技术装备的更新和更新等,来提升核能源的安全性。
三、解决核问题的途径如何解决核问题是全球关注的焦点。
为了缓解核问题带来的威胁和挑战,各国采取了各种措施。
美国核力量与核军控裁军政策走向的初步分析
美国核力量与核军控裁军政策走向的初步分析作者:常青来源:《当代世界》2008年第07期美国是第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也是迄今核武器发展最为完善和技术最为先进的国家。
美国的核武器技术和由此形成的核力量对国际安全产生重要影响。
新世纪以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美国也对其核力量结构和核政策做出了调整,从中可以初步预见美国未来核军控裁军的政策走向。
美国现役核力量的状况美国自1945年7月首次试验原子弹成功以后,先后设计出91种不同类型的核弹,包括34种核炸弹、10种核炮弹、4种反潜核武器、5种核地雷、51种导弹核弹头。
核武器库存量在1966年达到历史最高峰(31323枚,其中战略核武器9014枚,战术核武器22309枚)。
此后美国核武器库存量处于波动状态,但总体上呈下降趋势。
冷战结束时,美国核武库总量约为21000个弹头,此后美国加快了核武库的削减步伐。
到2003年,美国宣布完成了先前的削减计划,专家评估核武库总量大约是10500个弹头。
2004年,小布什总统宣布到2012年将美国的核武库削减“几乎一半”。
2007年12月18日,美国宣布2004年的削减计划已提前5年完成。
据此,美国原子科学家公报的专家认为截至2008年1月,美国核库存大约拥有5400个核弹头,包括约4075个现役的或实战部署的核弹头,其中3575个战略弹头和500个非战略弹头;另外还有约1260枚弹头保存在非现役的或快速反应的库存中。
洲际弹道导弹(ICBM)。
美国从2007年7月12日开始对民兵Ⅲ导弹力量进行削减,蒙大拿州马尔姆斯特罗姆空军基地第341空间大队的第564导弹中队的50枚洲际弹道导弹(以及5个发射控制中心)首批退出现役。
空军计划到2008年中期,将洲际弹道导弹力量从500枚削减至450枚。
为了弥补削减造成的能力降低,空军用新弹头对一些弹道导弹进行了升级。
从2006年10月起,在怀俄明州沃伦空军基地,威力更大的W87弹头(从MX和平卫士洲际弹道导弹上退役下来的)开始代替W62弹头。
艾森豪威尔的核战略与核政策
艾森豪威尔的核战略与核政策艾森豪威尔上台执政后,制定了新的国家安全战略“新面貌”安全战略。
“大规模报复”军事战略是“新面貌”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全面核大战”核战略又是“大规模报复”军事战略的核心部分。
该军事战略和核战略出台后,曾引起广泛争议。
国内外学界对它的研究比较多,但只是侧重于政治学、国际关系、军事学等单个方面进行研究论述。
比较全面的论述艾森豪威尔的核战略和核军备政策的论文却没有。
本论文想从冷战开始的背景入手,综合考察该核战略出台前的国际背景和国内背景,论述其出台的原因、过程、主要内容、及在该核战略下美国的核军备发展情况。
探讨其失败的原因。
以及对苏联的影响。
希望本文能丰富冷战史学术界美国的核战略研究。
加深对美国军事战略和核战略转变的认识,吸取美苏核军备竞赛的教训。
艾森豪威尔核战略出台的国际政治背景是冷战爆发前后的国际政治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美国有着巨大的影响。
随着战时和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的急剧扩张,美国追求世界霸权的野心越来越大。
表现在对外政策上,便是美国从战前的孤立主义迅速转向全球扩张主义。
由于美苏两国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的不同,以及两国领导人、官员的传统敌意等因素,冷战终于爆发了。
丘吉尔的富尔顿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而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国第一次公开宣布将“冷战”作为国策。
国际经济背景是:二战后初期,美国的经济实力在全世界上出于绝对优势。
为了帮助西欧度过经济困境和遏制苏联、抑制西欧共产党美国实施了马歇尔计划。
帮助欧洲度过了战后最困难的时期,使西欧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国际军事背景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的武装力量得到很大发展,它的军事力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武装力量。
1949年4月4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美国通过北约从政治和军事上,加强了对西欧的控制,在欧洲大陆形成了遏制苏联、东欧的军事集团。
为了反对美国的核垄断,苏联积极研制核武器,在1949年爆炸了一颗原子弹,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
简说美国“和平演变”战略的由来及发展
简说美国“和平演变”战略的由来及发展简说美国“和平演变”战略的由来及发展文/ 今宵有酒“和平演变”,是美国为首的西方颠覆社会主义国家的一项长期的战略政策。
社会主义制度诞生后,西方采取的最初手段是“扼杀”,然而二战以后社会主义国家由一国变为十几国,形成了一个以前苏联为首的强大的阵营,同时资本主义体系却严重削弱,德意日战败,英法严重受损,对社会主义阵营不得不由“硬遏制”改为“软遏制”,即用和平的方法从社会主义国家的内部达到颠覆的目的。
事实证明,这种方法对颠覆社会主义制度所起的实际作用,超过了其他所有的手段。
“和平演变”政策的产生发展,至今已有近半个世纪的历史,其间美国各届政府的对外政策多有变化,但其对社会主义国家“和平演变”的本质却始终如一,并且我们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和平演变”的政策仍会继续发生作用。
早在1943年,罗斯福曾授意雷斯特·戴维斯发表《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意在战后以美国的意志建立一个新的世界格局。
文中并没有涉及到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和平演变”的概念,但其中以金融、文化、贸易对外扩张,建立美国所谓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想法,却为后来的凯南、杜勒斯等人提供了“和平演变”的理论思路。
事实上,罗斯福的蓝图中通过大国合作,采用和平方式,在战后建立美国全球霸权地位的想法,与“和平演变”的政策,在本质上还是一致的。
不过随着法西斯的覆灭,美苏合作的基础也随之丧失。
罗斯福以经济诱惑苏联,借联合国迫苏就犯的目的并未得逞。
布雷顿森林会议,苏联最终拒绝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并在欧洲及多处地区与美国全面对峙。
面对着一系列新的变化,罗斯福的继任者杜鲁门认为《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中以大国合作维持美国世界霸权的方法已不合时宜。
此时,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适时地向美国政府发出了一份8000字的电报,对战后苏联的“理论、意图、政策和作法”以及美国应采取的对策,提出了全面的分析和建议。
美国退出伊朗核协议的动因及对中东局势的影响
当代世界2018年5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退出由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与伊朗签署的伊朗核问题《联合全面行动计划》(以下简称伊朗核协议),并在过渡期后,重新实施美国取消的与伊朗核问题有关的制裁措施。
尽管美国的退出未必意味着国际法意义上的伊朗核协议自然终结,但特朗普总统随即发布了一份《国家安全总统备忘录(NSPM)》,指示财政部和其他部门采取必要行动落实其决定。
根据特朗普总统的指导意见,美国财政部将能源和能源出口相关的船运、港口和银行业过渡期设为180天,其他行业则为90天,全面制裁将在过渡期结束后立即恢复。
伊朗核协议作为奥巴马政府的政治遗产,在竞选总统期间就曾遭受特朗普抨击,被其认为是“最糟糕的协议”,并扬言要“解除与伊朗的灾难性交易”。
在特朗普当选后,他本人并没有轻言退出核协议。
依据美国国会在2015年伊朗核协议达成前通过的《伊朗核协议审查法》,总统必须每隔90天向国会“认可”伊朗履行了协议承诺,以确保协议的延续。
特朗普总统曾于2017年4月和7月连续两次“认可”伊朗履行了协议承诺。
而在10月13日,他正式宣布“不能也不会做出认可”,并“责成行政部门与国会合作处理协议的众多漏洞,包括对弹道导弹缺乏限制等内容”。
2018年1月,特朗普最后一次延长美国对伊朗核问题的制裁豁免期,并将5月12日定为修改伊朗核协议的最后期限。
但在5月8日,即最后期限三天前,特朗普就迫不及待地对外界宣布美国退出伊朗核协议的决定。
特朗普政府此次单方面退出伊朗核协议,不仅再次体现了其将商业关系与国际关系密切关联的交易型外交风格,也进一步表明美国对伊朗政策的战略调整和转向,势必对中东局势带来更为深刻的影响。
特朗普政府“退群”与伊朗核协议的存续自伊朗核协议签署并生效以来,尤其是特朗普总统执政后,围绕伊朗核协议的执行和存续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2017年10月13日,特朗普拒绝认可“伊朗履行了协议承诺”,并表示如不纠正核协议中存在的“严重缺陷”,美国政府将退出伊朗核协议。
美国军事战略
3、放弃“同时打赢两场局部战争”战
现 略,转向“有能力在一个战区决定性地 行 打赢战争”战略; 美
国
军 4、继续保持在欧洲、东北亚的军事基 事 地,加大亚太地区的军事力量;
战
略
•2012年部署鱼鹰V-22在日本冲绳
现 行 美 国 军 事 战 略
5、投入巨额军费,发展武器装备
现
•全球鹰
行
•F-35
,也不从其打仗占领的国家掠夺资源财富
,更不驱使奴役占领地的人民来看,美国
完全不像一个帝国。如果说不是,美国为
什么追求霸权,并且拥有霸权?
关于美国霸权的思考
导 论
• 美国的霸权地位是怎 样得以实施的?美国在目 前世界格局中一超的地位 到底还能持续多少年?
导
•乔 良
论
•简介 • 国防大学教授、军事战 略家乔良和搭档王湘穗在1999 年写出《超限战》一书,预言 战争将突破通常的军事和国家 界限,包括进超国家组织、非 国家组织(如恐怖组织),并 扩展到经济、金融、网络、生 化等诸多新兴领域,战争将成 为“战争大师们杯中的鸡尾酒 ”。
美国军事战略
教学目的
美
国 军
• 通过对美国战略文化的溯源, 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军事
事 战略上的调整和变化,明确美国现
战 行军事战略和核战略的主要内容。
略。
EMPIRE OR NOT ??
导
论
• 美国是个帝国么?有人说是,有人 说不是。如果说是,美国却分明不同于历
史上任何一个帝国,从它没有海外殖民地
二 两极争霸——陷入达尔文主义的迷思
战 后 美 国 军 事 战 略 的 发 展
二 一超独霸——自命不凡的世界警察
20世纪50年代美国政府关于核报复战略的内部争论
20世纪50年代美国政府关于核报复战略的内部争论 [摘 要]研究“核威慑”这⼀军事理念正式形成的50年代美国核战略的决策史,有助于认识今天再度得到强化的美国核战略态势。
有关档案⽂献显⽰,在军事战略领域⾸次正式将威慑理论付诸实践的艾森豪威尔政府,在“新⾯貌”战略特别是其中的“⼤规模报复战略”的具体实施问题上,⼀直存在严重分歧并为此展开了持久的争论。
这既是出于对美苏核军备竞赛所加剧的全⾯战争危险和美苏可能最终形成战略均势的深切担忧,也是因为该战略在扼阻地区冲突⽅⾯的明显局限性。
但由于对外部威胁的基本判断没有改变,加上现⾏战略的内在⽭盾,艾森豪威尔政府始终⽆法彻底改弦更张,只能作⼀些局部的修补,因⽽未能摆脱战略上的困境。
[关键词]核威慑;“新⾯貌”;⼤规模报复;杜勒斯;艾森豪威尔⼀ 1953年10⽉30⽇,艾森豪威尔正式批准题为《国家安全基本政策》的NSC162/2号⽂件,[1](p577~597)标志着战后美国军事外交战略的⼀次重⼤调整已经完成。
⽂件所确⽴的国家安全战略通常被称为“新⾯貌”战略,其核⼼内容有两点:其⼀,提出了“⼤平衡”的⽬标:“应付苏联对美国安全的威胁,同时避免严重削弱美国经济或损害美国的基本价值和制度”,即新战略必须兼顾外部“安全”与内部“繁荣”两⼤⽬标;其⼆,决定在军事上奉⾏以“核威慑”为理论基础、以原⼦武器为主要⼿段的“⼤规模报复”战略。
艾森豪威尔政府修订国家安全战略的指导思想是搞“⼤平衡”。
NSC162/2号⽂件试图通过倚重美国的战略优势尤其是核优势来平衡外部“安全”与内部“繁荣”这⼀对⽭盾,但⽂件对核武器的使⽤、威慑的对象和范围、关键地区与“灰⾊地区”的关系、全⾯战争与局部战争的关系等问题的界定相当模糊。
例如,在核武器使⽤问题上,⽂件既宣称“在敌对状态下,美国将把核武器看做是像其他军⽕⼀样能够使⽤的武器”,同时⼜承认,核武器具有很⼤的局限性,苏联核⼒量的增长可能消除美国原⼦⼒量“对苏联在边缘地区进⾏侵略的威慑效应”,“把诉诸全⾯战争作为对地区性侵略的制裁也越来越不可能”。
冷战时期美国的军事战略与军事思想
冷战时期美国的军事战略与军事思想陈海宏2012-8-31 16:37:25 来源:《理论学刊》(济南)2007年11期第103~108页【专题名称】世界史【作者简介】陈海宏,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山东济南250014【内容提要】冷战时期,美国形成了为其全球战略服务的各种军事战略,包括“遏制战略”和各种核威慑战略,如大规模报复战略、灵活反应战略、限制损伤战略、确保摧毁战略、现实威慑战略、总体威慑战略、有限核威慑战略和新的灵活反应战略。
与此相适应,军事思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强调“空军第一”、“争夺制海权”、“质量建军”,并形成了新的作战思想。
这些战略和军事思想使美国赢得了冷战的胜利,但是也产生了许多问题。
【关键词】冷战/美国军事战略/遏制战略/核威慑战略/空军第一/制海权/质量建军美国在“二战”后登上了世界霸主的宝座。
但是好景不长,随着中苏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崛起和亚非拉人民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兴起,使美国的霸主地位受到了强有力的挑战。
在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时期,朝鲜战争和印度支那战争的惨败,使美国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受到沉重打击。
苏联军事实力空前膨胀并向全球扩张,于是在全世界形成了两强对峙、争夺霸权的局面。
“苏东事变”的爆发使美国终于取得了冷战的胜利。
冷战时期是美国军事战略和思想急剧变化的时期。
一冷战时期美国军事战略的主要特点是多变。
“二战”之后是美国军事战略最多变的时期。
因为美国受到了世界人民革命、中国和苏联崛起以及核武器这三大因素的影响,出于争夺世界势力范围的考虑,美国军方围绕其全球战略制定了不同的军事战略。
战略家斯特劳斯·海普宣称:“为了美国的利益,最好能适应这样一种世界秩序,即在世界上只有一个势力中心,由这个中心来控制平衡和稳定,而这个控制权最好在美国手里。
”[1](P194)美国这种全球战略的理论基础是所谓的“地缘政治思想”,即以美国为中心,其他地区均属于美国的“边缘地区”。
从武器效应观看美国核战略变化
总而 言之 . 从第 一颗 原 子弹诞 生 到 现在 . 国关 于核 武器 效 美
应 的主导 认识 并 没有 根本 变化 。 一直追 求核 武力 优 势 , 它 致力 于
理 的软毁 伤称 为 心理 效应 武器 效 应是 武器 的物理 效应 和 心理
效应 的统 一体
以核 武 力 优 势 为 威 慑 基 础
在美 国这 个 核大 国里 .武器 的心理 效应 观念 在 核武 器 上并
没有 得 到充 分体现 。 这不 是说 美 国关 于核 武 器 的认识 先 天 缺失 心理 效应 观 其
实 . 国在 初次 使用 原子 弹 时 . 美 已经 考虑 到如 何 实现 心理 效应 以
充分 发挥 原子 弹 打击 效果 的问题 . 其结 论 是把 原子 弹 投在 “ 一个
会对 尽 可能 多 的 日本人 ‘ 造成 深 刻心 理影 响 ’ 的地 区”
但 这一认 识 此后并 没 有得 到发 展 。 量资 料显 示 . 大 自广 岛原
应 战略 : 当美 国处 于均 势 时 . 战 略则 表 现 出维 护 现状 的意 图 , 核 如尼 克松 时期 的充 足战 略 、 特 时期 的抵 消 战略 ; 卡 当苏联 核力 量
持续增 长 时 .里 根 时期则 提 出战 略防御 计 划 。尽管 核 战略在 调 整 . 美 国并 没 有停 止 发 展核 力 量 、 加 弹 头库 存 量 行 为 , 但 增 而是 采用 战与 慑两 手准 备 .主要是 战 .把 注 意力集 中在增 强打 击能
美国国防部发布《2018核态势评估》报告概要 (2018-03)
美国国防部发布《2018核态势评估》报告概要导言2017年1月27日,唐纳德·特朗普总统指示国防部长詹姆斯·马蒂斯起草一份新的《核态势评估》。
总统明确指出,他的第一要务是保护美国、同盟国和伙伴。
他还强调了消除核武器的长期目标以及在核武器从世界上被谨慎地消除之前美国拥有现代、灵活和抗打击的安全和有把握的核能力的要求。
美国仍然致力于在全球最终消除核、生物和化学武器的美国的努力。
美国已经将核武器储备从冷战时期的最高峰减少了85%,而且在二十多年来没有部署新的核能力。
尽管如此,全球核威胁的状况从2010年《核态势评估》以来有明显的恶化,包括来自潜在敌人的越来越明确的核威胁。
美国现在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更加多样化和先进的核威胁环境,潜在敌人非常活跃地进行核武器及运载系统的开发和部署。
正在演变和不确定的国际安全环境在美国持续减少核武器的数量和突出地位的同时,包括俄国和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却一直走着相反的道路。
他们在自己的武器库中添加了新类型的核能力,在他们的战略和计划中加强了核武力的突出地位,而且不断增加咄咄逼人的行为,包括在外层空间和网络空间。
北韩继续其非法的核武器和导弹项目,直接违反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决议。
伊朗已经在《联合全面行动计划》中同意限制其核项目。
然而,他们仍然保留其技术能力和在决策以后一年之内开发出一件核武器所必须的大部分能力。
目前存在的威胁,其范围和混合类别史无前例,包括重大的常规、化学、生物、核、空间和网络威胁,还有非国家的暴力团体。
这些发展产生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在我们制定政策和策略,并开始维持和更新美国核力量时,从2010年《核态势评估》以来这种迅速恶化的威胁环境现在必须主宰我们的思维。
这份2018年《核态势评估》对过去在更良性的核环境下和更温和的大国关系中制定的核政策与规定做出评估。
其重点是在美国、同盟国和伙伴面临日益恶化的威胁环境时确定保护美国所需要的核政策、核战略以及相应的核能力。
从小布什到奥巴马政府的美国核战略和核不扩散政策演变
三位一体” 的核力量。( ) 3 大幅降低核武器使用门
槛 。报告 确立 了美 国使用 核武器 的三项原 则 , : 即 出 现 常规武 器攻 击无法 完 成 的军 事 目标 、 发生对 美 国
准的 《 核态势评估报告 》 N c a Ps rR v w) ( ul r ot e ei e u e
“ 令人吃惊 的” 程度。此外 , 值得关注的是 , 该报告
只字 未 提美 国 自卡特 政 府 以来 一直 遵 循 的 不 对无
核国家首先使用核武器 的原则 。
根据新确立 的核武器 战略 目 和使用原则 , 标 小 布什政府 启动 了 “ o pe 0 0 计划 。 Cm l 23” x 据有 关机 构
的核不扩散 政策 , 成 了严重 的消极 后果 。2 0 年 造 09 4月 5日,美 国新任 总统 奥 巴马在捷 克共 和 国首都 布拉 格发 表 演讲 , 出 了实 现 “ 核武 器 世 界 ”的 提 无 理念 。【 1 本文试 就美 国的核 战略 和核军控 政 策发生
攻 性色彩 的新版 《 态势评估报 告 》 核 。 据媒 体 披露 出来 的信 息 ,02年版 的 《 20 核态 势 评 估 报告 》 确立 的核 战略是 : 1 以两 极 对抗 为 背 ( ) 景 的 “ 于威 胁 ”的核 战 略转 变 为 “ 于能 力 ”的 基 基 核 战略 。 ( 建 立 “ 三位一 体 ” 2) 新 的核力 量 。f 告 2 报 认 为 装备 大 规模 杀 伤性 武 器 的恐 怖 主 义 分子 和 所 谓 “ 流氓 国家 ” 将严 峻 考验美 国对 其盟 友 和朋友 的 安 全承诺 , 仅依 靠进 攻性 战 略核 力量 已不能 成功 威
。 崔建树
【 内容提要¨、 布什政府执 政期 间 , 奉行 单边主 义核 战略 和核 军控政 策 引发一 系列严 重 负面效应 , 别是 特
7核战略与核威慑
南非后来在联合国的监督之下终止了其核武器项目计划。
1993年3月24号,德克勒克总统宣布南非已经制造出了核武器并称 这个装置在1991年7月10号(南非加入了NPT)之前已经被销毁了。
核武器具有很大的威慑作用。一旦有效拥有,他国便不敢对你实施“亡国灭种”。 核武器在发射架上的作用要远比发射出去时大。在核平衡的条件下,核武器的象征
作用越来越大于其实战作用。 核威慑与核讹诈的区别在于:如果对手超越底线,你是否真的会动手? 在目前的核国家中,对中国真正构成核威胁的国家只有美国。因为日本没有能力、
迄今为止,南非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成功制造出核武器而后又自 动放弃的国家。
5
日本是无核国家吗?
日本的核聚变技术研究位居世界科技最前沿,计算机仿真核爆能力也在强国之列, 在关键的运载技术方面也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更为重要的是日本有充足的核原料 储备。
日本借口解决核电站原料供应,已从欧洲购进超过50吨的钚和40吨的浓缩铀,是亚 洲储存核物质最多的国家。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指出,遍布日本国内的快速增殖核 反应堆,可有效提炼可裂变的核材料钚-239。
作 业 标 准 记 得牢, 驾轻就 熟除烦 恼。2020年 10月 30日 星期五 2时18分 58秒14:18:5830 October 2020
好 的 事 情 马 上就会 到来, 一切都 是最好 的安排 。下午 2时18分 58秒下 午2时 18分14:18:5820.10.30
专 注 今 天 , 好好努 力,剩 下的交 给时间 。20.10.3020.10.3014:1814:18:5814:18:58Oct-20
美苏核战略与冷战期间的紧张对峙
美苏核战略与冷战期间的紧张对峙冷战期间,美国和苏联之间的核战略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紧张对峙,不仅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也让人们深切感受到核武器带来的恐怖和不可预测性。
本文将从核武器的发展、战略思维的演变以及对峙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核武器的发展是冷战期间紧张对峙的基础。
二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苏联意识到核武器的重要性,也开始加紧研发。
从此,美苏两国展开了一场核武器的竞赛。
这种竞赛不仅加剧了两国之间的对抗,也造成了全球范围内的担忧。
核武器的发展和使用催生了一种“恐怖平衡”,即相互威慑的局面。
两国都拥有足够的核武器来摧毁对方,这种平衡使得双方都不敢轻易采取军事行动,以免引发全面核战争。
其次,冷战期间的核战略思维发生了演变。
早期,美国采取了“互相保证毁灭”(MAD)的战略,即如果任何一方发动核战争,双方都将面临灭顶之灾。
这种战略思维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美苏之间的关系,但也带来了全球范围内的不安。
后来,美国提出了“灵活反应”(Flexible Response)的战略,试图通过灵活运用军事力量来应对各种威胁。
苏联则采取了“限制性反击”(Limited Retaliation)的战略,即只在受到核攻击后进行有限的核反击。
这种战略思维的演变反映了双方对核战争的认识和对抗策略的调整。
最后,美苏核战略与冷战期间的紧张对峙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核战略的威慑作用使得冷战期间没有爆发全面战争,避免了人类历史上最可怕的灾难。
然而,这种威慑也带来了一种持续的紧张局势,让人们时刻担心核战争的爆发。
其次,美苏核战略的对峙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军备竞赛,各国纷纷加强核武器的研发和生产,进一步加剧了世界的不稳定。
最后,冷战期间的核战略对于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美苏之间的对抗让其他国家不得不在两个超级大国之间做出选择,形成了所谓的“第三世界”国家。
总之,美苏核战略与冷战期间的紧张对峙是当时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议题之一。
论朝核危机产生的背景及根源A纸
论朝核危机产生的背景及根源一、朝核危机产生的背景首先,自从小布什上台后,美国政府某种程度上放弃了克林顿政府时期的多边主义、全球合作的政策,转而侧重通过单边(武力)行动来确保美国安全和美国利益。
从而逆转了90年代以来亚太地区发展起来的大国合作,合作安全和综合安全的趋势。
其次,2002年3月份美《核态势审议》报告把包括中、俄、朝在内的7个国家列为潜在核打击目标。
其三,小布什上台后放弃了克林顿政府对朝的“接触”立场,转而发表了对朝的强硬立场,指责朝为“邪恶轴心”、“无赖国家”。
其四,美加强了军事部署重心由欧洲向亚洲转移的速度。
特别在朝鲜半岛,仅2003年上半年,美国就部署了“爱国者”导弹并增添了“斯端克旅”。
同时加强了驻韩美军的训练强度和与韩国军方的演习强度。
其五,美的军事战备出现了新的进攻性的调整。
美在其新的《四年防务评估报告》中提出了“前方遏制”新概念,就是“赋予部署在前方的部队(美国的海外驻军)只需稍许增强力量就能迅速摧毁敌人的军事和政治目标的能力,强行遏制在关键利益的地区发生侵略行为。
”其六,美发动了对伊拉克的第二次海湾战争。
毫无疑问,以上几个方面的影响,无疑会极大的刺激朝鲜敏感的神经。
对朝鲜而言,自1994年10月,朝美达成了《美朝核框架协议》和1999年9月18日美克林顿政府下令全面放宽对朝鲜的经济制裁之后,现在的战略环境极大的恶化了,并且还有进一步恶化的可能性。
正所谓“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美国现行政策对朝鲜形成了极大的压力,并且这种不利局面严重削弱了朝鲜经济改革目标实现的可能性,甚至直接威胁到了朝鲜的国家生存。
对朝鲜而言,现在一切矛盾的核心在美国。
因此,朝鲜不得不有所行动而杀出一条血路。
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和判断,朝鲜核危机突然的爆发出来,并迅速的升级。
值得注意的是,朝鲜抛出核危机这张牌的时机和行动步骤是经过了精心的选择的,并非孤注一掷的冒险。
主要表现在:朝鲜利用了美发动第二次海湾战争而无暇东顾的“时间之窗”,突然地引爆核危机;朝鲜逐步的,有计划地向外界发布有关朝鲜核问题的消息,始终保持了相当的弹性和模糊性;朝鲜选择在与美国特使单独会议时,发布朝有核武器的模糊信息,迅速升级了核危机,针对性非常强;朝鲜对于朝核危机的节奏始终有严密的控制,在长达一年多的危机高潮中,始终保持了对外界局势的灵敏反应;朝鲜始终紧盯美国,强调朝美双边解决核危机,目标非常明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核战略变化及原因探析
作者:赵骞
来源:《人民论坛》2012年第14期
【摘要】美国对核战略作出调整主要是基于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思想等因素的考虑,在维护美国核优势的前提下恢复与完善核不扩散机制。
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其核战略的转变对核裁军及国际安全格局将产生深远影响。
但其核战略的本质仍是维护美国在核军事领域的绝对优势,因此核军控进程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
【关键词】战略武器军备控制利益博弈核战略
2010年是核军控领域重要的一年,核安全峰会的召开、美俄削减战略武器新条约的签署、美国颁布新《核态势评估》报告、《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成员国审议会等,都预示着核武器的地位悄然发生了变化。
其中,美俄于2010年4月8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签署的《进一步裁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措施的条约》尤其引人注目。
2009年4月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正是在此发表了名为“无核世界”的倡议演讲,承诺美国将致力于创造一个没有核武器的和平与安全的世界。
一年后条约的签署,除兑现其竞选承诺外,也昭示着美国整体核战略的转变。
美国对核认知的转变及原因
早在2007年1月,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和舒尔茨、前国防部长佩里、前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纳恩四位重量级前政要就联名在《华尔街日报》发表题为“一个没有核武器的世界”的文章,呼吁世界各国努力减小对核武器的依赖,阻止核武器扩散到潜在的危险分子手中,从根本上消除核武器对整个世界的威胁。
奥巴马政府上台后,对美国面临的核威胁重新作出了判断,认为美国所面临的核威胁已发生实际转变。
当前时代背景下,奥巴马对美国核战略作出调整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军事领域。
冷战后,作为军事强国的中、俄等国对美国的军事威胁日益减小。
美俄之间不再存在意识形态的对立,双方矛盾在冷战后大为缓解,发展双边关系,促进双边合作成为两国关系发展的主流。
而中美之间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性极小,更不会轻易使用核武器。
与此同时,所谓试图发展核武器的“无赖国家”以及非传统安全领域的核威胁日益增大。
而对于这种威胁,传统的核威慑战略收效不大,规模庞大的核武库反而更容易加剧核原料的遗失与外流,从
而对国家安全造成不利影响。
此外,美国常规军事力量优势的日益增强也间接降低了美国使用核武器的可能性,对美国核战略的转变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政治领域。
奥巴马政府倾向于推动美国核战略的转变。
与布什政府注重提升美国自身绝对实力不同,奥巴马政府更注重的是相对优势的提升。
“在防务、外交政策方面,共和党主张强大国防、独善其身、相对孤立。
而民主党则倡导裁军、集体安全、多边合作、对外干预。
在外交政策目标排序上:共和党倾向于将安全排在第一位,而民主党有时将人权与民主排在第一位,有时又将经贸排在第一位。
”①因此在核军事领域,有理由对奥巴马时期美国的核军控持乐观态度。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也是核裁军的积极倡导者,并对美俄间削减战略武器谈判表示拥护。
此外,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也对与俄罗斯就核裁军达成协定表示支持。
奥巴马政府成员的态度对近期核军控领域所取得的进展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
经济领域。
金融危机后,经济复苏是美国接下来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美国有必要对发展与维护核武器所需的巨额财政支出进行削减。
同时,解决国民就业问题,改善国民生活也是奥巴马在竞选过程中对选民们的承诺。
削减核武可以减轻政府财政压力,有助于美国经济的复苏。
文化思想因素。
美国一向拥有“道义领导”的思想。
美国历届政府都不同程度地认为,“美国有义务在道义上领导世界”。
正是由于这种根深蒂固的外交理念,美国在推行其外交政策时,或多或少地都带有推广美国意识形态的动机和行为。
无论是奥巴马“无核世界”的倡议,还是美国所提出的“在核裁军方面美国带头”等口号,近年来美国在核军控领域的一系列积极举动,均有抢占道义制高点,争取积极舆论导向,扩大美国意识形态影响力的文化意味。
此外,冷战后至今核领域权力结构背景及核安全环境的变化也是美国核战略转变的重要原因之一。
冷战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维护其在现有世界格局下的超级大国地位,并促进世界格局朝着对其有利的方向发展成为其国家战略的首要任务。
就目前全球安全领域的权力结构而言,美国在总体上无疑拥有绝对优势和超强控制力,但就核领域来说,美国并未随着冷战的结束而获得绝对优势地位。
俄罗斯由于继承了苏联时代遗留的大量先进武器技术、常规武器以及庞大的核武库,在核军控与裁军领域拥有制衡美国的资本,成为美国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而且在当前形势下,非传统安全领域的核威胁增大,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来自于国际核不扩散机制面临的崩溃。
因此,推动国际核不扩散体系的巩固与完善比拥有规模庞大的核武库更有利于美国的国家安全。
在此国际环境及权力结构背景下,美国在核军控领域采取一系列行动有其必然性及现实需要。
美国核战略转变在美俄削减战略武器新条约中的体现
分析美国核战略的转变应当从美国的视角出发,考察新时期核武器在美国国家安全中的地位以及在核军控条约中美国的获益。
一个国家获益超出其他国家获益的部分称作“相对获益”,而一个国家自身的获益被称作“绝对获益”。
俄罗斯作为前苏联核武库的继承者,在核军事领域有着与美国比肩的实力。
这就使得美国在条约谈判中以提升“相对获益”为主要战略目的,但基于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美国核战略又表现出更大的灵活性。
第一,推动核裁军进程,间接扩大美国常规军事力量优势,削弱俄制衡手段。
美俄虽在核武库规模上相对接近,但美国常规军事力量却有着世界范围内的绝对优势。
除此之外,美国拥有500余颗空间飞行卫星以实现其绝对的信息资源优势,遍布世界各地的军事基地使其具备常规军事领域的绝对优势。
通过推动核裁军进程,美国实际削弱了俄对美的制衡手段,进而扩大了美国的“相对获益”。
第二,推动核武库配置灵活化、高效化,且不对新型核武器进行限制,有助于扩大美国核军事领域的技术优势。
新条约对核武器的数量限制与此前相比化繁为简,550枚核弹头、800件运载工具,其中700件可部署是新条约中仅有的对战略核系统的数量限制。
在条约数量限制内,俄美两国可自主决定各自核武库中进攻性战略武器的构成。
而美国在核领域拥有巨大的技术研发优势,其核战略将转为不断提高核武器作战途径和打击效能,加速核武器更新换代的“相对优势”,进而实现以超前的核武器研发能力、高效的核打击能力为目标的扩大优势战略。
第三,放弃“取长补短”的核裁军原则,允许双方优势核武器的保留。
根据新条约,美国将能够保持目前核武库中绝大部分的优势兵器,对优势核武器的保留体现出美国核战略与冷战时期的不同。
随着苏联的解体,美国在核领域对制衡因素考虑开始下降,由传统的“制衡苏联”,“确保摧毁”的威慑战略转变为将核武器技术优势由局部扩大到整体的战略。
第四,不对核武库作实质性大规模削减,维持相当规模的核武库。
条约中规定双方裁减进攻性战略核弹头的数额大约为1600枚。
只占双方拥有量的一小部分,两国裁减后的核武器仍占世界的90%以上。
并且据西方媒体披露,条约中的核弹头计算方法存在漏洞,双方实际裁减数量可能少于彼此宣布的数量。
由此可见,美国在对核战略进行调整的同时仍将核武器作为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力量,对核武库规模优势的维持在短时期内不会改变。
总体而言,在当前核武器用于实战可能性越来越小的情况下,美国新核战略在维护美国核优势的前提下着力恢复与完善核不扩散机制,且更加注重技术优势与武器效能。
在兼顾推动核军控领域的发展的同时降低他国发展核武器的可能性。
美国核战略转变中的固有难题
美国核战略的转变对当前“核军控热”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对世界安全与和平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但是,美国核战略中也存在着诸多影响国际安全的隐患。
首先,美国规模庞大的核武库有悖其倡导的弃核理念,其在与俄削减战略武器条约谈判中对双方核武库并未进行“伤筋动骨”的削减,弃核动机与诚意令人存疑;其次,美国在冷战时期的威慑与遏制战略仍未消除,建立在假想敌核威胁基础上的核战略仍然存在;第三,美国对伊朗核问题与朝鲜核问题进行强烈指责,甚至不惜进行经济制裁与武力威慑,但对以色列事实拥有核武器却视而不见,在防核扩散政策上的双重标准令其在核军控领域的影响力大打折扣。
上述因素将影响美国核战略在未来的转变乃至全球核军控进程的发展。
总体而言,美国核战略正在发生着深刻的转变。
奥巴马政府所主张的核战略总体来说是朝着合作与温和的方向发展的,这有利于降低美国传统的对抗式核战略对国际安全造成的不利影响,并对国际核军控进程的发展与核不扩散机制的完善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然而透视其本质,也应当认清美国依然在主体上继承了其传统核战略,其核战略转变的根本目的仍是维护美国在核军事领域的绝对优势,奉行“依靠霸权保证安全”的立场。
(作者单位:国防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注释
①涂文婷:“试析奥巴马时代的美俄和战略发展态势及影响”,《理论界》,2010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