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市陇西县中药材产业的发展
西部药都——甘肃陇西
西部药都——甘肃陇西甘肃省陇西县有“千年药乡”、“天下药仓”和“西部药都”之美称,是全国“道地药材”的重要产区,被中国农学会命名为“中国黄芪之乡”,陇西黄芪和白条党参通过了国家质监总局原产地标识认定。
一、陇西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
全县已普查到的中药材品种313种,大宗种植品种30余种,尤其是黄芪、党参、柴胡、当归、大黄、黄芩、红芪、款冬花、银柴胡等在全国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二、陇西有充足的药源基地。
陇西中药材人工种植面积稳定在30万亩左右,是全国县级行政区域中种植面积最大的县。
中药材年产量6万吨,产值达9亿元。
三、陇西有良好的加工、仓储基地。
陇西有较大规模的中药材加工企业50余家,20家通过GMP认证,年加工转化各类中药材4万吨,实现产值5亿元;有千吨以上仓储企业26家,其中20家通过GSP认证,静态仓储能力15万吨,仓储品种300多个,年仓储周转量50万吨;有中药材销售经营企业200余家,6家获得自营进出口经营权证,本地营销人员3万余人,常驻外地客商2000余人,年市场交易量20万吨,销售网络遍及全国多个省市和东南亚国家、地区,中药材在全国市场上的占有份额达到20%以上。
四、是具有完善的市场体系。
全县已建成文峰、首阳2个中药材交易市场。
另外在首阳镇规划建设了占地近2000亩的地产药材交易及粗加工园,在文峰物流园占地188亩、建筑面积9万多平方米的中国·文峰药材交易城,已全面建成运营,登记入驻企业268家,个体户130户,已实现销售收入6亿元。
五、仓储优势突出。
陇西气候干燥、气温凉爽,适合大宗药材的仓储保管,素有“天然药仓”之美称”。
由于气候干燥冷凉,陇西又是“南药北贮”的理想之地,吸引全国各地客商纷纷将药材储藏在陇西,不仅出现“南药北储”,甚至近年来已有东南亚、中亚、中东等地的进口药材大量进入,呈现出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目前,全县有千吨以上仓储物流企业23家,静态仓储能力15万吨,仓储品种300多个,年仓储周转量达50万吨。
依托药材资源优势 做大做强药材产业——对陇西县中药材产业和发“药财”的可行性探讨
识认 定 , 被命 名为 “ 国黄 芪 之 乡” 中 。中药 材年 交 易
量达 到 2 0余 万吨 , 在本 县加 工 的 中药 材 饮 片就 有 5 万余 吨 , 4个药 材 品种通 过 了 GAP示范基 地建设 有 和认证 。 同时 , 药材 的高 精深 尖 开 发 和有 效 成分 在
— —
对 陇西 县 中药材 产 业 和发“ 药财" 的可行 性 探 讨
叶启智 , 蔺红 军
( 甘肃 省陇 西 县 人 民 政府 , 肃 陇西 7 8 0 ) 甘 4 1 0
摘 要 : 陇西 中药材 产业在 区位 、 市场 、 储 、 仓 资源等 方 面有 着许 多优 势 , 已成 为 全县 四 大支柱 产 并
中图 分 类 号 : 5 7F 2 ¥ 6 7 4
根 据 甘肃 省 “ 十一 ・五” 划 纲 要求 中提 出 的 规 “ 足 当地资 源优 势 , 分利 用 中药 材 资 源 , 快发 立 充 加 展特 色 中药 饮片 , 进药物 资源综 合加 工 , 推 构筑 药物
种植 、 新药研发 、 品制造 和市场 营销 相配合 的产业 药
将迎来 更好 的发 展 机 遇 。从 陇 西 县来 看 , 目前 陇 西
体系 ” 的精神 , 合 陇西 市 “ 一. ” 划 建 议提 出 结 十 五 规 的“ 后要不 断提升 中药材 加工水 平 , 中抓好 中药 今 集 材特 色优势产业 , 中药材 生 产 逐 步成 为 农 村经 济 使
新的增 长点 和农 民增 收 的重 要途径 ” 思路 , 了更 的 为
县有 中药材 加工 企业 4 6家 , 中 8家 中药材加 工企 其
业正在 进行 GMP改造 , 6家 中药 材经销 企业通 过 了
基于VAR模型的甘肃省陇西县中药材产业发展与药农增收实证研究
2 0 1 2年 3月 通 过 多 次 实 地 调 研 , 选 定 甘肃 中 药 材 大 县 — — 陇 西 县 为样 本县 , 以陇西 中药材产业 1 9 9 1 -2 0 1 0年发展 数据为例 ,
年全县有较大规模 的中医药 G MP认证加工企业 2 O家 , 个体加 工点 3 0 0 0多个 , 加 工量 5 . 3万吨 , 总产值 7 . 9 7亿元 , 药材销售 到全国 3 O个省市 自治 区及海外 , 陇西文峰 、 首 阳已成为我 国西 北最大 的中药材集散 地 , 陇西药 材在全国市场上的份额 已达 到
2 0 %以 上 , 能够 左右全 国中药材 特别是 党参价 格 , 是我 国药材 价格变化的“ 晴雨 表 ” 。 中药材仓储 、 交易产业等也是陇西县支柱 产业 。陇西县 素 有“ 天然药仓 ” 之称 , 当地 干旱少雨 、 气 候凉爽 、 光 照足 , 通风好
运用 G r a n g e r 因果检验分析其 间存在 的因果关 系 ,通过脉冲响 应、 方差 分解反 映 了变 量之 间的波动 , 深 入提示 了陇西 中药材 各 子产业发 展与药农 收入的关 系。 等 自然条件 , 所 存药材不生虫 、 不发霉 、 不变质 、 不 变色等 , 十分 适 宜中药材贮存 保管。许多 中药材在陇西天然药仓 中的储藏成 陇西 县 中药材 产 业发展 概 况 尤其是 部分 中药材对通风透气 等 陇西位 于甘肃省 中部 ,海拔 在 1 6 1 2 ~ 2 7 9 8 m, 5 0 %以上为 本 不及空调仓库 的百 分之一 , 南方空调仓库根本无 法仓 储 , 但 陇西“ 天然 黄土丘 陵沟壑区 , 年均 日照时数 2 2 9 2 h , 年均降水量 4 4 5 . 8 m , m, 储 藏环境要求较高 , 可 以轻松解决这一难题 。 2 0 1 2年底 , 陇西千吨以上仓储企 蒸发量却 为 1 4 4 0 m , / 7  ̄ 。降水 多集 中在秋季 , 春夏少 雨。过去在 药仓” 6家 、 静 态仓 储能力 5 0万 吨、 年 药材吞 吐量 1 0 0万 吨。中医 “ 以粮为纲 ” 思想 的指导下 , 大面种植 的是小麦 , 但却年年歉收 , 业 2 2家 ; 市 场交 易量 5 0万 吨 , 市场交易额 1 0 0亿 元 , 因此 陇西县成 了国家级 贫困县。十年九旱 的现 实 , 恶劣的 自然 药 批发企业 5 0 0 0多个 。 环境 , 虽然极不利 于小麦 、 玉米等传统农作 物的生长 , 但 却为喜 年交易品种 1 凉耐旱 的黄芪 、党参 等中药材提供 了得天独厚 的生存空 间, 陇 总之 , 经过近二十年 的发展 , 陇西县从全 国贫 困县变成 “ 全 。中药材 产业 已成为陇西县 富 西被 中国农学会命名 为“ 中国黄芪之乡” 。 2 0 1 2年陇西 已形成了 国最具投资潜力 中小 城市百强” 以首 阳为中心的黄芪 、 党参 、 甘草、 柴胡 、 当归 、 防风 、 板兰根 、 大 民强县 的第一大支柱 产业 , 也是 当地农 民变 自然条件劣势为优 黄等八 大药材种植基地 , 形成 了以陇西县为 中心半径 2 0 0公里 势 的产 业 。 的西北 中药材经济 圈。 定西 ( 包括陇西县 ) 2 0 1 1 年 8月成功举办 二、 甘 肃 陇 西 县 中药 材 产 业 发 展 与药 农 增 收 的 实 了全 国第 四届中医药 产业发展大会 ,并被确立为 国家级中医药 证研 究 原料生产供应保障基地。 我们 采用 V A R( V A R, V e c t o r A u t o r e g r e s s i o n ) 向量 自回归模 陇西县 除了大力发展 中药材种植外 , 还 大力发展 中药材 加 型进行 动态 实证分析 。V A R模 型又称 向量 自回归模 型 , 它把 系 工 业 ,延 长 中药 材产 业 链 条 。随 着全 国首个 中医 药产 业 园 统 中每一个 内生 变量作为 系统 中所有 内生 变量的滞后值 的 函 区——甘肃 陇西 中医药产业 园区建立 , 广东一 方 、 千金药 业 、 广 数来 构造模型 , 来估计 出联合 内生变量 的动态 关系 。在实际应 药集 团 、中国药材公 司等众 多国内知名企业在此投 资建厂 , 上 用 中 , 常常采用 A I C准则和 s c准则选择滞 后阶数 k , 使 模型达 百家企业 聚集在一起 , 已成为我 国重要 的中医药产业群 。2 0 1 2 到最优 。V a t ( P ) 模型的数学形式为 :
陇西中药材示范园简
陇西中药材⽰范园简陇西⾸阳中药材⽰范园区简介陇西县中药材⽰范园位于⾸阳镇董家堡村谭家庄社,占地200亩。
是陇西县委、县政府为加快我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完善中药材产业服务体系、全⾯提升科技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培养科技型药农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确⽴的重点项⽬,园内集中药材引驯、试验、⽰范、繁育、辐射带动等多种功能为⼀体,形成了具有鲜明特⾊的综合性⽰范园。
⼀、药圃园建设占地5亩。
今年共种植家种、野⽣及珍稀名贵品种74个,其中⽊本类8个、根茎类46个、花卉类6个、籽实类5个、全草类9个。
该区域主要是根据市场需求、品种⽣长特性,结合当地⽣产环境、应⽤科学的栽培技术和当地药农的种植经验等因素,进⾏综合分析,分期分批引进。
在栽培管理中祥尽观察⽣长发育特点及适应性,且与原产地进⾏⽐较,初步确定其推⼴价值,为下⼀步⽰范提供依据。
⼆、新品种⽰范占地45亩。
今年在原有的20个品种的基础上,⼜引进了13个品种,为⼤丽花、麦杆菊、紫茎独活、羌活、⽩芷、益母草、草红花、薏⽶、地黄、⼟贝母、⽜膝、⽢草、东北红参。
该区域主要将引种驯化成功的品种进⾏⽰范种植,掌握其⽣长发育特点,总结栽培技术要点,并进⾏药⽤价值评估和经济效益核算,初步确定其推⼴前景,为⼤⾯积⽰范种植推⼴科学依据。
三、中药材标准化建设占地150亩。
⼀是中标准化育苗50亩,主要研究、⽰范种植陇西⼤宗中药材品种,红芪25亩、黄芪7亩,党参8亩,⽢草3亩,黄芩7亩。
⼆是中药材移栽,标准化种植区占地100亩,主要研究、⽰范种植标准化育苗的四个品种,各占地25亩。
⾸阳镇菜⼦坪村中药材产业简介菜⼦坪村位于⾸阳镇西南部,距⾸阳中药材市场1公⾥,全村共393户2575⼈,耕地⾯积3849亩,其中⼭地3124亩,⽔地725亩,⼈均耕地2.2亩,是陇西县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及优质种苗繁育⽰范基地,种植品种有红黄芪、黄芩、秦艽、独活、半夏、⽢草等20余种。
2006年, 全村种植中药材3464亩,中药材从业⼈员1674⼈,占总⼈⼝的65%。
陇西首阳中药材示范园区简介
陇西首阳中药材示范园区简介陇西县中药材示范园位于首阳镇董家堡村谭家庄社,占地200亩。
是陇西县委、县政府为加快我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完善中药材产业服务体系、全面提升科技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培养科技型药农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而确立的重点项目,园内集中药材引驯、试验、示范、繁育、辐射带动等多种功能为一体,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综合性示范园。
一、药圃园建设占地5亩。
今年共种植家种、野生及珍稀名贵品种74个,其中木本类8个、根茎类46个、花卉类6个、籽实类5个、全草类9个。
该区域主要是根据市场需求、品种生长特性,结合当地生产环境、应用科学的栽培技术和当地药农的种植经验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分期分批引进。
在栽培管理中祥尽观察生长发育特点及适应性,且与原产地进行比较,初步确定其推广价值,为下一步示范提供依据。
二、新品种示范占地45亩。
今年在原有的20个品种的基础上,又引进了13个品种,为大丽花、麦杆菊、紫茎独活、羌活、白芷、益母草、草红花、薏米、地黄、土贝母、牛膝、甘草、东北红参。
该区域主要将引种驯化成功的品种进行示范种植,掌握其生长发育特点,总结栽培技术要点,并进行药用价值评估和经济效益核算,初步确定其推广前景,为大面积示范种植推广科学依据。
三、中药材标准化建设占地150亩。
一是中标准化育苗50亩,主要研究、示范种植陇西大宗中药材品种,红芪25亩、黄芪7亩,党参8亩,甘草3亩,黄芩7亩。
二是中药材移栽,标准化种植区占地100亩,主要研究、示范种植标准化育苗的四个品种,各占地25亩。
首阳镇菜子坪村中药材产业简介菜子坪村位于首阳镇西南部,距首阳中药材市场1公里,全村共393户2575人,耕地面积3849亩,其中山地3124亩,水地725亩,人均耕地2.2亩,是陇西县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及优质种苗繁育示范基地,种植品种有红黄芪、黄芩、秦艽、独活、半夏、甘草等20余种。
2006年, 全村种植中药材3464亩,中药材从业人员1674人,占总人口的65%。
甘肃陇西打造中国药都实施方案
甘肃陇西打造中国药都实施方案
本文提出甘肃陇西打造中国药都实施方案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定位:将甘肃陇西打造为中国药都,以发展现代化药品产业为核心,以提升药品研发创新能力、加强药品生产技术、推动药品产业集聚为发展目标。
二、政策支持:制定并实施相关政策,提供税收优惠、专项资金支持、知识产权保护等政策措施,吸引投资、吸引人才、培育企业,为药品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三、科研创新:加大科研创新投入,建立药品研发中心和技术创新平台,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提升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推动药品研发和技术创新。
四、产业集聚:积极引进药品生产企业和配套企业,打造药品产业链,形成集药品研发、生产、销售、配送、服务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促进产业的集聚和发展。
五、人才培养:加强药品人才培养,建设药品人才培训基地和实验室,提供专业人才培训和技术研修,吸引和培养具备药品生产和研发技术的专业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六、国际合作:加强与国内外药品企业和机构的合作交流,吸引国际药品企业进入陇西,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陇西在国际药品产业中的竞争力。
七、环境保护:加强对药品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推动药品生产绿色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生态效益,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通过以上实施方案的具体措施,甘肃陇西将全面推进药品产业的发展,加快打造中国药都,为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做出积极贡献。
陇西中药材市场概况
陇西中药材市场简介陇西药材资源丰富,种植历史悠久,素有“千年药乡”和“西北药都”之美称。
这里盛产313种中药材,是全国“地道药材”的重要产区之一。
以陇西为中心的药材,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20%以上,其中白条党参的产量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0%以上。
文峰、首阳两大中药材市场2008年集散各类中药材600多个品种20多万吨,成交额达13亿元。
作为西北最重要的药材集散地之一的陇西,在市场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走信息化发展之路已经成为了时代的要求,县委县政府也提出了“把陇西建成汇集中药材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为一体的交易平台和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中药材物流中心的目标定位。
陇西中药材种植范围陇西中药材种植范围由首阳、双泉、碧岩、马河等主产乡镇向四周不断拓展,现已延伸到全县17个乡镇的250个行政村90%以上的农户,为产业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种植品种日益丰富。
由20世纪90年代初的当归、黄芪、党参发展到2014年的30个,其中规模种植的就有黄芪、党参、柴胡、红芪、板蓝根、当归、大黄、甘草、黄芩、款冬花、银柴胡、丹参、防风等10多个,有效地促进了多元化发展进程。
种植面积稳步增加。
由十年前的万余亩发展到目前的30万亩。
初步形成了以首阳为中心的渭河沿川黄(红)芪基地,以菜子为中心的南部二阴区的优质种苗繁育基地,以福星为中心的北山、西北山党参、板蓝根生产基地和以马河、通安为中心的柴胡等四大生产基地,推动了产业集约化、基地化发展进程。
产量、产值逐步提高。
陇西中药材加工产业近年,陇西加工转化各类药材3万吨,产值5亿元,实现利税2000万元,中药材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带动作用,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拓展外销途径,提高出口创汇能力。
产品研发步伐加快。
企业积极引进国内先进的生产设备,改进生产技术,引进和培养人才,提高产品科技含量,研制生产出畅销的脱皮黄芪、黄(红)芪宽带片、党参片、党参条、甘草长片、当归单只片,开发出了党参醋、芦荟花粉胶囊、保健药膳、药茶、汤料等产品,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定西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定西市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定西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定西市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定西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3.06.30•【字号】定政办发〔2023〕69号•【施行日期】2023.06.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药政管理正文定西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定西市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定政办发〔2023〕69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定西高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中央及省属在定各单位:《定西市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定西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3年6月30日定西市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为全面提升我市中医药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甘肃省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盯打造“中国药都”战略目标,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和健康定西建设为主线,大力发扬中医药特色优势,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提升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推动中医中药协调振兴发展,助推“中国药都”建设。
到2025年,全市中医药服务体系更为完善,中医药防病治病水平明显提升,中医药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高素质中医药人才队伍逐步壮大,中药质量不断提升,中医药文化大力弘扬,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中医药卫生、经济、科技、文化、生态“五种资源”发展更加协调,中医药振兴发展取得明显进展,中医药成为健康定西建设的重要支撑。
二、重大工程及任务分工(一)中医药健康服务高质量发展工程1.聚力打造中医药医疗服务高地。
以市中医医院为依托,积极争创与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共建国家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加快市中医医院国家中医特色重点医院项目建设,着力打造中医特色突出、临床疗效显著、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市级重点中医医院,提升市级中医医院服务质量和水平,带动全市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
甘肃省中药材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为了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启动六大行动促进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省委发[2008]32号)精神,全面了解全省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情况,找准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以便集中扶持,加快发展。
按照刘伟平副书记和泽巴足副省长安排,由省农牧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扶贫办等部门联合组成调研组,用两周时间,深入我省中药材重点产区定西和陇南两市,通过走访种植大户、加工企业、交易市场,与基层农民、企业及市县领导广泛座谈交流,听取各方面意见,结合其他市州报送的相关资料,对全省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了较全面的了解,依据发展成效和突出问题,提出了促进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现报告如下:一、发展成效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目前,全省中药材生产的优势区域基本形成,而且呈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势头。
(一)优势产区已经形成2007年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224.03万亩,产量40.89万吨,产值26.42亿元。
全省有70个县有中药材生产,但主要集中于定西市和陇南市,两市种植面积占全省的65.67%。
其中,定西市种植中药材96.38万亩(2008年101.17万亩),产量16.25万吨;产值14.3亿元,占农业产值的34.56%。
陇南市种植中药材50.75万亩(2008年58.27万亩),产量6.37万吨;产值6.8亿元,占农业产值的21.3%。
陇西、岷县、渭源3个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超过20万亩,武都、宕昌和漳县3个县种植面积达10万亩以上,临洮、文县、西和、民乐和华亭5个县种植面积5万亩。
地道药材品种规模化种植优势明显。
2007年全省种植当归34.5万亩,6.5产量万吨,占全国产量的95%;党参48.3万亩,6.3产量万吨,占全国产量的60%;黄(红)芪37.4万亩,6.98产量万吨,占全国产量的50%;柴胡30.5万亩、产量4万吨,占全国产量的40%;大黄4.8万亩,2.1万吨,占全国产量的60%;甘草5万亩,产量1.5万吨,占全国产量的25%;板蓝根12.9万亩,产量2.6万吨,占全国产量的65%。
甘肃中医药产业发展研究
甘肃中医药产业发展研究甘肃中医药产业发展研究张世斌李福祥摘要:甘肃作为中医药主产区之一面临巨大发展机遇。
本文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理论首先对甘肃中医药产业的发展进行剖析,表明甘肃发展中医药产业完全符合甘肃要素禀赋结构,中医药产业是甘肃具备比较优势的产业。
针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应通过产业政策实现以工业园区为载体的产业集群,利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机遇拓展沿线国家市场,尽快完善产业链并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关键词:新结构经济学中医药产业全产业链产业集群一、引言二战后,为恢复战后国家经济,发展经济学登上历史舞台。
发展经济学—结构主义思想主张国家干预经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追赶发达国家。
20世纪60到70年代,普遍施行“结构主义”思想的拉丁美洲、非洲及南亚国家均失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时期未采用“结构主义”思想的“亚洲四小龙”的经济成功转型。
20世纪70年代末,以新自由主义为主流的发展经济学反对国家干预经济,推行“华盛顿共识”制度安排,但这些转型国家出现了长达20年的经济剧烈波动和萧条。
在这期间,中国并未推行“华盛顿共识”制度安排,但中国在经济转型上取得巨大成功。
西方经济增长理论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
中国的经济实践证明,西方主流发展经济理论很难从宏观方面较好解释中国经济的崛起,更难解释中国在推动产业发展方面的努力。
中国的经济和产业发展需要来自中国的经济理论来解释。
林毅夫提出的新结构经济学理论是应用新古典经济学分析方法研究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动态发展以推动经济增长的发展经济学理论,理论强调经济结构内生于该地区的要素禀赋结构,主张产业发展要建立在特定要素禀赋结构上。
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国家和地区,要素禀赋结构由于劳动力和自然资源较为丰富,一般产业体现为劳动或资源密集型产业;处于发展较好的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要素禀赋结构决定了该地区主要发展技术或资本密集型产业①。
新结构经济学理论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和地区发展符合自身要素禀赋结构的产业提供了理论依据。
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
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2015年—2020年)为了全面落实省委十二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对陇药产业发展做出的部署和要求,认真贯彻《中共甘肃省委办公厅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意见》(甘办发[2014]69号)精神,全力推进我县中药材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建立中药材支柱产业,大力推进中药产业现代化,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现制定全县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一、中药材产业发展的重大意义中药材产业是能耗低、污染少、带动广、潜力大、附加值高、产业链长的朝阳产业。
我县是中药材资源大县,也是国家重要的中药原料生产供应保障基地。
天麻、猪苓、五味子、淫羊霍、鱼腥草、柴胡、贯叶连翘、杜仲等大宗道地药材品质优良,生产历史悠久,原生态特征十分明显。
特别是以天麻为主的真菌中药材在全省独树一帜。
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是培育我县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的重要举措,对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条、发展壮大区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开拓中药材应用领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中药材产业分布于广阔的农业生物生态和工业领域,横跨种植、林业、环境、植物、微生物、生态等生物系统。
产品包括道地药材、生药、饮片、临床用药、食品、保健、化妆等众多品种,成为被大量使用的重大疾病防治、医院临床用药和健康保健品。
发展中药产业对推动我县科学技术发展,强化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带动农业、林业、环保、科技产业,药物、食品、生物保键品等先进制造工业和生态保护产业,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二)保护中药植物资源,提高开发利用水平。
全县传统中药材野生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巨大。
已查明中药材资源蕴藏量576种,可供开发和利用的中药材涵盖植物、动物、矿物、微生物等众多种类,野生中药材生长分布于县内整个区域。
所产中药材质量和生产量历史以来位居全国前列,其药效功能闻名于世、享有盛誉,其中:天麻等约100余种名贵生药在省内外均有大宗销售。
定西:“千年药乡”迈向“中国药都”
全 市 还积 极 推 进 中 医药 产 业 规 范 化 流通 , 构筑
原 药“ 全屏 障 ”通过 建立 大 型市 场 和现代 化药 库 。 安 。
畅 通信 息渠 道 ,对 药 品经 营 企业 进 行 G P认 证 , S 保 证 了经 营质 量管 理规 范 。到 目前 , 全市 已有 3 8家药
化 种 植示 范点 , 射 带动 全 县 中药 材种 植 面 积 达 2 辐 5
万 亩 。“ 中国 当归 之 乡 ” 县 , 植 以 当 归为 主 的 中 岷 种 药材 2 5万 亩 , 出 E“ 归 ” 2 0多 吨 , 年 l岷 20 占全 国 当归
出 口量 的 9 %以上 。 0
定西 市市 长常 正 国说 。十 二五 ” 间 , 西 市将 “ 期 定 遵循 天 然道 地 准 则 和 自然 规 律 , 步 建 立健 全 符 合 逐
新 品系 8个 , 当归新 品种( 示 范 种 植 已 占到 4 %, 系) O 黄芪 、 参新 品种( 示 范 种植 均 占到 5 % , 步 实 党 系) 0 初
最 高 的县 。“ 中国党参 之 乡 ” 源 县 , 渭 已形 成 了“ 归 南
北 参 川芪 ” 的种 植 布局 , 成 的 1 建 O多个 中药 材 标 准
质 量 的第 一 道 关 口 , 土壤 、 种 、 料 、 药 、 在 籽 肥 农 田间 管 理 等 各个 环 节 都执 行 操作 规 范 , 保 了所 生 产 药 确 材 的质量 。 据 了解 。 年 来定 西 市 依 托科 研 单 位 和 中药 材 近 科 技 园区 , 功选 育 出当归 、 芪 、 参 三 大 中 药 材 成 黄 党
品 品牌 、 一 质 量管 理 、 一 产 品等 级 、 一 包 装 标 统 统 统
甘肃省中药材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辩蛳 I 鲞 女
甘 肃省 中药材产 业 化发 展 存 在 的 问题 及建 议
王润琴 常 栋
( . 肃省农 业科 学院 甘肃 兰州7 0 7 ; . 1甘 3 0 0 2 甘肃 省定 西市临 洮农业 学校
甘肃是 全 国 中药 材 优势 主产 区之一 。近 几 年 , 随 中存 在 的问题加 以分 析 , 并提 出现 自给 , 种植结构调整优化 , 比较效 1 存 在 的 问题 受 益 鼓励 和市 场需 求拉 动 , 中药 材生产 呈 现持续 规模 化 11 资源过 度开发 , 护 利用不够 . 保
发 展 的强 劲势 头 。 0 7 全省 中药材种 植 面积 由2 0 2 0年 02
降雨 量 极 不平 衡 ,伏 秋 干 旱 年 发 生 率 为4 .% 的特 正值 晴 朗少雨 季 节 ,收 获 质量 有 保证 ,而 且上 市 较 78 征, 可推 广适 时早播 、 膜覆 盖 以及 荚果 播 种 以及 行 早 , 为加 工食 用型 花 生深受 沿 海市 场欢 迎 。花 生育 地 作 间盖 草等技 术 措施 。调查 发 现 , 省 花生 产量 低 的一 种 的 目标 应 注重 高产 、 全 高蛋 白质含 量 或 高产 、 高含 油
齐 飞 、 团发 展 、 体 推进 ” 区域 发 展 战备 , 调要 之 中。由于这 些资 源生 物学 习性独 特 , 组 整 的 强 驯化栽 培技 术
按照壮大特色优势产业的思路促进组团发展 , 为促进 还 不成熟 , 以满 足市 场需求 。 0 难 2 世纪7 年代 , 0 陇西县 作 为 特色 优 势 产业 之 一 的 中药 材 产 业得 以有 序 建设 的丹参 、 秦艽 、 牛蒡 子 、 草 、 益母 薄荷 、 麻黄 等 中药材 储 和稳 步提 升 ,不 断 提 高 中 药材 生 产 的产 量 和种 植 效 藏量 还较 大 , 因无 限制 采挖 、 但 环境 退化 等 因素 , 中 使 益 , 定 增加 农 民收入 , 稳 我们 就 目前 中药 材 产业 发展 药 材 的分 布 区域逐 渐缩 小 , 重影 响 了陇西县 中药 产 严
甘肃省道地中药材生产及营销策略初探——以陇西县为例
以陇 西县 为例
马 锟 。
(. 1 甘肃农业大学 , 甘肃 兰州 7 0 7 ;. 3 0 0 2 甘肃省科 学技 术厅 , 甘肃 兰州 70 3 ) 30 0
摘 要 : 中药材 生产及 营销 是 陇西县极 为重要 的 支柱 产 业 。文章 结合 目前 国 际上 中药材 的 的 营销
安全性。
() 3 中医中药 的国 际学 术交 流 。中药 离 不 开 中
医, 二者 必须 同时进 人 国际 市场 , 则必 然造成 中药 否 西 化 。中医药 人才 的培 养 必须 面 向世 界 , 在学 习传
统 中 医理 论 的同时 , 须提 高国际交 流和 沟通 能力 , 必
1 我 国 中药 材 营销 现 状 分 析
() 1 目标市 场 应 定 位 。中药 的 目标 国际 市 场应
工能力 达 到 2万 吨 , 产值 2亿元 , 现利 税 2 0 实 0 0万
元 , 口量达 1 0 出 5 0吨 , 口创汇达 3 0 万美元 。 出 0多 陇西县 中药材 产业发 展的优势 主要 表现在 以下
几个方 面 :
维普资讯
的 中药 有很 多 , 中药 除 了已上市 的药品外 , 还包括 大 量 古代 医书 中的药 方 , 如果 能获得 中药有 效性 、 安全 性 和成本 效果分 析 的数 据 , 使其 在 国际 学术 刊 物上 发表 或在 国际会 议 上交 流 , 将在 极 大 程度 上 提 高 中
药 的国际声 誉和 地位 。
为 中药 营销 的根本 问题 。本 文 以我省 陇西 中药材 为 例 , 图探讨 中药营销 策略 的有关 问题 。 试
程 为基础 的治疗方法 , 而西 医 、 西药 是 以结果为 目的 的治疗方 法 。中 医一 般强 调 以个 体 的需 要 为 基 础 , 同病可不 同疗 , 而西 医 认 为这 种缺 乏 对 照 的结 果 是 没有 说服力 的。因此在 研究 中应 以对 照试验 数据 为 支持 , 增加 药物经 济学 分 析 以证 明 中药 的有 效 性 和
定西的区县中,哪个最发达?
定西市,地处甘肃省中部,是一个自然资源非常丰富的地方。
在定西市下辖的区县中,哪个最发达?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在我看来,陇西县是定西市中最发达的县城。
陇西县的经济实力非常强大。
陇西县是甘肃省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之一,是甘肃省的“三北”防护林体系重点县。
陇西县的农业产业非常发达,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油菜、豆类等作物。
陇西县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炭、铁矿、锰矿、石灰石等。
陇西县的工业也非常兴旺,主要集中在冶金、化工、机械制造、建材等领域。
陇西县还是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境内有兰新铁路、兰海高速公路、兰州-西安高速公路等重要交通线路贯穿而过。
这些都为陇西县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陇西县的文化底蕴非常深厚。
陇西县历史悠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早在新石器时代,陇西县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
陇西县是中国古代的“酒乡”,有着悠久的酿酒历史。
陇西县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
如陇西县的太白山、龙门石窟等都是中国的文化名胜。
陇西县还是中国传统音乐的发源地之一,有着深厚的音乐底蕴。
陇西县的文化底蕴非常深厚,这也为陇西县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文化支撑。
陇西县的生态环境非常优美。
陇西县是甘肃省的生态示范县,被誉为“甘肃生态屏障”。
陇西县的天然氧吧、太白山、白龙湖等景点,都是甘肃省的自然保护区。
陇西县的生态环境非常优美,这也为陇西县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生态支撑。
陇西县是定西市中最发达的县城。
陇西县的经济实力非常强大,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生态环境非常优美。
陇西县的发展潜力无限,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陇西县会变得更加繁荣富强。
定西市下辖的区县中,哪个最发达?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在我看来,陇西县是定西市中最发达的县城。
陇西县的经济实力、文化底蕴、生态环境都非常优秀,这也为陇西县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陇西县会变得更加繁荣富强。
我国中药材GAP基地建设现状
我国中药材GAP基地建设现状随着我国中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中药材GAP基地建设已成为行业内的重要话题。
中药材GAP基地是指按照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要求进行建设的中药材生产企业,其目的是提高中药材生产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
本文将对我国中药材GAP基地建设的现状进行探讨。
我国是中药材生产和使用大国,中药材市场发展迅速。
随着国家对中医药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中药材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中药材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然而,我国中药材市场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药材质量不稳定、价格波动大等,其中药材质量的保障成为市场发展的关键。
为了提高中药材生产质量,我国中药材GAP基地建设得到了广泛。
截至目前,我国中药材GAP基地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建设了一批符合GAP要求的中药材生产基地。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建设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基地管理不规范等。
下面以甘肃省陇西县为例,介绍中药材GAP基地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陇西县是我国著名的中药材生产县,中药材种类丰富,素有“千年药乡”之称。
近年来,陇西县积极推进中药材GAP基地建设,建设了多个符合GAP要求的中药材生产基地。
这些基地在规范化生产、质量保障和带动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其中,陇西县和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的甘草基地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该基地在GAP认证方面做得非常出色,拥有完善的生产、管理、监测等环节,为甘草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同时,该基地在带动农民增收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基地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技术培训和推广力度不够等。
针对中药材GAP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加强政策支持。
政府应加大对中药材GAP基地建设的支持力度,从政策、资金等方面予以倾斜,提高基地建设水平和质量。
强化技术培训和推广。
加强对基地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培训和推广,提高基地建设和管理的专业化水平。
陇西县中医药产业发展情况调研分析
后被确定为 “国家级 中医药原料生产供应保障基地 ”“全 国中
药材(黄芪 、党参 )种植产业知名品牌示范 区”和“国家中医药
产业发展综合试验 区”。其特点为 :一是产业 优势 比较 突出。
种植方面 已建立 了中药材种植追溯体 系建设 ,陇西黄芪 已成
功 申报为 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 品和 国家 驰名商标 ;二是集群
四川作 为 中国“农家 乐”发 源地 ,存在 同质化经 营 、产 品 雷同 、类 型单 一等诸多问题。为把农业旅游产业 培育成为繁 荣农村 、富裕 农民的新兴支柱产业 ,在 国民休 闲大背景下 ,四 川农 业旅 游亟须创新升级 。一是依托现代 “旅游 +农业观光”
1 产业概况
陇西县积极抢抓国家高度重视 中医药事业 、实施 中医药
陇县中医药产业发展现状的思考与建议
陇县中医药产业发展现状的思考与建议发表时间:2019-06-21T15:03:05.713Z 来源:《药物与人》2019年3月作者:边陇霞蔚丽英[导读] 本文主要通过对陇县中药材资源与种植现状调查,针对中药材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推动当地中药材产业可持续发展。
陕西省宝鸡市陇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边陇霞蔚丽英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陇县中药材资源与种植现状调查,针对中药材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推动当地中药材产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中医药产业;发展现状;思考与建议[中图分类号]F32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3-CR1.陇县中药材现状1.1地理环境适宜中药材生长陇县地处关中西部,年降水量524.6mm,年平均气温11.9℃,最高气温39.7℃,最低气温-10.6℃;年平均相对湿度67.0%。
地势西高东低,南部陇山高耸,峻岭重叠;东、北部千山横亘,丘陵沟壑密布;中部千河贯通,地势平坦;西南、西北两山向千河谷地倾斜,构成明显的山地——台原——川道阶梯地形。
浅山区荒坡面积大,川原区土壤肥沃,是中草药适宜生长繁殖的良好地区。
1.2中药材资源丰富陇县境内共有药用植物1838种,隶属146科763种,其中常用中药材301种涉及316种原植物,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23种,野生中药材49种。
驰名的地道药材品种有秦艽、西洋参、人参、当归、党参、大黄、丹参、独活、黄芪、柴胡、五味子等,中药材蕴藏丰富,被称为陕西的“药材之乡”。
1.3中医药历史悠久陇县的药王洞在陇县县城北2公里处,因药王孙思邈曾隐居而得名。
南北两山群众靠山吃山,至今还延续着农闲时候上山采挖中草药这种习惯。
陇县八渡镇七十年代试种植、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西洋参质量上乘,更是远近闻名。
1.4中药材产销雏形初步建立近年来,陇县以宝鸡西合中药饮片有限公司、陇县玖丰中药材农业园区产业为依托,全县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12个,依托“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采取“产、供、销”一体化的经营理念,建立种植基地21处3万余亩,主要以秦艽、连翘、大黄、西洋参、当归、党参、黄芪、独活、丹参、生地、远志、苦参等品种为主,初步建立了集中药材种植、加工及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中药材生产发展体系。
陇西黄芪产业化发展路径探析
陇西黄芪产业化发展路径探析作者:李建平张治平来源:《发展》2023年第05期黄芪被《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作为常用大宗中药材,素有“十药八芪”之称。
黄芪既是中药也是保健品原料,含黄芪的中成药多达200余种,以黄芪为原料的上市保健品达160余种。
黄芪的产业化发展涉及诸多领域,在我国中药材产业发展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它的同步开发和利用对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陇西作为优质道地黄芪的传统产区,早在南北朝时期的大药学家陶弘景所著《本草经集注》中就有“黄芪第一出陇西,色黄白、味甜美,今亦难得”的记载,由此观之陇西黄芪盛产就追溯到南北朝以前了。
20世纪70年代,陇西就把黄芪人工试种成功,随着推广种植面积逐年扩大,黄芪产地加工也得到了蓬勃发展。
当前面对多样性的市场需求,探索陇西黄芪对当地产业发展及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将更为急迫。
本文从陇西黄芪生产现状、生产基础、存在问题等诸多方面进行剖析,探索提出陇西黄芪产业化发展路径,旨在促进当地农业产业发展的步伐。
一、陇西黄芪资源禀赋(一)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1.土壤地貌陇西县位于秦岭支脉丘陵地带与西北黄土高原之间,属于比较典型的黄土梁峁与河谷地形,形成二阴地区的南山、干旱的北山、渭河河谷水川地等3个差异明显的地理环境,具有西北高、东南低显著地势特点。
本地区以黄绵土形成的土壤为主,土层深、土质松,农业耕作条件便利。
优质的土壤质地、良好的地貌环境,给陇西黄芪优质高产提供了便于生长的土壤地貌。
2.水文陇西县自产水8012万立方米,辖区内的地表水、入境水9750万立方米,有1.78亿立方米的水资源总量,年可供开采3300万立方米的水,渭河有46.1公里流经县内,形成了便于生产灌溉的7条支流。
3.气候陇西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春、夏、秋、冬气温变化较大,日照充足。
年蒸发量是降水量3.2倍,年无霜期、日照时数分别为146天、2292小时。
川(水)区、北山为温和干旱区,南山为温寒半湿润区,7.7℃的年平均气温特别适宜优质黄芪的生长发育。
陇西县黄芪产业发展研究
陇西县黄芪产业发展研究陇西县黄芪产业发展研究引言黄芪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在中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和良好的市场前景。
陇西县位于中国陕西省,以其优良的生态环境和适宜的气候条件而闻名。
本文旨在探讨陇西县黄芪产业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可行的发展策略。
一、陇西县黄芪产业的发展现状陇西县黄芪产业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资源优势。
黄芪生长在陇西县的高山草甸和山坡上,土壤肥沃,土壤pH值适宜,气候温和,是黄芪生长的理想环境。
陇西县种植的黄芪质量优良,品种丰富,已经成为国内外市场的主要供应者之一。
目前,陇西县黄芪产业发展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农民的收入得到了显著提高。
主要经营主体包括农户、农民合作社和企业等。
黄芪的加工与销售链条逐渐完善,一些企业开始进行深加工,将黄芪提取和加工成中药制剂或保健品。
陇西县的黄芪产品不仅畅销国内市场,还出口到国际市场,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二、面临的挑战尽管陇西县黄芪产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陇西县黄芪产业发展过程中缺乏科学技术和专业知识的支撑。
农民种植黄芪的方式仍然依靠传统经验,缺乏科学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方法。
这导致了一些问题,如种植效率低下、病虫害发生率高等。
其次,黄芪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波动较大。
随着黄芪需求的增长,市场上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一些地区的黄芪价格波动较大,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
这给农民带来了经济风险。
此外,陇西县的黄芪产业仍然面临着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的难题。
陇西县的黄芪产品在市场上缺乏知名度和竞争力,需要进一步提高品牌形象和市场认可度。
三、发展策略为了进一步推动陇西县黄芪产业的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发展策略:1. 加强科技支撑和技术培训。
通过建立科技团队,向农民提供种植技术指导,推广科学栽培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陇西县黄芪的产量和质量,减少病虫害发生率。
2. 优化产业链条和农产品加工。
鼓励企业进行深加工,将黄芪提取与加工成更高附加值的制剂或保健品,拓展产品的市场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定西市陇西县中药材产业的发展
————————————————————————————————作者:————————————————————————————————日期:
2
浅谈定西市陇西县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摘要:陇西县是全国“地道药材”的重要产销地,素有“千年药乡”和“西北药都”之美称,是中国农学会命名的“中国黄芪之乡”和国家质检总局认证的黄芪、党参原产地。
中药材产业已形成“三个基地”、“两个园区”的格局,药材种植、经营等已逐渐走向规范,中药材产业化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情况良好。
关键字:规范化循环经济“三个基地”“两个园区”
陇西县是全国地道药材的重要产区之一,全县共有各类中药材资源313种,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连续5年稳定在26万亩以上,其中党参、黄芪、红芪、柴胡等地道中药材面积占中药材种植面积的90%左右,是全国重要的中药材集散地,文峰、首阳两大药材市场年交易达10万吨以上,交易额超过5亿元。
两大中药材加工园区和伊真堂、效灵、四海、民安、康盛等辐射带动能力较强、规模较大的中药材龙头加工企业46家,其中有26家办理了《药品生产许可证》,个体加工点达到2000多个,中药材年加工能力达到2万吨,产值1.45亿元,实现利税2000万元,出口量达1500吨,出口创汇达300多万美元,产品远销东南沿海超市或转口销往韩国、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全县现有药材仓储容积80万立方米,仓储能力5万吨,有“西部药都:网上陇西”、“惠森药业”、“西北中药材”等中药材专业网站23个,货运信息中介组织36个,中药材经营企业230户,其中已有9家企业办理了《药品经营许可证》并通过GSP(货物供应规范)认证,有6家企业获得了《自由进出口经营权证》,运输网络遍及全国。
中药材产业循环经济发展如此迅速,首先得益于陇西县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甘肃省陇西县位于渭河上游,海拔1612—2798米,年平均气温7.7摄氏度,降雨量437毫米,土壤以黄绵土为主,日照时数2254小时。
光照充足,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无霜期155天,中药材资源潜力大。
冷凉气候特点,土壤、大气和水质洁净的优势以及当地群众种植药材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等一系列的优势条件使得中药材产业成为“富民强县”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2002年9月在首阳镇发现了5株世所罕见的野生中药材“黄芪”,平均长度2.4米,最粗处直径约8.5厘米,茎繁叶茂。
根须发达,经有关部门鉴定将其命名为中国黄芪之乡“黄芪王”,这充分证明陇西土壤、气候完全适宜中药材的种植,不愧为“中国黄芪之乡”。
其次,陇西县中药材产业的快速发展有着相当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药材种植特别是黄芪栽培技术比较成熟,如与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合作研究的黄芪GAP(良好农业规范)基地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项目通过鉴定验收,并一致认为“陇西黄芪GAP基地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中药材市场前景广阔,随着医药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中药已由过去的多味配方、煎服汤药为主,进入了以中成药为主,多剂型高技术含量的崭新阶段,新世纪的国内外中药市场,前景光明,社会需求增长。
中药走向国际市场迅速扩大。
“入世”之后,又为我国中成药走向国际市场创造良好机遇。
陇西作为西北中药材产销中心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药材生产、加工、销售、信息、服务作为西北地区的中心当之无愧。
许多大型制药企业主动前来寻求合作。
如
三九医药服务有限公司、江西汇仁集团植物药业有限公司、全国心脑血管药品三大生产企业之一等。
成立“陇西中药材研究所”,开展科研、生产、基地建设、企业原料供应系列化的现代中药材产销工作。
陇西有着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区位、环境、市场、文化、交通、仓储、资源、政策、信息等多方面的优势,中药材产业与其它地区相比,已率先步入快速发展阶段。
中药材产业化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中药材是陇西的支柱产业之一,截止2001年底,中药材种植面积24.1万亩,其中红、黄芪6万亩,大黄、当归3万亩,柴胡4万亩,党参、板蓝根10万亩以及中药材育苗、制种基地。
总产量达到2.2万吨,产值34760万元成为第一大主导产业。
中药材产业化循环经济发展已初具规模,并已初步形成市场带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种、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格局,中药材产业化循环经济包括新技术研究、示范、新品种引进、选育、生态适应性筛选、新产品开发、工厂化育苗、无公害栽培(标准化生产)、中药材加工、各类专业化市场和营销网络等。
以黄芪产业化循环经济模式为例:黄芪种植区生态环境治理——保护生态改善环境——中药材科技园区建设——中药材生态旅游观光区——种子、种苗培育基地——规模种植——中药材初、深加工(超临界萃取、超微粉碎)——中成药生产原料(黄芪、蜜灸黄芪)——医药中间体(黄芪皂苷、大豆皂苷、黄芪多糖、甜菜碱等)保健食品——研制、开发(提取分离黄芪浸膏药粉、超细粉)、饮片——嫩叶制药茶——茎、叶、渣、边角料+其他农副产品——饲料加工——工业饲料
——畜牧业——组织营销——流通市场(包括贸易业、包装行业、运输业等)
中药材产业化循环经济发展规模与布局:中药材产业化循环经济发展的首要之点是建设无公害、GAP标准化生产基地,即生产出“安全、有效、稳定、可控”的绿色中药材。
根据构建陇中区域经济中心和陇西产业化循环经济发展规划,营建5条中药材生产走廊,无公害、GAP标准化化生产基地20万亩。
包括以首阳为中心,建成5万亩黄芪GAP标准化生产走廊;以西北山乡镇为主体,建成8万亩党参GAP 标准化生产走廊;以南山6乡镇为主体,建成万亩党参、甘草GAP 标准化育苗走廊;以马河为中心,建成万亩柴胡GAP标准化生产走廊;以北山乡镇为主体,建成万亩板蓝根GAP标准化示范走廊。
中药材产业化循环经济发展重点项目:陇西中药材循环经济发展重点项目应选择中药材精深加工和产品系列开发,如黄芪中成药生产原料黄芪、蜜灸黄芪加工成中药,医药中间体黄芪皂苷、大豆皂苷、黄芪多糖、甜菜碱、浸膏粉、超细粉等再研制开发出药品、保健食品、黄芪注射液、黄芪多糖冲剂等。
陇西县中药材产业已形成“三个基地”、“两个园区”的基本格局,“三个基地”:
一、首阳中药材科技示范园建设。
县上共投入资金35万元,在示
范园开展野生种药材引种驯化、药圃园、新品种示范、GAP试验、设施栽培、总面积200亩,其中黄精、穿山龙、龙葵三个中药材野生驯化小区1亩,白芍、栝楼、王不留行等88个品种药圃园5
亩,羌活、益母草、秦艽、川芎等新品种示范39亩,黄芪、党参、甘草等大宗中药材新肥料、无公害农药应用试验5亩,标准化育苗150亩。
二、优质种药材种苗繁育基地建设。
县上共投入资金24万元,在
首阳真、菜子镇、双泉乡、碧岩镇建成黄芪、甘草、黄芩、党参四个大宗中药材标准化种苗繁育基地390亩,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农户发展优质种苗繁育基地10000亩,所产优质种苗统一回放,全部用于下年规划化生产基地建设。
三、中药材规划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
县上共投入资金175万元,
在首阳镇、福星镇、马河镇、柯寨乡、双泉乡、菜子镇建成党参、黄芩、黄芪、甘草、柴胡规范化生产基地3300亩,并在6个基地中个建成占地10亩的规范化生产核心试验示范田,从源头上保证了药材质量安全、有效、稳定、可控。
“两个园区”:
一、陇西中药材物流园建设。
采用企业牵头、政府扶持、社会参与、
市场化运作的方式,规划筹资1.5亿元,建设占地340亩,集中药材仓储、配送、检测、信息、会展为一体的中药材物流园。
二、中药材精深加工园区建设。
加工园分为饮片加工区、中药提取
区、现代制药区三大功能区,已有效灵药业、千金药业、牧特药业等企业。
纵观全国主要的中药材产业基地均处于由传统向现代、由粗放向集约、由无序向规范的过渡阶段,甘肃省陇西县作为全国重要的
中药材产业基地,正在快速走向规范。
主要表现在:
1、以GAP为重点,药材种植走向规范
2、以DSP为契机,药材经营走向规范
3、以健全协会职能为依托,做强中药材产业链
产业链条的延伸,不但规避了药材大面积种植的风险,提高了药材利用价值,还推进了农业生产手段和经营方式的现代化,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悄然进军,并使农民的生产与市场真正对接起来,确保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参考文献:
1、陈亮中国中医学报2005年8月三日
2、陇西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政府文件2012年5月14日
论述中国某个产业部门布局的形成与特征
——以定西市陇西县中药材产业为例
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
班级:10级地理(2)班
姓名:杨卫华
学号:20102100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