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精品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应用》优质公开课教案2
6年级科学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 1 寻找生物的家园“江南联赛”一等奖
1.寻找生物的家园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收集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及其相关资料。
科学知识:知道生物依赖环境生存,理解环境为生物生存提供必要的条件。
知道环境的变化会影响生物的生存。
知道什么是生物的栖息地。
知道生物栖息地的组成。
了解生物之间的互利合作和敌对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呵护生物的家园,能自觉地保护生物的生存环境。
能意识到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既依赖于环境,又影响环境。
教学重点: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地球图片,教师讲解地球是每一种生物的家园,但每一种生物在地球的位置有着一定的范围,它们分布在地球的不同地方。
请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生物生活的地方。
说说自己知道生活的地方环境有什么特点。
二、新课1.不同的动物生活在不同的地方。
出示P36页的图片,并提问:这些动物分别住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问:在这些环境中还有哪些生物?学生回答。
同学间交流。
问:它们为什么生活在这里?师小结:不同的动物生活在不同的地方,每一个的地方都有着不同的生物生活在一起。
2.了解生物的栖息地。
出示P37页的自然风光或自己寻找的自然风光图片。
问:请找出这张图片中的生物和非生物。
学生寻找并回答。
问:这些生物为什么生活在这个环境中?学生讨论交流。
师小结生物栖息地:一种生物愿意长期生活在某个环境里,因为这个环境为它提供了生存、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食物、水、庇护所等条件,这样的生活环境被称为生物的栖息地。
出示树的图片。
问:一棵树会是多少种生物的栖息地。
学生到校园里进行实际观察并做好记录。
注意:要学生保护生物,不要伤害它们。
3.了解生物之间的互利合作和敌对关系。
出示P38和P39的图片让学生观察。
问:从这几幅图片上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观察并思考,回答问题。
问:P38的这几幅图中的生物体现了生物之间相互合作的关系,它们为什么要相互合作的?学生讨论并回答。
问:P39这几幅图说明了生物间的敌对关系,它们又为什么会成为敌对关系?学生讨论回答。
推荐精品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化石告诉我们什么》优质公开课教案2 (2)
小结,化石就是在地层岩石中保存的几百万年以前生物的残骸或遗迹,如骨骼、外壳、叶子、脚印等。
【板书】
地层岩石、残骸、侵蚀
化石是怎样形成并被发现的
【教师活动】
介绍制作印迹化石模型的方法。
1、启发学生思考,恐龙死后,哪一部分最容易被保存下来。
2、人们是怎样发现恐龙化石的。
3、介绍化石形成和被发现的基本过程。
了解一下<化石告诉我们什么【图片导入】
其他生物的化石图片
化石是什么,化石
1、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或遗迹,最常见的是骨骼和贝壳等。
2、并不是所有的生物都会形成化石,它需要合适的地质条件和漫长年代的沉积变化,
而且大多数化石都深埋在底下。
【学生活动】
学生根据所展示的图片,说出是什么生物的化石,是哪一部分。
教学重点:
1、了解化石的形成过程以及化石的作用。
教学难点:
1、理解科学家面对化石所引发的困惑。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图片导入】
恐龙的图片,恐龙的化石。【】师:恐龙在这个世界上已经灭绝了,我们的资料是根据什么制作出来的。
生:它们的骨头架,它们的化石。
师:对,化石。从远古而来的化石,它身上携带了很多的神秘信息,这节课我们就来
【学生活动】
小组内合作完成印迹化石模型的制作。
讨论动物死后,哪些部分最容易被保存。
化石如何被人们发现。
【教师点拨】
1、告诉学生们,并不是所有的生物都会形成化石,它需要合适的地质条件和漫长年代的沉积变化,而且大多数化石都深埋在底下,没有被开采出来,所以每一块化石都是非常珍贵的。
2、自什么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动物园、中山植物园
19
单元各课主要教学活动
3、有趣的食物链
了解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吃与被吃
食物链
认识生产者和消费者
关于“分解者”?
由食物链到食物网
食物链的断裂
关于人……
20
单元各课主要教学活动
3、生态平衡
建立生态平衡的概念
生态系统
食物链
模拟生态平衡
玄武湖“死鱼”
了解人类对生态平衡的破坏
要举大量的实例
关于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
袁隆平
认识生物形态与环境的关系
极地狐与沙狐
森林里的熊与北极熊
质疑与挑战
云南澄江动物化石群
14
第三单元 共同的家园
单元概要分析
本单元教学内容是依据《课标》中关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这部分内容进行构建的,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植物、动物以及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由于本单元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抽象,学生可能不太容易 理解,因此教材提供了大量的图片和阅读资料,同时设计了若 干小实验以帮助学生理解,重点是为了较好地理解生物与环境 的关系。
能 量 转 换
24
单元各课主要教学活动
1、各种各样的能量
举例说明什么是能量和能量的特点
由具体到抽象
看不见的、体会得到
认识各种形式的能量及其作用
太阳能 热能 电能
水能 化学能 声能
能量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关系
火箭?
汽车加油
25
单元各课主要教学活动
2、能量的转换பைடு நூலகம்
什么是能量转换
提供实例让学生判断
从简单的开始
体育锻炼 睡眠
电脑
科学用脑
8
第二单元 形状与结构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2.生物的变异现象》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2.生物的变异现象》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生物变异现象的概念及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2.掌握生物变异的类型和原因。
3.了解各种变异对生物的影响。
二、教学准备1.教学磁带、投影仪、幻灯片、生物变异样本等。
2.学生个人课桌、活动室和教学利器。
3.生物变异的图片,包括颜色、形状和某些器官的样本。
三、教学内容1.引入,导入生物多样性、进化的话题。
引导学生了解生物变异的概念和意义。
2.调查生物变异的类型。
通过幻灯片和生物样本,给学生展示生物的颜色、形状和某些器官发生变异的样本。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察。
3.分析生物变异的原因。
让学生自己探索水平,了解生物变异的原因。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测。
4.介绍各种变异对生物的影响。
通过让学生阅读和讨论材料,了解各种变异对生物的影响,以及该变异如何适应环境。
5.给生物变异小组演示,让学生了解小组别名,学生在小组里分享自己的变异日志,以及小组陈述小组检查结果,与小组分享结果。
6.小组辅导和集体写作。
指导学生根据小组日志或自己的观察和分析,让每个小组各自总结一个表格,检查不同类型的生物变异,原因和影响。
根据范例表格,整理所有小组的汇总表格。
7.总结,回答问题。
在生物变异演示结束后,学生应该能够回答这些问题:什么是生物变异?生物变异有哪些类型?各种类型的变异是由什么引起的?不同类型的变异对生物的影响如何?四、教学方法1.问题导向。
通过提问来引入和介绍新的知识,调查和总结并引导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理解。
2.连横。
通过学生提出问题和讨论,帮助学生建立更多的概念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关系。
3.案例法。
通过生物变异的实例展示,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其类型和影响。
4.团体研讨。
通过让学生分组或小组工作,深化学生对生物变异的了解和了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评价1.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应,及时引导和纠正学生的错误。
2.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优质课说课稿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优质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优质课说课稿以我国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本册书包括以下几个主题:1.生活中的科学: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科学现象,感受科学的魅力。
2.地球与宇宙:引导学生认识地球,了解宇宙,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生物与环境:通过观察生物和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珍惜生命的意识。
4.科学探究: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基础知识,对科学探究有浓厚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科学思维能力较弱,需要老师在教学中给予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之间的科学素养存在一定差距,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全体学生,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教材中所涉及的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观察、实验、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教材中所涉及的各个主题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教学难点:学生对科学现象的深入理解,以及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情境教学、分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网络资源等辅助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趣味科学实验或生活实例,引发学生对科学问题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目标。
3.知识讲解:采用讲解、演示、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科学知识。
4.实践操作: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5.分组讨论:引导学生针对某一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8《适应生存的本领》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8《适应生存的本领》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8课备课教案教学内容六年级8课课时1 教学类型新授备课教师课题8.适应生存的本领教材分析学生探究生物与其生活环境中的阳光、温度、水源、食物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后,本课重点研究当动物生存条件发生改变后,它们有哪些适应生存的本领。
本课学习指向“生物行为对环境的适应”这一大概念,旨在发展学生分析问题、寻找证据、作出推理、发现规律的科学素养。
本课教学内容包括四个活动。
活动一,通过对三类动物--鸟类、鱼类哺乳类迁徙和洄游行为的了解和分析,探究动物行为的变化是由季节变化或繁殖引起的适应现象。
活动二,具体分析东非大草原上不同区域的气候数据.进一步理解动物迁徙的原因。
活动三,指导学生发现当气候周期性变化引起食物、水源、气温等变化时,更多的动物具有应对环境变化的行为。
活动四.藏羚羊迁徙之谜为案例,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感受动物行为变化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存在一些不确定性。
学情分析学生因为疫情的因素在家网络学习,虽然有些经验,但教师无法面对学生,进行实时辅导;也无法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因此要把握好万络课堂中师生互动的机会,掌握学生的各种情况,尽力让每个学生学扎实。
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动物在气候周期性变化引起食物、水源、气温等变化时的行为。
2.理解动物的行为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
3.能够分析相关事实资料,寻找证据,解释动物适应环境变化的行为。
4.意识到生物生存本领的神奇,激发探索生命奥秘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举例说出动物在气候周期性变化引起食物、水源、气温等变化时的行为。
教学难点通过分析事实资料,理解动物生存适应性行为的主要原因。
教学方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观察法学习方法自主探究、记录汇报、交流展示、师生互动、观察、实验实验材料课件书中的图片各种动植物的照片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所用时间二次备课自学环节___ 自测环节激趣导入:播放视频,让学生体会地球独特的气候、独特的环境,以及独特的生物。
【苏教版】2019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配套教学设计教案第二单元 遗传与变异
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1、生物的遗传现象教学内容课本第14-16页生物的遗传现象教学目标探究过程和方法:1、能仔细观察并描述图片中三个孩子及其父母所具有的相似点;2、能对自己与家人的外型特征进行比较,并作合理解释;3、能对动物的遗传现象作出合理的推测;4、会查阅和收集有关植物的遗传资料知识与技能:1、知道人的很多特征是可以遗传的,如头发、双眼皮、肤色等;2、知道动植物的很多特征也是可以遗传的;3、了解遗传也是生命的基本特征。
情感态度:1、体会到合作与交流的重要价值;2、感受遗传的神奇和美妙教学重、难点重点:什么是遗传现象难点:能对动物的遗传现象作出合理的推测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老师准备:多位学生的全家福照片作成多媒体课件,动植物图片,查找有关遗传的谚语学生准备:带只有父母的照片预习提纲教学过程一、导入1、以前我们已经学过克隆技术,克隆出来的动物和本身是一模一样的。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生物的遗传现象。
(板书课题)2、我们先来看看书上P14,大家帮这三位同学找找他们的父母是谁3、学生讨论后回答4、为什么他们是他的父母呢?你从哪知道的?(让学生找找这几位父母与孩子的相似特征)二、学习新课1、人类的遗传现象(1)刚才我们已经发现孩子和父母之间多少都有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科学上称为“遗传”。
(2)你有没有被妈妈或者爸爸的同事说过很像你妈妈或者爸爸?(3)我这里在课前请几位同学带来了他们的全家福,我们就来找找他们的父母。
(4)不少同学也带来了父母的照片,那小组间混合一下,看能不能为同学找到他的家人2、动物间的遗传现象(1)观察P15图片,说说这些动物家庭的成员间有哪些相似的特征(2)小组讨论回答3、植物间的遗传现象(1)观察P15图片,说说这些动物家庭的成员间有哪些相似的特征(2)小组讨论回答4、总结不仅人类每代间有遗传现象,动植物也存在同样的遗传现象你还知道哪些描述遗传现象的谚语吗?例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三、遗传现象的推测1、观察图片中每只小猫的颜色和花纹,推测一下小猫的爸爸可能是什么样子的?2、小组讨论后汇报三、拓展作业今天我们观察到的遗传现象主要是外形特征,除了外形特征可以被遗传外,还有哪些可以被遗传?回家问问父母,了解一下性格、脾气、习惯等方面也会遗传吗?限时作业板书设计生物的遗传现象肤色、眼睛、脸形、遗传:亲代与子代之间或多或少的花纹、手指形状在相似的特征鼻子、嘴形……教学反思2、生物的变异现象教学内容课本17-19页,生物的变异现象教学目标1、能仔细观察并描述图片中动植物的特征,如颜色、形状等;2、能对动植物的身体特征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并做出解释;3、会查阅和收集有关生物的变异资料知识与技能:1、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普遍存在;2、了解变异有两种: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6、比例尺的应用-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6、比例尺的应用-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比例尺的概念与应用。
2.能够根据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
3.能够根据比例尺进行比例推算。
二、教学内容
1.比例尺的概念与意义。
2.比例尺的表示方法。
3.比例尺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
1.比例尺的概念与应用。
2.能够根据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
四、教学难点
1.比例尺的应用,包括比例尺的推算。
五、教学过程
1.引入
1.讲解比例尺的概念。
2.开始讲解比例尺的应用。
2.讲解
1.讲解比例尺的表示方法。
2.讲解比例尺的应用,包括计算实际距离和比例推算。
3.练习
1.让学生练习使用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
2.让学生练习使用比例尺进行比例推算。
4.总结
1.让学生对比例尺的概念进行总结。
2.让学生对比例尺的应用进行总结。
六、教学评估
1.考察学生对比例尺的概念的掌握情况。
2.考察学生对比例尺的应用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建议
1.在使用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时,老师可以通过多种实例进行讲解,让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与掌握。
2.在讲解比例尺的应用时,老师可以使用多种实际案例进行讲解,让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与掌握。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都与教材相符合,学生的表现也非常好。
但是,对于比例尺的推算,学生的掌握情况还需要进一步增强,因此,在接下来的课堂中,我们将加大练习的力度,加强学生的巩固练习。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是针对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编写的全册教案。
教案主要涵盖了本册教材的各个单元,旨在帮助教师有效指导学生的研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与重点- 熟悉本册教材的各个单元内容,了解科学知识和实践技巧。
-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教学内容与布置第一单元:万有引力与天体运动- 讲解万有引力的概念与作用。
- 研究天体运动的规律和特点。
- 布置小组实验:观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并记录观察结果。
第二单元:动物的适应环境- 探讨动物的适应环境的原因。
- 研究动物的适应特征与生存策略。
- 布置小组项目:选择一种动物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其适应环境的特征。
第三单元:物质的三态变化- 理解物质的三态变化及其原因。
- 探究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规律。
- 布置实验任务:观察水在不同温度下的态变规律,并记录观察过程和结果。
第四单元:声音的传播- 研究声音的产生原理和传播特性。
- 进行声音传播的实践活动。
- 布置小组实验:设计一个简单的声音传播实验,观察声音的传播路径和速度。
第五单元:植物的繁殖- 探究植物的繁殖方式和适应环境的关系。
- 研究植物的各种繁殖器官。
- 布置小组任务:为一种植物设计一个适合其繁殖的实验环境,并记载实验过程和结果。
第六单元:能量与能量转化- 理解能量的概念和能量转化的原理。
- 研究常见能量转化的例子和规律。
- 布置个人探究任务:选择一个日常中的能量转化过程进行观察和记录。
教学评估与总结- 通过每个单元的小组实验和任务,评估学生的掌握情况。
- 结合每个单元的知识点,进行综合性评估。
- 总结学生在科学素养及实践能力方面的提高与不足,进行课程反思与改进。
以上是本册教案的大致内容和布置方式,希望能够帮助教师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科学发展和成长。
最新2022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适应生存的本领》优质课件
8.适应生存的本领
收看视频《生命大迁徙》
2
说一说:下列动物应对环境变化的本领
每年春季,迁徙到颐和园昆 明湖畔的风头䴙䴘开始成双成对 地筑巢繁殖下一代。
秋去东来,气温逐渐降低, 大雁从西伯利亚一带成群结队地 飞到南方过冬。(视频)
3
说一说:下列动物应对环境变化的本领
水干涸,它们便躲进泥土 中“夏眠”。
暴风雪中的企鹅,用扎堆取暖 的方式抵御严寒。
9
看图说一说:
下列不长途跋涉、也不洄游,它们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有着怎样的适应办法? 寒冷的冬季,熊、刺
猬、青蛙、蛇等动物不吃 也不动,以冬眠的方式度 过寒冬。
10
看图说一说:
动物冬眠: 第一,动物在冬天无法维持恒定体温; 第二,动物在冬天食物匮乏,无法维持正常的生活需 求。所以动物冬眠也是一种针对外界不良环境所产生 的自然适应,当进入冬眠的时候,动物们能够不吃不 喝,将代谢率降低到极致。这样才能熬过冬天,得以 生存。
15
谢谢观看 !
2022/2/18
16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银鲑鱼生活在海洋中,但在 繁殖期,它们会洄游到自己出生 时的淡水中产卵。
东非大草原有旱季和雨季两个 季节。每年六七月,角马和水牛等 就开始浩浩荡荡的迁徙。(视频)
4
分析东非大草原两大野生动物保护区的气候特点。
根据图标:说一说塞伦盖蒂和马赛马拉两大野生动物保护区的气候特点。
分析每年六七月角马、水牛迁徙的原因。
腐烂的草和树叶是潮虫的食物。 潮虫住在里面既保暖又不会挨饿。
7
看图说一说:
下列不长途跋涉、也不洄游,它们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有着怎样的适应办法? 松鼠会在冬天来临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2 应用》 苏教版
2、《应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够使用所学过的科学知识制作物品,解决实际问题。
2、能够根据自己设想画出物品的设计图。
4、能够科学的思考,合理的分析,客观的评价,改进自己的作品。
5、关注生活中的科学、喜欢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并从中体验和感受乐趣。
6、知道随着科技的发展,新技术越来越多,并越来越快的被应用到生活中来。
【教学重点】能够依据学过的科学知识来设计并制作物品。
【教学难点】制作空气动力玩具小车。
【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师:同学们,我们的国家能有今天的繁荣富强,我们的生活能有今天的丰富多彩离不开科技的进步,科技的进步中诞生了一些伟大的科学家,同学们你都知道哪些科学家?他们有哪些发明?生:思考回答师:当一项科学原理被发现之后,一些科学家就尝试着把它应用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来改变我们的生活。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应用(板书)二、新授—引导学生理解应用的意义师:历史上有许多把科学原理应用的例子。
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是根据什么原理进行应用的生:思考回答师:生活中人们也应用了一些科学原理,请同学们看看这些都是利用哪些科学原理制作的。
(出示图片)师:现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讨论这些都是利用了哪些科学原理生:学生讨论汇报。
师:你还能想到其他原理应用的例子吗?生:思考回答师:通过历史和我们生活中的各种原理应用的例子你想到了什么?三、指导学生设计降落伞师:我们也掌握了很多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知识,我们能不能应用这些知识和原理制作一些东西呢?师:同学们,老师手里有同样的2张纸,其中一张揉成团,同时放下,会出现什么现象呢?师:这是为什么呢?生:学生思考回答师:下面我们就要应用空气阻力原理制作个降落伞。
看看哪个小组制作的降落伞降落的最慢。
师:设计一个下降慢的降落伞,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考虑呢?师:小组讨论一下,要想让降落伞降落的慢,我们要考虑哪些方面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帮助学生归纳出以下几个方面:降落伞的伞面越大,受到的阻力越大,(以上这些因素均可以通过启发学生回忆以前所学到相关知识来解决)师:怎样让降落伞慢一些同学们想的很周到,设计师在动手制作之前都要先画图纸,那现在请同学们以组为单位画出你们打算做的降落伞的设计图。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6.2《应用》教学设计2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6.2《应用》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6.2《应用》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例了解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案例,引导学生发现科学的魅力,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本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基础知识,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探究。
但部分学生对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还缺乏认识,需要通过实例来引导学生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和图片。
2.准备实验器材,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准备投影仪,用于展示案例和图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展示手机、电视等日常用品的图片,让学生思考这些产品背后的科学原理。
2.呈现(10分钟)呈现准备的案例,让学生了解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如,介绍科学家发明电的故事,让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是如何改变人类的生活的。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如,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电池的工作原理,并尝试制作一个小电路。
4.巩固(5分钟)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了科学知识。
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生活中的经验进行分享。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的科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6.2.应用》教案_(2)【精品】
3.提问:你知道这些船涉及到哪些科学知识呢?
学生交利用易拉罐、塑料吸管、一次性筷子、小木块等物品,设计一艘能抗较大风力的船。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身边合适的材料另行设计。
2.学生小组根据收集掌握的船的资料进行小船设计。
3.学生画出小船的设计图,写明船的用途和涉及到的科学原理。
4.学生按照图纸制作小船。
5.作品展示交流
6.谈话:世界上并没有完美的设计,人们总是在不断的修正和完善自己的设计,所以,对于同学们设计的小船,也应该不断的进行修改,完善。
学生设计
学生按照图纸制作小船
板书设计
应用
四、教学后记(反思)
制作空气动力的玩具小车
二、课前准备
教师:
搜集有关科学原理及其应用的资料,气球、轮胎、卡纸、剪刀、胶带等
学生:
三、教学过程(含课后活动)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构思与调整
一、故事导入
1.教师介绍“牛顿的故事”
2.学生介绍自己所了解的科学家的故事
学生介绍
二、进行“船”的信息发布会
1.学生交流收集到的船的信息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六单元拓展与应用
应用
第二课时
一、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科学探究、科学知识)
科学探究:
能利用已学过的知识,制作一些简单的玩具或器具。
科学知识:
知道运用科学原理可以设计制作许多物品提高效率
情感态度价值观:
善始善终的从事一件事
教学重点:
在经历活动中感受应用的意义
教学难点:
科学微课苏教版六下六、2《应用》教学设计
科学微课苏教版六下六、2《应用》教学设计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课《应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是依据课标中关于“能把探究过程中习得的知识·过程与方法运用于新的情境中”的要求来构建的。
应用是拓展的操作形式,是将原理予以实际运用的过程。
意在引导学生不断探究,加强学习与实践,在学习中运用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
本课主要是通过了解前人应用科学原理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事实,引导学生理解把科学原理运用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并让他们利用已学过的知识,制作一些简单的玩具或器具。
通过实际应用,让学生将学习的原理物化为成品,不仅可以检验原理的正确应用,也增进了对原理自身内涵或其他关联原理的理解。
本课教学内容有三部分第一部分:让学生理解应用的价值。
课文首先向学生说明历史上许多把科学原理运用到制作上是更大的本领。
并说明应用的现实意义在于提高效率,推动人类和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当一项科学原理被发现之后,一些科学家就尝试着把它应用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来改变自己的生活。
在学生们日常活动中,很多地方都蕴含着一定的科学道理。
书中介绍了张衡利用地震波在固体中传播的原理,发明了地动仪。
瓦特根据蒸汽产生的动力的原理,制作出用途广泛的蒸汽机。
法拉第发现了磁感应生电的原理,人们把这个原理应用在水能、风能、火能、核能之上进行发电。
让学生进一步明白把掌握的原理应用在实际生活中是对人类的巨大贡献,说明正是这些巨大贡献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第二部分:制作以空气为动力的小车。
前一课,学生制作了气垫汽车,此部分紧接制作气垫汽车的活动,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四年中所学到的力的知识,材料知识,动力原理等多项内容。
为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教材以提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相关问题,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进行一次应用实践。
第三部分:设计并制作小船。
如果制作小车较多包含不自觉运用科学原理的过程,那么此部分的制作小船则要求学生自觉运用原理,教材要求学生先查找有关资料,在借鉴·参照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并说明设计原理,所以,此活动在引导学生应用科学原理上的价值更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将自己的设想画出图样。
能按照自己的设想去制作。
能在制作完成后进行尝试并加以改进。
能说得出自己应用的主要原理。
科学知识
知道张衡发明地动仪是利用了地震波在大地中传导的原理。
知道瓦特发明蒸汽机是利用了蒸气气流的力量。
了解发电的多种方法和电转化为其他能量的形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善始善终地从事一项活动。
有精益求精的行为倾向。
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
层次1:不知道张衡发明地动仪是利用了地震波在大地中传导的原理。
不知道瓦特发明蒸汽机是利用了蒸气气流的力量。
不了解发电的多种方法和电转化为其他能量的形式。
层次2:知道张衡发明地动仪是利用了地震波在大地中传导的原理。
知道瓦特发明蒸气机是利用了蒸气气流的力量。
不了解发电的多种方
法和电转化为其他能量的形式。
层次3:知道张衡发明地动仪是利用了地震波在大地中传导的原理。
知道瓦特发明蒸气机是利用了蒸气气流的力量。
了解发电的多种方法和电转化为其他能量的形式。
探究能力
层次1:能将自己的设想画出图样。
能按照自己的设想去制作。
不能在制作完成后进行尝试并加以改进。
不能说得出自己应用的主要原理。
层次2:能将自己的设想画出图样。
能按照自己的设想去制作。
能在制作完成后进行尝试并加以改进。
不能说得出自己应用的主要原理。
层次3:能将自己的设想画出图样。
能按照自己的设想去制作。
能在制作完成后进行尝试并加以改进。
能说得出自己应用的主要原理。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科学原理及其应用的资料,气球、轮胎、卡纸、剪刀、胶带、吸管、泡沫板、木块、橡皮泥、叶轮、皮筋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上一节课,我们已经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本领解释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懂得和解释是一种本领,能将所学的科学原理应用在物品的制作上是更大的本领。
2.你知道在科学的发展史上有哪些将科学原理应用在制作上的例子吗?
二、探索和调查
1.学生交流搜集的有关科学原理应用在制作上的例子。
2.阅读书上73页的资料。
3.出示做小车的材料和要求(以空气为动力,比一比谁的小车跑的又快又远)
4.要想在比赛中获胜,你觉得做小车时应当注意些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你的依据是什么?
5.回忆一下,做空气动力的小车运用到了我们以经学过的哪些知识?
6.学生动手制作。
7.小车进行比赛。
8.交流有关小船的资料。
9.设计自己想做的小船的草图和所需的简单材料。
(应当配有文字说明)
10.你认为制作的小船应当涉及哪些科学原理呢?
11.讨论交流。
12.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图利用自己准备的材料制作一个小船。
13.你造的小船涉及哪些科学原理呢?
三、回顾和解释
1.今天,我们将自己所学的科学原理应用到了物品的制作上,这也是一种拓展。
2.其实,科学发展的目的本意就是用来改善人类的生活,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
3.你在平时做过哪些小制作,你知道它们是根据哪些科学原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