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碑志的艺术特色
韩愈碑志文的变体风格
第33卷第7期湖南科技学院学报V ol.33 No.7 2012年7月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Jul.2012韩愈碑志文的“变体”风格徐海容(东莞理工学院 中文系,中国 东莞 523808)摘 要:韩愈的碑志文在思想内容上以弘扬儒学精神为核心,在文体特征上则改骈体为散体,使用清词丽句,文笔流畅生动,特别是引入传奇小说的笔法,强化议论抒情,这就使得其碑志文情感浓郁、气势充沛,写人记事灵活生动,精工传神,呈现出明显的“变体”风格,影响深远。
关键词:韩愈;碑志文;文体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2)07-0025-04碑志文是我国古代一种重要的应用文体,其源远流长,刘勰《文心雕龙》专设《诔碑》一节,并将其归为“有韵之文”,足见其对碑志文的重视。
唐代因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达,碑志文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期,这其中以韩愈之作最 具代表性。
据李汉编《昌黎先生文集》统计,韩愈一生共创作包括神道碑铭、墓志铭、圹铭、墓志、墓表等在内的碑志文76篇,约占韩文总数的四分之一还多,就篇目数量而言,位居全唐作家之首。
韩愈的碑志文不仅量丰而且质优,为弘扬儒家“道统”精神,韩愈往往突破传统写法,作碑文不拘一格,常因行文需要而改变其体例形式,让形式为内容服务,以“修其辞而明其道”[1]P112,其碑志文无论是在语言运用、情节描写,还是在体例格式方面,都贯串着新奇的独创和灵变精神,体现出和前人大不相同的特点,茅坤就常以“澹宕多奇”[2]P802、“奇崛”[2]P851、“变调”[2]P824、“变体”[2]P797、“别是一调”[2]P613评价之,又云:“世之论韩文者,共首称碑志。
”[2]P368吴讷《文章辨体序说》也云碑文“古今作者,惟昌黎最高,行文叙事,面目首尾,不再蹈袭”[3]P52,对韩愈碑志文“变体”风格作了高度评价。
浅论韩愈女性墓(志)铭
浅论韩愈女性墓(志)铭作者:高梦蝶来源:《文教资料》2016年第36期摘要:韩愈作为唐代的文章大家,其碑志文一直为人所称道。
然而,其碑志文中的女性墓志铭却一直未受重视。
本文着眼于韩愈的女性墓志铭,概述其大体状况,分析其中的女性形象,并结合墓志铭内容,对当时女性的家庭地位进行探讨。
关键词:女性墓志铭概述女性形象家庭地位墓志铭是一种流传已久的实用文体,它源于古代碑文中的墓碑文。
古代墓碑文分为两类:埋于地下的称为墓志铭,立于地上的称为墓碑文或是墓表文。
“按志者,记也;铭者,名也。
古之人有德善功烈可名于世,殁则后人为之铸器以铭,而俾传与无穷……至汉,杜子夏始勒文埋墓侧,遂有墓志,后人因之。
”[1]墓志铭,前有志文记述死者的生平传记,包括死者的世系、名字、爵位、寿年、卒葬年月和子孙大略等;后有铭文,以韵文表达对死者的颂赞。
明代吴讷在《文章辩体序说》墓志部分称:“古今作者,惟昌黎最高。
行文叙事,面目首尾,不再蹈袭。
”[2]茅坤在《唐宋八大家文钞论例》中评价:“世之论韩文者,共首称碑志。
”[3]可见,韩愈的墓志铭历来都是享有盛誉的。
但其中关注度较高处,多为韩愈为男性所撰墓志铭,如《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柳子厚墓志铭》等,而对韩愈所著的女性墓志铭的关注者和研究都少之又少。
因此,本文试图从韩愈的女性墓志铭入手,概括其笔下的女性形象,将墓志铭内容与当时的社会风俗结合分析,并对其所反映出的女性家庭地位进行探讨。
一、韩愈女性墓志铭概述阎琦校注版的《韩昌黎文集注释》中,共收录墓志铭五十余篇,撰写对象为女性的共有十篇,占到总数的近五分之一。
需要说明的是,这十篇文章并非全是墓志铭,其中包含三篇墓志铭的变体:《乳母墓铭》、《女挐圹铭》和《施州房使君郑夫人殡表》,本文依然将此三篇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探讨的范围内。
这十篇墓志铭的撰述对象包括韩愈的女儿、乳母、妻母、侄女以及其他六位仕官之妻。
在文章体制上,韩愈遵循墓志铭的一般格式:先志其生平,后铭其德行。
浅析韩愈三篇碑志文中的反道教方术思想
尚有一定 的客观 事实依据 ,若说韩 愈不反道教则失之偏颇 的事,李虚 中的死给韩愈留下的痛与恨都是深刻的。
了,韩 愈 诗集 里 诸 如 《 自然 诗 》 《 氏子 》 《 山 女》那 谢 谁 华
《 故监 察 御 史卫 府君 墓 志铭 》 写 于元 和 十年 ,通 篇 只 唐 记 述 了墓 主 韦 中立 采药 铸 金 不效 而 亡这 一件 事 ,可 谓奇 特 。
主 韦 中立 乃 是韦 中 行 的哥 哥 ,这 篇 墓志 就 是韦 中行 与韩 愈 同 作 的 ,见 文 中所 言 : “ 时 中行 为 尚书 兵 部 郎 ,号 名人 ,而 于
是 李 虚 中和 韦 中立 的悲 剧 在 当 时绝 非为 道 家所 害 命 的偶 然个
例 。到 了长庆 三 年 ,韩 愈 的侄 孙 女 婿李 于 也 因受 道教 药 法所
药 事 ,极 愚 可悯 。若 中行 存世 俗 之 见 ,只 肯称 美 , 公或 勉从
和 《 故太 常博士 李君 墓志铭 》 ,笔者 以 为韩 愈利 用碑 志文 反对 之 而 夹 叙其 善 事 一 二 ,则 文 不 能如 此 奇 警歌更 为有 力的战斗 武器 ,也 是实 践他
在上 述 三 篇碑 志文 中 。
在 《 中 侍御 史 李君 墓 志 铭 》 中,墓 主 李 虚 中是 韩 愈的 殿
韩愈的简介及作品风格
韩愈的简介及作品风格韩愈的简介及作品风格韩愈,唐朝中期的大文学家之一,在官场和文学上皆有不俗的造诣。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韩愈的简介及作品风格,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韩愈(768~824),字退之,他的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语言鲜明简炼,新颖生动,为古文运动树立了典范。
韩文风格雄健奔放,曲折自如。
韩文分论说、杂文、传记、抒情四类。
他的论说文多以明儒道反佛教为主要内容,逻辑性强、观点鲜明、锋芒毕露,能体现他的文风。
《师说》、《原毁》、《争臣记》是代表作。
他的小品文笔锋犀利、形式活泼,《杂说四·马说》充分体现了他的这一特点。
韩愈的传记文继承《史记》传统,叙事中刻画人物,议论、抒情妥帖巧妙。
《张中丞传后叙》是公认的名篇。
他的抒情文中的《祭十二郎文》又是祭文中的千年绝调,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韩愈是一个语言巨匠。
他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阱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
文学创作文学创作理论上:他认为道(即仁义)是目的和内容,文是手段和形式,强调文以载道,文道合一,以道为主。
提倡学习先秦两汉古文,并博取兼资庄周、屈原、司马迁、司马相如、扬雄诸家作品。
主张学古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坚持词必己出、陈言务去。
重视作家的道德修养,提出养气论,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答李翊书》)。
提出不平则鸣的论点。
认为作者对现实的不平情绪是深化作品思想的原因。
在作品风格方面,他强调奇,以奇诡为善。
韩愈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又将他与杜甫并提,有杜诗韩文之称。
诗歌创作他在诗歌创作上也有新的探索。
所谓以文为诗,别开生面,用韵险怪,开创了说理诗派的诗风。
当然,他的诗也存在着过分散文化、议论化的缺点,对后代有不良影响。
论说文韩愈在论说文占有重要的地位。
以尊儒反佛为主要内容的中、长篇,有《原道》、《论佛骨表》、《原性》、《师说》等,它们大都格局严整,层次分明。
2019-韩愈墓志铭艺术特色-优秀word范文 (12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韩愈墓志铭艺术特色篇一:韩愈墓志研究隋唐史本科生课程论文论文题目:课程名称:任课教师:专业:班级:学号:姓名:201X年12月26日摘要:墓志属于碑文的一种,它的主要功能是用来记叙墓主的生平。
如《文章辩体序说·墓志》说:“墓志,则直述世系、岁月、名字、爵里,用防陵谷改迁。
”墓碑分为立于地表的“墓表文”和埋于地下的“墓志铭”,即所谓的“志以志诸阴,表以表诸阳”[1]。
经过近百年来的发现与汇编,目前已公开刊布唐人墓志接近万数,其是目前研究隋唐五代史的新资料,而在唐代墓志中又转向具体个案研究,本文通过对韩愈墓志研究整理,在了解其写作特色、内容、情感、谀墓传闻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由韩愈墓志为主考察墓志随着朝代的变化的新特点,以及韩愈墓志创作对当时社会影响,又是怎样的社会基础使得韩愈改骈体而为散文,以及当时为什么墓志多是纪人为主,而单纯的抒情志墓却很少。
关键词:韩愈墓志综述新的观点墓志文是东汉末期发展起来的一种应用文体,只不过是“仁人孝子,于幽宫则刻石而埋之”[2]。
经六朝到唐代再到韩愈。
经过近百年来的发现与汇编,目前公开刊布的唐人墓志已经接近万数,时间上从武德、贞观年间到晚唐五代涵盖唐朝各个历史时期,志主的身份从文臣武将、王后皇妃、公主亲王等皇室宗亲,到地方官员及其家庭成员、民间隐士、僧尼道人、妇女儿童、医卜商贾等各阶层社会成员[3],本文主要以韩愈墓志为主,在综合研究基础上对其写作特色、内容、情感、谀墓的描写中,进一步提出从韩愈墓志看朝代发展变化、韩愈墓志创作影响,为什么改骈文为散文,以及从其墓志中看出多是纪人为主,为什么单纯的抒情志墓却很少。
韩愈墓志之写作特色:韩愈可谓是唐代墓志创作的第一人,在《昌黎先生集》中现存的墓志就有六十余篇,其作为古今碑志第一大家,《唐才子传》谓“时韩碑铭独唱”吴讷在《文章辩体序说·墓志》中也说:“古今作者,惟常理最高,行文叙事,面目首尾,不再蹈袭”。
浅论韩愈散文总体特色与墓志、赠序、行状的比较
贯穿 了他所有 的赠序 。如他 的《 赠崔 复州 序》 就提 出 : 赋有常 而民产无 “ 恒, 水旱疠疫之不期 , 民之丰约悬于州。 颇有孟子 的爱 国爱 民之心。韩愈 ” 的许多赠序是送给将要去某地上任的友人 , 因而此主题甚 多 , 送许郢州 《 序》、 送幽州李端公序》 皆是 。韩愈对一些 有才之 士 , 《 等 也是 多有鼓励 。 如《 送齐 白皋下第序》 “ 用是知 齐生后 日诚 良有 司也, :吾 能复 古者也 , 公 无 私 者 也 , 命 不 惑 者 也 。 《 区册 序 》: 不 厌乎 贫 贱 。 从 中可 见 一 个 长 知 ”送 “ ” 者的慈爱模样 。 韩 愈 的 每 篇 赠 序 并 不 是 千 篇一 律 的 , 因人 而异 , 作 手 法 上 也 与 众 文 写 不 同。总的来说 , 韩愈 的赠序文 议论 的成分增 多 , 仍具有 优美 的散文 但 性。笔者认为最典型的就是那篇 《 送孟 东野序 》 。全文 紧扣 文章 开头所 提出的“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 这一 主旨 , 接下来 运用一系列的事物和人 物“ 不平则 鸣” 的例子 , 草木 、 、 从 水 金石 、 鸟呜 、 鸣 、 鸣, 雷 风 到人之 呜 , 所 举之人从上古先秦时的伊尹 、 周公 、 孔子 、 庄周 、 屈原 、 李斯 , 到汉唐时的司 马迁、 白 、 李 杜甫 等, 论据充分严 密, 联想广 阔形象 , 思极为巧妙 。像 这 构 样以形 象的议论 为文 的还有《 王秀才序》、 送 浮屠文 畅师序》 , 每 送 《 等 但 篇 又并 不 是 同一 套 路 , 是 “ 人 赋 文 ”, 情 真挚 。 而 随 感
墓碑(墓志铭)的特性及实例
墓碑(墓志铭)的特性及实例1.墓碑(墓志铭)的由来立墓碑或刻写墓志铭,是为了纪念死者生前的事迹,多为赞颂之辞,过分了就成为“谀墓”,常常贻笑世人。
中国文学史上有两个写墓碑(墓志铭)的大师,一个是汉朝的蔡邕,一个是唐朝的韩愈。
蔡邕曾对卢子干、马日碑说:“吾为天下碑文多矣,皆有惭容,唯郭有道无愧于色矣!”因为只有《郭泰碑》是颂当其人的,其他的碑文则都颂非其人,可见他作墓碑大多是对人溢美过誉的。
韩愈撰《柳子厚墓志铭》,转弯抹角地批评柳宗元参加王叔文改革集团一事,既批评他“不自贵重”,汲汲于功业,又批评他不能“自持其身”,与狐鸣枭噪的王叔文等结党,这批评固然全是出于韩愈保守的个人偏见,很不持平。
但是,作为碑文,他采用褒贬兼用的方法,打破了只称人之善、不称人缺点的传统作法,却是值得提倡的。
总之,不管褒也罢,贬也罢,以不失实为贵,以公允持平为美。
中国最早无墓祭,也就不会设碑。
古代人规定,棺槨埋墓以藏形,是凶事;立庙以安神,是吉事。
送形人墓,迎神回庙,这是墓与庙的大别。
建祠堂立碑石在先,立碑于墓在后。
《孟子·齐人乞食》描写齐人乞讨祭墓的供品,这虽是寓言,却说明祭墓的风俗在那时已有了。
权势者立祠庙,穷人家不能免俗,只好祭于墓。
权势者张扬威势,既建祠庙,又建坟墓,墓碑也就应运而生。
江苏丹阳县有春秋时代的吴季札墓,墓前有石碑,古篆“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十字,字大径尺,体势奇伟,相传为孔子手书。
唐开元中,玄宗曾令殷仲容摹搨其书,证明唐以前就已有这墓碑。
但是这“十字碑”即使是真迹,也称不上碑文,只是个标名碑而已。
绍兴禹庙有一柱窒石,石高二米,顶端有圆孔,《图经》说:“禹葬会稽,取此石为窒,上有古篆不可读。
”王昶作《金石粹编》,以为是汉刻,比十字碑还晚。
真正的墓碑,始于秦汉。
它原是下葬时竖的石柱,后来有人刻上墓中人姓名、籍贯、官爵以及功德行事等内容,就成了装饰品。
这立在墓旁的石碑,名称也不少,有叫墓碣的,五品官以下所用;有叫墓表的,有官无官都可用;五品以上所用的墓碑,如立在墓路也叫神道碑,汉时已有。
韩愈碑志的创革之功_周敏
2000年9月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Sept.,2000 第5期Journal o f Nanjing N ormal U niversity(Social Science)N o.5韩愈碑志的创革之功周 敏(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摘 要:韩愈在碑志创作中发动了一场全面深刻的革新运动,把碑志从墓主的生平资料罗列发展为传记文学,从应用领域引入纯文学的领域。
促成韩愈碑志革新的因素是多重的,它既是碑志这一文体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又深受古文运动的影响,同时与韩愈尚“气”的人格型态和尚“奇”求新的创作理念密不可分。
它也是文体间交流融合的成果和中唐传记文学全面繁荣的表现。
关键词:韩愈;碑志;传记文学;散文;碑志革新中图分类号:I207.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608(2000)05-0119-06韩愈碑志在其生前已经享有很高的声誉,他“以文常铭贤公卿”(韩愈《太原郡公神道碑文》),达官贵宦都以得韩愈志墓为荣。
在其身后,他的碑志更备受推崇,被看作是碑志创作的千古第一人。
韩愈碑志之所以拥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力,得自于他在继承前人碑志的基础上,在碑志中注入新元素,可说是发动了一场意义深远的碑志革新。
韩愈于碑志的第一大创举即是写作了一批可以被称之为传记文学的优秀作品。
谈到传记文学,首先要辩明韩志的真实性问题。
韩愈碑志中确实有“应酬牵率无实”之文,这与碑志特殊的写作目的是分不开的。
碑志创作并非写作者单纯的个人行为,它是一种记叙死者事迹、表彰死者功德的社会应酬文体,应该说隐恶扬善乃是碑志的通例。
作者在撰写碑志时既要坚持原则,也要考虑到家属的感受与需要,否则也不能算是优秀碑志家。
韩愈所撰墓志中确实有隐恶之例,如《故中散大夫河南尹杜君(兼)墓志铭》隐去墓主诬杀“有士林之誉”的部下韦赏、陆楚以及诬奏李藩等恶迹。
但他从不为谋私利而美化死者,写出以恶为善、无美称美、弄虚作假、小德大颂、微功过褒、溢美不实之辞。
韩愈书法特点
韩愈书法特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韩愈(768年-824年)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备受推崇的书法家。
他的书法作品在唐代以及后世都有着较高的地位,被誉为“韩文公书法”。
韩愈的书法特点独具一格,具有独特的个人风格和技艺特色,堪称是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代表之一。
本文将从笔法、布局、结构和气韵等方面详细介绍韩愈书法的特点。
韩愈的书法在笔法上非常刚劲有力,筋骨相连,线条流畅。
他的书法字体端庄厚重,笔力雄健,笔画饱满,富有张力。
他的字体带有一种豁达大气的气质,展示出一种轻重得当、险峻有力的书写风格。
在他的书法作品中,每一笔每一画都充满了生命力,细节处理精细,力度适中,给人以挺拔刚劲之感。
韩愈的书法在布局上十分严谨有序,构图合理,字形整齐,结构稳定。
他的书法作品无论是楷书、行书,还是草书,都显示出极高的整体美感和平衡感。
他擅长利用空间,合理分配字间距离和版面比例,使整体布局谨而不杂,简约大方,端庄稳重。
在书写篆书时,他往往用笔柔和,质地细腻,字形简练,构成和谐。
在结构上,韩愈的书法注重字形的端庄和规整,注重字形间的连接和对比。
他的书法作品中,每一个字体的结构都非常严谨,筋道分明,笔势稳定,横平竖直,无丝毫懈怠。
他注重笔画的连续性和统一性,细致入微,不拘泥于形式,注重整体的协调性和统一性。
韩愈的书法作品显示出独特的气韵特色,具有一种优雅大方、雄浑潇洒的风格。
他的书法作品中,每一个字体都透露出一种严谨肃穆的气息,有种执着、坚毅的感觉。
他的书法字体灵动跃动,气吞山河,给人以壮丽的感觉。
在墨色运用上,他妙笔生花,擅长分寸掌握,使得作品更显神韵。
他的书法作品具有浑厚大气、情感丰沛、雅致洒脱的特点,给人以震撼和陶醉之感。
韩愈的书法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技艺特色,属于那种结实、雄浑、厚重的书法类型,展现了他严谨踏实的性格和对文学艺术的追求。
他的书法作品自古以来一直备受推崇,对后世影响深远,被誉为“颜真卿之后一代人也”。
唐代古文运动领袖韩愈
韩愈是中国历史上唐代中期出现的一个卓越人物。
一、生平和所处的时代韩愈生于唐代宗大历三年(公元768年),卒于唐穆宗长庆四年(公元824年)。
字退之。
河阳(今河南孟县)人。
自称郡望昌黎,三岁父亲去世,长兄韩会抚育。
大历十二年(公元777年),韩愈十岁时兄韩会受牵连,由起居舍人贬为韶州刺史。
两三年后,韩会去世,嫂嫂负起了教养责任。
年少的韩愈艰辛备尝。
贞元二年(公元786年)韩愈19岁去长安参加进士科考试未中。
后又考了三次,历时6年至贞元八年(公元792年)登第。
后韩愈又去应吏部博学宏词试,三次又都失败。
韩愈这一段应举求官的经历非常困苦。
后来他在回忆这一段历史沉痛地说:“仆在京城八九年,无所取资,日求于人,以度时日”。
贞元十四年(公元798年)韩愈31岁,第一次正式得到观察推官这样一个微小的官职。
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韩愈35岁,被任命为国子监四门博士,不久又被任命为监察御史。
监察御史官职虽不高,但有权劝谏、弹劾官吏。
元和元年(公元806年)韩愈39岁,自江陵召拜为国子监博士。
在39岁前,韩愈已经写出了《答李翊书》、《送李愿归盘谷序》、《送孟东野序》、《师说》等,在文学史上建立了不朽的业绩。
其中答《李翊书》大约是他34岁时作品,从中可以看出他已经在领导古文运动了。
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在平定淮西战役中,裴度以宰相节度军队,并奏韩愈为行军司马。
在淮西一役中,韩愈表现出处理军国大事的才能,因功迁为刑部侍郎。
进入统治集团的上层。
长庆元年(公元821年)七月,韩愈转任兵部侍郎。
长庆二年(公元822年)单身匹马,冒着风险赴镇州宣慰乱军,史称“勇夺三军帅”。
不费一兵一卒,化干戈为玉帛,平息镇州之乱。
九月转任吏部侍郎。
长庆三年(公元823年)六月,韩愈晋升为京兆尹兼御史大夫。
京兆之地称复杂难理,在韩愈整治下,社会安定,盗贼止,米价不敢上。
后相继调任兵部侍郎、吏部侍郎。
长庆四年韩愈因病告假。
同年十二月二日因病卒于长安,终年五十七岁。
《韩碑》唐诗赏析
《韩碑》唐诗赏析《韩碑》唐诗赏析1【作品介绍】《韩碑》的作者是李商隐,被选入《全唐诗》的第539卷第54首。
全诗意在记叙韩愈撰写“平淮西碑”碑文的始末,竭力推崇韩碑的典雅及其价值。
情意深厚,笔力矫健。
韩碑既未抹煞李愬雪夜破城的丰功,也未特别铺张裴度的伟绩,态度比较公允。
【原文】韩碑作者:唐·李商隐元和天子神武姿,彼何人哉轩与羲。
誓将上雪列圣耻,坐法宫中朝四夷。
淮西有贼五十载,封狼生貙貙生罴。
不据山河据平地,长戈利矛日可麾。
帝得圣相相曰度,贼斫不死神扶持。
腰悬相印作都统,阴风惨澹天王旗。
愬武古通作牙爪,仪曹外郎载笔随。
行军司马智且勇,十四万众犹虎貔。
入蔡缚贼献太庙,功无与让恩不訾。
帝曰汝度功第一,汝从事愈宜为辞。
愈拜稽首蹈且舞,金石刻画臣能为。
古者世称大手笔,此事不系于职司。
当仁自古有不让,言讫屡颔天子颐。
公退斋戒坐小阁,濡染大笔何淋漓。
点窜《尧典》《舜典》字,涂改《清庙》《生民》诗。
文成破体书在纸,清晨再拜铺丹墀。
表曰臣愈昧死上,咏神圣功书之碑。
碑高三丈字如斗,负以灵鳌蟠以螭。
句奇语重喻者少,谗之天子言其私。
长绳百尺拽碑倒,粗砂大石相磨治。
公之斯文若元气,先时已入人肝脾。
汤盘孔鼎有述作,今无其器存其辞。
呜呼圣王及圣相,相与烜赫流淳熙。
公之斯文不示后,曷与三五相攀追。
愿书万本诵万遍,口角流沫右手胝。
传之七十有二代,以为封禅玉检明堂基。
【翻译】元和天子禀赋神武英姿,可比古来的轩辕、伏羲。
他立誓要洗雪历代圣王的耻辱,坐镇皇宫接受四夷的贡礼。
淮西逆贼为祸五十年,割据一方世代绵延。
自恃强大,不去占山河却来割据平地;梦想挥戈退日,胆敢反叛作乱。
圣君得到贤相名叫裴度,逆贼暗杀未成,自有神灵卫护。
他腰悬相印,统兵上战场,天子的军旗在寒风中飘扬。
得力的将官有、武、古、通,仪曹外郎任书记随军出征;还有那智勇双全的行军司马韩愈,十四万大军,龙腾虎跃陷阵冲锋。
攻下了蔡州,擒住叛贼献俘太庙,功业盖世皇上加恩无限;天子宣布裴度功劳第一,命令韩愈撰写赞辞。
韩愈碑志与祭文汲取写作营养简析
韩愈碑志与祭文汲取写作营养简析作者:刘晓荷概要:当今中小学生的写作教学已是个老大难问题。
教师们要尝试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写作热情。
而在具体的写作教学中,不要只讲空洞的写作技巧,不妨从前人的文化宝藏中挖掘素材,为当今中小学生的写作送去一泓清泉,利用前人的经验,为当代学生的写作提供一些养分。
当然,具体要如何操作,还有待广大语文教师的共同努力和不断探索。
关于亲人逝世,《世说新语》曾描绘过两种不同的情感表达,有和峤哭泣备礼,也有王戎鸡骨支床。
两种情感都出于对亲人逝世的哀伤与怀念,本无等级之分。
但因一个伤身,一个劳神,在读者眼中二者高下立判。
韩愈的《祭十二郎文》,通篇仿佛自言自语,又似在与十二郎诉说往事,语气迷离恍惚,当真是杜鹃泣血,字字凄凉。
《祭十二郎文》成功的关键还是在于其中一字一句所饱含的令人不忍卒读的悲痛之情。
记叙文是中小学生写作中很重要的版块。
要写好一篇记叙文,就要学会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尤其是灵活运用各种描写技巧。
韩愈的碑志文,不同于侧重诉情的祭文,重在记述逝者的生平事迹。
韩愈写过不少出色的碑志文,表现出高超的写人艺术。
比如,教师可对《祭柳子厚文》和《柳子厚墓志铭》作对比赏析,让学生直观地感悟到韩公文章的魅力。
读《祭柳子厚文》,一句“犹有鬼神,宁敢遗堕”就足以将韩愈对柳宗元饱满真挚的情谊表达得淋漓尽致。
而在《柳子厚墓志铭》当中,韩愈虽更侧重介绍柳宗元的生平政绩,但同样抓住了朋友之义这一条主线,致力于展现柳宗元的高风亮节,突出二人的深情厚谊。
笔触清新自然,不仅表达出了对柳宗元的真挚情感,更是将柳宗元刻画得栩栩如生。
两篇文章均未使用过于高深的表现手法,却同样真挚动人,归根结底是由于他善用多种描写方式,这很值得中小学生借鉴。
(一)多种手法,塑造形象碑志文是种应用性较强的文体,重在介绍逝者的生平功绩,以供后人评说。
其实,碑志文也算是一种“史”,要求作者以一种较为客观公允地态度去记录逝者的事迹。
韩愈的碑志文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其文史并重。
韩愈在艺术上的独创之处
韩愈在艺术上的独创之处在中唐,韩愈的诗追求创辟,是诗格的一大变化,对后来宋诗影响极大。
所以苏轼说:“诗之美者莫如韩退之,然诗格之变自退之始。
”苏轼这两句话,前一句从宋人口味出发,未免偏爱过誉,后一句则如实地指出韩诗变创的特点和作用。
韩愈才富学博,以文为诗,驱驾气势,追求奇崛险怪,创大篇,用奇字,押险韵,所以独创一格。
韩愈在艺术上有独创之处。
他的风格多样,但主要特点是深险怪僻,好追求奇特的形象。
正如《调张籍》中所说:“我愿生两翅,捕逐出八荒。
精诚忽交通,百怪入我肠。
”具体地说表现以下点:一、题材选择上的不平凡。
韩愈的诗,善于捕捉和表现变态百出的形象,气势雄伟,想象丰富。
喜欢描写自然界的奇景奇物、人世间的奇事奇态,如《调张籍》、《月蚀诗效玉川子作》、《陆浑山火》、《记梦》等。
即使在一般常见的题材中,韩愈喜欢别出心裁,出人意料地挖掘一些别人笔下所未有的东西。
他还喜欢掇拾琐屑情事而大肆铺陈,如《雉带箭》全从动态中把握雉、箭和将军的形象,大笔淋漓,一气呵成。
这种题材选择上的特点,固然是独创性的一个重要方面,但追求过甚,不免陷于极端。
清人刘熙载云:“昌黎诗往往以丑为美”(《艺概》),就是指这些方面。
《南山》连用五十多个新颖的比喻,把南山写得光怪陆离,表现出惊人的想象力。
二、这种风格表现为构思和想象的奇特新颖。
善于捕捉和表现变态百出的形象,气势雄伟,想象丰富。
如《孟东野失子》一诗,本为劝慰孟郊丧子而作,却以寓言形式入诗,说明“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的道理。
《陆浑山火》的构思更为奇特。
本是一场山林大火,韩愈却描绘成火神宴客,场面极为壮观。
韩诗的想象更是丰富,立喻取譬,务为奇特。
他的《汴泗交流赠张仆射》和《听颖师弹琴》,一写击马毯,一叙弹琴,俱描摹逼真,形象生动。
在《听颖师弹琴》中,作者首先用了一连串的比喻,以描绘音乐的形象:“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战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韩愈各体文的特点
(三)赠序文
对韩愈赠序文的评价
“唐人始以赠序名篇,作者不免贡谀,体亦近六朝。至退之乃得古人赠人以言之意,体简词足,扫尽枝叶,所以空前绝后。” (转引自马其昶《韩昌黎文集校注》) 韩愈的赠序文历来被视为“绝技”、“美不胜收”。 (林纾:《春觉斋论文》)
张裕钊也说:
姚鼐曾评价说:
“唐初赠人,始以序名,作者亦众,至于昌黎,乃得古人之意,其文冠绝前后作者。” (《古文辞类•序目》)
1
韩愈在文体革新方面的成就
2
一般赠序文的结构
01
由送别集会、被送者的目的地、归去之举和作者的惜别之情等四部分组成。尤其一、二部分,常用于对被送者之美德政绩进行恭维,或援引一些名哲贤达的典故加以称颂,既呆板作品往往借此抒发作者理想,表达自己的识见,以及相互期勉的真挚感情,成为叙事、说理而又兼抒情的散文。
(一)议论文 1、数量多、内容广,更富有现实性和时代感 涉及当时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以及国家的一些具体政策 哲学论文 读书杂记 历史人物的评论 文论著作 杂论
五、韩愈在文体革新方面的成就
议论文 体裁不拘一格 大部分是杂文,论述的问题可大可小,文章的篇幅可长可短,采用的形式灵活多样。信手拈来,借题发挥
表现手法丰富多彩
语言上
总结
(一)议论文
古代散文的一大类别。碑志文就是刻在石碑上以碑记事的文辞。其文体一般是前有散文记事,后有韵语颂赞。前面的部分是碑志文的主体,称“志”、称“序”,后面的称“铭”,统称碑文或碑志文。不过,后世有些碑文是没有“铭”的。 碑文按照它的用途和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种: 记功碑文、宫室庙宇碑文和墓志文。 碑志文汉代已经成熟
03
02
01
今存34篇
(完整word版)韩愈作品特点
韩愈作品特点自古以来,一篇文章之中能够选出如此大量的历代流传的成语,此文之外,恐不多见。
韩愈文章之所以传诵不绝,之所以为一代所师法,历代之典范,其造语之精工,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这样的辞章造诣,在他前后,很少有人企及。
下面是韩愈作品特点,欢迎阅读韩愈散文作品特点在文以明道的信念之下,韩愈写了一系列出色的文章。
这些文章的特点之一是“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或“鲠言无所忌”,也就是敢于讲话,而且敢讲真话。
这个特点是和他积极的政治态度分不开的。
他的几篇奏疏都是敢于揭发事实,敢说“群臣之所未言”的话。
《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和《论淮西事宜状》都有这个特点。
当然,最有代表性的文章还是《论佛骨表》。
其中所讲的就是“群臣不言其非,御史不举其失”的话。
在封建社会里,在皇帝的淫威下,在权臣的妒嫉中,敢于说出别人该说而不说的话,这是了不起的胆识。
正因此,韩愈这类文章也就有内容、有深度、有力量。
再加上韩愈的语言艺术不同凡响,便成为气势磅礴的好文章。
韩愈文章之“发言真率,无所畏避”,不仅表现于他在皇帝面前敢讲真话,而且还表现于他不顾儒家的传统观念,敢讲违背旧说的话,甚至说了同自己别的文章互相矛盾的话。
例如《读墨子》一文曾说“孔子必用墨子,墨子必用孔子,不相用不足为孔墨”。
这样的言论显然同他尊崇孔孟之道有所牴牾。
对于这样的言论,前人指为“刺谬”,其实这正是韩愈虽然尊儒却不墨守的表现。
韩愈文章之“发言真率,无所畏避”,还不仅敢于不顾儒家的传统观念,有时也敢于突破社会上的流俗之见。
例如他写《讳辩》一文,是专为李贺不得应举而发表的意见。
李贺之父名晋肃,晋进同音,为了避讳,李贺便不得举进士。
对于这样的世俗之见,韩愈是不以为然的。
于是他便“考之于经,质之于律,稽之以国家之典”,甘冒天下之大不韪,写成了极有说服力的一篇《讳辩》。
韩愈的《师说》一文。
也是一篇不同流俗的文章。
柳宗元在《答韦中立书》中曾经说过:“今之世不闻有师,……独韩愈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
浅谈古代碑志类文体的特点
浅谈古代碑志类文体的特点我国古代碑志类文体,名目繁多,诸如碑、碑铭、刻石、墓志、墓碑、墓碣、墓表、神道碑、墓志铭、圹志、圹铭、埋铭等等。
但就其内容和性质来看,大抵可分为纪功碑文、宫室庙宇碑文、墓碑文和讽讥碑文四种。
纪功碑文,是记述某人的功业或记述某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碑文。
宫室庙宇碑文,是记述这些建筑的兴建或重修时所写的碑文,也有从庙宇的角度写入的碑文。
墓碑文,是记述死者生平事迹的碑文。
讽讥碑文,是借助某种人事以讽讥现实的碑文。
碑志文在形式体制上,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
形式多样,不尽相同。
碑文始于周秦。
有目无文,已不可知其面貌。
至秦,为秦始皇歌功颂德的刻石,基本上都采用四方韵语的铭文形式,句法整饰,音韵铿锵。
这明显地看出,最初的碑文,是由殷商铜器铭文演化而来的痕迹。
到了汉代,碑文一变为散韵结合的体制。
即前序后铭,序用散文以叙事,铭用韵语以称颂。
这里序文已成为主要部分,铭文则退居次要地位。
不仅如此,再到后来,有些碑文干脆就用散文来写,而略去了铭文。
特别是唐宋以后的墓碑文,更是五花八门,出现了许多别体。
可见形式多变,不可一以概之。
唐宋时期,碑志类文体不乏佳作。
墓志铭,本是一种偏重于叙事的文体,而作者却不拘成法,创造性地把叙事、议论、抒情抒为一体,充分表达了对死者的无限崇敬之情和对其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从而生动地刻画了封建时代一个才华出众,廉洁刚正,同情人民疾苦,关怀友朋之困,品德高尚遭遇不幸的知识分子的形象。
这类文体以唐代以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最为有名。
这篇志铭,比较全面地记述了柳宗元的生平事迹。
除记其姓氏、世系、卒年、葬地、葬日、子女外,着重记述了他生平事迹中的才学、政绩、品德和文学成就。
记其才学说:“子厚少精敏,……交口荐誉之。
”可见他少年时期就聪敏过人,学识广博,议论风发,谈古论今,运用自如,常屈座人,深得达官显宦的器重和荐誉。
记述其品德时,有云:“其召至京师复为刺史也,……梦得于是改刺连州。
”他看到友人刘禹锡被贬到播州,而家又有老母,不禁为之痛哭流涕。
韩愈文学主张
韩愈文学主张韩愈文学主张引导语:韩愈,字退之,唐代杰出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世尊称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今天为大家讲述一下,关于韩愈的文学主张。
韩愈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自幼就因为家风的影响而对文学有着多于常人的兴趣和认知。
韩愈七岁时就能言,十二岁时就能下笔成文,所以他能够对文学对当时的文学创作有着自己的见解。
韩愈认为当时的文学创作一味地追求对仗工整讲究声律的骈体文,是不利于内容的表达。
所以自韩愈开始,就倡导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的两位领袖韩愈所主张倡导的古文运动,不是简简单单的创作古时的文章,那样反而不利于当时文学创作的发展,而是学习先秦两汉时期散文创作的精华。
韩愈人文文章的一大重要目的和作用,就是说理明道,不是在文章表明做花式的修饰功夫。
纵观韩愈自己所创作的诗句文章就可以看出,他的文章有着雄伟的气势,说理极为透彻达点,逻辑性思维也是极为清楚清晰的。
所以唐时的杜牧将韩愈的文章和杜甫的诗句并称为“杜诗韩笔”,苏轼更认为他是“文起八代之衰”。
韩愈主张文学创作要重视内容的表达,这也被他用到自己的文学创作实践中。
韩愈的文章最大的特点就是直言不讳,率真无比,就是敢于讲真话,这也是同他积极有为的政治素养相关联的。
韩愈所创作的《论天旱人饥状》和《论淮西事宜壮》还有《论佛骨表》都是很好的表现,其中《论佛骨表》更是指出了为官的人不敢指出皇帝过错的事实。
这一篇文章还差点要了韩愈的性命,幸亏有人求亲,才降为被贬潮州的结局。
韩愈的文学主张无论是对当时还是后世,影响都是巨大的。
自南北朝以来的浮华文化,也自此渐渐被抛弃,一股文学清风开始吹起。
韩愈三岁而孤,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
韩愈作为一代名家,其文学作品可谓汗牛充栋,其中惊世名言更是比比皆是,以下节选了韩愈作品中部分诗词加以赏析。
韩愈的诗风在中唐诗坛上开创了一个重要流派,其笔力雄健,气势凌厉,这对纠正大历以来诗坛软熟浅露的诗风,是有着积极作用的。
中国古代著名碑文
中国古代著名碑文【题目】《韩湘子碑》——道家思想的精髓【正文】韩湘子碑,又称《韩子墓志铭》,是一块保存完整的中国古代著名碑文,被誉为道家思想的精髓。
此碑刻于南宋时期,是对韩愈的墓志铭,也是中国碑刻史上的珍品之一。
韩湘子碑的内容主要是对韩愈的赞颂和纪念。
韩愈,字湘子,是唐代文学家、思想家,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他对道家思想的研究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道家之祖”。
碑文以石刻的形式呈现,文字端庄简练,行笔工整,给人一种庄重肃穆之感。
韩湘子碑的篆刻艺术精湛,每一个字都充满力量和韵味,体现了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卓越成就。
韩湘子碑的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序文、事迹和赞美。
序文部分介绍了韩愈的生平事迹和学术成就,以及对他的崇敬之情。
事迹部分详细描述了韩愈的学术思想和贡献,包括他对道家思想的解读和推广,以及对儒家学派的批判和反思。
赞美部分则对韩愈的品德和学识进行赞美,认为他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化名人。
韩湘子碑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不仅是对韩愈的纪念和赞颂,更是对道家思想的传承和发扬。
道家思想强调返璞归真,追求自然和谐,提倡个体的自由和独立。
韩愈在他的著作中深入研究了道家思想,并将其与儒家思想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学说。
韩湘子碑的出现,使得道家思想得以广泛传播和影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韩湘子碑的影响力不仅体现在学术领域,还体现在文化和社会的方方面面。
它对后世文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激发了许多人对道家思想的研究和借鉴。
同时,韩湘子碑也成为了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和思想的重要文物,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和研究对象。
总的来说,韩湘子碑是中国古代著名碑文之一,代表了道家思想的精髓。
它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丰富的内容,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卓越成就和思想的独特魅力。
韩湘子碑的出现和影响,使得道家思想得以广泛传播和发扬,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也是人们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对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便给 众 哄哆 一 点面 子
讨取 众人 的 欢心
,
。
莫 不 充 满 着 喜剧 色
”
篇 天 大 谎话
,
,
自欺 欺 人
反 招 来 皆大 欢 喜
元
人 物语 言 的
“
动 态 和 变态
, .
特色
,
给读
,
该 又 是 何 等玲 珑 剔 透
正
,
!
宵节 观 灯 认 出 朱
,
者 留 下 了 深 刻 而 难 忘 的 印象 这 些人 物真 能从 纸上 走 出来 通 观 《 水浒 》 全书
羚
月 师
专
民 学 浦
, , . 映. ` . .
}
.
` 产 . . . . . , . . . . . .
,
.
8
. . . . .
6
. .
年 弟
. . . . .
1
. 曰 . .
期
州
.
曰 曰 . .
. .
.
. .
. . .
.
J
.
.
, 勺 . .
. .
. .
. .
. . .
. . 匕 口 . .
-
目
. 目
, ,
何 涛兄弟 的
、
的高帽
一 句
“
以 满 足 丈夫 的 虚 荣心
末尾又 梢 带
” ,
先 恼 而后 喜 鲁 达 酗 酒 前 的 爽 直 明 白 醉 酒 后
、
却 得这 许 多人来 抢夺得 我 回 来
,
顺
一
,
的 夹杂 糊 涂 差 拨未 得 银 子 前 的 凶 神 恶 煞 见 到 银 子后 的 恭 维 奉 承 等 彩
。
社 会政 治
经济
,
文 化 等 方 面 情况 的 村 料 还 反 映 了 韩愈 的政 治 倾 向
.
。
有 较 高 的 艺术 成 就
“
这 些 碑志作 品
,
古 文运 动
”
都 有不 容 忽 视 的 作 用
体 现 了 他 的创 作 思 想 与 文 学 主 张
不惭 地炫 耀 什 么
,
“
不 从 奸骗
”
,
拼 命给 自己
, ,
,
记 载了 一 大 批 历 史 人
被 汉为
。
“
无 价值
,
”
而 抖 斥在研 究 的 范 围 之
比较 广 泛 地 反 映 了 中 唐 的 社
外
幸实上
,
,
扑
愈 的 碑 志 是 他 全 部 作 品 的有
,
间接 地 为 后 人 提 供 了解 和 研 究 中 唐
、
、
机 组 戌部 分 倾向 个 害代
它 反 映 了韩 愈 积 极 的 思 想 政 治 对 研 究 韩愈 和 整
,
闭 上 书本
不 但 不 记 前 日 一 力 主 张救她 下 山 之 恩
反 而信
口
德
雌黄
,
血
,
口
喷人
还 指令 丈夫
,
人 物语 言 的 艺术 的
;
拿下宋江 仇报
,
严刑拷打
如 此翻 脸 不 认 人
恩将
确 达 到 了 炉 火 纯青 的 地 步 的
“
有不 少地 方
”
。
,
真
又 是何等可 怕 可 恶 ! 被 梁 山 泊 好 汉 再 度
、 ,
作 者在 立
、
能 记 述 生 平 表 彰功 德 而 且 能 表 达 思 想
,
、
描
。
造 形 象时不 可 能象 戏 剧
、
小 说 等 那 样进 行 虚
辜 人 物 成 为 形 式 自 由 生 动 活 泼 的 新 文体
这 是 韩愈 的 碑 志 作 品 在 艺 术 上 的主 要 成 就 碑 志 这 种 文 体产 生 于 汉 代
;
真 是 酷 肖其 人
无 行 的俗 语
,
,
力透纸背
,
正 好 印证 了 恶 人
,
脸 上 贴 金 以 顾 全 自 己 的脸 面 次 又 吹 嘘 本 当
“
,
令 人 读后 击 节 长 叹
,
拍 案 称
正要杀我
见 我 说 是 知 寨 的恭 人
”
.
,
不敢下
奇
。
手
慌忙拜我
,
随手丢 给知 寨 一 顶 不 要钱
;
再 如 洪 教 头 的 前骄 而 后 惭
一 个个 育血
有阿
,
,
鲜钊生动
他
。
们 既 是 现 实 生 活 中的 真 人
又 是文 学 形泉
韩 愈 的 碑 志作 品
的形式
, 、
,
以 丰 窗的 内 容
,
、
自由
、
因 此较 之 戏 剧 象
,
、
小 说 等文 学 作 品 均 人 物 形
。
改 革 了 传 统 的 碑志体 式 使碑 志 不 仅
,
他们 有 其 显 著 不 同的特 色
,
能
认 真探 索
,
抓 获后
死
, “
她 才 彻 底 现 出庐 山真 面 目
” 。
:
贪生 怕
,
和 总 结 《水 浒 》创作 方 面 人 物 语 言 艺 术 的 经 验 和成 就
哭着告 饶
前后 不过 几 天 时 间
这个
,
对 繁荣 社 会 主 义 创作
.
也不 无 现
妇 人 却 如 变 色 龙般 地 先 后 变 化 了五 六 次 出 了好 几 幅 绝 然 不 同 的 嘴 脸 那 种交 态 的性 格
因 而 韩愈 砰 志 中 的 人 物 大 都
,
,
格 式是僵 死 的
:
在内
,
不 求形 象 的 完整 性
不 全面 展 示 人 物 形象 与
,
容 上追 述 墓 主家 世
, ,
记 叙 墓 主姓 名 卒葬
,
妻
性格
,
只 是 有 选 择 的就 某个 侧 面 进 行 勾 勒
,
子 儿 孙 及 墓 主 一 生 业 绩功 德 号 多歌 功 颂德
,
构
加工
在 情 节 发 展 过 程 中揭 示 艾 物 性 格
,
。
演 进 的 轨迹
在 典型 环 境 中 望 造 个 性 鲜 明 的
。
盛起 于 六
典型 形 象
,
而只 能选 择 能够 展 示人 物特 征 的
朝
品
。
从 六 朝 以 来宜 到利 居 的 大 多 数 碑 志 作
同其 它骄 文一 样
, ,
某 些 事件 来 写
,
死 后 谧 封 赐
从 而 写 出 人 物 的 内在 精 神 的地 步
~
月
`
.
. . . 口 吐 . . 日 .
韩 愈 碑 志 的 艺 术 特 色
也
道
济
韩 愈碑 志 作 品 现 存 七 十 五 篇
。
,
将近 占他
再说 析其 关系
,
即使 是
“
“
谈墓
”
之文
,
我 们也 可 以分
全 部 散 文作 品 总 数 的 四 分 之 一
, 。
但 在 韩 愈研
谈墓
’,
的 原因
,
找 出 其 墓 主 与韩 愈 的
,
宜 中 井 没 有 引起足 够 的重 视 经常 为人 们所 提 到 的 仅 《柳 子 厚 墓 志 铭 》等 少 数 作 品
部 分作品或以
“ ,
,
墓 主 对 韩愈 的 影 响
。
从 而 全 面 了 解分
大 或
析 韩愈 其 人
止
曳墓
”
的 罪名 一 笔 抹 煞
,
韩愈 的 碑志作 品
竹 的 生 平 事迹 会现实
, 。
露
实 意 义 和 借鉴 作 用
作者 刻 画 她
,
描 写 她 的那 扮 变 态 语 盲
( 责任编辑
周
剑 )
林愈 的 碑 志 作
。
从
,
。
乞才
叹
就
匕很
高
本
一
迷 信 神 仙 方术 而 至 死 不 份 的 士 大 夫 这 些人 物
,
,
……
。
文 仅 就 韩愈 释 心 作 品 的 艺 术 特 已 万祖 浅 的 探 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