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夷列传疏证评论

合集下载

《伯夷列传》简析

《伯夷列传》简析

写作特点
• 通篇夹叙夹议,以议为主,以叙为辅。将 传主生平事迹的考察穿插在对古今之变、 天人之际的宏观思考之中。此写法在《史 记》人物传记中为特例。
• 行文含蓄蕴藉,引而不发。每段均以问句 做结,但答案皆已尽在不言中,比一般陈 述更显深沉有力,发人深省。
《伯夷列传》Leabharlann 析思想内容分析• 第一层:开篇至“怨邪非邪”,通过禅让 和伯夷叔齐生平事迹考察古今权力交接方 式的演变。
• 第二层:“或曰”至“是耶非耶”,通过 古今人事善恶遭际,究天人之际,质疑善 恶有报,天人感应。
• 第三层:“子曰”至文末。论人之向善, 不假外求,实乃各从其志。而青云之士可 凭一家之言,是是非非,褒善贬恶于史册。

伯夷列传读书笔记

伯夷列传读书笔记

伯夷列传读书笔记读《史记》中的《伯夷列传》,就仿佛在历史的长河中与两位坚守道义的古人相遇。

伯夷和叔齐,这对兄弟的故事,让我感触颇多。

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

孤竹君想要立叔齐为国君,可等到孤竹君死后,叔齐却要把君位让给伯夷。

伯夷说:“这是父亲的遗命啊,我不能违背。

”于是逃走了。

叔齐也不肯继承君位而逃走。

国人只好拥立孤竹君的次子。

这俩兄弟的行为在当时可谓是“奇葩”。

放着好好的国君不当,偏要去追求那所谓的道义。

你说他们傻不傻?但仔细想想,又觉得他们傻得令人敬佩。

在权力和财富面前,他们坚守了内心的原则,没有被世俗的欲望所迷惑。

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定力啊!他们听说西伯昌善于奉养老人,就打算去投奔他。

可等到了那里,西伯昌已经死了,他的儿子武王正载着西伯昌的牌位,向东讨伐纣王。

伯夷、叔齐勒住武王的马缰谏诤说:“父亲死了尚未安葬,就动起干戈来,能说得上是孝吗?作为臣子却要去杀君王,能说得上是仁吗?”武王身边的人想杀死他们。

太公吕尚说:“这是有节义的人啊。

”于是搀扶着他们离去。

武王平定了殷商的祸乱,天下都归附了周朝,可伯夷、叔齐却认为这是耻辱的事情,坚持不吃周朝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中,靠采摘薇菜充饥。

你看,这俩人多轴啊!周朝建立,天下太平,大家都欢天喜地地享受新的生活,可他们却偏要跟自己过不去。

但这种“轴”,又何尝不是一种对信念的坚定呢?在首阳山中,他们的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艰苦。

薇菜可不是那么好采的,有时候跑了大半天,也采不到多少。

肚子饿得咕咕叫,却还是不肯低头。

有一次,伯夷不小心在山上摔了一跤,把脚给崴了。

叔齐心疼得不行,一边帮他揉脚,一边掉眼泪说:“哥啊,要不咱们还是回去吧,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啊。

”伯夷却咬着牙说:“不行,咱们既然决定了,就不能反悔。

”就这样,他们在首阳山中苦苦坚持着。

终于有一天,他们连薇菜也采不到了。

兄弟俩饿得躺在山洞里,望着洞顶发呆。

伯夷有气无力地说:“弟啊,看来咱们的日子到头了。

”叔齐握住他的手说:“哥,能和你一起坚守道义,我不后悔。

伯夷列传读后感

伯夷列传读后感

伯夷列传读后感读了《伯夷列传》,心里头就像打翻了五味瓶,各种滋味那是一股脑儿地往上涌。

伯夷和叔齐这俩老哥,放着好好的王子不做,愣是因为道义,死活不肯继承王位,然后还跑得远远的躲起来。

这在咱一般人看来,简直就是傻到家了,放着荣华富贵不要,去追求那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可细细想来,又觉得他们有种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的劲儿。

咱就说现在这社会,有几个人能像他们这样?工作里,为了升职加薪,那勾心斗角的事儿可不少见。

有点好处,大家都跟饿狼扑食似的往前冲,谁还管什么道义不道义的。

但伯夷叔齐不,王位在他们眼里,那都不算啥。

我想起有一次,我在公司里遇上一个项目竞争。

那竞争激烈得呀,就差没动手打架了。

每个人都使尽浑身解数,想把这个项目抢到自己手里。

我一开始也跟着掺和,天天加班加点做方案,想着怎么能把对手比下去。

那段时间,满脑子都是这个项目能带来的奖金和升职机会,整个人就像着了魔一样。

后来有一天,我累得瘫在椅子上,突然就想到了伯夷叔齐。

我就问自己,我这么拼命,到底是为了啥?就为了那点钱和所谓的地位?那一瞬间,我有点瞧不起自己。

和伯夷叔齐相比,我这追求也太肤浅、太功利了。

再说说伯夷叔齐跑到周国,结果周武王要去攻打商朝。

这俩老哥又站出来反对,说这是以臣弑君,不道义。

我的妈呀,这得多大的胆子和多坚定的信念啊!别人都想着怎么在战争中捞好处,他们却只关心道义。

这让我想起有一回在菜市场。

有个摊主缺斤少两,被一个大妈发现了。

那摊主不仅不认错,还态度蛮横,说大妈故意找事儿。

周围的人都在看热闹,没一个人站出来说句公道话。

我当时也在旁边,心里明明知道摊主不对,但就是没勇气吭声。

等我回到家,心里那个后悔呀!想想伯夷叔齐,再看看自己,真是觉得惭愧得不行。

后来周武王胜利了,建立了周朝。

伯夷叔齐呢,觉得吃周朝的粮食丢脸,就跑到山里去采薇吃,最后竟然饿死了。

这结局,让人唏嘘不已。

想想我们现在,一顿饭不吃好的都觉得难受,稍微受点苦就抱怨连天。

可伯夷叔齐,为了坚守自己心中的道义,连命都可以不要。

对《史记伯夷列传》的一点看法

对《史记伯夷列传》的一点看法
维普资讯

里 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 Ju1.2006第26卷第三期 总第41期
对 《史记伯夷列传》的一点看法 Fra bibliotek唐平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陕西西安 710062)
[摘 要]司马迁用夹叙夹议的手法作伯夷传第一。但全篇内容却以议 “伯夷隘” 堞 " 之论,庄子有 “虽盗跖与伯夷,同为淫辟 ”
非孔子称之 (此处并无 “子日”)。孔子说 “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 视为中性:“言孔子谓夷齐无怨,睹逸诗之意,似亦不能无怨也。”
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 也有人说:“可谓善人者邪,抑非也。”“ 还有人对司马迁和们
未见其人也。” 怿酣 他将这些人称为善,因为能做到 “道不同不 夷俱发疑问道:“太史公言夷、齐之行,天下绝伦 惑之甚。”
注 释:
[1]宝鎏.《同治朝筹办夷务始朱》笫 16册 [M].台北 文海出版社 民国 6O
得逞,以李鸿章为首的淮系主动挑起对湘系的 “战争”也并没有硝 年 [1971],
烟弥漫,但 中国海 军走 上了一条买船建军的道路 ,买船建 军在短 时
[2]王彦威辑.《清季外交史料》卷 1lM].台北 文海出版社 民 国 74年
期内取得了成效,使中国暂时取得了对Ft的军事优势,从长远米看, [1985].
为主 ,与其它篇章迎异,史料的馈乏 当为一个原因,但 问蹶在于有比伯夷更早 之说。毛泽东说 “韩愈写过 ‘伯夷颂’,颂的是一个对 自己国家的
而同样也为让德的人。但司马迁为什么单为他列传,其原因当为明褒而谙刺。 人民不负责任,开小差逃跑,又反对武王领导的当时的人民解放战
彰显 自己为目的。
[关键词]伯夷i叔齐;司马迁:态度 一 、 历史上的看法

伯夷列传解读

伯夷列传解读

伯夷列传解读《漫读〈伯夷列传〉》《伯夷列传》,那可是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啊。

伯夷和叔齐,这两人可是出了名的固执和坚守啊。

他们放着好好的荣华富贵不要,就因为觉得周武王伐纣不合道义,就坚决不食周粟,最后饿死在首阳山上。

你说这是不是有点傻?但仔细想想,又觉得他们挺了不起的。

在那个混乱的年代,大家都在争名夺利,为了权力和财富不择手段。

可伯夷叔齐呢,他们就坚守着自己心中的那点道义,不管别人怎么看,就是不妥协。

这就像现在有些人,明知道走一条与众不同的路会很难,但还是义无反顾地去走,就为了心中的那个信念。

其实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人啊。

比如说那些为了保护环境,不惜放弃高薪工作去做环保志愿者的人;还有那些为了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自己省吃俭用去支教的人。

他们不也是在坚守着自己心中的那份善良和正义吗?再看看伯夷叔齐的遭遇,他们坚守道义,却落得个饿死的下场。

这是不是很不公平?但有时候生活就是这样啊,不是你做了对的事情就一定会有好的结果。

就像你努力工作,不一定就能升职加薪;你对人真诚,也不一定就能换来别人的真心。

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就不应该去做这些对的事情啊。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我自己的一件小事。

有一次我在路上看到一个老人摔倒了,周围的人都不敢去扶。

我当时也犹豫了一下,心想会不会被讹啊。

但最后我还是去扶了老人,还好老人没什么事,还很感激我。

虽然这件事很小,但我觉得我做了一件对的事情,心里就很踏实。

《伯夷列传》里还提到了很多其他的人物,他们有的善终,有的却下场很惨。

这让我明白,人生的路有很多条,每个人的选择都不一样,结果也会不一样。

我们不能因为别人的成功或失败就去评判他们的选择,因为我们不知道他们在背后经历了什么。

总的来说,《伯夷列传》让我思考了很多。

它让我看到了坚守道义的可贵,也让我明白了生活的复杂和多面。

它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自己的同时,也看到了这个世界的种种。

我觉得我们应该向伯夷叔齐学习,学习他们的坚守和执着。

但我们也不能盲目地模仿他们,毕竟时代不同了,我们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司马迁《伯夷列传》原文译文评价

司马迁《伯夷列传》原文译文评价

司马迁《伯夷列传》原文|译文|评价《伯夷列传》是作者极力颂扬伯夷和叔齐积仁洁行、清风高节的崇高品格,抒发了作者的诸多感慨。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伯夷列传》原文两汉:司马迁夫学者载籍极博。

尤考信于六艺。

《诗》、《书》虽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

尧将逊位,让于虞舜,舜、禹之间,岳牧咸荐,乃试之于位,典职数十年,功用既兴,然后授政。

示天下重器,王者大统,传天下若斯之难也。

而说者曰:“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耻之逃隐。

及夏之时,有卞随、务光者。

”此何以称焉?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

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

余以所闻,由、光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焉。

其传曰: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

父欲立叔齐。

及父卒,叔齐让伯夷。

伯夷曰:“父命也。

”遂逃去。

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

国人立其中子。

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

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

太公曰:“此义人也。

”扶而去之。

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

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

”遂饿死于首阳山。

由此观之,怨邪非邪?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

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

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

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

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

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

伯夷列传赏析

伯夷列传赏析

理想与现实的碰撞怀疑与愤懑的纠缠——〈〈伯夷列传〉〉赏析〈〈伯夷列传〉〉是司马迁〈〈史记〉〉中一篇比较特别的传记,他不同于其他的传记侧重对人物生平及事迹的介绍,而是完全侧重议论,所以这篇传记也相对〈〈史记〉〉中的其他文章显得生涩难懂,在读了多遍之后,才开始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史记〉〉我并没有完全读过,只是挑了一些自己兴趣的篇回去涉猎。

但听说:纵观〈〈史记〉〉本纪,世家,列传之篇末,均有太史公的赞语,唯〈〈伯夷列传〉〉则无。

我不禁好奇,司马迁到底想通过此文向我们表达什么。

全传共分五段,第一段提出了一系列的让国著称的人,其中有的人见于儒家经典,被孔子所称道,有的则否,太史公对此提出疑问。

尧舜禹传位如此艰难,而尧让位给许由却如此容易,"何以称焉?"而孔子列出了古代的圣人,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却没有许由,务兴这些品德高尚的人,"何哉?"第二段叙述了伯夷的事迹,对于孔子说伯夷"无怨"的问题而产生了疑问。

本该继位的叔齐认为应该长幼有序,而认为应该由伯夷继位,但伯夷认为应遵从父命而不肯,结果是伯夷和叔齐皆不愿继承王位而纷纷逃走,这便是流传后世的"夷齐让国"的故事,他们的谦虚和谦让,让后来人敬仰。

孔子不禁赞叹:"求仁得仁,又何怨乎?"而从司马迁的批评角度来说,他们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取的,两人既然修行都很高,却不用来造福百姓,在重任面前他们选择了谦虚而不是担当,即使他们真的觉得难当重任,也应该在找到合适的贤能之后再"功成身退",却不是这样不负责任的"逃跑"。

但无论如何,我们不能忘记叔齐与伯夷终身谦逊,上进的品格,这一点值得我们永远尊重和学习。

伯夷,叔齐离开国家之后,想到了能关心赡养老人的西伯,所以要去投奔,不幸的是西伯已经去世,而武王当了国君.他/要去讨伐纣王,却被伯叔拦住,说这样做是不仁义的,其实伯、叔是很有资格说仁义的,因为这是他们毕生所遵循的准则,武王的手下想杀掉他们,被太公拦下:"此义人也"。

于乱章之中显幽思——《史记·伯夷列传》评析

于乱章之中显幽思——《史记·伯夷列传》评析

文学评论·古典文学于乱章之中显幽思——《史记•伯夷列传》评析刘姸彤 华东师范大学摘 要:《史记》一直被认为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惊人泣鬼之著作,但是当我们捧卷试读时,却总是被其列传之首《伯夷列传》所困惑。

与别的篇章相比他似乎太乱,多发议论而少史实,与司马迁列传固有写法简直天差地别;但这一篇章却又作为列传之首,不由让人长思,在看似烦乱的章节背后,在读来繁芜的字句背后,是否蕴藏着司马迁通贯整本《史记》的天人思想,又是否被赋予了“只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的幽思呢,本文即就这一问题对这篇七十列传之纲领——《伯夷列传》进行评析。

关键词:史记;伯夷列传;写作手法[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6-76-02一、寻求儒家所追求的社会在《伯夷列传》中,司马迁通过展示古代政治权利的交替,怎样选拔与用人来展示自己的儒家思想。

这点我们可以具体到文本分析。

“尧将逊位,让于虞舜。

舜禹之间,岳牧咸荐,乃试之于位,典职数十年,功用既兴,然后授政。

示天下重器,王者大统,传天下若斯之难也。

”司马迁展示了一副古代政治权利是如何进行交替,怎样选拔与人用的。

根据六书的记载,当帝尧年纪大了,就让位于舜,而舜就又让位给夏禹。

但是让位的标准叫做“选贤举能”,即“四岳九牧”——四方的诸侯领袖,九州的各州或是各族的族长来推荐,但这还仅仅是第一步,第二步是“试于位”,让那位贤能之才去一个职位上工作几十年,考核其功绩是否良好,最后才“授政”。

因为“王者”要“大统”,做全天下的领导人是一份不能更重要的职业,因此“天下重器”,因此“传天下若斯之难也”。

六书上可信的记载,尧到舜到禹,都是这么极其艰难而小心翼翼的传位。

“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

”从拒绝授政的许由,也联想到了同样逃隐的伯夷,说那些古代的仁圣的贤者,不追求现实功名利禄如吴太伯、伯夷之人,都曾得到过孔子的赞颂。

伯夷列传读后感

伯夷列传读后感

伯夷列传读后感读完《伯夷列传》,我心里像是打翻了五味瓶,各种滋味交织在一起。

这篇列传里的伯夷,让我感慨万千。

伯夷和叔齐这两人,那股子坚守原则的劲儿,真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他们放着好好的王位不坐,非要因为道义把这尊贵的位置让出去。

在那个权力至上的时代,这简直就是不可思议的举动。

想起有一次,我和朋友去商场逛街。

看到一家店铺在做促销活动,人挤人的,那场面简直混乱不堪。

大家都在拼命往前挤,就为了抢到那些所谓的打折商品。

我和朋友被人群挤得东倒西歪,朋友当时就忍不住了,也想跟着往前冲。

我一把拉住她,说:“咱不凑这热闹,没必要为了这点便宜失了体面。

”朋友犹豫了一下,还是被我拽住了。

后来我们在旁边安静的店里,买到了更适合、价格也合理的东西。

这让我想到伯夷叔齐,他们不就是在利益和道义面前,坚定地选择了道义吗?不像那些为了一点好处就争得头破血流的人。

再说伯夷叔齐,两人听说周武王伐纣,觉得这是以臣弑君,大逆不道,就拦住武王的马谏阻。

我的天,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啊!虽说最后没成功,但这份胆量和坚持自己信念的决心,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这就好比我曾经在公司里,大家都在为了完成一个项目,想要走一些捷径,甚至不惜违背一些行业规则。

我当时就站出来说,这样不行,我们得守规矩。

同事们都觉得我死脑筋,不懂得变通。

可我心里清楚,有些底线就是不能破。

就像伯夷叔齐,他们心中的道义就是那不可逾越的底线。

后来,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最后饿死。

有人说他们傻,放着好日子不过,非要这么固执。

可我觉得,这正是他们的伟大之处。

他们用生命捍卫了自己的信仰和原则。

我记得小时候,有一次家里来了个远房亲戚,带了很多礼物,想求爸爸帮忙办件违规的事儿。

爸爸毫不犹豫地拒绝了,那个亲戚当时就拉下了脸,说爸爸不近人情。

爸爸只是淡淡地说:“有些事儿能做,有些事儿不能做,做人得有自己的原则。

”当时我不太懂,现在想想,爸爸不就和伯夷叔齐一样,坚守着自己内心的那杆秤吗?在这个世界上,诱惑太多了,能像伯夷叔齐这样始终坚守初心的人,真的太少太少。

史记伯夷列传读后感

史记伯夷列传读后感

史记伯夷列传读后感《史记》是中国古代史书中的一部重要著作,其中的列传部分记录了许多古代名人的生平和事迹。

其中,伯夷列传是一篇让人印象深刻的文章。

伯夷是中国古代的一位贤人,他的故事充满了令人思考的哲理和情感。

通过阅读伯夷列传,我深受启发,产生了许多感悟和思考。

伯夷是一个非常令人敬佩的人物。

他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但他却不为名利所动,始终坚守自己的信仰和原则。

在他的时代,周朝的王室腐败不堪,贪婪无度,而伯夷却选择了远离这种腐败的环境,隐居于群山之间,过着简朴的生活。

他甘愿放弃荣华富贵,宁可与野兽为伴,也不愿屈从于世俗的诱惑。

这种坚定的品格和高尚的情操让人深感敬佩。

伯夷的故事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思考。

他的行为虽然在当时被认为是叛逆和异类,但却正是因为他的坚守和追求,才成为了后人传颂的典范。

他的选择让人们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价值观和人生意义。

在现代社会,人们常常被名利所困扰,忽略了内心的声音,而伯夷的故事提醒我们要坚守自己的信念,追求内心真正的欲望,而不是被外部的诱惑所左右。

另外,伯夷的故事也让人们反思了权力和道德的关系。

在伯夷的时代,周朝的王室腐败不堪,而伯夷选择了远离这种腐败的环境。

他的行为不仅是对当时政治现实的一种抗议,也是对道德和正义的坚守。

他不愿为腐败的统治者效命,而选择了自己的生活方式,这种选择让人深思权力与道德的关系。

在当今社会,我们也常常面对着类似的选择,伯夷的故事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让我们思考在面对权力和道德的时候,应该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

通过阅读《史记》中的伯夷列传,我深受启发,对古代的这位贤人充满了敬佩和钦佩之情。

他的坚守和追求给了我许多启示,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人生和价值观。

伯夷的故事不仅是对古代历史的一次回顾,更是对人性、道德和价值观的一次深刻思考。

希望通过对这样优秀古人的学习,我们也能够在现代社会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坚守自己的信念,追求内心的真正欲望,同时在面对权力和道德的选择时,做出正确的抉择。

伯夷列传赏析

伯夷列传赏析

伯夷列传赏析伯夷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忠臣之一,他为人正直,操守高洁,对于杂世的纷争和权欲毫不动心。

今天我们将对《史记·伯夷列传》进行赏析,探讨伯夷的品德与他在历史中的地位。

正文:《史记·伯夷列传》以其简练的文字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吸引了无数读者。

伯夷是斗转星移的年代的人物,他出自虞国贵族,却在道德修养、忠诚品质及科举考试上都表现出色。

这使得他受到了后人的景仰和回忆。

伯夷的淳朴和正直是他最为突出的品质。

传说中他的父亲死后,伯夷和其兄弟实行孝道,不愿意食用他们已故父亲所猎杀的野兽,而宁愿以草为食。

伯夷认为,不因嗜欲之味而背弃父亲的教诲,这一品德在当时是罕见的。

伯夷的忠诚也是他的骄傲。

在虞国国君不明理,屡次违背伯夷的正直建议时,伯夷选择放弃虞国的山川、田园和功名利禄,而选择离开虞国。

他不为荣华富贵所动,只为了守护自己的人格与价值观。

他的选择不仅体现了他对忠诚的坚守,也表达了他对道义准则的尊重。

伯夷放弃了世俗的异化,但他却得到了后人的崇拜与尊重。

尚书令曹参在他参与国事时常引用伯夷的故事来感慨,将伯夷视为引导自己为官之路的楷模。

而当伯夷遭遇饥饿时,冯唐也以伯夷为榜样,主张放弃物质享受而追求精神追求。

伯夷的形象被历史笔端刻画出来,成为了古代忠臣传奇的一部分。

伯夷虽然已逝世多年,但他的精神影响在历史长河中流传,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他的故事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思考,他的品格成为人们崇拜和追求的榜样。

正因为如此,伯夷的形象在古代文学中广泛地被反复描绘。

总结:通过对《史记·伯夷列传》的赏析,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了伯夷所具备的崇高品质与他所取得的地位。

他对道德的坚守、对自我的追求以及对忠诚的执着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伯夷的形象在历史中闪耀着光芒,他的故事被世人广为传颂,并对后代人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会不断研究和赏析伯夷的人物形象,以更好地传承他的思想和伟大。

伯夷列传读后感

伯夷列传读后感

伯夷列传读后感《伯夷列传》是一篇关于中国古代贤人伯夷的传记,通过讲述伯夷的生平和事迹,展现了他高尚的品德和崇高的道德情操。

读完这篇文章,我深受启发,对伯夷的品德和行为产生了深刻的感悟。

伯夷是商朝的一位贤人,他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但他并不满足于享受贵族的荣华富贵,而是追求道德和品德的高尚。

在商纣王肆虐的时代,伯夷选择了离开王宫,与弟弟叔齐一起隐居在首阳山。

他们以采食山上的草木为生,过着简朴的生活。

他们宁愿忍受饥寒,也不愿屈从于纣王的暴虐统治。

这种高尚的品德和坚定的信念让我深受感动。

伯夷的行为展现了他对道德的高度追求和对暴政的坚决抵制。

他不为名利所动,不为权势所诱,而是选择了放弃一切,守护自己的良知和道德准则。

他的坚守和牺牲精神让我深受感动和敬佩。

他的行为告诉我们,一个人应该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不被外界的诱惑所左右,要坚守自己的信念,勇敢地追求真理和正义。

伯夷的故事也让我思考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观。

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被功利和物质所迷惑,追求名利和权势,而忽略了道德和品德。

伯夷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的真正意义在于追求道德和品德的高尚,守护自己的良知和底线,而不是被外界的诱惑所左右。

只有这样,才能成就一个真正有价值的人生。

读完《伯夷列传》,我深受启发。

伯夷的高尚品德和坚定信念给了我很大的鼓舞和力量。

他的故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的地位和财富,而在于他的品德和行为。

只有拥有高尚的品德和坚定的信念,才能成就一个有价值的人生。

我会在自己的生活中,时刻铭记伯夷的故事,不忘初心,坚守信念,追求道德和品德的高尚。

读《史记》之伯夷列传—知礼明义,舍生求全

读《史记》之伯夷列传—知礼明义,舍生求全

读《史记》之伯夷列传—知礼明义,舍生求全伯夷、叔齐是兄弟二人,这里排在列传第一位是有原因的,他们都是孤竹君的儿子,本来都是王位的继承人,但是他们都不愿意接受这份其他人看来巨大的权力诱惑,反而选择了逃到深山里隐居了起来。

他们面对权力的诱惑选择了退让,选择了不争和出世。

很多时候,我们面对诱惑和选择时,基本的判断是我能得到什么,而不是我会失去什么,这直接影响了我们做出正确的判断。

我们总是喜欢得到,害怕失去,想让好运都降临在自己身上,但那是不可能的幻想,祸福相依才是事物的本质。

知礼明义很多人会鄙视伯夷、叔齐避世不争的做法和处事哲学,认为他们是逃避责任害怕担当。

其实这种认识是极其片面的,因为“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伯夷、叔齐对权力的态度是放弃,但是对于礼仪的追求和对于天下人的福祉却从来没有放弃。

他们不是没有原则没有底线的放弃,而是有原则有选择的追求。

我们很多人总是追求的太多,选择的太少,以至于我们最后得到的也很少就是这个原因。

有出世就有入世,事实证明伯夷、叔齐不是逃避责任的懦夫,而是能够尊德守礼的勇士。

他们本来是准备去投靠周文王的,但是在路上就听闻了文王去世的消息,于是他们来拜见继任的武王姬发。

他们看到姬发的车马上放着周文王的排位,但是却马上要带领人马去讨伐商纣,便改变了主意,拦住了武王姬发的车马。

随后他们两个的说辞体现了他们的勇气和对于心中信念的守护。

“我们都听人说武王姬发您是位贤德的君主,就认为您是致孝致仁的典范,但是自己父亲去世了不赶紧安葬,这能称之为孝道吗?做为殷商的臣子不恪守自己的本分而去讨伐天子,这是仁德的人应该做的事情吗?”这种说法无疑把武王姬发的行为定了个性,不仁不义就是他们的看法。

周围的人马上就打算把这两个不知趣的人收拾了,这个时候武王姬发也没有阻止,因为在他看来这两个人确实讨厌而且“不识时务”。

好在这个时候还有明白人,这个明白人就是姜尚,他对武王姬发说我们行仁义之师,以有道伐无道,对于这两个人的说法就算不接受也不能把他们杀了,而应该好言安抚这才能体现你的胸怀和仁德的形象。

关于《历代对伯夷叔齐的评论》

关于《历代对伯夷叔齐的评论》

关于《历代对伯夷叔齐的评论》悠悠五千年,中国历史无数英雄。

而伯夷叔齐二人却位列其中,更是被后人所津津乐道,他们的人生经历以及思想言行,也成为经典的文化符号,关于他们,有许多评论,下面就来看看。

第一步:了解伯夷叔齐伯夷叔齐,春秋时期的两位忠诚官员,被尊为“忠臣”的典范。

他们原先隶属于虞国,但在国君侵欺民、淫污浸淫中,二人宁死不屈,选择离开虞国,而流浪于世间。

第二步:不同的评论1.孔子评论:“夷、齐之不用也,未是大勇。

文王曰‘衮职有作,文在兹杞’,君子何患乎无竹柏之谟。

”这段话,孔子说出了自己对伯夷叔齐的态度。

他认为伯夷叔齐虽然是有勇气、有忠心的,但是最终却没有被用于国家,所以他认为他们并不是真正的大勇。

而王文通过“君子何患乎无竹柏之谟”表达了对伯夷叔齐的敬重之情。

2.庄子评论:“是何世也哉!鱼正以鱼為正,其僵也山林;羽翮正以羽翮為正,其僵也天地。

自吾子之乱世也以來,世多正人皆是以德为正,树於心者谁?世之所以僵也。

”庄子用“鱼正以鱼為正,其僵也山林;羽翮正以羽翮為正,其僵也天地。

”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伯夷叔齐的佩服之情。

他认为伯夷叔齐是真正的“正人”,他们将德行作为自己的正方形,但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留给了后世以听之深刻的教训。

3.司马迁评论:“齐,伯蒲之孙。

伯夷之弟,能少其欲,隐於无人之间。

汩、咎以表异,冠、带、誉、车、田,以乱伯鱼之家。

伯,鱼之孙。

伯舅也,能少其欲,隐於太原之野。

”在这里,司马迁是在论述伯夷叔齐的家族以及他们的前因后果。

他也表示了自己的态度,认为伯夷叔齐高雅的品德和良好的性格,在被汩、咎以荣华冠冕所玷污时,仍能坚忍不屈。

第三步:对伯夷叔齐的思考伯夷叔齐的故事告诉我们,忠诚、高尚、仁慈是人们在生命中应尽的职责和社会道德。

伯夷叔齐在遇到虞国国君侵犯民权、淫乱不堪之后,选择以身犯险、宁死不屈。

无论是朝廷、家族、个人,他们的奉献、牺牲都有着深刻的道德内涵,也有着长远的历史影响。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也应该像伯夷叔齐一样,坚守正义,保持高尚的道德行为,珍惜个人品德的培养,并且时刻铭记着社会责任。

伯夷、 叔齐行为的不同评价

伯夷、 叔齐行为的不同评价

伯夷、叔齐行为的不同评价
伯夷和叔齐是商朝末年孤竹国的两位王子,他们的行为在历史上引起了不同的评价。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观点:
- 忠义道德的典范:伯夷和叔齐被视为忠义和道德的楷模。

他们坚决不接受周朝的统治,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信念,表现出对商朝的忠诚和对道德的执着。

这种行为被一些人认为是高尚和值得赞扬的,代表了一种坚定的道德立场。

- 坚守原则的精神:他们的行为体现了坚守原则的精神。

尽管周朝取代商朝成为新的统治力量,但伯夷和叔齐不愿意违背自己的内心准则,选择饿死也不妥协。

这种对原则的坚持被一些人视为一种可贵的品质,强调了个人在面对困境时坚守自己价值观的重要性。

- 不识时务的固执:也有人认为伯夷和叔齐的行为是不识时务的固执表现。

他们没有适应时代的变化,坚持旧有的观念和方式,不愿意与新的政权合作。

这种观点认为,在历史的进程中,灵活适应变化是必要的,过度的固执可能导致个人和社会的困境。

- 个人选择的权利:还有一些人认为伯夷和叔齐有权根据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做出选择。

他们的行为反映了个人对自己内心声音的尊重,即使这种选择可能与大多数人的观点不同。

这种观点强调了个人自由和自主决策的重要性。

评价伯夷和叔齐的行为是一个主观的过程,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

这些观点相互交织,反映了人们对道德、忠诚、原则和时代
变迁等问题的不同理解和价值观。

无论如何,伯夷和叔齐的故事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一个经典范例,引发了人们对道德、信仰和个人选择的思考。

重要的是通过对他们的行为进行讨论和思考,我们可以更深入地探讨人类行为背后的动机和价值观,并从中汲取启示。

对伯夷的评价

对伯夷的评价

对伯夷的评价
伯夷是中国古代最睿智又最固执的历史人物之一,他对统治者的反抗精神令人钦佩,他的传奇故事也在中国的历史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伯夷的故事在中国的历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是一个受人尊敬的偶像。

由于他的反抗和坚持不懈的精神,许多人都对他的故事感到钦佩。

伯夷的英雄事迹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5世纪,当时伯夷受困于夏
朝统治者的野心和对儒家和其他思想的压迫,他坚持不懈地反对夏朝,倡导以和平方式谋求统治,提倡英雄主义精神,力争为人民谋幸福。

伯夷表达了自己的理想,不计报酬,以英勇而坚定的精神,抗拒夏朝独裁统治者的专制暴政,他的行动激励了许多人,受他的影响,多个部族和国家勇敢地反抗夏朝的统治。

此外,伯夷的积极性、行动力和坚强的意志,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赞赏,他提倡诚实守信、正义正气,以和平的心态,同精神上的贫穷武装自己,抗争统治者的暴政,宣扬以理想和智慧面对艰难困境。

伯夷的反对夏朝统治和抗议其作风暴政,使他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尊敬和受到景仰的英雄。

他以体现人们对理想、真理和公正的坚定,激励着后来的民族英雄,他的反抗精神是当时的先驱,使他在中国历史上受到群众的普遍拥戴。

伯夷的精神意义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是无可置疑的,他是古代中国民族反抗外来侵略者的英雄,他在英雄和正义之路上给世人留下了一个榜样,他永远是中国历史上最受尊敬的英雄,被称为“中华英
雄”。

总之,伯夷的反抗精神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激励了大多数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地奋斗,他是历史上受人尊敬和景仰的英雄,他的传奇故事应被永远铭记,他对统治者的反抗精神也应受到我们的坚守和推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二伯夷列傳《正義》:“老子莊子,開元二十三年奉敕[1]升為《列傳》首,處夷、齊上”;《考證》引張文虎[2]語,論《列傳》次序,諸本不同。

按宋吴曾《能改齋漫録》卷一三載政和八年詔《史記.老子傳》升於列傳之首,自為一帙[3];元僧圓至《牧潛集》卷六《書宣和<史記>後》雲:“餘居臨安,有持大板[4]《史記》,而《列傳》老子為首。

心甚怪之,莫知其本所出。

因閱《國朝會要》,見宣和某年有旨,升老子於《列傳》首。

乃悟所見蓋宣和本,今不行矣。

”“宣和某年”“當作“政和”。

是宋之道君皇帝重修唐之玄宗故事也。

“及餓且死,作歌,其辭曰:‘……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考證》引《莊子·讓王》篇、《呂氏春秋·誠廉》篇夷、齊“相視而笑”,曰:“是推亂以易暴也”(《呂氏春秋》作“是以亂易暴也”)。

按《後漢書.宦者列傳》:“雖袁紹龔[5]行,芟夷[6]無餘,以暴易亂,亦何雲及”;章懷注引《史記》此歌曰:“以暴易亂兮”,《文選》範蔚宗《宦者傳論》李善注亦同。

是《史記》古本作“以暴易亂兮”也。

“以亂易暴”,“以暴易亂”,“以暴易暴”,三者各明一義,言之皆可成理。

今本之“以暴易暴”即易君而未革政;古羅馬寓言驢為盜掠一則所謂雖更新主,未減舊役,以喻當時執政頻換而下民困苦不異於前,所變易僅在上者之姓名已耳(In principatu commutando ciuium/Nil praeter domininomen mutant pauperes)①。

①Phaedrus ,Fabulae,I.xv.1-2【增订一】《谷梁传》昭公四年论楚灵王与齐废封事,亦曰:‚不以乱治乱也。

‛【增订四】所引古罗马寓言谓‚虽易新君,未减旧虐‛,而比阅苏联流亡作家(A.I.Solzhenitsyn)所撰劳改营纪事(The Gulag Archipelago ),卷三有一章标题曰:‚统治者数更,劳改营长在‛(Rulers Change ,the Archipelago Remains )。

洵如韩愈《祭田横墓文》所叹‚事有旷[7]百世而相感者‛矣。

“或曰:‘天道無親,常与善人’。

若伯夷、叔齊,可謂善人者,非邪?……天之報施善人,其何如哉!盜跖日殺不辜[8],……竟以壽終,是遵何德哉?……余甚惑焉!倘所謂天道是邪?非邪?”按《莊子·駢拇》以“伯夷死名”輿“盜跖死利”相提並論,《楚辭·天問》謂“天命反側[9],何罸何佑?”,馬遷兼之。

此篇記夷、齊行事甚少,感慨議論居其泰半[10],反論贊之賓,為傳記之主。

馬遷牢愁[11]孤憤,如喉鲠之快於一吐,有欲罷而不能者;紀傳之體,自彼作古[12],本無所謂破例也。

陶潛《飲酒》詩之二:“積善雲有報,夷叔在西山,善惡苟不應,何事立空言!”正此傳命意。

【增订四】钱秉鐙《藏山阁文存》卷四《伯夷论》力斥《史记》此传。

略谓:‚如迁所见,则将以孔光之生贤于龚勝之死,华歆之达贤于管宁之穷,宋留、李之靦颜[13]贤于文、谢之殉节矣。

此数君子者,其幽囚[14]死辱,皆百计以求、久而后得之耶?亦可以为有怨而归过于天耶?迁重声名而不知节义,故《史记》极称季布[15]而不为郑君立传。

.....迁求夷、齐之死而不得其故,乃引贾生之言云云[16]。

.....以矣、齐之死为求名者,而曰:‘伯夷、叔齐得夫子而名益彰。

’迁所知者,名而已!‛意中盖有失节事清之明臣在,颇中马迁议论之偏宕[17],而似未窥马迁怀抱之侘傺[18]也。

馬遷唯不信“天道”(divine justice),故好言“天命”(blind fate);蓋信有天命,即疑無天道,曰天命不可知者,乃謂天道無知爾。

天道而有知,則報施不爽[19],人世之成虧榮悴[20],應各如其分,鹹得所當,無複不平則鳴或飲恨吞聲矣。

顧事乃大謬不然[21],理遂大惑不解[22]。

“善一惡均,而禍福異流”,劉峻《辯命論》所以問:“蕩蕩[23]上帝,豈若是乎?”利鈍吉凶,每難人定,雖盡瘁殚精[24],輒似擲金虛牝[25]、求馬唐肆[26];然“不求而自得,不徼[27]而自遇,不介[28]而自親”(李康《運命论》),又比比[29]皆是焉。

佹[30]得佹失,俏成俏敗,非理所喻,於心不懌[31],若勿委諸天命,何以稍解腸結而聊平胸磈[32]哉,孔子因公伯寮之愬[33]而曰“命何”(《淪語·憲問》),孟子因臧氏子之沮而曰“天也”(《孟子·梁惠王》),與《史記.項羽本紀》羽之言“天亡我”,《伍子胥列傳》申包胥之言“天定亦能破人”,《外戚世家》之言“無如命何”,皆沒奈何而諉諸莫須有爾。

《李將軍列傳》之言“數奇,”《衛將軍、驃騎列傳》之言“天倖”,自王維《老將行》撮合儷屬[34],已成熟語。

《魏世家》:“說者皆曰:‘魏以不用信陵君,故國削弱至於亡。

’余以為不然:天方令秦平海內,其業未成,魏雖得阿衡之佐[35],何益乎?”《田敬仲完世家》:“故周太史之卦田敬仲完,占至十世之後。

及完奔齊,懿仲卜之,亦雲。

田乞及常所以比犯二君,專齊國之政,非必事勢之漸然也,蓋如遵厭兆祥雲”。

二節尤質直道之,不紆[40]婉其詞。

《論衡》之《逢遇》、《累害》、《命禄》、《幸偶》、《命義》諸篇所長言永歎者,勿外乎此。

《遊俠列傳》再以夷跖相較:“伯夷醜[41]周,餓死首陽山,而文、武不以其故貶王;蹠[42]、蹻[43]暴戾,其徒誦義無窮”,“鄙人之言所謂:‘何知仁義!已饗[44]其利為有德。

’”是匪僅天道莫憑[45],人間物論亦複無准矣。

然馬遷既不信天道,而複持陰德報應之說(見前論《陳丞相世家》),既視天夢夢[46],而又複以為冥冥之中尚有綱維[47]主張在;圓枘方鑿,自語相違。

蓋析理固疑天道之為無,而慰情寧信陰骘[48]之可有,東食西宿[49],取熊兼魚,殆人心兩歧之常歟。

故疑無天者,猶每私冀其或有,而信有天者,則常竊怨其若無,參觀《毛詩》卷論《正月》、《左傳》卷論僖公五年。

《全晉文》卷一三七戴逵《釋疑論》即為《伯夷列傳》而發,以為:“餘慶餘殃之說,所以勸教耳;君子行己處心,何期報應乎?”越世高談,恐乏平矜[50]息躁之用。

劉峻《辯命論》曰:“命也者,自天之命也;定於冥兆,終然不變,鬼神莫能預,聖哲不能謀,觸山之力無以抗,倒日之誠勿能感”,《文選》李善注引潘岳《西征賦》:“生有修短之命,位有通塞之遇,鬼神莫能要[51],聖智莫能豫[52]”;則類古希臘詩人詠命(moira),謂天神亦無如之何①。

劉知幾《史通.雜說》上譏馬遷《魏世家》中“推命”、“委運”之“惑”,又譏班固“自相矛盾”,其論項羽,言“福善禍淫”,而作《幽通賦》,言“報施多爽”。

於馬所見未周,遂未識班之“同理異說”,了不異馬;“自相矛盾”之謗,馬、班當平分耳。

①F.M.Cornford , From Religion to Philosophy ,“Harper Torchbooks ”,13ff..注释:[1]敕p1345也作“勅”、“勑”。

诫饬,告诫。

史记.乐书:“余每读虞书,至于君臣相敕,维是几安。

”世说新语.贤媛:“王经被收,......涕泣告母曰:‘不从母敕,以致今日。

’”按汉时,凡官长告谕僚属,尊长告谕子孙,都称敕。

南北朝以下,始专称君主的诏命。

[2]张文虎p925《中国人名大辞典》清南匯人。

字孟彪。

又字啸山。

自号天目山樵。

诸生。

博览群籍。

于经学小学历算乐律。

均精研深造。

犹长校勘。

馆金山钱熙祚家三十年。

所校守山阁丛书。

小万卷丛书等。

凡数百种。

时称善本。

同治中从曾国藩军营。

保候选训导。

光绪中卒。

有古今乐律考。

周初岁朔考。

校勘史记札记。

舒艺事随笔。

诗文胜稿等书。

[3]帙:p973也做:“祑”。

①套书,书函。

书一函称为一帙。

文选.晋.潘安仁(岳).杨仲武诔:“披帙散书,屡堵遗文。

”唐.白居易.长庆集.五一.后序:“前三年,元微之(稹)为予编次文集而叙之,凡五帙,每帙十卷。

”②卷册,函册。

隋书.牛弘传:“今御书单本,合一万五千余卷,部帙之间,仍有残缺。

”[4]板:p1542②古时帝王诏书或者官府的文件、记录都刻写在板上,故称板,通行纸张后,仍沿称板。

后汉书.五四.杨震传.附.杨赐.上疏:“宜绝慢傲之戏,念官人之重,歌用板之恩,慎贯鱼之次。

”[5]龚p3616②恭敬。

通“恭”。

后汉书.四十.下.班彪传附班固.东都赋:“龚行天罚,应无顺人。

”[6]芟夷p2621①割除。

周礼.地官.稻人:“凡稼泽,夏以水殄草而芟夷之。

”左传.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蕰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

”②消除。

文选..汉.孔安国.尚书序:“芟夷烦乱,翦截浮辞。

”[7]旷p1453⑤间隔。

文选.三国.魏.刘公干.赠五官中郎将诗:“自夏涉玄冬,弥旷大余旬。

”[8]辜:p3038①罪。

书.大禹谟:“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9]反侧p449①翻来覆去,形容睡卧不安。

诗.周南.关雎:“优哉游哉,辗转反侧。

”②反复无常。

诗.小雅.何人斯:“作此好歌,以极反侧。

”楚辞.屈原.天问:“天命反侧,何罚何佑?”[10]泰半p1745过半数,大多数。

汉书.食货志.上:“至于始皇,遂并天下,内兴功作,外攘夷狄,收泰半之赋,发闾左之戍。

”注:“泰半,三分取其二。

”[11]牢愁p1982忧郁不平。

唐.陆龟蒙.甫里集三.纪事诗:“感物动牢愁,愤时频肮脏。

”[12]作古p194①创始。

前所未有,成为新例。

古通“故”。

唐.大诏令集.七三.垂拱四年.亲享明堂制:“时既沿革,莫或相迟;自我作古,用适于事。

”参见“自我作古”②俗称死去为作古,即已作古人的省称。

[13]靦颜:p3363.谓面有愧色。

文选.南朝梁.丘希范(迟)与陈伯之书:“将军独靦颜借命,驱驰氈裘之长,宁不哀哉!”[14]幽囚p1000.拘禁。

战国策.秦三.范雎说秦王:“使臣得进谋如伍子胥,加之以幽囚,终身不复见,是臣之说之行也,臣何忧乎?”[15]季布p556《中国人名大辞典》汉楚人。

为任侠有名。

项籍使将兵。

数窘汉王。

籍灭。

高祖购求布。

布匿濮阳周氏。

周氏置广柳车中。

之鲁朱家所卖之。

朱家说滕工。

公为帝言之。

帝乃赦布。

拜为郎中。

孝惠时樊哙欲横行匈奴。

布争之。

遂不复议。

后为河东守。

孝文时欲召为御史大夫。

或言其勇。

使酒难近。

留一月罢。

以诺闻关中。

楚人谚曰:得黄金百斤。

不如得季布一诺。

[16]云云p130①众多,纷纭。

庄子.在宥:“万勿云云,各复其根。

”②如此如此。

史记.一二零.汲黯传:“天子招文学儒者,上曰吾欲云云。

”[17]偏宕:p236.偏激放纵,超出常规。

后汉书.七十.孔融传:“既见(曹)操雄诈渐著,数不能堪,故发辞偏宕,多致乖忤。

”注:“偏邪跌宕,不拘正理。

”[18]侘傺p201失意而精神恍惚的样子.楚辞.九章.惜诵:“心郁邑余侘傺兮,又莫察予中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