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北宋龙泉窑刻划花装饰工艺对于耀州窑的借鉴

合集下载

宋代刻花青瓷之冠——耀州「一刀仙」!

宋代刻花青瓷之冠——耀州「一刀仙」!

宋代刻花青瓷之冠——耀州「一刀仙」!论釉色,宋代汝窑当居魁首;论绘画,明清官窑极尽工笔;论剔刻,耀州窑可称第一。

耀州窑是中国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是我国历史名窑之一,以烧造青瓷闻名于世,被誉为中国古代北方青瓷的代表。

耀州窑窑址地处今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窑场以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十里窑场”为代表,包括周边立地坡、上店、陈炉、玉华、塔坡等窑在内。

铜川旧称同官,因唐宋时属耀州治,故称耀州窑。

耀州窑制瓷历史源远流长,青瓷烧制工艺炉火纯青,享有“北方刻花青瓷之冠”、“巧如范金,精比琢玉”的美誉,不仅深受平民百姓喜爱,还曾贡奉皇室,远销海外。

耀州窑在唐代就是中国陶瓷烧制的著名产地,五代快速发展至成熟时期,宋代时达到制瓷历史高峰,成为我国“宋代六大窑系”中的一个窑系。

北宋时期的耀州窑瓷器青瓷胎体较坚簿,釉质莹润而清透,釉色青绿如橄榄,釉薄处呈姜黄色,有着浑厚大气的色调,却也仍带着宋瓷独有的含蓄之风;胎体装饰手法上以剔花、刻花、划花、印花工艺最为著名,刻花尤为精美,刀法犀利流畅,刚劲有力,立体感较强,史籍上记载又叫“刀刀见泥”;北宋晚期的印花也很精美,布局严谨,疏密有致,题材丰富,对称均匀,极为美观。

古人一支狼毫,浓浓淡淡地晕染开去,便是一幅丹青水墨,而古老的耀州青瓷,以刀代笔,就使得瓷器开出花来,伴着苍古静深的釉色,留住了千年前的勃勃生机。

▼北宋耀州窑刻花牡丹纹盘成交价:HKD 2,478,000拍卖会:保利香港2019春季拍卖会▼北宋耀州窑刻芙蓉纹盌尺寸:直径20.8cm成交价:372,500 美元2018年3月22日佳士得纽约2018年3月拍卖会▼北宋耀州青釉刻牡丹花斗笠碗一对▼北宋耀州窑青釉刻划花牡丹纹碗▼北宋耀州窑刻缠枝花卉纹盘▼北宋耀州窑青釉刻牡丹纹盘▼耀州窑青釉刻海水鸭纹花式碗▼北宋耀州青釉印瑞兽纹笠式盌成交价:562,500 港币▼宋耀州窑青釉刻花婴戏纹碗▼金耀州窑青釉刻花犀牛望月纹碗▼五代~北宋青釉刻莲瓣纹龟心碗静志寺地宫藏▼金耀州窑青釉刻花“吴牛喘月”纹碗▼宋耀州窑外菊瓣内刻诗文碗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藏▼元耀州窑刻花卉卷口盘▼宋耀州窑青釉小盘▼北宋耀州窑青釉刻牡丹纹盘纽约苏富比2018年9月12日成交价约 240万 RMB▼北宋耀州窑刻缠枝牡丹纹盖盌▼北宋耀州窑刻花卉纹盖盌▼金耀州窑刻花碗高 8.7cm;直径 15.3cm成交价:413,000 港元2017年4月4日保利香港2017春季拍卖会▼北宋耀州窑青釉瓜棱式钵▼北宋耀州窑开光堆塑贴花力士供碗成交价:414万人民币来源:纽约苏富比,2007年3月19日,编号392 北美十面灵璧山居收藏▼元青釉印花水波鱼螺纹十五瓣形盘▼元耀州窑刻牡丹纹葵口盘宽 16.8 cm成交价:437,000 人民币2017年12月18日北京保利十二周年秋季拍卖会▼五代耀州窑青釉花形盏成交价:207万人民币来源:关善明先生沐文堂收藏伦敦苏富比,2003年11月12日,编号42北美十面灵璧山居收藏▼宋耀州窑花口杯及盏托(一套)杯高 5cm;杯直径 8.3cm;盏托直径 13cm;盏托高 8.5cm成交价:566,400 港元2017年4月4日保利香港2017春季拍卖会▼北宋耀州窑黑釉托盏(一套)盏口径10.5cm;足径3.2cm;高4cm;托口径5.7cm;足径4.5cm;高7cm成交价:1,121,000 港元2017年10月2日中国嘉德(香港)2017秋季五周年庆典拍卖会▼北宋耀州窑柿釉盏▼耀州窑青釉牛角杯一对成交价:RMB 517万来源:戴润斋,纽约阿瑟·M·赛克勒(1913-1987)纽约▼五代耀州窑青瓷摩羯水盂▼北宋耀州窑刻花纹执壶成交价:HKD 2,950,000拍卖会:保利香港2019春季拍卖会▼五代耀州窑青釉深剔刻葫芦形执壶成交价:3047.5万人民币来源:纽约苏富比,1997年3月19日,编号390 北美十面灵璧山居收藏▼五代耀州窑青釉刻莲纹水注高 20 cm成交价:937,500 港元2017年5月31日佳士得香港2017春季拍卖会▼五代~北宋耀州窑青釉刻牡丹纹狮口水注▼北宋耀州窑浮雕水壶▼宋耀州窑青釉牡丹纹倒流壶1968年出土于陕西彬县现藏于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北宋耀州窑剔花凤纹提梁壶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北宋耀州窑青釉刻缠枝牡丹纹执壶成交价:50,000 英镑2017年5月10日伦敦苏富比2017春季拍卖会▼北宋耀州窑青釉刻花牡丹唐草纹嘟噜瓶大阪东洋陶瓷馆藏▼北宋耀州窑青釉刻蓉塘戏鹭纹嘟噜瓶尺寸:宽14.6cm成交价:2,125,000 港元2018年5月30日佳士得香港2018年春季拍卖会▼北宋耀州窑刻花叶纹瓜棱罐▼北宋耀州窑青釉刻花瓶▼北宋耀州窑青釉刻花瓶▼五代~北宋耀州窑青釉刻花罐尺寸:13cm成交价:187,500 英镑2018年5月16日伦敦蘇富比2018年5月拍卖会▼五代耀州窑三足罐高 6.3cm;直径 4.2cm成交价:460,200 港元2017年4月4日保利香港2017春季拍卖会▼北宋耀州窑刻牡丹纹双耳瓜楞罐▼北宋耀州青釉刻花纹双系罐成交价:525,000 港币▼元耀州窑剔刻蕉叶纹花口花囊宽 13.3cm成交价:345,000 人民币2017年12月18日北京保利十二周年秋季拍卖会▼北宋耀州窑刻牡丹纹花口尊▼宋耀州窑青釉瑞兽足炉尺寸:直径18cm成交价:125,000 英镑2018年5月16日伦敦蘇富比2018年5月拍卖会▼北宋耀州窑夔龙纹兽足炉日本大坂国立美术馆藏▼耀州窑贴花赤凤纹三兽足炉▼金耀州窑印花三足炉高9.6cm;直径12cm成交价:413,000 港元2017年4月4日保利香港2017春季拍卖会▼金耀州窑带盖三足炉▼北宋~金耀州青釉牡丹纹盖罐成交价:4,900,000 港元2017年10月3日香港苏富比2017秋季拍卖会▼金耀州窑鼓墩盖罐高 8.5cm;直径11.8cm成交价:1,085,600 港元2017年4月4日保利香港2017春季拍卖会▼北宋青釉刻花牡丹纹盖盒大英博物馆藏▼北宋~金耀州窑青釉刻花盖盒成交价:562,500 港元2017年6月1日香港苏富比▼宋耀州窑青釉刻花牡丹纹盖盒大英博物馆藏▼宋耀州窑青釉刻花莲花纹双耳瓶▼北宋耀州窑青釉刻牡丹花双耳瓶▼宋耀州窑青釉莲纹双龙耳长颈瓶高28.3 cm成交价:162,500 英镑2017年11月8日伦敦苏富比2017年亚洲艺术品秋季拍卖会▼元耀州窑刻花玉壶春瓶高 30 cm成交价:920,000 人民币2017年6月6日北京保利十二周年春季拍卖会▼北宋耀州窑青釉刻缠枝牡丹纹瓶▼北宋耀州刻花青瓷瓶▼金耀州窑青釉胆瓶尺寸:高28.8cm成交价:789,000 英镑2018年5月16日伦敦苏富比2018年5月拍卖会▼耀州青釉刻牡丹花纹净水瓶▼耀州窑青釉刻花净瓶波士顿美术馆藏▼金耀州窑刻花梅瓶▼北宋耀州窑青釉刻花缠枝牡丹纹梅瓶▼北宋耀州窑剔刻飞鸟花卉纹枕静嘉堂美术馆藏▼五代耀州窑青釉坐狮成交价:437,500 港元2017年4月5日香港苏富比2017春季拍卖会这是中国千年不断传承的文化亦是自古至今代代相传的智慧更是书写在血液里的祖先密码您且留步来聆听这生活的脉搏关注我们,一同感受陶瓷艺美。

浅谈耀州青瓷的刻花工艺及纹饰特征

浅谈耀州青瓷的刻花工艺及纹饰特征

浅谈耀州青瓷的刻花工艺及纹饰特征作者:李沛芫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3年第21期[摘要]耀州窑是宋代名窑之一,其青瓷刻花装饰结构严谨丰满,线条自由流畅,干净利落。

刻花装饰技法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是耀州青瓷装饰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耀州青瓷;刻花技法;纹饰特征中图分类号:TH1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1-0000-01耀州窑今陕西省同关县黄堡镇,因以前同关属耀州,故名耀州窑。

其烧制的瓷器称为耀州瓷。

以烧制青瓷为主又称为耀州青瓷。

耀州窑烧制规模宏大,技术精湛。

该窑始创于唐代,兴盛于北宋中晚期,到明代嘉庆年间停止烧造。

勤劳的古代陶瓷艺人,在长期的辛勤工作中,不断摸索、总结,最后得出了“简约巧妙”的刻花艺术工艺。

耀州瓷是古代青瓷的代表,其造型多彩多姿,装饰题材丰富,技法各式各样,纹样图案整体而变化多端。

耀州青瓷以别样的地方特色在我国工艺美术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成为陶瓷艺苑中的一只奇葩。

尤其是装饰纹样及技法和造型的结合,在技术与艺术上都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

耀州瓷的装饰技法丰富多样,有刻花、剔花、印花等,其艺术效果各不相同。

其中刻花成就最突出,素有“北方刻花青瓷之冠”之称。

直到现在,只要谈到耀州瓷,让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精巧的刻花艺术。

《德应侯庙碑》赞道:“清水盈匀,昆虫动活,皆莫其所来,必曰神之化也”。

用“昆虫动活”来形容刻花技术的巧,装饰效果的真和技术的精,展示了耀州青瓷生动活泼,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一面。

刻花装饰与青中泛黄釉色的结合,体现在青釉填平凹痕,表面趋向平滑的坯体上,但奔放不羁、圆润生动、活泼多样的刻花装饰图案清晰再现,极富层次感。

装饰效果的别致,成就了耀州青瓷的别样风采。

耀州窑的刻花是用工具在器胎上刻出花纹,花纹的线条成斜面,称为“偏刀”。

它能在平面上显出浅浮雕的立体层次效果,而且行刀的的手法犀利、圆活而流畅,其特点是着力较大,雕刻较深,花纹有层次。

宋代龙泉窑青瓷的工艺创新和历史文化价值

宋代龙泉窑青瓷的工艺创新和历史文化价值
3.2推动制瓷工艺的传播
伴随着龙泉青瓷生产工艺的逐渐成熟,南宋时期,龙泉青瓷的制瓷窑场逐渐扩张,在南宋前期已扩展到庆元、遂昌等地,主要分布在瓯江两岸。南宋晚期,龙泉青瓷的生产甚至扩大到江西、福建的部分窑厂。由于该时期龙泉青瓷大量外销,福建的部分窑厂为适应外销需求开始仿制龙泉青瓷烧造瓷器。“南海I号”沉船是一艘南宋中晚期运载外销商品的商船,船上出水了大量龙泉窑青瓷,是龙泉窑青瓷外销的考古实物依据。“南海I号”沉船上出水的青釉斗笠盏就是模仿龙泉青瓷的产品,虽然其质量不如龙泉青瓷,但这表明该时期龙泉青瓷的烧造工艺已经逐步被国内部分窑厂模仿学习。
伴随着薄胎厚釉器的出现,龙泉窑青瓷的装饰工艺也随之改变。由于薄胎器物器表不易进行刻划工艺的操作,而且刻出的纹样在厚釉下不易显露,加之厚釉使得釉层清澈透明,因而光素无纹更能体现出釉色的光泽莹润。除光素无纹的器物外,部分龙泉窑青瓷会使用印、贴、堆的装饰手法,即在坯胎上加厚,使用模具贴印纹饰,之后再上釉,从而更加凸显纹样。另外也有部分器物会在器身某些部位采用雕塑紋饰,使器形更显匀称端正。④
宋代瓷器的外销一方面对政府经济产生了积极影响,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收益,另一方面也推动了交通线的拓展。在增加经济收益的问题上,为管理对外贸易的相关事宜,宋代增设了市舶司。为防止金银外流,政府规定了对外贸易采用以瓷易物的“博易”方针,可以使用瓷器换购到大量的外国特产,如象牙、香料、珍珠等,不使用现金支付,这为市舶司增加了收入。在征税方面,商船载货出海前要缴纳出口税,从海外归来后市舶司也要收取实物税。海外商人的商船在中国的港口靠岸时市舶司要对货物收取实物税,备完货物出海返航时要再征收出口税。这些税费也成为市舶司的重要收入来源。在贸易交通线的问题上,由于龙泉青瓷受到了海外人民的喜爱,其外销范围逐步拓展至东亚、东南亚、阿拉伯及东非等地区。龙泉窑青瓷的外销先通过松溪进入瓯江,在商品运载到泉州后和其他窑口的瓷器一同装载,再按照不同的航线运送到东南亚、东亚、非洲等国,海外贸易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交通线的拓展。①

从窑址出土器物看五代耀州窑的性质

从窑址出土器物看五代耀州窑的性质

从窑址出土器物看五代耀州窑的性质自从上世纪对耀州窑的大面积发掘工作开始以来,特别是发现了五代地层并出土了一批高档器具后,关于耀州窑的性质及其与明代以来广为传之的“柴窑”的关系便成为古陶瓷界讨论的一个话题。

笔者认为要讨论这个话题,应该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要从五代耀州窑出土器物去看其本身的性质,另一方面也应从有关柴窑的文献记载中探讨它的特点和性质。

本文主要是对五代耀州窑的出土器物及工具——陶范作以解析,并根据这些分析来判断五代耀州窑的性质。

一、从窑址出土的“官”字款青瓷看五代耀州窑的性质目前,在窑址范围内已出土了16件“官”字款青瓷(图1),均为碗和盘的残件,“多仿金银器皿造型,胎为灰色,釉色除纯正的青釉以外,还有淡青釉、天青釉(青中泛蓝)、青绿釉、灰青釉等,施釉时内外施满釉,足上裹釉,用托珠支烧,胎釉结合紧密,釉面莹润,开有细密纹片,釉层有玻璃质感。

‘官’字在入窑前刻在碗盘圈足内,字迹工整,制作精细,整体格调高雅,是一种很高档的瓷器产品。

”(见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五代黄堡窑址》,文物出版社,1997年)带“官”字款的瓷器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出土,国外埃及福斯塔特遗址及蒙古喀喇哈林城也有出土,不少国家的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家也有收藏,估计有百余件。

但要探讨它所蕴涵的意义,我们首先应该从出土“官”字款瓷器的墓葬着手,了解那些使用“官” 字款瓷器人的身份,有助于我们认识生产“官”字款瓷器的瓷窑的性质。

从墓葬出土情况看,“官”和“新官”款瓷器的使用者都是一些身份较高的人。

如赤峰大营子村辽穆宗应历九年驸马赠卫国王墓出土“官”字款白瓷碗、盘各2件,墓主人是皇室驸马,并封为卫国王。

北京南郊赵德钧墓也出土“官”和“新官”款瓷器各2件,据《旧五代史》卷九十八记载,赵德钧“累官至检校太史兼中书令,辽封北平王,天赞六年,辽遣人诏赐卢龙军节度使”。

浙江临安晚唐钱宽墓出土“官”和“新官”款白瓷共14件,墓主钱宽为吴越王钱镠之父,钱镠唐末官至镇海、镇东两军节度使,其父钱宽卒于唐乾宁二年(公元895年),葬于光化三年(公元900年),此时钱镠已吞并了浙东,兼有两浙、苏南十三州之地,号吴越国王。

宋代耀州瓷纹饰主题与人文观念

宋代耀州瓷纹饰主题与人文观念

宋代耀州瓷纹饰主题与人文观念作者:何倩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14年第12期“巧如范金,精比琢玉”是北宋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一位名叫张隆的文人在撰写赞颂被皇帝敕封为德应侯的耀州窑窑神的《德应侯碑》中对耀州窑瓷器精湛工艺的最为贴切的表述和赞美。

宋代耀州瓷器因其精巧秀丽的造型、典雅温润的釉色、丰富多样的纹样、美观合理的构图、新颖多变的装饰手法、娴熟精妙的工艺技巧而成为北方青瓷的代表。

一、耀州窑瓷装饰纹样的特色与发展宋代耀州瓷的装饰手法比较多样化,有划花、剔花、刻花、印花、贴花、戳花、捏塑、镂空等多种,其中最为突出和独具特色的是刻花和印花工艺。

划花,是使用有弹性的尖状工具在胚胎表面划出线条纹饰,多用作刻划花朵和叶脉轮廓采用的辅助手法;剔花,是瓷器装饰工艺中的一种创新,先在坯体表面勾画出纹样轮廓再用道具将轮廓以外的部分全部剔除,使纹样的主体轮廓凸起在器物表面之上,具有浅浮雕的装饰效果;刻花,在划花和剔花手法基础上,综合两种装饰手法的特点,在深刻凸起的花纹中还精心勾画细线叶脉和花瓣纹理,使纹饰主体轮廓与细部刻画完美结合;印花,使用与刻花同样风格的印花模和范印制纹样图案,不但增加了制作效率,而且使纹样的刻画更加细腻。

宋代耀州瓷根据其装饰手法和纹样特征,大致可以分为北宋早、中、晚三个发展时期。

第一期耀州窑瓷器装饰手法以刻花为主,花纹大部分装饰于器物的外壁。

花纹局部略作修饰,图案简朴,浅浮雕效果明显,与五代时期越窑装饰工艺具有显著的借鉴和吸取关系(见图1、图2)。

第二期耀州窑瓷器装饰手法比前期更为成熟,以刻花工艺快速发展为主,印花手段伴随运用。

这表现在:瓷器内外壁同时进行花纹装饰,造型较为复杂的瓶、罐、炉等器物虽因制作难度的限制主要采取外壁装饰,却因审美风尚的转变和制作工艺的提升而使装饰部位较多增加(见图3~图5)。

另一方面,早期单纯的刻花工艺被更为复杂的刻划结合式装饰手法所取代,这样使得图案层次更为丰富立体,装饰效果也较前期有了较大优化(见图6)。

龙泉窑青瓷发展的简述

龙泉窑青瓷发展的简述

龙泉窑青瓷发展的简述龙泉窑青瓷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窑口之一,起源于唐代,兴盛于宋代以及元代,被誉为中国青瓷的瑰宝。

下面将对龙泉窑青瓷的发展进行简述。

龙泉窑青瓷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

唐代是中国陶瓷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青瓷窑口的发展时期。

在唐代初期,龙泉窑生产的瓷器主要以绿釉为主,具有浓郁的大唐风格。

随着时代的变迁,宋代成为了青瓷艺术的鼎盛时期。

到了宋代中期以后,龙泉窑开始创造性地推出了一系列的瓷器新类型,如刻花瓷,青瓷刻花一直由当时的陶瓷工常鄂(音?)先生发明,刻花非常细腻,技艺高超。

青瓷刻花在宋代而且十不存不效不草,如百炉提雄,继汤庄之后.如刻花印花片等。

刻花是宋代青瓷艺术中的重要一环,为青瓷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元代是龙泉窑青瓷的一个重要时期,元代的青瓷以豪放的斑点、自然的形态和精湛的技艺而闻名。

元代青瓷的窑变更加多样化,出现了不同颜色、不同图案的窑变工艺。

元代龙泉窑窑变的最有名的作品是“蝙蝠犒赏图瓶”,这件作品以它独特的色彩和丰富的纹饰吸引了众多艺术爱好者的目光。

随着明清时期的到来,龙泉窑青瓷的发展逐渐走向辉煌的彼岸。

明代是青瓷发展的一个低谷期,由于历经战乱,窑炉毁坏,龙泉窑青瓷的生产量大幅减少。

随着清代的到来,龙泉窑青瓷重新焕发出了生机。

清代龙泉窑的青瓷以它古朴典雅的风格和精湛的技艺备受青睐。

龙泉窑青瓷的发展经历了唐宋元明清等几个重要时期,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特点和风格。

从它的起源到辉煌的宋代,再到低谷的明代以及重新崛起的清代,每一个时期都对龙泉窑青瓷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如今,龙泉窑青瓷已经成为了中国陶瓷艺术的代表之一,它所展现的独特的绿色和精湛的工艺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和喜爱。

浅谈宋代耀州青瓷印花工艺

浅谈宋代耀州青瓷印花工艺

印花是使用刻有纹样的印花范具在胚胎上印出花纹的装饰手法。

局部和简单的戳印及模范印制工艺,早在唐代已出现、。

但在碗碟盘圆器中整体大量使用与宋代耀州窑刻花同样风格的印花磨具则产生于宋代中期。

由于耀州窑刻花青瓷备同样风格何纹样的印花工艺,从而增大产量。

其制作方法是先用瓷土坯料刻出有花纹的印花范,晾干后入窑素烧而成;再在轱辘车上挂坯轮制出与印花内范大小和造型相似的圆形坯体;稍晾干不沾即可。

再将此稍晾干的坯体倒扣在印花范上,手掌或有弹性的小木拍沿四周轻轻拍打,两者造型和纹样一致。

最后取下印有花纹的坯体,修整外壁挖足而成。

耀州窑的模具兼具印花和成型两种功能,模具的成型方法也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轮制成型,跟制作瓷器一样,刻制好花纹,入窑烧制而成使用;另一种是母子范,先把母范制作
印花纹饰题材广泛,构图形式各异:耀州窑印花磨具纹饰题材广泛,北宋的印花纹样可达百余种。

植物类有牡丹纹:缠枝牡丹、交枝牡丹等
图一
图二
耀州窑印花工艺对现在耀瓷发展起了推进作用。

在现在工业化生产中陶瓷生产中大量借鉴印模工艺,采用石膏制模翻模工艺进一步提高了生
是将宋代的瓷泥制范改为石膏制模、设计人员将图案刻在石膏原模上,经模型技
硅胶复模,石膏再次翻出大量子模,利用现在滚压原理,将泥块置于固定在辊压机上的子磨具内滚头转动压制成坯体,带晾干收
印花工艺的应用与发展不但提高了陶瓷生产的数量,而且促使了陶瓷产品的批量化、规格化、标准化、配套化的发展,即满足了宋代的社会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提高的需要。

同时印花工艺还是耀州窑继刻花工艺之后对中国陶瓷史的又
图三
图四。

基于文化心理结构的宋代耀州窑刻划花瓷纹饰

基于文化心理结构的宋代耀州窑刻划花瓷纹饰

道家思想的影响
道法自然
道家思想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追求 天人合一。这种思想在宋代耀州窑刻 划花瓷纹饰中表现为对自然元素的运 用,如山水、花卉、鸟兽等。
无为而治
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影响了宋代耀州 窑刻划花瓷纹饰的简约风格,追求以 少胜多,以简胜繁。
佛教思想的影响
禅宗顿悟
佛教禅宗思想对宋代耀州窑刻划花瓷纹饰的影响表现在对纹饰的意境和内涵的追求上,通过简单的线 条和图案表达深邃的哲理和思想。
研究现状概述
宋代耀州窑刻划花瓷纹饰是陶瓷艺术史上的重要研究对象,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 关注。
国内外学者从历史、艺术、工艺技术等多个角度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系 列重要成果。
然而,仍存在一些未解之谜和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如纹饰的创作背景、文化内 涵以及与当时社会文化心理结构的关联等。
研究方法与成果
宋代耀州窑刻划花瓷纹饰概述
纹饰的种类与特点
种类繁多
宋代耀州窑刻划花瓷纹饰种类繁 多,包括植物、动物、人物、山 水等题材,表现了当时社会生活 的方方面面。
特点鲜明
其纹饰特点鲜明,线条流畅,构 图严谨,注重细节表现,具有很 高的艺术价值。
纹饰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
历史背景
宋代是中国陶瓷发展的鼎盛时期,耀 州窑作为宋代著名的瓷窑之一,其刻 划花瓷纹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 审美观念。
纹饰的审美价值
形式美
宋代耀州窑刻划花瓷纹饰通过线 条的流畅、图案的对称、色彩的 搭配等手法,表现出形式美感。
意蕴美
纹饰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传递出深邃的意蕴美,使观者能 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厚重和博大。
工艺美
刻划花瓷纹饰的工艺制作过程非常 讲究,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工匠们 的智慧和心血,体现出工艺之美。

宋耀州窑青瓷刻划花装饰艺术研究

宋耀州窑青瓷刻划花装饰艺术研究

宋耀州窑青瓷刻划花装饰艺术研究引言宋代是我国古代陶瓷发展的鼎盛时期,宋代的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南方、北方名窑辈出,并创造出许多风格独特的陶瓷品种,所以说宋是个瓷的时代。

宋代陶瓷无论是在规模、工艺造型、釉色还是装饰艺术效果上,均达到了较高的艺术境界。

尤其在陶瓷装饰的艺术处理方面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其中比较突出的便是刻划花装饰技法。

作为北方青瓷明珠的耀州窑无疑对这一发展趋势做出很好的阐释。

1耀州窑历史文化耀州窑位陕西铜川黄堡镇,始于唐,到宋代达到鼎盛,它受越窑影响,以烧青瓷为主,宋代耀州窑装饰技法繁多,而鼎盛时期的耀州窑则以刻划花青瓷装饰艺术闻名于世。

是宋代北方青瓷窑系及耀州窑系的代表和中心窑场。

2耀州青瓷造型特点及釉色耀州瓷器造型繁多,器形丰富,具有造型简朴厚重的特点。

由于使用广泛,器物种类齐全多样,根据用途可分餐具类、酒具类、日用盛具、陈设具类、供器类、卫生具类、文具类。

碗、盘、碟、洗、盏有敞口、直口、撇口、葵口、海棠口、莲口、翻沿、卷沿等多种口式及多种复形和底足。

瓶类有盘口、花口、葫芦、长颈、玉壶春、净瓶、梅瓶、油瓶。

可见耀瓷器物不仅种类繁多,用途广泛,而且造型精美多姿,丰富多样。

“元丰七年”德应侯碑记:“巧如范金,精比琢玉,始合土为坯,转轮就制,方圆大小,皆是规矩”。

在这里把工匠的拉坯技术描写的形象生动,而且一些难度较大的器形,如瓜棱、葵瓣、多折等也能做到规整周正,耀州工匠们制瓷技术水平的提高也与其广大的国内外销售市场有很大的关系。

耀州窑瓷土低硅高铝,铁含量较高,所以以烧青瓷为主,耀瓷胎色一般呈灰色,由于氧化钾的含量较低,釉的高温粘度较小,釉中有明显的大气泡存在,釉色多为橄榄绿,也有茶黄、姜黄等多种色调,颜色深沉静谧。

3装饰工艺与技法北宋耀州窑生产始终占领先地位,他的领先不仅表现在工艺的先进与精细、青瓷色釉的成熟与稳定,器物造型的优美和多样化,还表现在装饰技法的娴熟与纹样图案的丰富多彩。

耀州窑装饰技法较为多样化,有划花、剔花、刻花、印花、贴花、戳花、捏塑、镂空、绘画化妆土等多种,不同时期采用的技法也有所不同。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新石器时代玉器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新石器时代玉器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新石器时代玉器作者:暂无来源:《黑龙江画报》 2014年第5期编者按收藏古玩是件有趣的事儿,人称“京城四大玩家”之一的马未都先生,是京城里公认的有趣的人,听有趣的人用有趣的话讲有趣的事儿,是个乐事儿。

开心之余,还能长点识货的本事,对看客们来说,当然十分受用。

这等好事哪儿找?别急,经马未都先生授权,从现在开始,本刊将分期呈上《马未都说收藏》栏目。

马未都先生从20 世纪80 年代开始收藏中国古代器物,至今他的收藏已具规模,藏品包括陶瓷、古家具、玉器、漆器、金属器等等;他还创建了新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观复博物馆。

马先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透过具象的文物讲出抽象的文化,片羽吉光折射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和灿烂辉煌。

玉器文化是中华民族形成最早的文化,它持续时间最久,内容也最为丰富。

中国早期玉器非常多,华夏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国土上到处都有出土。

限于篇幅,我们只能选取两类最具代表性的玉器。

一个是北方的红山玉,红山文化;一个是南方的良渚玉,良渚文化。

这一北一南两类玉器文化距今都大约五千年左右。

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的玉器都有一种图腾崇拜,这种强烈的图腾崇拜跟人的早期精神追求有关。

玉,最早是被巫用来通灵的。

巫要跟神去沟通,中间要有一个媒介,是什么呢?就是玉。

《说文》中有这样的解释:“灵,灵巫也。

以玉事神。

”“灵”就是一个巫师。

我们今天说:“这事儿灵不灵啊?”也是这么来的。

再比如《红楼梦》里的贾宝玉,有一块“通灵宝玉”,整部书里的人物身世、关系,都围绕着虚构的一块玉来展开。

清代段玉裁对《说文》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巫能以玉事神。

”就是说巫用玉跟神沟通,玉成为一种道具。

玉是神的物质表现,神又是巫的精神体现,玉、巫、神在这里三位一体,营造出神秘感。

当对这个自然世界知之甚少的时候,当不能解释一些自然现象的时候,古人宁愿相信神的存在。

红山文化在内蒙古赤峰,1951 年被正式命名。

红山文化的玉器跟良渚文化相比有个特点,就是红山玉的出土都是零星的,而良渚玉一出土往往就是几百件,数量非常大。

浅谈耀州青瓷刻花纹样与装饰的艺术特征

浅谈耀州青瓷刻花纹样与装饰的艺术特征

浅谈耀州青瓷刻花纹样与装饰的艺术特征作者:傅琰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4年第06期摘要:耀州窑是我国古代六大名窑之一,在中国乃至世界陶瓷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耀州青瓷始于唐代,成熟于五代,兴盛于宋,更被誉为“宋代青瓷刻花之冠”。

本文从耀州青瓷艺术的历史发展的变迁,不同时期的刻花装饰做了阐述,让我们发现耀州窑的魅力所在。

关键词:耀州窑;刻花;历史发展中图分类号:J5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7-0156-01耀州,设立于五代后唐时期。

北宋称耀州为华原郡,金元时称为耀州,因此考古人员称黄堡镇唐代遗址为黄堡窑。

耀州窑场分布于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包括铜川东南15公里的玉华山、立地坡等陶场。

铜川古称“同官”,隶属耀州管辖,故称“耀州瓷”。

由于釉色多呈青色,故称为“青瓷”。

陕西陶瓷以耀州青瓷为佳,是我国名瓷之一。

中国的彩陶历史,是从青瓷开始的,而耀州青瓷,更是历史悠久。

耀州青瓷烧造始于唐代,成熟于五代,兴盛于宋,金元延续,有800多年的连续烧造史。

以瓷质细腻,色泽青翠晶莹、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著称于世。

据史载,早在宋代,耀州瓷窑具有相当规模,号称“十里窑场”,这里产的青瓷,青中泛绿,呈橄榄色,质地坚实耐用,造型朴素雅致,釉色青润宜人,纹样美观,尤其刻花产品流畅奔放,精巧绝伦,犀利、自然、流畅,确有“巧如范金,精比琢玉”之感,名扬九州。

有谚云:“五月十三下一点,耀州城里买大碗”。

耀瓷为全国名瓷之一,与定、汝、官、哥、钧五大名窑齐名,在我国北方青瓷窑系独树一帜。

耀州窑主要的装饰方法,主要有刻花、剔花、印花、镂空等。

一、唐代耀州青瓷的特点早期唐时主要烧制黑、白、青和白釉绿、褐、黑彩等,碗、盘、盆等均为敞口平底,浅腹圈足,素面无纹,间或少量的黄绿、淡青釉和白底黑花纹饰,胎身较厚。

中期出土物及传世品较多且技巧纯熟。

唐末青瓷采用划花装饰,纹饰题材多为水波与花草纹,晚唐盘与碗一般采用支钉支烧,通体涂釉。

【纹饰繁复却又高洁清雅的耀州青釉瓷器宋代青瓷刻花之冠】

【纹饰繁复却又高洁清雅的耀州青釉瓷器宋代青瓷刻花之冠】

【纹饰繁复却又高洁清雅的耀州青釉瓷器宋代青瓷刻花之冠】【纹饰繁复却又高洁清雅的耀州青釉瓷器宋代青瓷刻花之冠】宋耀州窑瓷器素有“宋代青瓷刻花之冠”的美誉。

在耀州窑众多刻划花纹饰中,花卉纹题材丰富多样,是主要的装饰题材之一。

主要有牡丹、莲花、菊花、宝相花等,它们又有折枝、缠枝、交枝、环枝、对枝等形式。

专家学者在对耀州窑花卉题材纹饰的研究中,往往侧重花的形状研究,而忽视了对枝叶的研究。

通过对鼎盛时期耀州窑器物纹饰的观察,和花朵同时出现的叶子装饰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三片花朵式叶子为三片,形状有较大和较小两种。

叶片较大的一种,上边一片下边两片,每片叶子有筋有脉,筋脉用尖状或蓖状工具划成,这两种划法有的出现在同一件器物上(如图大碗局部),其在耀州窑牡丹类纹饰中被广泛采用。

较小的一种是用尖状工具划成,此叶片出现在宋晚期和金,其时代较晚的器物上。

2三片扇面式叶子为三片,形状如扇面,叶形较大,叶片为单筋无脉,叶筋用尖状工具划出,其在菊花和牡丹纹饰中使用较多。

3三片无筋式叶子为三片,形状较小,叶片无筋脉(其中夹杂少量四片),其被广泛使用在宝相花纹饰中,在中早期牡丹纹饰中亦有使用。

4.五片多层式叶子为五片,叶形较大,叶片筋脉用蓖状工具划成,此种叶形只在上海博物馆藏耀州窑梅瓶中出现(如图),此瓶上纹饰同时也有三片花朵式叶子出现。

5.双翅葫芦式叶子上端形如葫芦,下端两片向左右分开呈卷曲状,在缠枝莲纹饰中使用较多。

6.双翅葫芦多层式叶子上端为葫芦形,下端叶片左右对称,有两层三层不等,葫芦下面叶片用尖状工具划筋,并和双翅葫芦式叶子一起使用。

7.多片刻筋式叶子为尖头多片,叶片有筋,叶筋不是划出,而是两刀剔成,形状多样,大小灵活,在耀州窑众多花卉纹饰中此纹饰最具特色。

其在牡丹和菊纹中被使用。

如图日本大阪立东洋美术馆藏,宋刻花牡丹纹折肩吐噜瓶。

此瓶图案多次出现在耀州窑专家禚振西教授的重要著述中,也是耀州窑青瓷花卉纹最具特色的刻花手法之一。

耀州窑瓷器,瓷器上的刻花工艺

耀州窑瓷器,瓷器上的刻花工艺

耀州窑瓷器,瓷器上的刻花工艺耀州窑概说耀州窑窑址在陕西铜川黄堡镇,宋属耀州铜官县,创烧于唐代,止于明代弘治到嘉靖年间。

北宋耀州窑青瓷的胎子是灰白色,较薄,很坚密,釉子细密,光润,青中闪黄或略闪黄,类似北宋时期的龙泉窑。

主要装饰方法是刻花、划花、印花、堆塑等。

北宋初期开始出现非常草率的刻花到了北宋中期,采用刻划结合的手法,刻主题纹饰,刀汉犀利,线条流畅而奔放;划陪衬纹饰时,纤细如丝,排列有序,整体纹饰层清楚,繁而不乱,有浅浮雕的装饰效果。

北宋晚期盛行在盘、碗内印花,既规整又清晰。

耀州窑主要器型有盘、碗、杯、盏、钵、梅瓶、枕、炉、凤头壶、花口尊、玉壶春瓶等。

宋代耀州窑是北方青瓷瓷器的代表,以耀州窑为中心,形成了一个耀州窑系。

河南的临汝窑、宝丰窑、宜阳窑、禹县窑、内乡窑、新安成关窑均深受其影响,烧造青釉刻划花、印花瓷器。

这一时期广州西村窑、福建同安窑、广西永福窑和容县窑、为了适应外销的需要,也仿造耀州窑产品。

耀州窑的历史地位中国陶瓷协会副秘书长、耀州窑博物馆馆长薛东星说,“生产大观碗的耀州窑是我国宋代八大窑系之一,在中国陶瓷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该窑创烧于唐代,在北宋达到鼎盛,此后窑场虽有移动,但烧瓷从未间断过,制瓷历史长达1300余年,这在中国陶瓷史上极为罕见”。

耀州窑刚一出世就显示出一览众山小的霸气,成为北方唯一敢与“官、汝、定、哥、钧”五大名窑比肩的青瓷窑场,进入皇宫、深入官府和寻常百姓之家。

耀州窑的外销耀州窑的外销陶瓷,渡重洋、跨大海,越过千山万水,销售到亚非的国际市场,不仅为中西文化的交流,中外人民的友好经济往来做出了贡献,为国家的财政经济增加了收人,而且在耀洲窑的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耀州窑瓷器的外销,扩大了耀州窑产品的销售范围。

随着国内外市场的扩大和社会需求量的增加,耀州窑自身的发展受到促进,与此同时,耀州窑的工艺技术对周围的一些窑场影响较大。

耀州窑的器物特点多种多样的器物美如碧玉般的宋代耀州青瓷,使用广泛,器物种类非常齐全多样。

中国陶瓷史复习

中国陶瓷史复习

一、单项选择1、鸡首壶的形制随时代的发展而有所变化,东晋时期的鸡头普遍较西晋时期长。

2、仰钟式碗底为平底,玉璧底一般在唐朝多见。

3、长沙窑是最早进行对外出口贸易的窑口。

4、鲁山窑的花斑釉对后世钧窑产生影响。

5、最早使用化妆土的窑是浙江的婺州窑,使用化妆土的胎的剖面上,可以清晰的看到一线白浆层。

6、六朝时期的釉下彩为元青花的出现奠定基础。

二、名词解释1、鸡首壶:又名天鸡壶、鸡头壶。

指带有鸡头状流的盘口壶,鸡首昂头作打鸣状,造型别致。

创烧于三国末期的浙江越窑。

经魏晋南北朝乃至隋的发展,风靡一时。

江苏、浙江地区大量出现。

魏晋时期人们受玄学影响,追求自然风趣,故在满足实用性的基础上,竭力追求审美性,鸡首壶的出现恰反映了“魏晋风骨”影响下人们对审美的更高追求。

2、皮囊壶:又称鸡冠壶,是辽瓷最具特色的造型之一。

其种类繁多,大致形制可分为五种:扁身单孔式、扁身双孔式、扁身环梁式、圆身环梁式、矮身横梁式。

第一种时代最早,与真正的皮囊壶酷似,第二、三种相继,圆身式和矮身式时代最晚,属辽晚期。

可据皮囊壶保留皮革缝制的多少来区分其时代早晚,时代越晚,皮革缝制形式保留的越少。

3、辟雍砚:又称多足砚。

圆形,砚下有多足。

砚面中心微隆,周边有棱,以其形圆而周边环水如辟雍得名。

辟雍砚多为青瓷,白瓷,砚面不施釉,以便研磨。

4、仰钟式碗:属深型碗,碗壁较高且斜直,小实足外底微内凹,通体造型如覆钟,因此,也称此碗为“仰钟式碗”。

5、蚯蚓走泥纹:为钧釉的特征之一,似蚯蚓游走而得名。

其产生原因是钧釉瓷施釉前,瓷胎已经过一次高温素烧,施釉后,进行二次烧制时,釉层在干燥或烧成初期会发生干裂,高温阶段黏性较低的釉汁又会流入裂缝,烧成后便形成了“蚯蚓走泥纹”。

6、金丝铁线:是形容哥窑开片纹理的颜色。

大开片呈深灰似铁,小开片融入含碱物质,呈酱褐色,似金丝而得名。

属人工二次开片,有“大片套小片,铁线裹金丝”的效果。

7、木叶纹:吉州窑的创新。

把经过特殊处理的天然木叶作为装饰直接贴于瓷胎上,再敷釉进行烧制,釉层表面留有筋脉作为装饰,有半叶,一叶,也有二三叶相叠成纹的。

宋耀州窑青瓷珍禽类纹样装饰方法研究

宋耀州窑青瓷珍禽类纹样装饰方法研究

耀州窑作为北方青瓷著名的窑口,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从唐代创烧以来,其青瓷装饰纹样就具有丰富多彩的特点,在五代得到进一步发展,北宋时达到辉煌的鼎盛时期,装饰纹样的种类达二百余种,成为此时期同类瓷器中的装饰之冠。

耀州窑青瓷装饰纹样题材多取自日常生活和自然界,在保持原有形象基本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形象整体或局部的简化处理,勾勒出形象优美、构图合理的图案。

一、宋耀州窑青瓷珍禽类纹样的特征珍禽类纹样寄寓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祝愿,是耀州窑青瓷装饰纹样中动物纹样的重要题材之一,以凤、孔雀、鹤、喜鹊、鸳鸯、鸭为主。

1.凤纹凤是古人想象出的一种珍禽,在远古图腾时代被视为神鸟,其形象融合了各个不同氏族崇拜自然物的特征。

据《尔雅 释鸟》郭璞注,凤的特征为“鸡头、蛇颈、燕颔、龟背、鱼尾、五彩色,高六尺许”。

凤的形象表达了先人纳福迎祥的美好愿望。

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记载:“(凤)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翱翔四海之外,过昆仑,饮砥柱,濯羽弱水,莫(暮)宿风(丹)穴,见则天下大安宁。

”五代时,耀州窑已出现以凤纹装饰的青瓷,宋代凤纹装饰更为普及。

凤纹的典型特征为鸡首长尾、锦翎展翅,头冠为朵云状,有的无头冠。

雌性的尾羽为飘带状,雄性的尾羽为卷草状,整体隽秀纤细。

凤纹多与牡丹组合,形成“凤穿牡丹”“凤衔牡丹”等纹样,喻示“富贵祥瑞”。

此外,还有“凤衔石榴”“凤衔瓜瓞”等纹样,喻示“幸福多子”。

2.孔雀纹《宋史》记载:“占城国在中国之西南……建隆二年……贡犀角、象牙、龙脑、香药、孔雀四、大食瓶二十。

”宋代海外贸易发达,孔雀作为一种喻示祥和、华美的瑞鸟,由海外进贡。

在耀州窑青瓷装饰纹样中,孔雀纹多为行走状,高高的头冠为花瓣形,长长的尾羽像层层叠加的花瓣,或向后方延伸或高高翘起,整体修长秀丽、形象传神。

常见的有“孔雀衔莲”“孔雀戏莲”“孔雀衔瑞草”等纹样,喻示“幸福祥瑞”。

3.鹤纹古人视鹤为仙禽,喻示长寿,用鹤纹表达延年益寿之意。

浅议龙泉窑古代陶瓷刻划装饰技艺

浅议龙泉窑古代陶瓷刻划装饰技艺

浅议龙泉窑古代陶瓷刻划装饰技艺第一篇范文龙泉窑,是我国南方地区著名的古代瓷窑,其烧造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代十国时期,历经宋、元、明、清等朝代,延续千年。

龙泉窑的陶瓷产品以青瓷为主,其造型优美、釉色青翠、工艺精湛,备受人们喜爱。

其中,龙泉窑古代陶瓷的刻划装饰技艺更是一绝,为陶瓷艺术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龙泉窑陶瓷的刻划装饰技艺,是指在陶瓷坯体上,用刻、划、印等技法,刻划出各种纹饰,以美化陶瓷器物。

这种技艺在龙泉窑的陶瓷制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从已发现的龙泉窑陶瓷标本来看,刻划装饰的纹饰种类繁多,有几何纹、花卉纹、动物纹、人物纹等,其中以花卉纹和人物纹最为常见。

花卉纹是龙泉窑陶瓷刻划装饰中的一种重要纹饰,其特点是形象生动、线条流畅。

刻划的花卉纹有单朵的,也有多朵簇拥的,有的还配有昆虫、鸟类等小动物,形成了一幅幅生动的自然风光。

这些花卉纹饰,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也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人物纹是龙泉窑陶瓷刻划装饰中的另一种重要纹饰。

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或立或坐,或动或静,神态各异。

有的表现了古人生活的场景,如农耕、狩猎、宴乐等;有的则表现了宗教信仰,如佛教、道教等。

这些人物纹饰,不仅反映了古人的生活状态和信仰,也展示了古代社会的文化和艺术水平。

龙泉窑古代陶瓷刻划装饰技艺的精湛,还表现在其制作工艺上。

龙泉窑的陶瓷制作,从选料、制坯、修坯、刻划、上釉、烧制等各个环节,都要求精细操作,一丝不苟。

尤其是在刻划环节,要求工匠具备高超的技艺和丰富的经验,才能在陶瓷坯体上刻划出精美的纹饰。

第二篇范文要探讨龙泉窑古代陶瓷刻划装饰技艺,我们首先需要明确 Who、What、When 和 How 这四个方面。

Who 指的是谁参与了龙泉窑陶瓷的制作和装饰;What 是指陶瓷刻划装饰的具体内容和技术;When 是指这一技艺的出现和发展时间;How 是指如何运用这一技艺进行陶瓷装饰。

从 Who 的角度来说,龙泉窑陶瓷的制作者主要是位于我国南方地区的工匠们。

宋代耀州窑青瓷的刻花、印花工艺

宋代耀州窑青瓷的刻花、印花工艺

宋代耀州窑青瓷的刻花、印花工艺作者:甘莉莉来源:《大众考古》2020年第08期陶瓷史学者通常用“多种瓷窑体系的形成”来概括宋代瓷业发展的面貌。

充塞于宋王朝统治阶层和士大夫中的审美观念已不是唐代那种富贵、奢侈,而是寄情于山水花鸟的自然风景,强调平淡天然,典雅洒脱,于是青色所代表的审美受到追捧。

故宋代的瓷器中,大多数为单色青瓷。

以青瓷为代表的耀州窑系就是在当时的发展与竞争中脱颖而出,逐步成为八大窑系之一。

耀州窑耀州窑位于西安以北一百多公里的铜川黄堡镇,其范围包括上店、立地坡、玉华、陈炉及耀县塔坡一带,宋代这一带为耀州所管辖,故名耀州窑。

古时的黄堡镇位于关中平原以北,属沉积岩地带,是关中通往陕北和塞外的咽喉之地,古漆水河也自北向南流经此地,所以这里水源丰富,原料和燃料充足,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具备建造瓷场的有利条件。

闻名中外的耀州窑就在此基础上创烧和发展起来。

耀州窑创烧于唐代,一直延续至今,有千余年的烧造历史,但明代以后烧造规模缩小,产品仅为供应当地的粗瓷。

北宋是耀州窑的鼎盛时期,这时的耀州窑瓷器被称赞为“巧如范金,精比琢玉”“击其声,铿铿如也;视其色,温温如也”。

据史料记载,耀州窑在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至宋徽宗崇宁年间(1102—1106)曾為宫廷烧制贡瓷。

宋代耀州窑瓷器中最享有盛誉的是青釉瓷,其釉质精细纯净,透明度适中,色调是一种稳定的橄榄青色。

器物造型优美,装饰手法娴熟,纹样图案丰富,体现了北方青瓷的最高工艺水准。

耀州窑领先的制瓷工艺和较高的艺术水准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影响区域西抵甘肃,东达河南,南及广东、广西等地,并由众多窑场和流通区域形成了一个由西向东,由北到南的耀州窑系。

装饰手法宋代耀州窑青瓷在各方面的技术都已经相当完备和成熟,其中装饰手法的多样化——划花、剔花、刻花、印花、贴花、戳花、捏塑、镂空——是最大的特色。

宋代耀州窑青瓷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流行和使用的主要装饰手法不同。

耀州窑“刻花、划花、剔花”三种装饰手法!

耀州窑“刻花、划花、剔花”三种装饰手法!

耀州窑“刻花、划花、剔花”三种装饰手法!耀州窑创烧于唐代,五代成熟,宋代鼎盛,金元延续,止于明代中期的十五世纪末,有八百多年的连续烧造史。

宋代青瓷得到较大发展,北宋末为鼎盛期。

今天编辑就谈谈:关于耀州窑瓷器中的装饰手法?就笔者所知:有划花(五代剔花和宋代刻花的辅助手法)、剔花(宋初尚有延续,中期后不见)、刻花、印花、贴花、捏塑、镂空等几种装饰手法,本文就针对划花、刻花以及剔花三种简单介绍下!第一类:划花类在古代,划花的手法往往在半干的器物胚体表面用竹刀、木刀等工具以浅画出线状花纹,之后(施釉)入窑烧制!划花手法比较灵活、线条自然,凸显器物的整体感!北宋耀州窑青釉划花盌北宋耀州窑青釉划花莲纹盘第二类:刻花类古代刻花装饰手法,同样是在尚未干透的器物胚体表面以竹刀、铁刀等工具刻出各种花纹,之后也是施釉或直接入窑焙烧,一般分为两种刀法:刀锋一侧深,一侧浅,截面倾斜的“单入侧刀法”和刀锋两侧垂直“双入正刀法”!刻花线条有宽有窄,转折变化多样,兼有线和面的艺术效果。

刻花在古代耀州窑烧制的应用很常见!金耀州窑刻花壶元耀州窑刻花卉卷口盘金耀州窑刻花梅瓶北宋耀州窑刻花卉纹盖碗元耀州窑刻花鼎式炉第三类:剔花类与刻花、划花不同,剔花在器物胚体表面施釉或施化妆土,并刻划出花纹,之后才把刻制的花纹以及纹样以外的釉面或化妆土层剔去,之后整个露出器物的胎体!剔花类的器物烧制后,釉色、化妆土色以及胎地形成彼此对比,其花纹部分带有一定的浅浮雕的感觉,其装饰花纹整个观赏甚佳!金耀州窑剔花牡丹纹折沿盘金耀州窑剔花莲纹碗宋耀州窑剔花莲纹碗简单了介绍了耀州窑的三种装饰手法,不得不说,古代人在简单的制作工具面前,有着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耀州窑创烧于唐代,五代成熟,宋代鼎盛,金元延续,止于明代中期的十五世纪末,有八百多年的连续烧造史。

宋代青瓷得到较大发展,北宋末为鼎盛期。

耀州窑创烧于唐代,五代成熟,宋代鼎盛,金元延续,止于明代中期的十五世纪末,有八百多年的连续烧造史。

北宋时期越窑和耀州窑青瓷工艺的区别

北宋时期越窑和耀州窑青瓷工艺的区别

北宋时期越窑和耀州窑青瓷工艺的区别作者:袁寅洁来源:《收藏与投资》2024年第04期摘要:越窑是唐宋时期南方的著名青瓷窑,而耀州窑则是唐宋时期北方的著名青瓷窑。

从文献记载与考古发掘中,我们可以看出,越窑和耀州窑两窑在原料、胎釉组成、窑炉、装烧、装饰等诸方面均有很大差异,两窑之间并无继承关系。

越窑与耀州窑各自有独特的发展系统,两者在持续的革新过程中,逐步地发展出了独特的技术特点和风格。

关键词:北宋时期;越窑;耀州窑;青瓷在东汉时期,越窑成功烧造出成熟的青瓷,在唐代快速发展,晚唐时期开始进入繁荣期,出现使用刻画花的技术对器物表面进行装饰[1]。

北宋早期进入鼎盛时期,从北宋中期开始,越窑几乎没有得到发展,并且有衰退的趋势,到北宋晚期便停烧。

衰落的原因有很多种说法。

北宋早期越窑瓷器胎呈灰色,釉层较薄且莹润透亮,器型与前期相差不大,但主要以细线画花装饰为主要特色。

北宋中期时越窑出现了衰退的现象,但之前的装饰工艺依然在使用,只是纹饰比较简单草率,造型也不如之前的精致。

直到北宋晚期,越窑青瓷的釉面开始暗沉,胎中气泡也比较多,纹饰也更加草率,最终进入了衰退期。

耀州窑位于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是中国古代“六大名窑”之一,宋代“八大名窑”之首,以烧制青瓷最为著名,也被称为“北方青瓷的代表”,宋时属耀州,所以也被称为耀州窑。

黄堡镇位于当地水岸边的盆地上,这里主要是生产煤和坩子土,因此具备制瓷的有利条件[2]。

耀州窑在北宋时期进入鼎盛时期,当时耀州窑所生产的瓷器种类非常多,并且有一部分产品融入了老百姓的生活当中,另一部分产品拿去外销或者上贡。

耀州窑在北宋时期无论是在胎釉的原料制备加工方面还是装饰、烧成工艺方面都已经达到成熟。

北宋时期,越窑青瓷依然是使用瓷石做胎,用草木灰与瓷石作釉,釉面呈青绿色。

从查阅文献发现,北宋越窑青瓷的胎釉成分与之前越窑青瓷的胎釉成分没有太大的区别。

北宋时期,越窑青瓷釉中氧化镁的含量很高,说明此时仍然在用大量的草木灰作为原料配制釉料,越窑青瓷釉用原料中的草木灰钙镁含量较高,而钾的含量较低,所用的灰应该不是杉木灰,因为杉木灰的钾含量大于镁,并且锰含量也较高,所以凤尾草灰和山茶树灰的可能性更大些[3]。

宋代耀州窑陶瓷纹饰的数字矢量化研究

宋代耀州窑陶瓷纹饰的数字矢量化研究

宋代耀州窑陶瓷纹饰的数字矢量化研究作者:方莉敏来源:《中国新通信》2022年第01期【摘要】宋代耀州窑古陶瓷纹饰,内容题材丰富,纹样呈现出来的效果不仅多样化而且更独具特色,为耀州窑陶瓷能在整个制瓷史的长流中夺得一席之地。

本课题从现存实物、图片及文本出发,通过对宋代耀州窑装饰纹饰的分析并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科学技术等因素.来揭示其刻划花纹饰的形成和发展动因。

运用数字化技术将其纹样矢量化,以保存具有原生态特征的耀州窑刻划纹饰风格,便于地域文化的传播传承。

【关键词】耀州窑纹饰矢量化引言:宋朝社会经济稳定,为我国古代手工业和商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发展的契机,当时的中国各行各业都进入了安定繁荣的大生产时期。

当然传统的制瓷业同时也进入了一个生产和销售进入蓬勃发展的时代。

虽耀州窑陶瓷多年前申请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因其地处西部,受地域交通及经济的发展,在现在的中国大地发展的并不符合其自身的气质。

传统老工艺技师的流失与文化艺术特征受到时间的冲击,它的传承与保护一直没有太大的进展,人们对耀瓷的了解远远不及其他窑口。

造成这种局面主要因为,现存的史料、文献及遗留下来文物稀少。

在互联网上能查阅的就更少,这无疑使耀州窑文化的传播受到很大的局限。

(一)国内外对耀州窑纹饰的研究自2006年,耀州窑的烧制技术正式通过国家非物质遗产申请,对耀瓷的烧制技艺,装饰手法及装饰艺术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

纵观现存的文献、学术论文、杂志、期刊等,主要针对耀州窑陶瓷的纹饰进行总结、归类、分析及数字化数据库整理的比较稀少,研究视角多数放在耀州窑青瓷的烧制技艺及艺术特征及造型风格与上。

纯粹研究宋代耀州窑纹饰矢量化及相关设计应用的相关资料甚少。

(二)研究的內容和方法主要以宋代耀州窑陶瓷纹饰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其进行矢量化,并综合设计运用.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宋代耀州窑陶瓷纹饰的发展及其陶瓷特色研究。

从现存实物、图片及文本出发,分析宋代耀州窑刻划花纹饰的艺术风格特征并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科学技术等因素来揭示其纹饰的形成和发展动因和文化内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北宋龙泉窑刻划花装饰工艺对于耀
州窑的借鉴
在历代龙泉窑青瓷中,北宋中晚期的刻划花青瓷可谓独树一帜,无论是瓶瓶罐罐的摆设,还是壶盘碗碟等日用器皿,往往通体刻花,修饰繁缛,美不胜收。

此种刻划花装饰与早期淡青釉瓷器浅淡疏朗的单线花纹有很大的不同,而与同时期的耀州窑青瓷倒存在不少相似之处。

北宋龙泉窑篦点忍冬纹碗北宋龙泉窑团花折扇纹花口碗
宋代耀州瓷被誉为“宋代青瓷刻花之冠”,其刻划花装饰工艺达到了很高水平。

耀州窑刻花工艺需分两步进行,先将刻刀深入直插在器坯中,用垂直刀刃勾刻出纹样的主轮廓;再在已深刻出的主轮廓线的外侧,采用斜刀连续广削以除去花纹主轮廓外的背衬。

新的刻花手法保留了剔花工艺的浮雕式立体装饰效果,又避免了剔花减地的费时费工和行刀的呆滞。

同时,还吸收了划花工艺行刀流畅活泼的优点,使刻花手法显现出刻刀在刻削行刀中犀利圆活的动感。

一般在完成了两步走的刻花之后,还要使用一种篦形工具,在突起的刻花主轮廓内精心勾划出叶脉和花瓣纹理的细部,使刻划花花纹达到粗犷与精细、凸起与凹入,大轮廓与小细部的巧妙结合。

饰釉后能显现出深浅不同的色调层次。

北宋耀州窑刻花碗费城艺术博物馆北宋耀州窑刻花牡丹
纹盘灵台县博物馆
北宋耀州窑刻花牡丹纹梅瓶北京故宫博物院
北宋龙泉窑刻花梅瓶
北宋龙泉窑刻花牡丹纹梅瓶到北宋中期稍晚一些时候,耀窑工匠又发明了与其刻花手法相同风格的印花新工艺。

此种印花工艺是先采用刻划花手法制作出印花范模具(又称母范),然后翻制出印花范(子范),再将与之造型相同的器物坯件扣在印花范具上印出纹样,修饰后施釉烧成。

这种装饰手法类似刻花青瓷,具有浅浮雕的艺术效果。

印花工艺因其有制作简捷、方便、快速的优点,一经问世,就将其发展的重点用在纹样图案的着力构思和设计上。

以上为耀州窑印花碗及印模龙泉窑刻划花装饰
工艺很可能借鉴吸收了同时代的耀州窑青瓷。

但在具体工艺上还是有区别的。

龙泉窑的刻划花图案往往以斜角入刀,不论刻划刀痕宽细,以刀尖部位刻痕深入,刀背方向刻痕浅出,剔除边沿地子后,凸现出来的花纹呈阳纹存在。

施青釉之后,刀痕凹入的地方因积釉而色泽深沉浓郁,刀痕凸起的棱角部位因流釉而色泽浅淡闪白,二者对比,既和谐又醒目,视觉上给人以浅浮雕一般的立体感。

加之刻划者技艺娴熟,线条辗转灵活,似断还连,气韵如行云流水。

相比之下,龙泉窑刻花更具南方青瓷独有的细腻,比如篦划线的运用,龙泉窑的线条往往更细密柔和,耀州窑的同类纹饰则显得更硬朗而
大气,两者貌合神离。

注:本公众平台文章均系叶英挺馆长原创,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原创不易,请自觉尊重个人劳动成果。

叶英挺馆长微信号:qingci893923,欢迎交流探讨。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阅读、学习最新的龙泉窑知识,尽在丽水市处州青瓷博物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