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_不动心_诠释
论述孟子“不动心”
论孟子“不动心”摘要:孟子在《孟子·公孙丑上》中提到了“不动心”这一概念,也是其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
所谓“不动心”和孟子的“性善观”、“养勇”、“浩然正气”等等概念是有着必然联系的,从而构成了孟子哲学体系的基础。
关键词:不动心性善养勇知言养气一.何为“不动心”“不动心”是孟子有关人性以及人格理想的重要论述。
这个概念出自《孟子.公孙丑上》第二篇。
公孙丑问曰:“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
如此,则动心否乎?“孟子曰:“否。
我四十不动心。
”有人说孟子的“四十不动心”是对孔子“四十不惑”的继承和补充。
作为儒家思想又一集大成者、孔子为学方面继承人、思孟学派核心人物之一的孟子,他的思想必然是兼具儒家思想的共性、又具有自己独特个性的。
同样是对于人生四十岁这个阶段的解读,孔子说过:“吾四十而不惑。
”对于“不惑”的含义,朱熹《论语集注》解释为“于事物之所当然,皆无所疑,则知之明而无所事守矣”;杨伯峻的《论语译注》解释为“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钱穆《论语新解》解释为“对一切道理能通达不再有疑惑”等等。
从上述具有代表性又颇具认可的几家注释可以看出,孔子的“不惑”首先要具备一个前提就是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从而达到的通达境界。
而孟子的“不动心”更多地是直接从人心人性就方面阐释其人格理想,即不动摇其本心。
和孔子一样,孟子的这一思想也是对人格理想、人生境界提出的阶段性要求,只是提出的方式不同,本质是有着相通之处的。
何为“不动心”?我们需要弄清楚孟子有关“心”的概念。
现代的观点来看,心的外延是极广的。
那么孟子哲学思想中关于“心”的定义究竟侧重于哪一方面?杨泽波的《孟子评传》中有这样的一个界定:“作为性善论基础的心,只是良心”、“作为性善论基础的心只能是道德之心”。
①其实从孟子的哲学体系看,他提出的一切概念都应是为其“性善”、“义利”“仁政”等核心命题服务的,他的理论强调的就是一种道德约束力——无论是对君王还是平民百姓。
从孟告之辨看孟子的“不动心”
从孟告之辨看孟子的“不动心”冯友兰先生面对《孟子?公孙丑上》的第二章不无感慨地说:“孟子浩然之气章,前人亦多不得其解”,并亲自撰写了题为《孟子浩然之气章解》的论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尽管先生以独特的思维方式做到了自圆其说,但是仍然显得有点儿牵强。
郭齐勇先生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谈到孟子的这一章时也说:“《公孙丑上》篇的‘知言养气’章号称难读,见仁见智……”傅佩荣先生在《细说孟子》一书中对此章虽然解读精微,但对孟子的“不动心”与告子的“不动心”之间的根本区别却一带而过,而且对文中所涉及到的“心”、“言”、“气”“勇”、“志”、“义” 等范畴也未做出意义上的统合与逻辑上的排列。
张松辉先生在《疑义研究》一书中,尽管在批评前人的基础上给出了自己的解释,但也仅仅局限于个别语句,未能照顾到整体语境和孟子的一贯主张。
只有唐君毅先生的《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深识见奥,启人心志;只可惜全龙画成,未点其睛。
我们在唐先生的启发下,参考各家学说,以文本为核心,沿波讨源,对此章一探究竟。
《公孙丑上》第二章开宗明义:公孙丑日:“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
如此则动心否乎?孟子日:“否,我四十不动心。
”曰:“若是,则夫子过孟责远矣。
”曰:“是不难,告子先我不动心。
” 此段文字毫无疑义。
公孙丑问及齐国的卿相之位与霸王之业能否让孟子动心,孟子的回答是否定的。
当公孙丑认为孟子面对强大的名利诱惑能做到不动心很了不起、并肯定他已经超过孟贲时,孟子却不以为然地说,做到不动心并不难,已经有人比他更早做到了不动心,这个人就是告子。
可见,本章谈论的核心问题本应该是卿相之位与霸王之业能不能使孟子动心,而引出来的问题却是:孟子为什么认为做到不动心并不难?告子又怎么会比孟子更早做到了不动心?告子的不动心与孟子的不动心是一回事吗如果不是,区别又在哪里呢?一、什么是“不动心” 要准确地理解孟子所说的不动心,我们必须先弄清楚孟子所说的心是指什么。
孟子的“不动心”
按 照 当时秦 国的法 律 。 如 果被 推 荐 的人犯 罪 。 推荐 者也 要受
到连 坐 尽管 昭襄 王 没有 因郑 安平 等 人 的事情 追究 范雎 . 但 范雎 自感岌 岌 可危 。 关 键 时刻 。 他 听从他 人建 议 , 辞 去 了丞相 的职 务 , 因此 而得 以善 终 。这也 算 是对 他有 自知 之 明 的 回报 吧 。 司 马光 对 范 雎 作 出 “ 差评 ” , 其 实 正 印证 了他 在 《 资 治通 鉴 》 开 篇就 提 出 的观 点 : 德 胜才 谓 之君 子 . 才 胜德 谓 之小 人 。再 有才 干 的人 , 如果 品德有 亏 。 即便得 意 于一时 , 也不 能表 率 于一世 。
洗 魏 国 的都 城大 梁 。须贾 回到魏 国后 , 将 范 雎 的话 告诉 魏 齐 。魏
齐无奈 . 只 好逃 往 赵 国 , 躲 在平 原君 赵 胜家 里 。 长平 之 战后 , 秦国
借机 扣押 平 原君 . 要赵 国交 出魏 齐 。魏齐 走 投无 路 , 被迫 自杀 。 平心 而论 . 范雎 与那 些 只会 空谈 的舌 辩 之士 不 同 , 不 仅肚 里 有才学 . 而 且胸 中有 韬 略 。长 平 一战 。 就 充 分体 现 了他 的军事 指 挥 才 能 他 用反 问计 使 赵 国撤掉 老将 廉颇 , 换 上 只会 纸上谈 兵 的 赵括 . 结 果 秦军 在名 将 白起 的指 挥下 , 在 长 平全 歼对 手 。 但是 , 范 雎 担 心 白起会 取 代 自己 . 竟又 向昭襄 王进 谗 言 . 导 致 白起被 迫 自 杀。 之后 。 他 推 荐郑 安 平率 军继 续进 攻 赵 国 。 但 郑安 平兵 败投 降 。
子 正 义》 ) 从 这 个 注释 可 以看 出 , “ 不 动心 ” 的根 源 主 要 在 于有 心 有 气 、
孟子“不动心”诠释
、
从性善四端说到“ 动心” 不
《 子 ・ 孙 丑 上 》 中 , 子 说 :侧 隐之 心 , 之 端 也 ; 孟 公 篇 孟 “ 仁 羞 恶之 心 , 之 端 也 ; 让 之 心 , 之 端 也 ; 非 之 心 , 之 端 义 辞 理 是 智 也 。 是 为 其 性善 四端 说 。 认 为 ,恻 隐 、 恶 、 让 、 非 ” ” 他 “ 羞 辞 是 之 心, 是人 人 都 具 有 的 人 性 , 们 将 此 “ 我 四心 ” 行 概 括 , 就 是 进 也 “ 、 、 、 ” 德 四端 。 仁 义 礼 智 道 “ 义 礼 智 根 于 心 ” 《 子 ・ 心 上 》 , “ ” 是 具有 仁 (孟 尽 )而 心 又 认 识 和 产 生 道 德 情感 的 功 能器 官 , 以孟 子 又说 : 人之 所不 所 “
“ 动 心 ” 是 我 们 联 系“ 善论 ” “ 政 ” 说 的 基 点 。从 孟 不 则 性 与 仁 学
贤及教化的作用 , 他们在人性 “ 的发展 中起 到了催化 的作 善”
用。
通 过 上 面 的论 述 可 以 发现 , 子 坚定 “ 性 善 ”的 观 点 , 孟 人 并 期 望 通 过 教化 来 维 持 善 的本 性 ,不 要 遭 到坏 风 气 、坏 习 惯 的 改 变 。在 这 一 点 上 ,L 孑 子也 有 相 同 的观 点 , 《 语 ・ 在 论 阳货 》
善” 可谓孟子哲学体系的重 心 , 称尧舜 ”则代表了孟子的政 “
治 主张 。在 这 里 ,性 善 ” 是 孟 子哲 学 的 中心 思 想 , 是 “ “ 论 也 仁
政” 学说的理论基础。“ 性善论 ” 仁政 ” 与“ 学说 构成 了孟 子哲
儒家文艺美学 不动心
以必有事焉为功夫,这是由内向外发的,因而其精
神是向前动进的。
宋儒的功夫,特重涵养、省察,因而特重静坐、持敬,
这是从外向内收的,向内的反省关照终于事实上的
实践,因而其精神是静寂的。
于是他们无形中以静坐持敬代替了集义,亦即以凝敛
(不能说观想)代替了行为。由此种工夫而变化得
来的气质,多半是谨饬而带几分拘、腐,不复有浩
此时的动心不动心,与作为乘载着的生理能力有密切
关系,一个生理的生命力非常萎顿的人,即是有气
无力的人,常常是能说而不能行的人,便是这种道
理。并且有时,懂得应当冒生死危险的道理的人, 其怕死的程度,常甚于不懂这种道理的人,这便可 以想到怕不怕,气的作用,或超过志的作用。 所以孟子的“不动心”,是来自“持其志”,又要 “勿暴其气”,即是还要培养生理的生命力。……
朱熹与孟子的区别:
但朱元晦答学生“浩然之气,集义是用功夫处否”之 问,即说:“须是先知言。知言则义精而理明,所 以能养浩然之气。知言正是格物致知。”(《语类》 五十二)又:“此一章专以知言为主。若不知言, 则自以为义而未必是义,自以为直而未必是直,是 非且莫辨矣。” (《语类》五十二)…… 朱元晦遂用了这么大的气力解孟子,但他与程伊川一 样,在根本上和孟子思想有一大扞格,即是他常把 孟子的心、性本是一层的东西,看成两层的东西。
然的气象。这便常表现为他们对实际问题的担当力
不足。
朱元晦说孟子说得粗,实际上并非义理精粗的问题,
而是气象、人格、生命力的大小问题。因朱元晦之
不了解孟子的真正精神,所以便把知言放在集义的
上位,同时,以静寂观动进,便不能不以孟子的工 夫为粗。……
以生理反应为主的勇,只获得个人生理作用的支持,
外不能通于社会,得到他人精神力量的鼓励,内也
《孟子·公孙丑章句上》原文及翻译译文
《孟子·公孙丑章句上》原文及翻译译文1、《孟子·公孙丑章句上》原文及翻译译文《孟子·公孙丑章句上》原文及翻译孟子原文:孟子日:“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③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用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⑥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节选自(孟子·公孙丑章句上》)【解释】①不忍人之心:怜悯心,同情心。
②孺子:小孩③怵惕:惊惧。
④内交:即结交,内同“纳”。
⑤要(yào)誉:博取名誉。
要同“邀”,求。
⑥贼:伤害、残害。
译文: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
古代圣王由于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
用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
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是因为,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必然会产生惊惧同情的心理﹣﹣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拉关系,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也不是因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产生这种惊惧同情心理的。
由此看来,没有同情心,简直不是人;没有羞耻心,简直不是人;没有谦让心,简直不是人;没有是非心,简直不是人。
同情心是仁的发端;羞耻心是义的发端;谦让心是礼的发端;是非心是智的发端。
人有这四种发端,就像有四肢一样。
有了这四种发端却自认为不行的,是自暴自弃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是暴弃君主的人。
《孟子少时》原文及翻译译文
《孟子少时》原文及翻译译文《《孟子少时》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孟子少时》原文及翻译译文《孟子少时》原文及翻译韩婴原文:孟子少时,东家杀猪,孟子问其母曰:“东家杀猪何为?”①母曰“欲唆汝。
”其母自悔而言曰:“合怀妊是于,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教之也,②今适有知而欺之,是教之不信也。
”乃卖东家邻脉肉以食之,明不欺也。
(汉韩婴《韩诗外传》)译文:孟于年小的时候,东边邻居杀猪,孟子问他母亲说:“东邻家杀猪干什么?”母亲说:“要给你吃。
”他的母亲懊悔而自语道:“我怀着这个孩子的时候,席子不端正我就不坐,割肉割不方正我就不吃,我是从胎中就教育他啊,现在孩子刚刚开始懂事,我却欺骗他,这是教他不讲信用。
”就向邻家买了些猪肉做给孟子吃,以证明没有欺骗他(或说得是实话)。
2、孟子《人和》原文及翻译译文孟子《人和》原文及翻译1、【原文】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①。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②,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③非不深也,兵革(4)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⑤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6)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7)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8)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9)不战,战必胜矣。
”【注释】①天时、地利、人和:《苟子·王霸篇》说:“农夫朴力而寡能,则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
”苟子所指的“天时”指农时,“地利”指土壤肥沃,“人和”是指人的分工。
而孟子在这里所说的“天时”则指尖兵作战的时机、气候等;“地利”是指山川险要,城池坚固等;“人和”则指人心所向,内部团结等。
②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内城叫“城”,外城叫“郭”。
内外城比例一般是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孟子:“不动心”先“养勇”的思想
孟子:“不动心”先“养勇”的思想儒家谈人生,首重修养。
在这方面,孟子的体验可谓深刻。
他描述自己如何做到“不动心”,并且培养了“浩然之气”,还指点了人心修养的具体步骤。
这些体悟与见解,对今人而言,仍不失启思。
孔子之后一百多年,到了战国时代中期,出现了孟子。
儒家思想以“孔孟之道”为代表,因此孟子学说值得我们认真探讨。
司马迁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指出两点:一、孟子受业“子思之门人”;二、他在学习孔子学说方面,达到“道既通”的境界。
东汉的赵岐注解《孟子》一书,认为此书无所不包,涵盖天地万物、仁义道德、性命祸福等,所以他直接以“亚圣”称呼孟子。
司马迁以孔子为“至圣”,赵岐以孟子为“亚圣”,儒家传统由此确立。
了解孟子的地位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明白孟子究竟有何思想。
我们来看看孟子是如何“养心”的。
想“不动心”先“养勇”公孙丑是孟子的学生,他曾请教说:“先生如果担任齐国的卿相,可以实行自己的主张,那么即使由此而建立了霸业或王业,也是不足为奇的。
如此一来,会不会动心呢?”(《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是如何回答的呢?他说:“不,我四十岁就不动心了。
”什么是“不动心”?所谓“不动心”是说:不论处在何种情况,是得君行道、兼善天下,或是怀才不遇、有志难伸,自己的心情都不受影响。
何以能够如此?因为心中对于人生之“应该如何”有了定见,只要肯定自己走在道义的路上,就不会在乎世俗的成败与得失。
孟子说:“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
”(《孟子·离娄下》)所忧的是没有成为像舜一样的圣人,而毫不担心一时的困扰。
这种“不动心”,必须沉得住气,所以,孟子接着谈到如何“养勇”。
他描述了三种勇敢:一是“外发”,以外在的过人气势来彰显勇敢;二是“内求”,借着坚定内心必胜的意念而无所畏惧;三是“上诉”于人人心中共有的义理,务求放诸四海而皆准。
这第三种正是孟子间接引述孔子所谓的“大勇”:“反省自己觉得理屈,即使面对平凡小民,我怎能不害怕呢?反省自己觉得理直,即使面对千人万人,我也向前走去。
《孟子》解析
五 孟子批评墨家“薄葬”和“爱无差等”的主张,强调孝在各种人伦品德中的优先地位。
卷六 滕文公下
一 第一、二、三、四章主要是论述士人讲究气节的问题。在实现理想的面前,孟子的态度是既要保持人格的独立与自尊,但也不故作清高,摆出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架子。他认为不能为个人私利而放弃自己的理想信念,出卖自己的人格和良心,这与孔子所说的士君子为人的基本原则一致。
一 孟子提出治国应当做到:一是国君必须效先王,行仁政,才能治理好国家。二是在高位者必须是仁者,国君身教重于言教,只有以身作则,百姓才会心悦诚服。三是提出对臣的要求是不能“事君无义,进退无礼”,强调臣子对国君要恭敬。(但不是绝对的顺从)
二 从正面说明无论为君为臣,都要效法尧舜;另外,还从反面说明“不仁”的危害。
七 从本章可看出,孟子不拘泥于陈规陋矩。
八 本章反映孟子对待齐伐燕的态度。孟子始终站在正义和老百姓的立场,是以是否有利于老百姓来看待战争的。这也是他民本思想的体现。
九 孟子阐述如何对待错误的态度。孟子把古今“君子”对待错误的不同态度做了比较。古代君子知错就改,不文过饰非;现在的君子(孟子所处的时代),有错就想方法掩盖。
1 孟子说的不动心是指一个人的心志、情绪。他认为一个人面对名誉、地位和功名利禄能不动心的根本是养成浩然之气,而这首先必须养“勇”,是仁者的“勇”,是大勇。孟子还把告子的不动心和自己的不动心进行比较,通过揠苗助长的例子来说明养浩然正气要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
2 关于对孔子的评价,孟子认为孔子是有人类以来的第一圣人,孟子不愿意和孔子的高足,甚至是颜渊并列,也不愿效法伯夷、伊尹,俨然以孔子第二自居。
《孟子》不动心章原文及译文
《孟子》不动心章原文及译文一、《孟子》不动心章原文如下:公孙丑问曰:“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
如此则动心否乎?”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动心。
”曰:“若是,则夫子过孟贲远矣。
”曰:“是不难,告子先我不动心。
”曰:“不动心有道乎?”曰:“有。
北宫黝之养勇也:不肤桡,不目逃,思以一豪挫于人,若挞之于市朝;不受于褐宽博,亦不受于万乘之君;视刺万乘之君,若刺褐夫;无严诸侯,恶声至,必反之。
孟施舍之所养勇也,曰:‘视不胜犹胜也。
量敌而后进,虑胜而后会,是畏三军者也。
舍岂能为必胜哉?能无惧而已矣。
’孟施舍似曾子,北宫黝似子夏。
夫二子之勇,未知其孰贤,然而孟施舍守约也。
昔者曾子谓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孟施舍之守气,又不如曾子之守约也。
”曰:“敢问夫子之不动心与告子之不动心,可得闻与?”“告子曰:‘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
’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
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
夫志至焉,气次焉。
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
’”“既曰‘志至焉,气次焉’,又曰‘持其志无暴其气’者,何也?”曰:“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也。
今夫蹶者趋者,是气也,而反动其心。
”“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
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
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
元无勿忘勿助长也。
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注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
助之长者揠苗者也。
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二、《孟子》不动心章的译文如下:公孙丑问道:“先生如果做了齐国的卿相,得以推行自己的主张,即使成就霸王事业,也不奇怪。
孟子“不动心”读解
孟子“不动心”读解《孟子·公孙丑上》篇第二章。
“公孙丑问曰:“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
如此则动心否乎?”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动心。
””这一章孟子接着上章讲述自己出世行道的境界和出处。
分为四部分。
一先是弟子公孙丑问:“先生得到齐国的卿相之位,可以如愿了。
那霸道王道还不是看您的吗?面对如此的机会,您可会心动忐忑吗?”孟子回答说:“不会!我自从四十岁起就早已不动心了。
”(据孟子年谱,孟子四十三岁离邹去齐国。
)这里的“动心”,是一个比较含糊广泛的用语。
赵岐《孟子注疏》解为:“动心畏难,自恐不能行否”。
朱子《四书集注》解释说:“任大责重如此,亦有所恐惧疑惑而动其心乎?”到底是“恐惧”还是“疑惑”呢?下面就会分晓。
本来是孟子谈心地法门,偏偏从勇气、守气开始。
这一段的特点,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
须用譬喻的读法,体贴到当时的语境中去。
公孙丑接着又问,“曰:“若是,则夫子过孟贲远矣。
”曰:“是不难,告子先我不动心。
””从这一问里面可以看出,公孙丑之“动心”是恐惧的意思,所以他举出孟贲来做不动心的标尺。
孟贲,“水行不避蛟龙,陆行不避兕虎。
”是有名的勇士。
看朱子也说:“公孔丑初问不动心,只道加以卿相重任,怕孟子心下怯慑了,故有动心之问。
其意谓必有勇力担当得起,方敢不动其心,故孟子下历言所以不动心之故。
”《朱子语类。
卷52》然而这不是孟子想要谈论的。
他提出告子作为另一个标尺。
“那有什么难,连告子都早已做到不动心。
”告子其人,史上语焉不详。
但孟子举他出来,应是当时齐国有名的学者,而且以不动心的工夫著称。
公孙丑接着问,“曰:“不动心有道乎?””这是请教如何不动心的方法。
这里很有意思。
明明孟子提出告子来讨论,公孙丑却没有接着问。
可见公孙丑没有会意。
孟子答:“曰:“有。
北宫黝之养勇也,不肤桡,不目逃,思以一豪挫於人,若挞之於市朝,不受於褐宽博,亦不受於万乘之君;视刺万乘之君,若刺褐夫,无严诸侯,恶声至,必反之。
由动心到不动心——孟子不动心解读
2011年05月学术探讨由“动心”到“不动心”——孟子“不动心”解读文/朱博中图分类号:B2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5-0311-01孟子在《公孙丑章句上》中提出了“不动心”的概念,这一概念与孟子的“性善”、“浩然之气”等重要的思想范畴有着密切的联系。
为了更好的把握孟子的整个思想学说,我们有必要仔细分析孟子的“不动心”思想。
孟子的“不动心”是由“动心”引出的,由“动心”到“不动心”我们可以更好的理解孔子“不动心”的含义。
在《公孙丑章句上》中,孟子的弟子公孙丑请教了孟子这样一个问题:“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
如此,则动心否乎?”[1]这是《孟子》一书中第一次提到“动心”,而且显然“动心”是与“不动心”相对的。
由于下文中接着说起了孟贲这位古代勇士和“养勇”的问题,所以历来很多注家认为公孙丑所说的“动心”与恐惧有关,或者就是缺少勇气而恐惧疑惑。
如汉代赵歧注说:“丑问孟子,如使夫子得居齐卿相之位,行其道德,虽用此臣位,辅君行之,亦不异於古霸王之君矣。
如是,宁动心畏难、自恐不能行否耶?丑以此为大道不易,人当畏惧之,不敢欲行也。
”[2]朱熹也如此注到:“若得位而行道,则虽由此而成霸王之业,亦不足怪。
任大责重如此,亦有所恐惧疑惑而动其心乎?”[3]都是以恐惧来解“动心”。
但是,公孙丑此问是承接上文二人关于对管仲与晏子这两位齐相的功业该如何评价的讨论而发出来的,如果以“恐惧”来解释“动心”,虽然与下文“养勇”相吻合,却未考虑到与上文的关系,与上文讨论的内容有矛盾之处。
因为在上文中,公孙丑问孟子,管仲和晏子这两位齐相的功业怎么样,孟子对这两人不屑一顾,认为他们的成就实在太卑微,并说“以齐王,由反手也”[4]。
也就是说,孟子认为处在齐相的位置上,辅佐齐王(在管仲晏子时代则只是公)凭借齐国的实力来统一天下是易如反掌的事情,而管仲仅仅辅佐齐桓公使他称霸天下,晏子不过辅佐齐景公使他名扬诸侯而已,二者的功业都不足道。
朱熹对《孟子》“不动心”的诠释
Zhu Xi’s Explanation of “No Fear” in Mencius 作者: 王治伟
作者机构: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郑州450046
出版物刊名: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15-19页
年卷期: 2017年 第3期
主题词: 朱熹 《孟子》 不动心 不惑
摘要:“ 不动心”是孟子提出的修养目标,朱子对于“不动心”的解释,认为北宫黝、孟施舍等是 不畏死而不动心,告子是守其一念而不动心,曾子是反身循理而不动心,并认为孟子的不动心包含不惧与 不惑两重意思,进而更加融贯地解释了孟子的养浩然之气工夫.同时指出大丈夫人格是不动心的目的.。
孟子的“不动心”
孟子的“不动心”作为四书之一,《孟子》在儒家经典中自有其尊崇的地位。
其中的“不动心”思想影响深远,值得我们仔细品读。
孟子说:“我四十不动心。
”(《孟子·公孙丑上》)这里的“不动心”是什么涵义呢?清代哲学家焦循是这样注解的,不动心就是“志气已定,不妄动心”。
又说:“志,心所念虑也;气,所以充满形体为喜怒也。
”(《孟子正义》)从这个注释可以看出,“不动心”的根源主要在于有心有气、心气一体,人的志气之定乃是内外的和谐,心能在与气的和谐互动中持守自身而真正不动。
孟子的“不动心”得之于孔子的“四十而不惑”(《论语·为政》),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在不惑之年,孔子也达到了不动心,所谓“不惑”,就是不为诱惑所动,志气已定。
无论是孔子还是孟子,儒家的修养哲学都将“不动心”视为一种现实的君子人格素养,君子应当在现实世界中实现自己的理想,保持自己的操守,修炼自己的心志,从而成为真正的儒者。
孟子的“不动心”功夫是不假外求、完全求之于内的,这样心才能役物,而不是役于物。
孟子以为,仁义礼智根于心,我们要保持这个本心不变,必须“存其心”,但是外界的影响和诱惑太多,因而又常常会“陷溺其心”,所以要在心志上下功夫,要养心、养气。
怎样才能做到不动心呢?孟子的做法是“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知言就是能够明辨是非。
养浩然之气,就是“配义与道”,就是养存讲求道义的正气,这种浩然之气乃是一种发自内心又作用于外在客观世界的“生命之气”。
所以,孟子的“不动心”追求一种“大丈夫气概”,孟子曾把“不动心”具体化为“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孟子的大丈夫气概超越了富贵、贫贱,超越了名和利,成为内心不可动摇的君子人格力量。
《孟子》精华15句:光明磊落做人,坦坦荡荡做事
《孟⼦》精华15句:光明磊落做⼈,坦坦荡荡做事四⼗不动⼼我四⼗不动⼼。
——《孟⼦·公孙丑上》【⼤意】我从四⼗岁以后,就不再动⼼了。
【感悟】孔⼦说:“四⼗不惑”,孟⼦说“四⼗不动⼼。
”不惑就是不动⼼。
很多⼈到了中年还是如⽆头苍蝇,了⽆⼈⽣⽬标,这就是惑。
⼈到中年,上有⽼,下有⼩,应该考虑的事太多,正如郁达夫说的:“⽣⾮容易死⾮⽢”,何必再为名利为难⾃⼰,做⼈不如少些算计,多些光明磊落;做事不如少些顾虑,多些坦荡⾃然。
⾃反⽽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反⽽缩,虽千万⼈吾往矣。
——《孟⼦·公孙丑上》【⼤意】⾃我反省,如果⾃⼰理亏,哪怕⾯对⼿⽆⼨铁的布⾐百姓,我能不害怕得⼼惊⾁跳吗?相反,如果⾃我反省之后能够理直⽓壮,⽆愧于良⼼道理,即使⾯前是千军万马,我也勇往直前,决不退缩!【感悟】“虽千万⼈吾往矣”,并不是在描绘⼀种任侠的霸⽓,⽽是建⽴在理性和道义基础上的⼤勇。
这种勇⽓,跟李敖先⽣那种特⽴独⾏、百⽆禁忌,或者《天龙⼋部》⾥独闯聚贤庄的乔峰⼤侠那种快意恩仇、视死如归,是有本质区别的。
所谓“有理不在声⾼”,站在公理正义⼀边的⼈,是道义上的强者,光明磊落,坦坦荡荡,所以能⽆所畏惧。
夫志,⽓之帅也;⽓,体之充也。
夫志⾄焉,⽓次焉。
故⽈:“持其志,⽆暴其⽓。
”——《孟⼦·公孙丑上》【⼤意】志,是⽓的统帅;⽓充塞在⼈体全⾝。
志朝向哪⾥,⽓就跟随到哪⾥。
所以说:“要做到不动⼼,⼀定要坚守这个志,同时不要让⽓⾛向偏狭极端!”【感悟】不加约束、意⽓⽤事地只凭⼀⾝蛮⼒⾏事,只能是盲勇、⼩勇和⾎⽓之勇,所以孟⼦告诫⼈们要“持志”⽽不能“暴⽓”,“志”作为内在信念,应成为⼈们追求和固守的⽬标,对于“勇”这种“⽓”不可任意获取、操之过急或盲⽬助长,也不能⽬的性太强,⽽应当于⽴“志”、养“⽓”中长期培养。
⼀个⼈如果⾃认为光明磊落⽽变得固执⼰见,偏激狭隘,那就是“暴⽓”。
⼤丈夫之⽓是平和⽽坚韧,宽容⽽有原则的。
孟子:四十不动心
孟子:四十不动心
问:孟子四十不动心,又说集义以养浩然之气,又以拔苗助长喻之,其间有许多关节我总是想不通,还请老师讲解。
答:你这娃读书算是用心了。
真是后生可畏呀!幸甚幸甚!不动心,并不是心体如槁木死灰,心之本体原是活泼泼生生不息的,无息无间,只是太虚无形,无以形容,日月风雷山川民物,皆在此太虚无形中发用流行,天地万物俱在心中,千资百态,无有一息停断,能说心不动乎?
然,孟子不动心何意?不动心只是合乎义,义即本体之心之发用流行,故不动心指心之发动一如本始,一以贯之,彻头彻尾合乎道义,无逾良知也,即是止于至善,即是不逾矩,不逾闲,故孟子说集义也。
集义即是立志用心不逾矩,让知行合一,常如此,则浩然之气渐盛,以至股股滚滚如洪流,邪不可挡也,如此,则大人已成,大本达道已具,圣象浩然。
然常人不懂如何养浩然之气,又急急求成,故孟子以拔苗助长喻之。
为求苗长,拔之,却坏其根,故死。
养浩然之气亦然。
需培育其根,不坏其根,让其根之生发自在流行,无丝毫妄念间阻,日久,必成浩然之势。
其根为何?本心是也,即是良知。
故养性贵在根上用功,不在良知之地发力,急于求成,迷迷茫茫急急切切于躯壳上做文章,无异于拔苗助长。
草答于上,不知能否释疑。
欢迎交流。
我自岿然不动
我自岿然不动不动心,我自岿然不动的人生信仰,本自孟子“我四十而不动心”(《孟子·公孙丑上》)的论说。
孟子的“不动心”,是道明德立之时的气派。
孔子的“四十而不惑”,也是如此。
有大义担当、浩然之气,自能我自岿然不动心。
“不动心”者,有必胜而无惧的不动心,有强制不动的不动心,也有以志帅气的不动心。
真正修养的不动心者,是行一不义,杀一不辜,则得天下而不为;非其道义,则一介不取,一介不与,取与中一循大义。
人生“不动心”的修为,关键是要培植浩然之正气,培养人格之傲骨,修炼刚直之气魄,锻造威武不屈之气势,形成忠贞不渝的意志。
不动心:勇者不惧,信念坚定不移。
在孟子看来,人的“不动心”,或为养勇者使然。
既可以是若北宫黝(人名)一样的养勇,又可以是若孟施舍(人名)之养勇,而二者皆非是真正的“不动心”。
北宫黝之养勇,在于“不肤挠,不目逃。
思以一毫挫于人,若挞之于市朝。
不受于褐宽博,亦不受于万乘之君。
视刺万乘之君,若刺褐夫。
无严诸侯。
恶声至,必反之。
”(《孟子·公孙丑上》)此是以求必胜为勇敢的不动心。
养勇的“不肤挠”,是肌肤被刺而不屈挠;“不目逃”,是眼睛被刺而不逃避。
这一类人,自是陷于死地而英勇不惧,以勇武为最高价值。
孟施舍之养勇,是强于力战,不计后果,而“以无惧为主”的不动心。
以必胜、无惧为养勇的不动心,虽亦是勇气所在的可嘉,然非是至刚不屈的不动心。
与此不同,孟子的“不动心”乃是集义使然的我自岿然不动。
仁义礼智根于心而分定,自是“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孟子·尽心上》);自能做一个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迁,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
真正的“不动心”之勇,当是“勇者不惧”。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基于“知者不惑,仁者不忧”的“勇者不惧”,为正义而勇往直前、坚定信念而不移,方是真正的不动心。
不动心:知言集义,性命分定不迁。
告子的“不动心”,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
练成“不动心”的方法,守住心气,孟子讲了七个字
练成“不动心”的方法,守住心气,孟子讲了七个字上次,谈了什么是“不动心”,扼要的说是“心不动”,有顽强的意志,坚定如磐的定力。
也讲了“不动心”的好处,是“自能应变”。
好的东西大家都想要,那么如何修炼成“不动心”呢?这一点太重要了,不把它搞清楚就对不起孟子。
练就就“不动心”的方法,有三种。
第一种,圣人的“守约”方法。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也得到孔子真传。
他回忆说,“闻大上次,谈了什么是“不动心”,扼要的说是“心不动”,有顽强的意志,坚定如磐的定力。
也讲了“不动心”的好处,是“自能应变”。
好的东西大家都想要,那么如何修炼成“不动心”呢?这一点太重要了,不把它搞清楚就对不起孟子。
练就就“不动心”的方法,有三种。
第一种,圣人的“守约”方法。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也得到孔子真传。
他回忆说,“闻大勇于夫子”,从孔子那里得到了大勇的真传。
曾子孔子具有天不怕、地不怕的勇气,凡是自己反省觉得自己对的,仰无愧于天,俯无愧于地,这个时候,尽管自己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老百姓,但面对任何人、心中也绝不会惴惴不安,天王老子那里也敢去讲理;但如果反省到自己真的有错误的时候,虽然有千万人在那里、等着要我的命,我也会勇往直前、去承认自己的错误,承担一切错误着导致的后果,接受任何的处分。
我小的时候,有时和大人辩理,凡自己认为是对的,辩起来就理直气壮,毫不退让,如果意识到自己错了,就气怯,人就像霜打了一样蔫了。
所以对孔子、曾子的大勇,有所理解。
第二种,武士机械本能的方法。
比如,战国时的北宫黝,“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耳目不瞬”,不管外界发生了什么情况,什么可怕的事情,不会紧张的毛孔收缩,汗毛一根根的竖起来,眼睛都不眨一下。
具体的修炼方法,是身体层面的,类似于肉体的本能,修炼出一种条件反射。
不管外界是什么情况,作用来了直接反作用出去,不经心理层面,对心没有什么扰动,自然也就不动心了。
这种人的勇,有一种“我压倒敌人,而不能被别人压倒”的气概,这么一种大无畏气概。
不动心之道小识——读《知言养气章》札记
“不动心之道"dx识——读《知言养气章》札记李臻颖(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100871)摘要:《知言养气章》作为《孟子》中最为重要的一植株;而“养气”理论则培养了这颗种子,使之长成一棵健章之一。
却也常常因为其强烈的哲学意味,而在古今众多全的植株。
从这个意义上说,“养气说”是“性善论”的补充注本中聚讼纷纷。
本文立足于借助《孟子》文本的内证和和发挥.使“善”从一种天性被提升为一种自觉的品质.更对孟子思想体系的整体把握.通过对“动心”、“志”与“气”加具有现实意义。
这几个关键概念的辨析来提出对孟子的“不动心之道”的而与孔子的学说相比。
孟子的“养气说”则更加发掘解释。
同时,还比较了《知言养气章》中所提出的三种“不和深化了孔子思想中所包含的“反求诸己”的一方面.这动心之道”的异同,从而来突出孟子的“不动心之道”的特种发展本身.某种意义上当然也是对孑L子思想的一种批征。
最后,进一步考察孟子的“不动心之道”与孔子和告子评与否定。
同时。
孟子的主要论辩对手—_告子的学说学说的关系.并认为.孟子发展了孔子学说中“质”的一中,其实也町以看出不少孔子思想的影子。
笔者以为,告面.告子则发展了孔子学说中“文”的一面。
子主要发挥了孔子学说中“文”的一面.相形之下.孟子继关键词:知言养气孟子告子孔子不动心承的更多是“质”的一面.即孟子更抓住了孔子学说的内核。
这一点下文中会有详述。
一、前言《知言养气章》具有相当浓厚的哲学意味,因此,它不《知占养气章》是《孟子》中最为重要的一章之一,这仅是《孟子》中最为重要的一章之一,还是最难理解的一一章里提出了“不动心”、“养气”、“集义”、“知言”等概念.章之一。
古今各注本多语焉不详.歧解迭出,聚讼纷纷.笔是构成孟子思想的重要内容。
程子日:“孟子性善、养气之者不揣孤陋,试图以札记的形式.就其中的一些问题提一论,皆前圣所末发。
”又日:“孟子有功于圣门,不可胜言。
些自己的看法,谨以浅见,就教于方家。
如何理解“求放心”、“不动心”、“勿助长”之说?
如何理解“求放心”、“不动心”、“勿助长”之说?这几句话来自《孟子》,其原文是:“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
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问曰: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如此,则动心乎?孟子曰:吾四十不动心。
”“必有事焉而后正,心勿忘,勿助长也。
”这是孟子对于修养身心体会的总结。
练气功就是对于身心两个方面的修养,道家谓之“性命双修”。
《孟子》的这几句话对于练功者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摘其精华归纳概括为三句话九个字,即“求放心”、“不动心”、“勿助长”。
简要地说,“求放心”就是要求练功者把心收回来,在练功时尽量不要想任何其他事情,排除一切杂念而专心练功,细心体验功法要领和练功感受;“不动心”就是不受外界事物的诱惑,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嗅而不觉,排除一切干扰而专心致志的放松、入静、练功;“勿助长”就是要求练功时不要刻意地追求什麽,诸如练功效果、练功时身体上的某些反应等,只管静心地练功,不过分地追求成功。
对于在练功的时候出现的种种觉境以及诱发动作等,一律不去追求,不为惊奇,完全任其自然。
即便是功法上要求的意念活动,也要不勤不怠,循序渐进,让其自然地达到水到渠成的过程和目的。
凡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东西就是有规律的东西,规律性的东西是我们的祖先在多年的练功养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对于今天我们练功者来说,是很有借鉴意义的,更是不能违背的。
据我们多年的经验证实,凡是练功出偏者(例如练功时头晕头痛,胸闷腹胀,内气游走留滞,心慌气短,大动不已,精神失常等),大都是违背了这三句话的精神所引起的。
所以,练功者必须遵循这三句话的精神原则进行锻炼,以防止出偏,提高功效,强身健体。
(马孟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7—第23卷第6期2010年12月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Puy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Vol.23No.6Dec.2010收稿日期:2010-07-06作者简介:刘志刚(1985-),男,安徽宣城人,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哲学系2008级中国哲学专业在读硕士。
主要研究方向:中西哲学比较。
孟子“不动心”诠释刘志刚(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安徽芜湖241000)摘要:孟子作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首次提出了系统的人性理论,他站在地主阶级的立场上,以其道德哲学的核心内容“性善”,建构了一个仁政的学说。
“道性善”是孟子哲学的中心思想,“称尧舜”则是孟子“仁政”学说的证明,两者构成了孟子哲学思想体系的两大重要部分。
“性善论”与“仁政”学说有着内在的联系,而“不动心”即是衔接二者的枢纽。
关键词:孟子;性善;仁政;不动心中图分类号:B22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161(2010)06-0037-02“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孟子·腾王公上》),“道性善”可谓孟子哲学体系的重心,“称尧舜”则代表了孟子的政治主张。
在这里,“性善”论是孟子哲学的中心思想,也是“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
“性善论”与“仁政”学说构成了孟子哲学思想体系的两大部分,它们有机地贯穿于《孟子》当中,而“不动心”则是我们联系“性善论”与“仁政”学说的基点。
从孟子“仁义礼智”四端开始至“不动心”可看做儒家“内圣”之学的延伸,而从“不动心”到“行不忍人之政”的仁政学说则是彰显了儒家的“外王”之学。
因此,“不动心”在孟子思想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笔者认为,它是孟子“内圣外王”之学的中心环节。
一、从性善四端说到“不动心”《孟子·公孙丑上》篇中,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理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是为其性善四端说。
他认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是人人都具有的人性,我们将此“四心”进行概括,也就是“仁、义、礼、智”道德四端。
“仁义礼智根于心”(《孟子·尽心上》),而“心”又是具有认识和产生道德情感的功能器官,所以孟子又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朱熹注曰:“良者,本然之善也。
”我们可以参考这一注解,认为“心”可以自发地产生“知”、“能”。
朱熹将其定性:善是有其根据的。
在孟子的论述中,“人之初,性本善”的论断也是清晰明辨的,“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人之性善”与“水之就下”是同一个道理,是势之所趋,孟子的论述将“人性善”直接引向不可争辩的自然规律。
在孟子和告子关于“以水喻性”的辩论中,告子认为人性无善无恶,孟子则主张人性本善,人之所以会做坏事是因为其本性也受到逼迫,就好像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其势则然也。
”环境和待遇等的变化,以及身处其中,习惯的养成决定了人的“性”。
同时,又不能忽略圣贤及教化的作用,他们在人性“善”的发展中起到了催化的作用。
通过上面的论述可以发现,孟子坚定“人性善”的观点,并期望通过教化来维持善的本性,不要遭到坏风气、坏习惯的改变。
在这一点上,孔子也有相同的观点,在《论语·阳货》中孔子说道:“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可以看出,两位先贤对于后天教养的重视是一致的。
这就对“性善四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保持仁、义、礼、智的道德修养?孟子提出培养“浩然之气”的方法,讲的是身心修养问题,其目的就在于成性、成德,在仁、义、礼、智性善四端的基础上,建立起稳定不变的性善观念,以达到“心”与“气”相统一的状态。
近于孔子言“四十不惑”,孟子回答公孙丑说“我四十不动心”。
对于这样的联系,不是一个牵强附会,也不是巧合,《四书集注》亦有所阐述:“四十强仕,君子道明德之时。
孔子四十而不惑,亦不动心之谓。
”孟子以孔子继承者自居,不难看出,关于后天的德行养成与“不动心”,孟子有发扬孔子学说的意图。
性善四端是孟子整个思想体系的起点,并强调“不动心”的养成,这个过程是孟子合乎儒家修身以下的内圣之学,在于修养自身,达到不动心才是修身的完成。
二、从“不动心”到“仁政”论子曰:“下学而上达。
”(《论语·宪问》)荀子下学,孟子上达。
孔子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孟子却畅言之。
孟子欲为道德和政治建立先验的基础于性善论,先天的德性四端,良知良能。
仁、义、礼、智乃儒家思想之核心,历代学者在释孟的时候,申发性善说,基本上都同时论述“仁”。
又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孟子·公孙丑上》)我们知道,“不忍人之心”(恻隐之心)是孟子所说的善端,以它为前提,先王就可以“行不忍人之政”(仁政)。
以此来看,性善说是为孟子仁政的政治主张提供了哲学依据。
从人性的前提推导政治,具体说,从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的仁心推导仁政。
由于这种“不忍人之心”是人本身所固有的,所以,仁政也应该是天经地义的。
这就是孟子的思路。
《孟子》开篇《梁惠王上》一开始就有孟子和梁惠王的“义利之辩。
”“孟子见梁惠王。
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孟子·梁惠王上》)显而易见,孟子的阐述是将“仁义”放在“利”之上的。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君王是一个国家的主宰者,“不动心”表明了一位君王所应该具有的品质修养。
在国家安定的时候也要注重仁政的实施,否则必将导致国家有恙。
“不动心”始终在为政治行为作出一个指导的方法,逆境中不忘行仁政,“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
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孟子·梁惠王上》)居安定之境,则应保持“不动心”的理想道德,居安思危,实行仁政治国不动摇。
《孟子·公孙丑上》第二章已经阐述了“不动心”,所以这里(第六章)在论及“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已经是水到渠成的了,准确地说,“不忍人之心”是“行不忍人之政”的根本因,而“不动心”才是“行不忍人之政”的目的因。
上文说孟子和告子“以水喻性”的辩论,人之初性本善,但是人之心(性)犹“搏而跃之”,“激而行之”,若不能培养“浩然之气”,必然不能做到“不动心”,“仁政”也就不可为了。
“不动心”的本物是“心”,即“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行不忍人之政”便是对“仁义礼智”的发扬。
一国之君怎样才能使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王夫之说:“王者施仁制产之德政。
”“不忍人之政,正以王天下。
”只要广施仁爱,恩泽百姓,百姓可以安居乐业,天下就可以太平无事了。
三、作为中心环节的“不动心”《孟子·公孙丑上》第二章:“公孙丑问曰:‘父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
如此,则动心乎?’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动心。
’”通过孟子“不动心”的回答,反观公孙丑的疑问,在这个语境中,“不动心”的意义在于,不因为处境、待遇等外部条件的变化而改变心态。
这是“不动心”的现实意义。
但在本章着重在“不动心”的阐述之中,应当对孟子和告子“不动心”做一个完整的认知。
公孙丑请孟子解释一下他的“不动心”与告子不动心之间的区别时,孟子说:“告子曰:‘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
’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
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
’”可见,孟子的“心”是与“气”紧密联系的,即思想意志控制着人的感情意气,要坚定自己的思想意志,不要滥用感情意气;同时,“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也。
今夫蹶者趋者,是气也,而反动其心。
”心与气是相反相成的,“不动心”可促使感情意气的专一,气有所动也能反过来扰动心志。
据《象山语录》记述:“告子不动心,是操坚执做;孟子不动心,是明道之力。
”这为“不动心”之说开启“仁政”之说做了铺垫。
孟子认为自己完成“不动心”的原因是“善养吾浩然之气”,它也是“不动心”的必由之路,从“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来看,坚定义和道的思想意志才能容纳它的存在。
从“不动心”的意义来看,它不是一个间接意义上的概念,“心”指代的是孟子性善论四端的延伸,不是中性意义上的一种认识,而是作为一种思维器官,对“恶”的否定和对“善”的认识同时产生道德的功能的物本体。
在孟子整个哲学思想体系中,“不动心”上溯为孟子的性善四端,因为它是“不动心”的对象;下行是为孟子的仁政论做铺垫,“不动心”是为促成孟子仁政论的直接条件。
如此可回顾《大学》:“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以此纵观孟子思想,可谓修身为本,“不动心”为中心,施仁政为目的。
参考文献:[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2]宗白华.中国哲学史提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3]丁祯彦,臧宏.中国哲学史教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4]李景林.教养的本源———哲学突破期的儒家心性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5]戴兆国.心性与德性———孟子伦理思想的现代阐释[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6]李亚彬.子思为孔孟之间的过渡环节———以孟子性善论的形成为例[J].哲学研究,2007,(4):39-44.[7]刘谨辉.清代《孟子》义理学综论[J].孔子研究,2007,(5):87-9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