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解读
《孟子》原文详细翻译与解读
《孟子》原文详细翻译与解读《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为儒家学派的代表性著作之一,与《论语》、《大学》、《中庸》并称为“四书”。
该书主要记录了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阐述了儒家的道德观念、政治主张和哲学思想。
本文档将为您提供《孟子》原文的详细翻译与解读,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一经典之作。
目录1. 孟子简介2. 《孟子》主要内容概述3. 原文翻译与解读3.1 孟子见梁惠王3.2 公孙丑上3.3 滕文公上3.4 离娄上3.5 万章上3.6 告子上3.7 尽心上3.8 告子下3.9 尽心上3.10 滕文公下3.11 离娄下3.12 万章下3.13 告在下1. 孟子简介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省邹城市)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了“性善论”,主张人性本善,强调道德修养、仁政爱民,倡导王道政治,反对战争和暴力。
他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孟子》主要内容概述《孟子》共七篇,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上。
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 道德观念:孟子强调人性本善,提出“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观念,认为人们应当努力培养和践行这些道德品质。
2. 政治主张:孟子主张仁政爱民,认为君主应当以民为本,关注民生福祉,实现国家和谐稳定。
3. 哲学思想:孟子提出“性善论”,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强调道德修养和内心自我完善。
4. 教育观念:孟子主张因材施教,强调启发式教育,提倡“不言之教”和“存心养性”。
3. 原文翻译与解读3.1 孟子见梁惠王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解读:孟子在此段中批评了梁惠王只关注国家利益而忽视道德修养的做法。
《孟子》中的人性与道德观念解读
孟子中的人性与道德观念解读引言《孟子》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哲学著作,由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孟子所撰写。
本文将从孟子对人性和道德的理解入手,对其观念进行解读和分析。
1. 人性的本质1.1 天赋良知孟子认为,人之初具有天赋良知,即人性本善。
他认为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内在的道义感,使得他们能够区分对错、好恶和公正。
1.2 理智与情感的平衡孟子强调理智和情感之间的平衡。
他认为,通过合理运用理智思考和控制情感,可以实现道德修养,并发挥最佳的人性。
1.3 后天教化尽管人性本善,但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环境的影响。
因此,后天教化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只有通过正确的教育和培养,才能使人性得以完善。
2. 道德观念与行为准则2.1 善恶和公正孟子认为,道德的核心准则是善恶和公正。
他强调人应该追求善行和美德,以及秉持公正和公平的原则。
2.2 仁与爱在孟子看来,仁是人的最高境界。
他认为仁包括关爱他人,尊重父母、长者、亲近家人等诸多方面。
通过实践仁爱,可以建立和谐社会。
2.3 君臣之道孟子论述了君臣之间的道德伦理关系。
他主张君王要秉持仁义来治理国家,并以明智、慈悲和公正来引导人民。
同时,臣子也应奉行忠诚、尽责。
3. 实践与个体修养3.1 学习和修养根据孟子的观点,个体应不断学习并进行修养以实现道德境界的提升。
这需要通过自我反思、讨论探究等方式加深对道德原则的理解。
3.2 实践与施行孟子认为,仅有言辞表达是不够的,还需要将所学到的道德准则付诸实践行为中。
只有通过实际行动去践行道德准则,个体的品德才能得到真正的锻炼与提升。
结论综上所述,《孟子》中的人性与道德观念是基于人性本善、以善恶和公正为准则的。
通过平衡理智与情感、教化和后天修养,个体可以实现道德境界的提升,并通过仁爱、尊重等行为来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孟子》中的人性观念解读
《孟子》中的人性观念解读引言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著作《孟子》详细地阐述了他对人性的理解和观念。
在《孟子》中,他提出了人性本善的观点,并且探讨了人性的培养与发展。
本文将对《孟子》中的人性观念进行解读,并探讨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人性本善的观点在《孟子》中,孟子明确地提出了人性本善的观点。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具有道德感和良知。
孟子以天性为本,认为人天生就具有善的本能,只是需要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完善和发展。
这一观点与当时的其他流派相反。
在孟子之前,有一种思想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即人天生就具有自私自利的本性。
然而,孟子通过观察人类行为和社会现象,得出了人性本善的结论。
他认为,尽管人的行为可能偶尔表现出恶的一面,但这只是外部环境的影响,而非人性本身的真实体现。
教育与修养的重要性在《孟子》中,孟子强调了教育和修养的重要性。
他认为,人性的善良需要通过正确的教育和修养来培养和发展。
孟子用“发扬光大”一词来形容人性的培养过程,即通过持续的努力和自省,使人性的善良逐渐显现出来。
孟子提出了“性与教”的理论,即人性与教育相辅相成。
他认为,教育是改造人性的重要手段,通过正确的教育,可以引导人的善良本性、培养思想、培养道德,从而使人们明辨是非、掌握正确的道德准则。
思想修养和人性发展除了外在的教育,孟子还强调了内在的思想修养对人性发展的重要影响。
他认为,通过修养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人们可以达到更高的道德境界。
孟子将修养比喻为栽培花木,他说:“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得之则行,行则成习。
”这句话说明了修养思想对人性发展的关键作用。
孟子还提出了“四端”来指导人性的发展,即“仁、义、礼、智”。
他认为,通过修养这四个方面的品德,人们可以表现出更高尚的人性,展现出对他人的关怀、对社会的贡献以及对道德的遵循。
人性善与恶的对立与统一在《孟子》中,孟子没有否认人性中也存在恶的一面。
他认为,人性中的善与恶并不是彻底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
解读孟子的书
解读孟子的书
孟子,又称孟子亚圣,是中国战国时期的哲学家,被誉为儒家学派的
代表人物之一、他所留下的著作《孟子》是一部儒家经典,对中国的哲学、政治、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从道德、人性、修养等方面对《孟子》进行解读。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
他在书中多次强调人的本性善良,同时也批判
了其他学派如墨家的唯利是图、阴阳家的自我放纵。
孟子认为,人对于善
恶天生就有区分,因此“性善”这一观点成为了孟子学派的重要核心之一、同时,孟子也非常注重赞美和弘扬善良的品质,他强调人之“道义之行”
要靠“仁义礼智信”五种美德来实现,而这五种美德也是实现自我修养和
社会和谐的基石。
在《孟子》中,孟子提出了“天命论”,他认为,天赋人以不同的能
力和职责,因此人应该遵循天命,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这与后来的“君
权神授”相呼应,体现了孟子对于天命的崇拜和维护天道正义的思想。
孟子还强调了人的修养和自我培养的重要性。
他认为,人的价值不仅
在于其基本特征,还在于其能够通过修养成为更坚韧、更善良的人。
同时,孟子也批判了当时生于战乱之中的中国社会的贫穷和愚昧。
他提出了“敬
天畏神,爱人敬事”的思想,主张坚持人性本真,不因社会环境、人际关
系等影响而改变自己的价值观和信仰。
总的来说,孟子的思想体系涵盖了人性、道义、天命、修养等方面,
他强调了个体和社会的和谐相处。
在当今世界,孟子的高尚道德观和人性
本善的理念仍然具有深远的影响,对于现代人的修养和生活方式也有着积
极启示和参考作用。
孟子集注原文与解析
孟子集注原文与解析孟子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伟大哲学家,他的思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他的著作《孟子集注》中,他对自己的一些观点进行了详细的解析和阐述,这一部分内容被称为“孟子集注原文与解析”。
本文将对《孟子集注》中的一些核心观点进行解读和分析。
一、天命与人事孟子强调了天命与人事的关系。
他认为,天命决定了人类的生命和社会地位,但人类的行为和努力也可以对天命进行改变。
他认为人类应该追求正义和道德,通过不断努力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孟子的这一观点对于个人的奋斗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仁义道德孟子强调了仁义道德的重要性。
他认为,人类的本性是善良的,具备了做好事的天性。
他提出了“四端五常”的道德理念,即仁、义、礼、智,以及忠、信、善、是、恕。
他认为通过修身养性,人们可以达到道德的高度,并且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君王与臣民在孟子的思想中,君王与臣民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他认为君王应该以德治国,努力为人民谋福祉。
同时,臣民也有责任要忠诚于君王,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孟子的这一观点对于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伦理有着深远的影响。
四、教育与修养孟子非常重视教育和修养的重要性。
他认为人类应该通过教育来培养自己的德行和智慧。
他提出了“三纲五常”的教育理念,即君子要守纲,父子要亲,夫妇要和,朋友要信,兄弟要友。
他认为通过良好的教育和修养,人们可以发展自己的潜力,并且对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结起来,孟子集注原文与解析是孟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部著作中,孟子深入阐述了自己关于天命与人事、仁义道德、君王与臣民、教育与修养等方面的观点。
这些观点不仅对中国古代社会具有重大影响,也对今天的社会和个人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通过对《孟子集注》原文与解析的研究,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孟子的思想,还能够从中汲取智慧,指导我们的行为和生活。
因此,我们应该密切关注孟子的思想,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为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孟子》解读
• 接受教育的人,除了遵循规矩,修心养性, 持恒不懈,深造自得外,学习环境的熏染、 社会环境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个人 与环境之间,若能有良性的互动,那么教 育的成效才能彰显昭著。 • 一傅众咻,就不能学好语言;一位善士, 也无法导正国君。学习重要性,由此可知。 • 家庭是相当重要的学习环境,父兄若是贤 德,常可熏陶出优秀的子弟,因此“人乐 有贤父兄”。 • 唯有接受来自环境的种种挑战,并加以克 服,才能生存、成长,培养出大智慧。
• 孟子非常重视教育,他师法孔子,聚徒讲学, 阐扬圣道,影响深远。他对于教学方法和为学 之道体会得相当深刻。 • 他的“君子之所以教者五”,阐述君子叫人的 各种方式,这些方式都是针对学习者的自动自 发而施教。 • 他的“不屑之教诲”的特殊教法,是要学者能 自反自省。 • 为学必须专心致志,持恒不懈,才可有成。 • 为学还应该自动改过迁善,拜受善言,与人为 善。
2.存养善性
• 孟子认为人性有善端,而此善性,需要 认真存养才能发挥功能,成为君子圣贤。 自暴自弃的人,乃不知存养。至于存养之 道,则要养其大者,不能以小害大,因贱 害贵。
• 孟子曰:“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 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 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 以若彼濯濯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 此岂山之性也哉?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 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 伐之,可以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 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则其旦昼之所为,有 梏亡之矣。梏之反覆,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 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人见其禽兽也, 而以为未尝有才焉者,是岂人之情也哉?故苟得 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孔子曰: ‘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惟 心之谓与?”(《告子》上八) • 章旨:孟子设喻,言人皆有仁义之心;其所以为 不善,由于不知操持,不知存养,以致放失梏亡 其良心。
诚身知耻——《孟子》解读
第8单元诚身知耻礼、义、廉、耻、信,是儒家学派非常重视的齐身修养的方略。
孟子发展了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齐身”修养的言论,认为“思诚者,人之道也”,要对自身问“诚”。
同时,孟子又将“诚”归于“义”与“善”,行“善”“义”而诚。
孟子又言“耻之于大人矣”,认为君子贤人要“知耻”,知耻而廉,“声闻过情,君子耻之”,不仅如此,即使妻妾尚知耻,况君子乎。
孟子用恳切的言论阐述了“知耻”对家国的重要作用,并且阐述了“教”对自身修养的作用。
孟子的这些言论对当今社会廉正建设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单元在掌握孟子“诚”“耻”的内涵和意义基础上,要掌握选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与虚词,并学习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
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曰:“昔齐景公田①,招虞人②以旌,不至,将杀之。
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③。
”——《孟子·滕文公章句下》①[田]通“畋”,打猎。
②[虞人]守园林的官吏。
③[“志士不忘在沟壑”两句] 有志之士不会忘记自己身处沟壑的处境,有勇之士不会忘记抛头颅洒热血。
元,首,脑袋。
孟子曰:“大人①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孟子·离娄章句下》孟子曰:“居下位而不获于上②,民不可得而治也;获于上有道:不信于友,弗获于上矣;信于友有道:事亲弗悦,弗信于友矣;悦亲有道:反身不诚,不悦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亲身矣。
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
”——《孟子·离娄章句上》孟子曰:“有事君人者,事是君则为容悦者也③;有安社稷臣者,以安社稷为悦者也;有天民④者,达可行于天下而后行之者也;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
”——《孟子·尽心章句上》孟子曰:“君子不亮,恶乎执⑤?”——《孟子·告子章句下》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
反身而诚⑥,乐莫大焉。
强恕而行求①[大人]指有德行的人。
②[“居下位而不获于上”两句] 在下位的人,如果得不到在上位的人信任,就不可能治理好平民百姓。
文言文阅读孟子中的思想精髓解读
文言文阅读孟子中的思想精髓解读孟子是中国古代的一位著名思想家,他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通过阅读《孟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他的思想精髓,并从中受益。
以下是对孟子思想精髓的解读:孟子思想的核心观点是人性的善。
他认为人性本善,每个人都具备良善的本性。
他引用了“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一观点来解释人性。
他认为,虽然人都有善的本性,但是这个善性需要通过后天的教育培养和修养才能得以发展。
他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认为通过教育可以使人们的善性得以完善,同时也抵抗和克服人性中的恶习。
孟子的思想还包括了仁、义、礼、智等几个重要的概念。
他强调仁义道德的重要性,认为人应该以仁爱为中心,推崇和践行道德准则。
他把仁看作是一种关爱和关怀他人的态度,认为只有具备了仁爱之心的人才能真正实践道德。
同时,他也提倡对他人的尊重和理解,以及对社会规范的遵守和奉行。
他将这种遵守社会规范的行为称为“礼”,认为只有通过遵守礼制,才能维系社会和谐与稳定。
孟子的思想还包括了“知行合一”的理念。
他认为知识和实践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将知识付诸于实践,才能真正体现其价值。
他对于知行合一的观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通过一系列的实例来阐述他的观点。
他强调,知识不仅仅是在书本中获得的,更重要的是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实践中,从而提高个人的修养。
此外,孟子还对政治和社会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思考和论述。
他强调了君主的德政和善治对于社会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良好的政治和社会管理,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他对于权力的担当和公正性提出了要求,并呼吁君主以身作则,做一个好的榜样。
他还提出了“民贵君轻”的观点,强调君主应该以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尽心为民,关注民生。
总结起来,孟子思想的精髓主要包括人性的善、仁义礼智、知行合一以及政治和社会问题的思考。
通过深入阅读《孟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领悟他的思想,从而在人生中获得更多的启示和指引。
文言文阅读孟子中的性善论解读
文言文阅读孟子中的性善论解读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思,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他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言文的重要代表之一。
他的著作《孟子》被列入儒家经典之一,其中包含了众多重要的思想和观点。
本文将重点解读孟子在文中提出的性善论。
一、孟子的性善论观点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
他认为人生下来就有一种内在的、本能的善心,这种善心使得人们具备了爱、仁、义、礼等品质。
他认为,人与生俱来就具备了这些美好的品质,并且通过后天的修养和教育可以进一步培养和发展。
孟子的性善论观点来源于他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类社会的深思熟虑。
他观察到,人们在面对他人的困苦和不幸时,会产生同情心和善良的行为。
他相信,这种善良的本性是普遍存在的,是不可抹灭的。
他强调人性的善良是基于人类的感情和良知,是人类社会发展和和谐的基础。
二、性善的教育价值孟子提出的性善论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他认为,只有通过教育可以引导人们把善的本性发展壮大,引导人们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他提出了“教化”、“学习”和“修养”等概念,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和个体自身通过不断学习和修养来改变自己的能力。
首先,性善论为教育提供了价值观的基础。
孟子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德性的完善,引导人们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他强调了道德规范的重要性,主张通过教育使人们具备高尚的品德和道德行为。
其次,性善论为教育提供了方法论。
孟子强调了教育的重要作用,主张人们通过教育来进行道德修养和人格塑造。
他提出了“养气”、“养心”、“养性”等概念,强调了个体内在的能量和潜力,以及通过教育来开发和发掘这些能量和潜力。
最后,性善论为教育提供了实践指导。
孟子的性善论不仅是一种思想观点,更是一种实践理念。
他通过实际行动来证明了性善的存在和发展,他提倡人们通过教育和道德修养来改变自己和改善社会。
这种实践指导对于教育工作者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三、当代意义和启示孟子的性善论观点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启示。
(完整版)《孟子》中教育思想的解读
《孟子》中教育思想的解读引言孟子创立了孟学,流传下来了《孟子》,不仅记录了他所生活的时代和地域,同时也继承和发展了当时以及前代的儒家学说,同时,还因为孟子的家世、家教以及身世,共同促进了孟子的思想的诞生和发展。
其中,孟子的家世、思想和家教以及由此使得孟子形成的一种独特个性,并且对孟子学说产生了独特德尔影响。
《孟子》这一思想巨著主要阐述孟子所倡导的“仁政”思想,孟子认为“性本善",《孟子》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理论,整个《孟子》都散露孟子的教育思想,虽说很多学者都尝试对孟子思想进行归纳分析,但笔者认为还有太多值得去研究。
一、孟轲和《孟子》《孟子》记录着孟子以及他的学生的言行。
孟子,名轲,字子舆,是战国中期的邹国(今山东邹县东南)人,与孔子的故乡曲阜较近。
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以及政治家,并且继承了孔子的学说。
宋孝宗年间,朱熹把《孟子》列为《四书》之一,由此开始,《孟子》被放置在了最高的位置。
元、明两朝代后,《孟子》又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于是,成为每一位读书人必不可少的读物。
与当年的孔子相同,孟子也曾经带着学生周游魏、齐、鲁、宋、薛以及滕等国,此外,还被齐宣王请为客卿,无独有偶,孟子与孔子一样,政治主张都被排斥,所以便选择返回家乡开设学堂自己讲学。
《孟子》一书,汇编了战国时候孟子的言论,记录了孟子和其他诸家思想的争鸣、对弟子的言传身教以及出访游说诸国等,据说由孟子和弟子万章等共同完成.本书记录孟子的治国及政治观点,提倡仁政、王霸之辩、民本、格君心之非以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
此外,孟子对于气节也看得非常的重要。
认为“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对于嗟来之食,孟子认为应该不屑一顾,由此可以认为其相当看重气节.本书完本于战国中期,属于儒家经典之作。
在朱熹认定的“四书”中,《孟子》所占的比例最大,约为三万五千字,直至清末,“四书"都是科举备考。
《孟子》与生活结合的解读
《孟子》与生活结合的解读一、人格修养《孟子》中强调人格修养的重要性。
孟子认为,一个人的品德决定了他的人生价值,而这种品德是通过内在的修养和积累形成的。
孟子提倡人们应该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也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表里如一。
这种人格修养的观念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很大的启示,让我们明白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仁爱之心《孟子》强调仁爱之心的重要性。
孟子认为,人应该具备对他人的关爱和尊重,这种情感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用我们的言行去传递这种仁爱之心的价值观。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不仅能够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充实和有意义,也能够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三、道德规范《孟子》强调道德规范的重要性。
孟子认为,人的行为应该符合道德规范,这种道德规范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遵守道德规范,不做违背道德的事情。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不仅能够让自己成为一个有品德的人,也能够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四、家庭伦理《孟子》强调家庭伦理的重要性。
孟子认为,家庭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伦理是人类社会的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重家庭伦理,尊重长辈,爱护晚辈,关注家庭和睦。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不仅能够让自己的家庭更加和谐美满,也能够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五、社会和谐《孟子》强调社会和谐的重要性。
孟子认为,社会是人类生活的环境,社会的和谐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重社会和谐,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利益,关注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不仅能够让自己成为有责任感的人,也能够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六、政治哲学《孟子》强调政治哲学的重要性。
孟子认为,政治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制度安排,政治哲学的意义在于寻找人类社会的共同价值和目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关注政治哲学的问题,思考人类社会的共同价值和目标,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讨论和决策。
文言文孟子解读
文言文孟子解读孟子解读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思想贯穿于《孟子》一书中。
本文将对孟子的主要思想进行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思想内涵。
1. 孟子的生平背景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不语,邹国(今山东邹城)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
他师从荀子学习,并成为儒家学派的重要传人。
2. 孟子的人性观孟子的人性观主要体现了他对人性本善的看法。
他认为人天生具有良知,人性本善。
在《孟子·滕文公上》中,他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以仁义礼智信为本,乃厚爱人。
”他认为,如果人能发挥人性的善良本质,追求仁爱之道,社会就能和谐稳定。
3. 孟子的政治思想孟子提出了“王道”思想,即天下万民都有机会得到君王的救济和关注,君王应该以仁爱之心治理国家。
在《孟子·离娄下》中,他强调政治理想是为了造福人民,为了实现社会的和谐共荣。
孟子还主张人民有权起义反抗暴政。
在《孟子·公孙丑上》中,他说:“夫以骨肉之爱,而仁人处官,逼之以役狱之难,致之以财利之诱,诚不二者也。
”孟子开辟了人民抗争不义统治的合法性和正当性。
4. 孟子的道德观在孟子看来,人的行为应该遵循道德准则。
孟子主张知行合一,注重道德实践。
他认为,唯有通过努力修身养性,将道德价值观念内化于己身,才能做到言行一致,做到“言必行,行必果”。
5. 孟子的教育思想孟子非常重视教育,他主张以培养人的德育为根本,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目标。
他认为,只有通过正确的教育,才能让人获得正确的价值观,进而行善为政。
6. 孟子的宗教观孟子提出了“天命”思想,他认为人应该顺应天命,尽自己所能,为人民谋福利。
在《孟子·尽心上》中,他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意思是,天命给予人以重要的任务,但人必须付出努力和牺牲才能实现天命。
综上所述,孟子的思想涉及人性观、政治思想、道德观、教育思想和宗教观等多个方面。
《孟子》全文解读
《孟子》全文解读孟子全文解读1. 引言《孟子》是中国古代文化经典之一,由孟子及其弟子所著。
本文将对《孟子》全文进行解读,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思想和主题。
2. 内容概述《孟子》共分为七篇,包括《尽心上》、《天命》、《离娄下》、《告子上》、《告子中》、《告子下》和《滕文公上》。
以下是各篇的主要内容概述:2.1 尽心上本篇主要讲述了人性的善恶之辩,强调人性本善的观点,并阐述了如何通过修身养性来实现人的自我完善。
2.2 天命本篇主要讲述了天命观念,即人与天的关系以及人应当如何顺应天命。
孟子认为人与天地万物共同构成一个整体,人应当遵循天命的安排,并尽自己的努力去追求道德和仁义。
2.3 离娄下本篇主要讲述了政治和社会伦理问题。
孟子提出了君主的责任和义务,以及如何通过仁政来治理国家和维护社会秩序。
2.4 告子上、告子中、告子下这三篇主要是孟子与弟子告子的对话。
其中,孟子通过对话的形式,进一步阐述了他的思想观点,包括人性本善、仁义道德、君臣父子之道等。
2.5 滕文公上本篇主要讲述了孟子与滕文公的对话,探讨了君主的品德和行为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
孟子强调君主应当以身作则,以仁义来引导和影响民众,实现国家的和谐与稳定。
3. 思想主题《孟子》的核心思想主要包括人性本善、仁义道德、天命观念和政治伦理等。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但在恶劣的环境下容易受到影响而偏离善的本性。
他提倡通过修身养性,追求道德和仁义,以实现自我完善和社会和谐。
孟子强调君主的责任和义务,认为君主应当以仁义为准则,实行仁政,使百姓得到保障和福祉。
他还强调天命观念,认为人应当顺应天命的安排,积极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和变化。
4. 结论《孟子》是一部具有深厚思想内涵的经典著作,对中国古代文化和社会思潮产生了深远影响。
通过对《孟子》的全文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孟子的思想观点,从而更好地应用于现实生活中,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参考文献- 孟子.《孟子》. 北京:中华书局,2012.。
第23课《孟子》三章课件
修养与教育
孟子强调通过后天的修养 和教育,使人保持并发扬 其善性。
仁政思想
以仁为本
孟子主张政治应以仁爱为基础, 君主应关心百姓疾苦,实行仁政。
民贵君轻
他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 轻”的观点,强调民众的重要性。
批判暴政
孟子对当时的暴政进行了严厉的批 判,呼吁君主实行仁政以得民心。
民本思想
重民思想
孟子的语言风格独特,既朴实无华又 充满力量,展现出一种独特的魅力。
他的文章虽然篇幅不长,但意蕴深厚, 含义隽永,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06
学习方法与建议
注重文本阅读和背诵
仔细阅读《孟子》原 文,理解每句话的含 义和逻辑关系。
尝试背诵重要段落和 语句,锻炼记忆力和 语言表达能力。
多遍重复阅读,加深 记忆和理解。
05
《孟子》三章的艺术特色
雄辩滔滔,气势磅礴
孟子在论辩中善于运用逻辑推 理和事实论证,以无可辩驳的 力量说服对手。
他的言辞犀利,咄咄逼人,常 常以磅礴的气势压倒对方,展 现出一种不可战胜的力量。
孟子的论辩风格具有鲜明的个 性和强烈的感染力,使读者深 受震撼。
善于运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辞手法
孟子在文章中大量使用比喻手法, 将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形象化,
第23课《孟子》三章课件
目录
• 引言 • 孟子思想核心 • 《孟子》三章解读 • 孟子思想与现代价值 • 《孟子》三章的艺术特色 • 学习方法与建议
01
引言
孟子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 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 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阐述了“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强调了人心向背对于战争 胜负的决定性作用。
《孟子》解读 PPT
• 《梁惠王下1》章旨:孟子听闻齐宣王好乐,因势利导,鼓励 宣王与民同乐,施行仁政。
• 《梁惠王上7》章旨:孟子劝请齐宣王放弃霸业的野心,以不 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保民而王天下。
• 《梁惠王上3》章旨:孟子以战为喻,告诉梁惠王,王道之始, 在于使人民养生送死而无憾;再教之以礼义,人民自然乐于 归附,王道自然有成。
• 章旨:孟子指出人人亲亲长长,天下就太 平了。
• 孟子指出守身事亲的重要,事亲则应养志, 而非养口体。
二、涵养操持
• 章旨:孟子指出行有不得,要反求诸己, 才能自求多福。
• 章旨:孟子说明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无一朝之患,有终身之忧。
• 章旨:孟子主张强恕以求仁,诚身以致乐。 • 章旨:孟子言君子三乐,乐过于王天下。
• 君王不免有私好,若此私好能与民同好,依 然可以王天下。
• 王化之本,在于养生送死足备,然后导之以 礼仪。
• 《尽心上24》章旨:孟子说明圣道大而有本,学 者应立志循序渐进,通达圣道。
• 《离娄下14》章旨:孟子阐发为学之道,在于自 得,以达左右逢源的境界。
• 《尽心上29》章旨:孟子勉人为学,不达标准, 绝不半途而废,否则犹为未学。
• 《离娄下18》章旨:孟子答徐子之问,以为有本 不竭,无本则涸。勉人为学要根基扎实,不可声 闻过情,徒有其表。
《孟子》导读
论性善
孟子思想
论行为 论教育
论政治
人性本善 存养善性 存理克欲 行止务本 涵养操持 自动自发 确立标准 环境移人 民贵君轻 因先尊贤 仁者无敌
论性善
1.人性本善
• 性善说是孟子学说理论的核心,其行为哲学、教 育哲学及仁政学说,都是根据此性善说推衍而来 的。
孟子七篇解读解析
孟子七篇解读一、重民(孟子)曰:“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梁惠王上)[译文] (孟子说:)(治理国家)不要违背农时,那么粮食就会吃不完的了;不用细密的鱼网到池塘里去捕鱼,那鱼类水产就会吃不完的了;到山上去砍伐木材注意季节,那么木材也就用不完了。
如果粮食和鱼类水产吃不完,木材用不尽,这样就会使人民供养家人安葬死者没有什么顾虑了。
做到了供养家人安葬死者没有顾虑,那么这就是仁政的起点。
(孟子)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梁惠王上)[译文] (孟子说:)您的厨房里有肥美的猪肉,您的马栏里有健壮的马匹,可是您的老百姓面带饥色,野外到处有饿死的尸体,这等于是您领着野兽来吃您的人民呀。
野兽相互残杀,人们尚且憎恶这种行为,而作为执掌人民政务的父母官,却不能避免率领野兽来吃人,那您怎么能做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孟子曰:)“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梁惠王下)[译文] (孟子说:)以人民的快乐为快乐的人,人民也一定会以他的快乐为快乐;以人民的忧虑为忧虑的人,人民也一定会以他的忧虑为忧虑。
乐与天下人民同乐,忧与天下人民同忧,做到了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的人,是决不会有的。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下可运于掌。
”(梁惠王上)[译文] (孟子说:)尊敬自己的父母,并且将这种感情推及到别人的父母身上,爱护自己的儿女,并且将这种感情推及到别人的儿女身上,那么治理天下就可以向在手掌上转动东西一样容易了。
孟子曰:“民事不可缓也。
”(滕文公上)[译文] 孟子说:关系人民的事情不能够拖延。
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孟子伦理道德解读
孟子伦理道德解读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车,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
他的思想被认为是儒家学派的代表,对中国传统道德伦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孟子的伦理道德观进行解读。
一、仁爱之道孟子的伦理道德观以仁爱之道为核心。
他认为人性本善,每个人内心都存在着仁爱之心,只需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发扬光大。
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张以仁爱为基础,建立和谐的社会。
孟子的这一观点与儒家的“五常”理论相契合,即仁、义、礼、智、信。
他认为仁爱是一种道德规范,是人类行为的根本准则。
孟子主张,仁爱之心应体现在对他人的关心和尊重上。
他认为,个体的幸福和社会的和谐来自于人与人之间的真实关怀和相互关爱。
在孟子看来,仁爱包含了关爱他人、忍让宽容、乐善好施等品德。
他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观念来表达对待他人的态度。
他主张人与人之间应该平等相待,不应该因为地位、财富或其他因素而歧视他人。
二、天命与君子孟子还提出了天命与君子的概念。
他认为,天赋人以仁爱之心,人们的天性都具备了善的品质,但通过教育和修养才能使之得以发展。
他将有道德修养的人称为君子,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境界。
孟子认为,君子应该追求道德的完善和身心的和谐。
他强调人的内外修养,要注重品德修养、知识的学习和身体的锻炼。
他将君子的道德标准分为四个层次,即仁、义、礼、智。
他认为,一个真正的君子应该具备这四种品德,才能达到道德和谐的境界。
三、王道治国孟子的伦理道德观还包含了治国理政的原则。
他主张以仁爱之道为核心,用其治理国家。
他认为,一个好的国家应该由君主和百姓共同努力,建立在道德和仁爱的基础上。
孟子的治国思想体现了儒家的传统观念,强调君主应以仁爱之心对待百姓。
他认为,君主应当关注人民的疾苦,尽力减轻百姓的负担,以期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孟子主张,君主应以仁爱为准绳,保持高尚的品德和道德修养,并以身作则来影响百姓,以期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四、孟子道德教育观孟子提出了以道德教育来培养人的道德品质的观点。
《孟子》原文及其译文解读
《孟子》原文及其译文解读引言《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经典之一,被尊为“四书”之一。
该书主要记录了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反映了孟子关于人性善恶、仁政、天命等哲学和政治思想。
本文档将提供《孟子》中一段原文及其译文解读,以供学习和研究。
原文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则急走相救者,不忍人之心也。
王若隐其无罪而死者,则为之乎?故天下之达道,致忠信,尊仁义,而善政行焉。
”译文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他人的心情。
古代的君王因为有这种怜悯的心情,所以能实行怜悯百姓的政事。
现在如果有人突然看到一个小孩即将掉入井中,他会急忙跑过去救助,这是怜悯他人的心情。
君王如果对那些无辜而死去的人感到哀痛,那么他会采取行动吗?因此,天下普遍的道理是,要尽力忠诚、诚信,尊重仁义,这样良好的政事就会得以实施。
”解读这段原文体现了孟子关于人性善恶的观点,即认为每个人都有怜悯他人的本性。
孟子认为,古代的君王能够实行仁政,就是因为他们能够发挥自己内心的怜悯之情,关心百姓的疾苦。
他通过一个生动的例子,描述了人们在紧急情况下会自然产生救助他人的冲动,这种冲动就是怜悯之心。
孟子进一步强调,君王应该对那些无辜而死去的人感到哀痛,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这表明孟子认为君王有责任关心民生,实行仁政。
他认为,忠诚、诚信、尊重仁义是天下普遍的道理,只有遵循这些原则,才能够实现良好的政事。
这段原文体现了孟子的人性善恶观和仁政思想,强调了君王的责任和百姓的权益。
它对于我们理解孟子的哲学思想和政治理念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第四,教民就是要明人伦,德化民俗。 • “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 则近于禽兽”, • 故要在富民的同时,“谨庠(xiang)序之 教,申之以孝悌之义”,使民去恶从善, 形成礼义之风。这样,社会才有秩序,人 民才会有真正的安宁寿福。
• 于是孟子提出五伦之教: •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 有序,朋友有信”。
• 二是施行仁政才能统一天下。孟子认为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施行仁政 是获得民心的最好办法,能行仁政者才能 得道,并获得多助,他还认为仁者无敌, 推行仁政才能实现天下“定于一”的政治 理想。
• 三是仁义是社会关系的基础和社会秩序的 保证。“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 后其君者也”,在孟子看来,若能以仁义 规范人们的行为,就不会有犯上作乱的事 情发生,从而能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 第一,顺民指重视民情民意,无论是用人 还是断案,都要广泛征求国人的意见。
• 第二,安民要“制民之产”,使百姓丰衣 足食。 • “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 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 亡”,这就是“耕者有其田”的思想。 • “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 者无恒心”。一定要使民众有稳定的产业, 在当时主要是拥有稳定的土地,民众才会 有稳定的思想情绪,易于为善难于为恶, 社会也才能获得稳定。
4.以德服人:论王道
• 孟子见梁襄王 • 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 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 ‘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 ‘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 之。’‘孰能与之?’对曰:
• ‘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 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 则苗襃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 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 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 能御之?’”
中华文化经典——《孟
二、孟子:亚圣
孟母三迁
孟母断织
• 孟子的生卒年月不详,古今有各种推断。 有两种说法,一是公元前385-前304年, 一说公元前372-前289年。距孔子去世(公 元前479年)大约百年左右 。
• 孟子的生平和孔子很相似,都是贵族的后 裔,平民出身,幼年丧父,一生所走的道 路都是求学、教书、周游列国。孟子曾经 游历齐、宋、滕、魏、鲁等国,前后有二 十多年。
• (2)王道的范畴。 • “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 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shan)也;以 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 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
• • • •
王道大体由两大部分组成: 一是最清明的社会政治; 二是比较完善的伦理道德; 三是王道的前景。耕织并重,老有所养, 幼有所教,这就是孟子理想中的王道乐土。
四、孟子其思想 • • • • • • 1.先义后利:论义利 2.仁者无敌:论仁政 3.保民而王:论民本 4.以德服人:论王道 5.心性之学:论人性 6.浩然之气:论人格
1.先义后利:论义利
孟子见梁惠王 •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 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 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 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 ‘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 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 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 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 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 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 (3) 王道的实现 • 第一,“因先”。“因先”就是国家政治 制度仍然遵循先王的遗规,有严格的等级 秩序。值得一提的是,孟子对社会分工有 高度的认识,反对君民共耕的贤君观,至 今仍有现实意义。
• 第二,尊贤。孟子认为要实现王道,必须 有贤能之士来辅佐其政。对贤能之士,要 致敬尽礼,优遇重用,以达到“天下之士 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的效果。
• 对提高领导干部素养的启示: • 以民主肃清“君主民本”思想,实现现代 意义的民主。
•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其实是:君主民本 • 所谓“君主”,就是君权是核心。汉朝以 后,历代君王在沿袭“秦汉之制”同时, 却不断强化君主专制统治,进而形成长达 数千年的集权的封建政体。 • 这种“君主民本”的思想,显然是为民作主, 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遗憾的是,从民 本主义中并没有生发出民主的思想。
•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 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 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 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 •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 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 (nou锄草);
• 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 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达秦楚之坚甲 利兵矣。 • “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 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 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 无敌。’王请勿疑!”
• 第三,养民要“省刑罚薄税收” 。 • “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君 子用其一,缓其二。用其二而民有殍。用 其三而父子离”。 • 人民的负担要有一个限度,过此即有灾难, 所以要省刑罚,必须薄税敛。
• “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 子曰独,幼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 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 者”。 • 要救济社会上孤苦无援者。
• 孟子激烈批判了统治者横征暴敛、草菅人 命的现实:“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 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 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 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孟子认 为,当时大多数统治者的做法,实际上是 在率领着野兽吃人,这样的统治者是不配 做老百姓的父母官的。
• 孟子大声说出了古代社会石破天惊的话语: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在一 定程序上牵涉到国家和权力的本原问题, 在某种意义上,孟子实际上已经认识到国 家的主体是老百姓,权力的最终来源是民 众。
• 第三,反对非正义战争。孟子说不嗜杀人 者能一之,他反对国君好战杀人,并视煽 动国君战争的人民为“民贼”。 • 不过,孟子也认为,如果战争对人民有利, 可以救民于水火之中,便可以诛其君,吊 其民。
5.心性之学:论人性
• 孟子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 shuò) 我也,我固有之也。”“人皆可以为尧舜”。 • 孟子创造性地发挥孔子的仁学,不仅指出 “仁,人心也”,而且用“四端”、“良 知”说为仁学建立了人性论基础,又将人 性与天道贯通。孟子的人性之学直接启示 了宋明的内圣之学,在儒学史上产生巨大 的影响。
《孟子》的第一课,告诉了我们,仁义和利益 的次第关系,仁义必须在前面,这样利益才 是正当的利益,社会才能正常发展。
• 对提高领导干部素养的启示: • 在义与利的关系上,中国人长期纠结,中 国传统文化有三个层次:
见利思义
重义轻利
舍生取义
•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
利往” 。
【经典故事】乾隆皇 帝与老和尚对话
• 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 尔也”。在孟子看来,如果国君对臣民不 仁,臣民对国君也可不义,所以商汤伐桀、 周武王伐纣,是杀掉了独夫民贼,而不能 说是犯上作乱。孟子甚至还认为,人民也 有权力“出尔反尔”。为了得民君主应该 施行仁政,与民同乐。
• (3)保民之道。人民既然是天下的根本,那 么君主就负有保民的义务。保民之道包括 顺民、安民、养民、教民等诸多方面。
重要对话 •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这一对话不长,强调了“保民而王”,却 提出了政治学的重要命题,就是统治者与老 百姓的关系问题。这种民本思想孟子思想的 核心,也是儒家的一种政治理想,至今还闪 烁着民主的光芒。
• (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 一道思想闪电,划破了古老中国灰暗的政 治苍穹,以致今天仍然有人认为西方的民 主政治思想在中国是古之有之。在孟子看 来,民贵君轻是统治者与老百姓关系最基 本的规定。
• 三是发展生产,使民以时,取民有制。只 有让百姓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才能发扬 孝悌忠义的思想,所以孟子提出“省刑法、 薄赋税”“不违农时”等主张。
• 对提高领导干部素养的启示: • 孟子仁政理念,至今依然可以为领导干部 为政,提供价值支撑。
3. 保民而王:论民本
• 孟子见齐宣王
• 文章一开始就记录了齐宣王与孟子的一段
• (2)得民者得天下。孟子认为,邦国的主权 在民。舜得到天下,其政治的合法性是得 到双重保证,一重是天的接受,另一重是 百姓的接受;而“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 我民听”,只有人民的拥护,国家政权才 具有合法性。“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如 果得不到丘民的拥护,则必然要失去天下。 孟子提出“得天下有道,得斯民斯得天下 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
• “人生只有两条船,一条为名,一条为利。” • 你看我们有多少人多像柳宗元笔下蝜蝂。
柳宗元:《蝜蝂传》
• 在利的面前,什么时候能做到
去 留 无 意 漫 观 天 外 云 卷 云 舒
宠 辱 不 惊 闲 看 庭 前 花 开 花 落
不 以 己 悲
不 以 物 喜
2.仁者无敌:论仁政 • 孟子见梁惠王
三.《孟子》其书
《孟子》系语录体著作。关于孟子的作者,古 今有三种不同看法:第一,是孟子自己著的; 第二种是弟子万章等编著,第三种是虽有万 章参与主要是孟子自己完成。约成书于战国 中后期。司马迁的《史记》本传中称有七篇, 东汉学者赵岐作《孟子章句》,将每一篇分 为上下,成七篇十四卷。朱熹在礼记中取出 《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 合在一起,成为四书。到明清两朝,规定科 举考试八股文题目从四书中选取。
• 为了反对当时的诸侯王所崇尚的富国强兵、 兼并弱小的霸道之术,孟子提出了王道主 张。
• (1)王道的基础。孟子说养生丧死无憾, 王道之始也。 •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 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 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林 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 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 在他看来,让人民安居乐业,就是王道的 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