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的遍历及生成树
离散数学中的图的树与生成树的计数
在离散数学中,图是一个由点和边组成的抽象数学模型。
其中,树是一种特殊的图,它是一个无环连通图。
在图论中,树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具有许多有趣的性质和应用。
而生成树则是树的一个特殊子集,它由给定图中的所有顶点和部分边构成。
本文将介绍图的树的基本概念,并探讨生成树的计数方法。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图的树。
树是一种无环连通图,其中任意两个顶点之间存在唯一一条路径。
它具有以下性质:1.n个顶点的树有n-1条边。
这可以通过归纳法证明:当n=1时,结论成立;假设n=k时成立,那么n=k+1时,只需要添加一个顶点和一条边,即可构成n=k+1个顶点的树。
因此,结论成立。
2.连接树上任意两个顶点的边都是桥。
即如果一条边被删除,那么树就会变成两个或更多个不相连的子树。
3.树是一个高度平衡的结构。
对于一个n个顶点的树,任意两个叶子结点之间的路径长度至多相差1。
4.树的任意两个顶点之间有唯一一条路径,路径长度为顶点之间的边数。
接下来,让我们来讨论生成树的计数方法。
生成树是树的一个特殊子集,它是由给定图中的所有顶点和部分边构成。
生成树的计数在图论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
对于一个具有n个顶点的连通图来说,其生成树的个数可以通过Cayley公式计算得到。
Cayley公式是由亚瑟·凯利于1889年提出的,它给出了完全图的生成树数目。
据此,我们可以得到生成树的计数公式为:T = n^(n-2),其中T表示生成树的个数。
此外,还有一种常见的计数方法是基于度数矩阵和邻接矩阵的矩阵树定理。
矩阵树定理由高斯于1847年提出,它提供了一种计算图的生成树个数的方法。
根据矩阵树定理,一个无向图G的生成树数目等于该图度数矩阵的任意一个(n-1)阶主子式的行列式的值。
其中,度数矩阵是一个对角矩阵,它的对角线上的元素为各个顶点的度数。
邻接矩阵则是一个关于顶点间连接关系的矩阵,其中1表示相邻顶点之间存在边,0表示不存在边。
除了数学方法,还存在一种基于图的遍历的计数方法,称为Kirchhoff矩阵树定理。
第15讲图的遍历
V6
V8
V8
V7
V5 深度优先生成树
V8 V1
V2
V3
V4 V5 V6 V7
V8 广度优先生成树
27
例A
B
CD E
F
GH
I
K
J
L
M
A
D
G
LCF
KI E
H M
JB
深度优先生成森林
28
二、图的连通性问题
▪1、生成树和生成森林
▪ 说明
G
▪ 一个图可以有许多棵不同的生成树
KI
▪ 所有生成树具有以下共同特点:
g.NextAdjVex(v, w))
{
if (g.GetTag(w) == UNVISITED)
{
g.SetTag(w, VISITED);
g.GetElem(w, e);
Visit(e);
q.InQueue(w);
}
}}}
24
一、图的遍历 两种遍历的比较
V0
V1 V4
V0
V1 V4
V3
V2 V5
16
一、图的遍历
广度优先遍历序列?入队序列?出队序列?
V1
V2
V3
V1
V4
V5 V6
V7
V8
遍历序列: V1
17
一、图的遍历
广度优先遍历序列?入队序列?出队序列?
V1
V2
V3
V2 V3
V4
V5 V6
V7
V8
遍历序列: V1 V2 V3
18
一、图的遍历
广度优先遍历序列?入队序列?出队序列?
V1
V2
图的遍历及生成树
• •邻接表的DFS算法
void DFS(ALGraph G, int v) { ArcNode *p;
visited[v] = 1; /*置已访问标记*/ printf("%d ", v); /*输出被访问顶点的编号*/ p = G.vertices[v].firstarc; /*p指向顶点v的第一个邻接点*/ while (p!=NULL) {
•v11
•v1,
•v2
•v3
•v2,
•v4,
•v5
•v8,
•v4
•v6
•v7
•v5,
•v3,
•v8
•v6,
•v7
•
•图的DFS算法一般描述
•int visited[MAXVEX]; //访问标志数组
•void DFSTraverse(Graph G)
•{ //对图G作深度优先遍历
• for( v=0; v<G.vexnum; ++v ) visited[v]=FALSE;
•} // DFS1
•G.arcs[v][j] =1
•有邻接点
•visited [n]=0
•未访问过
•
分析:
在遍历图时,对图中每个顶点至多调用一次DFS函数 ,因为一旦某个顶点被标志成已被访问,就不再从它出发 进行搜索。
因此,遍历图的过程实质上是对每个顶点查找其邻接 点的过程。其耗费的时间则取决于所采用的存储结构。 如果用邻接矩阵来表示图,遍历图中每一个顶点都要从 头扫描该顶点所在行,因此遍历全部顶点所需的时间为 O(n2)。 如果用邻接表来表示图,虽然有 2e 个表结点,但只需扫 描 e 个结点即可完成遍历,加上访问 n个头结点的时间, 因此遍历图的时间复杂度为O(n+e)。
graph
割顶: 连通图中的一个点,如果删去这个点和相关的边, 那么整个图就不再连通了。 (这里只讨论无向图中的桥和割顶) B A F E C D
在左图中,DE之间的边即为这张图中唯 一的一个桥。
而D,E则分别为这张图中的两个割顶。
G
桥和割顶
A B
A
F E C D G C D
B
E F
在dfs树中,我们不难发现,对于一个桥,必 然没有一条返祖边跨越这条边,反之,则必然 存在一条返祖边跨越这条边。
}
例2、phoneline (USACO)
有N(1<=n<=1000)个点,M(1<=m<=10000)条边, 寻找一条从结点1到结点N的路径,使得其中各 边长度的最大值最小。并且给定一个整数 K(0<=k<=300),可以使路径中的K条边长度变为 零。求最小的那个最大值。 乍看和最短路没有关系,因为要求最大值最小。
时间复杂度同最短路径
Sec.3 最小生成树
最小生成树的定义:对于一个连通的带权图,选取一些边,使 得整个图连通,并且所选边的权值和最小。这些边与点所构成 的集合就是最小生成树。
3
4 4
3
NOIP信息学竞赛初赛-图论算法基础-专题十一-1
专题十一:图论算法基础对于图论算法,NOIP初赛不要求会实现算法,但手工操作还是要会的,复赛是要求会代码实现的。
什么是图一个图是一个序偶<V, E>,记为G =<V, E> 。
V 为顶点集, E 为V 中结点之间的边的集合。
自环:一条边的两个端点是相同的。
重边:两个端点之间有两条以上的边,称他们是重边。
简单图:没有自环和重边的图。
无向边:边是双向的。
有向边:单向边,有箭头。
无向图:只有无向边的图。
有向图:只有有向边的图。
混合图:既有无向边又有有向边。
顶点的度:无向图中,一个顶点相连的边数称为该顶点的度;有向图中,从一个顶点出发的边数称为该顶点得出度;到达该顶点的边数称为它的入度。
图论基本定理:著名的握手定理。
无向图中结点度数的总和等于边数的两倍。
有向图中结点入度的和等于出度的和等于边数。
通路:给定图G中结点和边交替出现的一个序列:v0 e1 v1 e2 v2 …ek vk,若每条边ei的两端点是vi-1 和vi ,那么称该序列是从v0到vk的一条通路。
基本通路(路径):没有重复出现的结点的通路。
图的连通性:若一张无向图的任意两个结点之间都存在通路,那么称该图是连通的。
连通分量:图中连通的顶点与边的集合。
权和网:在图的边给出相关的数,成为权。
权可以表示一个顶点到另一个顶点的距离,耗费等。
带权图一般成为网。
最短路径:对于一张不带权的无向图来说,从s到t的最短路径就是所有从s到t的通路中长度最短的那一条(可能不唯一),通路上的边数称为路径的长度。
完全图:任何两个顶点之间都有边(弧)相连称为完全图。
稀疏图、稠密图:边(弧)很少的图称为稀疏图,反之为稠密图。
图的存储:邻接矩阵在邻接矩阵表示中,除了存放顶点本身信息外,还用一个矩阵表示各个顶点之间的关系。
若(i,j)∈E(G)或〈i,j〉∈E(G),则矩阵中第i行第j列元素值为1,否则为0 。
例如, 下面为两个无向图和有向图对应的邻接矩阵。
七图
n图的基本概念n图的存储结构n图的遍历与连通性n最小生成树n最短路径n活动网络7.1图的基本概念n图定义图是由顶点集合(vertex)及顶点间的关系集合组成的一种数据结构:Graph=( V, E )其中V= { x| x ∈某个数据对象}是顶点的有穷非空集合;E= {(x, y) |x, y ∈V }或E= {<x, y>|x, y ∈V&& Path(x, y)}是顶点之间关系的有穷集合,也叫做边(edge)集合。
Path(x, y)表示从x 到y 的一条单向通路, 它是有方向的。
n有向图与无向图在有向图中,顶点对<x, y>是有序的。
在无向图中,顶点对(x, y)是无序的。
n完全图若有n 个顶点的无向图有n(n-1)/2 条边, 则此图为完全无向图。
有n 个顶点的有向图有n(n-1) 条边, 则此图为完全有向图。
邻接顶点如果(u, v) 是E(G) 中的一条边,则称u 与v 互为邻接顶点。
n权某些图的边具有与它相关的数,称之为权。
这种带权图叫做网络。
n 子图设有两个图G =(V ,E )和G ,=(V ,,E ,)。
若V ,⊆V 且E,⊆E ,则称图G ,是图G 的子图。
n顶点v 的入度是以v 为终点的有向边的条数, 记作ID(v ); n顶点v 的出度是以v 为始点的有向边的条数, 记作OD(v )。
n 在有向图中, 顶点的度等于该顶点的入度与出度之和。
n 路径在图G =(V , E ) 中, 若从顶点v i 出发, 沿一些边经过一些顶点v p 1, v p 2, …, v pm ,到达顶点v j 。
则称顶点序列( v i v p 1 v p 2 ... v pm v j )为从顶点v i 到顶点v j 的路径。
它经过的边(v i , v p 1)、(v p 1, v p 2)、...、(v pm ,v j )应是属于E 的边。
n 路径长度u 非带权图的路径长度是指此路径上边的条数。
生成树算法的三个步骤
生成树算法的三个步骤生成树是图论中的重要概念,它描述了一个连通图的一个子图,该子图包含了图中的所有顶点,并且是无环的。
生成树算法是用来找到一个连通图的生成树的一种方法。
本文将介绍生成树算法的三个步骤:图的遍历、边的选择和生成树的构建。
一、图的遍历图的遍历是生成树算法的第一步,它的目的是将图中的所有顶点访问一遍。
常用的图的遍历算法有深度优先搜索(DFS)和广度优先搜索(BFS)。
深度优先搜索是通过递归的方式进行遍历,从某个顶点开始,先访问它的一个邻接顶点,然后再递归地访问该邻接顶点的邻接顶点,直到所有顶点都被访问过。
广度优先搜索是通过队列的方式进行遍历,从某个顶点开始,先访问它的所有邻接顶点,然后再依次访问这些邻接顶点的邻接顶点,直到所有顶点都被访问过。
二、边的选择边的选择是生成树算法的第二步,它的目的是选择一些边,使得这些边构成一个连通图的生成树。
常用的边的选择算法有最小生成树算法和最大生成树算法。
最小生成树算法的目标是选择一些边,使得这些边的权值之和最小。
常用的最小生成树算法有普里姆算法和克鲁斯卡尔算法。
普里姆算法是从一个顶点开始,每次选择一条最小权值的边,将该边连接的顶点加入到生成树中,直到所有顶点都被加入到生成树中。
克鲁斯卡尔算法是先将所有边按照权值从小到大排序,然后依次选择权值最小的边,如果这条边连接的两个顶点不在同一个连通分量中,则将这条边加入到生成树中。
最大生成树算法的目标是选择一些边,使得这些边的权值之和最大。
常用的最大生成树算法有逆克鲁斯卡尔算法和逆普里姆算法。
逆克鲁斯卡尔算法和逆普里姆算法的原理与克鲁斯卡尔算法和普里姆算法相反。
三、生成树的构建生成树的构建是生成树算法的第三步,它的目的是根据选择的边构建一个生成树。
生成树可以用邻接矩阵或邻接表来表示。
邻接矩阵是一个二维数组,其中的元素表示两个顶点之间是否有边。
邻接表是一种链表的数据结构,其中的每个节点表示一个顶点,节点的值表示该顶点的邻接顶点。
离散数学中的图论基础知识讲解
离散数学中的图论基础知识讲解图论是离散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图的性质和图中的关系。
图论在计算机科学、网络科学、运筹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图的基本概念、图的表示方法、图的遍历算法以及一些常见的图论问题等方面进行讲解。
一、图的基本概念图是由顶点和边组成的一种数学结构。
顶点表示图中的元素,边表示元素之间的关系。
图可以分为有向图和无向图两种类型。
1. 无向图:无向图中的边没有方向,表示的是两个顶点之间的无序关系。
如果两个顶点之间存在一条边,那么它们之间是相邻的。
无向图可以用一个集合V表示顶点的集合,用一个集合E表示边的集合。
2. 有向图:有向图中的边有方向,表示的是两个顶点之间的有序关系。
如果从顶点A到顶点B存在一条有向边,那么A指向B。
有向图可以用一个集合V表示顶点的集合,用一个集合E表示有向边的集合。
二、图的表示方法图可以用多种方式进行表示,常见的有邻接矩阵和邻接表两种方法。
1. 邻接矩阵:邻接矩阵是一个二维数组,其中的元素表示两个顶点之间是否存在边。
如果顶点i和顶点j之间存在边,那么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为1;否则为0。
邻接矩阵适用于表示稠密图,但对于稀疏图来说,会造成空间浪费。
2. 邻接表:邻接表是一种链表的数据结构,用来表示图中的顶点和边。
每个顶点对应一个链表,链表中存储与该顶点相邻的顶点。
邻接表适用于表示稀疏图,节省了存储空间。
三、图的遍历算法图的遍历是指按照某一规则访问图中的所有顶点。
常见的图的遍历算法有深度优先搜索(DFS)和广度优先搜索(BFS)。
1. 深度优先搜索:深度优先搜索是一种递归的搜索算法。
从某个顶点出发,首先访问该顶点,然后递归地访问与它相邻的未访问过的顶点,直到所有的顶点都被访问过。
2. 广度优先搜索:广度优先搜索是一种迭代的搜索算法。
从某个顶点出发,首先访问该顶点,然后依次访问与它相邻的所有未访问过的顶点,再依次访问与这些顶点相邻的未访问过的顶点,直到所有的顶点都被访问过。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及心得体会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及心得体会一、引言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基础课程,通过实验环节的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数据结构的概念、算法和操作。
本报告旨在总结和分享我们进行的数据结构实验,并提出相应的心得体会。
二、实验一:线性表的实现与应用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现和应用线性表的基本操作,掌握线性表的存储结构和算法。
2. 实验内容我们选择了顺序表和链表两种线性表的实现方式,并实现了插入、删除和查找等基本操作。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顺序表适用于元素个数较少、频繁查找的情况,而链表适用于插入和删除操作较多、元素个数不确定的情况。
3. 实验心得通过实验一,我们深刻认识到数据结构的不同实现方式对算法的影响。
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可以提高算法效率,提高程序的性能。
同时,我们也意识到了在实际应用中,根据问题的具体特点选择不同的数据结构才能得到最优解。
三、实验二:栈与队列的应用本实验旨在通过实现和应用栈和队列的基本操作,掌握栈和队列的特性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2. 实验内容我们分别实现了顺序栈、链式栈、顺序队列和链式队列,并实现了入栈、出栈、入队和出队等基本操作。
我们发现栈适用于实现回溯算法、递归算法等,而队列适用于广度优先搜索、线程池等场景。
3. 实验心得通过实验二,我们进一步理解了栈和队列在实际编程中的运用。
它们提供了方便的数据结构,帮助我们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
同时,实验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栈溢出的问题,意识到了合理管理栈空间的重要性。
四、实验三:树与二叉树的实现与应用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现和应用树和二叉树的基本操作,掌握树和二叉树的存储结构和算法。
2. 实验内容我们实现了树和二叉树的基本操作,包括创建、插入、删除和遍历等。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树在表示具有部分层次结构的问题时更合适,而二叉树在表示递归结构时更加方便。
通过实验三,我们深入理解了树和二叉树的特性及其应用。
树和二叉树是许多高级数据结构的基础,熟练掌握它们的操作对于解决实际问题非常重要。
图的遍历算法实验报告
图的遍历算法实验报告
《图的遍历算法实验报告》
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图的遍历算法是一种重要的算法,它用于在图数据结构中
访问每个顶点和边。
图的遍历算法有两种常见的方法:深度优先搜索(DFS)
和广度优先搜索(BFS)。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对这两种算法进行实验,并比较
它们的性能和应用场景。
首先,我们使用深度优先搜索算法对一个简单的无向图进行遍历。
通过实验结
果可以看出,DFS算法会首先访问一个顶点的所有邻居,然后再递归地访问每
个邻居的邻居,直到图中所有的顶点都被访问到。
这种算法在一些应用场景中
非常有效,比如寻找图中的连通分量或者寻找图中的环路。
接下来,我们使用广度优先搜索算法对同样的无向图进行遍历。
通过实验结果
可以看出,BFS算法会首先访问一个顶点的所有邻居,然后再按照距离递增的
顺序访问每个邻居的邻居。
这种算法在一些应用场景中也非常有效,比如寻找
图中的最短路径或者寻找图中的最小生成树。
通过对比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发现DFS和BFS算法各自的优势和劣势。
DFS算
法适合用于寻找图中的连通分量和环路,而BFS算法适合用于寻找最短路径和
最小生成树。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算法。
总的来说,图的遍历算法是计算机科学中非常重要的算法之一,它在许多领域
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DFS和BFS算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对它们的性能和应用场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希望通过这篇实验报告,读
者们也能对图的遍历算法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图的定义和基本术语图的存储结构图的遍历生成树最短路径
DeleteVex(&G, v) //删除顶点 初始条件: 图G存在, v和G中顶点有相同特性 。 操作结果:删除G中顶点v及其相关的弧。
InsertArc(&G, v, w) //插入弧 初始条件:图G存在,v 和w是G中两个顶点。 操作结果:在G中增添弧<v,w>,若G是无向的, 则还增添对称弧<w,v>。
DestroyGraph (&G ) // 销毁 初始条件:图G存在。 操作结果:销毁图G 。
LocateVex(G, u) // 定位 初始条件:图G存在,u 和G中顶点有相同特性 。 操作结果: 若G中存在顶点u ,则返回该顶点在 图中位置 ;否则返回其它信息。
GetVex(G, v)// 求值 初始条件:图G存在,v 是G中某个顶点。 操作结果:返回v的值。
//{有向图,有向网,无向图,无向网}
typedef struct ArcCell {// 弧的定义 VRType adj;//VRType是顶点关系类型。对无权图,
//用1或0表示相邻否;对带权图,则为权值类型。 InfoType *info; // 该弧相关信息的指针 } ArcCell ,
AdjMatrix[MAX_VERTEX_NUM] [MAX_VERTEX_NUM];
V2
V3
0110 0000 0001 10 0 0
//- -图的数组(邻接矩阵)存储表示--
#define INFINITY INT_MAX //最大值∞ #define MAX_VERTEX_NUM 20//最大顶点个数 typedef enum{DG,DN,UDG, UDN }graphkind;
表示,称为无向边;
图的遍历实验报告
实验四:图的遍历题目:图及其应用——图的遍历班级:姓名:学号:完成日期:一.需求分析1.问题描述:很多涉及图上操作的算法都是以图的遍历操作为基础的。
试写一个程序,演示在连通的无向图上访问全部结点的操作。
2.基本要求:以邻接表为存储结构,实现连通无向图的深度优先和广度优先遍历。
以用户指定的结点为起点,分别输出每种遍历下的结点访问序列和相应生成树的边集。
3.测试数据:教科书图7.33。
暂时忽略里程,起点为北京。
4.实现提示:设图的结点不超过30个,每个结点用一个编号表示(如果一个图有n个结点,则它们的编号分别为1,2,…,n)。
通过输入图的全部边输入一个图,每个边为一个数对,可以对边的输入顺序作出某种限制,注意,生成树的边是有向边,端点顺序不能颠倒。
5.选作内容:(1).借助于栈类型(自己定义和实现),用非递归算法实现深度优先遍历。
(2).以邻接表为存储结构,建立深度优先生成树和广度优先生成树,再按凹入表或树形打印生成树。
二.概要设计1.为实现上述功能,需要有一个图的抽象数据类型。
该抽象数据类型的定义为:ADT Graph{数据对象V:V是具有相同特性的数据元素的集合,称为顶点集。
数据关系R:R={VR}VR={<v,w> | v,w v且P(v,w),<v,w>表示从v到w得弧,谓词P(v,w)定义了弧<v,w>的意义或信息}} ADT Graph2.此抽象数据类型中的一些常量如下:#define TRUE 1#define FALSE 0#define OK 1#define max_n 20 //最大顶点数typedef char VertexType[20];typedef enum{DG, DN, AG, AN} GraphKind;enum BOOL{False,True};3.树的结构体类型如下所示:typedef struct{ //弧结点与矩阵的类型int adj; //VRType为弧的类型。
图学基础教程习题集答案
图学基础教程习题集答案第一章:图学基本概念1. 图的定义是什么?答案:图是由顶点(或称为节点)和边组成的数学结构,其中边是顶点之间的连接。
2. 什么是有向图?答案:有向图是一种图,其中的边具有方向性,从一个顶点指向另一个顶点。
第二章:图的表示方法1. 邻接矩阵的优缺点是什么?优点:易于实现,可以快速判断任意两个顶点之间是否存在边。
缺点:空间复杂度高,对于稀疏图来说效率较低。
2. 邻接表的优缺点是什么?优点:空间效率高,对于稀疏图特别适用。
缺点:需要额外的时间来检查两个顶点之间是否存在边。
第三章:图的遍历1. 深度优先搜索(DFS)的基本思想是什么?答案:从图中的一个顶点开始,沿着边尽可能深地搜索,直到无法继续,然后回溯到上一个顶点,继续搜索其他路径。
2. 广度优先搜索(BFS)的基本思想是什么?答案:从图中的一个顶点开始,逐层遍历所有可达的顶点,直到所有顶点都被访问过。
第四章:最小生成树1. 最小生成树问题的定义是什么?答案:在无向图中,最小生成树是一棵连接所有顶点的树,且边的总权重最小。
2. Kruskal算法的基本步骤是什么?答案:Kruskal算法通过按权重递增的顺序选择边,确保选择的边不会形成环,直到所有顶点都被连接。
第五章:最短路径问题1. Dijkstra算法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答案:Dijkstra算法通过维护一个优先队列,不断地选择距离起点最近的顶点,并更新其邻接顶点的距离。
2. Bellman-Ford算法与Dijkstra算法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案:Bellman-Ford算法可以处理带有负权重边的图,而Dijkstra算法不能。
第六章:图的着色1. 图的着色问题的定义是什么?答案:图的着色问题是指给图中的每个顶点分配一种颜色,使得相邻的顶点颜色不同。
2. 贪心算法在图的着色问题中的应用是什么?答案:贪心算法在图的着色问题中,从顶点集合中选择一个顶点,为其分配一种颜色,然后移动到下一个顶点,并为其分配一种与相邻顶点不同的颜色。
图算法表示及遍历方法详解
图算法表示及遍历方法详解图是计算机科学中常用的数据结构之一,用于表示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本文将详细介绍图的算法表示以及遍历方法,帮助读者更深入了解和应用图算法。
一、图的定义和表示方法图是由节点(顶点)和边构成的一种数据结构。
常见的图表示方法有两种:邻接矩阵和邻接表。
1. 邻接矩阵表示法邻接矩阵是一个二维矩阵,其中的元素表示图中各个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
对于一个有n个节点的图,邻接矩阵是一个n x n的矩阵,用0和1表示节点之间是否有边相连。
例如,对于一个有4个节点的图,邻接矩阵可以表示为:1 2 3 41[0, 1, 1, 0]2[1, 0, 0, 1]3[1, 0, 0, 0]4[0, 1, 0, 0]邻接矩阵表示法简单直观,适用于节点数量相对较小、边的数量相对较大时。
2. 邻接表表示法邻接表是通过链表的形式,将每个节点的邻接顶点存储起来,用于表示图的连接关系。
对于一个有n个节点的图,可以使用一个长度为n 的数组,数组中的每个元素都是一个链表,链表中存储了与该节点相连的其他节点。
例如,对于一个有4个节点的图,邻接表可以表示为:1->2->32->1->43->14->2邻接表表示法相对节省存储空间,适用于节点数量较大、边的数量相对较小的情况。
二、图的遍历方法图的遍历是指按一定规则依次访问图中的每个节点,以达到查找、搜索或其他操作的目的。
常见的图遍历方法有深度优先搜索(DFS)和广度优先搜索(BFS)。
1. 深度优先搜索(DFS)深度优先搜索从某个节点开始,沿着一条路径一直访问到最后一个节点,然后回溯到上一个节点,再选择另一条未访问过的路径,重复上述过程,直到遍历完整个图。
DFS可以使用递归或栈来实现。
以下是使用递归实现DFS的示例代码:```pythondef dfs(graph, start, visited):visited[start] = Trueprint(start)for neighbor in graph[start]:if not visited[neighbor]:dfs(graph, neighbor, visited)```2. 广度优先搜索(BFS)广度优先搜索从某个节点开始,先访问其所有邻接节点,然后再访问邻接节点的邻接节点,依次类推,直到遍历完整个图。
详解图的应用(最小生成树、拓扑排序、关键路径、最短路径)
详解图的应用(最小生成树、拓扑排序、关键路径、最短路径)1.最小生成树:无向连通图的所有生成树中有一棵边的权值总和最小的生成树1.1 问题背景:假设要在n个城市之间建立通信联络网,则连通n个城市只需要n—1条线路。
这时,自然会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在最节省经费的前提下建立这个通信网。
在每两个城市之间都可以设置一条线路,相应地都要付出一定的经济代价。
n个城市之间,最多可能设置n(n-1)/2条线路,那么,如何在这些可能的线路中选择n-1条,以使总的耗费最少呢?1.2 分析问题(建立模型):可以用连通网来表示n个城市以及n个城市间可能设置的通信线路,其中网的顶点表示城市,边表示两城市之间的线路,赋于边的权值表示相应的代价。
对于n个顶点的连通网可以建立许多不同的生成树,每一棵生成树都可以是一个通信网。
即无向连通图的生成树不是唯一的。
连通图的一次遍历所经过的边的集合及图中所有顶点的集合就构成了该图的一棵生成树,对连通图的不同遍历,就可能得到不同的生成树。
图G5无向连通图的生成树为(a)、(b)和(c)图所示:G5G5的三棵生成树:可以证明,对于有n 个顶点的无向连通图,无论其生成树的形态如何,所有生成树中都有且仅有n-1 条边。
1.3最小生成树的定义:如果无向连通图是一个网,那么,它的所有生成树中必有一棵边的权值总和最小的生成树,我们称这棵生成树为最小生成树,简称为最小生成树。
最小生成树的性质:假设N=(V,{ E}) 是个连通网,U是顶点集合V的一个非空子集,若(u,v)是个一条具有最小权值(代价)的边,其中,则必存在一棵包含边(u,v)的最小生成树。
1.4 解决方案:两种常用的构造最小生成树的算法:普里姆(Prim)和克鲁斯卡尔(Kruskal)。
他们都利用了最小生成树的性质1.普里姆(Prim)算法:有线到点,适合边稠密。
时间复杂度O(N^2)假设G=(V,E)为连通图,其中V 为网图中所有顶点的集合,E 为网图中所有带权边的集合。
第5章 图结构分析
5.1 引言
5.1.1 问题的提出
第 3页
问题1:寻求走迷宫问题的解,迷宫可表示成图,求解即 为寻求满足某种要求的从迷宫的入口结点到迷宫的出口 结点的路径。 问题2:从公园入口处寻找一条参观某个动物的最短路径。 问题3:在几个村落之间铺设通讯线路,如何铺设最省钱。 问题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大学生,本科四年需要 学习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几十门,每门课 程都可能有先修课程的要求,如何合理安排课程的教学 顺序,使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
v1
v2
v3
v4
2018年10月14日
第6页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邻接点、邻接边 完全图 稠密图、稀疏图 顶点的度、入度、出度 边的权、网图 路径和路径长度 回路、简单路径、简单回路 子图 连通的、连通图、连通分量 强连通图、强连通分量 连通图(或子图)的生成树 非连通图的生成森林
2018年10月14日
5.2 图的存储方法
5.2.1 邻接矩阵 1.邻接矩阵的存储思想
(1) 图中顶点顺序存储;
第 9页
(2) 用一个n*n矩阵(设图有n个顶点)来存储任意两个 顶点之间边的信息,也就是各顶点之间的邻接关系。
A[i][j]=
{0 若(v ,v )或<v ,v >不是E(G)中的边
i j i j
1 若(vi,vj)或<vi,vj>是E(G)中的边
若G是带权图,则邻接矩阵可定义为:
A[i][j]=
{ 0或∞ 若(v ,v )或<v ,v >不是E(G)中的边
i j i j
DS07-图-数据结构(C语言版)(第2版)-唐国民-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七章
图
7.2
图的存储结构
图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图的 顶点信息,另一部分是图顶点间的关系 信息(边)。所以要想将图的全部信息存 储到计算机中,也必须将顶点的信息和 顶点间的关系信息都存储。
第七章
图
一、图的邻接矩阵存储
设图 G = (V, E)是一个有 n 个顶点的图, 有一个记录各个顶点信息v0 ,v1, v2, …, vn-1 的顶点表,可以用顺序方式或链式方式来存储 顶点表;而图的边用一个二维数组表示,它是 一个n×n的矩阵(邻接矩阵),用于表示顶点 之间的邻接关系。定义为:
W (i , j ), A.Edge [i ][ j ] = , aij 0,
A
第七章
图
邻接矩阵表示法中图的类型定义:
#define MAXSIZE 100 /*图的顶点个数*/ typedef int datatype; typedef struct { datatype vexs[MAXSIZE]; /*顶点信息表*/ int edges[MAXSIZE][ MAXSIZE];/*邻接矩阵*/ int n,e ; /*顶点数和边数*/ }graph;
B A C E D
A B vexs C D E
有向图
0 0 edges 0 0 0
1 1 1 1 0 0 0 0 0 0 0 1 1 0 0 0 0 0 0 0
第七章
图
2
20
40
5
子图:设有两个图 G=(V, E) 和 G’=(V’, E’)。 若V’ V 且 E’E, 则称图G’是图G的子图。
第七章
图
路径:在图 G=(V, E) 中, 若存在一个顶点序列vp1, vp2,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07
{
int i,j;
Mgraph g;
Algraph *G;
int A[MAXV][11]={{0,1,1,1,0,0,0,0,0,0,0},{1,0,0,0,1,1,0,0,0,0,0},
{1,0,0,1,0,1,1,0,0,0,0},{1,0,1,0,0,0,0,1,0,0,0},{0,1,0,0,0,0,0,0,0,0,0},
}
G->n=g.n;G->e=g.e;}
void Dispadj(Algraph *G)
{
int i;
Arcnode *p;
for(i=0;i<G->n;i++)
{
p=G->adjlist[i].firstarc;
printf("%3d:",i);
while(p!=NULL)
{
printf("%3d",p->adjvex);
for(i=0;i<g.n;i++)
visited[i]=0;
printf("深度优先生成树:");
DFS(G,0);printf("\n");
for(i=0;i<g.n;i++)
visited[i]=0;
printf("广度优先生成树:");
BFS(G,0);printf("\n");}
实 验 内 容
visited[i]=0;
visited[v]=1;
rear=(rear+1)%MAXV;
queue[rear]=v;
while(front!=rear)
数据结构课件
while (i>0)
{
/*读入顶点对号,建立边表*/
e++;
/*合计边数 */
p = (pointer)malloc(size(struct node));/*生成新旳邻接点序号为j旳表结点*/
p-> vertex = j;
p->next = ga->adlist[i].first;
ga->adlist[i].first = p;
三个强连通分量
第七章 图
权:图旳边具有与它有关旳数, 称之为权。这种带 权图叫做网络。
10
1
6
15
27 5
12
3 76
9
8
6 3
4
16
7
有向权图
60
AB 40 80 C源自307535
D
E
45
无向权图
第七章 图
生成树:连通图G旳一种子图假如是一棵包 括G旳全部顶点旳树,则该子图称为G旳生成
树;显然,n个顶点旳生成树具有n-1条边
scanf (“%d”, &(ga->n));
for (i =1; i<= ga->n; i++)
{
/*读入顶点信息,建立顶点表*/
scanf (“ \n %c”, &( ga->adlist[i].data) )
;
ga->adlist[i].first = NULL; }
e = 0; /*开始建邻接表时,边数为0*/
ga->edges[i][j] = 0;
for (k = 0;k<ga->e;k++) /*读入边旳顶点编号和权值,建立邻接矩阵*/
考研图论知识点精讲
考研图论知识点精讲图论是计算机科学和数学中的重要分支,研究图的性质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问题。
在考研中,图论是一个必备的知识点,掌握图论的基本概念和算法对于顺利通过考试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考研图论知识点进行精讲,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准备考试。
1. 图的基本概念图是由节点和边组成的一种数据结构,可以用来描述现实生活中各种关系。
图论中的图可以分为有向图和无向图两种类型。
有向图中的边是有方向的,而无向图中的边没有方向。
2. 图的表示方法图可以使用邻接矩阵和邻接表两种方式进行表示。
邻接矩阵是一个二维数组,用于表示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
邻接表是一种链表的数据结构,每个节点存储其相邻节点的信息。
3. 图的遍历图的遍历是指从图的某个节点出发,访问图中的所有节点。
常见的图的遍历算法有深度优先搜索(DFS)和广度优先搜索(BFS)。
深度优先搜索是通过递归或者栈来实现的,而广度优先搜索则是通过队列来实现的。
4. 最小生成树最小生成树是指连接图中所有节点的一棵树,并且边的权值之和最小。
常用的最小生成树算法有Prim算法和Kruskal算法。
Prim算法是从一个节点开始,逐步扩展最小生成树的边,直到覆盖所有的节点。
Kruskal算法则是把所有的边按照权值排序,然后逐个添加到最小生成树中,直到覆盖所有的节点。
5. 最短路径最短路径是指连接图中两个节点之间的路径中,边的权值之和最小的路径。
常用的最短路径算法有Dijkstra算法和Floyd-Warshall算法。
Dijkstra算法是从一个节点开始,逐步找到到其他节点的最短路径。
Floyd-Warshall算法则是通过动态规划的方式来计算任意两个节点之间的最短路径。
6. 拓扑排序拓扑排序是指对有向无环图进行排序,使得所有的顶点按照依赖关系排列。
拓扑排序常用于解决任务调度、编译顺序等问题。
常用的拓扑排序算法有深度优先搜索和广度优先搜索。
7. 图的匹配图的匹配是指在一个二分图中找到一些边,使得每个节点都恰好与一条边相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它未被访问的邻接顶点: 2.1 如果有,则访问此顶点,之后再从此顶点出发,返回
第1)步的操作; 2.2 如果没有,就再退回一步进行搜索。 2.3 重复上述过程,直到连通图中所有顶点都被访问过为
止。
例:从顶点v1出发,DFS下图。 v1
连通图:仅需从图中任一顶点出发,进行深度优 先搜索(或广度优先搜索),便可访问到图中所 有顶点。
非连通图:需从多个顶点出发进行搜索,而每一 次从一个新的起始点出发进行搜索过程中得到的顶 点访问序列恰为其各个连通分量中的顶点集。
基本概念
生成树:某连通分量的极小连通子图,它含有图中 全部顶点,但只有n-1条边 ;
期末考试
长春工业大学 >> 数据结构精品课程网站 >> 习题解析 /sjjg/index.php?option=com_co
ntent&task=category§ionid=&id=21&Itemid=266
7.3 图的遍历
从图中某一顶点出发访遍图中其余顶点,且使 每一个顶点仅被访问一次。这一过程就叫做图的 遍历。
2010-3-3
精品课件!
2010-3-3
精品课件!
作业
基于邻接矩阵的DFS算法实现 基于邻接矩阵的BFS算法实现
while (!QueueEmpty(Q)) { DeQueue(Q, u); // 队头元素出队并置为u for (w=FirstAdjVex(G,u); w>=0; w=NextAdjVex(G,u,w)) if ( ! visited[w]){ //w为u的尚未访问的邻接顶点 visited[w] = TRUE; Visit(w); EnQueue(Q, w); } //if
例: 0
起点 1 2 3
辅助数组 visited [n]
00 1 1 1 1 10 0 1 1 1 20 0 0 1 1 30 0 0 0 1
DFS 结果
v0 →v1 →v2 →v3
注意:在邻接表中,并非每个 链表元素(表结点)都被扫描 到, 因此遍历速度很快。
邻接表的DFS算法
void DFS(ALGraph G, int v) { ArcNode *p;
p = p->nextarc; /*p指向顶点v的下一个邻接点*/ } }
邻接矩阵的DFS算法
DFS1(MGraph G, int v)
{ //G.arcs[n][n]为邻接矩阵,v为起始顶点(编号)
visit(v);
//访问(例如打印)顶点v
visited[v]=1;
//访问后立即修改辅助数组标志
} //while }//if } // BFSTraverse
分析: 每个顶点至多进一次队列。遍历图的过程实质
上是通过边或弧找邻接点的过程,因此广度优先 搜索遍历图的时间复杂度和深度优先搜索遍历相 同,两者不同之处仅仅在于对顶点访问的顺序不 同。
邻接矩阵:O(n2) 邻接表:O(n+e)
第7章 图
visited[v] = 1; /*置已访问标记*/ printf("%d ", v); /*输出被访问顶点的编号*/ p = G.vertices[v].firstarc; /*p指向顶点v的第一个邻接点*/ while (p!=NULL) {
if (visited[p->adjvex]==0) DFS(G, p->adjvex); /*若p->adjvex顶点未访问,递归访问它*/
(2)若此时图中尚有顶点未被访问,则另选图 中一个未曾被访问的顶点作起始点;
(3)重复上述两步,直至图中所有顶点都被访 问到为止。
与树的先序遍历过程类似
详细过程:
1) 1.1 在访问图中某一起始顶点 v 后,由 v 出发,访问它的 任一邻接顶点 w1;
1.2 再从 w1 出发,访问与 w1邻接但还未被访问过的顶点 w2; 1.3 然后再从 w2 出发,进行类似的访问…… 直至到达所有
for( j=0; j<G.vexnum; j++) //从v所在行从头搜索邻接点
if ( G.arcs[v][ j] && ! visited[j] ) DFS1(G, j);
} // DFS1
G.arcs[v][j] =1
有邻接点
visited [n]=0
未访问过
分析:
在遍历图时,对图中每个顶点至多调用一次DFS函数, 因为一旦某个顶点被标志成已被访问,就不再从它出发进 行搜索。
2.广度优先搜索(BFS, Breadth_First 基S本ea思rc想h:)
从图中某个顶点V0出发,并在访问此顶点后依次 访问V0的所有未被访问过的邻接点,之后按这些顶 点被访问的先后次序依次访问它们的邻接点,直至
图中所有和V0有路径相通的顶点都被访问到; 若此时图中尚有顶点未被访问,则另选图中一个
1 v2
2 v3
3 v4 4 v5 5 v6 6 v7 7 v8
21
32 ^
0
3
4^
0
5
6^
1
7^
1
7^
2
6^
2
5^
3 4^
BFS非递归算法
void BFSTraverse(Graph G, Status (*Visit)(int v)){ //使用辅助队列Q和访问标志数组visited[v] for (v=0; v<G.vexnum; ++v) visited[v] = FALSE; InitQueue(Q); // 置空的辅助队列Q for ( v=0; v<G.vexnum; ++v ) if ( !visited[v]) { // v尚未访问 visited[v] = TRUE; Visit(v); EnQueue(Q, v); // v入队
抽象操作,可以是对结点进行的各种 处理,这里简化为输出结点的数据。
图的遍历操作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 在图中,如何选取遍历的起始顶点?
解决方案:从编号小的顶点开始 。
在图中,任何两个顶点之间都可能存在边,顶点是没 有确定的先后次序的,所以,顶点的编号不唯一。 这里指按顶点的存储顺序。
2、 因图中可能存在回路,在访问完某个顶点之后会沿 着某些边又回到了曾经访问过的顶点。那么如何避免顶 点的重复访问?
if (!visited[w]) DFS(G,w); }
用邻接表实现图的深度优先搜索
v1 v2
v5 v4
v8
v3
v6 v7 v9 v10
01 12 23 34 45 56 67 78 89 9 10
21
23 ^
0
3
4^
0
5
6^
1
7^
1
7^
2
6^
2
5^
3
4^
9 /\
8 /\
在图的邻接表中如何进行DFS? —照样借用visited [n ]
因此,遍历图的过程实质上是对每个顶点查找其邻接 点的过程。其耗费的时间则取决于所采用的存储结构。
如果用邻接矩阵来表示图,遍历图中每一个顶点都要从 头扫描该顶点所在行,因此遍历全部顶点所需的时间为 O(n2)。 如果用邻接表来表示图,虽然有 2e 个表结点,但只需扫 描 e 个结点即可完成遍历,加上访问 n个头结点的时间, 因此遍历图的时间复杂度为O(n+e)。
思考2:若对非连通图进行遍历,得到的是什么? 得到的将是各连通分量的生成树,即图的生成森林。
生成树
V1
V2
V3
V1
V2
V3
V4
V5 V6
V7
V4
V5 V6
V7
V8
(a)深度优先生成树
V8
(b) 广度优先生成树
例:求下图的深度优先生成树和广度优先生成树。
v1
v2
v5 v4
v3
v6
v7
v8
对非连通图,每个连通分量中的顶点集和遍历时走过的 边一起构成若干棵生成树,这些连通分量的生成树组成非 连通图的生成森林。 例:
7.1 图的定义和术语 7.2 图的存储结构 7.3 图的遍历 7.4 图的连通性问题 7.5 有向无环图及其应用 7.6 最短路径
7.4 图的连通性问题
1)无向图的连通分量和生成树 2)最小生成树
普里姆算法 克鲁斯卡尔算法
1.无向图的连通分量和生成树
无向图的连通性
要想判定一个无向图是否为连通图,或有几个连通 分量,通过对无向图遍历即可得到结果。
for( v=0; v<G.vexnum; ++v ) if( !visited[v] ) DFS(G,v); //对尚未访问的顶点调用DFS
}
void DFS (Graph G, int v) { //从第v个顶点出发递归地深度优先遍历图G
visited[v]=TRUE ; Visit(v); //访问第v个顶点 //对v的尚未访问的邻接顶点w递归调用DFS for(w=FirstAdjVex(G,v); w>=0; w=NextAdjVex(G,v,w))
解决方案:附设访问标志数组visited[0..n-1],它的初 始状态为0,在图的遍历过程中,一旦某一个顶点i 被访问,就立即改 visited [i]为1,防止它被多次访问。
1.深度优先搜索(DFS, Depth_First Search )
基本思想:(1)从图中某顶点V0出发,访问此顶 点,然后依次从V0的各个未被访问的邻接点出发深 度优先搜索遍历图,直至图中所有和V0有路径相通 的顶点都被访问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