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导学案

合集下载

故都的秋 导学案(教师用)

故都的秋 导学案(教师用)

《故都的秋》导学案【学习目标】一、自学目标:1、了解作者。

2、熟悉课文,读准字音,认准字形,注意句读。

3、了解本文的脉络结构,领略故都的秋声、秋色、秋味。

二、导学目标1、把握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和本文严谨的呼应结构。

2、体味本文紧扣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和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之情,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三、固学目标1、运用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2、分享收获与问题,培养学生反思能力。

学习方法:“三环五学”:先学后教再思;独学—对学—群学—班学—固学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一、自学目标:1、了解作者。

2、熟悉课文,读准字音,认准字形,注意句读。

3、了解本文的脉络结构,领略故都的秋声、秋色、秋味。

二、导学目标1、把握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和本文严谨的呼应结构,2、学习对比映衬的手法,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

3、体味本文紧扣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体会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之情。

三、固学目标学会赏析优美文段的方法,体会故都的秋的特点。

【学习流程】一、了解作者。

(独学)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独学)三、学习全文前两段和最后两段。

(独学、组学、班学)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赏析第一幅图景。

(独学、对学、组学、班学)【学习过程】一、独学——自主学习:自主阅读、自主检测、自主反馈(12分钟)1、关于作者(自主阅读课下注释,标记重点,然后填空。

1分钟)郁达夫,原名,浙江省富阳人,现代著名,。

2、自读课文,解决字词(在课文中勾画出好词好句和不认识的字词,注意课下注释。

然后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注意字形。

6分钟)凋.零混混沌沌....潭柘.寺一椽.破屋喇.叭槐蕊.扫帚..细腻.不能自已.衰.弱平平仄仄..萧索..歧.韵似.的夹.在中间着.着夹.袄3、自己速读课文,整体感知(在书上标出段落,划分层次;勾画、批注,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独特感受;圈点勾画写了哪几幅图景,并简要概括。

郁达夫《故都的秋》优秀教案(通用12篇)

郁达夫《故都的秋》优秀教案(通用12篇)

郁达夫《故都的秋》优秀教案(通用12篇)郁达夫《故都的秋》优秀教案 1一、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章低沉的感情基调,体会作者对古都的深深眷恋的情感。

2、体会课文“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特点,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3、品味文章优美隽永,清新雅致的语言。

4、学习美文,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作者笔下的“清、静、悲凉”的秋,和作者抒发的对古都深深的眷恋之情。

2、难点:体会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所创设的“物”“我”之间完美的融合与统一。

三、课时安排二课时四、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朗读法、讨论法及点拨法五、课前预习1、自主学习本文的文学常识,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2、把握作者笔下“故都的秋”的特点3、画出文中描写的景物,和各段中表现色彩、声音的词语4、给各段景物描写添加一个小标题5、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第一课时一、教学重点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明确作者笔下故都的秋天“清、静、悲凉”的特点2、概括文中五幅秋景图3、通过分析秋晨院落图是学生理解“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二、教学过程1、导入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骚人墨客。

从古到今,关于“秋”的诗文,可谓汗牛充栋。

历代名家描写秋的名篇和佳句是举不胜举。

有哪位同学能就这些名篇和佳句略举几例?这些名篇和佳句,有的描写秋天的萧杀和凄凉,抒发作者深深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了秋天。

有的刻画了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

而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了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写出《故都的秋》这篇散文精品。

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是怎样一种景象?“秋”景如何?“秋”意怎样?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2、检查预习学生介绍作者和本文的写作背景3、解题“故都”的秋,“故都”点明了描写地点,“秋”点明了描写内容,是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融合。

我们知道故都也就是北平,但作者问什么不直接把题目写成“北平的秋”呢?明确:故,有历史的悠久,年代遥远之感,也有思念故乡怀念故乡之情,同时也是一种繁华褪尽,荒凉落寞的情绪。

《故都的秋》 导学案

《故都的秋》 导学案

《故都的秋》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体会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独特感受,理解其深沉的民族情感和文化底蕴。

2、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品味文中细腻、清新的语言。

3、培养对自然与生活的审美能力,提升文学素养。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作者笔下故都秋的特点,体会作者对故都秋的眷恋之情。

(2)分析文中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品味语言特色。

2、难点(1)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复杂情感,探究其文化内涵。

(2)学习借鉴本文的写作手法,进行写景抒情的片段写作。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郁达夫(1896 年 12 月 7 日-1945 年 9 月 17 日),原名郁文,字达夫,幼名阿凤,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作家、革命烈士。

郁达夫是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一位为抗日救国而殉难的爱国主义作家。

在文学创作的同时,还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其文学代表作有《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迟桂花》等。

2、写作背景《故都的秋》创作于 1934 年 8 月 17 日。

当时,郁达夫到达北平,饱尝了故都的秋味。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 年 4 月由上海迁居到杭州。

1934 年 7 月,郁达夫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今北京),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该文。

四、预习导航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潭柘寺()驯鸽()平仄()颓废()譬如()廿四桥()混沌()鲈鱼()2、解释下列词语。

(1)不远千里:(2)混混沌沌:(3)疏疏落落:(4)一叶知秋:3、初读课文,思考:作者眼中故都的秋具有怎样的特点?五、文本研读1、整体感知(1)作者在文中描绘了哪几幅故都秋景图?(2)这些秋景图分别体现了故都秋的什么特点?2、精读赏析(1)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幅秋景图,分析作者是如何写景的,运用了哪些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示例:“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高中必修二《故都的秋》导学案及练习

高中必修二《故都的秋》导学案及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必修二《故都的秋》导学案及练习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反复研读,简要概括作者的这篇新闻报道回顾了怎样一段历史。

【二】预习内容1、资料链接背景资料:从 1921 年到 1933 年4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 1933 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 1936 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

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因此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

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1934 年7月,郁达夫“ 不远千里” 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 秋” 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2、作者简介郁达夫:(1895~1945)现代作家。

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由于白色恐怖的威胁,郁达夫避居杭州,写了大量寄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散文。

1938年底赴新加坡,从事报刊编辑和抗日救亡工作。

1942年流亡到苏门答腊,化名赵廉隐居下来。

不久,当地日本宪兵部强迫他去当翻译,暗中保护和营救了不少当地志士和华侨,并获悉了日本宪兵部许多秘密罪行。

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

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他为“为民族解放殉难的战士”,并在他的家乡建亭纪念。

【三】基础巩固识字注音潭柘.寺()椽.子()房檩.()歧.韵()馍馍.()混沌()扫帚()夹板()夹袄()混水摸鱼()扫地()夹肢窝()字形辨认驯()歧()凋()椽()钏()岐()惆()喙()词语释义混混沌沌:颓废:岐韵:词义辨析⑴姿态·姿势①我有点讨厌美国总统这么轻率地使用‘最重要盟友’这个词,有超过300名军人在阿富汗丧生的是英国,而不是法国,对我来说,这比任何政治姿态..都更重要。

”②如果你觉得后排座椅的靠背过于平直,可以将后排靠背放倒,让乘客保持半躺的姿势..享受旅途。

《故都的秋》导学案

《故都的秋》导学案

《故都的秋》导学案1了解作者在描写故都景象时突出“清”“静”“悲凉”的特点,引导学生对故都秋景的特点进行分析。

体会作者是如何把自然景物的客观色彩和作者内心世界的主观色彩巧妙融合的艺术手法。

学习对比、前后呼应的写法。

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

讨论法、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知识链接】1.自读作者信息,识记划线内容。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

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

出身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从小熟读唐诗宋词和小说杂剧。

曾赴日本留学,与郭沫若等发起创造社。

1921年7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产生巨大的影响。

先后在北大、武昌师大、广东大学任教。

1930年3月参与发起成立左联。

抗战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流亡苏门答腊岛坚持抗战。

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

郁达夫的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

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2、背景简介从1921年到1933年4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

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

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一、预习检验1.阅读全文,借助课下注解和工具书,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混混沌沌()潭柘寺()落蕊()一椽破屋()廿四桥()房檩()颓废()鲈鱼()2.解释下列词语⑴混混沌沌:⑵一椽破屋:⑶落寞:⑷一叶知秋:⑸不能自已:二、理解题目1.“故都”两字指明,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确定,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

02 《故都的秋》导学案(教师版)

02 《故都的秋》导学案(教师版)

《故都的秋》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

2、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3、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进一步掌握散文稿“形”与“神”的关系。

4、根据自己的主观色彩,有意识地选择几处景物,写几个片段。

【学习重点】1、本文写故都的秋天,为何不详写故都秋天的著名风景?2、本文题为“故都的秋”,文中却多次提到南国之秋,为什么?【学习过程】一、题解“故”字,饱藏着眷念热爱故都之情。

“秋”揭示了本文的描写角度。

全题点出地点和节令,洗练含情。

很值得品味。

“故都”表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题目明确而又深沉。

文章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念,情中有秋的落寞。

“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以情取景,以景显情,信手写来情景浑然一体。

二、作者及时代背景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

浙江省富阳县人。

1913年留学日本,曾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

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创造社”,并曾在北京大学、武昌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任教。

19 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抗日战争爆发后,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

后流亡到苏门答腊。

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

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茫茫夜》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但也带有颓废情绪。

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出版有《达夫全集》《达夫散文集》《达夫游记》《达夫日记》《郁达夫选集》等。

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

课文《故都的秋》导学案

课文《故都的秋》导学案

课文《故都的秋》导学案课文《故都的秋》导学案课文《故都的秋》导学案《故都的秋》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

2、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3、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进一步掌握散文稿“形”与“神”的关系。

4、根据自己的主观色彩,有意识地选择几处景物,写几个片段。

【重点难点】1、会分析本文情与景的关系。

2.能个性化解读本文的内涵【知识链接】1、作家、写作背景知识;2、学习课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法。

【学法指导】讲解式、启发式、朗读式结合的教学方法。

【学习过程】一、课前准备:1、请每位同学准备导入词,组内交流,课堂展示:2、简介作者:3、介绍本文写作背景:4、朗读全文,扫清字词障碍,预划重点句(感知语义丰富、蕴有内涵的关键语句,作为领会作者思想感情的信息依据)检查《导与练》填写的情况。

5、自读课文,整体把握:(1)、调动各种感觉器官,“观秋色闻秋声品秋味”,标出呈现色彩的景物,划出传递声响的物名。

(2)、开动脑筋联想想象,“游景点题画面感秋意”,看看郁达夫带领我们游览了那些景点?给每幅图景题一个恰切的名字。

二、课堂学习过程:1、课前串词。

2、学生板书课题(书写水平)C3、简介作者:A4、介绍本文写作背景:A5、朗读全文,扫清字词障碍,预划重点句(感知语义丰富、蕴有内涵的关键语句,作为领会作者思想感情的信息依据)检查《导与练》填写的情况。

B6、整体感知:⑴把握本文主旨。

B⑵概括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总体感受。

B⑶写出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情感。

B7、情感赏析:⑴向往:①作者为什么对故都的秋强烈向往? BC②作者是怎样表达向往之情的?C⑵颂赞:①作者为什么对故都的秋深情赞颂?BC②作者如何赞颂故都的秋?C③用简洁的词语概括本文主要描绘的故都秋景图。

C④请选择一幅或两幅秋景图品味赏析。

D⑶眷恋:①品味本文最后一段。

C②作者如此的眷恋,是否还饱含着别的意味?D【课堂检测】《听课手册》课堂演练部分AB【作业布置】练习册阅读部分BC【自我反思】1、目标达成情况abcd2、学习参与程度ABCD3、需要改进方面ABCD。

《故都的秋》导学案 教师版本

《故都的秋》导学案 教师版本

《故都的秋》导学案教师版本《故都的秋》导学案高一·必修二《故都的秋》导学案【学习目标】1.体味作者深沉的爱乡情怀,品读作品语言;2.把握文章脉络,学习作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自主预习】1.给以下加点字注音混沌〔〕〔〕细腻〔〕房檩〔〕....潭柘寺〔〕.一椽〔〕.喇叭〔〕〔〕..槐树〔〕.夹袄〔〕.颓废〔〕.橄榄〔〕〔〕..普陀山〔〕.譬如〔〕.廿四桥〔〕.平仄〔〕.馍〔〕.落蕊〔〕鲈鱼〔〕..2.相似字形辨析柘〔〕_________ 椽〔〕_________ 纣〔〕_________ 拓〔〕_________ 缘〔〕_________ 忖〔〕_________ 厮〔〕_________ 嘶〔〕_________ 衬〔〕_________撕〔〕_________3.郁达夫,原名_________,籍贯___________,现代________家、_______家。

4.本文写于______年,结合历史知识,当时的中国处于___________________。

【预习检测】1.“故都的秋〞在作者笔下有什么特点?那些话表达了他对故都的秋的眷恋?2.释题:题目是文章的线索,其中“故都〞明确了____________________,“秋〞明确了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什么不用“北平的秋〞代替?【温故知新】1.我们学过那些写秋天的文章和古诗?写下你知道的。

2.上题的秋都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思考讨论】“预习检测〞“南国之秋〞分别有何作用,请找出并分析?3.细读课文,他共描绘了几幅“故都秋景图〞?给这些秋景图起一个名字。

【课堂精讲】1.体味作者一笔带过香山红叶、陶然亭芦花、钓鱼台柳影这些最具有代表性的景色,转而写平淡小景的写法和作用。

“故都秋景图〞每幅图的写作手法和特点及其作用。

【课堂随练】1.以下各项说法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D 〕1《故都的秋》导学案高一·必修二A.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驯鸽的飞声〞“牵牛花的蓝朵〞“槐树的落蕊〞“扫帚的丝纹〞,以及“秋蝉的残声〞“秋雨凉风〞等景物,都是为了表现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

《故都的秋》导学案(修改版)

《故都的秋》导学案(修改版)

姓名:______________ 班别: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故都的秋》导学案导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领会课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艺术风格。

2.了解作者在描写故都风物时为何要突出“清”、“静”、“悲凉”的特点,从而体会作者是如何把自然风物的客观色彩和作者内心世界的主观色彩巧妙融合的艺术手法。

(二)能力培养目标1.训练学生在阅读中快速把握文章意蕴,并作适当归纳的能力。

2.在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上,训练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3.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体会作品的感情色彩同当时的时代背景的内在联系,理解一个正直文人不满于现实又无法找到出路的苦闷心境。

进而让学生懂得当时国民党白色恐怖的严酷。

(四)重点、难点学会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文题背景题目解说:“故都”(北平)点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恋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

题目呈现一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优美境界。

背景资料: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曾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并进行文学创作。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

在这其间,郁达夫的确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

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他写了许多游记。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此文。

秋诗秋词1.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2.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杜牧《齐安郡中偶题》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4.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故都的秋-郁达夫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

《故都的秋-郁达夫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

《故都的秋-郁达夫》导学案一、导言《故都的秋》是闻名作家郁达夫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写北京的秋天,展现了作者对田园的眷恋之情和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本文通过对《故都的秋》的深入进修,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摩登文学的发展历程和特点,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辨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郁达夫及其代表作品《故都的秋》的背景和主题;2.理解《故都的秋》中的意象和象征;3.分析《故都的秋》对北京的描写及作者的情感表达;4.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郁达夫及其代表作品《故都的秋》的背景和主题;难点:分析《故都的秋》中的意象和象征。

四、教学内容1.郁达夫及其代表作品《故都的秋》的背景介绍;2.《故都的秋》的主题和意象;3.《故都的秋》中对北京的描写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郁达夫及其代表作品《故都的秋》,引导学生思考秋天在文学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并提出本节课的进修目标。

2.进修《故都的秋》(30分钟)学生阅读《故都的秋》,重点关注作者对北京秋天的描写和情感表达,理解文章中的意象和象征,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情感表达方式。

3.讨论与思考(2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故都的秋》中的意象和象征,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探讨作者选择描写北京秋天的用意和意义。

4.总结与拓展(1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文章中的主题和情感表达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北京在不同季节的表现方式及其象征意义,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

六、教室作业1.写一篇读后感,表达对《故都的秋》的理解和感受;2.选择一幅图片,配以文字,表达对北京秋天的印象。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郁达夫及其代表作品《故都的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分析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结合其他作品,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培养他们对文学的热爱和理解。

《故都的秋》导学案

《故都的秋》导学案

《故都的秋》导学案【学习目标】1、概括本文所描绘的五幅秋景图。

2、赏析本文写景抒情的方法及效果。

【重点·难点】1、明确故都秋的特点。

(重点)2、体会作者描写故都秋景流露出的情感。

(难点)【预习案】一、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a: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省富阳县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

早年留学日本,广泛涉猎外国文学。

精通五门外语,分别为日语、英语、德语、法语、马来西亚语。

主要作品:《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过去》、《迟桂花》等,其作品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社会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郁达夫曾与成仿吾、冯乃起等一群年轻作家发起组织了“创造社”,后来又发起并加入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郁达夫曾经与徐志摩作为同班同学。

1945年在印尼苏门答腊被日本宪兵暗杀。

其一生有三大不幸:早年丧父、中年丧妻、晚年丧子。

2、写作背景:从1921年——1933年,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进步文艺活动。

夏衍先生曾说“达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爱国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

”由于国民党的白色恐怖,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

他在这段时间里花了许多时间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这篇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二、知识回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故都的秋导学案含答案

故都的秋导学案含答案

《故都的秋》导学案(一)学习目标:了解写作背景,理解题目的含义教学重难点诵读感知北国之秋的特点名师精讲一、了解背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旧中国,战乱连年,民生凋敝,连读书人也衣食无所安,居无定所。

从1921年到1933年4月,郁达夫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并进行创作。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

在这段时间里,当时的国家是山河破碎,连年战乱,民不聊生,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作者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尝了人生的愁苦和哀痛。

作者在此处境下,他思想苦闷,想用创作救国,可创作又枯竭,于是,只有过着一种游山玩水的闲散寂寥的苦闷生活。

1934年郁达夫经青岛辗转千里,又回到了故都北平。

多年来颠沛流离的生活,以及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使得郁达夫对眼前的“故都的秋”感受很特别。

二、理解题目。

“故都”北平,即现在的北京,作者为什么不称“北平的秋”而叫“故都的秋”呢? “故都”两字指明了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确定描写对象,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题目明确而深沉。

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

在把握本文主旨时,要注意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时代性。

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投下阴影,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夹杂着一些苦涩。

三、整体感知1.阅读文章1、2段,概括北国之秋的特点?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2.文章两次提到“南国之秋”分别有何作用,请找出并分析?写南国之秋主要是为了形成对比,衬托北国秋景之美,秋味之浓,同时显示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热爱、赞美和眷恋。

作者在开头部分点出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后,接着写到了江南之秋。

但那里“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又时常多雨而少风”,因此,“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故都的秋》导学案

《故都的秋》导学案
⑴概括“秋院静观”的意象特点:
屋子:浓茶:青天:
日光:驯鸽:飞声(以动衬)
牵牛花:蓝朵(色调)秋草:
⑵结合意象特点,如果仿照《秋思》前两句写成诗句。你觉得A“小屋日光牵牛花,白鸽青天大碗茶”和B“破屋残影蓝花,晨鸽秋草浓茶”中更合适,因为。
⑶根据意境补充意象特点(请结合意象本身特点,根据意境选择恰当的词):
【学法指导:文章的结构是多种多样的,如并列、递进、总分、分总、总分总等形式,本文在结构上属于的形式。】
①开头部分(1—2)总写故都的秋“”、“”、“”的特点,表达作者对故都的秋的眷恋之情。
②主体部分(3—12)分写,主要选择了五种景物“秋、秋、秋、
秋、秋”来表现故都秋景的特点。如果概括这几幅画的意境,可概括为:
课前预习案
【课前了解】
(1)郁达夫(1896-1945),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三岁丧父。1913年17岁的他便随长兄一起赴日本留学。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发起成立创造社。同年7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代表作)问世,产生巨大影响。1923年发表《春风沉醉的晚上》。抗战爆发后,他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流亡苏门答腊,坚持抗战。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
⑦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⑧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⑨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以上除第、、、句颂秋外,其余都是悲秋伤感的愁绪。(填序号)
【课前阅读】
①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山行》

《故都的秋》导学案

《故都的秋》导学案

《故都的秋》导学案一.全文的总体思路:思秋——绘秋——议秋——恋秋。

二.课文理解1. 读第1、2自然段,分别用四个字和三个字来概括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的特点。

答:北国的秋——清、静、悲凉南国的秋——慢、润、淡2. 本文中哪部分内容最能体现这种故都秋味呢?绘秋3. 这个部分主要写了几幅画面,选出你最喜欢的画面多读几遍思考,它是怎样体现“清、静、悲凉”的故都秋味的?(读完之后我们找同学起来谈谈)4、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五幅故都秋景,那么,作者在记叙上述秋景时,是以时间为序来记叙的呢,还是以空间为序来记叙的?答:既不是以时间为序,也不是以空间为序,应该说,是无序的,这正是散文形散特点的体现。

作者所写的这些秋景在文中的位置并不是必然的,但是我们读起来却觉得很自然,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这是因为这些景物都具有了“清、静、悲凉”这么一个共同点,作者正是以“清、静、悲凉”这个景物的共同点把这些景物组织在一起的,这就是文章不散的“神”。

5、故都的秋景可谓丰富多彩,作者为什么只选择上述秋景来写呢?试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

答:的确,作者所写的秋景的“清、静、悲凉”的,他所写的秋色是冷色,秋形是使人觉得有点儿落寞的,秋声是衰弱的残声,秋味是都市闲人雨后话秋凉的情韵,秋实也是淡绿或微黄,而不是红熟了的时候。

之所以这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从客观方面来讲,这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特征,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

从主观方面来讲,也有三个因素:第一,跟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相关,这导致他思想苦闷,逃避现实;第二,也跟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相关。

郁达夫早年(三岁)丧父,在日本十年的异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第三,还跟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相关。

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

所以,上述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就决定了作家会选什么样的景来抒什么样的情。

教师总结时,可出示本课投影胶片之二:⑴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⑵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⑶作家人个气质的抑郁善感;⑷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

《故都的秋》 导学案

《故都的秋》 导学案

《故都的秋》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品味文本语言,体会作者对故都秋的独特感受。

2、分析故都秋景的特点,理解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3、探究作者的情感态度,体会文中的文化内涵。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品味文中细腻、清新而又典雅的语言。

(2)理解作者通过描绘故都秋景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难点(1)体会作者在文中流露的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描写的融合。

(2)领悟文中深沉的民族文化底蕴。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

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

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自传色彩,在艺术上注重主观情感的抒发,常有坦率的自我暴露和自我表现。

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迟桂花》等。

2、写作背景《故都的秋》创作于 1934 年 8 月。

当时,郁达夫由于受到白色恐怖的威胁,从上海迁居到杭州,过着一种隐逸的生活。

1934 年 7 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这篇优美的散文。

四、预习检测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驯(xùn)鸽槐(huái)树扫帚(zhou)落蕊(ruǐ)平仄(zè)嘶(sī)叫房檩(lǐn)细腻(nì)廿(niàn)四桥2、解释下列词语。

(1)混混沌沌:形容糊里糊涂、无知无识的样子。

(2)领略:了解事物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或者辨别它的滋味。

(3)颓废:意志消沉,精神委靡。

五、文本研读1、作者眼中的故都的秋有怎样的特点?作者认为故都的秋具有“清、静、悲凉”的特点。

2、文中描绘了哪些故都的秋景?文中描绘了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果等秋景。

3、作者是如何通过这些秋景来体现故都秋的特点的?(1)秋院:“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

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这里通过对牵牛花颜色和秋草的描写,体现了秋的清、静。

《故都的秋》导学案

《故都的秋》导学案

《故都的秋》导学案班级:姓名:自评:【学习目标】必备知识:知人论世,分析文章关键能力:学会反复诵读,品味语言,增强语言的感受力学科素养:体会文章紧扣“清”、“静”、“悲凉”,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核心价值: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在自然中感受生活的热情。

教学重点:分析情与景的关系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眼中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原因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二、诵读全文,整体感知:1、本文写作的重点又是什么?2、主要写秋味的在哪部分?用景物来表现秋味的段落是哪些?3、“故都的秋”有哪些特色呢?三、初步感知“秋味”1、作者在文中是通过哪些具体的景物描写秋味的呢?2、郁达夫曾经告诉我们,在南国的时候,每年到了秋天,最让他思念的是北国的哪些景物?3、这些平素让他魂牵梦萦的景色,现在到了故都,他为什么不着力地写,而只是一笔带过,反而详细写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呢?这是什么原因?如果是你,你会这样安排吗?第二课时四、深入探究“秋味”(一)清1、文中写到了那些秋景?2、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些景物的色彩,从色调的冷暖看,这些色彩多属于什么色调?3、这种色调容易给人什么样的感觉呢?4、大家自己读一读关于牵牛花的描写。

在读的过程中注意,作者描写牵牛花重点描写了牵牛花的什么?为什么这么写?(二)静1、提问:我们再看看故都的秋声又有哪一些呢?2、作者在文章中写了秋天的这么多声音,然而在文章的开头他却说故都的秋“特别的清、静、悲凉”,声音如此丰富,怎么称得上静呢?3、你觉得哪些句子写出了静?第三课时(三)悲凉1、作者通过什么事物写出了故都秋的“悲凉”?又是如何表现的?五、探究阅读毛泽东的秋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万类霜天竞自由”,作者为什么把秋景看得如此的“清、静与悲凉”呢?为什么郁达夫的审美观和我们的明显不同呢?六、作业设计基础题:见《绩优学案》语言知识相关题目创新题:写一篇短文,题目《故乡的秋》。

《故都的秋》导学案

《故都的秋》导学案

《故都地秋》导学案中学语文论文《故都地秋》导学案万元洪【文本概述】《故都地秋》是一篇借景抒情散文.全文紧扣“清、静、悲凉”主旨,通过描绘“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鸣叫”“闲话秋凉”“秋果奇景”等几幅画面,抒发了作者对秋地情感.在这个过程中,作者调动了多项艺术手法,例如比喻、对比、排比,采用了多种句式,尤其值得我们学习.【学习目标】一、学习文章“借景抒情”“对比”“化抽象为具体”地表现手法.二、揣摩本文地语言,领会“排比”“比喻”地修辞手法.三、学习作者对句式地灵活运用.【学习过程】【导入新课】在初中地时候,我们学过一首元曲小令《天净沙·秋思》,大家还记得吗?(师生齐背)这首小令通过一幅暮色苍茫地秋野图景,淋漓尽致地写出了漂泊游子地羁旅愁思.那么大家能否再举出一些关于秋地诗句呢?“万山红遍,层林尽染.”“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自古以来,文人墨客们都钟情于秋,秋在他们地笔下显得意蕴丰富,风情万种. 金风送爽,丹桂飘香,秋有味;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色;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今天我们来学习《故都地秋》,看看秋之于作者,又有怎样地秋色、秋声、秋味. 【信息筛选】一、学生集体诵读第一段,回答问题;故都之秋地总地特点是什么?设题意图:培养筛选信息地能力.明确:清、净、悲凉.——总写二、为了表现这个特点,作者描写了几幅故都秋天地画面?设题意图:让学生明白,这篇课文结构上是总分,内容上是化抽象为具体.明确:3段:小院秋晨;4段:秋槐落蕊;5段:秋蝉鸣叫;6—段:闲话秋凉;段:秋果奇景.【合作探究】一、熟读文章第三段.二、学生思考:这幅画面是怎样体现出“清、静、悲凉”地特点地呢?设题意图:重点研讨,典型示范明确:“很高很高地碧绿地天色”给人一种明净高爽、干净整洁地感觉,写出了“清”;“静对着像喇叭花似地牵牛花(朝荣)地蓝朵”以及“听得到青天下驯鸽地飞声”是在写静,前者是自然之静,后者是以动衬静.有着几分冷落和萧条地“破壁腰”,蓝白等冷色调(需要教师渗透美术原理)地“牵牛花”以及象征生命地衰竭与凄凉地“秋草”,体现了悲凉.三、让学生体会其余四幅画面是如何体现“清、静、悲凉”地特点地.设题意图:通过本题,让学生明白故都之秋地一般性.明确:如“秋槐落蕊”图,“早晨起来”,看见“落蕊”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既体现了“清”,又体现了“静”;“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抒发可悲秋之感,紧扣了“悲凉”.四、在故都,秋天可选取地景物非常多,火一样地香山红叶,秀丽地北海公园,金碧辉煌地故宫,雄伟地八达岭长城等这些何尝不能映出“秋”地倩影,可是,作者只字不提,偏偏选取那些“清、静、悲凉”地景物,这是为什么?设题意图:由景入情,把握情与景地关系.明确:这和作者经历有关.他喜欢这样地景物,因为与他心情相合.年国内战乱不断,民不聊生,全国上下笼罩着白色恐怖.作者也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了人生地愁苦与哀痛,所以选择这些景物地目地,恐怕是借此抒发生命地悲苦、家国地忧思.一切景语皆情语,可以说这些景物正暗合了此时地心情.第二课时【信息筛选】一、用三个字来概括南国之秋地特点;明确:“慢、润、淡”.【合作探究】一、作者要描写地故都地秋,为何要写南国之秋?可否删掉?明确:不能删掉.全文既直接描写故都地秋景,由通过写南国之秋来间接写故都地秋.通过二者地对比,反衬出故都地秋地特点.二、品味排比和比喻综合运用地艺术效果.“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地特异地地方地,比如廿四桥地明月,钱塘江地秋潮,普陀山地凉雾,荔枝湾地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地秋来,正象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请指出这段话所使用地修辞手法,并请指出“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四对比喻地本体,最后请你谈谈本段话有什么艺术效果.明确:第一问:排比第二问:作者把南方地秋味同故都地秋味相比较.四对喻体做比较,目地是从四个角度说明这一对本体地特点.第一对喻体说明本体地浓烈程度不同:南国之秋味平淡,北国之秋味浓烈.第二对喻体说明本体地敦实度不同:南国之秋味稀薄,北国之秋味厚实;第三对喻体是从鲜味角度说明长度不同:南国之秋味柔软,北国之秋味刚强;第四对喻体是从黄犬与骆驼行走距离角度说明范围不同:南国之秋范围狭小,北国之秋范围广大.第三问:本段中作者使用内容上地对比,比较南北方“秋”地区别,其中不仅上下部分内容地表述都使用整齐地排比句式,尤其是下半部分,作者不直接和具体说南北方有关秋地比较,而是使用文言句式地排比句表达出只能意会不好言传地神韵,并能留给读者丰富想象余地地艺术效果.【拓展研究】一、品味本文地诗意美.诗歌地声韵和节奏,加强了《故都地秋》地诗意美.“江南,秋当然也是有地;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地润,天地颜色显得淡……”上面三句,承前省略主语:江南;句子结构相同,动词后面均辅以结构助词“得”,形式整齐划一,有一种整体地美感,“慢”“淡”“润”表现地都是平淡细腻地意味,意脉流畅.他们又都是响亮地音节.“慢”(à)“淡”(à)“润”(ù),声调相同,均是去声,落地铿锵有力,前后两字又叶韵,读起来,语势贯通,具有很强地音乐感.同时,作者选取草木、空气、天地颜色三个意象,加以排列组合,构成了江南之秋地意境,写出了江南之秋地特点.请同学们借鉴这段鉴赏文字,鉴赏本文中下面这段话: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地芦花,钓鱼台地柳影,西山地虫唱,玉泉地夜月,潭柘寺地钟声.明确:作者把这些名胜用一个个偏正词组整齐排列起来,结构相同,语势贯通,珠玑成串,明丽轻快;一个名胜就是一个意象,四个名胜就是四个意象,四个意象组合起来,且意脉流畅,就形成了一个故都之秋地意境,意境一立,一首诗就立起来了,让人感到无限地美感.二、品味本文选用句式之妙.选用句式就是要根据特定地语境,选择恰当地句子形式,以追求最佳地语言表达效果.请思考,能不能将本文中“秋地味,秋地色,秋地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地“赏玩不到十足”改成“赏不足”?明确:(一)可以改.改成“赏不足”时候,恰好可以与前面地“看不饱”、“尝不透”构成排比句,一气呵成,节奏鲜明,气势磅礴,突出强调了南国之秋秋味地平淡.(二)不能改.前面“秋地味,秋地色,秋地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已经是五个排比句了,一口气读下来,都有点累了,换成“赏不足”,就等于再来一个排比句,一则太累了,二则句式缺少变化,显得呆板.保持原文,则句式活泼,体现了动态美.同时,“十足”和“足”地差别是很明显了,有程度上地不同,充分表明南国之秋不能尽如人意.【课外练笔】仿照《故都地秋》写一篇微型作文“校园地秋”,字.作者单位:湖北竹溪县第一高级中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都的秋》导学案
课题《故都的秋》课时:第二课时课堂笔记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习以情显景,以情驭景的手法;掌握以动衬静,对比的写作手法。

过程与方法:在诵读和品读中感受故都的画面美,在小组讨论中体会文章背后作者的性格特点。

情感与态度: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在文中流露出的那种悲凉、伤感之情。

学习重点1、引导学生分析故都的秋的特点。

2、掌握文章情景交融的写法。

学习难点1、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和悲凉、伤感之音。

2、引导学生理解此文的丰富内涵。

学习过程
【回顾】
一、基础知识
1、字词注音
匪:fēi愆:qiān将:qiāng载:zài 于:xū说:tuō
徂:cú汤:shāng裳:cháng 靡:mǐ隰:xí角:jiǎo
2、简介《诗经》
二、整体把握
(一)学生自由朗读后齐读课文。

注意正音、句读和节奏。

(诵读的节奏:“二、二”节拍)
(二)学生根据注释,试翻译课文,互释疑问。

(三)全诗理解这首诗叙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同学简要复述诗歌的主要内容。

完成本文结构图:
情节表现手法事件
第一章:男子求婚,女子许婚(赋)
恋爱
第二章:男女恋人相思、结婚(赋)
第三章:女子感叹“于嗟女兮,
无与士耽!”
(比兴)婚变
第四章:概说“三岁食贫”,“士
也罔极,二三其德”
(比兴)
第五章:追述婚后生活(比兴)
第六章:表明决绝的态度(赋)决绝(四)找出赋比兴手法在本文中的应用
全文用赋,“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比兴:“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以斑鸠贪吃桑葚为例告诫女子不要为爱着迷。

(孔子“过犹不及”)
以桑叶新鲜润泽的自然情状喻女子年轻貌美之情状,也指两人恋爱时情意浓密;以桑叶枯黄掉落的自然情状比喻女子年老珠黄之情状,也指氓变心感情枯竭。

同时由桑树引发对自己年长色衰,惨遭遗弃的叙述,这是“兴”。

整体看有以桑叶由鲜嫩而枯黄来比喻爱情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

三、相关链接
【研习】
一、精析文本
【学法建议】切入点:女子对这段爱情婚姻状况最清醒的认识体现在哪里?
《氓》叙述的正是一个古老的、至今仍在无数次重复上演的生活故事:一个痴情女子负心郎的爱情婚姻悲剧。

诗歌从恋爱与新婚时的快乐写到婚后的悲剧结局,这个故事由乐而悲的转折点在哪里?从诗中找出这个诗句来。

1、(学生有的找出“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有的找出“桑之落矣,其黄而
陨”,还有的找出“女也不爽,士贰其行”等。

师生共同讨论:这个转折是从女子对这段爱情婚姻状况最清醒的认识开始,这个清醒的认识体现在哪里?它表现出女子内心深处痛苦的呐喊!)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2、请个别同学朗读这两个诗句,揣摩女子此时的心情。

3、上一句是比兴,用什么比喻什么?用斑鸠食桑葚过多会昏醉,来比喻沉
湎于爱情会发昏。

4、下一句表达了女子什么样的心情?经历失败婚姻时的痛苦呐喊。

是她从
自己的失败婚姻中总结出的深刻的教训,也是她对造成悲剧的当事人所能表达的最强烈的控诉。

用现代汉语翻译这两个句子,注意感叹句的表达效果。

翻译:斑鸠啊,千万不要吃太多的桑葚呀,否则会昏醉下去!女生呀,千万不要与男生沉湎于未经思考的爱情,否则会头脑发昏!
“千万”或者“一定”,起到了加强语意的作用,这就是感叹句这个句型所具有的表达效果及强调意味。

二、人物评价
【学法建议】找出诗中直接或间接写氓和女子的句子,分析“氓”和“我”的形象特征。

下面看看故事里的两个人,氓是一个什么样的男子汉,“我”又是一个什么
样的女子?逐段阅读,找出相关的诗句。

1、“氓”的形象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忠厚老实,又有一些狡猾。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
——“怒”:求婚太直接,太急于求成。

悲剧的根源。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对感情不专一,德行无常。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达到目的之后,对妻子施以暴力。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曾经的铮铮誓言,对爱的渴望,如今都不再顾念。

不念旧情。

归纳与小结:有些狡猾,假装贸丝,实来求婚;有些性急:求婚不成,当即发怒;有些忘情,对爱情不专一,不念旧情;有些粗暴,对妻子施以暴力。

2、“我”的形象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极易沉湎于爱情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对爱痴情若此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反思型的理智者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操持家务,吃苦耐劳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决绝的态度,清醒而坚强的女子!
归纳与小结:很勤快,肯吃苦耐劳;很痴情,极易沉湎于爱情,因而丧失必要的判断力;很理智:一旦婚姻失败,她又能深刻地反思,表现得十分理智而清醒;有个性:个性比较坚强,一旦发现婚姻难以维系,便决绝地放弃,因而,活得比较有尊严。

可见,这两个人物的形象是丰富的,鲜活的,有特征,又有内涵,对于这样丰富的形象,作品只是用高度凝练的整齐而有韵味的诗的语言来写的,这便是《诗经》作为经典的魅力之一,值得我们久久玩味。

三、悲剧原因分析
【学法指导】分别从氓和“我”两个角度或两个方面,按照一二三的“要点”
来具体地谈,可以“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两个人的婚姻悲剧?
这个婚姻悲剧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普遍性。

在男权社会中,女性在经济上、政治上都处于附属地位,她们的生活天地狭小,生活的幸福与否全寄托在丈夫身上。

如果遇上一个对感情、对家庭不负责任的丈夫,那她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

四、探究主旨
【学法建议】处理与整合信息,准确而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以上是我们自己对《氓》的人物形象及其造成悲剧原因的理解和概括,这首诗究竟表达了什么主题?千百年来,很多学者文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过探讨,老师罗列以下六点,供大家思考参照。

你倾向于哪一种观点,说说你的理由。

(注意这里每条观点都注明出处,这是做文章研究学问的基本规范和要求)
1 淫妇说:“此淫妇为人所弃、而自叙其事、以道其悔恨之意也。

”把有伤风
化的种种根源归咎于妇女的淫乱。

(朱熹《诗集传》)
2 弃妇说:这是弃妇的诗,诉述她的错误的爱情,不幸的婚姻,她的悔,她
的恨和她的决绝。

第一、二章写结婚经过,第三章追悔自陷情网,第四、五章写男方负情背德,第六章表示对男方的深恨。

(余冠英《诗经选》)
(弃妇就是指被丈夫因某种原因所抛弃或者遗弃的妇女。

在历史上看,弃妇往往是不守妇道、朝三暮四之女。


3 卑鄙形象说:诗歌塑造了两个鲜明的人物形象:一个卑鄙的男子“氓”的
形象,虽然这个小商人看起来很老实,但实际上却是个无感情、无信义、自私自利的坏家伙;一个是善良、热情的劳动妇女形象,她勤劳、淳朴,不畏贫苦,与“氓”结婚后就把幸福和希望寄托在“氓”的身上。

(孙绿怡《<氓>浅析》,选自《古典文学鉴赏集》,人教版《语文•必修二•教师教学用书》第42页)
4 阶级论说:《虻》之所以成为文学史上最有名的一首弃妇诗,其关键就在
于通过两个鲜明的形象的刻画,通过一个女子的婚姻悲剧,深刻地批判了当时不合理的婚姻制度和社会现实。

(鲁人版教学参考用书)
5 男权思想说:诗中女子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实际上是过去时代以经济支
配权为基础的男子在婚姻上的支配权所造成的。

(马茂元、赵齐平《<氓>赏析》,《语文•必修二•教师教学用书》第40页)
6 最新观点:《氓》诗之旨,是女子自述悔恨,由于自己的天真、单纯,坠
入情网,在热恋中没有看清“氓”的恶劣本质,轻率与之结合,待成婚日久,“氓”的本性显露出来,没有了甜言蜜语,只剩下浸薄酷暴,如杨公骥所言“婚前是羊,婚后是狼,婚前是奴才,婚后摆老爷架子。

”这就使女子不堪
忍受,懊悔不已,乃至愤然与之决绝。

并非是女子为“氓”所休弃。

(赵巍《<诗经•卫风•氓>不是“弃妇诗”》,发表于《黑龙江史志》2010年第1期)如果你不同意以上所有观点,可以把你对《氓》主题的概括写在下面,作为第7条。

【延习】
一、写作空间
教师引言:
同学们,鲁迅先生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文学作品的鉴赏,靠的就是读者丰富的想象和无限的联想。

你可以根据作品中的叙述进行鉴赏,也可以超越作者的思维进行艺术的再创造,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二度创作”。

同学们,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给本文的主人公写一篇鉴赏短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