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课学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课学案

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课标要求】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学习重点】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学习难点】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预习学案【知识梳理】一.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背景:秦完成了全国统一(政治方面)1.春秋战国时期原则遭破坏,周王室逐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2.诸侯争霸,各诸侯国相继变法改革。

3.经秦国逐渐强大起来。

公元前年,秦王灭六国完成统一,建立起统一的大帝国。

二.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一)确立皇帝制度:1.“皇帝”的由来:(读课本第七页第一段小字)2.皇帝制度的特点:(读课本第七页第一、二段小字,思考皇帝制度有何特点?)(二)中央-------实行1.三公九卿的名称及职责:①三公的名称及职责:A名称职责B名称职责C名称职责三公的关系:②九卿的职责:2.三公九卿制实施的作用:(三)地方--------实行知识点:1、秦代的地方政权机构分为、两级,另有和基层机构。

2、郡县长官的产生:〔知识运用〕“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

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请结合材料回答:秦朝时怎样加强对地方管辖的?从加强中央集权的角度看,该制度有何突出特点:(四)其他:1.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①目的:②方式:2.法律:①特点:②影响: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影响:【知识拓展】一.如何认识秦朝的郡县制?它与分封制有何不同?(1)形成及演变:①郡县制是在分封制瓦解的基础上,适应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于春秋后期开始出现;②战国时期,郡县制在各诸侯国普遍推行;③秦统一六国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度,体制也更加完善;④秦以后各朝代,在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置上一直沿用郡县制,只是形式上有所变化。

(2)特点:郡县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最突出的特点是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绝对服从皇帝的命令,负责治理民众,管理财政、司法、狱讼和兵役。

2016-2017学年岳麓版必修一 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教案

2016-2017学年岳麓版必修一 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教案

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教案设计)【课标要求】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教材分析】本课内容在本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三代,下启两汉,占据重要地位。

从纵向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史的核心内容,秦朝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历代统治者继承和发展,对以后我国两千多年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从横向看,“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与以古代希腊罗马为代表的西方民主政治的产生发展,相映成趣,相映生辉。

学好本课是我们解开东西方古代政治制度结构的钥匙。

从制度文明的角度来看,它实现了由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变,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同时,学好本节课,让学生了解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对于维护国家统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课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时期由群雄割据到大统一的历史和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

围绕着中央集权制度这个中心线索,教材可以整合为三部分:为什么要确立(Why)、有哪些内容(What)、影响如何(How)。

【学情分析】高一新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

始皇帝的由来初中历史课已经讲过,这里就不必设为重点。

但秦的三公九卿制学生知之不多,且并未形成系统知识,缺乏全面把握的能力和理性认识。

通过设问和知识拓展可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在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秦始皇的资料等,在课堂上让他们来介绍,这样既能满足学生的表现欲,也能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动手的能力。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掌握中央集权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等重要概念。

(2)比较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异同。

(3)掌握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1)解读有关秦朝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资料、图片,从中获取有效信息;进行初步的归纳和分析;提高阅读有关信息的能力。

(2)学会评价人物和事件的方法:将历史人物和事件还原到当时特定的历史时间、空间,抓住有关的内在联系;正确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辨证唯物主义方法解决问题,联系史实,客观分析、评价历史人物及事件。

岳麓版必修一政治史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教案

岳麓版必修一政治史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教案

讲授新课域增加、〝诸侯不王〞、〝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等方面〕;2.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分封权益下移〔〝三家分晋〞、〝田氏代齐〞〕[];三家分晋:春秋早期,晋国的韩、赵、魏、智、范、中行氏六卿专权。

公元前490年,赵氏击败范氏和中行氏。

公元前458年,范氏和中行氏的土地尽为韩、赵、魏、智氏四家瓜分。

公元前453年,韩、赵、魏结合击败智氏,平分其地,区分树立韩、赵、魏三个政权。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封三家为侯国,正式供认了他们诸侯的位置。

«资治通鉴»记载:"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剖析史料,引导先生积极思索,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先生回答:略。

经过史料剖析,增强先生剖析、总结、归结史料的才干。

补充相关史实,协助先生构成系统史观。

讲授新课韩虔为诸侯……"。

田氏代齐:田氏代齐,指中国战国初年齐国田氏取代姜姓吕氏成为齐侯(齐威王始称齐王)的事情。

公元前386年,周安王正式册命田和为齐侯,自此田氏在方式上取得了齐侯的合法位置。

公元前379年,齐康公逝世,奉邑入于田氏,姜姓吕氏从此参与统治齐国的历史舞台。

史称田氏代齐。

3.诸侯争霸兼并战争不时(春秋争霸、战国兼并,P6小字);4.各国纷繁变法图强,秦商鞅变法成效最大,为秦一致奠定了基础〔引见商鞅变法有关内容〕。

〔二〕秦的一致1.秦灭六国:前230年灭韩、前228年灭赵、前225年灭魏、前223年灭楚、前222年灭燕、先生阅读教材,识读地图,归结总结。

培育先生剖析教材,增强识读地图的才干。

前221年灭齐。

至此六国之地尽归与秦。

思索:秦的疆域范围只要六国之地吗?秦是如何扩展一致范围的?又是如何稳固一致的?2.扩展一致范围:派蒙恬北击匈奴,收回河套;征岭南,修灵渠,置桂林、象、南海郡三郡;至此秦的疆域东到东海,南到南海,北到长城,西到陇西。

学案 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学案  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设计人:田秀美审核人:王方勇课标要求: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课前预习区:阅读教材,把握基础。

1.背景: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重点思考秦国为什么能统一全国?(1)诸侯争霸:(2)秦朝统一:秦国经过__________后日益强大,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于公元前____年实现了统一。

2.形成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1)、皇帝制度①、特点:②、表现:(2)、秦朝的中央机构——三公九卿制①、三公及职责:②、特点:③、作用:(3)、郡县制①、实行目的: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巩固大一统。

②、郡县两级地方行政机构的职能③、作用: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3、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1)积极影响(2)消极影响:课堂活动区:突破难点,把握重点辨一辨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二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议一议柳宗元说:“周之失,失之于制,不在于政;秦之失,失之于政,不在于制。

”两个“制”分别指什么?你同意这一观点吗?为什么?势力。

郡县制按地域划分,郡守、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课后练习区:精题精练,规范答题1. 某班同学评价秦始皇时,众说纷纭,有褒有贬,有对有错。

你认为比较符合史实的观点有①皇帝制的创立者②中央集权的正式创立者③科举制的创立者④在全国首创文字统一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2.秦朝郡县长官产生的方式是:A.世代相袭 B.中央任命 C.地方推荐 D.考试选拔3.秦朝皇帝制度的核心是:A.规定皇权至高无上 B.中央设三公九卿C.地方推行郡县制度 D.颁布秦律,严刑峻法4.泰朝从中央到地方的政权机构依次是:A中央——郡——县——乡一里B中央一县—郡一乡——里C 中央—郡一县—里——乡 D中央一郡—乡——县——里5、秦灭六国后,秦王嬴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

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岳麓版必修1)

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岳麓版必修1)

第 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导学案【课标要求】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的形成及影响。

【学习目标】1.掌握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内容、特征和影响;知道皇帝制度的由来和特点,认识郡县制的演变和特点。

2.理解秦制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的深远影响。

【学习重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皇帝制度的确立;中央到地方形成一套完整的官僚体系;地方推行郡县制)【学习难点】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异同【自主学习】主干整合一、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一)背景1.春秋时期,宗法分封制度的原则遭到破坏(1)周王室失去天下共主地位。

(2)兼并争霸战争不断,大量诸侯国被吞并。

2.战国:公元前475 年左右,中国历史进入战国时期。

大国国君改号称“王”,各国进行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改革。

(二)统一1.条件:经过商鞅变法后,秦国实力强大。

2.统一:公元前221 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

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一)建立: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二)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1.内容(1)皇帝制度:________________,实行“家天下”的________________制。

(2)中央政府:三公九卿①内容:②作用:三公九卿互相配合、互相牵制,军国大权最终操纵在皇帝一人之手。

(3)地方制度: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

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

(4)用人制度:制定了一套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制度。

(5)法律制度:秦法细密严苛,是嬴政加强皇权,巩固______________的政治体制的工具。

2.影响(1)彻底打破了传统的_____________(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奠定了中国古代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础。

(2)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巩固国家的统一和中华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史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料教学设计

史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料教学设计

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授课年级:高一授课班级:1班一、课标规定1.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2.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秦朝的统一,皇帝制度的建立,三公九卿和郡县制度、秦巩固统一的措施等知识点。

(2)理解郡县制和中央集权制的概念,皇权至上的特点。

(3)运用比较法分析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利与弊。

(4)评价秦朝中央集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在师生问题探究过程中,让学生学习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学习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历史问题。

同时让学生学习历史地、辩证地评价人物和事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秦统一在中国历史上重大意义,培养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情感;(2)明确秦朝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既是巩固统一的需要,也是巩固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

同时,也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

三、学情分析:虽然初中时期学生对于本课的内容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但还比较肤浅片面对知识的掌握缺乏系统条理,同时分析问题缺乏广度和深度,所以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紧紧抓住高一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的特点,围绕本课的主线,以小组问题探究为主要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史料的进一步分析,使学生对知识形成条理性、系统性形,成对知识的全面性理解。

但是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理解能力,在知识的拓展方面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四、教材分析1.本课地位本课是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二课的内容,在本单元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课上承夏商周三代,下启两汉,对于学生全面学习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以及在今后的各个朝代中不断完善与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同时,本课内容与以古代希腊罗马为代表的西方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相映成趣,使学生对于东西方早期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进行对比。

2.知识点和线本课主要围绕着中央集权制度这个中心线索,主要介绍了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背景(秦的统一)、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秦律》的颁布、长城、驰道的修筑、统一度量衡等措施)以及最后的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等内容。

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教学设计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教学设计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情感态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态度,了解他们对秦朝历史的兴趣和认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4.教学资源: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历史纪录片、图片、地图等,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推荐课外阅读资料,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帮助他们更全面地了解秦朝历史。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构成及其特点,以及秦朝统一六国的过程及其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2.难点:分析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原因及其对后世政治制度的影响,以及评价秦朝统一政策的历史意义。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自主探究秦朝统一六国和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维护国家统一的历史责任感,激发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4.通过学习秦朝的历史,使学生认识到改革与发展的关系,培养他们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精神。
二、学情分析
在高中的历史课程中,学生对古代中国的历史已有一定的基础了解,但对秦朝统一及其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过程、影响和意义可能仍处于较为模糊的状态。学生在此前的学习中,对历史的认知多停留在表面,对于深入分析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尚需培养和提高。此外,学生在分析历史问题时,容易受到现代观念的影响,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可能存在片面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
5.观看一部与秦朝历史相关的纪录片或电影,如《大秦帝国》等,并撰写一篇观后感,要求不少于500字,内容要涉及秦朝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的认识。
作业要求:
1.学生需按时完成作业,保持书写工整、清晰。
2.作业完成后,认真检查,确保内容准确,无知识性错误。

高考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2讲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教案

高考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2讲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教案

第2讲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一、中央集权制建立的背景1.原有的宗法分封制度的原则遭到破坏,诸侯争霸。

2.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

二、中央集权制的内容1.皇帝制度(1)皇权至上:秦王嬴政改称“皇帝”,总揽国家的司法、立法、行政、军事等大权。

(2)皇位世袭:“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

(3)皇帝独尊:皇帝自称“朕”,命令称“制”或“诏”,印称“玺”,任何人对皇帝的名字都要避讳。

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1)内容三公丞相为“百官之首”,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九卿诸卿分管国家和皇家的各项具体事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2)作用:在地位、职责和权力等方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军国大权最终操纵在皇帝手中。

教材补缺秦朝的内史秦代内史是由国都咸阳附近的县组成的一个行政区的长官,掌管京师之地,相当于京兆尹。

该行政区是朝廷直辖,辖地约为今关中平原和商洛地区,治所设在咸阳。

内史位同九卿,可以参与朝政。

3.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1)设置:地方政权机构分郡、县两级。

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

(2)作用: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4.用人制度:制定了一套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

5.法律制度:秦帝国制定十分细密、严苛的法律。

三、中央集权制的影响1.由秦代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

2.其中央与地方官制的基本原则为历代王朝所继承,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图示构史早期政治制度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关系考点一“家天下”的秦朝中央官制1.官僚政治西周宗法分封制下“官”以贵族血统世袭,秦以后的“官”则是皇帝任免,俸禄来自国家税收,形成了完善的官僚政治体系。

官僚制度有严格的职务分工,职权分明,有职则有权,离职则无权,当官实际上成为一种职业,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产物,韩非子主张“主卖官爵,臣卖智力”,官僚政治体系还包括管理官僚、选拔官僚的制度,官僚履行职责、执行政务的制度。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教案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教案

必修一学案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课程标准】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学习的重难点】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及其影响【课前预习】我国古代早期有哪些政治制度?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各有什么特点?【知识梳理】一、大一统1、背景⑴春秋:周王室失去的地位。

①诸侯强大,擅自进行分封,进行争霸战争。

②小宗取代大宗,的原则遭到破坏,分封制日益崩溃。

⑵战国:诸侯国竞争激烈竞相变法。

⑶秦国经过,实力强大。

2、过程: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秦朝。

3、意义:。

思考题:“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成“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历史现象反映出的本质是什么?二、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1、内容⑴皇帝制度:至上,实行“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

⑵中央官制:实行,三者互不相属,互相牵制。

三公: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军事,负责监察。

⑶地方制度:实行,郡县官吏有皇帝任免,不得世袭。

⑷用人制度:制定了一套的制度。

⑸法律制度:①特点②实质2、基本特征:3、作用⑴彻底,。

⑵其中央与地方官制。

思考题:⑴阅读课本第9页解析与探究,请思考秦始皇为为消除"天下共苦战斗不息……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这一担心,而采取的主要举措是什么?【合作探究】1、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2、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异同(1)同:都是地方行政制度;目的是为巩固统治;在一定时期内产生积极作用,并影响后世.(2)同异: ①盛行时代②与中央政府关系③在一定时期内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知识网络】【跟踪检测】1、中国古代有一个统一王朝,它最先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郡县制,建立起中央集权制的政治模式。

据此判断,这个王朝是A.西周B.秦朝C.东汉D.明朝2、伴随着古装戏的流行,“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一语已为大家耳熟能详。

从理论上讲这一说法最早可以追溯到A、秦始皇B、汉高祖C、汉武帝D、唐太宗3、在公元前213年的一天,一位秦朝官吏在赴任的途中,马匹受惊踩死了一位农家小孩子,后扬长而去,为此这位小孩子的父母想告这位官吏,按照秦朝中央官吏的职责,他应该A.找御史大夫 B.直接找皇帝 C.找丞相 D.找这位官吏的上一级4、鼎在商周时期是地位和权势的象征,周礼记载“天子用九鼎”,但考古人员在一个春秋时期的诸侯墓中发现也有九鼎,这说明A、诸侯争霸,胜者为王B、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微C、尊王攘夷,号令诸侯D、大国诸侯饮马黄河,问鼎中原5、“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

(完整版)2016-2017学年岳麓版必修一 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教案 (1)

(完整版)2016-2017学年岳麓版必修一 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教案 (1)

(完整版)2016-2017学年岳麓版必修一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教案 (1)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教学目标(一)课标要求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二)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背景及其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2)知道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内容,通过对中央集权制度的学习,了解中央集权制度的构成,特点;3)知道郡县制,了解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影响,理解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地位.2、过程与方法:1)以看课本的“宴乐图”开始教授新课,培养学生学会看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民间故事理解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能力;3)通过合作探究理解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影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体会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地位,它更加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发展;2)使学生体会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对今天中国的政治改革仍有重大的启示作用。

★教学重点: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处理方法:通过讲授生动的历史故事,拉近学生与历史知识的距离,增强学生对历史的亲切感,从而使学生形象直观地认识和理解中央集权制度,突出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影响。

处理方法: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影响。

通过探讨中央集权制度对今天中国政治改革产生的重大启示作用,让学生体会政治制度建设的魅力,使本课得到升华。

★教学方法:讲授法、读图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课时:45分钟★教学过程问题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课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二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请大家打开课本第6页,先浏览下教材。

(板书)李白曾写过一首诗叫《秦王扫六合》,诗是这样写的“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斩浮云,诸侯尽西来.雄图发英断,大略驾群才”。

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学案]

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学案]

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目标定位】1、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

2、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预习案【问题引领、自主学习】一、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秦朝统一1.背景:(1)经济:提高(铁犁牛耕的出现), 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2)政治:①春秋战国时期,制度瓦解,周王室逐渐失去了的地位。

②诸侯使小国逐渐被大国吞并。

(3)前提:为了在争霸战争中取得胜利,各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进行变革,最为突出的是,为秦统一奠定了基础。

2.统一全国:年,结束了数百年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空前统一的大帝国。

二、秦的中央集权制度1.特征:。

2.内容:(1)中央官制:①皇帝制度:主要表现为,另一表现是实行“家天下”的制。

三公九卿在地位、职责和权力等方面都处于状态,任何人都无法独揽朝政,军国大权最终操纵在之手。

(2)地方行政制度:①是中央政府以下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设、郡丞和郡尉;下设若干,置、县丞和县尉。

由中央任免,不能。

②影响:秦朝通过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由贵族政治过渡为官僚政治。

(3)用人制度:制定了一套的制度。

(军功爵制、殿最制)(4)法律制度:秦律十分,是加强皇权、巩固的工具。

3.影响(1)彻底打破了传统的,奠定了中国古代王朝制度的基础。

(2)其为历代王朝所继承,对产生了重要影响。

导学案【合作探究】1、材料一早期国家的官制是建立在亲贵合一的基础上的,血缘亲族是任官的先决条件,世袭罔替,代代相承。

在那种贵族参政、议政、辅政的情况下,官的权力界限也不分明。

如西周主管政务的卿事寮可以辅政,也可以将兵作战,也可以主持重要的祭祀大典;而太史寮也可以辅政、将兵。

官有一定的分工,但不够清晰严格,这是贵族政治的必然现象。

——韦庆远《中国官制史》请回答: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秦朝的中央官制是怎样的?与西周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材料二(秦)郡县官吏统统由享受俸禄的职业官僚担任,任免权集中于中央。

岳麓版高中历史一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学案

岳麓版高中历史一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学案

第二课时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导学案 (第2次作业)
制作:高一历史组审核:高一历史组
【使用说明和学法指导】
1、先根据《自主学习丛书》,认真预习本课相关内容。

“圈点勾画”重要知识,随时记录预习疑问,牢记:先预习,后学案。

2、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认真完成导学案上的基础知识梳理,疑难处用红笔做好标画.(A层次同学牢固掌握基础知识,进行知识网络的构建,并自主进行拓展。

B层次同学完成规定任务,做好知识点的落实和学法总结。

C层次完成规定任务,力争做到基础知识落实。

)
【自主探究2】
(1)根据课文第6页《秦朝疆域图》,找出秦朝疆域“四至”。

(2)思考:面对如此庞大的帝国,秦王嬴政是通过什么制度来巩固统治的?
二、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自主探究3】
(1)这一制度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自主探究4】
(2)秦朝确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合作探究1】阅读教材插图,自主完成相关内容,并“圈点标画”课本内容。

阅读课文第二目、第三目内容,自主完成相关题目,“圈点勾画”课文内容。

结合前三目内容就参考课文第8页图片等信息,认真思考.
小组合作探究,。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教案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教案

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课标: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影响。

【导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斩浮云,诸侯尽西来。

雄图发英断,大略驾雄才。

”设问:这首诗是李白描述秦始皇的雄才伟略的,李白为何如此盛赞秦始皇,他有何功绩?让我们通过本课的学习来详细了解一下。

(3min)【讲授新课】我们上节课讲到西周的统治者将分封制与宗法制结合,建立了层层分封,等级森严的统治秩序,那么这套制度有何弊端,秦始皇是建立中央集权的背景是怎样的?下面请大家阅读课文第一部分,并思考两个问题。

问题探究:1、宗法分封制为什么会崩溃?2、秦国为什么能在诸侯中脱颖而出并统一全国?一、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10min)1、宗法分封制被破坏表现:三家分晋、田氏代齐原因:周王室衰微,血缘疏远2、春秋争霸春秋五霸(提问)诸侯国数量变化:初期800→中期只余近100→末期七大国3、战国社会剧变eg: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秦国商鞅变法(收效最为明显)4、秦国的强大及统一(秦的强大得益于商鞅变法,它的战略则是秦能统一六国的重要原因)战略:“远交近攻,各个击破”(张仪)过程:韩赵魏楚燕齐(强调顺序)秦始皇统一全国之后的政权称为秦朝,秦朝与秦国的不同之处,就在于秦始皇建立的一整套史无前例中央集权制度,下面请大家阅读课文第二与第三部分的内容,并想一想这两个问题:1、“始皇帝”的称号是怎样来的?2、三公九卿中的三公各自的职责是什么?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20min)含义:基本特征:权力的高度集中1、中央:①皇帝制度—皇权至上(提问1,皇帝称号取自三皇五帝)皇权至上表现在皇帝总揽军政大权,自称朕,命令称诏,印称玺。

避讳举例:“政月”→“正月”,“楚”→“荆”。

另一方面,强调皇位继承制,秦始皇设想:“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

②三公九卿制(提问2三公职能,建议用树状图辅助记忆)2、地方:郡县制(李斯)郡→县→乡→里看课后《解析与探究》,采用同桌讨论形式合作探究,提问并引导学生分析材料,抓住重点语句,通过对王绾、李斯二人主张的解读,理解秦始皇选择郡县制的理由:分封制容易导致地方与中央争权,诸侯割据混战,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

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学案

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学案

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学案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学案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建立的条件:年,秦灭六国,统一中国,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的割据混战局面。

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A、中央:a.皇帝制度:秦始皇首创皇帝制度,规定:皇位世袭皇帝独尊、b.中央官制:协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务———御史大夫负责、和。

太尉B、地方:郡县制郡县制出现在时期,全国推行特点:郡县的长官由直接任命,官位不世袭,地方绝对服从中央。

作用和影响:①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②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例如秦朝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文字等);③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④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秦的暴政造成秦朝的短命而亡。

*分析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的不同:分封制郡县制实施的条件(1)与宗法制相联系(2)以血缘关系为基础(1)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2)按地域划分官吏的产生及权利(1)诸侯王位世袭(2)拥有封地和相应的爵位(1)官吏由皇帝任命,官位不世袭(2)官吏只有俸禄,无封地地位及影响(1)诸侯国有很大的独立性(2)容易发生为格局势力(1)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绝对服从中央(2)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评价检测一、选择题:、下列事件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有①周王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②分封制遭到严重破坏③小宗取代大宗的事情时有发生④有的诸侯国打着“尊王”的旗号进行争霸战争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2、(XX年天津文综卷,15)中国古代用封建官制取代了世袭制,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主要是因为()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B扩大了统治基础c君主控制了用人权D实现了选贤任能3、秦朝直接掌握郡守任命权的是()A皇帝B丞相c县令D御史大夫4、秦朝建立了一套完备的中央政权组织,其中地位最高,属于“三公”的三个官职是()A丞相、奉常、卫尉B御史大夫、郎中令、太尉c丞相、御史大夫、太尉D卫尉、御史大夫、廷尉5、后人习惯上常以“三公九卿”概括秦朝的中央官制,“三公”中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的是()A御史大夫B太尉c卫尉D廷尉6、下列哪种制度与秦朝中央政权组织结构在形式上有类似之处的:()A分封制B等级制c三权分立制D宗法制7、郡县制与分封制最大的区别是()A.以什伍为基层单位B.职位由嫡长子继承c.以编户为基层单位D.直接接受朝廷任命和监督8、秦朝时期,御史大夫的主要职责是()①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②执掌群臣奏章③管理军事④下达皇帝诏令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A.①②⑤B①③④c②④⑤D③④⑤9、下列有关郡县制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郡县制是对先秦政治制度的发展B废分封、立郡县是秦二世灭亡的重要原因c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D废分封、立郡县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0、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曾出现了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的变化,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交通的发展B.疆域的拓展c.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D.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二、非选择题:1、材料一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同镇)之。

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学案(08岳麓版必修1)

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学案(08岳麓版必修1)

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课程标准] 1.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

2.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影响。

一、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1.背景(1)春秋时期①一些贵族擅自________,小宗不断取代________。

②周王室逐渐失去____________的地位。

(2)战国时期①战国中期以后,国君先后改称“____”。

②为增强国力、称霸天下,各国纷纷变革,逐步废除旧制度。

(3)秦国经过商鞅变法,逐渐强大起来。

思考1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特征是怎样的?2.过程:先后消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国,于公元前221年建立统一的大帝国。

思考2秦始皇统一全国的原因主要有哪些?二、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1.特点:权力的____________。

2.内容(1)皇帝制度①开端:秦王________改称皇帝,自称“始皇帝”。

②特点:________至上,大权总揽;实行“家天下”的____________。

思考3皇帝制度的内容是什么?有何特征?(2)三公九卿制①三公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

丞相辅佐________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图籍,负责________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________。

②九卿分管国家和________的各种事务。

③作用:中央官员相互配合牵制,军国大权由皇帝最终操纵。

思考4秦朝中央官制有何特点?(3)郡县制度:地方分______、______两级,郡设________、郡丞、郡尉,县设县令、县丞和县尉,县以下设______、______等基层机构。

思考5秦始皇为什么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废分封、置郡县?(4)选官制度:制定了一套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

(5)法律:秦法是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________。

3.影响(1)彻底打破了传统的________________。

(2)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____________的基础。

岳麓版必修一 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学案(教师版)

岳麓版必修一 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学案(教师版)

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高一历史备课组【重难点】重点:中央集权制度的背景、基本内容及其影响;郡县制的影响。

难点: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比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含义的理解。

【知识梳理】一、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背景1.经济: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要求建立强有力的国家政权;2.政治:地主阶级需要一个强大的政权维护其统治;3.思想:法家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4.前提: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秦统一全国(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空前统一的大帝国。

)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一)内容1.皇权:皇帝制度: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皇位独尊(特点)皇权至上:秦王嬴政自称“皇帝”,总揽国家的立法、司法、军事和行政大权。

2.中央:三公九卿制(1)职能:①丞相: 左、右丞相为百官之首,协助皇帝处理政务②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但虚有其位③御史大夫:副丞相,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④九卿:位于丞相之下,分掌朝廷和国家各项行政事务。

(2)作用:中央政府各级官员互不相属、相互配合又相互牵制,军国大权操纵在皇帝手中。

3.地方:郡县制(1)确立:秦统一后,郡县制在全国推行。

(P8小字郡县制发展演变历程:春秋;战国)(2)目的: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

(3)内容:①郡由中央政府直辖,郡设郡守、郡丞和郡尉,分掌行政、司法、军事②郡下设县,县设县令、县丞和县尉,职责与郡相同③县下有乡、里两级基层行政机构,还有负责地方治安并兼管公文传递的“亭”(4)特点:①郡守和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不能世袭;②郡县按地域划分不再按血缘关系划分。

(5)作用:①政治: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②经济:基层百姓成为编户农民,国家掌握稳定的赋税、徭役与兵源,有利于经济的发展③后世:彻底打破了分封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管理模式对后世影响深远4.选官:推行军功授爵制,并制定一套选拔和考察官僚的制度目的:维持各级官僚机构的正常运行和更好的发挥应有效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一、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
1.背景
(1)春秋时期
①制度的原则遭到破坏,诸侯不断擅自进行分封,小宗取代大宗的现象频繁发生。

②周王室逐渐失去了的地位。

③使众多小国逐渐被大国吞并。

(2)战国时期
①战国中期以后,各大国国君先后改称“王”。

②由于诸侯国之间竞争激烈,各国不得不进行变革。

③秦国经过后,逐渐强大起来。

2.过程秦国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等国。

3.结果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结束了数百年的局面,建立了空前统一的大帝国。

[课中思考] 阅读教材P6“秦朝疆域图”,思考:从图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有效信息?
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重点概念理解]
1、专制主义:是与民主政体相对立的概念,指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
独裁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体现在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上,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汇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

专制主义是决策方式。

2、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
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

中央集权是管理方式。

专制主义皇权加强时,往往是中央集权比较有效时,专制主义皇权削弱时,往往也是中央集权不力时。

伴随制度的产生两大矛盾产生: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1.基本特征。

2.基本制度
(1)皇帝制度
创制:秦王嬴政统一全国后,改称“皇帝”,创制了皇帝制度。

特点:;;;(根据P7小字第一段概括)
(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度
①三公;
②九卿:分管国家和各种事务。

③作用:中央政府各级官员处于既配合又牵制的状态,;。

(3)地方制度—郡县制度
①产生时间:,秦统一之初,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
②内容:郡县两级,下设乡里
③特点: ; .(根据P8小字前两
段分析)
郡县制作用:
(4)选官制度 制定了一套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

(5)法律
秦法 、 ,是嬴政加强皇权、巩固 政治体制的工具。

3.影响
(1)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

奠定了中国古代 王朝制度的基础。

(2)提高了 ,强化了 。

(3)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4)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经济建设,促进经济交流发展。

探究点 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
材料一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

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战国时期“诸侯更相诛伐”的原因。

秦朝是如何破解这一困局的?(4分)
材料二知封建之弊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

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

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2)根据材料二,概括顾炎武谈到的两种政治制度的评价。

(4分)
1.2017年1月28日是农历春节,春节就是农历正月初一。

正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

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
A.中央集权 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C.独断性和随意性 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2.假如有一名秦朝的政府高官,他每天工作特别繁忙,除了将大臣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

那么,这名政府高官应是( )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郡守
3.某学者认为,“秦的统治虽然如此短暂,却给中国留下了深刻且持久的印记。

”“深刻且持久的印记”主要是指( )
A.中央集权制 B.宗法制 C.郡国并行 D.察举制
4.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分封、立郡县”,主要目的在于( )
A.维护皇权的至高无上 B.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C.巩固统一的封建国家 D.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需要
4.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

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
A.分封制和郡县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
C.分封制和中央集权制 D.宗法制和中央集权制
5.秦朝的下列措施能否定商周时期世卿世禄制度的是( )
①郡县制②三公九卿制③皇位继承制④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
A.①②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