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体制改革为什么会滞后

合集下载

中国政治改革的阻力分析

中国政治改革的阻力分析

中国政治改革的阻力分析(1)“既得利益集团”的阻碍:这些权钱变相纠缠而成的利益集团在政治上主要表现在其拥有一些超国民待遇的特权,责任与权力不对称,有权者未能承担应有的责任。

故不愿自己的权利及利益受损。

如在房价问题、税收政策、土地政策等方面所有这些宏观政策的背后都有既得利益集团的身影,任何政策的变化都会影响相关利益集团的权力与利益。

路径依赖性阻力:长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模式作为新时期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前提,对其起着很强的束缚作用;过去都是这么过分集中权力的,于是现在就继续照着做。

(2)理论阻力:在中国现阶段的政治理论研究当中,理论的研究还不充分,这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所面临的理论困境。

中国到目前为止有政治革命的理论、有政治保守的理论,从来没有政治改革的理论这样一种理论、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就不能名正言顺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3)社会阻力:突出表现在大众的公民观念状态1978年发展市场经济以来,中国忽视了政治体制改革,也忽视了全面思想体系建设。

公民们有强烈的政府依赖,公民们不认为政治体制改革是跟自己有关的,总是期待最高领导人替自己包办一切。

这样一种依赖,使政治体制改革所能仰仗的三种力量——政党-国家力量、社会力量和市场力量——变成了一种力量,就是政党-国家力量(4)目标阻力: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始终设定的就不是一个政治目标,而是“审美目标”。

如,各代领导人提出的目标都是“尽善尽美”,试图将各种相互冲突的政治关系美妙地结合起来——这是审美表达,不是政治表达——因为政治表达是不平衡的,边际关系是绝对不平衡的。

这样一种“审美”主导,导致我们对不平衡的政治体制有着一种平衡的审美要求。

(5)技术性阻力:其一:国家越大,民主化越难:一个国家越大对专制的要求就越高。

因为它必须依靠权威的、绝对的力量来动员资源,豢养军队、官僚,以维护国家的统一与稳定。

再加上,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主化的程度是影响国家统一与稳定的关键。

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几点看法

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几点看法

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几点看法——中央党校副校长陈宝生答本报记者问记者: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在国内外都是一个热点问题。

为了进一步澄清是非,解除疑惑,更好地理解和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精神,请您谈谈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问题的认识与判断。

陈宝生:讲到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我想先从政治体制的建立和演变说起,要用历史眼光来看我国政治体制的发展。

中国现行的政治体制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我把它概括为“建设”、“破坏”、“改革”。

所谓“建设”,就是我们党在经过28年的武装斗争后夺取了全国政权,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按照人民当家作主这个理念,建立了我们基本的政治制度。

这些政治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我们的司法制度。

在新中国建立最初的十几年,这个政治体制的运行是健康的、顺利的,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

但是,它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缺陷,现在来看,这个体制里还有一些新中国成立前武装斗争时期革命根据地政治制度的遗存,同时,我们没有搞过社会主义,借用了当时苏联的一些做法,并且还残留着中国传统封建制度的一些影响。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那些领导人、那些先驱们,为我们中国的发展创立了一个很好的制度框架和基础,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给我们留下了发展的空间。

今天我们没有理由苛求和责备他们,他们尽了自己的历史责任,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第二个阶段叫“破坏”,这就是众所周知的十年“文化大革命”。

我们自己建立的政治制度受到了极大的破坏,最主要的是法制制度、民主制度受到了破坏,这既包括党内的,也包括党外的,包括整个国家的民主与法制制度都遭到了严重破坏。

第三个阶段叫“改革”,就是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们深刻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政治制度、政治文明建设方面的经验教训,特别是总结了十年“文革”的惨痛教训,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开始了我们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

农村政治体制改革滞后的隐忧

农村政治体制改革滞后的隐忧

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三个阶段及其成果第一阶段大体是1978~1983年。

主要标志是1980年中央发文推广安徽农村改革经验。

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建立“联产承包,分田单干,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农村经济制度,其核心内容是“分田单干”,本质是把农民从人民公社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农民获得了有限的生产自主权。

这一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第一次解决了中国人吃饭的大难题。

并且农民首次有了剩余,有了现金积累。

这一阶段的改革可以简单地解读为以劳动效率的提高换取粮食等农产品的增产,改革的制度收益是每亩净增250斤粮食(以粮食主产区为例,下同)。

第二阶段的大体是1983~1990年。

主要标志是中共中央1984年1号文件。

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建立“产供销、种养加、贸工农”一体化的农村综合发展经济制度,其核心内容是准许农民“离土不离乡”,本质是把部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允许农民“综合发展”——发展乡镇企业(主要是加工业、建筑业、流通服务业)。

这一次改革,顺应和保护了农民在乡村创业的积极性,乡镇企业很快成为国民经济的半壁河山,第一次结束了新中国商品短缺的历史。

这一阶段的改革可以简单地解读为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和自然资源转换为现金收入和资本,改革的制度收益是一部分地方和一部分农民先富了起来,农村约1%的农民成为老板,约10%的农民成为乡镇企业的职工。

第三阶段大体是1990~1996年。

主要标志是邓小平发表南巡讲话。

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建立“市场配置农村劳动力、资本、自然资源为主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经济制度,其核心内容是准许农民“离土又离乡”,本质是把农民和农村各种资源从乡村解放出来,允许农民在更广阔的空间和领域创业发展。

这一次改革,把有寻求新的发展机会能力的农村老板和又敢闯敢冒的青年农民从农村解放了出来,让农民在全国范围内、几乎所有的领域里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机会,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在城乡异地创业就业的积极性,一大批农民企业家在全国范围内的各个领域异军突起,一亿多农村劳动力异地就业,沿海劳动密集性产业突飞猛进,大城市经济圈高速扩张,小城镇也呈现大发展之势。

行政体制改革的三重阻力

行政体制改革的三重阻力

行政体制改革的三重阻力一、思想阻力: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第一重阻力由于深受几千年封建思想以及新中国成立后高度集权体制的影响,再加上市场经济发育不充分,公民社会不成熟,民主法制建设滞后,这就使得当代中国文化中仍残存着传统保守文化思想,而这些传统保守文化思想往往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精神发生冲突,如传统保守人治思想赋予公共行政浓厚的主观色彩,强调根据人尤其领导人的经验、关系、情感、兴趣爱好来开展公共行政,而这恰恰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所倡导的依法行政精神发生冲突;传统保守集权思想主张将行政权力由社会、市场集中于政府,由下级集中于上级,由地方集中于中央,反对政府、社会、市场间均享权力,而这恰恰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所倡导的还权于社会、还权于市场、还权于公民、还权于下级的精神发生冲突;传统保守的“全能政府”思想认为政府是万能的,能承担一切公共服务职能,因而反对政府、企业组织、社会组织、公民共担公共服务职能,而这恰恰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所倡导的公共服务市场社会化精神发生冲突;传统保守的精英管理思想认为,公共行政管理需要非凡的才干和素质,而这只有那些受过良好教育、智力发达、道德高尚、能力突出的精英才具备,因而公共行政管理应由这些精英来承担,普通民众应排除在公共行政管理之外,而这恰恰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所倡导的普通民众广泛参与精神发生冲突。

而正是上述这些冲突的存在,使得传统保守文化思想制约阻碍着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正如王劲松说,由于中国历史上长期经受着儒家文化思想的制约和集权政治的束缚,没有经历市场经济的全面洗礼、民主法制的充分锻炼以及逻辑发达、形式完备的科技文化的良好浸润,因而社会文化基础存在着先天的不足和保守文化思想,而这些传统保守文化思想所具有的与生俱来的优势使得各项体制改革的顺利开展存在不可低估的制约阻力[1]。

二、既得利益阻力: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第二重阻力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势必涉及利益在不同利益主体间进行重调与分配,而这种重调与分配,由于受利益稀缺性以及不同利益主体能力、实力差异性的影响,无法保证利益被公平公正分配给所有不同利益主体,更不能保证所有利益主体只增加利益而不减少利益,也就是说,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中的利益重调与分配必然会损害既得利益者利益,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政府部门利益阻力。

浅议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中的几个难点问题

浅议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中的几个难点问题
合 当前政 治体制 改革 实践, 进一步研 究和探 讨我国政治体制 改革的难点 问题 , 对加强和 改进 民主政治建设具 有重大 的理 论和实践意义。
关 键词: 政治体制; 改革; 难点; 突破口 中图分 类 号 :D2 61 文 献标 志码 :A
文章编 号 :1 0— 2 8 (0 9 0 0 4 — 0 2 59 2 0 )3 — 0 1 2 0
全会 明确指 出 , 当今世界正处在 “ 大发展大变革 大调整” 时 期。 世界多极化 、 经济全球化 以及科技进步 的 日新月异 , 国 际金融危机影 响深远 , 全球思想文化 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 特点 , 这些都给我 国发展带来新 的机 遇和挑战 。关 于党情
同志 指出 :改革是 中国的第 二次革命 。”他进 一步指出 : “ “ 改革涉及人 民的切身利害 问题 ,每一 步都会影响成亿 的
学 黼 黜黼 理 瀚 论
然涉及到对权力和利益进行调整 ,尤其是政治体制改革 , 其实质是对 权力进行调 整 , 往往触及许 多人 的利 益 , 遇 会 到很多阻力和障碍 , 响社会稳定 。所 以政 治体 制改革要 影 慎重 , 要循 序渐进 , 否则 欲速不达 , 而破 坏政治稳 定 , 反 影
进一步 , 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 的必要 性。不改革政 治 体制 , 不能保 障经济体制 改革 的成 果 , 就 不能使 经济体制 改革继 续前进 , 就会 阻碍生产 力的发展 , 阻碍 四个 现代化 的实现 。 腐败现象是腐蚀我国政治根基的重要因素。 9 9 ” 1 8 年 面对纷繁复杂 的国际国内局势 , 邓小平 同志再次高屋建
人 。” 方面 , 国要 “ 一 我 大胆 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 的一
的深刻变化 , 党的十六大指 出我们党 已经成为长期执政 的

浅析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现状与前景

浅析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现状与前景

综述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政治体制改革也就逐渐的被提上日程,但由于我国实际国情和政治改革自身的滞后性使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显得缓慢和落后。

更具一份新加坡亚洲事务研究所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世界上许多国家包括中国的相当一部分民众认为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是滞后的,甚至有些人认为中国是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

这是一个可怕的信号。

它不仅反映了民众对现有的政治制度的不满,也成为西方敌对势力攻击批判中国的借口。

当然,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迫在必行。

1中国政治体制改革饿现状改革是一个必要和迫切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

它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有许多阻碍的因素。

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并不是停滞不前的,到目前为止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已经去得许多具体的成果。

比如:领导职务终身制的废除、党和政府重叠的对口部门的取消、人事制度的改革等等这些可喜的变化都是我国始终坚持政治体制改革的结果和证明。

当然,由于种种原因,当前政治体制改革任然困难重重,但我国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和决心不会改变和动摇2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与任务目标是方向,内有目标的改革是盲目的,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二是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三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在当前和今后的的一段时间里,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发展民主,加强法制,精简结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

3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对策探讨政治体制改革困难重重,需要有切实可行的对策,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探讨一方面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住进政府角色转变;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严惩政治腐败;再者要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发扬基层民主;最后改革选举制度,深化人事制度管理改革。

总之,政治体制改革任重而道远,我们要立足国情,既不能照搬西方的民主政治模式,也不能固步自封,只有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博采众长、与时俱进,才能真正实现政治体制改革深化发展,才能带来真正的中国式民主政治。

政治体制改革为什么会滞后?

政治体制改革为什么会滞后?

政治体制改革为什么会滞后?【摘要】政治体制改革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然而滞后的现象在很多国家仍然普遍存在。

历史惯性、利益固化、制度稳定性、外部干扰以及民众参与度都是导致政治体制改革滞后的原因。

这些因素使得改革变得艰难,同时也突显出改革的挑战性。

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不容忽视,只有通过改革才能实现政治体制的现代化和民主化。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认真思考改革的路径选择,尽快解决滞后的现象,推动政治体制向积极发展的方向迈进。

政治体制改革不仅涉及国家政治发展的大局,更关乎全体公民的权益和福祉。

只有不断探索和实践,才能找到适合本国国情的政治体制改革之路。

【关键词】政治体制改革、滞后、重要性、困难性、历史惯性、利益固化、制度稳定性、外部干扰、民众参与度、挑战、路径选择、必要性1. 引言1.1 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性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在于其关乎国家治理体系的有效性和公正性。

政治体制作为国家权力运行的基础,决定着政府的决策过程、权力分配和运行方式,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

政治体制改革旨在优化现有政治结构,提高决策效率,增强政府的执政能力,确保国家治理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政治体制改革还能够促进政府机构的透明度和责任制,减少腐败现象,增强政府与人民之间的信任和互动。

改革能够使政府更加贴近民生、关注民意,更好地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推动社会进步和民族团结。

政治体制改革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关键之举。

只有不断完善政治体制,推动政治体制改革,才能更好地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建设一个更加和谐、稳定和繁荣的社会。

1.2 政治体制改革的困难性政治体制改革涉及到权力的重新分配和制度的重构,容易引发各方利益的冲突和对抗。

在改革过程中,原有的权力集团和利益集团往往会为保护自身利益而进行阻挠、抵制甚至反对改革措施,导致改革进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

政治体制的稳定性和惯性也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大困难。

长期以来形成的政治制度和体制往往根深蒂固,难以轻易改变。

政治体制改革为什么会滞后?

政治体制改革为什么会滞后?

政治体制改革为什么会滞后?【摘要】政治体制改革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为什么会一直滞后呢?历史沿革造成了政治体制的惯性,让改革变得更加困难。

利益固化导致了一些利益集团对改革持保守态度,阻碍了改革的进程。

权力集中也成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障碍,政府部门实力庞大,难以做出快速而彻底的改革。

社会稳定也使得政治体制改革的难度增加,因为改革过程中可能会造成社会动荡。

政治体制改革之所以滞后,是由于历史沿革、利益固化、权力集中和社会稳定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需要克服这些困难,为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政治体制改革,滞后,历史沿革,利益固化,权力集中,社会稳定。

1. 引言1.1 政治体制改革为什么会滞后?政治体制改革一直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滞后的现象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而要解答这个问题,就需要对历史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政治体制改革之所以滞后,往往有多种原因导致。

从历史沿革上看,政治制度往往是长期形成和积淀的,一旦形成了既得利益集团,就会对改革带来阻力。

利益固化是政治体制改革滞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权力集中也是导致政治体制改革滞后的原因之一,权力集中会使得改革变得困难,因为改革需要挑战既得利益和权力。

社会稳定也是影响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因素,一旦政治体制改革引发社会动荡,就会影响社会的稳定。

政治体制改革为何会滞后?历史沿革、利益固化、权力集中和社会稳定等因素都在其中发挥作用。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我们不仅要深刻理解其原因,还需要寻找出路,为实现政治体制改革提供思路和方法。

2. 正文2.1 历史沿革政治体制改革为什么会滞后?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从历史沿革中找到一些线索。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政治体制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在不断演进。

由于历史上的政治体制往往是由一些特定的社会阶层或政治精英所控制,因此改革的难度也随之增加。

历史上的政治体制改革往往需要经历长期的斗争和牺牲,才能取得一些进展。

张梅颖: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为什么迟缓?

张梅颖: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为什么迟缓?

张梅颖: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为什么迟缓?作者:来源:《机构与行政》2012年第10期在国家层面,中国最需要的改革是什么?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第一副主席张梅颖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专访时说:“当前最迫切的是改革顶层设计与转变发展方式。

”改革一定要有顶层设计问:改革现在到了一个关键的关口了。

改革顶层设计需要怎么着手呢?张梅颖:在当前这个关键时刻,不能淡化改革,而是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

改革是绝对不能倒退的。

开弓没有回头箭,倒退没有出路。

所以,现在应该把改革提得更响亮,不仅要更响亮,而且在顶层设计上,设立专门机构。

现在是发改委协调,可是发改委主要是审批项目,本身不超脱,不免影响改革设计的效果。

改革的任务如果落实到相关部门,改革的最后结果就要受制于部门利益,必然导致改革中利益部门化。

改革开放初期,有一个体改委,职能就是体制设计,不负责审批项目。

所以,我们的改革,顶层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

第二,改革一定要有顶层设计,杜绝改革的部门化和碎片化。

问:在您看来,改革的阻力在哪儿?张梅颖:政治体制改革不外乎就是上层建筑更适应经济基础,适应人民的要求,更有利于政治稳定和社会长治久安。

如果有人一听见政治体制改革,就一定扯到西方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上,只能说他是偏执和神经过敏。

我认为应该正确理解政治体制改革。

现在政治体制改革的压力、动力不足,与一些人担心政治体制改革会触及他们的既得利益大有关系,过去有句话,叫“自加压力”,现在自己加不起来则压力要来自群众的监督,必须要有一个倒逼的机制,不然就像一些人感觉的“挺舒服的干吗改革”。

我比较忧虑的是,中国有一种比较根深蒂固的民粹文化,如义和团运动就是属于这种民粹文化的产物。

这种民粹文化冲击了中华民族的理性文化,非常容易走极端,走极端就影响政治改革,影响国家的稳定。

这样一来,我们改革的氛围没有了。

政治体制改革为什么迟缓?我觉得还有一个认识上的障碍。

我们国家这三十多年创造了奇迹,让人误以为只要经济改革就行了。

政治体制改革为什么会滞后

政治体制改革为什么会滞后

政治体制改革为什么会滞后[摘要]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动力首先来自于人民群众的改革要求,其次是来自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

就目前而言,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是出于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的要求,在一定发展阶段内就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滞后性。

因此,我们首先要立足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的现实来确定政治体制改革目标,主要包括: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解决政治腐败;加强舆论监督;推进基层民主建设。

其次要从人民群众对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出发,确定政治体制改革的长远目标,主要包括:改革选举制度;保障个人权利;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

[关键词] 政治体制改革;经济改革;动力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政治体制改革也就逐渐地被提上日程,并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

一般地说,促使人们关心政治体制改革的大约有如下的一些因素:第一,对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关怀。

生活本身的经验告诉人们,好的政治体制是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保障,而不好的政治体制则会成为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障碍。

因此,要想使生活不断地得到改善,就要通过经济改革促进经济发展,而要想使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顺利地进行,就要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好的政治体制。

第二,对整个国家的政治状况的不满。

人们通过横向的比较(主要是知识分子)会感觉到我们的政治体制在结构、制度、程序、运行机制方面不完善、不理想。

为了追求更理想的政治体制而产生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

第三,对社会生活秩序状态的不满。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利益关系的变化,社会生活秩序正在经历着一个深刻的转变,原有的秩序逐渐地瓦解,而新的秩序还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从而产生了社会生活的失序状况。

而在这种失序中最为严重的就是政治腐败。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人们便寄希望于政治体制改革。

第四,对自己的政治地位和政治权利的状况不满,要求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第五,对某种具体的不良政治遭遇的感受,当人们在反思这些遭遇时便会产生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等等。

行政体制改革的三重阻力

行政体制改革的三重阻力

行政体制改革的三重阻力一、思想阻力: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第一重阻力由于深受几千年封建思想以及新中国成立后高度集权体制的影响,再加上市场经济发育不充分,公民社会不成熟,民主法制建设滞后,这就使得当代中国文化中仍残存着传统保守文化思想,而这些传统保守文化思想往往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精神发生冲突,如传统保守人治思想赋予公共行政浓厚的主观色彩,强调根据人尤其领导人的经验、关系、情感、兴趣爱好来开展公共行政,而这恰恰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所倡导的依法行政精神发生冲突;传统保守集权思想主张将行政权力由社会、市场集中于政府,由下级集中于上级,由地方集中于中央,反对政府、社会、市场间均享权力,而这恰恰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所倡导的还权于社会、还权于市场、还权于公民、还权于下级的精神发生冲突;传统保守的“全能政府”思想认为政府是万能的,能承担一切公共服务职能,因而反对政府、企业组织、社会组织、公民共担公共服务职能,而这恰恰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所倡导的公共服务市场社会化精神发生冲突;传统保守的精英管理思想认为,公共行政管理需要非凡的才干和素质,而这只有那些受过良好教育、智力发达、道德高尚、能力突出的精英才具备,因而公共行政管理应由这些精英来承担,普通民众应排除在公共行政管理之外,而这恰恰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所倡导的普通民众广泛参与精神发生冲突。

而正是上述这些冲突的存在,使得传统保守文化思想制约阻碍着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正如王劲松说,由于中国历史上长期经受着儒家文化思想的制约和集权政治的束缚,没有经历市场经济的全面洗礼、民主法制的充分锻炼以及逻辑发达、形式完备的科技文化的良好浸润,因而社会文化基础存在着先天的不足和保守文化思想,而这些传统保守文化思想所具有的与生俱来的优势使得各项体制改革的顺利开展存在不可低估的制约阻力[1]。

二、既得利益阻力: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第二重阻力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势必涉及利益在不同利益主体间进行重调与分配,而这种重调与分配,由于受利益稀缺性以及不同利益主体能力、实力差异性的影响,无法保证利益被公平公正分配给所有不同利益主体,更不能保证所有利益主体只增加利益而不减少利益,也就是说,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中的利益重调与分配必然会损害既得利益者利益,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政府部门利益阻力。

政治体制改革:是否滞后的标准难题

政治体制改革:是否滞后的标准难题

政治体制改革:是否滞后的标准难题作者:储建国来源:《人民论坛》2011年4月上滞后论者:政治改革无法适应经济发展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滞后问题源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讨论,当时有民主发展先行还是经济发展先行的争论。

邓小平最初是主张两种改革齐头并进的。

人生磨难让他对民主和法制的缺乏刻骨铭心,因此,他认真思考了政治体制改革问题,并于1980年8月18日,发表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

这个讲话的主旨就是改革过于集权的政治体制,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其总体思路是,在纵向上,权力要不断下放,尤其是向基层下放;在横向上,权力要向周围扩散,尤其是将一把手决策改为集体决策。

应该说,以权力下放和扩散为特征的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了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发展。

在农村改革取得成功,农民生活大为改善之后,邓小平将改革的重心移向了城市,这时他更加感觉到政治体制改革的迫切性,并建议当时的中央负责同志认真研究这个问题,拿出改革的思路和方案。

只是后来特殊的变故让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被打断。

需要强调的是,邓小平在政治体制改革问题上,始终贯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而不是为了民主而民主,这是与一些人不同的地方。

他的思想一直没有绕开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这一基本命题。

其实,很多人的滞后论也是从这个角度来思考的,就是政治体制无法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因而是滞后的。

不滞后论者:如何解释多年来的经济发展然而,如果从是否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来思考政治体制改革是否滞后,那么是否进行以民主为指向的政治体制改革就是有疑问的。

在现代化经济发展的某个时期,尤其是后发现代化国家在经济赶超的阶段,某种以权力集中为特征的威权体制反而更有利于经济发展。

这是有经验证据的,有较强说服力的案例有三种:第一种是欧洲在近代化过程中,依靠集中起来的国家权力确立私有产权,打破地区壁垒,推动商业扩张;第二种是亚洲新兴国家在经济起飞过程中,一般都采取了不同性质的威权体制,如日本的“55年体制”、新加坡的李光耀体制、韩国的朴正熙体制、印尼的苏哈托体制等;第三种是拉丁美洲在上个世纪下半叶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形成了军人控制的官僚威权主义体制,智利的皮诺切特政权、秘鲁的藤森政权就是典型的例子。

改革受滞的四大原因

改革受滞的四大原因

其次 , 官僚制度惰性过于强大 , 社会 量过于 不能 , 勾 乃不为也”惟有从“ 。 不为” 的状况 中走出来, 弱小 , 深化改革的压力缺失。 与历史上各朝各代推 未来中国的希望与前途 , 才有乐观的预期。
行 的改革 一样 ,当代 中 国改 革走 的也 是 “ 自上 而
下” 的路径。二十多年来 , 当代 中国虽然在农村和 城 市 企业 改 革上 充 分 发挥 了广 大 民众 的智 慧 , 但 社会力量在推进改革过程中,始终难 以突破现行
机制很难引入垄断行业, 国务院两个“6 很难落 3 条” 实, 等等, 由 根 就在于既得利益群体的阻挠和反对。
社 科新论
当代社科视野2 1 年第 1 02 期
政府 自身改革的难度也很大。政府主导资源 配置对政府官员有很大好处 , 这个权力极难割舍 ,
这 也是审批 体制 改革进 展缓 慢的关 键原 因 。 是 , 但
第三 ,学界有人对市场化改革持有异议而影 响改革的顺利推进。 有的学者认为 , 对国有经济中 垄断行业和垄断企业实施改革是个 “ 伪命题”有 ; 的学者 主张 “ 国进 民退”有 的学 者甚 至认 为 , ; 主张
体 制 的“ 玻璃墙 ” 。
( 邓摘 自中 国政 府创新 网 2 1 年 1 01 2月 1 4日
周 慧来 /文 )
改革 受滞的四大原 因
中国社会科学 院经济研 究所研究员张卓元 认 为 ,导致 20 03年以来改革进展缓慢主要有 四 个原因。 第一 , 上上下下专注于发展 , 顾不上改革。这 几年 , 中央到地方 , 从 领导人都专注于发展。中央 政府部 门主要精力用于解决发展中碰到的各种问 题, 使改革难以摆上议事 日 程。所以, 不少学者把 中国政府形容为“ 发展 主义政府” 增长主义政 或“

政治体制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其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首先,把政治体制改革与社会稳定对立起来的固有思维模式的影响。

长期以来,在许多人的头脑中似乎有一种误区并形成了思维定势,即一说到政治体制改革,就认为会影响社会稳定,就会导致“西化”甚至国家政权颠覆。

有的把“稳定压倒一切”作为拒绝政治体制改革的托词;有人经常错误地把前苏联的解体归咎于政治体制改革,从而在中国不断制造“政治体制改革恐惧症”。

大量事实证明,苏联剧变从根本上说是因为执政党及其政府官员腐败变质,脱离人民群众,形成了特权阶层和既得利益集团,由这种腐败落后的上层建筑构筑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如果说苏共的倒台与政治体制改革有关的话,那也只能是政治体制改革滞后和改革不当造成的,而不能本末倒置,以此作为拒绝改革的理由。

其次,始终没有摆脱姓“资”姓“社”的困扰。

自从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以后,经济领域姓“资”姓“社”的问题虽然不能说完全解决了,但是这方面的困惑和争议大大减少,而在政治领域似乎仍然受着姓“资”姓“社”的困扰。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尽管困难重重,但总是不断有所突破。

相比之下,政治体制改革却难有实质性的突破。

一提到政治体制改革,有些人马上就和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多党制扯在一起,于是在有些地方政治体制改革似乎成了禁区。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认为主要有三种倾向的干扰:其一是“向西看”,即把政治体制改革等同于照搬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

其二是“向后看”,即用完全否定的目光审视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在得出“今不如昔”结论的同时表现出对改革开放前社会状态的眷恋,甚至主张用“文革”的手段解决当前的社会矛盾和问题。

其三是“向上看”,即完全无视我国存在的现实矛盾和问题,把我国的政治体制描绘得完美无缺,实际上是以各种理由拒绝改革。

第三,政治体制改革往往是缺乏具体步骤的规划设计。

我们看到,经济体制改革既有远景目标———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又有战略步骤———“三步走”发展战略,还有“五年规划”、“十年规划”等一系列的规划设计,甚至还规制出了每个阶段各个领域和行业所要达到的具体数据指标,而政治体制改革的阶段性目标和步骤则显得比较笼统模糊,这不能不说是政治体制改革进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

政治体制改革没有超前只有滞后的问题

政治体制改革没有超前只有滞后的问题
、 和都 不 允 许 我 们 继 续搞 “ 持 现 状 ” 现 地 人 保 。
所 谓 “ 时 ” 指 世 界 潮 流 , 二 次 世界 大 战 以来 , 球 民 主 浪 潮 风 天 , 从 全
起 云涌 , 不 可 挡 ; 谓 “ 利 ”环 顾 我 国周 围 , 越 南 的政 治 体 制 锐 所 地 , 连
改 革 都 已经走 在 了我 们 的 前 头 ; 谓 “ 和 ” 指 国 内 民众 的 民主诉 所 人 ,
求 , 勃兴 起 , 可 阻 拦 。 蓬 无 进 行 政 治 体 制 改革 这 件 事 , 论 何 时 , 无 民众 都 是 在 渴 望 着 的 。 对 于社 会 的发 展 而言 , 革 只 有好 处 , 改 没有 坏 处 。 治 改 革 , 有什 政 没
口 红 叶
首 先 . 当怎 样 评 价 清 末 的改 革 、 尔 巴 乔 夫 的 改革 ? 不 能 应 戈 能
把这 类 导致 当权者 下 台 的改 革 , 看作 是 “ 败 的改 革 ” 失 ?
无 论清 末 的改 革 。 是 戈尔 巴乔 夫 的改 革 , 既 没有 使 社 会 停 还 都
滞 ,更 不 曾令社 会 倒 退 ,反 而 都 是在 一 定 程度 上 促 进 了社 会 的进
3 圈 2 .・J日政 8 01 今 时 10 0
废 除 了 农 奴 制 ;过 了 二 十 多 年 ,8 6年 才公 布 了 有 关 工 人 罚 款 的 18
法律 规 定 ; 过 了 近 二 十 年 , 10 又 到 95年 , 颁 布 了《 月 十七 日宣 才 十 言》同年 l ; 2月 , 布 了召 集 新 的 “ 法 杜 马 ” 颁 立 的法 令 及 选 举 法 , 步 伐够稳妥 了, 是 11 但 9 7年 2月 , 皇还 是 垮 台 了 。 沙

最新-政治体制改革为什么会滞后? 精品

最新-政治体制改革为什么会滞后? 精品

政治体制改革为什么会滞后作者:李景鹏从世纪年代以来,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政治体制改革也就逐渐地被提上日程,并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

人们都希望政治体制改革能够进展得快一些,最好能走在经济改革的前面,至少也能和经济改革同步进行。

那么,人们为什么会如此关注政治体制改革呢一般地说,促使人们关心政治体制改革的大约有如下的一些因素:第一,对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关怀。

生活本身的经验告诉人们,好的政治体制是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保障,而不好的政治体制则会成为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障碍。

因此,要想使生活不断地得到改善,就要通过经济改革促进经济发展,而要想使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顺利地进行,就要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好的政治体制。

第二,对整个国家的政治状况的不满。

人们通过横向的比较(主要是知识分子)会感觉到我们的政治体制在结构、制度、程序、运行机制方面不完善、不理想。

为了追求更理想的政治体制而产生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

第三,对社会生活失序状态的不满。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利益关系的变化,社会生活秩序正在经历着一个深刻的转变,原有的秩序逐渐地瓦解,而新的秩序还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从而产生了社会生活的失序状况。

而在这种失序中最为严重的就是政治腐败。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人们便寄希望于政治体制改革。

第四,对自己的政治地位和政治权利的状况不满。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眼界的开阔,人们对自己的政治地位和应该享有的政治权利便会提出更高的要求。

因而人们就会深感现有的政治体制的不理想、不完善,要求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第五,对某种具体的不良政治遭遇的感受。

在平时的政治生活中由于政治体制的不完善以及政治腐败等原因,往往使人们遭遇到一些不公正的甚至是伤害性、灾难性的对待。

当人们在反思这些遭遇时便会产生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等等。

正是这样的一些因素才会把人们引向对政治体制改革的关心和期望。

但是,当人们开始关注政治体制改革的时候,人们便会陷入矛盾之中:这就是人们对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这种愿望和政治体制改革在实践中严重滞后之间的矛盾。

政治体制改革为什么会滞后?

政治体制改革为什么会滞后?

政治体制改革为什么会滞后?作者:李景鹏从世纪年代以来,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政治体制改革也就逐渐地被提上日程,并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

人们都希望政治体制改革能够进展得快一些,最好能走在经济改革的前面,至少也能和经济改革同步进行。

那么,人们为什么会如此关注政治体制改革呢?一般地说,促使人们关心政治体制改革的大约有如下的一些因素:第一,对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关怀。

生活本身的经验告诉人们,好的政治体制是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保障,而不好的政治体制则会成为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障碍。

因此,要想使生活不断地得到改善,就要通过经济改革促进经济发展,而要想使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顺利地进行,就要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好的政治体制。

第二,对整个国家的政治状况的不满。

人们通过横向的比较(主要是知识分子)会感觉到我们的政治体制在结构、制度、程序、运行机制方面不完善、不理想。

为了追求更理想的政治体制而产生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

第三,对社会生活失序状态的不满。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利益关系的变化,社会生活秩序正在经历着一个深刻的转变,原有的秩序逐渐地瓦解,而新的秩序还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从而产生了社会生活的失序状况。

而在这种失序中最为严重的就是政治腐败。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人们便寄希望于政治体制改革。

第四,对自己的政治地位和政治权利的状况不满。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眼界的开阔,人们对自己的政治地位和应该享有的政治权利便会提出更高的要求。

因而人们就会深感现有的政治体制的不理想、不完善,要求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第五,对某种具体的不良政治遭遇的感受。

在平时的政治生活中由于政治体制的不完善以及政治腐败等原因,往往使人们遭遇到一些不公正的甚至是伤害性、灾难性的对待。

当人们在反思这些遭遇时便会产生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等等。

正是这样的一些因素才会把人们引向对政治体制改革的关心和期望。

但是,当人们开始关注政治体制改革的时候,人们便会陷入矛盾之中:这就是人们对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这种愿望和政治体制改革在实践中严重滞后之间的矛盾。

政治体制改革滞后原因分析

政治体制改革滞后原因分析

Analysis on the Relatively Slow Political System
Reforms
作者: 杨生贤
作者机构: 济宁师范专科学校政治系,山东济宁273100
出版物刊名: 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页码: 32-35页
主题词: 政治体制改革;现代化;外部世界
摘要: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面貌在短期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政治体制改革却相对滞后,尤其是传统政治体制的“总病根”——权力过分集中——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

政治体制改革滞后既有经济、文化、外部世界的因素,也有传统政治体制本身的原因,因此需要具体分析。

分析政治体制改革滞后的原因--看其当前改革的着重点

分析政治体制改革滞后的原因--看其当前改革的着重点

浅析政治体制改革滞后的原因、后果及当前改革的着重点三十年多年弹指一挥间,中国的改革已进入了一个关键的转折点。

这三十年间多年,中国经济获得了快速的增长。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挑战,其中的一些问题又是非常严重的,甚至是决定改革和发展成败的致命问题。

这不能不倒逼我们重新审视曾经走过的路。

惊回首,我们蓦然警觉:评价一个社会是否健全,我们真的不能只看其经济社会有没有实现发展,而且还要看经济社会有没有健康地发展。

社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就必须重视经济增长的“质量”,否则,一切都可能归零。

这并非危言耸听。

依照发展经济学的规律,人均GDP在1000~4000美元之间时,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就将处于快速变动时期,各种社会矛盾也开始集中凸现。

中国目前就处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

此时,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瓶颈,在急需“提速”,却久“推”不“动”的当下,政治体制改革再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我们已经深刻的认识到,政治体制改革已严重滞后,这不禁使人深思:是什么导致了政治体制改革滞后,其原因何在?又需如何积极稳妥的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当前着重点何在?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政治体制改革滞后的原因一、传统政治体制存在一定的惯性20世纪50年代中期,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国逐步建立起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由于其对社会经济统得过多, 管得过死,也带来一些消极影响,党和国家为此反复探索出路。

可是任何一种政治体制一旦形成,便具有一定的惯性,往往滞后于形势的发展,而不总是随着形势的变化而立即发生变化。

首先, 传统政治体制仍具有整合社会资源的作用。

传统政治体制虽然存在种种弊端,然而与“三权分立”制相比,“干一件事情,一下决心,一做出决议,就立即执行,不受牵制”,在决策层有很高的行政效率, 尤其是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这对后起国家来说, 是十分必要的。

我国很多重大项目的迅速建成以及一些复杂、棘手问题的基本解决,如人口控制、产品质量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这种体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2-01-28 [作者简介]李景鹏(1932-),辽宁辽阳人,北京大学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政治体制改革为什么会滞后李景鹏(北京大学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所,北京100871)[摘 要]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动力首先来自于人民群众的改革要求,其次是来自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

就目前而言,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是出于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的要求,在一定发展阶段内就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滞后性。

因此,我们首先要立足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的现实来确定政治体制改革目标,主要包括: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解决政治腐败;加强舆论监督;推进基层民主建设。

其次要从人民群众对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出发,确定政治体制改革的长远目标,主要包括:改革选举制度;保障个人权利;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

[关键词]政治体制改革;经济改革;动力[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314(2002)03-0007-05 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政治体制改革也就逐渐地被提上日程,并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

一般地说,促使人们关心政治体制改革的大约有如下的一些因素:第一,对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关怀。

生活本身的经验告诉人们,好的政治体制是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保障,而不好的政治体制则会成为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障碍。

因此,要想使生活不断地得到改善,就要通过经济改革促进经济发展,而要想使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顺利地进行,就要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好的政治体制。

第二,对整个国家的政治状况的不满。

人们通过横向的比较(主要是知识分子)会感觉到我们的政治体制在结构、制度、程序、运行机制方面不完善、不理想。

为了追求更理想的政治体制而产生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

第三,对社会生活秩序状态的不满。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利益关系的变化,社会生活秩序正在经历着一个深刻的转变,原有的秩序逐渐地瓦解,而新的秩序还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从而产生了社会生活的失序状况。

而在这种失序中最为严重的就是政治腐败。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人们便寄希望于政治体制改革。

第四,对自己的政治地位和政治权利的状况不满,要求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第五,对某种具体的不良政治遭遇的感受,当人们在反思这些遭遇时便会产生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等等。

正是这样的一些因素才会把人们引向对政治体制改革的关心和期望。

但是,当人们开始关注政治体制改革的时候,人们便会陷入矛盾之中:这就是人们对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这种愿望和政治体制改革在实践中滞后之间的矛盾。

这种矛盾说明,政治体制改革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工程,单单有愿望是不够的。

要想使政治体制改革真正能够向前发展,不能靠愿望,而要靠动力。

因此,探讨政治体制改革的动力问题乃是弄清楚政治体制改革滞后的原因、寻找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的契机的根本性问题。

从理论上来说,政治体制改革的动力首先应该来自广大的人民群众改变政治存在的要求。

其次是来自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要求。

但从现实生活来看,情况则要复杂得多。

为此,我们就需要了解政治体制改革实现的特点。

由于我们改革的起点是全能主义的政治体制,其动力不论来自何方,最后都必须经过党和政府自上而下地采取一系列放松或改变政治控制的重大的措施,才能真正实现。

而放松和改变政治控制,则具有很大的风险性。

我们知道,一种政治体制就是一种政治控制体系,政治控制体系要想正常地运转,必须在控制主体和被控制对象之间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

而政治体制改革之所以要在某种程度上放松控制,其目的就是要通过放松控制所形成的局部的不平衡来建立适应新体制需要的新的动态平衡。

如果由放松控制所引起的局部不平衡没有建立起新的动态平衡而是造成整体性的动态平衡的破坏,那么就会产生政治动乱甚至会使原有的政治结构发生解体。

这对于当权者来说是灾难性的。

因此,即使是具有改革理想和抱负的领导者也不会愿意去冒这种风险。

其次,政治体制改革也会与各级领导层的既得利益发生矛盾。

政治体制改革意味着政治权力的再分配。

与此密切相联系的是掌握权力的各个机构的利益的再分配。

作为各级当权者来说,原有的政治体制是同他们所掌握的一定的权力和利益联系在一起的。

权力本身就是利益而且是更大的利益。

政治体制改革总是向着放松控制因而是减少权力的方向转变,这就不可避免地使当权者丧失权力和利益。

而上述的风险性本身也是一种重大的利益风险。

因此,对于那些具有改革抱负的领导者来说,改革的实现最好是能形成这样一种局面:它们一方面会使领导层感到风险很小,另一方面又不会损害他们的既得利益。

但是实际上这种理想的状况几乎是不存在的。

在现实中政治改革从来就是有风险的,而且是会损害领导层的既得利益的,各级当权者往往既不敢于也不愿轻易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各级当权者自觉自愿地、积极主动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是不现实的。

正因为上面这两种原因,便造成各级当权者对政治体制改革缺乏动力的状况。

但是另一方面,各种政治体制改革又必须通过各级当权者才能实现。

因此,政治体制改革的动力便只能来自外部的压力了。

也就是说,政治体制改革往往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实现的:即如果不改革,则会冒更大的风险和丧失更大的利益,这样,在“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形势之下,改革便有可能被迫地实现。

因此我们就需要研究这种“两害相权取其轻”的情况如何才会发生?是什么样的形势和力量才会推动这种情况发生?在了解了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的特点之后,我们就要研究政治体制改革的两种可能的动力会如何造成改革的形势。

如上所述,政治体制改革的直接动力应该来自人民群众改变政治存在的要求。

所谓政治存在是指人们的政治要求与政治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

如果政治环境不能满足人们的政治要求,人们就会对自己的政治存在产生不满,这样就会生长出改变政治环境的要求。

这就是来自人民群众的政治体制改革的动力。

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由于习惯势力等等的影响,人民群众在和平发展的时期对于政治存在很少提出异议,即使产生不满,也很难表现为明确的改变政治体制的要求。

只有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高度,人们的生活有了较大的改善的时候,人们的注意力才会逐渐转移到政治存在上来。

那时人们就会对政治存在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转化成为改革政治体制的动力。

所以,在和平发展时期,人们的政治改革的要求是要等到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之后才能提到日程上来的。

这就决定了来自人民群众的要求政治体制改革的直接的动力是很不容易成长起来的。

完全指望这方面的动力的成长,政治体制改革恐怕就要被推到遥远的将来去了。

因此,要想使这种要求变成真正的动力而造成改革的形势,则是一个非常曲折、艰难而且需要长期酝酿的过程。

那么,在来自人民群众的改革要求还没有真正变成动力的时期内,政治体制改革会不会发展和怎样发展呢?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推动政治体制改革的往往是靠经济发展和经济改革这种间接的力量来实现的。

因此,我们就应该很好地研究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是如何推动政治体制改革的。

经济力量是通过危机的方式来推动政治体制改革的。

具体地说,因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之间是有着密切联系的。

政治体制构成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的外部环境。

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每前进一步,都必然要受到原有的政治体制的阻碍。

这样,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每前进一步,都会不同程度地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从而对政治体制改革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这样从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中就会不断地生长出政治体制改革的动力来。

这种动力虽然是间接的,但又是极其巨大的,往往是政治力量所无法抗拒的。

也就是说,当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遇到政治体制的阻碍时,就会产生对经济生活的不同程度的破坏。

而经济生活破坏所造成的社会后果是任何一个政府都不能不正视、不能不下大力气解决的问题。

这就促使政府必须下决心来改变阻碍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原有政治体制的某些方面。

从而使政治体制的改革得到不同程度的推进。

因此,如何借助于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力量来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就成为一件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事情。

在目前,当来自人民群众的改革动力还没有成长起来的时候,研究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就应该放在探索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在不同的时期将会如何具体地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各种要求?而当这种要求遇到原有政治体制的阻碍时,又会引起什么样的社会后果?这种社会后果又会怎样地影响领导者的决策选择?当领导者做出有关政治体制改革的某些选择后,在执行的过程中又如何克服来自各方面的阻力?等等。

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经济改革对政治体制改革要求是从反面提出的,因此,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相比,就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从这方面说,要求同步是不可能的。

但是人们似乎总是不明白这个道理,总是想要求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同步进行。

如果要满足这一要求,就必须找到一种在经济生活之外的推动政治体制改革的强大的动力。

但是至少在当下的现实生活中我们还找不到这种动力。

有人认为知识分子可以成为这种动力。

不错,知识分子的确对政治体制改革十分关注,并经常提出强烈的要求。

因此,他们无疑是推动政治体制改革的一支重要的力量。

但是,由于他们的人数较少,又不掌握权力,因此,他们的实际作用是很有限的,还不足以成为推动政治体制改革的强大力量。

也有人认为,政治领导层对政治体制改革的理想和愿望可以成为这种动力。

不错,政治领导层对于政治体制改革的确有很强烈的理想和愿望,这是推动政治体制改革的强大的力量。

特别是渐进改革的特点就是自上而下地进行的,因此,这种推动便更加重要。

但是,我们的政治领导层的决策不可能仅仅从理想和愿望出发,更重要的是要从现实出发。

现实的政治稳定的大局,现实的权力和利益的再分配状况,都是他们不能不优先考虑的。

在这种情况下,理想和愿望便只能服从于现实的需要。

所以,实际的情况仍然如上所述,政治领导层一般只能在经济生活遭到不同程度破坏的强大压力下,才能下决心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

仍然只是在来自经济生活的强大压力的对比之下,在两害相权取其轻的选择之下,才能把政治体制改革一定程度地提到日程上来。

这就是生活的现实。

还有人认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会成为一种巨大的外部推动力,足以使政治体制改革大大地向前发展,从而改变其滞后的状况。

不错,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确可以成为推动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因素,因为我们与世界贸易组织谈判所达成的协议条款中绝大部分都是针对政府的管制权力的。

因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一定会使我国的政府管制的改革成为一项硬任务。

但是政府管制的改革还只是政治体制改革的较浅的层次,而且其过程本身也正是表现经济要求推动政治体制改革的特点,也就是说正好是滞后的表现。

综上所述,在渐进式的改革模式中的一定阶段之内,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发展和经济改革,是人们不愿意看到,但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由于它在改革发展的一定阶段内具有不可避免性,因此也可以说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